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seo技术Mippo技术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MIP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
下载积分:999
内容提示:MIP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13:48:4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999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MIP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
关注微信公众号贵州省湄潭县人民医院,遵义& 湄潭 5641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四肢骨折患者时使用MIPPO(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技术的效果。方法:收集四肢骨折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固定术,观察组则接受MIPPO技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MIPPO技术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而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四肢骨折&& MIPPO技术&&& 治疗效果
  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楼房高度的不断攀升以及交通工具速度的快速提升等因素,都导致了四肢骨折发生率的极速增长[1]。相关的研究报道称,四肢骨折容易伴随软组织损伤,患者的部分重要神经或者血管也有可能出现损害,因此积极的治疗和干预十分关键。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内固定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但是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从而导致伤口延迟愈合[2]。在本次研究中,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了MIPPO技术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在19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5.3)岁;27例为闭合性骨折,18例为开放性骨折。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在20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4&5.1)岁;26例为闭合性骨折,19例为开放性骨折。致伤的原因包括重物砸伤、运动伤、车祸、坠落伤等。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患者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关伦理学标准,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固定术:患者取仰卧位,并行全麻,在其骨折处将骨膜纵向切开,同时建立皮下通道,并行骨折处对位。使用纯钛螺钉(4.5mm)经皮下通道直至骨折部位,并将螺钉固定孔切入。钻孔后将螺钉拧入,并缠丝以固定。清洗伤口后逐层缝合并包扎。
  观察组则接受MIPPO技术治疗:术前常规牵引,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对其患肢进行矫正,复位后及时消毒铺巾。在患者的骨折远端或近端行2-3cm切口,并行软组织分离,建立软组织隧道,之后将钢板置于骨表面,并在X线下对其位置进行调整。在钢板的远近两端均置入1枚螺钉,保证钢板位置合适后再各植入3枚左右的锁定螺钉,保证与骨折复位的位置相协调,之后对切口进行缝合。
  1.3 评价指标
  将治疗优良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患者优良率通过Neer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包括疼痛、功能使用情况、患侧的活动范围、解剖位置四个维度。90分及以上为优,80分-89分为良,70分-79分为一般,70分以下为差[3]。
  1.4 统计学分析
  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n(%)])
  3 讨论
  四肢骨折通常属于爆裂性的损伤,导致患者的关节、软组织、肌腱以及骨骼等均受到连续性的损害,危及患者生命。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对骨折处切开复位并行内固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但是由于需要广泛地剥离软组织,因此造成的创伤较大,导致伤口缓慢愈合甚至不愈合,因此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45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MIPPO技术治疗,经对比研究可知,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X2=4.865,P=0.027。MIPPO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骨折患处的软组织链,而且不用暴露骨折断端,避免了骨折处受到集中应力,因此能够给骨折块留下活动范围空间,有助于刺激骨再生,同时使骨折端受到弹性固定,加速骨折处的愈合。值得注意的是,MIPPO技术的优势在于手术的创口小,所以患者受到的损伤更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腋神经损伤、旋肱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4]。这是因为MIPPO技术属于闭合复位技术,能够经过骨折远端的骨膜上隧道将桥接钢板插入到骨折的近端,从而保证了骨折端足够的血液供应,并确保骨折的更快愈合。
  综上所述,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MIPPO技术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而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杰,王大伟,李书振等.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63-67.
  [2] 张一鹏,刘伟新.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35-36.
  [3] 乔金环,董巍,吴建伟等.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治疗四肢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18-220.
  [4] 张长青,严红勇,张忠武等.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J].医学信息,):602-603.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MIPPO技术-即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其技术核心是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维持适当稳定的固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MIPPO技术-即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其技术核心是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维持适当稳定的固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社|
总评分0.0|
&&MIPPO技术-即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其技术核心是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维持适当稳定的固定,最大程度的保护骨断端以及周围的血供,为骨折愈合、软组织修复提供良好的生物学环境,且MIPPO技术经皮操作对骨折部位干扰小,显著降低了植骨率,减少了骨不连的发生。MIPPO技术同样适用于开放性骨折,特别是皮肤条件不好、严重挫伤、不适合广泛切开的病例,现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和“mippo技术”相关的论文
胫骨远端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占胫骨骨折的7%~10%,多数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同时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由于胫骨远端皮下软组织少且与骨骼紧密相连,局部组织血循环差等解剖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笔者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三角肌入路MIP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5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46~75岁,平均68岁;左侧17例,右侧8例.致伤原因:18例为摔伤,7例为车祸伤.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8例,三部分骨折8例,按受伤机制分型:内收型5例,外展型2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9d,平均5.1d.其中采用LPHP固定10例,Philos系统固定15例.
目的:探讨MIPPO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骨外科收治的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常规治疗组20例和MIPPO技术治疗组20例.结果:MIPPO技术治疗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结合锁定加压板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共24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局部软组织条件差的患者,均采取一期清创缝合,二期行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早期功能锻炼,24例均获随访,随访6-11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11个月,平均5个月,无感染,无骨折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膝踝关节功能以Johner-Wruhs方法评价,优17例,良5例,可2例。结论MIPPO技术下LCP钢板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创伤小,能减低对骨折及软组织血运的干扰,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理想的方法。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锁定钢板结合MIPPO技术在胫骨远端Pilon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53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MIPPO技术进行了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评价其治疗优良率。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根据Mazur制定的评分系统判定为:优27例,良18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4.9%。结论胫骨远端锁定钢板结合MIPPO技术在治疗Pilon骨折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还具有软组织血运破坏较小、创伤小、固定牢靠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MⅡ.PO(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结合LcP(锁定加压钢板)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3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MIPPO技术双侧入路联合内外侧LCP双钢板内固定。固定后采用植骨支撑胫骨平台。结果术后30例患者均获得1~3年随访,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采用Hohl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其中优18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90.00%。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MIPPO结合LCP钢板内固定可以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开放粉碎骨折一期、二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胫骨远端开放粉碎骨折患者90例,给予基于MIPPO技术的一期、二期手术治疗。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成角畸形和骨折愈合不良发生,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19.83±2.88周。结论:胫骨远端开放粉碎骨折给予基于MIPPO技术的一期、二期手术治疗具有很好的微创性。
目的:研讨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与传统切开复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骨科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集的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病例中选取58例并分组观察,Ⅰ组30例接受mippo技术治疗,Ⅱ组28例实施传统切开复位手术处理,评估两种手术方案的治疗优良情况,同时对其操作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1)治疗后显示,Ⅰ组在总优良率上占93.3%(28/30),显著高于Ⅱ组的67.9%(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Ⅰ组的操作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与平均住院日相比Ⅱ组均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积极开展mippo技术,手术效果较传统切开复位更好,且可控制术中出血、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荐。
目的 探讨二期Mippo技术Liss钢板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8例,采用一期彻底清创术后,二期全部采用Mippo技术Liss钢板治疗.结果 28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愈合22例,骨延迟愈合5例,骨不愈合1例,无骨髓炎发生.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15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 二期Mippo技术Liss钢板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安全,微创操作,可最大限度保护软组织,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粉碎性低位股骨粗隆下骨折(LSVF)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11年8月,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粉碎性LSFF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0~75岁,平均44.8岁。按Seinsheimer标准分型并根据改良Harris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时间为12~35个月(平均22.5个月),均获骨I生愈合。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3.2分(83~100分),其中优31例,良9例。[结论]解剖锁定钢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粉碎性LSFF具有微创、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允许早期髋关节不负重条件下功能锻炼从而获得理想治疗效果。
金月芽期刊网 2017在本视频中,来自西安红会医院的魏巍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应用MIPPO技术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内容涉及手术器材和操作的介绍以及适应症等内容。
魏教授指出MIPPO是利用骨折间接复位技术,远离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恢复肢体长度、纠正轴线角度及旋转畸形为目的,不强求解剖复位。采用MIPPO技术能够最大限度保留骨膜,术中出血少,对骨折处血运破坏减小,符合生物学固定理念。同时,该技术还能减少感染和再骨折的危险性,维持骨折的稳定性以及降低对植骨的要求,患者无需外固定,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本视频简介由河北医科大学戴慕巍医师撰写】
扫一扫,安装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技术参数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