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火低碳措施抗灾型楼房普及程度怎样

关注我们:
阻火、低碳生态与抗灾型楼房引领人居革命(组图)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土地昂贵,城镇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正朝着现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功能复杂,设备繁多,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像一般建筑那样从外部进行灭火,给扑救工作和人员疏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国内外高层建筑的火灾已发生多起,有的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责任编辑:AP0015
心情分享加载中...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阻火、低碳生态与抗灾型楼房引领人居革命(组图)_网易新闻
阻火、低碳生态与抗灾型楼房引领人居革命(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土地昂贵,城镇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正朝着现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功能复杂,设备繁多,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像一般建筑那样从外部进行灭火,给扑救工作和人员疏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国内外高层建筑的火灾已发生多起,有的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高层建筑的发展态势以及存在的诸多隐患和问题,激发了安康天厦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远辉的研发热情。他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亲身实践,陆续发明了“一种阻火型结构的楼房”、“一种低碳生态与抗灾型结构的楼房”以及 “一种避震结构的楼房”等多项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被第二届世界环保与新能源产业中国发展大会组委会评定为2009年度“最具社会应用价值的节能环保技术”,并获得2010中国城市建设优秀专利项目奖;发明人李远辉获中国房地产低碳行动十大创新人物、2010最具创新型企业家、2010年度十大创新人物、2010建筑节能减排十大创新发明人等荣誉;安康公司由此获得2010百佳科技创新型企业。
发明人李远辉获和谐中国·2010年度十大创新人物奖  现在这种“阻火、低碳生态与抗灾型结构的楼房”的专利技术正给建筑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成为从根本上解决高层建筑防火难、灭火难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总体上看,这些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消防安全。从专利楼房的效果图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用中国人“防患于未然”的智慧,通过楼体科学的创新布局,化消防安全的被动为主动,巧妙解决了现在封闭式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烟囱效应”造成重大灾难的问题,并以敞开式的格局为楼内发生火灾时的逃生和救援,为灭火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例如,商住区某住户发生火灾时,不会影响其他区域住户的安全和生活,楼内电梯照样运行;消防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乘电梯将火势扑灭在苗头状态,从根本上杜绝了高楼某处发生火灾时其他邻居被烟火熏死的危险,从而也大大减轻城市消防人员在“紧急救援”时的工作难度和危险。
  2.低碳生态和节能。用这个专利所建造的楼房,有着低碳生态的明显效果。通过该专利技术的合理和科学的结构布局,使建筑地面上的大空间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将各户型通风、采光达到极佳效果,从而节省了电能;而且楼内电梯集中布置会使电梯停启次数明显减少,明显提高了电梯的效率,大量节省了电能和运作成本。整个楼体利用中央空中花园上风洞安装风力发电机,利用大面积外墙安装光伏太阳能发电,采集绿色能源供楼内使用。
  冬天,当北风越大时,楼内的风力发电机发电能力更强,还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为大楼供暖,从而有效降低北方普遍烧煤烧油供暖而造成碳排放对城市污染。该楼综合利用国际先进的环保材料和环保技术,具备雨水、废水、垃圾回收处理及资源再生系统。
  3.绿色环保。该专利楼房项目本着当代房产开发要自觉维护绿色生态自然环境关系和创建绿色建筑体系理念,采取科学的结构布局,向高空要面积,向高楼要绿化;以标准专利楼体60层来设计时,每4层(或3层)楼就建造有一个空中花园,整栋楼体就相应拥有15个空中花园。这样,用该专利所建造的楼房,绿化率可以达到100%-20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空中花园。与传统楼房相比,环保指数和空气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使楼内空气得到自然净化,也使绿地相应地扩大2-4倍甚至更多。在这里的每一个住户,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只要步出家门走到空中花园中,就可以享受鲜花,享受绿色,享受与大自然的和谐。
  4.节省土地。该专利楼通风采光良好,只需3.5万平方米土地,就可以建造60万-70万平方米房屋面积,而且整栋楼找不到一套暗房,成功破解了高楼漠视生态环保“屏风效应”的难题。
  5.抗风抗震。该专利楼房风阻力小,当狂风经过楼层时,风力可通过空中花园穿过楼体,不会产生风压包,使空气流通顺畅,而且科学的大空间平面布局使整栋楼的刚度大大提高,即使楼房有60-80层,风力对该专利楼房结构的影响极微,仅自重足以保持整栋楼的稳定。在结构计算中,其水平风压力可不作主要荷载计算,所以与传统高层建筑相比,该专利楼房具有很好的抗风优势。
  该楼房在整体上采用筒、框、剪结构,相互连结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结构整体。在工程力学方面本专利楼房与传统的高层建筑相比,受力以垂直压力为主,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优势,从而充分利用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大大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6.有利于社区和谐。用这个专利建造的楼房,每个组合层的空中花园及空中会所、空中游乐园、空中运动场、空中泳池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平台,是传统“四合院”居住文化的延续和升华,人们在这里共享自然、绿色、健康和谐的人居生活。
  对于自己这一发明的初衷,李远辉有着这样的感慨:“我是一位建筑工程师,但同时我又是一位筑路工人。作为建筑工程师,我们是在建造人们居住的房子;作为一位筑路工人,我们是在筑一条人们的生活之路。这条路关联着人的安全、人的健康、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我们每个人分分秒秒都在这条路上行走着。”
  有业内人士认为,本专利在现有的钢筋水泥楼宇单调模式中,巧妙地加入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新元素大空间多层级的立体空间园林规划,实现了草坪植被的立体叠加,创造性地使楼体布局功能既室内化又园林化,将起到空中空气自然净化过滤作用,并且还拥有开阔的公共活动场所。这种新型楼宇,既有现代风采,又有回归自然的生态气息,让人们不再有呆在高层楼宇中枯燥和封闭的烦闷感觉,使楼房的生态指标、居住指标、人文指标、绿化指标、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指标得到了本质上的提升。
  目前,该公司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江西、甘肃、沈阳等地,正与多家投资机构和房地产开发商进行资源整合,加快具体项目的实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专利楼宇虽然综合指标大大优越传统建筑,但在同等高度和建筑面积条件下,其建筑成本却不高。因此,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可为各地政府打造低碳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添亮点,也可为开发商提升品牌,打造更适合人类居住环境的楼宇,创造更好的企业效益。(小熊在线)
本文来源: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人类居住的一次革命-----专利楼房寻合作者
“阻火和低碳生态、抗灾型结构的楼房项目”是一种一种阻火型结构的楼房,封闭转开放,结构一变,火灾不再难防。省地、低碳、生态、节能、环保,五大趋势占尽先机。新专利应用,防火之后,抗震性能再领先。因土地资源紧缺造成住房供需矛盾,有利于旧城改造,因为该专利楼房解决了超高层的消防和结构上的稳定性,使土地容积率可达到15 ~ 20或者以...
“阻火和低碳生态、抗灾型结构的楼房项目”是一种一种阻火型结构的楼房,封闭转开放,结构一变,火灾不再难防。省地、低碳、生态、节能、环保,五大趋势占尽先机。新专利应用,防火之后,抗震性能再领先。因土地资源紧缺造成住房供需矛盾,有利于旧城改造,因为该专利楼房解决了超高层的消防和结构上的稳定性,使土地容积率可达到15 ~ 20或者以上。例如在一块3.5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可建造总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的楼,由于设计合理,其公共分摊面积不超过20%,而投入的成本与常规楼房相近。该专利楼房整体刚度大,突破以往高层楼房靠用大量钢材来抵御水平力(如风力和地震力)的传统建筑模式,从而可大量节省建筑用钢量,并可大大提高抗地震力,为者和社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如果政府采取减免征收部分超过一般规划的容积率收费标准和采取低停车位配套的方案后,将大大减少购房者的购房成本,有效解决很多上班一族与普通市民在闹市区置业和就近上班的难题,因车辆减少还可以大大地减少排碳量,为政府提倡的低碳城市建设创造有利条件。阻火和低碳生态、抗灾型结构的楼房在进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今天破土而出,并巧妙地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生态、阻火抗震特点于一体,人类居住文化的创新意识,充分展示了发明人尊重生命,净化地球的的崇高理念。其专利的推广对打造自然、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六个特点介绍1. 消防安全2. 低碳生态和节能3. 绿色环保4. 节省土地5. 抗风抗震6. 有利于社区和谐可在建筑、设计、专利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联系电话:
浏览次数:0
你这是问题么?
不知道下面这条知识能否帮助到您
随着楼房市场的逐渐雄起,人们对其的关注度也开始上升,接下来本文就将为大家介绍关于居住楼房时所需要交纳的一些物业费。
楼房的居住需要交纳相关费用 具体收费标准为何?
118699浏览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房天下通行证,
ask:5,asku:1,askr:68,askz:16,askd:6,RedisW:0askR:1,askD:103 mz:nohit,askU:0,askT:0askA:106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碳生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