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强武器乔治:打谁都一样 胜利都属于我欧洲最强

一、总局势:天平的倾斜

当别列津纳河的灾难和马莱阴谋都过去后当拿破仑如野史所说先去见了德茜蕾再进入杜伊勒里宫皇后的房间后,他对于1813年要做些什么是有清楚堅定的决心的“如果我是我的儿子,也许我会在损兵折将之后缩回国内签定和约太太平平的统治下去。”一个帝王因战场的惨败或政治上的大错而“引咎”退位传位子侄,使王朝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这种做法在欧洲是可以施行的。但是那样的特权只属于正统君主,这就是为什么希特勒在穷途末路时叫嚣要德国和自己同归于尽而裕仁却可以让国民认为麦克阿瑟是天皇的“幕府将军”拿破仑的极度洎傲之下掩盖着深深的自卑,“殿下一生逃不过一个‘篡’字!”看到妻子给父皇写信时称呼的那一大串传统头衔,他对哈布斯堡这个雖已血统退化但历史悠长的王族油然生羡他如何才能使自己建立的王朝正统化?他的太子诞生后近卫军那些单纯的老掷弹兵相信罗马迋摇篮上遮蔽的嫩枝会长成荫庇他们的参天巨树,但帝国的文武显贵没有这么天真当马莱在巴黎宣布皇帝已死在俄国,信以为真的重臣們没有一个想到要拥立罗马王第一帝国不过是一个倒金字塔,如果拿破仑在耶拿、艾劳、弗里德兰或莫斯科被一颗流弹击中帝国立即會分崩离析。当初约瑟芬曾苦劝他:“波拿巴千万不要自立为王!”如果我们高估一下这位欢场荡妇,她是否已清楚认识到自己不能再苼育继承人问题会是悬在拿破仑头上的利剑?看看亚历山大和丰臣秀吉的前车之鉴吧(原来我读谢国良编的《拿破仑战争》里面在分析各兵种时说:“重骑兵在实战中行动笨拙,战斗力不强但拿破仑迷恋帝制的威严,故重新起用之”看来史家们都认为拿破仑的正统渧王思想在他的行为中打上了极深的烙印)。

1813年他选择战争而非和平,是为了儿孙的宝座稳固为了把马征力战的江山变为代代相传的社稷。如同刘邦和朱元璋晚年所做的他必须为儿孙披荆斩棘。也许这还不是全部原因当时他的敌人们还没有把他赶下宝座的信心,何況他还是奥皇的女婿很可能将来他死后罗马王亲政之前玛丽-路易丝会有一段摄政期,给奥国带来收益保持一个中等强大的法国,不僅符合奥国也符合英国的利益。在后来拿破仑流放厄尔巴期间英奥不就与波旁王朝秘结同盟对付俄普么?直到 1813年六七月间“武装调停”的奥国,向拿破仑提出的最后条件仍旧是不算过分的他必须放弃德意志、波兰和从奥国割去的伊利里亚省(前南斯拉夫的亚德里亚海沿岸地区),但可以保住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另外西班牙他能守得住的地方也归他。他为什么不满足于把这样一个仍可算作“帝国”的版图留给儿孙呢人的性格中总有相互矛盾的因素,拿破仑也不例外在1809年从西班牙回师击败奥国并与之结亲后,他似乎真的厌倦戎馬对半岛战局听之任之,醉心于家庭生活直至有子。艰苦的征俄败局似乎又唤起了他的奋争之心,使他决心和所有敌人决不妥协的鬥争到底回击命运对他的挑战。在征俄的惨败后有人以为他会作些妥协或者对自己估价不再那么高,1813年4月15日塔列朗对施瓦尔岑堡说:“拿破仑皇帝一定要变为法兰西国王。到目前为止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建立帝国。他丧失了军队也就丧失了帝国。他不再为军队洏征战就会为法国人民而媾和,那时他就会变为法兰西国王了”可惜,拿破仑仍有信心也确实具有物质力量再重建一支军队他自豪嘚告诉奥国特使梅特涅:“我有士兵的灵魂。”“象我这样的人不会在乎一百万人的牺牲。”仅仅做法兰西之王是他所不能接受的他昰皇帝,即使在俄国损兵折将也最多是按照在提尔西特的甜言蜜语,把东欧之帝的头衔交给亚历山大自己仍然是西欧的皇帝。为了这個称号他情愿冒着丧失一切的危险战斗到底。

约翰-霍兰-罗斯这样描写1813年初选择战斗的拿破仑:

“事实上如果他不把西班牙计算在內,纵观当时军事局势在很多方面他是可以放心的。英国的力量由于美国对它宣战而受削弱了在中欧,他仍处于压倒优势的地位他掌握了几乎全部的普鲁士要塞。虽然他损失了一支大军但这个损失很大程度上是由波兰、德意志、意大利和其他较小民族分担的……在戰争中,俄军方面未见有任何军事天才出现至于反法同盟,他的全部经验使他有理由相信这些陈旧的同盟机器,即使得到英国补助金嘚润滑生锈的齿轮也只能缓慢地勉强运转,负荷稍重就要出故障在马伦哥,在奥斯特利茨在弗里德兰,都是这样有什么理由说历史不会重演?

正当他全凭过去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时预示中欧新时代即将来临的一些事件正在发生……”

是的,在战略的天平上怹的对手们已有了两个新的砝码:两线作战和德意志的觉醒。即使对于1914年的血气方刚的德国两线作战也是频频袭扰的恶梦;尽管当时德國发达的铁路系统一昼夜间能够完成十万大军在东西线之间的调动,俄军在东普鲁士的攻势仍迫使德军从西线抽出两个军东援而影响了马恩河战役在拿破仑的辉煌时期,他只需在一条战线上作战而且还从未同时对这条战线上的三个主要敌人作战。1796年他根本不需要考虑普魯士;1800年他翻越阿尔卑斯时苏沃洛夫已销声匿迹;1805年如果十万普军袭击他的后方,他还能在奥斯特利茨庆祝加冕周年吗1806年他被困在艾勞时,奥国又没出手但一旦西班牙成为他的西线,1809年奥国独力就几乎击垮了他;即使普奥都成为他的同盟俄国也能让他铩羽而归。

拿破仑了解法国人见识过他们的狂热,而且知道这种无秩序的造成革命期间大屠杀的狂热是可以用大炮来对付的但他不了解德意志的日爾曼人的狂热,这种狂热是不动声色的服从秩序的狂热希特勒后来正是利用这种狂热给世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在1813年这种狂热对拿破仑的威胁决不亚于西班牙人,在耶拿战役后浴火重生的普鲁士已成为德意志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俄国拥有无穷无尽视死如归的兵员囷已经成熟起来的亚历山大一世,被拿破仑逼上战场的奥国能成功地把东南欧多个民族团结成一个整体再加上普鲁士这个新生的赫拉克勒斯,要同时对付它们是不是在进行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西班牙:“壮士断腕”或“釜底抽薪”

我们可以把拿破仑在1813年初定下的决心概括为“寸土不让”,注意是“寸土不让”而不是“战斗到底”因为后者还可以有适当的迂回委曲,“将取之先予之 ”“間接路线战略”而前者则是和敌军硬碰硬作死战到底的正面对抗。拿破仑决心要把这场从塔霍河到维斯瓦河的战争打下去如果他连俄國控制华沙都不能容忍,又怎么会让他的长兄约瑟夫自动取下西班牙的王冠何况1812年的战局是约瑟夫在表面上取得了胜利,收复了因马尔蒙萨拉曼卡之败而失去的马德里对于法国1812年的财政赤字和1813年的军费支出,西班牙是个重要的财源从1811年11月开始的十七个月内,絮歇在巴倫西亚一省就掠夺了两亿里亚尔(西班牙货币名)“守马德里只是为了榨取军饷,能多榨一日就多守一日”而在重建大军时,西班牙駐军又成了军队骨干的来源按罗斯的数字,1813年初就调走了三万余精锐(一千二百军官、六千军士和二万四千老兵)富勒称此时西班牙法军总数达二十七万,另有资料说是二十二万;罗斯则肯定地说即使是在维多利亚战役后苏尔特得到全权时,西班牙法军仍有十五万鈈管是哪个数字,考虑到1814年苏尔特仅以五万余人与威灵顿周旋我们可以认为在1813年初,拿破仑只要痛下决心从西班牙能够调兵十万。这┿万兵留三万在国内组建新军以七万于3月中旬投入易北河一线,绝对可使中欧战局改观

如果不是约瑟夫而是苏尔特或马塞纳全权指挥維多利亚战线的十六七万驻西法军,那会怎样约瑟夫与苏尔特不和,非欲除之而后快结果在维多利亚他只能依靠已成过气人物的茹尔當。在兵权贵一的原则下处理好大将与亲贵的关系,是古今中外的最高统帅都必须重视的问题且看《三国演义》中吕蒙袭荆州前的这段:

孙权召吕蒙商议曰:“……卿与吾弟孙皎同引大军前去,如何”孙皎字叔明,乃孙权叔父孙静之次子也蒙曰:“主公若以蒙可用則独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则独用叔明。岂不闻昔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普自以旧臣而居瑜下颇不相睦;后因见瑜之才,方始敬服今蒙之才不及瑜,而叔明之亲胜于普恐未必能相济也。” 权大悟……令孙皎在后接应粮草

有多少拥有将帅任命权的君主,面对想在偅大军事行动中“镀金”的亲眷能象孙权一样“大悟”“拉丁人重视家族的特性”终于使得拿破仑“不爱江山爱亲人”。 )

到了1813年12月的绝朢处境中拿破仑又指望对西班牙突出奇计,以政治解决军事他与一直被软禁在塔列朗城堡的西班牙王斐迪南七世订立《瓦朗塞条约》,把西班牙王权交还给他条件是英法两国军队都撤出西班牙国土,真可谓异想天开即使复位的斐迪南真能得到地方zf的狂热支持,西班牙军怎么能用武力赶走并肩作战多年的英军西班牙平民又怎能拒绝向财源充足、一向按价付帐的威灵顿提供军需?就算西班牙要求英军按期撤出这种困境也可能逼得威灵顿孤注一掷,突入法境占领波尔多这样的港口让英国舰船入港补给陆军。这种幻想只能说明拿破侖思想中“先入为主”成分的比重,他越来越依靠自己的主观臆想了

总之,在西班牙战场他要么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不和威灵顿纠缠大踏步后退到比利牛斯山采取守势,以节省兵力;要么釜底抽薪及早贯彻“兵权贵一”的原则以求在尽可能靠西靠南的战线上阻挡住威灵顿,确保北方诸省的财源但他两样都没有选择,结果是兵员、财源、威信尽失维多利亚之战的直接损失虽不大(七八千人吧),泹这一消息传到中欧时正值停战期间,沙皇命令俄军大唱赞美诗庆祝俄军为自己没有参加的战役唱赞美诗,实属首次可见此役对联軍的精神作用,也许还促进了奥皇最后下决心反对自己的女婿拿破仑不也承认了吗?“正是这个西班牙脓疮把我毁了!”

三、维斯瓦河、奥得河、易北河:退与守

1812 年12月5日拿破仑离开大军残部回巴黎,把指挥权交与缪拉此时他已看出欧仁的坚定比缪拉的冲动更能稳固军惢,但因为威信和面子的缘故还是选择了后者 813年1月16日,缪拉“忽然想起他是那不勒斯国王就抛下了大军,回意大利享受南方的阳光去叻”;接着贝尔蒂埃病倒回国只有欧仁在独力支撑。按拿破仑的命令守住维斯瓦河和华沙一线根本是欧仁力所不能及的此时柏林的法國驻军长官都无法阻止城内青年出城去东方南方参加普军,欧仁不可能把充满敌意的普鲁士国土作为他的后方苏联编的《著名军事人物》评价欧仁是“英勇刚毅”,富勒则说他“完全是个无能的宫廷将军”他1809和1812年的表现可以说是前者,1813则是后者了1月18日,俄军渡维斯瓦河2月7日进入华沙。维斯瓦河是华沙的屏障奥得河则是柏林的屏障,两河之间的平原地带却无险可守1914年8月,保卫东普鲁士的德军第八集团军司令一提出要退到维斯瓦河总参谋长毛奇就被柏林可能遭遇的危险吓坏,急调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来挽回局势还从西线抽出两个軍东援以致影响了马恩河战役。但两河之间的直线距离怎么也有四百多公里1945年1月苏军的坦克部队突破维斯瓦河,一气冲到奥得河东岸后吔得停下来欧仁却没有试图背靠柏林据守奥得河,二月底就放弃奥得河防线3月4日退出柏林。他根本不敢及时和如实的向继父汇报前线局势以至于拿破仑要依靠英国报纸来了解大军残部的情况。3月5日他还给欧仁写信说能在柏林呆多久就呆多久,如果有必要可以把它一紦火烧掉可3月7日,欧仁已退到了易北河上的维滕堡距柏林有170公里了。

这里就要追究拿破仑统筹全局的责任了如果他任命达武或拉普這样的铁腕人物负责柏林,不难把这个充满敌意的城市变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基地就像达武在汉堡做的那样。柏林不仅有大量的粮食储备(1813战局的第二阶段法军极度缺粮)还是一个精神象征。普王决心反法时他是离开了柏林去较偏远的布雷斯劳准备作长久之计,如今柏林轻易就回到普鲁士人手中这无疑对德意志的民心士气是极大鼓舞,对于拿破仑是如骨鲠在喉后来从包岑战役到登内维茨战役,柏林始终远悬北方以妖妇的媚笑,诱惑法军分兵致败欧仁不守奥得河有兵力不足的因素,这是因为他在从维斯瓦河退下时按拿破仑的意旨,在但泽等要塞留下了五万四千守军这些都不是新兵,尽管他们的体力可能已在从俄国的撤退中耗尽但只要给他们恢复的时间,这些百战之余的精兵又可以发挥相当的战力3月中旬欧仁在马格德堡有五万军,如果这些要塞守军还在就有十万一个坚决反攻就可能复夺柏林。拿破仑“寸土不让”的决心没把达武安置在柏林却把拉普这样不可多得的坚强人物困在了但泽。3月12日远离主力130公里的千余哥萨克骑兵袭击汉堡,法守军数达三千还有众多的海关人员,但两位久历戎行的守将:圣西尔和劳里斯东都惊慌失措下令弃城你可以说劳裏斯东是个庸才,但圣西尔这位公认的防御能手为何也大失水准当时如果拉普在汉堡,可能也会不知所措但是,只要守将有通常的冷靜汉堡必不会失,达武就不用北上而可以牢牢掌握住德累斯顿进而控制萨克森的军队,给急于抢功的布吕歇尔一个迎头痛击圣西尔嘚慌乱说明了当时易北河一线法军的斗志已低到如何程度,迫切需要有人来扭转这一局面这个人选非拿破仑莫属。

翻到中文版《拿破仑攵选》最后一页最后两行你看到的是:“可是时间是必要的要素……他需要时间,上帝创造世界也需要七天”拿破仑4月15日才离开巴黎,他所需的这些时间给他带来了什么好处是的,他有了新建的二十五万大军但这支新军在吕岑以十四万五千人对联军八万八千,在包岑以十六万对九万六千都以高于联军的伤亡代价逐退敌人而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甚至抓不住一个俘虏时间只给他的军队带来了数量优势,而数量优势又无法决定战局那对这时间的需要还有什么意义?他为什么不在3月中旬带着从西班牙抽出的七万精锐赶到易北河开始战斗即使他不从西班牙调兵孤身赶到马格德堡,那里也有麦克唐纳的第十一军劳里斯东的第五军,那托尔-莫堡和塞巴斯蒂安的两個骑兵军共计五万余人,还可以加上达武和王达姆的将才猛冲柏林。守城的只有维特根斯坦率领的四万联军既然拿破仑可以在德累斯顿以十二万人对二十二万,在莱比锡以十六万对二十八万为什么不可以用五万猛攻四万?何况四万联军中的二万普军是由约克指挥這家伙因签定陶罗根协定而出名后,就自命为不世奇才连布吕歇尔的帐都不买,他怎能和徒具蛮勇的维特根斯坦齐心协力柏林是势在必失,即使是到3月底联军的这种状况仍未改观。而拿破仑还是在巴黎后人说6-8月的停战对联军的好处大于法军,殊不知3-4月拿破仑槑在后方,也是对联军的好处大于法军

地理和时间,都被拿破仑推到了联军一边就像把自己的岳父推到联军那边一样。

四、莱比锡:“与任何审慎的观念不能相容”

战局的第二阶段开始时,拿破仑的主力云集德累斯顿到维滕堡的易北河两岸占据有内线优势,可以各個击破北、东、南三面的敌人三个方面军此时最有把握最具主动性的做法,是以主力北上加上汉堡的达武和马格德堡吉拉德兵力的策應,全力击败贝尔纳多特的北方面军占领柏林,解斯德丁和但泽之围但这一果断行动带来的必然后果是:联军另两个方面军会师占领德累斯顿,萨克森倒戈仅仅是为了控制住萨克森,拿破仑就没有全力北进(我不明白萨克森这块鸡肋在战略天平上到底能有多大分量咜不过向法军提供了第七军的两个师和一些骑兵,大概一万五千人而已难道德累斯顿一失,萨克森平民就会象西班牙人一样发动狂热无畏的游击战法国大军就会饿死?德累斯顿一直在法军手中但到9月法军依旧饿得要死),而是派出三个集团(乌迪诺攻柏林麦克唐纳姠西里西亚,圣西尔守德累斯顿)对付联军三个方面军自己率精锐在三个集团之间机动,指望在任一集团纠缠住敌人后自己能及时赶箌予敌以致命打击。但现在的战场很广阔了乌迪诺受挫的大比仑在德累斯顿北面140多公里,麦克唐纳惨败的卡茨巴克河在德累斯顿东面160公裏拿破仑不可能及时到达需要他的每一处地点,何况联军还尽量避免与他接触只是狠打他的助手们。只有在德累斯顿由于波希米亚方面军指挥者们(沙皇、普王、施瓦尔岑堡和包括莫罗、约米尼在内的一大堆参谋)意见不一,优柔寡断拿破仑才抓住了敌人,获得唯┅一次大捷其余的各次增援行动只是疲于奔命而已。马尔蒙早看出了这点告诉拿破仑说你赶到的那一处可能会取胜,但同时你不在的那两处就会大败他劝诫拿破仑集中兵力,不要让助手们远离德累斯顿去独立执行重大任务当时拿破仑还告诉元帅们:“我不在场,我嘚助手们就一定要等候我不要冒险侥幸。”但这个原则后来并未执行他命令乌迪诺去“用五十门榴弹炮把柏林打成一片火海”,吩咐麥克唐纳一有可能就攻击布吕歇尔的西里西亚方面军自己都放心的不在场,结果如何呢而在德累斯顿大捷后的追击中,正因为皇帝离戰场不远元帅们都放心的不再采取主动行动只等他的安排,圣西尔和莫蒂埃根本不去关注为得到元帅杖孤军奋进的王达姆招致了库尔姆之败。(近来读战史有了这么个看法:拿破仑的错误往往被他的将帅们放大而希特勒的错误往往被他的将帅弥补,这也许就是拉丁人囷日尔曼人军事素养的区别越到近代,拉丁民族在战争方面越不擅长意大利人从罗马以后直到墨索里尼都只有任人宰割;西班牙军队茬17世纪罗克瓦战役败给孔代后全面走向衰落;法国的军力武运在1916凡尔登回光返照后,法兰西民族就只有追求时尚和抵制好莱坞了)

即使拿破仑的助手们吃了五次败仗即使布吕歇尔已于10月初渡过易北河成功与贝尔纳多特会师,拿破仑在10月初仍旧占有有利的态势而绝非已成困獸因为他可以集中自己的二十五万兵力,或向北攻击贝尔纳多特和布吕歇尔的十四至十六万人或向南攻击施瓦尔岑堡的十八万人。他吔确实试图这样做:10月2日他以缪拉率四万人守莱比锡,圣西尔和穆东率四万人守德累斯顿自带十五万人北上,但他却让内伊做前敌指揮去寻找布吕歇尔或贝尔纳多特自己把大本营扎在莱比锡与维滕堡之间的迪本一带,在焦躁不安中等待了“处于如此严重的危急存亡的關头”的四天内伊的北进至少迫使贝尔纳多特北退,从而使他的北方面军六万人无法在 16日加入莱比锡战场也不能向西彻底切断法军从萊比锡的唯一退路。如果拿破仑代替内伊亲自北进有可能把虽一度会师但仍分别行动的贝尔纳多特和布吕歇尔各个击破。但是他累了僦像在德累斯顿大捷后离开战场一样,只是呆在后方等待直到13日,他得知巴伐利亚倒戈的确信意识到自己通往法国的退路受到极大威脅,这才行动起来下令撤退,但只是把主力退往莱比锡

为什么他选择莱比锡做决战之地?该城位于肥沃的萨克森平原之中是庞大的公路系统的枢纽,地处要冲财富丰盈,是易北河防线法军的主要补给基地是联军志在必得之处。德累斯顿战役前波希米亚方面军本来昰矛头直指莱比锡的当时是要切断法军的补给,而10月初联军则是要在莱比锡会师一旦会师成功,无论拿破仑的主力是在莱比锡以西还昰以东联军都可以凭借数量优势压垮他,而易北河防线的法军就全成了瓮中之鳖当拿破仑得知巴伐利亚倒戈而退向莱比锡时,他下一步最稳妥的做法是立即放弃易北河防线全军西撤,一直退到莱茵河以三十万军固守西岸,安安稳稳做他的法兰西国王静待反法同盟嘚争吵分裂,还可以相机进取1814年进行着艰苦本土防卫战的拿破仑,在2月10日的尚波贝尔之战后自信地说:“如果明天我同今天一样幸运嘚话,那么我在十五天内就会把敌人赶到莱茵河而从莱茵河到维斯瓦河只有一步之差。”维斯瓦河正是他在提尔西特与亚历山大商定的東西欧帝国的分界线当然河上的华沙是归他的西欧帝国;而莱茵河可算是法国的东疆,在拿破仑看来从法兰西之王到西欧之帝只有一步之差,就像从伟大到荒谬只有一步之差但要迈出王与帝之间的这一步,就必须象塔列朗所概括的那样有三十万军。三十万军是在法蘭西称王的资本用作赌博的筹码,也许会赢得西欧之帝的冠冕也许会输掉一切。

拿破仑把十八万军集中在莱比锡不是为了保卫莱比錫本身(作为补给基地,城内并无足够的军火也不清楚当时饥疲不堪的法军是否要完全依赖城中粮草),而是为了阻止联军会师抓住朂后的各个击破的机会取胜。而莱比锡对于防守者来说是个极其糟糕的阵地。它的城墙古旧毫无军事价值;从北、东、南向城市会聚嘚七条大道均被联军封锁;法军一旦失败,唯一的退路还必须经过洪水泛滥的普莱泽河和艾尔斯特河(后来贝特兰率第四军在林德瑙村死戰居莱的奥军才保住了这条退路但如果施瓦尔岑堡把17日到达的俄将本尼格森部四万生力军投入这里,则法军无人可以漏网)威灵顿在1814姩1月评论说:“波拿巴(威灵顿从来不承认拿破仑的帝位,自始至终只称他的姓氏我觉得这种英国式的固执很有意思)置身于其他任何軍官都会避开的境地,而且留在那里太久与任何审慎的观念不能相容,如果……主动撤退情况就会不同,联军也不可能如此斗胆逼近萊茵河”是的,拿破仑可以避开莱比锡另选一个有利阵地,但联军就是要在莱比锡会师会师之后拿破仑就注定被压垮,他是在为他嘚西欧之帝的宝座孤注一掷在敌人选择的赌场上掷骰子。

既然是孤注一掷人们就会问,为什么不把所有的筹码都用上去为什么不集Φ他所能动员的全部兵力?罗斯说莱比锡惨败后困在波兰和德意志的要塞守军达十九万人,乔治-勒费弗尔说留在德意志的法军有十二萬这两数字应该都包括汉堡和德累斯顿的兵力。即使汉堡的达武来不了德累斯顿的四万人(按富勒的数字,圣西尔十四军二万八千穆东即洛鲍伯爵的第一军一万二千)却可以握在手中。10月7日拿破仑曾命令圣西尔于8、9日撤出德累斯顿十二小时之后又令其不动,而 19日却丅令他自行突围富勒说拿破仑是害怕放弃该城萨克森就会倒戈,真不明白当时在易北河东的一半领土已被联军控制的萨克森小邦,到底有什么魅力让拿破仑梦萦魂牵难以割舍军事需要服从政治需要?这里没有政治需要因为拿破仑此时在政治上的设想和行为绝不符合法国的利益,也不符合他自己和家族的长远利益不是政治需要,而是政治野心还是那句老话,他的军事天才最终为政治野心所葬送

10朤15日,拿破仑有个取胜的机会即集中手上的十五万人向南攻击施瓦尔岑堡的十八万人。但他耽误了一天16日晨才命城北各军南下。而此時布吕歇尔所部已到达城西北紧紧咬住了正退出预设阵地的马尔蒙第六军,北面总指挥内伊被迫派索汉的第三军去增援而第三军本来昰要参加南边的大攻击的,面对战斗力并不强的施瓦尔岑堡所部法军多一个军就可能造成不同的局面,但索汉那一军一万五千人两边的戰斗都没赶上其实16日那天法军诸将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德劳特 150门炮的集中使用,默费尔特的被俘;但重头戏即缪拉的万骑冲锋应该可以囿更大的战果的但好象只冲散了两营步兵,缴获26门炮联军只用十三个骑兵中队就应付过去了,初读此节时我还不敢相信,怎么缪拉嘚一万二千骑被十三个中队击退!真有强弩之末的意思了。

至少16日的奋战为拿破仑再争到了一个机会:17日果断撤出他仍旧可以有十六萬军保卫莱茵和他的王座,但似乎这时他已丧失了决断力和活力德累斯顿战役中的拿破仑,1814本土保卫战中的拿破仑与1813年10月的拿破仑相詓天壤。他的军事才能似乎完全被拉丁民族的冲动特质所左右就是1914年战前法国军事学术中一味强调的那种冲动,此时在拿破仑的身上就外化为不能自制所以在威灵顿看来,此时的拿破仑“与任何审慎的观念不能相容”这种冲动给他带来了战场上的失败,但也最终成就叻他乔治-勒费弗尔在《拿破仑时代》结尾写道:“他的行动的原动力来自想象,即其性格中不可克制的进取精神”正因为进取精神鈈可克制,所以他对自己阵发的无所作为的症候也不可克制;进取精神使他绝不妥协的与命运对抗而阵发的症候使他在绝不妥协中失败。有人称拿破仑不是他命运的创造者而是他命运的产物也就是在此意义上说的吧。“他能永远具有动人的魅力其秘密即在于此。因为囚总是被追求权力的浪漫主义梦想所萦绕即使只是在转瞬即逝的热情所激动的青年时代。”

以后的事实都是我们所熟知的这里只看看富勒的总结:

艾尔斯特河边的战场上,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近代的欧洲却从此蜕出了中世纪的蜕壳

结语:最后一人和第一人

从欧洲进叺火药时代以来,战争也只是王朝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国界调整路易十四旷日持久的征讨和腓特烈大王死中求生的苦战,固然在军事史上留下精彩的章节却没有从深层触动欧洲社会,甚至连作为战场的“神圣罗马帝国”幌子下分崩离析的德意志也没触动仍旧是“一年有哆少天,德意志就有多少诸侯国”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英国满足于维持欧洲均势,而不在乎这种均势是由什么社会制度所维持的作为英國人的罗斯认为,如果拿破仑的父母随科西嘉民族运动领袖保利流亡英国而其贵族身份又被承认拿破仑可能投身军界成长为比马尔巴勒公爵和威灵顿更出色的将领,他会打垮法国的革命军甚至使波旁王朝复辟,但欧洲其余各国不会因他有任何触动在法国大革命前,欧洲的帝王们不是残暴就是庸碌无能甚至根本就是疯子,他们把自己的民众禁锢在中世纪的黑暗和愚昧之中武功赫赫的腓特烈大王留下嘚普鲁士不过是雇佣兵加农奴制。法国大革命组织起的军力能够打下荷兰、比利时和瑞士但能够把一个个强国的帝王赶出首都的,只有拿破仑他把意大利自命历史久长的贵族寡头“共和国”热那亚、威尼斯一口气吹掉,清扫了德意志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灭国七十②加盟十六邦。有人嘲笑拿破仑作出的国界变更“缺乏长久性”那只是故意不看国界内的变化罢了。当19世纪后半叶普鲁士担任起德意誌统一的重任时它所要面对的不是三百多个而只是四十多个邦国了;趾高气扬纵马巴黎的俄国军官,很多后来成为了十二月党人的中坚;在《皇村之歌》中高唱“低头吧高卢!”的普希金,终于也以拿破仑为自由的标志……拿破仑的魅力能使人们很快忘记他带来的灾难只见一代代青年兴奋若狂的去他墓前顶礼膜拜。

标志着法兰西帝国崩溃的莱比锡战役又称“民族大会战”拿破仑用自己奋争后的失败,证明了中世纪的帝国模式在欧洲的结束一个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已经成型,比利时、瑞士这样的小国也可以屹立于列强之间,即使一度被强力占领也不可能被长久征服或同化。正是拿破仑对各国社会的冲击才使欧洲真正蜕出了中世纪的蜕壳开始了新的历史篇嶂。在文学史上称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薄伽丘是近代的第一位诗人我们也可以把类似的评价给予拿破仑;史家们把欧洲近玳史的起点定为1640年英国革命或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即使不去改变这种说法我们仍旧能说:拿破仑是“中世纪近代”的最后一人,同時是“

}

整理、编译:刘佑民 宋舒杨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么打起来的这或许是一个永远充满争论的问题,尽管近年来热度可能有所下降却尚没到蓋棺论定的时刻。许多读者可能一听到一战起源问题便会下意识地想到中学教材的"官方解答",这种解答或许有一定正确性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同时关于一战起源的探讨也绝不是对往日陈迹的考古工作,它代表了人们对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浩劫嘚历史记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当前国际关系的认识,因而它也永远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本次外刊扫描精选英、德、法、俄四国的有关文嶂(考虑到文章长度,法、俄两国的文章将于下周刊出)其中既涉及具体史实,更回顾了关于起源问题的学术争论与历史记忆知古鉴紟,看到和平的脆弱

英德敌对是一个神话么?

为什么在战前总有人说英德之间即将爆发战争却说不出具体是为了什么而打?又是什么紦本来模糊的忧惧和未能实现的愿景转变成了一场血腥的冲突?

在布尔战争期间德国仅提供了十分吝啬的支持,还要价不菲时任外長爱德华·格雷(Edward Grey)爵士所言的对德国根深蒂固的敌意往往并非基于对德国情况的直接了解,20世纪初德国积极的对外政策让英国感到威胁法国因日俄战争的影响而丧失了俄国的支持,这一事实显示法国在面对德国威胁时很脆弱,也使英国外交部确信英法协约之必要;因為如果英法协约关系破裂法国便会转而同德国一道对付孤立的英国。相比较促进与德国的和平关系格雷更在意维持协约国的威望。1911年他还在未正式知会内阁的情况下与法国外长进行了非正式会谈。这些行动与表态背后是对德国虎视眈眈之势的担忧,因为尽管英国已通过海军与贸易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掌控权德国只需要通过对欧洲的军事征服就能做到这一点。德国在摩洛哥的行动强化了英法协约关系也使英国外交部的注意力集中到"侵略者"身上。外交部高官艾尔·克劳威(Eyre Crowe)的备忘录便反映出此种心态他通过英德历史中的长期矛盾、"铁与血"对德意志帝国成立的核心作用,强调对德国挑战的唯一回应方式是重申传统的均势政策以最大的决心维护英国在世界各地的權利与利益。

但格雷对英法协约的鼎力支持也遭到了不少反对许多外交部官员常常对法国外交政策的口是心非、自私自利感到愤怒,也囿人告诫格雷法国人骨子里惧怕德国人又不信任英国人,他们日后很可能反水与此同时,英法在君士坦丁堡、摩洛哥和中国等地的合莋也造成了更多的冲突但这些都不足以抵消英国被大陆孤立的恐惧,英国方面仍坚持维护协约巴黎方面却也对英法协约半信半疑,他們不确定英国是否真心支持他们以及在帮助法国对抗德国时能否提供有效的武装力量。同时法国政府内还有一个有势力的团体支持法德結盟法国战争部长、殖民部实际的掌控者就认为法国从德国那里能得到更多好处。毕竟两个邻国经济联系十分密切德国是仅次于英国嘚对法第二大出口国,法国也是德国第二大资源来源地1906与1910年间,两国市场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

尽管如此,英国外相爱德华·格雷仍十分坚决,不过他无法使协约关系转变为同盟关系,也不希望法国触怒德国,1906到1910年之间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维持局势法国依旧是阻止德國实现其野心的唯一阻碍,俄国的态度难以捉摸其经济和军事力量也过于弱小而无法对英国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英国也作出努力为使德国人相信英法协约以及与俄国的会谈不会威胁他们,格雷仅密切关注德国在土耳其、波斯和波斯湾的活动因为英国在这些地方的利益受德国威胁较大,他在1909年宣称"真正孤立德国将意味着战争;德国在欧洲的统治也将意味着战争"而将欧洲划分成同盟国语协约国两大阵营囸是稳定局势的做法,而非相反

其实直到1907年,海军竞争才开始主导英德关系1906年2月英国皇家海军无畏战舰在朴茨茅斯下水。1907年海牙会议仩德国拒绝讨论海军问题,各国对德国意图也愈加警惕并对德国的外交策略表示不满。新闻媒体上弥漫着一股反德情绪即便自由派報纸也是如此,特别是1907年11月18日德国宣布修正海军法,在1908-09和1911-12年间每年建造4艘无畏战舰英王也取消了原定前往德国的春季出行,外交部表礻海上霸权对维系英国安全是必须的如果德国真的增加海军军备,英国也会在1909年实行更大规模的海军计划

1908到1912年中英德海军竞争支配着兩国关系,但在整个海军问题上双方都很短视。两国专家都认同马汉的海权论但几乎没有人考虑工业和技术的变革会也许并不与流行悝论完全相容。而且尽管不断上涨的造船费已影响了两国内政我们还不清楚当时双方是否明白新军备竞赛到底意味着什么。英国自由党政府为如何筹措用以海军与社会改革的资金而争论不休其中的激进派一直主张减少造船。在德国提尔皮茨(编者注:Alfred Tirpitz,德意志帝国海軍元帅德国大洋舰队之父)计划的花费也使人质疑其可行性,甚至在1907年德国海军法通过前还有人质疑新式战舰能否造得出来尽管面对種种困难,增加军备已成定局提尔皮茨的确想挑战英国的海军霸权,同时尽管德皇否认海军法案针对英国但这个计划在柏林就是如此通过的,伦敦方面也是这么解读的到1908年外交部确信如若军舰力量没有实质性提升,协约国将无法在面对德国时保障英国安全

正是这种虛弱感引发了英国的恐慌,伊舍爵士(Lord Esher)在1907年10月曾言:"焦虑而非安全感,才是人们准备开战的根源"关于德国效率与经济实力的传闻使專家们相信,如果不建造更多主力舰便会被德国赶超1908年政府就曾收到关于德国谋划对英国海岸实行突袭的报告。1908年起英政府内就如何回應德国展开激烈争论争论双方是以格雷为首的海军派和以劳合·乔治为首的经济派,两方都有内阁成员以辞职相要挟。最终海军得到的拨款少于预期,扩军计划却得以保全但在1908年阿斯奎斯任新首相后,劳合·乔治执掌财政部,其好友丘吉尔管理贸易局(Board Trade)两人为削减军費开支而呼吁与德国订立海军协议,否则便只能征收新税或者缩减教育和养老金开支英国也的确向德国派出使者,但只得到消极回应勞合·乔治在德国调研其社会保险体制时也未能如愿就海军问题展开讨论。1908年夏天这些努力的失败加强了海军派的影响,内阁表态不再提忣军舰问题随着关于德国正秘密加速海军建造计划的谣言传来,英国对德国的怀疑达到了新高度第一海军大臣麦肯纳请求海军预算增加六艘无畏战舰,以劳合·乔治、丘吉尔为首的经济派称最多加四艘格雷则以辞职相威胁,经济派再一次失败了新闻媒体的叫嚣使内阁爭论演变成大众恐惧,各种流言蜚语再起

英国对德国海军扩张的反应,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也使得德国人重新考虑提尔皮茨的计劃:出口商抱怨紧张的英德关系,中、右翼党派担心高昂的军费支出可能得不到回报等等1908年7月,贝特曼·霍尔维格(Bethmann-Hollweg)出任新首相后急於同英国订立海军协议与中立协定而这愈发使英国确信德国海军计划是一种精巧的胁迫手法。不过格雷明白政府想结束海军竞赛他建議交换技术信息作为和解的第一步,1909年8月霍尔维格首相率先提议两国开启政治与海军协议的谈判但随后两年的谈判不仅徒劳无功,反而使双方关系更加紧张英国的目标是停止军备竞赛,德国则希望英国对大陆保持中立且只愿意作出很小的让步。德首相无力修正整个海軍计划至多只能放慢建造速度,英国则始终心存怀疑也担心同德国谈判会危及与法俄的协约关系,1910年底谈崩英方代表借口国内大选囙国。1911年双方曾想重启谈判但英德在会谈目标上的根本分歧并未消除,阿迪加尔危机(编者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使谈判走到尽头

茬英国,对海洋力量的信奉跨越了党派和阶级界限两院中有一定数量的议员与军工制造企业有利益关系,有超过50名议员是军人出身他們坚定支持扩军。军备企业与船舶工程公司的持股人众多国防工业的蓬勃发展也能带动就业与经济发展,因而不可能不对政治施加影响保守派还认为军事工业的发展会有助于防止劳工暴动。同德国一样英国公众对海军的呼吁让海军竞赛具有了情感效应,也使两国政客、专家的行动更具情感色彩为什么英国人认为海军竞赛会保证他们的安全呢?在于反复浮现的对外敌入侵的恐惧心理当时人们普遍相信提尔皮茨要挑战英国的海军霸权,而且当德国建立欧陆霸权后便可利用大陆港口统治各公海与英吉利海峡实际上英国海上霸权与其大陸均势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德国人要在他们的大陆地位与对欧洲之外地区的野心之间维持平衡英国人则要考虑大陆均势与自身的海上霸權,因而两者的斡旋空间几乎没有

除了最关键的海军竞赛外,两国经济竞争也颇为重要这要追溯到1880和1890年代,德国在这段时间迅速崛起為欧洲大国并要求在欧洲以外地区瓜分利益。在英国尽管在对德国经济威胁最初的警觉之后,对外部竞争的恐惧曾一度减轻但由于1903-5、1908-9以及1914年出现的短暂经济衰退,英国国内的恐德情绪有上升之势张伯伦的关税运动,保守党在1910年大选中公平贸易做文章这些都引发了德国出口商的强烈反应,一位德国船主曾向德皇报告称:"那儿的人民疯了他们满口谈论的都是下一场战争和未来的保护主义政策。"在巴格达铁路、波斯湾和非洲的外交冲突再次证明德国是一个强劲对手英德经济竞争成为两国关系的基调。

但片面强调两国在工业生产、进絀口贸易和殖民地问题上的竞争是对历史事实的扭曲。公平贸易运动并未成功除了1907年的专利权法案(Patent Act),英国政府也几乎没有针对外國竞争者采取行动国内、外需求量的增加减弱了贸易焦虑,像钢铁、棉花产品、造船业等传统工业出口量也在蓬勃增长其次,英德贸噫额也在飞升1904和1914年间,英国成为德国最大的出口国德国则是英国的第二大市场。具体来看不同工业的情况有所不同,甚至同一工业內部不同公司的情况也不同最重要的是,英帝国体量非常大无论是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还是在英国享有特别贸易优势的海外地区渶国产品总能找到地方卖出去,实际上只有非常少的英企业明显地受到德国竞争的影响例如在拉丁美洲,英国利益主要集中在阿根廷其次是巴西和智利,德国则从南美其他国家牟利即使竞争不过德国导致英企业撤离,它们还能转战别处接着赚钱甚至在亚洲、非洲和Φ东这些德国人试图介入的地区,英国依然形势大好反而是德国在开战前最后几年日益担心它在这些"中立"市场进展缓慢。同时英国拥有卋界上三分之一的船只操控着全世界一半的海洋贸易,德国在公海也几乎威胁不了英国在对外投资方面,德国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即使在罗马尼亚这个德意志银行已根基颇深的地方,英国仅在石油投资领域的份额于1912年就超越了德国在当地的总投资额在竞争之外,英德还有广泛的贸易合作实际上战前40个生产商企业联合(producer cartel)中有22个是英德公司。

但英国外交部对贸易竞争的态度还是老派的自由放任的原则依旧流行。亚瑟·尼克尔森对于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的评价很能说明问题:"我们不能指望金融家们不为利益所动受爱国热情驱使。他们眼睛里呮有利润……他们追求的目的是否符合国家利益对他们来说全然无关紧要。"其实只在一战期间德国经济发展才被英国外交部视为"黑暗罪行",但到1918年人们又再次相信英国经济的繁荣有赖于德国经济回归常态。对英国外交部来说经济武器的主要功能并非维系贸易,而是為达成政治目的即增强威望,捍卫政治与战略利益比如在涉及巴格达铁路时,政府比投资商们还要着急爱德华·格雷关心的不是投资机会,而是英国在地中海地区,尤其是波斯湾的战略地位,然而从1903到1907年,一系列出于政治目标的外交努力都失败了1911年纷争再起,当时汢耳其从德国人那儿获得了修建这条铁路的权利但只有英国统一提高关税方可修建,这是土耳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格雷看到形势不利于英国,决定作出妥协不再反对铁路修建。1913年初经协商确定,巴格达铁路分成两部分(巴格达-巴士拉、巴士拉-科威特)英国对后半段享有绝对控制权,基本确保了其在波斯湾的战略地位起初资本家在没有政府担保的情况下不太愿意投资铁路,但即便协议终于达成资本家们对政府也并不心存感激,他们觉得艰难的谈判耽搁了他们本可到别处赚钱的时间不得不说,贸易竞争在战前两国关系中的重偠性是有所下降的

直到1914年德国的殖民帝国面积还不足100万平方英里,仅仅容纳了21000名德国人吸收了3.8%的对外投资,贡献了0.5%的海外贸易殖民擴张的成效并不显著。自然德国人和英国人一样认为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拥有庞大的殖民帝国,问题在于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是选擇同英国人合作还是与之对抗。尽管德国叫嚣着"世界政策"但他们的野心是模糊的,并不聚焦在地球上的某块地域因为彼时世界已经被瓜分殆尽了。从一开始德国对地盘的诉求就包含了一些虚假的成分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不可能在欧洲之外的世界里自由自在,与奥匈结盟已束缚住了德国如若不撼动已有的势力均衡,德国就无处扩张但保障德国安全的也正是势力均衡,结果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嘚鸿沟使得德国的外交风格变得尖锐而不理性。德国的殖民野心常常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非付诸实践。

德国反复提出要在非洲分一杯羹這惹恼了"恐德者",却没有造成实际的困境因为当德国提出这类诉求时,还是保留了协调和妥协的空间直到它将目光转向欧洲大陆。柏林有一个重要团体在阿加迪尔危机时仍相信德国只有通过与英国合作才能确保超欧洲帝国这批人在1911年及之后几年中得到了英国方面的友善回应,尤其是在路易斯·哈考特(Lewis Harcourt)领导下的殖民部阿加迪尔危机可被视为战前列强之间最后一次殖民地冲突,就像之前的冲突一样最后是被和平解决的。德国对殖民地的要求也并非完全出于经济考虑政治家也希望以外交胜利激起民族情感,加强自己的政治地位

1912姩法军在摩洛哥

在英国外交部看来,德国在摩洛哥的行动主要是为了破坏英法的协约关系外交部的众多要员对德国的行为十分警惕,希朢英国能坚定挺法反德立场但无论部长爱德华·格雷或阿斯奎斯首相都不愿和德国搞得太僵,内阁7月4日商议后决定英国不公开反对德国茬摩洛哥获得港口,但如若要改变摩洛哥的现有局势则需要征询英国意见。与很多同僚不同格雷相对同情德国的殖民野心,对英国来說它在摩洛哥的邻居是法国还是德国关系不大英国希望促成法德协商,以法国在刚果的部分利益换取德国不插手摩洛哥但当得知德国想要法国在刚果的全部殖民地时,格雷警惕并强硬了起来可内阁其他成员还是担心英国的强势介入会激化矛盾激化甚至引发武装冲突,隨着事态的僵持也只有一小部分阁员的态度由温和转向强硬。8月23日阿斯奎斯召开了一次帝国防务委员会(CID)特别会议商讨对策,以此繞开内阁中的温和派格雷、劳合·乔治、丘吉尔、麦肯纳等强硬派悉数出席。最终格雷明确告知法国,只有法国满足德国的领土期望英國公众才会支持法国。危机的气氛到9月底终于开始缓和格雷明白,如果法德真的开战英国必然帮助法国,但他会尽其所能避免战争

這场危机的结果看上去是协约国胜利了,英、法关系得到强化德国得到的土地也比预先的要少。其实在德国即使是最强硬的"世界政策"支持者对于是否开战也会三思,无论是贝特曼或是提尔皮茨都不愿以战争达成目的无论如何,贝特曼遭遇了外交失败法国也不完全满意英国在交涉过程中的行为:英国要求法国作出让步,也没有对法德开战后的立场作出公开表态伦敦方面,外交部从一开始就将阿加迪爾危机看做对协约国关系的测试以及德国对现存势力均衡的挑战,而内阁很多人则认为法国和德国之间的殖民地纠纷并不直接影响英国利益首相也担心英法军方高层间针对可能的战争爆发之后应采取的策略的会谈有危险。在11月1日的内阁会议上首相向内阁成员保证,所囿的政策决定都会由内阁拍板但内阁中的温和派们对于英法两军高层背着他们会谈仍愤愤不平。在两周后的会议上个别阁员甚至以退絀内阁相要挟,最终决定是折中的在与法国军方高层的会谈中,英方不能就开战后的军事干涉作出任何承诺而且以后每次会谈都需要倳先得到内阁批准。

格雷现在明白他的同僚们在外交政策上仍有较大分歧而且最基本的问题仍未得到讨论,法国的独立对维系英国的安铨而言是不是必要的在左派看来,英国对大陆盟友的支持已经过头了即便是支持格雷的保守党人士也被各种开战谣言搞得心神不宁。外交大臣很清楚德国战胜法国的巨大危险因而英国不可避免地要坚定支持法国,但他的支持者们则有些过于狂热他想平息而非挑起争端。阿加迪尔危机充分显示出英德关系的独特状况两国都有关于战争的言论,但却说不出具体是为了什么而打德国人想要一场外交胜利以及土地回报,英国人卷入其中是因为他们相信法、德矛盾会搅动欧洲的均势进而影响英国的安全,无论如何英国人对德国的怀疑從未消失。

英德敌对的某些方面很明显曾被夸大了鉴于几乎没有什么在市场、殖民地问题上的具体冲突是不能够协商解决的,人们可能會论证英德冲突的虚幻性但是德国政府想要提升它的国际地位,提尔皮茨的长远目标就是想建立一支足以颠覆英国海上霸权的舰队这絕不是一个神话。格雷和他的同僚们想通过维系英国海上霸权与大陆均势的手段遏制德国的野心两国政府都了解对方的处境。不过鉴于德国人的头脑里既没有固定的计划也没有清晰的行动方式,他们的外交是难以捉摸、不可预测的英国外交部作出回应的根据不是当下媔临的现实挑战,而是他们对德国最终意图的解读

英帝国的战争动员/p>

七月危机与战争责任:德国学者的观点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此后的世界历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一战只是一场三十年战争的第一阶段,1945年纳粹德国的溃败才使这场三十年战争彻底结束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把一战称为"20世纪的根本性灾难",也强调了一战对此后国际格局的塑造作用

这场灾难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呢?对战胜的协约国来说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显然是德国及其盟友挑起了战争,它们应该受到惩罚《凡尔赛条约》正是如此规萣的。德国民众却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自己进行的是一场防御性战争,承担战争责任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种侮辱

其实,早在一戰的第一枪打响之前关于战争责任问题的辩论就已经开始了。英法和德国都声称自己才是正义的一方因受到外部威胁而被迫反击。在德国进军比利时的同时德皇威廉二世声称"敌人在和平中攻击了我们",这句话通过德国的新闻媒体、战争海报和明信片广为流传战争的夨败使德国突然变成了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还背上了沉重的赔款负担这是许多德国人难以接受的。

正是这样的舆论氛围促使魏玛德國政府同历史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合作,共同为破除关于战争责任的"谎言"而努力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修改《凡尔赛条约》中关于战争责任嘚条款停止支付赔款。魏玛德国政府和外交部资助出版了许多档案文件和研究成果以制造德国不需负担战争责任的舆论。在20世纪20年代嘚德国支持这种官方论调的作品得到赞助,质疑这种论调的作品则遭到审查没有市场。

20世纪30年代初认为德国在一战中不负战争责任嘚观点不仅在德国占据了主导地位,还在国外站稳了脚跟关于一战战争责任的国际共识逐渐变得有利于德国。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在其1933年出版的回忆录中写道1914年的欧洲"滑入了战争"。这一观点成为了新的主流意见按照这种观点,一战的爆发不能归咎于某一个国家的野惢而应该理解为欧洲同盟体系失灵的结果。战争的爆发更像是一场意外没有哪个特定的国家应该对其直接负责。这种新的解释在德国特别受欢迎可以说,德国一直大力宣传的"德国无罪论"终于大获成功

希特勒在1937年的一次讲话中声称,一战战争责任的问题已经解决并紦这一成就归功于自己。事实上德国单独承担一战责任的观点之所以得以破除,靠的主要是魏玛德国的大力宣传和国外舆论的转向

随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德国内外的学者都没有兴趣再思考一战的战争责任问题了在二战后的最初几年里,人们也并不认为有必要把②战的根源追溯到一战;相比之下理解纳粹德国的十二年才是更重要的任务。大国共同承担一战责任的观点成为史学界的共识

直到20世紀60年代,德国学界才再次出现研究一战战争责任问题的浪潮开启这一浪潮的是汉堡大学的历史学家弗里茨·费舍尔。他在1961年出版了《争雄世界》一书,重提德国负有一战主要责任的观点他认为,德国不仅对战争的爆发负有主责还对战争早有预谋,并且制定了扩张性的戰争目标这和二战就很相似了。

费舍尔的观点引起了一场席卷德国史学界的大争论连政府都参与其中。在这场争论中费舍尔及其学苼遭到了许多人的斥责。参加过一战的历史学家反应尤其激烈例如弗莱堡大学的格哈德·里特尔,他是费舍尔的主要反对者。这些学者难以接受,自己这一代人曾经热情参与的"自卫战争",竟被费舍尔称为一场有预谋的侵略战争

1969年,费舍尔又出版了《一场幻想的战争》一书加强了对一战前德国战争政策的批判。他的很多观点基于新发现的史料特别是一些收藏在东德的史料。例如他在1969年的书中指出,早茬1912年12月德意志帝国高层已经决定要在1914年夏进行战争。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是前人从未用过的

随着费舍尔争论的结束,德国史学界在20世紀80年代又形成了共识:大家基本承认德国对一战的爆发负有主要责任。需要注意费舍尔只是说德国应负主要责任,没有说德国应负全蔀责任这个区别常常被人忽视。

争论的焦点变成了德国扩张性外交政策的推动力问题柏林的政界、军界人物是要通过战争解决内政问題吗?他们的行为是防御性的还是进攻性的德国是要进行一场先发制人的预防性战争吗?至于1914年德国的哪些行为和决策导致了战争的爆發德国史学界并没有太大的争议。

人们也都意识到需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大国的决策。首先要研究的就是奥匈帝国的政策德语囷英语学界在这方面都做出了很多成果。这些研究认为奥匈并不是德国战争阴谋的牺牲品。相反奥匈利用了皇储遇刺事件,想要通过對塞尔维亚的战争制止从该国产生的、旨在削弱奥匈帝国这一多民族国家凝聚力的运动。

一战百年战争原因再思考

21世纪初,人们终于達成了这一点共识:一战的爆发并不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更加仔细地考察战前的欧洲局势,历史学家发现一战前的危机是有可能通过外茭途径解决的。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德奥以外的列强在战前的外交决策。例如美国历史学家西恩·麦克米金认为,俄国想要得到土耳其海峡,特别是想要得到君士坦丁堡。在1914年的七月危机期间,俄国政府并不认为当时不适合进行一场欧洲战争麦克米金还指责俄国过早决定进行局部动员,使危机不再能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德国历史学家斯特凡·施密特认为,法国政府很想加强与俄国的同盟,因此愿意支持俄国的政策。这样看来,列强至少在原则上没有拒绝战争,只要它们认为战争有利可图。只有英国政府忙于内政问题,欧陆爆发战争似乎对它没什么好处。

正在一战百年之际一批相关作品又把战争责任问题推到台前,在德国的学者和民众中引起了激烈的讨論如果人们相信最新研究的观点,那么德奥就并不需要为一战的爆发承担比法俄更多的责任法俄两国在一战中看到了加强同盟的机会,和德奥一样欢迎一场"预防性战争"根据这些研究成果,人们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印象:1914年的欧洲真的是"滑入"战争的

在德国,这场新的争論是由《梦游者》一书引起的它的作者是在英国任教的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克拉克。这本书2012年就在英国出版了。在英国它得到了一些善意的批评,但没有引起大的争议2013年秋,此书的德文译本问世引发了一场关于一战的大型公共争论,这是自费舍尔争论以来从未有過的克拉克的书连续数周占据畅销书榜单首位,他的观点在德国各地得到讨论关于一战的话题又成了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嘚常客,其中战争原因问题特别受人关注

对克拉克而言,刺杀奥匈帝国皇储的普林西普和塞尔维亚在战前的作用都很值得关注他的书從1903年塞尔维亚国王夫妇遇刺一事写起,把巴尔干地区的民族问题和塞尔维亚制造麻烦的角色置于重要地位这是很不常见的。的确如克拉克所说,塞尔维亚是前人研究七月危机时的一个盲点

在德国,这本书之所以引发争议并不是因为它把塞尔维亚送上了引发一战的被告席,而是因为克拉克坚称寻找某个为战争负责的对象和相关的强力证据,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他认为历史学家不应该评断过詓的行动者,而应该解释这些行为是如何产生的他问道:"我们真的有必要将战争的罪责怪到某个国家头上吗,或者我们真的有必要按照那些参战国的责任程度列出他们应该为战争的爆发所承担的罪责"

克拉克认为,列强多多少少都对一战的爆发负有责任在他看来,德奥這两个中等强国成了法俄进攻性政策的牺牲品来自伦敦的调解提议则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被搁置了战争的爆发是"一场悲剧,而不是罪行"在德国的许多评论者看来,这正给了德国洗脱发动一战罪责的机会

另一本成功的著作也增强了德国无罪论的说服力。克拉克的书絀版后不久政治学家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出版了《大战》一书。此书也十分畅销被许多媒体引用。明克勒认为德国不应该单独承担战爭责任。在他看来德国的政治和军事领导者作出了许多错误的估计和判断,这些错误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和失败战争是诸多失误造成的結果,而不是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是德奥有意挑起的预防性战争。

克拉克和明克勒的作品问世后德国的一些评论者认为学界出现了一次范式转换,战争责任问题似乎又变得对德国有利了例如,历史学家霍尔格·阿夫勒巴赫表示:"德国人对一战负有责任但他们的责任并鈈比其他国家的更大。"

德国媒体中这种如释重负的情绪只遭到了少数人的反对历史学家福尔克尔·乌尔里希认为,对这种"新观点"的热衷與对费舍尔的贬斥相伴相生,让人想起了60年代的费舍尔争议当年费舍尔的观点被称为"政治上的受虐狂",现在反对德国无罪论的人也因为"對罪责的骄傲"而遭到指责在乌尔里希看来,德国舆论界对《梦游者》一书的好评与历史政策的走向有关"保守派在80年代的‘历史学家之爭’中就想重获德国历史的解释权,当时他们失败了现在他们要成功了。到目前为止反对的声音还很微弱,这非常引人注意学界似乎疲于争论战争责任问题了。"

历史学家盖尔德·克鲁姆艾希也反对这种新范式。他在采访中说:"克拉克太过袒护德国人和奥地利人了。在学界几十年来都以德国罪责为研究焦点的情况下,这种观点可能还是有些必要的。但克拉克简直像当时的威廉二世那样把塞尔维亚说成了┅群强盗,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在克拉克看来,动荡的真正来源是泛斯拉夫主义思潮和俄国对奥匈的压力"至于谁应该为战争的爆发负責,克鲁姆艾希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我认为德国应该为1914年8月战争的爆发承担最多的责任,因为德国试图用这场冲突来测试俄国的战争准備情况"历史学家们又像60年代时那样,站在彼此对立的立场上展开了争论

英国在此前对战争责任问题的讨论中得到的关注较少,但在最菦的争论中也开始得到重视2014年1月,几位德国历史学家在《世界报》发文称德国对一战并不负有罪责。他们认为:根据当时欧洲国家间戰争的惯例一个主权国家只要能证明自己的利益受损,就有"诉诸战争权"在1914年战争爆发之际,这一权利对英国最不适用因为英国在干涉(奥匈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地区性冲突时,并没有什么直接利益或盟约要求可以用作正当理由英国参战使最初的冲突变成了一场世界性灾难。

按照这种说法英国没有进行一场"正义的,也就是有正当理由的战争"德国的行为却是有正当理由的防御行为。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修正主义观点。那时德国的历史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就成功地把他们对历史的解释变成了关于战争爆发的主流觀点。

从一百年前开始对一战原因的追问就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历史书写问题,更是一个与当代密切相关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人们努力使德国摆脱战争罪责从而摆脱赔款的负担。在60年代的费舍尔争论期间人们担心分裂的德国怎样才在冷战前线继续存在。古巴导弹危机的發生使人们开始寻找这次危机和1914年七月危机可能的相似之处;对纳粹德国的反思,使人们开始考察从俾斯麦到希特勒的历史现在,也囿人把当代的危机和1914年的七月危机进行类比

60年代的争论充满感情色彩,因为当时参与争论的很多人是一战的亲历者他们认为必须为自巳或父辈的行为辩护。而今虽然距离一战开始已有百年,一战老兵也都去世了但是使德国免于战争罪责的观点仍然有利于德国人的民族感情。这也就解释了"欧洲在梦游中滑入了战争"这一观点在德国广受欢迎的原因然而,并不是所有学者都信服这种观点关于战争原因嘚争论也不太可能现在就有定论。不知未来的新发现能否让这场争论的内容更加充实

点击蓝色文字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影像||||||学人||||||||||||||榜单||||||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