可不可以这样说,反正都要后期,用尼康点测光使用教程还是矩阵测光

发布日期: 0:00:00
相关关键词:
汕头市华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址:www.3-dao.com.cn
400-012-5630摄影新手使用矩阵测光时的技巧
我的图书馆
摄影新手使用矩阵测光时的技巧
摄影新手使用矩阵测光时的技巧
对于新手或是业余摄影师来说,测光往往看来很难掌握,而且相机也内置了很多不同的测光模式,那么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那一个测光模式才能拍出心目中想要的效果呢? 现在便让笔者分享怎样使用「矩阵测光」来应付日常99% 的环境吧! 各位学成后也可以不用换测光模式,随时拍出想拍的效果!
先说说什么是测光模式
在现代的数码相机,大部分也会有最少3种测光模式:
矩阵测光(Matrix/Evaluative Metering)
中央重点测光(Center-weighted Metering)
点测光(Spot Metering)
它们的分别其实只在选择用来作计算光度的范围而已,矩阵测光会选取全幅相片的区域来作计算,点测光会用对焦点或是中间非常小的区域来测光,而中央重点测光便介乎两者之间。
以下为Canon相机的测光图示:
矩阵测光的好partner:曝光补偿按扭(+/-EV)
在使用矩阵测光时,在相机有一个非常有用并要合作无间的功能,便是曝光补偿按扭(+/-EV)了! 曝光补偿按钮可以让你自行提升或减低曝光值,留意一点的是,调较这个按钮不是像Photoshop般利用后制的方法来作修改,而??是直接加减光圈、快门或是ISO来达到曝光的改变,因此比作后期修改更值得使用。
要使用曝光补偿按钮,只需要按着按钮转动转盘,或是按一下再作加减便可,详情请阅读相机的说明书吧!
使用矩阵测光时的技巧
(一)在正常受光的场景时
在一般正常受光的环境,即是没有非常光亮或是非常暗的情况下拍摄,现代的数码相机已经能够很准确地测光,尽量在相片光位和暗位之间保持平衡,聪明地设定光圈、快门和ISO的数值。 因此无论在户外还是室内,只要不是在极端光源下拍摄,也可以信任矩阵测光的能力,直接拍摄便可以了!
(二)在逆光/背光的场景时
在你在拍摄逆光/背光的相片时,你的主体会背向光源而镜头则会正向着光源,这时候相机的矩阵测光会认为相片光亮地方很多(假设你的主体不是覆盖着整个画面),因而把相片整体调暗以达至平衡,主体会变得曝光不足或是变成剪影。 当然若果最终目的是拍成剪影的话便很方便,否则你必须大幅度增加曝光补偿(有时需要+3EV)或是使用闪光灯来替主体补光了!
(三)在拍摄黑色/白色的场景时
当黑色/白色东西占相片很大部分的时候,矩阵测光便会出错,认为环境很暗/很光而得出过曝和曝光不足的错误设定,因此我们在按下快门前便要因应经验来-/+ EV以修正矩阵测光的缺失了。 有一个口诀很容易记,各位一定要知道:
遇暗则暗(-EV),遇光则光(+EV)
解释:遇到黑色的东西要减EV,遇到白色的东西要加EV(很多同学也会弄错!)
(四)拍摄人像时
正常来说,拍摄人像相片时人像的脸孔应该有着正确的曝光,因此在曝光方面更加要加倍留意。 当你在使用矩阵测光时,一定要先观看人物四周的光线来作+/-EV 补偿,其中一些例子:
脸孔有着正常充足的受光
不用调较EV
不用调较,有需要可减EV
主体要正常曝光
构图内有大光源
测光有机会出错令相片过暗
光亮、淡淡然的感觉
(五)正面面向太阳/光源时
当你的相片会包含太阳或是强光源时,除非你是使用广角镜头而光源只占相片的一小部分,否则相机会把曝光降低,令相??片偏暗。 这时不妨在拍摄前已经+0.7或+1.3EV(按情况调整),让相片回复正常曝光。
(六)拍摄夜景时
在拍摄夜景时,若果相片是充满光源(例如霓虹灯、圣诞灯饰等)的,你便有需要提升EV,否则出来的相片会偏暗;但若果是黑夜占大多数的,你便需要减EV,以免黑色的地方过曝,变成灰色。
当然,此时的矩阵测光只是一个参考,最好便是使用手动模式来完全掌握曝光值吧!
笔者是矩阵测光的重度使用者,基本上除了拍摄演唱会或是使用手动模式拍摄时,矩阵测光也可以让我顺利拍出正常曝光的相片,因此只要学懂矩阵测光在不同的环境下的使用方法,便可以免却转换测光模式的麻烦了!
0喜欢就赞一下吧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尼康D90相机测光设置实习
使用尼康D90相机已经不算短了,从来没有对测光设置较过真。这次做了个全面的实习操作,总算从书本到实践,从道听途说到真枪实练,真正了解了不同设置成像效果的区别(尽管结果不一定准确)。
& & 尼康D90相机测光模式只有三种:
1.3D彩色矩阵测光II(PS“文件简介”中相机数据称为“矩阵”)
& & 2.中央重点测光(PS“文件简介”中相机数据称为“侧重中央”)
& & 3.点测光(PS“文件简介”中相机数据称为“点测光”)
改变测光模式的装置主要有相机右肩上的“测光模式按钮”和相机背面的“主指令转盘”。
下面是尼康相机的使用说明书关于测光部分的说明(看着是不是有点晕?):
3D彩色矩阵测光II(PS“文件简介”中相机数据称为“矩阵”)
中央重点测光(PS“文件简介”中相机数据称为“侧重中央”)
点测光(PS“文件简介”中相机数据称为“点测光”)
把一张风景图片置放于电脑屏幕中进行不同测光模式设置的拍摄,拍摄数据和效果可以说明对于不同场景采用不同测光模式以及采用不同测光点是何其重要。当然,采用不同模式也和个人的习惯有关,除非拍摄主体与背景光比极大时,对于测光模式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
下面是使用尼康照片调整软件“NX2”打开图片,并设置“查看”——“显示对焦点”显示图片的截屏。拍摄使用光圈优先模式,一律采用光圈f/5.6,ISO400。
下面是使用3D彩色矩阵测光II(PS“文件简介”中相机数据称为“矩阵”)模式拍摄。测光点位置不同,效果也略有差异。
矩阵测光 &数度:1/10秒
&数度:1/10秒
&数度:1/10秒
&数度:1/6秒
&数度:1/8秒
&下面是使用点测光(PS“文件简介”中相机数据称为“点测光”)模式拍摄。测光点位置不同,效果也明显不一致。
点测光 &速度:1/3秒
&数度:1/25秒
&数度:1/10秒
&数度:1/1.3秒
&数度:1/1.6秒
下面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PS“文件简介”中相机数据称为“侧重中央”)模式拍摄。测光点位置不同,效果全一样。
中央重点测光
&数度:1/10秒
中央重点测光
&数度:1/10秒
中央重点测光
&数度:1/10秒
以上枯燥的图片和数据还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1.“矩阵测光”模式的效果还是会由于焦点选择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主要是聚焦较暗区域时拍摄速度会放慢,效果稍微偏亮,反之亦然。这个结论不一定正确,如有错误,希望各位老师及时纠正。
2.“点测光”模式会随着聚焦点(实际也是测光点)的变化拍摄速度和效果也会随之变化。
&尼康相机的使用说明书说:“直径圆集中在当前对焦点,使偏离中央的拍摄对象可被测光”“它确保即使与背景间亮度差异非常大时,也可对拍摄对象进行正确的曝光”。这也就是说如果仅顾及主体正确曝光而不考虑背景亮暗与否时,使用点测光模式是恰当的。
& 从拍摄效果来看,当测光点落于亮部时,亮部曝光比较准确而暗部却产生欠曝的现象;当测光点落于暗部时,暗部曝光比较准确而亮部却产生过曝的现象。所以测光点置于18%灰度位置时,全画面曝光会相对合适。从中也可以看出为什么有时要“白加黑减”。
& 3.“中央重点测光”模式下,不管焦点对在何处,拍摄速度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拍摄曝光的EV值是一致的。中央重点测光“会是将测光的优先考虑放在画面的中央8mm直径的范围,D90把这个细小的范围作最大的测光比重,而画面其余的位置占的比重则较轻”。
&通过这次实习,对三种测光模式的理解更加明晰了,特作记录。至于实际应用,还要不断的实践才能有所领悟。谬误之处,欢迎各位老师指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点测光和评价测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