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机开源硬件创客怎么赚钱真的不赚钱吗

您所在的位置: &
雷军称小米不赚钱?骗人!廉价手机暴利揭露
时间: 11:32:20
编辑:xwgod
来源:下载吧
  一部iPhone 6的硬件成本不过1227元,一部三星Note 4的成本不足1600元,苹果和三星等高端手机暴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事实上,暴利并非高端手机的专属,低端手机同样暗藏暴利。一台售价500元左右的手机,利润高达200元,这可谓是暴利。  硬件不赚钱是谎言  在小米推出第一代手机后,雷军称小米一代手机卖1999元,硬件是不赚钱。至此,小米所谓的硬件不盈利思维在公众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当小米财报公布于众后,我们蓦然发现,雷军所谓硬件不赚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按照小米秀出的数据,2013全年销售额为316亿元,净利润34.6亿元。也就是说,小米在硬件方面的利润率接近11%。显然,小米硬件是盈利的,只是利润与苹果和三星等高端品牌相比略显单薄。  在2013年,小米手机的平均价位已经跌落至千元以下,国产品牌的智能手机价格也呈现整体下滑的趋势。年底,大神欲推499元的4G智能手机,荣耀的399元手机已经在研发之中。  在很多人看来,售价不足500元的智能手机利润单薄,事实恰恰相反。据深圳华强北手机从业人士透露,售价499元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千万量级的话,单台手机硬件利润会在80元左右;出货量达到500万量级,单台手机硬件利润也有65元左右。按照这一数字来计算,499元的低端手机,来自硬件的利润率大约在13-16%之间。  由于低端手机售价较低,销量突破千万并非难事。通过走量,低端智能手机在硬件层面通常可以维持15%以上的利润率。与国产手机品牌10%的利润率相比,低端手机在硬件层面的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除了硬件利润外,低端手机来自软件链条的收益更加丰厚。  灰色的软件利益链条  软件预装和刷机都会有一定的利润,这不是什么秘密。可是,软件预装究竟有多么丰厚的回报,一直是个迷。尽管政府对软件预装的监管力度在加强,但打擦边球的行为屡禁不止,灰色的软件利益链条因此变得更加神秘。  智能手机软件利益链条,通常分为明、暗两部分。明的是预装定制版ROM和一些应用软件,明码标价。暗,是指预装一些含有SP吸引代码的APP,或者是搜集用户隐私的APP,价格不透明。  在智能手机圈子里,预装定制版ROM的费用并不高,每台手机大约8-15元的费用。而一些日常用APP,费用更低,只有0.5元-5元不等。据小米公司原副总裁黎万强透露,一些导航、输入法、浏览器和社交等应用软件希望将软件预置到小米手机,每部手机给予1-4元的补贴。总的算下来,一台智能手机公开的软件预装费用在20元左右,最高不会超过30元。  相比之下,那些不公开的软件预装费用,有着可观的回报。具体来说,隐藏在暗处的APP预装也有非常详细的分类。  1、搜集隐私类APP预装: 通过预装到智能手机中的APP,搜集用户年龄、通讯录、以及地理位置和活动范围等信息,上传到服务器,这统称为搜集隐私类的APP预装。预装此类APP风险降低,利润回报也不高,单台手机给予5-8元的费用。  2、广告弹窗APP预装: 在使用手机上网的过程中,可能会自动弹出一些广告,点击就自动消失。智能手机之所以会有广告弹窗,同样是拜预装APP所赐。免费电子书和一些工具类APP中,通常会有广告弹窗代码。广告弹窗APP预装风险不高,单台手机给予2-5元的费用。  3、内置SP吸费代码APP预装: 相信很多用户都有这样的遭遇,手机莫名奇妙的订阅了一些SP服务,损失了几十块钱的话费。自动订阅SP服务的祸根,就是一些预装的APP,一旦在使用这些APP时的某个功能后,就会自动触发内置的SP吸引代码并自动完成订阅。内置SP恶意吸引代码的APP预装风险较高,利润回报也比较高,单台手机给予10-15元的费用。  4、游戏恶意扣费APP预装: 与公开的预装手游客户端获取2-5元每台的补贴相比,预装恶意扣费的游戏APP就是暴利了。很多过关类型的小游戏,内置了付费过关的功能,用户稍不注意就会触发付费功能。游戏恶意扣费APP预装的风险也不高,因为扣费功能有提示,单台手机会给予10-20元的费用。  通常情况下,一台智能手机的预装APP数量在30-50个左右。明、暗两部分APP预装的费用补贴大约会有200元左右。一些APP开发者还会与手机厂商按扣费额度进行分成,这让智能手机软件预装会获得更高的费用补贴。  诚然,智能手机只卖499元,这一价位已经很低了。不过,如此低价位的智能手机,硬件平均利润率仍在15%左右,远高于国产手机品牌的平均利润水平。此外,暗藏陷阱的软件APP预装,为低端手机贡献了30%左右的利润率,成为低端手机暴利的经济支柱!
分享给朋友:
雷军称小米不赚钱相关新闻
热门关键字
扫红码得红包5亿红包100%中奖周鸿祎:手机免费不可行 企业不赚钱可耻
最近,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出席“2016中国品牌论坛”,并发表演讲。周鸿祎称,以前自己到处宣讲互联网思维和免费理论,但在做硬件和手机产品后,这一理论受到了挑战。现在他认为,有的硬件企业大走免费路线、不挣钱是可耻的,因为违背了商业的基本发展规律。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免费不赚钱,都会创造价值。”周鸿祎说,“曾几何时,包括我自己也有这种误区,也觉得硬件也可以免费,甚至有的企业更加极端,他们甚至硬件都可以亏本,每卖一台手机,可能要亏300-500块钱,拼命追求销售额,拼命追求产量。”“但是最后的结果……你无法真正地去建立一个可以有营收的商业模式,智能硬件产业、手机产业出现了很多企业,做得越大,亏损越严重,这个我觉得都是对商业本质的一个违背。”
周鸿祎还呼吁,企业要想打造互联网品牌,除了要有一个坚实的商业模式作为基础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的产品,靠广告、PTT、发布会建立不起好的品牌。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有机会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家能参加人民日报举办的品牌论坛。前面的压力蛮大,因为很多领导非常高屋建瓴地谈到了创新、供给侧改革。王健林是我们企业家的领袖和榜样,他也提到了企业价值。本来我的主题是说如何打造互联网品牌,但是刚才听王先生讲的,我也非常受到震撼,因为他谈到企业价值的一个认可,其中他也批评到了有很多企业不赚钱,然后这些企业还能够融资、发展和上市,就这个问题我想稍微回应一下,最近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曾几何时,作为互联网,我到处宣讲互联网思维,而互联网思维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互联网提供了很多免费的服务,很多免费的服务,到底能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无论看BAT还是看360,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是通过免费而有价值的服务,获取了大量的用户,因为今天我们讲品牌的力量,其实来源于你的用户群多少,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可能需要广告,需要很多的宣传,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成功地把很多企业和它的用户连在了一起,哪一个企业,包括互联网企业,它连接的用户群越多,它的品牌价值自然也越大。所以我们今天讲互联网的品牌价值,其实最重要的价值,是取决于它的用户群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是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免费而有价值的服务。很长时间,我是一个免费理论鼓吹者。但是我并不是反对王先生的理论,但是我发现,这个免费理论在互联网里非常有效,但是在今天很多新兴的行业里面,包括我们说的互联网+,包括我们说的智能硬件,包括我们做的手机里面,坦率地说,这个免费理论,我觉得碰到了问题,因为也确实出现了很多企业追寻互联网思维的所谓免费,大行其道,但是最后企业会很难真正创造出用户价值,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也做了一个反思,后来我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免费不赚钱,都会创造价值。所以,我是赞成王先生刚才的一部分结论。对于纯粹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如果你研发了一个服务,这个服务的研发成本是固定的,比如说腾讯研制了微信,比如说360做了一款杀毒软件,它的成本是固定的,随着用户使用量越多,每个用户摊大的边际成本就会越低,比如一年花一个亿,实现一个小目标,你做了一款软件,你如果有一千万用户用,每个用户的成本是十块钱,如果有十个亿的用户用,你的成本就低到了一毛钱,所以,这种情况下,免费模式暂时的不赚钱是可能的。你如果利用这种免费模式,你实际上比你获取一个亿用户的成本要更低,你成功地利用免费的模式,获取了几千万或者一个亿用户的基础,那么羊毛出在猪身上,你可以利用这个用户基数提供其他的互联网增值服务,这种参与模式是的,这是我们看到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成功。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很多传统行业,都和互联网结合起来之后,很多人把这个免费的理论盲目地扩大,扩大到什么情况呢?你投入的成本随着你服务用户的多少,是成比例增加,你就会发现,随着你的用户越来越多,你整个的成本越来越高,就导致你通过什么样的增值服务,都无法覆盖你的成本,那在这种情况下,免费模式就不存在。这就是王先生所说的,有的企业不挣钱,它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它会对整个产业带来很大的伤害。
我举两个例子。比如说,曾经喧嚣一时的很多O2O企业,前几年里面,很多O2O企业,给大家免费的送早餐,送水果,上门提供各种免费的洗衣服务、按摩服务,上门洗车,最后你发现,所有的这些服务,都违背了商业的一个本质,也就是说,它提供的人越多,它的成本越高。当然确实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社会价值,让CPI比较高的那几年,在北上广深的人民充分感受到了VC对消费者的好处,我们体验了很多这种补贴。但是一旦补贴消失,一旦没有补贴,这些服务就没有用户再进行认可。
再举个例子,包括手机行业,最近也有很多争论,最近有很多口水战,包括智能硬件,但是曾几何时,包括我自己也有这种误区,也觉得硬件也可以免费,甚至有的企业更加极端,他们甚至硬件都可以亏本,每卖一台手机,可能要亏300-500块钱,拼命追求销售额,拼命追求产量,但是最后的结果,如果是这么大的免费,或者亏损,导致你通过任何互联网服务,导致任何用户群的增加,你无法真正地去建立一个可以有营收的商业模式,智能硬件产业、手机产业出现了很多企业,做得越大,亏损越严重,这个我觉得都是对商业本质的一个违背。所以,这是我听了王先生的演讲,我想补充一下,有的企业不挣钱,我觉得是光荣的,他可以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但是有的企业不挣钱,可能是可耻的,因为他违背了商业的基本发展规律。
第二个,我觉得打造互联网品牌,除了要有一个坚实的商业模式作为基础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的产品,在互联网上有很多的争论,比如说做互联网品牌是不是靠炒作,是不是靠领导人的妙语连珠,是不是靠大规模的投入广告,是不是靠大量的PPT,是不是靠大量的频繁的新闻发布会。事实证明,这些都不是创造互联网品牌的真正的策略,它可能是一种企业宣传的战术。建立互联网品牌最核心的是要有好的产品。一个互联网企业,要通过好的产品,把你和你的用户联结在一起,让你的用户每天能感受到你的服务,这样的品牌是根植于坚实的用户基础之上,这才是互联网品牌的真正的必由之路。但是如何做好的产品,我认为最根本的,好的产品就是创新,但是创新从何而来,我分享几点意见。
第一, 我觉得创新的来源还是在于用户的痛点和用户的刚需。我们看到所有成功的互联网企业都是成功的解决了用户的一个小问题,当你今天看到成功的大企业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我如何通过一个所谓的打造一个生态系统,我如何通过一个宏伟的企业战略,实际上这些都不能解决用户的需求。所有伟大的企业,都是从解决用户的一个很小的痛点,通过一个用户的刚需开始切入这个市场。比如大家每天用的腾讯的微信,最早解决了大家用短信免费的问题。包括360今天已经成长为中国第一名的安全品牌,但是实际上从最开始的时候,十年前,360只是一个小小的安全工具,但是它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就是替用户每天在你的电脑上免费杀毒,查杀各种恶意软件。通过用户的刚需和痛点,你才能够像针尖一样刺破一个巨大的市场,才能让用户对你的存在产生认知。通过有了一个巨大用户群的基础,我们才能够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才能逐渐地发展。但是很多人误以为说做品牌,就是简单地打广告,但是我觉得在互联网上,今天的广告并不能带来品牌的力量,可以带来一定的知名度,真正的品牌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产品的力量,好的产品用户会形成口碑,用户会在朋友圈里,会在微信群里,会口口相传。所以,我也非常认同前面各位领导讲的,好的互联网品牌本质上要通过产品的创新来达到。
第二, 互联网品牌需要持续地创新。互联网和其他很多行业最大的不一样,这个行业变化特别快,基本上三年就一个洗牌,五年就一个大的变化。曾几何时,大家有没有印象,曾经一度全民大家都在偷菜,都在抢车位,可是今天你会发现,可能这家公司已经不存在了。随着互联网不断地发展,从PC互联网到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到明天的万物互联时代,每个互联网公司很难靠自己过去做的某一款产品永远一招鲜吃遍天,永远屹立不倒。互联网企业要不断地与时俱进,通过持续地创新,不断地改进产品,才能使这个品牌不断被附加新的内涵。举个例子,在传统PC互联网时代,360的品牌口号是说,安全上网从360开始,我们替用户解决免费杀毒、拦截恶意网址,今天到了手机互联网时代,前一段发生的通信欺诈、信息欺诈的案件,也给全民敲响了警钟,今天新的手机互联网时代,犯罪集团瞄准的不再是给你的电脑里弄几个文件,而是更重要的是想偷窃你的钱财。现在每天360可以拦截1500次诈骗电话,将近1亿次骚扰电话,我们通过什么来解决呢?我们依然是通过一种创新。比如我们发动用户,我们发现95%的用户在接到欺诈电话之后,他是有能力去判断,所以,当用户接到欺诈电话以后,很多用户就给360做一个标注,他只要告诉我这个电话是欺诈电话,是把自己伪装成运营商,伪装成公检司法,通过来自用户的大数据,通过一场汇集用户的洪荒之力,一个电话差不多100个用户能够主动标注,我们基本上能够判别一个电话是不是欺诈电话,我们就能够在下一个用户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就能给他一个准确的提醒,说已经有100个人认为这个电话是欺诈电话。在这个新的手机互联网时代,我们要给安全这个品牌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几年前我们已经开始不断地在向整个产业和社会再告诫,也就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个是互联网+,使得社会各个行业都会把它的运营基础,基础设施,建立在互联网之上,所以,对互联网任何的进攻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基础设施的运转。另外一个,未来五到十年,万物互联时代到来,中国不仅仅只是有15亿部手机或者5亿台电脑连到网上,中国会有300亿到500亿各种智能设备把整个社会的很多物理设施连到互联网上,对这种物理设施的进攻,会比今天对手机的攻击,对电脑的攻击,会造成更为恶劣的结果。你可以试想一下,昨天我们公司举办了一个活动,大概有几十名特斯拉的车主开着汽车到我们公司进行安全检测,因为我们已经发现了,特斯拉汽车的漏洞,可以发现你的汽车有可能会被人遥控,会被半路上叫停,所有的智能汽车未来都会面临类似的威胁,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仅仅是免费杀毒的基础之上。最近美国出了一个非常大的事件,整个美国东半部所有的互联网整个瘫痪,其实我们是全球最早感知到这次攻击安全公司,而且我们出具了详细的报告,很简单,这是我们预言的,这次的攻击既不产生于电脑,也不产生于手机,而是黑客利用一个摄像头的漏洞,在美国把几百万个摄像头控制起来,相当于利用几百万个摄像头同时对美国骨干互联网发起进攻,我们探测之后,发现这个流量对全世界任何一家互联网技术来说,这种流量东西瞬间让互联网公司瘫痪。正是在IOT时代,在手机互联网时代,我们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继续保持360在安全品牌上的更新。
品牌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升级。我觉得互联网最大的魅力在于网聚人的力量,或者我们经常说互联网是一个连接器,消除了很多中介机构,使得我们每个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和我们的用户直接相连。我们觉得过去我们更多的强调了品牌的力量,是技术的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但是,我们认为科技也可以同样地作出有温度的创新,所以,在最近,我们在探索说能不能把我们过去从对电脑的保护,对手机的保护,延展到对人的保护,所以,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创新方向,借助万物互联的技术,借助智能硬件的技术,我们开发了360儿童智能手表,我们希望把孩子跟他的父母连在一起,防止孩子受到意外的伤害,或者走失或者被诱拐,我们推出家用智能摄像机,使得每个我们在外面忙碌的工作的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家里的孩子和父母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地把自己和家庭连在一起,我们可以随时查看家里发生了什么,我们也希望这种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不仅能够保护设备的安全,也能保护人身的安全、家庭的安全,所以我们的品牌的座右铭是从原来的安全依旧的360,逐渐我们希望变成360为爱守护,我们同样希望在未来这样一个品牌时代,除了谈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品质,我觉得这都是产品的基本功,能够让你的产品从冰冷的高科技的设备,最后能够变成一个有爱、有温度的一个连接器,这也是我们很多互联网产品创新的方向。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写在前面的话:这是4月11日,我在太火鸟主办的蛋年创新大会上的分享,整理文字后,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欢迎硬件创业团队和相关人士交流探讨。创新工场这几年投的智能硬件,足足有十几个硬件项目,这个数字已经是国内所有的投资机构里实际投资智能硬件最多的一家。虽然很多说智能硬件很好,我们要做,但实际上像我们这样实实在在投了这么多项目的公司应该只有我们这一家。比如说在个人的智能硬件领域里我们有乐视电视,The One智能钢琴、美图手机;在专业领域里我们有、糖护士医疗、还有在美国被迪斯尼采用的供水系统等,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投资了非常非常多的智能硬件项目。我们进入智能硬件项目也是源于我自己对未来的一个科幻,当时我在想未来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做投资从根本上来讲到底是投什么?投资的根本是什么?其实移动互联网让所有的东西都变得更自动化,把人、物、大脑都连接起来了,就是不断提高真实世界的效率。工业革命之前90%的人都是在种地,我们投资无论是O2O还是智能硬件,都是将真实社会继续的自动化。如果10%的人种地,剩下的90%的人就可以作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再往后走的话我们可能只需要10%的人种地,20%的人从事现代的制造业、服务业,剩下70%的人可能就是更新的产业,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有更新的东西,所以我想了半天,发现未来的世界我们的投资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真实世界自动化,第二个是我们一起去创建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智能硬件我想象中就是要把真实世界自动化的最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应用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而且会用在服务中、制造业中、服务业中,会把整个世界变成我们的大脑。之前我们投智能硬件其实投了很多,不仅仅是用在个人,还用在企业,或者行业。智能硬件创业为什么那么多坑?昨天看完了我们投的智能硬件的名单,跟一个做智能硬件的人聊,结果那哥们说你脑子有病啊,为什么投那么多硬件公司,我说你不是做硬件的吗?他说是,但是我都不会去投硬件公司。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做硬件太难了,成功率太低了。我一想的确是这样。我们做软件,找两个人,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工程师,然后就可以了。可以用亚马逊的云服务,做出来之后通过APP store一发布,对用户的生活来说挺愉悦的。但是做硬件的话,说实在的,一开始就得有一堆的人,做供应链、做电子、做软件、做驱动等等,就得有很多的人,而且需要各方面知识的积累。然后找设计师,就算打个样,找供应商,辛辛苦苦找到人愿意们的活,给我们开个小单,给我们打板。终于样品做出来了,这个时候才是盈利模式刚刚开始,我们要找到下游的渠道,愿意帮我们去卖货,我要推广品牌,终于把产品发出来,墨菲定律告诉你供应链一定会出问题,产品一定会有维修,产能滑坡,又是一堆噩梦。就算我们辛辛苦苦终于拿到了一堆的订单,能把我们的东西卖出去了,做成一款爆品,山寨的同学就过来了,直接抄的你的版型,价格是你的一半,质量做的比你更差,但是拼命的卖。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心疼。走到最后能赢的智能硬件创业者真的都是刀山火海才能走到最后,所以我真的敬佩每一个做智能硬件的创业者。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看到太火鸟这个项目的时候觉得我一定要投资太火鸟的原因,因为太火鸟做的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可以帮助我们硬件创业者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它就是硬件创业者的亚马逊。我们自己投资这个项目的时候,都亲身跟智能硬件创业者一起奋斗。比如一个视频网站要做电视,根本就没有人,所以我们当时把他们跟富士康连接起来做代工,连接了供应链。美图手机刚出第一版,有无数的问题,死机、退货,我们也是跟美图那边一起去解决问题,找新的代工厂商,到台湾去转转,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硬件的人才给挖过来。包括小鱼在家,出来之后,我们的联合创始人肇辉带着小鱼在家一个一个去拜访名人明星,让大家都能用上。因为这个产品很难去解释,所以必须有很多的使用场景,让很多人去宣传它,让它有一个好的曝光的机会。所以我们发现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如果我们投资了太火鸟,以后这些事就不用我们来干了,太火鸟就可以帮我们干这个事了,我们的担子就放下来了。如果你要做硬件 听听这四个忠告吧说了那么多前面的事,后面我们投了很多的硬件公司,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或者建议。第一,正是因为硬件创业不容易,所以一开始选方向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一定要谨慎。一个是千万不要找现在看起来已经很火的领域,随便创业。上百个手环,50个wifi路由器,做硬件有两种打法,一种是小米的打法,你进入的本来是一个红海的市场,没有关系,我有强大的供应链,强大的渠道资源,即使是红海,用强大的供应链、强大的渠道资源可以灭杀所有的竞争对手。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创业者来说,小米的这条路可能并不适合大部分的硬件创业者去模仿,除非你有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强大的供应链资金和非常非常强大的下游销售渠道。否则你就走另外一条路,试图去做更广泛的领域,去做品牌创造。智能硬件这个领域非常非常的宽广,刚刚说我们投资的公司就已经包括非常非常多的领域了,有用在人身上的,用在车上的,用在家庭领域的,用在行业领域的,市场也不一定仅仅是用在中国的市场,还有国外的市场。智能硬件包括非常非常多的领域,并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已经非常火的领域。智能硬件迭代非常的不容易,每次错了一件事,不像服务器做两天的更改就可以了,错一次就是一、两个月,当你的产品推出一年之后市场上的情况可能已经全部都变化了。第二个,做智能硬件还要回归硬件本身。因为我看到特别多的创业者在做硬件的时候会想的太多。比如说硬件本身是一个用户的入口,虽然硬件不赚钱,但是后面有很多的生态系统、,这些东西可能是大公司的专利,对于我们的普通创业者来说在这方面其实真的不用想太多。哪怕是对于小米,对于苹果,真正赚钱的还是靠硬件。非常好的软件是基于硬件的使用体验,非常好的软件解决你的壁垒,非常好的软件能让你的硬件卖出附加值,但是不要把平台概念或者后台的生态系统,或者后期的商业模式想的太多,我们最好能回归硬件本身。第三个,做真正的好东西,真正的去解决问题。这波硬件创业的机会不仅仅来自于智能,另外一块是来自于消费升级。先说2C端的消费者为什么需要智能硬件,智能并不是目的,消费者用智能硬件是想拥有更好的生活。所以并不是说把所有的现有的东西再加上互联网芯片,加个APP,让它能连手机就智能了。更重要的是它真的是一个好的有用的东西,比如说你做的智能音响,它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音响。比如说你做一个智能钢琴,它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钢琴,这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另外就是解决真正的问题,不要去做玩具。最后一点,千万不要低估硬件本身在量产、供应链。后面所有的这些问题上的难度,你一定要把所有的事情估计到。你认为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千万不要自己试图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这边有太火鸟,我们有投资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尽量的去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抱团解决问题。
24小时报不停
激光测距企业“迈测科技”完成近亿人民币C轮融资
货车帮运满满战略合并,王刚担任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兼CEO
用车问答服务平台“汽车大师”获易车戈壁4200万A轮投资
黑五当天特朗普在Facebook账号上叫卖自家商品
受黑五购物节推动,亚马逊贝索斯财富超1000亿美元
苹果要做“美剧工厂”:影视年投资或增至42亿美元
福布斯:iPhone X供应赶上需求 交付期快于6 Plus
可折叠iPhone传闻或成真?苹果申请可折叠屏幕专利
新版飞信复活,下月启动商用
今日头条张一鸣:西瓜视频将砸20亿进行补贴
提前完成千亿目标,雷军宣布小米重要调整
宝马下月将在中国推出共享汽车服务,车型为i3电动汽车
蔚来全球首家用户中心在京开业,明年将进入10座城市
papi酱注册商标遭拒后起诉被驳回:与其他商标近似
京东回应“跨区调货”收取服务费:不存在的
ofo回应滴滴派驻高管“集体休假”:系个人原因
“乐视致新”正式更名为“新乐视智家”
曝乐视供应商欲大量出售代工充电器以挽回损失
卢伟冰卸任金立总裁,董事长刘立荣兼任
马云:全球化不是去征服世界,而是服务世界
强生全线进军AI领域,研发外科手术机器人
谷歌伦敦总部今日破土动工 拟投资13亿美元
中国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全液态量子器件与计算技术概念
2020年中国将实现5G大规模商用
掌众金服下调旗下小额现金借款产品综合息费至年化36%以下
路透:Uber将在下周初公布软银收购股票报价
华谊兄弟发布内容创作“I计划”
美团共享汽车落定成都,名为「美团租车」
小米印度出货量第一 雷军称商业模式先进
新加坡计划在2022年应用自动驾驶公交车
曝乐视供应商欲大量出售代工充电器以挽回损失
香港港铁可用支付宝购票 内地游客香港居民都能用
黑五收官,亚马逊“三丰收”,贝索斯成史上第一位千亿富豪
比特币强势上破9000美元关口,最高至9100美元
华大基因IPO数据出现重大差异
“黑五”中国市场“缩水” “双11”之后艰难收割
北京朝阳区政府:责成举办者立刻免除园长职务
BATJ总市值突破1.1万亿美元,年内增幅约一个亚马逊
港媒称共享单车退潮后共享手机涌现:陷阱还是馅饼仍未知
宝马下月将在成都推出共享汽车服务 车型为i3电动汽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件赚钱还是软件赚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