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我推荐几本主要讲膝盖运动损伤怎么办和肌肉的书,最好有大腿的

运动损伤修复
我的图书馆
运动损伤修复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对运动损伤的伤害程度(包括生理上的疼痛、经济上的损失等等)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激发起来,没有达到预热效果,身体、心理未进入最佳运动状态,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等都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也是导致运动损失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过高的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自量力做高难度动作,容易发生损伤。 5)、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3、运动损伤的预防: 1)、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克服麻痹大意、冒进等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穿宽松的运动服装,衣兜里不带任何刀、钥匙等硬物,不随意搬动器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要放松,运动之后不能马上进食或大量饮水。 4)、量体裁衣,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自我保护,同学之间多多协助。
4、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伤口干净(不干净的用清水冲洗干净)者,到卫生室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或贴上创可贴即可自愈。较严重的首先需要止血,酌情采取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等方法进行处理,必要时到医院进行伤口清洗、缝合、上药、包扎等处理,以免感染或流血过多。 百度关键词——擦伤的处理,看看别人怎么处理的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致使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 处理:让受伤者坐下来,头向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或干净的软纸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如仍不止,应到医院检查、处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量出血而出现昏厥。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的损伤。) 处理:首先应该采取止血、止痛措施。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和疼痛。不能乱揉动,防止加大出血量。在受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简单处理后应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医疗处理,避免耽误治疗。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 处理: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和疼痛。在受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简单处理后应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医疗处理,避免耽误治疗。 5)、脑震荡(头部受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等脑组织受到过度震动而导致的损伤。)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百度关键词:脑震荡的症状让学生了解脑震荡的症状,以便在日后能快速的分辨出受损伤者的病症,以便及时处理。 处理: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即可恢复。对于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身体的保暖,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而造成的肢体关节部位的损伤。) 处理: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后,立即送医院请医生矫正治疗。 7)、骨折(因外力作用而使骨的完整性受破坏而造成的损伤。)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处理:首先应安抚受伤者,防止休克,注意身体保暖,立即送医院治疗。 百度视频关键词:骨折的处理,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骨折的简易处理办法,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 注意事项:一旦发生脑震荡、骨折等恶性运动损伤后,应该嘱咐身边的亲人或朋友立即拨打保险公司的报险电话,并及时拍照等,搜集出险证据,保存好在医院治疗期间的所有票据,以便康复后报销医疗费用和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 一、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防治1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指由于肌肉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1)主动用力拉伤:(如跳远时小腿后群肌拉伤;起跑时大腿后群肌拉伤等)(2)被动拉伤:(如跨栏运动时大腿后群肌拉伤;压腿时大腿后群肌拉伤等)肌肉拉伤的好发部位:肌腹、肌腹与肌腱交界处、肌腱的起止点。慢性损伤如:末端病、肌腱腱围炎、肌腹部劳损等。(1)症状与体征有明显的受伤史、疼痛、肿胀(严重者皮下瘀血)、压痛、肌肉收缩试验阳性(严重者肌肉收缩畸形,如部分断裂伤处凹陷;肌腹完全断裂“双驼峰”畸形;一端短裂“球状”畸形。)、功能障碍。(2)处理(1)肌肉微细损伤或少量肌纤维短裂时①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②疼痛严重者,可口服止痛药。③24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理疗或按摩等。(2)肌纤维大部分断裂或肌肉完全断裂者,经处理后,尽快送往医院处理。(3)预防1、要作好准备活动。2、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3、运动负荷要合理4、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2关节韧带拉伤关节韧带拉伤:是指在间接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范围的活动而引起的关节韧带损伤。2.1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2.1.1病因与损伤机制膝关节突然内翻所致(即膝关节屈曲130°-150°,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足与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2.1.2临床表现①膝内侧疼痛(局部压痛明显)②膝内侧红肿、(2-3天后)瘀血。③屈伸活动受限(半腱肌、半膜肌保护性痉挛)④若内侧韧带完全断裂,则关节间隙增宽和小腿异常外展。2.1.3处理①冷敷、加压包扎。若侧副韧带完全断裂须夹板固定。②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③按摩、理疗(3天后)、针灸等。④及早进行功能锻炼⑤若韧带完全断裂者,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手术缝合。预防①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性练习。②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③避免犯规与粗野动作。2.2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2.2.1病因与损伤机制地面不平、身体失去平衡、着地时踩到别人脚上等,使足突然内翻所致。2.2.2临床表现①有受伤史②疼痛(压痛明显)③肿胀和皮下瘀血④出现跛行或功能丧失。⑤若韧带完全断裂,则关节间距增宽,出现超常内翻。2.2.3处理①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②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③按摩、针灸、理疗、痛点注射。④及早进行功能锻炼。⑤若韧带完全短裂,经冷敷加压包扎后及时送医院手术治疗。2.2.4预防①准备活动要充分。②加强足部力量及踝关节的稳定性与协调性的练习。③完善场地设施。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3.1损伤机制(1)肌肉牵扯学说由于长期进行跑、跳类运动使屈拇、屈趾肌、胫骨后肌及腓骨等反复收缩不断地牵扯胫腓骨上的骨膜,导致骨膜与和骨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从而出现骨膜松弛、瘀血、水肿等病理性改变。(2)应力学说由于身体的重力线与胫骨中线轴线不重叠,致使身体的重力和支撑面的反作用力使胫骨的凸面处受拉力最大,从而使骨膜松弛、瘀血、水肿等病理性改变。3.2症状与体征(1)疼痛:疼痛多隐痛或牵扯痛,严重者出现刺痛或烧灼感,个别有夜间痛。疼痛部位为胫骨内侧中下段及腓骨外侧缘下段。(2)肿胀:急性期出现凹陷水肿 。(3)压痛:局部骨面上有压痛,并可触摸到硬块压之锐痛(晚期)。3.3处理(1)早期症状较轻者:①减少下肢的跑跳练习。②局部热敷和外周按摩。③弹力绷带包扎患部,并抬高患肢。(2)症状严重者:①停止跑跳练习。②弹力绷带包扎,并抬高患肢。③中药外敷、按摩、针灸、理疗等3.4预防(1)合理安排运动量,注意改进训练方法。(2)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过多进行跑跳练习。(3)要及时消除小腿部的肌肉疲劳。 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4.1损伤机制(1)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关节不稳。此时,如果大腿或小腿处于内外翻位,再突然旋转并伸直(屈曲)膝关节,易引起半月板损伤。(2)膝关节突然猛力过伸及国绳肌肌腱前后断裂,也可引起半月板前角或边缘的分离。4.2临床表现(1)有明显的受伤史(2)疼痛:由于滑膜受牵扯而疼痛,若半月板损伤没有牵扯滑膜则疼痛不明显。(3)压痛:关节间隙内侧或外侧疼痛。(4)肿胀:早期有积血和积液,慢性期有常有少量积液。(5)响声(6)绞锁(7)严重者骨四头肌萎缩4.3处理:(1)急性损伤(2)控制伤部活动,避免加重损伤。(3)肿胀明显者,可通过穿刺法抽取积血与积液。(4)采用石膏或夹板于膝关节微曲位固定2-3周。(5)加强骨四头肌的功能锻炼。(6)解除固定后,可采用按摩、针灸、理疗和中药外敷等疗法。4.4预防:(1)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2)合理安排局部的负荷量(3)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敏性。(4)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5脑震荡5.1损伤机制:头部受到暴力作用使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到震荡而出现一时性的意识和功能障碍,且多无明显的解剖病理改变。5.2临床表现:(1)精神恍惚或意识丧失(时间:数秒或30分钟不等)(2)呼吸表浅、脉率缓慢、肌肉松弛、瞳孔扩大但左右对称、神经反射减弱。(3)清醒后,短时间内反应迟钝,出现“逆行性健忘”。此外伴有头痛、头晕、恶心或呕吐等症状。5.3处理:(1)使伤员安静平卧,头部冷敷,并注意保暖。(2)昏迷者,刺激人中、内关、涌泉、等穴位,呼吸障碍者进行人工呼吸。(3)昏迷超过5分钟,瞳孔扩大且不对称,耳、鼻、口出血及眼球青紫,清醒后有剧烈疼痛、喷射式呕吐或再次出现昏迷者,说明脑组织损伤或继发颅内压增高,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4)患者清醒仍需卧床休息,直到头痛、恶心等症状完全消失。以免引起后遗症(5)伤员康复后,可用闭目举臂单足站立平衡试验来判断能否参加体育活动。预防:注意纠正错误动作,提高保护与自我保护能力,遵守体育比赛规则。二、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一)思想因素1、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2、运动中存在急躁或畏难心理。3、缺乏体育道德。(二)运动水平不够1、机体的运动能力不能满足运动的要求。(身体素质差)2、专项技术水平不高。(技术动作有缺点或错误)3、心理素质不高(三)运动负荷安排1、局部运动负荷长期过大2、一次运动量过大或连续大运动负荷训练(四)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1、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2、准备活动的量过大。3、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运动的内容结合的不当。4、准备活动与正式运动的时间间隔过长。(五)身体功能状态不良1、睡眠或休息不好。2、患病或伤病初愈。3、过度疲劳。(六)教学、训练或比赛的组织安排不当1、不遵守体育卫生原则。(循序渐进、区别对待)2、教师负责的学生过多。3、缺少保护和自我保护。4、比赛方面的缺点: (1)允许带伤比赛。(2)比赛的时间和地点随意更改。(3)比赛的日程安排不当。(七)场地设备和气候不良 三、锻炼或运动后肌肉酸痛的防治许多人参加锻炼后发现,肌肉酸痛往往不是锻炼后即刻出现,而是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现,持续2-3天后才逐渐缓解。如果说,肌肉酸痛是由于运动时乳酸积累所致,那么,应该在运动时或运动后即刻达到高峰,怎么会在第二天以后才出现呢?这种肌肉酸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应怎样减轻或防止呢? 这种一般在锻炼后24小时后出现的肌肉酸痛在运动医学上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症“。锻炼后24-72小时酸痛达到顶点,5-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除酸痛外,还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疼,重者肌肉肿胀,妨碍活动。任何骨骼肌在激烈运动后均可发生延迟性肌肉酸痛,尤其长距离跑后更易出现。在炎热夏天进行极量运动后,除肌肉疼痛外,还可出现脱水、低钙、低蛋白等症状。这种肌肉酸痛的确切原因还未完全清楚。 大多数专家赞同其原因为: 1、肌肉的张力和弹性的急剧增加,可引起肌肉结构成分的物理性损伤。 2、新陈代谢的增加,代谢废物对组织的毒性增加。 3、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改变,使肌肉发生痉挛而致疼。 应怎样防治? 1、锻炼安排要合理。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原先出现的肌肉酸痛症的运动量,就较少出现症状了。并且表现有特异性。例如下坡运动锻炼一段时间后能减轻下坡锻炼带来的肌肉酸痛症。 2、局部温热和涂擦药物。锻炼后用温热水泡洗可减轻肌肉酸痛。局部涂擦油剂、糊剂或按摩擦剂也可减轻疼痛。 3、牵伸肌肉的运动可减轻酸疼。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有助于紧张肌肉的恢复。这种肌肉牵伸练习也为预防锻炼时的拉伤打下基础。 4、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准备活动做得充分和整理运动做得合理有助于防止或减轻肌肉酸痛。需要说明的是,在校园内、外不管发生何种程度的损伤,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家庭都是不希望出现的,但我们也坚决反对以伤害事故为借口,回避或放弃那些危险性稍高些的运动项目的教学现象。那样不仅使学生失去了一些身体锻炼和品质培养的机会,也违背了我们所倡导的教育要面向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理念。只有怎样做好事前的防范意识,提高保护能力和发生损伤后正确的对待才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和体育教育的指导者要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运动造成伤害的本质,消除损伤对心理上的影响,防止走入对体育锻炼理解的误区。 四、以下列举几种常见运动损伤及处理方法: &1网球肘 &  不单是网球运动可引发“网球肘”,打羽毛球、乒乓球及家务劳动亦可致病。会感到手肘外侧疼痛,手握力减少及用力较差,打反手球时显得非常困难,主要是因肌肉肌腱点处发炎所致。运动后急性期疼痛应予冰敷,口服、外用消炎止痛药。慢性炎症可以理疗及使用护肘托等。 2肩周肌腱劳损   受伤的原因主要是重复的超负荷动作使肩周的肌腱、肌肉反复受到刺激而受损,患处会发炎肿痛,活动时加剧。肩周肌腱受损可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及肌腱撕裂。典型病症是打球后出现肩局部肌肉肿痛现象以及将手臂慢慢抬高时感到痛楚甚至困难,如肌腱撕裂会感到软弱无力。伤后急性期应予冰敷,肩关节多休息并减少活动量。病症反复及伤情严重者须就医。 3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韧带对稳定关节十分重要。扭伤及运动中碰撞易引起韧带撕裂,出现关节不稳、活动后肿痛等症状。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两块软骨垫,是人体的避震器。半月板伤后撕裂可出现关节响声,深蹲时疼痛。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后如未及时发现,继续活动时极易反复受伤,引起创伤性滑膜炎、关节软骨磨损,导致关节提早退化。 4骨折 &  骨折常见的有两种。一类是没有伤口、皮肉不破损,称闭合性骨折;另一类是骨的尖端穿透皮肉,称开放性骨折。对开放性骨折,不能用手回纳、揉搓或,否则易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患处作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急送医院治疗。骨折在上肢者,可将关节固定在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肢体上并急送医院诊治 5肌肉痉挛 &  抽筋是肌肉遇寒冷刺激、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过度劳累所引起的过度收缩所致,在一些长时间的运动或游泳中最为常见,热身运动没有准备充分的时候也容易出现抽筋现象。发生抽筋时,肌肉坚硬、疼痛难耐,往往无法立刻缓解,处理不当时会造成肌肉的损伤。 6肌肉损伤 &  肌肉损伤除由直接外力作用引起肌肉挫伤外,主要是间接外力作用下使肌肉发生拉伤。肌肉拉伤后,伤处疼痛、肿胀、压痛或痉挛,触之发硬。受伤的肌肉做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的动作时,疼痛加重。 7腹部刺痛 &  侧腹痛主要发生在停止运动一段时间,重新开始接受运动训练的初期,或偶尔参加身体活动的人。一般认为,侧腹痛是因为呼吸肌在运动时血流不足而形成的缺氧性疼痛。饭后马上剧烈运动或是肠内积气也可能造成侧腹痛。
田径运动肌肉损伤及恢复
在田径训练与教学中,肌肉损伤是时常发生的事情,主要是由于运动的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的因素,肌肉负担过重,动作用力过猛,肌肉力量不足等原因造成。通过对田径多年教学训练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应该从肌肉损伤的基础理论,生物力学和解剖生理学方面来研究田径运动肌肉损伤。尤其是对损伤的多发部位的肌肉研究,可以提高对田径项目中肌肉损伤原因的理论认识,从而减少伤病的发生,提高训练水平。 一、田径运动中引起肌肉损伤的原因 肌肉损伤是指肌肉主动强烈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时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或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一次强力牵拉引起的肌肉急性损伤,此类损伤多发生于跳跃、投掷项目,另一种是持续过度地使肌肉处于疲劳状态引起的慢性损伤,此类损伤多发生于长跑等径赛项目等。 (一)肌肉组织的损伤(主要是炎症)与肌肉组织的生理变化有关 长期的训练会使肌肉体积增大,而肌肉体积增大后,其周围的筋膜没有足够的弹性。当肌肉处于工作状态时,大量的小血管扩张以增加肌肉的血液流量,这样使得肌肉的体积进一步扩大,引起相对性肌肉组织缺氧,细胞内环境也发生变化,乳酸形成,体液从毛细血管渗出,肌肉内水肿就会随之出现。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肌肉间隔的压力而影响血液循环,间隔内肌肉收缩牵引骨膜,引起骨膜的炎症反应,进而发生疼痛现象。 (二)“杠杆原理”下的爆发式用力,使肌肉超限收缩而受伤 下肢快速下压着地,上体快速绕支撑点向前转动。是田径项目中最常见的动作。如过栏时,摆动腿下压着地,身体快速前移;起跳时,起跳脚前伸着地并快速蹬伸;投掷项目中的左侧支撑等。在这些动作中,脚着地后,身体实质上是绕支撑点转动,着地脚要达到强有力的蹬转效果,它必须有效地利用转动原理,也就是杠杆原理。从解剖学角度讲,韧带和肌肉附着在关节附近有一个较短的力臂,地面反作用力相对支点的力臂通常远大于韧带和肌肉的力臂,反作用力力臂远大于肌力臂,这就意味着较大的反作用力(外力),就迫使肌肉必须产生出更大的肌力(张力),当运动身体要快速移过支撑点并迅速转为强直蹬伸时,就需要有极大的反作用力来作为动力,相对的肌力就必须更大,获得更大肌力的结果,就极易使肌肉韧带在收缩发力过程中超过承受的最大负荷而损伤。 (三)长期疲劳性负荷是引起肌肉组织慢性损伤的最主要原因 重复的小负荷也会引起肌体组织损伤。身体的任何部位在受到重复的机械负荷作用下,通过不断积累的磨损或疲劳,机体组织的机能都会下降,从而使肌体对负荷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下降。在田径运动项目中,跑与竞走运动员多发生这些损伤,当人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地面支撑反作用力几乎垂直通过下肢到上体,逐渐为人体的肌肉骨骼等组织吸收。当人跑动时,腿的方位与地面构成一定的夹角,这样,来自地面且比静止时反作用力大得多的冲击力就会直接作用于下肢并将力向上传递。在田径技术中,化解这一冲击力的有效方法是着地时脚“扒地式”的滚动效果,由于周期性动作时间长,运动员着地时的这种“扒地式”的滚动效果会随体力的下降而减轻,从而使力直接作用于小腿,疲劳性的肌组织炎症就是这样产生的。 (四)田径运动中引起肌肉损伤的其他因素 运动员精力不集中,疲劳状态下训练或者肌体在相对疲劳状态下的意外受伤在田径运动员受伤人员中占有一定比例,这种状态下受伤也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外界环境有关。 二、田径运动肌肉损伤的恢复 肌肉运动损伤初期会发生疼痛、肿胀、炎症反应等症状。为减轻这些症状采用“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制动、冷敷、加压、抬高四个方面。损伤后期的治疗措施称为功能恢复。由于功能恢复直接影响运动能力,因此它越来越受到运动医学界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对功能恢复手段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物理治疗 主要是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力、电、光、声、磁、热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理疗的目的是活血化瘀、镇静止痛、缓解痉挛和增强保护性抑制,消除大脑皮层中的病理兴奋灶,增进受损关节肌肉的强度。物理疗法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运动疗法 损伤后的康复锻炼可以维持心血管功能及代谢的运动适应性,防止因停止训练而引起的各种疾病,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和骨与关节的变化。运动锻炼治疗可以引起肌原蛋白中肌蛋白的变化,改善肌肉力量,提高血清睾酮水平,使肌管增多(肌纤维再生活跃),从而促进损伤肌肉的恢复。不同强度训练对肌肉恢复作用不同。肌肉急性拉伤后采用较小强度的训练可使受损肌肉的修复在功能、形态结构等方面朝有利方向发展;当采用较大强度训练或渐增中等强度训练时,由于受损肌肉对其产生适应性变化,虽然使得肌肉极限强度、最大伸长量和断裂密度等主要力学指标性能明显提高并部分达到拉伤前水平。但此时肌肉的弹性刚度指标明显上升,肌肉的弹性明显下降,对肌肉的再次损伤构成潜在威胁。不同训练方法对肌肉恢复作用也有所不同。牵张训练对拉伤肌肉的收缩性能恢复有积极意义;跑台训练在抑制拉伤肌肉收缩力消退上有一定作用,但未表现出训练效应的累积,而表现出肌肉应力衰减的进一步降低;适量的静力训练对拉伤肌肉的功能性恢复有较好作用。另外,损伤早期大运动量训练对肌肉恢复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在损伤后期为恢复原有运动能力。则需要进行较大运动量的训练。 2.磁疗 磁疗在医学上有各种应用,有静磁疗法、复合磁疗法、经络磁疗法和磁水疗法等。磁疗能促进毛细血管增生,促进表皮生长,具有很好的镇静止痛和消炎消肿的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多。 3.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损伤后痛肿是因为气血瘀滞:在损伤早期不宜使用按摩手法,在损伤中后期按摩可疏通经络,按摩可促进损伤部位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和成熟,促进纤维母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促进胶原纤维合成,并使其排列规整致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可松懈损伤组织间的粘连,促进受损肌肉形态结构的恢复,减轻肌纤维组织增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减轻受损组织水肿,清除坏死成分,加快炎症消散。刮痧法对治疗肌肉损伤也有作用,可以通经活络,扶正祛邪,调理气血,使瘀血由里出表,经皮腠而外达,使周身气血迅速得以畅通。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到达病变处进行轻微切割、剥离等不同形式的刺激,疏通经络,顺畅气血而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 (二)中医药疗法 中医理论认为,肌肉损伤的治疗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清热凉血为主。中药在损伤早期具有保护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炎症渗出与浸润,加快炎症产物的吸收与肿胀的消除,减轻肌纤维变性坏死的作用;在损伤中晚期,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损伤后残留在组织间的异物,为组织再生创造条件,同时促进肌纤维的再生,加快再生肌纤维的成熟,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大强度训练后辅以正确的中医药恢复治疗,对肌肉功能的增强和疲劳的消除有良好作用。 (三)西医抗炎药物疗法 抗炎药物主要在肌肉拉伤的早期使用,可以推迟炎症反应。
馆藏&18817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亚运会冠军
金币2230枚
阅读:16435回复:19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处理讲义
发布于: 09:17
作者:宋忠志
现代生活中体育运动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但是不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为了身体健康而进行体育运动的业余爱好者,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 ,并且是期待解决是,即运动损伤问题。运动损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严重的,他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学习,同时不能参加体育锻炼,严重的还可以使人致残,甚至死亡,对开展体育运动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大媒体不断地报道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给学校体育教育敲响了警钟。在残酷的事实面前,令人痛心、深思,先不言及谁是谁非,无论法院如何调解及作出何种判决,都于事无补,给伤者留下的是永远的痛;对教育部门的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是无法用金钱和时间可以解决的。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为独苗苗,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娇生惯养、宠爱有加,而作为学校,不能不开设体育课,不开展体育活动,不管学校、教师考虑再周到、措施再落实,学生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仍难免磕磕碰碰,发生意外的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对学校、家庭、教师、伤者来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不可能会有一种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和补偿办法。对此,部分学校因噎废食,取消开展危险系数较大的项目,例如铁饼、标枪、足球、游泳、跳马、跳箱等项目被束之高阁,这样,校园体育氛围日益淡薄,体育教学变得单调、苦燥无味,学生对体育厌恶之情与日俱增,严重地影响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正常有序的开展,影响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也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实际上,不论运动技术水平如何,只要进行体育锻炼时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损伤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对运动损伤来说,防重于治。只要我们思想上防伤观念常备不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日常教学、训练中,对运动损伤应采取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总结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治疗,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损伤发生后的处置手段及功能恢复等问题。不能因噎废食而不敢训练,在教学中训练、竞赛中,各项防护措施具体到位,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运动损伤发生。特别是要让中学生正确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学习和掌握一些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的方法,提高中学生体育科学素质,增强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于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更是非常必要的。这无疑也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一) 运动损伤的概念: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不同与一般的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损伤,他多与体育运动项目及技战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为此常有些运动损伤便以其运动项目冠名。例如:“网球肘”、“足球踝”、“跳跃膝”。运动损伤也常与运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二)运动损伤的分类:1、 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类:皮肤损伤、肌肉、肌腱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骨及骨骺损伤,滑囊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内脏损伤等2、运动损伤按时间分类:新伤和旧伤;3、按损伤的病程分类:急性损伤:直接或间接外力一次作用而致伤者,伤后症状迅速出现,病程一般较短慢性损伤:陈旧伤,急性损伤后因处理不当而致反复发作者;劳损伤,由于局部运动负荷量安排不当,长期负担过重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迁延较长。4、按性质分类:开放性损伤:伤后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切伤、撕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无裂口与体表相通。例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闭合性骨折等。5、按程度分类:轻度损伤:伤后锻炼者仍能按计划参加体育锻炼中度损伤:伤后不能按计划进行训练,需停止患部活动。重伤:受伤后不能训练。这种方法适合运动队或体育院校。6、按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分类:运动技术伤:与运动项目、技战术动作密切相关的损伤,例如:网球肘、投掷肘等,多为局部组织过劳。非运动技术伤:多为运动中的意外伤。三、运动损伤发病的潜在因素:运动技术的发病多因运动项目的不同而不同,有其自身的发病规律,即各项运动有其不同的损伤好发部位及其专项多发病。例如,体操运动员的跟腱断裂、羽毛球运动员的椎斑疲劳骨折等,其他项目也是如此,尤其是慢性损伤。究其规律多由运动项目与人体两方面所存在的潜在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一,运动项目及其技战术对人体的特殊要求;其二,人体自身某些部位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解剖生理弱点。大家知道:人体上体占人体体重的50%,是用有限的骨骼来支撑的。骨骼因不能直接抵抗外来的撞击,必须同关节组成一体,起到吸收及减缓冲击力的作用,如此构造,遍布全身各处,在没有多少肌肉覆盖的胫部等抵御冲击的能力很若。例如:人由于直立行走,腰椎受到内脏的压力,以及颈椎抵御7公斤的头颅,过度弯曲和牵拉,非常容易造成损伤。因此,这两方面潜在因素在运动中是客观潜伏存在的,并不一定直接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两个致伤条件是:技术动作错误、不合理、不正确,违反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规律,从而导致运动损伤发生,此时多为急性损伤;人体的某些局部运动负荷长期过重,超出该组织所能承受的最大程度,而逐渐发生退行性病理改变,导致慢性损伤。(加膝关节解剖结构)正常结构和弯曲结构:例如:膝关节上下两端骨杠杆较长,周围少有肌肉保护,半屈膝时侧副韧带及关节内十字韧带全处于松弛状态,膝关节周围失去了支撑保护。在对抗撞击情况下,膝关节很容易失去平衡而出现过度的内外翻转,一旦翻转超出了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所能承受的程度时,就会发生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的急性损伤。半蹲时膝关节的稳定主要靠股四头肌及髌骨来维持,膝关节完成旋转、屈伸、发力时,髌骨关节软骨面将承受很大的摩擦、挤压、撞击以及不合槽的捻错等力的共同作用,此外膝关节在蹬伸发力、启动、跳跃时,髌骨前面的膑韧带等伸膝装置也都会受到强大的牵拉张力,久之,这些力的积累,超出了髌骨和膑前伸膝装置所能承受的范围后就势必会使髌骨出现慢性损伤——髌骨劳损。认识了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自觉的在教学中、训练中、有意识的引导两个潜在因素向有利的方面转化,以期达到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目的。因此,提出几项措施,一、加强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二、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练习。三、不断的改进技术动作。四注意合理安排局部运动。这样,了解 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认识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几运动技术特点,对于预防运动损伤是非常重要的。二、运动损伤发生的直接原因:
造成运动损伤的两个潜在因素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也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仅能说明运动中具有发生损伤的可能,并不一定直接导致损伤的发生,在进行体育运动及身体锻炼中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则使受伤的危险性增高。但是身体的不协调性也非常容易引起损伤。下面介绍促使运动损伤发生的直接原因:(一)认识不足,措施不当。首先:体育教师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麻痹,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如“运动损伤难免”、“运动损伤不过是些小伤小病”,关系不大,甚至将预防运动损伤的科学态度与勇敢、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对立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损伤后也不认真总结分析。其次:不少男性青少年生活经验不多,思想麻痹,缺少防伤观念,运动中好胜心强,好奇心大,心血来潮,忘乎所以,常盲目、冒失地从事力所不及的运动动作,导致运动损伤;一些女学生在体育运动胆小、害羞、畏难,做动作时恐惧、犹豫、紧张、这些都会造成动作失败而受伤。(二)准备运动不足:不论在何种体育运动中,充分的准备活动是保证学生不受损伤主要手段。因此,无论是在平常的体育锻炼还是教学、训练中,都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特别是克服植物性神经的惰性。通过全身各关节、肌肉的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以便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并恢复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联系,为正式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在体育运动中经常犯的毛病是: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极易造成肌肉损伤、关节扭伤;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例如:我市某学校的体育教师,今年初在教体育课垫上运动时,一位准备活动没做开的学生在做动作时不慎扭伤了脖子。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三)运动量安排不合理运动实践证明,运动量安排不合理,不但不能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还会引发运动损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局部运动负荷安排不合理长期局部负荷过大(例如单打一的锻炼,以致超过了人体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人体组织结构因过度摩擦、挤压、或因过度牵拉,引起微细损伤积累,导致慢性损伤。例如:慢跑使人上瘾,除了消耗热量、维持体型之外,还可以强化免疫力。就运动心理学来说,慢跑还可以降低焦虑、强化自信、以及增强抗压能力;对心脏而言,它可以使心肌细胞活性上升、心室生理性扩大、心搏量与心输出量增加、以及增进冠状动脉循环;对肺脏而言,长期慢跑也有助于提升肺活量。美中不足的是,长跑也会有运动伤害,其中最常见的是「过度使用伤害」。 「过度使用伤害」一词首见于1968年美国医学协会期刊一篇分析慢跑生物力学的文章,成因除了内在因子,如慢跑者本身骨骼肌肉异常,以及年龄、性别、体重的差异之外,主要是外在因子,即由于耐力训练或是重复使用而造成,其中又以突然增加跑步的强度最容易造成伤害。跑步的强度指数包括距离、速度、坡度与频率,不论你慢跑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体能还是挑战极限,这些指数都必须逐次增加,(即循序渐进原则)否则就很容易受伤。 慢跑常见的运动损伤? 膝关节疼痛最常见 
慢跑造成的效应集中在下肢,其中以膝盖的髌骨股骨疼痛症候群最常见。它起源自下肢骨骼排列不整与肌力不平衡的相互影响,症状常为两侧轮流发生,在下坡跑步时最明显,蹲着或是久坐之后会爬不起来;治疗重点放在股四头肌的伸展以及肌力训练,如果髌骨股骨排列不整太严整的话,还得开刀矫正。 被称为「慢跑者的膝盖」的髁胫束摩擦症候群也常见,股骨远端与足踝的异常是主因,症状在膝盖呈30度弯曲时最明显,可见外侧髁胫束疼痛;治疗的重点则是在于矫正骨骼的异常以及后续的训练。 ? 慎防应力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的起因也是多重性,除了肌肉疲劳与生物力学失衡之外,过度训练、陡坡度硬场地以及旧伤都会加重病情,一般建议每周慢跑以不超过100km为宜。骨折部位以胫骨最多,约占一半,其余多为腓骨与跖骨;症状是局部的压痛以及活动时疼痛,但X光不一定看的到骨折裂缝,确定诊断要靠骨骼扫瞄。一般来说,保守疗法便足以应付大多数的应力性骨折,但是在某些部位可能需要及早手术,包括股骨颈、舟状骨、胫骨近端、以及第五跖骨近端,否则会有愈合不良的麻烦。2、一次大运动量过大持续长时间剧烈运动,体力消耗过大,血糖降低,出现急性重度疲劳。此时,可以引起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破坏,运动能力降低,精确度、共济能力均显著下降,警觉性、注意力减退,防御性反应迟钝,这些都是引起运动损伤的条件。往往会发生严重的急性运动损伤。(四)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组织安排不当。这方面的问题包括是否遵守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原则问题,也包括组织方法的问题。如:在组织教学、训练过程中,不遵循个别对待原则,没有认识到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其解剖、生理、心理特点不同,即使年龄、性别相同,个体间在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及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技术水平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而在教学训练中一律对待要求;没有遵循运动负荷从小到达,技术动作学习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进行器械训练是,因教师负责的学生过多,而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男教师对高年级女生保护不便,对素质和技术差的学生未及时给予得力的保护等,此外,运动场地窄小,人多拥挤,增加了相互碰撞的机会,这在一般学校的课外活动中更为突出,没有或不遵守运动场地分区,任意穿越投掷场地,或在非投掷区进行投掷练习;运动设备、器材破旧、不符合卫生要求,体育教师缺乏耐心的讲解和正确的示范;练习的安排、时间、线路不正确例如:天津市一所著名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南楼中学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分成两拨,一边是铅球测验课,一边进行排球练习。练习中,排球突然飞向铅球区,一位学生赶过去捡球,不料被掷出的铅球砸中脑部。所幸抢救及时,该学生脱离了危险,且没有留下后遗症。再有:某校田径场一圈是180米,直道宽4米多一点,跑道是泥沙结构,一天上体育课内容为追逐跑,就是二人一前一后,中间有一定的距离,后者追前者,被追上的,前者做俯卧撑两个,追不上的,后者做俯卧撑一个。他一宣布,同学们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开始追逐跑了,起跑前在原起跑线前约两米处多画一条起跑线,第一组安排了四对同学,哨子一响,在同学们的呐喊声和掌声中,八个同学尽最大努力跑完了50米,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第二组很快站到了起跑线上,等待老师的发令。哨子一响,八位同学像离弦的箭朝终点跑,待跑到25米左右,第一跑道两个同学稍领先,后者伸手摸到了前者,前者怕被捉住,就朝外道拐,后者由于速度快,刹那间碰到前者的脚,后者一前趋,摔倒在跑道上,前者也失去了重心,跌倒了,斜躺在第二道和第三道上,二、三道的同学一下子来不及“刹车”,全都撞上摔倒的同学,也跌倒在跑道上,观看的同学发出一片惊呼声。老师赶忙跑过去把摔倒的同学扶起,有两个同学面部擦伤,另有四个同学手擦伤或脚擦伤,
他对这起事故进行了总结(1)备课时一定要考虑伤害因素,避免事故的发生。(2)50米追逐跑,前后距离不能少于3米。(3)要预先画好跑道,对学生强调分道跑。(4)追上前面的同学,以摸到为准,不必抓住或超越。(5)把速度相近的两个同学安排为一组。(五)缺乏医务监督及安全保护措施、(补充)如果及时发现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结构、成熟程度因素,就可以采取必要措施对学生活动进行调整。因此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主要是眼、耳、咽喉、血压、脉搏、疝气等方面的检查。是预防运动损伤比不可少的环节。不仅如此,有条件,还应该对骨骼系统从结构到外形进行各为严密的检查。了解学生的肌肉力量、关节的稳定性 、身体姿态及以往所受损伤的原因。这样有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例如:有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发生的运动猝死多数为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肌炎或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引起,带有由单核细胞症所引起的脾脏肥大的运动员应被禁止参加有身体直接接触的任何体育运动项目。异常肥胖的人和发育还未成熟的人在参加这种运动时受伤的危险性也会增加。(六)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例如:睡眠或休息不好、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因此损伤的预防不仅仅从医学的角度,还必须从心理上去进行。其次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容易发生损伤事故。例如:高中女子比男子更容易发生比较严重的损伤,这是因为女子缺乏身体协调性而形成的。还有针对有些项目下肢特别容易受伤的特点,在制定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身体调整计划中必须优先考虑下肢的强化训练。(七)场地设备,气候条件不良。如:场地不平,有杂物;场地太硬等,器械安装不牢,缺乏必要的护具等;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易使人疲劳,中暑,大量排汗,使人肌肉痉挛;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伤;也可因肌肉僵硬、弹性、耐力下降,协调性差而发生损伤。以及场地,灯光等都会造成损伤。例如:跳跃教学,首先要把助跑道,尤其是踏跳区、起跳板上的浮沙尘土清扫干净,以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滑倒摔伤。另外沙坑中的沙子要满,要松软,使用中要不断松沙坑,以免扭伤。无论跳高还是跳远,必须做到前人离开沙坑,后人方可起动助跑,还应教会学生正确的过竿、落地方法,让学生正确、规范地进行操练。跑的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自己跑道上跑完全程,不能跑入他人跑道,以免碰撞摔倒受伤;跑道终点线,不能离墙、树木、单、双杠等固定物太近,以免学生跑到终点,缓冲不及撞上固定物,酿成伤害事故。障碍赛跑最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课上让学生跨过、跳过的障碍物不宜过高,横绳、竹竿切不可拴死。而且障碍物后面应铺上体操垫子。三、运动损伤的预防(一)、加强思想教育加强思想教育:首先要加强体育运动的目的性教育。在教学训练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教育作为备课的一项内容。多渠道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宣传也是势在必行,因为伤害事故的发生,其一是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措施不落实人为造成;其二是部分学生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性、自我压缩能力差而生产;其三是一些主、客观因素(如器材隐患、气候条件、技术掌握不全面等)而导致的事故发生实属意外、突发、偶发事件,是无法预料和人为所能避免而造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认真地搞好安全教育宣传这块阵地,消除伤害事故隐患的出现,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文章上,必须加大措施,落实到实处,才能行之有效地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更好地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健康、合格的有用之材。
对于我们处在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也决不可以站在圈外看热闹,应理所当然的站在宣传发动的第一线。 要通过认真实践和推广实施切实可行多渠道的安全教育宣传,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了一系列伤害事故发生例如:以下是某校的一些做法,仅供大家参考:1、举行报告会请一些校外的先进模范或校内优秀学生举行全校性或年段为单位的报告会,加强学生的组织观念,遵纪守法和团结协作以及集体主义优良传统的说服教育。建立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优良传统的观念,这对体育伤害事故避免发生是一个有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宣传途径之一。2、定期举办讲座体育安全防范措施讲座采用全校或年级范围的形式,由体育教师或聘请保健医生进行讲解,在要求学生作笔记的同时,有时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讲座的内容为人体特征及青春期发育期间参加体育活动容易出现的伤害以及如何避免,请家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实践表明,讲座是引导学生科学锻炼和动员家庭力量,积极参与学校体育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十分有效措施之一。3、开展知识竞赛充分利用体育安全防范措施体系,以及自我保护急救全校性知识竞赛,这些既可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拓宽知识面,又可以促进学生积极进取的劲头,并使更有效掌握运动技能、加强纪律观念、发挥团结协作精神,杜绝伤害事故的产生。4、组织和辅导自编手抄报充分组织和辅导学生利用学校的报栏、阅览室、媒体关于安全教育方面的报纸、资料、新闻加以整理,布置学生自己编写体育安全教育专题手抄报,并以班级为单位加以推广,由体育组、团委、学生会组织评比。学生自编的手抄报,形式生动活泼、知识新颖,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对安全教育知识的交流。多种迹象表明,这是避免伤害事故产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形式新、知识广,学生容易接受。 5、组织开展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让学生撰写体育安全教育文章和参加安全教育的演讲比赛,旨在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措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体育课和活动中验证自己认知,从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达到促进运动技能形成,并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起到了体育安全教育宣传员的渠道作用,许多实例辩证,通过这一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能力和激发学习的兴趣、动机,有效地挖掘出伤害事故产生的源头。6、举办体育图片展专门制作一些体育运动技术的图片,专题进行展览、教育,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表象,这对避免出现技术性伤害事故有良好的促进作用。7、开展辩论会为了使学生直接参与到体育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中去,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场地,使学生这方面的理论层次升华,举办一些如“多渠道地开展体育安全教育为什么能促进体育活动开展”、“牢固掌握安全知识是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技能的必备条件”等辩论会。由分管体育校长、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体育教师担任评委,校学生会体育部长担任主持人。学生会表现出极大兴趣,起到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8、开设专题晚会每年定期举行体育安全教育晚会,让学生自行编排喜闻乐见安全教育的小品、相声、舞蹈等,既能活跃校园文化,体现体育的美,又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9、利用校广播站、学生电视台进行宣传发展在课余时间,利用广播、电视这一感官强烈的宣传工具,有计划 、有针对性、季节性地进行发动安全教育宣传。10、办好黑板报黑板报是提高宣传实效手段之一。其具有传递信息快捷、观看省时、随意性强、影响广、变换及时等特征。充分利用好这一渠道,对体育教师抓好本职工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协作精神,减少和避免体育伤害事故的产生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二)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负荷;个人的身体机能状况;当时的气象三个方面。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要充分,专项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加强;有伤部位要谨慎;注意时间间隔;同时要加入一些力量练习和一些伸展性练习对于提高肌肉温度,预防肌肉拉伤有积极的效果。(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安排不足,不能达到促进人体运动能力提高的目的,运动负荷安排过大,不仅使运动系统的局部负荷过重,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疲劳,致使全身机能下降,协调能力降低,注意力、警觉反应都减弱,从而容易发生损伤。为了减少损伤,教师、参加体育锻炼者应严格按照运动训练的原则,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和各项运动损伤的特点,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四)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应对教学、训练中的重点、难点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作到心中有数体育课上的一些事故,不少是因组织工作不当造成的,因此,必须从安全角度出发,做好体育课教学的组织工作。其一,规定学生穿运动鞋和运动衣上课,以免滑倒摔伤和不必要的拉伤。其二,清理一节课所用运动场地的杂物、浮沙、尘土等,以免出现意外事故。其三,严格检查上课时所用的体育器材,教师示范时,提前向学生讲清楚器材的功能、以及危险性,提醒学生注意,以防伤害事故发生。其四、规范动作要领、严明练习纪律,明确运动信号(如手势、哨声、口令等),以免出现因为技术动作的变形、组织教学的失误和纪律性差造成学生拉伤、擦伤、脱臼等伤害事故。(五)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体育课中发生意外事故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倍加小心,加强保护,确保安全。尽量让事故减少到零,在教学科目中,要针对教学内容,重点加强保护。例如:在“山羊”或跳箱上做腾越动作时,教师要思想集中,站位合理,方法正确,保护及时。教师一般站在器械左前或右前方,一手握学生大臂,另一手扶其背腾越,落地时帮其臂上举,保证平稳落地。在球类及游戏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一旦突然摔倒,切不可用手臂撑地,应快速抱头团身乘势倒地作自我保护。 (六)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医务监督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面部表情;如学生面红耳赤,大口喘气,满头大汗,说明运动负荷大了,应立即调节,采取减少练习次数,降低练习强度,缩短练习时间和距离等措施。如个别学生面色发白,虚汗满面,走路摇晃,说明他体力不支,应让其休息,并注意观察他的变化;在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特别应注意学生的身体变化,此时学生大都是腹空肚饿,精力体力均不充沛了,所以要控制运动总量。四、运动损伤的基本处置手段运动损伤发生时,一应立刻去看医生。发生损伤就会引起疼痛、肿胀、炎性反应等症状。为防止这些症状的加重所采取的应急手段即被称为“应急处置”。应急处置也被称为“RICE原则”,主要包括:制动(REST)2、冷敷(ICE)3、加压(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四个方面(一)应急处置原则(RICE)1、制动(REST)制动对于骨骼肌的损伤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制动主要是立即停止运动,让患部处于不动的状态。运动终止后的制动可以控制肿胀和炎症,可以把出血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然后用石膏、拐杖或者支架把处置过的患部固定住。受伤后固定二三天,不仅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对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过早地活动患部,不仅会出现内出血等症状,还可能使其机能损伤进一步加重,使恢复时间拖得更长。2、冷敷(ICE) 冷敷在应急处置中是效果最为明显的。因为冷敷既可以减轻疼痛和痉挛,减少酶的活性因子,同时又可以减少机体组织坏疽的产生,在受伤后4-6小时内所产生的肿胀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冷敷还可以使血液的黏度增加,毛细血管的浸透性变少,减少限制流向患部的血流量。3、加压(COMPRESSION)在几乎所有的急性损伤中都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加压同冷敷和抬高一样都是最重要的处置手段。加压包扎既可使患部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减轻,还可防止浸出的体液渗入到组织内部,并能促进其吸收。加压包扎有很多方法,可以把浸水的弹力绷带放进冷冻室,这样可同时起到冷敷和加压的作用还可以使用毛巾及用海绵橡胶做的垫子来进行加压包扎。例如,踝关节扭伤时,可用“U”字形的海绵橡胶垫子套在踝关节上,然后用胶布或者弹力绷带固定。采用以上的加压包扎可以防止和减轻踝关节周转的浮肿。冷敷是间断性的而加压则在一天中都可以连续使用。4、抬高(ELEVATION)、抬高是把患部提到比心脏高的位置。同冷敷、加压一样,抬高对减轻内出血也是非常有作用的。它不仅可以减轻通向损伤部位的血液及来自体液的压力以促进静脉的回流患部的肿胀及淤血也会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减轻。(二)RICE的顺序RICE的顺序为:A、停止运动保持不动。B、掌握了解受伤的程度C、在患部敷上冰袋D、用弹力绷带把冰包固定住E、把患部举到比心脏高的位置F、感觉消失或者20分钟把冰袋拿掉G、使用海绵橡胶垫子和弹力绷带做加压包扎H、根据损伤的程度每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用冰袋进行冷敷直到患部的疼痛得到缓解为止 I、睡觉是把弹力绷带拆去J、睡觉是也要把患部举到比心脏高的位置K、次日清晨重新进行一次RICE处置L、如果受伤严重,以上程序坚持做2-3天冷敷法  冷敷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血管出血,有消炎、止血、止痛、皮肤散热、降低体温的作用。  操作要领  1.冷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冰袋冷敷。在冰袋里装入半袋或三分之一袋碎冰或冷水,把袋内的空气排出,用夹子把袋口夹紧,放在发生损伤的部位。没有冰袋时,用塑料袋也可。  2.另一种冷敷法是,把毛巾或敷布在冷水或冰水内浸湿,拧干敷在患处,最好用两块布交替使用。若降体温时,可用毛巾或纱布包上冰块;冷敷四肢、背部、腋窝、肘窝、国窝和腹股沟等处,敷后用毛巾擦干。  注意事项  1.冷敷时,要注意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出现发紫、麻木时要立即停用。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老、幼、衰弱病人,不宜作全身冷敷。  2.冷敷时,时间一长,毛巾或敷布等会变热,就失去了治疗作用,因此要经常更换。  3.挫伤、肌肉撕裂伤、内出血等时,开始用冷敷,2-3天后恢复期时,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应使用热敷。热敷法  热敷能使肌肉松弛,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因此,它有消炎、消肿,减轻疼痛及保暖的作用。  操作要领  1.热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热水袋,水温是60-80℃,以用手背试温不太烫为度,将热水灌至热水袋的三分之二即可,排出袋内气体,拧紧螺旋盖,装进布套内或用毛巾裹好,放在患病部位。也可把盐、米或砂子炒热后装入布袋内,代替热水带热敷。一般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天3-4次。  2.另一种热敷法是把毛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后敷于患病部位。在热毛巾外面可以再盖一层毛巾或棉垫,以保持热度。一般每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最好用两条交替使用。每次热敷时间15-20分钟,每天敷3-4次。  注意事项  1.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应注意防止烫伤,尤其是小孩、昏迷病人、老年人,糖尿病、肾炎等血液循环不好或感觉不灵敏的病人,使用热敷时,应随时检查局部皮肤的变化,如发红起泡时,应立即停止。2.热敷作为配合疗法除适用肌炎、关节炎、腰腿痛等运动损伤部位,还可适用于初起的疖肿、麦粒肿、风寒引起的腹痛等。但是,各种内脏出血,关节扭伤初期的有水肿时,当急腹症未确诊时,如急性阑尾炎,面部、口腔的感染化脓,都禁用热敷。****对热敷和冷敷这两种湿敷法,要根据病情不同而选择使用,更要记住不同情况的处理原则。 五、常见的运动损伤处理与急救 一般性的运动损伤主要有扭伤、骨折、脱位、挫伤(跌伤)、肌肉拉伤、腱鞘炎等。下面对各种损伤的基本特点进行简单的介绍。(一)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1、开放性软组织损伤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处理:创口较浅、面积小的擦伤,可用生理盐水洗净伤口,创口周围用75%的酒精消毒 ,局部擦以红汞或紫药水,无需包扎。但面部擦伤,最好不用紫药水,关节附近擦伤经消毒处理后,一般不采用暴露疗法,因为干裂易影响关节运动,一旦发生感染,也易波及关节。因此,关节附近多采用消炎软膏或多种抗生素软膏涂抹,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包扎。对于出血比较严重的还要进行止血处理。2)撕裂伤撕裂伤中,以头面部皮肤撕裂伤最为多见,如篮球运动中,眉弓被对方肘碰撞引起眉际皮肤撕裂等。若撕裂的创口较小,经消毒处理后,用粘膏或创可贴粘合即可。撕裂创口较大,则须止血,缝合创口。若伤情和污染较重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并给以抗菌素治疗。3)刺伤和切伤
田径运动中被钉鞋或标枪刺伤,冬季滑冰时被冰刀切伤,其处理方法基本上与撕裂伤相同。2、闭合性软组织损伤1)扭伤扭伤是运动中最常见的外伤,是指扭动关节时致使支撑关节的韧带发生伤害的损伤。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扭伤会引起血液及滑液流向关节囊而引起关节肿大,然后局部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发胀
的感觉,皮肤发生变色。此时如果伸展肌腱、韧带、关节囊,很容易发生韧带的断裂和骨折。以为韧带和关节囊的血液量供给较少,所以需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得到痊愈。各关节的周围都有很多的神经,所以扭伤时会感觉到非常疼痛。关节扭伤几次后,如果得不到适当的 治疗,就会形成慢性的炎症、变性和关节炎。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和移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例如: 下面简介一下健美操运动中易发生的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防治。   一、踝关节扭伤   原因:   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踝关节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较差;脚着地技术不正确;跳起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以及场地不平等。  症状:   踝关节局部疼痛,迅速肿胀并逐渐延及踝关节前部,局部皮下淤血;跛行。     治疗:  扭伤后,立即停止运动,并用拇指压迫止血,检查韧带是否完全断裂。12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加压包扎,防止毛细血管扩张继续出血,抬高患肢。24小时后,根据伤情可选用伤药外敷、理疗、针灸、按摩、药物痛点注射及支持带固定等。及早进行踝关节功能练习,如踝关节抗阻力活动、沙地上慢跑等,以加速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如果韧带完全断裂,应急救固定并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预防措施: 1.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踝关节周围韧带,提高关节灵活性。 2.加强踝部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多进行提提踵跳及负重提踵练习,提高关节的力量和弹性。 3.在跑跳练习中,强调脚掌着地的正确技术。4.肌体处于疲劳和不良状态时,避免高难度动作的练习,减少运动负荷。  例如:在运动中扭伤手指,应立即停止运动。首先是冷敷,最好用冰。但一般没有准备,可用水代替。将手指泡在水中冷敷15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再用胶布把手指固定在伸指位置。如果一周后肿痛继续,可能是发生了骨折,一定要去医院诊治。   .腰部扭伤也是要静养。应在局部作冷敷,尽量采取舒服体位,或者侧卧,或者仰平卧屈曲,膝下垫上毛毯之类的物品。止痛后,最好是找医生来家治疗。  注意事项  1.腰肌扭伤,最重要的是安静,慌慌张张地跑医院是再使疾病加重的原因。如果处理不当,会反复发作,可能发展成椎间盘脱出。  2.为防止再度发生踝关节扭伤,要在鞋底外侧后半段垫高半公分(即在外侧钉一片胶皮或塑料),以保护韧带。3).腰扭伤者最好睡硬板床,扎宽腰带,并锻炼腰肌。3、挫伤(由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使该处及皮下组织或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受损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如运动中相互冲撞、被踢打或身体某部碰击在器械上等。轻者仅是皮下组织(如肌肉、韧带等)挫伤,重者(如头、胸、腹部和睾丸挫伤)常因某些器官的损伤而合并休克。体育运动中较常见的是股四头肌和小腿前部挫伤。4、疲劳性骨膜炎  原因:  大量的跑跳动作使身体的重力与地面的反作用力主要集中在骨弯曲部的凸面(胫骨前面),引起骨膜的应力性损伤。  症状:  疼痛:训练后局部出现疼痛,重者行走或不运动时均痛,疼痛多为隐痛,牵扯痛。  肿胀:局部软组织有轻度凹陷性水肿。  压痛:在腔骨内侧面、内后缘或腓骨下端有压痛;严重者,在胫骨内侧面上常可触及小结节或肿块,压之锐痛。  后蹬或支撑痛:在做后蹬或支撑时疼痛明显。  预防措施:  1.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正确掌握跑跳技术,注意动作中的放松和落地的缓冲,以减小地面对小腿的冲击力。  3.合理安排运动量和改进训练方法。  4.避免长时间在过硬场地上进行跑跳练习。  5.防止受寒,运动后采用自我按摩等各种手段及时消除小腿肌肉的疲劳。  治疗:早期症状较轻者无需特殊治疗,仅用弹力绷带将小腿裹扎,并调整训练计划,减少下肢运动量或少做下肢活动,休息时抬高患肢。症状较重者应注意休息,用弹性绷带裹扎小腿,抬高患肢,还可采用中药熏洗或外敷、理疗、碘离子导入或微波治疗、按摩等,按摩的手法以揉捏、抖动小腿诸肌为主,同时取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承山、委中等穴位进行穴位按摩。5、髌骨劳损  原因:   多由跑跳过多、膝关节长期负担过度或反复微细损伤的积累而成,也可由局部遭受一次撞击和牵扯所致。尤其是膝关节处于半蹲位置时,由于韧带松弛,膑骨的张腱膜和髌韧带所受的牵拉张力及髌骨、股骨相应关节面间所承受的挤压力都较大。若半蹲位时起跳&发力&或屈伸扭转,作用力超过了组织的生理负荷,就影响局部代谢,导致细胞的变性和坏死,从而引起腱纤维出血、变性、增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症状:  早期或轻者在大运动量训练后感到膝痛和膝软。休息后症状缓解;随着病变的进展,疼痛逐渐加重,准备活动后症状减轻,训练结束后又加重。重者走路和静坐时也痛。髌骨尖、髌骨周缘有压迫痛。膝关节伸膝至110-150度之间疼痛明显。  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局部负荷过大,严禁&单打一&的训练方法。  2.加强下肢肌肉力量的训练,尤其是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  3.每次训练后,做单足半蹲试验,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4.训练后要擦干汗水,注意保暖,防止风寒湿侵袭,采用热水浴,按摩等消除局部疲劳。  治疗:  直抬腿法、髌骨抽动法、登台阶法、高位静力半蹲法等,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另外,也可采用理疗、中药外敷、针灸、中药渗透药外敷或直流电导入、按摩等等。若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加重的髌骨软骨患病者,应手术治疗。6、肌肉拉伤    原因:   在完成各种动作时,由于肌肉主动的猛烈收缩(伸展),其力超过了肌肉本身所承担的能力可发生主动或被动性肌肉拉伤。  症状:  肌肉拉伤后局部疼蒲、压痛、肿胀、肌肉紧张、发硬、痉挛、功能障碍,当受伤肌肉主动收缩(伸展)时疼痛加重。  预防措施:  1.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2.加强易伤部位肌群的韧性及力量的训练。  3.被动牵拉肌肉的各种练习,必须注意循序渐进。  治疗:  早期: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部。适当制动,防肿、镇痛、减轻炎症。  中期:症状较轻者在伤后24小时,可采用外敷伤药、理疗、药物痛点注射、按摩等,加速再生修复。  后期:增强和恢复肌肉的功能,常采用以按摩、理疗、功能锻炼为主,适当配以药物治疗(外敷药或熏洗药)。恢复性训练的第1步是开始一系列的关节可动范围及柔软性的改善练习。其中最为简单、有效的一种方法是静止状态的伸展练习,即关节和肌肉在一定的时间内慢慢地作伸展运动。   作为恢复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制定使患部及肌肉群的肌肉力量恢复的训练计划? 肌肉力量被分为静力和动力两种。强化肌肉力量的方法主要有3种:静力训练法、动力训练法、动静力综合训练法。   静力训练法的练习是关节和四肢不动的前提下,通过肌肉的收缩活动使肌肉力量得到强化。简单地说:就是肌肉发挥的力量比所受的抵抗力量要小或者相等。在恢复性训练的早期阶段使用静力训练法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动力训练练习法是指针对一定的抵抗和负荷使肌肉的长度缩短、在关节可活动范围内关节的活动使肌肉力量得到加强。动静力综合训练法从方法上来说就是动力训练法同可变性抵抗训练法的组合。同其他的动力学的练习方法不同的是抵抗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调整,这种训练是通过控制其实施速度来完成的。同动力训练法和可变性训练法相比较,动静力综合训练法的优点是练习的速度。 徒手抵抗法在恢复阶段对肌肉力量的强化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的器械,而且对于特定肌肉的力量强化也最有效果。其训练法同动力训练法相类似。   肌肉损伤前后形态是否大致相同,如果肌肉的粗细没有变化,那么就可进入到肌肉耐力的训练中。肌肉耐力的强化方法与以动力训练法的大负荷、少反复来提高肌肉绝对力量的方法正好相反,即:减轻负荷量增加反复次数。 速度是指肌肉的收缩速度。受伤、变弱、变细的肌肉都不可能很快地进行收缩,如果要获得同受伤前一样的肌肉力量,必须进行提高速度的练习,待患部周围的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肌肉速度恢复的时候,各个项目竞技所必须的动作练习也应随之而展开。即技术训练的开始。全身耐力,即体力上最后一个阶段,是从第1阶段柔软性的获得开始就已经进行了。应该看出恢复性训练可以重新创造运动员的身体(二)运动损伤的急救1、出血的急救健康承认的血液总量站体重的7%-8%,若急性大出血超过20%,人即可出现乏力、头晕、口渴心跳加快等症状。若出血量达到30%,即有生命危险,因此,对有出血的伤员,尤其是动脉出血,必须立刻急救,早期各予止血。出血的种类:简单的解释一下,不打了。外出血常用的几种止血的方法: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加垫屈肢止血法、手指直接指压止血法、间接指压法1)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指较大的动脉出血后,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液。  操作要领  A.颞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头顶及颞部动脉出血。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前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迫。B.肱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方法是在病人上臂的前面或后面,用拇指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动脉血管。C、下肢出血:大小腿出血可压迫股动脉,压迫点在腹股沟皱纹中点动脉搏动处,用手掌或拳向下方的股动脉压迫,足部出血可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用两手的拇指分别按压于内踝和跟骨之间的足背皱纹中点。D.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肋部及颜面部的出血。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外,将动脉血管压于下颌骨上。  E.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在头、颈部大出血而采用其它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方法是在气管外侧,胸锁乳深肌前缘,将伤侧颈动脉向后压于第五颈椎上。但禁止双侧同时压迫。F.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出血。方法是用拇指在锁骨上凹摸到动脉跳动处,其余四指放在病人颈后,以拇指向下内方压向第一肋骨。  注意事项  一般小动脉和静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法。较大的动脉出血,应用止血带止血。在紧急情况下,须先用压迫法止血,然后再根据出血情况改用其它止血法。2)包扎止血法  包扎止血法是指用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物品,直接敷在伤口或结扎某一部位的处理措施。  操作要领  A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用消毒纱布垫敷于伤口后,再用棉团、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子,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起来,以达到止血目的。B.加垫屈肢止血法:在上肢、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如上臂出血,可用一定硬度、大小适宜的垫子放在腋窝,上臂紧贴胸侧,用三角巾、绷带或腰带固定胸部: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国窝加垫屈肢固定。  C.止血带止血法:材料取弹性的橡皮管、橡皮带。上肢结扎于上臂上三分之一处。下肢结扎于大腿的中部。结扎时应先将伤肢抬高,书部垫上敷料或毛巾等软织物,将止血带适当拉长,绕肢体两周,在外侧打结固定。要标明扎止血带时间,每四十分钟放松一次。  注意事项  1.如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伤口内有碎骨或异物存在时,不得应用加压包扎止血法。  2.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扎紧,如果扎得不紧,深部动脉仍有血液流出。2、急救的包扎方法1)绷带包扎法  用绷带包扎伤口,目的是固定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固定骨折或挫伤,并有压迫止血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患处。  操作要领  A.环形法:此法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首先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粘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  B.蛇形法:此法多用于夹板之固定。先将绷带按环形法缠绕数圈。按绷带之宽度作间隔斜着上缠或下缠。  C.螺旋形法;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同处。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D.螺旋反折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注意事项  A.打好绷带的要领是,不要过紧,也不能过松。不然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纱布。如果没经验,打好绷带后,看看身体远端有没有变凉,有没有浮肿等情况。  B.打结时,不要在伤口上方,也不要在身体背后,免得睡觉时压住不舒服。  C.在没有绷带而必须急救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撕成窄条),、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3)三角巾包扎法  对较大创面、固定夹板、手臂悬吊等,需应用三角巾包扎法。  操作要领  A.普通头部包扎:先将三角巾底边折叠,把三角巾底边放于前额拉到脑后,相交后先打一半结,再绕至前额打结。  B.风帽式头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央各打一结成风帽状。顶角放于额前,底边结放在后脑勺下方,包住头部,两角往面部拉紧向外反折包绕下颌。  C.普通面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打一结,适当位置剪孔(眼、鼻处)。打结处放于头顶处,三角巾罩于面部,剪孔处正好露出眼、鼻。三角巾左右两角拉到颈后在前面打结。  D.普通胸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向上,贴于局部,如系左胸受伤,顶角放在右肩上,底边扯到背后在后面打结;再将左角拉到肩部与顶角打结。背部包扎与胸部包扎相同,唯位置机反,结打于胸部。  注意事项  A.一般家庭没有三角巾,但其在急救时用途较广,应配备。制作很简单,用一米见方的布,从对角线剪开即成。  B三角巾除上述用法外,还可用于手、足部包扎,还可对脚挫伤进行包扎固定,对不便上绷带的伤口进行包扎和止血。C.三角巾另一重要用途为悬吊手臂;对已用夹板的手臂桢固定作用;还可对无夹板的伤肢想到夹板固定作用。3、骨折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称为主要有两种骨折,一种是没有刺穿皮肤的成为闭合性骨折。另外一种是把皮肤刺穿的称为开放性骨折。多数骨折是由于直接的外伤所引起,或者是由于直接的外伤所引起的,或者是从所受外伤的部位传导而发生。后一种被成为应力骨折。肌肉突然性的激烈收缩及反复异常的牵拉也会引起骨折。骨折在运动损伤中属于重伤类的一种,随着骨折的发生,其周围的肌肉也会因此而受到损伤,在运动中常见的骨折有撕脱性骨折和疲劳性骨折两种。A撕脱性骨折:是韧带、肌腱附着的骨发生剥离。这种骨折是由于身体的某一部分突然被过度扭拉所引起的。例如:踝关节突然向外翻就会造成三角韧带将内踝的一部分撕脱,这就是韧带性撕裂。这在跟腱的撕脱性骨折和髌骨骨折中经常可以看到。后者是膝关节突然过度弯曲向前跌到时发生的。过度牵拉膝关节,韧带就会将髌骨拉伤造成髌骨撕脱性骨折。B疲劳性骨折:又称为应力性骨折。造成这种骨折的真正原因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但主要是由于符合过重及肌肉的疲劳使骨骼受到很大的压力和应力作用,使骨质发生微细的损伤并逐渐积累而形成的自发性的骨折。例如,从木质的地板换到诸如草坪这类比较柔软的地方时,由于地面反弹力的变化,相同节奏的反复造成连续的压力集中在一点时,导致冲击集中的形成而发生骨折。对于后一种原因很多学者也都证明,不管从事什么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都是应该多加注意的问题之一。阈值下长时间相同节奏的活动会使肌肉收缩,超过骨骼的承受能力的牵拉,也会引起疲劳性骨折。可以说,在激烈运动的前几周里骨折是非常容易发生的,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诊断症状:疲劳性骨折在发生前是很难发现的,在容易引发的部位有异样的感觉时,一定要引起重视。疲劳性骨折的早期症状有肿胀、局部的压痛和疼痛等。骨折的初期阶段虽一动就痛,但是如果休息后则会感觉不到疼痛,但是不久以后开始出现有规律性的疼痛,夜里疼痛则会加剧。如果在有异常感觉的部位轻轻扣打骨头或者给它一定的外力冲击,在被怀疑发生疲劳性骨折的部位会找到痛点。处理: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C骨折固定法  当发生骨折事故之后,为了使断骨不再加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便于医生的诊治,在运送患者去医院的途中,应进行必要的固定。  操作要领  1.肱骨骨折固定法:患者手臂呈屈肘状,用两块夹板固定,一块放于上臂内侧,另一块放在外侧,用绷带固定。如只有一块夹板,则夹板放在外侧加以固定,用三角巾悬吊伤肢。  2.大腿骨折固定法:将伤腿拉直,夹板长度上至腋窝,下过脚跟。两块夹板放于大腿内、外侧;有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固定。  3.脊柱骨折固定法:病情多较严重。严禁乱加搬动,应轻巧平稳地在保持脊柱安定状况下,移至硬板担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后,及早转运。切勿扶持患者走动,或躺在软担架上,这样会使脊柱骨折加重对神经操作,引起终生截瘫。  注意事项  1.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和消毒包扎伤口,然后固定骨折。如有休克,同时进行抢救。  2.对于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患者。  3.固定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4.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弯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徒手救护搬运法4、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脱位是两骨间的连接关系遭到破坏的损伤。容易引起脱位的位置主要是手指和肩关节两部分。如果超越了正常的关节解剖学的限制范围进行活动就会发生脱位。根据脱位的症状大体上可分为完全脱位和不完全脱位,完全脱位是骨从关节上完全脱离,不完全脱位是构成关节的两骨并没有完全脱离。“一次脱位会形成习惯性脱位”这样的说法经常可以听到,事实也是如此。一次完全脱位和不完全脱位发生后,连接关节的韧带被拉伸,关节部位则非常容易脱位。症状:疼痛与压痛、肿胀、关节功能丧失、畸形例如肩关节脱位: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时间越早越易复位,效果越好,严禁动作粗暴和反复复位,以免加重损伤,造成骨折和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因此,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危重患者,经过现场急救后,下一个步骤是迅速安全地将病人送往医院。5、搬运伤员的方法  操作要领  1.扶行法:救护人站于病人一侧,使其身体略靠着救护人。  2.抱持法:将病人抱起。  3.背负法:将病人背起。如病人卧于地上,救护人可躺其一侧,一手紧握伤者肩部,另一手抱其腿,用力翻身,使其伏于救护人背上,而后慢慢起来。  4.椅托式:甲乙两人在病人两侧对立,甲以右膝、乙以左膝跪地,各以一手入病人大腿之下互相紧握,另外之手彼此交替搭于肩上,支托患者背部。  5.双人拉车式:一个站在病人的头部,两手插其腋下,抱入怀内;一个站其足部,立在病人中间,然后步调一致前行。  6.三人搬运法:三人并排,将患者抱起齐步前进。  注意事项  1.搬运抽风患者时,要在其上下牙齿间垫塞纱布或缠上纱布的筷子。  2.上止血带的患者,每隔4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约1-2分钟。  3.途中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要积极抢救。  4.患者在车上应横卧,身体与前进方向成垂直角度。  5.夏天注意防暑,冬天预防冻伤。器械救护搬运法  对病情严重、路途遥远又不适于徒手搬运的患者,应用器械救护搬运法。常用的器械有帆布担架。绳络担架和被服担架多为临时制成。  操作要领  1.绳络担架的制作:用木杆或竹竿两根,横木两根,扎成长方形的担架状,然后缠上较坚硬的绳索即成。  2.被服担架的制作:取两件衣服或大衣,翻袖向内成两管,插入木棒两根,再将钮扣妥善扣好即成。  3.将患者平稳轻巧地移上担架,患者头部向后,足部向前,便于观察。行走时步调一致,并使患者保持在水平状态。  注意事项  1.对脊柱骨折的患者,应用门板或其它硬板担架,搬运时使其面向下,由3-4人分别用手托其头、胸、骨盆和腿部,动作一致平放到担架上;用三角巾或其它宽布带将患者绑在担架上以防移动。  2.对颈椎骨折、高位胸椎骨折的患者,在搬运时,要有专人牵引头部,患者卧在担架上,并用沙袋或枕头垫在头颈部两侧,避免晃动。3.对头部骨折的患者,一般无须特殊固定。在去医院的途中,要保持头部安定,头稍垫高,头部两侧放沙袋或枕头固定,避免头部来回晃动6、急救用品代用法  各种急性病症的发生,谁也很难预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就是平时准备了家庭急救箱,但也不能把它随身带到发生事故的现场,下面介绍一下急救用品的代用法,使之在应急处理时派上用场。  操作要领  1.长筒袜子:不管穿在身上的还是旧的,均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用。  2.领带:骨折时可以作固定夹板用或作止血带用。  3.浴巾:上肢骨折时可作三角巾用。  4.手帕:用电熨斗充分熨烫后可作消毒纱布用。  5.手帕、手巾:出血时可用作止血,也可作冷湿敷用。  6.杂志、尺子、厚包装纸、伞、手杖均能在骨折时作夹板作用。  注意事项  1.乘坐汽车发生事故时,用坐罩止血是不干净的,为了防止感染,车内应常备急救箱,以防万一。  2.不管用什么物品来替代止血带止血,都应在替代品上标明止血的时间,每隔40分钟放松一次。因为采用这种方法止血后,如不定时放松止血带,会引起远端坏死,甚至必须截肢。  3.当用木棒、裁尺、木板、手杖、厚杂志等代用品当夹板用时,其外边最好再用毛巾之类包衬一下,使患部得到充分固定。
7、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法  一个人呼吸停止后2-4分钟内便会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病人实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将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操作要领  1.病人仰卧,而部向上,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2.挽救者位于病人头旁,一手捏紧病人鼻子,以防止空气从鼻孔漏掉。同时用口对着病人的口吹气,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12次。  3.吹气要快而有力。此时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胸部,如胸部有活动后,立即停止吹气。并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让其呼出空气。  注意事项  1.成人每次吹气量应大于800毫升,但不要超过1200毫升。低于800毫升,通气可能不足;高于2000毫升,常使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引起误吸。  2.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鲜空气。  3.对小孩3秒一次,一分钟20次。要规律地、正确地反复进行。  4.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应摸摸颈动脉、腋动脉或腹股沟动脉。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心脏按摩法  心脏按摩是从体外压迫一度停止跳动的心脏,使之恢复跳动的一种急救方法。  操作要领  1.患者仰卧在硬板上或地上。  2.抢救者站在或跪在病人侧面(左侧或右侧均可),两手相迭,将手掌根部放在病人的胸骨下方、剑突之上,借自己身体的重量,以手掌根部用力向下作适度压陷,然后放松压力,让胸廓自行弹起。  3.如此有规律地以每分钟60-80次的速度按压,向下按压和松开的时间必须相等。按压的间歇不再使胸部受压,便于心脏充盈。但手掌根不要抬起离开胸壁,以免改变按压的正确位置。  注意事项  1.抢救者的双臂应绷直,双肩应在患者胸骨的正上方,上半身可向前倾斜,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度和宽度应够大。不然会使压迫心脏的力量减少了按摩的作用。  2.如患者在钢丝床上,应在其背后垫一块硬板,其长度和宽度应够大。不然会使压迫心脏的力量减弱而减小了按摩的作用。  3.心脏大致位于胸腔的中央。在进行心脏按摩时,一定把一只手掌放在胸骨中央下三分之一处,用另一只手放在前一只手的上面加强力量。  4.对儿童心脏按摩要轻而快。只用一只手,试着力量进行,压力约为成人的二分之一左右,每分钟90-100次。若是幼儿,可用两个手指压迫,压力为儿童的二
最新喜欢:
发布于: 11:27
很受用···谢谢指导····对我的硕士论文也有帮助···
亚运会冠军
金币2230枚
发布于: 11:28
呵呵,客气了,好东西大家分享
发布于: 00:26
很好,谢谢作者的整理
发布于: 21:04
真是不错的资料!
二级运动员
发布于: 22:24
谢谢谢谢,很需要!!!
亚运会冠军
金币1100枚
每天好心情
发布于: 22:50
谢谢 这个很适用 真好 不用金币也能看到 谢谢楼主
二级运动员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08:08
不用金币也能看到 谢谢楼主 很需要!!!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21:51
这个不用买···呵呵···
二级运动员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0:41
对于多数普通运动者而言,还是属比较实用的资料,可作为一般性了解。
一级运动员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23:36
非常实用的内容,学习一下!!!
今天有点懒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21:58
不错的资料,总结得十分好,支持支持
一级运动员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08:04
& & & & & &
一级运动员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4:47
亚运会冠军
金币1078枚
这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6:36
心肺复苏部分已经有了新的技术指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或者&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损伤康复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