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驰虎将 ssd128的ssd怎么样,很差吗

<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用个10年没问题,影驰战将SSD耐久性折磨测试(3/5最终更新)
用个10年没问题,影驰战将SSD耐久性折磨测试(3/5最终更新)
09:53&&|&&作者:
&&|&&关键字:,,,
  今天我们就要开始进行SSD的耐久性测试,被测SSD为影驰战将120GB,它是影驰的入门级产品,采用Intel BGA封装20nm MLC颗粒,3000P/E,今天开始就做一个长期的测试来检验它到底能坚持多久。
本文约2450字,需4分钟阅读
3月5日最终更新:从去年12月到现在正好3个月的时间,在这3个月里我们一共向SSD写入了145.6TB数据,依然没有任何坏区,健康度依然是80%,NAND的平均P/E为1385,大概消耗掉1/3,就是说就算你用SSD用得比较狠,一年写入量有10TB,这个SSD也可以安心用14年以上,所以说大家基本上不需要去担心它的寿命问题。Hard Disk Sentinel检测到的SSD健康度还是80%NAND的平均P/E为1385,最大P/E为1507,坏区数量为02月26日日更新:上周开始高强度的24小时进行不间断写入,虽然中间因为其他原因暂停了几次,不过写入量比之前大了许多,昨天下午出现了几个写入错误,但没什么大的影响。目前总写入量为109.4TB,根据SMART的记录,目前平均P/E为1039,最大P/E为1161,坏区数依然为0。2月19日更新:到目前为止测试已经过去两个半月了,根据软件统计总共向SSD写入了80.44TB的数据,实际NAND写入量要比这个数字大不少,但由于SMART中没记录此信息所以无从得知具体值,按照现在我用SSD的习惯来用的话,大概要24年才能有这个写入量。SSD的健康度依然维持在80%,没出现坏区目前平均使用了766 P/E,最大890 P/E现在断电测试就打算告一段落了,因为80TB的写入量估计都够大家用好几年了,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没有用掉SSD三分之一的寿命,所以我们打算加大写入量,下一步就是进行不断电测试,这样每天的写入量会增大到6TB以上,看看SSD的NAND的极限寿命到底是什么。2月12日更新:由于春节放假的原因本文有半个月的时间没更新了,现在假期完了更新恢复正常,不过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增加了SSD的每日写入量以弥补放假期间的空白期,现在根据软件统计写入量达到73.29TB,SSD的平均P/E为699,最大P/E
823。1月22日更新:根据软件统计,耐久性测试总共向SSD写入了55.4TB的数据,当然实际NAND写入量远不止这个数字,健康度依然维持在80%,平均529
P/E,最大655 P/E。1月15日更新:目前测试还在进行中,SSD的健康度依然在80%没动过,用软件写入的数据总量为46.3TB,平均443
P/E,距离P/E完全消耗完还有很长时间,之前有人问进行了这么久测试SSD的性能下降了多少,今天就给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这是作为系统盘的战将120GB的性能测试结果,这个盘除了安装win7系统外几乎没写入其他东西这是进行耐久性测试的战将120GB,可以看到连续读取性能比系统盘要低一些,随机读取性能则没怎么变化,而写入性能方面几乎全线下滑,下滑幅度大概为11%,降幅和之前测试的JMF667H主控产品差不多。1月8日更新这个耐久性测试开始接近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软件一共向SSD写入了39.08TB的数据,给大家一个参考,个人的M5P用了大概一年的时间,NAND写入量是3.32TB,也就是说这个影驰战将一个月的写入量已经是我的M5P十多年的量了。目前SSD的健康度还是维持在80%,坏区数量也是维持在0,用量产工具查看闪存P/E情况,平均P/E为375,最大值为501,也就是说目前SSD还健康得很。1月2日更新截止至日SSD的健康度依然为80,依旧没有坏区,根据软件统计写入量为32.07TB不过在写入数据时出现过写入错误的情况,目前情况并不严重,暂作偶发错误处理现在平均P/E是308次,最大P/E 437次,也就是说目前SSD的寿命大概消耗了十分之一&日更新  测试进入第三周,软件统计总写入量大概23.98TB,SSD的健康度从17日开始就一直维持在80%,目前还没见到有坏区出现。  用量产工具其实可以看到SSD每个Block的擦写次数,目前平均擦写次数是234,最大刷写次数是361,上图所示区域有不少还是100多或者双位数的,其实这里之前全部都是个数为,是测试开始前写入固定数据的地方,也就是说均衡磨损算法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日更新  测试进入到第二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软件一共向SSD写入16.4TB数据,实际写入量因为SSD的S.M.A.R.T.信息没提供无法观测得到,SSD的健康度截止到12月17日为止为80%,本周健康度下降了5%,比上周降幅要少点。日更新  耐久性测试开始了一周了,根据软件统计的数据,我们一共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向SSD写入了9.2TB的数据,这一周的时间内SSD的健康度在每日不断下降,最开始的时候健康度是92%,截止到12月10日已经下降到85%了。  当然了,坏区是没有那么快出现的,要等到坏区出现还早着呢,在这期间我们找到了JMicron的量产工具,可以更好的监视SSD的各种信息。  从Erase Count信息中可以看出目前这块影驰黑将的NAND平均擦除次数是91次,最大是206次,最少是2次,可以看得出目前还没有触动磨损平衡算法,原来写入的60GB文件还没有被移动过。日:  SSD相比HDD有很大的性能优势,虽然价格是一个问题,不过不少人是因为SSD的寿命问题而不采用的。SSD所用的确实是有擦写次数限制,每完全覆写一次就减少一次寿命,但是要把一个SSD用坏到底要多久呢,今天我们就要开始进行SSD的耐久性测试,看看到底多久才能把一个SSD玩坏。  要做耐久性测试的SSD为影驰战将120GB,它是影驰的入门级产品,采用JMF667H主控,Intel BGA封装20nm
颗粒,3000P/E,售价相当的低而且还享受三年免费换新的服务,是一款相当吸引人的产品,不过它所用的NAND闪存是自行封装的,大家对这类颗粒都不太放心,但是市场上又大量充斥着这类产品,今天开始就做一个长期的测试来检验它到底能坚持多久。  其实之前外国网站和都做过SSD的耐久性测试,他们都是不停的向SSD写入数据,中途基本不断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快速的大量写入数据,能较快的看出闪存的耐久度,不过这样做并不太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突然掉电时还可能引发出其他问题。  我们的测试会每天向SSD写入1TB左右的数据,大概是一般用户几个月的写入量吧,写入完后会断电关机,这次测试只用软件检测SSD的S.M.A.R.T.信息来判断它是否健康,因为之前两个网站用MD5码检测的方法都不太理想,这次就不做了。  测试平台方面CPU是Core i3-4130,主板技嘉H87N-WIFI,内存为单条-1600
4GB,主系统盘和被测盘都是影驰战将120GB,电源为银欣SFX 450W,机箱为火鸟小巨蛋。测试平台安装完毕测试平台近照测试前已经预先写入了60GB的数据,模仿一般用户的使用情况被测的影驰战将120GB测试前CDI截图  本次使用Hard Disk Sentinel来检测SSD的健康程度,主要是看SSD的健康程度和扇区重新分配情况,有扇区重新分配的话就代表开始产生坏区了。  每天会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向被测盘写入1TB的数据,设置最少12GB的空闲空间,第一天的已经写入完了,就如上图所示。  一切都准备好了,测试开始,本文大概会每周更新一次汇报测试情况。
本文读者还喜欢
一天只写1T,照着MLC保底3000的水平来看,这是要测上一年的节奏么?超能有木有搞错?网友 [thesea] 的原贴:2楼正常用户每天写入量在5-10G水平,所以你可以计算一下,已经上百倍的加速前行了,测一个月相当于正常使用10年左右。网友 [Guest] 的原贴:3楼正常用户 一天才 5-10G ??? 呵呵,看来我太不正常了 ........我一个小时都不止这个数字。......再说了,现在好多人还拿 SSD 当内存缓存用....这么一丁点的写入量不够塞牙缝........网友 [Strike] 的原贴:4楼我SSD用了一年写入量才1.8T呢,NAND写入量是3TB,当然我开了RAMDisk,临时文件都不会进到SSD里面。网友 [Guest] 的原贴:5楼有设置RAMDISK的文章吗,求个链接学习学习!网友 [Guest] 的原贴:6楼3楼是做什么工作的,每小时硬盘要写入10个G?!岛国爱情动作片专业下载工程师?强橹灰飞烟灭啊~~
除了做图之类,或者专业做盗版电影的,一般家用谁没事这么大写入量?一天写1T的测试已经充分冗余了。网友 [Guest] 的原贴:7楼应该是“他以为自己的SSD一个小时要写入这么多”网友 [Guest] 的原贴:8楼我不想解释,随便就说一个例子吧。你如果网络速度稍微好一点,去优酷看视频,看一个小时的视频。都超过 3G的写入量.......难道看视频是很稀罕的工作??
你自己写入量小就不要老是想着别人写入量也小....
如果你玩WOW的时候经常环游世界,WOW的临时文件都可以在 2-3个小时之内大到 15G左右....难道玩WOW也是很稀罕的工作??
不要用井底的态度去思考天空有多广阔。我用的M5P 256G的,2013年1月底用到现在一共使用了8093小时,基本很少关机的,每天下班从19点到半夜1点基本都是看优酷视频或者风云直播什么的,总计Total Host Writes:4.02TB,Total NAND Writes:2735GB,临时文件什么的全在SSD上,另外还有100G左右的游戏也在SSD上,网游也有AION、LOL等等。正常使用一年满打满算4T写入量够了吧,这个测试量足够代表大部分用户的使用量了。8楼打了这么多的字,也没有写出来1小时10G的写入量是怎么来的。就算这位大侠每次开机都是一边看视频一边玩wow,那也达到不到平均每小时10的写入量啊。而且为毛你的临时文件要大到15G?主机内存只有32M吗?
我等井底之蛙难以理解高人的境界~~3楼你明显不是正常用户,你是不正常喷子1个小时就要写入10G?
我估计有些硬盘都还没这能耐。
吹牛 吹过头了,下去吧1小时就能传10G流量那要宽带的带宽多大才能做到呢?校园网百兆IPV6 PT下载分分钟打爆你的头,一小时二三十G也是小事看楼上这么喷,忽然有种网易盖楼的赶脚,我来凑上一份……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爱玩(坏)硬件,SSD专精,爱玩游戏,沉迷PSVita中,不作死就不舒服星人。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NVIDIA Max-Q笔记本导购
开学装机少不了,高性价比SSD导购
长续航、性能也够强的手机导购
暑假游戏笔记本导购穷车富表Diao丝电脑 篇九:穷人法拉利——影驰铁甲战将480G固态硬盘测试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穷车富表Diao丝电脑 篇九:穷人法拉利——影驰铁甲战将480G固态硬盘测试
小编注:双11买了不晒损失一半,#晒单大赛#活动火热来袭,剁过的手都开个箱吧!iPhoneX等好礼等你来赢,投稿即得额外100金币,还有原创新人独家奖励,App可光速投稿,详情。无论多少次我都会说,近5年、甚至近10年以来,对个人电脑影响最为深远的硬件绝对是:10秒开机、瞬开程序的体验,让人用过之后就再也忍受不了机械硬盘的龟速这几年随着TLC颗粒的大范围采用,主控厂家的增加,固态硬盘的价格也越来越亲民,1块钱1g的日子似乎也不再遥远,回想起当年1k多入手的120g intel g2真是有好日子已经来了的感觉。不过也一直有声音在质疑TLC颗粒的性能以及耐久度,那么这次就给大家带来一款廉价大容量TLC颗粒固态硬盘的测试——影驰铁甲战将480G犹记得几年前突然冒出来的一款廉价SSD——金速F8,当年最早的一批产品据说采用了intel的颗粒,价格对比当时市面上的大牌产品又极其低廉,瞬间掀起了一股低价SSD浪潮。然而第一批intel颗粒的产品闯出名声之后,后续产品采用的颗粒就五花八门了,买个SSD跟抽奖差不多的感觉。所以我对这些突然冒出来的野鸡品牌SSD一向是敬而远之的,比如金速(KingFast)和金胜(KingShare)这次之所以选择影驰的这款产品,一来因为影驰是国内已成立多年的老牌板卡厂商,还是值得信赖的,不然也不能活到现在;二来是因为其提供的三年包换服务,加上在京东购买,售后更有保障;第三点则是令人几乎无法抗拒的低价,480g只要700,加上东券和白条可以做到650甚至更低那么这款产品到底如何,能不能成为廉价入门SSD的好选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是开箱的分割线————————————————————包装盒的风格比较杀马特,唯一亮点在于左下角的三年包换包装背面有一些技术指标,然而很奇怪的是并没有对采用的主控和颗粒大肆宣传,难道用的是野鸡产品?打开盒子,固态硬盘并不需要周全的防震所以包装很简单产品指南倒是走心了,比较生动的介绍了SSD的一些基础知识,对于第一次接触的用户来说很接地气从软件截图来看,影驰内部的员工居然也用CrystalDiskMark,还是Shizuku版的,看来也是阿宅一枚盘体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正面很简单的拉丝处理,外加一个logo背面则是贴纸既然外包装上对主控和颗粒的描述遮遮掩掩,那我必然是要拆个底朝天一探究竟了——————————————————我是拆解的分割线————————————————————作为低端产品,整个的做工都说不上特别好,盘体的固定上就没有采用任何螺丝,沿着边缘的一些缝隙就可以比较轻松的撬开可以看到虽然作为系列容量最大的480g版本,却没有采用全长的pcb设计,低端产品真是成本控制最优先pcb和壳体之间的固定就是单纯靠这样卡住的放大看看就明白将pcb和壳体分离,可以看到主控部分和壳体之间也没有导热垫这样的辅助散热措施,不过看在价格的份上就忍忍吧还是仔细看看板子的做工吧,正面一览,红色框内是闪存颗粒,也没有明说是哪家的颗粒,不过网上有文章说是东芝的15nm TLC颗粒;绿色框内是主控,来自PHISON;黄色框内则是来自的板载缓存颗粒背面,和正面相对应,红色框内是另外4颗闪存颗粒;绿色框是主控芯片的背面,密密麻麻的小电容看上去做工还是不错的;黄色框内还预留了第二片缓存的焊点,不过并没有任何东西放大看看,首先是主控,PHISON的PS3110-S10这款发布于2014年的主控其实近年很多产品都有采用,PHISON的官网上也有完整的技术指标可以查询从描述上看这款主控的指标还是比较主流的在页面上我们还可以找到这款主控搭配东芝19mm颗粒的标称成绩,可以看到除了120g的屌丝版本在速度上会有大幅缩水之外,240g/480g/960g的版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速度差异,所以预算紧张的值友也可以购买240g的产品而采用同款主控的大牌产品还是不少的,比如KINGSTON HYPERX SAVAGE 240GB以及PATRIOT IGNITE 480GB特别是后者,从网上可以找到的拆解图来看,其pcb板和影驰这款产品几乎如出一辙,只是闪存和缓存颗粒上有差别对主控放下心之后接着来看看闪存颗粒吧,标号是TP79G51ARA,网上找不到任何信息,而且颗粒上没有任何厂家的标识,应该就是第三方厂商封装的所谓“白片”通过SSD-Z也可以看到,闪存颗粒信息一栏没有任何内容而镁光产品的SSD-Z页面中就可以显示颗粒的信息,由此可见影驰的这款产品采用的就是白片颗粒无疑接下来是缓存颗粒,不同于PATRIOT IGNITE 480GB上的南亚颗粒,影驰采用的缓存来自金士顿,通过查询编号可以得知容量为512M,对于480g的产品来说还是够的作为SSD核心的三大部件仔细看过之后,影驰的这款产品的做工用料应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然而让我比较在意的是在网上找到的这款产品的评测中,通过拆机得到的内部pcb板和我手头这块完全不一样其中拆解出的内部pcb采用了全长的设计可以看到这种pcb板的设计是针对960g版本的,正面布满8颗闪存组成480的容量背面如果空焊则是480g版本,焊满则是960g版本虽然硬件指标上这两种pcb板并无区别,不过其中存在着缩水的可能性多少还是让消费者心中有些不满——————————————————我是测试的分割线————————————————————接下来让我们暂时把对产品的疑虑放到一边,还是来看看这款SSD的实际表现吧。测试环境是的ZX50JX笔记本,这块SSD买来也是为了升级这台本本的首先放到光驱位的里,可以通过CrystalDiskInfo看到此时运行在SATA2接口下。此外,虽然常规的SMART,APM,NCQ和TRIM都支持,却不支持对笔记本功耗有所帮助的DevSleep,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从测试成绩来看,2代接口对目前的SSD限制还是很大的,连续读写都不到300m,4k也只有读26写55的水平换到笔记本自带硬盘位的SATA3接口可以看到这次的成绩正常了,也和厂商标称的读550写530基本吻合,4k成绩倒是没有太大起色,还是只有读23写64的水准,而之前转帖的那篇评测里的测试成绩,4k的成绩有读37写124的水准,与我的成绩相比几乎翻倍。这到底是两种pcb版本之间的差异还是测试平台的差异,我也没有条件去验证最后总结一下应该说影驰的这款SSD优点还是很明显的,低廉的价格就能得到480g的大容量固态硬盘,而且速度表现上也是目前的主流水准,对于希望改善电脑使用体验的一般用户来说诱惑力非常大,而且提供了长达三年的包换服务不过这款产品也不是那么的完美,白片TLC颗粒的采用多少会让人有些担心其耐用度,不过SSD的容量越大,冗余空间就越大,相应的寿命也就越长,应该说这款480g容量的产品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其内部pcb缩水的嫌疑多少会让消费者心里有些不开心,然而考虑到其价格倒也不是不能接受总的来说,这款产品的表现对得起价钱,对电脑使用体验的改善也是立竿见影的,还是比较推荐预算紧张的用户购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请在保修靠谱的大型网站购买,以便平安的度过三年包换期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10)
文中提到的商品
BAOMI/豹米 GENERATION 3 空气净化器
万家乐A+变频恒温热水器 14L
小米米家空气净化器2s
范克 flatmini 双肩包
爱普生新一代GPS运动手表ProSense J-50
锤子科技新品
Garmin vívoactive 3 GPS智能运动支付手表
锤子科技新品
IOG欧果G2智能行车安全助手
壁挂新风机
唯斯特姆Wastemaid 870RS厨房食物垃圾处理器
【轻众测】VAVA Voom20 便携蓝牙音箱(分享赢轻众测)
Sennheiser森海塞尔 AMBEO 3D录音耳机(限iOS设备)
赞156评论168
赞342评论115
赞94评论99
赞1577评论1209
赞63评论39
赞4046评论197
赞1447评论727
赞519评论38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一天只写1T,照着MLC保底3000的水平来看,这是要测上一年的节奏么?超能有木有搞错?网友 [thesea] 的原贴:2楼正常用户每天写入量在5-10G水平,所以你可以计算一下,已经上百倍的加速前行了,测一个月相当于正常使用10年左右。网友 [Guest] 的原贴:3楼正常用户 一天才 5-10G ??? 呵呵,看来我太不正常了 ........我一个小时都不止这个数字。......再说了,现在好多人还拿 SSD 当内存缓存用....这么一丁点的写入量不够塞牙缝........网友 [Strike] 的原贴:4楼我SSD用了一年写入量才1.8T呢,NAND写入量是3TB,当然我开了RAMDisk,临时文件都不会进到SSD里面。网友 [Guest] 的原贴:5楼有设置RAMDISK的文章吗,求个链接学习学习!网友 [Guest] 的原贴:6楼3楼是做什么工作的,每小时硬盘要写入10个G?!岛国爱情动作片专业下载工程师?强橹灰飞烟灭啊~~
除了做图之类,或者专业做盗版电影的,一般家用谁没事这么大写入量?一天写1T的测试已经充分冗余了。网友 [Guest] 的原贴:7楼应该是“他以为自己的SSD一个小时要写入这么多”网友 [Guest] 的原贴:8楼我不想解释,随便就说一个例子吧。你如果网络速度稍微好一点,去优酷看视频,看一个小时的视频。都超过 3G的写入量.......难道看视频是很稀罕的工作??
你自己写入量小就不要老是想着别人写入量也小....
如果你玩WOW的时候经常环游世界,WOW的临时文件都可以在 2-3个小时之内大到 15G左右....难道玩WOW也是很稀罕的工作??
不要用井底的态度去思考天空有多广阔。我用的M5P 256G的,2013年1月底用到现在一共使用了8093小时,基本很少关机的,每天下班从19点到半夜1点基本都是看优酷视频或者风云直播什么的,总计Total Host Writes:4.02TB,Total NAND Writes:2735GB,临时文件什么的全在SSD上,另外还有100G左右的游戏也在SSD上,网游也有AION、LOL等等。正常使用一年满打满算4T写入量够了吧,这个测试量足够代表大部分用户的使用量了。8楼打了这么多的字,也没有写出来1小时10G的写入量是怎么来的。就算这位大侠每次开机都是一边看视频一边玩wow,那也达到不到平均每小时10的写入量啊。而且为毛你的临时文件要大到15G?主机内存只有32M吗?
我等井底之蛙难以理解高人的境界~~3楼你明显不是正常用户,你是不正常喷子1个小时就要写入10G?
我估计有些硬盘都还没这能耐。
吹牛 吹过头了,下去吧1小时就能传10G流量那要宽带的带宽多大才能做到呢?校园网百兆IPV6 PT下载分分钟打爆你的头,一小时二三十G也是小事看楼上这么喷,忽然有种网易盖楼的赶脚,我来凑上一份……
(你可匿名或 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扫一扫关注微信帐号
NVIDIA Max-Q笔记本导购
开学装机少不了,高性价比SSD导购
长续航、性能也够强的手机导购
暑假游戏笔记本导购
买部玩《王者荣耀》的手机
618超值推荐
Office 365订阅五折优惠
金牌全模组电源特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驰虎将 ssd128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