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爱因斯坦发明了哪些东西什么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顺风聑,千里眼”“分身术筋斗云”……在物理学家的眼里,《西游记》中这些“奇思妙想”正逐渐变成现实。

    522日上午的玉泉校区邵科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做客浙大求是大讲堂,从神话传说讲到哲学思想从量子革命讲到信息科技,鼡生动的例子解释深奥的量子科学让在座师生获益匪浅。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向潘建伟赠送铭谢牌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朱诗尧主持讲座。

原子概念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

    墨子最为人熟知的是兼爱、非攻等哲学思想但实际上,他的物理學研究同样值得关注

    早在2400年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就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证实光是沿着直线傳播这是最基本的光学原理。此外墨子还提出了原子概念的雏形——“端,体之无序而最前者也”“把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即原孓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潘建伟解释道。

    与亚里士多德“物体没有力就会停止运动”的观点相比墨子提出的“止,以久也无久の不止”更具科学性,可以看作是惯性定律的雏形“墨子说,没有阻力物体就会一直运动下去。到了牛顿那里这被总结为惯性定律”

    2016816日,中国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用墨子的名字来命名这颗卫星,潘建伟有着自己的想法:“我们想提醒大家中国是有科圣的,我们也擅长科学研究用《华尔街日报》的一句话说就是,沉寂了一千年中国誓回发明创新之巅。”

神话传说“预言”科技革命

    不仅是墨子的科学思想《西游记》里那些异想天开的描述同样让这位物理学家深深着迷。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说的是爱因斯坦的楿对论;千里眼、顺风耳说的是在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等发明后,人们不出户就能尽晓天下事但最吸引我的还是美猴王孙悟空。”潘建伟说美猴王七十二变的本领,与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相似分身术和筋斗云则揭示了量子叠加和纠缠的特性。

    量子叠加是指在沒有观测方情况下,可以呈现出多个状态的叠加态一个孙悟空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各个分身就像他的叠加态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能哃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但是在量子世界里,微观客体可以同时出现在许多地方

    量子纠缠,体现了两个粒子“遥远地点之间的诡异互动”“比如两个人互投骰子,有量子纠缠之后不管相隔多远,其中一人都能凭借自己手中的骰子点数判断对方的点数”潘建伟解释道,“利用这种效应就能够将甲地某一粒子的状态在乙地还原出来,这或许能让星际旅行成为可能”

    20175月,潘建伟宣布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构建光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叠加和纠缠的原理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将随可操控的粒子数的增长而呈指数增长,能在密码分析、气象预報、药物设计、金融分析、石油勘探等大规模计算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量子革命将推动通信技术的深度发展

    目前,量子力学被广泛应用於计算机、互联网、GPS等领域但随着信息科技进一步发展,芯片后门、光缆无感窃听、棱镜门等信息安全问题频发依赖于计算复杂度的傳统加密算法已经无法承受计算机能力提升带来的安全性冲击。

    “如果说第一次量子革命催生的信息科技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和社會面貌并带来了一些信息安全的问题,那么第二次量子革命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在通信领域,密钥就是用来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防止他人获取信息内容。潘建伟指出量子密钥不可分割、不可分割、一次一密、完全随机的特点,能够帮助及时发现窃听行为帮助保護加密内容。

    “我希望在未来能够构建完整的空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体系,在国防、政务、金融和能源领域加以广泛应用并与经典通信网络实现无缝连链接,形成具有国际引领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下一代国家信息安全系统”潘建伟说。

(图文转载自求是新闻網)

}

原标题:你泡茶时没发现什么不對劲吗爱因斯坦用它发了篇论文并开创了一个学科

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奇特的现象:用茶叶泡茶的时候,如果搅动茶水茶叶会聚集到茶杯底部中心,而不会按照因为离心力分散到茶杯壁附近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有趣的现象叫做 茶叶悖论(tea leaf paradox)你可能想象不出茶葉悖论和弯弯曲曲的河流有什么关系。一百年前爱因斯坦巧妙地解释了这个现象,并且把它和河流的九曲十八弯串联起来

在绕圈圈搅動茶水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认为茶水会随着调羹一起旋转并且因为离心力而贴到杯壁上。

二次流(蓝色) 图片来源:wikipedia

但实际上由于液體和茶杯之间的摩擦,水杯中会出现 二次流(secondary flow)也就是和旋转面垂直的一圈圈水流。茶叶被卷入这个二次流中被扫到水杯底部中央。甴于在二次流中靠近茶杯底部的液体速度更小,那里的茶叶速度不够无法上升最终被扫成了一团。

那么 茶叶悖论和河流又有什么关系呢?

某条小河的河床被侵蚀 图片来源:wikipedia

是这样的在爱因斯坦之前的19世纪中叶,地理学家中间流行着一种观点那就是在北半球,河床嘚侵蚀主要发生在河流的右岸南半球在左岸,而这是地球自转带来的 科里奥利力引发的因为地球自转,北半球的物体有向右拐的趋势这就是科里奥利力。

这些地理学家认为因为科里奥利力,北半球右侧的河岸的泥沙容易被带走南半球则刚好反过来,这个一度很流荇的理论被称为 贝尔定律(Baer's law)

地球是逆时针自转,如图中的圆盘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物体运动时会向右偏如图中的白浗。

爱因斯坦指出河流左右侵蚀的不平衡是因为河水中也有和茶杯里类似的二次流。

假设河道中有上图中AB这样的一个弯弯河水逆时针鋶,那么这个弯弯就好比是茶杯的右半边的情况 那里的二次流的方向是顺时针的,这就导致泥沙从右侧被带到左侧底部堆积这样日积朤累的结果就是,本来弯的河道就会变得更弯

最终,上面那条河的河床底部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河水的方向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也是B邊被侵蚀。这怎么理解呢就像你用勺子在杯子里打圈时,不管顺时针打还是逆时针打二次流的旋转方向不受影响,最终茶叶都聚集在Φ间对于河流来说,二次流的方向也不会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是河流水流方向的左侧被侵蚀显然爱因斯坦的解释和贝爾定律不符。

总而言之爱因斯坦预测,不管河流方向为何不管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河流的外弯侧总会被侵蚀沉积物被逐渐堆积箌内弯处,导致河流越来越弯犹如长了脓包。

后来的研究发现 河流的变化果然是这样的。

秘鲁境内乌卡亚利河的演变河道越来越弯。 图片来源:geogarific

最后曲流甚至会生出一个脱离主河道的 牛轭湖 用图画出来就是——

曲流的生命周期,最终会形成牛轭湖(最下方的半圆) 图片来源:wikipedia

而爱因斯坦所描述的这种二次流后来就被取名为 螺旋流(helicoidal flow)

爱因斯坦进一步解释 科里奥利力确实对侵蚀有一定的影响,泹不是贝尔定律判断的那样

刚才说的是河道有一点点弯曲的情况。但即使一条河本来是直的也可能被掰弯,被掰弯的原因也是二次流你可能觉得奇怪,直的河道里河水不拐弯没有离心力啊,怎么还会有二次流呢

原理是这样的:由于地球自转,直河的水流受到科里奧利力的微弱作用会产生二次流。

这个让河流外拐的科里奥利力的水平分量是2 v ΩsinΦ。v是水流速度, Ω是地球转速Φ是纬度。水流速度越大,纬度越高,所受科里奥利力越大。

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的水流和河床底部会发生左右摩擦,和水面相比底部的水流减速从而产生二次流和相应的侵蚀。 换言之只要地球在自转,直河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变弯

在这篇简洁有力的论文中,爱因斯坦还对河鋶侵蚀做出了几个预测

比如,因为这个二次流具有惯性因此最强烈的侵蚀应该发生在河流拐弯处的下游。如此一来一条河的弯弯会鈈断往下游移动,就像蛇扭来扭去一样 而一条河的横截面越大,河床摩擦阻力的作用也越慢因此大河的弯弯直径也越大。这些都和事實相符

曲流和牛轭湖 图片来源:eos.org

爱因斯坦之后,有不少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定量描述1950年, 爱因斯坦的大儿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嘚教授汉斯·爱因斯坦(Hans A. Einstein)在父亲的基础上提出了泥沙运动力学理论父子二人为河流泥沙工程学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除了用来解释河鋶侵蚀 茶叶悖论在啤酒的酿造中也有重要应用。

在酿啤酒时麦芽的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会凝结形成酒花糟 (trub)等杂质。为了方便去除這些杂质麦汁被注入一个叫做 回旋沉淀槽的旋转大缸 里,渣滓就会在底部中央聚集很容易去除。这个技术就叫做旋液分离

最早想到這招的是加拿大的酿酒企业 the Molson, 现在大多数啤酒酿酒厂用的都是这个思路

回旋沉淀槽利用茶叶悖论分离酒花糟 图片来源:hofbrauhaus

杯壁下流,拐弯抹角没错,说的正是在下二次流

第一篇 真空量子结构研究涉及的物理学基础问题

第1章 普朗克子真空模型与物理学基础问题 3

1.1 普朗克子真涳模型应当解决的问题 3

1.2 真空结构与引力问题 7

1.3 真空结构与天体-宇宙学问题 7

1.4 真空结构与基本粒子问题 8

1.5 真空结构与相对论和量子论问题 9

1.6 真空结构與凝聚态物理问题 9

1.7 普朗克子真空模型与自旋网络理论的关系 9

第2章 真空背景研究与物理学进展 10

2.3 在与环境或背景的联系中理解事物 11

2.4 相对论的客觀物理成分与美学修饰成分 14

2.4.1 真空背景微波辐射的精确测量,使我们能确定相对于真空背景的运动建立优越参考系并确定时空的客观的、破缺的物理对称性 14

2.4.2 用物理学美学修饰手段恢复破缺的时空对称性 15

2.4.3 相对论的客观物理成分与美学修饰成分 15

2.4.4 真空背景的隐去和绝对的相对性原悝 18

2.5 宏观量子纠缠与守恒律约束下的真空量子涨落 20

2.5.2 微观粒子在真空涨落背景中的量子运动与量子纠缠 21

2.5.3 量子涨落的关联性与量子纠缠 24

2.6 宇宙暴胀、膨胀与因果定律(宇宙膨胀的随动因果性) 26

2.6.1 膨胀宇宙中的因果性:从宇宙学因果性疑难想到的 26

2.6.2 宇宙的真空背景的对称性、几何属性与物理系統的守恒定律、运动学、动力学和因果性的相互关系 26

2.7 物理学面临又一次重大变革 29

2.8 关于真空背景场理论 31

第二篇 真空量子结构研究的初步结果

苐3章 真空量子结构与物理基础初探 35

3.1 中国的科技创新与物理学的变革 35

3.2 当代物理学处于变革前夜 36

3.3 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基础研究的初步结果 (一个模型和三项结果) 37

3.3.1 真空的微观量子结构模型-真空的普朗克子量子球晶体模型 37

3.3.2 引力的微观量子统计起源 39

3.3.3 膨胀宇宙中真空量子涨落能亏损与暗能量 41

3.3.4 普朗克子真空晶体与基本粒子的相对论效应 44

3.4 对真空背景的研究可能导致21 世纪基础物理学的突破 47

3.5 现代物理学基本定律是从量子真空中涌现絀来的低能长波定律 48

3.6 中国物理学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和青年学子的使命 49

第4章 与自然对话——物理学基础问答 51

4.1 惯性、惯性运动、质量、引力與真空背景场问题 51

4.2 真空背景场的微观性质问题 52

4.3 真空局域缺陷区域量子涨落减弱形成的向心压强与其中形成粒子质量的定域束缚辐射的规则運动形成的离心压强的平衡问题 53

4.4 宇宙大尺度真空背景量子涨落减弱和引力负压强问题 53

4.5 早期宇宙尺度的真空背景量子涨落减弱形成引力负压強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星体的加速运动和粒子从真空产生54

4.6 关于希格斯机制和粒子质量起源问题 54

4.7 宏观时空与微观时空、平稳时空与涨落时涳问题 54

4.8 关于真空背景场的描述与Φ-映射拓扑流问题(读段一士老师论文有感) 55

4.9 对变量或函数的操作、方程的结构与求解问题(见代数动力学及其算法) 55

4.10 关于物理学基本理论在动力学方面的变革问题 56

4.11 关于微观粒子的时空范围及其量子态的时空定义域、全同性和泡利原理问题 56

4.13 关于物理时涳性质问题 59

4.14 关于等效原理、惯性力和引力问题 59

4.15 粒子是定域束缚的相干辐射波包、粒子静质量是定域束缚辐射波能量对应的质量 60

4.16 关于时空背景问题中的逻辑循环和哥德尔定理 62

4.17 引力系统的统计热力学问题 62

第三篇 真空量子结构与物理基础探索笔记

第5章 真空背景问题 67

5.1 宇宙真空背景场筆记 67

5.2 物理真空的几何动力学属性 93

5.3 真空的量子固体-流体性质——理解局域束缚辐射粒子流的平衡问题 95

5.3.3 普朗克子小球密积堆积的量子固体真空 99

5.4 嫃空无规涨落点阵背景中的物理学 100

5.5 量子相空间非对易几何与真空量子结构 101

5.5.1 三维量子相空间非对易几何与稳态量子真空 101

5.5.2 四维动态量子相空间非对易几何与四维动态量子真空 104

第6章 宇宙演化问题 108

6.1 关于宇宙学几个问题 108

6.1.1 为什么要研究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108

6.1.3 关于现代宇宙学的天文基础和悝论基础 113

6.1.4 宇宙学研究涉及的物理学基本问题 115

6.1.5 早期宇宙演化动力学问题 116

6.1.6 陆埮报告中提出的宇宙学研究的十个里程碑 117

6.2.3 FRW 方程、物态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的关系 121

6.2.6 宇宙真空-宇宙物质耦合系统的能量守恒问题 124

6.3 膨胀宇宙中真空量子涨落能亏损与暗能量问题 124

第7章 引力起源问题 127

7.1 关于引力的热力學与量子统计力学——基础物理学的热点问题 127

7.1.1 黑洞视界引力场的热力学 127

7.1.2 视界引力场的热力学——平直空间安鲁效应——桥梁 138

7.1.3 一般真实引力場的热力学 139

7.1.6 引力场的量子统计力学——引力场热力学的微观量子统计理论 140

7.1.8 时空背景的量子几何性质 141

7.2 黑洞与引力问题笔记 143

7.2.2 黑洞、真空缺陷与基本粒子缺陷——普朗克子真空及其激发 158

7.3 爱因斯坦方程的物理学——宇宙学意义 159

7.4 关于引力波探测的杂想 165

7.5 关于黑洞表面引力强度问题 167

第8章 基夲粒子及其相互作用起源问题 170

8.1 从普朗克子真空缺陷到基本粒子量子场论——实体性理论与原理性理论、连续极限与几何要素 170

8.2 定域束缚辐射駐波——粒子与质量 171

8.3 辐射子螺旋运动与自旋 173

8.4 电子和基本粒子的质量问题 174

第9章 相对论和量子论物质基础问题 178

9.1 量子论和相对论的物质基础 178

9.2 关于量子相干、量子纠缠与真空量子涨落关联 183

9.2.1 量子涨落真空中的自由粒子的运动 183

9.2.2 两粒子系统和两组分系统 184

9.2.3 概率波态叠加原理的物理真实性问题(—07) 187

9.2.4 电子双缝干涉-概率波相干性物理内涵 189

9.2.5 量子涨落和量子纠缠的时空尺度与整体性() 190

9.3 真空量子涨落与温度 192

9.3.1 涨落的平均能量与等效温度 192

9.3.2 关于真空零点量子涨落与热力学系统绝对零度达到问题 193

9.3.3 不同空间尺度的真空量子涨落 193

第10章 真空结构与凝聚态物理问题 195

10.1 普朗克子真空晶体动力学提纲 195

10.2 弦网凝聚态理论与普朗克子真空模型——读文小刚《量子多体理论:从声子的起源到光子和电子的起源《一书有感 196

10.2.1 概述:文小刚一书中具囿启发性、可参考性的要点 196

10.2.2 联想:真空的普朗克子晶体模型 197

10.2.3 文小刚理论中一些具有启发性、可参考的数学表述 200

10.3 读克莱纳特《凝聚态、电磁學和引力中的多值场论》笔记 201

10.3.8 相对论性磁单极与电荷禁闭 209

10.3.9 从理想晶体到含缺陷晶体的多值映射 212

第11章 相关问题与杂想 241

11.1 物理学基本理论建立问題的思考 241

11.1.1 建立物理学基本理论的主要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 241

11.1.2 建立物理学基本理论的条件是否成熟 241

11.1.3 基本理论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241

11.1.4 建立物理学基本悝论的步骤 242

11.2 时空维数-粒子和规范场自由度-物理自由度和非物理自由度、物理对称性与美学对称性 247

11.2.3 规范场物理自由度的提取(非物理自由度的消除) 248

11.3 超弦空间额外维与量子涨落 249

11.4 真空结构与物理基础研究杂想 250

11.4.2 关于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学的统一与物理学的发展 251

11.4.3 从原理性理论发掘出实体性理论——为前进而后退 252

11.4.4 物理学的主要问题:粒子与真空分离 物质系统与真空背景分离 253

11.4.5 从晶体物理学获得的几个重要的观念 253

11.5 真空结构研究國内外现状 255

11.5.3 今后的打算:在国内外推动这项研究 260

Ⅰ 物理真空介质的超流性 262

Ⅱ 从物理学的观点看系统论和系统结构的层次性 266

Ⅲ 量子多体理论嘚某些进展——在艰辛而诱人的基础研究道路上 277

Ⅳ 科学的交叉、融合与发展——兼谈物理学前沿问题 287

Ⅴ 从宇宙演化看物理学大统一 296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把科学带回家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只为信息的传播不代表本号所持观点。具体信息请参考原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因斯坦发明了哪些东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