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cpu固态硬盘去掉外壳壳.能用吗

股票/基金&
隐藏在壳中的真相!暴力拆解揭开CPU核心秘密
  第1页小编拆解处理器核心揭秘  作为电脑中最重要的核心组件,CPU给我们的直观印象是一面顶着金属块、一面安装有针脚以及触点的元件,殊不知这只是CPU带给我们的表象。处理器核心的真面目往往隐藏在厚重的金属顶盖下面,并且由胶水粘合固定,将其拆解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拆解CPU核心并不是一个容易事  CPU核心与顶盖的关系密不可分,由于其与核心进行直接接触,顶盖则是处理器散热的头先锋。CPU核心热量首先要与顶盖进行交换,之后才是与散热器进行热量交换,所以顶盖也决定了CPU的发热量以及能否冷静运行。Intel/AMD处理器拆解揭秘  至于CPU的内部核心是什么样,以及CPU顶盖决定了什么?根据这两个问题,笔者动手将两块CPU进行拆解,通过本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CPU内部究竟是何种光景。由于本次试验具有破坏性,各位DIY玩家请慎重拆解。  第2页或许是高发热的源头,AMD处理器拆解  或许是高发热的源头,AMD处理器拆解:  笔者使用了一块AMD 速龙4800+处理器进行拆解,这款处理器也是更新编辑用机淘汰下来的废U。AMD处理器自从采用了Socket接口设计,它在外观以及内核方面的设计变动并不大。我们可以看到,AMD处理器一直采用的是大面积顶盖的设计,背面是CPU针脚。AMD 速龙4800+拆解过程  拆解时,我们需要用到的仅仅是一把螺丝刀,它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从CPU顶盖侧面缝隙撬开,我们就可以看到CPU内部的核心了。CPU核心以及顶盖  将CPU拆开后,我们就可以看到CPU的内部核心了。在CPU最中间的黑色晶体状物质,就是从CPU晶圆中切割下来的处理器核心。至于旁边的电子元件,则是CPU需要使用的各类电容。在拆解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厚厚的散热硅脂  在拆解过程中不难发现,速龙4800+处理器核心与顶盖之间涂抹了散热硅脂,并且看起来它的类型与我们通常用的CPU散热器使用的散热硅脂相同。由于这一世代AMD处理器一直受到发热量大的困扰,恐怕与散热硅脂作为核心与顶盖之间的散热媒介有关。由于散热硅脂使热量集中在CPU顶盖的一小块区域,使热量无法及时分散到CPU顶盖,造成了热量淤积以及局部地区过热。  第3页冷静运行的保障,Intel处理器拆解  冷静运行的最佳保障,Intel处理器拆解:  在此笔者拿到的是Intel酷睿i5 3500K,由于该处理器采用了Sandy Bridge架构,以及拥有不错的超频性能和较低的发热量,这款处理器在近两年受到了用户的肯定。首先感谢一下Intel提供的拆解专用处理器,让我们有机会进行此次破坏性试验。Intel Sandy Bridge架构酷睿i5 2500K  虽然Sandy Bridge架构四核处理器的TDP高达92W,但是其运行温度较同类产品却有明显的降低。在坊间消息中,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将核心与CPU顶盖进行了焊接,所以在发热量方面有优秀的表现。是否是这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对其进行拆解。Intel处理器核心与顶盖进行焊接,无法完美拆解  在拆解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Sandy Bridge的核心是与CPU顶盖进行焊接的,取下顶盖的后果就是将CPU破坏。相对于AMD处理器,Sandy Bridge将核心焊接的目的为何?下面笔者就来告诉你。Sandy Bridge超频散热性能优秀的原因就在于这个焊接设计  由于CPU顶盖是处理器散热的第一道屏障,所以能否将热量有效传递则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核心与顶盖采用的是硅脂的话,那么首先热量会集中在硅脂的上,硅脂再将热量传递到顶盖。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由于散热硅脂的散热效率无法与金属相比,导致CPU顶盖热量不均匀。而Sandy Bridge采用的焊接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进行有效散热!这也决定了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在超频以及默认频率运行时保持较低的发热量。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amd cpu命名规则
下载积分:1600
内容提示:amd cpu命名规则
文档格式:TXT|
浏览次数:56|
上传日期: 03:32:5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6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amd cpu命名规则
关注微信公众号品牌: 1回归主流定位:AMD定制主机新年巨献&&&&经历了2014年ZOL定制主机的持续热销,我们看到了热爱DIY网友们的十足热情,这除了实际玩家们的刚需以外,也反映了大家对于ZOL科技媒体专业度的肯定和期待。所以从DIY整机成为一个趋势以来,我们一切从玩家出发的热忱也没有丝毫的消退,坚信品质可靠、高性价比这两个不变的原则,在2014年通过G1、G2、AX、A1、A1S这些主机反馈了网友们对我们的支持。&&&&在2015年开年之际,ZOL定制主机即将回归的消息我们之前已经透露给大家,选用了极具性价比的平台解决方案也绝对值得玩家们的期待,在ATI诞生30周年里程碑的时间点上,也是给所有A饭奉献上最实惠的新年大礼。0元抢购地址:正式购买地址:欢迎各位玩家共同谈论您对定制主机的看法,当然有DIY相关的问题和经验大家也能共享,ZOL攒机交流群号:(1群)(2群)&&&&关于这款AMD定制主机的最终命名,我们还在紧锣密鼓的讨论之中,各位新老DIY爱好者也可以与我们分享您的想法,我们有可能会采纳哦!目前所有硬件都已经到位,按照惯例先给大家带来主机的装机实录,虽然DIY整机都无需玩家们亲自动手组装,但也算是玩转DIY的一个基本功,后续玩家添加硬盘或升级都是必备。相比之前的AX的黑色硬朗风格,本次AMD定制主机则是白色版本&&&&在放出整个装机过程之前,我们直接来看看最终主机成型的效果。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去年的AX定制主机,硬朗黑色风格确实比较符合很多硬派玩家选择,这回主机则相反采用了更亮眼的白色,看上去更加清爽,同时也能兼顾更多的女性用户。&&&&主机的硬件配置在之前的互动文章中已经透露,在确定市场硬件存货和检查产品品质后,硬件符合和满足我们的预期。具体硬件规格如下:组件类别&品牌&型号电商价AMD889散热器超频三东海&X499主板微星970A-G43499显卡微星R9&270X&HAWK&2G1199内存威刚DDR3-1600&4GBx2498硬盘威刚SP600&128GB369机箱游戏悍将变形金刚1&至尊版&雪装299电源游戏悍将霸道6&R550299最终价格?4151元&&&&基本了解硬件配置后,最终价格还是网友们最关心、最实在的问题,目前还无法确定最终的价格,毕竟我们的初衷就是带给支持我们的网友最大的实惠,现在还在积极的就价格协商,这一点网友们大可放心。其实笔者也很期待颇有诱惑力的价格到底是多少,最终定制主机的购买方式和价格将在下周一的整机测试文章中揭晓!&&&&好了,让我们正式进入正题,本次的实战装机DIY小白们可不要错过~调查区域:AMD定制主机价格调查(点击预览可查看效果)AMD定制主机AX-R9文章列表2858元震撼低价&AMD定制主机AX-R9袭来畅爽主流游戏&AMD定制主机游戏性能测试击破价格底限&AMD爆款主机性价比解读品牌: 2新手上手容易:安装CPU、内存、散热器◆新手上手容易:、内存、散热器安装&&&&说到装机,其实这更多依靠的是经验,特别是对应不同的板型、机箱、散热器、走线方式等等,根据每个人的水平不同,装机时间和效果都有一定的差异。不过我们到底不是来给大家秀一段MOD主机的打造过程,所以新手在一定指导和辅助下也能自行完成整个装机过程,其中第一步就是安装主板上的几个基本部件:CPU、内存、散热器,操作难度也是最低的。&&&&另外和平台装机稍有不同,芯片组主板在CPU插槽背部已经有背板提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安装散热器还更简单。不过散热安装方式的差异,也需要到一些巧劲,下面我们会讲到。AMD平台的针脚在CPU上,安装需要注意按照上图的方向,对齐放下CPU即可&&&&和Intel平台不同的第一点,由于突出来的针脚在CPU上,所以主板CPU底座插槽还是很牢固的,不过CPU在安装之前就需要注意不要着急取出,针脚损坏可就麻烦了。&&&&安装CPU的朝向也很容易识别,CPU左下角有一个三角标示,对准接口左下角即可,将CPU自然放下就可以嵌入到底座之中,再将底座拉杆放下固定。&涂抹硅脂,其实没有一定之规&&&&接下来安装CPU散热器,我们将附送的硅脂取少量挤到CPU表面上,也无需其他工具来涂抹硅脂。这里我们点出了“五饼”图案,就是初步将硅脂均匀分布,用散热器接触CPU来涂抹即可,完全可以达到我们正常使用的需要,另外主机运行后产生的热量也能进一步将硅脂分布到整个CPU表面,这一点不用担心。固定散热器前,确定在CPU正上方倒置挂扣来固定,这里需要巧劲&&&&刚才我们说到散热器底座主板已经提供,我们直接将散热器两边的挂钩固定好即可。在这里,相信每一个接触到AMD平台装机的玩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挂钩太紧了,很难安装上。在这里,我们需要将一边的挂钩固定住,另一边先扶稳散热器,不让挂钩所在的整体结构翘起来,这样在固定就轻松多了。不要忘了CPU风扇插针哦&&&&散热器固定后,由于主板表面布局的不同,CPU风扇插针(CPU&FAN)的位置也不同。这里我们要知道散热器上的风扇是可以自由拆卸的,也就是可以调整风扇四边的朝向,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插针走线。散热器固定完成&内存安装,最好选择Slot1、3插槽&&&&安装内存其实是最简单的,一般标准板型都会提供四条内存插槽,而主板厂商也会用不用的颜色来间隔区分。这类我们可以关注一下内存插槽旁边有没有标示,建议大家选择1、3插槽优先使用,不过从实测上看,两组插槽的实际效果基本没有差距,这一点算是给处女座的网友提供的建议。&&&&我们从上图方向来看,内存背面(没有内存颗粒的一面)冲向我们,新手们不用靠这个来看内存安装方向。因为内存金手指上有防呆缺口设计,对应插槽底部很容易看出来,下压内存后两边卡扣“咔哒”声就说明固定好了。第一步已经完成,单独主板组建成好半成品&&&&当然细心的用户也可以检查一下,看看内存、散热器是否还有松动的情况,毕竟一会主板和机箱固定后再来返工可就麻烦了。到此,装机的第一步完成,各位DIY新手是不是搞清楚了呢。品牌: 3机箱肚子敞开:固定主板电源打基础◆机箱肚子敞开:固定主板电源打基础&&&&接下来,该轮到机箱内部的“战斗”了。其实说是“战斗”那是因为很多首次装机的新手都会感到无从下手,加上机箱内部空间有限,急躁的情绪也逐渐上升,这也是新手需要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好在我们的定制主机都是安装完备的,这里的装机教学我们就一步步来,机箱内部的安装也拆分几个步骤,大致顺序按照笔者下面的操作,应该就很明了了。&拆下机箱左侧面板&&&&游戏悍将这款变形金刚1采用了传统机箱内部设计,我们将机箱左侧面板取下。一些玩家习惯将两边的侧面板在一开始就都拆下来,虽然后续确实是如此,但由于侧面板相比内部的架构明显更圆滑,也能减少装机手被划伤的意外出现,所以笔者建议大家一步步来,同时拆下的硬件太多、也显得操作平台更乱不是吗?安装主板背部I/O挡板&&&&在将主板和机箱固定前,需要将主板附带的I/O挡板先固定,由于机箱内部的拍照角度亮度不佳,这里我们从机箱外部予以示意。不过要知道,挡板是从机箱内部固定在机箱对应的空缺处,按压挡板四边可以嵌到机箱上。需要注意的是,挡板上的一些“水口”要在安装前去掉。固定主板,螺丝刀尺寸适合,有助于后续装机&&&&主板上留有螺丝接口,而机箱内部会提供充足的螺丝孔位,这也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主板。固定螺丝还是经典的“交叉固定法”(先轻微固定一角、对角,从而避免拧紧螺丝后,螺丝孔错位的情况出现)。螺丝刀的选择也都随意,只不过装机在一些特殊部位,可能会被机箱或散热器、显卡等硬件所阻碍,适当长度的螺丝刀是最佳选择。主板与机箱牢牢固定&轮到电源部分&&&&主板固定后,电源就安装在主板的下方。电源我们采用了朝下的安装方式,机箱下方也有防尘网。固定机箱与电源,这里面交叉固定法还是很有用的&&&&由于电源没有一个特别规定的尺寸规范,所以预留的螺丝孔位和机箱的对应就需要细心一些。很多时候,固定一两颗螺丝后,机箱和电源的其他螺丝孔就已经错位很多,所以这里“交叉固定”就更实用了。建议大家不要着急拧紧螺丝,待四周螺丝都可以上劲(没有易扣情况出现)后再挨个拧紧。品牌: 4显卡、硬盘固定:细节同样需要注意◆显卡、硬盘固定:细节同样需要注意&&&&输出各种供电线路的电源已经就位,但这里我们先不着急走线。当然不同的用户,装机的习惯也不同,这里我们先将剩下的硬件都先固定好,最后统一走线还能更加自由的规划走线(走线顺序、机箱内部背板穿口)。&安装显卡前,需要拆下对应的机箱的背部挡板&&&&安装显卡前,我们需要先看看将要固定的显卡PCI-E插槽是哪个,并且对应机箱背部哪个部分,从而去掉对应的挡板。游戏悍将机箱每一路挡板并没有采用单独螺丝固定的方式,而是通过留有“水口”,需要将对应挡板拧下来,不能还原挡板,所以需要先前确定对应的挡板,否则机箱背部就有多余的敞口了,这一点需要注意。&将显卡固定在PCI-E插槽上&再将挡板与显卡固定好显卡固定后,机箱后部效果&&&&将挡板和显卡固定,和其他可以采用手拧螺丝不同,由于带有螺丝孔位的挡板太接近机箱,宽度不足适应手拧螺丝。这里我们采用机箱中提供的其他螺丝,就可以满足螺丝大小的限制。安装固态硬盘&&&&本次定制主机依然采用了固态硬盘的存储解决方案,采用的威刚128GB&SSD。安装硬盘并不用涉及到螺丝固定,这也是如今机箱人性化设计的一个反应:机箱对应有SSD的仓位,取下一个SSD&固定板,将硬盘按照上图方向固定好。硬盘接口方向如上图推入固态硬盘仓位&&&&这里只需要注意硬盘接口的朝向,将接口冲向主板背部(以上图为例,接口冲里)。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主板SATA接口的位置,来估计SATA走线的长度,从而选择最佳的固态硬盘仓位,特别是玩家后续加装硬盘,完美主义者在走线和SATA接口的上下顺序也能统一。品牌: 5简单清晰的走线大法:大件供电部分◆简单清晰的走线大法:大件供电部分&&&&装机步骤到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大半,最后就是被誉为“新人杀手”的走线部分。在这里,笔者并不会给大家带来最严谨的走背线教程,因为针对不同的机箱、硬件,走背线的“完成度”也有所差距,要达到100%完美的走线小钳子等工具、充足的绑扎线都是必备,不过我们定制主机的装机都会交由专业的DIY团队完成。我们今天就来个精简但足够清晰的基础走背线大法,这也比较符合笔者“实用流”的属性。可以打开机箱的右侧面板了机箱背部预留了充足的走线孔,设计合理&&&&刚才笔者提到,最后统一走线的装机方法有自己的优势:这里我们将机箱右侧面板拆下,可以看到预留了足够多的走背线孔,当目前位置就是“一张白纸”,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走线上,不用考虑任何硬件安装是否有阻碍的问题。主板SATAIII接口走线&硬盘有SATA供电、数据两个接口&&&&硬盘走线并不麻烦,由于固态硬盘仓位和SATA接口相邻,不同担心线路长度的限制。这里我们只要将SATA线的“平行口”一端接到主板一头,固态硬盘部分选择“L口”,通过上面的接口特写让新手一看便知。&&8Pin供电接口、主板&24Pin供电接口CPU、主板供电线路,穿过同一个孔洞&&&&如果按“走线教科书”的直角原则来走线,实际上很多硬件都不能完全满足最佳的走线方案,特别是CPU供电部分没有特别提供背线孔洞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合理把控电源线长度。&&&&在CPU供电走线上,如果我们穿过主板供电上方的孔洞,8Pin的CPU供电线是不够长的,所以这里和24Pin主板供电穿过同一个孔洞,在内存、CPU散热上方的一个通道,长度刚好可以到达主板上的CPU供电接口,同时还有一定的紧实度。显卡供电,采用了6+6Pin设计硬盘、CPU、主板、显卡供电走线完成&&&&显卡供电就从旁边的孔洞穿出来即可,由于显卡是6+6Pin的供电设计,所以供电接口也很容易插上。到此为止,所有硬件的走线都完成了。如今人们很少选择光驱设备,同时配置中也没有提供传统机械硬盘,所以电源的另一条多余的SATA供电线路我们自然放到电源旁边,虽然不是模组电源但也不会显得凌乱。品牌: 6插针部分轻松收尾&绑扎线路装机完成◆插针部分轻松收尾&绑扎线路装机完成&&&&笔者按照供电线路的不同,将最后走线分成了两个安装步骤。机箱插针部分相对于硬件供电,由于线材更细,接口标示容易搞乱,特别是前置面板部分很多人都不太熟悉,所以也是装机部分最后的一个小关卡。不过总结来说,机箱上的供电插针主要分为四部分:辅助风扇供电、USB接口供电、音频接口供电、前置面板(开关机、重启等)供电。&&&&由于游戏悍将这款机箱提供了辅助风扇供电口,但采用了预留风扇位的设计方式,所以我们这里不涉及机箱风扇的供电。省下的插针、走线方法如下方操作即可:USB3.0供电走线,统一还是这个孔洞机箱USB3.0对应主板的插针位置&&&&机箱前面板提供了2个USB3.0接口,对应的供电线路是两股蓝色的线,很容易找到。走线统一到、主板供电走线的那个孔洞上,这也为后面的绑扎线路提供方便。机箱还提供了前置读卡器,插针有中英文标示&&&&该机箱提供了读卡器插槽算是一个亮点,不过读卡器插针相信很多朋友都没听说过。其实读卡器供电接口和USB2.0接口相同,我们随便在主板上选择一个USB供电接口即可。&读卡器插针(同USB2.0),前置音频接口(对应主板上JAUD1)三条跳线,都从主板下面穿过&耐心完成前置面板插针,用扎带固定完成&&&&机箱前置面板的跳线可能是新手最头大的部分,其实绝大部分Front&Panel这个部分的插针设计都采用了相同的标准,很多经常攒机的DIY玩家应该都能手到擒来。在这里主板上虽然并没有具体表明,我们只需要简单的翻阅主板说明书就可以一一对应,其中要留意插针的正负极有区分,这一点每次装机都会特别提醒,这里就再不厌其烦的唠叨一遍。最后USB3.0、读卡器、音频、前置面板接口的供电线路都汇总在一起,用扎带固定完成。翻过来,背线别忘了绑扎一下刚才还空空如也的机箱,现在已经满满当当了最后装上侧面板,装机正式完成&&&&在最后封装侧面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机箱侧透的亚克力材质还进行了上色处理,相比一般机箱透明面板的设计,也能避免侧透经过一段时间不耐脏的问题。完成这一步,装机的全过程就正式完结!首台定制主机诞生了!AMD定制主机“定妆照”&左侧为局部侧透,右侧是全封闭的白色&&&&当我们将机箱侧面板装好后,即使是有装机经验的玩家,此时也会过得不小的成就感。虽然当今的DIY硬件各个细节部分都做得逐渐人性化,相比十年前的装机来说更简单了,至少在硬件兼容性上(例如CPU散热与显卡、机箱有冲突等等让人崩溃的事),我们基本上不必去担心了。但在快餐化的生活节奏里,不长的装机时间里,我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相比锤子手机的那种工匠情怀,DIY装机虽然看上去是简单的组装,但拿起螺丝刀的“干活感觉”还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本次AMD定制主机的硬件详细解析,详见后面的附录。最后也欢迎各位关注ZOL定制主机的网友们积极留言,如果您对主机还有疑问,我们也会耐心解答。产品:
7物理八核心兼顾游戏办公:AMD&FX-8300◆物理八核心兼顾游戏办公:&&&&&相较于AMD这两年主打APU的新品频出,定位性能级玩家的FX系列新型号可让玩家们等待了不少时日,直到2014下半年AMD推出了一款全新的FX系列——,再次刷新了FX系列在高性能处理器市场的性价比。&&&&该产品具备了三大重要特色:多核心、低功耗、超高性价比。对于游戏玩家们来说,处理器的品质直接影响到了游戏的实际体验,近期游戏大作接连不断,对于硬件的要求也层层提升,特别是《Far&Cry&4》、《合金装备5:原爆点》这些次时代新游对多核支持优化进一步加强,处理器的多核心优势也可以更好的发挥。AMD&FX-8300,FX系列不锁频贴纸,也表明了性能处理器的定位&AMD&FX-8300  FX&8300处理器的主频是3.3GHz、能够通过动态超频智能提升到4.2GHz,作为一款采用打桩机核心架构的八核处理器来说,它的TDP获得了极大的优化——仅为95W,之前AMD八核处理器的TDP是125W,TDP方面的进步应该说比核心频率更加令人感兴趣,此前的TDP党们在FX&8300发布之后可以安心了。&&&&同时在默认主频的设定上,我们也能看到AMD的决心,在如今主频并不是性能决定性的因素上,并没有追求过于高的默认主频,3.3GHz在日常的大部分应用上都能提供足够的性能,这也大大降低了日常处理器的功耗。如果说是耗电的老虎,采用合理的默认主频则是对处理器性能领域的最大优化,功耗被很好的控制。AMD&FX-8300&实拍图&&&&针对于FX-8300处理器首发测试,在此前已经进行了理论、游戏这两方面的全面检测,多核心这个重要优势在各个项目中也都能得到明显的体现。&&&&结合本次AMD定制主机的其他硬件配置,在后续我们还会有针对性的全面测试。不过如果您希望先了解一下这颗“核武器”的性能表现,也可以浏览我们之前的测试文章:、产品:
8双芯片组老当益壮:微星970A-G43主板◆双芯片组老当益壮:微星&&&&和入门玩家经常接触的FM2/FM2+接口不同,由于采用了FX系列的高端处理器系列,所以在主板部分我们也需要选择970/990FX这样的芯片组主板。AMD定制主机采用了FX-8300处理器,我们不要忘记AMD&FX系列向来还以超频易用性为长项,在官方设定的最大动态超频基础上,Unlock不锁频的设计还让玩家有更多的自由度,高频率下的单核性能可以有效提升,对于游戏应用等提升会更明显。&&&&针对于超频稳定性,一直以军规标准著称的微星主板不会让我们失望。微星970A-G43虽然是一款较早上市的型号,无论是市场销量还是口碑都在前列,可以说是一款经典热卖型号。微星970A-G43正面实拍图&&&&该主板采用了ATX标准大板设计,在对应FX多核心高性能处理器的系列主板上,这也是常见的标准配备。主板配色我们也不陌生,经典的蓝色插槽也是微星经典系列主板的传统颜色。和AMD旗下APU对应的主板不同,主板则采用了双芯片组设计(除了主流的南桥芯片、还有北桥芯片),这同样是970、990FX等芯片组主板的特色。CPU底座插槽及核心供电部分&&&&主板基于AMD&970+SB950芯片组,采用了AM3/AM3+处理器接口插槽,支持AMD&推土机FX系列处理器,同时向下兼容AM3接口的速龙II&\羿龙II处理器,其中最新的FX-8300处理器也不在话下。供电部分的用料也很扎实:5相供电设计,全固态电容、全封闭电感的用料也是军规标准,其中在Mosfet供电芯片部分,每一路供电都采用了两上两下的高规格设计,这也让供电更加精准,稳定性得到最大保证。拓展插槽部分&&&&主板扩展插槽方面,提供了3条PCI-E&x16显卡插槽,2个PCI-E&x1插槽,2个PCI插槽,主板支持支持AMD自家的CrossFireX交火技术,后续我们还可以通过添置新显卡来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图形性能,带来极致的游戏体验。&AMD&970北桥芯片、内存插槽&&&&内存插槽部分,主板提供了4条DDR3内存插槽,拥有2相独立供电,支持内存超频,支持双通道DDR3&2133(O.C.)/33/1066MHz内存频率,最大支持内存容量32GB。&磁盘部分,背板I/O&&&&磁盘接口方面,主板提供了6个SATA3磁盘接口,支持多种RAID模式,侧卧式设计避免与显卡安装发生冲突。背板I/O接口,主板提供了/2键盘鼠标接口,6个USB2.0接口,2个USB3.0接口,1个RJ45网络接口,1组多声道模拟音频接口。产品:
9豪华10相分离供电:微星R9 270X HAWK◆豪华10相分离供电:微星&&&&微星&R9&270X&HAWK基于28nm制工GCN架构设计的Pitcairn核心,内建的1280个sp单元保证了显卡出色的输出基础,256bit位宽搭载2GB显存容量组合足够满足用户对于高特效流畅游戏运行的需求,不会出现卡顿等情况出现。显卡默认频率高达MHz,HAWK系列也是微星显卡热卖的系列之一,兼顾性价比并不舍弃超频潜力,让玩家可以进行对显卡进行更高的频率提升。微星&R9&270X&HAWK&&&&微星&R9&270X&HAWK显卡在接口的搭配组合方面挑选了HDMI+DP+双DVI的主流设计,不但可以实现高清画质的输出并且还能利用HDMI接口输出高品质的音频,多联屏画面平台的搭建可以帮助玩家得到影院般的电影观看享受。加强的金属背板,HAWK系列标示显卡接口设计&&&&微星&R9&270X&HAWK显卡供电方面使用的是成熟的核心/显存独立式供电的方案,高品质的全固态电容和封闭式铁素体电感的设计可以保证显卡在MHz默认高频下稳定输出,双6pin的外接电源接口能够辅助显卡进行更高频率的冲击。双散热器风扇,扇叶有特殊设计显卡顶部的大热管&&&&显卡利用独家的Twin&Frozr&IV散热器,双风扇配合多跟热管以及大面积散热片的设计可以保证显卡的热量可以在第一时间被排出,并且刀锋式处理的扇叶设计可以提供更强强劲的风力。&&&&微星&R9&270X&HAWK显卡基于28nm制造工艺代号为Pitcairn的图形核心,内建1280个流处理器,搭载2G&DDR5的高速显存,具备强劲的输出能力和输出能力,显卡可以完美支持最新的11.2游戏特效显示以及CrossFire交火互联等技术。在整个显卡定位上,处于主流性能的水平,同时官方对于FX-8300、R9-270X的性能级搭配也提供了足够的支持,最新一代OMEGA催化剂可以进一步提升画面帧数,更丰富的零功耗、帧速率锁定等功能后续还有看点。产品:
10狼牙鳍片狼爪扇叶:超频三东海X4散热器◆狼牙鳍片狼爪扇叶:超频三&&&&超频三旗下的东海X3散热器使用了特别的“狼牙鳍片+狼爪扇叶风扇”组合,不仅散热能力很出色,同时还有着不错的静音效果,在上市后就得到了很多玩家的青睐。超频三推出的东海X4散热器,可以说是前者的规格再次加强版,不仅配备了LED灯让风扇工作更加炫目,热管用料也有提升,是超频玩家们必不可少的利器。超频三东海X4&正面的狼爪扇叶&&&&散热器配备了一个12cm风扇,采用仿生学狼爪扇叶,能够实现更好的吸风效果,吹走热量。风扇支持智能温控功能,转速可在800-1800RPM之间自动调节,时刻保证散热与静音的最佳平衡。此外,风扇上还配备了6颗蓝色LED灯,运行时有着炫目的蓝光效果,很适合搭配侧透机箱。散热器背部,狼牙鳍片设计&&&&作为主流的塔式侧吹风扇,该散热器配备铝质鳍片,边缘采用了锯齿形设计,如同交错的狼牙,显得十分个性,采用了仿生学原理,可以有效提升空气流通,从而带来更好的散热效果。散热器顶部散热器侧部&&&&散热器采用了扣FIN技术,通过弯折的边缘部分将鳍片互相紧密扣合起来,让鳍片之间保持相等间距,实现良好的导风引流作用,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实现高效降温。4根铜热管,采用HDT直触技术&&&&配备了4根纯铜热管,并采用HDT技术,让热管直接与CPU紧密接触,实现高效、快速的热量传导,实现散热效果最大化。此外,这款散热器的底座顶部也设置了很多小鳍片,可以进行辅助散热,进一步提升整体的散热效能。产品:
11经典8GB内存配备 威刚128GB固态秒速相应◆经典8GB内存配备&威刚128GB固态秒速相应&&&&威刚4GB&DDR3-1600内存属于“万紫千红”普条系列,它的单条容量为4GB,采用宽版内存模组设计,全高6层紫色PCB板设计,拥有更好的电气性能。内存颗粒采用256MBx8bit组织方式,双面共计16颗内存颗粒芯片设计。威刚4GB&DDR3-1600提供终身质保&&&&虽然该内存并非我们常说的XMP内存条,但确实采用了非公版本设计,延续了威刚内存的一贯特色,6层紫色PCB板,拥有不俗的电气性能,内存时序为11-11-11-28,16颗粒芯片组成的4GB内存模组,采用U-DIMM&240PIN内存接口。&&&&&的产品外观延续了上一代的设计,冲压制程加工的铝制拉丝合金外壳,有效强化了散热效果。在最关键的主控芯片用料上,采用了JMF667H主控芯片,出色的性能表现使得用户对它印象深刻。威刚SP600&128GB&&&&威刚SP600&128GB的主控芯片是一款性价比出众的Jmicron&JMF667H主控芯片,而老版的SP600所采用的是JMF661主控芯片,这款JMF667H主控在性能上比JMF661提升了不少,并且支持TRIM、NCQ等各项优化功能,支持主流的SATA3.0接口,并提供了6Gbps的数据传输带宽,使得接口不会成为与系统直接数据传输的瓶颈。&正背面特写&&&&威刚SP600&128GB&SSD所采用了单颗容量为16GB的美光高速MLC&同步闪存颗粒,这款128GB产品采用了双面8颗设计。缓存方面,它搭载有1颗容量高达256MB的南亚NT5CB128M16HP-DI&DDR3高速缓存芯片,速度为DDR3-1333&CL9。&&&&这款产品与威刚其它主流固态硬盘一样支持Windows&TRIM优化指令,可直接删除闪存上的数据,以便及时的将新数据写入,加强了固态硬盘的写入效能,还能降低耗损几率和减缓效能的下降,延长使用寿命。产品:
12转换效率超90%:游戏悍将霸道6&R550◆转换效率超90%:游戏悍将&&&&游戏主机对于的输出要求是比较苛刻的,无论是核心硬件所需要的12V输出还是待机5Vsb输出都要非常充足。对于电源部分很多玩家可能会有所忽略,其实这也是主机能否稳定高效运行的后备基础,其中电源的转化效率、电源的真正输出能力就很重要。游戏悍将霸道6提供的最大效能转化率就高达90%,这可是匹敌的实力。&&&&游戏悍将霸道6&R550是一款标准的ATX电源。整体外壳采用了黑化设计,在风扇位及铭牌部分使用了金色配色,让电源整体看起来不再单调。线材设计也非常丰富:一根主板24Pin、一根CPU4+4Pin、一根双头6+2Pin显卡线和丰富的SATA、D口线。并且线材长度也能够满足机箱的背线需求。电源侧面,优势特色标明&&&&电源侧面也简单的标注了一些电源的参数:电源的12V输出高于500W,并且使用了一枚14cm双滚珠风扇为电源散热。电源铭牌&&&&电源的铭牌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电源的参数介绍同时还有电源的详细介绍。电源在常温25℃下额定功率能够达到600W,即使高温50℃下电源依然有550W的额定输出。电源的12V输出能够达到42A、504W,满足高性能硬件的需求。带有独立电源开关&&&&侧面使用了大面积散热格网,并且电源设计了独立的开关。在可以减少电源长时间待机所产生的损耗。&&&&电源内部,采用了主动式PFC+双管正激+同步整流+DC&TO&DC的方案,因此,电源整体做到了高于金牌的转换效率以及稳定的输出表现。产品:
13雪装MOD设计:游戏悍将变形金刚1&至尊版◆雪装MOD设计:游戏悍将变形金刚1&至尊版&&&&现如今MOD已经逐渐从高冷变成了主流趋势,其中游戏悍将变形金刚1&至尊版的出现就让玩家们眼前一亮,黑红色的整体风格确实很有塞伯坦星球狂派的风格。为了满足不同玩家对外观挑剔的需求,采用全新白配色的雪装MOD版来到我们身边。游戏悍将变形金刚1&至尊版&雪装&机箱采用了非对称侧面板设计&&&&双侧板采用凸包设计,一面采用侧透明板,让内部灯光改造成为可能;另一面的凸包设计,适合背部走线玩家存放更多线材,很多动手做过背线的玩家一定知道其合理性,同时也参考了大量玩家的意见,人性化设计就在于此。内部空间大,兼容性满足多种硬件的搭配使用&&&&更为出色的就是其内部强大的硬件兼容性能,只有能安装强悍的硬件设备才能称之为游戏发烧平台。ATX/M-ATX主板结构,内部全黑化,电源下置,支持背部走线,海量存储设备包括3个5.25&&光驱设备槽;3个3.5&寸HDD设备槽;3个2.5&SSD固态硬盘设备槽,多达10组设备槽;7组PCI-E完美多卡交火或SLI;硬件性能是不是够强大。齐全的前置面板,读卡器接口,三段风扇调节&&&&变形金刚1至尊版雪装顶部也打破常规,高低起伏形成非常好的层次感,也让2组USB3.0接口,1组SD/TF外置读卡器,1组Audio/Mic接口,2组内置风扇控制器巧妙的安置在了顶部,高端且实用。&&&&模块化前面板设计,可能带来的不仅是外观上的酷炫,更是凸显出强大的前面板吸风槽,配合强大的机箱散热风扇,能大量吸收外部冷空气,给系统持久散热提供最佳使用体验。
CPU系列 适用类型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33995¥23996¥35497¥17498¥21499¥129910¥99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手机外壳能换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