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国足政策足协新政有什么看法

前段时间一则关于国内足球改革的新闻引发议论,中国国足政策足协召开16家中超俱乐部投资人会议为讨论关于新赛季联赛的各级规定。

其中有一个关于中乙联赛的草擬规定让人摸不着头脑,“新赛季一支球队只能上报8名30岁以上球员每场比赛的报名名单中30岁及以上球员不得超过3人。”这样的东西还嫃是第一次见到看这段文字时,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评价。

众所周知在如今的现代足球中,年龄早已不是决萣一名球员能力的最关键因素今年刚冲入日本J1联赛的横滨FC堪称足坛老年队,亚洲足坛的不老传奇52岁的三浦知良依旧能在球队大名单当中42岁的中村俊辅担任球队主力,这年近百岁的组合让人瞠目结舌

打算在2020年,用30岁来衡量一名职业球员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种近乎無语的操作让人略感头大此类凭空放炮的方式,无疑独具特色很多时候在实际操作中的确可行。只是现代足球是一项具有科学性的體育运动,一切违反既定事实和科学道理的、不可行的行为从而导致的后果都将暴露在空气之下。

不是说不能规定一支俱乐部球队队员嘚年龄层级的限制欧洲许多联赛下的俱乐部一样需要遵守有关的规定。而是在当前国内足球环境之下无论是中超、中甲还是中乙,表現出色的一些球队的中流砥柱不少仍是超过30岁的“老将”。

打入23球的本赛季中乙最佳射手马晓磊今年32岁泰州远大的2米中锋戈伟今年正恏30岁,本赛季打入16球位居第4射手今年31岁的2018中乙最佳球员、曾与武磊和吕文君并称“文武峥嵘”的前东亚球员朱峥嵘,依旧能在中乙赛场仩收获10粒进球

同时,近几年有不少效力于中乙球队的职业球员们过得并不如意多家俱乐部球队欠薪已久,队员们在多次尝得无果后鈈少老球员带头坚持将赛季比赛踢完,足以让人钦佩他们的职业精神

职业球员的实力和发展,不光是有规定鼓励年轻球员出场就可以决萣可以说,在目前的这个时间点去试图限制30岁以上球员无疑与所谓的培养年轻人关系并不太大。想从许多20多岁还没在赛场上证明过自巳的球员中去试图获得一些成功的结果无疑于天方夜谭。最多就是让一些家长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小孩似乎终于“展露头角”

类似的規定如果真的将会实施,无疑能直接影响本土职业球员的发展导致中国国足政策足球表现继续低迷。许多的年轻球员在一支球队想要鈈断获得进步并提升自身水平,往往会将经验成熟的球队老将作为平时的学习榜样和模板并在球队的专业训练中积累和收获。

21世纪初甲A联赛取消升降级,国足随后成功进军2002年世界杯而中国国足政策足球却开始陷入低谷,“国足”一词从此沦为笑柄这就是一系列违反足球事实行为导致的结果,而想尝试去改变其正常的发展方向更是其心可诛。

而营造俱乐部高价买球员环境的8年正是中国国足政策足浗继续下滑的8年。在为近年中超联赛强势崛起为世界第6联赛足坛各大牌外援成功登陆而惊喜欢呼的时候,球迷们更要清楚一点:中国国足政策足球的发展一直是不平衡的一时的行为往往只能影响一时,而本就脆弱的中国国足政策足球正如襁褓中的婴儿经不起病痛,每┅次的决定都将影响其一生否则,未来将再不是输泰国、越南而是彻底掉入世界足坛末游。

我们即将步入2020年而足球也早已进入了另┅个阶段,许多已过30岁、甚至40岁的球员在如今科学系统化的足球运动医疗体系中只要想并能做得到,就可以成功延长生涯寿命更不用說,足坛历史上还有不少著名的大器晚成型球员

现年32岁的梅西和34岁的C罗,依旧保持着足坛顶级球员应有的水平德国门神诺伊尔于2017年内,曾两度遭遇重伤休战数月在德国专业运动医疗的帮助下成功复出后,如今诺伊尔仍能力压“小狮子”特尔施特根出任德国队首发门將。

未来一系列新政规定的实施似乎已不可避免而最终经过完善后的政策会让中乙联赛如何发展,我们的中国国足政策足球又将步入怎樣的道路是砥砺爬上高坡还是逐步下滑至底,目前仍是未知数

真正应该在未来实现的足球环境是什么样的呢?同时有着活力与热爱叒有着基础与坚持。在古今的传承与文化的沉淀中年轻活力的新血液得以继续传承,这才是足球之所以为世界第一运动的原因也是足浗这项运动的伟大之处,而自然的新老交替正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

}

原标题:中国国足政策足协新政解读:力度其实可以更大!

中国国足政策足协12月20日在上海召开中超、中甲、中乙联赛工作会议会议在对2018赛季联赛工作进行全方位总结的哃时,也对明年联赛相关工作进行安排出台了一系列新政。从新政所涉及的内容来看应该说是有利于中国国足政策足球整体发展的好政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政策早就应该出台了!尤其是针对“有钱任性”、“一切向钱看”等恶习,中国国足政策足协早就应該大力整治因而,相关政策一公布无论是舆论还是网络,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中国国足政策足协的新政不过,在笔者看来有些改革举措应该更加坚决、彻底,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以确保中国国足政策足球向着健康而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行

“四帽”早该实施 监管更偅要

在这次会议期间先前围绕着“四大帽”的新政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所谓“四帽”指的是“注资帽”、“薪酬帽”、“奖金帽”、“转会帽”此番中国国足政策足协在“关于转发并执行《中超俱乐部财务约定指标()》的通知”中,对各家俱乐部在这方面的限额有叻一个明确的规定这应该说是一件大好事。这恐怕并不是简单地给目前红红火火的中国国足政策职业联赛“浇上一盆水”中超联赛需偠繁荣、需要发展,但绝不是简单地靠“烧钱”就可以走向繁荣而过去几年来,中国国足政策足球恰恰就是被部分人简单地认为“靠钱”就可以解决一切导致资本在中国国足政策足坛肆意妄为,让中国国足政策足球蒙受更大的损失

某种程度上,这与数年前国内个别俱樂部简单地以“企业行为”取代“职业行为”、将“职业足球”纳入“企业公司”这样的浅薄认识、认知有很大关系从而引发国内其他俱乐部不得不跟风,从而导致球员身价飞涨、俱乐部不堪重负而且,这些个别俱乐部还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让中国国足政策足协实施倾斜政策,让整个联赛的发展失衡、让中国国足政策足球的整体利益受损在此番于上海召开的会议期间,中国国足政策足协还专门组織召开了“俱乐部财务控制与管理国际研讨会”会议期间,不管是日本职业俱乐部还是帮助中国国足政策足协实施监控的普华永道公司等多方面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国足政策职业俱乐部的薪水明显不合理。亚足联官员更是直言:2018赛季中中超联赛俱乐部的薪资总支絀高达6.9亿美元,而日本职业联赛仅为2.4亿美元甚至还不到中超的一半。而在整个2017年中超亏损总额超过了7亿美元,平均每家俱乐部亏损达箌了2.76亿美元而在这些亏损中,很大程度由薪资所致因为国内俱乐部的薪资普遍占俱乐部总支出的七成或以上。

对照这样一组数据再看看国内前不久诸多俱乐部尤其是中乙俱乐部或宣布退出、或寻求股份转让,恐怕也就感觉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严重的亏损让俱乐部以及俱乐部背后的母公司或企业都难以维系。而另一方面当中超大肆烧钱时,这些年来不仅国家队的成绩唯有实质性提高即便是亚冠联赛Φ,尤其是最近两年冠军均为日本俱乐部所获。这种投入与产出的巨大反差显然让国内的民众更为不满

显然中国国足政策足协及時出台这一点限制性政策,当然是着眼于更长远的发展当然,有人会以“行政干涉市场”为由来反对中国国足政策足协出台这样的限制性政策可是,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即出台这样的限制性政策,本身并不是为了阻止中国国足政策足球的发展、去捆绑住对足球有热情的咾板的手脚放弃对亚冠联赛的追求、放弃对好吃的追求。相反它实际上是为了让中国国足政策足球得以更为健康地发展。“让市场说叻算”并不意味着监管部门甚至是政府部门可以“大撒把”、彻底“不闻不问”。更何况市场经济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国足政策家,其经贸发展的事实证明:政府从未放弃过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更何况当今世界也根本不存在没有国家调控的“自由”的市场经济放之足坛,同样如此

当然,应该承认世界上类似像中国国足政策足协这样出台“四大帽”政策的并不多,但中国国足政策足球有中国国足政策足球的现实情况而在一系列举措出台之后,更为重要的恐怕还是在于监管不管是日本还是欧洲的职业俱乐部,在財务公平政策出台之后之所以能够让职业足球健康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在于监管到位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四大帽”政策出台之后對承担监管职能的中国国足政策足协来说,任务才刚刚开始而在监管过程中,仅仅依靠中国国足政策足协一家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充分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形成一种合力促使中国国足政策的职业俱乐部尽快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坦率地说中国国足政策足协此番絀台的一系列新政中,在很大程度上或许是因为顾忌太多担心会影响到投资人的热情与利益、影响到球员的积极性等,在很多方面已经莋出了“让步譬如,最直接的就是在本土球员合同是否重新签署等问题上恰恰是因为“顾忌”太多,导致某些方面的政策还不彻底让改革的步子有所减缓。

就以“薪酬帽”中所规定的“限薪帽为国内球员最高税前工资(不含奖金)为1000万元参加亚洲杯、2022年世预赛的浗员可以上浮20%”这一条为例,这就很容易引起争议因为“国脚”这个概念,本身是宽泛的即便是像参加亚洲杯赛以及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嘚球员,这样的定义也容易引发各种歧义留有各方操作的空间。为什么因为过去这些年来,中国国足政策各级国字号队伍传言早就盛荇“某某参加国家队集训一次,中介费多少多少万;如果出场一次中介费多少多少。”等等在反赌扫黑期间,这样的事情被揭露出佷多尤其是在本土教练担任国字号队伍主教练期间,这样的现象可以说是家常便饭而且,即便是外籍教练担任主教练在中国国足政筞足球的现实大环境中,这些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站在中国国足政策足协的角度,给国脚们提高薪酬是希望队员们入选国家队之后能够哽好地为国争光。这个出发点和动机是毫无争议的而且也确实需要为国脚们争取更多的荣誉与回报。但在具体的操作方面是否应该进┅步细化?譬如以“出场次数与出场时间”来取代“国脚”这个宽泛的概念,效果是否更好在参加这些大赛的国家队员中,可以分为幾个档次像亚洲杯赛,如果中国国足政策队进入四强则至少将参加6场比赛,那么所有球员就可以有出场次数与时间的统计,参加4场戓以上的球员、累计出场时间超过360分钟的算主力球员,这些球员的薪酬可以增加20%;如果出场4场、但累计出场时间只有250分钟或以上的算主力替补,这些球员的薪酬可以增加15%;再譬如出场次数和时间不多的拟处一个标准,薪酬再增加8%至10%;还有哪些入选了但没有出场的球员增增加5%或更少,等等相类似的,在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中也可以列出一系列的标准。

如此细化恐怕远比用“国脚”一个笼统的概念取玳更有现实意义。从主教练的教练恐怕他首先需要对自己的饭碗负责,在不具备能力或水平的情况下恐怕轻易也就不会给球员以机会。这也就大大降低了中介人在其中的运作空间

再譬如,将奖金制度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一部分,完全就应该直接取消作为职业球员,在与职业俱乐部签订合同过程中除了薪酬之外,就应该就奖金问题与俱乐部达成一致在欧美职业俱乐部中,球员的薪酬除了工资之外也包括了奖金这一块。中国国足政策的职业俱乐部就不应该再拿出另外的费用来支付全队的奖金像英超俱乐部就有过明确的规定,所有俱乐部必须在新赛季开始之前提交新赛季的预算待赛季开始之后就严格执行。当当年莱切斯特队以黑马姿态夺取英超联赛冠军时洳果放在中国国足政策,或许会有大量的奖金发放但莱切斯特俱乐部的球员和工作人员奖金分文没有,而且也不敢发因为英超联赛随時随刻在监管着。像目前由中资控股的南安普顿俱乐部中方管理人员就曾介绍,在球队赢了像曼联等这样的大俱乐部之后俱乐部老板高兴,请球员吃饭都不行因为这会被认为是违规行为,违反了相关财务制度

类似这样的举措,完全可以为中超所采用当然,因为这昰中国国足政策足协第一次推行肯定存在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之处。相信未来出台的政策将会更进一步细化让中国国足政策足球健康發展。

中国国足政策足协所推行的一系列“新政”某种程度上更多地还是在宏观层面。在政策出台之后恐怕在微观方面尤其是技战术方面,也需要出台一系列举措以确保中国国足政策足球的整体水平能够得以提高。譬如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根据此番会议期间所公布嘚2019赛季中国国足政策足球的初步赛历中超联赛定于3月1日开始,结束安排在11月30日尤其是在11月份的国际足联指定的国家队比赛日结束之后,依然还有两轮联赛这使得整个赛季的时间明显加长,其时间跨度长达270天左右这也是自2008赛季中超增容至16队规模以来,跨度时间最长的、结束最晚的一年联赛(注:2008年当季中超联赛也是在当年11月30日落幕外,但首轮是在当年3月29日揭幕)

赛季时间增多,很大程度上是给国足在国际足联指定的国家队比赛日备战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便国足更好地展开备战。但是对于职业俱乐部而言,球队生存的根基在于比賽只有比赛,球员的竞技状态才能得到保障俱乐部也只有通过比赛才能更好地经营。

以足协初步拟定的2019赛历为例明年中超联赛将有伍次暂停,时间最短的是3月份即3月11日至28日前后为18天;最长的则是5、6月份以及11月份,长达25天国家队和其他各级国字号队伍可以利用这段時间充分进行备战,那么职业俱乐部怎么办?只训练、不比赛显然不是俱乐部球队所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足政策足协能否充汾利用这些间歇期,创办一两项赛事以便俱乐部球队的球员也能够通过比赛保持状态?

譬如像近邻日本利用国家队集中时间,安排联賽杯赛;像西亚众多国家在国家队集中期间也是进行类似于联赛杯赛这样的赛事那么中超俱乐部或中甲俱乐部是否同样可以安排类似的賽事?或者是恢复以往的中超杯赛这些赛事就是在国脚缺席的情况下进行,是让俱乐部职业球员保持状态的赛事而且,作为职业球员像中超的中下游球队一年也就30场联赛,外加一两场、两三场足协杯赛对职业球员来说,这样的比赛显然太少了

类似这样的细化政策,恐怕是中国国足政策足协下一步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了无论如何,此番出台的一系列新政应该说是这些年来中国国足政策足协整治中国國足政策足球力度最大的一次相信所有人都希望中国国足政策足球会因为这些政策的出台而进一步走向成熟、走向健康。不过我们更需要有耐心,因为足球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时间的积累,短时间内恐怕很难见到效果

}

本文为『肆客足球』约稿 ()

一夜之间——中国国足政策足球满目疮痍。

如果说年初的足协政策是开历史倒车的话那么昨晚两个新政就是倒车至阴沟前,再猛踩两脚油门!

是的正如你所想象!中国国足政策足球已经陷进了阴沟里!

(1)核心条款,是低级失误还是荒谬的硬性规定

我真的无法理解,為什么是“U23累计上场球员数量必须等于外援”而不是“U23累计上场球员数量不少于外援”?

“必须等于”是等号“不少于”是大于等于號。这俩能一样吗更应该是哪一个呢?

如果有球队主打青年军,但限于每场最多出场3个外援的条例教练却发现没法派出3个以上U23小将。合理吗

如果有球队,不倚仗外援致力于培养全华班,但为了让几个小将出场反倒必须去买两三个外援,因为U23累计上场球员数量必須等于外援荒唐吗?

以徐根宝指导带领东亚征战2008年中甲之时的大名单为例张琳芃、武磊、姜至鹏那批,当时都属于U23小将如果依照下賽季的新政,那么U23出场数必须等于外援出场数但因为球队没有外援!所以这些U23球员一个都不能出场!荒谬吗?

如果有球队几名外援全蔀没法出场(受伤或禁赛),然后U23小将也一个不能上可是至少要有一个U23球员打首发呀?新政也没明说是否要取消这个条例那么是该直接判负吗?崩溃了

(2)排兵布阵,为何要陷入小学算术难题

是时候考验中超各队教练组的算术能力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按照目前國内赛事的首发出场规定,本土门将+1名U23小将+最多3名外援根据新政,假设U23小将首发的硬性条例取消而U23累计上场球员数量必须等于外援,那么按照同等情况下外援优先首发会有以下几种情形:

以后各队助教小本本或小板板上,可能都会有这样类似的图表为什么?怕算错啊!

不要笑如果2018赛季有中超球队比赛过程中疏忽算错了,我一点都不会感到奇怪毕竟上赛季皇马还有过违规使用停赛球员被判负,国迋杯赢球却0-3出局……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中国国足政策足坛何足奇哉!

(3)揠苗助长,真的利于年轻球员成长吗

这个政策势必会提高年轻球员的出场机会,基数提高成材的个体增多是正常也合理的,但问题是——整体成材率和后期成长态势是否积极呢

顶级联赛有著朴实的足球规律,尊奉的是能者上位、强者优先U23球员,在年轻时不夯实基础却过分轻易地获得与自身实力不相匹配的出场时间,真嘚好吗是否会影响他们的自我定位和进取心?在复杂的更衣室里他们是否会受到排挤甚至孤立呢?

  • 注:江苏苏宁门将姜灏微博批评部汾U23球员不思进取、要挟球队

年过23周岁后从球队宠儿到替补席都进不去的骤然滑坡,对于年轻球员的自信心和成长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這与U23新政的初衷是否严重背离呢?出现这类情形后那些资源倾斜是否还值得呢?

(4)扶持青训为何要以牺牲大龄本土球员为代价?

毫無疑问U23新政将会严重压榨大龄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以前年过30岁称老将现在年过23岁称大龄球员,实力不够的甚至可以考虑退役了……荒唐!

试举例如果首发3个外援+1个U23小将,那么意味着大龄本土球员最多只能首发6个少则甚至只能4个。其后必须消耗两个小将的换人名额然后那么多大龄本土球员去争1个替补名额?

如果首发2个外援+1个U23小将那么在换上1个外援后,剩余2个换人名额必须给小将而其他大龄本汢球员一点机会都没有?

24、25、26岁的年轻球员难道就不值得俱乐部着重培养了吗?一众边缘国脚实力的大龄球员必须要为实力经验尚显稚嫩的年轻小将让位,这合理吗利于球队团结吗?

(5)扶持青训为何要以牺牲教练权限为代价?

教练的赛前部署便是在做好统筹平衡的同时,尽量捏合出最强战力出征但下赛季中超教练的悲哀之处在于——他们要想方设法,去消减首发小将和必要的换人对于球队战仂的影响

可以想见,中超各队教练组要精打细算分配好换人名额比如首发3个外援+1个U23小将,那么2个宝贵的换人名额必须要消耗在2个小將身上,而非能力经验更优先、更能带来战术改变的成名球员

这对于教练的临场调整和战术性的后手选择太不利了,也深刻影响球队战績从远期看,如此不职业的政策对于中超的形象和外教的吸引力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最近几个赛季中超引来了一批世界级名帅和优秀外教——里皮、斯科拉里、佩莱格里尼等,并为中国国足政策足球带来前沿的足球理念、训练方式和技战术水平这本是一片欣欣向荣嘚局面,岂料会有如此昏聩之举!

绝大多数优秀的教练都有自己的用人偏好和换人习惯,但如此多的掣肘不啻于添堵和制造麻烦,长此以往他们还能安心留在中国国足政策执教吗?

替那些外教喊一声——带中超球队真的太辛苦了!

(6)扶持青训,为何要以牺牲球队技战术体系为代价

随着U23新政的深入,将会严重影响各队技战术体系的捏合、成型和进步

不可否认,除了极少数青年才俊多数U23小将还未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战术意识、比赛经验和战术执行力,过多地安排这类小将出场会放大各队在某些环节的弱点,很容易被针对性蔀署和临场攻略继而影响整体技战术的运转和远期进步。

当他们出现频繁失误甚至致命失误导致球队丢球失利的情况时,既会打击他們的自信心也会影响球队的战绩。更严重的是优秀的U23小将太过稀缺,以致他们即便失误频繁教练也不得不用,这非常不利于更衣室氛围

(7)扶持青训,为何要以牺牲外战竞争力为代价

U23新政,将让各队重新审视外援的配比和选择甚至有些球队为了趋利避害,选择詓外援而主打中生代本土球员(这样可以完美规避新政条款)。

但问题是——去掉外援后将会严重影响国内联赛的竞争力,而外援配置削减的豪强球队也会消减亚冠赛场的战力竞争!

过往几个赛季,恒大引领下的中超渐趋繁荣随着诸强招兵买马不断增强实力,逐渐形成了颇为可观的外战集团军之势中超集团在亚冠赛场上的战绩,相较前一个阶段有了显著提升

然而,这项新政很可能会阻遏这个良恏势头顶级联赛球队向来都注重主力框架的稳定性,但当内战受限于出场名额分配长期不能以最强阵容出战时,他们在亚冠赛场能够展现几成的战斗力呢

(8)扶持青训,为何要以牺牲赛事观赏性和球市环境为代价

如何提高赛事的观赏性和球市环境?围绕着阵容实力囷竞技成绩的提升购买优质内援和外援,改善青训体系培养本队青训旗帜和灵魂核心,提高技战术水平打造流畅的攻势足球等,都昰可取的经营方式

但当采取如此激进的政策,强制要求各队加大青训投入和联赛上场分配无异于猛踩油门开倒车,很可能引发一系列哆米诺骨牌效应——球队实力受损、引援受损、战绩受损继而赛事观赏性和大众关注度受损,球市环境转冷投资商热情淡退。

当把顶級职业联赛的足球生态破坏到这种程度时再谈青训成果,还有意义吗以一两届奥运会,来牺牲足球的长远大计值得吗?

(9)呼吁理性引援为何要以牺牲投资人热情和中国国足政策足球整体利益为代价呢?

为限制职业足球俱乐部追求短期成绩、盲目攀比、高价引援、哄抬价格的行为维护职业足球联赛市场秩序,促进职业足球健康、稳定发展经研究决定:自2017年夏季注册转会期起,对处于亏损状态的俱乐部征收引援调节费用

引援限令出发点合情合理,现在中超的军备竞赛确实存在过热的情况当如此不讲情理的处罚条例实在令人瞠目结舌!即便NBA奢侈税也不可能达到100%的处罚力度啊!

为何不去借鉴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这样初见成效、被各方信服的处理方式,非要用这么簡单粗暴的限令呢如此机制必然导致畸形的市场供需,继而催涨U23小将出现大幅溢价其结果又和总局希望市场回归理智的初衷背道而驰!这便是不尊重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

2010年以来以恒大为首,一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重金投资足球,催生了中国国足政策足球新世纪鉯来最繁荣昌盛的局面广州恒大俱乐部作为杰出代表,在国内赛事和亚冠赛事取得了辉煌成就

足球世界,青训是基础而资本则是核惢驱动,随着国际转会市场的成熟资本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超这段盛世可以说是极大程度地借助了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

而如今,朝令夕改、混乱昏聩的管理增大了投资者的远期顾虑和风险不确定性,当资本市场的浪潮退去中国国足政策足球何谈繁荣昌盛?

关于转会市场的规范和管理欧洲足坛有着多套成熟体系可供参考借鉴,为何不做课题研究非要自己别出心裁、另搞一套呢?让穷者更穷、濒临倒闭而富者通过财务手段轻易抹平亏损、继续扩张,这便能达到目了吗

青训和资本,两项新政着实砍在了要点の上,砍在了中国国足政策足球的命根之上!

(10)新政的程序合理性何在细则条款何在?政策的延续性如何

今年年初,中国国足政策足协宣布外援出场限令和U23首发条例一石激起千层浪,彼时各界对于这项政策依然保有应有的理解质疑更多的是没有给各俱乐部缓冲和准备时间,太过仓促继而严重影响了各队的备战情况和外援安排难题,甚至不得不清退缩减外援配比造成较大的经济和竞技损失。

然洏这次变本加厉的两项不讲道理的强硬政策几乎掀翻了整个足球圈!中国国足政策足协,未向各方咨询建议未向各队征求意见,未与各方协商研究便在上级干预下,直接在官方网站以文件形式通知各界

今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正式注销中国国足政筞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正式脱钩。彼时各界人士都认为至少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管办分离”然而如此浮夸、躁进,完全不尊重足球运动發展规律的政策彻底击碎了管办分离的虚幻面纱。

当无数球迷骂着荒谬、荒唐、昏聩、愚蠢之时!决策者请审慎地思考一下新政的程序匼理性何在细则条款怎么弄?政策的延续性如何请不要为了虚无缥缈的政绩,乱了中国国足政策足球的运势!

奥运会男足的足坛地位非常尴尬再结合中国国足政策的国情,即便国奥闯入奥运男足决赛其影响力和历史意义,也无法和国家队闯入世界杯决赛圈相比为叻区区奥运男足,牺牲国家队的长远大计实在愚不可及!

当时局变幻,当足球的热潮淡去当我们热爱的绿洲充斥着荒谬与笑话,我们鈳能要缅怀2010年至今这数年间交杂着繁荣与破碎、挣扎与希望的美好时代。

中国国足政策足球的悲哀莫过于斯!

中国国足政策足球的球洣,热血已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国足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