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般现在时 真理社会是否还有真理吗

这句话就跟“真理往往掌握在多数人手里”一样正确。&br&“往往”的定义不同,感觉不同。&br&类似于这样莫能两可的名言还有很多。
这句话就跟“真理往往掌握在多数人手里”一样正确。 “往往”的定义不同,感觉不同。 类似于这样莫能两可的名言还有很多。
传统上有三种真理观。 &br&1.符合论。也就是真理与事物相符合。也就是最传统的主客观相符合。&br& 2.融贯论。也就是理论自身的融贯,即不矛盾。侧重逻辑上的确定性。&br& 3.实用主义真理观。也就是有用的,对人能够产生一定效用的能称为真理。
不管从哪一种观点来看,有那么一个共同点,就是不能剥离人的主观性。符合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逻辑的不矛盾,也就是主观逻辑规则的不矛盾。有用,则是基于主观对有用性的承认。所以不管你采取何种真理观,也就不自觉地把承认了主观的真理或者真理的主观性。所以我觉得,纯粹的没主观性的真理不存在,否则那是个什么?剥离了一切主观性的绝对客观的又能被人主观所把握的,那是啥?&br&
客观性的真理很容易理解,事物自身蕴含的规则嘛。那么如何与主观沟通?于是恩格斯老爷子最经典的话来了:
我们的世界与思维遵循着同一规律,这是理论思维不自觉和无条件的前提。
就是说,主观的真理与客观的真理本身就是一个东西,只不过是同一东西的两个表达形式。思维与存在本身就是能统一的。那么如果你非得把两者分开,其实就是在人为制造分裂,而你也就把一个活生生的东西劈开,这还是你想认识的那个东西么?
综上所述,没有绝对客观与绝对主观的真理,因为你人不可能完全分为主观与客观。既然你不能把自己纯然分成两个你,那你还为什么非要把真理分成两种呢?强调这种对立没什么意义,反倒容易让你陷入理智的诡计。&br&
至于绝对不可变易性,则可以从真理的&b&真&/b&来理解。 &br&
真,有基本的三种意思即 &br&&b& 是不是&/b&。逻辑意义上的真。 &br&&b&有没有&/b&,即存在论意义上的真。 &br&&b&好不好&/b&,即伦理学意义上的真。 &br&
所以你会发现,针对不同命题,真理的真还是有不同意义就如同好不好和有没有,是不能等同的。甚至单一的语境下,也没有绝对的确定性。尤其表现为伦理判断。
所以正如黑老爷子认为的那样,真理是个活生生的过程,真理是全体的展开,更是自我的显现。
所以绝对的不可变易的真理,无非7自己理性的臆想罢了。&br&&br&
其实我不是在宣扬相对主义,只是希望读者能够拜托单纯的非此即彼的观点,因为这很容易让自己视野被限制。&br&&br&顺便更正下,恩格斯老爷子的原话是:“&b&我们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因而两者在其结果中最终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支配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这个事实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本能的和无条件的前提。&/b&”
传统上有三种真理观。 1.符合论。也就是真理与事物相符合。也就是最传统的主客观相符合。 2.融贯论。也就是理论自身的融贯,即不矛盾。侧重逻辑上的确定性。 3.实用主义真理观。也就是有用的,对人能够产生一定效用的能称为真理。
不管从哪一种观点来看,有…
&p&泻药&/p&&p&题主的问题感觉好恐怖。逻辑思维之严谨,在知乎小白,大师越来越多的今天,值得赞扬。&/p&&p&&br&&/p&&p&一、已知&/p&&p&题主问题有四点假设:&/p&&p&1、社会与真理方向背道而驰(或者偏离真理的方向),&/p&&p&2、追求真理的人会处处碰壁,&/p&&p&3、大自然是遵循达尔文进化论的,(背离提示3)&/p&&p&4、大多数曾经想要追求真理的人要么被同化要么被灭亡,。&/p&&p&四点假设的前提是:真理存在&/p&&p&真理存在,以及随之产生的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也就是提示2&/p&&p&相对真理是指在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正确认识,它是对客观世界近似的、不完全的反映。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在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真理。&/p&&p&“完全”、“永恒”意义上的真理是绝对真理。题主认为绝对真理的方向是终极关怀和彼岸意识。&/p&&p&终极关怀,源于人之存在的有限性,源于人之企盼生命存在的无限性,它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这是万物灵长——人类独具的哲学智慧,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类超越性的生死价值追求。&/p&&p&“彼岸意识”,指为人类对于未知世界或者虚构的另一个世界的向往和美好寄托。是一种心理寄托。也就是类似于基督教的天堂。人们认为自己生活的世界存在种种问题,虚构了一个美丽的世界。&/p&&p&题主又规定了提示3:&/p&&p&请不要把他人的已知的理论当成绝对真理,因为绝对真理是未知的,追求 就是靠近绝对真理,而不是复制已有的相对真理并进行崇拜&/p&&p&题主规定了条件&/p&&p&1、绝对真理未知,&/p&&p&2、世界现存理论≠绝对真理,&/p&&p&&br&&/p&&p&二、推论&/p&&p&&b&所以粗线了第一种推论A&/b&&/p&&p&先打破所有宗教教主提出的天堂地狱为主导的生死观。打破现有的各宗教梭建立的道德观体系。打破现有的哲学、玄学等逻辑思维体系。我们发现:&/p&&p&天堂地狱只是为了宗教统治而设立,彼岸意识是认为设立的。&/p&&p&人的生死没有任何意义。&/p&&p&道德观的建立与维系,只是人类集体社会的需要。&/p&&p&世界是无规律的。&/p&&p&真理的存在只是人类对于宇宙终极真相的思考与假设。&/p&&p&&b&真理不存在&/b&&/p&&p&题外话:古时候有个人叫老子,他不说真理,说无。&/p&&p&&br&&/p&&p&现在我们不采用这种推论,换一种思考方法&/p&&p&假设:绝对真理是绝对存在的,世界有唯一的“一”来解释一切,人类追求真相就是寻找这个一。&/p&&p&&b&所以粗线了推论B&/b&&/p&&p&存在一个永恒,完美,完全的东西。我们暂时定义这个东西叫“上帝”、“真主”。&/p&&p&有了这么个东西,便终究有一天,有人会发现这个东西,暂时定义这个人叫“耶稣”、“佛主”。&/p&&p&这个人发现了这个东西,告诉了大家,用这个真理可以解释一切。&/p&&p&按照真理做,必然会创建一个完美的世界,暂时定义为儒家“天下大同”的世界。&/p&&p&我们有一个完美的理论,建设了一个完美的社会。&/p&&p&假设1、真理最终指向永恒,我们建设的社会便会一直存在下去,永远完美滴存在下去,永远也不会灭亡。这种社会存在本身,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基督教的天堂)&/p&&p&假设2、真理最终指向灭亡,我们掌握了真理,便可以避免灭亡。所以同假设1&/p&&p&假设3、真理最终指向灭亡,无法改变,我们建立完美社会便只是为了灭亡而存在。(类似古兰经的审判日)&/p&&p&如此真理“一”:“上帝”、“真主”是否有存在意义?&/p&&p&既然真理绝对存在,那么&b&真理存在本身毫无意义&/b&,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p&&p&&br&&/p&&p&假设真理不在这个世界在“彼岸”&/p&&p&&b&那么粗线了推论C&/b&&/p&&p&真理只有人死后才能发现,完美社会只有死后才会出现。&/p&&p&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活着?&/p&&p&我们生存是为了死后能见到真理,&/p&&p&生存是为了死亡。&/p&&p&寻求真理的人应当死亡。&/p&&p&假设(按照宗教说法之一):真理规定自杀的人,杀人的人不能进入完美社会,不能见到真理。&/p&&p&那么我们已经找到了寻求绝对真理的唯一方法:不自杀,不杀人,自然死亡。&/p&&p&所以,人类追求真理是瞎折腾。&/p&&p&&b&追求真理的行为没有意义。&/b&&/p&&p&&br&&/p&&p&三、回答&/p&&p&回答题主的问题:&/p&&p&按照推论A:&/p&&p&真理本身不存在,追求真理的人在追求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不如不追求。&/p&&p&按照推论B:&/p&&p&真理本身无存在的意义,只是因为它名字叫真理,叫人们追求而追求。那么追求真理的人便毫无意义,不如不追求。&/p&&p&按照推论C:&/p&&p&追求真理行为本身毫无意义,不如不追求。&/p&&p&题外话,古时候有个人叫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p&&p&问题①根据假设,你会继续追求&a href=&///?target=http%3A///safecheck/index%3Furl%3DrN3wPs8te/pL4AOY0zAwhz3wi8AXlR5gsMEbyYdIw60kIEk2xcIx%2BUPN8/aoA8WEt6XyibVFgk4fbLMgytUg5Z4Q4OO30Ri8SAtVjSx1NjJY8K44RtEayIqwCdFfv6ugkvm1kH515JYwjZ/kAav9Za5GbXcMEIxmH0GiGygyU80POozIcDjrdXRyJ6BQ3YlJXrW/TeIRjQgwPGbuJnYGNA%3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真理&i class=&icon-external&&&/i&&/a&,还是放弃真理顺应社会?&/p&&p&根据假设,放弃真理,顺应社会。&/p&&p&问题②如果追求真理会让你变得越来越穷,而顺应社会会让你慢慢变得富有,你选择哪个?&/p&&p&根据假设,顺应社会。&/p&&p&问题③假如一个人救了一群人,这群人把这个人当谋害者杀了,并从历史上消失,你怎么看待这件事?&/p&&p&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p&&p&问题④阶级社会的既得利益者通常会被自己已经拥有的物质所蒙蔽,例如很多人有地位了之后就开始跟在霍金后面说了,他们居然说“哲学已死”。所以当你真的有了足够的社会立足能力,你会去追求真理吗?&/p&&p&根据假设,不会。&/p&&p&&br&&/p&&p&四、洗脑时间,不想看可以跳过&/p&&p&道家从来不说真理,因为真就有假,道家说道。&/p&&p&求道的过程叫修道。&/p&&p&得道得出啥了,谁也不知道,只有道经流传了下来。&/p&&p&求道需要:侣地法财。所以修道需要钱,还需要学费,需要买地,需要人。都离不开钱。&/p&&p&所以,现阶段,求财就是求道啊&/p&&p&&/p&&p&&/p&&p&&/p&&p&&/p&&p&&/p&&p&&/p&&p&&/p&&p&&/p&&p&&/p&&p&&/p&&p&&/p&
泻药题主的问题感觉好恐怖。逻辑思维之严谨,在知乎小白,大师越来越多的今天,值得赞扬。 一、已知题主问题有四点假设:1、社会与真理方向背道而驰(或者偏离真理的方向),2、追求真理的人会处处碰壁,3、大自然是遵循达尔文进化论的,(背离提示3)4、大…
物理学的「真理」是和实验一致。&br&数学的「真理」是自洽。&br&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的「真理」是在自然选择中活下来、活得好。
物理学的「真理」是和实验一致。 数学的「真理」是自洽。 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的「真理」是在自然选择中活下来、活得好。
首先,宗教的核心还是不同的。佛教,是缘起无我论,不先验性的假设一元多元的“元”。一神宗教,一般安立这种元,但是对这个“元”的认知,则有是否有人格、人格存在是什么形式、是N位一体还是独一无二等区别。还有各种二神,多神.............就更不一而足。&br&至于说宗教为什么要有宗教的形式。&br&假设一个情境,一个人,自认为见识到了宇宙的真相,然后默然,自守一生。百年之后,你不会知道这个人的存在了,也不会了解他所发现的真相。&br&情境二。 一个人,自认为见识到了宇宙的真相,然后广泛的为他人宣说,逐渐有了追随者,但是他禁止任何对其语言的记录,禁止他的追随者互相沟通联系,他对其追随者的行为也不作任何和其他世人不同的要求。那么百年之后,他的追随者们没有可继承的思想,没有可交流沟通的团体,也没有自身独特的行为模式。于是这个思想随着追随者们的死亡也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了。&br&情境三。一个人, 自认为见识到了宇宙的真相,然后广泛的为他人宣说,逐渐有了追随者。他允许追随者记述自己的言论,然后通过追随者们互相之间的沟通联系加以传播,他对宇宙真相的认知不同于他人,因此认识论所导致的行为模式也就与世人有所差别,他的追随者接受了这些思想,也就同样的遵循了这些行为模式。在其百年之后,记载的言论就成为了宗教的经典,追随者们的沟通联系也就形成了教团形式,特殊的行为模式也就成了戒律。&br&于是就产生了我对此的认识,我们看到的宗教形式,经常并不是刻意的包装,而是人择的结果。没有宗教形式的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而在宗教兴旺的地区,这当然可能是一个大家习惯性的认知,主动的成立教团,记述经典,设立戒律。因为凡是宣说者,多半都希望真理的传播能传播的更广泛,更久远。&br&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知道,宗教不是活在真空中,周围的世界千姿百态,凡是存续下来的宗教,必然会和所在时间、信众、所在社会环境形成的道德、法律、人文环境形成互动,如果彻底不容于世,也就会被消灭。传承的足够长,经过了世事变迁,一个宗教中所容纳的各种互动产物可想而知的多。不过,对于信仰的核心,有生命力的宗教都是会清晰的将其和周围闪烁的晕华做清晰的区隔,否则被彻底世俗化的宗教也会因为失去其本身特有的内涵而逐渐泯灭。
首先,宗教的核心还是不同的。佛教,是缘起无我论,不先验性的假设一元多元的“元”。一神宗教,一般安立这种元,但是对这个“元”的认知,则有是否有人格、人格存在是什么形式、是N位一体还是独一无二等区别。还有各种二神,多神.............就更不一而足…
在epistemology入一点点门,上第一节第二节课就会知道,&b&knowledge entails truth&/b&. Traditional analysis of knowledge认为知识是true beliefs couple with good enough reason. 笛卡尔认为不仅如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beliefs百分之百的确定才可以称之为知识。&br&总之,knowledge是一种特殊的belief,belief只有是truth才可能是knowledge(当然仅仅是truth还不够)。&br&题主想多了。&br&&br&至于其他题主说的,JTB还真不一定是死路&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c0e54d5a2d192a295c223a& data-editable=&true& data-tip=&p$b$c0e54d5a2d192a295c223a& data-hash=&c0e54d5a2d192a295c223a& data-title=&@沙忽略& data-hovercard=&p$b$c0e54d5a2d192a295c223a&&@沙忽略&/a&&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0ebdb63c018be0cdd36e2c& data-editable=&true& data-tip=&p$b$0ebdb63c018be0cdd36e2c& data-hash=&0ebdb63c018be0cdd36e2c& data-title=&@廖波& data-hovercard=&p$b$0ebdb63c018be0cdd36e2c&&@廖波&/a& , Gettier problem基本可以证明traditional analysis of knowledge是【不够】的,或者说对于可以作为justification的条件是错误的,然而Cartesian suggestion把certainty作为条件加上至少可以解决Gettier problem &br&(就算可能有其他问题)。不过我倾向于认为沙忽略后面的分析相对靠谱(不包括海德格尔那块),同时internalist和externalist之争在我看来很没有必要。&br&&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69de56ecc507eac5007829& data-tip=&p$b$69de56ecc507eac5007829& data-hash=&69de56ecc507eac5007829& data-hovercard=&p$b$69de56ecc507eac5007829&&@怀剑&/a& 批评的是,我没有把truth不一定是knowledge/belief说清楚。然而后面的我有点没看明白。根据我对汉语的理解,逼真性指的是justifiedness吧。以及我确实不认为存在科学知识。&br&简单的说,kno truth doesn't entail knowledge.
在epistemology入一点点门,上第一节第二节课就会知道,knowledge entails truth. Traditional analysis of knowledge认为知识是true beliefs couple with good enough reason. 笛卡尔认为不仅如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beliefs百分之百的确定才可以称之为知识…
烧瓶里的小人并不是人,最开始应该相当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知识聚合物,伪神,所以不应该用人的眼光来看待它。&br&&br&人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即使拥有无限体力,不用休息不会痛这种单独拎出来好像很了不得的能力,也还是想要回可以感受温暖的肉体,吃着好友烤的苹果派,和爱人一起老死吧。(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灵魂容器排斥的事情) 那么反过来,作为智慧的产物,烧瓶中的小人抛弃七情六欲,追求神,即真理,好像也没什么不可理解。&br&&br&因为它不是人,所以对人类也不必讲什么人权义务,看待人类就像人类看待养殖场的经济动物,圈养大批,然后定时屠宰。人类不也经常为一些无聊的原因浪费粮食么。事实上,如果差别太大,屠杀跟本不需要理由,走路上一个不小心都可以踩死一窝蚂蚁。但它低估了人类也高估了自己。强大的人类可以和人造人单挑,不那么强大的人也没到像牲畜那样坐以待毙程度,而烧瓶小人费了四百年,苦心经营一个国家,呃,可以这样说吧,感觉怪怪的…也不过只打开一个星球门而已,要知道宇宙有多大啊。&br&&br&所以这个所以烧瓶小人是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追梦之物,它不需对人类负责,不会对杀人有负担,但它确切无疑的是人类的敌人,理应做好被全人类吞没的打算。&br&&br&但作为人类,别说牺牲千万人,就是杀一个人都不对。对,就是那个合成女儿的塔克,他研究出了会说话的合成兽,他没有杀死他女儿,但他应受谴责。
烧瓶里的小人并不是人,最开始应该相当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知识聚合物,伪神,所以不应该用人的眼光来看待它。 人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即使拥有无限体力,不用休息不会痛这种单独拎出来好像很了不得的能力,也还是想要回可以感受温暖的肉体,吃着好友烤的苹果…
夏虫不可以语冰。&br&&br&比如各种道家的事,都是没法说的。&br&&br&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br&&br&比如男女不合,有女权,行动不畅,有自由,统治阶级瞎搞,有民主。&br&&br&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br&&br&语出伤寒论,确实可以治病。也验证了夏虫不可以语冰,会被很多人批判。&br&&br&先秦诸子,一共加起来也不过百万字,可以看看。
夏虫不可以语冰。 比如各种道家的事,都是没法说的。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比如男女不合,有女权,行动不畅,有自由,统治阶级瞎搞,有民主。 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语出伤寒论,确实可以治病…
嫉恶如仇,浩然正气,四肢健全,头脑清醒,懂自尊,明事理,爱和平,忠情义,相信科学,正视现实,不夸夸其谈,不代孕,不装睡,不浓妆艳抹,不逢人洗脚,不半生苟且,不演鹌鹑,不洒狗血,旧社会的天生克星,新世纪的五好青年 ..&br&&br&当然这都是常人亦可捕捉到的细碎清新剪影,至于..不如的希婢人..打桩投票机,想必榨干..水也是参不透的!
嫉恶如仇,浩然正气,四肢健全,头脑清醒,懂自尊,明事理,爱和平,忠情义,相信科学,正视现实,不夸夸其谈,不代孕,不装睡,不浓妆艳抹,不逢人洗脚,不半生苟且,不演鹌鹑,不洒狗血,旧社会的天生克星,新世纪的五好青年 .. 当然这都是常人亦可捕捉到…
&blockquote&对于某种事态,一旦经过自己的口中(尤其是对和事情有关的人),&br&&strong&这个事态就会向反方向发展&/strong&。&br&相似的角色还有天邪鬼,但她是位居天邪鬼之上的神灵。&br&天邪鬼只会说自己反对的事情,但她会通过自己说的事情让世界向反方向发展。&/blockquote&——《东方绀珠传》稀神探女设定文档&br&&br&感觉探女的能力是BUFF附加,正邪的能力是瞬间技能。&br&题主提出的句子阐述了一个“正邪拥有逆转的能力”的事实,把它反过来,就是“&strong&正邪不拥有逆转的能力&/strong&”。事态向此&strong&发展&/strong&,会导致正邪&strong&慢慢失去&/strong&自己的能力。&br&不过就算慢慢失去,正邪仍然拥有逆转程度的能力,只是这个“程度”在变弱。正邪再给自己逆转一下,就可以让自己逆转的能力由变弱转为&strong&变强&/strong&。&br&稀神:“欸,你的能力变强了啊。”&br&……&br&(循环往复)&br&&br&东方人物的能力后边都会加一个“程度”,意思就是能力有适用范围和大小,并不是任何情况下对任何角色都绝对适用。&br&探女的“程度”高一些,能逆转的东西应该也多一些,逆转时也轻松一些,但这么高的“程度”使得她难以开口说话。&br&正邪的“程度”低一些,能逆转的东西少一些,但是可以避免地图炮。&br&可以自己体会一下。
对于某种事态,一旦经过自己的口中(尤其是对和事情有关的人), 这个事态就会向反方向发展。 相似的角色还有天邪鬼,但她是位居天邪鬼之上的神灵。 天邪鬼只会说自己反对的事情,但她会通过自己说的事情让世界向反方向发展。——《东方绀珠传》稀神探女设…
有些生物正在你身上体会一种蹂躏弱者的快感,你浑然不知,趋之若鹜。你幻想自己古道清风,两袖不沾,却其实被泥潭淹没了半个身子。你反应过来的时候,砸墙痛哭,到那时你甚至都心存侥幸,用血穿透墙也许就是光明。然而我来告诉你真相,那时候的你已经完完全全是个懦夫,用泥土塑成的蠢猪遇水即将要化开,你甚至连扭头照照自己的力气都没有。抱歉,这就是现实。
有些生物正在你身上体会一种蹂躏弱者的快感,你浑然不知,趋之若鹜。你幻想自己古道清风,两袖不沾,却其实被泥潭淹没了半个身子。你反应过来的时候,砸墙痛哭,到那时你甚至都心存侥幸,用血穿透墙也许就是光明。然而我来告诉你真相,那时候的你已经完完全…
真理是什么?&br&&br&上周参加了破乎里几个网友组织的读书会,主题是道德经和八卦什么的。&br&主持人很年轻,讲得挺好,但是讨论一旦开始,几个老男人是真热闹,有从哲学角度讨论的,还有从文学角度讨论的,也有历史人文角度讨论的,最后还有一个搞物理学的妹子从物理学角度又提了点想法。&br&&br&我能感觉到,都是大神,破乎动不动就是清北复旦的故事可能是真的,我们讨论的虽然热烈,但是也很和谐,最后大家虽然角度不同,但是关于哲学,我们居然达成了一致……&br&&br&那就是人活着是没有意义的……&br&&br&&br&都特么没有意义了,你还真理……
真理是什么? 上周参加了破乎里几个网友组织的读书会,主题是道德经和八卦什么的。 主持人很年轻,讲得挺好,但是讨论一旦开始,几个老男人是真热闹,有从哲学角度讨论的,还有从文学角度讨论的,也有历史人文角度讨论的,最后还有一个搞物理学的妹子从物理…
&p& 为什么明明觉得没好处还想去做?&/p&&p&这是现象,&/p&&p&用心理学的话说,这是表意识。&/p&&p&用佛教的话说,一个很粗浮的念头,&/p&&br&&p&其实你真正的想法,心理学叫潜意识,佛教管这个叫细念,&/p&&p&是隐含在这个念头之下的更深的不被察觉的想法……&/p&&p& 为什么明明觉得没好处还想去做?&/p&&p&——虽然知道没好处,&b&但是做了其实也没啥&/b&,所以可以做。&/p&&br&&p&被自己没有察觉的细念哄骗,这就叫自欺。&/p&&p&其实自己真的就是这么想的,但是自己不察觉。&/p&&br&&p&叶的离去,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p&&p&背叛的原因无外乎两个,要么预期收益太高,要么背叛成本太低……&/p&&p&如果追剧的成本从熬夜的伤害换成一枪崩了你,你还追不追?!&/p&
为什么明明觉得没好处还想去做?这是现象,用心理学的话说,这是表意识。用佛教的话说,一个很粗浮的念头, 其实你真正的想法,心理学叫潜意识,佛教管这个叫细念,是隐含在这个念头之下的更深的不被察觉的想法…… 为什么明明觉得没好处还想去做?——虽然…
谢邀!&br&&br&“真理是否越辩越明”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真理”的确存在。&br&--这个前提成立么?&br&&br&我认为&b&&u&绝对&/u&&/b&真理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人看事物,都是从自己的立场观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所以一件事物如果通过人的表述表达出来,必然是带有个人的立场和喜好的。甚至是事件的亲历者,有依然会因为观察角度的问题,而无法彻底还原事件的全貌,甚至根本说不清楚自己经历了什么。&br&&br&所以如果不存在绝对的“真理”,那么“越辩越明”是不是就不成立了呢?&br&&br&也不尽然,“越辩越明”的,应该是追求真相的理念和思路。人不是生下来就能明辨是非的,就像我们不是生下来就能熟练掌握语言文字的逻辑一样,必须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来熟悉把握这些技能和尺度。而对于真相的追寻的技能,就是我们的理念和思路,也就是在辩的时候,努力要去实践掌握的东西。&br&&br&因此在辩论时,最好不要陷入对结果的追求,除非结果关系到你和他人的终身幸福,而是应该以锻炼端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提高逻辑能力为目的。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辩论。&br&--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忽略回应很多评论的原因:没必要为了一些为辩而辩的东西,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除非这两样你有大把的可以来浪费。
谢邀! “真理是否越辩越明”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真理”的确存在。 --这个前提成立么? 我认为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人看事物,都是从自己的立场观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所以一件事物如果通过人的表述表达出来,必然是带有个人的立场和喜好的…
你进了一个女生宿舍,你看见A女生桌子特别干净东西摆着整整齐齐,B女生桌子上乱七八糟。你调侃B女生几句,嘿你看人家A多爱干净。你根本不知道平时都是B女生打扫宿舍卫生,A女生就算拿起扫帚也就是把自己桌子底下的垃圾扫到别人桌子下面。 &br&&br&&br&&br&你在网上看见一个关于明星的励志故事,TA因为NG次数太多曾被某个导演扇了一巴掌又励志要变得强大,TA曾经连续三天三夜没睡赶戏,于是你感动得哭了。你根本不知道TA曾经为了“上位”背后捅朋友刀子,你根本不知道TA被潜规则了多少次。 &br&&br&&br&&br&你每次跟你妈说你要买件衣服,你妈都说,买!要买就买好的!别为了省几百块钱穿的不舒服!你爸一打电话就跟你说每周末出去吃点好的,别光图便宜,多花钱吃点 好的有营养的。你根本不知道自从你去上了大学你爸妈就没出去吃过饭了,你根本不知道你妈妈的衣服只要不破就不买新的。 &br&&br&&br&&br&你觉得你和她关系好,你见她就笑话她长的丑不是她的错,出来吓唬人就是她的错。她也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说“我丑我光荣&。你根本不知道她躺在被子里哭了多少次,你不知道她每次照镜子心就抽一下,你害她对生活中很多的机会失去信心,你害她躲在世界的角落。 &br&&br&&br&&br&你觉得她是你的开心果,你觉得你比她优秀,你觉得她特别爱你,你觉得她不会走,于是高高在上得活着,贪婪享受她对你的好,每一个纪念日你都敷衍。你掩饰着自 己的一切。有一天,她走了,你还纠结一帮子兄弟骂她劈腿,你还高高在上的觉得那货凭什么离你而去。你根本不知道她爱你爱的多么辛苦,她每次在你的冷若冰霜下 强颜欢笑是有多么的难受。你特么的根本不知道她忍气吞声多久。你特么的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觉得她不会走。 &br&&br&你看见柔弱的女生痛经那你就心疼,那女生白白净净文文弱弱,会激发你的保护欲,她一在社交网络上诉苦你就嘘寒问暖。你根本不知道有的女生痛到死也强忍着不抱怨一句然后风风火火地干她该干的事,那个所谓文文弱弱的女孩其实也没有多痛,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淑女气质。 &br&&br&&br&&br&你们所有人都讨厌那个凶巴巴的年级主任,他抓到任何违反纪律的人,都会当着所有同学的面破口大骂。你们甚至偷偷把他办公室的锁堵住,把他的车带扎破。你根本 不知道他多怕你们自毁前程,他把每一个学生都当自己的孩子,为了给你们多争取几个保送名额大冬天骑着破车子跑了多少地方。 &br&&br&&br&&br&那个女孩离开她患尿毒症的男朋友了,你冷笑一声,爱情就是这样现实么,那个女孩不也头也不回地走了么。你根本不知道男孩凶巴巴地对女孩说,你要是不跟我分手,我就不做手术!你根本不知道男孩多希望有个健康的身体去构建一个三口之家,你根本不知道女孩走的时候是想着:“下辈子如果我还记得你,我们死也在一起。” &br&&br&&br&&br&别把谁想的多好, 也别把谁想的多坏。&br&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
你进了一个女生宿舍,你看见A女生桌子特别干净东西摆着整整齐齐,B女生桌子上乱七八糟。你调侃B女生几句,嘿你看人家A多爱干净。你根本不知道平时都是B女生打扫宿舍卫生,A女生就算拿起扫帚也就是把自己桌子底下的垃圾扫到别人桌子下面。 你在网上看见一个…
——&br&感谢 &a data-hash=&bb779d2ff241add48fd3d1& href=&///people/bb779d2ff241add48fd3d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Log.D& data-tip=&p$b$bb779d2ff241add48fd3d1& data-hovercard=&p$b$bb779d2ff241add48fd3d1&&@Log.D&/a& 的邀请。&br&&br&答主目前还没有足够的阅读和思考积累,还做不到有信心地,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br&&br&答主目前可以分享的是:人类的大脑中有些先天就具备的心智模式。比如,不喜欢被别人批评;害怕被身边的人孤立;下意识地凭直觉给一件事归因而不是靠逻辑推理,更不要说靠统计分析去归因了;喜欢看新鲜猎奇的媒体文章而不是严谨但形式单调的科学论文等等。。。&br&&br&这许许多多的先天的心智模式,综合到一起严重阻碍了一个人理性地认识身边发生的各种事件。如果把接近真理比喻为一项运动,那么由于这些先天的心智模式干扰人类的判断,追求真理的运动会其实不是正常的奥运会,而更像是。。。残奥会。&br&&br&了解了人类心智模式的天然限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努力克服这些限制的基础上,再多努力一些。到目前为止,答主把自己个人一直以来的努力加到一起,仅仅是明确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因为积累不足,目前也只能读懂一些科普文章,在阅读特别严谨的科学论文时还是想跳过公式和统计图表的部分。而且答主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下意识里倾向于把人们的平均思维水平想象得更低一些。这些都是答主自认为比较靠谱的信息,但还谈不上真理。。。&br&&br&&b&真理是什么?&/b&答主说不清,不过答主可以摘录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542266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设计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一书中的说法,看是否能给题主一些启发。&br&&br&&blockquote&&... our brains interpret the input from our sensory organs by making a model of the world. When such a model is successful at explaining events, we tend to attribute to it, and to the elements and concepts that constitute it, &b&the quality of reality or absolute truth.&/b&&&br&&br&“……我们的大脑通过为世界建立一个模型的方式去解释来自我们的感觉器官的输入。当这个模型能成功解释许多事件时,我们就会把&b&现实的本质或绝对真相&/b&归因于这个模型,以及构成这个模型的元素与概念。”&/blockquote&&br&&b&怎么算是掌握?&/b&这个答主也需要再想想。上面的文字只是给出了一个思考方向,并不等于给出了有自信的回答。&br&&br&参考资料&br&&ul&&li&关于【先天就具备的行为模式】背后的科学研究,推荐阅读这篇文章 &a href=&///?target=http%3A////escape-from-your-shawshank-part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逃出你的肖申克(三):遇见20万年前的自己&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关于【害怕被批评,害怕被身边的人孤立】背后的科学研究,推荐阅读这个答案 &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人都有弱点和黑暗面,为什么人们又习惯于惧怕暴露脆弱的一面? - 吴笛的回答&/a&&/li&&li&霍金原文的翻译是答主给出的,相关的博客文章在这 - &a href=&///?target=http%3A//pimgeek.github.io/zim/%25E7%25AC%%25AE%25B0%25E5%25AD%%25A1%25A3/E6%2596%25AF%25E8%E8%258A%25AC-%25E9%259C%258D%25E9%E8%25B0%%25A6%%25BD%%25A7%25A3%25E9%E7%258E%25B0%25E5%25AE%259E-%25E4%25B8%258E%25E6%25A8%25A1%25E5%259E%258B%25E7%259B%25B8%25E5%%25E7%259A%%25AE%259E%25E5%259C%25A8%25E8%25AE%25B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斯蒂芬-霍金谈如何解释现实&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如果希望顺便了解霍金的宇宙观,请移步B站,观看纪录片 &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78124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史蒂芬·霍金 之 大设计&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
的邀请。 答主目前还没有足够的阅读和思考积累,还做不到有信心地,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 答主目前可以分享的是:人类的大脑中有些先天就具备的心智模式。比如,不喜欢被别人批评;害怕被身边的人孤立;下意识地凭直觉给一件事归因而不是…
无为有时有还无这句话,还是非常高深的,意思就是无和有某种时候是一样的,什么时候呢?比如“无卵用”和“有卵用”,意思其实是一样的。&im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src=&/b0cda3af4b21da66ddb42c93cf8a54f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b0cda3af4b21da66ddb42c93cf8a54fa_r.jpg&&
无为有时有还无这句话,还是非常高深的,意思就是无和有某种时候是一样的,什么时候呢?比如“无卵用”和“有卵用”,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这里的真理,只应表现为相对的正确。&br&
我从另一个角度说,全部思想史中最初产生的具有真理性的思想,可能都只体现为蒙昧状态中少数人甚至个别人发现的新突破,他往往会遭致反对或不被接受,然后成为常识。同时新的发现又在孕育之中,然后再由少数人或个别人突破,形成一个不断超越不断被反对不断成为常识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是对的。&br&
这里的真理,只应表现为相对的正确。
我从另一个角度说,全部思想史中最初产生的具有真理性的思想,可能都只体现为蒙昧状态中少数人甚至个别人发现的新突破,他往往会遭致反对或不被接受,然后成为常识。同时新的发现又在孕育之中,然后再由少数人或个别人…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理是否存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