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现在还坚持跑步就是每天排毒吗

村上春树:坚持跑步30多年,愿意一生跑到最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是一位跑步爱好者,从33岁开始坚持跑步的他,迄今已跑了31年,他用3小时27分跑了自己的马拉松最佳成绩,并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可以说,跑步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了总结自己的跑步心路历程,他写下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寻找自己跑步的意义。正如他思考的:“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  在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日日都坚持跑步,各色各样的思绪从心底涌起......最不一样的村上文字循着岁月流逝、地点变迁,唯有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日日坚持跑步的见所未见、所惑所思最是真真切切。    1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哲学  萨默赛特·毛姆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我也衷心地想对毛姆的观点表示赞同。  所以作为一个写作人.抑或作为一个长跑者,就跑步来写些个人的、点点滴滴的文字,还公开出版的形式发表出来,也算不得太过离经叛道。这恐怕是一种颇费功夫的性格:一个不写成文字就无法顺利思考的人,想找寻自己跑步的意义,非得动手一个字一个字写出这样的文章才行。    2持之以恒,不乱节奏  现在是坚忍地累积奔跑距离的时期,所以眼下还不必介意成绩如何,只消默默地花上时间累积距离。想跑快点就适当地加速,不过就算加速也为时甚短,只想将身体感受到的愉悦尽量维持到第二天。其要领与写作长篇小说一般无二。在似乎可以写下去的地方,果决地停下笔来,这样第二天重新着手时便易于进入状态。  欧内斯特·海明威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对于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然而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旋转起来,对待持之以恒,何等小心翼翼亦不为过。    3人不可能做到八面玲珑  只是我想,年轻的时候姑且不论,人生之中总有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如何依序安排时间和能量。到一定的年龄之前,如果不在心中制订好这样的规划,人生就会失去焦点,变得张弛失当。与和周遭的人们交往相比,我宁愿优先确立能专心致志创作小说的、稳定和谐的生活。我的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并非同某些特定的人物构筑的,而是与或多或少的读者构筑的。  稳定我的生活基盘,创造出能集中精力执笔写作的环境,催生出高品质的作品——哪怕只是一点点,这些才会为更多的读者欢迎。而这,不才是我作为一个小说家的责任和义务,不才是第一优先事项么?  这种想法今日依然未有改变。读者的脸庞无法直接看到,与他们构筑的人际关系似是观念性的。然而我一仍旧贯,将这种肉眼看不见的“观念性”的关系,规定为最有意义的东西,从而度过自己的人生。“人不可能做到八面玲珑,四方讨巧。”说白了,就是此意。    4用那份恼怒来磨练自己  当受到某人无缘无故(至少我看来是如此)的非难时,抑或觉得能得到某人的接受却未必如此时,我总是比平日跑得更远一些。跑长于平日的距离,让肉体更多地消耗一些,好重新认识自己乃是能力有限的软弱人类——从最深处,物理性地认识。并且,跑的距离长于平日,便是强化了自己的肉体,哪怕是一点点。发怒的话,就将那份怒气冲着自己发好了。感到懊恼的话,就用那份懊恼来磨炼自己好了。  我便是如此思考的。能够默默吞咽下去的东西,就一星不剩地吞咽进体内,在小说这一容器中,尽力改变其姿态形状,将它作为故事的一部分释放出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形形色色的失误,该拾起来的拾起来,该抛弃掉的抛弃掉,才会有这样的认识:“缺点和缺陷,如果一一去数,势将没完没了。可是优点肯定也有一些。我们只能凭着手头现有的东西,去面对世界。    5让自己更有效地燃烧  世界上时时有人嘲笑每日坚持跑步的人:"难道就那么盼望长命百岁?"我却觉得因为希冀长命百岁而跑步的人大概不太多,怀着"不能长命百岁不打紧,至少想在有生之年过得完美"这种心情跑步的人,只怕多得多。  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活,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当然令人更满意。跑步无疑大有裨益。在个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让自己更为有效地燃烧,哪怕只是一丁点,这便是跑步一事的本质,也是活着(在我来说还有写作)一事的隐喻。    6打造一个免疫体系  所谓艺术行为,从其最初的缘起,就内含不健康的、反社会的要素。我主动承认这一点。唯其如此,作家(艺术家)之中才会有不少人,从实际生活的层面开始颓废,抑或缠裹着反社会的外衣。这完全可以理解。这样一种姿态,我决不会予以否定。  然而我以为,如若希望将写小说作为一种职业持之以恒,我们必须打造出一个能与这种危险(某些时候还是致命)的毒索对抗的免疫体系。如此才能正确而高效地对抗毒性较强的毒索,换言之,才能建构较为宏伟的故事。打造这种自我免疫体系,并将其长期维持下去,必须拥有超乎寻常的能量,还须想方设法谋取这种能量。但除却我们的基础体力以外,何处能获取这种能量?    7不要违背自己的原则  每日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儿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    8实实在在地跑过终点  成绩也好,名次也好,外观也好,别人如何评论也好,都不过次要的问题。对于我这样的跑者,第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从那些失败和喜悦之中,具体地——如何琐细都没关系——不断汲取教训。并且投入时间投入年月,逐一地累积这样的比赛,最终到达一个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抑或无限相近的所在。嗯,这个表达恐怕更为贴切。假如有我的墓志铭,而且上面的文字可以自己选择,我愿意它是这么写的:  村上春树  作家(兼跑者)  1949—20&&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本文源自公众号:“众博名品汇”,ID:zhongbo-vip(微信搜索即可关注)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村上春树:坚持跑步30多年 愿意一生跑到最后_跑步频道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村上春树:坚持跑步30多年 愿意一生跑到最后
  “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是一位跑步爱好者,从33岁开始坚持跑步的他,迄今已跑了31年,他用3小时27分跑了自己的马拉松最佳成绩,并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可以说,跑步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总结自己的跑步心路历程,他写下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寻找自己跑步的意义。正如他思考的:“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
  在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日日都坚持跑步,各色各样的思绪从心底涌起。。。。。。最不一样的村上文字循着岁月流逝、地点变迁,唯有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日日坚持跑步的见所未见、所惑所思最是真真切切。
  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哲学
  萨默赛特·毛姆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我也衷心地想对毛姆的观点表示赞同。
  所以作为一个写作人,抑或作为一个长跑者,就跑步来写些个人的、点点滴滴的文字,还公开出版的形式发表出来,也算不得太过离经叛道。这恐怕是一种颇费功夫的性格:一个不写成文字就无法顺利思考的人,想找寻自己跑步的意义,非得动手一个字一个字写出这样的文章才行。
  持之以恒,不乱节奏
  现在是坚忍地累积奔跑距离的时期,所以眼下还不必介意成绩如何,只消默默地花上时间累积距离。想跑快点就适当地加速,不过就算加速也为时甚短,只想将身体感受到的愉悦尽量维持到第二天。其要领与写作长篇小说一般无二。在似乎可以写下去的地方,果决地停下笔来,这样第二天重新着手时便易于进入状态。
  欧内斯特·海明威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对于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然而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旋转起来,对待持之以恒,何等小心翼翼亦不为过。
  人不可能做到八面玲珑
  只是我想,年轻的时候姑且不论,人生之中总有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如何依序安排时间和能量。到一定的年龄之前,如果不在心中制订好这样的规划,人生就会失去焦点,变得张弛失当。与和周遭的人们交往相比,我宁愿优先确立能专心致志创作小说的、稳定和谐的生活。我的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并非同某些特定的人物构筑的,而是与或多或少的读者构筑的。
  稳定我的生活基盘,创造出能集中精力执笔写作的环境,催生出高品质的作品——哪怕只是一点点,这些才会为更多的读者欢迎。而这,不才是我作为一个小说家的责任和义务,不才是第一优先事项么?
  这种想法今日依然未有改变。读者的脸庞无法直接看到,与他们构筑的人际关系似是观念性的。然而我一仍旧贯,将这种肉眼看不见的“观念性”的关系,规定为最有意义的东西,从而度过自己的人生。“人不可能做到八面玲珑,四方讨巧。”说白了,就是此意。
  用那份恼怒来磨练自己
  当受到某人无缘无故(至少我看来是如此)的非难时,抑或觉得能得到某人的接受却未必如此时,我总是比平日跑得更远一些。跑长于平日的距离,让肉体更多地消耗一些,好重新认识自己乃是能力有限的软弱人类——从最深处,物理性地认识。并且,跑的距离长于平日,便是强化了自己的肉体,哪怕是一点点。发怒的话,就将那份怒气冲着自己发好了。感到懊恼的话,就用那份懊恼来磨炼自己好了。
  我便是如此思考的。能够默默吞咽下去的东西,就一星不剩地吞咽进体内,在小说这一容器中,尽力改变其姿态形状,将它作为故事的一部分释放出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形形色色的失误,该拾起来的拾起来,该抛弃掉的抛弃掉,才会有这样的认识:“缺点和缺陷,如果一一去数,势将没完没了。可是优点肯定也有一些。我们只能凭着手头现有的东西,去面对世界。
  让自己更有效地燃烧
  世界上时时有人嘲笑每日坚持跑步的人:“难道就那么盼望长命百岁?”我却觉得因为希冀长命百岁而跑步的人大概不太多,怀着“不能长命百岁不打紧,至少想在有生之年过得完美”这种心情跑步的人,只怕多得多。
  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活,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当然令人更满意。跑步无疑大有裨益。在个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让自己更为有效地燃烧,哪怕只是一丁点,这便是跑步一事的本质,也是活着(在我来说还有写作)一事的隐喻。
  打造一个免疫体系
  所谓艺术行为,从其最初的缘起,就内含不健康的、反社会的要素。我主动承认这一点。唯其如此,作家(艺术家)之中才会有不少人,从实际生活的层面开始颓废,抑或缠裹着反社会的外衣。这完全可以理解。这样一种姿态,我决不会予以否定。
  然而我以为,如若希望将写小说作为一种职业持之以恒,我们必须打造出一个能与这种危险(某些时候还是致命)的毒索对抗的免疫体系。如此才能正确而高效地对抗毒性较强的毒索,换言之,才能建构较为宏伟的故事。打造这种自我免疫体系,并将其长期维持下去,必须拥有超乎寻常的能量,还须想方设法谋取这种能量。但除却我们的基础体力以外,何处能获取这种能量?
  不要违背自己的原则
  每日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儿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
  实实在在地跑过终点
  成绩也好,名次也好,外观也好,别人如何评论也好,都不过次要的问题。对于我这样的跑者,第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
  从那些失败和喜悦之中,具体地——如何琐细都没关系——不断汲取教训。并且投入时间投入年月,逐一地累积这样的比赛,最终到达一个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抑或无限相近的所在。嗯,这个表达恐怕更为贴切。假如有我的墓志铭,而且上面的文字可以自己选择,我愿意它是这么写的:
  村上春树
  作家(兼跑者)
  1949—20××
  他至少是跑到最后
  (来源:98跑)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本文来自商业周刊中文版
跟着村上春树学跑步
我跑步,起初只是为了一个登山的梦想
本来田同生跑步是为了登山,但在村上春树影响下他闯进跑马拉松的行列
2009年元旦这天,我在书店无意中看到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很巧,我刚把跑步列为2009年新目标,就遇到关于跑步的书。捧起一看,都是跑马拉松的故事,二话没说掏钱买了。之后几天,我便猫在家中读这本跑步书。出生于1949年的村上春树是从1982年开始跑步的,每年跑一次全程马拉松,还跑过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这些年又迷上了铁人三项。我只比村上春树小4岁,但跑步却比他晚了27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都不曾参加过任何一次学校运动会。村上春树说:“学校的体育课,我却从来未能喜欢上它,运动会那玩意更是让人厌恶至极。它们是上头让我们做的运动。”他之所以跑步,是因为跑步和他的性情相符。而我跑步,起初却是为了一个登山的梦想。2008年10月我参加了王石发起的攀登海拔8012米希夏邦玛峰的活动,由于体力不支,登到7450米时我放弃了。下山回家,我就办了一张一年期的健身卡,开始练习跑步以提高耐力,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希夏邦玛,登上顶峰。村上春树的跑步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在他的笔下,马拉松真是太美妙,“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不断超越自己正是我所追求的,我想了解马拉松,想体验马拉松,我想拥有马拉松。1.雅典日是北京国际马拉松的日子。8点15分比赛开始,一起跑我的状态就不错,第一个10公里只用了1小时。过了12公里之后,速度越跑越慢,心里想提速但就是提不起来。不过,最后几十米我还超过不少人,用2小时16分46秒跑完了人生第一个半程马拉松。在我56年生命中,从未接触过长跑。如今,通过10个月的训练,能自如地跑完半程马拉松,我超越了过去的自己。人生就是要不断把目标的横杠抬高,然后去超越。村上春树在书中描述了令人神往的纽约马拉松、波士顿马拉松、雅典马拉松、火奴鲁鲁马拉松等。我暗下定决心要跟上村上春树的步伐,一个一个跑完那些马拉松。一天我得知,为纪念雅典马拉松2500周年,希腊政府在全球推广雅典马拉松,比赛时间是2010年的10月31日。沿着2500年历史的古老路线跑一次马拉松,将让人回味一生。别人的人生是故事,自己的故事才是人生。来自世界各地的16500名跑者参加了比赛,路线起伏很大。之前,我的马拉松最好成绩是5小时34分。而在雅典,我用了6小时09分才跑完全程,这年我57岁。村上春树从雅典跑到马拉松小镇用了3小时51分,那年他34岁。回酒店的路上,我看到摩托和警车闪着灯簇拥着最后一位跑者,一直护送她到达终点,路人都为她欢呼。第二天我在雅典当地报纸上看到她的名字:Weeks Susan,成绩是8小时10分09秒,报纸用24个版面来刊登每一位马拉松跑者的成绩,我从上面也找到了自己的。本来我跑步为了登山,在村上春树影响下闯进跑马拉松的行列。慢慢地我适应了登山和跑马拉松两种运动的互动。跑完雅典马拉松之后,我去攀登了海拔2912米奥林匹斯山。2.纽约“11月的纽约实在是一个魅力十足的城市。空气仿佛打定了主意,澄净而晴朗。中央公园的树木开始染成金黄色。天空高不可测,高楼大厦的玻璃奢华地反射着阳光。从一个街区到了另一个街区,似乎可以无穷无尽地一直走到永远。”村上春树写道。2012年11月的第一天我从北京来到纽约,住在曼哈顿103街,往西便是满目金黄树木的中央公园。在距比赛仅剩40个小时的时候,纽约马拉松的主办方突然透过电视宣布了停赛的消息!一周前“桑迪”飓风袭击了纽约,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正常生活。停赛消息冲击很大,但大家都坦然接受了。生命和正常生活比任何一个的马拉松赛事都重要。第二天上午,我去纽约马拉松博览会领了参赛号码簿,买了一大堆跑步装备。那天所有商品都5折出售,厂商收到的款项都用于救助受到“桑迪”飓风袭击的灾民。11月5日,原定的比赛日,数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跑者自发到中央公园跑步,还有志愿者在高喊加油和送水,根本看不出那是被取消了的比赛。我和来自巴黎的文殊、波士顿的蓬蔓佩戴着号码簿绕着中央公园跑了个半程马拉松。事后,主办方在邮件中告知,我们可在未来的三年中继续去纽约跑马拉松,如果不愿意,可以退报名费。如果愿意,需重新再交报名费。我选择了继续跑。3.波士顿在波士顿,我住的酒店就在查尔斯河边,查尔斯河是我在村上春树的书中多次读到过的一条河流。11月的波士顿已经开始下雪了,即使戴帽子手套,耳朵手指也常被冻得生疼,天还没亮我就戴着头灯奔跑在查尔斯河边了。从早到晚都有人在河边跑步。女生不少,由于是冬天,沿河的道路上我没看到“她们那荡来荡去摇曳不已、似乎有些洋洋自得的马尾辫子,以及修长而好斗的双腿”。跑过哈佛广场时,我会寻觅看看众多公寓中究竟哪一座是村上春树居住过的寓所。我在波士顿见到来哈佛游学的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他也住在哈佛广场附近的一所公寓里,几分钟就可以走到地铁站。在剑桥,我找到了村上春树曾经买过“美津浓”跑鞋的City Sports体育用品店。今年4月我又一次来到波士顿,来到查尔斯河。不过这一次不是来度假,而是来跑马拉松。到2013年4月,村上春树已经是第7次跑波士顿马拉松了。而我是第1次。不过,此时我已经跑过4次被跑友们称为“魔鬼赛道”的香港马拉松,还跑出过4小时56分的成绩,对于完成波士顿马拉松我信心满满,没有丝毫畏惧,只有难以抑制的兴奋。4月15日比赛当天,天气晴朗,气温不高。由于我要配合一个摄制组完成波士顿马拉松纪录片的拍摄,没把成绩作为目标。我预定7分钟跑1公里,力争5小时左右完成比赛。我状况一直很好,尤其是过了35公里之后,我还超过了推着轮椅奔跑的著名的“霍伊特父子”。当我奔跑至终点大约700多米时,发现前面的人都停下来。我以为自己跑慢被关门了。一打听才知道终点发生了爆炸。当时,头嗡的一下就炸了。早上离开酒店时就和太太约好,她带着3岁半的女儿到终点等我,不见不散。此时终点发生爆炸,待在那里的太太和女儿是否安全?手机没有信号,所有人的手机都打不通。不管那么多了,我绕开被警察封锁的道路,往终点方向奔去。寄存在行李车上的衣服都丢了,只披一块塑料布御寒。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突然看到有人在打手机。我赶快拨太太的手机,嘀嘀嘀的几声后终于通了。她说她和女儿都很安全,就在距离终点不到200米的一个街口。巧得很,我在前面转弯处看到了站立在寒风中的太太和趴在她身上睡着了的女儿,泪珠顿时扑啦啦地往下掉。太太说,爆炸声过后,终点附近所有的人都在拥抱,都在掉泪。我们一家三口拥抱在一起,马拉松已经不重要了。无意中我发现手腕上的跑步表没有关掉,上面显示距离53公里,虽没跑到终点,但这是我跑过最长的马拉松,永生难忘!回酒店看电视才知道,爆炸造成3人死亡,其中一位是中国学生“吕令子”,183人受伤,17人情况危急。几天后我们离开波士顿时,1个疑犯被击毙,1个被抓获。大约过了1个月,我从网上看到波士顿马拉松主办方发的消息:4月15日跑过半程但没有到达终点的5633名跑友都已获得参加2014年波士顿马拉松的资格。据说消息一传出,Facebook上哭成一片。2014年4月,我将重返波士顿,跑完那没有完成的700米路程。算起来,我从50岁时开始登山,5年登了12座雪山,迄今为止登过的最高峰是7546米的慕士塔格;55岁开始跑步,5年跑了28个全程马拉松。渐渐地,我和马拉松之间的“一种徐缓的倦怠期前来造访了”,村上春树把这种状态称之为“跑者蓝调”。今年我60岁了,人生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惯性使然,我把目标横杆抬高,报名参加“超级越野跑世界巡回赛”八大赛事之一的Vibram香港100。为香港100公里热身,9月21日我参加了“RW五岳寨50公里国际越野赛”,我用9小时45分完成比赛,在188个参赛者中排名90。无意中,过往登山的经验和跑马拉松的能力交织在一起竟然成就了越野跑的实力。跑完50公里越野赛,我心中有无限喜悦,也愈加自信。人生就是这样,你不去试一下,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撰文/田同生
设计驱动型企业组织的领导者要善于勾勒光明的前景
设计驱动型企业组织的领导者也要懂得激发团队为之奋发的勇气
在刘延祥看来,选择美国马里兰史密斯商学院,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现在不做选择,四十几岁之后还会不会再愿意主动去改变”
市场与金融
投资者不禁思索这波涨势将持续多久,是否会以悲剧收场
“做空任何东西都很危险,尤其是你在做空的还是一个变革当中的货币体系”村上春树为何要跑步四分之一个世纪? - 简书
村上春树为何要跑步四分之一个世纪?
文/李梓申声明:文章禁止商业转载,个人转载请注明作者背景介绍:
村上春树(1949-),日本著名小说家,他29岁才开始写作,33岁开始跑步,跑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在跑步的生涯中,他经历许许多多的痛苦与磨练,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刻,也有不论怎么努力成绩也反而下滑的时刻,也有厌倦跑步而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的时刻,但是他自始至终都没放弃跑步。这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就是他自己围绕这“跑步”主题来叙述他的各种思绪,以及他的哲学。正文:村上当初写小说的初衷很简单,只想一心一意的写一篇小说,连构思、笔、纸都没有的时候就开始了,甚至拒绝一边经营店铺一边写作的方式,放弃掉经营多年的店铺,并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全力以赴,否则不安心“。而他跑步,也是为了辅助自己的写作(写作也要体力和专注力)。他认为写小说是非常不健康的东西,因为要用文字去展现一个故事时,藏于人性中的”毒素“会一直跟作者交锋,想梳理这些不健康的”毒素“,人们就应该要有健康的身体,就连不健全的灵魂也必须要有健全的肉体,所以他才通过常年跑步来打造出一个能与这种“毒素”抵抗的免疫系统——哪怕是一丁点也好。而为了打造这一套“免疫系统”,村上这大烟筒还戒了烟,就因为“还想多跑一点,但无法一边吸烟一边跑步”自然而言的就戒了烟。他就是这么认真、执拗,甚至极端。但是他没有野心,他也不喜欢跟别人一决雌雄,他只想超越昨天的自己。所以,不管外界的人们如何称赞、批评,他都不以为意。他觉得自己本身就是一份重要的资产,而心灵之所以受伤,便是为“自己”的独立性而支付的代价,所以村上一直主动的追求着孤立。这种独立性的“自我”总会伴随着的孤立,会不知不觉中腐蚀心灵,所以这也成为了他跑步的第二个缘由——不间断的、物理性的运动身体来排除内心的孤绝感,通过加负荷的方式让肉体更多的去消耗,比如遇到不爽的事情的时候,加大自己的运动量,释放自己,同时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的人类,多强化自己的肉体才能来抵抗这世界。所以,他爱上跑步,从一个只能跑20分钟就不行的人到现在每年定期参加马拉松比赛(42.195公里),甚至是超级马拉松(100公里)。这四分之一的世纪的跑步生涯中,他肯定他的坚持跟意志力没关联,他之所以喜欢长跑,只因为这符合他的性情,但也有许多特么不想跑步的时候,这时他会自己逆回去问自己:我现在作为一名小说家,以每天跑步一小时的代价可以换来自己喜欢的姿态去工作与生活,不用早起晚归、跟别人谈业务、开无聊的会议等等,干不干?然后就全身充满能量,系上鞋带立马就跑了…而他跑步的过程中,脑子里也不会去思考特定的内容,都是看见什么、感受到什么就想什么,从没有过正经八百的在跑步时想事情,他是为了获得“空白”得跑步,脑子里浮现什么思绪,就接受什么。每次跑到终点也是“终于不用在跑了”的痛苦心情,只是之后把这些痛苦忘得一干二净般,又重新下定决心:“下次我要跑得更好”。就是这么自虐。但是这自虐的背后,却是一种超越自身的表达方式:每日跑步就是自己生命线,虽然痛苦,但痛越能感受到自己活着的感觉,所以一停止,就难以活着。这并不是机械性的重复,也不是仪式,而是村上自身身体发出来的渴望:随着他的年纪越来越大,训练尽管越来越严格,成绩也是依旧的下滑,但是身体依旧渴望继续跑下去,这是他的职责。而时间也有它自己的职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而充足跑完这些,留着今后发掘意义。毕竟结束没啥用,就是给过程赋予意义。而村上,依旧在奔跑的路上,直到最后,其意义,等时间来给予。杂谈:其实看这本书,我挺感同身受的。这不仅是自己的性格与村上有些相似外,也有一些相似的运动经历。但我没做到村上那样,能为了想做一件事情,而多方位的对其进行打磨,并坚持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村上的做法看似有点极端,甚至自虐过头。但这是我们外人的看法罢了,就像书中村上去问一个奥运会的长跑选手:”你会有不想跑步、很累很烦躁的时候?“一般,答案还是那句:”废话!经常这样。“很多时候,世界上很多东西并不是喜欢做才做的,更多时候是迫不得已。同时也正因为认真对待与之享受这份迫不得已,在外人看来就慢慢变成痛苦的家伙。就像读书一样。读书很辛苦,要输入还要输出,但是习惯后就感觉没什么了,但是在不读书的人眼里也只是:读个书而已,还要输出还要查资料,真特么痛苦···人总是喜欢拿自己的价值观去看待别人。在现实生活里,其实像村上这种自虐的人也不少,比如@秋叶@罗振宇 等各位大牛,他们无时无刻的都在全力以赴,哪怕是现在大过年的。他们过得痛苦吗?在我们的眼里貌似是这样,但他们可能会轻微一笑,因为他们的那份”节奏“没乱。如村上在第一次跑超级马拉松(100公里)在后半路段,村上说“我是我,但又不是我”一般,自己的意识早已不太重要了,而流淌着的行动、时间却是另一番不同的意义存在着。在书中,有一个桥段我印象特别深刻:村上每天早上经常遇到两个特别努力的专业长跑选手,他们的训练比村上还辛苦,但是在比赛前几天,两人出了车祸,挂了,这让村上开始思考那般严苛的训练的意义。这个桥段我感触特别深,因为有时候特别消极时会想:这么的努力万一遇到天灾人祸怎么办?现在想想我这种想法很幼稚、很可笑,甚至只是不想努力的借口罢了。这种想法是生存层面的层次,在马斯洛需求里面是最低的层次。运动健身等可以回让你健康、长寿,但是这是结果,并不是目的,再说成天跑步累得半死,就为了延寿几个月或者几年,不太划算;读书可以增加知识,但这不是目的,而且读书也很累的,要输入也要输出,就为了那么点知识而读,倒不如去实践;生孩子,是给养老做准备?有那种依赖别人的准备,不如自己去积累财富···不知道为什么,现实里人们就喜欢以这种最低层次来思考,可能是我们自私的基因为了繁衍而编的码,可能是思维束缚于以前生存困境的时代,也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而找的借口···但不管怎么样,对待不同的人事物我们不能在局限于一个层次方面的思考了,因为这样不尊重对方,甚至是对对方是种侮辱。想到这,狠狠的鄙视了自己一下。不论是村上还是这些大牛们,他们做的事情该尽力都尽力、忍耐的都忍耐了,投入时间逐渐积累,稳稳妥妥的跑到终点,得到自己接受、无限接近的境界。我也得这样啊···也希望有一天,也能在在自己的墓志铭里写上:我跑到了最后。
学生狗,推崇个人成长,喜欢PPT、阅读。
个人公众号【梓申的小黑屋】专门囚禁关注自我成长者,每周日推送干货阅读笔记、随笔、工具等。
说谎和沉默可以说是现在人类社会里日渐蔓延的两大罪恶,事实上,我们经常说谎,动不动就沉默不语。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伤心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 ——村上春树 爱情·搞笑·女生·时间 该上之时,瞄准最高的塔上到塔尖;该下之时,找到最深的井...
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 作者:老夜(第三个宇宙的沉思、海中帆) 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共四部,分为《开端》《深井》《格局》《启示》。 #序章:一张光盘 ##一张光盘 如果不是那次经历的话,我不会得到这张让我从此过上恶梦一样生活的光盘 一年前,我是一个中关村一个软件工程师,平时的...
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 作者:老夜(第三个宇宙的沉思、海中帆) &能够将此书介绍给大家,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并不喜欢看很多的小说,但是这部小说让我手不释卷,如痴如醉,作者想象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故事的组织能力,真是无人能出其右 读完这部小说以后,我相信你也会象我一样迷失方向....
不想看字,点我打开好听。 如今流行约跑,在中国大地上逐渐兴起的长跑风潮犹如一阵春风,吹醒了的各种姿势瘫软在沙发上的人儿。通过跑步,我们战胜了葛优瘫,战胜了劳累奔命,也战胜了懒惰的自己。不知从何时,长跑成为了中国很多马路上的一道绚丽风景,在车水马龙间,在霓虹沉醉里,在浓厚的星...
以下《明镜》周刊的采访中,他谈起作家和长跑者的孤独。 明镜:村上先生,写小说和跑马拉松,哪个更难一些? 村上:写作是件很有趣的事——至少大多数情况下如此。我每天写作四小时,然后去跑步。按照老习惯,每天跑10公里(6.2英里)。这个距离比较容易跑下来。而一口气跑完42.195...
一、不要驼背!不要驼背!不要驼背!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女孩子驼背真的很不好看,可能日常生活中我们根本就没有感觉到自己驼背或者觉得自己驼背不太严重,我想说因为我也驼背,而且我一直都是觉得自己不严重,后来大学军训,当时特别想当方队长,所以让我室友提意见我哪里有缺点,她们每个人都...
看过很多关于爱情的各种文章,有教你如何辨别对方是否爱你,有教你如何摆脱情伤,更有甚者,恨不得手把手把你教成一个爱情达人。
可是,却终究没有一本爱情秘籍,可以彻头彻尾让我们成为爱情大师,无论遇到哪种心仪对象,都可以一举拿下没有争执开开心心和和美美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目录 清水谷和光自然是一把年纪的人,年龄往往代表了阅历,代表了经历的逆境与风浪,代表了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和稳重。 但看到门里面所出现的东西,即使是这个身经百战的长者,也露出了惊恐的表情,连站立都感到困难,跌跌撞撞地向后退了两步。 “门”里面钻出了什么? 人类的文字经过了许久...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常常需要动态地分配和撤销内存空间,例如对动态链表中结点的插入与删除。 在C语言中是利用库函数malloc和free来分配和撤销内存空间的。 C++提供了较简便而功能较强的运算符new和delete来取代malloc和free函数。 注意: new和de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上春树下雨也跑步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