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微整形工作室总是被各个如何投诉政府部门门踢皮球,是否就

《河南商报》持续关注微整形市场存在的问题 两家违规经营的美容机构被查有人称目前在郑州市卫生部门备案的正规医疗美容机构不过100多家,非法医疗美容工作室却有2000多家
整治微整形乱象 到底难在哪儿
  执法人员查看美容器械,有的连说明书都没有  《河南商报》持续关注微整形市场存在的问题&两家违规经营的美容机构被查  有人称目前在郑州市卫生部门备案的正规医疗美容机构不过100多家,非法医疗美容工作室却有2000多家  整治微整形乱象&到底难在哪儿  河南商报暗访组&文/图&  零基础的外行人,只要交纳了高昂的培训费,就可以开工作室,为顾客打肉毒素、玻尿酸等。在郑州,这样的非正规美容工作室不在少数,而一些所谓的医护人员,在学习锻炼近十年才获准行医的“正规军”眼中,就是一枚枚定时炸弹。  3月11日,《河南商报》报道的两家违规经营的美容机构被查处。  【进展】  违规经营  两家美容机构被查    3月11日下午4点左右,开设在郑州英地·天骄华庭二期内的一家美容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我们的客人正在做术前麻醉……”并配了一个脸上敷着白色膏状药品、静躺在美容床上的所谓顾客的面部小视频。然而,10分钟后,当金水区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推开门后,屋内却仅有一人。  这家隐身在小区内的美容工作室,既没有工商营业执照,也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资质证书,可其室内却有不少注射用的针头等做微整形手术的工具。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那位自称是打工者的工作人员,先是不记得老板的名字,随后又称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其他任何相关信息……  同样,在位于花园路广电南路口附近的“上海银色·美之家”店内,金水区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在其二楼房间中,查出两台疑似医疗器械的养生仪器。由于暂时无法判定该仪器是否属于医疗器械,上述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将两台仪器带走,暂为保管。  金水区卫生监督所一杨姓负责人表示,除了没收非法经营用具外,他们已对以上两个机构开具了处罚通知,要求机构负责人于3月13日到所内接受处罚。而对于《河南商报》报道的消费纠纷问题,该负责人称,会积极协调双方解决此事。    【说法】      工商部门  美容工作室  监管职责在卫生部门    对于隐身在民宅中的美容工作室给消费者做双眼皮微整形手术这件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何看待呢?  郑州市金水区工商局法制科张科长称,目前,医疗美容行业的工商登记审批程序已变为后置审批,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先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然后再去卫生部门办理相关的资质证书。“后续医疗、卫生等方面都归卫生部门管理,工商部门对这一块儿的职能有限。”他说。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资质却给消费者实施微整形的美容工作室,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发现这类工作室,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如工商部门核实其属无证经营,便会依照规定对其进行处理。  河南商报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如今在医疗美容行业中,流行在朋友圈发自宣视频,而有业内人士也承认,相互转发别家手术成功的视频,已成为圈内的共识。针对这一现象,郑州市金水区工商局法制科张科长表示,此种行为涉嫌虚假宣传,但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传播速度快且广,给工商部门的后期调查取证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对待朋友圈中的宣传,消费者还需慎重。”      食药监部门  玻尿酸、肉毒素真少假多  工作室隐身民宅调查取证难    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正规药品的包装盒上都会有国家批文,如果全是外文的进口药品,没有任何批准文号,就可以断定该药品是从非正规渠道进入国内的。  他称,玻尿酸属于医疗器械,正品的包装上会有“国食药监械准字”,而肉毒素属于药品,根据相关管理规定,这类毒麻药品在国内根本无法大量购得,每年的产量有限,药厂出货也都有跟踪记录,且只有具有生物制品经营资质的药品批发企业才能作为该药品的经销商,而该批发企业也只能将这类药品销售给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或医疗美容机构,不能卖给美容工作室。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早前发布的数据调查显示,国内市场上肉毒素和玻尿酸的正品数量低于30%,剩余的70%多都是水货、假货。而一位在整形业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也透露,没有批号的药品,在他们行内人看来一律都是假药,因为国内有批号的玻尿酸、肉毒素等,只发给医院等正规医疗机构,而医疗机构不能对外出售,且注射每支药物都需要登记顾客的病案,所以培训机构和私人美容工作室的药物来源存在风险。  虽然不少美容工作室使用的玻尿酸、肉毒素存疑,但相关执法部门在执法时,却屡屡面临挑战。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现在很多美容工作室多隐匿在民宅中,门口也很少悬挂招牌,“如果消费者不来举报,我们很难直接入户检查,相对来说,很难取证,监管主要还是靠卫生部门。”      卫生部门  美容培训机构属中间地带  归谁管目前无法确定    究竟郑州市场有多少家医疗美容机构呢?郑州市卫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由其审批的有46家医疗美容机构,其中8家为医院开设的医疗美容科,38家为专业医疗美容机构。  而有业内知情人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目前在郑州市卫生部门备案的,即有合法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科室不过100多家,但却有2000多家没有资质,可仍在非法经营的医疗美容工作室。  对此,郑州市卫生监督局副局长单志民表示,整形行业的利润大,使得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铤而走险,而消费者缺乏安全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在的微整形行业的乱象丛生。  “私人工作室靠口口相传,而且药械管理混乱也给这些人提供了一些便利。”他表示,目前在监管上存在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并不是相关部门不作为,而是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和不完善,以及消费者的盲目推崇,导致根本没法彻底清除非法机构。“以超声刀为例,以前也一直存在争议,直到2016年国家卫计委下批文才确定其属于医疗美容。”单志民说。  对于层出不穷的美容培训机构,单志民也十分无奈,他称,美容培训机构属于中间地带,是归教育部门还是卫生部门监管,目前尚没有文件对其界定。“关于美容培训的投诉,我们也接到不少,但管理起来很难,曾经有其他省份发文请示国家卫计委,可没有结果。”他说。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微整形:不能成为监管盲区_网易新闻
微整形:不能成为监管盲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年来,一些从事“微整形”行业的非医疗美容机构,存在着大量虚假夸大广告宣传,欺骗消费者现象,同时还存在收费不透明,费用虚高;“速成”美容师素质层次不高,微整形服务品质差;皮肤过敏、致残等身体伤害事故。但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微整形存在监管盲区。
近日,央视记者暗访调查,以“非法整形机构隐身宾馆公寓楼,培训销售假药一条龙”、起底微整形师培训内幕:“一些美发师、美甲师、美容师,仅通过几天报班培训即上岗冒充微整形专家,4天速成专家”“零基础学员互相面部打针,竟被刺伤眼球”、“非法产品狸猫换太子,冒充正品”等一系列新闻报道,犀利曝光了“三非”(即非法医疗机构、非专业医师、非合格产品)整形的严重危害。
有专家指出:对玻尿酸注射这块巨大的蛋糕,监管却是“真空”。在非医疗场所开展注射美容出问题,工商、食药监、卫生、公安究竟哪个部门管?目前,国内对玻尿酸产品的审批很严格,但是对非法产品没法跟踪;售卖玻尿酸的非法机构违法成本太低,存在监管盲区。因此,有必要尽快出台监管规定,整治美容乱象,不仅需要出台更为精密的法律法规,让美容行业及早回归法定的医疗标准。
整形行业为何乱象丛生?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超越韩国,成为继美国和巴西之后的第三大美容整形大国,每年平均有105万人次的整形美容手术。市场调研机构预测,年,中国医学美容市场有望维持13.8%的复合年增长率,并于2018年达到91亿美元(约合565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近年关于美容院整容失败导致消费者“美容变毁容”乃至死亡的案例频发,2011年至2015年间,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共接诊了300多个并发症患者,其中有5例失明、2例偏瘫。这些患者90%是因为注射玻尿酸导致并发症。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统计显示,此前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平均每年因为整形美容导致毁容毁形的投诉多达近2万起,有人说10年间已经有20万张脸被整形美容行业毁掉了。
按规定“只有正规卫校毕业且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和医师资格证的专业医师才有资格为顾客进行整形美容治疗”,然而目前在中国十几万名从事整形工作的医师中,具备整形美容资质的仅有1万名左右,其他全属于无资质、非法从业人员。
5天速成的微整形专家
近日,有记者暗访,揭开了微整形培训机构暴利敛财黑幕:5天就成微整形专家;所谓实操课,即学员两两成组互相打针;不菲学费换来的“资格证书”是假证;招揽生意全靠忽悠;谎称专家的讲师向学员售卖严禁私下流通的肉毒素、玻尿酸等。
任何行业,要想成为专家,都要经历多年的历练,并在行业中有所积累和建树。5天变“专家”,在微整形行业并不少见,一项调查表明:一些毕业于名不见经传院校的学生,只需胆子够大,经过简单认证的包装,瞬间成为整形领域的高级专家而四处“走穴”,这在整形行业并不新奇。而只需缴纳学费,“专家”便能速成,如此的“微整形专家”,最终以微整形患者极高的死亡风险为代价,并不意外。
愈来愈多的美容事故,以及与美容整形相关的法律纠纷毫无悬念的暴露国内整形业存在的问题,面对“5天成专家”的整形乱象,除了行业暴利的驱使之外,监管的缺位甚至形同虚设,也更亟待反思。
相比国外对于整形美容业的严格监管与准入条件,国内的整形业只是申请一个商业牌照即可从业。而随着美容整形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用一些风险较小的外用药品,各种医疗注射甚至外科手术等新手段大量出现,这些具备所谓高技术含量的美容手段尽管收费高昂,但因宣传广告中“见效快、痛苦小”的诱人疗效还是吸引了不少爱美者的目光。
然而,我国美容整形业的手段医疗化了,监管却并没有医疗化,一些整形“专家”正是在这样的监管空隙中率性胡为,不仅整形从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资质,连最基本的职业认证与正规培训都没有情况下,就敢给消费者注射和手术,行业监管缺位,注定乱象频现。
微整形:监管必须医疗化
虽然早在2002年原卫生部就实施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但相关办法在具体细节上确实存在不明确、相对滞后等问题,乱象丛生正在于监管的缺失。例如本该采取“医疗”标准的美容行业在实际上实施的却是“美发”标准,随便挂个牌子,随便找几个人就能从事。不得不说,如此“美容”不让人毁容才怪。
有专家指出:整形业已完全具备了医疗的性质,注射与手术类的美容手段是否经过了医学上的充分论证和完备的临床试验呢?既然是采用注射、手术等医疗手段,注射用药、手术疗效就应当经过严格的医学检验与临床试验才能最终面向消费者,而每一种新的注射试剂和新的手术疗法都是需要多年的临床试验才能获准应用的,此乃医疗界的基本准则,而具备了医疗特性的整形行业也理当遵守这一基本法条。
但实际的情况却是,整形业由于国家立法滞后,造成疏于监管,一些注射用药和美容手术甚至连基本的动物试验还没有做,就为了追求高利润,急忙用在了人体上。而各种美容广告上的新疗法常常是几个月就有新招,至于这些新招从何而来,临床试验可曾通过,又是由谁审批,出了问题又该谁来负责?相关监管规则也付之阙如,要命的“整形”频现,又有何意外呢?整治美容乱象,需要出台更为精密的法律法规,让美容行业及早回归法定的医疗标准。
本期作者 肖武 秦佳明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法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微整形市场潜规则 只要客人不出事被抓到都不怕?_发现频道_中国青年网
|||||||||||||||||
&>>&&&&&正文
微整形市场潜规则 只要客人不出事被抓到都不怕?
  微整形市场潜规则,3月15日晚,天心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执法人员对该微整形黑工作室进行查处。
  爱美的需求催生了庞大的微整形市场。只要能拥有水嫩的苹果肌,几百甚至上千元一支的玻尿酸,也有不少人愿意打。
&&&& 3月9日晚,长沙BOBO国际大厦微整形黑工作室,佑佑老师正在为客户注射玻尿酸填充太阳穴,一旁的学员则在抽烟。
  用过的注射器等用品随意散落在桌面上。
  然而,这些标价不菲的玻尿酸真的靠谱吗?不惜血本所做的微整形又是否有安全保障?
  3月1日起,潇湘晨报记者暗访调查微整形行业乱象,揭露疯狂背后的真相。
责任编辑:许丹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投稿热线:5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一针下去神经受损,花了4万元脸部竟然不对称……
朋友圈里的“微整形”挺坑人
卫生监督部门:多是非法行医,消费者要注意分辨
  严勇杰绘
  隆鼻、溶脂、埋线减肥&&这些本该执业医师才能做的&微整形&手术,如今却有不少学个三五天,没有行医资格的人也敢随便做了。昨天,记者从慈溪市卫生监督所了解到,近期,该所接到多起类似的微整形医疗纠纷投诉,而这些投诉大多源于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的&微整形&广告。
  &微整形&整出一堆毛病
  在慈溪做服装生意的小李今年25岁,是个爱美的女孩。一直以来,她觉得自己鼻子不够挺,对此始终耿耿于怀。去年9月的一天,小李在微信朋友圈听说了一家做微整形的工作室,而且已经有朋友在那里打过玻尿酸,据朋友说效果很好。于是,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了这家位于慈溪城区中央大厦的工作室,付了钱做了隆鼻。
  隆鼻后不久,小李的鼻子就一直发炎,伤口始终没愈合。她怀疑这家整形工作室不正规,就向慈溪市卫生监督所投诉举报。
  无独有偶,市民陈女士通过微信朋友圈得知在东钱湖有一场关于&微整形&的推介活动,听完课就在活动组织者的鼓动下,当场花了近4万元,由自称来自德国的一名主治医生在脸上打了10来针进行美容。大概一个星期后,她的脸上消肿了,却发现脸两侧竟然不对称。三个月后,组织者又带她去找那个医生,医生又在她脸上打了4针,但最后她发现还是不对称。
  比这两位女士更惨的还有小刘,上个月她找到慈溪市卫生监督所投诉称,自己听信微信朋友圈的广告,找到开在酒店一个房间里的微整形&美容院&,脸上打了两针溶脂针之后,当天就感觉嘴巴歪了。等她跑到慈溪人民医院一查,竟然发现面部的三叉神经损伤了。没过几天,她又发现自己的耳朵也出现问题,听力竟开始下降。
  三无人员在酒店内长期&操刀&
  接到投诉后,慈溪市卫生监督所立即对这几起投诉展开了调查。&根据小李提供的情况,我们在中央大厦查处了这家整形工作室,该工作室仅40平方米左右,房间内的外侧放着美甲工作桌,里侧放着两张美容床,门口玻璃上张贴着&韩式半永久美妆&等字样招徕顾客。&该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令他们意外的是,给顾客鼻子涂麻药、注射玻尿酸、埋蛋白线,这些本该由专业医疗人员规范操作的过程,在这里却由一个并未取得相关专业资质的年轻女孩楼某在&操刀&。
  经查,今年二十多岁的楼某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资格证书》等资质,她的行为属于非法行医。据她交代,平时她就是通过微信朋友圈来自我宣传和拉客。调查后,执法人员在工作室门口张贴&立即停止执业活动&的公告,并对楼某处以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及给予严厉的行政处罚。
  在小刘提供线索的那家酒店房间内,执法人员查到了大量没有中文标识的医疗器械,一大堆全部是韩文的肉毒素、溶脂针,还发现了3名没有任何医师资格证书的非法行医者。据这3人交代,他们在这个酒店房间里已经干了两年多了。
  目前,小刘和陈女士的投诉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虽然这些违法行医的三无人员都已被抓获,但留在小刘和陈女士身心上的伤害是怎么也没法弥补的。
  微整形得找正规医疗机构
  这几年,医疗美容行业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微整形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被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
  慈溪市卫生监督所综合业务二科科长袁超告诉记者,由于微整形行业发展迅猛,市场需求猛增,一些不法分子就瞄准其中的&商机&,在美容院、美甲店甚至居民楼、宾馆包房内实施非法微整形,以低价、快速等噱头吸引求爱美的女士。
  通过对最近多起微整形医疗纠纷投诉案例分析,卫生监督部门发现举报人几乎都是相信微信上的广告,去接受了声称&正规&的微整形服务。
  但实际上,那些所谓的专家很可能仅培训了三五天,就出来给人做微整形。一些接受微整形的消费者都有&不想声张&的心理,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自己微整的事实。而那些&三无&微整形机构就利用消费者这种心理,在治疗过程中,以保护隐私为由,不开单据、不留手术资料、不留病例,大多仅是通过微信联系,使得消费者持有的证据,除了微信聊天记录之外别无他物,这也给日后维权过程中,卫生监督部门取证调查造成困难。
  袁超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医疗美容机构时,必须要查看其是否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美容医师是否持有《医师执业证书》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上岗,并对进行美容手术场所中的卫生环境、无菌消毒情况、器械及设备条件等有所关注,千万别因选择不慎而影响身体健康。
编辑:江小来
今日城市圈武汉微整形工作室都是无证经营
有人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虽然没这么夸张,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美的愿望确实越来越强烈。号称&午餐美容&的微整形这两年很流行。然而,经记者对武汉微整形市场调查发现,火爆的背后,这个行业是乱象丛生。  苹果肌、嘟嘟唇、水光针、瘦脸针......无需开刀,短时间就能让你变美。
微整形工作室藏身居民楼戒备严
在网上搜索&微整形&,这样的广告随处可见,从整形前后的对比图来看,效果的确令人心动。  令人意外的是,广告虽然打得铺天盖地,这些微整形工作室行事却很低调。记者以顾客的身份联系了武汉的几家微整形工作室,面对送上门的生意,他们居然无一例外都很谨慎。
一旦报不出熟人的名字,对方就会马上把记者拉入&黑名单。几经周折,记者终于联系上了一家位于江汉区的微整形工作室。交了200元定金后,对方才告诉记者工作室所在的小区,但具体房号要到了现场才能告知。  另一家位于江汉区一处居民区的微整形工作室更是戒备森严,门口装着监控探头,门上的猫眼也被纸条遮挡,从外面完全看不到里面的动静。只有确认来访者的身份之后,里面的人才会开门。
&微整形&有何秘密?
这些微整形工作室是要做生意赚钱的,按理说应该敞开大门欢迎顾客,为什么却神神秘秘,甚至有点鬼鬼祟祟呢?这神秘、谨慎的背后,又掩藏着什么呢?  按照对方指定的时间、地点,记者来到了武汉市江汉区宝丽金公寓楼下,然后再次联系对方,这时对方才把楼栋和房号告诉记者。来到对方所说的A座1722房,这里看起来就是一套普通的居民房,门口没有任何标识,室内的陈设也非常简陋。
你们这里打这个安不安全啊?
工作人员:
安全啊!昨天有个女的来我这里打了十多针,全脸打。
在这里,记者遇到了两名顾客。
我是朋友介绍的,我的脸就在她家打的,打了瘦脸针,打的肉毒,一个星期就瘦了。今天带我朋友来做鼻子。
按规定,美容医疗机构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执业。然而记者注意到,屋里没有挂相关证照,也没见任何医疗设施,两名工作人员也没有戴口罩、手套。这是不是就是微整形工作室如此&神秘&的原因呢?
随后,记者又探访了武汉市青山区建设二路49街附近的一家舒雅美容院。工作人员将记者带到一个小房间,里面有两台医疗器械,一旁的柜子里还放有不少药品。
工作人员:
你可以封额头,打玻尿酸,基本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做。我自己是医院的,我自己在这里开的店。
然而记者在这里也没看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在记者准备进一步调查时,一位网友的报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网友:舒雅美容院每天都有很多的顾客在那里打玻尿酸、水光针。老板只在外面学了一个星期就回来打针。  这位网友透露,目前武汉大部分微整形工作室的所谓&整形医师&,实际上都是从微整形培训班速成的,短的四五天,长的也不过一周,几乎都没有行医资格,所以才会如此小心翼翼。他说的是真的吗?
&整形医师&五天速成 据称可年入百万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一个合格的整形医生须持有《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职业资格证》。其中,《医师执业证》的注册专业应为&医疗美容&或&整形&。
武汉中心医院美容科副主任医师周明介绍,按照国家规定,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必须要有5年以上的临床经验,然后再参加(卫生部门)的考试,才能取得资格证。
这些微整形机构又是如何运作的呢?在一家名叫&武汉楠熙微整形培训学校&的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需培训几天,就能上岗开展微整形了。
工作人员:
学五天,学费是六千八,理论实操都有,教打肉毒素、玻尿酸、溶脂针等。
为了怂恿记者交费报名,这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王老师透露,微整形这行是暴利。
培训班老师:
有的学员接了一单,客人订了一个疗程就是9000块钱,其实成本就600元。
培训班老师:
我们做的好的学生,一年赚一百多万,买保时捷,开医院的都有。
王老师毫不掩饰地说,现在武汉的微整形工作室全部都是无证经营。
现在从事这一行要医师资格证,考这个很难,我也没有这个证。等你学完考到证,这个行业的黄金期就过了。全国有几万家在做,要查也不会查你这个小小的工作室。
为了让学员放心,王老师表示:没有证也不要紧,关键是要学会包装自己,只要交钱,他可以带学员到韩国去&镀金&,变身&资深整形美容专家&。
到时候我来带团去韩国。
是干嘛的?
主要是包装自己,交8800的费用包括住宿、拍照,在韩国的医院和院长拍照,看手术。到时候你收费也收得起来,不然别人问你你什么履历,凭什么收费三四千。
只需要培训四五天,就能&上岗&,年收入还轻轻松松达到一两百万,这些&微整形医师是如何炼成的,请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 吴松)
微信公众号
鄂ICP证:鄂ICP备号-2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诉政府部门电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