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源码是这样,源码数据库放在哪里密码是"&PassWui&"吗,还是&PassWui&呢,还是PassWui,求大神 帮忙

数据库里的& p & .....& /p &符号怎么提出来正常显示在网页上。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数据库里的& p & .....& /p &符号怎么提出来正常显示在网页上。
p & gtasp 读出access数据库 中的& lt....; .& /p & 带有这些字符的文章。(老网站改版),求表现方式及代码
我有更好的答案
替换的方法就可以了,对应规则如下:& 替换成&&替换成&gt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PSYCHO-PASS サウンドト2 - 歌单 - 网易云音乐
PSYCHO-PASS サウンドト2
网易云音乐多端下载
同步歌单,随时畅听320k好音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C)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figure&&img src=&/50/v2-093e8a0b8a0fb4d7dc8ffd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0/v2-093e8a0b8a0fb4d7dc8ffd1_r.jpg&&&/figure&&p&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p&&p&&b&解读科学,洞察本质&/b&&/p&&p&&b&戳穿忽悠,粉碎谣言&/b&&/p&&p&导读&/p&&p&内地创业者做的项目是机器人、基因测序、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相变存储器、超高速船舶、智慧农业、新材料......基本上与硅谷、以色列创业者考虑的是相同层次的问题。而香港的创业项目呢?改进快餐饭盒以提升效率、很有品味的餐饮连锁......&/p&&p&—————————————————————————————————————&/p&&p&&br&&/p&&p&&b&为何香港屡屡错失科技发展的机遇&/b&&/p&&p&&br&&/p&&p&华为最初做交换机,是代理一家香港公司的产品,但赚钱后就大量投入研发自己的产品技术,而当初那家香港交换机公司,现在早已经无人知晓了。&/p&&p&&br&&/p&&p&无独有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兴通讯还是中兴半导体时,是与两家香港资本的合资企业。该公司在最初开发出500门数字程控交换机,赚取极为丰厚的利润后,两家港资与经营者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港资力主把利润尽快分掉,而以侯为贵(时任中兴半导体总经理,前中兴通讯董事长,现已退休)为代表的企业经营者,包括大股东,都强烈支持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最终,双方彻底闹翻,这种局面逼得侯为贵竟然带领全体员工离职,成立集体所有制的中兴维先通,再回过头来与港资已经撤出的中兴半导体合资成立中兴新半导体,由后者再发起成立中兴通讯。由于这个过程如此复杂曲折,大众至今都搞不清中兴到底算国企还是算民企。&/p&&p&&br&&/p&&p&我们今天回过头去看,中兴、华为这两家中国通信业的国际巨头在发展初期都存在港资背景,但为什么那些港资却都没有将产业升级到技术含量更高的层次呢?本来深圳的中兴和华为两家公司今天的位置,是有历史的可能性被两家香港公司占据的。&/p&&p&&br&&/p&&p&&b&毫无科技创新梦想的香港资本&/b&&/p&&p&&br&&/p&&p&香港资本最初到内地,特别是广东一带,很多是在做初级加工业。以李嘉诚为代表的香港企业家是典型的代表。李嘉诚最初是靠生产塑胶花起家的。内地刚刚开放时,有大量香港资本抓住机会在内地开厂,从香港拿定单,交到内地的这些工厂生产。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这一类企业今天依然大量存在。但是,内地(特别是深圳)经过几十年发展,现在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科技型企业,一些巨头甚至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港资起步更早,却至今几乎见不到有技术含量的研发型企业。&/p&&p&&br&&/p&&p&深圳大学1983年刚刚建立时,还是一所三流甚至四流大学,而当时香港就有好几所在世界排名很靠前的高等院校。香港绝对不是没有实力,更不是没有条件,历史机会就更不用说了。如果当年香港真的有心,形成“香港研发、深圳东莞生产;香港总部、全球市场”的模式,近乎是完美的历史必然。但很遗憾,这个局面没有成为现实,几乎一个个案也没有。原因何在?&/p&&p&&br&&/p&&p&&b&有梦想才可能有现实&/b&&/p&&p&&br&&/p&&p&美国励志作家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的“成功学全书”是从香港传到内地的。他的理论原理并不复杂,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p&&p&&br&&/p&&p&&b&有梦想未必能实现,但没有梦想肯定不会有现实。&/b&&/p&&p&&br&&/p&&p&真不知道香港同胞们自己有没有认真看过希尔的成功学著作,他们内心深处和骨子里就认为,华人公司在技术上绝对不可能超越欧美公司,甚至跟随紧一点都不可能,想都别想,更别提去做了,顶多只能做些加工赚点辛苦钱。这就是当年香港资本在中兴和华为发展的一开始就与它们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所在。事实上,如果当年中兴的两家香港投资方不离开中兴,就算他们坐着不动,什么事都不干,今天的香港都有资格在全球通信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中兴则很可能会在香港拥有一个规模宠大的研发中心。不是没看到通信业的机会,不是没看到整个中国的市场需求,否则他们当年就不会投资中兴了。&/p&&p&&br&&/p&&p&但当他们的投资在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后,怎么会不是兴奋地选择追加投资占更多股份,而是不惜闹到与被投资的企业当面拍桌子,也一定要失去继续获得更大成功的历史机会呢?那需要令人匪夷所思到什么程度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做到?&/p&&p&&br&&/p&&p&如果已经投入中兴的资本在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后都会坚定不移地退出,就更别提去假设当年与华为合作的那家香港交换机公司会投资华为,然后与其一起成长了,但为什么就绝对不可以?那家公司应该在合作中充分地看到了华为的市场能力,华为要想更大的发展,该公司把自己从华为身上赚的钱返还一点点作投资,为什么就绝对不行?但如果认为华为绝无可能成长为国际级的大公司与欧美公司竞争,那一切就都免谈了。&/p&&p&&br&&/p&&p&&b&为什么李嘉诚的投资也回避科技创新&/b&&/p&&p&&br&&/p&&p&如果只是一些普通香港同胞这么认为还说得过去,但李嘉诚之子李泽楷1999年通过电讯盈科以220万美元购入腾讯20%的股票。时隔不到两年,李泽楷将腾讯股票以1260万美元卖给南非的MIH控股集团。当时的电讯盈科现金流其实非常充足,手持现金逾10亿美元。如果他们不退出,现在这些股票市值在2000多亿人民币以上,比整个电讯盈科现在的市值还要高,相当于李嘉诚最近卖出的香港中环中心价值(总价402亿港币)的几乎六倍。当年那个投资退出还算是赚钱的,但他为什么在那么早就抛掉一个如此之好的股票呢?&/p&&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50/v2-7c6c897e5b79ab0dd4de116f70a5450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0/v2-7c6c897e5b79ab0dd4de116f70a5450d_r.jpg&&&/figure&&p&&br&&/p&&p&&br&&/p&&p&李嘉诚的投资哲学是“不去赚最后一个铜板”。有时最后一个铜板真的并非“显得”或让人“感觉到”是一个铜板,而看起来像是一块金砖。因为在基数是10块钱的时候,就算增长一倍也只是赚10块钱,而基数在10个亿的时侯,即使增长10%的“小铜板”,利润也会是1个亿。所以,越是到最后濒临崩盘的时侯,再多守一小段时间的利润预期就越大,但这样一来,往往最后因追求看起来是大金砖、而实际上是小铜板的小利而套死在山顶上。因此,李嘉诚的投资哲学真的是很高明的。但是,腾讯的这个项目在其抛出后又增殖了千倍以上,显然后面真是一个大金库而不止是一块金砖丢了,前面赚的却真的只是一个铜板。&/p&&p&&br&&/p&&p&客观地说,当年李泽楷抛出腾讯股份的时候,时间上正遇到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如果有大环境的影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199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香港楼市的泡沫也破灭过,并未见李嘉诚慌张,他可是经历过无数风雨、见过大世面的。如果不是坚定地认为腾讯绝对不可能成长为国际级的巨型科技公司,李泽楷的团队怎么可能会将自己最初精准看好的筹码这么早就抛弃掉?&/p&&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50/v2-073d24bea89d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50/v2-073d24bea89d2_r.jpg&&&/figure&&p&&br&&/p&&p&&br&&/p&&p&李嘉诚现在抛掉了内地与香港上千亿元的资产,作为商人,高抛低吸这无可指责。他对看好了几乎一辈子的房地产前景变化敏锐的商业嗅觉依然令人崇敬。 日,李嘉诚名下长江实业集团发布公告,以402亿港币出售香港中环中心,创造了香港物业交易最高记录,此事引起媒体一片关注。相信他作为该领域长袖善舞的精明商人,该交易是经过精心计算后的作品。问题只是,为什么作为香港最杰出代表的商界精英,不会想到借助现在创新的热潮大量投资于中国人的科技创新企业,而是要把变现的大量资金投到英国的水、电、天然气呢?这些基础性的资产就算有增殖能力也不太可能很大。客观地说,李嘉诚家族算是香港商界里努力尝试和投资新兴科技最多的企业之一,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在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和突破,已经是香港商界努力自我超越做到很极致的。即使如此,他也依然不认为整个中国的科技创新浪潮是他应当努力去重点抓住的战略商机。如果只是李嘉诚一个人这么认为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要求人家李嘉诚和他的家族什么事情都要做,并且都要做成,更不要对李嘉诚任何合法的抛售投资行为有任何不当地非议,其实这样的指责是太过高看香港资本在今天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了,虽然其曾经在历史上起到巨大作用。当年中兴如果不是下那么大决心与投机性的港资坚决分手,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现在内地一些城市让人头疼不已的土地财政问题,别忘了始作俑者就是香港。带着这种深厚基因的投机性港资,其价值是正面还是负面真的已经很难说了。&/p&&p&&br&&/p&&p&&b&“殖民地思维”作崇&/b&&/p&&p&&br&&/p&&p&现在唯一需要讨论的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是,为什么整个香港资本始终与内地近几十年逐步加强的科技创新热浪“绝缘”?请读者认真品味一下“绝缘”这个词,当年真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有大量机会早就已经握在港资手上,真的是港资自己坚定不移地绝缘掉一切与科技研发有关的商机。这种“坚定不移”是达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直到今天,在珠三角依然存在大量港资企业,眼睁睁看着身边不断兴起的中兴、华为、比亚迪、大疆等成功的科技企业榜样,却还是永远坚守“初心”无动于衷。为什么呢?这才是香港需要认真深入反思的问题。&/p&&p&&br&&/p&&p&当然,香港还是有像曾宪梓先生创立的金利来这样难得的、一直持续追求品牌和品质的做实业者,但香港绝大多数企业在科技甚至品牌上的确都不曾用过心思。&/p&&p&&br&&/p&&p&何以如此?我认为是香港在过去众所周知的特殊历史时期长期形成的“殖民地思维”作崇。什么叫“殖民地思维”,那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具体内涵的,就是内心深处潜意识里认为中国人根本不可能在科技上有所作为,无论有多少铁的证据反驳这种观念,都在骨子里坚定不移地迷信这一点。什么是自由?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但身体上的枷锁丝毫没有阻挡住他持续思考如何将南非建设得更好的思想活动。而在很多可以随意到大街上高喊要自由的香港人身上,你分明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完全没脑子的行尸走肉。如果缺乏以测量数据为基础的科学思维方式考虑问题,一切自由的口号都只会变成把思想禁锢得如同石头一般的沉重枷锁。&/p&&p&&br&&/p&&p&20世纪80年代初,当我还在南京邮电大学学习电子测量的时侯,香港一个城市的电话用户数是360万,整个内地才320万。而到了2017年9月,内地一个月新增的4G用户量为1750.6万,是香港2016年全市人口(737万)的2.38倍。&/p&&p&&br&&/p&&p&1996年回归之前,香港一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已是1.21万亿人民币,要理解这个数字令人恐怖到什么程度,只需要知道它是当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苏州、杭州、无锡等9个城市GDP的总和即可。二十多年过去,2016年香港的GDP合人民币2.1万亿,北京和上海已经各自分别超过香港,而GDP超过万亿人民币与香港算同一数量级的内地城市总数已经达到12个。2017年深圳经济总量超过香港已经没有任何悬念。5年到10年之内,香港沦落为中国二线城市的前景基本上已经确立, 还有悬念的只是它会不会继续沦落为三线城市。&/p&&p&&br&&/p&&p&&br&&/p&&p&&b&整体创新的自信缺乏绝对成问题&/b&&/p&&p&&br&&/p&&p&我当然不会盲目鼓励甚至简单鼓吹科技创新,更不是要制造“科技创新,一抓就灵”的新迷信,而是要人们理性地意识到并深入地研究相应的规律,持续提升对科技创新的判断能力。&/p&&p&&br&&/p&&p&以视频安防领域为例,我所在的公司早就有数字视频技术甚至数字视频监控运作基础的,我们也的确仔细调查论证过是否要介入当年IP摄像头这个市场。但这个领域与我们公司原有的市场体系是存在重大差异的。我前几年负责海外业务时主要采用的是渠道营销方式,而在国内基本是直销方式。安防产品在国内主要采用渠道方式,同时,这个产品又是与广电完全不同的专业市场。当年我们公司在做过大量调查研究后主动放弃了这个产品。这个战略决策是否正确今天也很难去评估,毕竟,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表面看来有一定基础可能反而是更多的障碍,如同器官移植一样,因基因不同很可能存在排异反应,严重得甚至会引发生命危险。&/p&&p&&br&&/p&&p&另一个也是做视频的科达公司在国内会议电视领域算是领导者,它选择进入了安防领域,到现在这个决策是对是错其实也还没最后验证出清晰的结果。在这样一个专业领域如果进不了前三名,那竞争到最后就是能否活下去的问题。&/p&&p&&br&&/p&&p&仅从企业的微观上看,各自选择的方向当然会有所不同,但是,一个社会整体上如果全都对科技创新视如禁区,没有任何自信心,那的确就成问题了。&/p&&p&&br&&/p&&p&什么是自信?曾有一个流行的故事说当华为的销售额超过爱立信时,华为高层马上开会讲:大事不好,遇到大麻烦,华为销售额已经超过爱立信了。从这个流行说法里,不难察知这样一种尴尬:中国人往往暗中梦想着有一天能重新引领世界,但出于长期的落后形成的思维定势,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明明兴奋到心都要跳出来,仍要强行按奈住激动、故作镇定,矫情得要命。&/p&&p&&br&&/p&&p&而宇视科技的总裁张鹏国先生在谈到中国人工智能(AI)视频安防领域的科技地位时,却很平静地表示,中国安防技术对国外(当然包括所有欧美同类企业)全都是“降维攻击”,只是降几维的问题。在中国是第几,在世界上就是第几。从一开始中国AI视频安防技术上就是领导世界的,这个领域从来就没尝过“落后”是什么滋味,也从来就不明白还有所谓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问题,因为自己就是。只有自信到根本不需要自信、一切都是稀松平常的时侯,那才是真正的自信。&/p&&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50/v2-aaf1cd1209ddec6ba94c3c10c987518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12& data-rawheight=&6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2& data-original=&/50/v2-aaf1cd1209ddec6ba94c3c10c9875180_r.jpg&&&/figure&&p&&br&&/p&&p&&br&&/p&&p&我在数码科技负责海外市场时,曾推动设计开发了全球首创的EMR(媒体综合处理平台)这种完全统一平台的数字电视产品,可以将过去上百种不同数字电视产品集成在单一的平台上。有一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广播电视展览会(IBC)上,国内过去的客户听我介绍完这个产品技术后非常激动地问:太好了,你们这个技术与国外公司相比还有多少差距啊?我告诉他们:国外公司?和我们相比嘛,那差距确实还是有的。“啊?啊!好啊,好啊”。为什么中国人都到今天了还老是要把什么“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根本没出息的东西当回事儿呢?自从我所在的“数码科技”公司开发出EMR后,所有欧美公司包括美国的CISCO等全在追随这个事实标准。德国最大的数字电视科技“民族企业”Blankom不仅山寨了EMR整套产品架构,而且连产品名字的创意都是山寨我最初给EMR起的名字“魔术师”,居然叫“变色龙”。不要以为欧美公司不会山寨,人家山寨能力一点儿不比咱差,就是过去我们老是不给人家机会而已。&/p&&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50/v2-2f1c8d45d1ae45ecfb50a13edf10f1d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50/v2-2f1c8d45d1ae45ecfb50a13edf10f1dc_r.jpg&&&/figure&&p&&i&范冰冰:从没想过嫁入豪门,因为我就是豪门&/i&&/p&&p&&br&&/p&&p&&br&&/p&&p&&b&义和团香港复辟?&/b&&/p&&p&&br&&/p&&p&香港一直在自我进行产业降级,不断地降。降到今天,商界的顶尖精英李嘉诚宁可抛掉香港的资产,也从没推动整个香港系统地思考一个简单之极的道理:只有进行产业升级,尤其是科技创新,才能活得更好。但就算这样降级去做服务、旅游、购物其实都有大量吃喝不尽的商机,只要能让内地每人去一次香港,就足够香港活得很好了。&/p&&p&&br&&/p&&p&但香港的一些“精英们”却要不断地占中、闹事,一定要闹到生意来源逐步断绝才算死心。前些年当内地游客去多了,生意太好的时候,一些“精英人士们”居然不认为应当抓住机遇扩大服务能力,扩大生意规模,加快与深圳连接的高铁等交通网络的建设,提升服务质量......而是利用手中的立法权,制定一堆又一堆莫名其妙的法律规定,限制和驱赶这些生意!总有人极力阻碍连接深港之间的高铁等交通网络的建设,心思都花在以为再改改某些法律条款就能让香港怎么样一类事情上,就如同认为在哪个庙里烧几柱香就能让香港发更多财一样不可理喻。香港大多数的市民显然是反对这种闹法的,可是一个地区的思维是深刻体现在少数精英群体里的,如果香港的精英群体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就算90%以上的普通市民都反对,依然会对整个香港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p&&p&&br&&/p&&p&因为做投资和创业导师的关系,这些年我看过大量内地、港、台以及美国硅谷、以色列的创业项目。创业是很艰难的,客观地说,各个地方的创业成功率都不会很高。但先不管成与不成,内地创业者做的项目本身是什么呢?机器人、基因测序、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相变存储器、超高速船舶、智慧农业、新材料......基本上与硅谷、以色列创业者考虑的是相同层次的问题。而香港的创业项目呢?改进快餐饭盒以提升效率、很有品味的餐饮连锁......这类项目当然不是不能做,但如果连香港最具创新力的一批年轻人,最多能考虑的也只是这一类事情,怎能不让人感到悲哀?&/p&&p&&br&&/p&&p&那些考入国际排名那么靠前的香港高校的高才生们,难道除了占领大街打打麻将,搞些莫名其妙的打什么黄伞白伞的运动,对今天的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居然一点儿概念都没有吗?从部分香港青年人和所谓的“精英”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人类社会最具活力的前沿科技思想,而是与一百多年前的义和团、白莲教差不多的行为方式。&/p&&p&&br&&/p&&p&&br&&/p&&p&&b&十年后的香港与深圳&/b&&/p&&p&&br&&/p&&p&深圳还算是有特区的政策,而其他内地城市并没什么太特别的政策支持都发展得那么快。香港的政策环境显然比深圳还要特殊自主得多,还想特殊到哪里去?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不是迷信出来的。几十年前,深圳能以成为香港的后花院而感到是一个机遇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但是,如果香港自以为是的部分“精英”群体再不尽快深刻反思真正问题所在,将“殖民地思维”彻底荡涤干净,只要再过十年时间,香港能否还有资格作深圳的后花园,或许都将会成为一个问题。&/p&&p&&br&&/p&&p&十多年前就流传一个段子——&/p&&p&&br&&/p&&p&深圳特区成立不久,一群母亲抱着孩子在皇岗口岸遥望南方:你们看,那边有好多高楼大厦的地方,那就是香港;后来,是香港的母亲们抱着孩子遥望北方:你们看,那边有好多高楼大厦的地方,那就是深圳。&/p&&p&&br&&/p&&p&在科技方面,中国即将全面领导世界。树立这样的决心、信心和平常心,一切梦想都将顺理成章,变成现实。本文的话可能有些刺耳,但并没把香港当外人。回归都二十年了,都是兄弟,香港也该向内地城市的发展看齐了。&/p&&p&&br&&/p&&p&&br&&/p&&blockquote&&b&背景简介:&/b&本文作者为独立学者、天使投资人、多家孵化器创业导师汪涛,曾为中兴通讯国际市场管理体系的奠基者,现为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投资总裁。此处转自微信公众号&i&纯科学 &/i&日发表的文章(&a href=&/?target=https%3A//mp./s/5rXLbyImmEPmqMS9YsA5pQ&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mp./s/5rXL&/span&&span class=&invisible&&byImmEPmqMS9YsA5pQ&/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br&&b&责任编辑:&/b&郭尖尖&/blockquote&&p&&br&&/p&&p&&br&&/p&&p&&br&&/p&&p&欢迎关注风云之声&/p&&p&知乎专栏:&/p&&p&&a href=&/fengyu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feng&/span&&span class=&invisible&&yun&/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一点资讯:&/p&&p&&a href=&/?target=http%3A///home%3Fpage%3Dchannel%26id%3Dm10708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ome?&/span&&span class=&invisible&&page=channel&id=m10708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今日头条:&/p&&p&&a href=&/?target=http%3A///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p&&p&&/p&&p&&/p&
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解读科学,洞察本质戳穿忽悠,粉碎谣言导读内地创业者做的项目是机器人、基因测序、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相变存储器、超高速船舶、智慧农业、新材料......基本上与硅谷、以色列创业者考虑的是…
没有任何可能性,印度取得独立的成本太低,换句话说:中国现在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其格局和框架基本在改革开放前就奠定了:&br&1.最彻底的土地革命 (不仅是瓦解了小农经济基础、扫清了工业化障碍,而且在文化上也打到了地主阶级)&br&&br&2.70年代末期就已建立了门类齐全、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br&&br& 3.彻底的农村文化变革及扫盲运动&br&&br& 4.一个组织力极强且讲求与时俱进的强有力政党。 这四个条件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基石,印度一个都不具备!&br&&br&上述四个要素决定了中国得以六十年间迈过西方两百年的工业发展阶段,奠定真正大国经济基础。至于其他什么印度人态度了,宗教了,民族性都是表象,或者描述的仅仅是小商小贩的经济,大国经济首先讲的是政治,是资源整合,是文化和科技变革!&br&&br&&br&——————————————————&br&关于评论区的几个疑点,下面集中解答下:&br&一、地主阶级该不该消灭?地主和地主阶级是不是一回事?下面引用一段话正好解答。&br&&br&现在有人觉得,当年的地主也有好人,不该抢他们的土地,更不该杀人。
对这种看法,同志们应该怎样理解?
首先要承认,地主里肯定有好人,而且有很多好人。就中国中央财政弱势,地方上很多修桥补路的营生,都是地主乡绅出钱做的。有些地主,说是大善人也不为过。我们要实事求是。
但,地主里有好人,与地主阶级是好的,有因果联系吗?没有。地主作为一个阶级,代表着旧土地所有制度,是一个禁锢流动资本、抗击大工业化进程的反动的集团,是一个占有不动产产权、收窄不动产资本流转的落后的阶级,从整体上讲,是必须消灭的。个人的善恶属性,与其所属阶级的进步或落后,没有必然的关联,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的核心,也是阶级斗争的根源。好的地主,和不好的地主,都是激进式大工业化的障碍,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资本家们,没有本质的分歧。
&br&——李学先,原广东省监察厅厅长,原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1983年《与青年同志的座谈》&br&&br&二、我为什么说土改是必然,而且意义伟大?&br&&br&我太爷爷解放前是当地中等规模的地主,在县城还有一个赌场。我爷爷早年读书46年参加了革命,解放后家里地全部被分掉,文革时期爷爷和父亲因为成分问题被批斗过。但是今天作为一个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中年人,仍然绝对土改进步意义重大: &br&1.没有土改,瓦解不了封建性质的地方宗族政权。大小地主会通过以控制土地为基础,变相控制地方的司法,行政等权力,甚至豢养私军。所以封建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以下地方权力就是靠当地占有土地最多的几个大姓掌控,社会黑暗可想而知。(以个人为例,我太爷爷就是当地的“话事人”,地方事情找县太爷不如他管用,至于公正性如何,呵呵)
&br&&br&2.没有土改,国家实现不了工业化。工业发展需要人,需要土地,需要资金,但是小农经济把人,土地,资金牢牢傍靠在土地上——种地收租。所以后进工业国都搞过土改,日本,韩国甚至台湾地区。 (谩骂土改的小清新可能忘了,如果现在还是个农业社会,大部分人只能被束缚在土地上种庄稼)
&br&&br&3.不搞土改,旧文化无法革新。一切旧文化的存在都依附于其经济基础,旧社会的纳妾,烟毒,歧视妇女,童养媳,主奴关系等等,实质都是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的。这些“国粹”你以为喊喊口号就能打倒?所以印度一日不土改,种姓制度一日无法消除。(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你说土改血腥?问过还乡团和南霸天吗?开国大将徐海东一家六十几口被反动派全部杀完,江西红军失败后,蒋的口号是“,石头过刀,茅草过火,人要换种! ” 共计600多万根据地群众被杀戮一空,千坟岗,万人坑到处都是,被灭族,灭门者不计其数!)&br&&br&三.怎么辩证理解毛时代和改革开放的关系?&br&&br&没有前三十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中国只会变成一个买办性质的半殖民地国家,加上中国的地理位置可能连印度都不如,一个碎片化、封建化的农业国最符合西方列强利益!&br& 毛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中国由一个农业国短短三十年变为工业产值世界第六的工业国,中国基本建立了航天,核武,机械,化工,电子等完整工业体系,同时建立了初级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军工体系,国防体系,拥有了庞大的科研队伍和一定科研水平。尤其钢产量,发电量,铁路里程跃居世界前列。基本三十年走完欧美国家一百年工业化里程。其他诸如社会变革和地缘政治环境的极大改善,可以写一本书, 没有这些你谈什么改革开放?印度,菲律宾,南美比中国开放早,开放的多,为什么现在和中国差距这么大?引用一段资料示明:&br&&br&“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史以一个小小的工业生产基地为发端,这个工业生产基地甚至比比利时的还要小一些,当时,中国工业的人均产量不及比利时的工业产量的1/15。然而,是在物质资源最贫乏的基础上,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和极少外援的情况下,中国在1/4世纪的时间内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主要的工业大国。
在毛泽东当政期间,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0多倍(如果从1952年算起则增长了12倍),其中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0倍(1949年以前中国重工业特别匮乏)。从1952年(当时工业生产恢复到了战前最高水平)到毛泽东时代结束为止,尽管“大跃进”造成了工业生产的混乱,工业产量仍在以平均每年11.2%的速度增长。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长的百分比最大,当时工业增长率达平均每年18%,把中国的工业生产力翻了一番还不止。其后一些年里增长的速度尽管不稳定,但仍然很快。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尽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工业生产仍继续在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
在这个令人惊异的高速工业化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部门的数据或许值得一提。从1952年至毛泽东时代结束期间,钢铁产量从140万吨增长到了318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长到了61700万吨,水泥产量从300万吨增长到了6500万吨,木材产量从1100万吨增长到了5100万吨,电力从70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2560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了10400万吨,化肥产量从3.9万吨上升到了869.3万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还在生产大量的喷气式飞机、重型拖拉机、铁路机车和现代海船。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成了一个主要的核强国,完成了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1964年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生产了第一枚氢弹,1970年把一颗卫星发射进了轨道。 ”&br&(本文是莫里斯·迈斯纳所著《邓小平时代:,对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考察》一书第八章“毛泽东时代的经济遗产以及毛泽东身后改革家们”的第一部分。)&br&很多人不懂得这个辩证的道理,没有毛时代技术和人才的积累,改开马上会被外来资本和技术爆成渣。
但是工业化积累的初级阶段,需要大幅缩减国家的消费品用来扩大科研规模,人才队伍和购买先进先进设备及技术,这就要求生活水平不能太高,造成很“穷”的印象。
比如粮食产量是增加,没有毛时代的化肥工业,水利设施和杂交水稻,你以为靠“包产到户”就能实现粮食产量暴增?
毛不是不懂经济,是太懂买办经济和殖民地经济,没有完整工业体系和独立自主政权的国家,对西方开放其实就是走经济殖民化,买办化的道路,只能富裕很少的一批买办,中国将彻底沦为原料和劳动力供给地,所谓拉美化是也。。
没有任何可能性,印度取得独立的成本太低,换句话说:中国现在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其格局和框架基本在改革开放前就奠定了: 1.最彻底的土地革命 (不仅是瓦解了小农经济基础、扫清了工业化障碍,而且在文化上也打到了地主阶级) 2.70年代末期就已建立了…
美国作为一个发达社会,城市化程度非常高,所以要说穷人日子不好过,肯定也比中国农村地区的穷人状况好很多。但是我还是来说说看我见到的美国穷人的状态。&br&&br&1. 负担不起医疗。&br&美国的医疗制度大概是发达国家里最贵的。美国的医疗水平很先进,对于负担的起的人来说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是大部分人在没有医疗保险的情况下,都是负担不起的。举几个例子,很早以前有一次我胃病犯了,疼得站不起来,打911叫了救护车进了急诊室,吊了两瓶葡萄糖躺了四十分钟回家了。后来账单下来,在保险cover之后我付了400刀;我查保险账单明细,如果没有保险,我大概要付1000+. 前段时间我脸上长痘痘,约了皮肤科医生,appointment fee在保险cover之后我自己付200+刀,药25刀,后来我查保险明细,如果没有保险,那瓶药大概要150+. 最后一个事情是听我爸讲的,我自己不知道详情。他一个好朋友,夫人在美国生的孩子,一对双胞胎,刚出生情况不稳定,住了一个礼拜保温箱。估计还有些其他花费,最后账单下来折合人民币100+W. 有保险的话开销应该会小很多。&br&我的保险是学生保险,通过学校的group insurance买的,一年大概2500刀,coverage也不错,算是非常优惠;同样的coverage我自己买的话,一个月大概要300+刀。但是美国的穷人是负担不起医疗保险的。比如在沃尔玛或者麦当劳打工拿时薪的人,假设时薪10刀/hr(事实上最低时薪要大概才不到8刀),一个shift八个小时,一天80刀的收入,哪怕一个月工作30天,月收入也只有2400. 这个要付房租,utilities(水电暖气等等),食物,衣服等等;如果在农村地区没有公共交通还要负担汽车的油费,有孩子的还得养孩子。他们根本不可能负担的起医疗保险,连医疗保险都负担不起的话,更不谈负担医疗本身了,很多穷人是非常避免去医院的。现在因为obamacare,情况要好一些。&br&&br&2. 生活开销反而大。&br&不管是Costco还是亚马逊还是沃尔玛,如果一次买很大的量,东西单个价格算下来就很便宜。但是前提是你能一次拿出买很大量的钱。很多穷人拿的是周薪,一个礼拜薪水结算一次。所以他们一次能够动用的数额很小,这样导致他们在单个物品上的开销反而更大。&br&&br&3. 胖。&br&美国人有个算法,叫每卡路里开销。健康的食物每卡路里开销很高,比如新鲜的蔬菜。每个人每天要消耗一定量的卡路里,通过健康的食物摄取那么大量的卡路里是穷人负担不起的。所以他们会选择垃圾食品,便宜而且热量大,没有营养,很容易导致肥胖。&br&&br&4. 无所事事。&br&以上讲的都是有工作的穷人。还有没有工作的,领社会补助的穷人,整天无所事事的在街上乱晃。他们没有工作,也不愿意去找工作,找到了工作就会失去领补助的资格,工作又累挣得也不定比补助多多少。所以他们宁愿在大街上晃荡着。我记得在旧金山就看到很多这样的人。早上我在市中心一个背街找了停车场停车,出来看见一群一群的人,穿得破破烂烂,也没什么事干,就站在一起嬉笑聊天。下午我去取车的时候,他们还在那。&br&&br&5. 孩子多。&br&这个一直是我非常厌恶的一点,越是穷的人越喜欢生孩子,生了又不负责养。我有个朋友的朋友,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就已经当妈了,看着大概二十四五岁。结果我认识她一年之后,她邀请我去参加她21岁的生日派对,我才知道她居然比我还小一岁。后来我想了一下,避孕的成本应该还是很高的,首先是避孕药医疗保险是不cover的,其次就是因为教育程度低他们也不是很重视避孕的问题。怀上了又负担不起终止妊娠,只能生下来。那个邀请我参加派对的姑娘,孩子我见过几次,早餐她妈就喂她吃甜甜圈,热量高,脂肪含量高,又没营养。我看着都挺同情那小孩。那姑娘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她好像是在walgreens当收银员,一个月2000+收入。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她孩子肯定是读不起大学的。有一次我问我朋友,那姑娘干嘛要把孩子生下来。我朋友说,她想由此拴住孩子的爹。我想了一下,我还真见过孩子她爹一次,看着也不是个有固定收入的靠谱的人。&br&&br&暂时想到这么多。&br&&br&6. 补充一点,高等教育的问题。&br&我不知道中国的大学一年学费多少,我搜了一下新闻,像武大这样的大学一年学费也才四五千的样子,这个真的好便宜。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收入入门门槛是10W刀,一般一个家庭有两三个孩子。稍微好一点的公立大学,州政府补助的,对周内居民(in-state residents)的学费大概是一年9000刀+,如果是州外的(out-of-state),公立大学的学费一年至少3W. 私立大学就更不用说了,学费平均4W5+. 普通中产阶级家庭,有两到三个孩子的,都不太可能负担得起孩子的州外大学学费,州内大学学费,要是赶上几个孩子年龄差不多,一起上大学,估计也挺困难。所以我的很多美国朋友和同学都是走的学生贷款(我在的州还属于美国非常富裕的州,平均家庭年收入在美国排得上前五)。其他也有答案提过,学生贷款真的是很大负担啊,设想一下你刚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身上就背了几万或者十几万的债。所以来想想穷人,如果像我之前说的,我朋友的朋友,一直拿着最低薪水在walgreens当着收银员,一年的收入刚刚够付孩子的最低水准的学费。穷人的孩子,如果不是特别优秀,能拿得起奖学金,或者扛得起贷款,肯定是读不了大学的。&br&公立大学奖学金给的本来就吝啬,穷人的孩子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如富人家的孩子好,所以真的很少有穷人的孩子能够读一个好大学。读不起大学,学历低,工作差,穷,生孩子....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美国作为一个发达社会,城市化程度非常高,所以要说穷人日子不好过,肯定也比中国农村地区的穷人状况好很多。但是我还是来说说看我见到的美国穷人的状态。 1. 负担不起医疗。 美国的医疗制度大概是发达国家里最贵的。美国的医疗水平很先进,对于负担的起的…
&p&作为英国土著,看到这么多《英国文化之谜》被知友们发觉。。。还抱怨讽刺我们英国,好难过啊。。。。必须站出来好好洗地,一一回应。至少得补充解释一些背后原理吧。&/p&&p&&br&&/p&&h2&&b&1)水龙头的问题&/b&&/h2&&img src=&/v2-885bd4cbdae1bdd912f97e6ad93bf84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26& data-rawheight=&1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6&&&p&首先要理解;&b&“冷水头” 是用来喝的&/b&。就算是偏僻乡村,冷水管是直接连到地下水网的,被消毒处理过的,非常干净安全。&/p&&p&90%的英国土著家庭,平时喝的便宜饮料,大多都是超市里买的某种浓缩果汁或某种碎粉,然后杯子里放一点点,泡这种冰水之后,直接可以喝了。很多孩子天天都会喝到这样的东西,因为没有太多别的选择(去城市买果汁可乐什么的都太麻烦了,或者太贵)。有时候家里实在没有饮料,也直接喝这种冰水,用杯子接了就可以喝了。&/p&&p&我们父辈爷爷辈也是这样,早就习惯的,所以大家都觉得特别正常。英国人这样喝冰水有接近100年的历史,英国人也没有因此变得生病、身残、退化之类的。虽然英国人普遍都有点神经病,但应该不是跟水有关的。&/p&&p&所以,经常看到一些外国人到英国来,然后他们不敢直接喝冷水龙头的那些水,也不想喝用这种水冷泡的东西,我们会觉得好奇怪啊。也觉得很委屈,为什么不直接喝呀? 反过来,我在中国,经常有人阻止我去喝龙头出来的水,让我出去买一瓶一瓶的矿泉水,其实也挺麻烦的。&/p&&p&但是,&b&“热水头”是用来洗东西的。&/b&跟洗澡的水一样,属于另外一个系统。一般是从屋顶Attic那边的Water Tank(大水桶)流下来的。很多老房子里面,Water Tank连盖子都没有。如果你上去看一眼,会发现桶的边上和水面上就是各种绿黄菌油(或者锈),还有小虫子,死虫子。所以这种水,虽然最初也来自地下水网,但是放久了,就算被filter了(看起来不脏),还是绝对不能直接喝。&/p&&p&很小的时候,我有一次喝热龙头的水,被我爸爸看到了。打我骂我,然后带我上楼去看了。说这个是Spider Tank(蜘蛛桶),很脏,千万不能喝 Spider Water(蜘蛛水)。以后只有冰的水那个水龙头才可以喝。其实,蜘蛛水本来是常温的,不冷也不热。只是大部分情况下,会经过boiler(热水器),然后能用来洗澡、洗脸、洗手(如果热水器没开什么的,热龙头出来的就是常温的水,一点都没消过毒)。冷龙头的自来水是不会通过大水桶积累和热水器的,很新鲜,所以才有那个冰冰的温度。&/p&&p&&b&至于两个龙头为什么不能组合在一起;&/b&主要是两种系统的水管不同。就算能做成单个龙头,也不希望自来水跟蜘蛛水混在一起;不希望它们经过同一个水管或同一个龙头。如果那样,很多人反而不敢喝自来水,会感觉已经被蜘蛛水污染到了。现在比较新建的房子,也可能有一体龙头的,但是很多人还是害怕喝不习惯。可能都是有历史原因的吧,因为英国的自来水体系发展得比较早,导致部分文化和设计难以改进。&/p&&p&说实话,英国人用水池子洗脸洗手刷牙,一般也是用冰的干净的自来水。这也是一种习惯吧。也很少真的把冰水和蜘蛛水混在一起来用的。&/p&&p&如果一定要这样操作,会让手高频率在左右龙头之间摇来摇去,试图把冷水和热水混在一起。这动作一般会被讽刺叫做“tap dancing”(龙头舞)。属于典型的外国人行为之一,会显得比较二吧。&/p&&p&&br&&/p&&h2&&b&2)关于 sorry 的用法&/b&&/h2&&img src=&/v2-5a23faea643ab93aba5f54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84& data-rawheight=&17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4&&&p&英国人平均一天说20-30句sorry。其实这也是比较可爱的一种文化。我到中国,也会习惯这样说,因为很难改掉这个习惯。是从小被灌输洗脑进去的。无论家里还是外面,如果小孩一件小事忘了讲sorry,父母会直接当场骂,让孩子非常尴尬丢脸。&/p&&p&其实,英国的“sorry”不应该每次都理解为“对不起” 和 ”不好意思“。还有很多神妙用法:&/p&&ul&&li&很无聊的意外小事,可能跟两个人都无关,但是两个人都有点小惊讶。这种情况下都会说句sorry。意思相当于 &b&“晕”、“哇”、“哎呀”、“怎么回事”&/b&,表示你知道不是他们的错。&/li&&li&别人本来在跟你一起做事情,然后你突然浪费了对方的时间。就算只耽误了那么几秒钟,比如找不到东西,没解释清楚,固定社交程序走歪了,等等;也要跟人家主动说sorry。或者你有预感别人可能要等你,也要说。意思相当于:&b&“等一下”、“耐心一下&、”咱们忍一下“&/b&。&/li&&li&别人在认真做他们自己的事情,然后你要打扰他们说话,或者在他们边上做些可能影响到人家专注力的事。特别是挡住他们视线或放大声音的情况下。要提前说sorry。网上交流也会这样;一旦怕别人会被吵到/被刺激到,然后以sorry为开头。意思相当于:&b&”打扰一下“、”麻烦一下“、”不用管我“&/b&。(好像中国不太讲究这种;比如服务员可以随便插断客人饭桌上交流)&/li&&li&有时候,你必须与别人说话,但他们一直没有发现,也要说sorry。或许你已经等了好久了,很烦躁,但是也得用这种客气方式提醒人家。意思相当于:&b&”我来插话/打断“,”我来了“,”我走了“,”你忙吗?“&/b&。也有时候还很passive aggressive,其实是想让别人反省;有 &b&“够了”、”你话太多了!“,”受不了了!“ &/b&这类意思。要看表情语气。&/li&&li&你准备说一句讽刺别人的话,如果是陌生人,还不熟,前面要补个sorry。目标是:如果他当真了,或者他居然心里受伤了,你在别人面前已经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台阶下去。反驳别人之前也要加。相当于:&b&”恕我直言“、”请包容一下“&/b&。&/li&&li&还有就是别人生活上(或工作上)发生不幸的事情、失败的事情、郁闷的事情,也要这样跟别人说。相当于:&b&“同情你”,“可以理解”、“我也有罪”、“我知错”、等等&/b&。也可能是替别人道歉的意思。(这种对话,如果是自己比较难过,可能也得说很多次,怕自己讲话太无聊太尴尬,但也可以有”求同情“、”求关注“的意思)&/li&&li&没有听清别人说了什么,没有听懂,要说sorry。&b&“再说一遍”&/b&&/li&&li&听清楚了听懂了,但是认为别人太过分了不应该讲,也要说sorry。&b&“你干嘛?”、“有病啊!”&/b&&/li&&li&别人已经跟你说sorry了,看情况吧。一般情况,除非你真觉得是他们有问题,都得主动直接回一句sorry,跟他们一样,表示自己也有问题。达到一种“我们都有问题”或者”我们都没责任“的公认。否则别人会觉得你很有意见,心里会很不舒服的。&/li&&li&迟到了要说sorry,早到了也要说sorry,时间太准了也要sorry。因此工作场合,sorry特别频繁。回邮件太快,或者下班时间(e.g.周末)回邮件,也要用sorry开头。老板说sorry的频率会比所有人都高的。&/li&&li&让别人做一件他们不习惯或不想做的事情,或者新的事情,也要sorry。表示负罪感。&/li&&li&咳嗽、打喷嚏、放屁、等等,也要sorry。&/li&&li&跟别人一起玩,看手机要说sorry。接电话要跟大家说sorry。&/li&&li&撞到别人要sorry,被别人撞到也要sorry。&b&撞到任何物品也要说sorry,万一属于某个人。大街上撞墙,也要跟墙说sorry,因为周围可能还有人看到(这里不仅限于墙)。&/b&&/li&&li&不小心看到陌生人的眼睛,对视了,要sorry。问陌生人任何东西,都得多说几次sorry。陌生人问你话,然后你不知道,或者没有,也需要sorry。&/li&&li&生病要sorry。&/li&&li&让别人先走,帮人开门,或者让座,也要sorry(表示很抱歉没有更早发现)。&/li&&li&喝酒喝得太少要sorry。喝太多了也要sorry。&/li&&li&听不懂别人的玩笑,或者别人听不懂你的玩笑,都要sorry。&/li&&li&天气太差了,所有人都要互相sorry。&/li&&li&考试分数太低,或者太高,都得sorry。&/li&&li&约会和做爱方面,各种场合,两方到处反复说sorry,很难解释,也列不完。&/li&&/ul&&p&Anyway, 大家大概能感受到英国人活在一个怎样的意识形态里面。从小被父母折磨成这样每天要学会说sorry的。真的很难改。&/p&&p&&br&&/p&&h2&&b&3)关于英国喝酒&/b&&/h2&&p&看到很多答主比较误解英国人的喝酒文化(以及娱乐文化)。&/p&&p&对于90%的英国人来说,夜生活核心在于到家里玩。目标是把所有人拉到自己家里做客。在酒吧(pub)喝酒都是非常次要的事情;属于玩耍准备阶段。&/p&&p&英国人很喜欢炫耀自己的家,还有自己的花园(所以BBQ文化也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拉所有人到自己家里来,做host。这样会觉得很自豪。到了之后,每个客人都要夸host这方面那方面多好,多厉害。全部饮食什么的,由这个host来安排。然后真正喝高了之后,开始进入熟悉阶段,开始随便讽刺随便分享尴尬故事。如果能走到这一步,一直留到半夜或第二天早上,这才算是真正融入到了这个人的圈子(甚至算是组成了一个新圈子)。走到了互相认可接受的地步。&/p&&p&这种英国文化,是从大学开始的。那时候,每个人都希望把一帮同学拉到自己宿舍。白天很正经的人,到晚上就都有这种想法了。玩得越high越疯狂,表示大家越是放松信任这位host。每个人至少要保持一定的host频率,比如一个月一次,否则会很丢脸。我不知道其它欧美国家是不是这样,反正英国人特别讲究这个host文化。更早,可能是从初中高中开始的,经常搞sleepover party等等。&/p&&p&一般情况;晚上6-10点时大家还不放松,甚至还不熟悉认识的阶段。所以选择在外面碰面喝酒。每次要有个特殊理由,比如某人认识到了几个新的同事同学,想介绍。否则大家干脆安排在某人家里玩,没必要出来。&/p&&p&这个准备阶段,你说大家都在尴聊,其实并不是。这些对话背后有许多隐藏的规则。大家都在试探谁最聊得来,谁最好玩,谁最牛啊,等等。每个人纠结等待邀请大家来自己家里玩的机会。可是英国人很害怕被拒绝,所以会弄得超级委婉。但并不尴尬。主要是觉得这个阶段没必要聊得太认真。什么时候发现某些人愿意站出来做host,(虽然不会明说),大家开始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开始竞争谁能够拉所有人到自己家里去。各种试探和恶搞,其实还蛮有趣的。到那时候,你可能已经走掉了,所以不知道下面到别人家里玩的方式。自然就有所误解英国文化,有点可惜。&/p&&p&然后像你觉得英国人都在尽一切方法把自己赶紧灌醉。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点确实跟中国不一样。英国人不会强迫别人喝酒。英国人的态度可能是宁愿把自己灌醉也不要逼着别人灌醉。但是你要知道,是每个人都有压力买一轮酒。如果是别人买的一轮,自己还没买过,会很有压力;要赶紧喝掉,主要为了抢着下一轮去买酒。在这种情况下,别人已经喝了三四杯,然后你还在慢慢喝一杯果汁,其实是比较不礼貌的。&/p&&p&英国人是不是更能喝,我不好判断啊。但是大家脑子里想的事情和目标,可能比外国旁观者要复杂得多。而且他们真不觉得尴尬;只是文化大大限制了他们跟陌生人交流的范围。其实他们心里都想赶紧玩到下一个特别放松自然的地步。也就是到别人家里去玩。&/p&&p&英国没有KTV这种东西,也是事实。可能玩法不同而已。到朋友家里之后,还是有很多人唱歌跳舞什么的。而且各种喝酒游戏、说话游戏、打牌游戏、桌游、也都会有的。(我看到一篇文章问英国人干嘛不玩狼人杀;我就懵逼了---这种杀人游戏本来就起源于西方。经常有人在玩;读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在宿舍里玩这些)。还有很多游戏在中国是没有的。要看不同性格、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因为都不一样。但是大家都很喜欢到家里之后,然后玩得很丰富。&/p&&p&总结一下。我感觉主要问题是英国人不喜欢在外面随便玩。觉得外面眼睛耳朵太多。在熟人和准熟人面前,才能玩得比较放松。也可能就是没有这种意识,所以一直没有发展出这样外面玩耍的文化工具。(其实也有;伦敦还有很多选择的,但是很多人不太愿意去的)&/p&&p&我也不是这喝酒方面的什么专家。只能说一些个人经验发现。因为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英国夜生活,然后都在某人家里才好玩;所以感觉都不太符合你们的这种描述。之前我们公司,大概每周三次都有组织去pub喝酒,去接触另一个同行的团队,或者我们其中一人的某些朋友。然后最优的结局都是到某人家里玩到很晚。因为每次都有三四个认识的人,所以不太会感到什么尴尬。对于不太喜欢喝酒(或者早睡觉)的中国人来说,可能是真的很难融入进去的。如果在华人比例较少的大学留学,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吧。&/p&&p&(本来想写更多英国pub的特点文化因素,但是已经很啰嗦了。以后再专写一篇吧)&/p&&p&&br&&/p&&p&&br&&/p&&h2&&b&4)关于住宿&/b&&/h2&&p&看到有答案说英国把穷人都逼到公寓和高楼、市中心和海边。这一点也可能有些误解吧?&/p&&p&鄙视高楼公寓这一点是真的。从50年代开始,高建筑都是政府保障房。市政府送给失业人住的。因为这样造起来更便宜划算。那时候,住在市中心密集的房子,跟上下左右住在同一个小房型,没有花园,是一件非常屈辱的事情。经常有人因此得抑郁症然后自杀的新闻。&/p&&p&虽然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伦敦开始有不少高级天价的高楼),不过超多老年人还是有这种老思维的。在他们眼里,宁愿住在偏远二手三手的独立别墅老房子,也不能住到市中心那种高楼房子。我反而一直喜欢选择住在市中心那种新的高楼,所以经常被父母鄙视讽刺。&/p&&p&对于一般英国人来讲(除伦敦外),无论租还是买,也都不介意住在老房子。甚至会觉得房子越老越骄傲。有几百年历史的房子,价格都超高。有自己的房型,有自己的故事,跟别人不一样,然后为此很骄傲。无论父母有没有补助什么首付,也都有保留这种思维。为什么?因为几百年以来,很多人都是自己造自己选的房子,很不习惯住在别人规划出来的楼里。说白了,很多英国人不喜欢跟别人一样,显得自己很不特别。&/p&&p&至于市内市外,也没那么简单吧。。。很多城市市中心的别墅都无敌昂贵。并不是别人不想要,而是实在太贵了。所以绝大部分”中产“会选择一个离市中心很远的别墅,也不愿意住在市中心小房子。欧美都这样吧。也有一些很有钱的人故意选择住在野外,因为他们可以把一块地完整买下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建造豪宅。&/p&&p&住在野外当然更便宜。舍不得住在野外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每天都得到市中心上班,交通费用和交通时间价值太高,所以只能这样。不是市中心没有富豪土豪,而是他们有更多选择空间。大部分比较穷的人工作方面不够自由,只能这样群占领市中心密集住宿区域。&/p&&p&海边那一点说法,也不是很信。海边房子明显比其他房子更贵。超明显。好几百年前的英国人会害怕住在海边,因为海盗。但是现在已经不会这样了。有点无语。&/p&&p&&br&&/p&&h2&&b&5)关于雨伞&/b&&/h2&&p&额,我承认:下雨的时候我从来都不考虑带雨伞。都是直接淋雨算了。而且还觉得很爽。&/p&&p&这可能也是从小被灌输的东西。学校里,无论如何,都必须每天下午进行橄榄球、足球、滚球、英式棒球、等等。如果下雨就不干了,也太搞笑了吧。小时候,我爸每周末都拉我们去hiking(爬山),也从来不在意什么不下雨。&/p&&p&自己这十多年,偶尔在中国爬山,即使下雨了,我也会去的。如果带伞,那都是因为女朋友或其他朋友。有时候很难理解中国人为啥那么怕雨。&/p&&p&还有就是:英国人冬天可以穿一层很薄的衣服。夏天可以穿很厚的衣服。地铁里那么闷热,也无法意识到。我觉得这也都可以联想到小学初中的经验。无论天气如何都要穿那种固定的服装。我能想起小时候特别冷和特别热的各种经历,但是很少会去想换衣服的事情。&/p&&p&核心原因可能是英国天气一直摇摆在5-25度之间。也比较乱。极端气候都是少数例外情况;主要是激动好玩的感觉,没有时间去思考怎么应对或怎么保护自己。如果换做其它国家,冬天一定很冷,夏天一定很热,那可能就会有条条款款的穿着习俗。但是英国没有。&/p&&p&不过吧,说一个英国很不可思议的事:极端气候,所有人都会疯掉的。大于30度,或者低于0度,所有学校会宣布关门,还有很多公司。稍微再严重的话,比如35度以上,-5度以下,或者风度达到了6级;整个国家都会变成紧急抓狂状态。会出现很多非常夸张的新闻。小时候我也很信这一套,因为那时候没怎么出过国。有一次,12岁的时候,一个住校室友是马来西亚人,我跟他说外面简直是台风;然后被他嘲笑得不行了。问我有没有见过真台风?哈哈。如果你经历过40多度和-10度的气候,或者很大的台风飓风,可能会感觉英国新闻超级搞笑的特别大惊小怪,很让人无语的。&/p&&p&&br&&/p&&h2&&b&5)关于 fish and chips 炸鱼薯条&/b&&/h2&&p&英国家庭每天吃的东西,可能不太符合大家这些想象。不过也肯定跟中国家庭不一样了。&/p&&p&小时候我们家离约克市中心还有40分钟的路程。乡村没有任何商店。最近一个商店也得15分钟车程的样子,也只有鸡蛋牛奶面包几种简单的东西。我们是完全不可能每天去买新鲜肉菜的。&/p&&p&怎么解决?每一两个礼拜去一次市中心大超市sainsburys。买至少600-700镑的东西回来。足够我们八个人吃两周。全部放freezer(冰箱)。其实,很多吃的肉,都是已经冰冻了好久的。偶尔有附近的农场认识我爸,(因为他是负责我们这几个村落的医生),然后他们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也偶尔会去买印度外卖、中国外卖(可能一两个礼拜一两次;也要跑很远)。&/p&&p&我们每天吃的东西:&/p&&ul&&li&早上是cereal(各种麦片+牛奶+糖),还有toast+果酱。如果我爸爸心情好,他会早起烧一些培根和煎蛋。心情特别好还有更多东西。&/li&&li&午餐,如果在家里,那我只能自己做(爸妈上班)。就是几种当地奶酪+猪肉/鸡肉+番茄/黄瓜。也没有别的。有时候做成三明治。小时候最熟悉的也就这几种东西。猪肉/鸡肉也是处理过搅碎的那种,一片一片细的,没脂肪没骨头。下午可能还有一些酱和小吃(sausage roll, scotch egg, 小sausage,crisps) 之类的。&/li&&li&晚餐,我经常要等爸妈回来,最早八点。一般都是某种pasta配某种肉某种酱。风格样式还挺多的,但都是同样的几种基本原料。有时候也会吃超市冰冻的一片肉 (fish fingers, chicken nuggets),但更多是mince(猪、牛、羊碎肉)。另外也肯定有本地的玉米和土豆。&/li&&li&水果好像不多。好像只有苹果、梨、香蕉、橙子。葡萄、草莓、桃子、樱桃、也会吃,但是比较少。我一直觉得水果和蔬菜只有那么几种。什么西瓜以及各种中国普见的水果,我到中国后才发现。&/li&&li&16岁之前,我从来没吃过带骨头的肉。都是炸过的、碎的、或者片的,salted。我们家里孩子还真不知道肉是从动物身上来的。我到中国后才发现原来肉是带骨头的。在英国也从来没吃过任何除了鳕鱼三文鱼这种吃不到刺的鱼类。也很可能从来没吃过鸭子。&/li&&li&印象当中,还有一些少见的东西;蘑菇(button mushrooms,就那一种),花菜,白菜。不知道有豆子和豆制品,不知道有那么多蔬菜菌菇类型。也不知道动物可以吃。很可怜吧。&/li&&/ul&&p&所以我们吃fish and chips的时候,还有印度外卖中国外卖的时候,这是一种treat。我跟弟弟妹妹都会特别激动。然后会去点各种各样的主菜配菜。fish and chips是我们每周最等待的一种餐。父母得开车到海边(也是30分钟),这才能买到。&/p&&p&(我不说学校里面的饮食。可能种类选择更多;但主要还是各种土豆、咖喱、披萨、pasta、sausages。一直觉得比家里饮食还有限)&/p&&p&fish and chips店,在海边的几家,其实也有好吃的。里面选择也是有的。炸鳕鱼是重点,但是也有炸扇贝(我不爱吃),炸鱿鱼(我也不爱吃),等等好多海鲜类。对于很多英国人来说,在印度人中国人移民之前,这是唯一的快餐选择。连什么麦当劳,也都离我们距离太远了。”肯德基“等其他西餐外卖,小时候还完全没听说过。也可能那时候比较穷。&/p&&p&到后来,越来越多人移民,开始有很多国家的外卖可以吃。水果蔬菜种类也变多了。部分原因可能还是家里渐渐变得比较富裕了,搬到市中心。&/p&&p&哎,我真不明白这个”汉堡“、”牛排“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我长大后才吃到了第一次牛排,又不习惯。对于大部分英国孩子,也就这样呀。小时候只知道很少的饮食种类;天天围绕着黄瓜、玉米、番茄、土豆、麦片、奶制品,以及中国人根本没吃过(也买不到)的几种处理过的肉类品种。&/p&&p&好像有点跑题。我想说;fish and chips这种饮食并不是唯一英国人吃的东西。这种小店代表的是古代英国传统村庄唯一的选择,也并不是某种特定的菜。如果你说全都是炸过的,也成,但这一点并不足以解释英国人的饮食世界。如果你换成英国人的思维;中国菜也就是放大蒜放生姜炒起来的米饭或面条。也会觉得中国菜也就那样有限(因为无法体验到中国更多食物种类)。你说中国每个小地方都有自己的特殊菜,其实英国也有这样的文化,只是我们没有那么讲究分析这一套。&/p&&p&在英国乡村生活,去一些当地pub(也是小餐馆的意思,每个村庄都会有),你会发现有好几个好吃又独特的东西可以选。每一个山谷都有自己的奶酪做法,自己的面包做法,自己的酿酒法,等等。只是我们这个年代,到了大城市之后,已经习惯每天吃不同国家的东西。容易丢失老家英国各地做菜文化。&/p&&p&(补充;我应该放些图片。很多人都完全误解了英国人到底在天天吃什么。可能还没试过去吃正宗的。你看一帮人排队去买fish and chips,有想过为什么吗?以后再写吧)&/p&&p&&br&&/p&&h2&&b&6)阶层、口音&/b&&/h2&&p&英国的阶层文化,应该是这个当代世界上最严重存在的。换句话说,也是最丰富有趣的之一。因为,如果你是从中国人的角度去看英国人的互动和交流,应该会很有趣啊。&/p&&p&我看到有个回答说;英国同一个村庄会有各种各样的口音。是啊。本来就这样。每个村庄上,即使有血统地位较高的人,也会有一些很穷的人。如果用中国人的思维去看待,一个村庄上会有工人阶级、中产阶级、资本阶级。都有。&/p&&p&但是说实话,我们不是这样去分类的。一个阶层,对我们来说,代表的是一个教育水平和文化相同的一群人。很可能,这个家里比我们穷,但是属于跟我们一样的阶级。因为他们三代都是大学毕业的。或者,这个家庭是暴发户土豪,比我们有钱,但是没什么文化教育,照样看不起。这种事情特别复杂,也完全不符合一般金钱物质主义常识。&/p&&p&英国的传统村庄,主要有几个顶层的:当地骑士小贵族及其家属、医生及其家属、圣爷及其家属、pub老板及其家属。再加上一些当地文化较高的教授律师等家属。可能还有个村长家,但一般也是以上这几个人之一。大农场的老板家也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有钱,至少有几百万磅,但是还是容易被鄙视(说实话)。剩下的中产阶级占大多数,也就是各种到城里上班的人。他们的孩子,可能跟我们一起上学,也可能不跟我们一起。关系好,但是很难变得特别好;因为他们背后可能还有好几代的穷人背景。然后会有一部分特别穷的人,比如农场工。小时候,我们所有孩子会一起玩,但是长大(12岁左右)渐渐会发现他们跟自己不一样。主要体现在无法沟通聊事情的层面上。&/p&&p&小时候慢慢会发现自己的口音跟他们不一样。也深知永远都无法跟他们交流。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去他们家玩,虽然很多东西还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父母思维严重有障碍,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容易影响到他们孩子的思维吧。太多故事,以后我写一篇吧。&/p&&p&更明显的是:父母会跟不同的村佬切换不同的口音。还有语气。还有内容。今天,地主(骑士)家过来吃饭,或者附近某个大贵族大老板(比如David Davis这种当地官,或Morisson连锁那个老板、等)过来吃饭,那换一个口音。整个气氛变得更加posh。如果我们村上的其他邻居过来吃饭,虽然更亲密,但是整个气氛反而变得很接地气。作为孩子来讲,小时候还根本意识不到,一样跟人家孩子一起玩。可是长大了,特别特别明显。我很佩服我爸妈这种切换能力。&/p&&p&题主还算幸运,如果你是外国人跟他们打交道,确实能看到听到他们最正宗真实的自然口音。因为他们没有必要再切换口音,沟通方便即可。&/p&&p&阶级固化,这个中国概念,我也是很难解释的。英国有,但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那种方式。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才清楚。一个孩子,如果超出他父母的无知陷阱,我们会特别欣赏。但是如果一个孩子继续跟父母一样愚蠢;我们照样无法欣赏,这并不是金钱所能改变的事。&/p&&p&每一个英国人,心里很清楚自己属于什么圈子的人。一起工作也好,喝酒认识也好,我们都在不断地判断对方是否属于自己的圈子。分得还很细(有人研究说英国有40多个平行阶层)。这种东西,都不是直接能说出来的,而是一种委婉层级体系。比如你发现这个人比你更高级,血缘更厉害,属于另一种阶层,但是你觉得他很二,那你仍会尽量多给他面子,同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很多这方面的东西都无法言传,只能自己体验。可以掩盖自己口音或改变自己口音也只是一个必学技能。(在英国你跟上层下层的人直接说话,也得注意口音,否则会更容易被讽刺)&/p&&p&地区分别也是很重要的。英国人听其他英国人讲话,很快就知道他们是哪一个县(郡)的。甚至可以定位到某个城市某个区(我爸可以这样,因为他经验比较丰富,但是我不能)。这也是英国人比较神奇的一个方面。所有地方都有自己的特殊身份自尊,还有刻板印象。我父母有时候来伦敦看我,都可以讲话得跟伦敦人西部人一模一样。到其他城市也是可以切换新口音。是一种自我保护面子的小技能。我也会注意口音方面不想让任何英国人知道我是英国北方小城市的,哈哈。&/p&&p&说得轻松一点,英国各地区别和刻板印象还是非常有趣的。待在英国可以了解一下。&/p&&p&&br&&/p&&p&6) 至于有一些人说英国说话没有任何忌惮,什么都能讽刺。。。&/p&&p&好吧,什么都可以讽刺。就是讽刺领导人甚至女王也无所谓。因为政治状态成熟了,大家开放随便说自己的想法。宗教方面和政治方面也都这样。但是你说英国人随便开种族歧视玩笑,我还真不觉得呢。这还是比较新的一种分歧,特别敏感。还没有发展到彻底认可的地步,所以暂时受法律保护,是违法的。如果你遇到这种随便说话的人,建议报警。(说英国媒体很开放,那你要看什么媒体;其实整体政策辩论开放程度极高,什么都可以主张)&/p&&p&&br&&/p&&p&7)“腐国”同性恋特别多吗?其实,可能比其他地方更多。据说英国有15%。而且每十年都在增长。现在已经33%的人都有“同性经验”。&/p&&p&&br&&/p&&p&8)数学差,找零钱脑短路,1.6镑一只4镑两只之类的问题。我以前也写过文章。这可能是整个欧美的通病。反正不是所有人。不讲了。&/p&&p&&br&&/p&&p&9)随地大小便,我还真没见过。。。&/p&&p&&br&&/p&&p&10)凶孩子,确实很多。英国特产的一种暴力倾向杀马特。一般叫做chav。我之前也写过这种东西。&/p&&p&&br&&/p&&p&11)说个自己想出来的东西大家没怎么提起的英国人的内心复杂。英国人遇到很多普通的事情都会内心超级恐慌,然后逃避。比如在火车上碰到认识的人,会直接下车等下一班。有个很不错的纪录片叫&b&“Very British Problems&(非常英国的困难)&/b&,总共六部;介绍英国人的许多奇葩社会障碍。youtube上也有。非常好玩,有意思。建议看一下这些纪录片。&/p&&p&&br&&/p&&p&12)我个人觉得,如果我是外国人,英国最让人烦恼的应该是:整体悲观负能量。无论什么场合,英国人总能比所有人都悲观。什么事情都抱怨。自己本地生活中,工作中,什么都能complain(抱怨)。而且complain得特别厉害。一旦到国外,又是各种complain。不像美国人那么积极乐观的态度。我很能理解英国人为啥变成这样,但是我自己很受不了。有时候超出任何讽刺幽默的范围,就是传送一种十分绝望的情绪。没有答主提出这一点,觉得很不可思议了。&/p&&p&&br&&/p&&p&13)英国人特别喜欢写书。英国每年出版100万本新书。再想想一辈子80年,有八千万本书被写出来了。这个数字大于英国人口,说明平均下来,几乎每一个英国人也都会写一本书啦。这个比例远远高于所有其他国家。我老家村子上,确实有人写各种杂七杂八没人会看的书,我觉得真的很让人不解。(不知道是好的还是不好的)&/p&&p&&br&&/p&&p&(本来想写更多;有很多想法想写。但是我现在被限流了,这种情况没有多少人能看到我的答案。估计有点浪费时间。如果以后再看到类似的提问,努力再继续写具体的吧)&/p&
作为英国土著,看到这么多《英国文化之谜》被知友们发觉。。。还抱怨讽刺我们英国,好难过啊。。。。必须站出来好好洗地,一一回应。至少得补充解释一些背后原理吧。 1)水龙头的问题首先要理解;“冷水头” 是用来喝的。就算是偏僻乡村,冷水管是直接连到…
&p&  首先,地球上文明体多得是,论久远数到十也轮不到中国,四大文明古国是自吹自擂,而且刻意蔑视欧洲,实际是藐视现代文明。欧洲古代文字青铜器的历史远比中国早千年以上,竟然算不上……&/p&&p&&b&  任何文明都是吸收其他文明养分而建立的,没有任何文明是独立发展而来&/b&,苏美尔文明更是因为地处亚非欧大陆地理中央,能方便的吸收四周知识成就和文化成果,而率先产生了文明。欧洲吸收中东先进而诞生了文明,后来更学习了埃及的几何学而受益匪浅。&b&中国同样也是在中亚输入小麦、青铜器、轮子、轮式战车、马、羊、牛的基础上诞生出文明的。&/b&中国也为世界文明添砖加瓦,贡献了一定成就,例如丝绸造纸术,但明显输入的技术更多也更重要。论久远,中国文明实在谈不上久远,论原创性所有文明都有一定原创性,但也没有任何文明是独立发展的,没有任何文明是绝对原生的,中国文明当然也不例外。&/p&&p&  非说埃及苏美尔印度文明断代了,这很滑稽,人家只是后来被白人高加索人入侵融合了,凭啥说人家断代了?建立中国最早文明的殷商也被来自黄河上游来自西北的华夏入侵融合了啊,怎么不说中国文明断代了?相似的入侵替换融合过程,怎么人家就是断代了而自己就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p&&p&  更搞笑的是有人说本来埃及中东没有伊斯兰教,现在这里属于伊斯兰教地区,所以他们的文明被伊斯兰文明替代了,故而断代了。按照这个逻辑,中国本来没有佛教如今是世界最大的佛教国家,是不是也要说中国文明断代了?而欧洲的基督教也是后来才有的,是不是也要说断代了?伊斯兰教的历史很短,中东阿拉伯本来也没有伊斯兰教么,那么中东阿拉伯也断代了?这么算来就是全世界的文明都断代了,全世界所有的文明都因为宗教断代了,然后人类又重新搞出了文明?何其搞笑哦!&/p&&p&  中国文明有一些自己的东西,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一定贡献。但要说发展水平,可以说这里全面落后的,&b&不管是一万年前五千年前五百年前还是五十年前,中国都绝对落后,放在明清时代可以说远落后中亚欧洲几千年。除了汉语比西方各语言先进,其他包括科技水平、数学、艺术、自然认知水平、思想水平、建筑、文字、医学等几乎所有方面中国全面落后几千年。&/b&中国落后源于东亚的隔离,隔离导致我们缺乏学习机会故而落后,而更隔离的美洲就更落后,最落后的自然是最隔离的澳洲,近代欧洲人到达澳洲的时候,澳洲还处于旧石器阶段。&/p&&p&  甚至因为隔离细菌病毒数量就更少威胁也小毒性也弱,一百多西班牙人跑到美洲,他们携带的病毒让土著很快死亡了95%,但这一百多人并未受到对方病毒严重伤害,并未有人因为对方病菌而死亡,澳洲也是类似。中国因为古代自新疆方向和中亚和西方有联系,从这条路&b&传入青铜器、小麦、铁器、各种家畜农作物蔬菜、桌椅等器物乃至各种乐器,&/b&更有这条路&b&让我们和世界有所交往而提前适应了细菌病毒,才没有在近代欧洲人拿着枪炮过来的时候面临细菌病毒的突然袭击&/b&,这样的双重袭击是灾难性的,导致了澳洲美洲土著几乎绝种。&/p&&p&  从各级领导到普通民众,张口闭口就“西方先进国家“、”西方先进社会”,承认别人先进很容易毫无顾虑,但这只是一种掩饰,也不当真的。你要说“落后的中国社会”,那他绝不认同,如丧考妣找你算账。——多滑稽,&b&承认别人比自己高,却不承认自己比别人矮……&/b&&/p&&p&  自吹自擂世界只有四大文明古国,然后吹嘘那三家都断代了,无非想吹嘘这里就是全球最古老最先进文明么。真是自大不知廉耻!&/p&&p&  这些吹嘘可不是信口雌黄,这是中学为体的2.0版本。盲目自大源于自卑或无知,鼓吹祖宗是为了保守落后罢了。&/p&&p&  阿Q同志志同道合者众多且绵延不绝啊!&/p&&p&  我祖宗,比你阔气多了!&/p&&p&&br&&/p&&p&=====================================================&/p&&p&&br&&/p&&p&&b&睁眼看看吧,睁开眼看看世界,中国是近代才落后的么?
&/b&&/p&&p&&br&&/p&&p&远古&b&【&/b&照片可放大&b&】&/b&:&/p&&p&土耳其1.3万年前的哥贝克力遗址,巨石十多吨。&/p&&img src=&/v2-bcd28d41bab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288& data-rawheight=&28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88& data-original=&/v2-bcd28d41baba_r.jpg&&&p&四千年前的金字塔,直到明清中国尚且不具备修建金字塔的数学知识和建筑水平。&/p&&img src=&/v2-11c7e0cb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11c7e0cb8_r.jpg&&&p&古埃及的卡纳克神庙,3900年,巨石建造。&/p&&img src=&/v2-9adba7d7fe0b26df933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1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v2-9adba7d7fe0b26df9330_r.jpg&&&p&英格兰4300年的巨石阵,单个石头几十吨,石头排列和天文节气有关。&/p&&img src=&/v2-e1a77f4dbafc465c86c51daeaf820f3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e1a77f4dbafc465c86c51daeaf820f3b_r.jpg&&&p&印度河古摩亨佐·达罗遗址,4600年,砖头建造,几个平方公里。&/p&&img src=&/v2-1e09cd345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1e09cd3452_r.jpg&&&p&殷墟,3600年,只有茅草房。&/p&&img src=&/v2-cad76daaf6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ad76daaf67_r.jpg&&&p&&br&&/p&&p&中古&b&【&/b&照片可放大&b&】&/b&:&/p&&p&2000前古罗马的加尔桥(前19~20年),高五十米。&/p&&img src=&/v2-30d3f28b4d195a9e08b18c7db054b7e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30d3f28b4d195a9e08b18c7db054b7e1_r.jpg&&&p&赵州桥,公元595年-605年,至今1400余年,券高7.23米。&/p&&img src=&/v2-668df177adecd961d6fb6469cd7bebb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180& data-rawheight=&14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80& data-original=&/v2-668df177adecd961d6fb6469cd7bebbb_r.jpg&&&p&===========================================================&/p&&p&为什么我们落后,这有相关分析:&/p&&p&&b&1、&a href=&/p/& class=&internal&&人类文明的历程和中华文明的地位&/a&&/b&&/p&&p&&b&2、&a href=&/p/& class=&internal&&甲午思索!----中西文明比较。&/a&&/b&&/p&&p&&b&3、&a href=&/p/& class=&internal&&进化原理【种群数量×演化时间=进化高度】&/a&&/b&&/p&&hr&&p&  答案之后,有大批人对罗列事实难以接受愤而攻击,有说中国只是缺乏石材建筑技术并不落后,也有说建筑技术落后不足以说明中国文明落后。 &/p&&p&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怎么会缺乏石材?中国的石材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中国进口石材1242万吨出口3136万吨,是世界出口石材最多的国家。&/p&&p&  在工业革命之前,建筑技术也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也是长期科技技术的积累,才有工业革命才有科技革命,显然中国在1800年离这个水准相差甚远。&/p&&p&  何止仅仅是建筑技术落后?说说自然认识水平吧,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圆的,仅因为圆球在几何形体中最完美,而不是根据任何客观事实得出的。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科学证据。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色尼根据正午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和两观测地的距离,第一次算出地球的周长。&/p&&p&  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前275一前193)生于希腊在非洲北部的殖民地昔勒尼(今利比亚)。经他测量后认为地球周长为39360公里,与今天测量的地球实际周长非常相近。&/p&&p&  元朝秘书监回回历法学家扎马鲁丁从波斯阿拉伯带来的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很多天文、地理、历法,地球仪、《欧几里得》原本。&b&汉人文人士大夫对此一概表示不屑。&/b&&/p&&p&&b&  当然,之前中国人并不知道地球是圆的。&/b&&/p&&p&  欧洲2400年前就有《几何原本》,在几何学的启发下有了完备的逻辑学,甚至研究了悖论,有杠杆原理浮力定律。相比而言直到近代中国人离几何原本离体系数学还差很远很远,还远远差几千年,更别说物理学科学了!&/p&&p&  自一万年前,东亚就远落后于世界。是的,从蛮荒到今天因为地理的隔离而导致中国远远落后,远落后人家几千年。远古时代中东因为地处亚非欧大陆的中央可以吸收周边所有知识成果而最先进,率先搞出了农耕有了文明。再往后因为互相交流战争中东欧洲北非印度互相交流互相促进,总人口数量巨大故而先进,形成人类文明的主干体。而近代欧洲因为被穆斯林封锁挤压冒险发现了新大陆新航线,全球贸易让欧洲人能学习全世界所有民族的知识成果,率先有了工业革命搞出了现代文明科技文明。&b&和主干文明的隔离程度,决定了其文明的进化度&/b&,美洲相比中国更隔离故而更落后,最隔离的澳洲甚至处于旧石器时代。&br&  也不要悲观,&b&华人因为祖先多年高寒生存而有高智商优势,未来我们会领先的。而首先要做的是承认落后学习先进,补齐文化科技的落后然后发挥智商优势,我们才能实现超越。&/b&&/p&&p&  是的,中国文明远比中亚欧洲北非印度落后,放在明清时代仍然比人家落后几千年,近代欧洲人入侵给我们带来了工业文明。面对先进中国人毫无谦虚的搞了中学为体而小日本谦虚学习很极端的搞了脱亚入欧,后面紧跟着就是偌大中国被小小日本侵占。&/p&&figure&&img src=&/v2-d24aae8956a8e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caption&. 台儿庄战场中国士兵在绑手榴弹,准备和日本坦克同归于尽。我们的民族从不缺乏甘愿抛洒的头颅和热血,但缺乏理性和谦虚。———不顾明显落后的事实将落后鼓吹为博大精深,导致了中学为体,继而导致工业化不足,我们要以血肉之躯和日本的坦克对抗,博大精深真是个祸害民族祸害国家祸害人民的词语啊……&/figcaption&&/figure&&p&  中国自古在东亚隔离区绝对领先,这让我们坚信自己的文明先进自信满满,而日本自古依靠中国先进文明传入而发展饱尝学习甜头。不同的经历中日分别养成了自大和谦虚的态度,两种态度有带来了两种结局。&/p&&p&  教训还不够深么!&b&蠢货,还在叫唤博大精深?&/b&&/p&&p&&br&&/p&&p&&br&&/p&&p&.&/p&
首先,地球上文明体多得是,论久远数到十也轮不到中国,四大文明古国是自吹自擂,而且刻意蔑视欧洲,实际是藐视现代文明。欧洲古代文字青铜器的历史远比中国早千年以上,竟然算不上…… 任何文明都是吸收其他文明养分而建立的,没有任何文明是独立发展而来…
&p&1853年,美国用大炮轰开了日本的国门。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在美国人的眼里,日本人的民族性都是一个迷。他们看上去充满了各种自相矛盾的双重性格。他们看上去文质彬彬,骨子里却又野蛮残暴。他们雅致精巧,又放荡堕落。他们等级森严,又喜欢充满叛逆怨恨,经常犯上作乱。他们看上去冥顽不灵刻板保守,却又能很快接受变革。他们生性勇敢,但又胆小怕事。他们崇尚现代文明,一面又沉湎于蒙昧愚蠢的原始神学。&/p&&p&美国人彻底凌乱了。他们迫切需要对日本人取得一个模式化的认识和理解。美国人还要长期的和日本人打交道下去,所以他们必须得在文化上,彻底剖析并理解这个民族。这个政治任务,便交给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研究的成果,便是畅销全球的那本《菊与刀》。这本书认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她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但事实上,从文化层上下手,并不能真正的解开日本人民族性多重性格的这个迷。&/p&&p&要解开这个迷,还需要继续的往更底层下探。从文化人类学,下探到更底层的分子人类学才行。也就是说,要从文化这个软件层,下探到更底层的基因硬件层。日本人自相矛盾的多重性格,根本原因,都出在硬件问题上。《菊与刀》一书里,最闪光的是这样一句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许多亚洲和大洋洲的文化。日本的许多风俗习惯和太平洋岛屿上的某些原始部落非常相似。这些部落或在马来诸岛,或在新几内亚,或在波利尼西亚。当然,根据这些相似性来推测古代民族的迁移与交流将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研究,但我的兴趣不在于此。”&/p&&p&她几乎就走到了藏着真正答案的门口,可惜又滑门而出,重新选择了在文化层做文章。不过,即便她想深入的下探到基因硬件层,那个时代,也缺乏分子人类学这个手段。这句闪闪发光的话,指明了一些事实:日本人的民族来源,和东南亚的矮黑人种具有密切的血统和文化上的亲缘性。&/p&&p&近年来分子人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人根本就不是他们一直所自我宣扬的那样,是单一民族,并且还是来源纯正的单一民族。人类的大迁徙,最开始抵达日本的居民是阿尔泰通古斯系的棕色人种,棕色人种的男性Y染色体为C系,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毛利人,日本人,朝鲜韩国人,东北亚渔猎民族,通古斯高原的游牧民族,他们同属棕色人种的C系,也就是说,在血统上讲,这些民族是亲戚。棕色人种阿伊努人,在日本本土建立了绳纹文化。这就是日本人硬件层的底子。&/p&&p&后来从东南亚迁徙到日本的D系的矮黑种人,打败了并驱逐了C系的棕色通古斯人,并把他们驱逐到了更北方的北海道。矮黑种人在日本,建立了弥生文明,取代了棕种人的绳文文明。自从矮黑种人统治日本之后,中国人开始称呼日本人为倭人,称日本诸岛为倭。因为矮黑种人,身高上面讲,和被他们赶跑的通古斯人相比,的确很矮。从血缘上看,作为矮黑种人的日本人,和菲律宾人,马来人,印尼人,新几内亚人是亲戚。矮黑种人,是日本人硬件层的第二层底子。&/p&&p&在绳文文明和弥生文明时代,日本并没有出现黄种人的身影。日本诸岛,也一直由棕种人和矮黑种人所栖息。从东亚大陆上,迁徙过来的黄种人开始出现在日本列岛上,只是最近两三千年的事。从大陆上迁徙到日本的O系黄种人,带来了中原的文明,但并未彻底取代矮黑种人和他们所建立的文明。也没有把他们驱逐出去,而是选择了融合。这个融合的结果,体现在日本人的基因图谱中,日本人的基因中,矮黑种人的基因占34%,棕种人占8%,其余则是O系的黄种人基因。&/p&&p&日本人是世界上现存的民族中,矮黑种人基因比例最高的民族。比马来人和新几内亚人都要高。日本人之前一直认为自己是百分百纯正的通古斯种,血统上比黄种人不知道高贵到哪里去了。但是分子人类学的研究结果一出来,顿时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从明治天皇时期开始搞出来的一系列自我美化工程,大和族,天照大神的子孙,这些被包装出来的政治神话,都破产了。&/p&&p&日本人认为他们自己很高贵,认为自己是纯实木地板。其实呢,他们是底下两层颗粒板,上面刷了一层钢琴漆的复合地板,只是表面上光鲜,但是一泡水就要变形。这个民族,骨子里还是棕种人和矮黑种人的那一套,黄种人带来的华夏文明,只是给他们的民族性蒙了一场漂亮的文明的皮。他们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十分的肤浅,表面上口称是道,内里全是棕黑蛮族那一套。就拿武士道来说,教人既不爱惜别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这显然不是真正的华夏之道。这只是中国文化里出现过的为人所不齿的死士精神罢了。&/p&&p&中国文化里面,从来不认为皇帝是神,皇帝只是和老百姓一样的人,血肉之躯,区别在于,皇帝是天道的代言人。所以中国皇帝,也从来不会说自己是神,圣旨开头的都是说“奉天诏曰”。而日本呢,他们效仿中国也施行君主制,但是日本人认为他们的皇帝,不是血肉之躯,而是神。这种人神不分的蒙昧思想,明显就是棕种人留下的原始萨满教的东西。日本人在方方面面对中国文化的吸收,都是为它们之前的两层颗粒板,刷上一层钢琴漆。毕竟,黄种人也才来2000多年,之前的5000多年,他们沉淀下来的硬件和软件人格,都是棕种人和矮黑种人留下的。&/p&&p&所以说,日本人谜一样的民族性多重性格,是硬件层所导致的现象。看上去文质彬彬,那是一层华夏钢琴漆。内里野蛮残暴,那是棕黑蛮族基因在骨子里驱动他们。他们看上去保守刻板等级森严,是他们学了些华夏文化里面的礼仪法度来自我克制以构建社会秩序,但是骨子里还是棕黑蛮族的血液在奔涌着,一有机会,就要搞出个大动静。他们深受两宋美学的影响,喜欢把一切东西都弄的精致,但骨子里又对一切放荡堕落的东西不能自拔。就好比,一个人在美学上是赵佶,在身体上却是一个成天想着强奸猥亵妇女的印度人。他们的美学,只是披在他们矮黑种人祖先身上的一袭华服。&/p&&p&撩开这件华服,露出矮黑种人特有的对生殖冲动的崇拜和狂热,这种崇拜弥漫在日本上空每一寸的空气中,到处都充满着生殖的气息。并且,不仅是狭义的生殖,还要推及到广义的生殖,比如日本人认为排泄也是生殖趣味的东西。再进一步,一切感官体验,都成为了泛生殖崇拜。在堕落和低级趣味这条路上,日本人的想象力,没有穷尽。把各种堕落都发展成轰轰烈烈的亚文化浪潮,这也只有日本人才能干的出来。&/p&&p&&br&&/p&&p&内容来自至道学宫
&a href=&///?target=http%3A///p/46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病在癌变,日本已成无可救药的东亚病夫 &i class=&icon-external&&&/i&&/a&&/p&
1853年,美国用大炮轰开了日本的国门。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在美国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库课程设计源代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