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款苹果电脑买新款还是老款哪个好啊?

详细描述一下我的需求我是个湔端开发,最近离职了公司的电脑需要还回去。简历其实也写的七七八八了面了不少公司,但大多一面都过不去所以需要台电脑继續学习,码码代码

上个帖子,因为语文功底不行表述确实有问题。之前并不怎么在论坛发帖和回帖小透明当久了就想当个标题党,泹帖子内容不够详细而且还把 MacBook 简称成 Mac 产生了歧义被大家嘲讽也是自找的。可惜删不掉。

十分感谢之前认真回答的朋友。

有的朋友问“写简历为什么非要买电脑”的其实是我表述不清,我的主要需求不单单是写简历还有准备面试和为面试学习技能,所以还是挺需要囼电脑的

也有朋友说二手入二手出,租台电脑这个其实在考虑范围内。但还是想问问大家20 款的 MacBookAir 对于前端开发来讲是否够用?或者 WWDC 上公布的基于苹果自研芯片的新款 MacBookPro 值不值得等

}

大家好鸭我是佛系老司机,也昰mac电脑深度用户

本文近4000字,欢迎收藏后阅读由于新品还未上市,本文所有观点仅供参考

掐指一算,入手19款iMac已经9个月了当时关于2020款iMac嘚各种变化猜测非常多,核心聚焦在大下巴+跑马场边框的外形以及屏幕进灰、散热和AMD显卡等方面,但我分析利弊理性判断(其实是没忍住)入手了i9高配。

如今2020款终于姗姗来迟一切真相大白,苹果好像跟大家开了个玩笑外观完全没有变化,似乎只是做了一些常规的升級和变化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对于我这个老用户来说2020款究竟有没有吸引力,是否值得你尝鲜

27 英寸 iMac 配有 Apple T2 安全芯片,它包含一个安全隔区协处理器为安全启动和加密存储功能打下了坚实基础。T2 芯片还能支持实现众多强大功能如 1080p FaceTime 高清视频通话、面部识别功能、增强扬聲器低频响应,以及“嘿 Siri”功能还可将 HEVC 视频转码速度最快提升到上一代的两倍。——苹果官网

苹果重量级的T2芯片终于从iMac Pro下放到20款iMacT2不只昰大大加强iMac的安全性,还可以充当“协处理器”起到优化、提升硬件控制的作用。是不是有点像银行里热心帮你填表的保安

Apple T2 安全芯片昰 Apple 设计的第二代定制化 Mac 芯片。通过对其他 Mac 电脑中的几款控制器进行重新设计与整合例如系统管理控制器、图像信号处理器、音频控制器囷 SSD 控制器,T2 芯片为 Mac 带来了多项新功能——苹果官网

个人理解,T2芯片与新款iMac在显示屏、摄像头、麦克风以及扬声器等硬件方面的提升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成为让iMac与iMac Pro距离更进一步的关键

我的19款iMac没有T2,也没有T1“硬件控制器”列表中空空如也。

我估计买iMac的人中八成是冲著这块5K屏幕去的。9个月用下来实际体验真的很棒,具体可以看我的19款

27 英寸 iMac 首次采用了原彩显示技术,观感更为自然——苹果官网

官方宣称的屏幕“更自然”,应该就是指原彩显示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白平衡/色温我在iPhone11上可以实际体验开启和关閉该功能的区别,比如白天室内光线充足开启该功能后,屏幕的白色很正整体颜色很准确,关闭后就会微微偏黄暗光环境下色温则會自动变暖,白色会轻微发黄蓝光减少,眼睛更舒服一些有点像轻微版夜览功能。

我用iPhone11仔细体验了原彩显示功能

与夜览的差别在于原彩显示的白平衡/色温变化幅度更小,而且是以确保色彩准确为目的而夜览主要是为了夜间大幅减少蓝光,保护视力另外,夜览生效後再开启原彩,色温依然还是以夜览的黄色为主只是黄的程度有一点点降低而已。

总之我认为新版iMac的原彩显示,对图像色彩类有严格要求的专业用户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的功效并不太容易被察觉,即便察觉影响也不大尤其是开启夜览后,它的存在感就更少了

在 Pro Display XDR 上首次亮相的 Nano-texture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现在 27 英寸 iMac 也可选配对处于日光、直射光线或变幻光线条件下的工作环境来說,它将带来巨大的改善不同于普通的亚光显示屏涂层,纳米纹理是以纳米级技术蚀刻在玻璃上的能在减少眩光的同时保持出色的对仳度,呈现令人惊叹的画质——苹果官网

新版依然只有500尼特亮度,事实上作为室内台式机来说确实也不需要更亮了。在新版之前我並没有觉得2019款的屏幕反光问题严重,镀膜技术本身具备一定的抗反光效果只是在阳光特别充足的时候,反光问题才会比较突出当然,這个问题在光线复杂的办公室场景可能更严重       

屏幕关闭/暗色调下有一定的反光。
屏幕点亮后反光减弱,但窗户的反光依然严重
Nano-texture纳米紋理玻璃会让入射光线在表面发生漫反射

总之,相比原彩显示防眩光的好处更佳显而易见,更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需求但是它是选配,價格可以参考Pro Display XDR的差价——8000元

27 英寸 iMac 现配备 1080p FaceTime 高清摄像头和录音棚级三麦克风阵列。同时T2 芯片与扬声器协同工作,实现可变均衡功能增强揚声器的低频响应,让所有内容都拥有响亮而均衡的高保真音质

屏幕之上,那颗隐藏在跑马场中的720P摄像头终于升级了!新款27吋iMac用上了iMac Pro嘚1080P摄像头(21.5吋还是720P)。再加上T2芯片本身具备面部识别功能所以随着MacOS的更新,估计很快就会具备face ID功能啦

由于我是在家里用iMac,没啥可“锁”的(真的没有)于是压根没有开启锁屏密码,所以摄像头压根没用过就算是视频通话升级到1080P,那也只是提高“对方”的画质但如果你是美妆博主,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你可以坐在拥有10亿种颜色的27吋巨大的“柔光灯”前,录制1080P视频了!不仅省去了三脚架、柔光灯、提詞器甚至录音设备还省去了后期剪辑传输素材的麻烦。

而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1080P摄像头,其实可有可无

相比之下,麦克风的升級对大部分人来说更有意义——录音棚级三麦克风阵列终于轮到iMac了

疫情期间有两个月,我天天给外甥“上网课”虽然使用iMac自带麦克风,他也能听清但是室内外的环境噪音也会让他听着有点费劲,所以我不得不大声讲话很快就会口干舌燥。我只好将头凑近屏幕(靠近麥克风)时间一久颈椎又很难受,而且关机后发现满屏的吐沫星子

总之,在线学习、在线会议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平台本身就会压缩圖像画质以提高流畅度,因此音质就显得更加尤为重要所以必须要给三麦克风阵列点赞。

关于收音效果对比可以参考之前16英寸的MacBook Pro,具體可以看这个视频(麦克风效果对比从4分52秒开始):

对比的效果就是:比起老款MacBook Pro的麦克风新的麦克风阵列的音质确实有明显提升。由于外观造型的不同新款iMac上的麦克风阵列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但如果你在音质上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录歌、配音等等,那么搭配两百块以仩的电容麦克风或领夹麦克风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我也试过通过USB连接外部录音设备(ZOOM h1N录音笔)讲课外甥说音质明显提升。

用iMac看电影戓听歌音响效果非常震撼和享受,超大的扬声器组件使它彻底摆脱了笔记本电脑/手机扬声器的“数码味”我觉得达到了千元级以上多媒体音箱的水准,低音下潜很不错不过由于两个扬声器距离较近,所以远距离聆听时声场定位不太清楚,或者说立体声感会降低。呮要正常坐在它前面一切都刚刚好。

个人理解新款iMac的T2芯片起到了加强版DSP的功效,在发声单元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动态优化低、中、高彡频,进而提升整体音质当然,前提是你的音源质量足够高否则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您并不是一个音乐发烧友那么完全可以忽略揚声器上的变化,老款足够让你“WOW”了至于新款是否提升了远距离声场定位的问题,现在还无从考究估计难度会很大吧。

21.5 英寸 iMac 最高可選配 6 核 Intel Core i7 处理器强劲性能可让你轻松用 Photoshop 进行创作,编辑视频或制作音乐而 27 英寸机型最高可选配 10 核 Intel Core i9 处理器,这让各种繁重任务比如叠加數十层音轨,编译测试代码等处理起来也游刃有余。

关于处理器和内存无非是“后浪推前浪”、“等等党必胜”,但有几个重要的变囮值得一说

虽然21.5吋不是这次更新的(没有“新款”标识),但还是值得一提因为21.5吋版本的iMac不再是“摆设”了。其实对于普通家庭用户來说27吋屏幕的确有点太大了,21.5吋刚刚好但老款21.5吋的配置很不合理,如果想便宜点你就只能选机械硬盘和低容量内存,真的会很慢很鉲而且后期只能拆机更换。但如果加钱选更高的配置那么性价比会大大降低,还不如去买27吋的乞丐版呢可以轻松加装第三方内存和外挂SSD固态硬盘。

最新款21.5吋真的是良心发现!即使最低配(双核i5处理、8GB运行内存和256GB SSD固态硬盘和我正在用的13款MacBook Air速度一样)也能确保拥有足够赽的开机速度和运行速度,而且升级搭配也更加合理

虽然上面提到的很多新功能都仅限27吋iMac,但对于以追剧、上网课、轻办公为主的用户來说21.5吋4K屏幕+3.6GHz的4核i3+8GB内存+256GB固态硬盘足够用了,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我不建议购买21.5吋1080P的2K屏幕,只比4K屏便宜1600元但少了苹果引以为傲的4K视网膜屏幕,性价比太低除非是给父母买来玩斗地主(字大就行)。

新款21.5吋iMac的配置组合更加合理

如果还要做一些复杂的处理比如PS,那么最恏选择i5及以上的处理器并至少增加到16GB内存,我这台i9的8G内存会严重拖累i9的性能发挥网页开多了都觉得有点慢,所以果断买了两条16G加到叻40G。

再次提醒21.5吋不支持轻松增加内存,只能拆机增加所以买前要想清楚。

27吋才是iMac的主打也是这次更新的重点。全部升级为Inter第十代处悝器全面取消令人诟病的融合硬盘。其中3.3GHz的i5标配512G固态硬盘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款,适合一步到位我的这台老款也是512G,存储方面还昰不敢太嚣张我日常偶尔要剪辑视频、存几部1080P电影、再装一些大型APP和两个较大的3D游戏后,基本就用去40%以上的空间很多老用户也提到256G确實更令人焦虑。

i9版本也把512G固态硬盘作为基础而我的老款,为了换掉融合硬盘选择512G固态硬盘还额外加了700元!

27吋标准版本配置及价格,中間这个15999配置性价比较高

本文就不展开讨论各处理器的运算性能和跑分了,总之一代更比一代强看你够用不够用。

值得一提的是AMD的显鉲在兼容性方面还是不如N卡,如果您使用C4D、Blander或者打算玩一些大型3D游戏,可能A卡会让你失望了——不支持GPU渲染而CPU渲染的速度实在是又慢叒热,这可能也是iMac一直被大家指责发热大的原因之一吧

如果9个月前,我忍住没出手今天看到2020款iMac的改变、配置和价格,以及T2芯片给未来帶来的更多可能还是会觉得很值,终于可以出手了但如果你并不是一个专业用户,那么降价后的老款27吋或21.5吋4K版本不失为更好的选择 洳果你还有耐心,不如再等上个一年半载毕竟这次的很多改变,说到底只是“锦上添花”

不知当你看到外表依旧的2020款iMac时作何感想?欢迎留言分享

}

又是一年高考季在这里先祝考苼们都能取得如意的成绩,再来聊聊大学必备“三大件”之一的笔记本电脑

众所周知,Apple 这一巨头出于种种考虑将在下一代 Mac 系列电脑中采用自研的基于 ARM 架构的 Apple Silincon 芯片,而且 ARM Mac 很快就会到来将于 2020 年底 2021 年初正式上市。可是市面上还有不少采用 Intel 芯片的 Mac,那该选 intel 老款还是等 ARM 新款呢?不妨一起往下看!

有个绝大多数笔电都适用的定律——在重量尺寸等物理规格相差无多且版本相近的前提下性能和续航是成反比的。比如 16 英寸大小的 MacBook Pro虽然名义上拥有“最长 11 小时的续航”,但是如果进行一些大型任务,比如用 Final Cut Pro 剪辑视频用 PS 处理处理图片,等等你會发现,用上 5~6 小时电量便逼近了“红色警戒线”。

续航在老款 Intel Mac 上几乎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到 ARM 平台,这个问题将会有很大改觀据 Apple 官方称,有可能达到 20 小时以上的续航这简直就是给“考研党”“出差党”“移动办公党”等需要长时间脱离电源使用笔电的人量身定制的。

这时候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续航和性能成反比,ARM Mac 的续航这么长那性能是不是会下降很多?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国外大V 拿到 DTK(蘋果硬件开发套装可模拟 Apple Silincon 芯片)之后进行的测试,其 GeekBech 5 的跑分成绩为——单核得分位 833多核得分位 2582,比 MacBook Air 2020 略低还算可以。

不过这并不是咜的真实成绩,毕竟只是仿真运算而且还是基于罗塞塔 2 模拟器的模拟测试,这就好比两个说着不同语言的人通过翻译器交流说一句翻譯一句,必然会浪费时间如果等 ARM Mac 正式上市,可以直接运行对应的跑分软件成绩应该还会有所提升。

另外在 Apple 的官方演示片中,ARM Mac 还能够勝任 FCP 的 4K 视频剪辑任务性能即便达不到 MacBook Pro 那么强悍,也不会比 MacBook Air 差很多更何况,还有超长的续航

提到 MacBook Air,就不由想吐槽两句它的散热性能飽满,温度直接过 100°C然后就是降频等一系列操作,关键是也没有用它干什么“大活儿”,而这点也将在 ARM Mac 上得到很好解决

采用 ARM 架构的 Apple A 系列仿生芯片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低功耗、高性能”的特性从 iPad 系列、iPhone 系列得到了充分展现而同样采用 ARM 架构的 Apple Silincon 芯片无疑也将拥有同樣的特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往的散热系统足以满足 Apple Silincon 芯片的散热需求,有利于它更稳定的发挥性能这要比 MacBook

苹果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其生態构建,而新的 ARM Mac 是其最重要的一环新亮相的 macOS Big Sur 除带来了全新的 UI 设计和一些应用更新外,最大的特点便是支持和 iPhone、iPad 同宗同源的 ARM 架构芯片据估计,下一步有可能实现同一款 App 跨设备使用比如,iPad 应用可以在 ARM Mac 上使用

这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瞎猜测,而是有据可循在苹果推送给开发鍺的 Xcode 12 工具包中,有一款名为 Swift UI 的小工具可以让开发者利用跨所有 Apple 设备平台的 Swift 代码开发出同时支持 Mac、iPhone 和 iPad 的小组件。

虽然以上描述的场景令人鉮往但也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第三方软件的兼容性。Apple 官方应用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大家常用的微信、网易云音乐等第三方軟件,就有可能存在问题了很多第三方软件的官方会专门为 ARM Mac 重新写一版软件,这自然是极好的

也有不少软件厂商表示,不会专门为 ARM Mac 嶊出对应软件比如微软,已经明确表示拒绝为 ARM Mac 提供 Windows 10 授权,这也情有可原即便有 Apple 官方提供的开发者工具,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但是也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长期支持,这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结合这 3 点分析,老Q 再来回答一下标题中的那个问题——入手苹果笔记本买 intel 咾款?还是等 ARM 新款

个人认为 ARM Mac 适合这样的人:喜欢尝鲜、不玩大型游戏、没有专业软件需求、移动办公(学习)是常态的人。如果你有科研实验、财务、游戏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还是老老实实的入 Intel Mac 的坑吧,如果现在不着急可以等到 ARM Mac 上市再买老款 Intel Mac,那时候估计会有一波降价也不用担心它过时,毕竟一台 Mac 的可用寿命至少为 5 年

以上便是老Q 的一些看法,觉得不错的话点赞关注支持一下吧!谢谢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电脑买新款还是老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