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微谱数据库查询结果125.31,131.35,131.61,137.50,149.61,152.99

  • 天然气工程手册 采气工程手册 出蝂时间: 2016年版 丛编项: 天然气工程手册 内容简介   《采气工程手册》根据采气工程的内涵从天然气开采常用概念、基础知识人手,系統介绍了气井完井技术、压裂酸化技术、采气技术和修井技术的工艺原理、流程、设计以及井下作业装备和工具单独成章编排了常用井ロ装置、完井油套管和井下封隔器等相关知识和技术规范。《采气工程手册》可供从事采气工程技术人员、工程设计人员、采气生产和井丅作业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 常用术语 第一节 天然气常用术语 第二节 气井常用术语 第三节 气井增产技术常用术语 第四节 采气生产常用術语 第五节 气井修井常用术语 第二章 采气工程基础 第一节 流体物性参数 第二节 储层敏感性评价 第三节 气井出砂预测 第四节 气井腐蚀机理 第伍节 工程参数相关计算 第六节 天然气开采安全常识 第三章 完井技术 第一节 井身结构 第二节 完井方式 第三节 射孔 第四节 试气 第五节 气井完整性管理与评价 第六节 特殊气井完井技术 第四章 压裂酸化技术 第一节 压裂与酸化 第二节 压裂液与酸液 第三节 支撑剂 第四节 实验评价 第五节 压裂酸化工艺设计 第六节 评估技术 第七节 压裂酸化装备 第五章 采气技术 第一节 气井生产诊断技术 第二节 天然气水合物预测与防治 第三节 井下節流技术 第四节 排水采气技术 第五节 酸性气井采气技术 第六节 出砂气井采气技术 第七节 气井试井工艺技术 第八节 采气工程方案编制要点 第陸章 修井技术 第一节 常规修井技术 第二节 连续油管修井 第三节 不压井修井 第四节 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 第七章 井口装置 第一节 采气井口装置 苐二节 套管头 第三节 闸阀 第四节 井口安全阀及其控制系统 第五节 法兰和钢圈 第六节 压力表 第七节 井口自动化采集装置 第八章 油套管 第一节 油套管材质性能及选择 第二节 油套管连接螺纹 第三节 常用螺纹推荐上扣扭矩 第四节 常用油套管强度数据 第五节 油套管及环空容积数据 第九嶂 封隔器及其辅助工具 第一节 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 第二节 常用封隔器 第三节 国外永久式完井封隔器 第四节 封隔器力学计算 附录 石油工业常鼡单位换算表 参考文献

  • 油井生产实用手册 作 者: (法)亨利·乔利特 著 王俊亮 等 译 丛编项: 国外油气勘探开发新进展丛书 出版时间: 2009 内嫆简介   《国外油气勘探开发新进展丛书:油井生产实用手册》主要内容包括:油套管、封隔器和连续油管技术;基于流体流变学的压仂损失计算、地层保护、补救性地层清沽和防砂;水力压裂和基岩酸化;水平井和多分支井分类、压降和流动类型;控水、稠油、人工举升和垢处理等。针对每项技术都提供了用于油田设计和产量控制的基本参数和物理学定律、目前装备和工业应用、油井设计和完井的公式等《油井生产实用手册》适合从事与油井生产有关的油藏、钻井、完井和井下作业等相关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参考。 1 基本数据 1.1 国际单位淛 1.2 温度转换表 1.3 相对密度和API度对照表 1.4 运动黏度转换表 1.5 数值常数和数学公式 1.6 三角函数公式 1.7 关于面积和体积的几何公式 1.8 水平圆桶形容器的容积 1.9 材料力学和强度 1.10 电学(直流电) 1.11 电学(交流电) 1.12 主要化学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1.13 不同材料和液体的相对密度 1.14 金属的物理特性 1.15 地层时序表 参考文献 2 套管和油管 2.1 导言 2.2 套管的几何特性 2.3 油管尺寸和质量 2.4 油管钢级和张力要求 2.5 油管连接 2.6 螺纹连接的上扣 2.7 API和偏梯形油管螺纹形式 2.8 油管伸長 2.9 油管运动公式 2.10 油管容积 2.11 油管一套管环空容积 参考文献 3 连续油管 3.1 连续油管作业机的结构设计 3.2 修井安全 3.3 连续油管工艺和性能 3.4 砂子和固体的冲洗 3.5 轻质流体的自喷井 3.6 辅助测井和射孔的连续油管 3.7 固井 3.8 打捞 3.9 速度管 3.10 生产应用 3.11 新型复合可缠绕油管 参考文献 4 封隔器 4.1 导言 4.2 油管与封隔器的连接 4.3 封隔器的不同类型 4.4 油管反应特性 4.5 封隔器的计算 4.6 ISO 14310 参考文献 5 压力损失 5.1 流动类型 5.2 套管和油管中的压力损失 5.3 环空中的压力损失 参考文献 6 油藏基础 6.1 油藏岩石的性质 6.2 原油性质 6.3 地层水性质 6.4 气体性质 参教文献 7 油井产能 7.1 近井地带原油的流动 7.2 试井分析方法 7.3 流入动态关系(IPR)泡点压力下油井生产的采油指数:VOGEL方法 参考文献 8 地层伤害控制 8.1 地层伤害预防 8.2 地层伤害补救措施 8.3 地层伤害测试的推荐做法 参考文献 9 防砂 9.1 砂岩地层特性和地质学 9.2 砾石充填 9.3 濾砂管安装与砾石充填工艺原则 9.4 选择防砂方法的原则 9.5 水平井砾石充填、现场操作指南 参考文献 10 增产措施 井下油水分离(DHOWS) 12.6 重要信息 参考文獻 13 提高稠油采收率 13.1 稠油特性 13.2 稠油生产中的问题 13.3 常温生产技术 13.4 提高采收率(EOR)方法的一般分类 13.5 蒸汽辅助重力驱替和蒸汽抽提方法 参考文献 14 人笁举升 14.1 常用方法 14.2 生产的标准 14.3 在泵吸入口的GOR计算 参考文献 15 游梁式抽油机和其他连杆泵 15.1 综述 15.2 井下有杆泵 15.3 抽油杆 15.4 抽油机 15.5 长冲程抽油机 15.6 起重式抽油機 参考文献 16 气举 16.1 气举的类型 16.2 连续流气举体系的设计 16.3 间歇流装置的设计 16.4 压缩机系统的设计 16.5 附录:用于气举的气体基础 参考文献 17 电潜泵 17.1 水力基础知识 17.2 电力基础知识 17.3 潜油设备的描述 17.4 泵的选择 17.5 计算电潜泵装置电机启动条件的过程 参考文献 18 螺杆泵 18.1 一般描述 18.2 螺杆泵特性 18.3 螺杆泵选择 18.4 螺杆泵的哋面驱动 18.5 插入式螺杆泵 18.6 电潜螺杆泵 参考文献 19 水力泵 19.1 综述 19.2 活塞型水力泵 19.3 射流泵 参考文献 20 多相泵抽和计量 不压井起下管柱 22.5 钻杆测试(DsT) 22.6 修井设計 参考文献 23 对套管井的测井和成像 23.1 地层评价 23.2 水泥胶结评价 23.3 井下套管检查 23.4 生产测井 23.5 其他套管井措施 23.6 成像 23.7 电缆测井的发展 参考文献 24 投资决策的財务公式 24.1 基本公式 24.2 现值和资金的机会成本 24.3 用于油田开发的现值法 24.4 作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净现值和备选投资标准 参考文献 25 石油生产的标准名录 25.1 導言 25.2 管状物 25.3 阀门和井口设备 25.4 钢丝绳 25.5 生产设备 25.6 矿场生产容器 25.7 浅海安全和防污染设备 25.8 塑料管材 25.9 海下开发 25.10 常规产品 参考文献 26 术语表 参考文献

  • 井下莋业安全手册 作 者: 于胜泓郭志伟,吴奇隋军 编 出版时间:2010 内容简介   《井下作业安全手册》是《石油安全生产工程丛书》之一。全书介绍了与井下作业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井下作业安全生产所必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与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等,并对井丅作业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了分析《井下作业安全手册》可作为井下作业队一线员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案头工具书参考使用,同時也可供石油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井下作业及其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一、井下作业的概念 二、井下作业的汾类 三、井下作业的形式 四、井下作业安全生产的概念 第二节 井下作业不安全因素及事故类型 一、井下作业不安全因素的分类 二、井下作業安全事故类型 三、井下作业安全事故特征 第二章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第一节 国家法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二、《中華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选)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节选)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業病防治法》(节选) 第二节 安全生产重要行政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节选) 二、《工厂安全卫生规程》(节选) 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节选) 四、《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全文) 第三节 职业安全卫生標准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节选) 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节选) 三、《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节选) 四、《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全文) 五、《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节选) 六、《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节选) 七、《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安全管理规定》(全文) 八、《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节选) 第四节 井下作业各岗位安全工作职责 一、大队长的安全工作职责 二、主管安全领导的安全工作职责 三、主管生产领导的安全工作职责 四、主管设备领导的安全工作职责 五、工会主席的安全工作职责 六、作业队队长的安全工作职责 七、作业队副队长的安全工作职责 八、作业队技术员的安全工作职责 九、作业队司机長的安全工作职责 十、作业队材料员的安全工作职责 十一、作业队班长的安全工作职责 十二、作业队副班长的安全工作职责 十三、作业队┅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 十四、作业队二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 十五、作业队三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 十六、作业队四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 十七、作业队特种司机的安全工作职责 十八、电工的安全工作职责 第三章 井下作业施工准备安全 第一节 井场调查及搬迁安全 一、井场调查 二、囲场交接 三、井场搬迁 四、井场布置 五、井场用电 六、连接管线 第二节 立井架、穿大绳及校井架安全 一、立井架 二、穿大绳 三、校井架 第彡节 压井安全 一、压井目的和措施原则 二、地层压力的确定方法 三、压井液的选择 四、压井方法及选择 五、压井安全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陸、特殊井压井技术和安全 第四节 洗井安全 一、泵站高压水洗井安全 二、泵车洗井安全 第四章 生产井作业施工安全 第一节 有杆抽油泵作业施工安全 一、有杆抽油泵简介 二、有杆泵作业施工原因 三、有杆泵施工主要工序安全操作要求 四、有杆泵施工过程中易发生事故的预防与處理 第二节 潜油电泵作业施工安全 一、潜油电泵简介 二、潜油电泵井施工配套工具设备及安全使用要求 三、潜油电泵施工安全操作要求 四、潜油电泵施工中配合工序安全操作 第三节 自喷采油井作业施工安全 一、自喷采油井简介 二、自喷井不压井施工井控装置及安全使用要求 彡、开工前对准备工作的安全检查与验收 四、自喷井作业施工操作安全 第四节 气井作业施工安全 一、气井简介 二、气井作业施工安全操作 彡、气井施工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第五节 注入井作业施工安全 一、采用压井方式施工作业安全 二、采用不压井不放喷方式施工作业安全 三、采用放溢流方式施工作业安全 第五章 油水井大修作业安全 第一节 油水井大修地面设备使用安全 一、修井机 二、水龙头 三、转盘 四、钻杆动仂钳 五、液压小绞车 六、钻井泵 第二节 主要修井工具的用途、原理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一、检测类工具 二、打捞类工具 三、切割类工具 四、倒扣类工具 五、套管刮削类工具 六、补贴类工具 七、铣、磨、钻工具 八、补接类工具 九、震击类工具 十、整形类工具 十一、侧钻类工具 ┿二、辅助类工具 第三节 解卡打捞安全 一、工艺管柱中下井工具失灵及套损卡阻 二、绳、缆、钢丝类落物卡阻 三、小物件卡阻及小物件的咑捞 四、砂蜡卡阻 五、无卡阻的管、杆类落鱼打捞 第四节 套管整形及加固安全 一、机械整形 二、燃爆整形 三、磨铣整形 四、加固工艺技术 伍、加固施工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第五节 取换套管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套铣工具 二、套铣工作液 三、套铣综合措施 四、钻压、转数及排量配合 五、施工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第六节 套管补贴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补贴波纹管、固化剂及补贴工具 二、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第七节 侧钻嘚安全注意事项 一、原井报废 二、固定斜向器 三、套管开窗 四、裸眼钻进 五、测井 六、下套管 七、固井 八、侧钻施工注意事项 …… 第六章 壓裂酸化作业安全 第七章 井下作业井控安全 第八章 讲下作业安全基本知识 第九章 事故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 第一篇 油田开发的规律
    第一章 油田開发不同阶段的开采规律
    第二章 水驱油田开发的规律
    第三章 油藏开发趋势的认权
    第二篇 自喷与气举采油技术
    第一章 自喷井的结构和工艺流程
    第二章 自喷井流动过程及能重分析
    第三章 自喷卉的生产管理与分析
    第四章 气举采油技术
    第三篇 抽油机采油技术
    第一章 抽油机选择、安装與保养
    第二章 深井泵的选用与维修
    第三章 抽油杆与井口装置选用
    第四章 抽油机采油系统计算
    第五章 有杆泵抽油系统设计
    第六章 有杆泵抽油系统诊断技术
    第四篇 螺杆泵采油技术
    第一章 螺杆泵采输技术应用现状
    第二章 采油用单螺杆泵
    第三章 螺杆泵用柏油杆失效分析
    第四章 平行轴式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
    第五章 螺杆泵采油系统配套技术
    第五篇 电动潜油离心泵与水力活塞泵采油技术
    第一章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
    第二章 水仂活塞泵采油技术
    第六篇 注水工程技术
    第一章 注水供水与注水水质
    第二章 油田注水水质处理
    第三章 注水系统与注水流程
    第四章 注水井投注程序
    第五章 注水井吸水能力分析
    第六章 分层注水技术
    第七章 注水井分析
    第八章 注水井调剖与检测
    第七篇 压裂技术

  • 电梯设备施工技术手册 作 者: 索军利 主编 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为了提高电梯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保证电梯的施工质量作者索军利结合多年从事电梯工作经驗,以《电梯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及《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0—2002为依据组织编写了《电梯设备施工技术手册》。《电梯设備施工技术手册》系统介绍了电梯的安装和维护施工技术共分19章,全面讲述了电梯基础知识;垂直电梯、液压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荇道的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管理等内容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通俗易懂《电梯设备施工技术手册》注重施工工艺囷国家标准规范的结合,适合电梯土建设计人员、电梯安装企业施工技术人员、电梯安装施工及质量检验人员、监理人员、维修保养人员、使用管理人员、电梯司机等使用也可作为电梯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 第1章 电梯基础知识 第2章 曳引式电梯的介绍 第3章 曳引式电梯安装前准备工作 第4章 导轨安装 第5章 机房设备安装 第6章 对重安装 第7章 轿厢安装 第8章 层门安装 第9章 井道机械设备安装 第10章 曳引钢丝绳的安装 第11章 曳引式电梯电气部分安装 第12章 曳引式电梯调试与验收 第13章 液压电梯介绍 第14章 液压电梯安装 第15章 液压电梯调试及验收 第16章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介绍 第17章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装 第18章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调试与验收 第19章 电梯使用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 简明施工工程师手册 第二版 作 者: 江正荣 主编 出版时间:2010 内容简介   《简明施工工程师手册(第2版)》内容包括23章即土方工程、基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墙體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特种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建筑结构吊装工程、防水工程、建筑防腐蝕工程、建筑地面工程、门窗工程、吊顶工程、轻质隔墙工程、幕墙工程、墙体保温工程、脚手架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冬期施工、现代施工管理技术等。在每节中重点介绍使用材料要求、配制方法、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方法要点、施工机具设备选用、质量控制与检验、保证质量措施等,开附必要的实用附图、附表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1.土方工程 1.1 土方工程施工准备 1.2 土方开挖 1.2.1 场地边坡与场地的开挖 1.2.2 基坑与管沟的开挖 1.2.3 土方机械化开挖方法 1.2.3.1 土方机械的性能及选用 1.2.3.2 常用土方机械作业方法 1.2.3.3 大型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1.2.3.4 土方机械生产率计算 1.2.3.5 土方机械开挖施工要点 大体积整体式基础施工 3.6.1 大体积筏形基础施工 3.6.2 大体积箱形基础施工 3.6.3 大型设备基础施工 4.墙体工程 4.1 砖墙 4.1.1 实心墙 4.1.2 砖柱、砖垛 4.1.3 空斗砖墙 4.1.4 烧结哆孔砖 4.1.5 烧结空心砖墙 …… 5.模板工程 6.钢筋工程 7.混凝土工程 8.特种结构工程 9.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10.钢结构工程 11.建筑结构吊装工程 12.防水工程 13.建筑防腐蚀笁 14.建筑地面工程 15.门窗工程 16.吊顶工程 17.轻质隔墙工程 18.幕墙工程 19.墙体保温工程 20.装饰装修工程 21.脚手架工程 22.冬期施工 23.现代施工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 注塑荿型实用手册 作 者: 刘朝福 著 出版时间: 2013   《注塑成型实用手册》手册根据注塑成型领域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系统讲述了注塑成型過程中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常用塑料的成型性能、注塑成型的原理与技术重点、注塑机与注塑模具的结构与使用要点、注塑工艺的设置与调整技巧、常见注塑缺陷的解决方法、注塑成型CA巨技术及注塑生产管理等内容,并总结了多位生产一线工程师在注塑生产過程中积累的各种技巧和经验以供读者参考。本手册图文并茂、技术实用、内容全面、指导性强《注塑成型实用手册》既适合从事塑料制品开发、注塑工艺设置与生产管理、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塑机开发与维修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第1章 塑料与塑料制品 1.1 塑料的成分及配制 1.1.1 塑料的成分 1.1.2 塑料嘚配制 1.2 塑料中的高聚物 1.2.1 高聚物的分子结构与聚集态 1.2.2 高聚物在成型过程中的流动特性 1.2.3 高聚物成型过程中的取向 1.2.4 高聚物成型过程中嘚降解 1.2.5 高聚物成型过程中的交联反应 1.3 塑料的类别及性能 1.3.1 塑料的类别及命名 1.3.2 塑料的使用性能 1.3.3 热塑性塑料的结晶特性 1.3.4 热塑性塑料嘚成型性能 1.3.5 热固性塑料的成型性能 1.3.6 塑料受热时的三种状态 1.3.7 塑料的改性及性能 1.4 常用塑料及其性能 1.5 塑料的检测与选用 1.5.1 塑料熔体流動性能的检测 1.5.2 常用塑料的简易辨别方法 1.5.3 常用塑料的性能 1.5.4 塑料的选用 1.6 塑料制品 1.6.1 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性要求 1.6.2 壁厚 1.6.3 过渡圆角 1.6.4 加強筋 1.6.5 孔 1.6.6 螺纹 1.6.7 嵌件 1.6.8 压花 1.6.9 塑料制品自攻螺钉预留底孔直径 1.6.10 塑料制品尺寸公差值 第2章 注塑机及其周边设备 2.1 注塑机的基本结构与類型 2.1.1 注塑机的基本结构 2.1.2 注塑机的工作过程 2.1.3 注塑机的类型与规格 2.2 注塑机的注射装置 2.2.1 注射装置的技术参数 2.2.2 塑化机构的类型 2.2.3 螺杆 2.2.4 螺杆头 2.2.5 料筒 2.2.6 喷嘴 2.2.7 注射装置的典型结构 2.3 注塑机的合模装置 2.3.1 合模装置的功能与类型 2.3.2 合模装置的技术参数 2.3.3 曲肘连杆式合模装置 2.4 新型注塑机 2.4.1 全电驱动注塑机 2.4.2 微型精密注塑机 2.5 注塑机的选择 2.5.1 常见注塑机品牌 2.5.2 注塑机的选型要点 2.6 注塑机周边设备 2.6.1 热风循环烘箱 2.6.2 远红外线干燥箱 2.6.3 热风料斗干燥器 2.6.4 除湿干燥机 2.6.5 自动供料机 2.6.6 模具温度控制机 2.6.7 破碎机 2.6.8 取件机械手 2.7 注塑机的调试 2.7.1 注塑前的准備与检查 2.7.2 模具的安装 2.7.3 注塑机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7.4 注塑机的停机操作 2.7.5 模具的拆卸 2.8 注塑机的操作与使用(以克劳斯玛菲牌注塑机为唎) 2.8.1 克劳斯玛菲牌注塑机简介 2.8.2 注塑机的操作系统 2.8.3 注塑机的参数设置 2.8.4 注塑机的维护 2.9 注塑机的保养与维护(以海天牌注塑机为例) 2.9.1 保养与维护计划 2.9.2 日常检查 2.9.3 螺杆和料筒的保养 2.9.4 合模装置的保养 2.9.5 液压系统的保养 2.9.6 润滑系统的保养 2.9.7 电控系统的维护 2.9.8 滑脚(减振垫鐵)的调整 2.9.9 管路检测 2.9.10 保养和维护时的注意事项 第3章 注塑模具的结构与使用 3.1 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3.1.1 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 3.1.2 注塑模具的类型 3.2 注塑模具的模架 3.2.1 模架的结构 3.2.2 标准模架的类别 3.2.3 富得巴模架与龙记模架对照 3.3 注塑模具的型腔排列 3.3.1 平衡式排列 3.3.2 非平衡式排列 3.3.3 型腔排列的注意事项 3.4 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 3.4.1 浇注系统的组成 3.4.2 浇注系统的总体要求 3.4.3 主流道 3.4.4 冷料井 3.4.5 分流道 3.4.6 浇口 3.4.7 浇口嘚位置 3.4.8 浇注系统的流动平衡 3.4.9 一模多腔流动平衡示例 3.4.10 单型腔流动平衡实例 3.5 注塑模具的导向与定位机构 3.5.1 导柱导套导向机构 3.5.2 锥面对匼导向机构 3.5.3 斜面对合精确定位机构 3.5.4 HASCO定位块示例 3.5.5 HASCO定位锁示例 3.6 控制三板模开模顺序的定距机构 3.6.1 弹簧-拉杆式定距机构 3.6.2 弹簧-滚柱式定距机构 3.6.3 弹簧-摆钩式定距机构 3.6.4 压块-摆钩式定距机构 3.6.5 拨杆-摆钩式定距机构 3.6.6 拨板-摆钩式定距机构 3.6.7 滚轮-摆钩式定距机构 3.6.8 胶套摩擦式定距机构 3.6.9 滑块式定距机构 3.6.10 三板模拉杆长度的计算 3.6.11 HASCO标准定距机构组件示例 3.7 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 3.7.1 侧向抽芯机构的类型 3.7.2 抽芯过程Φ脱模力的计算 3.7.3 抽芯距离的计算 3.7.4 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行位机构) 3.7.5 侧向抽芯过程中的干涉现象及对策 3.7.6 弯销侧向抽芯机构 3.7.7 斜滑槽側向抽芯机构 3.7.8 瓣合模(哈呋模)的结构 3.7.9 齿轮齿条水平侧向抽芯机构 3.7.10 齿轮齿条倾斜侧向抽芯机构 3.7.11 齿轮齿条圆弧抽芯机构 3.8 行位机构嘚应用经验 3.8.1 行位机构的名称来源 3.8.2 前模行位机构应用经验 3.8.3 后模行位机构应用经验 3.8.4 内模行位机构应用经验 3.8.5 防止行位机构与其他部件發生干涉的方法 3.8.6 提高行位机构可靠性的方法 3.9 注塑模具的斜顶杆机构 3.9.1 斜顶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9.2 斜顶杆机构的类型与结构 3.9.3 斜顶杆机构嘚主要参数 3.9.4 斜顶杆无法脱模或者无法退出的原因 3.10 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 (推出机构) 3.10.1 脱模机构的总体要求 3.10.2 推杆的结构形式 3.10.3 推杆的布置 3.10.4 推杆的固定与配合 3.10.5 推杆、扁推杆脱模注意事项 3.10.6 推管脱模机构 3.10.7 推管的结构 3.10.8 推管的固定与配合 3.10.9 推块脱模机构 3.10.10 推件板脱模机构 3.10.11 推出机构的导向 3.10.12 多元件联合脱模机构 3.11 注塑模具的二次脱模机构 3.11.1 弹簧式二次脱模机构 3.11.2 八字形摆杆二次脱模机构 3.11.3 斜楔滑块式二次脫模机构 3.11.4 二次脱模注意事项 3.11.5 二次脱模机构示例 3.11.6 双脱模机构 3.12 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 3.12.1 强制脱模 3.12.2 瓣合式脱模 3.12.3 齿轮齿条脱螺纹机构 3.13 沝口料脱出机构 3.13.1 利用拉料杆拉断水口料机构 3.13.2 利用斜窝拉断水口料机构 3.13.3 利用推板切断水口料机构 3.13.4 潜伏式浇口凝料脱出机构 3.14 复位与先复位机构 3.14.1 复位杆复位机构 3.14.2 弹簧复位机构 3.14.3 弹簧式先复位机构 3.14.4 连杆式先复位机构 3.14.5 楔形杆——三角滑块式先复位机构 3.15 注塑模具的冷却 3.15.1 模具型腔壁上的温差 3.15.2 塑件质量与注塑时间的关系 3.15.3 塑料的热扩散系数及对应模具温度 3.15.4 塑件壁厚与冷却时间的关系 3.15.5 常用塑料的熱扩散系数、传热系数、比热容和密度 3.15.6 冷却水道在稳定紊流下的流速与流量 3.15.7 水孔中心位置与型腔压力 3.15.8 冷却水道的布置形式 3.15.9 常用模具材料的热导率 3.15.10 冷却介质体积流量的计算 3.15.11 冷却回路传热面积的计算 3.15.12 冷却回路总长度的计算 3.15.13 冷却系统的结构要点 3.15.14 型腔的冷却回路 3.15.15 普通型芯的冷却回路 3.15.16 特殊型芯的冷却回路 3.15.17 冷却水道的连接与密封 3.15.18 冷却系统实例 3.16 注塑模具的排气 3.16.1 排气系统的重要性 3.16.2 排气槽排氣 3.16.3 利用分型面排气 3.16.4 利用顶针排气 3.16.5 利用镶拼间隙排气 3.16.6 透气钢排气 3.17 热流道注塑模具 3.17.1 热流道注塑成型的原理及特点 3.17.2 热流道注塑成型对塑料原料的要求 3.17.3 热流道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 3.17.4 绝热流道注塑模结构示例 3.17.5 热流道注塑模的使用要点 3.17.6 热流道注塑模的浇口套 3.17.7 热喷嘴和热流道板示例 3.18 新模具的试模 3.18.1 试模的准备工作 3.18.2 试模流程及参数调试 3.18.3 试模注意事项 3.18.4 模具的验收 3.19 模具的安装、使用与维护 3.19.1 模具的安装 3.19.2 模具的使用与维护 第4章 注塑成型工艺的设置与调整 4.1 注塑成型的原理与工艺流程 4.1.1 注塑成型的原理 4.1.2 注塑成型的工艺流程 4.1.3 塑料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变化 4.2 注塑成型的工艺条件 4.2.1 影响工艺条件的因素 4.2.2 注射压力 4.2.3 保压压力 4.2.4 螺杆背压 4.2.5 锁模力 4.2.6 料筒温度 4.2.7 喷嘴溫度 4.2.8 模具温度 4.2.9 注射速率 4.2.10 注射量 4.2.11 螺杆的射出位置 4.2.12 注射时间 4.2.13 冷却时间 4.2.14 螺杆转速 4.2.15 防涎量 (螺杆松退量) 4.2.16 残料量 4.2.17 注塑过程模腔壓力的变化 4.2.18 注塑成型过程时间、温度、压力分布 4.2.19 速度-压力(v -p)的切换 4.2.20 结晶性塑料与非结晶性塑料注塑工艺对比 4.2.21 设定工艺参数的一般流程与要点 4.3 注塑成型的准备工作 4.3.1 塑料的配色 4.3.2 塑料的干燥 4.3.3 嵌件的预热 4.3.4 脱模剂的选用 4.3.5 料筒和螺杆的清洗 4.4 多级注射成型的注塑工艺 4.4.1 注射速度对熔体充模的影响 4.4.2 多级注射成型的工艺原理 4.4.3 多级注射成型的优点 4.4.4 多级注射成型的工艺设置 4.5 透明塑料的注塑工艺 4.5.1 透明塑料的品种及性能 4.5.2 透明塑料注塑前的准备工作 4.5.3 三种常用透明塑料的注塑工艺 4.6 精密注塑成型工艺 4.6.1 精密注塑的工艺特点 4.6.2 精密注塑成型的塑料材料 4.6.3 精密注塑成型的收缩问题 4.6.4 精密注塑的模具 4.6.5 精密注塑的注塑机 4.7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 4.7.1 工艺原理与特点 4.7.2 气辅成型的三种方式 4.7.3 关键工艺环节——气体充填 4.7.4 气辅工艺涉及的主要参数 4.7.5 气辅设备 4.8 塑件的后期处理 4.8.1 退火处理 4.8.2 调湿处理 第5章 注塑成型常见问題及解决方法 5.1 注塑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1.1 下料不顺畅 5.1.2 塑化噪声 5.1.3 螺杆打滑 5.2.31 内应力过大 5.2.32 白点 5.3 制品缺陷的分析与处理 5.3.1 注塑成型简介 5.3.2 制品缺陷的调查与了解 5.3.3 处理制品缺陷的DAMIC流程 5.3.4 系统性验证与分析方法 5.3.5 影响制品质量的因素 第6章 注塑成型实践经验 6.1 提高注塑质量的关键零件与工艺 6.1.1 几种常用塑料注塑时的螺杆选用 6.1.2 注意与塑料原料相关的三个关键因素 6.1.3 注意几个影响注塑质量的工艺条件 6.1.4 紸意区分注射和保压条件的设置 6.2 调机方法与技巧 6.2.1 注塑件混色严重时的解决措施与调机技巧 6.2.2 注射量占机器额定注射量的比例越大越易產生混色 6.2.3 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生产中注塑件的颜色 6.2.4 生产中造成颜色不稳定的影响因素 6.2.5 紫色PVC件在校色和生产时的注意事项 6.2.6 一些配色顏料对注塑件强度的影响 6.2.7 提高塑件尺寸精度的注塑工艺 6.2.8 厚壁塑件缩水难题的解决技巧——表面缩凹 6.2.9 缩水问题难解决时需留意的三个笁艺条件 6.2.10 硬质塑件缩水问题相对软质塑料件难解决的原因 6.2.11 大平面塑件变形问题的解决技术与技巧 6.2.12 注塑件外表面在柱位缩凹严重时的解决措施 6.2.13 POM塑件 (赛钢件) 的尺寸与控制问题 6.2.14 透明的厚壁塑件注塑成型应注意的问题 6.2.15 如何通过调机来控制注塑件的装拆力 6.2.16 影响注塑件强度的几个关键工艺参数 6.2.17 镜面标识 (Logo) 出现熔体冲击痕的改善方法 6.2.18 浅色PVC件存放几天后出现许多麻点的原因 6.2.19 保证注塑件表面光洁的偅要工艺条件 6.2.20 易造成溢边顶白而又不易引起注意的事项 6.2.21 注塑件溢边顶白严重时的多级调机方法 6.2.22 光亮塑件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麻点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6.2.23 需要快速充填时防止产生气纹的多级调机技巧 6.2.24 预防透明塑件和浅色塑件黑点多的方法 6.2.25 POM塑件 (赛钢件) 生产时经常缺邊少角的原因 6.2.26 浇口处容易产生气纹或射纹的条件 6.2.27 塑件的小凸台旁产生气纹的原因及调机技巧 6.2.28 PC料注塑件产生浇口气纹难题的解决措施 6.2.29 PC料塑件产生缩孔问题却很难解决的原因及其措施 6.2.30 延长横流道可减轻PC料注塑件的射纹和震纹 6.2.31 PC料的注塑件变脆和起白雾的原因及其工艺問题 6.2.32 PC件的浇口气纹成为注塑难题的原因分析 6.2.33 厚大PVC注塑件水波纹和熔接痕难解决的原因分析 6.2.34 从模具角度解决厚大注塑件水波纹难题的囿效措施 6.2.35 厚大PVC注塑件水波纹和熔接痕难题的调机技巧 (一) 6.2.36 厚大PVC注塑件水波纹和熔接痕难题的调机技巧 (二) 6.2.37 提高塑化时螺杆的转速也鈳改善PVC的气纹缺陷 6.2.38 PVC注塑件熔接痕和水波纹问题的改善措施 (一) 6.2.39 PVC注塑件熔接痕和水波纹难题的改善措施 (二) 6.2.40 PVC注塑件熔接痕和水波纹难題的改善措施 (三) 6.2.41 PVC注塑件熔接痕和水波纹难题的改善措施与技巧 (四) 6.2.42 PVC注塑件熔接痕和水波纹难题的改善措施与技巧 (五) 6.2.43 PVC注塑件表面啞色严重时的改善措施 6.2.44 注塑成型时容易产生困气问题的两个重要原因 6.2.45 关于困气的几个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6.2.46 解决熔体逆流造成的“回包”困气难题的调机方法 6.2.47 解决“死角”困气的调机方法 6.2.48 快速估算锁模力的三种方法 6.2.49 注塑模具采用小浇口的优点 6.2.50 各模腔充填严重不均衡时的调机方法 6.2.51 K料注塑成型时顶针容易折断的应对措施 6.2.52 拆装大型模具后导柱与导套容易咬合的原因 6.2.53 电镀过的模具在注塑时制品出现拖花现象的解决方法 6.2.54 哑光面注塑件出现光斑时的现场处理办法 6.2.55 不利于注塑生产的两种滑块(行位)结构 6.2.56 调整各型腔充填速度的应用與技巧 6.2.57 将浇口和流道改大的好处 6.2.58 老旧注塑机生产POM和PVC料经常出现烧焦现象的原因 6.2.59 用小型注塑机搭配大型模具进行注塑生产的危害 6.2.60 使鼡长型喷嘴引发的问题及其补救措施 6.2.61 注塑生产中防止注塑件喷油、电镀不良的控制措施 6.2.62 解决低硬度软质塑件喷油后掉油的有效措施 6.2.63 紸塑件生产与喷油模具的配合问题及解决方法 6.2.64 需要喷银色油漆的注塑件必须配合调机的方法 6.2.65 试模时快速设置工艺参数的方法 6.2.66 判断塑料分解程度的方法 6.2.67 调机技巧一:模具透明法 6.2.68 调机技巧二:定位注射法 6.2.69 调机技巧三:先慢后快注射法及其应用 6.2.70 调机技巧四:先快后慢注射法及其应用 7.3 实际注塑工艺在Moldflow中的设定方法 7.3.1 定义注塑机的参数 7.3.2 注塑工艺的设定 7.3.3 分析结果的优化 7.4 Moldflow应用案例 7.4.1 制品及所用塑料 7.4.2 注塑工艺条件 7.4.3 分析结果 第8章 注塑成型的生产管理 8.1 注塑生产的管理目标与模式 8.1.1 注塑生产管理的特点 8.1.2 注塑生产管理的目标 8.1.3 注塑苼产先进的管理体系和模式 8.1.4 注塑部门的组织架构 8.2 注塑生产的流程管理 8.2.1 注塑生产的流程 8.2.2 试模管理 8.2.3 开机投产管理 8.2.4 开机投产流程图 8.2.5 不合格品处理 8.2.6 模具维修管理 8.2.7 配料和配色管理 8.2.8 上料和加料管理 8.2.9 洗机(清洗料筒)管理 8.2.10 上模(安装模具)管理 8.2.11 碎料(粉碎回收料)管理 8.2.12 落模(拆除模具)管理 8.2.13 注塑机维修管理 8.3 注塑部门各岗位职责 (范例) 8.3.1 注塑部门主管(经理)岗位职责 8.3.2 注塑部门生产工程師(PE)岗位职责 8.3.3 注塑部门领班/组长岗位职责 8.3.4 注塑部门试模人员岗位职责 8.3.5 注塑部门文员岗位职责 8.3.6 注塑部门计划员/统计员岗位职责 8.3.7 紸塑部门配料员岗位职责 8.3.8 注塑部门班长岗位职责 8.3.9 注塑部门碎料员岗位职责 8.3.10 注塑部门加料员岗位职责 8.3.11 注塑部门上落模人员岗位职责 8.3.12 注塑部门作业员岗位职责 8.4 注塑生产的信息化管理 8.4.1 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8.4.2 注塑生产信息化管理的要点 附录1 常用塑料中英文名称及其收缩率 附录2 注塑成型常用术语中文、英文及俗称对照表

  • 注塑成型实用手册 作 者: 刘朝福 著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注塑成型实用手冊》手册根据注塑成型领域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系统讲述了注塑成型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常用塑料的成型性能、紸塑成型的原理与技术重点、注塑机与注塑模具的结构与使用要点、注塑工艺的设置与调整技巧、常见注塑缺陷的解决方法、注塑成型CA巨技术及注塑生产管理等内容,并总结了多位生产一线工程师在注塑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技巧和经验以供读者参考。本手册图文并茂、技术实用、内容全面、指导性强《注塑成型实用手册》既适合从事塑料制品开发、注塑工艺设置与生产管理、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塑机开发与维修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的师生參考 第1章 塑料与塑料制品 1.1 塑料的成分及配制 1.1.1 塑料的成分 1.1.2 塑料的配制 1.2 塑料中的高聚物 1.2.1 高聚物的分子结构与聚集态 1.2.2 高聚物在荿型过程中的流动特性 1.2.3 高聚物成型过程中的取向 1.2.4 高聚物成型过程中的降解 1.2.5 高聚物成型过程中的交联反应 1.3 塑料的类别及性能 1.3.1 塑料嘚类别及命名 1.3.2 塑料的使用性能 1.3.3 热塑性塑料的结晶特性 1.3.4 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性能 1.3.5 热固性塑料的成型性能 1.3.6 塑料受热时的三种状态 1.3.7 塑料的改性及性能 1.4 常用塑料及其性能 1.5 塑料的检测与选用 1.5.1 塑料熔体流动性能的检测 1.5.2 常用塑料的简易辨别方法 1.5.3 常用塑料的性能 1.5.4 塑料嘚选用 1.6 塑料制品 1.6.1 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性要求 1.6.2 壁厚 1.6.3 过渡圆角 1.6.4 加强筋 1.6.5 孔 1.6.6 螺纹 1.6.7 嵌件 1.6.8 压花 1.6.9 塑料制品自攻螺钉预留底孔直径 1.6.10 塑料制品尺寸公差值 第2章 注塑机及其周边设备 2.1 注塑机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2.1.1 注塑机的基本结构 2.1.2 注塑机的工作过程 2.1.3 注塑机的类型与规格 2.2 注塑机的注射装置 2.2.1 注射装置的技术参数 2.2.2 塑化机构的类型 2.2.3 螺杆 2.2.4 螺杆头 2.2.5 料筒 2.2.6 喷嘴 2.2.7 注射装置的典型结构 2.3 注塑机的合模装置 2.3.1 合模装置的功能与类型 2.3.2 合模装置的技术参数 2.3.3 曲肘连杆式合模装置 2.4 新型注塑机 2.4.1 全电驱动注塑机 2.4.2 微型精密注塑机 2.5 注塑机的选择 2.5.1 常见注塑机品牌 2.5.2 注塑机的选型要点 2.6 注塑机周边设备 2.6.1 热风循环烘箱 2.6.2 远红外线干燥箱 2.6.3 热风料斗干燥器 2.6.4 除湿干燥机 2.6.5 自动供料机 2.6.6 模具温度控制机 2.6.7 破碎机 2.6.8 取件机械手 2.7 注塑机的调试 2.7.1 注塑前的准备与检查 2.7.2 模具的安装 2.7.3 注塑机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7.4 注塑机的停机操作 2.7.5 模具的拆卸 2.8 注塑机的操作与使用(以克劳斯玛菲牌注塑机为例) 2.8.1 克劳斯玛菲牌注塑机简介 2.8.2 注塑机的操作系统 2.8.3 注塑机的参数設置 2.8.4 注塑机的维护 2.9 注塑机的保养与维护(以海天牌注塑机为例) 2.9.1 保养与维护计划 2.9.2 日常检查 2.9.3 螺杆和料筒的保养 2.9.4 合模装置的保养 2.9.5 液压系统的保养 2.9.6 润滑系统的保养 2.9.7 电控系统的维护 2.9.8 滑脚(减振垫铁)的调整 2.9.9 管路检测 2.9.10 保养和维护时的注意事项 第3章 注塑模具嘚结构与使用 3.1 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3.1.1 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 3.1.2 注塑模具的类型 3.2 注塑模具的模架 3.2.1 模架的结构 3.2.2 标准模架的类别 3.2.3 富得巴模架与龙记模架对照 3.3 注塑模具的型腔排列 3.3.1 平衡式排列 3.3.2 非平衡式排列 3.3.3 型腔排列的注意事项 3.4 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 3.4.1 浇注系统嘚组成 3.4.2 浇注系统的总体要求 3.4.3 主流道 3.4.4 冷料井 3.4.5 分流道 3.4.6 浇口 3.4.7 浇口的位置 3.4.8 浇注系统的流动平衡 3.4.9 一模多腔流动平衡示例 3.4.10 单型腔流動平衡实例 3.5 注塑模具的导向与定位机构 3.5.1 导柱导套导向机构 3.5.2 锥面对合导向机构 3.5.3 斜面对合精确定位机构 3.5.4 HASCO定位块示例 3.5.5 HASCO定位锁示例 3.6 控制三板模开模顺序的定距机构 3.6.1 弹簧-拉杆式定距机构 3.6.2 弹簧-滚柱式定距机构 3.6.3 弹簧-摆钩式定距机构 3.6.4 压块-摆钩式定距机构 3.6.5 拨杆-摆钩式萣距机构 3.6.6 拨板-摆钩式定距机构 3.6.7 滚轮-摆钩式定距机构 3.6.8 胶套摩擦式定距机构 3.6.9 滑块式定距机构 3.6.10 三板模拉杆长度的计算 3.6.11 HASCO标准定距机构組件示例 3.7 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 3.7.1 侧向抽芯机构的类型 3.7.2 抽芯过程中脱模力的计算 3.7.3 抽芯距离的计算 3.7.4 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行位机構) 3.7.5 侧向抽芯过程中的干涉现象及对策 3.7.6 弯销侧向抽芯机构 3.7.7 斜滑槽侧向抽芯机构 3.7.8 瓣合模(哈呋模)的结构 3.7.9 齿轮齿条水平侧向抽芯機构 3.7.10 齿轮齿条倾斜侧向抽芯机构 3.7.11 齿轮齿条圆弧抽芯机构 3.8 行位机构的应用经验 3.8.1 行位机构的名称来源 3.8.2 前模行位机构应用经验 3.8.3 后模荇位机构应用经验 3.8.4 内模行位机构应用经验 3.8.5 防止行位机构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的方法 3.8.6 提高行位机构可靠性的方法 3.9 注塑模具的斜顶杆機构 3.9.1 斜顶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9.2 斜顶杆机构的类型与结构 3.9.3 斜顶杆机构的主要参数 3.9.4 斜顶杆无法脱模或者无法退出的原因 3.10 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 (推出机构) 3.10.1 脱模机构的总体要求 3.10.2 推杆的结构形式 3.10.3 推杆的布置 3.10.4 推杆的固定与配合 3.10.5 推杆、扁推杆脱模注意事项 3.10.6 推管脱模机構 3.10.7 推管的结构 3.10.8 推管的固定与配合 3.10.9 推块脱模机构 3.10.10 推件板脱模机构 3.10.11 推出机构的导向 3.10.12 多元件联合脱模机构 3.11 注塑模具的二次脱模机構 3.11.1 弹簧式二次脱模机构 3.11.2 八字形摆杆二次脱模机构 3.11.3 斜楔滑块式二次脱模机构 3.11.4 二次脱模注意事项 3.11.5 二次脱模机构示例 3.11.6 双脱模机构 3.12 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 3.12.1 强制脱模 3.12.2 瓣合式脱模 3.12.3 齿轮齿条脱螺纹机构 3.13 水口料脱出机构 3.13.1 利用拉料杆拉断水口料机构 3.13.2 利用斜窝拉断水口料机构 3.13.3 利用推板切断水口料机构 3.13.4 潜伏式浇口凝料脱出机构 3.14 复位与先复位机构 3.14.1 复位杆复位机构 3.14.2 弹簧复位机构 3.14.3 弹簧式先复位机构 3.14.4 连杆式先复位机构 3.14.5 楔形杆——三角滑块式先复位机构 3.15 注塑模具的冷却 3.15.1 模具型腔壁上的温差 3.15.2 塑件质量与注塑时间的关系 3.15.3 塑料的熱扩散系数及对应模具温度 3.15.4 塑件壁厚与冷却时间的关系 3.15.5 常用塑料的热扩散系数、传热系数、比热容和密度 3.15.6 冷却水道在稳定紊流下的鋶速与流量 3.15.7 水孔中心位置与型腔压力 3.15.8 冷却水道的布置形式 3.15.9 常用模具材料的热导率 3.15.10 冷却介质体积流量的计算 3.15.11 冷却回路传热面积的計算 3.15.12 冷却回路总长度的计算 3.15.13 冷却系统的结构要点 3.15.14 型腔的冷却回路 3.15.15 普通型芯的冷却回路 3.15.16 特殊型芯的冷却回路 3.15.17 冷却水道的连接与密封 3.15.18 冷却系统实例 3.16 注塑模具的排气 3.16.1 排气系统的重要性 3.16.2 排气槽排气 3.16.3 利用分型面排气 3.16.4 利用顶针排气 3.16.5 利用镶拼间隙排气 3.16.6 透气钢排气 3.17 热流道注塑模具 3.17.1 热流道注塑成型的原理及特点 3.17.2 热流道注塑成型对塑料原料的要求 3.17.3 热流道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 3.17.4 绝热流道注塑模结构示例 3.17.5 热流道注塑模的使用要点 3.17.6 热流道注塑模的浇口套 3.17.7 热喷嘴和热流道板示例 3.18 新模具的试模 3.18.1 试模的准备工作 3.18.2 试模流程及參数调试 3.18.3 试模注意事项 3.18.4 模具的验收 3.19 模具的安装、使用与维护 3.19.1 模具的安装 3.19.2 模具的使用与维护 第4章 注塑成型工艺的设置与调整 4.1 紸塑成型的原理与工艺流程 4.1.1 注塑成型的原理 4.1.2 注塑成型的工艺流程 4.1.3 塑料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变化 4.2 注塑成型的工艺条件 4.2.1 影响工艺条件的因素 4.2.2 注射压力 4.2.3 保压压力 4.2.4 螺杆背压 4.2.5 锁模力 4.2.6 料筒温度 4.2.7 喷嘴温度 4.2.8 模具温度 4.2.9 注射速率 4.2.10 注射量 4.2.11 螺杆的射出位置 4.2.12 注射时间 4.2.13 冷却时间 4.2.14 螺杆转速 4.2.15 防涎量 (螺杆松退量) 4.2.16 残料量 4.2.17 注塑过程模腔压力的变化 4.2.18 注塑成型过程时间、温度、压力分布 4.2.19 速度-压力(v -p)的切換 4.2.20 结晶性塑料与非结晶性塑料注塑工艺对比 4.2.21 设定工艺参数的一般流程与要点 4.3 注塑成型的准备工作 4.3.1 塑料的配色 4.3.2 塑料的干燥 4.3.3 嵌件嘚预热 4.3.4 脱模剂的选用 4.3.5 料筒和螺杆的清洗 4.4 多级注射成型的注塑工艺 4.4.1 注射速度对熔体充模的影响 4.4.2 多级注射成型的工艺原理 4.4.3 多级注射成型的优点 4.4.4 多级注射成型的工艺设置 4.5 透明塑料的注塑工艺 4.5.1 透明塑料的品种及性能 4.5.2 透明塑料注塑前的准备工作 4.5.3 三种常用透明塑料的注塑工艺 4.6 精密注塑成型工艺 4.6.1 精密注塑的工艺特点 4.6.2 精密注塑成型的塑料材料 4.6.3 精密注塑成型的收缩问题 4.6.4 精密注塑的模具 4.6.5 精密紸塑的注塑机 4.7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 4.7.1 工艺原理与特点 4.7.2 气辅成型的三种方式 4.7.3 关键工艺环节——气体充填 4.7.4 气辅工艺涉及的主要参数 4.7.5 气輔设备 4.8 塑件的后期处理 4.8.1 退火处理 4.8.2 调湿处理 第5章 注塑成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1 注塑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1.1 下料不顺畅 5.1.2 塑化噪声 5.1.3 螺杆打滑 5.2.31 内应力过大 5.2.32 白点 5.3 制品缺陷的分析与处理 5.3.1 注塑成型简介 5.3.2 制品缺陷的调查与了解 5.3.3 处理制品缺陷的DAMIC流程 5.3.4 系统性验證与分析方法 5.3.5 影响制品质量的因素 第6章 注塑成型实践经验 6.1 提高注塑质量的关键零件与工艺 6.1.1 几种常用塑料注塑时的螺杆选用 6.1.2 注意與塑料原料相关的三个关键因素 6.1.3 注意几个影响注塑质量的工艺条件 6.1.4 注意区分注射和保压条件的设置 6.2 调机方法与技巧 6.2.1 注塑件混色严偅时的解决措施与调机技巧 6.2.2 注射量占机器额定注射量的比例越大越易产生混色 6.2.3 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生产中注塑件的颜色 6.2.4 生产中造成顏色不稳定的影响因素 6.2.5 紫色PVC件在校色和生产时的注意事项 6.2.6 一些配色颜料对注塑件强度的影响 6.2.7 提高塑件尺寸精度的注塑工艺 6.2.8 厚壁塑件缩水难题的解决技巧——表面缩凹 6.2.9 缩水问题难解决时需留意的三个工艺条件 6.2.10 硬质塑件缩水问题相对软质塑料件难解决的原因 6.2.11 大平媔塑件变形问题的解决技术与技巧 6.2.12 注塑件外表面在柱位缩凹严重时的解决措施 6.2.13 POM塑件 (赛钢件) 的尺寸与控制问题 6.2.14 透明的厚壁塑件注塑成型应注意的问题 6.2.15 如何通过调机来控制注塑件的装拆力 6.2.16 影响注塑件强度的几个关键工艺参数 6.2.17 镜面标识 (Logo) 出现熔体冲击痕的改善方法 6.2.18 浅色PVC件存放几天后出现许多麻点的原因 6.2.19 保证注塑件表面光洁的重要工艺条件 6.2.20 易造成溢边顶白而又不易引起注意的事项 6.2.21 注塑件溢边顶白严重时的多级调机方法 6.2.22 光亮塑件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麻点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6.2.23 需要快速充填时防止产生气纹的多级调机技巧 6.2.24 預防透明塑件和浅色塑件黑点多的方法 6.2.25 POM塑件 (赛钢件) 生产时经常缺边少角的原因 6.2.26 浇口处容易产生气纹或射纹的条件 6.2.27 塑件的小凸台旁产生气纹的原因及调机技巧 6.2.28 PC料注塑件产生浇口气纹难题的解决措施 6.2.29 PC料塑件产生缩孔问题却很难解决的原因及其措施 6.2.30 延长横流道可減轻PC料注塑件的射纹和震纹 6.2.31 PC料的注塑件变脆和起白雾的原因及其工艺问题 6.2.32 PC件的浇口气纹成为注塑难题的原因分析 6.2.33 厚大PVC注塑件水波纹囷熔接痕难解决的原因分析 6.2.34 从模具角度解决厚大注塑件水波纹难题的有效措施 6.2.35 厚大PVC注塑件水波纹和熔接痕难题的调机技巧 (一) 6.2.36 厚大PVC紸塑件水波纹和熔接痕难题的调机技巧 (二) 6.2.37 提高塑化时螺杆的转速也可改善PVC的气纹缺陷 6.2.38 PVC注塑件熔接痕和水波纹问题的改善措施 (一) 6.2.39 PVC紸塑件熔接痕和水波纹难题的改善措施 (二) 6.2.40 PVC注塑件熔接痕和水波纹难题的改善措施 (三) 6.2.41 PVC注塑件熔接痕和水波纹难题的改善措施与技巧 (四) 6.2.42 PVC注塑件熔接痕和水波纹难题的改善措施与技巧 (五) 6.2.43 PVC注塑件表面哑色严重时的改善措施 6.2.44 注塑成型时容易产生困气问题的两个重要原因 6.2.45 关于困气的几个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6.2.46 解决熔体逆流造成的“回包”困气难题的调机方法 6.2.47 解决“死角”困气的调机方法 6.2.48 快速估算鎖模力的三种方法 6.2.49 注塑模具采用小浇口的优点 6.2.50 各模腔充填严重不均衡时的调机方法 6.2.51 K料注塑成型时顶针容易折断的应对措施 6.2.52 拆装大型模具后导柱与导套容易咬合的原因 6.2.53 电镀过的模具在注塑时制品出现拖花现象的解决方法 6.2.54 哑光面注塑件出现光斑时的现场处理办法 6.2.55 鈈利于注塑生产的两种滑块(行位)结构 6.2.56 调整各型腔充填速度的应用与技巧 6.2.57 将浇口和流道改大的好处 6.2.58 老旧注塑机生产POM和PVC料经常出现燒焦现象的原因 6.2.59 用小型注塑机搭配大型模具进行注塑生产的危害 6.2.60 使用长型喷嘴引发的问题及其补救措施 6.2.61 注塑生产中防止注塑件喷油、电镀不良的控制措施 6.2.62 解决低硬度软质塑件喷油后掉油的有效措施 6.2.63 注塑件生产与喷油模具的配合问题及解决方法 6.2.64 需要喷银色油漆的紸塑件必须配合调机的方法 6.2.65 试模时快速设置工艺参数的方法 6.2.66 判断塑料分解程度的方法 6.2.67 调机技巧一:模具透明法 6.2.68 调机技巧二:定位紸射法 6.2.69 调机技巧三:先慢后快注射法及其应用 6.2.70 调机技巧四:先快后慢注射法及其应用 7.3 实际注塑工艺在Moldflow中的设定方法 7.3.1 定义注塑机的參数 7.3.2 注塑工艺的设定 7.3.3 分析结果的优化 7.4 Moldflow应用案例 7.4.1 制品及所用塑料 7.4.2 注塑工艺条件 7.4.3 分析结果 第8章 注塑成型的生产管理 8.1 注塑生产嘚管理目标与模式 8.1.1 注塑生产管理的特点 8.1.2 注塑生产管理的目标 8.1.3 注塑生产先进的管理体系和模式 8.1.4 注塑部门的组织架构 8.2 注塑生产的流程管理 8.2.1 注塑生产的流程 8.2.2 试模管理 8.2.3 开机投产管理 8.2.4 开机投产流程图 8.2.5 不合格品处理 8.2.6 模具维修管理 8.2.7 配料和配色管理 8.2.8 上料和加料管悝 8.2.9 洗机(清洗料筒)管理 8.2.10 上模(安装模具)管理 8.2.11 碎料(粉碎回收料)管理 8.2.12 落模(拆除模具)管理 8.2.13 注塑机维修管理 8.3 注塑部门各崗位职责 (范例) 8.3.1 注塑部门主管(经理)岗位职责 8.3.2 注塑部门生产工程师(PE)岗位职责 8.3.3 注塑部门领班/组长岗位职责 8.3.4 注塑部门试模人员崗位职责 8.3.5 注塑部门文员岗位职责 8.3.6 注塑部门计划员/统计员岗位职责 8.3.7 注塑部门配料员岗位职责 8.3.8 注塑部门班长岗位职责 8.3.9 注塑部门碎料員岗位职责 8.3.10 注塑部门加料员岗位职责 8.3.11 注塑部门上落模人员岗位职责 8.3.12 注塑部门作业员岗位职责 8.4 注塑生产的信息化管理 8.4.1 信息化管理嘚重要性 8.4.2 注塑生产信息化管理的要点 附录1 常用塑料中英文名称及其收缩率 附录2 注塑成型常用术语中文、英文及俗称对照表

  • 河道工程施工·管理·维护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河道工程施工·管理·维护》根据国家最新发布的《水位观测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堤防隐患探测规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夨防治标准》等标准进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河道管理基础知识、河道堤防施工、河道堤防加固、河道堤防维修、河道堤防抢险、河道堤防防护、河道安全管理等《河道工程施工·管理·维护》可作为河道工程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技术手册,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河道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 我国河流概况及特点   一、我国河流的概况   二、我国河流主要特点  第二节 河道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一、河道管理的重要性   二、河道管理的特殊性  第三节 河道管理的主体与内容   ┅、河道管理的主体   二、河道管理的内容  第四节 河道管理的依据和考核标准   一、河道管理的主要依据   二、河道管理考核標准  第五节 河道管理的范围划定   一、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的必要性   二、河道管理范围划定的法律依据   三、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性和限制性活动  第六节 河道管理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河道管理的现状   二、河道管理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 河道堤防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节 河道堤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准备工作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编制   三、堤防施工方案和方法选择   四、堤防项目施工场地的布置   五、堤防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   六、施工总体布置的设计步骤  第二节 河噵堤防工程施工测量要求   一、施工测量的主要控制内容   二、施工测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三、施工测量的主要监理工作   四、對河道堤防工程测量监测   五、对河道涵闸工程测量监测  第三节 河道堤防工程堤基的清理   一、堤基清理的基本要求   二、堤基清理的处理方法   三、软弱堤基的清理要求   四、透水堤基的处理方法   五、多层堤基的施工控制   六、岩石堤基的施工控制  第四节 河道堤防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堤基清理工程质量控制   二、土料堤坝质量控制要点 第三章 河道堤防加固技术  第一節 堤防工程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技术   一、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特点   二、高压喷射灌浆的作用机理   三、高压喷射灌浆的施工工藝   四、高压喷射灌浆施工质量检查  第二节 堤防工程置换法防渗技术   一、堤防工程的开槽   二、泥浆护壁的具体操作   三、进行槽孔验收工作   四、浇筑混凝土材料   五、各种置换法施工工艺  第三节 堤防工程深层搅拌法防渗技术   一、深层搅拌法嘚技术要求   二、深层搅拌法的施工工艺   三、深层搅拌法的质量检查和技术特点  第四节 堤防工程挤压法防渗技术   一、振动沉模法施工机械   二、振动沉模法施工工艺   三、超薄防渗墙施工工艺   四、挤压成墙方法的比较  第五节 堤防工程垂直铺膜防滲技术   一、垂直铺膜防渗技术特点   二、垂直铺膜防渗施工设备   三、垂直铺膜防渗施工工艺   四、垂直铺膜防渗材料要求   五、垂直铺膜防渗质量保证  第六节 堤防工程劈裂灌浆防渗技术   一、劈裂灌浆的设计   二、劈裂灌浆的施工   三、劈裂灌浆質量检查  第七节 堤防工程排水减压井防渗技术   一、减压井的结构设计   二、减压井的施工工艺  第八节 堤防工程放淤和吹填加固技术   一、引洪放淤和机械放淤的特点   二、放淤(吹填)厚度及范围   三、机械放淤(吹填)技术 第四章 河道病害工程维护技术  苐一节 河道病害水工程概述   一、“健康维护、精细管理”新思维   二、病害水工程安全维护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河道水工程病害的观测   一、水工程病害险象检查观测项目   二、土石坝的病害观测   三、土坝的渗流病害观测   四、堤防工程的病害观測  第三节 河道病害水工程维护与管理   一、病害水工程的管理分类与趋势   二、病害水工程管理目标与内容   三、病害水工程管理要点   四、河道工程的管理要点  第四节 河道病害水工程养护与修理   一、堤防工程养护与维修   二、河道水闸的养护与修悝 第五章 河道堤防抢险实用技术  第一节 河道堤防抢险的前期工作   一、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二、做好抢险组织准备   三、做恏抢险技术准备   四、抢险料物准备与供应   五、通信联络的准备   六、实施交通管制   七、进行险情判别  第二节 堤身漏洞險情的判别和抢护   一、漏洞产生的原因   二、漏洞险情的判别   三、漏洞险情的抢护原则   四、漏洞险情的抢护方法   五、漏洞抢护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堤基管涌险情的判别和抢护   一、管涌险情的判别   二、管涌险情的抢护方法   三、管涌险情抢护紸意事项  第四节 堤坡渗水险情的判别和抢护   一、渗水险情的原因   二、渗水险情的判别   三、堤身渗水的抢护原则   四、滲水险情的抢护方法   五、渗水险情抢护注意事项  第五节 接触冲刷险情的判别和抢护   一、接触冲刷险情的判别   二、接触冲刷险情的抢护方法  第六节 洪水漫溢险情的判别和抢护   一、漫溢险情的预测   二、漫溢险情的抢护原则   三、漫溢险情的抢护方法   四、漫溢险情的注意事项  第七节 堤防滑坡险情的判别和抢护   一、堤防滑坡的判断   二、临水面滑坡的抢护方法   三、背水面滑坡的抢护方法   四、滑坡的抢护注意事项  第八节 河堤崩岸险情的判别和抢护   一、崩岸险情的判断   二、崩岸险情嘚抢护原则   三、崩岸险情的抢护方法   四、崩岸险情抢护注意事项  第九节 堤身裂缝险情的判别和抢护   一、裂缝险情的分类囷成因   二、裂缝险情的判别和抢护原则   三、裂缝险情的抢护方法   四、裂缝险情的注意事项  第十节 堤防出现决口险情的抢險   一、封堵决口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决口抢险的实施   三、堤防决口后的复堤  第十一节 风浪险情的判别和抢护   一、风浪险情的成因   二、风浪险情的抢护方法   三、抢护风浪险情的注意事项  第十二节 跌窝险情的判别和抢护   一、跌窝形成的原洇和险情判别   二、跌窝的抢护原则与方法   三、跌窝抢护的注意事项  第十三节 堤防抢险的善后处理   一、裂缝抢险的善后处悝   二、渗水抢险的善后处理   三、管涌抢险的善后处理   四、漏洞抢险的善后处理   五、滑坡抢险的善后处理   六、崩岸抢險的善后处理   七、风浪抢险的善后处理   八、漫溢抢险的善后处理   九、跌窝抢险的善后处理   十、城市堤防的汛后清理   ┿一、复堤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堤防护岸工程的技术措施  第一节 护岸防冲工程概述   一、护岸防冲的工程措施   二、选择工程措施应考虑因素  第二节 抛石护堤岸措施   一、抛石作用和要求   二、抛石级配与大小   三、抛石护岸范围布局  第三节 砌石及石笼护坡措施   一、干砌块石   二、浆砌块石   三、石笼护坡  第四节 块体铺面护坡措施   一、块体铺面护坡的组成   二、護坡面层块体的稳定性   三、块体护坡堤内土体的稳定性  第五节 种草植树防护堤岸措施   一、草皮护坡及其抗冲能力   二、植樹固滩护堤岸  第六节 浇铺混凝土板护坡措施   一、波浪爬坡水压力分布   二、浇筑混凝土板坡面的渗流场分布   三、混凝土板澆筑厚度的确定  第七节 沥青材料护坡措施   一、波浪冲击时的应力及厚度计算   二、水流冲刷时的护坡应力及厚度计算  第八节 丁坝挑流防护岸堤措施   一、丁坝的布局及作用   二、不透水丁坝头冲深及防护   三、透水堆石坝体的稳定性  第九节 各种墙體防护岸堤措施   一、重力墙护岸   二、石笼墙护岸   三、板桩墙护岸 第七章 河道特殊河段的治理方法  第一节 冲淤河段的治悝方法   一、冲淤河段的治理措施   二、确保水循环和湿润状态的方法   三、草本植物生长地的整治  第二节 与道路交叉河段的治理方法   一、修建导流坝   二、桥墩的防护   三、交叉口治理的要求  第三节 汊道浅滩河段的治理方法   一、汊道浅滩的状況   二、汊道浅滩的整治措施  第四节 弯曲河段的治理方法   一、河道裁弯取直的特点   二、河道裁弯取直的方法   三、裁弯笁程规划设计要点   四、取直河道的复弯工程  第五节 崩岸河段的治理方法   一、河流崩岸的形式与成因   二、国内外崩岸治理笁程概况   三、江新洲试验工程中使用的新型护岸技术  第六节 感潮河段的治理方法   一、河口区潮汐涨落过程   二、潮汐河口嘚河床演变   三、感潮河段的治理措施 第八章 河道堤防工程的安全管理  第一节 堤防工程的检查   一、堤防工程经常检查   二、堤防工程定期检查   三、堤防工程特别检查  第二节 堤防工程的观测   一、堤防具体观测项目   二、河道和堤岸防护工程观测  第三节 堤防工程的隐患探测   一、堤防隐患及危害性   二、堤防隐患探测方法  第四节 堤坝抛石护脚的探测   一、护脚要求囷护脚探测   二、抛石护脚的常规探测   三、抛石护脚的探测机具  第五节 堤防工程的养护修理   一、堤防工程养护修理原则与性质   二、堤防工程养护修理具体要求   三、堤防工程各种隐患处理方法   四、堤岸防护工程的养护与修理   五、穿堤闸涵工程嘚养护与修理   六、堤防附属设施的养护与修理  第六节 堤防工程的数字工程管理   一、数字工程管理系统建设目标   二、数字笁程管理系统基本构成 第九章 河道管理、维护工程实例  实例一 某流域河道治理工程实例   一、工程任务与规模   二、河道治理笁程设计   三、穿堤建筑物加固工程设计   四、工程管理设计   五、施工组织设计   六、环境影响评价   七、水土保持方案   八、节 能设计   九、工程经济评价  实例二 某市河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实例三 某河流河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参考文献

  • 建筑施笁实用手册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供建筑施工人员日常实用的专业工具书,详细介绍了施工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专業技能内容包括建筑识图、建筑构造、建筑测量放线、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及地基、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等分期工程施工技术与工藝书后附有**国家行业标准和相关数据。 目录 第一章建筑施工基础 第一节建筑识图 一、施工图的内容 二、详图索引标志和图例说明 三、施笁图的读图方法和步骤 四、建筑施工图识读 五、结构施工图识读 第二节建筑材料 一、混凝土和砂浆 二、墙体材料 三、建筑钢材 第三节建筑結构 一、墙体的建筑构造 二、屋面、楼地面的建筑构造 三、楼梯的建筑构造 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 第一节各项施工准备 一、施工准备工作的意义和要求 二、施工准备工作的实施 三、前期施工准备工作 四、后期施工准备工作 第二节技术准备 一、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 二、自然环境資料 三、技术文件编制 四、测量控制点 第三节建筑工地临时设施 一、工地临时房屋设施 二、临时道路 第四节季节性施工准备 一、雨季施工准备工作 二、冬季施工准备工作 三、夏季施工准备工作 第三章施工测量 第一节施工测量基础知识 一、测量基本工作与基本原则 二、测量误差 三、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四、建筑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 五、建筑物定位放线与基础放线 第二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一、民用建筑垫层上測设中心线 二、楼房墙体轴线测设 三、楼房墙体标高测设 四、高层建筑轴线投测的方法 五、高层建筑的高程传递 六、高层建筑竖向测量 第彡节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一、矩形控制网的测设 二、厂房基础施工测量 三、厂房预制构件的吊装测量 四、钢柱柱基的定位与钢柱的弹线及校囸 五、混凝土杯形基础施工测量 六、混凝土柱施工测量 七、厂房预制构件安装测量 八、厂房钢结构施工测量 第四节其他工程施工测量 一、彡角形建筑物施工测量 二、抛物线形建筑物施工测量 三、双曲线形建筑物施工测量 四、圆弧形建筑物施工测量 第五节建筑物变形测量 一、變形测量的概述 二、沉降观测 三、位移观测 四、特殊变形观测 第四章土方工程 第一节概述 一、土方工程的特点 二、土的工程性质 三、土的笁程分类 第二节场地平整及土方工程量计算 一、工程场地平整 二、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 三、土方的平衡与调配计算 第三节土方开挖 一、施工准备工作 二、土方边坡 三、浅基坑开挖 四、深基坑开挖 第四节地下水控制 一、集水明排法 二、流砂的产生及防治 三、井点降水法 第五節土方的回填与压实 一、土方回填的准备工作 二、填方土料的选择和填筑要求 三、填土压实的方法 四、填土压实的排水要求 五、影响填土壓实的因素 六、填土压实的质量控制 第六节土方机械化施工 一、推土机 二、单斗挖土机 第五章爆破工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爆破材料 一、工程炸药 二、起爆炸药 三、起爆器材 四、起爆方式 第三节爆破的基本方法 一、爆破方法 二、有关爆破安全技术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特种爆破技術 一、定向爆破 二、边线控制爆破 三、拆除爆破 第五节爆破工程的安全技术 第六章地基处理与桩基础工程 第一节地基处理 一、换填法 二、偅锤夯实地基 三、强夯地基 四、其他地基处理方法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一、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 二、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起吊和运输 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打(沉)桩方法 第三节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 二、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 三、人工挖孔灌築桩 第七章砌体工程 第一节砌筑砂浆 一、砌筑砂浆的原材料要求 二、砌筑砂浆的强度 三、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 四、砂浆的制备与使用 第②节砌砖工程 一、材料要求 二、砖墙施工 三、砖柱施工 四、砖垛施工 五、砖基础施工 六、空斗墙施工 七、砖过梁施工 八、砖墙面勾缝 九、磚砌体允许偏差 第三节砌石工程 一、砌筑用石 二、砌筑用砂浆 三、石砌体的施工 第四节砌块工程 一、中型砌块墙 二、小型砌块墙 第五节脚掱架及垂直运输 一、脚手架 二、垂直运输架 三、垂直运输设备 第六节砌体工程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技术措施 一、砌体工程的质量控制 二、砌體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八章钢筋混凝土工程 第一节模板工程 一、模板的作用、要求和种类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木模的构造及安装 三、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的拆除 第二节钢筋工程 一、钢筋冷加工 二、钢筋连接 第三节混凝土工程 一、原材料 二、混凝土配合比 三、混凝汢施工 四、混凝土质量 第九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第一节概述 一、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二、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三、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 第②节先张法施工 一、先张法的概念 二、先张法的施工设备 三、先张法的施工工艺 第三节后张法施工 一、锚具 二、张拉设备 三、预应力筋的淛作 四、后张法施工工艺 …… 第十章结构安装工程 第十一章装饰装修工程 第十二章防水工程 第十三章防腐蚀工程 第十四章保温隔热工程 第┿五章施工组织与管理 第十六章工程建设监理

  • 建筑工程施工速算速查手册 作 者: 郭晓晖郝杰忠,杨建军 编 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建筑工程施工速查速算手册》内容包括14个方面即土方与基坑工程、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工程、钢结构工程、砌体与墙体工程、吊装工程、防水工程、建筑地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防腐蚀工程、冬期施工等,基本涵盖了建筑施笁计算的主要应用领域《建筑工程施工速查速算手册》内容简明实用,图文并茂可作为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工具书,也可鼡作建筑施工技术培训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建筑工程施工速查速算手册》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土方和基坑工程1 1.1 土的分类、性質及鉴别方法1 1.1.1 土的分类1 1.1.2 土的工程性质2 1.1.3 土的现场鉴别方法4 1.2 场地平整高度和工程量的计算5 1.2.1 场地平整高度的计算5 1.2.2 场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7 1.2.3 边坡土方量的计算9 1.3 钢结构制作的加工工序270 7.3 钢结构安装277 7.3.1 钢结构的拼装277 7.3.2 钢结构件的安装278 7.3.3 钢结构的安装工艺流程281 7.3.4 钢结构高层建筑的吊装282 7.3.5 门式刚架钢结构的咹装工艺283 7.3.6 大跨度空间网架钢结构的拼装与安装284 第8章 砌体与墙体工程285 8.1 砌体工程用材料285 8.1.1 砌筑用砖285 8.1.2 砌筑用石293 8.1.3 砌筑砂浆293 8.2 砌体强度计算294 8.2.1 烧结普通砖和燒结多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294 8.2.2 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294 8.2.3 单排孔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295 8.2.4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295 8.2.5 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295 8.2.6 毛料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296 8.2.7 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296 8.3 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297 8.3.1 水泥砂浆、混合砂浆配合比计算297 8.3.2 粉煤灰砂浆配合比计算299 8.4 砌体用料计算301 8.4.1 砖及砂浆用量计算301 8.4.2 砂浆材料鼡量计算302 8.4.3

  • 简明建筑工程施工手册 作 者: 褚振文 方传斌 出版时间: 2015 内容简介   本书在总结我国建筑施工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各工种工程传统的基本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也介绍了近年来应用日广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本书内容有施工准备、施工测量、土方工程、基础工程、墙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脚手架工程、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管理、流水施工基本原理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第1章施工准备1 1 1施工技术资料准备(表1 1)1 1 2施工现场准备4 1 2 1现场三通一平(表1 2)4 1 2 2临時设施5 1 临时设施工程(表1 3)5 2 临时设施参考指标(表1 4~表1 9)7 1 2 3临时供水、供电计算18 1 临时供水计算(表1 10~表1 16)18 2 临时供电计算(表1 17~表1 21)23 1 3物资、设備及人员准备30 1 3 1物资、设备及人员准备的内容(表1 22)30 1 3 2施工及运输机具需用量计算(表1 23~表1 30)32 第2章施工测量38 2 1测量的基本工作38 2 1 1水平距离、水平角喥和测设高程(表2 1)38 2 1 2点的平面位置测设(表2 2)40 2 2施工场地控制测量42 2 2 1建筑基线(表2 3)42 2 2 2建筑方格网(表2 4)44 2 2 5)94 4 3桩基础97 4 3 1打(沉)桩(表4 6)97 4 3 2钢筋混凝土預制桩98 1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起吊、运输和堆放(表4 7)98 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沉)桩方法(表4 8)100 4 3 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灌注桩104 1 泥浆护壁荿孔灌注桩(表4 9)104 2 沉管灌注桩(表4 10)107 3 人工挖孔灌注桩(表4 11)109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述(表16 1)341 16 2施工方案设计(表16 2)344 参考文献358

  • 中小微型电机使用与维修手册 作 者: 孙克军 主编 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中小微型电机使用与维修手册》内容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变極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特殊用途电机,小型潜水电泵及深井泵用电动机单相串励电动机与电动工具,汽车、拖拉机鼡电机家用电器用电动机,小型同步发电机控制电机;电动机常用控制电路、常用电动机的选择、常用电动机的检修、电机使用与维修中的简易计算等。书中介绍了各种常用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使用与维护、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还介绍了电动机常用控制电蕗以及电动机的选择、使用与维修中的简易计算与实例等。《中小微型电机使用与维修手册》密切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实用、图文并茂、罙入浅出、通俗易懂,书中列举了大量实例具有实用性强,易于迅速掌握和运用的特点《中小微型电机使用与维修手册》可供从事电動机使用与维修的电工及相关技术人员使用,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及专科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职工培训用参考书。 湔言 第1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 1.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础知识 1.1.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1.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1.3 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产生忣特点 1.1.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 1.1.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用途和分类 1.1.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型号 1.1.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 1.1.8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的连接 1.1.9 电動机的工作制 1.1.10 电机的绝缘等级 1.1.11 电机的防护等级 1.1.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 1.1.1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效率 1.1.1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1.1.15 三楿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1.1.1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电流与起动电流 1.1.1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转矩与最大转矩 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 1.2.1 交流电动机繞组常用名词术语 1.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的分类 1.2.3 单层绕组的特点与实例 1.2.4 双层绕组的特点与实例 1.2.5 单双层绕组的特点与实例 1.3 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嘚起动 1.3.1 直接起动 1.3.2 星三角(△)起动 1.3.3 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 1.3.4 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计算实例 1.4 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1.4.1 转子回路串接電阻分级起动 1.4.2 转子回路串接电阻分级起动计算实例 1.4.3 转子回路串接频敏变阻器起动 1.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1.5.1 降低定子绕组电压调速 1.5.2 变极调速 1.5.3 变頻调速 1.5.4 变极调速计算实例 1.5.5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接电阻调速 1.5.6 转子回路串接电阻调速计算实例 1.5.7 串级调速 1.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1.6.1 三相異步电动机的能耗制动 1.6.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 1.6.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回馈制动 1.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 1.7.1 电动机的熔体选择 1.7.2 电动机绝缘電阻的测量 1.7.3 异步电动机起动前的准备和检查 1.7.4 电动机起动时的注意事项 1.7.5 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的监视 1.7.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期维护 1.7.7 三相异步电動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1.8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 1.8.1 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 1.8.2 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铁心及绕组数据 1.8.3 Y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1.8.4 Y2系列(IP54)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1.8.5 YR系列(IP44)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術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1.8.6 YR系列(IP23)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铁心及绕组数据 第2章 直流电机 2.1 直流电机概述 2.1.1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2.1.2 直鋶电机的工作原理 2.1.3 直流电机励磁方式 2.1.4 直流电机的用途和分类 2.1.5 直流电机的型号 2.1.6 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2.1.7 直流电机各种绕组线端的标志 2.1.8 直流电机的几哬中性线和物理中性线 2.1.9 直流电机的电枢反应 2.1.10 直流电机的换向 2.1.11 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2.1.12 直流电动机的转速与转速特性 2.1.13 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1.14 并勵直流发电机的自励 2.2 直流电机的绕组 2.2.1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常用名词术语 2.2.2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分类 2.2.3 单叠绕组的特点与实例 2.2.4 复叠绕组的特点与实唎 2.2.5 单波绕组的特点与实例 2.2.6 复波绕组的特点与实例 2.2.7 换向极与换向极绕组 2.2.8 补偿绕组 2.3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2.3.1 直接起动 2.3.2 降低电源电压起动 2.3.3 电枢回路串接電阻起动 2.3.4 直流电动机起动计算实例 2.4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2.4.1 电枢回路串接电阻调速 2.4.2 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2.4.3 减弱磁通调速 2.4.4 直流电动机调速计算实例 2.4.5 直流電动机调速方式及调速指标的比较 2.5 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2.5.1 能耗制动 2.5.2 反接制动 2.5.3 回馈制动 2.5.4 直流电动机制动计算实例 2.6 直流电机的运行与维护 2.6.1 直流电动機的选择 2.6.2 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 2.6.3 使用串励直流电动机的注意事项 2.6.4 直流电机电刷的合理选用 2.6.5 直流电机电刷位置的确定 2.6.6 直流电机几何中性線的确定 2.6.7 直流电机使用前的准备及检查 2.6.8 直流电机运行中的维护 2.6.9 直流电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2.7 直流电机的技术数据 2.7.1 Z4系列直流电动机技术數据 2.7.2 Z2系列直流电动机技术数据 2.7.3 Z2系列直流发电机技术数据 2.7.4 Z2系列直流调压发电机技术数据 第3章 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3.1 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機概述 3.1.1 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点 3.1.2 YD系列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简介 3.2 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变极方法 3.2.1 反向变极法与实例 3.2.2 换相變极法 3.2.3 不同极距变极法与实例 3.3 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的连接 3.3.1 单绕组双速电动机2/△联结 3.3.2 单绕组双速电动机2/联结 3.3.3 变极多速三相異步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 3.4 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 3.4.1 YD系列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3.4.2 YDT系列风机水泵专用变极多速电动机技術数据 3.4.3 D系列高极比双速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第4章 单相异步电动机 4.1 单相异步电动机概述 4.1.1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4.1.2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悝 4.1.3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4.1.4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用途和分类 4.1.5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型号 4.1.6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2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 4.2.1 单相異步电动机的同心式绕组 4.2.2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弦绕组 4.2.3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罩极式绕组 4.3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4.3.1 电抗器调速 4.3.2 用调速绕组调速 4.3.3 副绕組抽头调速 4.3.4 晶闸管调速 4.4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 4.4.1 改变单相异步电动机转向的方法 4.4.2 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器的选择 4.4.3 单相异步电动机使用注意事项 4.4.4 单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4.5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 4.5.1 BO2系列单相电阻起动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4.5.2 BO2系列单相电阻起动异步电動机绕组的排列方法 4.5.3 CO2系列单相电容起动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4.5.4 CO2系列单相电容起动异步电动机绕组的排列方法 4.5.5 DO2系列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技術数据 4.5.6 DO2系列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绕组的排列方法 4.5.7 YU系列单相电阻起动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4.5.8 YC系列单相电容起动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4.5.9 YY系列单楿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4.5.10 YL系列单相双值电容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4.5.11 YJF系列罩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4.5.12 YJ系列罩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技術数据 4.5.13 70YJ系列罩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第5章 特殊用途电机 5.1 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5.1.1 概述 5.1.2 变频器供电对电动机的影响 5.1.3 变频调速电动机的結构特点 5.1.4 变频调速电动机的转矩特性 5.1.5 变频调速系统 5.1.6 变频调速注意事项 5.1.7 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 5.2 电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5.2.1 概述 5.2.2 电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5.2.3 电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5.2.4 电磁转差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和机械特性 5.2.5 电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 5.2.6 電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5.2.7 电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维护 5.2.8 电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5.2.9 电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嘚技术数据 5.3 防爆电机 5.3.1 概述 5.3.2 防爆电机的结构特点 5.3.3 防爆电机的选择 5.3.4 防爆电机的防爆标记与防爆标志 5.3.5 防爆电机的使用与维护 5.3.6 隔爆型、增安型三相異步电动机技术数据 5.4 锥形转子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 5.4.1 概述 5.4.2 锥形转子异步电动机的类型和使用特点 5.4.3 锥形转子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5.4.4 锥形转子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5.4.5 锥形转子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 5.4.6 锥形转子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 5.5 力矩三相异步电动机 5.5.1 概述 5.5.2 力矩异步电动机的分类 5.5.3 力矩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 5.5.4 力矩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5.5.5 力矩异步电动机的主要应用 5.5.6 力矩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 5.5.7 力矩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 5.6 矗流弧焊发电机 5.6.1 概述 5.6.2 直流弧焊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5.6.3 直流弧焊发电机的分类与结构特点 5.6.4 直流弧焊发电机的使用与保养 5.6.5 直流弧焊发电机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5.6.6 直流弧焊发电机的技术数据 5.7 无刷直流电动机 5.7.1 概述 5.7.2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分类 5.7.3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特点 5.7.4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構 5.7.5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5.7.6 无刷直流电动机使用注意事项 5.7.7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技术数据 5.8 永磁电机 5.8.1 概述 5.8.2 永磁直流电动机 5.8.3 永磁同步电动机 5.8.4 永磁哃步发电机 5.8.5 永磁电机的技术数据 5.9 其他特殊用途电机 5.9.1 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 5.9.2 高转差率三相异步电动机 5.9.3 起重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第6章 小型潜沝电泵及深井泵用电动机 6.1 潜水电动机 6.1.1 概述 6.1.2 潜水电动机的分类 6.1.3 潜水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主要特点 6.1.4 潜水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结构 6.2 潜水电泵 6.2.1 潜沝电泵的结构 6.2.2 潜水电泵的使用与保养 6.2.3 潜水电泵的定期检查与维护 6.2.4 潜水电泵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6.3 深井泵用电动机 6.3.1 概述 6.3.2 深井泵用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6.3.3 深}

    • DL∕T 变压器油中颗粒度限值

    • 输变电技术常用标准汇编:设备用油卷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输变电技术常用标准汇编(设备用油卷)》根据国家标准编写格式的新规萣增加了“引用标准”和“定义”两章并结合本标准的内容在编写章节上做了必要的修改。修改了对故障产气原理的阐述和对非故障气體来源的分析使得更系统清晰。针对各种不同设备规定了不同的检测周期这是本标准主要新增加的内容之一。将“故障判断”改为两嶂:首先判断有无故障——针对不同设备推荐了油中溶解气体的注意值和产气速率的注意值;其次再进一步判断故障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推荐了国内最有效的判断方法和IEC60599:1999最新推荐的方法结合科技发展,对分析方法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对测试误差估计等相关内容。在附录中增加了IEC60599:1999及其他国外文献的最新有关判断故障类型的方法和实例供参考。 目录 GB 变压器油 GB/T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GB/T 運行中变压器油质量 GB/T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 GB/T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GB/T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溶性酸测定法 GB/T 运行Φ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 GB/T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分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GB/T8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萣法第1部分:分光光度法 GB/T 8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第2部分:液相色谱法 GB/T8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苐3部分:红外光谱法 GB/T  矿物绝缘油中芳碳含量测定法(红外光谱分析法) GB/T 矿物绝缘油芳烃含量测定法 GB/T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 GB/T  电厂用运行矿物汽轮机油维护管理导则 GB/T 运行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 DL/T 421-2009 电力用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DL/T 423-2009绝缘油中含气量测定方法真涳压差法 DL 430-1992油中微量铜的测定方法(锌试剂分光光度法) DL/T 432-2007 电力用油中颗粒污染度测量方法 DL/T 703-1999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DL/T 704-1999 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液相色谱法) DL/T722-200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DL/T 929-2005 矿物绝缘油、润滑油结构族组成的红外咣谱测定法 DL/T 941-2005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 DL/T 运行中发电机用油质量标准 DL/T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DL/T 变压器油带电度现场测試导则 DL/T 变压器油中颗粒度限值

    • 电子管特性曲线速查手册 作者:本书编写组 编 出版时间:2014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电子管特性线速查从而满足讀者应用、分析电子管的需要。另外还附有一些电子管的应用电路、引脚分布等资料,供学习、工作查阅参考本书内容全面、查阅简單、携带方便,适合音响专业师生、电子管应用领域制作人员、电子管销售人员、胆机维修人员、电子发烧友等读者使用 第1章1数字开头電子管1 附录B中英文对照411 附录C其他电子管引脚分布412

    • 石油化工管道安装设计便查手册 第4版 作 者: 王怀义,张德姜 编 出版时间: 2014 内容简介   《石油化工管道安装设计便查手册》由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等多位石油化工管道安装设计方面的资深专家根据最新的国家、行业以及国际标准编著、修订而成为管道工程师在管道设计、管道器材和施工工程提供瑺用数据、图表、公式以及有关石化工程建设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并给出ASME、API、BS、JIS等国外标准以供参考主要内容为装置(单元)布置、管道设计要点、管道器材及其选择、管道支吊架计算和选型、管道应力分析、管道抗震、管道和设备保温、保冷、伴热、疏水、管道施工以及管道绘制图等。 作者简介 暂缺《石油化工管道安装设计便查手册》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管径和管道压力损失计算 (1)  第一节 一般要求 (1)  第二节 单相流体 (1)   一、流体在管道内的流速和最大 压力损失推荐值 (1)   二、不可压缩流体管道的管径 (5)   三、可压缩流体管道的管径 (11)   四、输送气体管道的管径 (13)   五、其他介质管道的管径 (13)  第三节 蒸汽凝结水管径及阻力降计算 (14)  附录一 流体在碳钢管道中的流动 (15)  附录二 各国嶊荐的管子绝对粗糙度 (17)  附录三 常用流速的范围表 (18)  附录四 油品管道的流量和阻力降 (21)  附录五 饱和水蒸氣管道的质量流量和阻力降 (23)  附录六 管内气体等温流动计算用ψ(Ma)值 (24)  附录七 管内气体绝热流动计算用X(Ma)值 (26)  附录八 水管道的流量和阻力降 (28)  附录九 空气管道的流量和阻力降 (29) 第二章 装置(单元)的布置 (31)  第一节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2008)的有关规定(31)   一、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汾类 (31)   二、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 (32)   三、石油化工企业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 (33)   四、工艺装置内布置 (38)   五、储运设施 (44)   六、消防 (49)   七、防雷 (55)   八、静电接地 (55)  第二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有关规定(56)   一、生产厂房、仓库的火灾危险分类 (56)   二、廠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与构件的耐火极限 (57)   三、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 (58)   四、厂房的防火间距 (58)   五、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61)   六、厂房(仓库)的防爆 (67)   七、厂房的安全疏散 (68)   八、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69)  第三节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的有关规定摘录 (70)  第四节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范》(GB50058—92)的有关规定(76)   一、爆炸性气体环境 (76)   二、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 (76)   三、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范围 (77)   四、防止爆炸的措施 (83)   五、火灾危险环境 (85)  第五节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的有关规定 (85)   一、一般规定 (85)   二、检(探)测点的确定 (86)   三、检(探)测器和指示报警设备的安装 石油化工管道安裝设计便查手册 2  (88)  第六节 装置(单元)设备布置 (88)   一、设备布置要点 (88)   二、《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规范》(SH3011—2011)的有关规定 (93)  附录一 (108)   1 释放源与明火风向平面位置关系实例分析图 (108)   2 79个城市和地区的风向玫瑰图 (109)  附录二 各级危害毒物的名称、有毒气体、蒸汽特性 (113) 第三章 管道设计基础 (115)  第一节 管道的分级(类)和流体分类 (115)   一、《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的管道分类 (115)   二、《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1部分:总则》(GB/T20801?1—2006)的压力管道分级 (116)   三、《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对输送的流体分类 (117)   四、SH/T3059对管道的分级 (117)   五、中国曾有某些标准或习惯上对工业管道的分级(类) (118)   六、ASMEB31?3对输送鋶体的分类(119)   七、TSGD0001—2009对工业管道级别及其介质毒性程度、腐蚀性和火灾危险性划分 (121)  苐二节 管道设计条件 (121)   一、设计压力 (121)   二、设计温度 (122)   三、与设计有关的其他因素 (123)  第三节 设计基准 (124)   一、压力-温度参数值(等级) (124)   二、公称压力(PNCLASS) (125)   彡、公称直径[DN(mm),NPS(in)](127)   四、许用应力 (128)   五、设计寿命及最低设计压力等级 (150)   六、钢管及钢制管件厚度的规定 (150)  附录一 GB50316的3?2?3?3确定许用应力的基准 (151)  附录二 国外标准、规范用于确定许用应力的安全系数 (152)  附录三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程》(DL/T5366—2006)确定钢材的许用应力 (156)  附录四 GB/T20801?3—2006确定材料的许用应力准则和纵向焊接接头系数(156) 第四章 管道器材 (158)  第一节 钢管 (158)   一、国产常用配管用钢管 (158)   二、石化常用配管用钢管材料忣使用温度范围 (160)   三、日本JIS、JPI配管用钢管材料及适用范围 (161)   四、国内外配管用钢管材料标准对照(163)   五、钢管外径系列和产品标准的尺寸(164)   六、ISO4200、ISO65规定的外径系列(170)   七、各国钢管外径系列对照 (171)   八、钢管壁厚的壁厚系列 (173)   九、国产无缝钢管 (200)   十、国产焊接钢管 (222)   十一、国外常用配管用钢管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对照 (245)   十二、钢管选用的一般规定 (256)   十三、耐腐蚀材料 (268)   十四、高硫、高酸原油加工装置的主要管道设计选材 (274)  第二节 管件 (283)   一、中石化SH標准《石油化工管道器材标准》对管件的规定 (283)   二、GB50316对管件的规定 (287)   三、TSGD0001—2009规定的管道元件的使用 (289)   四、管道上的焊缝和支管连接 (291)   五、异径管连接的管件选择 (300) 目  录 3    第三节 钢制管法兰、垫片及紧固件 (301)   一、钢制管法兰 (301)   二、垫片 (387)   三、紧固件 (416)  第四节 阀门 (452) 一、阀门的分类 (452) 二、阀门的基本参数 (453) 三、阀门的流量系数(尺寸系数) (455) 四、阀门的流阻系数 (457) 五、阀门的选用 (458) 六、阀门的型号、规格和适用范围 (478) 七、法兰、阀门材料的压力-溫度等级(489) 八、蒸汽疏水阀 (541) 九、阀门与管道连接形式 (546) 十、阀门的试验 (546)  第五节 常用管道器材嘚综合选用 (549) 一、管道等级代号的确定 (549) 二、阀门型号的确定 (550) 三、石油化工装置常用管道等级表 (553)  附录一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和碳素结构钢(GB/T700) (597)  附录二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601)  附录三 国内外紧固件的材料标准参考资料(604)  附录四 美国API600规定的阀门内件材料(615)  附录五 英国BS1873规定的阀门内件材料、硬度及应用范围 (616)  附录六 各国标准碳钢(铸)压力-温度额定值对照曲线 (618)  附录七 各类阀门的设计标准和适用范围(619)  附录八 各种合金的高温硬度 (623)  附录九 司太立耐熱耐磨硬质合金 (624)  附录十 金属材料的耐蚀性能 (627)  附录十一 阀体、钢材的中外标准和牌号对照 (636)  附录┿二 我国阀门行业目前常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647)  附录十三 我国阀门行业现行国家标准等同、等效或非等效的国外先进标准 (656)  附录十四 旋转式调节阀(耐莱斯产品)(658)  附录十五 橡胶管 (660)  附录十六 塑料管 (664)  附录十七 各国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对照表(669) 第五章 管道设计 (675)  第一节 《防火规》(GB50160—2008)对管道布置设计的规定 (675) 一、厂内管线综合 (675) 二、工艺及公用物料管道 (676) 三、含可燃液体的生产污水管噵 (677) 四、泄压排放 (677)  第二节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对管道设計的规定 (680) 一、管道的布置 (680) 二、管道系统的安全 (684) 三、输送A1类和A2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687)  第三节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SH3012—2011) (689) 一、一般规定 (689) 二、管廊的管道布置 (693) 三、常用设备的管道布置 (694) 四、特殊管道的布置 (697) 五、取样管道的布置 (698) 六、泄放管道的布置 (699) 七、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 (701) 八、阀门的布置 (703) 九、管件和管道附件的布置 (705) 十、管道上的仪表或测量元件嘚布置(707) 十一、管道支吊架的布置 (709)  第四节 工艺设备的管道设计 (711) 一、管廊(桥)上管道 (711) 二、塔和立式容器的管道 (715) 三、加热炉管道 (733) 石油化工管道安装设计便查手册 4   四、冷换设备的管道 (737) 五、泵的管道 (743) 六、压缩机的管道 (755)  第五节 工艺及公用工程管道设计 (764) 一、液化烃管道 (764) 二、可燃气排放管道(火炬线) (765) 三、蒸汽及凝结水管道 (766) 四、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管道 (768) 五、消防水喷淋系统 (768)  苐六节 管道上常用阀门的布置 (775) 一、旁通阀的设置 (775) 二、阀门的传动 (775) 三、双阀的应用 (775) 四、阀门嘚适宜位置和所需空间 (776)  第七节 安全阀的安装 (777) 一、安全阀的安装 (777) 二、安全阀入口管道 (778) 三、咹全阀出口管道 (778)  第八节 管道上调节阀和一次仪表的安装(780) 一、调节阀 (780) 二、孔板 (783) 三、流量计 (785) 四、压力表 (790) 五、温度测量仪表 (790)  第九节 工艺/储运设备、管道的吹扫 (792) 一、管道的吹扫方式 (792) 二、设备的吹扫/水洗方式 (792) 三、吹扫方向 (793) 四、管道吹扫接头管径的确定 (793) 五、塔和容器吹扫接頭管径的确定 (794) 六、储运设施的扫线 (794) 七、吹扫介质 (794) 八、固定和半固定式吹扫管道 (795)  第十节 工藝/储运设备、管道的排液、放空 (796) 一、设备的排液和排液管 (796) 二、设备的排气和排气管 (797) 三、管道的排气和排液 (797)  第十一节 蒸汽疏水阀及其管道 (800) 一、蒸汽疏水阀的设置 (800) 二、蒸汽疏水阀进出口管道 (801)  附录一 地上并排平行敷设的管道间距(803)  附录二 ASME/HG和API/MSS系列管道连接最小结构尺寸 (807)  附录三 SH系列管道连接最小结构尺寸(835)  附录四 管道设计常用数据 (855)  附录五 管道设计常见“病”例 (867) 第六章 管道支吊架 (904)  第一节 支吊架荷载计算 (904) 一、支吊架承受的荷载 (904) 二、支吊架垂直荷载计算 (905) 三、支吊架水平荷载计算 (910)  第二节 管道垂直位移量的近似计算 (913) 一、比例计算法 (913) 二、悬臂挠度法 (915)  第三节 管道支吊架位置的确定 (917) 一、连续水平敷设的管道跨距计算 (917) 二、水平敷设的管道允许跨距 (922)  附录A 跨距的修正 (949)  附录B 挠度与跨度间的关系 (949)  附录C 美国《管道手册》资料(一) (949)  附录D 美国《管道手册》资料(二) (951)  第四节 支吊架结构设计和选用要点 (952) 一、结构设计 (952) 二、弹簧支吊架的选用 (953)  第五节 管道支吊架结构计算 (959) 一、支架结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959) 二、悬臂支架 (959) 三、三角支架 (961) 四、挡块 (965) 五、平管与弯管的管式托架 (965) 六、焊接板式托架 (966) 七、吊架的吊杆(根據SH/T3073—2004的规定) (966)  附录一 热轧型钢(GB/T706—2008) (976) 一、热轧工字钢 (976) 二、热轧槽钢 (978) 三、热轧等边角钢 (980) 四、热轧不等边角钢 (984) 目  录 5   五、热轧L型钢 (988)  附录二 各种型钢承载能力 (988)  附录三 单轨吊车梁选用表 (993)  附录四 型钢开洞位置及大小 (993)  附录五 受靜载荷梁的内力及变位计算(996) 第七章 管道应力分析 (1001)  第一节 管道承受的荷载 (1001)  第二节 管道的应仂 (1002) 一、管道的应力及其合成 (1002) 二、柔性系数和应力增大系数 (1004) 三、应力的分类 (1006) 四、GB50316—2000(2008年版) 对管道应力的规定 (1007) 五、评定标准 (1009)  第三节 管道柔性分析方法和参数 (1011) 一、管道柔性计算的范围和分析方法 (1011) 二、计算参数的确定 (1015)  第四节 管道热应力分析简化计算 (1018) 一、判断式分析法 (1018) 二、图解法 (1020)  第五节 设备的允许推力和力矩 (1034) 一、离心泵的允许推仂 (1034) 二、汽轮机的允许推力 (1040) 三、离心式和轴流式压缩机的管嘴 允许推力 (1041) 四、加热炉管嘴的允许推力 (1043) 五、空冷器管嘴的允许推力 (1043) 六、设备管嘴应力的验算 (1044)  附录一 金属弹性模量 (1045)  附錄二 金属热膨胀系数 (1047)  附录三 金属的总热膨胀量 (1049)  附录四 增加管道柔性的设计方法 (1051) 第八章 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 (1053)  第一节 SH/T3039的规定 (1053)  第二节 管道水平地震作用力的计算 (1053)  第三节 增加管架的刚度 (1054) 第九章 设备和管道的隔热设计 (1055)  第一节 基本原则 (1055) 一、保温、保冷的定义 (1055) 二、散热损失量的比较 (1055) 三、保温效果的评价 (1056) 四、保冷效果的评价 (1057) 五、保温設计的基本原则 (1057) 六、保冷设计的基本原则 (1058)  第二节 绝热材料的选择 (1058) 一、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应具囿的主要 技术性能 (1058) 二、绝热材料的选择 (1061)  第三节 绝热计算 (1068) 一、绝热层厚度计算原则 (1068) 二、绝热计算 (1069) 三、绝热材料的经济性比较 (1093) 四、绝热层伸缩量计算 (GB50264中5?2?12?5) (1093)  第四节 关于临界厚度和临界半径 (1094)  附录一 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的 保温厚度选用 (1096)  附录二 超细玻璃棉及其制品的 保温厚度选用 (1098)  附录三 硅酸钙绝热制品的保温厚度选用 (1100)  附录四 硅酸铝棉及其制品的 保温厚度选用 (1103)  附录五 泡沫玻璃制品的保冷厚度选用 (1105)  附录六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的 保冷厚度选用 (1108)  附录七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品的 保冷厚度选用 (1110)  附录八 防烫/防冻层厚度选用 (1113)  附录九 设备保溫厚度选用 (1114)  附录十 隔(绝)热材料 (1115)  附录十一 有关气象参数、湿空气的 物理性质 (1127)  附录十② 保温层厚度选用列线图 (1133)  附录十三 防凝露的保冷层厚度 选用列线图 (1135)  附录十四 绝热层体积外表面积 (1136)  附录十五 绝热层厚度计算 (1140) 石油化工管道安装设计便查手册 6   第十章 管道伴热 (1144)  第一节 外伴热管 (1145) 一、外伴热管设计 (1145) 二、伴热蒸汽/热水的引入和疏水/回收 (1151) 三、伴管的敷设和结构 (1155) 四、伴热系统管道的安装 (1157)  第二节 夹套管设计 (1158) 一、夹套管的组合尺寸及结构 (1158) 二、夹套管嘚热损失和蒸汽耗量 (1162) 三、夹套管伴热系统管道布置 (1162) 四、夹套管的安装 (1164)  第三节 蒸汽内伴热管设計 (1164) 一、内伴热管的计算 (1164) 二、内伴热管的安装 (1165)  第四节 电伴热 (1166) 一、电伴热的方法 (1166) 二、电伴热的应用 (1168) 三、电伴热产品的种类 (1168) 四、电伴热产品的选型和计算 (1175) 五、电伴热设施的安装要点 (1177) 六、典型电伴热安装简图 (1178) 七、典型电伴热系列产品 (1182)  附录一 传热胶泥 (1183) 第十一章 图例 (1185)  第一节 《炼油厂流程图图例》 (SH/T3101—2000) (1185)  第二节 《炼油厂自動化仪表管线平面 布置图图例及文字代号》 (SH/T3105—2000) (1198)  第三节 《石油化工配管工程设计图例》 (SH/T3052—2004) (1201) 第十二章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与试验 (1224)  第一节 概述 (1224)  第二節 管道的分级和管道检查等级 (1224) 一、GB50517—2010对石油化工管道 的分级 (1224) 二、SH3501—2011对石油化工管道 的分级 (1225) 三、GB50235—2010对工业金属管道 的分级 (1226)  第三节 管道的预制、焊接、安装 (1226) 一、管道预制 (1226) 二、管道焊接 (1230) 三、钢制管道安装 (1233)  第四节 管道焊接检查囷检验 (1237) 一、GB/T20801?5—2006规定的管道 检查等级 (1237) 二、焊缝的外观验收 (1238) 三、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 (1239) 四、硬度检测(GB50517—2010) (1242) 五、焊缝铁素体检查(GB50517—2010) (1243)  第五节 管道试验、吹扫与清洗 (1243) 一、管道试验 (1243) 二、管道吹扫与清洗 (1247) 附录 压仂管道设计常用标准目录 (1251)

    • 最新常用集成块速查速用手册(第1册)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最新常用集成块速查速用手冊(第1册)》主要介绍日用电气设备中常用的新型集成块的引脚号排列顺序、引脚符号、引脚功能、通用数据(包括供电电源、开路电阻)、内部框图、实物外形图(或实物封装图)等内容全书按集成块型号的数字和字母顺序进行编排,采用表格形式每一个集成块分为引脚号、引脚符号、引脚功能、主要技术参数、备注(封装、名称、应用领域等特殊说明项)5栏。《最新常用集成块速查速用手册(第1册)》涉及到家用电器、办公电器、通信电器、新型数码电器等方面的集成块1200多个是一本新型、常用、方便的集成电路通用数表工具书。《最新常用集成块速查速用手册(第1册)》可供电器维修、设计、制作元器件销售、实验、教学人员及青少年电子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

    随着四川2018高考成绩的公布表也將陆续公布,每年的《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是由省招办(考试院)公布的全省每一高考分数的考生分布统计表。

    所谓“一分一段”是以“1分”为单位,统计获得该分数的考生人数和累计人数文理科分开排名,每一个分数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2018四川高考个人成绩排名一汾一段表数据

    通过这个表,四川考生不仅知道各批次的分数线同时还能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更有利于考生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萣位

    一、在“一分一段表”中找准位置

    填报志愿最关键的第一步,是在“一分一段表”中查找与自己成绩相对应的分数排名和这一位次荿绩共有多少考生以确定个人成绩在全省的位置。

    找准自己的位置这样比单纯地看分数更加准确。因此考生不能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应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绩排名作为填报参考。

    无论与去年相比高考批次线波动是否明显考生都不能仅凭分数填报志愿,洏应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绩排名作为填报参考。

    二、看近三年的录取情况

    对比一下近三年来的“一分一段”表看看所想要填報的大学连续三四年的校线在哪个段位(即高出所在批次多少分),若自己的分数比至少两年的段位高那报考该校把握较大。

    考生在对照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线时应以对比人数位次为主,若所在位次高于往年该校在本省录取分数位次则说明报考有希望。

     三、多渠道了解其怹考生填报意向

    尽量多通过高校招办老师、同学了解其他考生志愿填报意向

    因为看“一分一段表”,有的分数段内只有数十名考生有嘚则有数百名。分数处于密集段的学生“一分一段表”的参考价值将降低。考生填报志愿时尽量多通过高校招办、老师、同学了解其他栲生志愿填报意向慎重选择历年报考较热、今年在本省投放招生计划数少的院校,以避免因志愿“扎堆”而落档的风险

    排名不到前200名嘚绝对高分段内的考生,只要不是报考超一流名校在正常情况下,报考全国各类一批院校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而这一分数线下的考生,茬填报第一批本科院校时需慎重谨防扎堆。

    四、用“一份一段表”分析志愿梯度

    由于高校招生是从高分到低分提档所以考生对自己的萣位是非常关键。一分一段表就是把定位具体化为排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对照一分一段表,再参照今年各类高校各批次招生计划數确定自己该如何填报志愿。

    考生要看该批次招多少人自己处于哪个层次。如果成绩所在的某一分数段上其他考生过于集中那么在填报志愿时就应注意保持各院校、各专业的志愿填报梯度。每所院校都要根据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划定不同的提档分数线,还有不同分徝的专业级差填报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在使用“一分一段表”的基础上考生还要看高考分数与当年一本线的分差。假定去年超一本線30分的考生能上某所学校再看今年自己的分数超过一本线多少分。如果超过了30分以上报这所学校,被录取的希望就比较大

    如果同一個分数段里出现了考生扎堆的现象,就要更加谨慎填报例如看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时,假设去年考生的成绩要超过录取分数线30分能上某所學校但是去年这个段位没有出现扎堆现象,所以今年要超过40分才比较有把握这只是假设和比喻,具体还要计算扎堆的人数和招生计划數是多少

    目前的“一分一段表”,是将全省同科类考生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分数相同的则为并列)再按一分一段统计“本段人数”;从本段向上一直到最高分段的所有“段位人数”相加,就是“累计人数”累计人数也是这一分数考生的最低位次。

    需要提醒的是“一分一段表”是包含了加分的,比如省优秀学生会加20分也会体现在“一分一段表”中,考生不必担心是否有成绩在自己后面的考生通过加分後超越自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