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除24在试商时,把除数分别看作

口算试商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案,练习,两位,位数,看作,教学,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当前位置:>>>正文
口算试商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案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16:52点击次数:
    关键词:口算试商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案,练习,两位,位数,看作,教学,方法,
    内容简介:
教学内容:练习十二的第6?10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把14、16与24、26分别看作15、25用口算试商的方法。提高试商的速度与正确率。教学重点:把14、16与24、26分别看作15、25用口算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把14、16与24、26分别看作15、25用口算试商的方法。教学关键:把14、16与24、26分别看作15、25用口算试商的方法。提高试商的速度与正确率。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卡片口算。2、口答。14×(& )<116&&&&&& 24×(& )<150&&&&& 16×(& )<12015×(& )<139&&&&& 25×(& )<182&&&&& 26×(& )<140二、指导练习。1、板演:230÷25(1)审题,比较除数、被除数,题目有什么特点?(2)议论:怎样用口算法试商?可以商几?(10个25是250,230接近250,比250少20不到一个25,所以直接商9。)(3)归纳:今天继续学习用口算试商方法,题的特点,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略小于除数)可以试用10倍同被除数比较,直接商9或商8。2、出示:168÷26&&&&&&&& 95÷14(1)先用口算试商,说出商和余数。(2)教师指出:有时对于14、24和16、26乘以一位数的结果,口算不一定都很熟练。我们还可以把14、16看作15来试商,把24与26看作25来试商,这样口算试商比较快。(3)结合上题把除数14看作15,除数26看作25,重新试商一遍。(4)小结:因为14、16接近15,24、26接近25,所以当除数是14、16或24、26时,可以把它们当作15或26用口算直接求商,这样只要熟记15和25的2倍、3倍、4倍……9倍,就能够很快地确定商。三、作业。做练习十二的第1?10题。(9)商两、三位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58页上的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方法和计算法则,能正确、较熟练地运用试商方法计算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下面每个括号里最大能填几?90×(& )<532&&&& 15×(& )<74&&&&& 25×(& )<9420×(& )<59&&&&& 28×(& )<237&&&& 33×(& )<3202、口算被除数是多少?(可提出不同要求,如没有余数,余数都是7,9、13等等。)3、板演:&&&&&&&&& 做题后,由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分析讨论:说一说这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归纳:第1题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商1写在百位上;第2题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试商9写在十位上。二、新授。1、引言。前几节我们学习了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商最多位数的、(板书课题。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2、教学例9。768÷32(1)读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或两位数除多位数。(2)32可以看作几十来试商?(用四舍法,舍去尾数,把32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来试商。)(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怎样定商的?(除数32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前两位76,够除,即32除76个十。(4)商是几位数?为什么?(用32除76个十,试商2,写在十位上。)例9的第二次试商:32除128。(5)试商用30除128,初商4,写在商的个位上。(6)把例9的竖式继续写完整。小结:两位数除多位数先从高位除起,因为例9商是两位数,要经过两次试商。因此,要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必须把试商方法练得熟练又灵活。3、教学例10。3293÷39(1)读题,四位数除以两位数,或两位数除多位数。(2)39可以看作几十来试商?(用五入法,把39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40来试商。)(3)除数是两位的除法是怎样定商的?(除数39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前两位32比除数小,要看前三位329,够除,即39除329个十。(4)商是几位数?为什么?(用39除329个十,试商8,写在商的十位上,所以商是两位数。)板书:(5)指定学生板演把例题做完。让学生讲述。①例10的第二次试商是多少除多少?②商是几位数?小结:例10两位数除多位数,也是从高位除起,因为除数是两位数,试除时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比除数小,再看前三位。三、巩固。完成教科书第57页上的“做一做”题目。四、讨论。把除数是两位数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1、相同的地方:都是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2、不同的地方:(1)除数是一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数是两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3、讨论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思考:(1)从哪位除起?&&&& (2)怎样写商?&&&&& (3)余数怎样?归纳三条:①从被除数的(&&& )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 )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 )位数;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 )。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 )。五、作业。做练习十二的第1?4题。 口算试商练习课
小学数学课件分类
小学数学教案分类
小学数学试题分类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906除以49试商时把49看作40来试商对还是错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906除以49试商时把49看作40来试商对还是错
906除以49试商时把49看作40来试商对还是错
我有更好的答案
906除以49,试商时把49看作40来试商.对还是错?错,应该把49看作50来试商.
看作40来试商,错。应把49看作50来试商。
错,用50来试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导读:两位数除法的灵活试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为了更好更快地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学习一些巧妙的灵活的试商方法.,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用高位试,除数是两位看被除数前两项.81÷32,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当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前两位是“16”恰是除数32的一半,与除数两位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字一样时,被除数前两位“21”与除数24,被除数的前两位又不够除,为此我们可以在试商时先看除数与两位数除法的灵活试商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关键,我们为了更好更快地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提高试商的速度,可以学习一些巧妙的灵活的试商方法. 1.口诀试商是基础 如:
948÷93=316 从高位除起,9个百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百(口诀三三得九)在百位上商3.4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十在十位上商1(口诀一三得三)余 1个十把18个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个一,在个位上写6.所以948÷3商是316.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就能求出商.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用高位试,低位调,是减少调商次数的好方法.
除数是两位看被除数前两项.81÷32,高位试:8÷3商2.低位调: 2×2= 4, 32×2=64.商合适,在百位上商2,以此类推.
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213÷26.高位试:2÷2试商9.低位调:6×9=54,商大了,下调1,商8,余数小于除数,商合适. 用这种高位试低位调的方法,可以减少试商的次数,而且在试商的过程中,只有下调商而没有上调商,也便于记忆.
3.折半估商5.
当被除数的前两位,相当于除数的一半时,可以把初商定为5.
被除数前两位是 “16”恰是除数32的一半,因此初商可以定为5.
折半估商5,能提高试商的速度.
4.同头无除商九、八、七 当被除数的前两位,与除数两位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字一样时,则为同头,可以直接用9、8、7试商. 如: 2112÷24= 88
被除数前两位“21”与除数24,最高位上同是2,为同头,但比24小,所以初商可定为9、8或者7.
5.差数试商法
当除数是11、12??19,被除数的前两位又不够除,初商估为9,往往要下调好多次才能找到合适的商,太麻烦了,为此我们可以在试商时先看除数与被除数前两位的相差数,(简称为差数)来定初商. 如果差数是1、2,则初商为9; 如果差数是3、4,则初商为8; 如果差数是5、6,则初商为7; 如果差数是7、8,则初商为6. 如132÷14=9?6
除数14与被除数前两闰“13”差数是1,初商估9;经过除数个位上的4调商后,商定为9.
再如18 17和“10”差数是7,初商估6. 经除数个位上的7调商后,商定为6.17与136前两数“13”的差数是4,初商估8.经个位调商,商定为8. 以上各种试商的方法,可以推广到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中去. 当被除数的首位不是1时,怎样试商. 如3 用差数法不合适.用高位试,低位调,来往下调二次商初商3. 还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把19看成20,57里有2个20,估商2,小了向上调3.这样一只调一次可以得到初商3. 这种方法是当除数大于15而小于19时,运用五入法,用20来试商,这样商易小,可看低位,再确定是否往上调.如果除数是小于15而大于10时,可用舍掉的方法. 再如2 13小于15,用10试商,可商5. 看低位下调初商4.
四舍五入法,是看除数个位上的数字,当个位上的数字小于5时把个位舍掉,当个位上的数字大于5时,向十位进入,这样无论是舍还是进,都是把两位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再看低位调商.我们掌握了这几种巧妙的试商方法,就能比较准确、快速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流星拳出击试商
同学们,今天讲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方法,这可是我多年积累的绝招――流星拳,大家要注意收藏,还要活学活用呀! 一、流星拳一式――“四舍五入”法 这是两位数除法中最基本的试商方法。当除数接近整十数时,可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如284?31,把31用“四舍”法看作30试商9;1640?59,把59用“五入”法看作60试商2。用“四舍”法试商,因为把除数看小了,初商可能偏大。比较初商乘除数的积和被除数,可判断商是否合适。当积大于被除数,说明商大了,要改小。再用积减被除数,所得的差跟除数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正确商。如641?13,用“四舍”法十位初商6,6?13=78,大于64,商大了要改小。78-64=14,14比1个13还多1,商要改小2,所以正确的商是4。用“五入”法试商,因为把除数看大了,初商可能偏小。如果发现余数大于除数,很显然初商小了,要改大。看余数包含几个除数,就在初商上加几。如4032?56,用“五入”法试商6,403-56?6=67,大于除数56,商6小了,要改大,67里面有一个56,所以正确商是7。
二、流星拳二式――口算试商法 当除数不太接近整十数,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误差较大,而用口算法试商比较简便。此方法又称“靠五”试商法,即将除数向五靠。当除数是14、15、16时都可以看作15来试商,当除数是24、25、26时可看作25试商??口算试商法要建立在大家能熟练口算15、25??乘以一位数的基础上。
三、流星拳三式――“分割法” 一、二两式其实可以归纳在“分割法”里面,即把除数的个位数字1~9分成三部分:1、2、3;4、5、6;7、8、9。除数的个位数是1、2、3时,用“舍”;除数的个位数是7、8、9时用“入”;除数的个位数是4、5、6时就取中数5。这样可以做到一次定商。
四、流星拳四式――“同头无除商8、9”法 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最高位相同,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如9114?93,最高位相同,前两位“91”除以93不够商1,这种情况叫“同头无除”,结果一般不是商9就是商8。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小于除数,又很接近除数,初商一般都是9。当除数是几十而又同头无除时,还可以按除数与被除数前两位的差找商:差1、2试商9,差3、4试商8,差5、6试商7,差7、8试商6,初商过大再改商。例如:112?14,14和11差3,试商8。
五、流星拳五式――比较试商法 当被除数与某个积很接近,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商。如4929?64,十位商7后余44,把个位上的9落下来,接着计算64除449,449与上面的积448比较,大于448且接近448,那么个位肯定商7。
六、流星拳六式――“折半商五”法 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或略大于除数一半时,在后一位商五。如3641?72,被除数的前两位“36”只有除数72的一半,在后一位即十位商5。2870?54,“28”略大于54的一半,也是在后一位上商5。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估检商:被除数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的一半,商大于或等于5;被除数前两位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商小于5。 怎么样?这绝招不错吧?在实际计算中,往往需要同时用到几种试商方法。我们知道了试商的规律,还要在计算中慢慢体会如何正确应用,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试商的准确性,提高试商的速度。
包含总结汇报、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文档下载、党团工作、人文社科、IT计算机以及两位数除法的灵活试商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1.巧试商 -- 小学数学专业网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作者:佚名&&&&奥数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1)定位打点
  首先用打点的方法定出商的最高位。
  其次用除数的最高位去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一位不够,就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最后换位调商。试商后,如果除数和商相乘的积比被除数大时,将试商减1;小时,且余数比除数大,将试商加1。例略。
  (2)比积法
  就是在求得商的最高位后,以后试商时,把被除数和已得的商与除数之积比较,从而确定该位上的商。常可一次试商获得成功,从而提高解题速度,还可培养学生的比较判断能力。
  例如,=36。
     
  十位上商3,得积756。在个位上试商时,只要把相比较,便知的2倍,故商的个位应是3的2倍6。特别是当商中有相同数字时,更方便。
     
  本题在个位上试商时,只要把相比较,便知应为8,且很快写出积1256,从而得到余数12。
  (3)四舍五入法
  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根据除数“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常需调商。若改为“四舍一般要减一,五入一般要加一”,常可一次定商。
  例如,175÷24,除数24看作20,被除数175,初商得8,直接写商7。
  ,382可看作400,上商5,积是2000。接近2299,但结果商还是小,可直接写商6。
  (4)三段试商法
  把两位数的除数的个位数1―9九个数字,分为“1、2、3”、“4、5、6”、“7、8、9”三段来处理。
  当除数的个位数是1、2、3时,用去尾法试商(把1、2、3舍去)。
  当除数个位数是4、5、6时,先用进一法试商,再用去尾法试商,然
商为8,取6―8之间的“7”为准确商。如果两次初
是初商6、7中的“6”。
  (5)高位试低位调
  用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去估商,再用较低位上的数调整商。例如:513÷73=7的试商调商过程如下。
  A.用除数十位上的7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51,初商为7;
  B.用除数个位上的3调商:从513中 去减7与70的积490,余23,23比初商7 与除数个位数3的积21大,故初商准确,为7。
  如果283÷46时,用除数高位上的4去除28,初商为7,用除数个位6调商,从283中减去7与40的积余3,3比7与除数个位数6的积42小,初商则过大。调为6。
  这种试商方法简便迅速,初商出得快,由于“低位调”,准确商也找得准。同时,由于用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去估商时,初商只存在过大的情况,调整初商时只需要调小,这样,调商也较快。
  但是,有时在采用这种方法试商时,初商与准确商仍存在着差距过大的
调商,从181中减去6与30的积,余1,1比6与7的积小,照理应将初商调为5,因为1比42小41,而41>37,为了减少调商次数,直接将初商调为“4”,称为“跳调”。这样便于较快地找出准确商。
  (6)靠五法
  对除数不大接近于整十数、整百数的,如,不论用舍法或者入法,都要两次调商。如果我们把除数152看作150,即不是用四舍五入法,而是向五靠,一般能减少试商次数,甚至可以一次定商。
  (7)同头无除
  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最高位数字相同,而被除数的次高位数字又比除数次高位数字小的,例如=9……,=8,一般的就用“同头无除商8、9”。
  (8)半除
  被除数的前一位或两位数正好是除数前两位数的一半或接近一半的,例如965÷193=5,=5,一般用“半除商5”。
  (9)一次定商法
  对确定每一位商,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用5作基商,先求出除数的5倍是多少;
  第二步,求差数,即求出被除到的数与除数的5倍的差数;
  第三步,求差商,差数÷除数=“差商”;
  第四步,定商,若差数>0,当差商是几,定商为“5+几”,若差数<0,当差商是几,定商为“5-几”。
  例如:8=764……6
  (1)先从高位算起,定第一位商7。
  先求除数的5倍:678×5=3390求差商()÷678=2……;
  定商 5+2=7;
  (2)定第二位商6。
  差商()÷678=1……
  定商 5+1=6;
  (3)定第三位商4。
  被除数与除数5倍的差小于0,差商不足1,
  定商5-1=4,即的商定为4。
  对于上述一次定商法,在定商的过程中,如果被除到的数是除数的1倍或2倍,可以直接定商,不必拘泥于上面四步。
奥数录入:管理员&&&&责任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奥数: 下一篇奥数: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苏教版四年级 上册 数学知识点总结
我的图书馆
苏教版四年级 上册 数学知识点总结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升和毫升一.容量单位的产生&1、单位:升或毫升。&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L)作单位。3、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ml&、mL)作单位。&4、1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分米(dm)的正方体容器。&5、1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1、1升(L)=1000毫升(mL)&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一、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③除到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在这一位上。④注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2、试商时,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看小,则初商可能偏大。&例:&&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若商是两位数,( )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例:一个数是786,除以某个数商是24,余数是18,求除数是多少?&4、余数要比除数小: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除数-&1。&例:&&(&&&&)÷53=25…☆,☆最小是&1,最大是52。&二、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若有余数,则不完全商不变,余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如:14÷3=4……2&&(同时乘以10)&&&&&&100÷30=3……10(同时除以10)&&&&&&140÷30=4……20&&&&&&&&&&&&&&&&&10÷3=3……1&&&&&&&&问:乘或除以的这个数为什么不能是0?&答:乘0或除以0,都会出现除数是0,这样的算式没有意义。&三、连除实际问题&例:阅览室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放了224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方法一:224÷2÷4&&&&&&&&&&&&方法二:224÷(2×4)&这样的问题从条件想起比较容易找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列综合算式解答;可以用“把得数代入原题法”或“另解法”检验。&四、简单的周期: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1、按周期排列的物体总是一组一组出现的,至少观察两组物体才能发现规律。2、用排一排、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能很快发现规律。3、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我们通常观察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2、分段整理数据有时统计要分段整理数据,数据分段时,要注意每段之间要“连续”,整理数据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数据不遗漏、不重复,还要注意检查统计表里的合计数。&3、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介于这组数据最多的和最少的数之间。&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移多补少(取长补短);一种是先合再分,即用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总数÷总份数(人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4、运动与身体变化:通常情况下,体育运动都会引起脉搏的加快,而不同运动量所引起的脉搏加快的程度也不一样。&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列表、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1.理解题意(整理条件);2.分析数量关系;3.列式解答;4.检验反思。&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条件想起,看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也可以从问题想起,看要求题目中的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第六单元&&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根据列举出的结果进行判断。&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的。&4.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1、线段、射线、直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4、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5、直角=90度&&&&&&&&&&&平角=180度&&&&&&&&&周角=360度&&&&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垂足。&7、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8、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9、一副三角尺的度数分别是:30度、60度、90度和45度、45度、90度。&用一副三角尺还能画出15度(60-45或45-30)、75度(45+30)、105度(60+45)、120度(90+30)、135度(90+45)和150度(90+60)的角。&10、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可以画无数条,长度都相等。&11、风筝线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度数越大,风筝飞得越高。&12、丹顶鹤结队飞行时通常排成“人”字形,角度一般保持在110度左右。&13、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物体滚的距离也不同。
馆藏&3138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