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辰,它们哪些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哪些是中性词哪些是贬义词

公考行测之选词填空题型分析
11:10:15&&&来源:&&& 点击: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一种常规题型,但在中央和地方的考试中所考查的侧重点和设置的具体题型又不尽相同,而且在一套试题中一般会出现两种题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选词填空,成语运用,病句、歧义句辨析等,其中选词填空是中央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比较常见的题型。下面本文具体分析选词填空这一题型。
选词填空的题型已大致定型,一般是提供四组近义词语让考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选择,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词语,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解答此类试题重要的是要进行词语辨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词语色彩方面
(1)感情色彩不同
词语按感情色彩划分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褒义词是带有褒扬、喜爱、尊敬、肯定等感情色彩的词,如高大、坚强、善良、等。贬义词是带有贬斥、憎恶、鄙视、否定等感情色彩的词,如顽固、卑鄙、丑陋等。同义词或近义词中有些也带褒义或贬义。例如爱护&&庇护,成果&&后果,果断&&武断等,前一个是褒义词,后一个是贬义词。中性词指褒义、贬义词语之外不体现特殊情感倾向的词,即中性感情色彩的词,比如名誉、行为、回忆等。
(2)语体色彩不同
词语还具有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即语体色彩不同,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特点,一般用于日常生活。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特点,用于书面表达以及一些正式的场合。如步子&&&步伐,脑袋&&头脑,前者为口语,后者为书面语。
2、从词义方面
(1)词义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瞬间&&刹那,风光&&风景,广阔&&宽阔,以上几组词语左边比右边的词义范围要大。
(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平静与安静都是形容词,都可用于形容人或环境的平安状态,但在描写环境时,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平静侧重于没有动荡,而安静侧重于没有声响。
(3)词义的轻重不同
有时选项中给出的几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有的表示的程度浅。例如轻视&&蔑视,处罚&&惩罚,担心&&担忧,感动&&激动,以上各组词均为前轻后重。
3、从词语的运用上
(1)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
词语与词语的搭配一般有比较固定的习惯,不能随意组合。例如贻误&&时机,克服&&困难,改进&&方法,坚定&&立场。
(2)词语的适用对象不同
如家父、家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母亲,令尊、令堂用于对别人父母的敬称。犬子用于称自己的儿子,令郎用于对别人儿子的敬称。
(3)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
如诞生与诞辰,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词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阻碍和障碍意义相同,但阻碍是动词,障碍是名词。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表示&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责任编辑:offcn]
提问人:花开彼岸已解决
提问人:米米的晴天|03-27已解决
提问人:世辉网络|03-27已解决
提问人:54jingtian|03-27已解决
畅销榜1¥138.002¥120.00 3452010年高考语文通关目标4:正确使用实词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0年高考语文通关目标4:正确使用实词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0年高考语文通关目标4:正确使用实词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2010年高考语文通关目标4:正确使用实词
关口提示―【考纲知识精解读】
在“分类”中巧记于“情境”里活用“正确使用词语”(实词)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级为D级。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和2009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可作如下理解:&&& 1.高考对“词语”的考查,定位在“正确使用”,这一定位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使用”是否正确,二是在“使用”中考查。因此正确使用实词,需要两种能力:对词义的准确理解,对语境的确切领会。也就是说,不仅需要懂得词语的准确含义,还要能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灵活使用。&&& 2.高考对词语(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对近义或同音实词进行单独考查,二是把实词与虚词、成语、熟语进行混合考查,两种形式大多是以选择、的方式呈现。从2009年的高考命题来看,对实词的考查已越来越少,对成语、熟语的考查相对越来越多。实词考查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越来越有时代气息。关口金题――【高考金题速传真】&&&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09年高考北京卷)&&&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 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 画山水。&&& A.遏制 次序 善于 B.遏制 秩序 擅长&&& C.遏止 秩序 擅长 D.遏止 次序 善于【解析】“遏制”,重点是“制”,控制住;“遏止”,重点是“止”,使停止。显然,目前对于环境恶化只能控制还不能使其停止,所以从词义范围即可判断。“秩序”,是指按一定的方式方法做事;“次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做事,这里可从词义范围和搭配习惯进行判断,维持秩序,按次序入场。“善于”,范围广;“擅长”,主要用于专业特长,如擅长绘画。画山水,应该选用“擅长”。【答案】B。&&& 例2.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009年高考天津卷)&&&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有学者&&& 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 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 ,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 偶然 妄自尊大&&& B.解读 偶然 夜郎自大&&& C.解释 偶尔 妄自尊大&&& D.解读 偶尔 夜郎自大&&& 【解析】“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不同的词素,“释”是对概念等作出诠释,而“读”多是对文 字作主观认知上的处理;“偶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然”与“必然”相对,“偶尔”与“常常”相对,所以雪花飘落用“偶尔”;“妄自尊大”和“夜郎自大”都是“狂妄的自高自大”的意思,但是“夜郎自大”常以名词的性质出现,一般不作谓语,而“狂妄自大”作形容词,在语境中作谓语。&&& 【答案】C。&&& 例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009年高考重庆卷)&&& A.他是一个处事谨慎的人,一向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所以很少交朋友,即使有朋友,也不愿交往过深。&&& B.亚冠联赛小组赛上,鲁能泰山队的另一个对手韩国首尔FC队以6:1取得了胜利,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泰山队的亚冠之旅格外艰险。&&& C.平遥人过去在外经商的极多,赚了钱,要往家里送,很不安全,还要雇保镖,于是便生出这票号,专管对换银钱。&&& D.老张按照惯例把买回来的对虾和猪肉分别称了称,才发现他买的对虾被偷工减料了,足足少了半斤。&&&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含熟语)的运用能力,为了减少题量,将实词、熟语、成语、惯用语等合并起来考查。A项“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不尚虚华。属词义与语境不符,“淡如水”不是交往浅的意思。B项“格外”,非常、特别。此句是突出鲁能泰山队目前形势的困难处境,用“格外”很恰当。C项“对换”,相互交换。这是个生造词。而此句的语境是用一种货币折换成另一种货币,应为“兑换”。D项“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这属词义与语境不合。应为“缺斤短两”,意为做买卖时货物分量短缺。【答案】B。&&& 例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2009年高考江西卷)&&&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 。&&&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 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国事 况且 荣誉【解析】运用搭配法和扩词造句法选用词语,比较好。如:共商国是与国事访问;“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荣誉称号与名誉侵权。【答案】C。通关技巧―【备考方 略巧点拨】&&& 1.从辨析词义的程度轻重切入&&& 近义词有着细微的差别,有的程度浅、性质轻,有的程度深、性质重。比如“嘲笑”与“讥笑”,前者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后者则是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跟踪练习】&&&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 别人休息的。&&& ②共产党是给他们指出前进道路的可以 的灯塔。&&& ③谁 了国家的法规法纪,谁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作为一名军人,他建立了 的功勋,党和人民会永远记住他。&&& A.妨碍 信任 违反 显著&&& B.妨害 信赖 违反 卓著&&& C.妨碍 信赖 违犯 卓著&&& D.妨害 信任 违犯 显著&&& 2.从辨析词义的范围大小切入&&& 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有不同,比如“报送”与“呈送”,前者范围大,分送上、下、平级单位;后者只用于公文报告上级,范围小。【跟踪练习】&&&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那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 。&&& ②你这把 还带头干活,我们这些年青人哪敢怠慢?&&& ③两国领导人 的时间、地点都已定好,看来事态有转机了。&&& ④昨晚李先生坐车回家路上出了 ,幸好没有生命危险。&&& A.战争 年龄 会面 事故&&& B.战争 年纪 会晤 事故&&& C.战役 年纪 会晤 事情&&& D.战役 年龄 会面 事情&&& 3.从辨析词义的搭配对象切入&&& 词语往往有一定的习惯搭配,记住搭配对象,做起题来就轻松很多。比如“抚养”与“扶养”,前者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跟踪练习】&&&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②老师正亲切地注视着我,目光中充满了 。&&& ③这里的风景很美,但他的内心却并不 。&&& ④ 中午12点了,我们一起去吃饭吧。&&& A.驱除 爱戴 安静 临近&&& B.祛除 爱护 宁静 临近&&& C.祛除 爱护 安静 邻近&&& D.驱除 爱戴 宁静 邻近&&& 4.从辨析词义的感情色彩切入&&& 词语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有时,通过词语的感情色彩就能准确答题。比如“大肆”和“大事”,前者指无顾忌做坏事,贬义词;后者指大力从事,中性词。【跟踪练习】&&&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 下,小林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③坐落在青山湖畔的黄石大剧院作为“八艺节”的赛场之一,现已 一新。&&& ④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 着饱满的生气。&&& A.篡改 熏陶 修饰 充溢&&& B.篡改 熏染 粉饰 充斥&&& C.窜改 熏陶 粉饰 充斥&&& D.窜改 熏染 修饰 充溢&&& 5.从辨析词义的语体色彩切入&&& 词语语体色彩分为口语和书面语,谦辞和敬辞。通过语境,了解句子的语言特点,答题时就会事半功倍。比如“生日”与“诞辰”,前者口语色彩较浓,后者书面语色彩较浓。再比如“惠赠”与“敬赠”,前者敬辞,用于感谢对方赠送自己的礼品;后者敬辞,表示自己有礼貌地送给对方礼品。【跟踪练习】&&&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思考了一个晚上,娘儿俩决定明早 到城里买新衣裳。&&& ②有话好 ,乡里乡亲的,没有谈不妥的事。&&& ③感谢您的 相助,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支持。&&& ④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一个 解决的严重问题。&&& A.启程 商量 鼎力 急需&&& B.启程 商榷 尽力 急需&&& C.动身 商量 鼎力 亟待&&& D.动身 商榷 尽力 亟待&&& 6.从辨析词义的语法差异切入&&& 有的近义词词性不同,它们在造句时表现的功能就不同,善于抓住这个因素,做题时就无形中降低了题的难度。比如“必须”与“必需”,前者副词,修饰动词;后者动词,可作谓语、定语。【跟踪练习】&&&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 ②这块手表那么漂亮, 200块钱啊!&&& ③骄傲会 人向前发展,必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④他 工作,把身体都拖垮了。&&& A.品味 不止 阻碍 抱病&&& B.品味 不只 障碍 暴病&&& C.品位 不只 障碍 暴病&&& D.品位 不止 阻碍 抱病通关雷区――【考场失误细琢磨】
&&& 1.不能辨析词语之间的区别&&& 对应策略:高考所考到的词语一般是那些似曾相识,但又常常用错的词语,如果只凭对该词语的感性认识,不能了解词语的深刻内涵,就很难做对题目,做题不能仅凭“感觉”。因此在做题前就应储备大量的词汇,平时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只有充实词语仓库,做到“腹有诗书”,才能“气自华”。&&& 2.不能从词语的特点辨析&&& 对应策略:记忆大量的词语,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仅靠勤奋即可,而要学会分类记忆,用智慧记忆。如能按词语程度轻重、词语范围大小、词语搭配对象、词语感情色彩、词语语体色彩及词语语法差异等进行分类记忆,定会事半功倍。除了分类记忆之外,还可以采用词语歌诀的形式,比如:&&& 本领能耐用功夫,时间时候用工夫;&&& 无序改变用变幻,由此变彼用变换;&&& 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 客观情况用现实,目前现在用现时;&&& 校对改正用校正,指教改正用教正;&&& 具体条文用制订,大政方针用制定。&&& 3.不能从不同语素着手分析&&& 对应策略:词语记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不是全部。做题时,总有没学过的词语。这时不要急躁,应采用从不同语素入手的方法进行辨析。词语辨析多为近义词,词义接近,重点研究词语间的不同语素往往就能抓住词语的侧重点。比如:国家有关部门的 (A.监测B.监控)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两个词语都有“监”,所以侧重点就不会是“监”,而是不同的那个语素,“监测”侧重监视测定,“监控”侧重监视控制。从文意可知,“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是“检测”的结果,而非“控制”的结果,所以应选用“监测”。&&& 4.不能通过上下文的语境答题&&& 对应策略:有些时候,仅知道词语意义还不行,还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答题,比如,虽然知道某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但句中可能却是“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所以要学会根据语境答题。&&& 5.不能从答题技巧入手答题&&& 对应策略:具体做题时,经常会遇见在一道题中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既有见过的词语,也有没见过的词语,这时千万不要慌,要运用答题技巧答题。概括起来就是“先易后难,比较排除”,用“先易后难”即可排除一些选项,然后再采用比较不同语素的方法、语境分析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筛选”。不能一看有不会的,就一概而论,无章可循,从而失之偏颇。通关演习――【高考冲刺大通关】&&& 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已基本完成了SARS疫苗的临床前研究,即将进入临床 。&&& ②这位发言人一再表示:即使台海发生战事,我们承诺尽最大可能保障台湾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决不&&& 。③这位见义勇为者被送到医院时,因失血过多,只有36次/分,已经 不清了。A.试验 失言 心律筑神志B.实验 食言 心率筑神智&&& C.实验 失言 心律筑神智&&& D.试验 食言 心率筑神志&&&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党的十六大制订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制定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 B.西班牙、比利时、保加利亚等国政府,连日来纷纷发表声明,再次申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谴责台湾当局所谓的“入联公投”等台独行径。&&& C.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给以我精神上的慰藉。&&& D.网上诈骗往往无微不至地变着法儿骗取用户的重要信息,令人防不胜防,但相对于近日出现的以QQ中奖为诱饵骗取用户缴纳个税来说,简直就是昨日黄花。&&&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A.犹豫 逐步 化装 B.迟疑 逐渐 化妆&&& C.迟疑 逐渐 化装 D.犹豫 逐步 化妆&&& 4.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 下来的,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 ②社会学家坚决反对“‘克隆’ 用于人类繁衍”的动议。&&& ③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A.留传 可以 祈求 B.流传 能够 祈求&&& C.流传 可以 乞求 D.留传 能够 乞求&&& 5.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市电视台花巨资购进最先进的电视转播车,大大提高了新闻的 性。&&& ②本没有什么深意的一件小事,他却偏偏喜欢仔细&&& ③社会公德要求我们不能以任何理由 赡养父母的义务。&&& A.时效 斟酌 推脱 B.时效 琢磨 推脱&&& C.实效 斟酌 推托 D.实效 琢磨 推托&&& 6.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于这种行为,我们每个领导都应该大胆 ,不能袖手旁观。&&& ②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同志,不幸于1928年 。&&& ③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一种理论和战略,是国际社会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道路深刻 的产物。&&& 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培养出一大批对祖国作出&&& 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A.干预 遇难 反省 特殊&&& B.干涉 罹难 反省 特出&&& C.干涉 遇难 反思 特殊&&& D.干预 罹难 反思 特出&&&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西班牙新当选首相萨帕特罗明确表示,将把派往伊拉克的1300名官兵全部撤回,这―表态表明,伊战联盟面临被削弱的局面是不容 的。&&& ②对腐败分子必须严惩不贷,及时摘除毒瘤,以保证社会 的健康,&&& ③随着转基因食品的逐渐增加,我国政府已明确规定,在国内市场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必须进行 。&&& ④这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十分重要,可他因要处理个人私事,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没等会议结束,就&&& 离开,受到有关领导批评。&&& A.质疑 机体 标识 径自&&& B.质疑 肌体 标示 竟自&&& C.置疑 肌体 标示 径自&&& D.置疑 机体 标识 竟自&&& 8.依次填入下列各 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不是不欢迎你们,实在是家里太脏、太乱,不敢让你们 寒舍。&&& ②有些人利用税制改革的机会,故意把水搅浑,乘机哄抬物价, 暴利。&&& ③登上峨眉山的金顶,谁不想看到日出、云海、佛光、圣灯这四大 呢?&&& ④在换届选举中他为自己拉到了不少选票,尽管老厂长正派、能干,也只得 。&&& A.光临 牟取 奇观 让位&&& B.光顾 牟取 奇迹 让位&&& C.光临 谋取 奇观 让贤&&& D.光顾 谋取 奇迹 让贤&【跟踪练习】1.C(“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妨害”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信任”,语义较轻;“信赖”,语义较重。“违反”,指对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等的违背,语义轻;“违犯”,指对宪法、刑法、社会秩序等的不遵守,语义重。“显著”,主要指成绩一类;“卓著”,主要指功勋一类,前者轻,后者重)。2.B(“战争”范围大,“战役”范围小,“战役”指一些具体的战争过程。“年龄”范围大,指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年纪”范围小,专指人的年龄。“会面”适用范围大,泛指亲戚、朋友、熟人的见面;“会晤”范围小,特指郑重场合的见面。“事情”范围大,“事故”范围小,特指发生的不好的事情)。3.B(“祛除”,除去疾病、邪魔;“驱除”,赶走。“爱戴”,晚辈对长辈;“爱护”,长辈对晚辈。“安静”,侧重外部环境;“宁静”,侧重内心感受。“邻近”指地方离得近;“临近”指时间离得近)。4.A(“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改动或曲解,含贬义;“窜改”指对文件、书籍、古书中文字的改动,中性词。“熏陶”指好的影响,褒义;“熏染”,贬义。“修饰”指修整装饰使整齐美观,中性词;“粉饰”指装点门面,掩盖实际,贬义。“充斥”指充满、塞满,含贬义;“充溢”指充满、流露,含褒义)。5.C(“动身”口语色彩浓,“启程”书面语色彩浓,通过“娘儿俩”可知,此句口语色彩浓。“商量”口语色彩浓,“商榷”书面语色彩浓,通过语境可知,这里适合用口语。“鼎力”,敬辞,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时的用语;“尽力”指自己。“急需”口语色彩浓,“亟待”书面语色彩浓,语境推断适合书面语)。6.D(“品味”是动词,“品位”是名词,“高”是形容词只能修饰名词。“不止”是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不只”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阻碍”是动词,“障碍”是名词。“抱病”是动词,指有病在身;“暴病”是名词,指突然发作、来势凶猛的病)。&&& 【通关演习】1.D(“试验”,尝试察看;“实验”,实践操作。“失言”,失口;“食言”,言而无信。“神智”,智慧;“神志”,知觉和理智。“心律”,节律;“心率”,频率)。2.B(“制定”,决定,事关全局;“制订”,创制拟定,用于具体事项。“给以”,只能连接抽象事物;“给予”,可带接受的人。“无微不至”,褒;“无所不至”,贬。“昨日黄花”应为“明日黄花”,指过时的新闻或事物)。3.A(“犹豫”跟内心联系,“迟疑”跟动作、表情联系。“逐步”暗含计划性,“逐渐”强调过程。“化装”为了掩人耳目,“化妆”为了使自己的容貌美丽起来)。4.A(“留传”特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而“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可以”属于主观上的认可,“能够”属于客观上的能力。“祈求”有祈祷之意;“乞求”指请求给予)。5.B(“实效”意即实际的效果,“时效”即时间短,效率高,显然提高“时效性”才能突出新闻新的特点。“琢磨”和“斟酌”都有考虑之意,但“琢磨”是指仔细体味其中深意,“斟酌”是指考虑文字、事情 等是否妥当。“推脱”意指不肯承担责任,“推托”是指借故拒绝)。6.D(“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该管硬管),含贬义;“干预”,中性词。“罹难”,被害;“遇难”,遭遇灾难。“反省”,有“悔悟”之义;“反思”,对经验教训的再思考。“特出”,特别出众,格外突出;“特殊”,特别的)。7.C(“质疑”指提出疑问 ;“置疑”则指怀疑,用于否定,常和“不容”、“无可”、“无庸”等否定词连用,表示结论的确定无疑。“机体”是具有生命的个体的统称;“肌体”指身体,也用来比喻组织机构。“标识”,即标志,指表明特征的记号或表明某种特征;“标示”则指标明、显示。“竟自”和“径自”都是副词。“竟自”表示出乎意料;“径自”则表示自己直接行动)。8.A(“光临”,称宾客来到;“光顾”,一般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牟取”,以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含贬义;“谋取”,中性词,想办法获取。“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有的事物;“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让位”,让出位置;“让贤”,让有才能的人继承自己,含主动性)。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餍足的词语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餍足的词语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元典章·户部十·军兵税不得打量汉军地土》:餍足 拼音,之祭者,胁敛钱物,所取各皆餍足。”宋 王安石 《枣》诗 词目:“卒之东郭墦间:“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餍足。” 2、满足(多指私欲),乞其馀./zhidao/wh%3D450%2C600/sign=52bfea9bcd8065387bbfac17a2ed8d72/6f061d950a7b65d9f2d://b./zhidao/wh%3D600%2C800/sign=07f04add5443fbf2c579ae2/6f061d950a7b65d9f2d;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baidu,方纔释免。”《明史·万国钦传》:“所在官吏不时下乡,言要打量军户地亩,以此为名:“我这故事是完了,但谁也不会餍足。”<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jpg" esrc="http:yàn zú注音:ㄧㄢˋ ㄗㄨˊ 1、吃饱,饱足。《孟子·离娄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餍足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陶晓萌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教师版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陶晓萌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教师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褒义词和贬义词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