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有没有在双十一与网络营销采取的网络营销

摩拜单车数据作假 实际订单竟不及宣称的一半
摩拜单车数据作假 实际订单竟不及宣称的一半
共享单车行业竞争近来颇为激烈,各家单车平台也是各种争第一。今天,摩拜单车突然对外声称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一时间令整个互联网圈都感到难以置信。
尽管共享单车的发展速度比人们想象中要快,但看到摩拜端出一个如此没有下限的夸张数字来混淆视听,不禁让人笑出了声。想起年初摩拜公关在互联网圈单方面宣布市场份额90%,惹得互联网行业内耻笑,不仅觉得摩拜在营销上真是集互联网圈不良习气之大全。互联网圈的这种风气,今天必须要治一治了。
我们先看看摩拜是怎么说的:
4月13日,摩拜单车称 其运营车辆300万,日订单超2000万,累计骑行次数6亿,"城市数量第一、车辆投放量第一、用户量第一、骑行次数第一"。
这似乎是一个令人喜大普奔的东西。摩拜甚至喊出了"创历史"的口号。
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专业的事要看专业的网站,作为一个平日比较关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科技爱好者,我经常会跟一些技术人士交流,前几天就有细心的码农发现,摩拜单车由于一直以来系统架构陈旧、漏洞频出,在4月9日凌晨引来海外黑客攻击,并发生了一次后台数据泄露事件。
之后,该黑客于4月9日早6点51分将摩拜的数据包上传至"互联网最可怕的搜索引擎"Shosan上,相关数据包大小为880MB。
在4月9日的数据泄露事件中,黑客还留下了IP和相关线索追踪。发现数据泄露事件的码农还指出,真实的数据可以通过黑客留下的数据包找到。
那么,除了联系黑客,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出摩拜的日订单量?其实,摩拜单车有一个第三方实时监控平台,平台上全天候实时统计了摩拜单车的使用情况。而该监控平台由于存在系统漏洞,只要是稍微懂点技术的程序员就可以登录。
划重点!现在我们来看摩拜声称日订单2000万的4月13日,真实的监测数据如何?
根据摩拜单车2017年2月发布的日订单量变化图显示,15-16点的订单量约占其日订单量的5.3%,16-17点订单量约占其日订单的5.6%。
然后,我们再来看摩拜单车实时订单监控平台提供的数据。日,15点-16点的订单量为49万,16点-17点的订单量为52万。我们将这两个高峰时段的订单量除以相同时段的订单量比例,会发现,两个高峰时段统计的结果出奇的一致,跟摩拜此前发布的日订单量变化图显示的数据吻合。
可以算出,摩拜单车全天订单量或为920万,与其所宣布的2000万日订单相去甚远。真实情况仅为对外吹嘘的一半!
明白了吧,通过挖掘真实的数据可以看出,摩拜的日订单量只有900多万,跟其包装的"惊为天人"的数字相去甚远,其数字注水的程度多出了1倍,远远超过了互联网圈公司一般百分之几十的包装手法,简直刷新了三观。
结合此前有人扒出摩拜严重刷单造假,每单仅用7秒的消息,看来摩拜仍然没有从上次的扒皮事件中吸取教训,在造假营销的路上越走越远。
而结合目前媒体和用户铺天盖地的对摩拜押金的质疑来看,摩拜单车如此夸张地造假欺骗大众,目的只有一个,作为最烧钱的共享单车品牌,甩出来一个夸张的数字来欺骗投资人,从而寻求进一步融资。
但摩拜的资金缺口和烧钱速度实在太快,而真实的运营情况却并不乐观。几十亿的巨额投入换来900多万的日订单,实在不是一个好项目、好生意。
抛出这样耸人听闻的数据来骗取融资,可见摩拜实在是着急了。那么摩拜为什么如此激进,以至于在数据造假的路上越走越远,按照互联网圈的惯常套路,智能说明估计是为了寻求进一步融资。
只是,如此夸张的数据无法蒙蔽从业者的常识。就像之前喊出市场份额90%一样,再也没有人会相信摩拜对外喊出的数字。互联网+国家战略智库
? ? ? ? ? ?
当前位置: &
& 曹磊:摩拜单车的盈利模式必然是多元化的
曹磊:摩拜单车的盈利模式必然是多元化的
&&日11:16&&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摘要: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的盈利模式必然是多元化的,一方面可以从用户方面获得如押金、租金等;另一方面,还可以依靠其延伸服务获取利润,包括广告、沉淀资金的投资等。此外,企业所获得的用户更是无价的,将给企业带来难以想象的利益。  7月28日上午,长沙地铁五一广场站,市民代表骑车点亮&文明停放、共享文明&宣言。据了解,长沙约39%的出行是和地铁接驳,给地铁站周边带来了巨大的停车空间压力。记者 田超摄
  8月3日,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和规范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从实施鼓励发展政策、规范运营服务行为、保障用户资金和网络信息安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近日,记者发现,逢周末就喜欢推出免费骑行的共享单车,在这个盛夏打响了新一轮的免费大战,进驻长沙市场的单车、小黄车、哈罗单车,均相继推出了免费月卡,免费骑行已经成为常态。
  现象 近期骑行共享单车不用花钱
  &上下班、去菜市场和超市买东西,或者去附近办事,距离不是太远的话,只要不下雨,我都是骑共享单车。&最近这一个月,虽然天气炎热,但在长沙工作的陈先生使用共享单车的频率却特别高。
  陈先生坦言,之所以最近如此热衷骑共享单车,除了喜欢共享单车带来的便捷、不用担心堵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最近这一个多月来,他骑共享单车没有花过钱,完全是免费使用。
  实际上,共享单车自面市以来就频繁推出免费骑行来获取客户,但基本上都是特定时间段内的免费,比如周末、端午、五一等假期。而近期,多家共享单车都加大了免费骑行的力度,针对用户推出了免费月卡的。
  6月29日,单车率先在业内推出了领月卡免费骑行30天的,领了卡的用户每次骑行2小时内免费,30天内无限次免费骑行。
  7月,小黄车、哈罗单车、也都宣布推出免费骑行月卡,规则与摩拜单车大同小异。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进驻长沙市场的共享单车品牌有摩拜单车、ofo小黄车、哈罗单车、、永安行、酷骑,其中有4个可以领免费月卡,其余2个也频频推出免费骑行活动。这意味着,如果市民下载了多个共享单车APP的话,从6月底至今,使用长沙街头的共享单车,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用花钱。
  分析 免费策略意在提高用户黏性
  免费模式一直是公司的杀手级武器,&免费补贴-打开市场-黏住用户-收费盈利&的四部曲在汽车出行、外卖等市场已得到验证。
  在经历了融资战和战之后,共享单车行业已有部分玩家选择退出,但战斗还在继续,这意味着价格战仍是套牢用户的必然选择。
  有专家分析,各大共享单车品牌在这个时间节点推出免费骑行活动,是基于多个原因:一方面,当前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共享单车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免费骑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消费者继续使用共享单车;另一方面,共享单车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免费月卡可以培养用户黏性和忠诚度,提升品牌的占有率。
  记者注意到,推出免费月卡的这几个共享单车品牌,都把&退押金后月卡权益失效&作为补充条款。为了获得&免费午餐&,用户就不能着急地退押金或卸载APP,无疑可以降低平台用户的流失。
  趋势 低价包月骑行有望成为常态
  同时,记者还注意到,从过去断断续续的免费升级到整月免费,共享单车行业实际上也是在顺势推出新产品&&月卡。
  目前,最先领取摩拜单车免费月卡的用户,免费期已结束,而摩拜单车则在免费期结束前的7月份推出了月卡购买服务,2元1月,5元3月,价格可谓非常低廉。
  ofo小黄车的月卡,虽然还在0元抢的阶段,但也埋下了后期将推广月卡的伏笔,其电子月卡显示,月卡价格为20元。
  哈罗单车在免费骑行周期设计上做了一点差异化,推出的是45天的骑行卡,现在是免费领取阶段,但也标注了价格,为30元。
  业内人士认为,不限骑行次数的月卡对使用共享单车频率较高的用户来说,吸引力很大,未来将会是共享单车重点推广的产品,而且推广初期通常都会采取低价、折扣策略。这意味着,市民低价包月骑行共享单车,今后有望成为常态。
  专家说法
  竞争进入
  清场出局的下半场
  免费月卡的本质是一种用户补贴行为,意味着共享单车企业在月内没有现金流的补充。用户补贴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有利有弊,关键还是要看企业的资金实力如何。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摩拜单车已披露融资额超过60亿元,投放600多万辆单车。ofo小黄车累计融资超过75亿元,投放单车数量超过650万辆。橙、黄两大品牌至少占据了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资本的助推下,共享单车行业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洗牌在即,可谓进入了产品升级、清场出局的下半场。&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朱国玮认为,未来随着出局者越来越多、竞争格局基本确立,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免费骑行的频率可能会有所下降。
  在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来,未来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必然是多元化的,一方面可以从用户方面获得如押金、租金等;另一方面,还可以依靠其延伸服务获取利润,包括广告、沉淀资金的投资等。此外,企业所获得的用户数据更是无价的,将给企业带来难以想象的利益。
  朱国玮表示,未来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绝不会局限于使用单车所产生的费用,而是生态系统下的综合运用,将会以出行数据为主导,来涵盖其他领域,比如对接吃、住、玩等领域,以此探寻新的盈利模式。
  他山之石
  多地推&共享停车&缓解&停车难&
  继网络约车、共享单车之后,今年以来包括京沪穗等城市,在地方的停车管理条例或规定中,提出鼓励发展&共享停车&模式。一些单位或个人将专有停车位对外开放,并通过平台进行分时出租,既增加收益,也方便他人。只不过,这一新模式要想发展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多方统筹。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比0.8,而发达国家约为1比1.3。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国内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在大城市高峰时段,&开车十分钟,停车半小时&不再是笑谈。
  但另一方面,根据最新的停车普查数据,中心城区停车位缺口85万个,而夜间公共建筑闲置空余车位63万个。这意味着供需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针对上述痛点,&共享停车&这一模式应运而生。去年下半年,发布《关于促进本市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政府机关、医院和高校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在保障内部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应将内部停车设施错时对外开放,率先落实停车共享责任。根据计划,今年将建50个&共享停车&示范点。
  今年7月份提交市审议的《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草案)》提出,个人或单位可以开展停车位有偿错时共享。居住小区在满足本居住小区居民停车需要的情况下,可将配建停车设施向社会开放。
  8月初在网上听证的《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定(草案)》提出,鼓励住宅停车场在满足本住宅区居民停车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将自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
  据新华社
  车位共享还要迈过三道坎
  虽然&共享停车&的理念正在普及,但具体到实践上,还有不少的挑战待解决。
  1.协调存在较大难度。
  &车位共享不像车辆共享,后者只要车主同意就可以了,而前者还需要与小区物业沟通,以免影响他人生活。&ETCP副总裁朱凯表示。上海的指导意见也提到,全体业主共有的住宅小区开放内部停车设施,要根据业主的决议。
  2.改造需要一定费用。
  车位共享,并不是只要把车位拿出来就可以了。还需要对传统的停车场进行改造,将车位信息接入云端,并通过各类APP接触消费者。&共享停车的基础是智慧停车。&朱凯介绍,包括闸机、收费系统等软硬件在内,一个停车场的改造费用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如何分摊这笔费用,需要各方进一步协商。
  3.安全管理责任加重。
  根据行业数据,在进行改造并接入平台后,一个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可提高30%。但车流量的增加,也意味着安全管理责任的加重。(来源:& 文/潘显璇 寻颖)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启动“直击黑五”行动(详见专题:)总结报告《2017年双11、黑五海淘消费投诉与体验报告》(报告全文下载:)发布,对用户投诉集中、满意度低的平台联动全国媒体进行“点名”,并对大促期间用户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分析点评。小红书、86mall、亚马逊中国、天猫国际、聚美优品、洋码头、西集网、寺库、波罗蜜、丰趣海淘、走秀网、达令、海狐海淘、55海淘、小米商城等平台入选热门被投诉跨境网购平台榜、热门消费投诉品牌榜。
【】【】【】【】【】
「关键字」
& &(1)凡本中心注明“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或带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水印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 ,其版权均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中心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与本中心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违者本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
& &(2)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中心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中心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中心不承担责任。
& &(4)凡本中心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与机构,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关于本中心发布的用户投诉稿件,信息均由用户通过本中心投诉通道提供,本中心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真实性有误,请与本中心联系,本中心将在核实后进行处理。&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中心内容者,本中心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中心联系的请发送相关内容至邮箱:)&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
  11月28日,国内知名电商、互联网+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黑五&跨境进口电商评测报告》。报告重点调查跟踪了包括亚马逊海外购、京东全球购、天猫国际、网...
生态型企业:
行业热点:
曝光专区: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人士,请联系:
行业/频道:
产品/服务:
数据/研究:
导航/平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摩拜单车CEO:现在不去想怎样盈利,每个城市先投10万辆
今年4月之后,随着摩拜单车、ofo等各方势力的崛起,“共享单车”领域剑拔弩张,已有不少公司正在一线城市奋力厮杀。把公交、地铁、汽车等无法解决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给搞定,使共享单车也受到了资本的极力推崇,大战正在上演。目前火势最猛的应数摩拜单车、ofo两大派系。前者是由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率先投资、创始人为财经记者出身的胡玮炜,已吸引到了摩拜单车CEO王晓峰等前Uber中国区一众高管的加盟。ofo则是由一群北大“90后”创办、校园共享单车项目起步且逐渐进入社区的新品牌。野兽骑行旗下的小蓝单车(bluegogo)、优拜单车、小鸣单车等品牌也都加入了这场继网约车之后最为热闹的“共享出行”市场中。摩拜单车,这一在北上广深等投放量巨大的初期共享单车企业,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产品和投放数量随时会被超越,让摩拜人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在“2016第一财经年会”期间,作为演讲嘉宾的王晓峰接受了第一财经专访。“现在,摩拜单车不去想怎样盈利,市场、技术更新还是放在首位。”王晓峰说,公司现在的目标是每个城市投放10万辆。每个城市先投10万辆“几乎没有太多时间来睡觉,”从“2016第一财经年会”的演讲席走下来,再到嘉宾休息室,王晓峰的眼皮都快睁不开了,他尽量压低着声音与记者交谈着。他对记者说,摩拜单车已进入上海、广州、北京及深圳、成都,下一个城市会很快宣布,速度和广度是摩拜单车很看重的。不加快速度就容易被反超,其他竞争者不会留出太多时间让摩拜慢慢扩张。以ofo为例,早期用户就是北京地区的高校学生,现在已把战场从“校园”转入了“社会”。ofo的“小黄车”目前拥有8.5万辆共享单车,覆盖全国19个省市、21座城市的200多万用户。虽然最近ofo也开始向社会发放车辆,校园仍是其大本营。这对摩拜还算是一个好消息。而投资方之一为凯路仕(一家涵盖自行车及运动装备的法国品牌)的小鸣单车也在上海、广州、乌镇等地安营扎寨。优拜单车则主要运作“有桩”车,也获几轮融资,这种小绿车的主打目标是上海CBD商圈、产业园区,其股东中路资本则是上市公司中路股份旗下的投资平台,同时也是“永久自行车”这一品牌的控股公司。在上海,摩拜单车的知名度似乎更高,它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投放了1万辆以上自行车,摩拜单车计划年底前将在上海完成10万辆的投放规模。届时上海也将超越杭州,成为国内最大的公共自行车共享城市、最大的智能共享自行车城市。今年8月16日进入北京市场后,也可能5个月之内完成10万辆的投放规模。王晓峰称,摩拜与北大、同济大学等也达成了合作,认证师生的使用价格低至1角钱,并将逐步拓展到其他大学。因此,ofo从校园到了社会,而摩拜则从社会扩展至校园,双方的市场在逐渐接近、重合。烧钱接近两年,摩拜单车的现阶段目标是在各个城市先投10万辆,“也就是说,至少是60万辆的数字?”记者试探性地问他,“不,你还没算上新增的城市,所以整个投放数量我们其实并不太好估算,10万辆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而这需要多久,王晓峰也并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表。10月下旬开始,摩拜单车升级了单车硬件,推出摩拜轻骑,从外形看已比经典版更轻便,还加装了车篮,用太阳能充电技术来带动单车动力,30分钟0.5元的价格也要比一代单车便宜一半,每辆车造价1000元左右。“你的价格这么便宜,怎么盈利呢?当然我知道很多人也问了你这个问题,只是觉得,是不是现在公司已经想出了盈利的办法。”王晓峰一边轻轻摇头,一边笑着说,“如果我有30%的利润率,为什么要找投资者?为什么让他们来跟我们一起分钱?我们之所以还在不停地找投资者,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希望别人给我钱,让我活下去、让我们继续发展,让我们跑得比别人快,然后一起找盈利模式。所以说到创业项目,现在谈盈利还太早了。”“这个行业不存在真正的壁垒”北京、上海,每个城市的地铁站已演变成共享单车最为激烈的地面战场。10月某日的凌晨一点,两辆满载着共享单车的大卡车一前一后到达地铁站,分别卸下了几辆摩拜、ofo,卡车继续前行,再换至另一处地铁站。而资本方也很快如获至宝地追投这一为数不多的共享交通产品。几个月的时间,几家主流的共享单车企业已获得了近30亿元人民币资金。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仅8月以来,ofo和摩拜共有8次融资,滴滴、小米看中了ofo,腾讯则砸钱进入摩拜,互联网巨头谁也不想错过这场看似“共享出行”的盛宴,新进入者小鸣单车、优拜单车等也分别在近期完成A轮融资,金额均超1亿元。从摩拜到小黄车ofo,再到各种各样的小蓝车、小绿车,地铁站、公交站附近就像调色盘一样鲜艳。共享单车市场前景似乎很广阔,最后活下来的一定会是摩拜吗?有些困乏的王晓峰,听到这个问题时忽然眼睛一亮,“哪家单车品牌的知名度高、技术强、专利多、人才储备和团队架构完善、产品数量多、有基本的政府关系?答案是摩拜,我们是创新者,在每一个方面都有着优势。”他承认共享单车没有很高的准入门槛,“但没有哪一桩生意拥有绝对的壁垒。如果有壁垒就意味着安全,但你也是可以偷懒的。这样的生意不存在,所以我们必须在任何时候、任一细节上都要比别人走得快。就好比你在跑道上处于领先,你不要总想着回头看,谁在我后面?”记者抛给他一个问题,“比赛那么多次,你不一定总是跑第一啊,你怎么保持自己永远领先?”他说,“确实不会,但你就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技术、如何让这个第一持续、让你自己有竞争力。你需要有这样的自信。所以,摩拜一直在创新,也在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从向市场推出产品这一点来看,摩拜确实属于领先者,但无论是,还是滴滴打车,目前占据各自细分市场的“独角兽”也并非先发制人,依靠着多轮市场运作及大力砸钱才得以杀出重围。就像ofo,从校园共享单车起家的新公司也喊出了“90天内结束战斗”的口号。对于一拥而上的各类参与者,王晓峰显然有些无奈,“中国有很多克隆者,见到你的生意不错,完全不去创新就直接去抄袭。你开一个川菜馆,生意很好,我也去开,一条街上有十几家川菜馆,大家都要倒闭。你开川菜馆,我调查后开个麻将馆,他再开一个足浴店,这样才会进入良性发展。”王晓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阶段,摩拜单车的自行车仍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以前因电机过重导致车身重达2.9公斤。如今找了个新办法把电机体积缩小一半,骑行体验也提高了30%。假设有更好的电机厂商和合作伙伴,与摩拜单车合作将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寻找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平衡”想起摩拜单车,就会想起它3000元的高昂造价、自主研发生产单车这一系列标签,与竞争对手ofo仅仅200元、300元的单车成本形成了鲜明对比。被人抱怨车身笨重、骑行不便等不佳体验之后,王晓峰说迭代一直在进行,“现在的单车就好比iPhone的第一、第二代。而摩拜一直以来都在做优化创新,MobikeLite(摩拜轻骑)就是迭代产品,未来摩拜的骑行体验将会更好。”但他也表示,单车作为一种硬件,迭代仍有一定困难,“与软件不同,它几天出一个新补丁,单车需要在运营效率及用户体验中寻找平衡点。有的用户希望更好骑,建议使用更轻巧的碳纤维,但这类单车的成本造价也很高。而且我们也要考虑到硬件迭代的速度问题。”一些用户也抱怨,平时看着地铁站门口有不少单车,一到下班一辆也没有了。“这就涉及车辆的调度能力。摩拜也在研究,早期发展中摩拜能获取的数据还较少,最近几个月数据才逐渐多了起来,如今我们正在加紧用户数据的梳理,为智能调度做准备。”摩拜单车现有的方式是,每人都要APP、一人预订一辆车,而这难以满足如大学生、其他集体活动时大家结伴出行的需求。未来是否可以一个账号预约多辆自行车?王晓峰则认为,下载APP、注册账号是没有任何门槛和困难的,预约多辆车和开微信端口的必要性似乎并不大。有人还建议摩拜开发出一种有后座的自行车,他则回答:“骑车载人违反道路交通条例,所以摩拜单车以前没设后座,以后也不会有后座。”没有盈利模式,先把市场和技术抢下来,这或许是所有共享单车正在搏杀的策略。精彩视频推荐
正在加载...
推荐:更多精彩关注腾讯科技官方微信“qqtech”。
[责任编辑:jimmonzang]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十一的网络营销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