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固态硬盘安装在哪里的NVMe M.2 SSD的要装在哪里

[硬件求助] 怎么在nvme m.2 ssd上装系统?
有童鞋在m.2上装过系统吗?进了win pe检测不到m.2 ssd技嘉(GIGABYTE)AORUS Z270X-GAMING 7 主板 (Intel Z270/LGA 1151)三星(SAMSUNG) 960 EVO 250G M.2 NVMe 固态硬盘
我记得用安装盘光盘启动才能装,U盘启动也可以。
uefi启动直接安装win10
PE装系统是什么鬼!难道不是直接解压到FAT32格式U盘里直接装的吗?
为什么要PE装系统……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375656]jjjllls[/uid] ( 17:12)[/b]直接rar解压ios系统盘镜像到U盘里,U盘不用格式化,也不用deamon。轻松加愉快,美滋滋[s:ac:blink]
如果确实要用PE装系统 ,微PE最新版是支持NVME硬盘的。
说得像用u盘安装就不会进pe直接释放wim一样内核8.1以上的pe就支持nvme了
用安装版装吧,选择ssd。如果想用pe,找个支持win10的pe,你的pe版本低了。
用U盘安装过,跟一般的SATA盘上安装没有什么区别吧
[b]Reply to [tid=]Topic[/tid] Post by [uid=7665427]nolest[/uid] ( 15:32)[/b]直接装,你那盘不会比我的750还难[固态硬盘]m.2和m.2nvme的区别
求助1.如题,这两个接口有啥区别,和sata比有啥不一样。2.m.2nvme我在狗东上只看到一个intel 600p,这个要是好,为啥没啥厂家做这个。3.还有个m.2 2280是个啥。已经懵圈,求助,多谢
m2接口 有两种 一种走sata的 另外一种走pcie(就是nvme)的。走sata的速度跟传统sata接口的没区别,就是接口变成了m2的了。走pcie的 就是我们说的nvme 接口是m2的 性能也屌了。m2硬盘有多种长度,宽度都是22mm,所以会有22xx的命名。2280 就是宽为22 长为80mm
另外600p 是nvme的 但是性能几乎垫底,冲着五年保修买可以..注重性能就上三星pm961,缺点就是淘宝店保等于无保.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我跟你什么仇什么冤[/uid] ( 13:08)[/b]我买的三星850evo,250g,sata3。搞活动669元。只装系统和魔兽。性价比怎么样?是不是接口属于要淘汰的玩意?主机等1700x.
我用的SM961 价格稍贵 256G的700块但是那速度 那酸爽 。。。软件测试读取3G/s 开机5秒 还是算上自检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丶静心[/uid] ( 13:31)[/b]现在已经涨到800多了[s:ac:哭笑]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我跟你什么仇什么冤[/uid] ( 13:08)[/b]pm961略贵呀,那pm951呢?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uid=]我跟你什么仇什么冤[/uid] ( 13:08):[/b]m2接口 有两种 一种走sata的 另外一种走pcie(就是nvme)的。走sata的速度跟传统sata接口的没区别,就是接口变成了m2的了。走pcie的 就是我们说的nvme 接口是m2的 性能也屌了。m2硬盘有多种长度,宽度都是22mm,所以会有22xx的命名。2280 就是宽为22 长为80mm
另外600p 是nvme的 但是性能几乎垫底,冲着五年保修买可以..注重性能就上三星pm961,缺点就是淘宝店保等于无保.[/quote]1楼正解。pm961对sm961现在不再有价格优势,所以上这个级别的,sm961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面对无保货被x宝奸商一炒再炒,我的选择是[img]./mon_/9aQ2g-cwlnXcZ3aT3cSqp-zl.jpg[/img][s:ac:瞎]
960 pro这个价我选择intel 750...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1638347]瓶瓶怒风[/uid] ( 13:44)[/b]土豪劣绅!
我选择960evo或者减钱建兴t10
看用途和期望和钱,mSATA开机也是五秒。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uid=]被杀的玩家要冷静阿[/uid] ( 13:46):[/b]960 pro这个价我选择intel 750...[/quote]750能装到有独显的itx板子上吗?
M.2是接口PCIE是接口或通道,对应其他的有SATA,IDE等NVME是协议,对应其他的有AICH、RAID等2280是大小或型号,22是宽度22mm,80是长度80mm。M.2接口的硬盘宽度都是22,长度有42,60,80不等,所以就有,2280等
使用起来sata和pcie毫无区别,所以选便宜的买,容量是王道!!!关键在于能省两根线,小机箱特别需要
上960pro的土豪就不说了,毕竟是违法广告法的消费级ssdsm961是小弟,那也是Polaris黑科技主控啊。鲁大师磁盘直接跑了5w分,爽![img]./mon_/9aQ2g-bqwtKxT1kSdt-cv.png[/img]
现在M2 NVMe的盘可选的还是不少的,比如。。。[img]./mon_/9aQ2g-9nbkK27T3cSp3-i4.png[/img][s:ac:心]
我能说我intel 520装的win7还不是uefi,开机也是5秒吗?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uid=1719061]逆刃无锋[/uid] ( 22:58):[/b]上960pro的土豪就不说了,毕竟是违法广告法的消费级ssdsm961是小弟,那也是Polaris黑科技主控啊。鲁大师磁盘直接跑了5w分,爽![img]./mon_/9aQ2g-bqwtKxT1kSdt-cv.png[/img][/quote]比rd400多了一倍分数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uid=]丶静心[/uid] ( 13:31):[/b]我用的SM961 价格稍贵 256G的700块但是那速度 那酸爽 。。。软件测试读取3G/s 开机5秒 还是算上自检[/quote]你机器上是不是只装了这一块硬盘,没有HDD和光驱之类?我现在sm961+4HDD+1DVDRW,开机30秒[s:ac:汗]然后另一台G530+影驰128g ssd+1hdd的机器开机10秒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8760627]xiaodufei[/uid] ( 13:24)[/b]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只要是个ssd用起来都差不多。。。  的性能与容量爆发式的增长,令人瞠目结舌。但是在追求极致性能的道路上,SATA接口先天缺陷,导致性能瓶颈突显。破而后立,走PCI-E通道,支持NVMe协议的M.2接口SSD强势崛起,拥有比SATA&SSD更快、更强的性能表现。SATA&SSD长期居于主流地位,M.2&SSD能否挑战到SATA&SSD呢?  随着M.2&SSD价格下探,越来越逼进SATA&SSD的价格,买SSD时,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到底是选SATA&SSD还是M.2&SSD?两者优势与劣势是什么?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SATA&SSD与M.2&SSD使用平台分析:SATA&SSD旧平台通用性更强  这么年了,硬盘使用的主流接口标准就是SATA,几乎成为所有主板的标配,所以SATA&接口兼容性很强,新老平台都通用,不必要考虑平台兼容问题,这是SATA&SSD一大优势。  这么年了,硬盘使用的主流接口标准就是SATA,几乎成为所有主板的标配,所以SATA&接口兼容性很强,新老平台都通用,不必要考虑平台兼容问题,这是SATA&SSD一大优势。M.2&SSD,新平台支持率越来越高  在M.2&SSD推出之初,由于主板支持率不够,加上价格昂贵,普及率不高。现在很多人购买M.2&SSD有个误区,这东西只适合于高端玩家,买回来我的主板也不兼容。其实不是的,如今Intel&100系列、200系列主板、AMD&AM4&Ryzen&平台,M.2接口几乎成为标配。有一些高端主板甚至搭配2-3个M.2&接口,均支持NVMe协议,走PCI-E&通道。  在新平台装机,选择SSD时M.2&SSD已经不再受限的平台支持,但是老平台升级,SATA&SSD仍旧是首选。SATA&SSD与M.2&SSD:理论性能直接PK测试平台:CPU:Intel&Core&i7-7700K主板:华硕ROG&Z270内存:威刚&XPG&F1&DDR4&2400&8GB*2硬盘:512G&SSD(系统盘)测试盘:&240G&&&&台电幻影NP600&240G系统:Windows&10专业版:系统默认Storahci测试金士顿A400&240G&测试成绩台电NP600&240G&测试成绩  在持续读写上,金士顿A400&240G持续读取是479MB/s,持续写入是423MB/s,而台电NP600P持续读取是748MB/s,持续写入是769MB/s,几乎是金士顿A400的一倍。而4K性能上,各有胜负,随机4K读取性能A400胜于台电NP600&,而随机4K写入上,台电NP600实现反超。Anvil's&Storage&Utilities测试金士顿A400&240G&测试成绩台电NP600&240G&测试成绩  Anvil's&Storage&Utilities测试中,再次体现了走PCI-E&通道M.2&SSD跑分优势,台电NP600&240G总分为4564分,而金士顿A400&240G总得分仅为4012分,差距超过500分。PCMark8测试金士顿A400&240G&测试成绩台电NP600&240G&测试成绩  得益更先进的NVMe协议以及接口带宽更快PCI-E通道,在偏向于实测应用测试的PCMark&8中,台电NP600&240G存储项得分为4951分,平均处理速度为207MB/s,而金士顿A400&存储项总得分仅为4878分,平均处理速度仅为174MB/s,谁强谁弱一目了然。SATA&SSD与M.2&SSD:实际应用性能PK  在理论跑分测试中,M.2&SSD要胜于SATA&SSD,这是意料之中的事,那么在实际应用中,M.2&SSD仍旧有优势吗?启动时间:  PhotoShop启动速度用来代表各种常用软件的启动速度,而PhotoShop由于启动时需要加载的项比较多,因此启动时间会稍长于其他软件,更适合我们手动记录数据。图片加载时间:  PhotoShop导入大量高清照片,文件夹总总量为765MB、图片数量为195张,从导入开始直到全部加载成功停止计时,这一般与硬盘的读取性能有关。游戏加载测试:  大型游戏的加载速度,除了和网速、CPU性能相关以外,还与硬盘的读写性能有关C盘完全扫描一次所需时间:  在C盘盘符搜索相同的文件,记录完全扫描整个C盘所需时间。大文件所需时间:  Win速度解压大量零散文件的时候,共记790MB大小。  得益于NVMe协调,M.2&SSD能够大幅度降低控制器和软件接口部分的延迟;NVMe的队列数量也从AHCI的1,提高了64000,大幅提高SSD的IOPS(每秒读写次数)性能。从各项实际应用来看,台电NP600&240G&M.2&SSD的响应速度均胜于SATA&SSD。综合来说:推荐选择&M.2&SSD1、如果你是买SSD来升级老旧平台,比如Intel&7系列、8系列甚至6系列主板,本来就没有带M.2接口,那安安分分买块靠谱的SATA&SSD。2、如果你的台式机主板是最近100系列、200系列&主板,或者笔记本上带有M.2&接口,我推荐你购买M.2&SSD,不仅理论、实际速度都比SATA&SSD要好,而且价格还不相上下,M.2&SSD显然竞争力更足。3、尤其是一些高端用户,比如游戏玩家、设计制图、广告视频等,对于电脑硬件的性能需求比较高,硬盘瓶颈更需要M.2&SSD来解决。因为SATA&SSD性能已经无法突破600MB/s瓶颈,且随机4K性能要到顶。总结:  M.2&SSD现在越来越火,新产品也很多,价格与普通SATA&SSD相差不大,如果你新装机用户,主板上又配有M.2接口,建议你优先选购M.2&SSD,不然,浪费新主板上一些存储黑科技不说,速度快、价格与SATA&SSD差不多,没理由不选!
存储容量 接口类型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3995¥7996¥4297¥4298¥5999¥59910¥549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全新的折腾,终于体验到m.2 ssd阵列了(附安装与测试)
8627浏览 / 72回复
k管 把此贴设为精华,优秀DIY帖
  看别人折腾,总觉得不过瘾,总想自己亲自折腾感受一下。但真正轮到自己折腾了,却又觉得太累,太麻烦,有时都会有种崩溃感(一天之内,重装了十几次系统,就是那种感受)。究其原因还是自己能力不足,看样子得努力向大神们学习才行。之前一直没打算入手第六代平台,主要是因为这套平台真的太贵了。除了买U,还得买主板,买内存,实在是不划算。还好最近参加了一个试用活动,算是间接圆了第六代平台的梦。  我是真没想到第六代的平台,装个操作系统会变得这么麻烦,尤其是第一次组m.2 ssd阵列更是麻烦。(第二次就变得超轻松了。)这次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星期,总算是全部搞定。下面就分享一下这次的折腾m.2 ssd阵列过程吧。  这一堆东西里,除了显卡比较旧些,其它全是新的。&  主板的价格有些过贵,使整机看起来很不平衡。&&  这个主板,具体型号为Z170A XPOWER GAMINGTITANIUM EDITION钛金版,算是目前微星Z170主板系列中比较贵的一款产品了。它主打极限超频,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并不适合。如果喜欢折腾超频的话,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来以为板子是白色的,让网上的图片给误导了。拿到产品才知道,这明明是银色的嘛。感觉像是喷了一层银粉,有种磨砂感。&  实在是财力有限,只能入得起I5了。I7现在的价格都涨到三千元左右了,毫无性价比。原打算入盒装I5 6600K的,但是有货的价格太高,价格低的却没有货。有时就是这么纠结。在盒装与散装之间,无奈选择了散装。&&  准备用来组阵列的m.2接口SSD,型号是宇瞻AS2260,每块容量为240G,二块加起来是480G,这容量可不小。可惜不是走PCIe总线的,而是走SATA3.0总结的。&&  宇瞻ASG SSD使用的是Apacer SCPS08PH主控,它属于宇瞻科技在业界首创四核心超高效能SATA III 6GB/s高速传输闪存主控。使用了NANYA(南亚)的DRAM缓存,型号为NT5CC256M16CP-DI,显示的容量是512M。闪存颗粒编号为IP8AG5SAPH,双面共4颗,单颗60GB。&  SSD的重量非常的轻。&  这块主板有二个M.2接口,支持组m.2接口SSD的阵列。  固定时,必须用螺丝刀之类工具才行。从主板的设计来看,m.2接口SSD的长度应当有三种,分别是42mmX22mm的,60mmX22mm的,80mmX22mm的。这款宇瞻的产品是60mmX22mm的。&  在Z170主板上组阵列,我也是第一次组,下面就详细的展示一下,首先是进入主板BIOS。&  第一步先开启Windows 8.1/10 WHQL Support。&&  第二步将SATA Mode设置为RAID。&&  现在二块m.2接口的硬盘都已经正常显示,其后面也要改成Enabled模式。&  第三步:保存重启(这步很重要。不重启的话,就无法出现组建RAID的选项。)这个Intel(R)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的选项,不重启是不会出现的。(我就在这里卡了好长时间。)&  更改卷名(非必须步骤),这里使用默认即可。&  选择RAID0模式。&  将SSD状态项改为“X”。&  二块硬盘都已经改成“X”了,这时在SSD的名字后面会显示“X”。&  直接用默认的16K,据说16K比较好些。有人也说128K的比较好,这个就不清楚了。(简单原则是做系统盘用默认的“16KB”即可,做存储盘用可改为“128KB”。)然后选择Create Volume,这时RAID0阵列就创建好了。&&  到此m.2 ssd阵列设置完成,感觉比设置SATA接口的阵列更加简单。&&  开始安装系统,选择好U盘启动,(U盘里装的是win10系统)。注意,只能用win8以上的系统,用win7是无法安装的,在安装时win7,会卡在安装界面。(一直以为m.2 ssd阵列能用win7呢,浪费了半天时间。当然,有人说也是可以的装win7系统的,但我没找到相关的教程。)&&&  安装win10时,系统会自动创建四个分区。&  系统安装完成,然后就是安装驱动,测试软件什么的了。&下面是m.2 ssd阵列跑分,因为这二块是走SATA3.0总线的m.2 ssd,所以性能一般。一:win10系统自带驱动&  感觉分数不是很稳定,得分不是太高的原因,就是这二块M.2接口SSD,使用是SATA3.0总线,而不是PCIe总线。&&  再来看看其它软件的测试,在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中,持续读写速度都有所增加,不足的就是4K的读取速度有些低。&  另一款软件AnvilBenchmark的得分,它的总得分还是比较高的。二: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驱动  安装好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驱动后,默认的高速缓存模式是关闭状态。&&  安装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驱动后,列阵的总体性能明显下降。虽然持续读写分数都有所增加,4K的读取分数也增了2,3M/s,但是写入分数却降的惨不忍睹,从之前的270M/s左右,降到了50M/s左右,这个降得也太多了吧。&&  再来看看CrystalDiskMark软件的得分。&  AnvilBenchmark软件得分,都不如用系统自带的驱动得分高。难道不用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驱动更好?&&  按理来说打开回写,得分会更好看一些,但现实是很残酷的,只要在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驱动中开启回写,系统很快就会失去响应,鼠标可以移动,但无法打开文件,软件,连“开始”这些都打不开。重启后都无法进入系统。只能重装或者还原。连把回写模式关闭的机会都没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能开回写吗?为什么我开了回写,系统就失去响应了呢?这个真是不解,希望高手能解答一下,另外intel高速缓存模式中,直写与只读哪个快些?)&&  开启回写后,只跑了二次分,系统就失去响应了。可以看到,持续读写分数都有所下降,但4K的读取分数却有所增加,尤其是写入分数增加不少。但还是远不如使用win10系统自带驱动时的得分。小结:通过最新的Z170主板组m.2 ssd阵列,还是很简单的。SSD的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不过对我而言,还是有很多不解之处,例如为什么使用win10系统自带驱动时的得分,要比使用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驱动的得分表现更佳呢?在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驱动中开启回写模式后,为什么操作系统就失去响应?这些都是需要慢慢探究的。也希望高手能够解惑,不胜感激。
支持折腾!建议使用更高档的SSD如三星950 PRO,这性能还不如用SATA接口的RAID,完全没有性价比。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欢迎您,游客!请登录
一周内免登录
帐号或密码错误!
总回帖数:2 篇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2 固态硬盘系统安装分享 浦科特 M8PeG 512G M.2 NVMe固态硬盘安装实例&
查看:3156 | 回复:2&nbsp&nbsp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5000元以上
昨天客户送来一台机子要装win7系统 & 也没拆机箱盖板看 直接报价三十 ,爽快答应 & 进win8 PE找不到盘 &,拆盖看了看,原来装了一片浦科特 M8PeG 512G M.2 NVMe固态硬盘 &两千多大洋哦直接跟客户说装不了win7 &只能装原版win10 报价一百二 &砍价二十 &一百成交。。
M.2接口建议不用GHOST安装&
&一般pe里面 分区工具连硬盘都找不到
建议用原版系统镜像win10 & win7安装
&浦科特 M8PeG 512G M.2 NVMe固态硬盘 建议用WIN10安装 能自动识别磁盘
win7试过&找不到这个牌子的固态驱动&网友们说 即使装好了也发挥不出最好性能&
&有此固态安装win7经验的大虾可以分享下
win10建议下载1703 &版本 感觉兼容性好点
有win10安装版盘的直接用光驱安装就可以了
没有的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安装版的U盘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高手勿喷
1:准备一个8GU盘 &建议3.0的 为什么 一个字 快 & 快
2:下载一个win10的ISO镜像 网友推荐&&/这个网站
& & 感觉确实好
3:制作系统U盘工具&软碟通UltralSO
打开下载的系统镜像
启动-写入硬盘映像
制作好在 我的电脑 里面就是这个样子的
客户是华硕主板
按f8找到制作好的U盘启动
在pe里面找不到的硬盘 ,到这里就可以显示磁盘了
分区这里大家都懂 ,就不说了。直接上图
有些图片安装时没有拍 &有些在网上找的 &大虾们勿喷哦
到这里基本就安装完了 & 什么激活 &驱动 各位都会 就不说了 &小弟班门弄斧跟大家分享一下 &见笑咯
安装完成 &等着收米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5000元以上
华硕这片你试试
扫描二维码,安装到手机
随时随地看帖,还可查账领薪!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精华数/发帖数
累计收入:
5000元以上
哪个是网上找的图片
分区时没有拍
扫描二维码,安装到手机
随时随地看帖,还可查账领薪!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总回帖数:2 篇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 或 后才可以回帖
你知道吗?如果你想针对某个楼层发表回复,只要点击该楼层下方的【引用回复】就行啦!
删帖原因:
内容毫无意义
发布垃圾广告
涉及暴力、色情
涉及政治敏感
连续回复相同内容
连续回复纯表情
内容中包含联系方式
涉及盗版系统相关内容
或填写原因:
本论坛原则上不删帖,只对广告帖,色情帖和政治敏感帖进行排查。
温馨提示:删垃圾帖将奖励您1点经验;帖子一旦删除将无法恢复,误删或错删将失去删帖权限,请您谨慎删帖。
不扣经验 (勾选后删除不扣经验)
删帖原因:
内容毫无意义
发布垃圾广告
涉及暴力、色情
涉及政治敏感
内容中包含联系方式
涉及盗版系统相关内容
或填写原因:
本论坛原则上不删帖,只对广告帖,色情帖和政治敏感帖进行排查。
温馨提示:删垃圾帖将奖励您1点经验;帖子一旦删除将无法恢复,误删或错删将失去删帖权限,请您谨慎删帖。
不扣经验 (勾选后删除不扣经验)
为了更好的交流推广,保护帐号隐私,请先设置昵称参与交流。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下次不再提醒
送花成功,+1
您好,此操作将覆盖当前帖子内容,确定要恢复数据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是装在哪里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