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万我月薪3万 活得像条狗狗 中国人平均月薪多少

月薪¥8000的财会人,在北上广竟活得像条狗?
应届财会生初到北上广会遇到什么阻碍?
如果工作两年后月薪8K,出去衣食住行等必要花销,还剩多少钱?
如果是这样,你还愿意待在北上广吗?
相信每个在北上广深发展的外地人都有过下面的体验:
每天下班回到家,
第一件事是开灯,
第二件事是开音响。
光和声音都是好东西,
它们永远可以一下子灌满房间。
每月交完房租,感觉人生凄凉惨淡。
在公司得不到重视,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每次接到电话,爸妈都劝你“赚不到钱就回家吧”。
你半夜的时候,被供应商挨千刀的微信吵醒。
你上班路上,被地铁里莽撞的中学生被豆浆泼了一身。
你站在商场里,算计着这个月可以随意支配的钱还剩多少。
你根本不介意出差,毕竟所到之处感觉都不是家。
人生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无论多努力,
付出多少,仍然徘徊在生存线上。
这一切读起来都那么辛酸而真实。
生存环境:高物价带来高压力
一日三餐是生活中再小不过的事了,但大城市中一顿饭也并不便宜,平均来看,上海、北京都约为30元,价格最低的广州也要21元。除此,牛奶、大米、鸡蛋等日常基本食物中,广州的价钱也最低。
再来说说房租吧,上海市今年的房价上涨幅度较高,市中心三居室房租在11098元,是广州的两倍多,上海市中心一居室租金可在广州市中心租一套三居室尚且有余。
四大城市基本住房支出中,电费、水费、暖气费、垃圾处理等费用月支出均高于200元,深圳以519元居于首位。
离开了父母和学校,年轻人毕业了就要开始靠自己赚钱。根据2016年夏季的全国薪酬排行,排在榜首的北京白领平均工资在9240,看起来很美好,点个脚尖就能月薪上万了。然并卵,五险一金和个税通通扣完,到手的工资也就6924。
租一个合租房,就要花掉2500;每天上下班座地铁,打车至少也得300块;一天三顿饭,至少也得1500;周末看场电影和朋友聚个餐每月至少400元;还不算衣服、鞋子、生活用品等日常花销至少每月1000元;剩下的还有杂七杂八至少300元;算算手里真没有几个钱了……
再看看你身边有没有五月天、周杰伦、陈奕迅迷弟迷妹,看场演唱会分分钟成负资产好吗?!再看看那些刚刚毕业的白纸们,进入社会后的第一桶金真的少得可怜,在大城市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每天上下班都是一次跋山涉水
为了赶公交车拿着早餐百米冲刺,为了赶上整点地铁每天在车厢里忍受着口气、体味、整个身体被“折叠”,甚至每天早晚高峰都有人在地铁上为了一席之地破口大骂,在一节小小的车厢中活得一点尊严都没有。
翻山越岭来上班,每天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根据滴滴出行大数据,北京城市面积最大,人均上班里程也最长,为19.2公里,其次为上海18.82,广州和深圳平均就要短一些,分别为15.16和13.97。
整体来看,北京平均上班要52分钟,上海要51分钟,差异不是很大,广州需46分钟,深圳得40分钟。
为了生存拖着疲惫加班
北上广深盘踞着大量的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和金融企业,还有创业公司等,很多人在这些公司上班都是拿命换钱。
每天凌晨当你走在中关村、北京CBD商圈、西二旗,刚刚下班的人都在络绎不绝的打车回家,他们的工作强度早就超过了概念中的“朝九晚五”,每天回家就像身体被掏空,连“洗洗睡了”的力气都没有。
据滴滴出行数据显示,工作日晚回家人口比例,北京高达29.38%,将近1/3的人工作日都不能准点下班,他们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
赤手空空如你,却要和全国最优秀的人竞争。
上周末我去参加了一个财务培训课程,要花费2天,牺牲周六日休息和睡懒觉的时间。这样的课程每周都有,总觉得报名的该寥寥无几,现场居然课程爆满,甚至有很多人还是从外地来听课。
当我们在北上广深发展时,我们时刻都充满了恐慌感,觉得今天不努力明天就可能被那个坐在角落新来的实习生David超越,更别提什么空降的领导层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赚到更多的钱,每个人不停的学习,陪着领导出差加班,周末还要见客户和供应商,努力拓展自己的行业人脉,每天为了工作马不停蹄……
原来觉得微信好友加的都是朋友,现在划两下朋友圈全部都是同事和客户,真的不能肆意宣泄自己的真实想法。经常是发个私人状态要屏蔽领导,发个公司的广告又要分组屏蔽朋友…...
高房价、低收入成为生活在大城市最大的压力,年轻的上班族们常常在徘徊,在质疑远离家乡来到北上广深的意义,有没有想回家的时候,有没有想换个城市的时候?
Ta们为什么选择离开?
从原因分析,无法和亲人伴侣相聚是最主要的原因。看来,家人和伴侣依然是风筝线的那一边,牵着游子的心。
空气质量差则位列倒数第三位,看来雾霾这一人类的辛劳与自然馈赠共同作用的结晶,并没有阻挡少年奋斗的内心。
不管北上广深的房价有多贵,居住有多难,北京的空气有多糟糕,道路有多堵,还是有人要坚持要留在这里。
我们为什么要坚守北上广深?
每个人都想逃走了,但是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回家,我相信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的一种渴望,就像余光中在诗中说,乡愁是一方小小的邮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但就不是我们可以回去的故乡。
因北上广吞噬的不仅是我们的青春,更是我们对于家园的想象,那记忆中美好的故乡可能只存在于记忆中,因为你发现你根本回不去了,逃离回家的结局往往是又买上一张返程的车票而已。
大多数在北上广的人,无论你是在这里接受过教育,还是在这里经历过打拼,只要你在这里呆的时间足够久,那么北上广的文化就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你的灵魂深处。
当我们习惯于大都市的便利生活之后,我们将难以习惯家乡的人情社会,那种盘根错节的人脉网、关系网、背景网,让习惯于一线城市简单生活的人显得手足无措,一些在一线城市你早已习以为常的东西,但是在家乡却需要付出更高的人情成本。
这仅仅是文化差异的一角,比这个一角更大的是北上广与故乡之间不仅是地理的距离,而是从吃菜、喝水到整个生活方式与价值观都无法融合的巨大差距,这种来自北上广的文化烙印,让你根本没有办法回去分毫。所以长期逃离,或者说逃回故乡,十有八九是回不去的。
对于每一个要做选择的年轻人来说,生活在北上广深,是快乐是悲伤,只有亲自经历了体验才更直观更细致。
趁年轻,给自己一个只身闯荡和努力拼搏的机会,无论未来挤公交地铁,还是加班到深夜,那些可预期的远方,那些无数的可能性,才是坚持下去的理由。
年薪10W的在广州拥有怎样的生活
首先,为了方便计算,年薪10W差不多就是8000一个月。那么,发工资第一天,8000大洋的工资!然后……
五险一金+税的话,广州个人缴纳比例是:
养老保险8%:8000×8%=640元。
医疗保险2%:8000×2%=160元。
失业保险0.1%:%=8元。
公积金8%:8000×8%=640元。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个人不缴费。
五险一金一共640+160+8+640=1448元
个人所得税10%:(-3500)*10%-105=200
实际能拿到-200=6352元。
和小伙伴合租的话,大概也要1500元/月。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的花销真的太多了,水电费煤气网费电费还有管理费,800元。
4852 - 800 = 4052元
作为人生的三大难题,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但是起码价位都差不多的。
早餐5元午饭18元晚饭18元,而且还是良心价位了,不算零食、下午茶、点心,41×30=1230元。
上班公交、地铁,差不多100元,再加上偶尔迟到晚归打车100,交通费一个月200元。
生活必需品:
牙刷牙膏洗发水肥皂毛巾洗衣粉刮胡刀花露水加理发,不大保健不按摩,就为了有个干净的外表,200元。
衣服鞋袜:
反正就算奔着打折和淘宝,500元都算是穷人消费了。
通讯娱乐:
手机号分工作号和生活号电话费、流量费差不多100元。
交友娱乐费用的话看电影、吃大餐、唱个K,反正起码消费在500元,有女票的1000元,折中吧,750元。
-750=1072元
虽然你赚得少,但你花得多啊!
他们愿意留在北上广深,不仅是为了房子,不仅仅是为了物质,更是精神层面的实现自我的抱负。
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多数人是愿意拼搏,他们走寻常人会走的路;北上广深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节目,但是同时也会让他们背负更大的压力;这里他们可以释放自己的才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努力,身上的优点总会被挖掘出来。
阅读原文进入金程教育在线客服,回复“姓名+联系方式+暑假班”,金程教育课程顾问将为您详细介绍特训营具体安排与优惠购买方式!
*课程购买咨询热线:400-700-9596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我月薪3万,活得像条狗 - EMBA - 微信公众号文章
&我月薪3万,活得像条狗
我月薪3万,活得像条狗
日09时52分来源:
提示:点上方"EMBA"↑商学院第一公号,免费订阅本刊!更多交流请添加微信:YYL242
本文转自:国馆(ID:guoguan5000)
转载请联系国馆。
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坏脾气是亲子关系最强的杀伤武器。脾气不好,让孩子不敢亲近,不敢跟你敞开心扉,时刻处在担心受怕中,没安全感,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父母脾气越大,孩子越顽劣;父母越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父母脾气升级,孩子的坏行为也跟着渐长。邻家有个小男孩非常淘气难管,后来父亲居然用绳子把他绑起来打,可这孩子并没有被打服变乖,仅到三年级,他就彻底不上学了。父母的思想教育陷入一种奇怪的惯性——他认为吼孩子没用,就得骂;骂的“力度”不够,开始打;后来又奉行“棍棒出孝子”。实际上他不知道自己方向搞反了,力度越大情况越糟。大人应多给孩子耐心、宽容和信任空间,虽然看着孩子犯错而不马上纠正,很考验父母的承受力,但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纠错的能力。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孩子享受这个过程的权利。改变坏脾气的方法:1.把发脾气换做沟通。随便发脾气就像到处扔垃圾,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孩子不应该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与其发火动怒,不如好好沟通。比如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完,不要一上来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么还没写?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会因此而好好写作业吗?当然不会,孩子会更抵触写作业。如果你想达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这样说:你不按时完成作业,我真的很难过。如果你能在半小时内把作业写完,我会觉得很开心。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如果孩子这样做,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让感情自然顺利的流动。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发雷霆效果好的多。让家中充满感情和沟通,而不是充满暴力和训斥。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气,看上去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实际上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触手可及。2.静心思考,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情绪。一味的压抑、克制脾气,不是最好的办法。情绪是无法压抑的,压抑的情绪最终会以更失控的状态爆发。真正的做法是,学会真诚的面对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我自己情绪管理不好,和孩子无关。曾经做企业的时候,老太太处理自己脾气时有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凡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或笔记本,把心里的想法敲出来。等把所有的怒气、怨气、坏脾气一股脑写出来后,心中也平息了许多。这不仅是疼惜自己的一个举动,也是高效率处理情绪的实用方法,能够让我们的思想腾出更多“内存空间”去干有意义的事,效果非常好。导读:留守儿童,是很多人的子女;孤寡老人,是很多人的父母;空巢青年,他们是谁的子女,又是谁的父母。
今年五月,网易新闻牵头做了一个《空巢青年人群画像》报告。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空巢青年人群总数超过2000万,现实数据可能更多。其中,22-25岁的空巢青年占比51%,26-29岁占比37%,30岁以上占比12%。
知乎上有人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
·吃饭是件很麻烦的事情。自己做吧,一顿饭的米还盖不住电饭煲的锅底;叫外卖吧,凑不齐起送的量,叫一次要吃三顿。
·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睡着了,醒来的时候一切如旧,没有人给我盖被子,没有人给我关电视……
·无论是出门倒垃圾,或者是买吃的,每次听到身后门“咔擦”关上的声音,而自己又没带钥匙的时候,就特别绝望。
·每天下班,从灯火辉煌的CBD回到城中村漆黑冷清出租屋,第一时间是打开电视或者电脑,一定要弄出点声响,不然寂寞得发慌。
·过年回家,妈妈要我留一个紧急联系人,在万一联系不上我的时候可以联系他,翻遍脑海里所有的记忆,居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名字。
·我时常会想,如果有一天我死在了出租屋里,可能没有人会知道。除了来催房租的房东。
有这样一群人,没有了不起的背景,如无根的浮萍在繁华的都市飘零。立足已然不易,却偏偏不甘放弃,不甘安于现状。
白天出入繁华的高楼大厦,晚上回到破败的城中村出租屋,独自一人在热闹与寂寞的两极来回穿梭。
我们被称作空巢青年。
我们孤单地在城市打拼,独自承担生活的酸甜苦辣。嘴上说是为了梦想,事实上却只能为了生存而奔忙。
我分明觉得自己是这个城市多余的人
从广州早高峰的地铁下来,足够虚脱半个小时。却不能给自己喘息的机会,因为迟到一分钟扣的钱足够自己吃一顿早餐。
就要冲进豪华写字楼的瞬间,我看到了一个瘦弱的小姑娘。
她抱着一个纸箱,里面装着一些简单的办公室日常用品,愣愣地站在门口,茫然地看着匆匆进出大楼的人群和门前穿梭的车流。
从背后看,能够明显感觉到她在抽泣。
也许,她刚刚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也许仅仅是因为她老板心情不好。总之,就在刚刚,一个对很多人来说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早上,她被开除了。或者说,她被这个城市暂时遗弃了。
而且这样的事情以后也难免还会再发生。
当时,真想上前给她一个拥抱。
但是,又能怎样呢?谁知道明天早上被开除的,茫然不知所措站在门口的就不是我自己呢?
十年前,我和一个发小一起来广州,挤在十多平的农民房里。
我曾经为了赶进度,连续一个星期住在项目通宵加班。每天早上全组叫一大箱子麦当劳外卖,一日三餐外加宵夜都是一个汉堡、一杯可乐,实在困得受不了就在角落里一块木板上躺一会儿。
等我回到出租屋的时候,发小告诉我说,他有一天陪客户喝酒到半夜,醉得半死,被出租车司机直接丢在路边。
他半爬半走回到房间里,抱着马桶哇哇大吐后站不起来,就那么趴在马桶上睡到了凌晨,醒来的时候自己都嫌弃自己。
末了,他半认真地对我说:“以后老子喝醉的时候,你能不能在旁边扶一把。一个人趴马桶上睡着了醒来,那感觉真他妈凄凉。”
我看着他微笑,眼神温柔得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情人。
我们不怕吃苦。
事实上,我们就是抱着吃苦的心情来到这座城市的。
但是只要还活着,我们就怕孤独。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亲人在遥远一个叫老家的地方。
不管多晚回家,没有一盏灯在等待,没有一个人在牵挂。
我们好像是这个城市多余的。
曾经有一个女性朋友讲述她的经历。
一天,她正在出租屋里洗澡,忽然卫生间的水管破裂。
她一时不知所措,绝望地看着水就那么漫出卫生间,再漫过整个房间。
她给房东打电话,房东过来关了总闸,骂了几句就走了。
她很绝望,跑到附近一个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坐到了天亮。
第二天去五金店买好水管,按照网上的方法自己动手接好。
有人劝她找个男朋友,彼此有个照应。
然而,找个男朋友或女朋友就能解决问题吗?
“终于你做了别人的小三”
小倩从小就是父母羡慕,孩子嫉妒的“别人家的孩子”。
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长得清秀大方。是学霸,是校花,是女神,是上天的宠儿。
17岁,高三,她恋爱了。
两个人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双双考上同一所名校。
大学四年,追求者无数,小倩无动于衷,和男朋友如胶似漆。两个人已经将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生活都规划好了。
一切都如人愿。
大学毕业以后,两个人在同一座城市,各自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早上在街道口互道再见,晚上相拥入眠。周末想动就手牵手去逛街、逛公园,顺道看个电影;不想动就窝在家里煲电视剧,看着对方,或者一起看着天花板发呆。
那个时候,生活很惬意,一起吃个蛋炒饭也很满足。
只是不知不觉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七大姑八大姨的“关切”,房子、车子,婚后会马上就面临的孩子……
原来似乎遥远的压力,在一夜之间变得如此真切。
曾经温馨而惬意的生活,变成了一种碌碌无为的象征。
生活其实没变,小倩却变得焦虑。
更为重要的是,曾经的同学,学习成绩不如自己,长得不如自己,读的大学不如自己,找的工作也不如自己。但很多人都已成家,而且过得相当不错,至少从她们在朋友圈看是这样的。
经过仔细研究,小倩得出结论,她们过得好的原因在于嫁了一个对的人,既没有经济上的压力,还能有大把的自由时间。
现实的压力,内心的落差,小倩开始对自己曾经十分坚持的生活怀疑、动摇。
原本很惬意、很享受的生活,现在都让小倩觉得心烦意乱。
她讨厌点个外卖还要比价,也讨厌买支口红还要货比三家……她也希望有想买就买,想去旅游就旅游的潇洒生活。
她开始因为生活的琐事和男朋友吵架。
总有人的嗅觉如狡猾的狐狸一样灵敏。
小倩的直属领导,一个刚年过四十的已婚男人捕捉到了她情绪的变化,开始对她关怀备至。
送礼物、请吃饭、以出差为名带她出去旅游……
小倩忽然发现,其实不用那么辛苦就能过上期望的生活。
至于将来,现在都搞不定,谁还在乎将来呢?
至于别人的眼神,那只不过是嫉妒罢了,就像自己嫉妒别人朋友圈的生活一样。
前几天过七夕,在电影院遇见了小倩曾经的男友独自一人来看电影。问及近况,他一脸无奈的苦笑。
临别之前,他自我安慰一样说道:“其实一个人挺好。”
哪里是一个人挺好?分明是在现实中受了无法愈合的伤,没有勇气再去触碰。
如果真的已经放下,又何必在七夕独自一人来消遣曾经两个人的温存。
大约在七八年前,大街小巷放着一首烂俗的歌:“终于你做了别人的小三,我也知道那不是因为爱……”
很多人听到这首歌,第一感觉是无聊。
恐怕也有人听到了会在心里苦笑。
是啊,那不是因为爱,是因为生活。
我一个人在深夜进了急诊
有网友将孤独划分为十个级别。低级别的包括一个人看爱情电影、一个人吃火锅,最高级别的则是独自一个人去急诊。
然而,作为背井离乡的空巢青年,除非不生病,如果一旦真的遇到情况,恐怕除了自己,也确实没人陪在身边。
刚出来工作的时候,经常加班加点,连盒饭都很少能够按时吃上。
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向老板申请休假,老板安慰说:“年轻人,多做事,那样才成长得快。”
事实正如老板所言,成长得特别快,才刚刚24岁,看上去已经和42岁差不多。
一天晚上回到出租屋,肚子痛得厉害。以为只是因为饮食不规律引起的短暂不适,没有特别在意。
熬到凌晨三点多,痛得大汗淋漓,蜷成一团在地上打滚。
拨打120,接线员告诉我说城中村救护车进不来,让自己想办法。
我连滚带爬挣扎着走到主干道上,打车到医院挂急诊。检查完毕,急性阑尾炎已经穿孔,需要马上手术。
还好出门的时候特意带上了身份证和银行卡。就像无论早上出门是多么晴空万里,都会习惯性在包里放把伞一样。这并不是多有先见之明,而是一个人在外生活久了练出来的生存本能。因为自己明白,遇到事情,很可能谁都指望不上。
疼得没办法自己去办手续,我就求一个值夜班的清洁阿姨,把身份证给她,把银行卡的密码告诉她……
医生再三叮嘱刚做手术不能饮食,正好省了不少麻烦。
三天后,天天叫同一家小餐馆的粥喝,让外卖的小哥直接送到床头,近一个星期都没换过口味。
出院后的第一时间给母亲打电话,告诉他自己一切都好。
然后去公司,继续接受老板的栽培,快速成长。
确实,在现实的压力下,我们似乎能够很快成长。
但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有多么坚强,而是本身可以做的选择不多。
要么坚强,要么放弃,不成长还能怎么办呢?
同事的猝死
三个星期以前,台风在广东登录。
中山一名中年男子在风中用身体支撑着刚买的小货车,试图阻止它被刮倒。结果被活活砸死。
网上很多人说他愚蠢,骂他活该。
这些骂人的人恐怕不知道,每天都有很多人仅仅是为了生存,就不得不拿命去拼。
四年前混迹于地产的时候,和一个老乡共同负责一个项目。我负责营销策划,他负责销售。
售楼部是个很神奇的地方。
平时大家都上班的时候,我们要上班。因为所有人都在上班,我们凭啥不上?
平时大家不上班的时候,我们更要上班。因为不上班的时候,正是很多人看房的时候。
到了除夕、新年,好不容易大家既不上班又不看房,我们还得留守,因为售楼部不能关门,关门不吉利。
老板用业绩压着,客户用身份压着,至于你吃没吃饭,睡没睡觉,喘不喘得过气来,他们根本不在乎。
一年多以后,我的搭档兼老乡忽然变得饭量大增,身体却急剧消瘦,体力也日渐不支。我们都以为只是太累了,劝他说:“过了这一波,休个假。”
直道有一天,他晕倒在售楼部。我们将他送到医院检查,肝癌晚期。
这一波还没过去,他先走了。
剩下的我们继续加班、熬夜,和客户周旋,和老板叫板,和竞争对手打架。
以后几个月的时间,时时想起他的样子,然后见鬼一样逃离了那个行业。
然而,转行其实也无法根本性改变状况。
道理很简单,无论你在干嘛,活着,尤其是要活得好,都不容易。
翻开新闻,每天都能看到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年轻人猝死的消息。他们或许还怀揣着未完成的梦想,或许心有不甘,也或许是解脱了。
前段时间去北京出差,顺便看了下在北京帮哥哥看孩子的母亲。
她看孙女儿的半年时间里,见识了哥哥早出晚归的样子。我在北京的几天,也是经常一天忙到晚上,却连早餐都还没吃。
她送我到机场,临别前感慨说:“小时候,总告诉你们要好好读书,走出大山,进大城市。现在看来,留在老家也未必不好。”
老婆小时候家里人更是决绝,硬性规定她长大了必须到老家所在的地级市范围以外去生活。等她在广州奋斗几年之后,家人则对她说:“有机会还是回来吧。”
人生有很多眼泪冲刷不去的悲伤。
那就只好怀揣着痛苦和悲伤,大笑着前行。
我们之所以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地方如苦行僧一样生活,是因为我们的心还没麻木,实在还有所不甘。
作者简介:国馆:最中国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2017重磅新书《与世同流,但不合污》正火热销售中。
原标题:你的孩子过得有多苦,很多父母不知道我月入3万,在“北上广”有车有房,却活得像条狗!
做有钱人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十一结束了,终于还是开始上班了。小伙伴们大家有没有出去玩呢?当十一遇上中秋节,这个假期链妹儿去了马尔代夫冲浪,去了普罗旺斯看薰衣草绽放,去了爱琴海许愿,并且专门为了喂鸽子飞到了布拉格广场,当然,去这些地方我一分钱都没花。因为统统都是在朋友圈里。
链妹儿其实一个人在家里宅了七天,根本没有机会出去浪。有时候真羡慕那些有钱人,可以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说不定他们一个个回来连土都吃不上
。老实说,链妹儿并不知道有钱是什么感觉,因为我真的没钱,不过我知道装作有钱人是什么感觉?不信,你看!
小罗在深圳有房有车,让人羡慕不已,按理来说小罗的个人资产至少在400万以上,相对来说算是比较有钱的了,听起来妥妥的人生赢家啊。可能你以为资产400万以上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然而实际上是这个样子的
是的,小罗和他老婆却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上一次小罗的弟弟来深圳玩,他们到餐馆去吃饭,最后结账时要付500多元,因为这点事小罗的妻子把他拉到一边骂了起来,认为他这个钱花的太多,小罗的弟弟实在看不下去,就自己掏腰包了。
看到弟弟掏腰包,小罗很尴尬,但是这也没有办法,表面上他们有房有车,夫妻一月的收入差不多3万元,但是每个月却要还15000元的房贷和4000多元的车贷,还要有至少5000元用于生活开支,还有小孩的学费教育费等各种费用,月底基本没什么钱,不吃土就不错了。所以平时他们很少乱花钱,就算买水果也是等到晚上水果店打折的时候再买。
小钟是个90后,毕业三年,目前在一个二线城市工作,月收入6000多元,为了结婚,跟亲戚朋友借了20万再加上家里的一点积蓄,买了套房子,贷款100万,每月还款5000多元。
上次大学同学结婚,要出礼金,出多少小钟一直很矛盾,出少吧,自己都买房了同学会不会说自己小气?出多吧,发工资还房贷之后所剩无几了。最后小钟决定出1000元份子钱,他思来想去自己都有能力买房子了,总不能在同学们面前丢人,而这1000元是小钟从卡中套现出来的。随完份子后,小钟差不多吃了一个多月的泡面。
小刘大学毕业后就跟相恋四年的男友结婚了,男方家里出了房子,女方家里出了车。也是让人十分羡慕的一对神仙眷侣。
但是婚后的生活远没有恋爱时那么美好,结婚之后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还完房贷车贷后,才仅够维持温饱,改善生活更是遥遥无期。小刘以前也羡慕那些有房有车的同学,但直到自己拥有了这些,才发现原来光鲜背后尽是心酸。现在两人马上要有孩子了,小刘把工作也辞了,经济压力全部压在了老公一个人身上。小刘也心疼啊,可又能怎么办啊,爱情虽然美好,可生活需要的是面包。
很多有钱人都是装出来的
其实生活中很大一群人是这样的,表面上看很有钱,有房有车,实际上却过着苦逼的生活,而且还不能丢面子,所以只能硬撑,假装自己很有钱。
那这一群人大概有多少呢?在这没法统计一个具体的数字,只能大概估计,但是群体很庞大,如果非得加个数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有5000万这样的人假装自己很有钱。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6月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0.10万亿元,同比增长30.8%。如果按人均有50万房贷计算,这个群体的人数估计在4000万左右。
除了房贷,汽车贷款人群也是假装有钱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有关数据推算,2016年末,我国汽车贷款余额大概在8000亿左右(包含银行按揭贷款,信用卡分期购车,汽车消费金融贷款等),如果按照人均贷款8万计算,就是大概有1000万的人有贷款,实际的数据应该高于这个数据。
也就是说有房,有车,或两者兼有而且有贷款的人群大概在5000万左右,虽然这里面包含了炒房的人群,但总体和这个数据差距不大。
痛并快乐着
一方面是拥有让人羡慕的资产,一方面却过着不为人知的苦逼生活,这就是很多假装有钱人的现状。你可以没有钱,但是可以装出很有逼格的样子,这不是在装逼,是在经营生活。
这其中的关键你要懂得去贷款,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痛并快乐着!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虽然日子依旧艰难,却已经有翻身的机会了,更多的只是时机还不成熟。而一味守着死工资抱守残缺的人,永远不会有机会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薪3万活得像条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