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笔记本硬盘改移动硬盘怎样才买到合适硬盘?除了借口类型外还需要了解清楚哪些内容才不会买错?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新手买本要注意 购买笔记本电脑时的常见问题解答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新手买本要注意 购买笔记本电脑时的常见问题解答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笔记本怎么安装固态硬盘同时保留机械硬盘?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6-03 16:00:09
笔记本怎么安装固态硬盘同时保留机械硬盘?若硬盘插口为SATA3,而光驱接口为SATA2,笔记本将固态硬盘装在主硬盘位置,机械硬盘装在光驱的完整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若硬盘插口为SATA3,而光驱接口为SATA2,笔记本将固态硬盘装在主硬盘位置,机械硬盘装在光驱的完整方法,本文适合电脑知识丰富并且拆过机的朋友们尝试,请一定小心尝试。提醒下,华硕N56系列的,硬盘插口为SATA3,而光驱接口为SATA2。本文电脑为N56vv.
首先第一步,拿下电池
然后拆下螺丝
将这个小后盖用力向后推就能推下这个后盖,如图
拆下主硬盘四周上的螺丝,注意,是四周的,中间的别拆
然后左平移或者右平移主硬盘,移动后则可以拿下硬盘
拧下主硬盘上正面螺丝,反面不要拧,反面拧了就打开了主硬盘的内部,磁头都看到了,得到下图效果
将主硬盘拧下来的正面和买来的固态合在一起,螺丝拧起来
将合好的硬盘重新放入;完成固态装如主硬盘位置步骤
将机械硬盘放入买来的光驱托架拧上螺丝
一般电脑上的光驱都可以直接拿下来,略微用点力,但是如果大力拿不下来要么是你方法不对要么是必须要拆机,不要用猛力
将拿下来的光驱边缘的壳子拽下来,轻点拽,一般是没螺丝直接卡上去的,个别电脑除外,反正拿下来这个黑色的,然后装到光驱托架上,之后合入电脑里
如果不能直接拆下光驱,请细心拆下笔记本后壳,拆后壳请一定要小心!两个壳子都有线连接在一起的。请拿下硬盘和内存及所有usb接口上的东西,拆下这个后壳绝对绝对是个技术活,一个不小心肯定会拆坏东西的,哭死都来不及,很轻松就会让你损失好几百。n56的拆后壳我有在百度经验上写过,自己搜吧。其他拆后壳大同小异。
这个是拆开的图。看到光驱了吗。把她从光驱SATA接口上拔下来,放上你装好的光驱托架(架子上装好盘的),插入SATA的光驱插口。然后一切完整装好。还原机子本来面目
弄好后开机,在blos里设置为sata为AHCI(不清楚的请继续百度。我也写过这个教程)否则影响极大效果
这张图是大概设置方法
好了教程结束,至于之后的装系统什么自行百度吧。
注意事项:如果要拆机的话。看着就几步,里面蕴藏的凶机无数,一不小心就是好几百的损失。没什么经验的就别弄了吧。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今日笔记本导读
&&&&&&&&&过保苹果玩三黄 说说本本硬盘那点事
过保苹果玩三黄 说说本本硬盘那点事
日 00:00&出处:&【原创】 作者:吴琼(编辑) 编辑:吴琼(编辑)
延伸阅读:&&&&&&&&&&系统卡顿不响应 多半儿硬盘有问题
&&&&泡泡网笔记本频道9月26日&听说过XBOX360三红,您听说过苹果笔记本三黄吗?上个月底,当小编一顿午饭归来,兴致勃勃的坐在工位上,晃动两下鼠标,打算看着笔记本从黑屏状态恢复桌面时,神奇的发现系统卡顿了一下。随后越用越感觉别扭,启动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明显长了很多,甚至打开一张照片也要卡顿十几秒。
&&& 当时第一反应:难道Windows系统挂了?不会吧?就说我用的是7600测试版,并且差不多五个月没重装过系统,也没装杀毒软件,更没怎么清理过,也不能这样啊!第二反应:关机,重启,按住option键并选择Mac OS X系统,当菊花转了大概三四十圈之后,顺利进入了桌面,卡顿情况依旧,只是响应时间稍微缩短了一丁点儿。
&&& 第三反应:完蛋了,肯定是硬件出问题了!八成是硬盘问题!坎坷的返回Windows 7操作系统,打开HD Tune软件检查硬盘信息:我嘞个去!硬盘“三黄”了!!
OEM硬盘质保随机 过保三黄无人管
&&& 小编遇上的是硬盘的05、C4以及C5错误。05项,重映射扇区计数,表明有扇区出现问题了,无法进行写入,已记录在磁盘的S.M.A.R.T信息当中,并由空白扇区替代。结合C4、C5两项数据表明,当前出现问题的扇区数量一共有72个,而已经映射成功的扇区有71个,还剩一个坏扇区无法映射。
坏掉的硬盘三黄截图
&&& 此外,我们看到这块儿硬盘的C1值也已经很高了,达到了18万次,而一张机械硬盘的磁头伸出周期数最大为60万左右,也就是说,这张硬盘即使不三黄,寿命也就还有两年左右,让人有些心寒。因此把文件备份到其它硬盘才是最重要的。
带有苹果标识的三黄硬盘(容量250GB)
&&& 笔记本是去年5月份买的,苹果质保只有一年的时间,机器早已过保。而一般硬盘提供三年的质保期(部分硬盘可能提供长达五年质保),我难道就这么认了么?不甘心。
部分高端硬盘会提供长达5年质保
&&& 上苹果官方网站,找到400免费电话:,拨通,询问质保的事情,对方很热情,态度也很好,但就是答复没有给我任何惊喜,和预料之中的一样:苹果提供硬盘更换服务,但需要付费,具体价格咨询当地售后服务点;硬盘随机器质保,与供应商日立无关系(所以也已过保)。无奈,自己买一块儿换上吧。
售后支持查询页面截图()
本章小结:
&&& 小编清楚的记得,自家一台04年初产的Latitude D505笔记本,到今天依旧可以在XP系统下工作正常,硬盘也没有坏。但现在手里刚买一年半不到的苹果13英寸MBP的硬盘已经莫名其妙的突然挂掉了,看来“过保坏”这个词拿来形容苹果也是比较合适的,同时更不禁感叹如今硬盘质量的日益下降。
&&& 硬盘属于娇贵易损品,也是您正常使用电脑的情况下最先挂掉的硬件之一(并列第一的还有笔记本电源适配器以及电池),平时使用时还应多注意避免震动、磕碰等问题,下载时尽量多使用FTP、HTTP类下载链接,减少BT使用。此外,注意不定期对硬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一旦出现扇区映射现象,数字达到两位数的时候就可以着手准备数据备份工作了。
购买页面截图()
&&& 此外,如果您想要获得苹果对您的电脑提供额外的质保,可选择购买苹果AppleCare产品(同样适用于苹果其它产品),它可将您的Mac质保/电话支持时间从原来的1年/90天均延长至3年。
散盘买来先检查 速度不稳认倒霉
&&& 难得换一次,之前硬盘容量250GB,装两个操作系统,再存一些个人文件,空间早已捉襟见肘,这次索性换个大一点的,反正现在的硬盘也已经差不多白菜价了。随即进村儿,找到个卖硬盘的商家,最终,由于西部数据500GB 7200转笔记本黑盘没有铺货,无奈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以三百元的价格购得一张500GB蓝盘归来(简装,购买理由是它的性价比很高)。
买来的500GB蓝盘,据说是最新型号
&&& 硬盘买来后先别急着装笔记本上,检查一下是不是全新的,看下坏道再说。可以把新硬盘接到上,或者连接到台式机上,打开HD Tune软件查看磁盘累计通电时间(健康里面的09项),如果是全新硬盘,那么此项应该为0。其次快速扫描一下坏道(错误扫描),如果全绿,可基本说明这张硬盘没有质量问题,可以放心使用。
硬盘累计通电时间即硬盘实际被使用过的时间
对于新硬盘来说,使用快速扫描即可
&&& 顺利装好了苹果操作系统,Boot Camp分区安装了Windows 7,本以为这样就一切结束了,但小编错了。一切不满都从再次运行HD Tune开始。由于之前使用的是USB接口对硬盘进行检测,因此当时并没有进行读取速度测试。而装到机器里面之后,测试结果让我震惊:
还没测试完,小编已经忍不住把测试结果拍了下来
&&& 读取速度如此之不稳定,是小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而这又不属于硬盘质量问题,因此退、换货肯定是没戏,只能再一次认倒霉!同时,更换硬盘之后笔记本噪音明显增加,也致使小编一度以为是笔记本散热能力不佳所致。最后,部分网友反映,西部数据的部分硬盘存在C1门问题(HD Tune软件对硬盘健康检测时反映出来的C1值,即磁头伸出周期次数),据说是西部数据为了节能以及保护硬盘,在没有读写操作时磁头自动归位,而一般硬盘的C1值最大只有60万次左右,如果增长速度过快,会导致硬盘过早报废。
硬盘使用168小时,C1值3738
&&& 一周时间,累计通电168小时,C1值3738次,如果C1门说法成立,那么这张硬盘在不出任何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可用大约160周左右,共计三年左右。最终,抱着种种不满,小编入手了新的硬盘:日立320GB 7200转7mm硬盘,理由很简单,它经常被那些高性能轻薄笔记本所采用,如ThinkPad X1、X220之类,因此硬盘性能、功耗、发热等方面都应该能让人满意。但经使用,7mm 7200转硬盘噪音问题依旧,且在使用了134小时之后,C1值狂飙到10055,几乎超出了之前西数蓝盘的近两倍!
硬盘仅仅使用134小时,C1值狂飙到10055!
本章小结:
&&& 由于使用机械结构,因此硬盘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噪音的问题,经小编实际使用,7200转薄盘噪音比5400转的蓝盘要稍微高一些,但当手掌放在机身硬盘上方时,噪音会明显下降(共振?)。读取速度方面,只要不像本页第四张图片所示那样坎坷,您就放平了心态凑合用吧,这个纯属RP问题,没人会给您提供换货的服务。至于C1值,小编马上讲到。
相关阅读:
C1值毁盘不倦 简单设置即可缓解
&&& 一周多的时间,磁头伸出次数破万,看来这个才是真正的C1门!大家都知道,硬盘的数据传输是通过磁头读写磁盘上的数据来完成的,读写状态中,磁头被高速旋转的盘面所产生的空气薄膜撑托而不接触。当盘片转速降低,磁臂及磁头会旋转一下,停靠在盘面一旁,避免与盘面接触。这样做可提高硬盘可靠性,但缺点是频繁的挂载、卸载,造成磁头磨损,最终导致硬盘坏掉。
硬盘高速转动时,磁头与盘面是不接触的
&&& 随即笔者在网上查了一下具体解决办法,结论有两个,一个是刷(修改)硬盘固件以延长磁盘高速转动时间,降低磁头伸出次数,但工艺复杂,仅推荐动手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较强的朋友选择。另外一个则是通过软件监控解决,如CrystalDiskInfo,具体办法如下:
&&& 在CrystalDiskInfo菜单中,勾选“功能”菜单中的“常驻”、“开机启动”,并在高级特征中勾选“自动AAM/APM”,然后点击“AAM/APM控制”选项。
&&& AAM即自动噪音管理,可通过降低硬盘性能以达到静音的目的。而APM则为自动电源管理,越趋于性能模式,硬盘转速越是保持较高水平,磁头伸出次数自然会伴随降低。可以看到,小编使用的日立320GB 7200转薄型硬盘并不支持AAM,但是支持APM(之前购买的那一块儿西部数据500GB 5400转蓝盘也是如此)。把APM调到右边最大值(高性能模式),然后点击右上方叉子即可(如果您的硬盘支持AAM,请把此项也调整到性能模式,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 经两天使用,硬盘累计通电时间从134小时涨到165小时,C1值从10055升到10105,仅增加50次,而在此模式下硬盘并无明显热量增加,基本可以放心使用了。
&&& 噪音方面,笔者观察了一下这三张硬盘的区别,苹果标配的250GB硬盘功能支持是最多的,APM、AAM两项都支持,性能虽然不及后两者,死的也快,但噪音以及发热控制都非常优秀,恐怕这也是苹果13英寸MBP硬盘容量偏小的主要原因。而西部数据蓝盘不支持待机时通电功能(看来是要将节能进行到底啊)。
本章小结:
&&& 关于C1值到底是否值得重视,目前还没有明确定义,毕竟大部分硬盘在C1值爆满之前就已经挂了。而像小编手里这张硬盘,一周多点时间已破一万,长此以往,寿命必然会大幅缩短,控制C1值增长过快就显得比较有意义。软件控制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硬盘长时间高性能运行还可能带来其它负面影响(刷固件也是一样),因此如果您的硬盘C1值增长并不是特别快,估算能扛个五年左右,得过且过吧。
亲身体会 各类型硬盘适合笔记本
&&& 250GB标配OEM版本硬盘、320GB 7200转 7mm薄型硬盘、西部数据500GB 5400转蓝盘,加上以前评测5330M笔记本之时体验的500GB 7200转西部数据黑盘、试用的OCZ 120GB SSD固态硬盘,小编也算是把比较主流的硬盘都试了一遍,现根据各硬盘特点得出以下体会:
笔记本自带硬盘:
&&& 目前大部分笔记本厂商并不会对硬盘进行刻意的定制,因此除了印有苹果带缺口logo的硬盘,以及极个别诸如苹果、索尼VAIO Z21这样的定制化固态硬盘,我们基本见不到其它特殊型号,很容易买到一模一样的硬盘将其替换。自带硬盘,买了,您就放心的去用吧,如果笔记本质保期出现三黄问题,备份好数据,然后狂挂BT,送它一程,争取质保期内让硬盘彻底报废,然后享受质保服务。
VAIO Z219采用特殊样式的SSD固态硬盘
500GB/640GB/750GB 5400转硬盘:
&&& 这类硬盘在笔记本标配中最常出现,性能、功耗、发热控制都比较主流,容量很大,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存储需求,对于厚度25mm左右及以上、续航无要求的笔记本来说格外适合。
大部分笔记本都使用了标准厚度的5400转硬盘
320GB封顶的小容量7200转7mm硬盘:
&&& 此类硬盘为单碟设计,因此厚度要小很多,目前最大容量为320GB,特点是速度快,功耗低,因此经常被超薄商务笔记本所采用,如ThinkPad X220系列、X1系列。此外,如果您对硬盘容量要求不是特别大,预算有限,仅仅希望在保持低发热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磁盘性能,也可考虑此类硬盘。
ThinkPad X1使用日立320GB 7200转 7mm薄盘
750GB封顶的大容量mm硬盘:
&&& 此类硬盘目前容量已经可以做的很大了,读写速度都很快,但由于转速高,功耗也会比主流硬盘高一些,适合装在那些散热还不错的标准厚度13"、14"以及更大尺寸笔记本中,对于顶级游戏笔记本来说尤其适合。
Alienware M14x标配希捷750GB 7200转硬盘(图片来自互联网)
&&& 此外,如果您对于容量、速度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可考虑购买希捷的混合型硬盘,它板载了4GB的SLC SSD,可与机械硬盘部分形成混合Raid,大幅加速读取速度,而SLC颗粒具备超长的寿命,因此价格虽然高了一些,但使用起来还是可以非常放心的。
希捷 MomentusXT 500G(STAS)
固态硬盘:
&&& 固态硬盘是目前笔记本可以使用的到的最快的硬盘,分MLC和SLC两种颗粒,前者造价较为低廉,我们常见的千元左右80G产品、1200元左右120G产品基本都是MLC颗粒的,其早期产品理论寿命约1万次,而最新产品由于使用了性能、算法更好的主控芯片,寿命有着大幅提升。
&&& 而SLC颗粒的SSD固态硬盘速度要比同容量MLC产品快很多,寿命10万次左右,但缺点是成本十分昂贵,容量小,因此仅被高端行业用户所采用,基本不涉及消费级民用市场。
&&& 而主控芯片方面,Intel、SandForce、Marvell主控性能要好一些,往往被高端SSD所采用,如Intel的固态硬盘、OCZ Vertex3以及镁光M4。
镁光M4被誉为目前最快的SSD之一,64GB版本售价约800元左右
&&& SSD固态硬盘功耗低、速度快、发热低、无噪音、平均无故障时间长,这种种特点都决定它们适合安装在各类笔记本当中。但是,由于它们容量小,并不推荐当做存储盘使用,拿来装系统,带来无缝的程序响应,才是王道。因此,如果您对存储容量需求并不是很高,又渴望获得超快的速度表现,那么不妨考虑120GB(或128GB)容量的产品。此外,如果您的电脑支持安装双硬盘,或者拆除光驱以硬盘托架代替,那么也可以考虑购买这款镁光M4 64GB硬盘,您将会获得速度、存储的双丰收。
全文总结:
&&& 在历经了体验SSD、硬盘三黄、西数蓝盘、日立薄盘之后,小编对笔记本硬盘算是几近绝望:噪音、C1值、速度慢且不稳定、扛人品、随机硬盘随机保,这种种现象都让小编忍不住想吐槽!想想前前后后硬盘花了600多,到现在也没有个用起来舒心的,忽然有种不如当初入手SSD的感慨。而对于苹果笔记本Mac OS X加上Windows两个操作系统所占据的硬盘容量对于SSD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64GB肯定是不够用),大容量SSD更是对银行存款的一种挑战!
&&& 最后只想说:硬盘,你让笔记本用户太失望了!■
延伸阅读:&&&&&&&&&&
参考报价:
商家报价:
上市时间:
MacBook Pro(MC700CH/A) 相关评论:
|游戏|||工具
↑&12&生活
|游戏||| 报刊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笔记本SSD硬盘: 类型选择及如何安装?
  SearchStorage.co.UK办公室负责人Antony Adshead对Langton Blue独立顾问Chris Evans进行了有关笔记本或台式机SSD硬盘选择的采访,涵盖了有关SSD组件例如MLC与SLC芯片、接口类型以及安装硬盘时的核心步骤等。  SearchStorage.co.UK: 是不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将固态硬盘安装在笔记本或者电脑里?  Evans: 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背景,了解在笔记本或者电脑里面数据的类型,之后我们可以继续判断是否适合使用SSD。  如果只是传统的磁盘,对于台式机来说,那么通常就是3.5英寸的硬盘。也有少数是2.5英寸的硬盘,但大多数还是3.5英寸的。通常内置盘都是7200转的硬盘。  而在笔记本里放置的都是2.5英寸的硬盘,因此和台式机比起来是有所不同的。  现在,固态硬盘尺寸大小都有,因此需要预先选择好合适自己的尺寸大小,并且我们越来越多的看到市面上有大量的2.5英寸的SSD硬盘。如果选择2.5英寸的SSD硬盘,通常都会带着一个适配器以便连接3.5英寸的硬盘。所以,简单说来,根据设备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尺寸。  在选择SSD硬盘的时候是不是需要考虑芯片的类型,完全是你的选择,SLC相对会更昂贵一些。它们通常是在服务器级别设备上才使用,尽管如此也可以在笔记本或者台式机上面使用。从成本上考虑,放置一款MLC级别的SSD硬盘也可考虑。  SSD硬盘有SAS和SATA两种接口。通常在SAS上会使用SLC类型芯片,而在SATA上会使用MLC类型芯片。一般来说,台式机或电脑上的接口都是SATA类型的,因此选择的时候更可能选择的是MLC类型设备;实际上可以选择任意类型的设备,但总会在成本和特性,性能等方面上做出一个权衡。但相对来说,SATA硬盘还是笔记本或台式机的更佳选择。  SearchStorage.co.UK: 给笔记本或台式机安装SSD硬盘的关键步骤有哪些?  Evans: 首先让我们从物理层面来认识一下。很明显,台式机相对比较简单,可以将设备直接挂在到机箱里面。如我所提到的那样,如果是一块2.5英寸的硬盘,需要额外补充购买一块转接卡,这样就可以放置到3.5英寸的插槽里。  根据笔记本类型的不同,可能需要先把笔记本拆开以判断硬盘放置的位置。希望笔记本拆起来没那么费劲。通常的情况是,有一个卡口帮助更方便的打开和闭合,打开后要非常小心的将连接线等处理好。  然后,将新的SSD放置到笔记本或台式机的过程就相当直接明了。复杂的部分是决定如何使用SSD。如果操作系统在笔记本或台式机上面安装好了,那么可能需要选择全新安全的方式将之前的全部替换。  之所以要这样做,我们拿SATA盘做个例子,它支持SATA接口,同样也支持一个更新的特性叫AHCI,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这是一个允许实现在SATA盘上用命令行标记队列新接口,在启用新功能前需要先确定操作系统能对它兼容。Windows 7 操作系统默认是支持它的,而Windows XP并不支持。因此建议在安装前已经部署好了相关驱动程序。  下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新部署的SSD是作为操作系统的一个分区还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现在,我建议如果是用于安装操作系统的话就最好重新完整安装,只是因为免去后面的未知麻烦。  如果是作为一个分区磁盘,那么操作系统无需重新安装部署。我可以仅将其作为PC的一个新分区挂载上去即可。对于笔记本来说相对难一些,因为笔记本通常都只有一个硬盘槽位。  因此,如果这一步过去了,后面的步骤则相对更为简单。除了重新安装系统,没有其它什么技术操作需要完成。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地方值得注意。首先,需要确保操作系统本身允许使用类似像TRIM这样的特性。TRIM特性允许数据块被删除后不需要再写入时,让OS告知驱动程序,这样就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其次,需要意识到在你的电脑里已经使用了SSD硬盘,并且知道SSD都有有限的使用次数,并不像传统机械硬盘那样,使用周期较长。因此,需要确保做好相应的数据备份和数据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HN666)
02/17 10:29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性能还是容量,如何选购合适的NAS硬盘?
性能还是容量,如何选购合适的NAS硬盘?
11:45&&|&&作者:
&&|&&关键字:,,,,
对NAS用户来说,他们更注重硬盘稳定性,之后才是容量、性能、功耗和价格的综合考虑。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谈一谈关于如何选择NAS硬盘的问题,给有意选购NAS设备的用户一些建议。
本文约3283字,需5分钟阅读
选购硬盘大体上是看五个参数,分别是稳定性、容量、性能、功耗和价格,一般来说前三项对选购的影响最大,功耗则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影响不大,而当前几项参数都得到确认后,最终需要考虑的才是价格问题,毕竟这个时候筛选出来的产品也没有多少了。当然不同用户而言,他们对硬盘选购的侧重点也是有些不同的。有些用户追求的是性能,因此他们会选择高速度的SSD,有些用户更注重容量,因此他们看的是大容量的HDD,总而言之就是不同需求的用户对硬盘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对NAS用户来说,他们更注重硬盘稳定性,之后才是容量、性能、功耗和价格的综合考虑。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谈一谈关于如何选择NAS硬盘的问题,给有意选购NAS设备的用户一些建议。
硬盘稳定性决定数据安全,专业NAS硬盘更合适硬盘的稳定性决定数据的安全性,对于“数据无价”的NAS用户来说,硬盘的稳定性显然是排在首要位置的。从这方面来说,针对NAS设备推出的硬盘产品显然比普通的硬盘要有更好的表现。以西部数据的系列产品为例,其专门针对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和数据安全做了许多的优化,支持和3D主动平衡增强技术,平均无故障时间比普通台式机硬盘增加35%,在数据安全上更有保障。我们评测室的NAS就采用了3TB容量的红盘,并组建了RAID 1系统在这个“硬盘有价数据无价”的时代,就算是一般的家庭用户,也总会有一些无法再度获取的重要数据,例如代表着家庭回忆的照片和视频等。因此虽然说普通PC硬盘同样可以用在NAS上,但是相比与专业的NAS硬盘,前者在使用中出问题而导致数据丢失的几率会更大一些,因此我们还是推荐NAS用户多花一点钱选择NAS专用硬盘。此外出于数据安全的考虑,我们建议用户在购买NAS硬盘时,应该至少购买两个同型的产品,用于组建RAID 1系统。容量的选择:满足需求的同时参考每GB价格硬盘容量在原则上来说肯定是越大越好的,但是容量越大的硬盘其价格肯定越高,因此用户在选购NAS硬盘的时候,还是要衡量一下自己的预算以及自己对硬盘容量的需求,不过在1TB硬盘开始成为装机主流的今天,专门用于存储数据的NAS设备也确实没有什么理由配置容量少于1TB的硬盘了。在确定个人需求以及预算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每GB容量价格的方式,来看看哪一中容量的硬盘在容量和价格上有最好的比例。以西部数据3.5英寸红盘为例,其4TB/3TB/2TB/1TB容量产品的京东零售价为/539元,折合每GB价格分别为0.35/0.33/0.42/0.54元,显然在4TB和3TB容量的西部数据红盘在价格和容量上有着不错的平衡,预算充足的话不妨在这两款产品中作出选择。
硬盘性能的选择:能完全发挥网络性能的硬盘就足够了一说到硬盘性能,现在多数玩家都会想到SSD,不过SSD在NAS上可不算是一个好选择,因为现在SSD的容量还是偏小,每GB价格比起HDD仍然要高出一截。何况目前家用级NAS的外部接口多是是单个千兆网络接口,理论带宽1000Mbps,对于连SATA
6Gbps接口也开始成为性能瓶颈的SSD来说,用在NAS上完全是“站错了阵营”,根本发挥不出应有性能。想要让SSD在NAS上有更好的性能表现,用户要选择支持链路聚合技术的双千兆网络接口NAS,其理论网速可达2000Mbps,虽说不能完全发挥高速SSD的性能,但至少瓶颈没有那么明显。只是这种NAS多数是高端产品,价格比较昂贵,对多数家庭用户来说性价比还是有些低。相比之下,虽然HDD的读写性能虽然远不及SSD,但是前者有容量和价格上的优势,而且性能也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因此家用级NAS硬盘目前还是以HDD为主。不过硬盘性能毕竟会直接影响NAS的读写能力以及用户的日常使用体验,因此选择一款可以完全发挥千兆网络性能的HDD对于NAS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次我们选择了市场上比较热门的五款NAS专用硬盘进行了性能测试,这五款硬盘分别是容量为1TB/2TB/3TB/4TB的西部数据3.5英寸以及容量为1TB的西部数据2.5英寸红盘,统一安装在群晖DS214se
NAS中进行测试。需要一提的是,这五款硬盘中,3.5英寸的1TB红盘和3TB红盘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前者已经使用过好一段时间,虽然显示是空盘,但其本身并没有进行全面格式化操作,后者则是我们评测室NAS上的硬盘,里面存储有接近1TB的数据,这些情况对性能测试多少都有些影响,因此它们的成绩仅作参考。用于测试的NAS是群晖DS214seDS214se可以说是群晖目前最亲民的双盘位NAS产品了,其配置与DS213j比较接近,同样采用了配备有浮点运算单元的CPU,虽然在功能上有所精简,但是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其精简掉的功能多数也是不常用的功能,因此其在这个价位上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至于这款NAS的详细信息,大家可以参考《》文章。测试时我们通过千兆有线网络让DS214se与测试机连接,测试机配置有处理器、华硕Maximus V
Formula主板和双通道8GB内存,测试时关闭CPU的节能设置,NAS上只安装用于测试的硬盘。测试方案选择我们的“”,这个方案也是我们即将登场的256GB SSD横评所使用的测试方案。从我们的测试数据来看,西部数据3.5英寸红盘1TB/3TB这两款产品的表现是要稍稍逊色于其它参测产品,不过刚才我们也说过,这两个硬盘属于特殊情况,成绩也还在正常范围内,用来参考下是没问题的。其余的三款硬盘虽然跑出来的成绩各有差异,但是我们都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规律,就是它们在Gaming测试中的成绩在33MB/s左右,Daily测试在70MB/s左右,Office测试在110MB/s,之间的差异大都不超过5MB/s,基本上可以视为同一水平的表现。因此我们可以说,目前NAS专用硬盘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家用机千兆NAS设备的需要,而且它们之间的性能差距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与其为了数值上几MB/s的区别而选择高性能的产品,还不如把这点心思放在选择合适的容量上。
硬盘功耗的选择:差异很小,不起决定性作用NAS属于7x24小时工作的产品,有时候一点点的功耗差距累积下来也是个大数字,这次我们对这5款西部数据继续进行功耗方面的测试,测试分为待机和负载两个状态,待机取的是待机30分钟后的NAS整机功耗,而负载则是运行“超能网Storage
Benchmark 2014”时的NAS整机功耗。以上测试数据包括有NAS设备本身的功耗从测试来看,2.5英寸产品的功耗显然是最低的,待机/负载下连带NAS在内的整机功耗比3.5英寸产品对应的整机功耗节约了1W到2W的功耗,然而这点功耗差距我想绝大部分的玩家都不会在意。实际上即便是整机功耗最高的3.5英寸红盘3TB/4TB产品,它们连带NAS在内的待机/负载功耗也就是8W/11W,容量上的优势足以弥补功耗上的那点差异。NAS硬盘选购总结:优先考虑稳定性与容量从我们对NAS硬盘的性能测试和功耗测试可以看出,实际上不同容量的NAS专用硬盘在功耗上的差异并不是很大,性能方面则受NAS设备以及网络条件的限制,不同产品之间的区别也不明显。因此对NAS硬盘的选择,稳定性和容量始终才是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前者决定你的数据存储是否安全,后者则决定你可以存储多少数据。以目前的市场来看,专门针对NAS设备推出的大容量3.5英寸HDD是相当不错的选择,这些产品既拥有企业级HDD的部分特性,同时价格上也比较靠近普通消费级的HDD,用在NAS上是再好不过了。以西部数据的硬盘产品为例,虽然其有黑盘、蓝盘、绿盘、红盘等多种产品,但出于数据安全方面的考虑,专为NAS打造的红盘显然是最佳选择,其中3.5英寸的红盘3TB产品因为在容量以及每GB价格上有不错的平衡,对NAS用户来说显然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红盘4TB产品则比较适合不差钱、希望能一步到位的NAS用户,预算确实紧张的则可以考虑红盘2TB产品,红盘1TB虽然价格最低,但是在1TB硬盘逐渐成为装机主流的今天,它用在NAS上始终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的感觉。至于2.5英寸的NAS专用硬盘,其相比同类型3.5英寸产品基本上只有体积和功耗上的优势,而且受体积的影响,它们在容量方面要处于劣势。因此2.5英寸的NAS专用硬盘更加适合那些对于NAS体积有极致要求的用户,其它用户大可以选择容量更大的3.5英寸产品。最后再次提醒各位NAS用户,虽然专门为NAS专用硬盘在数据安全性上比更高,但是为了“无价的数据”,使用双硬盘组建RAID 1系统始终是最佳选择,因此除非预算确实紧张,否则还是尽量选购两块相同的硬盘组建RAID 1系统吧。
本文读者还喜欢
NAS自己装也不比整机便宜多少…… 日立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爱玩,爱吃,爱电脑,爱DIY,爱妹子,爱喵星人,自此一家绝无小号~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NVIDIA Max-Q笔记本导购
开学装机少不了,高性价比SSD导购
长续航、性能也够强的手机导购
暑假游戏笔记本导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硬盘修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