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从零开学习,不怕基础差的每天刻苦学习俗语

老外教你从零开始学英语mp3
英语零基础不怕,这里有免费的老外来帮您一招搞定.
Lv0(适合英语零基础及以上水平者学习)
英语口语专题
英语口语阅读排行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我们也在这里: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UID 807240
阅读权限 40
注册 宝宝生日
从零开始,学习蒙学
因为孩子的中文教育,有缘国学学习,今年6月3日开始与孩子共读&&论语&&,计划一年后在读&&论语&&的同时,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读本作为教材,教孩子识字,因此,现在开始着手做些准备工作,对我来说,也是从零开始的学习。
来这个论坛不到半年,但在这里学到很多,也想回馈于此,因此打算边学习边分享,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放在这个帖子里,也希望同好来此共同探讨。
[ 本帖最后由 qyao_66 于
00:11 编辑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UID 807240
阅读权限 4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从零开始,学习蒙学
私学与启蒙教育(转载)
元明清时代,官学时盛时衰,私学则比较发达,尤其是传授基本知识的蒙学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蒙学又称小学、乡校、村学等,还有由宗族设立的义学或富豪之家设立的家塾等形式。这类学校主要是进行启蒙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八岁至十五岁左右的儿童。学校除教认文字、传授知识并准备应考外,也要进行封建道德礼教的教育。元朝初年的教育家程瑞礼曾为蒙学教育制订了一个“程氏家塾分年读书日程”,颁发到郡道校官,作为一种规范,在某种意义上有教学大纲的性质。明清时期亦奉此书为标准,曾再次刊印以资流行。
& & “程氏家塾分年读书日程”的计划大致如下:八岁入学以前,光讲《性理字训》、
《童子须知》。八岁入学后读《小学》,次读《四书》、
《五经》,每个阶段应该读哪几种书及
什么注本也有明确的规定。十五岁后再用三四年时间继续深入研究《四书)、《五经),并要读《通鉴》,次读韩文,再次读楚辞。
程氏之后,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陆世仪也定了一个读书法。他以五岁至十五岁作为教育的第一阶段,称十年诵读,以十五岁至二十五岁作为第二阶段,称十年讲贯。很明显他是在程氏读书法的基础上改造完善的,二者可以互参。但陆世仪把启蒙教育的起始时间定为五岁,比程氏提前三年,这是富有启发性的。对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大有益处。
蒙学阶段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死记硬背,采用授新书、背诵、作对于、写字、读诗等形式,尤其以背诵、讲书、写字等项为主。其教材内容既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也注重字词句章等
基础知识的训练。因其有分门编写的特点,从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综合性的,主要是当作识字的工具,同时也穿插一般性的知识,
《三字经》、
《百家姓)等即属此类。这类书句式短齐谐韵,易诵易背,又能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
《三字经》读完后,再读其他类似的书。此类书重点在识字,故有的教材是杂字书,现抄录六言杂字书中的数行以见一斑。
黄花金针木耳,蘑菇大料茴香。
鱼肚海蜇紫菜,香蕈燕窝白糖。
花椒胡椒芥末,红曲酱瓜腌姜。
兄弟哥哥嫂子,母舅妗子姨娘。
这类书纯系为识字而编,但它把同类事物的名词组合在—起,用押韵的方式编成顺口溜,这种以词带字、归类组合的方法能增强儿童的兴趣而且便于记忆,确实有一定的科学性。
& & 第二类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是为培养封建道德观念和伦理思想而编订的。宋代吕本中的《童蒙训》,吕祖谦的《少仪外传》,陈淳的《小学诗礼》皆属此类,而以朱熹学生
程端蒙所作的《性理字训》为代表。
第三类是历史教材与历史故事书。这类教材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教材有《蒙求》、
《叙古千文》、
《史学提要》等。
第四类是诗歌。主要教材是《神童诗》和《干家诗》等。
第五类是传授常识的。主要教材是宋方逢辰的《名物蒙求》。知识面涉及很广,天文地理、草木鱼虫、衣食器物等都接触到了。
UID 807240
阅读权限 4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从零开始,学习蒙学
何为蒙学?(转载)
所谓蒙学,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目前,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教材,即童蒙读本。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四岁恰好是儿童学习汉字的最佳年龄段。蒙学阶段主要采用的教材就是所谓的“三百千千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同时,在孟学阶段也会让儿童接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书目,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蒙学教育通常采用个别教育的手段施教,注重背诵与练习。蒙学教育的基本的目标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并且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的常识及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识。
朱子童蒙须知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
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故朱子既尝编次小学。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著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为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
衣服冠履第一
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条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
凡脱衣服,必齐整摺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凡日中所着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节身之要毋忽。
语言步趋第二
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闹,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洒扫涓洁第三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试几案,当令洁净。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扎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凡借人文字,皆置簿抄录主名,及时取还。窗壁,几案,文字间,不可书字。前辈云,坏笔,污墨,瘝(解:旷废,音:同关)子弟职。书几书砚,自黥(解:刺刻花纹并涂颜料,音:同晴)其面。此为最不雅洁。切宜深戒。
读书写文字第四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绉摺。济阳江禄,书读未完,虽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
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揩着豪。
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
凡写文字。须要仔细看本。不可差讹。
杂细事宜第五
凡子弟。须要早起晏(解:晚,音:同燕)眠。
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阙(解:缺少、亏损,音:同缺)。
凡向火,勿迫近火旁。不惟举止不佳,且防焚爇(解:烧,音:同弱)衣服。
凡相揖必折腰。
凡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
凡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如弟行者,则云某姓某丈。
凡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作揖。虽暂出,亦然。
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
凡侍长者之侧,必正立拱手。有所问,则必诚实对。言不可忘。
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
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
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
凡饮酒,不可令至醉。
凡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
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
凡待婢仆,必端严,勿得与之嬉笑。执器皿,必端严,惟恐有失。
凡危险不可近。
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
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
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杂细事宜,品目甚多。姑举其略。然大概具矣。凡此五篇,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必又能读圣贤之书,恢大此心,进德修业,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汝曹宜勉之。
我好喜欢。。。
我好喜欢。。。
UID 807240
阅读权限 4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从零开始,学习蒙学
三字经:最有名的童蒙读本(转载)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三字经》之所以历久风行,影响所及,几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三字经》篇幅不长,全篇仅1044个字,但就是在这有限的篇幅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明朝的吕坤,把它当作增广见闻的读物。清人紫巢氏,在为《三字经注解备要》作序的时候,称它是“一部袖里《通鉴纲目》”。章太炎把它和《千字文》作了对比,认为它虽然“字有重复,辞无藻采”,但“启人知识过之”。美籍华裔学者陈荣捷也说:“《三字经》以一千余字,历举中国文化义理历史典籍,实一小型百科全书。”
《三字经》深得人们喜爱的另外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它的形式。它三字一句,句子短小,形式整齐,隔句押韵,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儿童喜闻乐道;并且,它的前后句自然连贯,语义顺畅,浅显明白,通俗易懂,丝毫没有生拼硬凑的痕迹。
《三字经》最初的作者究竟是谁?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目前主要有四种说法,即王应麟说、区适子说、黎贞说和陈淳说。其中,认为南宋学者王应麟是《三字经》原作者的看法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认可。
王应麟(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进士出身,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政治家。他祖籍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府鄞县人(今浙江鄞县),历事南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位至吏部尚书。王应麟博学多才,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有研究,是南宋末年的政治人物和经史学者。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
王应麟隐居二十载,所有著作,只写甲子不写年号,以示不向元朝称臣。他一生著作甚丰,有《困学纪闻》、《玉海》、《诗考》、《诗地理考》、《汉艺文志考证》、《玉堂类稿》、《深宁集》等六百多卷。但是知名度最高的反而是这部《三字经》,这可能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王应麟晚年为教育本族子弟读书,编写了一本融会中国文化精粹的“三字歌诀”。他是通古博今的大儒,举重若轻的大家手笔写出这部“三字歌诀”,当然是非同凡响。
其著作学甚多且学术价值甚高,到清朝时才开始较为人所重视,其中《玉海》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为其准备博学宏词考试时所整理的。《困学纪闻》是笔记类的著作,集合其大量经史研究的心得成果。《汉制考》为历史著作。《通鉴地理通释》是历史地理学的著作。著有家喻户晓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
[ 本帖最后由 qyao_66 于
22:37 编辑 ]
UID 807240
阅读权限 4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从零开始,学习蒙学
《百家姓》:颇具实用性的教材 (转载)
《百家姓》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十世纪北宋朝代起在中国广为流传。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迷。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
南宋(公元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画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
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过去,《百家姓》有几种修订版,如:明朝末年修订的“黄周姓”,清朝康熙年间修订的“御指百家姓”,清朝咸丰年间(公元)由丁延修订的“百家姓三编”。这些修改后的百家姓在表现格式上花了很多功夫,每本都各具特色。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无法取代原稿,这体现了原稿对后来创作的深远影响。
《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其译本也在与汉族有着友好往来的少数民族中传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相传《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熟悉它,于古于今皆有裨益。
[ 本帖最后由 qyao_66 于
00:06 编辑 ]
UID 807240
阅读权限 4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从零开始,学习蒙学
《千字文》:最有文采的童蒙读本 (转载)
《千字文》,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
根据史书记载,《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
周兴嗣,字思纂,陈郡项人。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普通二年。世居姑熟,博学善属文。武帝时,拜安成王国侍郎。
《梁史》中说:“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唐代的《尚书故实》对此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该书说: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周兴嗣用了一夜时间将其编完,累得须发皆白。这件事在唐宋两代多有记载,如《刘公嘉话录》、《太平广记》等书都曾加以记录,其内容与《尚书故实》基本相同。
《千字文》每4 字一句,共250 句,一千个字。其中有一重复的字,即“洁”字,此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一些古人曾试图加以修改,如宋人吴枋、明人郎瑛等。《千字文》通篇用韵,朗朗上口,其用韵数字是7 个。
《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但由于时代久远,内容已不易于理解,现依据清人汪啸尹、孙谦益的说法,对《千字文》的内容作一大致介绍。
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份,他们称之为四章。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份;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为第二部份;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份;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份。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 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千字文》的第二部份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夫。 指出人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及以下四句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接着文中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千字文》的第三部份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此章首言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宫殿盘郁,楼观飞惊”。京城之中汇集了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既集坟典,亦聚群英”,这是第三部份的第二层意思,重在叙述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这部份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九州禹迹,百郡秦并……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千字文》第四部份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汪啸尹、孙谦益的《千字文释义》认为这部份是讲“君子治家处身之道”,其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显得牵强,所以不加采用。《千字文》第三部份讲述上层社会,第四部份讲述民间生活,在层次上是清楚的,完全不必从“治家处身”的角度去理解。〈千字文》与“三、百”相比,基本不存在被后人反复修改增补等问题,因而版本清楚,面貌原始,这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许多方便。
[ 本帖最后由 qyao_66 于
00:08 编辑 ]
UID 807240
阅读权限 4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从零开始,学习蒙学
弟子规(转载)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应该成为现今三生教育的读本)
[ 本帖最后由 qyao_66 于
00:08 编辑 ]
UID 807240
阅读权限 4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从零开始,学习蒙学
《千家诗》:文学的启蒙 (转载)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
号称千家诗,究竟有多少呢? 《千家诗》实际只有122家。按朝代分: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无从查考年代的无名氏作者2家。其中选诗最多的是杜甫,共25首,其次是李白,共8首;女诗人只选了宋代朱淑真2首七绝。
《千家诗》有好几个版本,南宋诗人刘克庄编过一本《后村千家诗》,另有《新镌五言千家诗》、《重订千家诗》。千家诗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现在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读物。希望在阅读与欣赏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 本帖最后由 qyao_66 于
00:09 编辑 ]
UID 807240
阅读权限 4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从零开始,学习蒙学
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转载)
关于中国的童蒙读本,人们有这样一句评价,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增广贤文》与《幼学琼林》也是我国传统教育中著名的幼儿启蒙教材。其中,《增广贤文》几乎涵盖了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大部分谚语,而《幼学琼林》更是因其涵盖内容之广,所含知识之丰富而以“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著称。
《增广贤文》:昔时贤言,悔汝谆谆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增广》从表面上看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性本恶”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亲情被金钱污染,“贫居闹世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友情只是一句谎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尊卑由金钱来决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法律和正义为金钱所操纵,“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世故导致人心巨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善恶难辩,“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增广》把社会诸多方面的阴暗现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陈列在读者面前。《增广》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广》同样能领会到经文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
《增广贤文》虽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对儒家的说教并不排斥。文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乐不可极,乐极生悲’等;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
《幼学琼林》: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在清朝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全书共分四卷。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
[ 本帖最后由 qyao_66 于
00:10 编辑 ]
UID 807240
阅读权限 4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从零开始,学习蒙学
古代蒙学与当代小学教育之比较
作者:徐新强
古代“蒙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是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蒙学”逐渐、成熟。无论是在方式、教学模式还是在教学方法、教材上对我们今天蒙学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古代“蒙学”的教育方式与有所不同,中国古代没有师范教育,但文化教育却走在世界的前列,成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而且在世界最早几个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惟一保存古代文明的国家,就是由于中国古代“蒙学”教育起到巨大作用,世世代代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
中国的科举制首先是选拔政府官员,其次是培养各种层次的教育人才。不能中举的秀才就在乡村里进行“蒙学”教育,也就是类似现代的小学,正所谓“秀才没落,下乡教学”。明清时代中国的小学完全是“私立”,也称为“私塾”,不需要国家一文教育经费,就建立起遍及全国的初级教育体系。以机动灵活的教育方式办学,秀才的家里就可以作为学校,家族的祠堂也可以作为教学场所,惟一的开支是作为教师的秀才的“束修”,或各家分摊,或由家族中几家富有的家庭承担。而家族中较贫困家庭的子女,就免费入学。而且是要求家族中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要去读书,若有失学儿童,对其父兄还要追究责任。现在中国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差,失学儿童多,学者说原因是“穷国办大教育”,其实古代生产力远比现在低下,但蒙学教育发展却比较成熟。古代的私塾和蒙学给我们今天解决贫困地区教育也会有一定启发。
其次,古代蒙学的教学模式也和现代小学教学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教学规模,现代小学一个教学班都四五十人,而私塾一般10人以下,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私塾要优于现代小学,一个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要把学生完全教会学懂,的确不易,再优秀的班也有没学懂的学生,只不过落后面小一些罢了。而多数的班级落后面较大,倘若有的教师不负责任,就极易形成“放羊”式教学。而私塾先生所教学生较少,因而可以对每个学生负责到底。旧时的私塾无什么优秀教师之称号,也无什么升学压力,学生读书更无什么选择重点学校的困惑,“教不严,师之惰”。对教师的要求只有一个严字。
古代教育没有年级的概念,因材施教,不求进度统一。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规定的课程,就进入新内容的学习,而学不好的学生就继续背诵旧课文,直到能背诵到滚瓜烂熟程度再进入新课文。教学是复式教学,针对每个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进度,这才是对学生负责到底的教育,而不拘泥于年级的升留级的形式。有关资料显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基本上是半年读一本,也就是说一年半的时间读三本书。学业负担同现在的学生相比是较轻的。鲁迅幼年在三味书屋读书时,课余还到百草园捉虫玩,古代的学生无需配备教科书,因为所读的书都已背熟牢记在脑海里,到运用时信手拈来,出口成章。
第三,说教材,“蒙学”的教材在明清时基本上定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为统一定型的教材,简称为“三”、“百”、“千”。
首先最惊人之处是教材使用时间之长,《千字文》使用了千年,而其它教材也用了五六百年。作为小学教材,使用时间之长,使用范围之广,可以说是个奇迹。而且这并不是政府编写,颁发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而是民间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统一教材。更惊人的是朝代在不断地更替,政策和方针也在不断地改变,而教材却一如既往地沿用。教材基本上是统一的,科举考的四书五经历代也是统一的,正由于有了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使全国的学子处于相对公平的起跑线上,科举中,穷乡僻壤的学子也有金榜题名的可能,这也是华夏文化得传播到边远地区的根本原因。
古代蒙学有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使用,那就是“背诵”。先秦还处于“漆书竹简”的时代,就是用背诵的办法把所学的知识完全地记在脑海里,正是这种特殊的学习方法解决了书籍奇缺的问题,也为平民接受教育创造了条件。这种被近现代教育家所批判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保存了中国的古代经典著作,保存了古代先哲们的思想。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对中国先秦文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西汉初年还有几个背得先秦经典的老人健在,凭借这些老人的记忆,才得以把先秦的经典保存至今。所以“背诵”乃是中国古代教育最优秀的传统,是中国文化维系之根本。
教材是几百年不变的,秀才们读私塾时读的就是这些“蒙学”教材,现在教学生的仍然是同样的教材,而且全国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开始都是“三、百、千”,所以不必要印什么教材,更不必学生人手一册的教科书,因为这些教材秀才们都能滚瓜烂熟背诵,不必备课,只要学生坐定,便可开口上课,而教学方法又如此之简单,每天领着学生带读四五句课文即可,学生读会后,就让学生进行背诵所学的课文,要求连同先前所学课文背诵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接着进行习字训练,背诵和习字成为学习的基本模式。而现在的小学教学主要精力放在思想教育上,语文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师讲课,归纳主题思想和段落大意,而放松了背诵和习字的基本训练,虽然也有背诵和习字,但仅是点缀,而且方法也不当。
古代的蒙学,课文只进行最简单的讲解,根本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古代经典是“微言大意”和“博大精深”的,教师何苦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呢?更何况许多高深的、、人生的重大问题,纵虽讲得清楚明白,七八岁的小孩子又怎么懂呢?因而公开宣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滚瓜烂熟地背诵,牢记于心中,让学生慢慢地去理解,在今后的漫长人生道路上去领悟和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进入了一个争论不休的命题,《三字经》里不但有适合儿童心理的“昔孟母,择邻处”、“融四岁,能让梨”的典故,也有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哲理,这些哲理蒙学的儿童或许不能一时明白,但作为一种储备,为今后听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把学习中文称之为“识字”,这是非常恰当的认识,任何一个“汉字”都要掌握“音”、“形”、“义”。作为初学者,首先要掌握的是“音”和“形”,在牢固掌握前两者的基础上学习“义”。因而古人就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音”和“形”上,通过背诵来使每个字的读音牢记于口耳之间,成为下意识的条件反射;通过大量的书法训练,使“形”牢记于手眼之间,达到不仅写得好,而且写得正确无误。对“义”却是不够重视,粗略讲解其含义,甚至不讲解,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领悟和感知,这才是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三、百、千”在形式上的共同特点是韵文化,三四个字成为一句,隔句押韵,都不一韵到底,中间要换韵,读起来都是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的小学课文第一课,要学的是汉语拼音,是一些既难读又难写的字母,这对那些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既无形象可言,也更无兴趣。在短暂的儿童特有的新鲜感之后,便是对拼音的厌恶。让学生在入学的一开始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那么学习汉语拼音的效果又如何呢?通过调查,有很多学习过汉语拼音的学生,到了中学后竟然不会使用汉语拼音,把汉语拼音忘的一干二净。拼音之后便是一些单字的学习,这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相比,更有着层次上的区别,蒙学要真正有启蒙的作用,给学生思考的余地。现代教材贴近了生活,却没有思考的内容。到了成年后,问小学中读过哪些课文,恐怕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至于课文的具体内容就更记不得了。
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明令废止私塾,各地纷纷成立新式中小学堂,蒙学教材被废弃,采用白话文为主体的语文教材。从叶圣陶等编写的新式语文教材起到现在70年间,教材不知改过多少次,近年来教材的更新越来越频繁,使用时间越来越短,和蒙学教材使用了几百年相比,成为强烈的对比。
小学六年有近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是花费在语文教学上,中学里语文课一直作为主科备受重视,大学里有专门的中文系,语文教师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语文教学效果总是少、慢、差、费,其效果总是令人失望,书写水平普遍差,写作水平也普遍较差,近年来不少人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质疑。
现在很多人已经在回首过去,从古代蒙学中寻求答案,为什么看似平白无奇的古代蒙学能培养出王国维、郭沫若、毛泽东那样的大家,而在取得巨大人类进步的今天却很难出现一位国学大师,这不由得我们不去深思,因此我们要回首过去,从古代蒙学中汲取营养,来丰富我们今天的蒙学教育。
[ 本帖最后由 qyao_66 于
05:21 编辑 ]
UID 569793
阅读权限 5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从零开始,学习蒙学
此一贴可作为系统学习蒙学的一个基础和基本。
然后蒙学的学习离不了对字的学习和研究。有些小朋友可以通过读书来认字,而有些小朋友一要通过先认字后读书,或者这两种方法要并用。
1 通过读书来认字:可以将一节书中不认识的字画出和列出,写在黑板上,进行强化并反复复习。
2 通过认字再读书,可以先认字,认字疲惫时以读书来作为娱乐。书的范围很广:三百千,诗,绘图版的印刷品等。开始以字少图多为主,慢慢过渡到字多图少。
3 目前的读物以拼音辅助为主,家长朋友可以考虑先教会孩子认和使用拼音,毕竟这已经成为一个认字的工具。这样在认字时可以省去好多麻烦。
楼主半夜仍在发这样的信息,除了钦佩,还有警告和提醒: 要注意身体。 要早睡早起。呵呵
[ 本帖最后由 druckerlou 于
09:27 编辑 ]
楼主在国外呢
楼主在国外呢
UID 807240
阅读权限 4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从零开始,学习蒙学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也很赞同您的观点,每个小孩都是不一样的,作为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再因材施教进行教育。
还没有开始对孩子进行识字教育,鉴于我们所处的环境,目前阶段还是在培养孩子对中文的兴趣和语感,中文阅读是从他不到1岁就一直坚持着,当然是我读他听,计划明年教他识字,进而进入自主阅读,
您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以后会常向您请教。
也谢谢您的提醒和警告,上面新叶已经告诉你了,我在国外,与你们有十几个小时的时差。原帖由 druckerlou 于
09:11 发表
此一贴可作为系统学习蒙学的一个基础和基本。
然后蒙学的学习离不了对字的学习和研究。有些小朋友可以通过读书来认字,而有些小朋友一要通过先认字后读书,或者这两种方法要并用。
1 通过读书来认字:可以将 ... [ 本帖最后由 qyao_66 于
22:35 编辑 ]
UID 788484
积分 27257
威望 27257
金钱 32281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12 qyao_66 的帖子
谢谢你提供的资料和信息,也谢谢drucklou提到的因材施教的问题。
正在摸索让儿子的语文成绩提高的方法,所以这个帖子一定要紧跟学习,争取尽快有所突破。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相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UID 807240
阅读权限 40
注册 宝宝生日
《千字文》全文及解读
&&千字文&&真是绝妙的华章,作者一夜成书,太有才了,而且一千个字完全不重复,上面介绍说&洁&字有重复,有些资料说有6个重字,我又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是因为简体字造成的重复,如果是用繁体字的话,&&千字文&&真的是无重字。列个表如下,就一目了然了。
发& &周发殷汤--&周發殷湯
  盖此身发--&蓋此身髮
巨& &剑号巨阙--&劍號巨闕
  巨野洞庭--&钜野洞庭
昆& &玉出昆冈--&玉出崑岡
  昆池碣石--&昆池碣石
戚& &戚谢欢招--&慼謝歡招
  亲戚故旧--&親戚故舊
云& &云腾致雨--&雲騰致雨
  禅主云亭--&禪主云亭
洁& &女慕贞洁--&女慕贞絜
  纨扇圆洁--&纨扇圆潔
下面转载一个全文的解读(简体字),不一定准确,作为参考。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事。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都归附向往。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屈服贤君。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祥。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盖此身髮 四大五常
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恭蒙父母亲生养爱护,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毁坏损伤。
女慕贞絜 男效才良
女子要思慕那些为人称道的贞妇洁女,男子要效法有德有才的贤人。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
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
诚实的话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诗经」中因此有「羔羊」篇传扬。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高尚的德行只能在贤人那里看到;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像形体端庄,仪表也随之肃穆一样。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祸害是因为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一尺长的璧玉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去争取。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供养父亲,待奉国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对父母孝,要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
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
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母冬暖夏凉。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兰花一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
仪态举止要庄重,看上去若有所思;言语措辞要稳重,显得从容沉静。
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
无论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认真去做,有好的结果更为重要。
荣业所基 籍甚无竟
有德能孝是事业显耀的基础,这样的人声誉盛大,传扬不已。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
学习出色并有余力,就可出仕做官,担任一定的职务,参与国家的政事。
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
召公活着时曾在甘棠树下理政,他过世后老百姓对他更加怀念歌咏。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
选择乐曲要根据人的身份贵贱有所不同;采用礼节要按照人的地位高低有所区别。
上和下睦 夫唱妇随
长辈和小辈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
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
在外面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在家里要遵守母亲的规范。
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
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
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
兄弟之间要非常相爱,因为同受父母血气,犹如树枝相连。
交友投分 切磨箴规
结交朋友要意相投,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
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最仓促、危急的情况下也不能抛离。
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
气节、正义、廉洁、谦让的美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品性沉静淡泊,情绪就安逸自在;内心浮躁好动,精神就疲惫困倦。
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
保持纯洁的天性,就会感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天性就会转移改变。
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
坚持高尚铁情操,好的职位自然会为你所有。
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
古代的都城华美壮观,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东京洛阳背靠北邙山,南临洛水;西京长安左跨渭河,右依泾水。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
宫殿盘旋曲折,重重迭迭;楼阁高耸如飞,触目惊心。
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
宫殿上绘着各种飞禽走兽,描画出五彩的天仙神灵。
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
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账幕对着高高的楹柱。
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宫殿中大摆宴席,乐人吹笙鼓瑟,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
登上台阶进入殿堂的文武百官,帽子团团转,像满天的星星。
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
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
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集着成群的文武英才。
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
书殿中有杜度的草书、钟繇的隶书,还有漆写的古籍和孔壁中的经典。
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
宫廷内将想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
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
他们每户有八县之广的封地,配备成千以上的士兵。
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
他们戴着高高的官帽,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着,好不威风。
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
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轻车肥马,春风得意。
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
朝廷还详尽确实地记载他们的功德,刻在碑石上流传后世。
磻溪伊尹 佐时阿衡
周武王磻溪遇吕尚,尊他为“太公望”;伊尹辅佐时政,商汤王封他为“阿衡”。
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
周成王占领了古奄国曲阜一带地面,要不是周公旦辅政哪里能成?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出兵援助势单力薄和面临危亡的诸侯小国。
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
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废黜,商君武丁感梦而得贤相传说。
俊乂密勿 多士寔宁
能人治政勤勉努力,全靠许多这样的贤士,国家才富强安宁。
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
晋、楚两国在齐之后称霸,赵、魏两国因连横而受困于秦。
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
晋献公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与诸侯会盟,推为盟主。
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
萧何遵循简约刑法的精神制订九律,韩非却受困于自己所主张的严酷刑法。
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
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带兵打仗最为高明。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
他们的声威远传到沙漠边地,美誉和画像一起流芳后代。
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
九州处处有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
岳宗泰岱 禅主云亭
五岳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禅礼。
雁门紫塞 鸡田赤城
名关有北疆雁门,要塞有万里长城,驿站有边地鸡田,奇山有天台赤城。
昆池碣石 钜野洞庭
赏池赴昆明滇池,观海临河北碣石,看泽去山东钜野,望湖上湖南洞庭。
旷远绵邈 岩岫杳冥
江河源远流长,湖海宽广无边。名山奇谷幽深秀丽,气象万千。
治本于农 务兹稼穑
治国的根本在发展农业,要努力做好播种收获这些农活。
俶载南亩 我艺黍稷
一年的农活该开始干起来了,我种上小米,又种上高粱。
税熟贡新 劝赏黜陟
收获季节,用刚熟的新谷交纳税粮,官府应按农户的贡献大小给予奖励或处罚。
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
孟轲夫子崇尚纯洁,史官子鱼秉性刚直。
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
做人要尽可能合乎中庸的标准,勤奋、谦逊、谨慎,懂得规劝告诫自己。
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
听别人说话,要仔细审察是否合理;看别人面孔,要小心辨析他的脸色。
贻厥嘉猷 勉其祗植
要给人家留下正确高明的忠告或建议,勉励别人谨慎小心地处世立身。
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
听到别人的讥讽告诫,要反省自身;备受恩宠不要得意忘形,对抗权尊。
殆辱近耻 林皋幸即
知道有危险耻辱的事快要发生,还不如归隐山林为好。
两疏见机 解组谁逼
疏广疏受预见到危患的苗头才告老还乡,哪里有谁逼他们除下官印?
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
离群独居,悠闲度日,整天不用多费唇舌,清静无为岂不是好事。
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
想想古人的话,翻翻古人的书,消往日的忧虑,乐得逍遥舒服。
欣奏累遣 戚谢欢招
轻松的事凑到一起,费力的事丢在一边,消除不尽的烦恼,得来无限的快乐。
渠荷的历 园莽抽条
池里的荷花开得光润鲜艳,园中的草木抽出条条嫩枝。
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
枇杷到了岁晚还是苍翠欲滴,梧桐刚刚交秋就早早地凋谢了。
陈根委翳 落叶飘摇
陈根老树枯倒伏,落叶在秋风里四处飘荡。
游鹍独运 凌摩绛霄
寒秋之中,鲲鹏独自高飞,直冲布满彩霞的云霄。
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
汉代王充在街市上沉迷留恋于读书,眼睛注视的都是书袋和书箱。
易輶攸畏 属耳垣墙
说话最怕旁若无人,毫无禁忌;要留心隔着墙壁有人在贴耳偷听。
具膳餐饭 适口充肠
安排一日三餐的膳食,要适合各位的口味,能让大家吃饱。
饱饫烹宰 饥厌糟糠
的时候自然满足于大鱼大肉,饿的时候应当满足于粗菜淡饭。
亲戚故旧 老少异粮
亲属、朋友会面要盛情款待,老人、小孩的食物应和自己不同。
妾御绩纺 侍巾帷房
小妾婢女要管理好家务,尽心恭敬地服待好主人。
纨扇圆絜 银烛炜煌
绢制的团扇像满月一样又白又圆,银色的烛台上烛火辉煌。
昼眠夕寐 蓝笋象床
白日小憩,晚上就寝,有青篾编成的竹席和象牙雕屏的床榻。
弦歌酒宴 接杯举觞
奏着乐,唱着歌,摆酒开宴;接过酒杯,开怀畅饮。
矫手顿足 悦豫且康
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真是又快乐又安康。
嫡后嗣续 祭祀烝尝
子孙继承了祖先的基业,一年四季的祭祀大礼不能疏忘。
稽颡再拜 悚惧恐惶
跪着磕头,拜了又拜;礼仪要周全恭敬,心情要悲痛虔诚。
笺牒简要 顾答审详
给别人写信要简明扼要,回答别人问题要详细周全。
骸垢想浴 执热愿凉
身上有了污垢,就想洗澡,好比手上拿着烫的东西就希望有风把它吹凉。
驴骡犊特 骇跃超骧
家里有了灾祸,连牲畜都会受惊,狂蹦乱跳,东奔西跑。
诛斩贼盗 捕获叛亡
对抢劫、偷窃、反叛、逃亡的人要严厉惩罚,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布射僚丸 嵇琴阮啸
吕布擅长射箭,宜僚有弄丸的绝活,嵇康善于弹琴,阮籍能撮口长啸。
恬笔伦纸 钧巧任钓
蒙恬造出毛笔,蔡伦发明造纸,马钧巧制水车,任公子垂钓大鱼。
释纷利俗 竝皆佳妙
他们的技艺有的解人纠纷,有的方便群众,都高明巧妙,为人称道。
毛施淑姿 工颦妍笑
毛嫱、西施年轻美貌,哪怕皱着眉头,也像美美的笑。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可惜青春易逝,岁月匆匆催人渐老,只有太阳的光辉永远朗照。
璇玑悬斡 晦魄环照
高悬的北斗随着四季变换转动,明晦的月光洒遍人间每个角落。
指薪修祜 永绥吉劭
行善积德才能像薪尽火传那样精神长存,子孙安康全靠你留下吉祥的忠告。
矩步引领 俯仰廊庙
如此心地坦然,方可以昂头迈步,应付朝廷委以的重任。
束带矜庄 徘徊瞻眺
如此无愧人生,尽可以整束衣冠,庄重从容地高瞻远望。
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
这些道理孤陋寡闻就不会明白,只能和愚味无知的人一样空活一世,让人耻笑。
谓语助者 焉哉乎也
编完「千字文」乌发皆白,最后剩下 “焉、哉、乎、也”这几个语气助词。
[ 本帖最后由 qyao_66 于
22:43 编辑 ]
UID 851162
阅读权限 30
注册 宝宝生日
回复: 从零开始,学习蒙学
好全面的蒙学知识,谢谢楼主分享!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