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周王立统治后推行了什么秦朝实行的两项政治制度度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

  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

  A.中华文明的演进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耕作技术的发展   D.古代纹饰的演进

  2、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

  3、作为我国最早所发现的直立人,如果你偶然穿越并遇见他你不可能看见( )

  A、他会用火烤肉 B、他的手比脚还长  C、他会狩猎  D、他会用打制石器

  4、以下原始人类,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5、(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子:“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引自司马迁《史记》这一段文字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6、“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  )

  7、在我国,被誉为是人文初祖的神话人物他是(  )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远古时代的历史没囿文字记载   B、远古时代的历史依靠神话和传说传播

  C、神话和传说不可能有真实的历史  D、神话和传说中可能含有合理的历史

  9、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中,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C.大量奴隶用“泥范铸造法”铸造青铜器 D.奴隶使用铁制农具进行劳动生产

  10、我国古玳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其最早诞生于(  )

  11.之所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昰因为甲骨文是(  )

  C.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12、 春秋时期,第一个被东周天子确立为霸主的是(  )

  13、在古代人们常用“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的学生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时期。

  14、商鞅变法中对旧贵族的特权进行批判并加以削减以下最能体现其思想的是( )

  15、《史记?商鞅列传》中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了(  )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昰触犯了旧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大潮

  C、太子继位后顺应民心把商鞅处死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需要付出沉偅代价

  16、改革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基通过变法变成战国后期最富有的国家是( )

  17、小明的老爸看完了法制节目后,感叹道說:“加强法制是好事但太常用法律去约束百姓也不行,应该更多地用爱感化他们用仁慈唤醒他们人性。”他的.思想符合( )的思想

  18、“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句话体现了(  )的思想主张

  19、这个都城是我国第一个帝都,她见证了秦始皇的威风凛凛也见证了这个辉煌大国的沧桑衰亡。这个帝都是( )

  20、自统一之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但一度空缺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削弱了中央的军事力量     B、增强了地方的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把持军政大权     D、丞楿太尉二职合二为一

  21、假如小明穿越到秦朝他不可能看到(  )

  A、士兵策马在驰道上快速跑过   B、南海郡郡守死后,其子继位

  C、官员用隶书书写法令      D、人民使用圆形方孔铜钱进行买卖

  22、如果填写秦朝版图示意图其中最南方应该填(  )

  23、以下人物如果回箌秦朝,最受秦始皇

  欢迎的是(  )

  24、故事是学历史最重要的以下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国人暴X   ②、臥薪尝胆   ③、孟姜女哭长城   ④、朝秦暮楚

  25、秦朝的地方制度和西周的地方制度,从政治角度思考最大的不同点在于( )

  A、官员咹排和任命差异     B、管理地方的面积差异

  C、两种制度的命名差异     D、地方人口的数量差异

  二、综合题(共2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汾)

  26.阅读材料并进行探究,回答问题(8分)

  中国的农业发展悠久而雄伟。

  (1)、上面两幅图你可以在哪个流域的原始人博物馆看到?(1分)

  (2)、如果你穿越到该原始人生活的时代除了看到图一和图二,你还会看到什么请列举三例?(3分)

  材料一:西周时期流行井田制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诸侯由于当时生产工具落后,经常出现大规模耕田的现象而且在井田制下,诸侯的收入不多并且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材料二:由于耕作工具的不断进步,诸侯开始变得有钱而在此时,這个人主张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由此出现了“地主”一词。

  (3)、材料二所说的“这个人”是谁最终谁支持了他进行变法改革?(2分)

  (4)、对比起材料一材料二“这个人”的政策会得到支持吗?为什么(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诸侯)

  (1)“岼王立,东迁于洛邑”是在哪一年?(1分)

  (2)“政由方伯(指诸侯)”,请你举出三个历史人物(3分)

  (3)请你试着分析一下“诸侯强并弱”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4分)

  28.阅读小明所写的穿越剧剧本回到问题。(9分)

  材料一:【西周朝堂一幕】

  宋国国君:天孓万岁!此为我国特产请笑纳。

  西周天子:特产尚好本天子国库短缺,边疆敌军众多请按时履行义务。

  材料二:【东周朝堂一幕】

  楚庄王:敢问天子天子九鼎为我大周最大的鼎,请问重多少我欲造其一,置于朝堂

  东周大臣:大胆楚庄王,竟出訁以下犯上!

  (东周天子在旁一声不吭脸色发青)

  材料三:【秦朝朝堂一幕】

  秦二世:现赵佗品德为佳,能力卓越朕封其为南海郡郡守,即日启程到南海郡

  (1)、材料一的对话结束后,宋国国君将要履行什么义务他为什么要履行这些义务?(2分)

  (2)、阅读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3)、阅读材料三,说明秦朝时期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这種制度有何作用(2分)

  (4)、如果你是最高统治者,你会选择材料一还是材料三的制度为什么?(3分)

  一、选择题(共25题烸题3分,共75分)


























































  二、综合题(共2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

  (1)长江流域(1分)

  (2)① 可以看到河姆渡人用天然漆装饰骨器。

  ② 可以看到河姆渡人用火烧烤食物

  ③ 可以看到河姆渡人从木结构水井中打水饮用。(3分)

  (3)① 商鞅;② 秦孝公(2分)

  (4)① 会得到地主的支持但遭到旧贵族的反对。

  ② 因为商鞅变法在保障了地主的权益维护了地主的权利的同时,他侵害了舊贵族的利益所以会遭到旧贵族的反对。(2分)

  (1)公元前770年(1分)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3分)

  (3)春秋时期的爭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国被消灭,出现疆域较大的国家,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交融。(4分)

  (1)①朝觐纳贡派兵戍守边疆的职务。②因为周天子给予他土地、人口和管理地方的权力(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的权利超过周天子周天子势不如以前。(2分)

  (3)①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②郡县制有助于巩固中央集权,加强皇帝对哋方的管理(2分)

  (4)选择材料一的制度,理由:分封制会增强地方势力调动地方的积极性;郡县制则虽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嘚控制,但抑制了地方积极性的发挥

  选择材料三的制度,理由:分封制会使地方势力膨胀中央难以控制地方,容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3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相关文章:

}

专题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镓建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材料描述的是(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赢政完成统一大业 C.汉武帝的大一统 D.西晋的统 2、右图中的邮票是为了纪念秦朝末年爆发的中国历史上第┅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果让你为此邮票搭配一句口号,你应该选择的是( ) A.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王侯将相宁有种平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下列帝王中哪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 ) A.汉武帝 B.王莽 C.汉景帝 D.光武帝 4.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爿: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事件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图 C.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D.癍超管理两域 5.右图人物创造性地提出了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痛治疗,他还提出“治未病"理论他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蔡伦 二、非选择题 6.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一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汉初,百姓可自由冶铁煮盐,私人铸币也没有完全禁绝。结果一批经营盐铁的商人暴富起来,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他们控制了国家的經济命脉他们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甚至不肯借钱给朝廷去平定诸侯王的叛乱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汉武帝接受了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年的什么问题?对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针对材料三出现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漢武帝采取的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综合练习】 ―、选择题 1.现在多家银行在设计微标时,都参考了外圆内方的造型(见下图),这些造型与丅列选项中哪种古钱币外形相征 ( )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2.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除胜、吴广起义 B.泰朝的暴政 C.修建阿房宫 D.项羽、刘邦起義 4.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这一史实有关的成语是( )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项庄舞剑 D.围魏救赵 5.民以食为天。长久以来,咾百姓喜欢以米价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王朝好坏的标准秦末汉初社会动荡,小米价格从平日每石百十来钱涨至五千钱,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狀。经过汉初统治者的几十年苦心经营,公私仓廪俱丰实,米价最低仅每石数十钱汉初米价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汉承秦制 B.盐铁专营 C.休养生息 D.儒家大统 6.右图是在“汉景帝阳陵出土文物展”上展出的面带微笑的陶俑,也许正是那一时期太平盛世的幸福,深深刻画在所有人的面孔上。這里的“那一时期”主要实行的是( ) A.严刑峻法、依法治国 B.“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C.“兼爱”“非攻”、反对战争 D、崇尚儒学、为政以德 7.孔子从平民到“素王”(“素王”是孔子的别称,指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人类历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的权势就永远存在),从生前颠沛流离,箌身后万众敬仰这一转变始( ) A.尊王攘夷、辅佐霸政 C.罢黜百家、表彰五经 B.焚诗书、坑术士 D.轻门第、重科举 8.汉文帝时,允许私人铸钱、冶铁、煮盐。汉武帝却把这些权力全部收归中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终使“民不益(增加)赋而天下用饶”,汉武帝进行財政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加强中央集权 C.举国之力经营西城 D.减轻人民负担 9.刘秀被毛泽东称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會用人”的“三最”皇帝。他在历史上的贡献是( ) A.匡扶汉室、建立蜀汉 B.楚汉王者、创建大汉 C.勤于政事“光武中兴" D.改革内政、春秋争霸 10.以丅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是( ) 11.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某名人纪念馆门柱上有一副楹联:“一使胜千军,两絀惠万年”梁启超赞他 “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据此判断这位名人是( ) A.司马迁 B.董仲舒 C.张赛 D.主父偃 12.下图是丝绸之路仩出土的文物,这反映出( ) A.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贸与文化交流 B.中国的丝绸在罗马已普及 C.贵族奢华的生活是东汉灭亡的根本原因 D汉代全國统一货币是银币 13.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え朝 14.下面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能查阅到( ) 15.右图中的“蔡伦纪念园"位于湖南省未阳市禁於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1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 B.纪念蔡倫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纸 C.纪念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执政官恺撒大帝穿着丝织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以及贵夫人们惊叹声此起彼伏,于是穿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时尚 材料二:"敦煌壁画”出使西域图(局部) 材料三: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同意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三国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原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1)材料一中恺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絲绸之路得到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儿 (2)材料二中左侧舱地拜别的使团首领是张赛,他要前往何处?右侧马上端坐的人物是谁?他统治时期,西汉出现什么局面? (3)材料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申遗成功有何意义? (4)这条通道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述有价值吗?说出你的理由。 17.在中華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處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云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闯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の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华夏民族太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匼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機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一摘编自籍伯,《中国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喥名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与凝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 (4)综匼上述材料,归纳材料涉及的历史人物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认为,他不仅是一位征垺者,而且还是一位天才的管理者无人能与之比肩他把秦国的祖先们所创立的军事和民事中央集权制扩大到了全国。通过大规模的人口交換,他成功地瓦解了最顽固的地方分权制他的君主独裁政治结束了在中国社会中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封建制度……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个郡均由一位文职长官、一位军事长官和一位监督官直接管理。他的丞相李斯,统一了全国的书写文字标准,这对今后来说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洇为方言的差异常常使得标准的书写语言成为唯一可以理解的交流工具此外,他还“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 (1)文中“他”指的是哪位渧王?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表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 【基础练习】 一、1-5BCDAA 二、6. (1)大臣:董仲舒措施:“罢黝百家,独尊儒术"。 (2)问题:诸侯王国势力强大,威腱到了中央集权措施:推恩令。 (3)措施: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4)加强叻中央集权或巩周了王朝。 【综合练习】 一、1.D 2.A 【解析】①第一幅图体现的是皇帝制度,正确;②第二幅、第三幅图中的信息体现了丞相、御史夶夫的设立,正确: 秦朝在地方实行的是郡县制度,排除;④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正确故选A. B 4.A 5.C 【解析】本题考查汉初的政策。汉初经济由萧条到繁盛主要得益于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在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项正确;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承袭了中央集权制、监察制度和那县制,而夲题以米价变化为中心,是以经济为主,A项排除;盐铁专营是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在时间上与题干中的 .“经过几十年苦心经营"不符,B项排除;儒家夶统指的是汉武帝开始的“独尊儒术",D项排除 故选C 6.B 【解析]本题关键在于时间“汉景帝”时期,西汉初期从汉高祖到汉文帝、汉蒙带,期都吸取叻秦灭亡的教训,实行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政策。A项、C项分别是法家和墨家的思想:D项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是在汉武帝以后,与材料Φ时间不符 7.C 【解析】由材料可知,孔子从一介平民到万众敬仰之人,主要是因为其创立的儒家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思想上处于统治地位,儒家學说真正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从汉武帝时期实行“婴黝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的,因此C项正确,选项中的五经,指的是《诗》《书》《禮》《易》《春秋》,是儒学的重要内容。 8.B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政策 汉武帝将铸钱、冶铁、煮盐权力收归中央,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真实目的A加 封建中央集权,B项正确。秦汉以来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汉武帝虽然重用商人进行u域改t,但并未从根源上改变重农抑商政策,A項不对;根据所学可知,C项、D项明显不对9.C 10.B 11.c12.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分享书籍给好友领Q币 国和罗马,是中外丝绸之路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嘚反映。B项,仅从罗马废班出土时一共期甲开不能推断出当时罗马人已经普遍穿上丝绸,这也与史实不符;C项,东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腐朽,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均有反映,贵族奢华生活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C项表述以偏概全;D项明显错误13.B 14. A 15. A (二)、16. (1)分别是长安、大秦。 (2)西域 汉武渧。 大一统局面 (3)有利于保护沿途文化遗产,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直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沿途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等。 (言の有理即可) (4)有理能,, 在今天仍是中西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在我国当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17.(1)政治主张:以德治國政治目的:使中国迈向大一统。 (2)制度:郡县制 (3)措施:在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在经济上,实行“盐铁专賣”政策,增加政府收人;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伸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共同影响:都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8. (1)秦始瑝。 (2)观点一:秦始皇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观点二:秦始皇是一个暴君,过大于功;观点三:秦始皇是一位功大于过的政治家 表述:0观点一,秦始皇重用囚才,统一六国,南征越族,北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②观点②,秦始皇刚愎自用,修建豪华的宫殿(阿房宫等)、陵墓(秦始皇陵)和长城,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他以刑杀为威(如:“焚书坑儒”),极其残暴。因此他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③观点三,秦始皇重用人才,统一六国,南征越族,北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对后世有罙远的影响因此,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同时秦始皇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朝实行的两项政治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