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是用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好还是用机械硬盘好

咨询下到底是用固态硬盘好还是机械硬盘好?
输入手机号码,报价结果将发送到您手机
装修顾问-馨馨
4年行业经验,24h可咨询
10秒闪电通过好友
报价短信已发送到您的手机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稍候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您的装修预算约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装修顾问 -馨馨
(四年装修行业经验)
微信扫一扫
3.&您家小区名称 :&&
请选择您家的装修时间
咨询下到底是用固态硬盘好还是机械硬盘好?
提问者:戚灵秀| 地点:
| 浏览次数:
179| 时间:
我来帮他解答
还可以输入1500字
已有3条回答
回答数:24746
| 被采纳数:55
现在市面上有3种硬盘,机械硬盘:传统硬盘,优势是价格
固态硬盘:新一代硬盘,优势是读取和写入速度快,缺点是价格较高
混合硬盘:机械和固态的混合体,有点像RAID的意思,用的人目前不是很多
由于固态硬盘的价格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购买一个比较小的固态硬盘,比如64G左右只安装系统,然后配合机械硬盘存储数据使用,如果有条件的话选择全固态硬盘当然更好了,这样不光是系统速度快,而且运行和调用其他盘上的数据时也会比较
回答数:7763
| 被采纳数:0
如果是追求速度而且如果有条件的话,固态硬盘是最佳选择,这样不光是系统速度快,而且运行和调用其他盘上的数据时也会比较快,但其数据保存期限没有机械硬盘那么长;如果是追求容量,机械硬盘是必选,而且即使数据损坏也可以用专业级的数据恢复设备来恢复数据,而固态硬盘做不到,而且同一容量的情况下。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贵多了。
回答数:29109
| 被采纳数:46
机械硬盘的容量,数据恢复,是绝对有优势的,对于低端的SSD,持续写入也有一定优势。 固态硬盘(SSD)的低噪音,低温,小文件读写,抗震,持续读取,使用寿命等对于机械硬盘有绝对优势。高端SSD持续写入对于机械硬盘来说也有一定优势。 至于某些认说的SSD的使用寿命比HDD短,那是以前的观念,现在的SSD的使用寿命大大增长,你去一些专业点的论坛(如we.pcinlife等)找找neeyuese(浴室)的帖子(也可以百度搜“硬盘 浴室 或硬盘 neeyuese) ,应该有比较详尽的解释,他曾不间断持续读写SSD几个月,什么问题都没有,具体的我就不复制了。 作为移动硬盘,主要是持续读写,用固态硬盘意义不大,固态的优势在于小文件读写机械硬盘、SSD到底怎么选?终于懂了
日 14:05&&&出处:&& 作者:刘小瑜&&
  最近西部数据(简称西数)和希捷都为扭转传统机械硬盘颓势做了最大的努力——西数斥巨资收购闪迪并推出了旗下首款蓝绿盘(),而希捷虽然也有固态硬盘技术在但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在消费级市场依然要以传统机械硬盘做主打产品,推出了旗下USB 3.0 5TB容量的移动硬盘。  巨头们的力挽狂澜我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毕竟他们都是陪伴我们走过很多年的老品牌了。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到底应该购买大容量移动硬盘产品好还是速度快科技强的(移动)固态硬盘好呢?  传统机械硬盘为什么就“倒下”了?  可能对于大多数平时没机会接触IT资讯的电脑使用者来说,PC硬件的五脏六腑也不太会分得清,更不要谈自己在用什么样的硬盘了。其实传统机械硬盘一直都好好的,西数和希捷都以为可以靠碟片掌握江山,直到这几年NAND闪存颗粒的出现,传统机械硬盘种种弱点已经说明它不太适合这个时代生存——碟片产生的噪音、碟片体积的庞大、碟片几乎为零的抗外界干扰性能,都在标示着曾经的“江山”已经受到固态硬盘严重的威胁。  曾经只手遮天的机械硬盘  传统机械硬盘的双雄——西数和希捷,在今年财报公布里也昭示着人艰不拆的痛处。西数因花费近190亿美元收购闪迪,导致自己元气大伤,截止至今年第三季度,机械硬盘的出货量为4750万块(去年同期5170万块),依然处于亏损状态。而希捷呢?本年第三季度内出货3890万块,比西数少得多不在话,要知道它在201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可是有5940万块!  这些数据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似乎现在真的没几个人还会再买机械硬盘。以闪存颗粒为组成元素的固态硬盘风华正茂,不论是作为计算机系统盘还是本体盘,不论是使用固态硬盘自行组装成移动固态硬盘或直接购买移动固态硬盘,都足以显示自己是一个会享受生活,懂得前卫配置的人,那么谁还会再当那个Out man?  大容量机械硬盘:路还在  尽管传统机械硬盘颓势尽现,以机械硬盘碟片为核心的移动硬盘却似乎未必是英雄末路。西部数据费尽心思,几乎用破釜沉舟的勇气去收购闪迪,促成旗下最新款的蓝绿盘SSD的诞生。然而此刻的希捷,也正好发布了一款具有5TB容量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容量的移动机械硬盘Backup Plus Portable。  西部数据是否贴牌成就WD Blue和WD Green大家心里有数,而希捷却是实打实的继续为消费者提供Barracuda系列硬盘的最新作!最重要的是,5TB的容量也仅仅是1300元人民币售价,良心可见一斑。速度虽然不被看好,但大容量的优势依然是可以辗压固态硬盘。  希捷5TB容量的移动硬盘  尽管“双雄”此刻的举动并没有竞争性,但毕竟在低谷时期的崛起,笔者认为两种产品类别还是有一定“可比性”。笔者拙见是,1300元人民币,你最多只能购买500GB容量左右的固态硬盘,但希捷家是5TB,十倍容量之差的诱惑力可想而知。  从一名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以售价1000元人民币左右的1TB容量WD Blue为例,Sandisk 15 nm TLC闪存类型,读写方面都在500MB/S的能力,作为电脑的主力硬盘确实优秀,固态硬盘先天优势的4K随机读写能力更不在话下。  西数WD Blue SSD性能相当不俗  相对地,在价格仅高出300元左右的希捷Backup Plus Portable系列移动硬盘中,USB3.0 120MB/S左右的读写速度,对于我们来说也并不慢,完全可以满足的前提下,拥有5TB的巨大容量让人觉得这简直是储存资料的神器(尤其是摄影师、摄像师)。  那么说起来,两种类型的产品似乎互不干预,完全是让消费者各取所需。西数走的路明显是因自己起步慢了就得靠闪迪逆行而上,早日与时代接轨才是王道。希捷自己也不是没有固态硬盘产品,SAS接口的企业1200.2 SSD几乎不让消费市场所熟知,所以还不如在移动硬盘的基础上再次爆发,希望能借此赢得好评与好销量。看起来一切都可以进行得顺顺利利,但最终移动机械硬盘是否能维持市场就真的看之后的表现了。笔者觉得能实现盈利转变已经很不错了。  消费者还应该买西数希捷吗?  分析一大波势头之后,就该轮到为大家选购移动存储产品出谋献策了。其实对于选购电脑硬盘也好,移动存储产品,笔者都是觉得大品牌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一般来说运气不太差的话,无论哪一款都是好产品,并不存在哪款产品特别糟糕的问题。如果说整机买硬盘的话,目前依然是推荐SSD做主力盘然后用传统机械硬盘做辅助盘感觉是比较合适。  主力盘推荐顺序是 SSD、Toshiba SSD、 SSD、Sandisk SSD。西部数据的WD Blue和WD Green的加入还得看最终成品表现才好判断。但如果是纯移动存储产品呢?  有钱选:有型又有格  东芝V8 CANVIO是笔者目前认为综合性价比高的产品。它的外观、性能、便携性都相当出色,唯独最高容量只有3TB。论最大容量当然比不上希捷的新5TB Backup Plus Portable,但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购买两块变成6TB。价格也和希捷的不相上下,还比它多处1TB容量呢。  东芝V8 CANVIO 移动硬盘  不论是希捷还是西数,他们推出的新产品似乎在存储界都没有产生革命性的冲击。只是说依然有一席地位的它们,多年来也是积累过不少忠实粉丝用户,亏损状态下的反扑也许会得到不少有心人士的支持。但愿他俩都能尽快走出阴影,重拾当年的傲气。  总结:  传统机械硬盘在速度上被甩之后大家都以为它很快就会消失。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状态是各大存储厂商也一直在为发展传统移动硬盘而努力,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大家都买不起固态硬盘。西数虽然接上轨道了,但固态硬盘的定价以及市场的巨大竞争之下决定了它暂时还不能脱颖而出再次成为闪亮之星。而希捷认为移动硬盘销路还在,发展大容量中等价格的移动机械硬盘也许尚能一战。  所以笔者最终还是觉得希捷的做法是更适合未来的发展走势,毕竟固态硬盘价格一再飙高,根本没有多少消费级用户愿意接受低容量高价格——他们一定会觉得牺牲速度其实并不算什么,不就是多等几分钟而已嘛。■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55被浏览107811分享邀请回答28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 4934|回复: 28
QQ火钻0 最后登录积分3110注册时间帖子
精英黑鹰, 积分 31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90 积分
大家CF都是装固态硬盘里 还是机械硬盘里 求解哪个好 FPS高
火钻2 最后登录积分86795注册时间帖子
择一城终老,     遇一人白首,     挽一帘幽梦,     许一世倾城,     写一字决别,     言一梦长眠,     我倾尽一生,      囚你无期。
枪王夏日兰, 积分 867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205 积分
不太懂电脑。
& && && && && && && && && && && && &&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QQ火钻61 最后登录积分16285注册时间帖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硬盘换固态硬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