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因患了耳疾导致不能戴耳机,但健身时很想听歌但手机操作并不方便,各位有什么解决办法啊

用手机的耳机听音乐时,不小心把音量调到了最大,会不会对耳朵造成影响?
用手机的耳机听音乐时,不小心把音量调到了...
用手机的耳机听音乐时,不小心把音量调到了最大,会不会对耳朵造成影响?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急性咽炎
擅长:各炎咽炎
擅长:慢性咽炎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烧烫伤
&&已帮助用户:29273
问题分析:你好朋友,根据你说的情况你只要调到你的最佳感觉既可以了。意见建议: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过大的噪音是会影响听力的。祝你健康!
职称:医师
专长:五官科
&&已帮助用户:23613
问题分析: 你好,当过大的声音可以对耳朵听神经损伤,导致噪音性耳聋,但是一般手机的声音不会太大,其次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是不会有大的影响的。意见建议:请你不必担心,建议你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用耳塞听歌,防止造成噪音性耳聋。如果出现耳鸣、耳闭等症状需要及时去五官科检查治疗。
问听歌的时候,不小心把耳机的音量调到了最大,过了一会...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67814
问题分析:你好,建议到医院耳鼻喉科见查找原因,耳鸣的治疗方法目前为止尚无确切肯定有效的方法,应尽可能针对病因治疗,另外减轻焦虑,心情放松,注意休息对耳鸣有一定的好处.意见建议:可能有效的方法还包括,扩血管营养神经类药物、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及中药等。掩蔽治疗,电刺激治疗,心理学治疗,耳部按摩,如传统的按摩方法鸣天鼓,双手掌按住耳部,拇指置于脑后,四指敲打后脑勺。
问自从耳朵被耳机里很响的声音震了一下,耳朵就觉得不舒服了,想问一下这要紧吗???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慢性病及常见病
&&已帮助用户:17472
问题分析:你好,你的这种情况基本上属于噪声性听力影响,主要是一过性的噪声对听神经的冲击,使得听觉功能性受损。一般来说一周左右的时间会逐步恢复的。但要避免继续有听力负担加重的情况。意见建议:建议你首先要减轻听力负担,主要是保持安静的环境,减少声音刺激,特别是戴耳机要禁止。再是视实际情况可进行就医和听力测定,也可适当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祝健康快乐!
问前几天一直带耳机听歌,又一次突然将声音开到最大,耳...
职称:护士
专长:凹陷性疤痕
&&已帮助用户:10767
病情分析: 您好,听歌声音过大引起的耳鸣耳聋是感音神经性的,完全恢复率是很低的。意见建议:你这个才初期,不要再用耳机听歌了,打电话时间也应减少。谨防发展为不可逆性的耳聋。
问自从耳朵被耳机里很响的声音震了一下,耳朵就觉得不舒服了,想问一下这要紧吗???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慢性病及常见病
&&已帮助用户:17472
问题分析:你好,你的这种情况基本上属于噪声性听力影响,主要是一过性的噪声对听神经的冲击,使得听觉功能性受损。一般来说一周左右的时间会逐步恢复的。但要避免继续有听力负担加重的情况。意见建议:建议你首先要减轻听力负担,主要是保持安静的环境,减少声音刺激,特别是戴耳机要禁止。再是视实际情况可进行就医和听力测定,也可适当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祝健康快乐!
问前两天有戴耳机听广播和音乐,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就感觉...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20540
病情分析: 您好,你说得这情况可考虑吃些甲硝唑,清火片等来治疗,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意见建议: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平时多喝水,补充些水分,还可以自己熬些粥喝什么的,比如萝卜汤,莲子银耳之类的都不错的
问耳机音量开到最大,耳朵还是听不
职称:医师
专长:鼻咽癌,鼓膜穿孔,喉癌,鼻窦炎,鼓膜外伤
&&已帮助用户:30847
问题分析:你好,那么这个基本属于一个有中-重度的听力障碍,但是这个得靠一个纯音测听来检查你是否有一个残余的听力。意见建议:建议你最好到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一个检查明确,再有是什么性质的听力障碍好吧,健健康康。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大部分存在体型过胖,咽喉慢性感染,鼻腔疾病的发生
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一般又称过敏性鼻炎
感觉自己得了慢性咽炎,怎么办?感觉自己得了慢性咽炎,怎么办?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病,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主要是
考虑是过敏性咳嗽, 如果影响睡眠, 可以口服非那根片或非那根糖
急性咽炎是由于感染所致,常常有咽部疼痛感,咽下困难
你好,慢性滤泡性咽炎建议采用微波治疗的,如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慢性咽炎主要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没有及时治疗以及吸烟刺激引起。有淋
慢性咽炎一般病程较长,常有急性咽炎病史,或咽喉疼痛不适等
慢性咽炎 一般多见咽喉部不适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发痒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无印良品产品介绍】_无印良品原创文章_MUJI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10-07 11:20
07-21 13:44
05-13 17:00
01-06 18:13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忘记密码?代理·加盟
【控制主机】自主研发单元 NF AUDIO NF6首发听感体验
说起“国定”(国产定制耳机),这几年可以说是风生水起,各大品牌可谓百花齐放,而其中NF AUDIO是颇为特别的一个品牌,讲究中正的调音以及“战力”极高的创始人“老羊”无疑都是品牌特色。而笔者最近也收到了第一批(如无意外应该是第一条,当然做人还是要低调一些)的私膜NF6耳机,趁着这个机会就跟各位分享一下这款新品。
以下分享基于私模NF6零售版,和巡回试听的公模版在声音上会略有区别,另外为了抢首发耳机本身没有经过足够长时间的煲机,听感部分仅供参考。
既然是首发,当然还是要写得流水账一点,在写听感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款号称“随身天花板”的耳机的一些基本信息:
NF AUDIO NF6
单元配置:六个平衡电枢单元(即我们俗称的动铁)
分频:4分频(9颗元器件)
灵敏度:106dB@1kHz
阻抗:18Ω@1kHz
频响范围:8-30kHz
失真:<0.5%
隔音:26dB
从参数上看,NF6似乎没有很特别,单元数按照现在流行的套路来算只能说是中等(毕竟不少品牌的单元已经上双位数了),从灵敏度和阻抗上看算是低阻高敏的一款耳机(然而它并不算十分好推,下文会提到)。最特别的是NF6一次用了三家的动铁单元,分别有大家熟知的Knowles娄氏的BK系列和ED系列单元、Sonion声扬的3300系列单元(复合单元),以及NF AUDIO和倍声声学联合开发的动铁单元(复合高频单元)。
当然,自己的耳机我不会舍得去拆,这里就上一张官方拍摄的NF AUDIO自主研发单元的美照吧。看过一些人称这个单元仅仅是“打标”,但是据笔者了解(笔者有幸参加过倍声动铁单元的发布会),倍声在和厂商合作的时候,是会按照具体厂商的需求进行特别开发,而NF AUDIO这款单元就和倍声深入合作的产物,它在一些指标和材质上和倍声的其他动铁单元存在差异。
老羊在开发这款耳机的时候在分频方面是下了大工夫的,NF6的内部甚至直接塞了一块面积很夸张的电路板做分频,这也是NF6的宣传“9颗分频元器件”的由来。虽然料很足,不过分频数量并不惊人,一共有低、中、中高和极高四路分频。从这个分频架构来看,NF6也没有随大流加强低频的量感,我们知道有不少多分频的耳机都会有极低频和低频两路分频,而NF6从这方面似乎有意加强高频方面的处理。PS:笔者还是比较期待国内会出现类似SE5WAY这类一个单元对应一个分频的耳机,想想5单元5分频5导管的“555”怪兽组合,听起来就特别霸气。不过这样处理起来估计会遇到很多麻烦,只能YY一下老羊将来出一个NF6 Plus,使用“666”的配置。
既然是定制耳机,大体上外形都很接近(毕竟要根据耳印来做),不过每一家用的材质、导管长度、颜色、面板设计和腔体大小都是千差万别,也造就了各式各样的定制耳机。
NF6依然附送了一个Pelican 1010的防水收纳盒,这个盒子市场价在100元左右。
笔者定制的NF6在Artwork的选择方面虽然不算十分复杂,不过也应该能充分体现“定制”的风格,左边采用透明紫色腔体+拉丝蓝色面板+个人签名logo,右边则是透明绿色腔体+木纹面板+NF的品牌logo。
出来的效果基本是符合预期的,不过色泽上似乎有点过于“暗黑系”了,右边面板的细节不容易看出来,这也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笔者的NF6是首发的第一条,所以编号也很特殊,是NF6000*,编号前面还会有使用者姓名的前缀,不过这个刻字只有其中一边有,刻在耳机顶部。
NF6采用硬模设计,导管不算非常深入,大概是刚到“第二弯道”的位置。
导音孔也是延续了NF系列的特色,采用多合一的结构,据说这样的设计能够增大声场,坏处当然也很明显,就是容易让脏东西掉到孔内。类似的设计其实比较少见,主流产品里只有来自德国的VE(Vision Ears)和Rhines两个品牌使用类似的导音孔设定。
和大部分定制一样,NF6也使用了可换线的设计,也使用了主流的0.78mm双插针,需要吐槽的是NF AUDIO的相位竟然和其他使用0.78mm的耳机相反,信号+极在下方,而其他耳机则在上方。如果手持大量土豪级升级线的同学就要特别注意了,订做NF耳机的时候要特别说明这一点,让+极设置在上方即可和现有升级线完美兼容。虽说理论上左右两边相位相反不会造成很大的声音变化,不过这样反插着心理上还是略有点别扭。
一款耳机,声音当然是立足之本,NF6作为NF AUDIO首款多单元高端耳机,在声音表现方面也备受瞩目。经过在广州、北京等地的试听活动,不少发烧友也对NF6公模分享了自己的听感体验,大部分玩家还是给予很正面的评价的。不过也有部分少有认为NF6极为难推,推好以后可以和拜亚动力的T1一战甚至还能胜出,看来大家的看法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
[b]首先说一下试听的器材[/b]
耳机:NF6、NF4、VE6 X1(为了公平,这里统一使用NF AUDIO的原装线材)
随身前端:iPhone 7 Plus、飞傲X7+AM3平衡模块
台机:PC+Benchmark DAC2L+BHA-1
音乐:杂食向,人声为主,当然歌曲本身肯定都是足够“Hi-Res”的。
[b]直推听感[/b]
由于NF6的确比较“吃电流”,所以在直推上没发挥出该有的实力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所以这次的听感也分为直推和上台两种情况。从参数上看,NF6是一款高敏低阻的耳机,但是事实上它并不好推。
首先是iPhone 7 Plus,手机届的当红炸子鸡,各个方面都在手机中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可惜在音频方面这一次苹果带了个坏头,竟然去掉了3.5mm的接口,对于喜好听歌的我们来说这是个灾难性的决定。虽然苹果很“好心”地配了一条Lightning转3.5mm的转接器,不过听歌的时候挂着尾巴,想听歌的时候不能充电,都是十足尴尬的事情。
声音素质来说,iPhone 7 Plus和前代是略好于前代的(不过差距很小),在Lightning转3.5mm转接器里面有一颗型号为338S00140的Codec。iPhone 7 Plus接上NF6,第一耳朵并没有说完全没法听,声音的基本走向依然还是能听出个一二,素质相比之前的产品(这里以NF4为例,毕竟是自己私膜,听过的时间比较长。不过估计NF3和NF3Bass才是主力)有明显提升,由于单元数上去了,声音密度也随之有可闻的提升。但是可以感受到声音放不开,高低频都没发挥出来,声场也有些窄,声音走向则是平衡略为偏亮的声音,不过总给人一种四缸的BMW X6的无力感,看得出NF6还有很多力气没使出来。
换上使用AM3的X7,这里没有用平衡口,就算在3.5mm口已经相比iPhone 7 Plus有明显提升。推力方面,AM3已经基本能满足NF6的“苛刻”要求,AM3已经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在非平衡口下已经可以达到170mW(32Ω)以上的输出功率,而像iPhone这样的手机一般只有可怜的20mW左右。在“响度”方面,这里也给一个参考,X7+AM3调节高增益,使用3.5mm口,NF4需要40以上的音量会有比较合适的声压,而NF6则需要50以上,从“推个响”的角度而言,NF6明显比NF4更难。此时评价NF6的听感应该是比较有参考性的,毕竟一般烧友应该大多数使用这个档次或者差于这个档次的前端。首先定义上来看NF6是一款声音风格很平衡的耳机,相比NF4的平衡偏中高频而言,NF6的适应性会更加广一些,因为它的低频明显更加扎实,无论是低频的量感还是质感都更为优秀。单元数量的增多,让NF6在声音的解析力和声音密度方面都有明显且较大幅度的提升。放到具体三频来说,低频的下潜有了不小的加强,声场也明显大了一圈。低频的量说不上汹涌澎拜,但是也算是做到了拳拳到肉,相信这次不需要再出一款“NF6Bass”了。中频方面厚度增加而且更显沉稳,相对来说NF6会更适合男声的演绎,NF4会显得清瘦一些也更飘逸,更适合女声。当然这里只是谈及“适合度”罢了,声音素质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了。中频的细节、密度,也都是NF6更出色。高频方面,中高频的衔接上NF6会更为顺滑一些,极高频的延展性方面也要优于NF4,就高频而言,NF6已经做得相当不错,这应该是得益于自主研发的高频复合单元以及分频上的处理。
接下来是重头戏,和VE6的PK战。VE6是一款争议比较大的旗舰定制耳机,分析原因一个可能是公模在声音上发挥不好,另外一个可能是部分批次出现了不少质量问题以及“拖单事件”导致它的“民望”较低。笔者的VE6应该属于较早的批次,比较幸运的是没有出现什么做工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声音方面也没有部分烧友说的低频残废。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对比的是VE6 X1,即低频相对较多,高频和透明度相对克制的版本。首先从信息量和素质上来看,VE6对NF6已经是较接近的水准,不会有VE6对比NF4那种明显的素质差异。从X7直推的情况下,VE6的总体控制力还是要优于NF6,毕竟VE6在直推方面还是有较为针对的“优化”的。高频方面,在自家对比中NF6的更出色的高频延伸和顺滑度在和VE6对比中已经处于劣势,估计换了VE6 X2的话差距会更加大一些。中频方面,VE6的人声要更贴耳一些,解析也要更出色,而NF6的中频相对VE6更厚,相对来说“铁”味也会少一些。低频方面,NF6的低频量感明显会更大一点,不过下潜和质感方面还是差于VE6。直推这个环节,两者对比还有差距,毕竟NF6不是那么好伺候,此外VE6是经过充分煲机的,而NF6没有,这样的结果也在我们意料之中。
早有听闻NF6上了台机就会爆发出无穷的潜力,这里也使用一款足够“大力”的BHA-1作为耳放进行试听。果不其然,俗话说大力出奇迹,NF6在一款如此暴力的耳放(32Ω最高可以达到2.9W输出功率)的伺候下,果然变得服服帖帖了。这下是该有的都有:解析力、声场、宽松度、声音动态各方面都已经有爆发式的提升,这让我一度怀疑老羊在调音的时候是不是用的台式耳放。NF6上了台机,就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相比之下国砖的直推三频显得挤在了一团。最让人惊讶的是整体声音在三频竟然都有不小的提升,完全没有推过头的感觉。高频方面延展性更进一步,声场大了两圈,尤其纵向的声场表现的确让人惊讶。中频的质感、分离度和透明度在这个价位的塞子里面已经挑不出什么刺了。低频方面,在国砖直推中的下潜和质感不足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了,换来的是氛围感和质量颇优的低频表现,当然,要说宽松度、顺滑度跟大耳相比还是有一耳朵的差距。此时的NF6面对VE6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后者上台机以后虽然也有提升,但是相比前者的飞跃还是显得步伐小了一些。台机下对比NF6和VE6,基本可以认为是素质相若,当然两者的声音风格还是有不小的差异。中高频方面,VE6的衔接会更自然一些,高频的信息量也会更多一些,不过差距不大。中频NF6相比直推厚度有所减低,不过依然比VE6厚一些,两者声音密度接近,NF6更直白一些,VE6会更有感情一点,中频解析力VE6略为占优。低频量感NF6相比直推要收敛很多,不过低频依然略多于VE6,对于一些低频控来说,上了台机的NF6可能会出现“不够用”的问题,VE6被定义为“低频残废”也就不奇怪了。总结一下,上了台机以后,NF6已经有了叫板VE6的实力。
作为一款定制耳机,本应该为随身听甚至手机服务,不过从NF6的特点来看,似乎它是一款遇强则强的产品。从手机→随身听→台机三步走的提升来看,NF6是少有的差异明显而且三频都有大幅度提升的一款耳机,这和其他多单元动铁耳机的特性不太一样。就产品本身的搭配来说,它最合适的前端应该是4k或者以上的国砖,这个价位的产品不会说有严重推不开的情况,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从这次的体验来看,NF6是一款适合折腾并且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的定制耳机,充分发挥实力的NF6在7k价位上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但是如果硬要用手机搭配实用,可能效果上就会大打折扣了。
本次NF6的首发体验和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由于时间的问题,NF6没有经过足够的煲机,相信煲好以后它还会有一定的提升。而考虑到对比时更方便和直接,这次几款耳机统一使用的只是NF AUDIO的原装线,如果搭配各种高端线材甚至平衡线,NF6和VE6都会有更出色的表现,以上是本次对比的一些遗憾。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Two & Eight Smart查看: 31949|回复: 467
长贴第三部更新,万元级PCHIFI系统Z7原线升级线DIY线(非平衡)及D7K横评(曲包1/3L)
本帖最后由 errol 于
08:45 编辑
一. 近万元级自搭建PCHIFI系统下Z7原线/升级线(非平衡)测评
这个坑等太久了其实~~但苦于系统的不完善~~直到元旦过后完成了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才有可能完成这个坑~~nion:0020:
先說下这次测评方式:其实这几次简评也好,试听也罷,偶都没有使用什么辞藻修饰(典型可参考之前偶早期的评测XK与V80的横评),主要是注重效率和精准。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力求尽可能的客观而非毒人。这次也是如此~为了准确的得出两根綫的差别,曲目的区别,是轮换式的(主客)评价,上一首以Z7原线为主,下一首就以換上的另一条升级线为主。而对不同綫下曲目的第一印象采取速记的方式,而非过后印象记忆~~为了更客观,评测用也扩大到11首。每首曲目的播放时间也大致在1分钟甚至全曲时间的3/4以上。全部评测曲目以MORA正版HI RES(FLAC)为主,兼只部分无损专辑镜像转换而来的FLAC格式文件。
下面是曲目播放列表和WORD速记部分截图:
Screenshot_-23-07-54.png (269.83 KB, 下载次数: 264)
00:29 上传
Screenshot_-23-08-00.png (286.75 KB, 下载次数: 290)
00:29 上传
Screenshot_-00-36-36.png (103.24 KB, 下载次数: 289)
00:29 上传
捕获.PNG (27.8 KB, 下载次数: 293)
02:02 上传
截图中播放列表一共是17+4=21首歌(后加入三首歌:JENNIFER LOPEZ的《ON THE FLOOR》,NIGHTWISH的《OVER THE HILLS AND FAR AWAY》以及来自尾浦由記操刀的《XENOSAGA III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主題曲《PLEAS CALL MY NAME》——收入進尾浦自己的《FICTION II》專輯后改名爲《MY LONG FORGOTTEN CLOSISTERED SLEEP》),实际速记评价的是其中11首,因为考虑曲风的代表性和作曲家的风格等因素。
评测硬件和播放器系统一句话无法说清,此处略过暂且不表,留待后面分解。
注:速记截图中Z7 OR=Z7原线(非平衡綫),Z7 UP=Z7升级线MUC-B30UM1(非平衡綫)
评测正题:
(曲目依照播放顺序排列无特定风格分类排列)
1.《奇迹之海》 曲目简介:这首出自菅野洋子之手的上世纪90年代的《罗德岛战记》(这也是剑与魔法系列作品中第一次出现妖精的动画形象)系列OP不仅是坂本真绫的处女之作,也是偶第一次接触的菅野作品,印象深刻~~有曾邀作曲系朋友(此人亦欣赏菅野洋子)用天龙D5K+简陋小桌面系统听之,他对坂本的歌声和曲风印象深刻。此曲以异域曲风与坂本真绫清甜的歌声相得益彰。
01.PNG (418.13 KB, 下载次数: 246)
01:11 上传
速记整理简评:Z7原线与升级线的区别在此曲上不可谓不明晰,Z7升级线下,配乐部分的铃鼓清脆明晰,坂本真绫的歌声清丽甜亮,不似原线般声音略微发蒙。声场感较大。
2.《華の二水戦》曲目简介:此曲虽是一网页游歌曲(游戏BGM为歌曲配乐),但声优佐仓绫音的独特尾音加上用三种角色声音演唱(旋律亦不错),并能明确区分,实属难得,故而作为考察曲目
02.PNG (550.48 KB, 下载次数: 232)
01:11 上传
速记整理简评:Z7原线在此曲下较之较Z7升级线,歌手口型较小,佐仓绫音独特的配音尾音不明显,低频略闷,声场略窄,歌手的高音表现的偏暗。
3.克莱斯勒小提琴名曲《爱之喜悦》曲目简介:小时练习小提琴时,经常听克莱斯勒的小提琴曲磁带,后来练琴无疾而终后,亦时常听克莱斯勒的小提琴曲磁带,自然少不了这首。如今又在MORA HI RES的热门纯乐专辑《四月は君の嘘 僕と君との音楽帳》里找了这首曲子,多年之后再听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03.PNG (470.58 KB, 下载次数: 309)
01:18 上传
速记整理简评:在Z7升级线下比起Z7原线,乐曲的声场和定位更明晰,堂音也终于得以出现,因为是小提琴曲,运弓拉弦时的弓弦起声摩擦音非常明晰,全程可以不费劲的听见,(Z7原线只在部分时间段可听见),这显示了Z7升级线相较Z7原线明显的细节解析的提升。
4.JAM.PROJECT《VICTORY》曲目简介:Japan Animationsong Makers Project被人戏称是老年组合,确实这个组合的成员都老大不小了,但都是实力派的歌手,animelo summer live的发起人奧井亚纪就是这个组合的成员,他们来魔都的世博会和animelo summer live IN SHANGHAI都演出过,我有幸参加了后一个活动,虽然对曲目不熟悉,但冲着他们的热情和歌声里的真挚与气势,逐渐喜欢上了他们的歌曲。这首VICTORY也算是他们的LIVE代表曲目了~
04.jpg (132.27 KB, 下载次数: 291)
01:30 上传
速记整理简评:Z7原线上这首VICTORY有点令人遗憾,不如Z7升级线展现出的那种真正“VICTORY”的气势,而是发软的感觉,声音整体发暗,没有气势,倒是稳如POI~~nion:0014:~低频的质感比起升级线也要差一些,男声的整体都偏弱,没有展现出应有的粗狂霸气。
5.千世子(日本筝)《夕隐》曲目简介:前阵子有幸参加了一次文化演出活动,对日本筝的感触有多了些,不似天朝的筝那般过亮的声音,而是真正的清脆却平和的声音,加上有居然有声部之别(如同提琴分类一样,有侧重声阶不同的筝)的合奏,确实过耳难忘。这张《森罗万象》专辑据传是日本筝在网上流传的(演奏家)唯一演奏专辑,虽是独奏,但已是不俗。加之对于《夕隐》意象颇有好感,而在专辑里这首也确实令人印象不错,故而选了此曲。
05.PNG (341.25 KB, 下载次数: 288)
01:44 上传
速记整理简评:Z7升级线下,与Z7原线最大的不同是纵向声场打开了,在高频段,筝的声音变得明丽起来。
6.志方あきこ《空蝉》曲目简介:志方あきこ的声綫很有特点,唱法也令人眼花缭乱,虽然之前就接触过她的一些曲目,但这首在《空蝉》微博上是被林SIR还是大法的微博君记不清了,推荐为极佳的女声评测曲目,而且确实不错~故而择选于此。
6.jpg (41.36 KB, 下载次数: 272)
01:52 上传
速记整理简评:Z7原线相较Z7升级线对这首歌曲的演绎,稍显平庸,不仅歌手的声线特质没有得到完全的展现,女声的高频部分還发暗,相较Z7升级线在这首曲目的配乐氛围上展现的空气感,原线的空气感较为薄弱。
7.Jennifer Lopez《 On The Floor Feat. Pitbull》曲目简介:我听选这首歌的初衷是因为它用了拉丁经典名曲《LAMBADA》的旋律,洛佩兹本身且不多说,这首歌我其实考察的重点是低频,这首歌曲里的低频鼓点是偶目前听到的最有乐感和质感的(毕竟本身听拉丁风不多,可能真孤陋寡闻了)。
07.PNG (439.41 KB, 下载次数: 275)
02:01 上传
速记整理简评:Z7升级线下的《ON THE FLOOR》拉丁风的整体乐感更强烈,低频下潜深,质感也相当不错。
8.尾浦由記《my long forgotten cloistered sleep (unreleased work of Xenosaga)》曲目简介:这首歌曲也算是尾浦操刀的一首名曲了,可惜因为游戏本身问题,影响有限,但时至今日,只要是XENOSAGA系FAN必然会知道这熟悉旋律。尾浦也特意把这首歌曲收录進了自己的精选《FICTION II》集里,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其实当年的名字更好记也更好听——PLEASE CALL MY NAME,一如歌曲中反复吟唱的歌词大意:纵时光无痕,记忆消逝,倩魂梦萦于君,盼自心呼吾名~~~
32291_2.jpg (87.36 KB, 下载次数: 247)
02:24 上传
速记整理简评:此曲因为是女声双人重唱,Z7原綫下,纵向声场打不开的情况下,相较Z7升级线,重唱效果减弱,感觉歌者二人的发声范围无法重叠在一起,混响不足~~
9.《Veni Redemptor Gentium》曲目介绍:这首曲是在网上搜索找到的博客推荐曲子~~原曲是拉丁语的圣歌,但真的很好听——渺渺的歌声中,歌者似乎是在仰望星空而歌~~
9.PNG (447.53 KB, 下载次数: 269)
02:36 上传
速记整理简评:在Z7升级线下,配乐细节明晰,歌声与配乐相和,空灵感通透感UP,残响清晰(Z7下通透感下降一些,残响更是很难明晰的听到)
10.琴挑六月天——解瑄《Spanish Romance》曲目介绍:这张竖琴专辑是20多年前台湾的竖琴演奏家解瑄的专辑。当时还是小学生的偶听到这张专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那么轻柔清丽的乐器声,后来长大后直到虽然也多次听过,但因为磁带老化失真之故,那个记忆的竖琴声再難找回,直到去了TB上居然发现有人在賣当年的台版专辑的CD复刻,这才買下自抓轨成镜像,留住了这份关于音乐的记忆~~声音如何不必多说~~豆瓣上都还有人在求这张碟~~nion:0028:
_m.jpg (81.48 KB, 下载次数: 268)
02:48 上传
速记整理简评:理论上这是20多年前的录音,加上录音水平和竖琴为主,应该存在两根綫的差距不会太大。但实际上在Z7原线平稳的声音下,竖琴的弦音细节表现不足,没有Z7升级线下演绎出的竖琴声音的灵动感~演绎的感觉不对,伴奏的弦乐结像松散声暗相较Z升级线而言。
11.FINAL FANTASY ORCHESTRAL ALBUM《素敵だね -オーケストラ&#12539;ヴァージョン》曲目简介:相信这首FFX的名曲不用过多介绍了~~这次带来的是HI RES
ORCHESTRAL VERSION。
41migebTlfL.jpg (26.86 KB, 下载次数: 255)
02:57 上传
速记整理简评:Z7升级线下这首《素敵》相比Z7原线,正如&素敵&其意——绝妙,RIKKI的声音被演绎的非常到位,歌手和交响伴奏的声场定位非常明晰,三角铁的声音(相较Z7原线)十分清脆细腻,而RIKKI轻吟浅唱出的那句“夢見る”的轻微鼻音——非常明显的体现了岛歌歌手(夏川里美、中孝介都曾学过岛歌唱法)的声音特质。
分析总结:Z7的升级线相较原线,确实在素质层面,和三频上都是非常全面的提升,声音变的更鲜活,該亮的高频也亮了,通透度也相当不错~~烧友来偶这听过升级线Z7后,表示升级线Z7的通透度不逊于以通透度见长(听女声空灵)的AD2000X(他還进行了一定良化改造),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风格差别,但Z7在曲风适应力上要强过AD2000X不少。其他素质差距就不用多说了,这里只比较通透度。升级线Z7給偶最深的印象特质应该是低频的充盈而不过度,加上清丽的高频残响(在乐曲尾声段非常明显),流行也非常拿手,听感真的是目前听过的非静电耳机里最好的~真的是一只非常贊的次旗舰級耳机(懒得說那些拿Z7和旗舰比的了),更何况Z7是一只原生平衡耳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原生兼容设计。其他的溢美之词也不必多说,是好声音总会有人喜欢的。
下面进入偶的PCHIFI系统简介部分:
PCHIFI的精髓就在于生命不止,折腾不息~nion:0004:~~偶因为还是学生的缘故(应该說是工作后又回来继续升级技能~nion:0004:)。PCHIFI最重要的电源部分无法大折腾,上净化电源(可能比偶这套设备都还贵)空间上和方便性+金钱上的不允许,所以只能简单入手了一个低烧用的FURMAN 排插(下图)
12.png (256.92 KB, 下载次数: 307)
03:20 上传
不过用了后确实感受到了声音的变化,因为电的质量提升了,声音的稳定性和背景深度都变的更好了。
然后就是偶现在使用的主设备——马兰士的HD-DAC1解碼耳房一体机(日版)【这只机器的声音和外观国际版(欧美,香港内地版)】和日版是有明显区别的——起码隔壁紫坛版主的国际版听感和偶和素雅的风格下,Z7的适应曲风问题不存在,而且Z7确实是越煲声音越沉稳——沒那么暖和飘了~~DAC1的素质和评价需要的話偶可以回复时详细說下,简单的說就是干净而素雅的风格,三频均衡,素质也不错~但DSD播放还是感觉差别不如ES9018系的来的那么惊艳——(DSD播放只有USB DOP模式不支NATIVE模式)。在同价位目前来说也就U-05是对手了~~——关于U-05~偶之前的帖子里有点不公,现在稍微纠正下,U-05的问题是对输入源和电源的铭感度高,容易造成底噪大的情况(大致是偶当时试听时环境里都是机綫的原因)。DAC1去年剛获得VGP2015的综合部门特别大赏,这个评价是对它的一个比较高的评价了(不是部门金赏那个看当年有多少新产品就排些个出来的那个)HD-DAC1(日版)见下图。
15.jpg (79.96 KB, 下载次数: 294)
03:35 上传
2077092_m.jpg (135.23 KB, 下载次数: 248)
03:36 上传
(左图是现在配置,右图是最初还没组成系统前配置)
现在就着左图说明下其他系统组成部分情况。首先是DAC1本体上没有用原厂电源綫,而是用的古河G-320AG-18A电源綫,这根綫为DAC1的供电纯度和稳定性提供了保障。至于素质有多高——嘛反正偶不是壕不会往上比更貴的綫就是了~~nion:0017:~~
然后是DAC1和旁边的小机器下垫的那个板子——避震板——其实是宜家的竹砧板~nion:0021:专业避震板真的好貴~~于是偶找了这么一个PCHIFI的老烧们推荐的能当入门級避震板用的大傻器nion:0004:~(不听音乐了又可以切菜做饭多实用~~nion:0013:)。玩笑归玩笑~垫了后声音确实要比偶直接把设备放在桌上有改变,低频的质感和声音的稳定性有提升。然后和“避震板”配套的是DAC1下垫的高丘全铸铁脚垫(当然也是最便宜的),这个东西和避震板的作用类似——减少设备的机械刚性振动——特别是CD转盘和耳房~~两个配套使用更有效——DAC1本身的脚垫虽然也是全金属的,但加个脚垫更保险還有助于散热——真的机器工作时如果盖个右图的布上去,都会热不少——虽然DAC1整机的功率不到50W。。。。
最后是最重要的中间环节——PC输出到DAC的数字转换部件——数字界面,这个是11区老厂RASTEME的作品RUDD14,可惜是遗作了——在推出RUDD14的升级版RUDD24后不久,RASTEME就倒闭了。。。。。nion:0027:~~不过还好RUDD14的驱动可以修改后使用XMOS公版驱动——但固件是没法升级了~~RUDD14虽然是老东西,但MIJ,质量和用料不含糊——一个界面居然用彩屏显示+常温偏差±1ppmTCXO高精度晶振+AES/EBU/光纤同轴输出口一应俱全~~~接上这东西后,DAC1的声音又有一定的提升~~
RUDD14到DAC1用的是铁三角家的同轴数字綫AT-RD5000,因为偶觉得USB 直出到DAC1声音有些暗,想提亮声音,于是用了铁家这种偏风格化的线材——结果不出偶所料~~声音亮了,整体系统的声音也有了正面的素质提升。
然后请注意下砧板旁边那个白色的大电源样的东西——一个字就是电源~~不过不是一般的电源,而是USB电流净化装置(USB NOISE FITER)用的5V线性电源~~至于这个净化装置本体在下图。。。
111.jpg (85.48 KB, 下载次数: 303)
04:02 上传
就是最远处那根蓝色USB头(古河GT2USB綫)接的那个小黑方盒,这个是11区小厂作品~没什么太多可說的~~不过确实能提高USB电流质量,声音上也有一定变化——背景变深。然后就是最大的这个盒子,这个就是偶的数字转盘——没错是PC~~玩PC多的朋友应该能猜出来——这就是比MACMINI(本体)还要小一倍的INTEL NUC(NEXT UNIT COMPUTING),这个东西和CES2015展出的那个U盘大小东西不同~是真正的PC,唯一和MACMINI在硬件构成上差别比较大的是它用的MSATA的SSD硬盘。偶这个是四代I5 NUC(不过显然只能用功耗15W的低电压移动版了)——NUC的功率和小笔记本相当——整机65W。
PCHIFI用专机确实有效的~加上偶安装的是PCHIFI专用,欧美这几年比较火的LINUX PCHIFI专机操作系统DAPHILE(操作系统安装文件镜像才200MB,彻底精简了系统)
捕获.PNG (95.25 KB, 下载次数: 301)
04:09 上传
NUC本体不用显示器(显示器也会影响声音,因为供电等因素),而是直接用WIFI MINI-PCI无线网卡 接入家用无线局域网,用笔记本直接在网页上输入NUC/DAPHILE配置页面设置或者播放~~~
不过这还是不方便,这才有了前面了图,记得偶的播放列表么——没错偶在偶的Z3C(连接上家用无线局域网)上安装了DAPHILE兼容可无线控制用的播放APP SQUEEZE CONTREL——DAPHILE是开源免费的PCHIFI用专机操作系统(格式播放不存在问题~~USB驱动也OK,還可以启用NAS播放模式),它内置的播放器是SQUEEZE这个Logitech的有开源协议的播放软件~~应用商店上一堆用于SQUEEZE智能终端上使用的播放遥控APP~~
1w.png (383.32 KB, 下载次数: 272)
04:14 上传
Screenshot_-21-34-54.png (408.82 KB, 下载次数: 235)
04:14 上传
至于这个系统的声音,偶是这么比较的自己笔记本使用JRIVER,和安装DAPHILE的NUC比较~~后者的声音更纯净~~能更自然和专注的聆听声音~~~
以上就说这么多~~这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想到偶会在补充~~第一阶段性工程完成~~
:onion:0030:~~
—————————————————————————————————————————————————————————————————————————
~~~~最后分享下试听曲目包~~
链接: 密码:wgsm
二、Z7 KIMER升级线对比DIY升级线横评
本帖最后由 errol 于
02:37 编辑
这段时间各种事情各种忙,线改造的事情也拖了两个月才利用闲暇时间搞定。。。。。。一、DIY改造起因:是因为Z7的SONY KIMBER升级线和KIMBER自家的系列喇叭线的双绞线构造和材质大致一模一样,不同的只是喇叭线的外皮非透明~~然后LZ在周围的烧友那得到了两个消息:其一是耳机线DIY最靠谱的线材就是大厂喇叭线~~,其二是喇叭线的内阻小,电流大,很适合喂Z7这种大胃王(2000MW 最高功率输入)~~~但在DIY改造中遇到了两个问题——喇叭线的导体截面积大,会出现集肤效应(导体横截面积过大,电流不走导体内部,而在在导体表面传导~导致电流量变小)+线材过于粗壮和重量过重,不易佩戴甚至导致外皮与接头端子连接处松脱~~虽然认识到了以上问题,但还是导致最后的成品DIY线中,虽然没有出现集肤效应的问题,但因为线材本体实在过重,有一条沦为了单纯的试验品(虽然是完成品,但重量还是不行,佩戴不便——即便去掉了过重的外皮)
成品线展示:
DSC_0375.JPG (107.92 KB, 下载次数: 182)
17:44 上传
speaker-fig12L.jpg (100.01 KB, 下载次数: 163)
18:22 上传
【这条就是试验品完成品,虽然完成度很高——上次发预告贴被坛友说丑,于是这次特意用了碳纤维屏蔽层和VAVUE绝缘外套)线材用的是ZONOTONE的BLUESPIRIT 777SP 2M线 (此线是混合线材,使用了镀锡高纯度铜线,PCOCC,OFC,右图是线材结构)平衡端子用的FURUTECH FP-701M,3.5MM迷你立体声插头用的欧亚德在线商店限定版的P-3.5PP铂+钯电镀插头 此线不参与评测,但素质试听后,基本在所有DIY线里排名第二,第一嘛~~后面评测揭晓】
DSC_0377.JPG (104.92 KB, 下载次数: 218)
17:44 上传
【这条是此次评测中最便宜的线,当初是为了对比而制作的试制非平衡DIY线,线材是欧亚德新开发的102SSC高纯度铜线——3398-22AWG(四芯八股,和SONY 原厂KIMBER升级线一样),此线属于耳机线改造用,在欧亚德官方商城分类里也属于耳机改造用材料,3.5MM迷你立体声端子用的是11区本土新兴厂家BISPA的BSP-STMP-011GTN8,6.3MM立体声端子则是欧亚德P-275T(STEREO)】
sa.jpg (127.91 KB, 下载次数: 213)
17:44 上传
speaker-fig05L.jpg (102.29 KB, 下载次数: 149)
18:17 上传
(此图中是蓝色线之前预告帖里那条线,现在已经改造成了平衡卡农头转非平衡6.3MM立体声插头转接线,此线也是ZONOTONE家的喇叭线,型号是6NSP-6600S Meister,当时入的时候是特价的1.3M线)——6N的意思就是6N无氧铜,不过整条线的并非全6N,而是以6N铜线为中心线材辅之以PCОCC、镀银ОFC、OFC三种线材的混合线,从右图的结构上可以看出),平衡母头是纽崔克HI-END系NC3FXX-HE平衡母头,6.3MM头同样是P-275T。黑色线虽然貌不惊人,但却是此次DIY线中纯度最高的8N7N铜混编线,也是唯一一条成品改线,采用的是ORTOFON7.8N-BC780P/1.0m XLR平衡模拟音频连接线(用于解碼-耳放/功放连接)——做这条线起因比较特殊来源于铁版老烧数字君的改线经验——他说他耳机线改造材料都用的RAC模拟音频线,去掉端子,换上立体声端子和连接耳机就行~我就在想,既然如此,那么改平衡也可以用这种成品线材,于是在大影像器材商的在线商店的而收取收了条7.8N-BC780P/1.0m XLR,这线发布于之间的音频线(实在无法找到确切的发布年份)是当年的次旗舰——因为上面还有一条8N音频线),采用的是纽崔克原装镀金卡农头,改造Z7耳机线化后,去掉卡农母头,改成了一对新发售的FURUTECH FP-735M(R)镀佬3.5MM迷你立体声端子。下面是装入原线包装盒的样子,也是此次评测里,唯一一条中古品价格+3.5端子材料费总价接近Z7原装升级线的改造DIY线~~(顺便说明,下线材内阻情况,如果单以纯导体横截面积和具体数据而论,四条线的内阻大小如下 BLUE SPIRIT777SP≥7.8N-BC780P/1.0m XLR≥6NSP-6600S Meister><font color="#ff-22AWG)
DSC_0451.JPG (103.5 KB, 下载次数: 197)
17:44 上传
PS:顺便介绍下ZONOTONE和ORTOFON的关系~~ZONOTONE是原OFTOFON的设计师出走后创办的,近几年里在模拟音频线领域人气高涨的新品牌~~ORTOFON就不用多说了80多年的欧美老牌音响器材厂。
二、评测正文:
评测系统:依然是1L的主系统,但在1L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改造和改善,第三部分综述说明。(注,声音设置上,为Z7专门给耳放开成高增益模式)
评测方式:听感速记,和第一次升级线原线对比类似,只是这次采用的是手记——没法因为和书桌之间有距离。。。。
评测曲库:(见下图)
Screenshot_-20-20-49.png (294.63 KB, 下载次数: 157)
22:51 上传
Screenshot_-20-21-10.png (184.82 KB, 下载次数: 201)
22:51 上传
(最终评测曲目有增添,此截图仅供参考,音源素质是常规无损+HI RES混搭。另因为APP稳定性问题,LZ最终换了个控制APP就是此图的ORANGE SQUEEZE)
参测线材:Z7非平衡KIMBER升级线(以下简称Z7K),102SSC 3398 22AWG DIY非平衡线(以下简称102SSC),6NSP-6600S Meister非平衡转换线+7.8N-BC780P/1.0m XLR改造线(以下简称7.8NBC)——因为是唯一一条平衡线,只能用这种混搭方式评测(加上线材也比较短,因此只能合并加,可能在调音搭配和音色上来说还不错,但因为是混搭+转接头,还是牺牲了7.8N的一定的真实素质)
READY ,START!(此次评比中评价都以三根线的平均水平为标准,因此评价无关1L的情况,系统整体也有升级,可比性不大)
另外对于线材本身的文字描述个人现在更偏向准确简练,好的器材能还原好的声音,但这声音来源于本身音乐,所以现在文笔多着重于曲目本身,而器材考察的则是对曲目本身意境和内容的再现水平~~~
曲目NO1:FOR THE FURUTURE LOVES(《银色的永生》插曲)——桑岛法子
for the future lovers.jpg (32.65 KB, 下载次数: 206)
20:32 上传
《银色的永生》是2000年左右,接续谷口悟郎监督的1999年出道佳作《无限的未知》之后的作品,印象里也是桑岛法子第一次CV主役,但偶是先认知此曲在前,这是初中时,继看完《EVA》之后,第一次入手的动漫杂志《动漫时代》的附赠磁带里最喜欢的曲目,也是偶当年拥有磁带随身听后的必听曲目(很遗憾那时候没有入WALKMAN,不过当年在偏远小城市里也不大可能去意识到需要用WALKMAN去听罢,于是还是很羡慕那些班上有SONY超薄随身听的童鞋)
此曲的无损是来自2005年桑岛法子的个人专辑《纯色BRILLIANT》,此曲是歌手在管弦乐队下的低吟浅唱,最初是钢琴伴奏下的序曲,而后管弦乐的加入顿时使得声像庞大起来,间隙笛声的飘渺又把人带入清水绿林的意象中~~是一首偶至今也经常回味的难得的声优演唱的佳曲。
Z7K:响度不大,音色略灰暗,表现一般。但听感较为宽松,声音密度尚可
102SSC:在整体接近Z7K的风格情况下,声音密度增加,直观上声音变的有气力些。
7.8NBC:乐器伴奏捕捉的非常准确~~纤微的伴奏细节都不放过~~但并非放大镜似的展现,而是在保证整体乐感的前提下,伴奏细节自然呈现。金属类乐器的残响也比较明晰~~歌手在不同唱句的情感变化也能很准确的捕捉的到,相较前面两条线区别明显。
曲目NO2:暗夜航路(苍穹之法芙娜 Exodus ED)—— ANGELA
暗夜航路.jpg (30.06 KB, 下载次数: 185)
20:34 上传
苍穹系对于偶来说,在于第一次认识到了11区动画脚本界居然还有冲方丁这位偏科幻系创作的作家。苍穹当年是多么可惜被掩盖在SEED的光芒下也不多说~~但苍穹让偶认识到了ANGLEA这个组合,在偶个人的认知里,唱功上是和石川智晶一级的S-水平也说不定。这首【暗夜航路】曲风很容易让偶想起苍穹正作里的ED[seperate],曲如歌名,描述的正是那幽幽暗路里那沿着明灭灯火默默前行的景象,虽带着些许哀伤,却依然饱含希望与光明的慢歌。
Z7K:整体较为中庸,唯一可以说的是人声较为突出,表现比102SSC好。
<font color="#2SSC:整体还是可以的,但和7.8NBC相比声音如隔了层暗纱般略暗,没有太多可以说的地方。
<font color="#.8NBC:对歌曲细节的处理依然非常到位,这首曲目的音效的远近前后变化非常准确的还原了,声音的空间定位让人印象深刻,对ANGELA在这首慢歌里展现的那欲扬则止的声线还原得极为出色。
曲目NO3:ISABEL——IL DIVO
isabel.jpg (17.09 KB, 下载次数: 214)
20:59 上传
第一次知道IL DIVO(译名美声男伶)是在2006年世界杯的主题曲里,对这个组合的歌声印象实在太深,既有欧美的雄厚男中音,又有委婉纤细的男声。于是去弄了这个组合到目前所有的专辑来听,这首ISABEL是个人最喜欢的。这个女性名字ISABEL来源于希伯来语,为“向上帝启誓”——听这首歌曲总让我想起当年初中时的一位德国童鞋,她的名字叫ISABEL,身材在同龄人里比较高挑,褐红色的头发和雪白的面容很容易让偶联想起童话里那位白雪公主(但不要八卦追问啦~~LZ当年的初恋不是她~~:monkey:0005:)以上稍微走题了。。。。
Z7K:KIMBER的这条升级线在人声上的表现一直很不错~~人声的结像较为清晰,但整体的伴奏存在感薄弱,结像略模糊。
102SSC:和Z7K比差距很小~~~没有太多其他印象 LZ反正集中在听歌上了。。。。:monkey:0015:
7.8NBC:细节依然无可挑剔,堂音的感觉很赞~~
曲目NO4:INNER UNIVERSE(攻壳机动队TV第一季OP)——ORIGA&菅野洋子
inner universe.jpg (34.95 KB, 下载次数: 158)
21:04 上传
早在LZ小学时代在科学杂志上当年就见过关于攻壳的话题,只可惜真正看到已经是初中了~~INNER UNIVERSE则是初第一次听到的~~印象很深刻,特别是那种独特的曲风~~一直不理解,当时甚至觉得不算很喜欢的曲子,直到后来看了攻壳的动画,才逐渐理解那个OP所刻画的网络数据灵魂化的未来~~(详细部分,我想留到具体线材里,因为确实是那条线材才能给我的感动)可惜的是,我们再也听不到ORIGA那美妙的歌声带来的新作了~~ORIGA于今年年初去世了。。
Z7K:伴奏的定位和移动感比较薄弱,伴奏的三角铁的声音也略暗了些。
102SSC:人声相比Z7K都显得不突出,可见102SSC整体上来说还是一条中庸的线材。
7.8NBC:PERFECT(目前听过的INNER UNIVERSE来说)!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个数码虚幻的年代,四周的伴奏音效犹如环绕身旁的海量网络数据流宇宙之中~~
曲目NO5:I BELIEVE(灼眼夏娜第三季ED1)——ALTIMA
I&#039;ll_believe.jpg (64.43 KB, 下载次数: 169)
21:28 上传
来自ALITMA的HIRES专辑,听了后还是觉得这首不错~~主要是音乐节奏的速度感比较强烈的燃曲~~嗯。。。
Z7K≈102SSC
7.8NBC:低频质感弹性比前两者更好,声场也略开阔些。
曲目NO6:PROMISED LAND(神击的巴哈姆特GENESIS ED)——清水理沙
PROMISED LAND.jpg (317.13 KB, 下载次数: 193)
21:35 上传
神击巴哈姆特的游戏LZ玩过日服和国服,确实人设画面精美,不过嘛,,,氪金猛手游的末路大家都懂···但没想到这部作品的动画居然是今年年初的黑马~~作画精美,剧情结构紧凑精彩~~确实是今年年初的好作品。这首歌由女主CV清水理沙演唱,清水理沙据说是做吹替(也就是日本的外国电影电视剧配音)的CV,没想到唱功也不错~~而且英语发音不错,没有典型日本人说英语的那个因为本身母语导致的JNGELISH发音问题。。。歌曲中高潮部分那句“I WILL FOLLWO YOU” 差点让偶产生了这是欧美哪位女中音在唱歌的错觉。。。。
Z7K:歌手的口型感觉略大,有轻微齿音,显然是高频的略亮的缘故,但是因为声音密度略弱,声音的力道感略欠缺。
102SSC:没有太多好说的~~比Z7K略好,齿音问题得到改善,高频不如Z7K亮的感觉。声音力道感略微增加。
7.8NBC:已沉醉,忘速记。。。。
曲目NO7:手紙 ~拝啓 十五の君へ——ANELA AKI
手紙 ~拝啓 十五の君へ.jpg (63.2 KB, 下载次数: 178)
21:54 上传
(ANELA AKI)是意日混血歌手,国内第一次知道她大概是因为最终幻想XII的插曲[KISS ME GOODBYE],
这首手紙 ~拝啓 十五の君へ是她的代表曲目,本身是以2008年NHK的毕业季节目的中学毕业歌而做的歌曲,LZ也是最近重看了当年那节目后才知道。。。。。她带着这首歌两次登上了红白歌会的舞台,作为意日混血却熟悉欧美唱法的她加上嗓音的天然优势,在新一代歌手里唱功极佳~~LZ听了此曲也为她折服,只可惜她的歌手活动去年因结婚生子而无限期停止。。。。。。。
Z7K:这首歌曲的伴奏不复杂,但在Z7K人声略暗。。
102SSC:中频人声略薄,厚度不够。
7.8NBC:表现很好,中频厚度和伴奏氛围感兼顾。
四、横评总结:
1、性价比:
(所有升级线LZ因为手残,无法自己焊接,所以基本自己出材料请人制作。。。)
Z7K:价格方面比起几条DIY线没有明显优势(特别对比7.8NBC更是差距明显)
102SSC:性价比很高的一条线,所有材料费端子570X2+(1555X2)=5330(日元)也就是说约278左右300块不到的材料费+5000日元(300左右手工费)作出的线和和Z7原厂升级线素质相差无几。。。。。。。这就是600块对1200块阿。。。。。
7.8NBC:二手价格就是19800也就是1K块,然后加材料费(两个端子2980x2/+手工费(差不多1500左右)基本比Z7升级线略贵几百块,但获得的提升比Z7K要大的多,还是很值的(不过考虑到这线的发售初价是4W日元-=2000多块,那么高的素质还是比较实打实的。。。)性价比有,但是新线原材料如果是同级别的7N来说。。。。可能就比Z7本体便宜些。。。。
2.声音素质+综合评价:
Z7K:大厂线来说~~做工和素质都做的不错~~但显然远没有达到旗舰级耳机线的水平。。。但如果算进一堆水货DIY和小厂作品(比如某卖同样价格的号称7NU什么C的线来说),那是货真价实的大厂素质线,但和LZ的几条DIY线来比较的话,除了做工和外观优势(一个分线器就够爆偶这些DIY线了。。。虽然ZONOTONE也有卖喇叭线金属分线器,,但那一个售价顶一条一米喇叭线了啊~~:monkey:0030:)外,声音基本没有优势,除了除了中频的人声厚度,和高频的略亮的特征能比102SSC在一些简单伴奏和人声上略强外。
102SSC:整体风格比较中庸的一条线,但得益于新技术制作的高纯度导体,声音还是很有保证的~只是缺乏调音上的一些质感和素养的感觉——嘛~~
7.8NBC:基本为这条线着迷了,Z7配上这线才够格和旗舰耳机去比较~~~期待在耳机展时和其他旗舰耳机同台竞技和平衡模式下的更惊人的表现。。
关于6N MEISTER转换线和那条因为佩戴问题放弃的BLUE SPIRET777SP:简单说,素质都在102SSC以上,这也是LZ最后决定把那条6N MEISTER(自己在预览帖里发的那个,已经够短不便使用了。。。)改成转换线的原因~~~
总的来说这次改造DIY线在LZ的预想以上的成功,比较满意~~也学到了很多新东西嗯~~~以上感谢阅览~~
(此致感谢为偶改造耳机线的人见先生和他的游音工房——毕竟在这种旅游景点城市还是很少有这种音响工房的~~~另稍微透露下,人见先生他们正在改造SA5000,换线,换强磁体等等~~相信改造成品的SA5000会很有意思~!!)
三、7.8NBC Z7与D7000的切磋(非平衡模式)
本帖最后由 errol 于
08:46 编辑
接二楼结尾所言~~7.8NBC线下的Z7(以下简称7.8NZ7)大致有了与旗舰一较高下的配置~~因此这次又请出了偶一直很喜欢的天龙老旗舰AH-D7000(以下简称D7K)做对比切磋~~~值得注意的是,D7000的原线就是7N OFC(无氧铜)线。
DSC_0456.JPG (123.79 KB, 下载次数: 192)
01:02 上传
评测规则延续2楼,只是因为易推度和耳机参数的差距,25欧阻抗108DB灵敏度的D7000的耳放设置改为中档增益模式,音量旋钮位置和Z7一致,定在11点方向处~~顺带描述下系统升级的调整细节:
电处:墙插换成了PS AUDIO的HIFI墙插(左图),排插换成了自己买材料制作的的方形铸铁外壳排插(右图)~
DSC_0455.JPG (68.17 KB, 下载次数: 188)
01:08 上传
xs.jpg (98.75 KB, 下载次数: 158)
01:08 上传
电源线:DAC1的电源线换成了口碑不错的电吉他线CUSTOM AUDIO ELECTRIC D'eel II——当然是淘的便宜二手(原因是铁版大壕数字君说欧那根古河线不值钱,而且对系统声音有过度柔化作用,起初不信,换了后,确实心服口服,而且居然古河那根线还真的出二手都难出——原因是那货是HIFI影音电源线,不是HIFI音频电源线。。。:monkey:0030:)——下图DAC1的尾巴出来那根就是~~
USB线:从古河GT2换到了特价处理的线世界(WIRED WORLD)的银星光次旗舰USB线,系统的声音素质提升明显。。。。
as.jpg (72.61 KB, 下载次数: 164)
01:08 上传
DSC_0450.JPG (106.99 KB, 下载次数: 189)
01:08 上传
最后是存储:外接了BUFFLO3.5英寸移动硬盘,连接NUC专机用的是WIRED WORLD的 HIFI用USB3.0数据线~~(用3.5英寸硬盘的理由是供电是外置电源,比USB供电质量高)——然后外观上变化,用了木质杂物架放置系统~~
整体的升级过后,系统的升级变得更沉稳安定,素质也更上了一层楼~~
曲目NO1:NOWHERE (MADLAX 战斗插曲)——南里郁香&尾浦由記
NOWTHERE.JPG (38.37 KB, 下载次数: 175)
01:09 上传
这首是来自《MADLAX》(黑街二人组)的战斗插曲,南里郁香因[晓之车]而成名,但这首极富异域风节奏感的快歌也很不错,在轻灵的女声下,快节奏的旋律下,旋转着。。。。
7.8NZ7:节奏感极佳,声音顺滑
D7K:高频人声齿声略重,整首歌曲发挥失常(大概是以Z7为主调整的这套系统在这首曲目下和D7000的向性不佳)
曲目NO2:FATE(破刃之剑剧场版 主题曲)——KOKIA
fate.jpg (75.32 KB, 下载次数: 190)
01:09 上传
初认KOKIA是因为中学时中日歌会上的[POWER OF SMILE】,后来就越发喜欢她多变和更技巧化的唱法~~这首FATE其实有点类似之前评测里的素敌交响版,但RIKKI的声线无法与伴奏抗衡,但这首FATE里 KOKIA的歌声足矣和伴奏的恢弘气势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7.8NZ7:发挥均衡,管弦乐伴奏气势打开了~~器乐的残响一如既往犀利
D7K:管弦乐伴奏较为柔和,气势不如7.8NZ7
曲目3:RISE(攻壳机动队第二季OP)——ORIA&菅野洋子
RISE.jpg (98.54 KB, 下载次数: 148)
01:09 上传
前面已经说过了和【攻壳】的缘起,这首RISE在看过第二季动画后才会更有感触~~STAND ALONE这极富象征性和心理学表征的行为符号,在第二季里已经成为了勇敢与悲情并存的代名词~~Fast and free. Follow me. Time to make the sacrifice,We rise or fall~~
7.8NZ7:在这首曲目下的表现至今来说可以算满分(和那首INNER UNIVERSE一样),恍若歌手被巨大的数据流所环绕歌唱~其具体意象犹如下面另一张专辑封面.
tumblr_lm3wmgNmdG1qfjhgro1_cover.jpg (52.43 KB, 下载次数: 147)
01:40 上传
D7K:与之相反~~歌手歌声的结像较弱,犹如歌手的声音正是从一个半球形的声场中间发出的~~声音更为宽松柔和,欠缺些力量感和速度感,对于这类曲目来说可能不大合适~~
曲目4:ANA(CLANNAD 动画&游戏插曲)——LIA
ANA.jpg (18.31 KB, 下载次数: 204)
01:09 上传
CLANNAD毋庸多说,日式文字ADV/动画的KEY三部曲催泪弹之作~~这首ANA在LIA轻盈透亮的歌声下,仿若流动的嵐霞一般~~~
7.8NZ7:整体上来说~这首曲目下两幅耳机通透度不相上下,但论空间感而言,Z7显得较为紧凑
D7k:如上所言,D7K在这首曲目上齿音略多了点,空间感得益于宽松的调音,比较舒展~
曲目5:STAND ALONE(NHK历史剧 坂上之云 主题ED) 莎拉布莱曼&久石譲
STAND ALONE.jpg (23.31 KB, 下载次数: 155)
01:09 上传
这个组合还有什么好多说的呢~~JUST HEARING~~
7.8NZ7:表现很完美,声音更凝聚,这首曲目上因为需要气势,Z7的发挥比D7K更胜一筹,声音声场也更立体,残响和细节依然自然而然呈现出来。声音密度更高。
D7k:人声密度相较7.8NZ7来的略低,声音的气力上也弱一点,结像也略宽松,声场的上半部分略显得空洞,没有Z7表现的那么完整
切磋总结:Z7在7.8NBC线的加持下,确实具有了和旗舰级耳机一决高下的资本~~除了适应曲风和调音风格差异,7年前的这只老旗舰耳机已经在素质上不是Z7的对手~~顺带一提,曾在店里试过P-700U下的HD800(非平衡)对比平衡的那条BLUE SPIRIT777SP平衡线Z7,素质上HD800对细节的把握不如Z7,当然同等线材和平衡模式条件下会如何不得而之知。。。。
其实从这里引出一个振膜问题~~最近看了隔壁紫坛的一个对耳机振膜的分析~~说日系厂商多积极投身新材料新振膜研究~~用的刚性振膜比较多——好处是解析度高,细节到位,弱点是声音不够大气,宽松~~反过来欧美厂商依然在高分子软振膜上做文章——声音宽松大气,但结像解析不如刚性振膜~~
但这只是材料特点,事实上的成品必然有调整,但还是能听出一些振膜不同带来的声音区别(另HD800和上文的D7000都属于高分子软振膜,而Z7和最近先锋开发的新旗舰耳机(2000美金级)用的铝振膜都属于刚性振膜~~一个最大输入功率2000MW,一个1500MW,而且两者都提供了原生平衡模式~~似乎他们找到了解决刚性振膜弱点的办法——平衡模式~~~而且偶也确实在台机平衡耳放推的平衡模式Z7上感受到了声音的充沛和饱满~~那绝对不是开一个高增益的非平衡输出能解决的问题也说不定~~~
以上感谢阅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上2L3L评测曲包:
链接: 密码:esk9
本帖最后由 errol 于
11:34 编辑
第四部分因为LZ学业关系~大致在半年以后才会更新冒泡~~其后LZ在半年之内最多回论坛看看,但不会写帖了~感谢大家支持~~~~
第二第三部分的曲目已在三楼末尾奉上~~~~
坑都让你占了:monkey:0002:
坑都让你占了
嘛是个大工程~~慢慢填~~~nion:0002:
能把那个应用提取出来吗 apk文件
占坑埋地雷:monkey:0005:
nion:0016:
能把那个应用提取出来吗 apk文件
免费版的有下载/downloads/USBAudioPlayerPROTrial_1.4.5.apk,付费版的我在提取试验中,可能运行启动时需要断网~
关于Z3的数字输出么
手机桌面不错~求个,
能提供下出处吗
额 手机的评测?
客观 包容 敏锐 专业
iMP3.net 随身数码影音
推广合作:139
莫凡配件:13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一生患重疾的概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