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题 不同热处理曲线图圆盘的冷却曲线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金属材料热处理总结.doc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金属材料热处理总结.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金属材料热处理总结
热处理的三个基本过程?
热处理定义:金属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一定速度冷却下来,以获得一定组织结构和性能的热加工工艺。
热处理工艺曲线的四个重要参数。
热处理工艺曲线 四个重要参数:
V加热、 T保温
t保温、V冷却
金属能够进行热处理的条件?
金属进行热处理的条件:a. 能够发生固态相变;b. 加热或冷却时发生溶解度的显著变化。
1.奥氏体形成过程有几个阶段?
奥氏体转变过程的几个阶段:奥氏体形核、奥氏体晶粒长大、残余 Fe3C 的溶解、奥氏体均匀化。
2.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固态相变的热力学条件)?过热度(过冷度)的含义?
固态相变的热力学条件:新相与母相之间的体积自由能之差(ΔGv)作为驱动力能够克服形成新相晶核的增加表面能( ΔGs)及应变能( ΔGe)的阻力。
3.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起始晶粒度和实际晶粒度?
奥氏体晶粒度--表示晶粒大小的尺度,评定钢加热质量重要指标。
起始晶粒度:临界温度以上奥氏体形成刚刚完成,晶粒边界刚互相接触时晶粒大小。
实际晶粒度:在某一热处理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晶粒尺寸。
本质晶粒度:钢在一定条件下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性。
4.奥氏体等温形成曲线的形状?
过冷奥氏体定义,冷却的两种方式?
过冷奥氏体:冷却至临界点温度以下,热力学上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奥氏体。等温冷却,连续冷却。
共析钢等温转变为何呈现C曲线形状? C曲线上的三个转变区域及温度范围?
碳钢中随着C含量的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怎么变化?
含碳量对C曲线影响:随着含碳量增加,亚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提高,C曲线右移;过共析钢稳定性降低,C曲线左移。
与C曲线相比,共析钢CCT曲线有哪些不同?
共析钢的CCT曲线相对于C曲线相右移,且无贝氏体转变。
临界冷却速度:连续冷却过程中,过冷奥氏体不发生分解而获得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1. 珠光体种类:片状珠光体(普通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与粒状珠光体。
2.珠光体的组织特征:片层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形成交替相间的片层结构;粒状珠光体:渗碳体呈颗粒状分布在连续的铁素体基体中。
3. 珠光体的性能特点:片状珠光体:强度、硬度和塑性随片间距减小而增大;粒状珠光体:硬度和强 度较片状珠光体低,而塑性和韧性较好。
4. 伪共析组织:非共析成分的合金获得类似共析成分的组织。
5. 贝氏体种类: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
6.贝氏体的组织特征:上贝氏体:渗碳体呈粒状或短杆状分布于成束的F板条间;下贝氏体:细小的碳化物呈一定角度分布于针状的F内部。
7. 贝氏体的性能特点:下贝氏体强度、韧性均优于上贝氏体。
8.转变特征:转变的不完全性,半扩散型转变,形成表面浮凸。
马氏体的本质是什么,其晶格类型有什么特点,什么是马氏体的正方度?
马氏体: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马氏体的正方度:c/a
马氏体主要有哪几种,其晶内的亚结构分别是什么类型?
马氏体种类:板条马氏体(位错)、片状马氏体(孪晶)、蝶状马氏体(位错) 。
马氏体为什么有高的强度和硬度?其韧性如何?
马氏体性能:强度、硬度,韧性
过饱和碳的固溶强化:正方畸变在碳原子周围形成应力场。
亚结构的强化,位错钉扎和孪晶均产生强化作用。
马氏体的时效强化,碳原子在M中也可能发生偏聚甚至弥散析出碳化物。
韧性:低碳的位错马氏体有良好的韧性,孪晶马氏体的韧性较低。
马氏体转变的基本特征?
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温性。
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
转变的可逆性(形状记忆效应)。
转变的不完全性:冷却到Mf点以下仍不能得到100%的M,仍保留一部分未转变的残余奥氏体。
什么是退火,其目的是什么?退火分为哪几种?
退火: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改善切削加工性,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
什么是正火?与退火有什么区别?
正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m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型组织。
3、正火与退火的选用原则?
选用原则:切削性能:低碳钢,正火;中高碳钢,退火。正火可作为大件或不重要工件的最终热处理
什么是淬火,其目的是什么?淬火的冷却方法有哪几种?
淬火:钢加热到AC3、AC1相变温度以上,经奥氏体化,以高于临界冷却速度急剧冷却,以得到亚稳状态的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提高零件的硬度,强度,耐磨性。经回火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冷却: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
什么是淬透性?淬透性的大小用什么表征?淬透性与淬硬性有什么区别?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的位置: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热处理基本原理的探讨
优质期刊推荐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贝氏体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
母体文献:
第十届全国耐磨材料大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
第十届全国耐磨材料大会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金属学会,铸造编辑部
在线出版日期: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热处理冷却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冷却和渗碳》国际讨论会论文分析--《金属热处理》1992年02期
热处理冷却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冷却和渗碳》国际讨论会论文分析
【摘要】:正 ~4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了国际材料热处理和表面工程联合会(IFHT)的第三届国际专题讨论会,主题为《冷却和渗碳》。会议论文集收入十九篇论文,包括十三篇冷却技术论文和六篇渗碳论文。冷却技术论文不仅数量多,内容上也反映了近年来在热处理冷却技术方面的迅速发展,这个趋势应值得我国热处理界同行的重视。 IFHT冷却委员会主席Liscic教授指出:在热处理各个技术环节中,冷却过程在控制程度上是最低的。因此它是成为热处理过程中最后一个需要有效控制的环节。值得庆幸的是,由于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一4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了国际材料热处理和表面工程联合会(lFHT)的第二届国际专题讨论会,主题为《冷却和渗碳》。会议论文集收入十九篇论文,包括十三篇冷却技术论文和六篇渗碳论文。冷却技术论文不仅数量多,内容上也反映了近年来在热处理冷却技术方面的迅速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史蔷;鲍甫成;吕建雄;黄荣凤;赵有科;江京辉;;[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A钱以斌;全景;;[J];烹调知识;2010年11期
牛玉温;;[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1年15期
尚贺军;赵丽美;;[J];热处理;2011年04期
曲彦平;刘丽荣;祖国庆;金涛;胡壮麒;;[J];材料工程;2011年08期
徐建峰;傅顺德;刘丽彬;贾佳;甘小明;;[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宋刚;沈庆喜;刘黎明;;[J];焊接学报;2011年06期
于梅;刘旭东;;[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1年15期
陶勇;;[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陈瀚;;[J];化学与黏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其梅;彭万喜;张党权;马清芝;罗迎社;;[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巨东英;;[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翁明月;;[A];2007短壁机械化开采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刘小云;庄启昕;李欣欣;韩哲文;;[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郁东键;李雪梅;;[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5年
潘健生;;[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宫世明;赵惠玲;周锷尤;吴美英;胡素辉;;[A];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C];1983年
李玲;邵建柱;孙建设;;[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康红梅;莫一;孙明;;[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朱志前;陈海恩;邢增为;潘现庭;;[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计算机世界;2006年
林英?通讯员
向畅;[N];光明日报;2007年
廖建国;[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李涛;[N];中国电力报;2008年
李春静;[N];廊坊日报;2005年
郭薇;[N];中国环境报;2007年
孙蓓玲;[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钱秀丽;[N];中国海洋报;2007年
郭凌;[N];中国质量报;2008年
;[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彩东;[D];重庆大学;2009年
吕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张秋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胡朝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4年
王利平;[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崔席勇;[D];东北大学 ;2010年
张治民;[D];燕山大学;2003年
胡再德;[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毛军逵;[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夏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强;[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路胜卓;[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张亚东;[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王平;[D];苏州大学;2004年
景宏华;[D];河北大学;2004年
谭佳;[D];西南大学;2007年
吕庆文;[D];暨南大学;2007年
张瑞敏;[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黄照影;[D];厦门大学;2007年
王玉蕾;[D];西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联系人:吴先生电 话:5、传 真:3手 机:(微信号)Q Q:
当前位置: >
做好模具,不懂这些模具热处理知识可以吗?
更新时间:
&1. H13模具钢如何热处理硬度才能达到58度?&进行度加热淬火,油淬,可以达到要求,但一般热作模具是不要求这么高的硬度的,这么高的硬度性能会很差,不好用,一般在 HRC46~50左右性能好、耐用。&2. 模具热处理过后表面用什么洗白?&问题补充:我是开模具抛光店的,一般模具都用油石先打过再拿去渗氮,渗氮回来又要用油石把那一层黑的擦白,再抛光很麻烦,不擦白打不出镜面来,材料有H13 的,有进口的好多种,如果有药水能洗白的话,就可以直接抛光了。&(1)可以用不锈钢酸洗液,或者盐酸清洗。喷砂处理也可以。磨床磨的话费用高,而且加工量大,有可能使尺寸不达标的。盐酸洗不掉的话,估计您用的是高铬的模具钢?是D2还是 H13?高铬模具钢的氧化层比较难洗掉。用不锈钢酸洗液应该可以,磨具商店或者不锈钢商店都有卖的。&(2)你们没有不锈钢酸洗膏吗?那种可以。H13这类含铬比较高的模具钢,氧化层是难以用盐酸洗掉的。还有一个办法,我自己也在用。你们的模具既然已经油石磨过,表面就是比较光滑的。实际上,可以先只用粗的油石打磨,或者用砂带打磨,之后就去热处理。回来之后再用细油石打磨。而我用的办法是,用纤维轮先打磨,就可以有效的把黑皮去除,再研磨抛光。 或者喷砂,用800 目的碳化硼做一遍喷砂试试,应该就能够去除黑皮,还不需要化太多功夫重磨。&3.热处理厂对金属是怎么热处理的?&热处理厂的设备非常多,炉子大概有箱式炉,井式炉,箱式炉用的最多,很多热处理都可以在这里面处理,比如退火,正火和淬火的加热过程,回火这些常见的热处理。&其实就是一个用电加热的炉子,先将炉子升温到预定温度,然后把工件丢进去,等待一段时间到预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或者在炉子里一起冷却,井式炉一般是作为渗碳处理设备,是一个埋到地下的炉子,工件放进去之后,密封,然后往炉子里面滴入一些富碳液体,比如煤油或则甲醇,然后在高温下这些液体分解成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淬火池是淬火的场所,就是一个池子,里面有水溶液或者是油,就是箱式炉出来的工件淬火的冷却的地方,一般就是直接丢进去,然后等一段时间捞出来。还有其他的一些设备,比如高频机,就是一个可以将 50 赫兹的工频电变成一个200K 赫兹电流的超大功率的设备,比如常见的有 200 千瓦的最大功率,然后用一个内部通冷却水的铜管做的线圈放在工件的外面,一般几十毫米的工件,几秒种到十几秒的时候你就看到工 件表面变红,表面温度到预定值的时候,然后有一个水套升上来喷淬火液到工件 表面,完成淬火过程。常见的就这些了。&4.我们最近的 Cr12 或 Cr12MoV 的材料热处理和裂了几次了,为什么?&五金模具上的最好将零件尺寸、形状及热处理要求,和你们采取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告之,否则很难讲。 这两种钢是一类,属高碳高铬莱氏体钢,本身就有冷裂倾向。热处理工艺也较复杂。&下面在没有上述资料的情况下谈些我的经验: 950-1000C 淬火,油冷,HRC&58. 为获得热硬性和高的耐磨性,淬火温度增高至 C,油冷。 细薄的可空冷,为了减少变形也在 400-450C 盐液冷却。 不要在 300-375C 回火,会降低工具的韧性,出现回火脆性,另外淬后立即回火。高于 1100C 淬火的,在520C 回火 2-3 次。 请注意过高的淬火温度会有脱碳的倾向,为此可在淬火前进行预先热处理--球化退火。&5.怎样区分热处理件和没有热处理的工件?&问题补充:工人不小心把一个未经热处理的生件和一批调试好的经过热处理的工件混在一起,现在如何把他们区分开来,不要切割工件看金相啊,那样会破坏产品,要急着发货?热处理工艺 30Cr 经正火、再淬火、然后回火,生件是 铸件未经热处理。两者都经过了抛丸处理颜变色分不出来了,还有硬度都是在 35-45 之间了,靠硬度无法区分。&如果也不能通过硬度和热处理氧化色来判别。 我建议你通过敲击声音来辨别。 铸件和淬火+回火态工件金相组织不同,内耗有差异,通过轻轻敲击,可能能分辨。&6. 热处理中的过烧是什么意思?&超过规定加热温度,致使晶粒长大,各项力学性能变坏如脆性变大,韧性下降,容易变形和开裂等等,控制好加热温度可以避免过烧。指钢在固液相线的温度范围内的某一个温度以上加热时, 奥氏体晶界发生了化学 成分变化,局部或整个晶界出现烧熔现象。此时晶界上会富集 S,P等化合物,导致晶界结合力降低,机械性能严重恶化。过烧后钢材不能通过热处理或加工方法补救。&7. 模具淬火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产生的原因:&1)模具材料存在严重的网状碳化物偏析。2)模具中存在有机械加工或冷塑变形应力。3)模具热处理操作不当(加热或冷却过快、淬火冷却介质选择不当、冷却温度过低、冷却时间过长等)。4)模具形状复杂、厚薄不均、带尖角和螺纹孔等,使热应力和组织应力过大。5)模具淬火加热温度过高产生过热或过烧。6)模具淬火后回火不及时或回火保温时间不足。7)模具返修淬火加热时,未经中间退火而再次加热淬火。8)模具热处理的,磨削工艺不当。9)模具热处理后电火花加工时,硬化层中存在有高的拉伸应力和显微裂纹。&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模具原材料的内在质量2)改进锻造和球化退火工艺,消除网状、带状、链状碳化物,改善球化组织的均 匀性。3)在机械加工后或冷塑变形后的模具应进行去应力退火(&600℃)后再进行加热 淬火。4)对形状复杂的模具应采用石棉堵塞螺纹孔,包扎危险截面和薄壁处,并采用分 级淬火或等温淬火。5)返修或翻新模具时需进行退火或高温回火。6)模具在淬火加热时应采取预热,冷却时采取预冷措施,并选择合适淬火介质。7)应严格控制淬火加热温度和时间,防止模具过热和过烧。8)模具淬火后应及时回火,保温时间要充分,高合金复杂模具应回火 2-3 次。9)选择正确的磨削工艺和合适的砂轮。10)改进模具电火花加工工艺,并进行去应力回火。&8. 怎么进行大型冲压模具的热处理?尤其切边这类模具经常生产有毛刺,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1) 模具热处理尽量选真空热处理, 以获得最小的变形量。(2)模具可采用拼接结构,分成小块就好热处理了。最好用慢丝割,精度高、光洁度高、变形小。 间隙有保证,毛刺会小的。 看看你的设备精度是否很差。(3)切边毛刺大除了上面的几位提到的,我认为凸模单边受力,强度不够可能 性大。是否凸模太单薄?是否设计靠刀?还有板料热处理后有残余应力,线割后会出现变形,可以考虑较大的线割孔预先铣出再热处理,留3~4mm 线割。&9. 我用H13钢来做热挤压模具锻造工件是黄铜热处理为45~48°模具直径120mm,高70mm,工作数小时后模具开裂?&(1)锻压温度大概是900~1000℃?是不是温度太高了? 模具使用前没有经过充分预热也有可能容易开裂。模具设计不合理也有可能容易开裂。 将模具的回火温度提高一些,缩小和实际锻压温度的差距,回火实际长一些。(2)这个要综合考虑的,必要的时候要做下金相,才能基本判断原因的哦。&10. 模具表面有软点产生原因及预防?&产生原因:&1)模具在热处理前表面有氧化皮、锈斑及局部脱碳。2)模具淬火加热后,冷却淬火介质选择不当,淬火介质中杂质过多或老化。&预防措施:&1)模具热处理前应去除氧化皮、锈斑,在淬火加热时适当保护模具表面,应尽量采用真空电炉、盐浴炉和保护气氛炉中加热。2)模具淬火加热后冷却时,应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对长期使用的冷却介质要经 常进行过滤,或定期更换。&11. 模具热处理前组织不佳?&产生原因:&1)模具钢材料原始组织存在严重碳化物偏析。2)锻造工艺不佳,如锻造加热温度过高、变形量小、停锻温度高、锻后冷却速度缓慢等,使锻造组织粗大并有网状、带状及链状碳化物存在,使球化退火时难以 消除。3)球化退火工艺不佳,如退火温度过高或过低,等温退火时间短等,可造成球化退火组织不均或球化不良。&预防措施:&1)一般应根据模具的工作条件、生产批量及材料本身的强韧化性能,尽量选择品质好的模具钢材料。2)改进锻造工艺或采用正火预备热处理, 来消除原材料中网状和链状碳化物及碳 化物的不均匀性。3)对无法进行锻造的碳化物偏析严重的高碳模具钢可进行固溶细化热处理。4)对锻造后的模坯制定正确的球化退火工艺规范,可采用调质热处理和快速匀细 球化退火工。5)合理装炉,保证炉内模坯温度的均匀性。&12. 模具淬火后组织粗大,使用时将会使模具产生断裂,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产生的原因:&1)模具钢材混淆,实际钢材淬火温度远低于要求模具材料的淬火温度(如把 GCr15 钢当成3Cr2W8V 钢)。2)模具钢淬火前未进行正确的球化处理工艺,球化组织不良。3)模具淬火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4)模具在炉中放置位置不当,在靠近电极或加热元件区易产生过热。5)对截面变化较大的模具,淬火加热工艺参数选择不当,在薄截面和尖角处产生过热。&预防措施:&1)钢材入库前应严格进行检验,严防钢材混淆乱放。2)模具淬火前应进行正确的锻造和球化退火,以确保良好的球化组织。3)正确制定模具淬火加热工艺规范,严格控制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4)定期检测和校正测温仪表,保证仪表正常工作。5)模具在炉中加热时应与电极或加热元件保持适当的距离。&13. 用 Cr12MoV 钢制造冷模具应如何进行热处理?&高硬度高耐磨高韧性优化处理:980~1200度加热淬火,油淬(机油)400 度回火一次,240 度回火一次,HRC57~61,超耐用不崩刃。&14. H13模具钢热处理后出现裂是什么原因,淬火温度是1100 度,放在油中冷却?&可以进行金相分析,看表面是否有材料是否有脱碳现象,开裂的话一般都是脱碳引起,H13 一般都是做挤压模,对材料的硬度要求不是很高,你用的是不是真空 炉建议用 ℃试下.&15. 模具的导柱导套通常采用什么材料?采用何种热处理,达到怎样的性能要求?&(1)在内地用45#碳素结构钢或碳素工具钢,热处理淬火硬度 HRC45 度左右,达不到HRC58~62,就是到了那么高,很易断。(2)一板高要求的是用SKD61或SKD11和H13等热处理淬火硬度HRC51度左右。&16. 模具制造中热处理的用途?怎样应用?&问题补充:是不是模板加工好以后进行热处理,主要是哪个环节?&模具制造中热处理的作用: 提高硬度、耐磨性,从而提高其寿命;强度加强,变形减小,保证模具的精度和精度稳定性;&17. 模具的失效原因分析?&失效大部分是由断裂、磨损和变形而引起,其主要原因是热处理不当和模具加工不良。因此,合理选择材料、正确制订热处理工艺,提高热处理质量,对于延长模具使用寿命起着关键作用。模具热处理包括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热处理的最终目的是使模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和强度、塑性和韧性的合理配合。&18. Cr12mov 模具钢热处理后出现一块一块的掉的原因?&(1)你可能是在淬火时,超过温度太多,过热,造成晶粒粗,脱碳严重,马氏体粗大,断口粗晶,韧性、塑性低。(2)加热温度过高、保温时间过长,造成材料表面脱碳严重,组织晶粒粗大、 结合力差,塑性显著降低。&建议:校对加热设备;调整淬火、回火温度和时间;做试样热处理工艺试验,进行必要性能测试分析 。&19. 盐浴热处理的优点?&优点:受热均匀变形量小,少无氧化脱碳,加热快,能很快转变工件内部组 织结构,保温性能和加热均匀性能好,可以进行固溶处理加热,适用性广泛,可进行近乎无氧化的出货处理等。&缺点:工作环境恶劣,对工件有一定腐蚀,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工作空间尺寸和 功率来讲,功率较大,尺寸较小。而且废盐对环境有些污染,如果客户有对无氧化有较高要求的话可以考虑,成本一般情况。&20. 检验热处理效果用什么方法?&简单的检查表面硬度。准确的破检:检查淬硬层深、心部硬度、淬火金相组织等级、调质金相组织等级。淬硬层深临界硬度值=淬火硬度最小值 X0.8。&21. 模具材料深冷处理的作用有哪些?&深冷处理是淬火后工件冷却过程的延续,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冷作模具钢和高速钢、轴承钢,冷作模具和模具配件都有深冷技术应用的案例。深冷将会改变一些相关机械性能,主要作用如下几点: 提升工件的硬度及强度,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提高工件的耐磨性,提高工件的冲击韧性,改善工件内应力分布,提高疲劳强度,提高工件的耐腐蚀性能。&22. 热处理后线割开裂是模板的问题还是热处理的问题?&(1)我是搞热处理的,我个人认为是热处理的问题。因为没有经过热处理的钢进行线切割是很难开裂的,线切割开裂是因为切割时出现应力集中。因此热处理时不光要达到热处理要求的硬度还必须消除内应力。消除内应力的关键就是回火的温度和回火的时间。若回火温度太底,回火时间再长内应力也无法消除;若回火温度太高,虽然消除了应力,但却不能达到要求;若回火温度合适,但回火时间太短,应力也无法完全消除。因此热处理后线切割开裂的关键是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的控制。&(2)热处理后线切割开裂这种情况比较复杂,有模具淬火后回火不充分的可能,也有模具锻造时存在缺陷的可能。如果是一般的碳钢模具,回火不充分是主要原因,需要优先考虑,对高合金模具来说,也有可能材料本身存在缺陷,如杂质、 碳化物偏析等情况,这些需要高倍金相检测才能判断。&23. Cr12MoV热处理爆裂原因有哪些?&(1)冷却介质是否冷却过快(不能用盐水,水剂等)(2)淬火前,可能没有退好火,造成内应力过大(3)材料冶金不好(非金属夹杂物,带状组织,共晶碳化物)(4)淬火时,炉温升的过快(5)没有及时回火&24. 什么是非热处理强化?&表面处理:如镀硬铬,增加零件的耐磨性;喷丸强化:用于承受交变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可以大大提高疲劳强度;滚压:利用滚压工具在常温状态下对零件表面施加压力,使金属表面产生塑性变形,修正金属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提高表面光洁度,提高零件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和硬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处理曲线图怎么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