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轻微焦虑症如何自愈的的病友。我是那种很容易疑病的。

  抱歉,帖子发到了这里,因为心理极大的痛苦包围着我,我觉得自己是唯心的,因为听过学生讲过几件她身上的事,让我觉得世界是有不能解释的事情发生的。  可是,这个焦虑,疑病,我无论如何调节不好自己,而且身体每天在焦虑的影响下出了很多问题。这种痛苦,别人体会不到。我也爱我的父母,我每天都会关注他们的身体,自己的身体,我害怕看到父母一天天老去,一天天走向人生的规律。我害怕,又抗拒不了,每每看到那些父母的文章,我会哭。  都说高手在民间,我希望能遇到能解开我心结的好人,遇到能调理身体的朋友帮帮我
楼主发言:13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这个课题牵扯到死亡和父母 真要看建议去做个心理咨询,因为这两块课题很大,就这样  
  你身体一定很虚弱造成的!就是缺少阳气肾亏!你要想好 唯一办法就是让自己身体强壮起来!!!你的心态就会改变!远离烟酒,不要熬夜,远离色情这是我要劝你的
  多做运动,放空思想,让自己忙碌起来,少胡思乱想…
  是的,建议去做心理咨询而不是去找心理医生,和你一起探讨死亡,父母等话题,你其实这种焦虑是因为你没有充分准备好死亡这个话题  
  楼主是典型的庸人自扰!试问世间有哪种生物能够长生不老的?亲人的离开是必然的事情,每个人都得经历面对 ……整天为了这种事情忧心忡忡的不是自找麻烦吗?  
  佛教音乐  
  曾经一度因为外公的离去 不能接受 心理上承载很大的压力 直到有一天梦到外公给我的留言 他说生命总是短暂的 要好好的活。你不必担心还未发生的事情,至少你们现在还在一起,珍惜现在才是最重要的,想的太多都是浪费时间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这样持续了多久?精神焦虑,身体痛苦,体重骤降?盼楼主回复!  
  你要想每个人都有那么一天,今天的结束是明天的开始,所以结束并不是坏事,累了一辈子,下辈子可以投胎做一个轻松的人了,这样不是很好吗?
  庸人自扰,杞人忧天。一切皆由心生。  
  试试家排?但是找要靠谱的,敛财的不要  我有和楼主类似的情况,但是没你那么重,不过也给我造成很大的困扰  这次去家排,做了个案例,大概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不过呢,因为我去的家排,属于敛财很严重的,所以以后就不去了,网上应该有免费的,或者说,你可以找找一些比较公益性质的,那种开始说公益,后面让你交几万上成长班的,就免了吧。
  一起聊聊天也许我可以帮到你
  楼主好:我也有抑郁,也是因为奶奶去世感觉内心空了一样,感觉自己活不了了,检查出惊恐障碍
  重庆寸草心理专家提醒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其表现为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分关注,常为自己身体极微小的变化而感到极大的不安。甚至深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因而到处反复就医,但经检查却不能证实有患者所认为的那种疾病。有数据显示,疑病症患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在心理疾病患者中疑病症患者占近20%,以中年人居多。
  楼主,我以前也是一名疑病症,大概有四五个月,现在可以说好了,首先你肯定是百度害得,说实话我也是,我先百度自己吓自己,然后同学又吓我,就慢慢的有恐惧感了,我很清楚你的感觉,我也很理解,首先,你要相信自己没病,我知道这很难,因为你的身体有那些什么病,什么癌的症状,可是人生几何,谁会没几个病痛,无非就是感冒,有时间楼主可以来找我,我非常乐意和你一起共度难关。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滚蛋吧,焦虑症!
滚蛋吧,焦虑症!
目录一、 焦虑症描述与简单措施二、 躯体症状的应对与恢复三、 个人焦虑症康复经验四、 康复过程中小小心得以及方法五、 关于康复之后的复发、发作六、 推荐看的相关书籍一.焦虑症描述与简单措施如果你是个新人,还不知所以然,麻烦从第三章看起。焦虑症的定义我相信好多焦友已经熟背于心,倒背如流的大有人在,我在这里就不重复啰嗦了,我就在这里讲一讲我所总结出来的焦虑症是个什么样儿的,针对一些急性惊恐发作,我们该如何处理。简单介绍三种模式引起焦虑的恶性循环(1) 由生理痛苦不适引起,出现濒死感、头晕、喉咙肿胀、呼吸困难,然后导致更紧张,更恐惧,然后达到焦虑症症状的一种表现,从而导致恶性循环。(2) 由心理想法加上神经敏感(神经衰弱)引起,由于神经对失眠都很敏感,大脑容易浮现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害怕受伤,害怕紫衫,害怕自己康复不了,心理感觉难受,抑郁等情况从而陷入恐惧的无法自拔,然后不停的疑虑,自问自答,跟自己进行思想斗争,过分的关注自己,导致无法脱离虚拟的想象中,从而无法被现实世界所吸引。(3) 无理由恐慌,由于焦虑而引起的焦虑,这种恐惧造成的不适感最小,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你会觉得很无奈,针对这种情况其实是由于我们长期习惯性焦虑恐慌以及第一次发病濒死恐惧留下来的深刻印象,这种印象形成了一种潜意识,需要通过漫长的时间淡化到遗忘。我认为整个躯我把不真实感和抑郁情绪以及强迫情绪放在第三类里面讲,官能综合征包含了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其实这三种症状都是相通的,很少单独存在出现,只是会以某种症状为主,其他作为并发症或者一种情绪为辅,先说说不真实感,相信很多很多焦友都会非常讨厌,厌烦这种情绪,感觉自己活在一个与世隔离的世界里面,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和正常人完全不同,感觉活在一个移动的玻璃橱窗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关注着自己,外界对自己的刺激都是朦胧的,在犯病这段时间,我每天坚持吃完饭都和同事出去散散步,一路走一路与他们交谈,但就是感受不到那种交流的喜悦,走路的疲惫,周围建筑物环境的气息,我感觉我站在我的眼睛里面看着包括我自己与他们互相交谈,那种奇怪的感觉让我恐惧,有一次天灰蒙蒙下着雨,我看着周围的建筑物感觉自己活在童话世界里面,一切在我眼睛里都是假的,对于不真实感,最佳的治疗方式就是按摩与健身,身体给你的反馈是最快最真实的,手臂的酸痛,跑步的气喘,运动之后的乏累都第一时间传给了你的大脑,还有一点从眼前的事物开始接触起,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个小小的办公区,左邻右舍的同事,当你慢慢接受他们,习惯他们,近距离观察他们,你就会慢慢放松警惕,让自己平静下来,从一个小的环境开始适应,找到你的存在感真实感,然后再一步步扩大,去感受小区、办公区、城市、世界的真实感,不真实感来临的时候我们会特别恐惧,越是恐惧越容易关注自己,发现自己离这个真实的环境就会更远了,老话常谈,坚持心灵的自我调节,学会自我安慰,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真的都只是暂时的,慢性疾病我们就慢点治,这样才更巩固更健全。关于强迫情绪是我在看书,特别是进行自我心理治疗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强迫情绪中,我越是思索什么叫做顺其自然,我越会去思考我有没有做到顺其自然,我这样算不算顺其自然,如果不算我怎么做,那我这样新的想法又能算吗,最后发现自己越来越烦躁,感觉大脑要崩溃了,但我无法去停止思考,弄不清楚我觉得我自己肯定又会害怕,其实想不通就不要想了,心灵的安慰做到讲出真理即可,自我的调节无需重复累述,“比如我吃海鲜了,会不会等下晕倒休克,放心吧,不会的就算过敏一般也是从皮肤开始有反应的,但会不会有消化道过敏呢,我会不会呼吸困难心肌梗塞,放心吧,过敏一般只是一刹那的过程而且消退很快,而且一般过敏不会导致非常严重的问题,那我会不会这样呢,我的身体是不是很普通人不一样呢?”,就这样我发现我自己永远无法满足自己的回答,我会一直疑虑下去,导致我非常痛苦,头晕、焦虑、恐惧,让自己陷入自己的恶性循环里,其实第一次这样很正常,你因为你确实不知道,当你一旦经历过一次,下次再出现这种问题,你就不需要继续安慰回答自己了,告诉自己一句话,我会没事的,我都经历过这么多次了,要出事早出事了,我也不要纠结了,就算有事情,还有家人、医生,如果真有什么不幸那都是命,缘分天注定,每个人的归属都一样,都会走向死亡,不分高低贫贱,只是时间不一,所以世事无常。不纠结、不执着、不疑虑。关于抑郁情绪,这个感受真的很难受,现在想起来还会心有余悸,它不完全像抑郁症那样,会一直提不兴趣,对生活失去了乐趣,对活着失去了希望,当你看到我现在描述这些症状的时候,你发现你会怕自己会不会也是这样,那就证明你不是抑郁症为主(也不要纠结你会不会有这些症状,纠结是焦虑症的头号表现),抑郁症占主要的反而是消极与绝望,他们对什么都失去了知觉与兴趣,对于抑郁症我了解的也不是很全面,点到为止,回到抑郁情绪吧,抑郁情绪发作和惊恐发作一样,从低潮到巅峰然后趋向于平静的一个过程,当达到巅峰的那一刻真的是生不如死,我诱发抑郁情绪发作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极度难受,并且不认可现在的自己,特别害怕自己将来就这样了,一直浑浑噩噩到终老或者离开人世的那一天,已经无法用恐惧来形容我害怕自己康复不了的这种情感了,我怕这种病会跟我一辈子,我一直都会在焦虑,抑郁,恐惧中生活下去,各种躯体症状,各种紧张情感,一直持续无法消退,当这种感受积累到极点,就爆发了,那个时候我会想这么痛苦的活着还不如“嗯哼”,但这种感受会很短暂,当你情绪稳定下来就慢慢过去了,又会恢复到那个坚强自行的我,对于焦虑症,首先我们要能接受他可能会伴随我们一辈子,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其实都是人正常的心理情绪,如果没有这些情绪,我们也不算一个完整的人,然后我们现在所忍受的生理症状其实都会过去的康复的,到时候剩下来的情绪感受也不会是持续存在的,当这两个某一条链条断开了,我们都很容易走出焦虑症,不会陷入死循环中,当这种感受来的次数更多了,我们反而不怕了,来一次就吸取一次经验,建立起我们的自信,它来骚扰你的次数越来越少,时间越来越短,我们要做的就是当他们来临的时候去面对它,接受它,感受它,一切都会过去的,当下的你是你,过去的你是你,未来的你是你,过好当下的你,请接收现在的你自己,喜怒哀乐,痛苦享受都在交替出现,我不也从这么绝望中走过来了吗。当你的人生走到低谷的时候,那么恭喜你,无论你再从哪个方向走都是上坡路了,最多让你在锅底徘徊一下,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体生理活动分为两部分:1.动焦虑(恐惧)走在路上,运动健身,乘车,工作,交谈等发生建立在生理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发生的恐惧(焦虑、惊恐发作)我个人总结成为动焦虑(恐惧)。针对这类型的恐惧,我们在运动过程中会有一个很好的优势,就是我们很容易做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因为我们的躯体活动很明显,容易让我们脱离对自身的关注),从而打破恐惧引起恐惧的恶性循环,建立起我们的良性循环,从而走向痊愈的路程,所以想要康复的同学,让有限的时间,燥起来吧!我们在进行肢体行为过程中,如果引发了强烈的恐惧(惊恐发作),其实这是一次非常好的练习体悟机会,可以让我们学习什么是接受、面对、飘然度过以及如何去做,去验证我们所思所想,急性惊恐一般持续几分钟就过去了,就像跌宕的人生低潮高潮交替涌现,虽然在恐惧褪去之后会引起一系列的躯体不适,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康复的转折点,当你学会忍受痛苦,带着所有的症状继续处理你正在做的事情,该聊天聊天,该干活就干活,为所当为,你觉得可能你现在做不到,没事,尝试去做就好,一次不行,你还有很多机会呢,等你机会用完了,你就痊愈了,在整个惊恐发作的过程中,请相信一点,我们是不会晕过去的(有严重的疾病引起除外,我相信大家都做了好多次检查了,就不要自我怀疑了),也不会猝死,焦虑症已经被证实是不会引起器官等躯体病变的,只不过会影响我们的潜意识,让自己感觉不舒服,去错误的纠正它,对于这一类型恐惧焦虑,我们所做的就只需要忍受痛苦,继续为所当为(做手头上的事情),不要去想恐惧什么时候消失,也不需要去抗争(这个需要自己去悟,什么才叫做到不抗争,如果一次次失败没有效果,可能是我们的理解出了问题,我自己觉得不抗争就是不想,不纠结,不怀疑,然后处理手头事情),成功战胜一次,第二次就能从容面对了。当我们积累了足够的自信、经验、勇气,我们对症状就会越来越不在乎了,到最后甚至恐惧都不会找上我们,就算他再次光顾你,也会一闪而过,你来没来得及反应。2.静焦虑(恐惧)当我们坐在电脑面前工作,特别是无所事事的时候,或者在我们看书,夜晚一个人静静躺在床上,由于神经疲惫再加上我们容易胡思乱想,过分关注自己从而导致恐惧、紧张、焦虑,我把这个过程叫做静焦虑(恐惧)。特别在我们独处的时候,我们会感觉特别的不安,害怕自己发病,没有人能够帮助自己,自己在濒死感的时候无法及时联系到120,面对这种无助感的焦虑,我们不要逃避,我们需要尝试去面对,静静坐着,深吸一口气(用鼻子),然后用嘴巴慢慢吐出,放空思想,不去考虑焦虑恐惧这件事情,无需思考等下晕倒,呼吸困难或者威胁到你生命的事情(焦虑根本就不能把你怎么样,只是让你思想痛苦点),然后大声说出自己现在的感受,或者高歌一曲,双手敲着桌子或者拍掌打着节拍,等稍微平静点,想想是不是光顾着恐惧焦虑去了,忘记了有好多事情需要去处理(洗澡、洗衣服、看看爸爸去哪儿等),上面说的是一种急性惊恐发作的一些处理和描述,下面说一说一种持续焦虑状态(我相信绝大部分焦虑症病友都有),在我们看书或者其他无法完全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时候,我们会无缘无故时时刻刻感觉到紧张焦虑,身体精神都绷得很紧,就算在看精神治疗或者心理治疗方面的书籍,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手会有一点微微发抖或者看不进去容易走神,这是焦虑症的基本症状,就是因为觉得自己走不出焦虑,所以一直紧张恐惧,是一种疑病,是一种对自己无限的抗争和执着,对于这种情况,只需要我们全心投入手头上的事情,身心才可以慢慢趋向于平静,可能你还会觉得有点不舒服,这都是之前的恐惧焦虑造成的生理反应,只要你不再制造新的,你就会随着自己的自愈能力,慢慢的走出焦虑症了,举个例子,我们看书不要带着太强烈的目的性,认为这本书就可以找到治愈的方法,这样你一旦注重结果,你就会紧张无法平静的看书,如果结果一旦让你失望,你就会又陷入不好的情绪当中,我们看书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习,培养我们自己的兴趣,让你对好多事情能够提取兴趣,你哪还有那么多时间去焦虑,如果你一直都是为了对抗焦虑症,为了战胜它,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深渊,在环形的怪圈里永远走不出去,如果我们懂得知足常乐,看书学习是为了增进我们的知识,弥补我们的无知,同时陶冶我们的情操,如果带着强烈目的性,就会不自然地让自己神经绷的那么紧,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在看书过程中获取到知识,快乐是最重要的,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在尝试之后发现自己更痛苦了,内心一直在挣扎纠结我怎么才能安安静静看书,怎么才能不为抗争自己去学习,怎么样让自己顺其自然,会非常非常痛苦,感觉自己有强迫症一样,其实怎么破这一招很简单,你不闻不问就好了,把脑海中这些想法沉沦下去,不回答自己,因为你的回答永远无法让自己满意,反而会一直纠结下去。当我们有所收获的时候,慢慢去品味这种焦虑的感受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一直纠结。从长期的焦虑状态中走出,忍受痛苦是长期的,却是暂时的,我们要坚强,成为一个智者,跟着症状慢慢去悟,当你走出之后,你发现你会又活出了一世,就是得到了新生。 简单总结一句话:走向痊愈,很简单,第一:就是放下执着,放弃抵抗,遗弃纠结的思想不再疑虑,第二产生快乐。当然过程对有些人可能有点复杂,需要你去实践探索如何做到上面几点,这是个论证的过程,船可以渡你到河的彼岸,但你要先造船,等上岸之后还需要遗弃船。 二、躯体症状的应对与恢复首当其冲的要数失眠症状了,在我严重的时候我一直认为如果我能治疗好失眠,那么我的焦虑症一定会康复,虽然只是说对了一半,但失眠确实是焦虑症的头号杀手,如果你以前就是一个倒头就能呼呼大睡的主儿,那你的失眠症状80%是因为心态情绪引起的,剩下20%就是情绪导致身体气血混乱、肾上腺分泌过剩等生理原因。失眠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个常有的事情,在我们正常的时候,想着第二天要出门远游或者大早起来办事情,晚上基本都会失眠或者睡不好觉,但没关系年轻人偶尔失眠都不要紧,偶尔失眠是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学习或者正常生活的,只是会让你感到有点累而已。我先说一说我是怎么克服失眠这个问题的,在最严重的那一个月,虽然不会像有些更严重的焦友那样天天失眠,但我每周最少是有一个晚上是不合眼的,其他晚上都是早醒,睡眠浅,质量差,时间短等各种焦友都会碰到的问题,首先,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通过贴吧学习,看书,和医生朋友的交流,让我知道了越是紧张,越是焦虑就越难入睡,当你非常在意睡眠的时候,反而就更睡不着,你注重某件事情,心理惦记着这件事情,你的交感神经就很兴奋,特别我们还是带着恐惧,害怕,紧张,天还没开始黑,我们就开始担心自己今天晚上会不会又是一个无眠之夜,害怕自己会不会因为失眠而崩溃掉,当我们抱着睡不着就睡不着的想法,反而很容易入睡了,心理活动我在这里不深究了,会在个人经历里面详细描述,我这里介绍几个有助于入睡的方法,晚上睡觉之前看点书籍,心理学、中医、佛学,你觉得对自己会有帮助都可以学习学习,然后买个泡脚的,通过改善睡眠的草药,在睡觉之前泡泡脚,泡完脚之后,从脚上开始给自己按摩,跟着《求医不如求己》记载方法,多按摩一些改善睡眠的穴位,还有就是在睡觉最好一个小时到半个小时之前喝一杯温牛奶,吃些维生素含量比价高的新鲜水果,当然最重要的是心态,放弃自己一定要睡着的包袱,睡眠是我们认为干涉抗拒不了的,你能拖得了一时,拖不了几天,你自己都会在深深的疲惫中睡着。无论是睡眠还是其他躯体症状,康复的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我从开始整夜失眠,到后来能睡着只是睡眠浅,到后来偶尔会有几天睡得很好,到现在除了上班,周末都能睡到九十点。 第二大类型的就是头晕、心慌(心悸)、呼吸困难,好多焦友已经走到了基本康复这一步了,每次在群里面聊天的时候,抱怨最多的就是我只剩下头晕了,我只剩下心跳过快了,或者我老是感觉鼻子不舒服呼吸困难,我发现99%在描述症状的时候,都说自己去医院没有检查出任何问题,我们经常会讨论心理问题会不会引起生理上的病变,我们一致认为只会引起功能上的失调,但不会真正引起器官上的病变,也就是一些西医治不了或者说无法治疗下结论的疾病,往往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中医的五行,气血、寒症、湿症等辩论对功能性问题进行修复,包括服药、按摩、针灸、运动等达到治疗效果,但中医虽然能治本,却不治心,所有的根源还是源自于焦虑引发的神经紊乱,胃神经、肠神经、脑神经、中枢神经等等,先讲讲心慌(心率快),这个是我在发病过程中遇到最少的,我一般都是在剧烈运动,爬山、跑步或者非常紧张的时候会出现,我还发现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我越去测量我的心率,越去在意倾听,我发现它慢不下来了,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当中,关于治疗这个,第一就是放弃一切手段关注自己的心跳(前提医生证明你的心脏没有问题),第二坚持跑步、爬山,做一些在能把控的剧烈运动,去适应那种心跳的感觉,从慢跑,到后面加速跑,到你真正的忽略了这件事情,让你的思想从跑完之后老是关注心跳状态,换成跑完之后想喝水想吃冰淇淋想痛痛快快的大吼出来第一意识。关于头晕,我在整个焦虑症持续发作期间,一致都会头晕,只是没有像好多焦友那样严重到感觉自己随时会晕倒,我会怕自己晕倒,但头晕的程度给我的感觉只是不舒服,当恐惧晕倒的感觉袭来的时候,这种头晕的症状才会加重,那有没有办法能够不让自己头晕了,除了睡着了,我只在关注去做某件事的时候才不会头晕,比如我专心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或者看一部喜剧片,在全神贯注的时候没有感觉到一点头晕,一旦当我从那种意识里面退出来的时候,所有的感觉都回来了,但让我记住了不头晕的那种轻松的感受,这个非常重要,次数多了,你就渐渐忘记了或者不在意头晕的感觉了,随着时间推移,头晕就离我们而去了。折磨我最久,也是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呼吸困难了,从最严重开始,我就非常在意自己的呼吸了(过度呼吸综合征诱发的焦虑症),我怕呼吸慢了自己缺氧,我怕自己呼吸太快了造成呼吸碱中毒,最后导致一个结果就是我不知道怎么呼吸才是对的,我想控制我在任何状态下都能保持平稳的呼吸,导致爬楼,爬山、奔跑之后我都会害怕,我要去克制我急促的呼吸,其实这个时候我是很缺氧的,呼吸一紧张导致了一个问题,眼鼻喉神经就紊乱了,你感觉不到呼吸,同时会感觉到大脑缺血,他会一个劲的提醒你加快呼吸,当你进一步向大力呼吸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喉咙肿痛,鼻塞,并且吸气会有一点酸酸的感觉,我走到哪都会准备喷鼻子的药剂,很怕很怕自己无法呼吸了,对于这种身心交杂的疑难杂症,我开始先从生理生缓解问题,买了一些洗鼻专用盐水(不能含碘),然后每天用仪器或者配套的瓶子(有刻度,带温度标签)调理成人体生理盐水差不多浓度,每天坚持洗鼻子,多年的鼻窦炎鼻中隔弯曲所带来的鼻塞头晕症状慢慢开始缓解了,并且停用所有的鼻子药(只在紧急的时候使用,少用,确实对鼻子有伤害),当我鼻塞症状都消失了之后,呼吸顺畅了,确实慢慢就对呼吸过程失去了兴趣,再加上长时间的心理治疗调节,慢慢就走出了阴霾,但好多事情都不是一触而就的,因为鼻塞,呼吸困难,我的病情反复了很多次,具体的我会在后面叙述中讲到。 第四类,就是一些千奇百怪的症状,根据每个人的生理心理状态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比如劲椎疼、耳鸣、飞蚊症、腿痛,腰痛、牙齿痛,咽喉痛、手麻体重下降等等,欢迎大家到群里面讨论,很多焦友会跟你一起讨论病情,讨论症状,验证进步康复的过程。这里提一下我耳鸣的症状,其实算不上耳鸣,就是我变得非常注重声音,主机的声音,服务器的声音,空调的声音,我会特别敏感,敏感到我会有点无法入睡,而且耳朵到牙齿都会有酸胀,我查了一下,这是因为我太在意这些声音,从而无法做到自主过滤这些噪音,而且是由于睡眠不足加上心理过分关注造成的,于是我买了个静音耳塞,然后调理了几天睡眠,这个症状就慢慢好了,现在也不会过度关注这些声音了。 康复过程中的小小心得和方法心得:1.痛苦都是一时的。如何去应对这种痛苦、如何去构建自己的强大内心、如何学会在困难中成长,这些因素定义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直告诉自己向前走,不要回头,因为你一旦回头就会离想去的地方越来越远。2.我的无意义的恐惧除了给我带来症状以外,就是加重当前无论是由于身体不适还是恐惧焦虑引起的痛苦症状,所以没有必要去恐惧,带着症状,带着我们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3.如果我们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情上,那件事多么小也会被无限放大,仿佛是天大的事,那么,调转你的视线吧,去看人间的百态,历史的变迁,宇宙的广袤,再回首看那件事,我们就会发现它多么的微不足道了,让我们的心灵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上,我们就不会死在一件小事上了,可悲的是,死在一件小事上的人何其多也。4.接受现在的自己,我们每天都在变化,无论是退步,还是进步,是知识面的扩展,还是社会家庭关系的复杂或者简单化,世界在变,我们也在变,发生的事情是不可逆的,这就是人生,不想老是想到回到从前,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你无法接受现在的自己,就是在跟自己做斗争,因为事实就是这样。哪怕有一天你痊愈了,这段不平凡的经历也会深深刻在你的脑海里,成为你的财富。焦虑症-愈焦友焦友你莫担心,思虑过多容易烦心。漠视症状寻找快乐,时间治愈紧张焦虑。五、关于康复之后的复发、发作有很多康复的朋友,再次复发了,我们戏称为二进宫,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下,什么叫做复发,什么叫做发作,假如你在痊愈之后,和朋友们去聚餐,喉咙被卡刺或者划伤了,或者饮酒过量恶心呕吐,或者心悸发作,这个时候你会诱发恐惧、焦虑,到医院检查稍微处理之后被告知没事,你就放下心了,第二天该干嘛干嘛,这就是发作,复发就是一切又回到了发病的时候,自己又陷入自己特制的牢笼里,而且我们之前治疗的有些手段能达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当然大部分手段还是有效,有力度的,首先我们要理性的看待复发这件事情,只要人活着就会有烦恼、意外、痛苦、恐惧,当这些负面影响无法得到合理的宣泄,日积月累就容易诱发焦虑症,所以说复发的几率是百分之百,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得焦虑症可能,只能说你痊愈之后如果和谐对待生活,发病几率可能比正常人低一点,他不像人体的免疫能力那样,可能一辈子只会得一次这种疾病,产生抗体之后就终身受益了。无论是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都是一种手段,我们不要去排斥,如果你觉得自己意志力比较差,忍受能力不强,完全可以配合医生进行医药加上心理辅导,虽然康复的过程有区别,康复之后再次抗打击能力也不同,但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痊愈。 六、推荐看的相关书籍心理学:《精神焦虑症的自救》《中国森田疗法》《森田疗法》《不焦虑的生活》*安东尼(非常好的暴露疗法)佛学:索达吉堪布的相关著作《苦才是人生》《做到才是得到》《你在忙什么》《残酷才是青春》费勇教授的《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如果能悟透这个,内心估计永远都不会有烦恼了《不焦虑的活法*阿弥陀经》等还有其他著作《西藏生死书》中医学:《求医不如求己》《万病从根治》留给大家补充然后建议大家学习一些跟自己专业相关,或者财经方面的知识,这样治疗疾病又不耽误前程,而且在患病过程中看书是最认真,收获最大的。
去搜狐新闻(资讯版)参与此竞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微焦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