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兽医公共卫生学水平

刍议构建兽医公共卫生预警体系--《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
刍议构建兽医公共卫生预警体系
【摘要】:当前我国兽医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给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尽快建立完善的兽医公共卫生预警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重点围绕建设高水平的兽医公共卫生预警技术平台、创新兽医公共卫生预警技术理论和创新兽医公共卫生预警机制三个问题,阐述如何建立完善的兽医公共卫生预警体系。其中重点强调了应加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建设协调统一的保证人和动物健康的公共卫生体系,强化兽医公共卫生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合作,破除条块分割,加强信息共享。另外,文中论述了应注重建设完善的兽医公共卫生学科技术体系,加强人才、信息和技术储备。最后阐述了应建立兽医公共卫生责任机制和兽医公共卫生预警的国际合作机制,以全面提高兽医公共卫生工作的力度和水平。
【作者单位】:
【分类号】:S851.2【正文快照】:
刍议构建兽医公共卫生预警体系@李震$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201106
@董世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201106
@朱于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201106
@于瑞嵩$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201106当前我国兽医公共卫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玉臣;马俊飞;李长海;江明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10期
喻翠翠;栗绍文;孟宪荣;牟林琳;;[J];动物医学进展;2010年S1期
乔俊文;赵德明;;[J];中国动物检疫;2006年07期
潘晓芳;;[J];云南农业;2010年09期
童明龙,赵德明,郑杰;[J];中国畜牧兽医;2005年08期
潘振春,张素勤;[J];中国兽医学报;1984年01期
张素勤,潘振春;[J];中国兽医学报;1985年01期
宋耀彬,梁焕春,王兴龙;[J];中国兽医学报;1985年01期
李通瑞;[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6年04期
本刊编辑部;[J];中国兽医学报;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慧文;;[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喻翠翠;栗绍文;孟宪荣;牟林琳;;[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喻翠翠;栗绍文;孟宪荣;牟林琳;;[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夏咸柱;;[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贾贝贝;郭福生;;[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柳增善;;[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王世林;王涛;;[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刘广江;范禧胜;;[A];第十三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何凤艳;高林;白子金;海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陈春花;孙岐;程龙;刘彦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崔尚金;[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杨拥军;[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徐守滨;[N];江苏科技报;2005年
记者 李涛;[N];南京日报;2005年
博士;[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曾四丹 实习生
张玫丽;[N];桂林日报;2007年
邢台市兽医院
邢兰君;[N];河北科技报;2006年
郑灵巧?白莹;[N];健康报;2007年
董峻;[N];经济参考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宇军;[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胜男;[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苏兰;[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赵李祥;[D];扬州大学;2005年
崔建国;[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付媛;[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高巍;[D];吉林大学;2007年
吴荣富;[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郭丽霞;[D];扬州大学;2007年
杨猛;[D];延边大学;2007年
邓海云;[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环境因素对人兽共患病的影响较其他传染病更大,它;受其影响,许多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呈现明显的季;如:季节、温度、阳光、雨量和地理环境1、对传染源;季节变换和气候骤变时期以及潮湿、寒冷或闷热的气候;在干燥、温暖或凉爽的气候条件下,传染源的抵抗力提;2、对传播媒介的影响;在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节肢动物繁殖快、活动;在潮湿的条件下,人和动物易于受凉,机体
■环境因素对人兽共患病的影响较其他传染病更大,它可以通过对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影响,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受其影响,许多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 环境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 自然因素 如:季节、温度、阳光、雨量和地理环境 1、 对传染源的影响 季节变换和气候骤变时期以及潮湿、寒冷或闷热的气候条件下,传染源的抵抗力下降,显性病增大,流行加快 在干燥、温暖或凉爽的气候条件下,传染源的抵抗力提高,病情逐步减轻或康复,病原体排出的机会减少,流行减弱或终止 2、 对传播媒介的影响 在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节肢动物繁殖快、活动频繁,由其传播的疾病发生机会增大,疾病发生后流行也迅速。如:以蚊为媒介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在夏秋季节多发 3、对易感宿主的影响 在潮湿的条件下,人和动物易于受凉,机体抵抗力特别是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降低,疾病的感染几率增加,在高温高湿的闷热环境下,消化道防御能力降低,消化道感染的疾病容易发生 (二) 社会因素 ■ 主要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力、经济、科技水平、人民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政府相关的法规的建设和执行的情况 这些因素即可促进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可以成为控制和消灭人兽共患病的有利因素 落后的社会制度,生产力水平,经济、文化和科学水平较低,相关法规不健全或执法不力,就不能对重要的人兽共患病进行有效监测和控制,致使人兽共患病爆发和广泛流行。 先进的社会制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控制和消灭人兽共患病的前提和保证。 1、 影响传染源 经济、文化和科技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政府无力对人兽共患病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患者和病畜得不到及时的隔离、治疗和处理,导致传染源的数量不断增加,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扩大,使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区域扩大而难以控制和消灭,如非洲某些国家
反之,对病人和病畜进行及时隔离和治疗,对患重要传染病的病畜进行扑杀,销毁,进行严格的环境消毒措施,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使人兽共患病得到及时控制或消灭。如英国对疯牛病和口蹄疫所采取的措施。 2、影响传播媒介 屠宰场、肉类加工厂、畜产品加工剔除的废弃物和排出的污水,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畜牧场和居民区的垃圾、污水可以大量孳生蚊、蝇和鼠类。这些都是很多疾病的传播的重要环节和途径。 人的卫生知识与卫生习惯也影响人畜共患病的流行。 3、影响易感者 (1)影响易感者的抵抗力 (2)影响易感者的活动范围 (3)影响易感人群 有些从业者容易与某些传染病或媒介物接触,其受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多。如:养猪者和渔民患类丹毒、弓形虫病。 三、人兽共患病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一)人兽共患病疫源地 1、疫源地的认定 疫源地:指有传染源以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 疫点:指传染源明确和集中地独立单位 疫区:指包括疫点在内的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区域
16 一般而言,经水源、空气、媒介昆虫传播的人兽共患病其疫源地范围就比较大;而以直接接触为传播途径的人兽共患病其疫源地的范围较小 同一种人兽共患病,在不同条件下,疫源地的范围也同,如传染源污染了水井和水塘,疫源地的范围较小;传染源污染了河水或供水水源,疫源地的范围就比较大 2、疫源地的消失 疫源地内最后一个传染源痊愈、死亡或转移走后,经过一个该病最长的流行周期以上的时间,在本地区的人群和动物中没有新的病例出现,可以认为该疫源地已不存在。 (二)自然疫源地 1、自然疫源性疾病和自然疫源地 自然疫源地不会因人或家畜的闯入而消失。相反,闯入该区域的人和家畜可将病原体带出,形成新的疫源地。可以想象在人迹罕至之处存在某种未知的更可怕地自然疫原性疾病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的。 2、自然疫原性疾病的特点 (1)有明显区域性:特定的生物群落只在特定的区域 (2)有明显的季节性 (3)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人活动如:垦荒、修路、水利建设、采矿、旅游、探险等;常会破坏或扰乱原来的生物群落使病原体原来赖以生存、循环的宿主、媒介发生变化而导致自然疫原性增强、减弱或消失,也会引起从前在本地不存在的新自然疫原性疾病。 第三节人兽共患病的防治 一、 行政措施 (一)建立专门机构 1、国际专门机构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中设有卫生防疫部和兽医公共卫生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中设有动物健康部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兽医局OIE)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成立和人兽共患病专家委员会、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绦虫病等专家委员会 2、国内专门机构 卫生防疫方面 (1)卫生部卫生防疫司,下设急性传染病管理处、寄生虫并和慢性传染病管理处、食品卫生处等 (2)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3)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所等 动物防疫方面 (1) (2) (3) 农业部畜牧兽医局,下设动物卫生处、综合防治处等;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其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其所辖地、市、县均有动物检疫监督机构 (二)制定和完善法规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理》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兽医法规委员会1968年《国际动物卫生法典》,1999年是第8版 我国: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二、 检疫 检疫:指法定检疫机构和人员应用规定的诊断方法或检验方法,对人员、动物及动物产品等进行疫病检查 (一)检疫的范围 进出境的人员和交通工具、行李、货物等
17 疫区和可疑地区的人员、动物、物质、食品、水源、交通工具等 各种动物包括家畜、家禽、毛皮、生毛、实验动物、野生动物、蜜蜂和鱼苗等 各种动物产品包括肉、乳、蛋、水产品、皮张、肉骨粉、血粉、胚胎、精液等 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运输工具 (二)检疫的疫病 重要的人兽共患病有鼠疫、霍乱、口蹄疫、猪水泡病、艾滋病、流行乙型脑炎、狂犬病、炭疽、疟疾、血吸虫病等 (三)检疫的形式 1、卫生检疫:指应用规定的诊断和检验方法,对有关人员及其携带物品和公共交通工具等进行的疫病检查。由法定的卫生检疫机关来实施。 (1)国境卫生检疫 (2)疫区检疫 (3)交通检疫 2、动物检疫:指应用规定的诊断和检疫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和运载工具等进行的疫病检查。由法定的兽医检疫机构来实施 (1)出入境动物检疫 (2)国内动物检疫 三、 疫情报告和扑灭 (一)疫情报告 1、卫生防疫报告 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必须向附近的医疗保健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1) (2) 执行医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检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疫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给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2、动物防疫方面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疫病或者疑似疫病动物时,都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立即采取措施,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 (二)疫情的控制和扑灭 1卫生防疫方面 (1) 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①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必须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②对除艾滋病、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的措施 ③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以前,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④对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传染源接触过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2) 传染病爆发、流行时 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上报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①限制或者停止集会、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地活动 ②停工、停业、停产、停课 ③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④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接到下级政府关于采取(2)条所列紧急措施报告后,应该在规定的时限内作出决定。 紧急措施的解除,有原决定机关宣布。
18 (3) 甲类、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可以宣布疫区,在疫区采取(2)条所例紧急措施,并可以对疫区的人员、物质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 经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区实行封锁: 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的中断交通干线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 疫区封锁的解除,有原决定机关宣布 (4)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 国务院行政部门有权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地方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调集各级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参加疫情控制工作
(5)患鼠疫、霍乱、炭疽等死亡的,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就近火化。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必要时,应当将尸体消毒后火化或者按照规定深埋。 四、 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五、 消毒、杀虫、灭鼠 六、 多学科和多部门的密切配合 七、 提高人民的卫生素质 第六章 人兽共患病的检测与控制 一、狂犬病 卫生部提供的数据表明: 1996年全国报告发病159例 2006年9月,全国共报告病例393例,与去年同期287例相比上升36.93%,死亡318人 月累计报告发病数2254例,与去年同期1738例相比上升29.63%。已经连续5个月位居我国报告死亡数最高的传染病病种。 狂犬病病情上升的原因: (一) 公众养犬大量增加,城市的宠物犬、农村的看家犬等数量及密度均明显增加 (二) 犬只管理工作不到位,犬免疫接种率下降 (三) 公众对狂犬病危害认识不足,被犬咬伤的患者末采取正确的伤口处理和狂犬病疫苗接种措施。在被调查患者中进行伤口处理,全程注射疫苗和使用免疫制剂的比例仅分别为29%、3%、1% 【概述】 狂犬病(rabies)乃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恐水症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 【病原学】 为核糖核酸型弹状病毒,一端钝圆,一端扁平,形同子弹,直径65-80nm,长约130-240nm。病毒易为日光、紫外线、甲醛、升汞季胺类化合物、脂溶剂、50%-70%酒精等灭活,其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灭活。病毒-70℃或冻干后置0-4℃中可保持活力数年。 【发病机理】 (一) 局部组织内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于伤口的横纹肌肌梭感受器神经纤维处聚集繁殖,以后再侵入附近的神经末梢。从局部伤口至侵入周围神经的间隔时间一般为3日内 (二) 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浆向心性扩散,其速度约每小时3mm。到达神经节后,病毒即在其内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 (三) 向各器官扩散期 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其中尤以唾液腺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 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乃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迷走神经、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引起病人心血管功能紊乱或突然死亡。
19 【流行病学】 在60余个国家存在,东南亚国家发病率尤高。国内发病率0.4/十万至1.58/十万不等。死亡人数在法定传染病中地位已跃居首位或第二位 国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占80%-90%。但部分地区检测“健康犬”带毒率可达17%以上。我国猪、猫及牛占有重要地位。狼(东欧)、B(南非、加勒比海)、狐狸(西欧)及吸血蝙蝠(拉丁美洲)分别为世界各地区的传染源 传播方式: 城市型:由未经免疫的犬、猫传播 森林型:由臭鼬、狐狸、浣熊、B、狼及蝙蝠引起 病犬、病猫等动物的唾液中含病毒较多,病毒通过被咬伤的伤口侵入体内。黏膜也是侵入门户,人也可因眼结膜被病毒唾液、肛门粘膜被病犬触添等而获得感染的,可以通过剥病兽皮、进食污染毒肉类而发病,尚有因吸入蝙蝠群聚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而得病者。
人对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狩猎者、兽医及饲养动物者更易感。农村青少年与病兽接触机会多,故发病者也多。热地地区和亚热带地区任何季节都有本病发生,我国东北地区则以春夏季为多见。
人被病犬咬伤后的平均发病率为15%-20%,被病狼咬后为50%-60% 发病与否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咬伤部位:头、面颈、手指等处发病机会多 ②创伤程度: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头面部深伤者的发病率可达80%左右 ③局部处理情况: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少 ④衣着薄厚,冬季衣着厚,受染机会少 ⑤注意疫苗情况,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者的发病率 【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国内报告平均66.9天,4-10%病人的潜伏期超过半年,1%超过1年,文献中最长一列为19年。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伤口部位、伤口深浅、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扩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 【典型病例的临床过程分3期】 (一) 前驱期或侵袭期 在兴奋状态出现前,大多数人有低热、食欲不振、恶心、头痛(多在枕部)、倦怠、周身不适等、酷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痛等比较敏感,并有喉头紧缩感。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是伤口及其附近感觉异常,有麻、痒、痛及蚁走感等,此乃病毒繁殖刺激神经元所致,见于80%的病例。本期持续2-4天 (二) 兴奋期 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其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乃咽肌痉挛所致,但不一定每例均有,也不一定在早期出现。典型患者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后也无法下咽。常伴声嘶及脱水 其他刺激如怕风如光、声等,均可导致同样发作
患者的神智大多清楚,虽极度恐惧和烦躁不安,但绝少有侵人行为。随着兴奋状态的增加,部分病人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幻视、幻听、冲撞嚎叫等。病程进展加快,很多患者在发作中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1-3日。 (三) 麻痹期 痉挛停止,患者逐渐安静,但出现弛缓性瘫痪,尤其以肢体瘫痪最为多见。眼肌、颜面部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等 患者的呼吸渐趋衰弱或不规则,并可以出现潮式呼吸;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本期持续6-18小时 狂犬病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偶尔超过10日
20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102010兽医公共卫生内容总结等内容。 
 一、名称解释 1、兽医公共卫生学: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兽医公共卫生学修订版 暂无评价 10页 免费
兽医公共卫生学 8页 免费
2010...  兽医公共卫生学答案_畜牧兽医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兽医公共卫生学作业题一. ...2010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公... 15页 免费 兽医公共卫生学修订版 暂无评价 10页 ...  2010兽医公共卫生内容总结_高一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2010兽医公共卫生内容总结_高一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2010兽医公共卫生内容总结 隐藏&& 第一章:宏观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  2010 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公共卫生学模拟 题
10:38:06 来源: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网 浏览:1128 次兽医公共卫生学》(分值:10%) 1. 兽医公共卫生学包括的...  第二节 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内容 兽医以共卫生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兽医公共卫生学修订版 暂无评价 10页 免费 2010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公... 15页 ...  第二节 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内容 兽医以共卫生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健康: 1、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  兽医公共卫生总结 暂无评价 6页 2下载券 2010兽医公共卫生内容总... 暂无评价...于生态区的结构系统,如口腔中的颊、舌、齿等;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的内容 ?...您的位置: &
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优质期刊推荐浅谈如何加强兽医动物防疫工作_参考网
浅谈如何加强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郑东发+蒙燕婷摘 要:对于畜牧业的管理,首先是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由于动物疾病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动物的健康伤害非常大,所以加强疾病预防与治疗是畜牧业管理中的重要事宜。本文针对畜牧如何加强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简单探讨。关键词:兽医临床科学;动物防疫;检疫;现状;对策兽医工作和动物卫生安全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完善政府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职能,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十分密切。对此,各级各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纵观这方面,不和谐、不协调的状况仍然存在,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一、防疫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专业人才处于紧缺状态。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在进行这一工作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并在操作时尽量保证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在旁进行监督指导,以保证防疫工作的质量及效率,目前,我国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所需的专业人才,仍处于较为紧缺的状态。2.过敏反应带来负面影响。防疫注射过程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或死亡时,由于所补偿经费与动物实际价值悬殊较大,加之地方财力有限,无法按有关规定给予受损养殖户足额的补偿,从而导致养殖户对防疫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个别防疫员因害怕过敏反应而打假针或者偷工减料,于是防疫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免疫密度和质量也难以保证。3.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目前,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制度相对混乱,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划分不够细致与全面,工作的当中易出现严重的交叉现象,致使整个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混乱。此外,由于制度的不健全,防疫员在免疫时,易出现散漫、拖拉的现象,导致整体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无法保证免疫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二、加强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1.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一方面要提高动物防疫人员以及养殖户对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认识,强化领导、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推动防疫工作责任制、疫情报告责任制、应急处理责任制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以防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等现象。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基层防疫部门的管理,提高并丰富其防疫功能。其次,要建立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做好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保证可以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最后要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监察机制,联合政府部门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监察部门,成立基层动物防疫检查小组,对辖区内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2.提高畜牧獸医防疫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为了提高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质量,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人才队伍,确保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首先,在招聘期间,必须要严格要求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所招聘的人才必须从对口学校毕业,拥有一定的动物防疫工作经验,保证能够为基层畜牧兽医部门注入新鲜血液。其次,在聘用工作人员之后,要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并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再次,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工作技术,并要求工作人员学习新兴动物防疫技能,使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与现代化畜牧产业接轨。最后,可以邀请一些兽医专家到部门中开展各类演讲工作,或是要求工作人员观看网络中的教学视频,使其全面掌握先进技术,促进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质量的提升。3.提高工作人员薪资水平当前,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较低,并且工作具有忙、脏、累等特点,导致基层畜牧兽医部门无法引进更多的技术人才,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其实际情况的分析,提高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并且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使得工作人员积极性有所提升。4.加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人员必须要重视养殖户的防疫意识,确保可以定期的到养殖户中为其提供防疫知识与诊断技能等,在增强养殖户防疫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养殖户正确处理动物粪便、对病死畜禽作无害化处理等,降低对环境的污染。5.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必须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可以引进先进的动物疾病检测与诊断仪器,并且完善各类配套设施,改善动物防疫工作制度,增强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在优化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的情况下,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达到良好的防疫效果。同时,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保证可以根据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为其提供资金与设备的帮助,进而增强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力度,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三、结语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一方面关系到动物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消费者食品健康安全。在当前新形势下,通过不断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等措施,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进行有效规范,从而为社会稳定做出一份贡献。参考文献:[1]苏峰,孟伟,张伟,等.谈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14(22):249-152.[2]段冉.浅谈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23):67-68.[3]刘成柱.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6):256.[4]何笑军.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北京农业,2016(1):101-102.[5]朱汉强,石国海,陈畅.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J].北京农业,2014(6):125.
农家科技下旬刊
农家科技下旬刊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兽医公共卫生学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