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配置的人容易忽略的摄影知识点被人忽略,走到哪都是透明

4061被浏览415502分享邀请回答62518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78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玻璃隔断已经落伍了 别人都是这样装卫生间
卫生间是家居生活里一个相当重要的场所,每一个人都是离不开卫生间。毕竟每天要上厕所,也要洗漱,在装修时一定要把卫生 间当成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来做。卫生间的装修除了外观要好看,还要做到省钱,如今越来越多人卫生间都不做玻璃隔断了,现在都流行这样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卫生间做隔断有哪几种方法1、墙体做间隔要是家里的卫生间面积还算可以的话,也可以在卫生间砌半面墙来做间隔。这么做是需要在墙体开壁龛,这样也比较方便我们日常洗漱用品,也可以在里面放服、挂干毛巾等东西了,从美观性来看这样的卫生间还是很有设计感的。2、卫生间做无间隔要是家里的卫生间面积不是很大的话,这样就没办法在卫生间做干湿分离,为了能够避免在洗澡时水品接触到卫浴用品,好的方式就是选择隐蔽式的马桶还有吊柜这些,从整体的美观性来看的话这样做空间看起来也宽敞多了。3、卫生间做浴帘间隔要是家里的卫生间安装了浴缸,也可以在卫生间使用浴帘来做间隔,浴帘做间隔这样就不用担心浴缸的水溢出来了,也可以达到很好的干湿分离的效果。4、卫生间的淋浴房做玻璃间隔相信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在卫生间的淋浴房做玻璃间隔,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整个卫生间的采光性。也不会占用太多的面积,真正的起到干湿分离,要是可以在卫生间装上挂壁式的马桶,相信会省去很多的空间,就算是要在卫生间放台洗衣机都不成问题。二、卫生间门隔断注意事项1、卫生间门的隔断一些注意事项我们也要清楚,以避免会出现一些没必要的麻烦,我们在选择隔断门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产品,还要仔细的看检查是否有商品合格证等。在辨别需要购买的产品材质时要注意,一般隔断门大部分为钢化玻璃,有若隐若现的花纹材质是较好的。2、卫生间这种隔断门在选择色彩以及图案的时候,应该和我们家里卫生间装修的风格要协调,不然很容易影响了卫生间的美观。比如说现在大多消费者都喜欢外观有图案半透明的隔断门,装饰性强。但也有些比较传统型人,则选不透明的布式隔断,这样的话在洗澡时别人还能使用卫生间。3、卫生间也被称做为淋浴间,一般这种地方都非常的容易上潮,也是水流量多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将淋浴房的骨架用铝合金表面作喷塑处理,不腐、不锈。主骨架厚度在1.1mm以上不易变形,同时注意检查滚珠轴承是否灵活,门的启合是否方便轻巧,框架组合是否使用不锈钢螺丝。朋友们在装修时要按照自家的具体情况在做决定,小编只是给大家推荐比较好的方法,具体的方案还要看卫生间的大小等情况而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透明的人是指什么人?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透明的人是指什么人?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是比喻没有存在感的人,明明活生生地站在那儿却没有人搭理、没有人关心,如同透明
我真的就是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一般比较内向,不太善于发起话题或者表达自己,也没有特别耀眼的长处,所以容易被人忽略。克服了就好,加油。
为什么这样不会表达自己,内向?
害羞,对自己不自信
或者不信任周围的环境
哦,可以改变的吧
可以,只要你愿意
如果有人关心你,你还会“堕落”吗?
我已经堕落的不像人了,
很痛苦了一阵子现在不知道痛了,
如果不为堕落痛苦,换个角度想,也就不为进步痛苦
你怎么知道我堕落了?
我没说过堕落这样的词
“我堕落,天天不起床,怎么样家里人也不管”不是你说的?
嗯,堕落的没救了吧,快要崩溃死的边缘
是自己想太多了,我没有那样子,呸呸,干嘛想这么多,呸呸,我才没这样的,以后再也不会这样想自己了,
嗯,那就好,从思想上进行积极的暗示已经是第一步了,祝你越来越好
采纳率:83%
就是没有存在感的人。有没有都一样。别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那种。
哦那别人说我就是这样的人,我自己也感觉到自己没存在过一样,不知道自己存在还是不存在,为什么会这样
我堕落,天天不起床,怎么也家里人不管,在他们眼中我也不存在吧,我姐姐说过我是透明的人,
没有存在感,别人不拿他当回事,如同空气一般的存在
那他自己知道么?
别人都不理睬他,只要他是正常人都可以感受得到
那他是存在的人么?
难道他不存在所以别人都感受不到他存在么?还是他原本就空的不存在的?还是因为他心里没有存在感才这样?
是存在的呀,实实在在的人,可能是人缘不好,可能是不善言辞等等原因不合群
感是感觉,存在感是没有存在的感觉
是他自己没有存在感还是给旁人不存在感?
给旁人不存在感
那怎么变得给旁人有存在感?
参与话题讨论,积极做该做的事,危险面对他人
微笑不是危险
不受欢迎的人--当他没到。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人民网评_甜梦文库
人民时评:“阳光法案”也需要阳光2012 年 07 月 26 日 15:23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各地公示对象、内容、方式的变化,恰恰说明财产公示涉及面广、压力大,宜于渐进式探索,并在关键领 域突破 从民意期待到官方声音,再到一个个“炫富门”的接力推动,官员财产公开的政策方向已经足够清晰,然而 操作上的制度推进仍面临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淮安提出拟任干部全部实行财产申报公示,值得关注。 细看淮安试点,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比起第一个“吃螃蟹”的新疆阿勒泰,淮安公示对象范围较大,从县 (处)级及享有职权的干部扩至乡(科)级干部――但公示仅限于内网,不及前者通过媒体、网络向社会公开的 力度大;与浙江慈溪相比,淮安的财产公示增加了问责条款,对拒绝申报或隐瞒重大财产的拟任干部不予提拔, 但公示内容没有慈溪广泛,比如公示没有涉及在职、调任、离任、退休等情况。 对于一项改革,看到它的缺陷,努力拾遗补缺,是正确、理性的选择。如果一味苛责求全,抱着急迫心态, 可能打击改革者的积极性。更何况,各地公示对象、内容、方式的变化,恰恰说明财产公示涉及面广、压力大, 宜于渐进式探索,并在关键领域突破。 早在 1766 年,瑞典公民取得查阅所有官员财产和纳税状况的权利。此后,世界许多国家借鉴这种做法反腐 倡廉。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提议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开,历经 20 多年,虽在不断探索,但总体进展缓慢。 公布官员财产究竟难在何处? 公示财产的真实性难以核实。有的干部提拔时“冰清玉洁”,一旦东窗事发,却能查出大量不明财产。从现 有的制度设计看,干部每年都要申报财产,为何贪腐者能瞒报收入来源而不被发现?回到淮安的方案,看似把房 产、车辆、投资、存款、债务五类财产情况“一网打尽”,但要厘清这些财产谈何容易?单就房产来说,由于城 市间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外地房产无法查询。 公布财产还遭到官员或明或暗的抵制。纵使是合法收入,一些干部也怕“广而告之”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担 心个人和家庭隐私曝光。而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员,当然要想方设法隐匿、转移隐性收入和非法收入。 在反腐形势依然严峻的今天,民众对官员财产公开抱有很高期待。正如中央领导一再强调的,逐步推进财产 申报和公开制度的落实,是防止干部贪污腐败的重要措施,也是反腐倡廉最为根本的制度保障。淮安的改革刚起 步,但其勇气仍值得鼓掌。相对于一些地方“噤若寒蝉”、 “雷声大雨点小”,淮安在制度设计上向前迈了一步。 公职人员申报并公布家庭财产的法律,被认为是“阳光法案”。“阳光法案”本身也需要阳光,需要决策者 对公示内容真实性、公开范围、保障信息安全等进行制度设计,健全个人所得税申报监管、金融实名审查等信息 统计体系,当然,更需要群众共同参与监督。人民时评:“自我革命”的勇气从何耄来2012 年 07 月 26 日 15:23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自我革命”不仅要“喻于义”,也要“喻于利” 医药分开,无疑是医改中“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7 月,曾因双向转诊、预约挂号等医改探索而备 受关注的北京,再次迈出决定性一步。 7 月 1 日,北京开始在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20 多天过去,患者次均费用、药品费占比等下降,而医方服 务质量和收益也都有所提升。尽管时间不长,但经济社会效益已然凸显。正如卫生部部长陈竺前往调研时所说: 这个“新生儿”很健康,充满希望。 医疗过程中,围绕处方、药品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利益链,以药养医备受诟病。收支两条线、药房独立、药 品零差率销售??一些地方打破“药品利益”的探索,使医院、医生、药商、患者、政府“一损俱损”,因而在 风险和阻力下不了了之。 北京的医药分开, 打破以药养医潜规则, 突破药商医方利益同盟, 无疑是一场勇敢的 “自 我革命”。 对医生、医院而言,“卖药钱”被掐掉会影响收入;然而,诊疗开方要靠医生,日常管理得靠医院。对政府 而言,医疗服务财政兜底很重要,但能花多少钱也要仔细盘算。可以说,他们都既是改革对象,也是改革主体。 在这种情况下,“自我革命”不仅要“喻于义”,也要“喻于利”。北京医药分开改革中,“患者负担不增加、 医院收入不减少、政府能承受”的原则,正是从平衡好各方利益出发。 只有玩转利益魔方,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小阻力。15%的药品加成整体平移为医事服务费,医生不再“吃药”, 暗账变明账,还能有尊严地工作;医保总额预付制度,让医院乐于推行能减少医保支出的改革,也降低公共财政 的压力。这种掰着手指头的利益分析,让制度设计更科学合理,给了自我革命以底气和勇气。 这也是医药分开的“北京探索”,给我们的更深层启示。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无论是医院还是政府,都是 “复合方程式”中的变量。每一项变化,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让这些变量各归其位,才能解好这道方程 式。在一个领域的“自我革命”中,处理好各方利益可谓关键所在。改革者需要无私无畏,冲破利益束缚、跳脱 利益之上,但面对久推不转、积弊难清的局面,严丝合缝的“算计”,才是大刀阔斧前行的基础。 很多方面的改革,都如医疗领域一样,是一种自我革命,需要打破改革主体也处身其中的利益链条。公车改 革要减少支出,也要保证正常公务活动需求;事业单位改革要理顺机制,也要提供更好更多公共服务。要完成自 我革命,需要的不是喊口号的勇气,而是破解利益困局的政治智慧,统筹利益诉求的现实考量的勇气。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也需要共同探索。北京的医药分开改革,仅仅是开始。“健康新生儿”的茁壮成 长, 还有一个长期过程。 医事服务费如何合理分配?怎样监督医生的诊疗行为?药品采购方式如何重构?尚未满 月的医药分开,还需接受时间和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在各地大胆创新、谨慎布局走出医疗改革实质性一步之后, 我们期待看到,医改这道“世界性难题”,能有真正的破解之道。人民时评:暴雨灾害S验城市精神2012 年 07 月 26 日 15: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一场暴雨洗礼出了城市精神,更给正迈向现代化的中国上了深刻的一课 61 年来最大的暴雨,37 个生命的骤然离去,首都全城百姓的不眠之夜。21 日下午开始的这场倾盆之雨,让 我们看到了一个应急组织指挥能力相当强的北京,更感受到了一个充满友爱善良、守望相助的北京。 为转移受困群众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派出所所长,挡在没了井盖的排水沟前的环卫工人,7000 名在大雨中疏 导交通的警察,徒步涉水转移学生的消防官兵??无数平凡岗位上的人们,显示了令人钦佩的敬业。 当然,最令人动容的,是全城市民迸发的那种互爱互助。尽管,排水不畅的地下管道依然引来“‘城市的良 心’哪去了”的抱怨,被阻在路上的产妇急得网民痛心“救援能力太弱了”,但更多的人,则是主动从冷眼的“围 观者”变成积极的“行动者”:互不相识的私家车组成车队,去机场接送滞留的乘客;一些商家和市民打开家门, 为回不了家的人免费提供食宿;立交桥下积水深区,几十名路人与救援人员一起抢救被淹的车主;微博论坛,政 府与民间、 网民与居民遥相呼应, 别忘了住在你家楼下地下室的那些打工朋友、 北漂兄弟, 快去看看、 去帮帮?? 无数人用自己的行动,洗刷着“小悦悦事件”曾经引发的“路人之耻”与“社会之痛”。 其实,我们这个民族从不缺乏大爱精神。4 年前汶川大地震中迸发的人间大爱,一次一次激发、扩散。昨天 的北京暴雨,又一次让我们领悟,展现公民精神,并不需要挑战危险,行车路上的一次免费捎带,丢失井盖前的 一个提醒,打开家门的一次收留,甚至于,微博上的一次求助转发,无数普通人的守望相助就可以构建起城市的 道德高地。 高尚的公民责任和公民精神,不仅是现代生活和政治文明的基石,更是解决“发展中问题”的智慧源泉。在 错综复杂的现代化进程中,少一些冷漠的“看客心态”,就会多一些“热心路人”;少一些逃避和漠视,多一些 担当精神,就会少一些负效应,多一些正能量。而这样的正能量,不仅应该在抢险救灾中井喷,更应该汇聚在日 常生活中,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对于成长的公民精神,政府不仅要大力弘扬,更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能 力。在 61 年来最大的暴雨中,如果体育场馆也像热心市民一样,打开大门欢迎被洪水围困的民众;如果公车特 别是公交车, 也能够像热情的私家车主一样组织起来, 接送滞留在机场、 车站的乘客; 如果应急预案再完备一些、 措施再得力一些,风雨中无助的人们将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政府的责任和关怀,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温暖。 暴雨洗礼出了城市精神,更给正迈向现代化的中国上了深刻的一课。一座城市的现代化,不仅需要把地上建 设得富丽堂皇、气象万千,更需要夯实地下的百年根基;不仅需要普通人呈现出“最美”的道德风尚,也需要城 市管理者时刻提醒自己:在日常建设与应急管理中,该怎样做得“更好”甚至做到“最好”?人民时评:“执法创新”丌能丢了合法前提2012 年 07 月 26 日 15:23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若公民参与的合法性不明确,执法机关的风险防范不充分,类似“街拍小偷”这样打击违法犯罪的“创新”, 则不应鼓励 现实生活中,小偷猖獗是困扰城市社会治安的顽症,难以彻底根治。为此,管辖多处繁华地段的南宁市公安 局兴宁分局,近日开展“大家拍小偷,携手保平安”活动,希望通过广泛发动民众力量,打一场治理盗窃违法犯 罪的“人民战争”。 其具体做法是:市民只要用手机、DV 等工具抓拍小偷作案的丑行,并通过彩信、微博、短信等方式,发送 到警方专用的手机和微博上,警方将第一时间出动,锁定、追踪及堵截嫌疑人,市民将获得 20 元手机话费的奖 励。警方希望用这种方式,化解公安机关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防止以往许多盗窃案由于缺乏证据而成为“无头 案”,形成对盗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和防范效应,同时唤醒市民维护正义的责任感,为社会管理创新和秩序重 建提供民间资源。 借助民众力量打击违法犯罪,南宁警方并非第一个“吃螃蟹”者。之前,有的地方奖励市民拍摄车辆违章, 也有的拿出资金奖励市民直接抓贼。 但类似举措都曾不同程度地引发舆论争议, 其中焦点就在公民参与此类行为 的合法性,以及执法机关对于相关风险的防范。 合法性是执法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措施的基本前提。在法理上,普通市民并没有执法权。虽然在行政法上,公 民有协助执法机关执法的义务,但这种协助一般仅限于消极层面,例如为抓贼的警察提供车辆等,而不是主动积 极地介入执法过程。与鼓励市民抓贼相比,街拍虽然不是直接与小偷面对面“交战”,只是通过手机固定并传输 证据,以便为警方提供破案线索。但在法律上,市民街拍小偷究竟是一种参与执法行为,还是行使违法犯罪举报 权的行为,尚存争议。由此,警方以奖励的形式发动市民街拍小偷,可能也面临着法律根据不明的诘问。 与合法性根据相比,市民参与执法可能出现的风险更为现实。虽然市民街拍避免了与小偷正面冲突,降低了 人身安全风险。 但如果偷拍的过程中出现人身伤害, 责任究竟由谁负?执法机关是否需要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 以往的案例警示执法机关,需要做出相关安排。 还需考虑的是,泛自由化的市民街拍,会不会侵犯一些人的肖像权?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环境下, 警方强调街拍者将画面传到其专用手机或微博,但很难确保市民不会把视频、照片发布到互联网上,一旦扩散开 来,很可能会侵害“小偷”或周围人的肖像权和人格尊严。 说到底,小偷在执法机关对其抓获和定罪前,和普通公民一样享有肖像权、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权并受法律保 护,他人无权擅自将其照片公布于众。因此,执法机关在寻求治理盗窃违法犯罪行为措施时,也应考虑嫌疑人的 权利,以提高执法的文明程度。人民时评:莫让极端天气导致极端灾害2012 年 07 月 26 日 15: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不能用“抗灾中的坚强”掩盖“防灾中的脆弱”。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应对措施也要化被动为主动,实现 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 北京 “7? 暴雨的善后还在继续, “韦森特” 21” 台风 已登陆广东带来狂风骤雨, 三峡水库也迎来最大洪峰?? 随着各地雨情、汛情、灾情的不断发生,人们也在追问:当极端天气正以越来越高的频率降临,我们是否具备了 抵御“极端”的能力?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极端天气频生。老天爷不循常理出牌的“坏脾气”,大有演变 成常态之势。北京等地的特大暴雨提醒我们,“几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极端天气,离我们不遥远。而 过去几年,从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到川渝高温酷暑,从超强台风“桑美”到西南地区连续数年干旱,也一再显示: 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会阻止极端天气发生, 相反, 人类活动还可能如双刃剑般加剧致灾程度――尤其是当预防与 应急能力本身存在短板甚至漏洞时。 以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为例,据调查,当前我国七成以上城市排水系统只能抵御一年一遇的洪水。别说难抵 五十年一遇的大雨,恐怕碰到“五年一遇”都得漏洞百出。我们面临的挑战,既是“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 亟须重新审视防灾标准、全面提升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更是“提速”――要与极端天气赛跑,让修 补短板的行动快些更快些。 事实上,这种“提高”与“提速”完全可以实现。气象监测及预报水平的提高,极端灾害性天气的踪迹大 多能提前捕捉,关键是如何打通紧急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如果气象台、地震局或相关部门的预警信息, 能够借助电视、电台、网络、显示屏、手机等信息发布渠道,“精确制导”地及时发送到民众手中,并有效成为 大家防范应急的行动指南,那么,即使短期还无法使每条街道排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即使一下子做不到每 栋校舍都能抗击 8 级地震,“打不过就逃”的防灾减灾法则,仍能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就在 6 月 28 日, 四川宁南发生了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 镇政府提前一天给相关地区的人员发出了预警短信, 然而,白鹤滩水电站施工人员收到了却当成垃圾短信随手删掉,错失了转移良机,导致 40 人遇难、失踪。如果, 当地政府不仅仅是发出了预警而且还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信息生效; 如果, 水电站建设者们能多一些防灾减灾意 识,这场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国际气象防灾减灾发展的新趋势也告诉我们,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防御能力,更要重视长远的气象灾害风险 防范,树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理念。也因此,面对极端天气,我们既不可心存侥幸,也不能借口托辞,更不能 用“抗灾中的坚强”掩盖“防灾中的脆弱”。极端天气渐有常态化的倾向,对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来说,也是对 其发展观念和执政能力的一次大考。唯有变被动抵御为主动防范,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 灾合力,以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式来应对,才能避免“极端天气”酿成“极端灾害”。人民时评:打击论文造假别“大棒轻S”2012 年 07 月 26 日 15:23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杜绝论文造假,“秘诀”恐怕在于认真研究如何建立超越利益相关主体、行之有效的监督审查机制 对学位论文作假者撤销学位,3 年内不得接受其学位申请;指导教师将承担包括暂停招生、取消导师资格直 至解除聘任等处理――教育部新近公开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暂行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制裁措施相当明确和严 厉。 从严从紧的处罚办法,对于一些正在为戴上学位帽而打拼苦熬、撰写论文的年轻学子,必然具有一定的震慑 与警戒作用,整个社会更应乐观其成。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授出的学位数量惊人地“繁荣”,但论文“注水”、 “泡沫”现象令人痛心,不同范围内被揭发的论文作假、学术不端案例之多,令人蒙羞。 但如何有效监管、打击学术作假行为,是一个值得反思和探讨的问题。近些年,从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到教育 部乃至中科院、国家自然基金评选等相关系统,针对学术腐败、论文成果作假等行为,增加了不少筛查过滤、上 网公示等把关程序,也制定了各种惩治不端行为的威慑措施。各高校学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规范教育和审查,也渐 渐从严从紧,类似教育部这样的学位论文处理办法,包括导师的“连坐”,在许多高校的校规章程里都有明确规 定,监督和处理的执行机构大多已建立。然而这些,似乎都没能彻底阻止“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风气盛行,“注 水学位论文”仍在批量问世,严规高悬下的“大棒轻举”现象,尤其堪忧。 作为学术不端行为直接责任单位的大学、科研机构乃至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作假者的 “同盟军”。在网上检索无所不能的今天,发现论文造假行为本不是难事。但担心自身形象受损的大学等机构, 多半将“民不举官不究”和“家丑不可外扬”当作学术造假案例的第一条处置原则,对于学术含金量普遍不高又 关乎学生就业、学校声望的学位论文尤其如此。专家的较真让位于人情世故,导师“连坐”多半变异为包庇护短。 学术道德与风气,就在这样的姑息敷衍中被放纵败坏,一些大学的学术声誉和育人水准,也在这样“捂盖子”里 陷入危机。 改变现状,“秘诀”恐怕在于认真研究如何建立超越利益相关主体、行之有效的监督审查机制。法度严明固 然重要,实际执行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持法度的严肃有效,才是根本。这样说,适用的绝不只 是打击学术作假一端。 拿高学位、从事学术研究者当是社会的精英与道德中坚,大学科研机构正应是社会理性良知的集中地。改变 现状,根本上说,是要改变整个社会、每所大学、每位学者对于教育、科研领域所抱持的急功近利立场。惟有真 正将学术道德、学术规范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才能摆脱“学术 GDP”的盲目攀高,让坚守学术道德变为自发自觉。人民时评:从容打量伦敦奥运2012 年 07 月 27 日 08:19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津津乐道中国奥运夺金前景的时候,别忘了激励我们的下一代尽享运动快乐 北京奥运会辉煌的开幕式仿佛如昨,伦敦奥运会的圣火即将点燃。卸去东道主重担,打量别家 主办奥运的丝丝缕缕,可以更从容地品味奥林匹克的意蕴。 一是面子和里子的辩证法。 伦敦办奥运, 看上去颇为节俭, 甚至寒酸。报道说,伦敦场馆投入锱铢必较,不少是临时性的, 奥运村的简陋拥挤甚至招致不少抱怨。毕竟欧洲正遭遇经济危机,英国人确实手头拮据。但从另一 个角度看,实用、环保,是伦敦奥运更看重的原则,这种理念也值得我们学习。 最近城市下水道争议颇多, 由此念及伦敦拥有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排污下水道, 据说正是因此解 决了城市卫生难题,伦敦才成了世界最大都市之一。不久前暴雨袭击伦敦,他们只是担忧影响比赛 的精彩,排水依然无忧。其实,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里子强了,面子也就有了。办奥运如此, 下水道如此,其他事亦如此。 二是轻松与紧张的辩证法。 人们发现,伦敦的奥运气氛不浓,感觉伦敦人没太把奥运当回事儿,甚至有人调侃,这儿倒像 是中国的半个主场,因为机场、新闻中心到处都晃着中国记者的身影。 作为向有好客之风的文明古国,中国在大踏步走向现代化之际,第一次担纲奥运会东道主,第 一次迎接来自全球的浩荡客人,接受来自世界的聚焦和考量,那份激动、认真、不遗余力自是不言 而喻。而伦敦则是第三回当东道主了,有点“司空见惯寻常事”的淡定,也属正常。 体育,本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这些年,经过奥运、世博,体育在中国也终于轻松下来,返璞 归真。咱现在也能把大型赛事当成观赏性娱乐项目,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正如奥运之父顾拜旦所 说, “镇静和自信成为古代文明宝贵的支撑,它们也将成为即将在暴风雨中诞生的未来新生文明必 不可少的支柱”。 三是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辩证法。 对这个老话题的兴趣,源于伦敦奥运的口号“激励一代人”,着眼的是奥林匹克精神对下一代 人的影响力。 这让我们平添一丝隐忧。刚刚经历中考、高考的中国下一代,在本该享受运动乐趣的年龄,却 埋头于应试压力之下,运动成了奢侈的愿望。于是,他们更多的只能做赛事转播的看客,而鲜有在 赛场上挥汗如雨的体验。 希望咱们在津津乐道中国奥运夺金前景的时候, 别忘了在充分的制度保证 下,用竞技体育的胜利,激励我们的下一代在奥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尽享运动快乐,让自己更快 更高更强,更有活力。 当年,北京奥运办得很精彩,而今,奥运在彼岸继续上演,且让我们安心享受,从容品味。 激赏“最美女会计”是回归感恩本质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近日,江苏吴江市盛泽镇一名年轻女会计在下班途中,为一位突然昏厥的陌生老伯做人工呼吸直至救护车 赶到。7 月 25 日上午,吴江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为吴晓颁发了“吴江市见义勇为奖”和 1000 元奖金。据民警称, 吴晓救人后欲悄悄离开,无法推辞才留下了手机号。(7 月 26 日《扬子晚报》) 正如一些新闻所议论的:比起某些疑点昭昭的“选美结果”,这才是真正的“美丽女子”。想想也是,尽 管时下屡有声音质疑“最美”一词听得太多,我却觉得,人们称这位见义勇为的女子为“最美女会计”,根本不 存溢美之嫌。而且,报道中揭示的感恩“不完美的最美”之蕴意,显然更能温暖和激励人心。 媒体披露,虽然这位“最美女会计”在看到陌生老人昏厥街头后,义无反顾地使出所学技能,与老人家属 一起迅速实施现场抢救, 但遗憾的是, 由于老人患有心脏病及高血压, 被救护车送到医院后, 最终仍没转危为安。 值得称道的是,老人家属把“滴水之恩”铭记于心,事后专门发出微博寻人致谢。 事件并没有到此结束,它催生出的另一幅“暖人画面”:当地派出所闻讯而动,展开调查,通过警务微博 告之公众, “我所已经查明该好心人身份情况,并得到市局见义勇为办公室的支持为其申报见义勇为,希望这样 的好心人越来越多”。如此步步相随、环环紧扣的“感恩行动”,足以令社会公众体会到了“付出与得到”的强 大正激励与正能量。 和谐社会需要人人奉献,“最美”称号永远不会嫌多。对于助人为乐,对于见义勇为,结果如何有时并非 最为重要,及时出手才更显出这个社会的团结与友爱。只要这样的“第一时间”和“第一反应”,逐渐成为了“第 一意识”与“第一准则”,孕育“最美”的大地和土壤,才会愈加生机盎然、美不胜收。 感恩“不完美的最美”更添暖意,是一种弘扬“最美”的升级期待,更是一种立足人性的更高追求。实话 实说,发现和称赞“最美”的本意,绝不应当只是为了树立一种“典型”,做足某种“宣传”,美化若干“总结”。 当人们越来越对“不完美的最美”报以掌声、给予激赏的时候,相信才是“最美思维”回归纯朴本质的可喜心态 及语境。法律规制是遏制“网络暴力”的关键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互联网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分歧”中拒绝讨论,在“审判”中忽略证据,在 “惩罚”中无视法律。他们混迹于论坛之中,出没于微博之上,活动于网帖之内,他们无所不在。他们是网络暴 力的践行者,又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7 月 25 日,《中国青年报》) 作为日益强大的媒体力量,网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暴力行为持续走高,因此,规范网络传播、遏制网 络暴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如何有效遏制网络暴力、净化网络环境、维持网络正常秩序,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 一是。笔者管窥,要遏制网络暴力关键是要让网络暴力回归到法律上,并在制度层面予以规范。 “网络暴力”的最初形态是网络舆论,舆论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当网络舆论因网民言语过激转而形成攻 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网络暴力后,就会对当事人的隐私、名誉等权利造成严重的侵害。“网络暴力”虽然侵 害受害人多种权利, 具有违法性, 但当前我国法律对网络侵权的规制主要在侵权责任法以及其他一些法律中有相 关规定,而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显得过于原则――适用需要有相应配套司法解释。同时因网 络具有开放性、 隐蔽性、 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 网络行为人没有被明确制约, 其行为就容易放任甚至肆无忌惮, 加之网民盲目跟风、情绪化表达等因素的推波助澜,导致网络意见容易走向偏激,杀伤力也愈发增强,继而波及 当事人现实生活,演变成网络暴力。 虽然“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得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但同样会侵害了当事人的隐私权、 名誉权甚至生命健康权。因此遏制网络暴力需从法律规制层面入手,成效方能凸显。 一是加强对网民的法治教育,积极引导网民文明上网。网民有言论的自由,但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 时,不得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步伐,使信息的披露与 保护在法律的规范下达到平衡。用法律手段保护网络隐私权不受侵犯,对非法传播、出售、窃取他人信息(如住 址、电话、单位等)的不法行为,情节轻微的,追究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建立合理的网 络规则,加强行业自律。针对互联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互联网网站及相关主体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及时查 处互联网网站的不法行为,对互联网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合理引导。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和真实世界并行、交融的现实世界。网络暴力时隐时现,任何焦点 问题都有可能引发一场网络的疾风暴雨,继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只有切实将其纳入法治轨道,才可能最 终使其烟消云散,才能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多的生活便利。强迫学生裸体“脱光”了师道尊严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原本是一场实验考试却演变成人体写真,当男监考老师让女生们脱光,并声称“不脱光不得分”的时候, 其师道尊严便荡然无存。 有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称谓的教师, 作为高校的教师变得如此猥琐, 让师者情何以堪? 实验考试不是人体写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强迫学生脱光,这一强迫不要紧,要紧的是顺便“脱光”了师者的光 环。 目前,该校对这位教师的处罚是留党察看和行政记大过处分,但公众依旧觉得不过瘾,可以说,该教师的 做法已经严重侵犯了学生的权益。 学校的处置本身就存疑, 为什么不让法律来裁定老师的行为?强迫女学生脱光 本身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却没有按《条例》中的方式处理,这又将法规的威慑力置于何处? 强迫学生裸体的教师到底居心何在已经不可考量,但无论如何该教师的师道尊严都已经全然无存。反思高 校内本身的管理机制和选拨政策, 这样的道德品质败坏的教师当初是如何进入高校的呢?进入高校之后是如何约 束其行为的呢?出现这样的丑闻, 学校的处理却远远没有看出 “杀鸡儆猴” 的效果, 仅仅留党察看让人难寻公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重要的角色一旦出现问题,我们要担心的就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还有整 个社会的未来。人民时评:喜看农民工就业新变化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从为劳动力转移发愁到高薪“抢”农民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如果时光倒流 10 年,恐怕没有人会相信这则新闻:中西部高薪“抢”农民工。 一家权威媒体的调查表明:今年 4 月以来,许多内陆省市纷纷上调最低工资,上调幅度大大超出沿海发达地 区。这使沿海和内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距大幅缩小。宁夏与北京最低工资仅差 160 元。有些内陆省份农民工在省 内的收入,逼近甚至超过了在沿海地区的打工收入。 这一报道,得到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的佐证:今年一季度,湖南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省内从业的人均月收入 2110 元,高于在省外从业的人均月收入 1896 元。为了争抢农民工,内陆一些省份还打起了感情牌:安徽黄山喊 出“打工还是家乡好”,湖南浏阳则高分贝呼吁“孔雀何必东南飞”。 曾几何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困扰着各级政府。为了让农民工走出家门,干部们绞尽了脑汁。10 多年 前我在河南一个贫困县挂职时,曾多次和县委书记带着有关部门同志到沿海地区“推销”农民工。 那时候, 在沿海发达城市的劳务市场上, 从早到晚都会看到满面灰尘的农民工。 他们或坐或蹲在马路牙子上, 一看到有雇主模样的人走过,便忙不迭走上前去搓着骨节粗大的手殷勤地问:“要人吗?工钱好商量。”这些打 工者,大多来自中西部地区。 如今,这些游走在城市和乡村边缘的人,成了“香饽饽”――沿海地区“用工荒”的报道不时挤上媒体的重 要位置。为了解决“用工荒”,沿海地区从省委书记到工厂的老板,都一再放低身段、露出真诚笑脸。许多地方 甚至春节还没过完,“一把手”便纷纷带队到中西部地区联络情感、招兵买马。即使如此,“用工荒”问题依然 存在。 杭州梅家坞的茶农们一再抱怨: “以前一天 50 元, 许多人抢着干; 现在给到 100 元, 还是没人愿意来??” 从为劳动力转移发愁到高薪“抢”农民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更趋平衡――不再 是沿海地区单兵突进,中西部地区也迎头赶了上来,说明亿万农民兄弟有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透过“抢”,我们看到城乡二元结构正在一点点打破。过去对农民工,老板动辄拖欠工资,或同工不同酬; 现在呢,在很多用工荒的地方,欠薪不行,低薪也不行。浙江率先提出“新浙江人”的概念,本地人、外地人的 藩篱正在被拆除,众多非本地户籍建设者持有了居住证,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福利。 这种“抢”,还带来另外的好处: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由“低小散”转向“高 精尖”;促使老板们密切劳动关系,要想留住员工,就必须改善福利待遇,把农民工当兄弟姐妹。 浙江萧山一个老板告诉我,随着境遇逐渐改善,80 后、90 后打工者,跟他们的父辈有很大的不同,打工不 再单纯为了钱,甚至出现了“旅游打工”的新现象――今年在浙江打工,游遍浙江;明年到广东打工,游遍广东; 有的年轻人还发誓:结婚前游遍全中国! 这些农民工就业方面的新变化,让人们对农民工群体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期待。人民时评:驱散“精神留守”的阴云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在流动时代中成长的许多孩子,面临着亲情饥渴、关爱缺乏等问题。精神上的“留守”状态成为他们心灵 一角最触目惊心的标识 儿童节虽已过去,但关于儿童的话题与思考依然在继续。 日前,一部 3 分多钟的视频短片《给爱多一点时间》,讲述了一个农村留守女孩用 5 年时间盼来了有父母陪 伴的儿童节的故事。片尾字幕“父母的时间是对孩子最好的礼物”让很多人心里一动。而近日发布的一项社会调 查显示,流动儿童群体成为家庭暴力重灾区。累累伤痕让人心疼,但孩子心灵会刻下怎样的印记更使人忧心。 这些其实都指向同一个社会症结:在流动时代洪流中成长的许多孩子,更突出地面临亲情饥渴、关爱缺乏等 问题。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空间距离产生“心理疏离”,到城市生活压力之下的家庭暴力潜流,精神上的“留 守”状态成为他们心灵一角最触目惊心的标识。 在教育学上,父母被视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最好的成长是与父母在一起,在爱的注视下渐渐长大。那 些“精神留守”的孩子们,在暮云四合的村口苦苦守望父母归来,在午夜梦回的呓语中念叨着爸妈,在回家挨打 的恐惧中沉迷于城市网吧,孤独与紧张、失落与焦虑,成为这个年龄段本不该时常体会的心理感受,化为笼罩童 年的重重阴云。 这样的心理状况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个体成长的问题,更是市场化、城镇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日益凸显的 社会问题。在广西天等县温江村,新生代农民工从“被遗忘的角落”冲向城市,“砍手党村”的恶名向人们警示 着道德畸变、心理失衡对一代人的毁伤;在浙江侨乡青田,一些留守儿童在自家别墅阳台上顾影自怜,“捧着欧 元的精神孤儿”诉说着幼小心灵渴望用物质之外的力量来充实。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实际上,近年来“精 神关爱”的阳光,正倾洒在越来越多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身上:“代理妈妈”的出现、“儿童之家”的成立、城 市教育资源的共享、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怎样减少孩子们为“不完整的城镇化”付出的幸福代价,正处于 艰难探索中。 “妈妈,我不要新书包,只要你回来??”农民工陈九英无意中看到女儿的日记,“心在滴血,却又不得不 远离孩子,到城市里谋生”。也许,当我们的社会读懂并破解了这样的无奈与痛楚,“精神留守”的阴云才能被 驱散,5800 多万留守儿童与父母“在一起”的愿望才会不再遥远。人民时评:谁来保护农村的“碧水蓝天”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农村环境质量是保障菜篮子、米袋子、水缸子安全的命根子。保不住这个底线,我们的健康福祉将成为空 谈 6 月 5 日,环境保护部发布《2011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其中指出,虽然我国环境总体质量保持平稳,但农 村环境却令人揪心。这不啻是一个提醒:当全社会的“环境权益”意识越来越浓、一个 PM2.5 就可以在全国引发 一场“城市环境风暴”时,有多少人注意到,农村的生态环境却在变得越来越脆弱? 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曾是人们对农村最深刻的印象,而现在,许多地方的农村正在告别“世外桃源”、远 离“鱼米之乡”,成为污水横流、黑烟四散、土壤含毒的污染重灾区。 农村环境何以失守?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农村环境失守,是农村环境保护长期缺位的结果。由于城市污染相对集中、治理技术工艺成熟,治理效果容 易显现。长期以来,国家及地方污染治理项目、资金的倾斜,使城市环境有了较大改观。相较之下,农村环境基 础设施建设落后,许多乡村甚至没有基本的垃圾、污水收集设施,更谈不上就地处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 发”的现象十分普遍。更让人忧心的是,农村污染防治机制还没有理顺,资金保障、监管力量都还很缺乏,致使 污染状况持续恶化。 农村环境失守,也是一些地方忽视农村污染防治、对污染转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目前,农村既有生 活污染、 畜禽养殖污染、 化肥农药使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 还有工业点源污染。 随着城市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 被城市拒绝的重污染工业,又成了不少农村招商引资的香饽饽。这些重污染工业吞噬、蚕食着青山绿水,造成农 村环境质量急速下降。 客观地说,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以奖促治”等政策措施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不小进步。但由 于资金有限,目前多停留在示范阶段,难以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城市居民一样,广大农村群众也有权利获得 质优的环境公共产品。这是保障数亿农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更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 从更大的视野看,农村环境并不只是农民的环境权益问题。农村环境质量是保障菜篮子、米袋子、水缸子安 全的“命根子”,保不住这个底线,百姓的健康福祉都将成为空想,而各级政府承诺的“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 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也难免沦为一句空谈。 遏制农村污染加剧的趋势,固然要加大投入、加大查处力度,搞好末端治理;更要关口前移,防止城市“人 人喊打”的重污染工业潜入广袤农村。只有改变当前一些地方环境保护重城市轻农村、重治理轻预防的现象,提 速农村环境治理,才能有农村的“青山绿水”,也才可能有全国的“天天天蓝”。人民时评:“善待”丌能仅靠曝光倒逼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若凡事都像算盘珠子一样,非要等到舆论之手来拨一拨,方才动一动,那离责任政府的标准、 离人民群众的要求,相差太远 在我们身处的大城市,25 元能干什么?打一次车?买一本书?喝一杯咖啡?吃一顿快餐?可 是,这区区 25 元,竟是一位乡村代课教师一个月的工资! 贵州省纳雍县代课教师的 25 元工资在网上“晒”出后,立刻引起围观、留言。贵州省纳雍县 政府 5 日作出回应,决定对符合条件的未转岗代课人员“按每月 1000 元的待遇进行发放”。仅一 天时间,代课教师的收入涨了近 40 倍,不得不让人感叹网络力量的强大。 对于媒体的监督,不少地方的态度是充耳不闻,不回应、不解释、没举措、没行动。相比较下, 纳雍县政府能够及时关注网络舆论,作出迅捷反应,值得肯定。可是,值得深思的是,既然问题一 天就能解决,为什么在网友曝光之前,当地行动迟缓? 诚然, 乡村代课老师的结构, 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在乡村学校撤并的背景下, 乡村老师的 “门 槛”也提高了。但即便如此,对那些学历低、水平低的代课老师,也要善待。一则,目前还不可能 将他们完全取代;二则,他们为西部乡村教育奉献了青春、作出了贡献,不能冷冰冰地“清退”, 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靠每月 25 元艰难度日。 前几天, 另一则代课教师的故事感动着大家。 四川省宣汉县厂溪乡东梅教学点的代课教师官晓 峰,坚守深山小学 25 年,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不得不冒风险跑“黑摩的”。可以说,纳雍和宣 汉的代课教师们,凭着对孩子的爱、凭着理想信念坚守在三尺讲台。 亿万网民的点击和关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乡村儿童、投向代课教师。“六一”期间,不少网 友贴出西部乡村儿童的照片,提醒身处大城市的人们关注乡村,那破旧的校舍,令人眼睛发酸、心 情发沉。同样艰苦的条件下,坚守教学岗位的乡村教师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没有他们,贫困山 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必将灰暗很多。 善待乡村代课教师,是政府的责任。对代课教师这些作出重大贡献的弱势群体,政府部门应格 外关心,主动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诉求和苦衷。即使有些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也要把实际 情况和困难向群众说清楚,做好疏导工作,而不是漠然视之,坐等问题发酵、矛盾激化。 面对网民关注和舆论监督,各级政府部门纷纷设立网络舆情监测部门和应对机制,这是进步、 是好事。但是,不能总是消极被动地等着舆论倒逼。若凡事都像算盘珠子一样,非要等到舆论之手 来拨一拨, 方才动一动, 那离责任政府的标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相差太远。对于存在的问题, 政府部门必须从大局出发、 从群众利益出发,周密谋划、主动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方不负“人民政府”之称谓。人民时评:实名制怎样才丌会“挂空挡” 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一项制度的向心力,归根结底来自对公共利益诉求的满足 买手机卡、买火车票、上网吧、发快递??近年来,需要使用实名的地方越来越多。然而,有媒体报道,一 些实名制推行力度弱、范围窄,甚至“名存实亡”。 实名制早已走入国人生活。自有民航以来,乘客就要实名购票;上银行开户带身份证,也从 2000 年起就成 为习惯。加强监管、打击犯罪,降低交往成本、涵养和谐生态,在社会安全、社会管理的很多领域,实名制是一 项很有必要的管理手段。比如今年开始的火车票实名制,就有效打击了倒票黄牛,有利于保障乘客出行权。 一些领域的实名制未能落实,执行难是重要原因。比如手机卡,销售代理在营业厅实名拿货,再出售时就进 入监管真空。这时,考虑到销售成本、用户需求,实名制也就容易被架空。自行车实名制、快递实名制等,也大 多是因为执行起来“不方便、没人管、没必要”而被悬置。 从系统论的思路看,一项制度未能实现设立初衷,考察执行力度是一方面,从操作性角度反过来推敲设计的 科学性,也是值得重视的必要环节。 转型加速中,社会管理的难题越来越多。为确保公共安全,在特定时间、特定地域将菜刀纳入管制刀具;像 邮局寄送邮件一样,对快递投寄人身份进行核实以防危险品漏网,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无疑都是好的。但换个角度 看,紧急避孕药实名制带来隐私泄露风险,艾滋病检测实名制更可能让需要治疗者望而却步。一旦制度的潜在受 益人对某项制度的益处感受有限、“麻烦”却十分具体,制度就很可能因“不领情”而空挡运行。 空挡运行造成的“制度浪费”不容忽视。制度出台,要调研、要发文、要执行甚至还要检查,一旦起不到实 效,这些就都成了白白投入的行政成本。更重要的是,“令不行禁不止”会让人怀疑规定的可行性、可靠性,从 而消耗制度乃至社会管理者最宝贵的公信力。 实名制要落实,需要增加制度吸引力。问一问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卖家,实名制肯定是首选:不实名,怎么吸 引买家,怎么积攒信用,怎么卖货赚钱?一项制度的向心力,归根结底来自对公共利益诉求的满足。 当然,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实名制的好处是大范围、深层次的,个人不一定能感受到,反而会觉得增加麻烦。 也正因此,实名制的推行更需广泛征求民意,说清利弊得失,求取社会共识,凝聚公众合力。否则,制度推行受 阻,公众无法受益,反过来让制度更难推行。这样的恶性循环,需要社会管理者以更多的耐心和智慧去打破。人民时评:《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 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 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 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 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 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 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 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 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 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 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 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 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 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 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 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 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 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 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人民时评:有学校在,乡村的“灯”就亮着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对遥远的乡村来说,每一个学校,是一堆火;每一个老师,是一盏灯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盲目撤并乡村学校,已呈现诸多问题。而下面这则消息,让人稍稍舒了一口气:教育部 有关负责人表示,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是重要前提;准备撤并农村中小学前,必须征求家长意见。 十年间,因为学龄人口减少,我国农村开始大规模调整学校布局,学生向县乡中心学校集中,目的是集中利 用教育资源。这一调整的初衷是好的,对一些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也有积极意义。然而,大量村级小学、乡级 中学消失,孩子们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住宿、餐饮成本如何解决?更令人忧心的是,“超载车”、“黑校车” 应运而生,让孩子们辗转于乡村道路上时险象丛生。 乡村学校大量消失,还有影响更深远的“事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曾经以乡村学校的存在形式,深埋 于中国乡野的文化种子,正有被渐次抽离、掏空的危险,继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农村老龄化、留守儿童骤 增之后,农村空心化的趋势因此再一次加剧。 拥有数千年农耕文化的中国, 靠什么维系农村道德秩序, 保存文明火种, 化怨解困、 和睦乡里?两千多年前,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给汉武帝献的国策之一就是,“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太学是国家级教育,庠 序则是设于地方特别是乡村的学校。而教书并非设庠序的唯一目的,教化乡邑,才是根本。我们时常说,教育是 强国兴邦之本,除了指教育有培育人才之功,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要义――乡村学校也承担这样的潜在责任: 传承文化、维护社会安定、培育有凝聚力的民风民俗?? 《红楼梦》里,秦可卿死前托梦凤姐,说“永保无虞”的法子,就是在祖茔边多置田产、就近设家塾,便能 保住家族最后的退路。敬祖守孝,尊孔兴学,曾是中国文化“永保无虞”最核心的精神家园,而这“就近”二字, 极是要紧。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教书先生依然受人尊敬,排解纠纷一言九鼎,婚丧嫁娶指点仪轨,代写家书咫尺 天涯??小学校书声琅琅,听着就让村民踏实,一村老小,“就近”也能熏着点儿书香,多少儿时微贱后来成才 的栋梁,都有早年在村小窗外听课的偷师经历。 现在,大量小学搬离了村庄,中学搬离了乡镇。没了活蹦乱跳的读书郎,没了知书达理的教书先生,没了就 近的学校,乡村的文化主心骨何处寄放?当孩子们翻山越岭奔向遥远的学校,他们的父母在城里胼手胝足打拼, 祖父母则孤守于空荡荡的村落倚门盼归,靠谁来振兴中国乡村? 对遥远的乡村来说,每一个学校,是一堆火;每一个老师,是一盏灯,那光虽是暗淡,却明明灭灭地闪了几 千年,是烛照中国乡村的一线微芒,让人温暖且踏实。 因此,当听到十年间,我国乡村小学数量竟锐减了一半,不免心中一痛。这可能意味着在许多乡村,那盏灯 黯然熄灭。教育部的亡羊补牢之策,可以防止更多这样的灯灭去,然而,如何能让遥远的乡村以让人心安的方式 重燃人文教化之灯,依然是一个待解的问号?? 有学校在,乡村希望的灯就亮着。这意义岂非远远大于省下的几文教育经费?人民时评:机场改名为何一“名”惊人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城市的地名,其内在魅力价值和外在名片功能,远非某个企业名称和商家品牌所能承载 5 月 23 日,四川宜宾市发布消息:宜宾机场将搬迁并命名为“五粮液机场”。消息一出,立刻引来“围 观”,有网友揶揄:建议其他地方机场改名为西安西凤 20 年机场、呼和浩特河套王酒机场、北京红星二锅头机 场?? 这些调侃看似玩笑,反映的却是公众对机场改名的高度关注。近年来,从一些城市道路冠名权拍卖,到各地 以楼盘命名的公交车站,浓厚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新的尴尬也接踵而至,市民诉苦:站台在此,以之命名的企 业却在一公里外;企业倒闭多年,公交站名仍未更改;道路频繁改名,绕晕老市民??企业扬名,地方获利,看 似双赢之举的企业冠名,却让公众百感交集。 企业冠名地标建筑并非没有先例可循。以地铁站为例,美国和加拿大一些城市就在拍卖冠名权,迪拜 2009 年出售地铁车站命名权获益 4.9 亿美元。而我国 1986 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也并未禁止企业冠名地名。 北京的联想桥、长虹桥,已经成为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一概对企业冠名说不,似乎也失之简单。 然而,地名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企业冠名的决策过程,还是对冠名收益的流向,当地居民都享有 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而不能只是被告知的对象。同时,重要地名往往包含着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 承载着民众的文化情感,如果没有广泛征集民意,仅仅以一纸行政命令变更,甚至简化为“价高者得”,不仅与 《地名管理条例》“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的规定背离,更是对人们文化权益的一种无视。 管理部门在“经营城市”时应该意识到,相较于地方形象、文化认同等隐形价值,冠名带来的经济利益尽管 直接却也短暂,考虑不周还会带来副作用。比如,企业冠名道路,万一企业涉嫌违法怎么办?如果坚持“一视同 仁”,诸如成人保健类产品企业能否冠名?而对于“15 年到 20 年”的冠名期限,怎样评估到期后的改名成本? 或许正是出于上述考虑,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扎紧篱笆。上海在上世纪 90 年代尝试道路有偿命名后,很快取 消了这一做法,因为“对长远投资不利”:一些被企业命名的道路区域,对更多投资者丧失了吸引力。而北京、 南京等地也纷纷出台新规,告别了“用名字换银子”的做法。比如,2009 年《北京市地名规划编制导则》规定, 北京新地名命名中将禁用人名、企事业单位名称。这些转变,或许能给修改中的《地名管理条例》一些启示。 一个地方的名字,哪怕是公交站名,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民俗,体现着一个城市的人文底蕴和精神气 质,其内在魅力价值和外在名片功能,远非某个企业名称和商家品牌所能承载。就此而言,从突出经济效益到统 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仅呼唤政府角色的转换,更体现发展理念的重塑、民主观念的提升。人民时评:大爱厚土丌让“最美”凋零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923 万元善款,意义不仅在于数字上创新高,更在于表达了人们凝聚向善的力量,融化社会冷漠的期盼 据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慈善总会统计,截至 24 日,社会各界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爱心捐款已达 923 万 元。这笔对个人见义勇为的捐款,数额之巨,近年少见,令人欣慰,也让人深思。 踊跃捐款,表明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人间大爱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从未缺失。923 万元,不仅 刻写着世道人心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标注着老百姓对英雄的崇敬,更说明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善行义举的 向往依然常驻人们心间。 人们如此慷慨解囊,是因为这样的感动震撼人心。当失控的汽车冲向人群时,张丽莉其实可以做出另外一种 选择。然而,她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从死神手上挽救了两条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勇敢与怯懦、崇高与卑微,高下立现。因而,在一瞬间,让人们看到生与死选择的背后, 其实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支撑。她不是军人,也不是专业抢险队员,即使紧急避险,也是人的本能;即便迟疑片 刻而进行事后施救,也无可非议。人们可以想象,那一刻,她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才能做出英雄壮举。人们把张 丽莉比作“美丽的茉莉花”,就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令人仰之弥高,却又发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姑娘身上,可 钦可敬而又可望可及。 我们的社会不应让英雄孤独地承担义举的损失。 下肢高位截除, 是张丽莉在危险时刻想不到也来不及想的后 果。可以想象,美丽人生在她 28 岁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她将永远失去健康的肢体,面对无数的生活困顿。她 如何去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如何撑起自食其力的生活,如何营造家庭的未来幸福,这都是今后现实的问题。我 们可以相信,政府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见义勇为的英雄。但一切善良的人们都会思考,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帮助 张丽莉,减少生活的困难,让她像其他人一样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一笔笔捐款寄托着无数人的祝福和期许,绝不 能让那些英雄们流血流汗又流泪。人们愿意尽绵薄之力,还她一个美丽的人生。 好人应该有好报。好的回报,不是上帝赐予的,而是由千千万万的人用爱心筑成的。923 万元善款,意义不 仅在于数字上创新高,更在于表达了人们凝聚向善的力量,融化社会冷漠的期盼。中国的温暖,不仅仅依靠一些 人和一部分人的善心爱举, 更需要靠普通平凡的人们一起, 一点一滴汇聚而成。 做好人做好事, 不需要计算成本, 而那些为我们的社会无私奉献的人们,终会得到世人帮助和支持。923 万元捐款以及还在继续增加的善款,使我 们从这起不幸的事件中感到了温暖,看到了阳光。其实,主导我们社会的道德力量,始终是真善美,也一定会荡 涤那些不健康的社会风气。 让我们人人都撒下爱的种子。人民时评:乡村丌应成被安全遗忘的角落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在村庄“空心化”、老人“空巢化”、儿童“留守化”现象突出的乡村,迫切需要建立长久有效的治安防范 体系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故园之思。故乡在哪里?中国人的故乡大多在乡村,那里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 渔舟”的温存旖旎,也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壮阔清奇,更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安逸踏实?? “君言不得意,退守南山陲”、“礼失求诸野”――国人的安全感往往来自故乡的可靠后盾,那曾经是我们天堂 般的精神家园。 然而,“天堂”如今正失去往昔的宁静。诸多触目惊心的连环大案,都发生在曾经如田园诗般的乡野。 云南省晋宁县晋城镇多人莫名失踪, 经公安部介入, 悬案得以告破, 原来是一个刑事惯犯趁着乡村路僻人稀, 对至少 11 名男性实施暴力侵害。此前,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乌蒙乡乌蒙村也发生过 6 人死亡、1 人失踪的 特大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同样是藉村中只有妇孺、殊少男丁之际趁机作案。近期破案的还有广西全州县犯罪嫌 疑人陆某行走乡村,持刀威胁单身农村中老年妇女,抢劫、强奸竟达百余起。稍早,还有安徽临泉县一农民在 17 年间涉嫌强奸上百人,受害人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被侵犯后往往不敢报案?? 随着中国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农村村民自我防范与官方治安联防能力都在不断削弱, 那些心怀 歹念的人在唯余妇孺的空虚村庄,如入无人之境,宁靖和谐的乡村成了被安全遗忘的角落。于是,受害人连环失 踪竟乏人过问,妇孺被侵害达上百起才引起重视。 城镇化大潮席卷乡村,意味着中国人文地理的重塑。无数留守儿童与城里打工的父母两地悬望,意味着亲情 流失与堪忧的农村未来, 青壮年的离土离乡意味着土地抛荒, 乡村学校大量撤并意味着人文教化飘离乡村??如 今,乡村安全感的消解,让人担心农村基本安全保障的防线也面临失守的危险。 广袤农村中暴露出的治安问题警示我们,在村庄“空心化”、老人“空巢化”、儿童“留守化”现象突出的 农村,迫切需要加快实施农村警务战略,建立长久有效的治安防范体系。在治安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 的同时,应该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村级治安联防,还必须强化打击和防范犯罪力度,为亿万农民创造安全的生活 空间。 诚然,城市化、城镇化不管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然而,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和户 籍制度的限制,使这个世界性难题在中国呈现得更为突出和棘手。此前,我们常常关注的是它带来的经济困境, 比如农村土地抛荒、农民高龄化、农业孱弱化倾向;现在,深层的人文困境与社会管理困境则更加令人忧心。 乡村不仅是中国人的心灵家园,更是中国发展的重心。重心不稳,国人会失去最后的安全感。农业丰则基础 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以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巩固农 村的安全防线已经刻不容缓。人民时评:“延安命题”期待当代回答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在体现时代、贴近生活、服务人民上,“延安命题”需要全新的当代回答 70 年前的 5 月 23 日,延安文艺座谈会结束。毛泽东所作讲话,引来与会者热烈掌声。 当年,面对 4 万多怀抱报国激情汇聚延安的文化青年,面对他们与现实接触不多、对群众“不熟、不懂”等 种种问题,毛泽东以高超的理论智慧,厘清了“文艺与时代”、“文艺与生活”、“文艺与大众”等基本问题。 文艺应该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作品的源泉是人民生活,文艺工作者“必须和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这些 论断,为中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些“延安命题”,也是每个时代的文化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元命题”。放在 70 年后的今天,《兄妹开 荒》可能吸引不到哼唱《双节棍》的嘻哈青年,《王贵与李香香》也难以获取数字化一代的共鸣。时代场景的转 换,必然需要文化推陈出新,这正意味着,在体现时代、贴近生活、服务人民上,“延安命题”需要全新的当代 回答。 电视剧、出版物生产数量都已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加速递增??近年来,文化发展成就斐然。然而, 繁荣之下,仍有“虚胖”嫌疑。如果电视里或是长袍马褂、宽袍大袖,或是高级饭店、时尚派对,如何表现时代 的深刻变革?如果“山寨”成为创意的源泉,“仿制”成为设计的标准,如何体现社会的文化品质?如果一拥而 上建人造景点,生搬硬造搞大型节庆,如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正因此, “延安命题”显出其穿越时代的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通过消费进行文化选择。产品没有市场,就意味着不能吸引观众;得到了市场认可, 就赢得了观众的掌声。这虽与延安时代艺术家们面对的情势大不一样了,但“群众”这个关键词却始终没变。自 认为“现实性”、“时代化”的文化产品,如果不能经受市场的挑战,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只能证明对时代体 察不够深刻、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格格”红了,男主角就都设计成“阿哥”;一本书火了,所有书名就都带 上“那些事儿”??在产品和市场也陷入恶性循环时,终究需要文化工作者制作出更吸引人的产品来打破。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心术》,编剧以“卧底”医院大半年的亲身经历写成,切中医患关系的社会痛点,因而 得到较高收视率。而源于几个年轻演员“北漂”经历的《北京爱情故事》,同样在年轻人中引来广泛共鸣。从《潜 伏》到《双面胶》,事实证明,你选择了时代、社会和人民,时代、社会和人民也会选择你。 我们每年生产 500 多部电影、1 万多集电视剧、过亿册图书??正是因为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文化工作者 才更需要深思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振聋发聩的提问。“穿盔甲、舞大刀、骑战马”的电影输给一个世纪前的冰海沉 船,是不是因为远离了公众最真实的情感?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的演出却落得个票房寥落,是不是缺少更深 入的思考和最基本的真诚?实际上,即便是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考量,也需要更多想想,文化产品如何才能更好 地满足公众所需? 时隔 70 年重温《讲话》,虽然其中一些观点,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但回答好“延安命题”,仍是每 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人民时评:金融创新需要怎样的“包容”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能否珍惜金融改革共识、在“包容”的空间中开辟新天地,是检验改革者们的一块“试金石” 近日,两条消息让我们对金融创新有了新期待。一是在 26 日召开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部际协调会上,再次 传递出“支持创新、大胆探索”的信号;二是《关于推进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措施》已完成业 内征求意见,监管方明确表达了“在守住监管底线的前提下,包容失败”的态度。 创新是金融行业的永恒难题。由于天然的高风险属性,金融领域自发的创新行为往往缺乏规范审慎意识,容 易诱发金融风险。而监管方的过度管控,虽能保住“不出事”的底线,却也容易陷入金融工具创新不足的窘境, 使金融服务跟不上实体经济发展步伐――以温州金融改革为例,长期累积的矛盾让当地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资金链断裂。 就我国现阶段金融行业的发展瓶颈而言,有监管如何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但创新不足、体制老化、服务退化 的情况更为突出。改革进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关键期,对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平衡度要求更高。正因 此,这些“包容失败”、“支持创新”的信号,既让人看到关键领域坚定改革的勇气,也显现出对金融改革与发 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历史上,几乎每一种金融创新,都离不开反复试验、试点,再到推广。今天已成为中小企业孵化器的创业板 市场, 起步之时不仅规模较小, 很多地方也不规范, 一度处于 “朦胧和分割” 状态。 历经市场淘汰的 “关停并转” 、 法律制度设计与系统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最终才有了美国 NASDAQ、英国 AIM 等创业板的辉煌。恰如经济学家 熊彼特所言,“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企业要素实行新的组合”,而“新的组合”能否 获得市场欢迎与监管认可,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试――也包括试错。 一分为二地看,创新中的“试错”,是成本也是收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一次试验中就遭遇了“稻 谷减产、稻草增产”的挫折。面对风凉话,他指出“杂交稻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至于优势表现在谷上还是草上 是技术问题,改进技术就可以表现在稻谷上了”,所以,试验田“表面上看起来失败,本质上是成功的”。这里 的关键就在于:只有善于在创新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才能令“试错”具有价值。 话说回来,金融领域的创新失败,远比杂交稻的试验风险要大。正是华尔街金融衍生工具无视风险的过度创 新,直接诱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并进而触发国际金融海啸。一旦偏离理性判断与专业分析,无序创新将面 临难以挽回的风险和代价。这也正是为什么证券行业的创新虽须“最大限度地放松行业管制”,但前提还要“切 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温州金融改革强调放松管制,却又要严守监管底线。唯如此,才能避免影响改革进程 的重大失误。 对证券金融行业来说,现在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春天。能否抓住这个机遇,珍惜金融改革共识,在“包容”的 空间中开辟新天地,是检验改革者们的一块“试金石”。人民时评:“生源危机”能否成改革契机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东部地区毕业生的多元化选择与中西部地区愈加激烈的高考竞争,使高考改革问题迫在眉睫 高考日,全国 900 多万考生走进考场,开始人生关键的一场搏击。不过,与以往相比,这也许算不上是“搏 击”了――高考生源逐年下降,高校扩招不减,加上保送、留学、自主招生的多元选择,通往大学的路似乎不那 么拥挤。有人甚至断言,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的时代正在过去,未来高校甚至将面临生源不足的危机。 据有关机构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从 2008 年的 1050 万人,到今年的 915 万人,4 年来,全国高考报名 人数下降近 140 万。以上海为例,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仅 5.5 万人,录取计划为 4.9 万人,剔除部分不填报志愿和 最后不参加考试的,在上海,“高考落榜”或许真的可以成为历史。 但是, 请不要忽略报告里另外一组有价值的数据――今年, 在全国高考报名总数减少的情况下, 个省 12 (区、 市)的报名人数较去年增加,其中一半在西部地区。这意味着,当一些地区笑谈 90%甚至可能是 100%的高考录取 率的时候,上述这些省份里,拥挤在高考“独木桥”上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这就是今天中国高考面临的现实:一方面,在东部发达地区,高中毕业生们的选择越发多元;另一方面,在 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广袤的乡村,孩子们仍然需要在每年夏季进行一场“鲤鱼跃龙门”似的激烈搏杀。高考的区 域不平衡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中西部高考人数为何不降反增?一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在自主招生、保送、出国 留学的竞争上先输了一截,拥挤在高考“独木桥”上的人必然不少;二是,因为户籍问题,不少在大城市上学的 孩子须返乡高考。对前者,需加大对中西部基础教育的投资;对后者,则需要进一步加大高考招生的均衡化。 加大中西部教育投资是一项长期政策, 需要可持续的制度保障; 解决好招生比例的区域差距, 恐怕迫在眉睫。 有数据表明,2011 年,北京大学在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每万名考生中录取不到一人,在北京却高达 32.6 人, 而上海籍考生考进复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数的 53 倍。一直以来,“异地高考”呼声日隆,改革却难以迈出实质 性步伐,既是因为以户籍制度为名、画地为牢的高考模式保护了某些地域利益,也是因为高考涉及的面广而杂。 既然我们把统一高考作为现阶段高校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 就要追求和确保竞争的公平公正, 这不仅顺应流 动中国的社会发展需求,也能通过这种改革避免生源锐减高校面临的“生源危机”。 可喜的是,从今年开始,北京、福建、山东等一些地区已经计划开始异地高考的尝试。教育部门也表示,鼓 励各省区市结合实际,尽快推出异地高考方案。我们期待这项“重新切割蛋糕”的改革,有更好的突破和进展。人民时评:招投标改革,铁路要当好“探路考”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铁路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每一步,都将为公共资源管理改革积累经验 继向民间资本开放投资领域后,铁路系统改革再出新政:6 月前,铁道部所属 18 个铁路局(公司)管 理的工程项目将按照属地或授权原则, 分两批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 这是我国铁路工程招投标管理 体制的重大变革。 过去,尽管从规定上看铁路工程的招投标从标准到程序都很严谨,但事实上,与铁路系统行政隶属关系、产 权关系或决策关系密切的企业,往往会成为招标工程的胜出者,其他有资质的社会企业只能扮演陪标者的角色。 这种局面,让审核和竞标应遵循的市场原则、低价优先原则大打折扣,既大大降低了投资效率,还留下了巨大的 寻租漏洞。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源自铁路工程招投标的问题随之扩大,造成了巨大的经 济损失,影响了铁路事业的整体发展。 铁路工程建设,既事关政府投资效率,也事关区域经济发展,还事关重大公共安全,必须对权钱交易、明标 暗定等进行有效治理。 铁路工程招投标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不仅有助于通过招投标的透明化在源头上防 止腐败,有助于民间资本在公平原则下积极进入铁路投资领域,而且对于破除现有的部门权益格局、推动铁路系 统的政企分开,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当然,铁路工程在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其实也对地方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铁路建设的专业性、高科技性和管理性要求,决定了对中标企业的特殊要求。如果地方公共资源交 易市场的交易规则不能达到高度市场化、透明化,那么从地方企业的市场考量出发,鼓励地方企业与铁路专业企 业进行充分竞争,就可能在新的潜规则主导下,异化为鼓励地方企业代替专业化程度更高的企业,从而出现资源 配置劣质化的倾向。 另一方面, 尽管目前各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都对项目交易的各个环节进行公开披露, 但仍缺乏全国性的信息 集合。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招投标应起到的价格发现功能仍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工程交易成本仍然可能难以下 降。还要看到,即使工程招投标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但也还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对工程层层转包缺乏 有力监管措施,工程安全仍然面临重大考验。 今年 3 月,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要着力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全国 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 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招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铁路工程招投标进 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为地方平台的改革带来了新契机。交易程序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和规范,以及外部监管 的有效到位,将决定铁路工程招投标转入后的成效。 应该看到,铁路工程招投标的改革,不仅涉及铁路领域的改革,也涉及所有公共资源管理的改革。铁路资源 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每一步,都将为公共资源管理改革积累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铁路工程招投标改革应成为公 共资源管理改革的榜样。公务员申论热点:花两亿元换路值丌值2012 年 07 月 23 日 15:45 手机看新闻江苏省高速公路换了一次路牌,总共 1.9 万块牌子,花了两个亿。这两个数字引起了很多网民的不解,一个 小小的公路标牌,“也就是一块铁皮,上面涂几个字而已”,怎么一块就要 1 万多元?(《现代快报》7 月 18 日) 这一新闻首先让人生疑的是, 为什么好好的路牌要重新更换?相关方面给出的理由是, 原来的路牌都是汉字, 本地人熟悉, 外地人不易理解, 统一标号更加科学合理。 看来这又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这充分说明眼光的重要, 缺少远见的决策,就是在拿公共资金开玩笑。人们还是不解,原来路牌标识不科学,那按照新的要求喷上编号不 就行了吗,有必要花两个亿一个一个换吗? 据称,这些路牌“都是通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的”。这也给招投标提了一个醒,是不是所有的政府采购都合 理?在招投标前,进行全面的调研、认真的分析、科学的论证,恐怕也是必要的。人们不能理解,怎么一块路牌 竟然要花 1 万多元?相关方面的解释是,货好价格高。可记者向多个专门经营高速公路指示牌的厂家询价核实, 几个厂家的报价都没有江苏高速换牌实际所花的价格高。一家企业道出了实情,所报的价格都是出厂价, “如果 招投标的话,这个价不可能。”有点出人意料,不是说招投标价格更低吗,怎么经过了招投标,反倒推高了价格? 企业解释,招投标对厂家而言,花销比较大,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尤其是打点费用,“价格至少要比现在的报 价高出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 企业的花销,打点的费用,这笔钱用到了哪里?对于现在的招标投,民间一直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想;各种各样 违规事实,更丰富着民间想象力。海南一个前途无量的 80 后局长,工作 6 年涉嫌受贿千万。这位 80 后局长最大 的一笔受贿,是在一个重大工程招投标中,与一家公司谈好要拿工程款总价 5%的“好处费”,然后帮助这家公 司中标(《法制日报》7 月 18 日)“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钱最终也得出在工程上。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 什么政府采购会出现“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为什么经过了招投标反而价格更高了。 如果招投标不仅没能起到节约财政支出的作用, 反而加大了公帑浪费, 那起码说明这样的招投标在严格审计、 公布透明、程序规范等方面还有问题。而这样的招投标,逃不脱权力自肥的嫌疑。人民网评:事业单位改革标定下一步改革的历史方位2012 年 04 月 23 日 10:3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近日,《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文发布,引来广泛关注。实际上,这份指导意见在去年 3 月就已经通过,时隔一年全文发布,意味着这一事涉“最广泛阶层和行业”的改革将全面铺开,也意味着这一 场改革硬仗将进入最艰难的攻坚战阶段。 事业单位的改革意义重大,并不仅仅是因为关系到 4000 多万从业者,关系到覆盖 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 以上的教师和医生,关系到政府、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而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改革标定着中国 下一步改革的历史方位。 在中国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中,最先迈出的是经济改革这一步。正是通过政府向市场的分权,使得中国经济发 展在 30 多年后仍处于稳定高速增长的春天。 细绎事业单位改革的逻辑, 这实际上是一次政府向社会的分权。 《指 导意见》明确,“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是基本要求,而基本路径则是“分类”,将现有事业单位分 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和从事公益服务的“三大类”。这都意味着,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政府 的姿态是松绑。 更值得关注的,是《指导意见》对于公益服务新格局的描述:政府起主导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入市 场竞争机制。在公益服务中,政府理应发挥“保基础”的主导作用,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也意味着社会力量提 供更多层次、更为丰富、更广领域的公益服务,这包括教育、医疗、科研、文化等各个领域。《指导意见》甚至 明确,要在“职业资格与职称评定”方面“公平对待”社会力量。 而且,事业单位的改革,也涉及到社会领域与各个领域关系的调整。比如政府改革。事业单位很多问题,根 子在政府。事业单位改革,要推进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要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提供更 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讲, 事业单位改革, 也就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事业单位改革, 也就是对政府的改革。 再比如,事业单位的改革,涉及到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近年来,这些领域的改革不断推进, 然而也遇到了一些共性问题、基础问题和衔接问题。比如,如何管人用人,如何定岗定酬。这些,都需要一个基 础性的解决方案。而事业单位改革,要解决的正是这些问题。 更重要的是,释放社会力量、激发社会潜能,正逐渐成为一种“改革共识”。去年 11 月,广东省规定社会 组织“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不再需要挂靠主管单位”,去年底民政部表示要推广“广东经验”。无论是 社会管理创新中“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还是公益服务中对“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强调,都表明“社 会”已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关键词。 正因此,可以说事业单位改革是先遣队、探路者,这也决定了这一改革的难度之大、要求之高。这在之前不 同领域和范围内的改革中可见一斑,如绩效工资改革,2009 年已划定了三步走的路线图,但落实节奏却一直滞 后。再比如人事制度改革,各种各样的“招聘门”不断在各种事业单位打开。而北京、广东等事业单位改革的先 行者,也在各种路径中探索,积累下宝贵经验。 不过,即便再难,改革也没有退路。事业单位改革已经是我国改革开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与经 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改革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事关发展全局、事关改革大业。相信,我们有农村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的宝贵经验,对于这一“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同样能劈波斩浪、一往无 前。人民时评:楼市调控丌能放松2012 年 07 月 04 日 06:00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坚定态度的同时,有关部门也需拿出更多办法 刚刚过去的 6 月,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延续 3 月以来的回暖态势,成交量环比 5 月再创新高。楼市的全面 回暖,或许已是不争的事实。 房价反弹的风险在迅速积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管从统计数据上看,5 月份多数城市的房价仍同比略有 回落,但是,市场层面的变化比统计数据反映的要更快。很多地方排队买房的景象重现。在相同区域,新开盘项 目定价普遍高于前几月,优惠促销的力度也减小了。二手房价格回升更是明显而直接,一些热点区域甚至又出现 一天一价的情况。 楼市变化,“量在价先”。一般来说,成交量持续变化三个月到半年左右,房价会出现趋势性转变。第三 季度,如果楼市成交量延续大幅回暖态势,对房价的影响会更加明显。 同时,经济稳增长的压力、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地方政府不断试探调控政策底线的举 动、部分地方对限购政策落实不力,都对市场预期产生不利于调控的影响。市场普遍认为,楼市的“价格底”和 调控的“政策底”已经双双出现,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影响下,市场预期的改变会令房价出现趋势性反转的风险 进一步加大。 房地产调控已持续两年多,成绩有目共睹。但要保持这一态势,困难和压力也不断加大。如果价格反弹, 楼市再次出现“越调越涨”的尴尬局面,前期调控成果可能毁于一旦。 近期,国务院、住建部、银监会等纷纷表态,一面澄清市场关于调控要放松的传言,一面重申要坚持房地 产调控不动摇。各级政府的坚定表态,让人们看到党和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仍然坚决、决心仍然坚定。这有 利于缓和购房者的恐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市场预期。 坚定态度的同时,有关部门也需要拿出更多办法。既要继续严格落实差别化的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等 措施,更要针对市场变化的特点,动用相关政策储备,在支持首次购房和合理改善需求的同时,加大抑制投资投 机性需求的力度。尤其是对松动调控政策、房价出现较大反弹、社会舆论反映强烈的地区,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约谈甚至问责。 各方的心态也应该有所转变。地方政府应该真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去,适应市场“退 烧”以后正常的土地出让收入、住房成交量和房地产相关税收,逐步减少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开发企业应继续积 极应对市场, 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 更好地适应市场。 购房者也应打消通过房地产投资实现财富快速增值的想法, 认清住房将逐步回归到居住的基本属性。 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是调控的既定目标,继续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既是履行 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符合国情的住房体系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少数人和少数地方 的利益问题,更是事关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事关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事关筑牢执政基础的重大问题。房地产 调控,任务仍未完成,不能放松,更不能反复。人民时评:伟大高尚从平凡中起步2012 年 07 月 27 日 1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如果每个行业都有“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这样的人,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些焦虑紧张,多些信任与 快乐 在平凡和伟大之间,究竟相隔多远?在庸常与高尚之间,如何搭建起顺畅的通道? 这几天,在网上疯传的“最美司机”视频,让我们在唏嘘和感动之余,有所思索和感悟。 “最美司机”名叫吴斌,是杭州的长途客运司机。5 月 29 日中午,他驾车载着 24 名乘客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时,被一块迎面飞来的数斤重大铁片砸中。此后 1 分 16 秒里,吴师傅强忍疼痛将大客车缓缓减速、停车,拉好 手刹、打起双闪灯、打开车门疏散旅客。最后一刻,他还不忘叮嘱乘客“别乱跑”。 因为伤势过重,6 月 1 日,48 岁的吴师傅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面对媒体,他的同事没讲出多少他的“故事” 或“闪光点”,只说“他是一名非常平凡的驾驶员”。 但,就是这位“平凡的驾驶员”,从 2003 年驾驶长途客车至今安全行驶 100 多万公里,从来没有发生一起 交通事故和旅客投诉。 他在生命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ava 容易忽略的细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