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使肩膀放松动作,不耸肩,正确的发力点到底是什么东西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弹琴时总是不由自主地耸肩!& 的相关文章
这个问题好像属于放松类吧。手臂是放松下来了,可是肩膀老是紧张,快3个月了,还是没有放下来,请有经 ...&&
作者:kimlynn &&回复数:10 &&标签:
请教各位高手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练琴练一会儿就会肩膀酸痛??(注意:是肩膀不是手臂哦)特别是弹快速,弹一会手指都僵住不会动了。。。。!但是弹颤音却没问题。。。。我有看大家对此类问题的帖子,但是我放慢,放松以后,手指竟然软软的没力了。。。。。如果手指用点力,肩膀必然酸痛。。。!我要哭了。。。!我晓得是我没找到合适的方法,还愿各位大虾帮我找一个合适的练习方法。小女子这厢有礼了。。!平时我有练吊指和高 ...&&
作者:舞翩翩 &&回复数:21
我们弹奏钢琴时,主要是靠手指的力量,如果弹重音时,则要依靠腰部力量,而不是手臂或肩膀。有些弹奏者弹奏时就把肩膀夹住或一直耸起,这样不仅形象不好,而且很紧张,就弹不好。我们弹奏时应是肩膀放松,手指收紧,不管弹快弹慢,弹轻弹重,手指都必须时刻收紧。专家们一听就知道专业还是业余,主要就是因为专业的是苦练过很多年的,手指都练硬了,而业余的手指是松的,所以一听就知道区别。还有钢琴中的拨弦,必须要有一定功 ...&&
作者:SHARON118DK &&回复数:44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弹哈农时手酸,弹车尔尼时提不起速度,弹作品的时候没感情。这三个问题,应该是学琴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吧!对于第一个问题哈农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因为如果你慢速练一首哈农曲子就手酸的话更别说提速和弹打的曲子了,首先是因为方法不正确,简单的说没放松。弹琴心态很重要,当你练习哈农时感觉手指疲倦,那就尝试降下速度来练,每弹下一个音你要感觉你的手指和你的手心,手腕,手臂,肩乃至全身都是放松的 ...&&
作者:xzzloveyh &&回复数:6
各位大师:你们好,我是以为钢琴的初学者,我现在很焦急,几乎要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了。原因是在练习弹奏时,感到手腕很累、很僵硬。我知道应该放松,运用手臂和肩的力量。但不知道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使得手腕柔和、使得手臂和肩的力量传送到手指上。谢谢大家给个好建议!&&
作者:grace2313 &&回复数:17
          站姿训练法之随想---------首发流行钢琴网社区文/刘达  有许多学钢琴的小朋友在弹奏快速练习曲时手臂会酸痛,因而对学习钢琴产生畏难情绪。有些选手在参加国内外钢琴大赛之前对高难度技巧部分进行超负荷练习,稍不留神就会扭伤肌肉,严重者甚至会带伤参赛,影响比赛成绩。专家们为避免产生这些病症,以各种方式提出过多种解决方法,但总的效果仍不太好。  我以为,此病主要是因为练琴时身体失去了协调性 ...&&
作者:刘达 &&回复数:24
首先是放松...手腕至少,然后是手臂,然后是肩关节,没有这个什么都别弹!~然后...1.有力度的(往琴键里面砸一样)弹八度音阶和半音阶(CMajor就可以),注意指法,手大就用3\4\5指(你应该明白吧),手小就4/52.同上开始,但是在手离开键盘起来的时候以琴键落到底时为支点,有弹性的起来,再次有力的落在下一个八度上,让整个弹奏过程像在画一排拱门,用毛笔,门脚重,门框轻!~自己体会去吧!~3.手腕等高平移;手腕下摆弹八度,上摆离开键盘并平移,如 ...&&
作者:蓝琪波儿 &&回复数:5
我觉得我的右手小臂比较容量仪易累。右手有点不放松。右手腕好想也有点点。我前一阵子很紧,不过现在肩膀社么都都好了。手腕也还好。就是右手腕和右elbow中间的地方有点紧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作者:dia009 &&回复数:2
先列下来备忘吧。希望大家多帮我解释解释加深我的理解,多讨论加深认识,因为我现在有些疑惑,谢谢。1.触键角度不能是90度。得是75度或者宁可平着弹,由平着弹稍稍握起来即可。2.别架着胳膊和肩膀弹琴,那是古钢琴的演奏方法,手腕不能是僵的。3.高抬指是打开掌关节而不是一个一个的抬起来。4指要么跟3指弹要么跟5指弹。打开掌关节和贴键演奏的区别和联系?贴键演奏就是把打开掌关节进行重量转移并与此同时放松手臂的过程不那 ...&&
作者:YIZHIXIONG &&回复数:11
钢琴弹奏中自然重量的运用关于自然重量的运用,包括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整只手臂的放松自如,从肩部的舒展下垂,到整个手臂的协调下垂,通过放松灵活的手腕调节,然后由手指把手臂重量传入键盘。这里的关键是两点。其一是要认识体会到手臂的自然重量,其二是手指要承受并支撑整只手臂的重量。先谈谈如何去感觉手臂的自然重量。可让学生以前倾上身的坐姿,把两只手臂完全放松地垂下去。此时手臂好像是从肩部自然垂挂下来的物 ...&&
作者:justiwanna &&回复数:5
(转自流行钢琴网原技术论坛)作者:钢琴男孩首先是放松...手腕至少,然后是手臂,然后是肩关节,没有这个什么都别弹!~然后...1.有力度的(往琴键里面砸一样)弹八度音阶和半音阶(CMajor就可以),注意指法,手大就用3\4\5指(你应该明白吧),手小就4/52.同上开始,但是在手离开键盘起来的时候以琴键落到底时为支点,有弹性的起来,再次有力的落在下一个八度上,让整个弹奏过程像在画一排拱门,用毛笔,门脚重,门框轻!~自己体会去吧!~3.手腕等 ...&&
作者:流行钢琴网 &&回复数:31
重新学琴已经快一年了,前段时间,遇到了心理上的瓶颈,现在终于解决了,所以迫不及待的把握的一些心得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问题是这样的,刚开始的时候,兴趣高涨,每天练四个小时依然意犹未尽,可最近,甚至就连练一个小时都会觉得时间无比的漫长,练琴的时候开始有些心不在焉。特别畏惧新曲子,就是不想去练。导致几次回课都很糟糕。后来我发现,这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问题会特别多,尤其是手指,手型之类的问题,每天 ...&&
作者:littlemoon &&回复数:8
我是成人学琴,刚学了五个月,最近弹琴时总是出现左边手臂、脖子、肩膀有点酸痛、甚至有时左腿也觉得累,我的老师看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说我手型不错,也比较放松了,究竟是什么原因?有谁知道啊?恳请高人解答,谢谢啦!&&
作者:二月雪 &&回复数:6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放松。控制做对了,力量通顺了,自然放松了。重要的是,你力量不通顺,放松也决不可能。更重要的是,放松决不等于无力。更有趣的是,你越想放松,反而越紧张。放松是一个相对控制的用词,而离开控制的放松,是玄虚而听不懂的用词。在控制怎么做也做不好的时候,才需要站起来休息或甩甩胳膊彻底地放松一下。具体的说一下经常听到的两个说法:1、手腕的放松,这句话几乎是误导的时候多,而且往往也是不准确 ...&&
作者:董方宏 &&回复数:55
学琴一个月,右手紧张,大拇指会向外扒开去。努力调整,还是不行。不知道是哪个主要关节没放松?是手腕,还是肩膀?希望能被点拨一下,少走弯路。谢谢。&&
作者:test54321 &&回复数:6
右手大拇指经常很紧绷,该怎么办?没办法放松,有时间肩膀都紧绷。&&
作者:lindan4321 &&回复数:13
如何在钢琴上体会放松KatherineGlaser孙静/译周广仁/校译作者KatherineGlaser师从于ArturSchnabel和PabloCasals,她获得过密歇根州大学钢琴演奏理论和音乐教育方面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好的教学应该包括指导学生在钢琴上运用自然有效的动作,以避免由于紧张而引起的疼痛和伤病。尽管学生们天生的素质能力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要通过学习寻找音乐的乐趣。有些学生弹奏的并不正确,他们为使每个琴键发出声音把手指抬得过于高。我教学生弹奏时运用胳膊及后背,使肩膀、肘部和手腕尽量放松,避免紧张。以下两种弹奏方法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单独用手 ...&&
作者:bestzhu_cc &&回复数:3
各位琴友好我这几天刚学钢琴,成人学琴,在练哈农有个现象:就是右手大臂有点酸啊(练大概一个小时),老师说完全放松的话手腕手臂都不应该酸的左手倒没有我觉得可能是右手紧张了,有时候都有点抖,特别是2、4指弹下去撑住时,1、5指就紧张而且抖啊,整个右手也有点抖我着急死了,左手没有这样啊,为什么会是右手呢?大家来初学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啊?:handshake本帖最后由gqbielian于:38编辑&&
作者:gqbielian &&回复数:5
请高手指点,弹琴时如何放松肩部的肌肉?弹琴时间长了会疼哟。怎么解决?急盼!谢谢!&&
作者:sthb &&回复数:6
钢琴男子于2:30发表紧张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大家宏观上认为的紧张,大多都是从弹奏者外在“表情”或“动作”上发现的~有些同学在家里弹的时候“不错”,到了老师那里就“漏洞百出”~一般也都认为这是“紧张的缘故”~弹琴中的紧张:1、由于熟练度不够。(其实在弹之前就心知肚明的“紧张”了)心理紧张。2、“假的熟练”---就是特指“心里没谱子”的“手指记忆”者,演奏时脑子里没有音符的存在,无法进入“音乐的自我”。心理紧张。3、由于所演奏的曲子的难度大于手指的能力,肌肉“缺氧”、“乳酸堆积”导致“酸麻”. ...&&
作者:打倒手型派 &&回复数:5
1.在慢速下能够按节奏流畅的弹完2.在指定速度下能够按节奏流畅的弹完3.加入表情(包括强弱的各种表情)后,在慢速下能够表达清晰4.加入表情后,在指定速度下能够表达清晰5.整体的结构比较完整,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在弹哪首曲子,而细听也不会觉得太奇怪.完成以上五点后,老师一般就让过了,但是有些老师认为这还不够,他们要求得更多.5.弹奏的姿势要有利于弹奏.包括手指手腕手臂,乃至肩与腰与脚等各种动作.这也是一个不断完善演奏技术的过程.6.特殊段落有特殊的弹奏方式.许多曲子都有自己的特殊段落,这也是曲子出采的地方.这里说的弹奏方式,一 ...&&
作者:Narcissu &&回复数:16
查看相关关键词:&&凤凰号出品
?转腰转哪个部位?腰、胯、髋?非持拍手如何正确辅助发力?
点击蓝色字90%球友都加入了乒乓网简介+关注+投稿
最近我们乒乓网上面讨论比较多的,有些网友在讨论,一个是关于转腰的问题,腰部转腰发力的问题,再一个呢是非持拍手的怎么来辅助用力。有很多人呢,他存在一些误解,所以我们今天来详细地讲解一下。首先我们来讲转腰。我们转腰到底转的是哪个部位?其实,腰它是我们身体的一个整体部位,从胸往下到大腿的部位都称为腰,它是一个整体。其实我们打球不是说去转腰来发力,我们发力来自于我们的髋关节。髋关节在哪个位置呢?差不多在我们这个肚脐往下有一个可以转动的两个像骨盆一样的上面一点点的这个骨头,叫髋关节。然后呢,有人说要转胯。那胯在什么地方呢?胯是我们大腿到我们腰部中间的这个位置叫胯。屁股也算,连在一起的这都叫胯。其实,胯呢他不是说靠转胯,胯是我们转髋关节的时候,胯是自然顶出去。所以转腰最核心的部位是转髋关节,髋关节发力。有很多球友,他不会转腰,他纯粹的是转身体打球,他打球的时候,纯粹身体去转,但是腰不会发力。他学正手攻球的时候还可以,腰跟着转了起来。但是到学拉球、扣杀的时候,他还是匀速去转动他的上半身,没有去把髋关节,把腰给顶出去,把我们的腰腹给顶出去,没有这个力量,没有这个瞬间的力量,所以发不出力量来。(湿父转胯,转髋关节示范)那么髋关节到底怎么来蓄力?其实我们之前在《全民学乒乓》当中有讲过,髋关节的蓄力,他其实正确地来讲,转髋,他属于叫拧腰,叫拧腰发力。这个腰就像我们绞毛巾一样,他是有一个内部这样用力的,而不是纯粹的从右向左,或者从左向右。他并不是纯粹的、单方向地转动。他是有个内部拧的这么一个过程。有了拧的这个力量,才能把我们的腰腹、把我们的胯、把我们的髋关节、把我们的手臂给送出去。你只有转的话,他只有带动。转的话,只能带动手臂转,但是不能带动手臂发力,所以要学会拧。拧才是我们腰部发力的最关键的核心。这个拧,大家感觉一下,正手的时候你看是这个样子(湿父示范),这个动作像什么呢?有点像手上拿着一盆水,像这样泼出去往前,把这一盆水往前泼出去这样的感觉。这是叫拧腰发力。(湿父示范拧腰发力)打球的时候呢,我们发力的过程,首先大家要知道,他的力量,髋关节是一个带动性。但其实我们身体的内部的肌肉的用力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们,打太极一样的,太极呀、咏春呀打拳是吧,你发力出去的时候,你先是把力量蓄集,向后蓄集,蓄集到我们这个腰腹的这个位置,然后呢再把力量弹射出去。打拳击也是一样的嘛,你拳击不可能手放在前面去打,对吧,没有力量。为什么要拉肘呢?拉肘以后,腹部往后转呢,转完以后,通过这个髋关节,把我们的腰部、手臂向前给顶出去,是吧?就像我们泼水一样的,把这个身体往前送出去这个动作。大家可以稍微地感受一下,因为说得太复杂怎么转呢,大家也领悟不到。就做泼水的动作,这是我们说的拧腰。(通过这个髋关节,把我们的腰部、手臂向前给顶出去)其实腰部,在发力以前,他是处于一个松驰的状态的,在乒乓球的技术当中,很多发力,我们所说的爆发力,我们说的这个拧腰,他在发力以前呢,腰部肌肉呢,包括我们手臂肌肉,他要处于一个松驰的状态下,相对而言是比较放松的。如果你整个人打球时候是比较紧绷,有人打球像棍子一样,手也不放松,这样去打,那你就很难把握我们这种所要的“鞭打式”的发力给弄出来。我们打球嘛,你看,正手拉球,发力的时候,先放松、放松,然后自动腰部带动手臂甩出去。所以,发力的前提是要你的肌肉放松。引拍的时候呢,手臂也要相对放松,不能僵着,放松下来。挥拍的时候呢,腰部带动大臂、前臂,带动整个手臂,一起出去。出去以后呢,手腕这个手也是放松的,在击球的时候,前臂就相当于一个鞭子一样,把我们手腕给打出去了,对吧?你这个鞭子如果不放松的话,鞭头如果是硬的,那这个鞭子就没有甩动的力量。我们在甩的时候呢,手腕是放松的,这样才有鞭打的效果,所以放松在乒乓球当中很重要。再一个呢,学会拧腰。学会髋关节拧的这种感觉。(手腕是放松的,这样才有鞭打的效果)再来说一下这个关于转胯、顶胯。其实胯呢,他并不是说靠转出来的。而是我们在拧腰、转髋关节的时候呢,这个胯他自然地一个收和顶的过程。你看,这个胯部,顶出去、收回来,顶出去、收回来(湿父示范)。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不对?他的胯他不是在转的,有的人去转胯变成了什么样的动作呢?打球变成了转屁股了,是吧。打球屁股在动。其实,胯呢,他是一个整体部位,他不是去这样转的,胯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我们在转髋的时候呢,可以把胯往前这样自然地顶出去,是吧,收、顶,收、顶。这是胯的作用。所以我说打球要学会顶胯,学会拧腰、转髋,还有送肩。送肩他其实也是一种我们说的放松的过程,你说肩膀是自己去送吗?你送不就是耸肩了吗?肩膀是放松的,你在拧腰发力的时候,自然地肩膀跟随你的身体就转动过来了。他不用刻意地去往前顶。这是说的这几种部位的关系。(送肩其实也是一种我们说的放松的过程)下面再来说一下非持拍手的问题。这个其实我们在之前的公开课,《全民学乒乓》的公开课当中有讲过非持拍手的作用。有的人认为,非持拍手没有什么用,就放在胸前就行了。其实,非持手他有辅助发力、稳定身体重心的作用。他其实很重要。我们看到有人打球的时候,非持拍手他也是在使暗劲。他不是主要去发力,他是帮助我们的右手,帮助我们持拍手去辅助发力,他起到了一个推送和合力的作用。他这个合力呢,和我们撞击的合力不一样。有些人把这个合力认为呢是同时甩动,认为是这样从后向左这样同时甩,或者同时这样甩。对吧,但他没有理解到这个辅助发力到底是什么样?(湿父非持拍手示范)我们来讲一下非持拍手。其实对于初学者而言,就是一般刚开始学球的,我是不建议刚开始学球,你把这个非持拍手放松得乱甩。为什么呢?因为你刚开始学球的时候,你的持拍手都稳定不了,对吧?你都掌控不了你的身体重心,调整不了你的身体的稳定性。如果你任你的非持拍手甩动的话,乱甩的话,你的持拍手也会变得不稳定。大家可以去试一下,你去教小朋友,你说你的左手跟着右手一起甩,可能打球你整个人就晃起来了。因为小朋友他不懂,他没有协调性。很多刚学球的,他的协调性还没有建立起来,他根本不知道怎么样左手配合右手,对不对?所以你只能先让他,刚学球的我建议非持拍手还是不动。一般我们教学,要求就是初学者,非持拍手握成一个小拳头,放松握成一个小拳头,位于我们腹部的前方就可以了。你不要去乱摆,这个是我们教学是很忌讳的。放松,放在胸前,然后持拍手跟着我们的身体一起转动,保证固定。当他建立了很好的技术动作、击球的结构以后,再逐渐地学会非持拍手的放松、手臂的放松。对吧,这都有个过程。(湿父非持拍手正确动作示范)(湿父非持拍手错误动作示范)好,那么我们就不讲什么初学者,我们先来讲你的水平很高的、有一定水平基础了,讲最高水平的运动员,他们非持拍手是怎么样作用的?首先,非持拍手的发力,他的用力并不是同向用力,并不是说像我们打球的时候,右手往后摆、左手也往后摆,不是这样打球的。你这样没法打,你这样不能转,对不对?你这一转,怎么转?对吧,整个人力量就散了。他的非持拍手的配合转动,他是相对固定的。但是他的肘关节有一个向内的,你看,他是这样的。比如说正手攻球吧,我们在学正手攻球发力打的时候,他是放松的,放松引拍回来,肘关节是这样往后,这样出去的。这样发力出去的。他并不是说这样甩,像划船一样的前后甩,这样是没法转动发力的。他必须有一个支撑,怎么来形容呢?比如说,你前面有一堵墙,你要爬到这个墙上面,那你怎么办?你的左手是撑在这里,是吧,撑在这个墙上面,把他支撑住,然后再往上爬。所以非持拍手呢,你要有一个支撑稳定的作用,而不是乱甩。支撑好了以后,引拍,引拍回来,比如正手我拉前冲或者发力打,引拍回来,肘关节你看,这样的,再出去。肘关节起来了,发力出去。是这样跟随转动的,而不是这样甩,再出去。这个动作呢,其实看起来是不是很像?但是呢,不一样!一个是往后甩,同向甩,一个是这样同向甩,对吧,跟跳远一样的动作。一个呢,是肘关节,手支撑住,好像把这个东西扒过来一样的。这样,往后扒一样的动作,扒过来,引拍回来,再出去。(湿父示范)。这是正确的动作。感觉像什么呢?我拿一个盆子,假如说我这个洗脸盆水装满了,那么我们的非持拍手(正手)相当于什么呢?把这个洗脸盆给扶住,然后呢,我要把这盆水洒出去。那你怎么洒?你是这样洒呢,还是往后引,这腰不是引过来了吗?再甩出去。这个肘关节的运动和我刚才是不是很像?往后引,肘关节起来了,出去,肘关节下来。是不是,是这样的一个发力方式。(湿父脸盆泼水原理示范)所以,业余爱好者在看一些视频的时候,你不能只看表象,他是这样的发力就完了。你要知道他核心的发力点,他用力的这个机制、发力的机制是怎么样,你要搞清楚。有的只看表象,看到他好像两个手在摆。然后他看到别人是这样摆,结果他打球变成什么样呢?变成这样打球了,这能打好吗?前后的动作,没有转对不对,你要转的话,收,收,……自动,放松,自动,放松。这是有核心区别的。再来说反手,反手非持拍手也是一样,辅助发力。跟我们正手差不多,相当于呢,在发力的时候呢,把前面给支撑住、按住,按好以后再出去,你看,他要支撑好,然后拧、拧、拧。但是有些人看完了这个动作以后呢,他没有领悟到这个肘关节这样的动作,他怎么样的呢?变成了,像什么,往两边撇了,两个手这样打了,对吧。那你就没有什么力量了,没有往前拧的力了,你纯粹是往后仰。很多人看马龙,反手拉球,他就没有搞清楚这一点,去学马龙的动作,这样的,像划船一样的、像游泳一样的动作,这样的打。其实力量根本出不来。非持拍手没有使暗劲,没有说拧呀、骤停,这种动作没有,是吧?他是散的,非持拍手和持拍手都是散的。所以你只学了形似,但是神不似。只是外形好像一样的,内部的发力是错误的。这就是讲的非持拍手的作用。其实打球并不在乎两个动作,左手右手应该具体怎么摆,他没有一个定性要求。他最关键的呢是让你力、身体协调。让你的力量发出来充分。像早期的时候,像徐寅生呀、庄则栋呀,那些老一辈的运动员,他们打直拍的时候,没有我们所说的前冲呀、反手拧呀,没有那些技术。所以以前打球呢主要是弹击、弹打,发力扣然后带小弧圈。以前非持拍手的作用并不是那么明显。他只是一个放松。但他们放松也不是说是这样去发力的。他没有说乱摆,他也是自然地放松,然后收拢、收拢。他也是要有自动、骤停,对吧。动作停了,非持拍手也要停。你不能动作停了,手甩那边去了,对不对?那人的重心就没有了,重心就失去了。所以这很重要。(湿父示范拧的正确动作)我们有时候在网上看到一些视频也好、看到一些国手的训练的动作也好。你多去想一下,你不要一味地去模仿。你看马龙是这个动作,我也跟着来了,对吧。我看张继科是怎么发力的,我也跟着搞吧。看到樊振东拧,我也压得死死得,往死里甩手腕。结果各种的受伤,唉呀,手腕不行了,唉呀,肘关节受伤了。打球呀,老是漏。对呀,你干嘛总要去模仿别人呢?你要知道打球的原理,是吧?你要知道这个发力的原理。你不是为了模仿去模仿,你是为了让自己的打球更加地合理,发力结构更加合理。让你打球更加协调,发力更加协调。这是很重要的。(湿父示范拧的错误动作)今天我们讲的非持拍手,我再把这个要点重新总结一下:他不是同向甩,不是同我们的持拍手同向甩。他是一个内部的发力。反手也是一样,起来肘关节,出去,出去。下来,肘关节也起来,出去,出去。你往后摆也行,往这里收也行,都可以。但是你的你的肘关节跟我们的持拍手是不一样的,起来,出去,出去。好,大家不知道听明白没有。这是我们讲的这几个问题,这很重要。模仿不好,你可能真的就打废了,很严重,你可能就打废了。不要轻易地乱模仿。 10万+ 更多精彩推荐我要投稿正手攻球 重心问题 乒乓网教学视频护腰学好四个成语,速速转走!湿父教你横拍反手如何发转,学会腰部发力!关注乒乓网后,回复转腰、转髋试试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乒乓网最新资讯~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30169被浏览1900400分享邀请回答5.1K19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K1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大年三十,好友突然从四川来到我家。家人在客厅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俩躺在床上开卧谈会。好像回到学生时代,东拉西扯聊了许久才入睡。&/p&&p&半夜,好友的电话响了。她压低了声音:“你是不是又喝多了,在说胡话?”过了一会儿,又说:“你就吹吧,现在几点钟了?”说罢挂了电话。&/p&&p&她睡意渐无,索性说明了此行真正原因。她是上班族,生活规律。她丈夫做着小生意,常常应酬到深夜。结婚几年,恋爱时期的甜蜜已经消失殆尽,两人常为家庭琐事争吵。她来到重庆找我,是觉着生活压抑,想来透气。&/p&&p&上午醒来之时,好友要我陪她下楼一趟,我们在小区门口见到了她丈夫。他拿着一瓶快要喝完的饮料,对好友说:“我等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见到你了。”&/p&&p&好友问:“半夜三更,你坐什么车来的?”&/p&&p&他说:“出租车。”&/p&&p&好友问:“好多钱?”&/p&&p&他说:“几千块。”&/p&&p&好友说:“你的钱多得很么?”&/p&&p&“昨晚我在姐姐家团年,大家吃吃喝喝的很热闹。我喝了两瓶酒,特别想你。那时候已经晚了,没有动车,也没有长途汽车,我就打了个出租车过来了。”&/p&&p&我邀他到我家,他不想我家人看到他邋遢的样子,拒绝了。他看着老婆:“我没带身份证出来,想借你的身份证去酒店补个觉。”表情看上去有点窘。&/p&&p&好友无奈地陪他去了酒店。&/p&&p&接下来几天,每天都在朋友圈看到他们秀恩爱啦。好友带他去逛磁器口、解放碑、朝天门,还带他去母校回忆校园生活。逛完市区,两人又跑去周边景点玩儿了一圈。&/p&&p&我问好友此行的感受。她在电话里答:“如果说婚姻是围城,很有必要偶尔放个风。”&/p&&p&~~~~~~~~~~~~~~~~~~~~~~~~~~~~~~~~~~~~~~~~~~~~~~~~~~~~~~~~~~~~&/p&&p&赏花,品诗,听故事,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a href=&/huaxinfeng& class=&internal&&花信风 - 知乎专栏&/a&&/p&
大年三十,好友突然从四川来到我家。家人在客厅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俩躺在床上开卧谈会。好像回到学生时代,东拉西扯聊了许久才入睡。半夜,好友的电话响了。她压低了声音:“你是不是又喝多了,在说胡话?”过了一会儿,又说:“你就吹吧,现在几点钟了?”…
&p&我就说一个东西,年轻人千万不要碰&/p&&p&这个东西南方人,尤其是湖南海南人吃的多。&/p&&p&这个是什么,槟榔 &/p&&p&今天能劝一个人不碰这个就是我的功德一件,劝一个人戒掉就是我种了福田。&/p&&figure&&img src=&/v2-249cddde8bd7bbda7eccc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249cddde8bd7bbda7eccc9_r.jpg&&&/figure&&p&&br&&/p&&p&这个东西,有一定成瘾性&br&而且危害巨大,一级致癌物,也就是烂嘴巴,口腔癌。&br&我觉得这玩意儿比毒品危害性还大,因为便宜,容易获得。而且据我观察,这个东西越来越流行。原来主要湖南人爱吃,现在好多省份的网吧都提供。&/p&&p&大家经常说我不预警,我就先预警一个&br&胆小的、对恶心画面不能耐受的同志请迅速点赞并关注我,然后转到我的想法,那里有诗和远方。坚强的人请继续看完然后点赞并关注我,再看看我的想法,那里有诗和远方。&br&胆小的、对恶心画面不能耐受的同志请迅速点赞并关注我,然后转到我的想法,那里有诗和远方。坚强的人请继续看完然后点赞并关注我,再看看我的想法,那里有诗和远方。&br&胆小的、对恶心画面不能耐受的同志请迅速点赞并关注我,然后转到我的想法,那里有诗和远方。坚强的人请继续看完然后点赞并关注我,再看看我的想法,那里有诗和远方。&br&重要的事情说三遍!&/p&&figure&&img src=&/v2-e066ef5c5f9b2b599aee57a1f3a0582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fdc123a29d6d96f29af2dbf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2& data-original=&/v2-fdc123a29d6d96f29af2dbfa_r.jpg&&&/figure&&p&手术后&/p&&figure&&img src=&/v2-b6c567ec01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1& data-rawheight=&6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1& data-original=&/v2-b6c567ec01e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060f7dbafc6bdf2d50f01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060f7dbafc6bdf2d50f014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7edf99c555f517befb1d8cbc75c2693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p&这玩意,运气好毁容,运气差火葬场。&/p&&p&不要碰这个玩意,答应我,好吗?&br&能多让一个人看到这个就是积德行善啊,大家别吃这玩意儿,也劝劝周围的亲戚朋友不要吃这玩意。&/p&&p&普度众生,阿弥陀佛&/p&&p&更新一下&br&要的证据&/p&&figure&&img src=&/v2-5d15bdde8a4d35131aece84c4b89fc4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6& data-rawheight=&12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6& data-original=&/v2-5d15bdde8a4d35131aece84c4b89fc48_r.jpg&&&/figure&&p&&br&&/p&&p&在更新一下,当时只是随手用手机写了一写,完全没有想到两天尽万赞,我就来扩展一下&/p&&p&首先强调一点,一次两次接触这个东西并没有太大问题,长期吃问题极其多。&/p&&p&很多知友在评论中说到吃了之后会有头晕,胸闷,喉头不适的症状,为什么呢?因为槟榔中含有一种成分,叫做槟榔碱。它具有有拟胆碱(我们体内的一种重要神经递质)作用,兴奋胆碱受体,促进唾液、汗腺分泌,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有些人吃了还会产生兴奋感,这也是我认为它有一定成瘾性的原因,很多人咀嚼槟榔觉得很爽。&/p&&p&&br&&/p&&p&它有哪些危害&/p&&p&第一,咀嚼肌变大,这个不需要过多解释,天天*锻炼,自然会大,变大之后就会影响面部形象,评论中很多人也说了,瓜子脸吃成国字脸。如果是喜欢只用一侧咀嚼,那更惨。&/p&&p&&br&&/p&&p&第二,对牙齿的危害。这个想都不用想。我们可以通过牙齿的磨损程度来判断一个人年龄大小。年龄大,吃的饭多,牙齿也就磨损大,吃槟榔的人天天咬个这样的木头棒子,你说牙齿磨损的能不快吗?&/p&&p&&br&&/p&&p&第三,口腔恶性疾病。我直接复制了&/p&&p&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submucousfibrosis,OSF)是一种慢性疾病,可侵犯口腔的任何部位。由于固有层的纤维组织变性和上皮萎缩,从而引起黏膜硬化,形成条索,最终引起张口困难,妨碍口腔各种功能的发挥,并成为癌前状态。50年代初期印度(印度丫也是槟榔)首先发现此病,主要发生于印度。我国湖南湘潭、台湾地区也是本病的高发地区。&/p&&p&刘蜀藩、&a href=&///?target=http%3A///lemma/ShowInnerLink.htm%3FlemmaId%3Dss_c%3Dssc.citiao.lin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翦新春&i class=&icon-external&&&/i&&/a&等(1985)在湖南湘潭一带发现&a href=&///?target=http%3A///lemma/ShowInnerLink.htm%3FlemmaId%3Dss_c%3Dssc.citiao.lin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嚼槟榔&i class=&icon-external&&&/i&&/a&者出现黏膜下纤维变性,重者呈板状硬结。注意时间,1985年!&/p&&p& 黄占高、凌天牖等采用黏膜下注射及表面涂布水溶性槟榔提取液(AANE)相结合方法,诱发&a href=&///?target=http%3A///lemma/ShowInnerLink.htm%3FlemmaId%3Dss_c%3Dssc.citiao.lin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D大鼠&i class=&icon-external&&&/i&&/a&颊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在实验第12、16、22及28周分别进行颊黏膜显微镜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模型组动物在各个时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OSF样改变。&/p&&p&采用槟榔提取液可建立OSF动物模型,更明确确定了国内外文献中所提到的OSF的病因与咀嚼槟榔有关。&/p&&p&&br&&/p&&p&
口腔癌咯&/p&&p&&br&&/p&&p&有些人的逻辑啊,说这个是药可以天天吃。这个的确可以入药,药理作用我前面已经说了。但是你没见谁天天嗑药吧,天天磕不怕有副作用?&/p&&p&&br&&/p&&p&新浪微博
开客栈的神经科医生&/p&
我就说一个东西,年轻人千万不要碰这个东西南方人,尤其是湖南海南人吃的多。这个是什么,槟榔 今天能劝一个人不碰这个就是我的功德一件,劝一个人戒掉就是我种了福田。 这个东西,有一定成瘾性 而且危害巨大,一级致癌物,也就是烂嘴巴,口腔癌。 我觉得这…
&p&&b&首发于我的英语学习公众号:赛门喵Simon&/b&&/p&&p&&b&—-&/b&&/p&&p&&b&我用这篇帖子终结一切「如何背单词」的问题。本文手码7000字,纯干货,包含单词资源下载,背单词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原理。希望用这篇长文,改变绝大多数人对背单词的错误认识。&/b&&/p&&p&对于背单词,主要的问题归结起来无非如下几个: &/p&&ol&&li&一般人需要多大的词汇量?2,3万的词汇量有必要么?&/li&&li&到底是通过死记硬背来记?还是通过阅读背诵?&/li&&li&背单词如何实操呢?&/li&&/ol&&p&&b&首先澄清一个事实,背单词纯粹就是一个技术性的活动。&/b&「技术性」说白了意味着满是套路,它和智商,天赋和悟性这些先天特质没有一毛钱关系。也就是说,只要你采用科学的方法,稳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你的词汇量完全可以超越奥巴马。因此,不要把单词量低归结为缺乏语言天赋。 &br&&br&&/p&&ol&&li&&b&词汇量2,3万值得羡慕吗?有必要吗?&/b&&/li&&/ol&&p&有人偶尔会在朋友圈不经意地晒一下自己两三万的词汇量,换来下面一片膜拜之声。看到别人这么牛逼,你也发誓要在短期内将词汇量提升到3万,届时也可以云淡风轻地在朋友圈炫耀一下了。&/p&&p&如果你真的跑去买一本高阶词典或红宝书,开始无差别地背每一个单词,我首先为你的这种奋斗精神鼓掌,然后我会笑你蠢得可爱。为了早点点醒你,我现在告诉你一个事实,这是个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事实: &/p&&p&&u&&b&英语单词之间是极其不平等的,它们是分阶级的!&/b&&/u&&/p&&p&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从牛津英文语料库(OEC)挖来一张图如下,这图啥意思? &/p&&figure&&img src=&/v2-efffc6ef881d91_b.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v2-efffc6ef881d91_r.png&&&/figure&&p&第一列是单词数,第二列是对应单词在英语里出现的频率——也就是你遇到这些单词的可能性,第三列是对应单词一些例子。这是一张非常有意思的图,它揭露的事实甚至有一些反直觉哦: &/p&&p&&b&英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词竟然占了所有英语25%的内容,换一种说法——你仅仅需要掌握10个单词就可以「理解」英语世界里25%的内容;更近一步,如果要理解英语世界里一半的内容,你只需要认识100个单词就够了!!如果你再厉害些,掌握了最高频的1000个单词,你就可以理解75%的内容了。&/b&&/p&&p&也就是说,词汇量越低的人,背一个单词的回报是巨大的,这种回报随着词汇量的上升大幅度递减。以至于到了高阶的时候(90%),需要多背43,000个单词才能仅仅扩展5%的内容。&u&国内的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词汇量停留在&1000的范围内,他们能够理解大部分简单的日常用语(75%),但是一旦涉及到原版书,电影,报刊博客等内容(90%)就必须要仰仗字典了。&/u& &/p&&p&从大部分人所在的初级(1000)到中级(7000),需要提高6000个单词,这是大部分人觉得词汇量提升困难的原因。 &/p&&p&英语母语人士仅仅需要7000个单词来表达90%的场景。这是什么概念呢?&u&当我随便扔给你一份《经济学人》,或原版书,或美剧,或Youtube,任何内容,任何频道的英语内容,如果你有7000的词汇量,你可以理解其中90%的内容。事实上,由于语境的帮助,剩下10%的生词你基本可以推测出来。&/u& &br&&br&看到这里明白了吗? &br&&br&&b&真正决定你英语好不好的关键在于这7000个高频词汇,它们才是英语里真正的核心词汇。你需要:一,理解每个词的意思;二,能够主动正确地运用它们。能做到这两点,即便你的词汇量只有7000,你的英语水平也已经处在全中国1%的塔尖。&/b&&/p&&p&这7000之外的单词出现的频率最多也不过10%,这意味着你朋友圈那些炫耀词汇量的人,如果他们之后不能保证不断地温习这些词汇,迟早也会由于缺乏重复,而忘得一干二净。所以,这实在没什么好羡慕的。 &br&&br&&u&并不是所有的单词都值得你平等对待,你应该把大部分时间花在7000个核心词汇上。之外的低频词汇,由于出现的概率最高也只有10%,即便遇到了再查阅也不会耽误太多时间,它们不应该占用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u&&br&&br&&br&实际上,根据权威网站 &i&&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styourvocab&i class=&icon-external&&&/i&&/a&&/i& 的统计,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的词汇量在2之间,也就是说,如果你随便拉来一个老外,给他上图「50000」档的单词,他可能也只认识一两个,而在「&1,000,000」档中有非常大的可能他连一个单词也不认识。但这并不影响人家英语牛逼啊!!! &/p&&figure&&img src=&/v2-ebffeccd383be01fe08f_b.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15& data-rawheight=&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5& data-original=&/v2-ebffeccd383be01fe08f_r.png&&&/figure&&p&&u&所以词汇量大不等于英语牛逼,更多取决于你对核心词汇的掌握程度!!!&/u&&/p&&p&&br&&/p&&p&因此,千万不要买一本词汇量几万的高阶字典或者词汇表,然后开始苦背,这种努力虽然可以自我感动,但它本质上是一件极其愚蠢的行为。 &/p&&p&&br&&/p&&p&而从结果上看,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将词汇量提升到7000是一件回报率极其高的事情。&b&以应试的角度,四级词汇量为四千,六级六千,考研大纲要求也不超过六千,而这些词汇基本上包含在了7000核心词汇里。&/b&从提升英语能力的角度看,7000词汇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词汇是你英语学习的真正屏障,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有质量的英语学习材料——报刊,书籍,美剧都无法拿来学习,如果频繁查字典效率又太过低下。&b&词汇量提升后,好似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英语学习马上轻松起来,任何你感兴趣的材料,美剧,原版书,公开课等,任你挑选,学习渠道多到令人发指。&/b& &/p&&p&&br&&/p&&p&当你越过这个分水岭后,伴随着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这些核心词汇又会反复不断地在各种语境下面重现。这时候理解已经不成问题,7000以外的词汇就可以在阅读中不断地完善。告诉你们一个事实,当你的阅读量足够大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无需费力地去记单词,常常是查一下字典就能够记住了,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p&&p&&br&&/p&&p&&u&所以,英语单词就像一个金字塔形状一样,底部的高频词汇构成了英语世界的基础。你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这些核心词汇上,而不是傻呵呵地去追求一个漂亮的数字,那决定不是聪明人的选择。&/u& &/p&&p&&br&&/p&&ol&&li&&b&到底是通过死记硬背来记?还是通过阅读背诵?&/b&&/li&&/ol&&p&&u&当你的词汇量低于7000的时候,死记硬背绝对是最有效率的方式。&/u&&/p&&p&刚才说过,词汇量低是学英语的直接束缚。譬如很多人跑来说阅读理解看不懂,期刊杂志看不懂……他们还把原因归结为语法差,其实没有那么复杂,绝大多数人看不懂或者听不懂都是因为词汇量太低,和理解能力没有任何关系。另外,如果边学习边查字典,你的学习过程会不断地被查字典打断,让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同时也非常影响学习的流畅度。所以,&b&最有效率的办法是,一次性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先把核心单词解决掉,然后就可以吃着火锅唱着歌,随意选择任何你喜欢的学习材料,极其畅快地提升英语!&/b& &/p&&p&&br&&/p&&p&&u&当词汇量低于7000的时候,学习的策略就是:只追求量,不追求精通。通过背中文释义的方式,用最快的速度将词汇量提升到7000门槛。&/u&&/p&&p&&br&&/p&&p&&b&这种只追求数量的方法可以迅速让你迈过英语学习的分水岭,但是它有一个非常大的副作用——单词本身虽然只是26个字母的排列组合,但是其往往蕴含着文化和语境的内涵。而我们身处英语文化之外,本身就缺失理解的文化基础,那么这种脱离语境的背单词方式是无法让我们真正理解一个单词的,更不要能够准确地运用单词了。&/b&这其实也是很多人支持通过阅读背单词,反对死记硬背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首先,核心词汇通过阅读记忆效率太过低下,由于学习过程不断被查字典打断,真正能通过阅读积累大量词汇量的人凤毛麟角。长痛不如短痛,索性提前一次性解决。&/p&&p&&br&&/p&&p&另外,从实用角度出发,大部分人并不需要理解单词背后的文化意义啊。虽然很多人嚷嚷着要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如果不出国,不在外企的话,你讲给谁听呢?&b&大部分人学习英语的需求是能够阅读和听懂,而非口语和写作,因此只需要明白单词的拼写和中文意思就够了。&/b&比如一个程序员,他对英语的最大需求是看技术文档,也就没有必要搞懂单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只有需要在口语和写作中准确运用单词,才需要细致地了解单词的内涵。即便如此,掌握单词的内涵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学习,是一个长期完善的过程。 &/p&&p&&br&&/p&&p&&u&当然,上面提到的副作用是可以弥补的,方法就是通过后期大量的阅读。死记硬背—&记忆意思;比如rant和gossip这两个词可能都是按照「八卦」这个中文释义背的。后来在阅读的具体语境中遇到后,你能读懂句子的意思。同时你带着疑虑再次查阅英英字典,&b&注意,这个时候你查字典不是为了释义,而是带有目的性地去掌握单词背后的内涵,是求「精」,这种「具体语境」+「目的性的查字典」方式会让你对单词的记忆非常深刻。&/b&&/u&&/p&&p&&br&&/p&&p&&u&还有一个原因,由于核心词汇的出现概率是90%,只要后期的阅读输入量足够,这就可以保证这些核心词汇反复不断地在不同语境中出现,那么对这些单词的理解就会一再不断地加深和完善。这样来看,只要保证后期的大量阅读,你大可不必担心死记硬背所带来的副作用。&/u& &/p&&p&&br&&/p&&p&&u&&b&如果你的词汇量大于7000呢?&/b&&/u&&/p&&p&&br&&/p&&p&这时候你不用刻意背单词了,挑选自己喜欢的英文材料,频道什么的,增大自己的阅读输入量。这有两个效果:&b&第一就是会不断地巩固提升对7000核心词汇的理解,将其慢慢转变为你的主动词汇;第二就是你会遇到其余10%的高级词汇,这部分单词就通过阅读去记忆。&/b& &/p&&p&&br&&/p&&ol&&li&&b&背单词如何实操呢?&/b&&/li&&/ol&&p&首先要做的事情应该是测试单词量。友情提示,请不要相信国内单词APP的词汇量测试结果,结果并不准确。这里给你推荐一个比较权威的词汇量网站:&/p&&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词汇量测试&i class=&icon-external&&&/i&&/a& &/p&&p&如果词汇量大于7000,没必要专门背单词,加大阅读输入量就好,通过阅读继续扩大词汇量就好。 &/p&&p&如果词汇量小于7000,请继续往下看,按照下面的步骤执行。 &br&&br&&b&实施策略: 只追求量,不追求精。通过背中文释义的方式,用最快的速度将词汇量提升到7000门槛。&/b& &b&&u&那么,这7000个高频词汇从哪里来呢?&/u&&/b& &/p&&ol&&li&&u&&b&(首选,强烈推荐&/b&&/u&)&b&&a href=&///?target=https%3A///subject/170397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i class=&icon-external&&&/i&&/a&&/b&,英文版是&i&&a href=&///?target=https%3A///subject/229093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i class=&icon-external&&&/i&&/a&&/i&。Macmillan词典标记了7500核心词汇,但是很遗憾它并没有给出词汇表。这本词典收录了大约10万左右的单词量,并对这些词汇做了分级处理。属于7500核心词汇的统一以红色字体呈现,并继续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级别2500个词:一级是最最常用的词,标注三个非常醒目的星号★★★;二级常用词标注两个红星★★;三级标注一个红星★。剩下的词汇为非常用词汇,以黑色字体呈现。基于其庞大的语料库,Macmillan的词频统计是非常权威的。如果你决定用这个词典,请自行购买纸质版。 -&/li&&li&&u&&b&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b&(&i&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COCA&/i&)&/u&。COCA在拥有4亿词汇的文献资料上,统计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前,2词汇。7000核心词汇的pdf文档下载链接为:&/li&&/ol&&p&&b&
链接: &a href=&///?target=https%3A///s/1eR5A4t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1eR5A4t&/span&&span class=&invisible&&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密码: xwa3&/b& &/p&&p&你可以自行选择这两个词频表。如果是麦克米伦,在背单词的时候只要专注于星标红色的单词就可以了,黑色单词一律忽略!!&/p&&p&&br&&/p&&p&&b&我的知乎Live:&/b&&a href=&/lives/217344& class=&internal&&如何正确地背单词&/a&&/p&&p&&br&&/p&&p&&u&&b&一天背几个单词?&/b&&/u&&/p&&p&&br&&/p&&p&根据记忆理论:英语单词的记忆一般需要3-5次才能熟练记住。&u&那么每天的学习就分为两大部分:复习和背诵新词。&/u& &/p&&p&&b&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在高效利用时间的前提下,每天背100个新词是完全可行的。当然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能力越高记忆一个单词所需要的时间短,所以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对数量做调整&/b&。 &/p&&p&复习花费1小时,背诵新词花费1-1.5小时。按照7500的词汇量,一共需要花费天,每天投入在背单词的时间上为2.5小时左右。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将复习和背诵新词分开进行。当然大部分人的初始词汇量不可能是零,所需时间要少于75天,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p&&p&请务必保证这2.5小时的高效时间。 &/p&&p&&b&&u&实操步骤&/u&&/b&&/p&&p&&u&&b&学习环境:&/b&&/u&&/p&&p&&b&请空出大块时间背单词!!我之前会分配出一个专门的时间段来背单词,称之为&u&背单词模式&/u&&/b&。&/p&&p&如果空不出一整块2.5个小时,可以将时间为两部分,早上复习,晚上背新词。&u&背单词模式下,不要用手机背单词!!&/u&!&/p&&p&&br&&/p&&p&&b&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干扰——在手机上背单词会不断地被各种推送和微信打断,而且还要分心抗争自己刷微博,知乎的冲动,这会耗费极大的心力,所以很难长期坚持下来。 &/b&&/p&&p&手机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利用零碎时间复习已经完成的单词!!! &/p&&p&在背单词模式下,提前准备下面几件事: &br&&/p&&ul&&li&一台电脑:上面有excel形式的自制单词表+字典。(下面我会细说)&/li&&li&若干张白纸和一支笔&/li&&li&安静的环境和一颗拥有inner peace的心 :)&/li&&li&除了水,不要放任何零食&/li&&li&不看手机&/li&&/ul&&p&&b&每日学习分为背诵新词和复习两部分,现在给出具体的操作细节:&/b&&/p&&p&&b&背诵新词:&/b&&/p&&p&①&u&. 录入新词list&/u&。电脑上新建一个空白Excel,按照核心7500单词表,从上一次录入的最后开始录入到新建 excel的第一列。 &/p&&p&看上去非常熟悉的词汇,跳过不录入! 对于自己模棱两可的词汇,录入! &/p&&p&录够100个新词,保存在一个专门的文件夹下,命名为「List_01」,后面的数字顺序排列,表明是第几个list,如果你够自律的话,这个数字应该和你的学习天数保持一致。 &br&&br&注意:COCA是按照词频顺序排列的,所以排在前面的很多单词可能都认识(如下图),请根据自己现有词汇量选择第一个list的起点位置。 &/p&&figure&&img src=&/v2-4ca1919df2fbb4c61aeb30_b.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66&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6& data-original=&/v2-4ca1919df2fbb4c61aeb30_r.png&&&/figure&&p&②. &u&开始背背背&/u&。&/p&&p&提前在电脑上安装有道,欧陆,或者任何其它你觉得靠谱的字典(&u&英汉字典&/u&)。 &/p&&p&&b&&u&为了提高效率,背单词的中文意思&/u&&/b&。 &/p&&p&然后拿笔在白纸上重复写,并且不断在脑海中强化单词本身以及建立其和中文意思的对应,直到可以默写。 &/p&&p&重复此过程,直到100个新词全部完成。 &/p&&p&从头开始快速浏览一遍单词,重新温习一下意思模糊的词,完成后当日背新词任务结束。 &/p&&p&&u&注意,不用看例句,英英解释,只用中文释义来背就好。这样可以将效率最大化,这个方法带来的副作用会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不断地得到改善。&/u&&/p&&p&用时:1-1.5小时 &br&&br&&br&&b&复习:&/b&&/p&&p&由于这种背方法缺乏理解的语境和练习,所以是非常容易忘记的,复习在这个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复习的大致策略遵循两点:&u&一是要多次复习,第二是同一个单词的复习间隔要适中,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并且间隔最好逐渐延长。&/u& &/p&&p&按照这个策略,确立复习点: &/p&&ul&&li&第一个复习周期:2天&/li&&li&第二个复习周期:4天&/li&&li&第三个复习周期:7天&/li&&li&第四个复习周期:20天&/li&&/ul&&p&举个例子:假设今天新建的单词表为「List_20」,也就是说这份单词表要在建立日期后的第2天,第4天,第7天和第20天复习。 &br&&br&&u&复习方法&/u&:&u&看着List单词表,回想单词的中文意思,能想起来直接跳过!如果一个单词多次都无法回忆起意思,需要在表上重点标记,可以在当天学习任务的最后多花点时间频繁记忆一下。&/u& &/p&&p&用时:1小时,表单之间的时间分配自己掌握 &/p&&p&&b&每天重复上面两个步骤,知道7000个核心词汇背诵达成!&/b& &/p&&p&&br&&/p&&p&&br&&/p&&p&&br&&/p&&p&&br&&/p&&p&&b&具体的实施办法已经写的很明白了哈。这个办法的优点是高效,缺点在于过高地估计了每个人的自律能力。&/b&所以嘛,绝大多数人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当然成功要是那么容易达成,可能也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吧。 &/p&&p&&u&但是,开始之前科学的心理建设,以及在背单词之中正确的自我引导对于成功完成任务是极其有帮助的,这恰恰也是牛逼和平庸之间的差别,聪明人总是能够及早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并且做出积极的自我引导。相反,平庸的人被自己的情绪左右,最终在焦虑中迷失自我。&/u&&/p&&p&年轻人做事像一把将要出鞘的剑,蓄势待发,总是用各种各样的任务塞满自己的时间,既要2个月背完7000单词,同时还要健身练出8块腹肌,于此同时还要每天读3个小时的书……要求设立的太高太多,但凡有一点没有完成,就会陷入到自责之中,自责带来压力,于是就会寻找娱乐性的活动(打游戏,吃很多事物)来缓解压力,带来更大的自责,于是跌入恶心循环。之前设立多项任务却没有一件能坚持到底,雷声大雨点小,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p&&p&&u&你要明白,任何人都无法一夜之间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你的任务设置一定要可执行,要为任务规划好优先级,比如这3个月我的主要任务是背单词,健身和读书可以降低要求。&/u&&/p&&p&&b&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耗费了一些在背单词上,就不会有太多留给别的任务了。&/b&&/p&&p&&u&所以,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背单词的优先级,这段时间只做好背单词这件事情就好。&/u&&/p&&p&我是在大学的时候完成的背单词过程,在两个多月的过程,我因为偷懒中断过几次,但是这个时候我不会自责,我会用积极地鼓励自己。现实中有人健身,可能中途没忍住出去玩中断了一次,就自责自己没有坚持下来,认为自己很失败,于是就放弃了。这真的很蠢!其实你不妨观察一下,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周期性的陷入倦怠期,情绪低落,不想上班,不想工作,不想学习。人的天性如此。聪明人会及早意识到这一点,不苛责自己,调整自己继续回到正轨上;相反,另外一些人会不断自责,逃避现实。 &/p&&p&&b&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出现懈怠不要自责,鼓励自己做的更好。当你进入这种正向循环之后,背单词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b& &b&坚持背单词要耗费意志力,意志力和身体状况息息相关。&/b&&/p&&p&《哈佛商业周刊》有一篇著名文章Manage Your Energy, not Your Time,是说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精力却不同。为了保证高效的学习,学会管理精力是非常重要的。&u&在一个好的情绪和精神条件下,做事情的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当你情绪低落,身体疲惫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学习,应该去休息恢复体力。&/u& &/p&&p&提升精力的方法有很多: &/p&&ul&&li&保持运动&/li&&li&每天听听舒缓的音乐(10 / 20分钟)&/li&&li&学习过程中保持break&/li&&li&早睡早起&/li&&/ul&&p&我在新加坡工作的时候,大约有三个月的时间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晚上10点半就睡觉,晚上还会去跑步。现在回国,虽然不会起那么早,但是运动的习惯每天都在保持。&b&这些好习惯可以帮助你保持充沛的精力,每天都是精神饱满地做事情。&/b& &/p&&p&最开始用意志力持续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人很容易产生倦怠感,这是因为人本能地会对重复性的行为产生排斥。缓解这个办法你可以尝试: &/p&&p&&u&每天的单词任务一旦完成,马上就结束,并且给自己一个正向的自我肯定。这时候你对当天学习的心理印象是积极的,这种感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累积,逐渐形成一个具有成就感的积极的心理感受。那么,在每天开始学习之前,你的心态不会是消极痛苦的,而是一种愉悦的心态。很多人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后,觉得自己好棒,然后想超额完成任务,最后把自己搞的精疲力尽,对学习的热情完全消失。如果每天的学习都以这种形式结束,那么学习在你心中的印象就是痛苦感的累积。所以学会见好就收,这样才能细水长流。&/u&&/p&&p&戒贪心,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精力,你可以非常愉悦短期将自己的词汇量提升起来,进入到一个新的广阔世界,开开心心学习英语。 &br&&/p&&p&&b&手码了7000个字,你不点个赞吗?&br&&/b&&/p&&p&&br&&/p&&p&&b&我的知乎Live:&/b&&a href=&/lives/217344& class=&internal&&如何正确地背单词&/a&&/p&&p&---&/p&&figure&&img src=&/v2-e2cf8ef4fd1c_b.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1&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1& data-original=&/v2-e2cf8ef4fd1c_r.png&&&/figure&&p&(也可以微信内搜id:NowEnglish)&/p&
首发于我的英语学习公众号:赛门喵Simon—-我用这篇帖子终结一切「如何背单词」的问题。本文手码7000字,纯干货,包含单词资源下载,背单词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原理。希望用这篇长文,改变绝大多数人对背单词的错误认识。对于背单词,主要的问题归结起来无非如…
-----------------第一次收到这么多赞,还上了知乎日报,真的很感谢大家的厚爱----------------&br&原题目是怎么样的配色会令人觉得舒服,有什么科学依据?所以大家看到ppt点进来的也许会觉得有点失望,觉得没有针对性地讲ppt,敬请谅解。答案原创,有不对的地方希望指出,谢谢~~&br&-------------------------------------------------------------------------------------&br&因为暑假正好要教一门叫color and form的课,所以觉得整理梳理一下也正好。&br&哎呀呀呀要[科学]呀我好头疼~ .........?_?.........&br&好不容易想努力写一次答案各位看官觉得有用就点个赞么么哒~&br&一.先普及色彩的几种组合方式:&br&&figure&&img src=&/40d32333bbea766b0af7aaefeb6831bb_b.jpg& data-rawwidth=&916& data-rawheight=&8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6& data-original=&/40d32333bbea766b0af7aaefeb6831bb_r.jpg&&&/figure&首先上个色轮镇楼!&br&&figure&&img src=&/74fe88eeaaf9fa8b7440bb_b.jp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3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figure&这个冷-暖色系大家大概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与问题关切不大,只是顺便一提&br&&figure&&img src=&/b769caf272528caaf0340a_b.jpg& data-rawwidth=&378& data-rawheight=&3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8&&&/figure&&br&&b&Complementary color scheme-互补色&/b&&br&在色轮上互相对着的颜色,如图所标红配绿。这种高度色差的色调,尤其在这样的这样的纯色下显得十分强烈,通常这样的互补色我们都会通过&b&改变明度降低纯度&/b&的方法来让它们看起来不那么刺眼。互补色用起来要注意,很多广告和招贴为了吸引眼球经常会使用。&br&&br&&figure&&img src=&/cef0ae805cc_b.jpg& data-rawwidth=&1054& data-rawheight=&7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4& data-original=&/cef0ae805cc_r.jpg&&&/figure&&br&降低纯度的互补色非常和谐好看有木有,而且设计中一般都会降纯度的,用大纯色一般都是出于某种视觉冲击需要。&br&&figure&&img src=&/2ccd720d4c4cc49f1453_b.jpg& data-rawwidth=&645& data-rawheight=&8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5& data-original=&/2ccd720d4c4cc49f1453_r.jpg&&&/figure&&br&室内设计中互补色的应用&br&&figure&&img src=&/53b2f34a00cba47b4c134aa49e8707d7_b.jpg& data-rawwidth=&1222& data-rawheight=&6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2& data-original=&/53b2f34a00cba47b4c134aa49e8707d7_r.jpg&&&/figure&时尚领域同理,互补色中总能让一个颜色特别出挑。蓝橙互补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互补色组合。当然红绿、紫黄等等也是常用且很好看的。&br&&figure&&img src=&/b5fde366c0e15ff2ed2de_b.png& data-rawwidth=&1222& data-rawheight=&7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2& data-original=&/b5fde366c0e15ff2ed2de_r.png&&&/figure&&br&&br&&br&&figure&&img src=&/e9d7bdb9ae18b50e2acb74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7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br&&strong&Analogous color scheme-同类色系 &/strong&&br&即色轮上左右两个邻近色,这个通常都好用,也不容易用错。通常同类色都会用来营造比较安静祥和舒服的色彩氛围,因为这样的色彩组合就是在大自然中最常见到的,比如绿树成荫啦蓝天海洋啦。但是在选择这样的颜色的时候在&b&比例上注意调和&/b&,选择一个为主要的颜色,其他一个为辅。&br&&figure&&img src=&/5c500da0f2e199b735ef893be494968f_b.jpg& data-rawwidth=&437&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7& data-original=&/5c500da0f2e199b735ef893be494968f_r.jpg&&&/figure&看我大自然色多么和谐美丽~&br&举几个例子来说吧:&br&&figure&&img src=&/fe47b0a0dcbfaa56d9ed_b.png&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7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fe47b0a0dcbfaa56d9ed_r.png&&&/figure&日常中常见的同类色系, 是不是很和谐舒服?&br&&figure&&img src=&/ff096e0e97f3f99dec4bd0_b.jpg& data-rawwidth=&827& data-rawheight=&10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7& data-original=&/ff096e0e97f3f99dec4bd0_r.jpg&&&/figure&梵高的自画像,可以看到不同的蓝色的运用,包括皮肤都是受环境色影响偏冷绿。这样的画面比较安静祥和,也可以因为颜色的关系是冷寂忧郁,但总体的氛围是安静的,是很稳定的用色。&br&图片摘自:&a href=&///?target=http%3A///ArtLex/p/postimp.vangogh.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rtLex on Post-Impressionist Vincent van Gogh&i class=&icon-external&&&/i&&/a&&br&&figure&&img src=&/a6cdbb7d4631d44bfa90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a6cdbb7d4631d44bfa90_r.jpg&&&/figure&同样,塞尚的作品Houses in Provence. 取色于自然就一定会是和谐统一的。&figure&&img src=&/472361dee6c08ad52ad4_b.jpg& data-rawwidth=&495&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5& data-original=&/472361dee6c08ad52ad4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4fd63de5889edbbf2791_b.jpg&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9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4fd63de5889edbbf2791_r.jpg&&&/figure&在日常生活中,各类设计中也常常见到同类色的应用。&br&如上图所示,这里可以看到黄棕色系,黄色是主打颜色,黑白灰随便用,和什么颜色都是相配的。&br&&figure&&img src=&/4b1bb34a1d4fff92f9c40a_b.png& data-rawwidth=&1302& data-rawheight=&7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2& data-original=&/4b1bb34a1d4fff92f9c40a_r.png&&&/figure&&br&前面有个答案是针对服饰的色彩搭配的,已经说得很详细了,我就顺带这个同类色系补两张图片,不复赘述。&figure&&img src=&/cb723e6697c2bdb5fa05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figure&&br&&strong&Triadic color scheme-三色系&/strong&&br&这种色彩搭配通常都非常的有鲜亮活泼,但尽量不要用三个大纯色的搭配,要用它们降纯后的的灰度色,然后也是要有一个主次关系,一个颜色为主,另两个为辅。&br&&figure&&img src=&/ed95cfca7d0f10ed35c4b0bbae10f962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玉米的大块明黄色显然就是画面中主导的颜色,再用两个降低纯度的颜色相对小面积为辅助。&br&&figure&&img src=&/eacee4cce44f34_b.jpg& data-rawwidth=&379& data-rawheight=&5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9&&&/figure&玫红色在其他两个纯度相对较低的颜色中比较突出,还有桌上的花和琉璃瓶做呼应&br&&figure&&img src=&/5a7d003bb8ccfc6b35faee_b.png& data-rawwidth=&1128& data-rawheight=&7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8& data-original=&/5a7d003bb8ccfc6b35faee_r.png&&&/figure&同样,再时尚领域和室内设计都可以应用起来,色调比较鲜亮活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撞色”的感觉。&br&&br&&figure&&img src=&/04f4e3afdb7b_b.jpg& data-rawwidth=&386& data-rawheight=&3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6&&&/figure&&br&&br&&br&&strong&Split-Complementary color scheme-分散互补色系&/strong&&br&和互补色很相似,其对立色是补色的邻近两色。如图绿色的补色是红色,那它的分散互补色就是紫红色和橙红色。也和互补色一样,其视觉差很大,也是容易吸引人眼球,但是没有补色的强度高。但用分散互补色比补色保险,所以也不偿为一个保险又出彩的选择。&br&&figure&&img src=&/afd6a089cabf1f0e667ee25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所以请参照色环,绿色对应的分散互补色应该是紫罗兰色或橙色,这里我们用了紫罗兰配绿色&br&&figure&&img src=&/cf833c289f54e803fcdeeb_b.jpg& data-rawwidth=&1422& data-rawheight=&10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22& data-original=&/cf833c289f54e803fcdeeb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74b7ef2f3eb46bac7fc3_b.jpg& data-rawwidth=&407& data-rawheight=&4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7&&&/figure&同样的梵高自画像,你可以看到绿色大衣和背景橙色的分散互补色的对比,强烈但不至于过分。这张感情明显比之前那张同类色的要强烈得多。而从画中他刚割去的左耳也可以窥得他这个时期的精神状态。&br&&figure&&img src=&/ef548bf870ff427254dce8_b.jpg& data-rawwidth=&571& data-rawheight=&4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1& data-original=&/ef548bf870ff427254dce8_r.jpg&&&/figure&并不是橙色与蓝色的互补,而是对蓝色向绿色过渡的青色。&br&&br&&figure&&img src=&/616eebd28fc1_b.jp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3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figure&&br&&br&&br&&strong&Rectangle (tetradic) color scheme-矩形色系/四色系&/strong&&br&两对分散互补色组成的色系,其特点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但应用时应注意主体色彩要突出,然后就是冷色和暖色的使用一定要平衡。&figure&&img src=&/ca02f999bf746b04aca1a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a02f999bf746b04aca1a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321819bac4ec45b7bdf8e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0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321819bac4ec45b7bdf8ea_r.jpg&&&/figure&其实说白了就是两对互补色的应用,对色彩没有把握的话不要轻易尝试,很容易混乱。但像这张时尚摄影把黄色对紫色,玫红对蓝绿的色彩用到这样极致的真是需要非常深厚的功力。&br&请注意每块颜色的比例,在构图中的位置,模特的姿势等等,太有的讲究了。&a href=&///?target=http%3A///trends/kasia-wrobel%23%21/photos/87559/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raphically Geometric Monotography
&i class=&icon-external&&&/i&&/a&&br&&figure&&img src=&/21dcc8cc57ec8_b.jpg& data-rawwidth=&366& data-rawheight=&37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6&&&/figure&&br&&br&&strong&Square color scheme-方形色系&/strong&&br&和前面矩形类似,方形色系也是两对互补色的应用,对色彩没有把握的话不要轻易尝试,很容易混乱。&br&&figure&&img src=&/bbd0e953dec_b.jpg& data-rawwidth=&418& data-rawheight=&6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8&&&/figure&fashion feature from august 1967 seventeen magazine &br&1967年vogue杂志里的照片,红绿的小面积运用,和大面积的黄紫色搭配。&br&&figure&&img src=&/bf8bdbbb5e91d_b.png& data-rawwidth=&872& data-rawheight=&7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2& data-original=&/bf8bdbbb5e91d_r.png&&&/figure&我还是非常喜欢这种大胆的色块运用的,但一定是对各块颜色的形态、面积、和其他颜色的比例都经过反复的掂量之后再使用。&br&&figure&&img src=&/baa101d8b88cdd823f306f_b.jpg&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9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baa101d8b88cdd823f306f_r.jpg&&&/figure&&br&这个好好说下,调过颜料的童鞋们都知道,原有的颜色我们叫做纯色,也就是出现在色轮里面的颜色,它们是在色相上进行横向的变化。然后上面这些小格格们就是纵向的变化啦,也就是驶向“高级”之路。&br&1. 第一个是浅色调,即在纯色上加白达到提亮的效果&br&2.然后是暗色调,即在纯色的基础上添加黑色不断地降低明度&br&3.是灰色调,这个不一定是加灰色,也可以通过加互补色来降低纯度&br&&br&&b&二. 色彩学的模型&/b&&br&1. 奥斯特瓦尔德理论&br&我都说到横向纵向了,你们就要明白色彩不是一个平面的东西,要建个立体模型才能说清楚呀~这个答案重点就在这里了,前面的只是基础理论铺垫,因为题主注明要科学依据,所以我才写着部分。但是我知道大部分的同学们不会有耐心看下去了,我就是写写,看不看由你~&br&这个模型的名字叫做Ostawald color system, 是由德国物理化学家&b&弗里德里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b&发明的!&br&&figure&&img src=&/c06aebe290ea9698fac78_b.jpg& data-rawwidth=&682&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2& data-original=&/c06aebe290ea9698fac78_r.jpg&&&/figure&&br&&p&奥斯特瓦尔德颜色系统的基本色相为黄、橙、红、紫、蓝、蓝绿、绿、黄绿8个主要色相,每个基本色相又分为3个部分,组成24个分割的色相环,从1号排列到24号。&/p&&figure&&img src=&/bde8ad979f17_b.jpg& data-rawwidth=&972&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2& data-original=&/bde8ad979f17_r.jpg&&&/figure&&br&&p&
奥斯特瓦尔德色相环&/p&&p&&br&  奥斯瓦尔德的全部色块都是由纯色与适量的白黑混合而成,其关系为&br&     白量W+黑量B+纯色量C=100&br&  消色系统的明度分为8个梯级,附以a、c、e、g、i、l、n、p的记号。a表示最明亮的色标白,p表示最暗的色标黑,其间有6个阶段的灰色。这些消色色调所包含的白和黑的量是根据光的等比级数增减的,明度是以眼睛可以感到的等差级数增减决定的。&br&&/p&&p&&figure&&img src=&/06bdedeb44793ee7dbe62872_b.jpg& data-rawwidth=&1746& data-rawheight=&1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46& data-original=&/06bdedeb44793ee7dbe62872_r.jpg&&&/figure&从上表可以看出,作为色标的白(a)比理想的白色含有11%的黑量;而作为色标的黑(p)则比理想的黑含有3.5%的白。并且还有如下关系:&figure&&img src=&/6c4005efade0b83682ce47_b.jpg& data-rawwidth=&233& data-rawheight=&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3&&&/figure&&br&将分级的数字代入则得:&figure&&img src=&/6ab7be464ced497afa118_b.jpg& data-rawwidth=&407& data-rawheight=&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7&&&/figure&  从这种明度分级的方法即可看出并&b&不是按照视觉特征来分级的,这是该系统的一大缺点。&/b&&br&  把这个明度阶梯作为垂直轴,并作成以此为边长的正三角形,在其顶点配以各色的纯色色标,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色相三角形(下图所示)&/p&&figure&&img src=&/441b357f673ab09bb4ae5e17e5e75eeb_b.jpg& data-rawwidth=&504&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4& data-original=&/441b357f673ab09bb4ae5e17e5e75eeb_r.jpg&&&/figure&&p&
奥斯特瓦尔德等色相三角形&/p&&p&  奥斯瓦尔德颜色系统共包括24个等色相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共分为28个菱形,每个菱形都附以记号,用来表示该色标所含白与黑的量。例如某纯色色标为nc,n是含白量5.6%,c是含黑量44%,则其中所包含的纯色量为:&br&      100-(5.6+44)=50.4%&br&  再如纯色色标为pa,p含白量为3.5%,a含黑量11%,所以含纯色量为:&br&     100-(3.5+11)=85.5%&br&  这样作成的24个等色相三色形,以消色轴为中心,回转三角形时成为一复圆锥体,也就是奥斯瓦尔德颜色立体。&br&  奥斯特瓦尔德色系通俗易懂,它给调配使用色彩的人提供了有益的指示。在做色彩构成练习中的纯度推移时,奥斯特瓦尔德色系的色相三角形不啻可以视为一种配方的指导,此外,色相三角形的统一性也为色彩搭配特性显示了清晰的规律性变化。奥斯特瓦尔德色系的缺陷在于等色相三角形的建立限制了颜色的数量,如果又发现了新的、更饱和的颜色,则在图上就难以表现出来。另外,等色相三角形上的颜色都是某一饱和色与黑和白的混合色,黑和白的色度坐标在理论上应该是不变的。则同一等色相三角形上的颜色都有相同的主波长,而只是饱和度不同而已,这与心理颜色是不符的。目前采用混色盘来配制同色相三角形,以弥补这一缺陷。&/p&&br&&b&奥斯特瓦尔德认为,&/b&color harmony(色彩协调)的理论中最为重要的&b&&u&顺序&/u&&/b&。也就是你们说的舒服的颜色满足这样的几条:&br&&blockquote&&i&1)Colours harmonise if they are located at the equal white and equal black circle in the O &/i&&br&&i&2)Colours harmonise if they have&/i&&br&&i&3)Colours harmonise if they have &/i&&br&&i&4)Colours harmonise if they have equal hue content.&/i&&br&&figure&&img src=&/ffac1ab_b.jpg& data-rawwidth=&1198&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8& data-original=&/ffac1ab_r.jpg&&&/figure&&/blockquote&&b&这四条原则即,&br&1)颜色在等量的黑白即明度环是协调的。(即平行的圈圈里面)&br&2)有等量的白色的颜色范围是协调的。(即表面纵向那条线)&br&3)有等量的黑色的颜色是协调的。(表面横向那条线)&br&4)在同色的色度里的颜色是协调的 (模型内部纵向的垂直线)&/b&&br&我自己翻译的,如果有歧义请告诉我哦&br&&figure&&img src=&/41733aa68ffcd7cf25c6568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20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br&2. The Munsell Color Solid&br&&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unsell Color S Color Matching from Munsell Color Company |&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i&孟塞尔色彩体系&/i&(Munsell Color System)是&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E5%25BA%25A6%25E5%25AD%25A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色度学&i class=&icon-external&&&/i&&/a&(或&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AF%%%25E6%25B3%259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比色法&i class=&icon-external&&&/i&&/a&)里透过&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E5%25BA%25A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明度&i class=&icon-external&&&/i&&/a&(value)、&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E7%259B%25B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色相&i class=&icon-external&&&/i&&/a&(hue)及&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5%25BD%25A9%25E5%25BA%25A6_%28%25E8%%25E5%25BD%25A9%25E5%25AD%25A6%29%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彩度&i class=&icon-external&&&/i&&/a&(chroma)三个维度来描述颜色的方法。这个&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A2%259C%25E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颜色&i class=&icon-external&&&/i&&/a&描述系统是由美国籍美术教育家&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9%2598%25BF%25E5%25B0%%25BC%25AF%25E7%%25C2%25B7%25E6%259B%25BC%25E5%25A1%259E%25E7%2588%25BE%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尔伯特·孟塞尔&i class=&icon-external&&&/i&&/a&(Albert H. Munsell,)在1898年创制的,在1930年代为&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USD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SDA&i class=&icon-external&&&/i&&/a&采纳为&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B3%25A5%25E5%259C%259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泥土&i class=&icon-external&&&/i&&/a&研究的官方颜色描述系统。至今仍是比较色法的标准。&/blockquote&&br&Munsell目的在于创建一个&描述色彩的合理方法&,采用的十进位计数法比颜色命名法优越。1905年他出版了一本颜色数标法的书,已多次再版,目前仍然当作比色法的标准。蒙塞尔色彩系统着重研究颜色的分类与标定、色彩的逻辑心理与视觉特征等,为传统艺术色彩学奠定了基础,也是数字色彩理论参照的重要内容。&br&&br&孟塞尔颜色立体如下图所示,中央轴代表无彩色黑白系列中性色的明度等级,黑色在底部,白色在顶部,称为孟塞尔明度值。它将理想白色定为10,将理想黑色定为0。孟塞尔明度值由0-10,共分为11个在视觉上等距离的等级。 &p&&figure&&img src=&/8a171c1b9fa_b.jpg& data-rawwidth=&411& data-rawheight=&3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1&&&/figure&
孟塞尔颜色立体示意图&/p&&p&  在孟塞尔系统中,颜色样品离开中央轴的水平距离代表饱和度的变化,称之为孟塞尔彩度。彩度也是分成许多视觉上相等的等级。中央轴上的中性色彩度为0,离开中央轴愈远,彩度数值愈大。该系统通常以每两个彩度等级为间隔制作一颜色样品。各种颜色的最大彩度是不相同的,个别颜色彩度可达到20。&br&  孟塞尔颜色立体水平剖面上表示10种基本色。如图5-18所示,它含有5种原色:红(R)、黄(Y)、绿(G)、蓝(B)、紫(P)和5种间色:黄红(YR)、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在上述10种主要色的基础上再细分为40种颜色,全图册包括40种色相样品。&figure&&img src=&/bde8ad979f17_b.jpg& data-rawwidth=&972&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2& data-original=&/bde8ad979f17_r.jpg&&&/figure&&/p&&p&&br&
孟塞尔色相的标定系统&/p&&p&&br&  任何颜色都可以用颜色立体上的色相、明度值和彩度这三项坐标来标定,并给一标号。标定的方法是先写出色相H,再写明度值V,在斜线后写彩度C。&br&     HV/C=色相明度值/彩度&br&  例如标号为10Y8/12的颜色:它的色相是黄(Y)与绿黄(GY)的中间色,明度值是8,彩度是12。这个标号还说明,该颜色比较明亮,具有较高的彩度。3YR6/5标号表示:色相在红(R)与黄红(YR)之间,偏黄红,明度是6,彩度是5。&br&  对于非彩色的黑白系列(中性色)用N表示,在N后标明度值V,斜线后面不写彩度。&br&     NV/=中性色明度值/&br&  例如标号N5/的意义:明度值是5的灰色。&br&  另外对于彩度低于0.3的中性色,如果需要做精确标定时,可采用下式:&br&      NV/(H,C)=中性色明度值/(色相,彩度)&br&  例如标号为N8/(Y,0.2)的颜色,该色是略带黄色明度为8的浅灰色。&br&  《孟塞尔颜色图册》是以颜色立体的垂直剖面为一页依次列入。整个立体划分成40个垂直剖面,图册共40页,在一页里面包括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值、不同彩度的样品。如图5-19所示,是颜色立体5Y和5PB两种色相的垂直剖面。中央轴表示明度值等级1-9,右侧的色相是黄(5Y)。当明度值为9时,黄色的彩度最大,该色的标号为5Y9/14,其它明度值的黄色都达不到这一彩度。中央轴左侧的色相是紫蓝(5PB),当明度值为3时,紫蓝色的彩度最大。该色的标号:5PB3/12。&/p&&p&&figure&&img src=&/ac07fbb587ac_b.jpg& data-rawwidth=&290& data-rawheight=&26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0&&&/figure&&br&孟塞尔颜色立体的Y-PB垂直剖面&/p&&p&&br&  又如图5-20所示,.是明度值为5的水平剖面,在明度值为5的条件下,红色(R)的彩度最大,黄色(Y)的彩度最小。&/p&&p&&figure&&img src=&/e06dc25f88a391115effb8d781cd95fc_b.jpg& data-rawwidth=&362& data-rawheight=&2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2&&&/figure&&br&孟塞尔颜色立体的明度值5水平剖面
&/p&&br&&figure&&img src=&/d7d624d422d21a9d1be267df6a23d6b2_b.jpg& data-rawwidth=&368& data-rawheight=&33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8&&&/figure&
孟塞尔的色立体&br&&blockquote& 1) T &br& 2) Colours of the same Munsell Hue and the same Munsell C &br& 3) Complementary colours of the same Value and the same C &br& 4) Colours of &diminishing sequences&, in which each colour is dropped down one step in Value as Chroma goes down one step, and so is H &br& 5) Colours on an &elliptical path& in the Munsell colour space.&/blockquote&好了又到了我瞎翻译的时候啦啦啦啦啦~~~~&br&和奥斯特瓦尔德理论相同的是,孟塞尔的色彩原理也认为,色彩的协调舒服基于模型中特定的路径和空间。&br&&b&1)所有的灰色系都协调~ (这也就是前面好多答案里面说了的色彩的灰色调、高级色)&/b&&br&&b&2)孟塞尔色相和饱和度相同的颜色&/b&&br&&b&3)有着相同明度和相同饱和度的互补色&/b&&br&&b&4)呈“递减序列”的颜色,即在色立体中一小块一小块的色彩饱和度呈垂直的变化,也叫做色度&/b&&br&&b&5)在孟塞尔颜色空间呈“椭圆路径”的颜色空间。&/b&&br&&br&说了那么多理论的,我决定好好总结,好好说话,说人话!&br&色调种类综上所述,色调倾向大致可归纳成鲜色调、灰色调、浅色调、深色调、中色调等。&br&1.&b&鲜色调&/b&&br&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后,尤其是中差(90度)以上的对比时,必须与无彩色的黑、白、灰及金、银等光泽色相配,在高纯度、强对比的各色相之间起到间隔、缓冲、调节的作用,以达到既鲜艳又直接、既变化又统一的积极效果。感觉生动、华丽、兴奋、自由、积极、健康等。&br&2.&b&灰色调&/b&&br&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后,于各色相之中调入不同程度、不等数量的灰色,使大面积的总体色彩向低纯度方向发展,为了加强这种灰色调倾向,最好与无彩色特别是灰色组配作用。感觉高雅、大方、沉着、古朴、柔弱等。&br&3&b&、深色调&/b&&br&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时,首先考虑多选用些低明度色相,如蓝、紫、蓝绿、蓝紫、红紫等,然后在各色相之中调入不等数量的黑色或深白色,同时为了加强这种深色倾向,最好与无彩色中的黑色组配使用,感觉老练、充实、古雅、朴实、强硬、稳重、男性化等。&br&4&b&、浅色调&/b&&br&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时,首先考虑多选用些高明度色相,如黄、桔、桔黄、黄绿等,然后在各色相之中调入不等数量的白色或浅灰色,同时为了加强这种粉色调倾向,最好与无彩色中的白色组配使用。&br&5&b&、中色调&/b&&br&是一种使用最普遍、数量最众多的配色倾向,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后,于各色相中都加入一定&br&数量黑、白、灰色,使大面积的总体色彩呈现不太浅也不太深,不太鲜也不太灰的中间状态。感觉随和、朴实、大方、稳定等。&br&在优化或变化整体色调时,最主要的是先确立基调色的面积统治优势。一幅多色组合的作品,大面积、多数量使用鲜色,热必成为鲜调,大面积、多数量使用灰色,势必成为灰调,其他色调依此类推。这种优势在整体的变化中能使色调产生明显的统一感,但是,如果只有基调色而没有感到单调、乏味。如果设置了小面积对比强烈的点缀色、强调色、醒目色,由于其不同色感和色质的作用,会使整个色彩气氛丰富。活跃起来。但是整体与对比是矛盾的统一体,如果对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放松肩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