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的市场做电商不好做,但其实市场挺大的,有谁有秒招

做农村电商,你真的了解农村吗? - iDoNews
> 做农村电商,你真的了解农村吗?
做农村电商,你真的了解农村吗?
12月25日这一天,有家纸媒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电商差异化竞争:京东下乡刷墙,阿里出国行善》。这篇文章被多家门户的科技频道转载,看上去挺受追捧。可我却感觉这文章哪里不太对劲儿。哪里不对劲儿呢?对了,淘宝最近也在大规模的搞电商下乡运动,所以这篇文章的所谓“差异化”有些站不住脚。看来,这文章的作者可能不是太了解农村电商的现状。
写文章的,不了解农村情况,文章就有可能会出现偏差;电商们呢,如果不了解不了解农村情况,如何做好农村电商呢?
说到写文章,前几日我写了一篇针对阿里巴巴要下乡的文章《》。内容不算全面,但也算真实。有位网友可能很不认可我的观点,留了几句言,这留言语句不太通顺,但我们应该看得懂,所以我把留言照抄如下:“一堆废话,你说的这些东西像别人都不知道一样。电商们掌握的这些情况肯定远远不止你说的这些。举个简单的例子,农村是年轻人才是主要目标群体,各地区农村的电脑、互联网的普及率问题,网上银行的支付问题(让农民开通网上银行没那么容易),电脑操作的使用问题,大爷大妈家庭主妇们的电脑认知问题,农村家族电脑里往往都是养病毒的肉鸡。”
我很感谢这位网友的留言,他(她)让我开拓了思路。如果是他自己这么想的,那作为个人观点还算不错。但如果电商真的是按他说的这么想的,那我窃以为电商考虑得不太周全。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今也算在农村生活,应该算是稍微了解农村的。所以,我很想把我了解的一些农村情况摆出来,看看电商是否想到了这些。
这里先声明,我这里所说的农村,是狭义的农村,不包括县城在内的纯农村。没有入口,确切的说没有电子购物的人口,那电商则无从谈起。农村发展电商,农村老龄化、青壮年流向城市、空心村等人口问题是制约电商发展的根本问题。2011年有一个数据,当时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达到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百分点,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这个数据,一直被引用至今。而如今过去几年,想必情况不会有太大改观。而由于青壮年劳力转向城市务工,目前绝大多数村庄的农村人口构成基本上“老弱病残”,驻守者多为老人、孩子和身体不好的人,很多地方连壮年妇女都出去打工了,这就导致了农村空心村的不断出现。这种状况,甚至使不少村落消亡。据人民日报报道说,“最近10年来,我国每天有近百个村庄消亡。”同时,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不少年轻人更加热衷于城市生活,很多农村年轻人即便是没有走外出上学工作的路子,也开始走进县城买房的路了。
我的老家,是个小村子,从我记事起就有不到500口人。但我如今已近不惑之年,村子的人口还是不到500口人,甚至有减少的趋势。虽然这里有计划生育的因素,但也不得不“归功”于人口流失。有好事的老人算过,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进入县城的人家有三十多家,这还不包括上大学、在外地工作的人。如果我的村子是特例,那您不妨去农村看看,看看农村真实的人群现状。
所以,如果电商真的天真地以为、希望、未来发展目标的话,那就有失偏颇了。因为,农村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当然,他们要认为县城也属于农村范畴的话,我们就另说了。不过,我始终认为县城已经有了小城市的特色,应该跟纯粹的村落区别对待。现在的趋势是,农村的年轻人在未来只能是越来越少,中年人或许只有农忙或者白天打工回家后才在农村,而老年人则会越来越多。这种人口构成状况,该进行怎样的电商布局和引导呢?我想“刷墙”的手段未免太单一了吧。
据说,京东自己的物流已经能延伸到村一级单位了,而阿里巴巴也要向村一级发展,这都是好状况。可要知道,在我们那里,很多县城的超市把连锁超市也开到农村了,邮局、信用社也在各村有了代理点。而前几天,我去县城的某家电连锁商场(它同时也经营电商)看笔记本,店员告诉我说,实体店里商品的卖价要比他们自己网站的报价还要便宜一些。而这家商场的物流,是可以把大宗家电送到每一个村子的。这些状况,京东、阿里巴巴们知道吗?
其实呢,。因为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和农场化的流行,一些土地经营者已经接近于企业主,进行电商活动不在话下。难点在于买进来的电商活动,“人”是个大问题。所以我想建议那些想进军农村并且自以为了解了农村的人,还是先了解农村情况,再考虑如何做好农村电商吧。当然,我了解的也可能并不全面。
注:本文首发iDoNews 专栏,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正在加载......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农民做电商&需要怎么帮(大数据观察?关注农村电商(上))
本报记者&&祝大伟&&潘俊强&&张&&文
日04:44&&来源:
  数据来源:商务部、阿里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本期统筹:吴燕  制图:李姿阅  这两年,“互联网+”的春风,吹皱了广袤农村的一池春水。眼下,很多农民不仅学会了网购,还做起了电商。红土地、黑土地、黄土地,纷纷接入“互联网+”快车道。据农业部预计,2016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总额可达2200亿元,同比增长46%。曾经闭塞的山村,用山野最淳朴的味道敲开城市的大门,为贫困的人们换来脱贫的希望;曾经愁卖的农户,将枝头最新鲜的收获销往远方的市场,为致富的梦想增添腾飞的翅膀。  “互联网+三农”,重构农村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这一进程离不开农村电子商务的助力。网络上闯荡的农民兄弟,正紧紧追逐着市场的需求变化,卖土货、卖手工,卖出了传统产业新活力;卖休闲、卖民宿,卖出了第三产业新天地。  今天,我们就走进3个村庄,结合大数据,看看如今农民做电商,最需要哪些帮衬。&  ――编&者&   村官给力&农户得利  数据显示:有大学生村官的村庄电商密度是无村官村庄的2倍;在家庭特征类似的条件下,村官可提高家庭收入6000多元。  在吉林省辉南县样子哨镇太平沟村,农民季鹏程创业做煎饼,去年8台机器,今年年初投入10万元又置办了6台机器。“最初,卖煎饼主要是对外批发,曾经只能卖10元一斤,产量不小利润不高,都要做不下去了。”如今,季鹏程却在网上把煎饼卖到38元一斤。  转变思路做电商,季鹏程感谢“贵人”――样子哨镇常兴堡村的大学生村官贺业行。  贺业行是样子哨镇上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村官。2015年初,贺业行研究了半年多,自学开网店,把当地的土特产榛蘑、木耳、婆婆丁茶叶等在网上销售。  一来二去,贺业行搞电商在镇上有了名气。太平沟村村支书找到贺业行,请他帮村里的合作社做电商。太平沟村的果蔬合作社有自己的品牌,经营着20公顷的果蔬园,产品有葡萄、香瓜、草莓,还有泥鳅等。  “比较了不同的平台,我们感觉‘微商’更容易打开销路。朋友推荐朋友,就有了口碑。”年前,贺业行在微信上把镇上几个村子的小笨鸡全卖光了。“起初,庙前堡村温大爷家养了20多只小鸡,找到我们要在网上卖。在朋友圈和微店上分享后,订单就停不下来了。”  做起电商后,贺业行出去学习,到任何地方,头一件事就是加朋友圈。“合作社、农场主、大学生村官都是我接触的‘客户’。朋友圈一圈套一圈,慢慢就做大了客户群。”  原先农民在街边叫卖的葡萄,如今卖出新花样。“微信拍照分享,让大家认领。”去年,微信网友120元认领一棵葡萄树,一栋大棚400多棵葡萄树,算下来,就是4.8万多元的收入。电商做出了成效,贺业行走村串户去讲课,培训新型农民发展电商。  “太平沟村果蔬合作社的电商做得好,周边来务工的农民看在眼里,自家有啥要卖的,首先就提供给合作社网上销售。”贺业行把样子哨镇下面各个村屯的特产整合到合作社品牌里,通过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各种土特产还搭配组成了“套餐”。  要想致富&得先修“路”  数据显示:有宽带村庄的电商密度是无宽带村庄的2倍;与最多只有一条道路的村庄相比,多条道路可提高农民家庭收入1.23万元。  “2016年,俺们村网上草柳编工艺品销售额就达到3亿元。”互联网让村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手艺卖火了,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湾头村的村两委成员安宝忠很是兴奋。现在,湾头村每家每户都在从事与草柳编有关的买卖,有的在网上卖、有的搞编织,还有的专门四处打捞蒲草等原材料。  2005年,网购兴起,村民们开始买电脑、装网络、学技术,做起了网络销售。安宝忠也成为村里触网较早的村民,如今他已是博兴县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  “都说上了互联网,就等于进了一个无尽的大市场。”安宝忠回忆,“开始也没觉得网上销售有多厉害,感觉还不如线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网速度太慢。“跟顾客网聊谈交易,经常掉线。”安宝忠说,实时交流卡壳,等恢复了,顾客已经跑到别的卖家买完了。“那时候,好几户用一根网线,上网肯定不会快。”  改变发生在2007年。博兴实施网络入口工程,给湾头村的农户家免费安装了宽带。“沟通效率一下子高了,我的网店现在一个月能卖四五百单。”安宝忠笑呵呵地说,“村子的草柳编线上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70%。”  “现在更方便!村里无线网全覆盖,在哪都能交易。”如今,村里的移动端交易已经超过了电脑端。博兴县累计投资2.8亿元,在全县建设4G基站610个,4G移动信号全覆盖。  现在,村里驻扎了26家快递公司、3家物流公司,都是上门取货,方便、快捷又高效;异地网购3天到、同城网购24小时送达。县里累计投资13.2亿元,新建改造公路1300余公里,农村硬化公路通到家门口。  给力的基础设施也吸引了50多位大学生。“他们点子多,懂得年轻人喜欢啥。”安宝忠说,从事草柳编的农户按照他们的设计生产,产品格外好卖。  最近,村子里正在升级电网。“电商越来越多,用电越来越多,免得超负荷停电给大家造成损失,这事得提前做。”安宝忠说。  民宿触网&服务跟上  数据显示:农村在线旅游居农村服务型网络零售行业首位,占比达到38.52%。  一到假日,“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北民居就火了。  “起码要提前一周上网订。”罗文川翻看着满满一摞的网络订单告诉记者,自从几年前他把自家的民宿放上网,就从来没有为生意发过愁,去年的网上订单甚至占到接待总量的一半,还有不少国外的游客前来光顾。  白墙灰瓦,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菜园里,桃树、小菜长势喜人;村旁石桥下,溪水潺潺……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画卷,便是罗文川所在的四川南充市西充县凤鸣镇双龙桥村新村综合体。据凤鸣镇镇长冯家焕介绍,这个新村综合体共有135幢川北民居建筑风格的农家新房,目前,这里的村民们均依靠经营民宿迈入年入10多万元的富裕行列。  “有山有景还不够,网络化、便利化才对得上游客的胃口。”罗文川告诉记者,村委会不仅与五星级乡村旅游酒店合作,定期派村民到酒店学习,让村里民宿走上“星级服务”的路子,而且积极对接电商平台,让游客能方便快捷地订房消费。  “网上能展示民宿的细节图片,还有评价系统,顾客网上下单,既方便又省心。”村民向秀丽自从把民宿“触网”,生意越做越火。目前全村超过三成的民宿已加入网络销售平台,网上交易额每年超过200万元。  “服务质量好的才能触网,不能滥竽充数砸了村里的招牌。”冯家焕告诉记者,目前,西充县为发展乡村旅游已建成多个新村综合体,为将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融合,该县将分区域建成44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和500个村级电商驿站,为民宿旅游“触网”提供基础保障。  “触网”销售增加了村里收入,钱袋子鼓了的双龙桥村投入资金平整田地、修河道、挖蓄水池……如今的村子里,干涸的小溪变成水量丰沛的小河,低洼处变成水草丰茂的人工湿地,彩砖铺就的步行道曲折延伸,玫瑰、玉兰、樱花、波斯菊等花卉次第盛开。  “等攒够钱,再修一栋民居!”盘算着去年的收入,罗文川心中有了新打算。
  《 人民日报 》( 日
(责编:刘军涛)
快递迟迟收不到? 十三五规划要求重点城市间48小时送达快递包裹为啥有时迟迟收不到?陌生的包裹是否安全?海量快递包装会不会污染环境?关于这些疑问,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的《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给出一些答案。
江苏省人民医院:被砍伤医生已脱离危险日上午8时30分左右,一年轻男子窜入该院外科楼11楼肝移植中心二病区,持刀将该院肝脏移植中心副主任孙倍成教授刺伤。170被浏览52127分享邀请回答9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7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电商市场规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