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非洲做慈善,支教,短期支教志愿者2017

去非洲大陆公益支教,是我十八岁做的最酷的一件事 - 简书
去非洲大陆公益支教,是我十八岁做的最酷的一件事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柴静《告别卢安克》1一切就好像做了一场绵长悠远的梦一样,我久久难以醒来。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在梦中重回那片非洲大陆灼热的红土地。在那片红土地上,我和一支公益队伍的十几名小伙伴们,一起支教、建厕所、探访艾滋病遗孤、深入走访村落。当然,我们也游览过国家野生动物公园,在大西洋的海边望过明亮的月光。我们还遇到过一些惊险的时刻,比如被海关索贿、被当地人抢劫。但总而言之,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月最精彩也最难忘的时光。这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支教了。我主要在非洲一所小学里教孩子们科学课、音乐课,生理卫生课,还给他们表演生理卫生健康的话剧。今天的故事,我主要想谈谈支教的二三事。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会接着写我们建造旱厕、探访艾滋病遗孤的故事,聊聊非洲的自然美景和风土人情,还有那些惊险经历和浪漫故事。故事要从哪里讲起呢?2故事从2016年的暑假开始讲起,那时我十八岁。我们在飞机上和机场里足足经过了三十多个小时,从中国飞到了非洲加纳首都阿克拉。抵达阿克拉的时候是一个正午,低纬天空中的太阳火热地灼烧着,滚烫的热浪将我们的脸烧得红通通的。非洲的土地是红色的,道路两旁偶尔会窜过一只大大的蜥蜴,吓我一跳。其实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非洲还是那个贫穷荒乱的地方。但其实并不尽然。当我们下飞机的时候,看到了宽阔的马路,和低矮的平房。当然,更多的地方很是脏乱差,有点像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的农村一样,到处都有苍蝇聚集的路边摊,破旧的巴士里面挤着很多人。嘿,非洲,我们来了。3
第一次踩点拍下的教室
我在踩点队里,踩点队只有四个人,在两个非洲志愿者的陪伴下走遍所有合作地区,之后再和随后飞来的十余人大部队会和。我们要在一周之内由从非洲大陆由南穿北,所以行程安排得格外紧凑。这期间,我们六个人每天五点钟起床,六点钟出发,晚上一起挤在一间小屋子和衣而眠。而且为了赶行程,我们有一晚坐了通宵开的night bus,在一辆拥挤的夜间巴士上靠在座椅上睡了一夜。很多人后来听我描述这段经历的时候,都会很佩服地说,这么辛苦,你居然也熬过来了。可很奇怪,无论是当时身在其中,还是我如今事后回忆,我都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是很珍贵很幸福的经历。我们到了库玛西的小学踩点,也就是我们对口支教的小学,一进来,孩子们就热情地把我们围了上来,恨不得挂在我身上。他们嘴里叫着“Broni”,在当地土语里是“白人”的意思,喜气洋洋地奔走相告。小孩子们看我们的皮肤白,就这么叫了。我站在孩子堆里,心情是说不出的欢欣。不过我始终记得,自己前来是有任务在身的。我好不容易从孩子们的“包围圈”里挣扎出来,去找校长老师开会。经过多次商谈,我们终于把课程给定下来了。我们要教的课有:数学、英语、科学、创新艺术、信息技术电脑。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是有机房的,不过是几个人看一台电脑。当然,我们的志愿者自己也准备了一些关于折纸手工、音乐美术、地理文化、甚至奥数的趣味课程。孩子们扒着窗户好奇而不舍地看着我们,我用力地跟他们挥手,向他们承诺我一周后还会再来教你们。4很快一周后踩点结束,十几人的队伍下飞机和我们会和,我们休整了一晚之后,第二天到达支教的小学,正式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我负责教一年级的科学课和四五六年级的音乐课。星期一我没有课,所以主要在窗户外面看其他人上课,大家在讲台前有模有样、慷慨激昂地用英语讲着课本,间或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题和游戏,上得不亦乐乎。第一天晚上复盘的时候,便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眉飞色舞地讲着自己授课的经历,却有一个小姑娘委屈得差点要哭出来,原来是因为她教一年级的数学课,但是她发现台下回应寥寥。授课的老师站在旁边,看台下没有回应就把她的话用自己口音的英语再复述一遍,台下才有反应。这让她很有挫败感。再加上老师很凶,有学生答得不好就会拿教具打学生,她心里更是难受。其实也难怪,英语虽然是官方语言,低年级的小孩子还是以土语交流为主,就像一二年级我们上英文课都是拿中文去学英文,如果上来就是全英课堂肯定吃不消。高年级的孩子英语功底很流利,说得甚至比我们还好,可是低年级的同学大多都怯生生地看着我们,鼓起勇气说“How are you”“My name is”这样简单的句子,更别说上课了。我们纷纷安慰那个姑娘,一个人说:“实在不行,我们要不要去跟校长说一声,说语言沟通有障碍,还是教高年级的孩子吧?”那个姑娘却坚定地说:“我还想再试试。”我说:“可以试试语速放慢,少说话,把语言更多的变成演示和动作。”姑娘点点头,开始了新一轮的备课。5第二天一年级的数学课,教的是长度和丈量。姑娘拉着一个小孩子的手,先量了量她一步的距离,再引导她一步一步用脚丈量这个教室,从而估算教室前后的距离。“Clap for her!”教室里纷纷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鼓励刚才那个孩子的。“Who—wants—to—try?”姑娘放慢语速,一字一顿地向台下提问道,带着鼓励和期待的微笑。无数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Madam!Me!Me!”非洲的小孩子会叫男老师“sir”,女老师“madam”。我看到那个姑娘微微松了一口气,甜甜地笑了,心里欣慰不少。到了下午,我也该教一年级的科学课了。我主要负责“personal hygiene”,也就是生理卫生知识这一块。知识本身并不难,不过是教他们洗手、刷牙、洗澡、洗衣服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正确洗手、刷牙、洗澡、洗衣服。来加纳之前我搜了一些资料,了解到当地尤其是农村的一些人是没有洗手的习惯的,他们匮乏这样的意识,因此我格外重视这堂课。同时我吸取了姑娘的教训,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演示流程。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双手,在上面涂了几块表示“污垢”。我用英语娓娓道来地讲述着:“当你们打完篮球,摸完桌子,上完厕所的时候,会不会发现手有些脏脏的呀?”孩子们很配合地答道:“Yes,madam!”“那些手上的东西,就是一些坏家伙。你们吃东西的时候,坏家伙就会从手进入到你们的胃里,然后造成肚子疼、发烧等一些疾病。”我没有用“细菌”这个词,因为“germ”对他们来说有些难度,便替换成了“small bad guys”(坏家伙)。我活灵活现地演着得胃病以后捂着肚子直不起腰的场景,问大家:“你们想生病吗?”孩子们齐刷刷地摇头,答着不想。带孩子们领读了几遍英文单词后,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让孩子们围到我身边,打开一瓶水,倒在一个盆子里,又拿出自己多余的香皂和毛巾。我拉过一个自告奋勇的小女孩,倒了水之后,拿肥皂细细地搓磨她黝黑的皮肤。然后我开始教她们自己编的一首“洗手歌”,让所有孩子照着我做,手心搓手心,手心搓手背,再洗洗指缝,而不是简单抹一下就算完事。最后我拿水帮小女孩冲手上的泡沫,小女孩冲我露出甜甜羞涩的微笑,在我耳边说“Thanks, Madam.”我的心都要融化了,恍惚间觉得她仿佛是我的一个妹妹。下一节,我又去五年级教音乐课,这次我想来点不一样的——教他们中文歌。我选了《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因为歌词简单好记,旋律世界通用。我先让全班唱了一遍英文版的生日歌,然后对大家说,我们今天学习中文版的生日歌。我刚在黑板上写下“祝”字和它的英文解释,全班沸腾了,尖叫的有之,拍桌子的有之,看来“方块字”的魅力还真不小。“zh——u——祝!”我扯着嗓子喊道。“zh——u——祝!”孩子们有模有样的重复。就像一年级教拼音一样,用力地教他们每一个字的发音。由拼音连缀成字,由字连缀成词,由词连缀成句,过了半节课,他们就学会了这句话。“祝你生日快乐!”孩子们一遍遍地说着,语调稚嫩,但还真的有几分标准。''Let's sing together!"我和他们一起唱了起来。孩子们唱着唱着,开始手舞足蹈起来,有在座位上拿脚踩节奏的,有干脆站起来摇摇摆摆的,还有的人跑到其他同学面前边跳边唱,原来是那个同学明天就要过生日了,他拿一首刚刚学会的中文歌表达自己的祝福。能歌善舞和热情快乐一样 是埋在非洲人骨子里的东西。我身在其中,也觉得非常受感染,忍不住也随着他们一起踩起了节奏。这么教了几天后,我的嗓子又哑又痛。但有一天我在上厕所,听到隔壁了飘来了”祝你生日快乐“的轻哼声,觉得一切都值了,连带心情都明媚了起来。6再美好的日子,也终究要迎来告别。最后的告别仪式上,孩子们睁大了黑漆漆的眼睛 ,叽叽喳喳地叫着“Madam” ,笑着来摸我抱我。我想试图深情嘱咐几句,发现他们并不能听懂我的英语。此时说再多话似乎也是徒劳,于是我开始小声地唱着洗手歌,问他们还记不记得。"palm to palm and palm to back, and your finger webs..."(手心搓手心,手心搓手背,别忘了还有指缝间)很快,声音越来也大,汇成一条河流。孩子们把我围在中间,一遍大声唱着歌,一边用手做出洗手三部曲的动作。我欣慰得哽有些哽咽,如果他们能牢记洗手这一件事,那也就值了。一年级的孩子们喜欢跟我笑着再见,他们看到我的眼泪反而会吓一跳,惊慌失措一脸懵逼,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于是我忍住眼泪,冲他们微笑,他们立刻还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灿烂的几乎露出全部洁白牙齿的笑容。他们还太小,不懂得离别为何物。真好,我希望他们永远不懂得离别。7下飞机后,我终于看到了熟悉的面孔听到了熟悉的语言。家里的食物丰富美味,再也不用在非洲为了几片水果,十几个人笑着闹着争抢;家里的床柔软舒适,再也不用打地铺睡在地上。但我还没缓过神来,这么快眼前就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我怎么这么快就离开了非洲呢。我还会不断想起那片古朴的红土地和上面不时爬过的蜥蜴,停电的夜晚出门看到耀眼的满天繁星,孩子们灿烂的露出洁白牙齿的笑容。家里人惊讶于我对非洲的适应程度,跟我开玩笑说没想到你这么适应非洲,看来再呆一个月也没问题。我笑了笑,心里默默地想着,我真的没问题,真的很想再呆的更久一些,想要手把手教他们洗手洗衣服,想要和他们一起伴着生日歌的旋律跳舞。但再美好梦的终究是要醒的,就像再重的感冒也有痊愈的一天,只不过我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回过神来。为什么放着那么多地方不去,要去又苦又危险的非洲做公益?很多人问我,我也问自己,问当初毫不犹豫地报名非洲队,一路面试过关斩将的自己。我还记得,一年前,一个去过非洲的学姐问我:“在你心中,你是怎么理解公益的?”我踌躇满志地答道:“学姐,你一定听过小女孩捡海星的故事吧?在我的理解里,公益就是那个小女孩,她一个人的力量可能不能拯救所有海星,但她所做的事情对她捡起的那只海星是有意义的。”学姐沉吟片刻,笑了笑:“真好,也希望你从非洲回来之后,能有新的感悟。”一个小女孩,把被海水冲上岸边的海星,一次一个逐一丢回海中。老爷爷惊诧地提出心中的疑问:“这里的海岸线那么长,海滩上的海星多如恒河沙数,以你一个人的力量来做这事,并不能改变什么呀!”小女孩说道,“爷爷,我知道我不可能救活所有的海星,但是我知道当我捡起一只海星并把它丢进海里的时候,我已经改变了它的命运了。”说着她又弯下腰,再度捡起另一只海星,一边抛入大海,一边提高音量开心地喊道:“我又改变了一只海星的命运了……我现在还能想象出当初说这句话眼睛闪闪发光的自己,那时的我即使不想着要拯救世界,也曾期盼过自己可以影响和改变别人的命运。今日的我理解那时的我,却并不赞同那时的我。因为在用出“改变”二字的时候我就已经高估了自己所能带去的影响力;当用出“拯救”二字的时候,我便已经用了一个居高临下的姿态,把受助者看成了需要同情和援助的对象。其实,一年下来我明白了,支教更重要的是“同理心”。对于一个全新的不了解的地方,我收起刻板印象,去查资料,去问过来人,了解到那里的历史文化,不断思考如何教书才能更容易被那里的孩子们接受和吸收。人人平等,互相尊重,这句话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支教和公益的意义也有了全新的思考。短期支教的争议一向很大,有些人认为短期支教能给当地人带去丰富的知识,也有人说短期支教弊大于利,会给当地带来种种不好的影响。乡村教育都是如此,更别提我们去的是语言乃至国情截然不同的非洲。我曾经以为自己可以给他们带去知识,带去阅历,带去一种思维方式。但是我现在明白,我所能带去的东西,囿于种种因素,实在太过有限,我在他们的人生之中,也不过是浮光掠影。可这一切能否说明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没有意义的呢?我觉得不尽然。我想,我们带去的更多是两件事:快乐和视野。快乐很好理解,我们在一起唱唱跳跳,打打闹闹。他们看到我们的时候又高兴又新奇,和东方朋友的这些经历,都是难忘而美好的回忆。至于视野,让我最感动的是,有几个高年级的孩子跟我说,“I will go to China to see you one day.”我有一天会走出这里,去中国看看。他们没有要求“带我回中国”或者“留下来不要走”。其实,哪怕真的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来教书,孩子们能记得的知识又有多少呢?难道我们还记得几年前的一堂精彩的课讲了什么吗?其实,我并不太希望他们记得我。但我希望他们记得洗手还能编成歌曲,是一件有趣快乐的事;记得没有答出问题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有一点点进步就很棒;记得这个世界很大,想要终有一天走出去看看。这就足够了。我们是一扇门,而不是门后的世界本身。如果他们能够通过我们,打开这扇门,看到了后面那个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并产生了想要去探索的欲望与好奇。这才是我最荣幸,也是最希望看到的。8限于时间金钱,限于距离安全,很多人都说去非洲是一生一次的经历。生活还在继续。生活终会继续。但我希望我和支教的故事永无尽头。这条公益之路,我会一直坚定地走着,并且越走越远。作者严肃声明:本文所有文字和图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借鉴”,已授权维权骑士保护,如有发现,则视为侵权,必定追究到底,谢谢。PS:有想去非洲加纳旅游或者参加活动的,欢迎简信咨询我各种安全事项和风土人情~(我不会告诉你们我打了五针疫苗吃了一个月预防疟疾的药的嗷嗷)
私人微信号:bearpear003,欢迎交流写作,添加时请注明是简友?
可能是简书最文艺兼理想主义的95后,想要在这世间好好写作,好好活。
转载请务必要授权。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暑假想出国做义工,有没有比较规范的国际义工组织? - 知乎8224被浏览645542分享邀请回答.au/有前辈说去澳大利亚一个月都玩儿疯了,天天在农场周边跑。一共加机票才花了5000RMB!!!足以看出这个活动多么诱惑了。。团团想想就很激动呢!4, 这个也是亚非拉的义工活动。活动Budget也不是太贵。尤其推荐一下在家门口的一个活动panda conservation: 这个活动能养熊猫和金丝猴~~ 1周5000多一点,不加机票是胜出之处!只推荐做一个星期,因为两周的话实在有点贵。不过能和国宝近距离接触也是超赞的啊5,这个是中国专题。有保护熊猫,支教,和china tour。这里可以找到一些Internship!适合外国人来中国医院实习,体验中西医结合。但感觉有点时间长+贵。 6,Harnas volunteer,在非洲纳米尼亚。这辈子最大的梦想是去非洲保护动物,像三毛一样一边走世界一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生又有什么不如意呢。7,(转 自CUUS) Outward Bound, 其实在美国是很popular的项目,但是真的很苦,22天不能洗澡,早上晒伤,晚上长冻疮,日晒雨淋冰雹打雷劈,一天睡6个小时,背着50磅的包上雪山。但是真得很有意思。景色之美,遇到的人之神奇,装睡袋的塑料袋被野山羊吃掉,扎好帐篷寻找最好的蹲坑点,从雪坡上滚下来。我一点都不后悔,参加项目的时候我哭过,想放弃过,但是结束之后真的很怀念。(20个人最后剩下15个)这样的事情大学里可能还能做,但以后的机会肯定越来越少了,年轻时候不这么来一次,不完整阿不完整。8,这个驴友网太闻名了,里面也会在各种灾难后出现网友自发组织的志愿活动。9,青旅的话可以直接打电话到前台去问,现在很多青旅都会收实习生(也就是义工),不给钱,但是包吃住,就是相当于打工换食宿了,又可以玩,又可以省钱。不过在去之前要先问好,最少得呆多少天,工作几天休息几天之类的,如果安排得好,是非常省钱,很适合学生的。10,这个也是世界各地的!感觉游玩更多些!!!游玩+义工的不二选择!时间较灵活,价位不算很便宜。。活动地点和内容都十分令人向往!!志愿活动地点遍布各大洲,中国,尼泊尔,印度,柬埔寨,斐济,加纳,南非,坦桑尼亚,巴拿马,厄瓜多尔。在志愿活动中领略各国家的魅力~如果你从上面的link里找不到的话,推荐你个最朴实的办法,在GOOGLE里输入关键字就好啦~希望大家都找到自己满意的volunteer啦~1.3K19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89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5 个回答被折叠()最新播报:
海归拒平淡生活赴非洲支教 助力深圳公益事业
  在法国做白领,拿到了长期工作签证;到非洲支教,用法语教当地孩子学中文;回深圳做公益,被选为深圳十大好青年……不安分的“海归”张媛以自己的跨越和转变为深圳公益事业助力。
  从巴黎白领到深圳志愿者
  张媛是湖南长沙人,2000年留学法国读了本科和硕士,2005年留在巴黎工作,在一家大公司做流程管理。由于表现出色,公司跟她签订了终身劳动合同。张媛说,也许就是一切太顺利了,自己工作了三年后开始觉得厌倦。“感觉自己的一生一眼就能看到头了,那一刻突然觉得,不行,我得换一种活法。”
  2009年,张媛来到了深圳。她决定先完成自己之前的一个愿望“到贫困地区支教”,但因为没有教师资格证,申请支教屡屡被拒。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她看到深圳正在招募到非洲多哥支教的志愿者,要求会法语。看到这个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志愿者岗位,张媛想都没想就提交了申请。
  2009年8月,张媛和其他19名志愿者一起去多哥,开始了支教生活。一行20个志愿者中,只有张媛和深圳大学的一位老师会法语,所以张媛在非洲的任务,第一是给团队成员培训法语,第二是到多哥首府一所大学教中文。
  虽然在非洲遭遇的是没有网线、学校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但张媛觉得这种经历特别美好,“人生要经历不同的事情,接触不同的人群,才有意义。”张媛说。
  从下班不接电话到24小时开机
  一年后,非洲支教结束了,张媛的公益之旅却没有到此结束。当时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好缺一位副秘书长,于是张媛开始做起了职业公益人。2011年,大运会结束后,深圳筹备成立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既有管理经验又有志愿者服务经历的张媛成为了志愿服务基金会的秘书长。
  做了几年职业公益人后,公益俨然成了张媛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深圳志愿服务基金会是公募基金会,且对于拨款有绿色通道,不少业务范围之外的活儿也都找到了张媛,她总是不忍拒绝;对于张媛来说,生活最大的改变在于,做公益后,她打破了在法国下班后不接电话的习惯,不仅24小时开机,还把座机转接到手机上。
  问及为何要在公益领域深耕,张媛说,“因为公益这个领域太有挑战性了,感觉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很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进入并在这个领域坚守,让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一起去努力去奋斗的事业。”(盛佳婉)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支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