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公式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用词、定义 和采用理由存在的问题 10:09&&来源:中国岩土网&&阅读:2405据《全国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收录文章“重庆市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特色”和2015年重庆市注册岩土工程师继续教育课件相关内容修改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用词、定义和采用理由存在的问题
(后勤工程学院,重庆 400041)
(据《全国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收录文章“重庆市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特色”和2015年重庆市注册岩土工程师继续教育课件相关内容修改)
国标《地基规范》02版有两大影响广泛的创造:一个是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概念,一个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概念。国标《地基规范》13版继续采用。相关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纷纷效仿(当然也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在国标《地基规范》02版与11版中,“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强制性条文)。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用词、定义和采用理由三方面均存在问题。
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用词问题
九年前李静波的一篇文章让我对标准值、特征值概念与关系更明白一些。
在我国工程建设类标准中,从数据获取方式上看,标准值包括了特征值和公称值。从力学性质上看,标准值包括荷载标准值和抗力标准值。
特征值是表达某一物理量概率分布特征的数值(如众值,均值,某个分位值)。 & &公称值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已有的工程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判断获得的数值。特征值是数理统计值,公称值是工程经验值,某一物理量既可能是数理统计值也可能是工程经验值时应采用标准值来表征。
地基承载力就是这样的物理量,它在一些情况下是数理统计值,在另一些情况下是工程经验值,因深宽修正式是经验公式,故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在性质上都是工程经验值。
抗力标准值均是极限状态下的值。地基承载力属于抗力,故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自然应是极限状态下的值。
因此,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包括地基(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极限)承载力公称值。
当前采用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既不是极限状态下的值,也不都是数理统计值(还包括了工程经验值)。因此,它不属于抗力特征值,不能称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也不能改称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当前采用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这一用词不符合特征值的本义和特征值与标准值的关系,更不符合抗力特征值的本义,把原本很清晰的标准值与特征值、公称值的关系以及抗力标准值与抗力特征值、抗力公称值的关系搞乱了。
如果把当前采用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改称为地基承载力允许值(或者地基允许承载力),这种提法也不合适。地基变形是不受欢迎的,地基变形过大,可能造成建筑物不能正常使用,所以对地基变形需要设定允许值。地基承载力是受欢迎的(地基没有承载力就修不了建筑物),地基承载力越高同一建筑物越安全,所以对地基承载力不需要设定允许值。设计人在地基的选择中,在同等的其它条件下,会选择地基变形小的候选地基做地基而放弃地基变形大的候选地基做地基,但不会选择地基承载力小的候选地基做地基而放弃地基承载力大的候选地基做地基。
当前采用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实际上是允许基底平均压力(基础深宽修正前是对应于载荷试验条件的允许基底平均压力,深宽修正后是对应于实际基础条件的允许基底平均压力),当前使用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实际上是单桩允许桩顶荷载。如果基础设计一定要采用允许应力法,那么,为了保留“承载力”一词,可以将当前采用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称为地基承载力许用值。承载力许用值不同于承载力允许值,承载力许用值是给承载力的取用设一个上限,承载力允许值是给承载力设一个上限(而地基承载力是不需要人为设上限的,它的上限就是地基承载力极限值)。
顺便指出,国标《地基规范》89版中的地基承载力(无论是深宽修正前还是深宽修正后)也是允许基底平均压力。该规范将深宽修正前的地基承载力称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将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称为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不符合抗力标准值的本义和抗力标准值与抗力设计值的关系,把原本很清晰的抗力标准值与抗力设计值的关系搞乱了。
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定义问题 & & & & &
以下讨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时是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作为地基承载力许用值来理解的,否则无需讨论,因为从本文上一部分已经可知,真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地基极限承载力统计值(或者说,地基承受荷载的极限能力的统计值)。
国标《地基规范》11版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是:“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该定义存在以下问题:
2.1 &与用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具体方法矛盾
国标《地基规范》11版附录C、附录D和附录H给出了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中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统计用单值的确定方法。对岩基载荷试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统计所用单值系极限荷载三分之一与比例界限荷载二者中的小值。对浅层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该单值系极限荷载之半与比例界限荷载二者中的小值;无法按此确定时,取与沉降量为0.01~0.015倍承压板宽度(或直径)对应的压力值。由此可见,当有线性变形段时,不存在规定的变形,所取定的压力值虽在线性变形段内但并不是与规定的变形对应的压力值;当无线性变形段时,所取定的压力值虽对应规定的变形但不是线性变形段内的压力值。
2.2 &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宽修正结果矛盾
由载荷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基础实际情况作深宽修正后仍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若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修正前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那么,当修正前的特征值取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的最大荷载值即比例界限荷载时,修正后的特征值将大于载荷试验测定的比例界限荷载从而不在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当修正前的特征值小于但接近于该比例界限荷载值时,修正后的特征值仍有可能不在该线性变形段内。
2.3 &与按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矛盾
国标《地基规范》11版第5.2.5条给出了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理论公式。这是一种不同于载荷试验的独立的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在理论上,对条形基础,它是塑性区开展深度为基础宽度四分之一时的荷载,连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上的荷载也不是,更不用说是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上的荷载。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涵盖不了用这种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此外,定义中的“地基土”涵盖不了所有的地基。
如果基础设计一定要采用允许应力法,那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许用值)应定义为具有一定安全储备的地基承载能力代表值。
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采用理由问题
以下讨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采用理由时同样是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作为地基承载力许用值来理解的,否则无需讨论,因为从本文第一部分已经可知,真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地基极限承载力统计值(或者说,地基承受荷载的极限能力的统计值)。
国标《地基规范》11版条文说明给出了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采用允许应力法拒绝总安全系数法或分项系数法)的理由。分析表明,这些理由是不成立的。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采用理由之一:地基极限承载力不存在或很难确定。
分析:地基极限承载力通常是存在的,重庆地区广泛分布的岩石地基更是如此。
事实上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概念的国标《地基规范》02版和13版附录(浅层、深层、岩石、锚杆抗拔、单桩竖向、单桩水平、单桩抗拔)关于各种载荷试验的规定就已经给出了如何确定极限荷载的方法(这些情况表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通过载荷试验确定时,均需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或单桩极限承载力),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概念的一些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直接在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单桩承载力验算条文中给出了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换算式。
理论上说,土质地基承载力是由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和基础条件决定的抗力,只要存在抗剪强度参数,就会有地基承载力。
因而不能把地基极限承载力不存在或很难确定作为不采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概念的理由。
国标《地基规范》02版和13版一方面说地基极限承载力不存在或很难确定从而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采用允许应力法),一方面又提供极限荷载确定方法。这是自相矛盾的。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采用理由之二:地基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但地基变形已达到或超过正常使用限值。
这种情况并非普遍存在,重庆地区广泛分布的岩石地基,其变形常常是在破坏前还没有达到正常使用限值,况且承载能力验算与变形验算是两项独立的工作,承载能力验算并不代替变形验算,因而不能把地基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但地基变形已达到或超过正常使用限值作为不采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概念的理由。
其实,设计人采用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承载能力验算(无论采用分项系数法还是总安全系数法)才能对自己设计的基础的安全度有一个大体的把握。
在现阶段,采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和总安全系数法进行承载能力验算完全可行。采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进行承载能力验算还可以对不同安全等级(重要性等级)采用不同的安全系数。
1. 当前采用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这一术语不符合特征值的本义和特征值与标准值的关系,更不符合抗力特征值的本义,如果基础设计一定要采用允许应力法,那么,为了保留“承载力”一词,可以将当前采用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改为地基承载力许用值。
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许用值)定义为“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与用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具体方法矛盾、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宽修正结果矛盾、与按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矛盾,是不合适的。如果基础设计一定要采用允许应力法,那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许用值)应定义为具有一定安全储备的地基承载能力代表值。
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许用值)的两个采用理由(地基极限承载力不存在或很难确定,地基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但地基变形已达到或超过正常使用限值)均是不成立的。在现阶段,采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和总安全系数法进行承载能力验算完全可行。采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进行承载能力验算还可以对不同安全等级(重要性等级)采用不同的安全系数。
4. 将“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颖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规定列为强制性条文,初衷或许是保证基础底面尺寸和桩数设计的安全,但客观上也对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地基承载力验算方面采用分项系数法或总安全系数法进行了强制阻止,不仅如此,这样做还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这个用词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强制推广。
5.在我国,国标影响力极大,国标的规定会进大学教科书,会列为注册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岩土工程类国标的规定视为岩土工程学的一个部分。李广信先生曾说:土力学是一门很土的力学。如果做一点引申,也可以说,岩土工程学是一门很土的学科,因为它有很多的经验系数、经验公式或半理论半经验公式(由于经验系数、经验公式或半理论半经验公式有局限性,会随着新经验而变化,而且蕴含着理论上的道理等待着我们去挖掘,满足于此没有希望,从此出发才是正道)。岩土工程学可以土得掉渣,但是,岩土工程学毕竟还算一门学科,总不能任性到没了逻辑不讲道理的地步吧。
(0)(5)更多全部评论(12)点评:发表于 12月08日 13:07不做内行人!!很受 方教授的思考问题的思路
要敢于突破||点评:发表于 11月27日 14:34这家伙很懒,没有个性签名!学习下||点评:发表于 11月24日 08:2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受益匪浅 要想方教授那样想问题。||点评:发表于 11月13日 10:17努力,再努力!学习下||点评:发表于 11月12日 10:52尽人力,听天命!很不错||点评:发表于 11月11日 19:12这家伙很懒,没有个性签名!确实是岩土人的一大困惑!||点评:发表于 11月11日 11:22这家伙很懒,没有个性签名!清晰明了,谢||点评:发表于 11月11日 09:14这家伙很懒,没有个性签名!深受启发!!||点评:发表于 11月11日 08:2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感觉这样意义不太大,知道怎么用就行了。||点评:发表于 11月10日 21:27这家伙很懒,没有个性签名!基础都搞忘记了||点评:发表于 11月10日 20:28这家伙很懒,没有个性签名!土力学基础||点评:被关注:555访问量:79929TA的评论分类TA发表的最新评论本文通过对简化毕肖普法、斯宾塞法、简化简布法、美国陆军工程师团法、传递系阅读(1533)对成为建(构)筑物地基的边坡,目前采取的防止地基失稳的做法是:1.增加一阅读(1608)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的比较阅读(2046)最新关注TA的人555人关注扫一扫,关注微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表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表
我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谁能给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com/view/4b52acec7ca05承载力特征值查表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Foundation and endurance value features
在车祸中受伤的那个女孩现在正在医院里 >> null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 Foundation and endurance value features 我妈妈允许我选择自己的衣服 >> My mother allow me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
基于6个网页-
Foundation soil bearing capacity value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 Foundation soil bearing capacity value 我就是这样,你舍得伤就伤 >> That is the way I would on wounds, injuries are you willing 最后,他们打败了铁钩船长并营救了他...
基于6个网页-
根据场地原位测试试验的数据和室内试验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③层粘性土、②层粘土及粉质粘土层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ccording to the date of the in-site testing and the indoor testing in this area, we can get the natural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clay of③layer and the red-layer of④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承载力特征值区别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承载力特征值区别
&&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承载力特征值区别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内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