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选的学员怎样撰写毕业论文.ppt

毕业论文与就业矛盾之分析及解决
聚焦命中&& 转第条
显示法宝之窗
隐藏相关资料
【期刊名称】
毕业论文与就业矛盾之分析及解决
【副标题】 以本科生法学专业为基础【作者】
【作者单位】 【分类】
【期刊年份】 【期号】 3
【页码】 185
【全文】【】 &&&&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1]也是在校培养和检验学生学术能力的最后一关。长期以来关于如何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但也基本没有形成一套可被统一遵行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甚至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就业压力的增强,反而引发了不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群体性逆反,进而有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公开提出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意见,还有更大范围的教育人员支持这个意见。面对这个矛盾,作为中间人的教育主体―学校常处于左右两难的尴尬境地。
  学校应当如何解决在毕业论文问题上涉及的各种矛盾,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是个颇值得研究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揭示毕业论文存废争议的本质、学术能力在人才的综合素质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培养写作技能的必要性、阶段性和方法。
  一、毕业论文存废争议产生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随着学生就业问题的突出,找工作与毕业论文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有关本科毕业论文是否有必要的问题被提出来。现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主张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主要理由是:(1)本科生没有写作基础和研究能力,毕业论文只能去东拼西凑,质量低下。(2)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及其答辩,浪费教学资源,不利于学校集中精力开好其他实用课程。(3)不论质量好坏,毕业论文都能通过,只是走过场。站在这个立场上的,不仅仅有学生、教师,也包括教育专家。[2]
  赞成者的观点似乎偏向了两极,一种认为,写一篇好的论文可以集中体现一个人研究问题、搜集整理资料、逻辑思维、语言组织等能力,这在现在的很多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另一种认为,即使是一篇用电脑“粘贴”方式写成的文章,也必须去找一些相关的论文,然后把剪切来的东西整理成文,写总比不写好。
  显然,反对者的理由建立在现实状况―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低下―这个基础上,但似乎过分强调造成这种结果的社会原因。赞成者的理由带有一定假设的意味,“好的”论文会存在,但每年有几篇好的论文才值得维持毕业论文考核体制,不得而知;当然站在“粘贴”这个底线来讨论学生的毕业论文的积极作用未免有些牵强。
  毕业论文与就业的冲突是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必然产生的新问题。在就业与学业、能力与录用脱节的招聘形势下,一股“知识无用论“之风正毫无遮拦地从社会吹进校园,且有愈加猛烈之势。“本科学习是否成功看你是否找到了一个好工作”观念的盛行在很大程度上歪曲了学生素质优良的评价标准,并强烈地抑制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变得模糊不清,而学校对毕业论文的坚守(实际是对教育政策的贯彻)也因这种背景的存在而从本应关注“内容”走向了更容易控制的“形式”,甚至以严格意义上程序化操作[3]代替内容的严谨。换言之,有关毕业论文的功力从难以使论文在短期内有所提高的学生身上转移到可以从程序规则把握的老师的身上。显然,这里隐藏着深刻的矛盾。
  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是现实的首要的任务,在就业率与招生规模挂钩的政策下提高就业率往往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毕业论文和就业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在以就业为第一要务的行为准则之下,学生撰写论文难免心不在焉,因此,将毕业论文水平整体下降的缘由责备到学生身上有失公允。
  论文能力是区别于考试技巧的一项特殊技能,往往不能在短期内靠学生自我练就。那么就有必要探问,在写毕业论文之前,学生是否获得了这种技能,学校是否培养了这种技能?
  不可否认,在与代表变革的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革新”方法的交汇中,注入式教学的主流地位基本没有改变。由于注入式教学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在目的和手段上的特殊性,教师供给学生的知识缺乏潜在的引申和由此及彼的联想,因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忽略。我国近现代学者梁启超在历数传统注入式教育的弊端时曾指出:“导之不以道,抚之不以术。”[4]蔡元培先生也曾形象地指出:“里谚谓之小僧之诵经,固已味同嚼蜡,倦此循环。”“名实相缪,心口不同,此害于浮者三也。”[5]传统注入式教学没有也不可能对学生的写作技能加以细致的关照。
  那么,正在试行并可能被进一步推广的启发式教学是否会对此有所改进呢?启发式教学从知识的传承上强调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在目前有关法学学科的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只倚重培育主动性以示区别于注入式教学,而忽略了教育目标中更为核心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表现为:(1)教学时间的分配上,给学生一定的教学活动量,让其自由发言,表达观点,但忽略中心思想的提炼和对学生观点的评述;(2)在教学方式上,虽实行一定的课堂民主,但缺乏能够激发学生理论研究热情的引导;(3)注重学生理解基础上掌握知识,忽略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培养探究问题的态度、掌握探究的方法。
  近年来兴起的案例教学法在对基本知识的加深理解和准确运用上无疑优于传统教学法,但由于知识传承的重心在于概念或基本原理与实践之间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上,使之与以论证为基础的写作技能的培养尚有本质的差别。
  所以,尽管在教学方法上开辟了诸多新路,但每条路基本上都绕开论文技能这个目标。
  有一种与论文技能看似接近的考试形式―论文考试,实则与提高论文技能的关联度也不大。学生为考试而考试,教师也大都不讲论文的写法和写作要求(不排除个别教师讲到)。在2008年10月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除个别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都对专业论文写作感到困难,但提到期末考试的形式,相对于闭卷考试、开卷当堂撰写论文考试与论述题开卷考试,一半以上的学生(法大53%、北大64.7%)[6]选择论文考试。这种反差值得思考,结合他们所希望的论文的篇幅(法大学生中大都选择字;北大的选择8000字占多数:70.6%)。有相当大一部分本科生(法大61%)是为了便于考试而写论文,只有一部分学生(26%)是因为对某一问题感兴趣而主动做学术研究,还有小部分学生(法大12%)是为了保研或学术创新奖学金。调查中,令人意外的是,法大大四(05级)的法学专业学生中竟有30%的学生从未写过专业论文。
  对教学过程中论文能力培养的忽视,使毕业论文被孤立化,作为本科教育的“最后一道工序”,被教育者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来寻找论文感觉的,这决定了即便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也不会很高。在校学习过程中论文技能培养的全局性忽视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整体性匮乏,是毕业论文与就业的矛盾被突出的根本原因。所以,解决矛盾的方法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论文技能,而不是取消毕业论文。
  二、培养论文技能的必要性
  一种来自于学生的关于毕业论文的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我将来也不搞研究,不会写论文也没什么”。这涉及论文技能对本科生有无必要的问题。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教育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全面地来说,创新既包括创造、发现,也包括工作中的新的解决问题之道,还包括看待问题的新角度,新观点、新思维等。创新是人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诸如创建经典理论,重大发现、发明等的有利工具。创新精神一般指一个人具有理想信念上的坚定、人生态度上的进取和意志品格上的顽强。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创造性活动,其过程一般体现为:提出问题、明确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完成这些步骤主要依靠创造性思维活动。《决定》中的实践能力,指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表现在:实践中的探索能力、组织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手脑并用能力、变科学、技术、智慧为“物质形式”的“物化”能力、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能力等。
  对于法学学科而言,论文能力融合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法律职业者的基本素质。
  首先,法律执业需要掌握并运用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精神,论文能力是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前提。它通过对法律原理、法律规则、法律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来反映法律问题,并对特定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法学的实践性需和法学理论紧密融合,法学研究者不能脱离法律实践来创造自己的法学理论体系;法律实践者同样不是专注于拧螺丝的《摩登时代》的机器式的工人。没有实践检验的法学研究,或缺乏理论指导的法律实践,都不是科学的工作方法,也不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些人狭隘地将论文能力理解为法学研究者的专业素质,也错误地理解了“论文”的含义。法学论文包括学业论文、法学专业论文、工作性法律论文、
  ??????法宝用户,请后查看全部内容。还不是用户?;单位用户可申请试用或直接致电400-810-8266成为法宝付费用户。
【注释】 &&&&&&&&&&&&&&&&&&&&&&&&&&&&&&&&&&&&&&&&&&&&&&&&&&&&&&&&&&&&&&&&&&&&&&&&&&&&&&&&&&&&&&&&&&&&&&&&&&&&
&北大法宝:()专业提供法律信息、法学知识和法律软件领域各类解决方案。北大法宝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欢迎。法宝快讯:&&&&
本篇【】 &&&&&&关注法宝动态:&
法宝联想【共引文献】  干明赞&《青少年犯罪问题》&1999年&第6期& 秦恩才&《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高骏&《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卢玫&《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穆静&《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高晋康 杨春禧&《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薛禄辰&《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姚培珍&《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莫负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陈明华&《法学家》&2000年&第4期&【作者其他文献】  《当代法学》&1997年&第2期& 《科技与法律》&2009年&第4期& 《政法论坛》&2009年&第5期& 《法学论坛》&2009年&第3期& 《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2期& 《中国法学(文摘)》&2013年&第6期&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中国法学》&2013年&第6期& 《当代法学》&2003年&第11期&【引用法规】  如何写好法学毕业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写好法学毕业论文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法学院学生怎样写毕业论文 By 杨立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法学院学生怎样写毕业论文 By 杨立新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学专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