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解压 推女郎1-59集最全版本29.8g 密码,这难度我绝得只有黑客做得到了

2017年更新:自从写了这个回答之后有许多人在私信或是评论里问我,我也或多或少的回答过朋友们提的问题可是由于最近研究生学业压力越来越大了,平时不太有时间囙答问题了如果朋友们再有问题要问我的,请到值乎问我我会尽心回答。谢谢!

【普通二本挂过科考研逆袭211】记录我的漫漫考研路

紟天是二零一六年四月十三日,在考研结束之后的日子里一直忙着毕业设计,现在终于有一些时间了来记录一下考研的岁月。

本人是河北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学校(前几年还是专科刚升的本科),高中时没好好学到了大学也没有很用功的学习,就是参加各种社团各種出去玩。到了大二的时候还因为一些原因挂了科都没敢和家里说,当时感觉还听丢人的大学四年也没拿过奖学金,只有大三时水了┅个三等奖学金可以说,大学生活过得十分普通

下定决心去考研,是因为两件事

我比较喜欢音乐,摇滚乐什么的大一的时候就和夶学里认识玩音乐的朋友去了迷笛音乐节,感觉气氛非常好到大二的时候,报名了迷笛的志愿者没想到还选上我了。去参加的时候囷我一个小组的都是北理工,北邮北大,天大等等很牛逼的学校我说出我的学校名字都没人知道。当时感觉很自卑这么一个简单的活动都需要一个好学校来撑名气,更别说找工作的时候了所以当时有了考研的想法,但还没有考一个211的勇气

2、 在大三的时候,我鼓起叻很大的勇气追一个女孩子当时真的十分喜欢她,可是由于一些原因失败了那时实在是太伤心了,每天都吃不下饭瘦了很多,因为當时都决定考本校了只为了能和她多相处一些时间。自此之后我便一心向学,对女生没了想法(我还是直的啊)更是一心想考一个洺校,离开这伤心之地这也算是爱情的力量吧。

所以说能成功与客观因素关系不大,与主观因素关系很大只要你能下定决心考研,並且能坚持下来那你一定可以成功!

身体健康可以说是是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了。因为无论想干什么都需要身体好一旦身体不舒服了,办事效率就会大大下降

我在考研过程中挺注重身体的,时不时的去跑跑步注意作息,吃好喝好睡好但还是犯过几次病。最囹我痛苦的病是颈椎病了我也不知道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有颈椎病。在这里提醒一下考研的朋友们一旦有手臂发麻,脖子酸痛扭脖子嘚时候咔咔作响等这些症状时,就要注意了说不定是颈椎病,一定要提前预防啊!我在考研期间犯过三次颈椎病犯病的时候脑袋里一矗在眩晕,连睡觉的时候一个翻身都能晕半天根本就学不下去,就得天天喝颈复康(一个特别苦的中药)喝的时候只能背背单词啥的。当时都发愁能不能治好结果考完了就还没再犯过。还有就是感冒了这个倒没啥,就是要多喝水注意保暖防寒戴口罩。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这个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身体健康的话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更高的效率来好好学习了

2、 如何选择学校與专业

有三大因素:所在地;性价比;专业性。

首先是所在地这个要看朋友们自己的想法了,有的人想去远方看看有的人想离家近一點,我属于后者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年纪都挺大了所以就想离家近一点,可以时不时的回家看望父母我是石家庄人,由于河丠只有一所211(而且还在天津)所以就选择了北京的学校。

第二是性价比我的本科学校是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学校(前几年刚升的本科,鉯前是专科)所以有自知之明是不能考985的,就在北京的211学校里选择了北京交通大学,原因有三:1、我们系上一届有一个学长考入了北茭大有了这个成功的先例,我在备考期间就有了许多信心2、教我专业课的一位老师是北交大的在读博士,学术水平很高而且我向他咨询时也对北交大有了很多的好感。在备考期间我也选择了此专业课作为我的考试专业课,常常去找这位老师问问题他对我给予的很哆帮助是我深受启发,所以我十分感谢这位老师3、在北京的211学校里,北交大排名很靠前而且风评很好,没有所谓的黑幕

最后是专业性,北交大的机电工程专业还是很不错的虽然不是王牌专业(载运专业),但是从导师的学术水平毕业生的就业率来说,都是值得报栲的而且经过咨询之后,我在本科作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来报考机电工程专业也不算是跨专业因为北交大的本科是测控,在研究生哽名为机电工程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的。

综上所述我选择了北京交通大学。考研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我的方法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学校不一定要选最好的,但是一定要选最适合自己的

个人建议是不要报。理由有三:

1、我们学校考研机构挺多的有海文,文都學程,新东方等等但实际上都差不多,我们一个考研自习室里也有许多报辅导班的但报班的考上的没有几个,反之自己认真学的,栲上的倒是挺多的

2、许多辅导班都号称全程面授,实际上只是不知名的老师来讲或是干脆不来,名师来的话也只是一两次还得是好哆人一起来听才行。大多数时候是让一群人在一个屋子里看视频的与其这样,倒不如自己在某宝花几十块钱买个七大机构全程视频呢

(這是我在百度云存的视频好像都没花钱,同学给发的)

这样就可以集各家之所长哪个厉害看那个。

3、我认为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锻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辅导班恰恰是把这一能力阉割了,让你步步跟着他走简直害人啊。

综上所述不建议报班。当然这只是个囚意见,到底要不要报还得看你自身情况了

4、 如何选择学习用书

我的书几乎全部都是从网上买的,只有一些教材什么的就近买的网上買有两个优点:第一是方便,手机上划拉两下就ok了也不用出门找,可以节省好多时间第二是便宜,我一般都买预购的书比正式出版後购买便宜好多钱。还有一个渠道是你们学校的学长学姐们等到毕业季的时候可以从那里淘到很多好书呢,还会听到许多经验重点是便宜啊!

我把书名及价格都截图了(一个个贴图太麻烦了,我就打包放在了文章末尾的 考研思想资料里有需要的可以看一下),考研的萠友们可以自己搜索名字挑正版且便宜的买。

1、复习全书基础篇不厚,适合考研前熟悉内容用

2、红宝书(背单词专用,个人感觉比噺东方的乱序要好很多)

3、长难句解密(学习语法用很薄的一本,简单实用)

4、写作高分攻略(后来有买了一本王江涛的写作书两本結合用,不会有套句)

5、陈正康英语真题基础篇()(讲解超级详细适合英语基础差的人,个人感觉比黄皮书好很多黄皮书的讲解太簡略了)

6、高数答案(高数课后题一定要做,必备用书)

7、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比红皮的复习全书要好)

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本

10、李詠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线代王李永乐名不虚传,必买)

11、概率论辅导讲义(王式安版本的比较简单,但是里面错误不少建议买張宇的,配合宇神的视频学习)

12、陈正康真题提高篇()

13、660题(做完全书再做这个题我只做了一遍半,题还是不错的可以把基础打扎實,扩展做题的思路)

14、张宇的真题大全解(特点是真题特别全但是答案有些简略)

15、王江涛的高分写作(个人认为市面上最好的写作書,配合王老师的视频看写作没问题)

16、肖秀荣的1000题(政治必备,我做了不下三遍)

17、徐之明的政治红宝书(主要是便宜才9.9,熟悉政治内容用)

18、中公考研政治字帖(我的字实在太烂所以买了个字帖练,可惜没写了多少不过还是有点用处的)

19、北交大的专业课真题忣答案(这个最贵了,心疼啊不过不得不买)

20、于佩安的英语字帖(王江涛推荐的,这个我真是认真的练了英文比中文好练很多,现茬我的英文也写得超级好看(哈哈好不要脸))

(由于很多人问练什么字体好,我建议大家练习手写印刷体比较好因为这个字体简单噫练,而且适合考试用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一段时间微博上热门的衡水一中的英语考试卷子,那上面的字体就是手写印刷体)

21、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没怎么做,到最后才做其实应该早些做的,可以培养一些大题的思路)

22、肖秀荣八套卷(政治必备做了三四遍)

23、肖秀荣四套卷(同上)

24、肖秀荣考点预测背诵版(没事就看看,晚上回宿舍前拿出来背个十来分钟)

25、肖秀荣形势与政策(政治必備)

26、肖秀荣知识点提要(这个后来没买买了风中劲草,不过提要里的时间轴总结的很好)

27、20天20题(超级小的一本册子名气很多,感覺没啥用)

28、任汝芬四套题(政治必备做了三四遍吧)

29、风中劲草(这本书很好,配合大纲看事半功倍)

30、大纲解析(这个是政治的根本,一定要好好看好好背)

31、张宇的八套卷(超级难,主要是计算量大当时虐死了,只做了四套建议数学好的要仔细做啊)

32、张宇四套卷(这个真好,一定要仔细做多做几遍,体验思路加强计算能力)

33、公式大全(数学公式实在太多了,时不时的翻一翻背一褙,公式一定要记牢)

34、李正元的400题(出的还不错)

各大论坛各大贴吧,qq群研友

考研期间,找资料的能力算是锻炼出来了

当然啦考研论坛实在是很良心的论坛,里面的资料应有尽有啊

还有看经验贴时不要光看成功的和鸡汤的,也要看一看那些失败的帖子多看看教訓,才能避免走弯路

6、 如何确定考学硕还是专硕

简单来说,想搞学术多学习几年的建议学硕;想尽快工作的建议专硕。

还要根据不同學校的情况有的学校专硕和学硕区别不大,比如北交大有的专业专硕竟然也考数一和英一,这个大家就要仔细斟酌了

1、 时间分配与學习地点

从时间上来说:数学最多,专业课次之英语第三,政治最少

专业课实在是拿分的最好选择了,比如北交大机电工程专业的专業课题目类型常年不变只要把历年真题研究透彻,拿高分很容易的我们这年考的大多数都在130-140之间,这比数学性价比可高多了

但是数學一定要用最多的时间,准备的相当充分才行因为每年数学的情况都不一样,谁都说不准数学会考怎样的题比如今年数一特别难,如果准备的不充分了那就死定了。

英语和政治也不要放弃不要觉得过线就行,这些都是比较容易拿分的科目不需要你智商有多高,只需要你能下苦功夫你想,如果你能比和你考同一个专业的同学在政治和英语多考几分那你不就成功啦。

学好数学的方法我相信大家在貼吧或者论坛能找到很多在这里我推荐大家一个我经常看的网站—知乎,我也是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大神学到了很多东西。

1、考研数学達到140分是个什么概念什么感觉?

2、2017考研数学需要哪些考研教材和复习资料以及视频?

3、如何在考研数学中取得140+的好成绩(这个最高票答案实在是写得太好了)

好的问题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多看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这里我想写一下我在学习数学中得到的几个體会:

1、 抓住根本:一定要把重要的定义、定理、公式以及算法的根本搞清楚,即掌握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如今的考研数学越来越注重根夲,题目千变万化但是都离不开根。这个道理我是从张宇大神那里听来的越复习到最后越感觉有道理。

2、 多问:遇到自己实在搞不清楚的或是模棱两可的,一定要问清楚当然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一遇到不会的就去问能自己搞懂的就自己搞懂,自己实在不荇了再去问别人

3、 多做题:数学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做题了。定义掌握的很透彻也要经过做题能不能做对来检验。做题还有一个很大的莋用就是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有的同学眼高手低,做题时一有思路就不往下做了就觉得会做了,数学最忌讳这样子一定要一步一步嘚做到最后,和答案一模一样了才叫会做这道题了。

4、 做笔记:我的数学笔记本连起来能绕地球一圈(哈哈 开玩笑啦)在看课本,看視频看全书,做题等等时最好都要做笔记,写下来比光看不写印象深刻许多

5、 总结错题:错题一定要记录下来,怎么错的涉及哪個知识点等等,统统记录到专门的错题本上之后还要反复的做错题,这才是你能真正提高的地方

6、 不要怕:复习初期可能没有这心里負担,等到十月份之后随着时间越来越少,心里必定会有所担心的比如真题一做错一片啦,概率论看不懂啦时间不够啦等等,在遇箌这些情况时要告诉自己,害怕是没有用的自己唯一能做到的是就是继续努力,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要相信,努力必将成功悶头就是干啊!

我考的英语一,75分比起大神们的八九十还不行,可是作为一个工科院校六级考了三次才过的学渣来说,考了七十五我巳经觉得很自豪啦下面是我总结的注意事项:

1、 单词是根本:从三月份准备考研开始,一直到考前一天我几乎每天都要背一会单词,單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开始背那本厚厚的红宝书,可能大家都会头疼这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背一遍遍的重复,吃不了苦怎么能成功呢

2、 语法从真题里学:我一开始学语法看的是何凯文的长难句,可是学完之后还是不怎么明白后来做陈正康的真题,一呴一句的分析每一个句子渐渐的就懂了。再后来看朱伟的恋恋有词每一讲都会讲真题里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讲得很好受益匪浅。

3、 別放弃完形填空: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放弃这一题但是我想奉劝大家不要放弃。完形填空里面很多知识都很有用而且作为第一道题如果做顺利的话,可以提高信心我是听新东方的王晟老师讲的完形(他也讲新题型),建议大家听听能提高很多。

4、 重中之重的阅读理解:作为分量最大的题来说我们应该最重视阅读理解了。提高阅读理解的方法就是反复的做真题做完研究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烸一个考点。我看的视频是新东方的范猛老师(超级帅)不过我感觉做真题比看视频更重要。模拟题最好少做和真题差别太大。只要紦真题研究透了考试没问题。

5、 新题型:就看王晟老师的视频即可这个题比较简单,争取拿满分

作文要熟背:五星级推荐新东方的迋江涛老师,不仅讲得好而且时不时的还讲一点人生道理,个人经历什么的相当励志。我主要背得就是王江涛的高分写作那本书历姩真题的大小作文几乎都背了,但是不能死背背完之后要找相似的题目进行仿写,这才是提高实力的方法作文要背到烂熟于心,脱口洏出的地步到最后就综合起来,自己写几篇万能的模板一定要是自己的话,是人话不能是套话(尤其帝都的考生一定要注意说人话)。在考场时我就用的我准备的模板,一口气写了下来爽翻了。

政治考了70分考的不多,可能是字太丑了…

我是从暑假开始看政治的(应该比一般人都早吧)每天午饭和晚饭后看半个小时,时间占用不多但是暑假完了之后我就已经把马克思和毛中特两块大骨头啃的差不多了。到十月份大纲解析出来后我上手就特别快等整本书都看完了,别人可能才看完马克思等我做完1000题了,有的人才看完解析這无疑就比别人的政治多了许多的准备。

所以我也建议大家不要把政治拖得太晚因为到后期大家都开始着急了,压力也大了起来再开始学政治这种需要大量记忆的东西,效率可能就不是太高了

看完解析之后就是各种刷题了,这没什么好说的我当时准备了好多本便利貼,有不会的知识点就写下来贴在墙上没事的时候就记一记,到最后贴了满满一墙考前一天全部撕下来,一个个再记一遍特别有成僦感。

视频推荐:马克思阮烨毛中特石磊,思修和近代史看书就行后期冲刺强烈推荐徐涛和他的小黄书,今年压得题不少而且他还敎你写大题的方法,授人与渔啊太感谢他了!

我考的专业课是北交大的自动控制原理(963)。先北交大的推荐教材实在是编的不怎么样,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学了胡寿松先生的书又配合石群老师的视频(这个优酷就有,免费的)这才算是把专业课学好了。之后就是各種做题了真题和胡寿松的题海那本金黄色的书。

总的来说北交大的专业课不坑,考的都是基础知识只有好好学,考到130-140没问题

1、 练芓:前面的书单已经贴出来了,我买了两套---六本字帖其中英语字帖作用很大,因为英语很好练我练得是手写印刷体,每天写一张十來分钟,不到一个月就可以练好相反汉字就比较难练了,我写了三本只有在慢慢写的时候能写好,一写快了就不好看了当然,字好嘚同学就不用练了羡慕你们啊。

2、 心态调整:我在考研期间有过很多绝望的时刻比如报名时不敢报北交大、怕学不好数学而不敢报学碩、概率论学不懂,政治英语背不过专业课怕变化…

其实有害怕是正常的,直到出分前一刻我还在想如果我失败了要调剂到哪里,调劑不上要去哪里找工作时不时的想想失败的后果,更会让我时刻努力着更能让我沉下心来去好好学习。

不过有时也需要想想好的事情我在考研前专门去过北交大,那里优美的风景良好的学习氛围,优越的地理位置无一不在吸引着我。好多难眠的夜晚我总在幻想著,我能考上北交大能在这么好的校园里学习,这是多么美的一件事啊这些好的想法也在潜意识中鼓励着我,给了我信心

所以,好嘚心态就是在绝望中抱有希望在困难中依然奋力前行,等把这一切黑暗战胜之后我们就会到达光明的胜利彼岸。

学习态度:端正的态喥是最重要的一切要学的东西都要认真对待。有的时候我也会偷懒比如英语不好好背,数学题有了思路就不算了学着学着就得鼓捣兩下手机。但是每次偷懒之后我都会有深深的负罪感因为这事关我的前途啊,拿前途开玩笑真的是很愚蠢的事情有时候光靠意志力很難抵制住诱惑,这时就要借助外力比如和研友互相监督,每天学习的时候不带手机或者把手机换成最简单的诺基亚1100,狠下心来想想洎己的前途,一切都会值得

4、 能吃苦:不光在学习上能吃苦,在生活上更要能吃苦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时间。比如去吃饭的时候跑着詓;吃饭的时候吃快点;午睡就在教室趴一会;玩手机的时间缩短到最短;尽量不去进行看电影、出去玩等娱乐活动;交流琐事的时间要砍掉不做无用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5、 装备:耳塞(睡觉或学习时用)、睡枕(午睡时在桌子上趴着用)、小零食(学习太耗費能量)、坐垫(坐的时间太长屁股都疼)、台灯(晚上自习室灯暗)、还有各种文具,书架笔记本,草稿纸什么的

1、 分一出来立刻联系导师

一旦看着自己的分有希望上线了,就立刻联系自己心仪的导师我当时犹豫了一天,结果联系的老师已经报满了不过之后又聯系了一个很好的老师,后来又联系了去见面都挺顺利的。联系导师时要一个一个联系不要群发,要不同时有几个都答应你的话会很尷尬的

下面是我的邮件,大家可以借鉴一下要点就是简洁,明要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xxx是xx大学xx学院xx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在2016年嘚研究生考试中报考了xx大学大学xx专业xx方向初试成绩总分381分,其中政治70分英语一75分,数学一102分专业课(自动控制原理)134分。我查阅了┅下往年数据认为能进入复试冒昧的提前和您联系。

通过在xx大学官网上查阅了您的有关资料对您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想报您的研究生,希望在未来的三年中在您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能很好完成硕士期间的任务。

我在本专业对xx方面很感兴趣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xx》。我还特别喜欢英语已通过四六级,获得201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

希望老师您能给我一个机会,敬侯老师佳音

冒昧致信,懇请您海涵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信。祝您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2、 认真准备复试专业课

不知道别的学校要求是怎么样的反正北交大对分数有要求,不到一定的分数会直接淘汰而且复试考的分多一点会有优势,比如奖学金什么的

3、 好好练习英语听力及ロ语

研究生对英语要求挺高,我当时背了好久的英文自我介绍找来国外的同学帮我改正,还找了同学帮我朗读结果人家没让自我介绍,直接英语开始问我了我答的不太好,不过有一个一块参加面试的同学全程英语实在是太厉害了。不过不同学校要求不同自我介绍還是要准备的,下面是我写的供大家参考,要点是接地气不要太官方了

4、 复习本科所学内容注重基本知识点

每本书都要看一下,紸重基本框架基础知识点,面试老师最容易问这些问题了我之前复习的时候问教我一门课的老师要ppt资料,可是人家死活不给我还说咾师不会问这些问题,就给了我几份论文说是前沿知识,让我好好看看结果老师根本没问,问的就是最基础的知识问的时候都傻了,都没看啊幸亏我机智,诚实的说了没看过这些愿意在以后好好学习。

在这里奉劝大家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注重基础因为基础夲来就是你必须要掌握的东西,但是前沿你不一定要掌握

5、 精心准备一份简历

我当时准备了十份文件夹,每份里面都有简历本科成绩單,奖状等等这里面的内容你都要十分熟悉。只要能让老师看到老师一定会问里面的问题,如果你都能答上来那你面试的分一定会佷高啦。(附件里放上简历模板简洁大方,要点突出)

6、 毕设尽量往后拖为复试复习留出足够的时间

毕设有时候挺烦人的,要开题答辯什么的我当时正好有一个去企业做毕设的机会,可以四月份在开始做这为我节省了很多时间。

7、 注重个人仪表穿着休闲西服

当时汾一出来感觉希望挺大的,我姐就拉着我去海澜之家买了一套适合年轻人穿的休闲西服后来去面试的时候,一共十来个人就我一个人穿了西服,本来感觉有点尴尬但我还是很自信。结果进去面试英语口语之后要问专业问题之前面试组的组长就先表扬了我,说首先先表扬一下你因为从着装到这些精美的简历,说明你的态度很端正哈哈,当时好开心总算没有白忙活。

所以我也建议大家穿西服就算不穿西服也要穿得干净大方一点。

8、 查看交通路线早日订房

一定要早点订房啊,知道具体复试时间之后立刻订房不然会订不上的。當时我们那里正好有鹿晗在举办演唱会人满为患啊,幸亏有个研友定上了我就和他一起住了两天,要不真挺麻烦的

四、 最后以一段峩很喜欢的话结尾:

这美好的战斗,我已经奋力斗胜过了;这人生的一段旅途我已经跑尽了;这心中的信仰,我也已经守住了

看到最後的顶一下吧!还有原帖:

更新:上传了一些考研的小资料,有这些

还有买书的截图(有买的时间和价格仅供参考啊)。

微盘好像快不能用了更新一下链接链接: 密码:pn3v

}

泻药超长慎点。图侵删

即然邀请到我了,那我就大概说说不展开深入,只针对新手科普我尽量讲的通俗一点,各位大神勿喷

这个题目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他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如何选配件写配置单。第二如何把已经选好的配置组装到一起,并能正常开机装系统和使用对于这两方面的含義,侧重点完全不一样我准备分开讨论。


首先如何选配件,如何写一个正确的配置单

这对于一个新手来说,说简单很简单只要写嘚出来的配置相互之间能兼容就行了,但要说难那也是很难,非常难的难在哪儿呢,除了要熟知每个配件的功用、性能之外很多配件都有多个品牌,每个品牌下都有多个系列每个系列都有多个型号。这特么咋选啊头大啊,而且任何一个厂子搞那么多的系列,那麼多的型号目的是什么啊说好听点是为了市场细分,说难听就是为了忽悠消费者每个品牌为了生存,为了提升品牌的尿性呃不是,昰为了提升品牌的形象那么都会有非常靠谱的产品,但为了生存为了成本,也必然会有欺负人的坑爹产品所不同的就是,在不同的品牌下这两个种的标准不一样而且比例也不一样。这里面的水可就深了即使浸淫十几年的老鸟也就失蹄的时候,不要说一个小菜鸟了


有关品牌型号的问题我在下面这个回答里有详细说明

如何理解「买电脑不能去实体店」的网络言论? - 李响的回答 - 知乎


那有人说了这难噵大家都不要玩了吗?这还怎么玩呢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原则就可以了,就可以躲开大部分的坑了

首先,要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早餐、午餐和晚餐。天下也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掉披萨什么的。

然后守住几个可靠可信的品牌或系列,放弃大多数的不太了解的品牌

这样基本可以躲掉大部分的坑了,其实更深入的还有很多什么选好代工厂啊,看原料啊什么看设计什么的,对于新手来说太玄,太难入門相关资料不太好找。而且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这并不值得,电脑只不过是一个工具新手没必要研究这么透彻。

下面我针对新手簡单讲解一下如何写一张正确的、没有明显问题的配置单

在写好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电脑上的各各配件


电脑中最重要的配件,最核心的配件犹如大脑一般的存在,就是西匹优思密达咳,是CPU

CPU有很多种,主要有两个品牌上面这个是INTEL公司的当家小生I7 8700K

而这个是AMD公司絀品的,性能功耗迷人的Ryzen 锐龙处理器

INTEL(江湖人称牙膏厂)和AMD(人送外号农企、按摩店)是两家历史几乎同样悠久的(AMD比INTEL早成立一年,呃鈈对我记错了,经评论指正应该是INTEL比AMD早成立一年我怎么会记错呢,我怎么会错呢不开森),世界上仅存的两家(以前还有好几家後来都没了,威胜还能生产但市场上很难见到)民用级X86架构处理器生产商(不讨论arm系)。

INTEL目前来说要更强大一些(其实一直都是AMD最强嘚时候也没超过50%占有率,不过要是把一些游戏机什么的也算上的话那可是远超INTEL的),不过也曾经有被AMD打的满地找牙的时候但那已经是狼~狼~呃狗~的事情了。最近这十年里都是他把别人按在地上摩擦这个别人不是别人,其实就是AMD没办法,一共就这两家

好在AMD经过长时间嘚卧薪尝胆终于苦尽甘来,在2017年初发布了锐龙来挽回颜面(4月19号新一代的锐龙已经解禁可以买到了随之而来的400系主板也即将登陆,2700X比1800X频率提升了0.3)被摩擦了近十年之后终于在翻了一千八百度身之后站了起来。(呃我数学没及格,经评论指正应该是1980度翻身好费劲啊,峩也是有毛病说这么多干嘛,一百八十度多好,好蛋疼)

下面是知乎的CPU专栏大家可以看一下。不过我还是要说一些我的看法大家對照着看吧。

那么这两家都有哪些产品呢还有这些产品都有什么区别呢,最重要的就是要咋选呢。

首先我们来大致了解两家CPU的产品線。

先说INTEL的毕竟牛逼吗。

INTEL的民用处理器主要有三大系列扣肉(酷睿Core)、奔腾、菜羊(赛扬)。这三大系列呢后面的赛扬是最低端的,我们不用看太弱了。奔腾还可以如果家里有老人要用电脑或者对CPU性能要求不太高的话,可以考虑

扣肉下面还有四大系列,从低到高分别是I3、I5、I7、I9(手动滑稽哈哈,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在很多网站上看到过I9的广告,但那时候大家都知道没有这东西但是,泹是现在有了,是被AMD线程撕裂者给吓的一屁股坐在了牙膏上结果挤出了一大管牙膏嗯,17年刚刚才出现的)到这里有点熟悉了吧,第┅张图里就是I7

然后再说一下AMD,以前的不说了吧没意义了,目前值得购买的就是锐龙除了锐龙以外,市场上还能买到的还有APU和FX系列泹这 两个系列一个马上要退市,一个马上有新产品出来所以现在都不建议购买。其实APU和FX是比奔腾和I3更有性价比的对于对性能没要求的鈳以选APU,本身集成显卡可以省下一笔钱。FX就算了虽然性价比也非常高,但是功耗太大不过也不是完全不能买,毕竟便宜性能也不差。

关于CPU要了解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主频,是CPU的工作频率这个东西以前一直以来是做为CPU性能的第一指标,但现在没人這么认为了虽然也还是重要,但很多时候都不能直接比一般只有同代,同规格的CPU之间才有可比性比如十年前的奔腾也有3.8的,现在的I9 7980財2.6你能说十年前的奔腾比现在的I9性能还强吗?当然不能那么为毛不能呢?

这里主要有几个原因也就是其他的几个知识点。

首先是核惢类型I/A两家的核心类型虽然都是X86架构,但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而I家每隔几代(以前是两代,Tick Tock钟摆式的模式——奇数年改进工艺、偶数姩改进架构)都是要重新设计的A家没这么规律,但情况也类似

而除了会重新设计核心,每隔几年还要提升一次制程每一次制程的提升,在有限的空间内就可以塞进更多的晶体管而可用晶体管数量的多少,更能反应CPU的性能一般来说也是晶体管越多,性能越强一些泹也不绝对,还跟核心的设计有关所以在制程提升后再重新设计核心后的锐龙比之前的FX系列单核心性能提升150%。

不这一点虽然很复杂但伱只要认准最新的就行了。现在INTEL最新的就是第八代CPU预计今年会有第九代上市。而AMD最新的就是锐龙而四月份将会有新一代的锐龙上市,認准这两个就行了

然后是核心数量,理论上核心数量越多,线程数越多性能越强,但并不是所有的软件都能用得上这么多的核心仳如对于绝大多数游戏来说,4到6个物理核心就已经足够了而对于一些专业软件来说,比如3DSMAX他在运行的时候基本只是单线程的,但在渲染的时候他又是多线程的所以很多时候再多的核心也似乎并没有感觉到快,这个时候往往更看的是核心、主频和缓存所以有些游戏主頻高的I3也能追平核心更多的I7甚至吊打(比较少见,I5吊打I7的事情更多见一点)

在核心这一块有一个问题,就是物理核心和逻辑核心的问题INTEL在扣肉设计之初,发现给核心输送数据的管线因种种原因又长又窄所以使得数据的传输有瓶颈,致使核心只有70%左右的时间在工作那麼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再加一条管线这样就可以让CPU在两条管线之间切换处理任务,相当于全时工作这两条管线就是逻辑核心也僦是叫线程。所以现在很多CPU是有超线程技术的比如同代I7实际上和I5的物理核心数量相同,但因为I7有超线程逻辑核心数 翻了一倍,核心的利用率高所以性能更强。


关于超线程这回事我在另一个回答下有一系列的测试,证明了超线程并非一无是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看下。


然后是缓存这个东西不太好理解,电脑里的存储系统分为缓存、内存、外存几种缓存是最快的,也是最贵的因此是最小的,泹离CPU是最近的所以缓存越大CPU的性能就越强。

所以现在你应该明白了核心越新,主频越高核心越多,缓存越大那么性能就越强,反の就越弱那么这样你就可以知道怎么选择自己需要的CPU了。

不过关于主频还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就是现在的CPU除了基础的标称频率之外还会囿睿频。CPU在管理机制上允许一部分核心超频运行以应对吃主频而不吃多线程的应用。这样来说CPU的使用非常的灵活比如之前提到的I9 7980虽然主频才2.6,但是允许一个核心超频到4.4来使用单核心性能几乎提升了一倍。

用这张图应该可以好理解了

再说的细一点我们来介绍一下现在市场上主流的CPU。

先来说说INTEL的I9和AMD的线程撕裂者他们都是属于顶级,不但性能强悍而且价格昂贵,所以不推荐购买因为你很可能用不到。

I9有五款但还有三款同样接口的I7和一款I5
上面是I9,下面是线程撕裂者巴掌大的CPU就问你见过没有

8月份二代线程撕裂者已经上市了,最顶级嘚型号2990WX规格达到了32核64线程不过功耗也相当恐怖。

先说I7和R7这俩系列是目前主流高端处理器,一般情况下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应用价格仳上面的那些巴掌大的CPU便宜多了。

I7这一代有两种接口的一种上面已经提到的,是2066接口还有一种是1051接口。我们这里说的I7主要是指后者怹们之间的参数虽然大致相同但所用的主板平台不同,所以把2066接口的放到上面来说的

而1151接口的第八代I7主要有两款,K(Coffee Lake)为6核12线程。第七代I7也是1151接口也有两款,( )为4核心8线程。

电脑的代数例如i5和i7有啥区别? - 李响的回答 - 知乎

R7主要有三款X/1700,均为八核16线程

R7从核心和线程數来说高于I7,但是主频上不如所以二者半斤八两,不同的领域互有胜负但总的来说,在单核同频下R7略落后于I7,但幅度非常小但R7主頻很难超过4.0,所以在注意单挑多的的情况下选INTEL而在群殴多的时候选R7准没错。另外R7最大的优势除了核心多以外最重要的是便宜,而且功耗很低发热控制的也还可以。

同理R5对I5也是主频低,但线程数多I5是6物理核心6线程,而R5有三款是6核12线程

R3就不一样了,全面落后于I3实際上对于要战胜I3要靠R5后面的三个4核8线程的,还是在主频和核心落后的情况下通过人多打仗

找了半天,八代酷睿都在这了一起看吧

另外需偠说明的是INTEL 扣肉全系标配核心显示芯片,虽然性能不咋地但是对于对显示性能没有要求的朋友来说可以省下显卡钱。而锐龙第一代全系是没有的但是后来有单独的型号比如 U/G(这命名我也是醉了,ZEN+上市的时候咋办)这几款(前两者即将上市)是集成了Vega11显示芯片的,号稱地表最强核心显卡有这方面需求的可以考虑。

放一张CPU性能天梯图转自下载吧

链接也给你们吧,你们也可以去看看手机什么的排名

關于CPU的选购目前想说的就这么多,等有想到的再来补充

了解了这些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CPU了。

如果你只是一般的浏览网頁、聊qq、看视频那么只要选一个入门的CPU,比如奔腾就可以了如果要玩普通网游,可以选择I3、R5就可以了如果想玩3A大作或者吃鸡,那么臸少要I5甚至是I7相同的,选择R7也可以但并不如主频更高的I7或I5。

至于究竟怎么选选谁,可以看看我下面的回答

什么事让你对AMD由粉转黑嘚? - 李响的回答 - 知乎


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呃好U配好板。下面要说的是同样非常重要的主板

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你所有嘚东西最终都要连接到主板上CPU通过主板来控制其他的所有东西,什么内存啊显卡啊,电源啊硬盘啊,这样那样的

说到 主板这个东覀,首先最要说明的一个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U配一个板呃,这么说不太准确 但是CPU和主板是不能随便瞎配的。你要说8700K配Z270的主板吗到还可以说是你的疏忽功课没做到位,但要是你说你觉得8700K好然后X370的主板也不错,我把他俩写到一起去吧前者是鬧了个小笑话,后者就是闹了个大笑话前者虽然也不行(其实可以,只是太难有极少数的人成功过)但好歹是一家的,后者就完全不對劲了笑话就闹大了。

主板这东西就是一个接口大全其科技含量本来是逐年降低的,CPU当年把内存控制器集成进去之后又把北桥给集成進去了所以主板上的东西应该是越来越少的。

你看好早以前的主板上面有两个大的散热片,下面一个是北桥芯片一个是南桥芯片
你洅看现在的,就一个了,没了,没了,

但是现在的主板虽然没了好多东西反而越来越贵这是为毛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偠的一点就是,抱紧CPU的大腿牙膏厂之所以是牙膏厂,除了挤牙膏外还要求你挤一次牙膏换一次牙刷。每一代的CPU有专门的主板不通用。所以主板跟紧了CPU就好了反正你不买我你单买一块CPU回去也不能用。

农企沉沦这些年牙膏厂这些合作的主板厂过的真的是非常好啊现在昰只要卖出去一块CPU几乎就能卖出去一块主板,爽啊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农企好啊几年几代也不换一次,所以卖得少主板厂都懒嘚优化AMD的主板,要不是锐龙出来了AMD的主板还只不定怎么样呢

就这,AMD终于换了接口了主板厂都没花太多心思在上面,所以一开始上市 的時候锐龙翻车的特别多基本都是主板的锅。

废话有点多还是说说怎么选。

主板他的主要参数,一个是大小(就是尺寸大小的那个大尛)大与小不代表好与坏,只代表你可以装在什么样的机箱里和可以接多少其他配件。比如MINATX主板你就只能插一块显卡内存一般可能吔就只能插两条,而正经(鬼知道他妈的正不正经)的Standard-ATX主板是有可能(还要看主板给没给有多少条PCIE通道,CPU支持几个)可以让你插到三到㈣块显卡四到八条内存,两条或更多的M.2SSD而且E-ATX当然就可以接的更多。

所以如果你要是觉得我买电脑不需要太多的显卡和硬盘那么你完铨可以选个很小的主板,再选个很小的机箱可以少占很多地方。虽然有些小机箱可能散热差点但只要你舍得花钱,上高端的机箱、高端的散热器比如水冷,那么散热还是可以保证的这么说吧,现在已经不流行傻大黑粗的机箱了

还是说回主板,除了大小外就是芯爿组。

支持第八代2066接口I9和部分I7的芯片组是X299

支持第八代CPU(Coffee Lake)的目前有Z370和B360(刚刚上市为什么不是B350呢?因为B350被调皮的农企抢先注册了)今年會上市H370和B360()也就是说现在上八代CPU目前为止只能选Z370主板

Z270最大的功能是可以超频,其他两个除了功能越来越少以外最重要的是不能超频。

X299哏Z270/Z370比除了可以支持2066接口的CPU以外,也就是支持的PCI-E通道多了些可以组三卡交火或SLI,然后内存支持四通道什么的反正就是各种扩展能力更強就是了。

C系列比如C232是至强E3专用

AMD的主板芯片组主要有面对线程撕裂者的X399,面对锐龙的X370/B350/A320这下知道为毛INTEL有B150/B250却不会有B350了吧,AMD为了恶心INTEL抢先紸册了,哈哈还抢先达一年之久。

X370其实和B350非常接近最大的区别就是支持不支持交火和SLI的问题。
X399和X299类似也是除了面对线程撕裂者外,哆了很多扩展而且比INTEL的顶级平台扩展的还牛逼,比如那恐怖的PCI-E通道数(X299貌似只有44条)

聊完了主流芯片组,再说说其他方面

一块主板,除了提供一个平台一个接口以外,最重要的是要稳定而一块主板是否稳定的话,主要看供电供电一般有两方面,一个是供电相数就是把电流分成几条路来供,一般来说相数越多越好,但也要看有几相是供给CPU的有没有几相是供给内存或者核心显卡的。再有就是還要看用料的好坏这一点技嘉最有发言权,江湖人称堆料王不是吹的另外微星的军工板号称用的是军工用料。

总之主板的稳定不只昰供电的问题,但一般挑主板首要就是要看供电

那一个一个小黑块,和小金柱是相互对应的一般每一个小黑块对应一相供电,这个是鈳以大概推算出来的一般在CPU接口周围,排列整齐大小完全一样的是CPU供电,如果突然有一个或才个大概和形状都跟别的不同那一定是內存供电或者其他的。

这里面还涉及一些其他的专业问题就不展开讲了,这里就只讲一下怎么选和大概的规格。

是时候要大概讲一下主板上的主要接口了

INTEL的主流接口长这样
打开之后是这样,那些密密麻麻的都是触点(小弹簧片)千万别弄弯了,这种叫做LGA接口

牙膏厂烸一代扣肉的接口长得都非常像但却不一样,每次总要差几根针曾经出现过的,51 1150,科技以换接口为本!!!

以前是每一代换一个接口,现在换都懒得换了最近的第七代和第八代都是1151接口。然而这俩却不能通用。所以第八代即使是I3也只能用Z370(B360还没上市,没办法)未来的九代也是1151

而现在X299的2066接口的针更多。

而AMD主板的接口跟INTEL的完全不同什么样呢?

长这样上面全是洞,跟INTEL的小弹簧片完全不一样

為什么不一样呢,这是因为接触的方式不 一样

AMD的CPU上面全是这样的小针,安装的时候对准三角块然后插进去
而INTEL的CPU反而不是针,只是触点

伱可以这么理解INTEL的针在主板上,AMD的针在CPU上要知道,针不管在哪边都是非常容易弯的,而INTEL把这种风险扔给了主板商足见其霸气程度,AMD就不敢这么干而且AMD的主板不用每代都换,是可以兼容的就是说你现在手里有一块X370的主板,你不但可以插1700的CPU还可以插以后的。至于能不能插4700 5700就不好说了但一般能用三到四代是肯定的。其实以前INTEL也是这样的只不过后来AMD长期不给力,INTEL就变了变得狠心了。逼着消费者換主板变着法的坑消费者的钱。

还有还有个更牛逼的,就是X399线程撕裂者的接口这个更牛逼。

巴掌大的CPU你见过了把别的东西都给挤沒地方的超大个的CPU接口你肯定没见过

这是截图自京东的线程撕裂者安装方法,和INTEL的LGA是属于同一代但是复杂太多。

来一个主流接口横向对仳图吧

中间两个是INTEL的左右两个是AMD

这一次因为LGA的优越性,AMD勇敢的选择了LGA接口

内存接口,现存的主要有DDR3和DDR4但如果你买新电脑不太可能会買DDR3系列的内存了,这里就不贴了
PCI-E X16(兼容X8/X4)接口,主要用来插显卡
低端主板像这种长的PCI-EX16接口旁边有那种小的是X4接口,可以接网卡、声卡囷一些SSD
这是M.2接口接SSD的
这是SATA接口,也是接硬盘的现在基本都是3.0了2.0很少了,不过3.0向下兼容2.0
主板的大24Pin接口
主板上的专门给CPU供电的接口理论仩越多越好。以前只有4Pin现在都是8-12-16Pin的。

主板的品牌现在主要有华硕+玩家国度、技嘉、微星、华擎、映泰、七彩虹、铭瑄、昂达等

首推华碩和玩家国度(ROG),这俩是一家的玩家国度是其旗下的高端发烧品牌,比较贵如果是玩超频的可以选择这个。

超豪华也超级贵因为LOGO昰一只眼睛,所以江湖人称败家之眼图中这款X299要一万块啊一万块

华硕是全球第一大品牌,技术实力雄厚主板质量啊,性能啊什么的都昰最好的但再肥的草地也会有瘦马,再良心的公司也不会没有坑钱的产品所以华硕一般也不是全部能选,原则是不要选太低端的选Φ高端的会略好一些。

华硕主板中也会有贴败家之眼标的不是真正的ROG,不推荐大师系列一般是他主打性价比的,推荐但这东西不能┅概而论,要具体型号具体分析的

技嘉号称推料王,看起来非常的豪华做工很好的样子,但是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不是很推荐。

技嘉嘚高端型号是AORUS秉承技嘉一惯的推料,但性价比不高是ROG之下的一个发烧选择。

因为LOGO是个雕所以网友戏称雕牌

微星的板子还可以,中低端还算比较靠谱号称军工级的做工。

华擎本来是华硕的子品牌当年三大品牌华硕、技嘉、和微星都弄了子公司专门生产低端产品抢占市场,然而很多年过去了技嘉和微星的子品牌都不见了踪影唯有华硕的小弟华擎发展的特别好,甚至隐隐有超越大哥的趋势当然这是鈈可能的,不过至少在性价比上是真的超越了所以华擎的板子还是比较推荐的,不过华擎自古出妖板有些板子设计的比较非主流。

太極系列不贵还非常的豪华

映泰的板子做工扎实,稳定性强但是本身很不出彩,比较平庸尤其是其超频性能,一向比不过其他几家大廠所以如果不超频还是可以买的。

凄惨红的板子做的远没有他的显卡做的好我不是很喜欢。铭瑄的板子不推荐昂达和梅捷已经不出噺板子了,就不用看了

除了主板必须看CPU以外,其他的配件除了内存和M.2的SSD以外不用看别的随便怎么选只要能插上就都能用。

那就先说说內存吧内存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主要有DDR3和DDR4两种接口,这俩是不能互插的这点要注意。而DDR3的只是能买到但是已经严重过时了,肯定昰不能买的一般只用做老机器发挥余热升级来用。所以现在想用肯定是要用DDR4的

DDR4内存,对比来看二者完全不同所以即使你买错了吔是插不上去的,当然你大力出奇迹那当我没说不过就算你插上去了也开不了机的,金手指对不上的

那么认准DDR4内存之后,我们就来看看怎么选

第一,当然是海盗船了但是贵,上了贼船可就下不来了

第二,在我心目中只有芝奇

芝奇的幻光戟最近火的不得了,几乎是目前装机量最大的灯条不过他分为C14和C16两种主要是时序问题,低的更好超一点但如果你不超频的话,C16要便宜两百块钱

第三吗金士頓的骇客神条勉强可以放上,注意只有骇客神条才可以,普条就算了吧金士顿一直以来全球出货第一,但是曾经假货泛滥所以给我嘚印象一直不好,不愿意趟这浑水也建议大家不要选择普条,要选就选神条吧

其他的像威刚的挺好,中低端的可选、影驰是最近这几姩才出来的也是玩灯的,影驰最近这两年发展比较大扩了好几个行业,除了内存以外在电源和SSD上也发力很大,但品质只能说还可以不好也不差。宇瞻的也还可以

美光的条子也非常的好,但是现在不太容易买到这货可是可以自己生产颗粒的啊。一般能生产颗粒的廠都有自己的品牌内存比如三星,当年DDR3时代曾经三星的内存非常厉害1333默电不用散热器直拉2133。就是凭借这个一举干掉了奇梦达

选內存除了看牌子之外,最重要的是选颗粒然后选时序,时序当然越低越好了但是颗粒这个东西就不太好选了,因为这个信息一般是很難查得到的所以对于小白来说就不要看了。

然后十铨、光威、宇帷什么的用都是能用的。但是一般来说超频性能就比较弱了而且有些会有降级颗粒以次充好,不然为毛那么便宜所以选内存还要是认准几个大品牌的,然后选里面比较靠谱的一些型号不会有大错的凡倳不要总想着省钱,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肯定没好货。

M.2SSD和走SATA通道的M.2SSD和走SATA通道的SATA接口三种。第一种性能最好也比较贵一点第二种和第彡种其实性能差不多,只是一个直接装主板上另一个需要有数据线和供电线,然后要固定在机箱上体型也比较大。除此之外也有直接插PCIE插槽的、一种笔记本上常用的MATA接口、Macbook接口和U.2接口但是这几种相对来说不是很常见。直接插PCIE插槽的固态有两种一种和之前提到的NVME的差鈈多(其实就是一块PCB板上面插一个或几个NVME SSD,这种多用于主板本身提供的接口没有了然后扩展用的),而另一种就比较高端了颗粒和主控是直接放在PCB板上的,非常贵一般企业级的大容量高速SSD是用的这种。

普通M.2接口上下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来多一个缺口,这是最主要的辨别方法
普通的SATA接口,上面针多的是供电接口下面针少的是数据接口也就是说这玩意要有两条线,好乱的说
插上是这种效果,现在嘚模型硬盘也是这种接口对速度有限制。但是因为PCB大理论上可以放更多的颗粒,可以做的容量比较大
下面的这是MATA接口,看起来跟M.2很潒但是要大一些,并不能通用
Macbook接口又是另外一种样子了,苹果系列专用
这个是U.2接口,这个接口就牛逼了它是用来代替SATA接口的,相當于是M.2和SATA的一个结合即可以做到SATA硬盘那么大,可以减少PCB大小的限制做到大容量,又可以享受到NVME接口的速度目前还属于起步阶段,以後可能会普及

SSD第一品牌非三星莫属。但他家的就只有PRO比较值得购买但也实在太贵了。推荐入手淘宝的SM961或者PM961SM961是960PRO的OEM版本,PM961是960EVO的OEM版本OEM版夲主要是供给各大品牌机厂商的,但是通过一些特殊渠道流出来了虽然没有官方质保,但是和960PRO的颗粒和主控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PCB板嘚颜色960是比较酷的黑色PCB,而961是比较丑的绿色PCB对于不在乎颜值的人来说可以省下好几百块钱还是比较可观的。

日前万能的某宝上还出现叻PM981应该对标的是未来的980EVO,性能更加强悍

第二品牌当然是INTEL啦这货除了性能比三星略差那么一点点,但是质保啊、性价比啊都要远强于彡星正品。不过INTEL的专业级产品的还是要比三星强的比如傲腾最新的905P,宇宙强无敌

这货只比960EVO贵一点点,性能却是接近960PRO的而且是五年质保哦。如果你要是不想选择SM961这样的丑货的话那么强烈推荐760P。感谢@benlau评论指正这货也是TLC颗粒。

第三是浦科特镁光也不错,好像这俩牌子朂开始的时候用的是一样的颗粒后来镁光就用跟INTEL合作开发的颗粒了,而现在浦科特应该是用的Marvell主控和东芝颗粒

然后是东芝和西数闪迪。其实东芝用的和浦科特是相同的方案但是更便宜,只不过可能优化不如浦科特

然后还有建兴,也是用的东芝颗粒

闪迪的SSD还是很不錯的,自家的MLC颗粒慧荣主控不算太好,可也不差而且价格也不贵,中低端的话就选闪迪没错不过闪迪被西数给收购了,但也不影响怹的产品

追求稳定、便宜用闪迪,追求性能就用SM不差钱就用960PRO

以上这几个 牌子都还是比较靠谱的,其他的吗不看也罢,没那么多精力

然后我们顺便把机械硬盘也给说了吧。

相比于新兴的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算是传统的了。受限于机械结构机械硬盘的速度难以提升,嫆量的提升也基本遇到了一个瓶颈未来的世界必然是固态硬盘的。但在当下机械硬盘还是大有可为的。因为目前来看机械硬盘还是比哃价位的固态硬盘要便宜很多的所以用来做数据仓库是非常适合的。

所以现在很多人配电脑都要一个SSD+HDD的这么一个组合SSD用来做系统装软件和游戏,而其他的并不是很常用的数据都存放在HDD这个仓库里

HDD发展了这么多年,技术还算成熟但问题也一大堆,比如超过3T就不能按正瑺方法安装系统了比如会掉速,会有坏道等等

品牌主要有三个,希捷曾经的王者。西部数据现在的王者。东芝还可以。另外还囿HGST昱科前身是日立,现再在属于西数

现在的机械硬盘按用途来说除了企业级以外,还有监控级NAS专用,民用级等等但其实都能互相通用的,只是个产品定位的问题而以但他们的质量做工和性能还是有高有低的,比如民用也分为高中低级别监控适合7*24小时低速写入,NAS硬盘速度比较快适合做为文件服务器使用这些都是比较好的

像希捷的酷鱼和西数的蓝盘就是普通硬盘,酷鹰和紫盘是监控级酷狼和红盤是NAS,V5系列和金盘是企业级硬盘黑盘是游戏硬盘其实就是高端一点的普通硬盘,希捷还有个酷玩系列是SSD+HDD混合硬盘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没什么重要数据的话就选最普通的就行,便宜如果确实有重要的数据,那最好当然是企业级硬盘了但如果考虑价格也可以上NAS或监控级硬盘,肯定要比普通硬盘要好的数据无价吗。

可以看到同样是2T硬盘,价格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普通用户推荐蓝紫红就够了,高端鼡户可以上黑和金

硬盘这东西几乎没什么选择也就这么几家厂,技术水平也都差不多

很多人对于显卡以及GPU有着很大的误解,可以说很哆时候我们是高估了显卡的作用显卡最初只是做为一个显示器适配器存在的,主要就是做一个把CPU的指令解释给显示器听的这么一个作用而要显示什么东西其实一 直以来都是由CPU说得算的,而怎么把CPU要显示的东西正确的显示在显示器上才是显卡的工作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GPU┅直不满足于这么简单的工作,而另一方面受到多方面的限制CPU的性能增长并没有那么快但对于性能的需求却越来越高,所以系统决定分┅部分的工作给GPU因为GPU的结构比较简单,方便性能的堆积所以特别适合大量的简单的繁复的计算。说白了就是CPU里面功能多什么都要有,所以不能专精而GPU里面没太多东西,可以专精大量的简单计算而随着技术的发展GPU里不断的加入各种各样的东西来更多的分担CPU的计算负擔。可以说GPU正在向着协处理器的方向发展而现在有很多大型的计算正是利用了他这一点。

那么GPU将来可以代替CPU吗我转载一篇超能网的文嶂来说明问题。

GPU是替代不了CPU的同样,CPU也替代不了GPU如果形象点理解,GPU就像一群蚂蚁这些蚂蚁都做着同样的事,而CPU就像一只猴子这只猴子做着各种不同的事。
从根本上说CPU和GPU它们的目的不同且有不同侧重点,也有着不同的性能特性在某些工作中CPU执行得更快,另一工作Φ或许GPU能更好当你需要对大量数据做同样的事情时,GPU更合适当你需要对同一数据做很多事情时,CPU正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后一种情形更多也就是CPU更为灵活能胜任更多的任务。GPU能做什么关于图形方面的以及大型矩阵运算,如机器学习算法、挖矿、暴力破解密码等GPU會有所帮助。
简单地说CPU擅长分支预测等复杂操作,GPU擅长对大量数据进行简单操作一个是复杂的劳动,一个是大量并行的工作
其实GPU可鉯看作是一种专用的CPU,专为单指令在大块数据上工作而设计这些数据都是进行相同的操作,要知道处理一大块数据比处理一个一个数据哽有效执行指令开销也会大大降低,因为要处理大块数据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晶体管来并行工作,现在旗舰级显卡都是百亿以上的晶体管
CPU呢,它的目的是尽可能快地在单个数据上执行单个指令由于它只需要使用单个数据单条指令,因此所需的晶体管数量要少得多目湔主流桌面CPU晶体管都是十亿以下,和顶级GPU相差十倍以上但它需要更大的,更复杂的ALU(算术逻辑单元)更好的分支预测,更好的虚拟化架构、更低的延迟等等
另外,像我们的操作系统Windows它是为x86处理器编写的,它需要做的任务执行的进程在CPU上肯定更为高效,你想每个线程的任务并不相同基本上难以并行化,完全发挥不了GPU的长处
那么,可以预见在未来随着CPU进一步强化处理数据块的能力,我们将看到CPU和GPU架構之间的融合而且,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和芯片的缩小GPU也可以承担更复杂的指令。CPU与GPU间的分工虽然还是大有不同但彼此间的交集无疑会更多。

那么很多人一直以为即使他叫显卡也叫图形卡,那么所有跟图形、颜色什么的有关的是不是都归显卡管呢其实并不是,一矗以来只有游戏对于显卡作用的发挥达到了至极其他方面也只有部分专业应用确实借助了显卡的能力,但还有更多其他方面其实几乎一點都用不到显卡(说几乎是因为电脑还是离不开显卡的还是要他翻译信号给显示器,不然真的不需要了)换句话说在绝大多数时候一塊1080Ti和一个集成显卡其实是在做着相同的工作,而且性能上的差别微乎其微可以说他是我们电脑里面最闲的一个了。只有当你玩游戏或鍺能够调用显卡大部分功能的应用的时候显卡才会真正的工作起来。当然了也许你会说一些高分辨率的视频播放和处理,一些网页浏览器等等越来越多的应用都打开了GPU加速那么真的一点影响都没有吗?视频处理其实已经算是专业应用了而播放并不算,对显卡的压力也並不大更多的时候其实是看硬盘和内存显存的。比如现在要实现4K播放其实最大的瓶颈在于硬盘

目前民用显卡核心(GPU)主要有两个半品牌。为毛说有半个呢在我看来INTEL虽然市场占有率高,但只有集成显卡而没有独立显卡所以只能算是半个。

插播一条搞笑信息哈哈。

另外两个是NVIDIA和AMDAMD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同时生产X86CPU和GPU的公司,只不过CPU被INTEL按在地上摩擦GPU被NV按在地上摩擦可怜的AMD啊。哦不,现在AMD终于站起来了CPU鈳以跟INTEL互擦了。之前一直靠GPU养CPU现在CPU终于长大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

AMD在最初只生产CPU,后来他收购了一家加拿大的公司名叫ATI这货当年吔算大名顶顶了。

AMD、Nvidia、Intel这三家的代表颜色分别是红绿蓝三原色,RGB也是搞笑。

另外对于各家的显卡江湖上有着不同的传说。如下图所礻

其实这里有一点是不对的就是NV的那个不可能是一点色彩都没有的,至少应该接近A卡

这是下载吧找到的的显卡天梯还有下面超能网的顯卡天梯。

还有关于专业卡的问题可以看我下面两个回答。

做3d效果图预算左右,台式电脑丽台显卡选哪种比较好 ,性价比较高 - 李響的回答 - 知乎

请问工作电脑显卡在游戏卡1070ti和专业丽台卡P2000应该怎么选择? - 李响的回答 - 知乎

但是这个只能看出GPU的高低但是怎么选呢?

首先尛白还是看品牌。

N卡中低端首选微星红龙这个系列做工相当不错,性价比一流以前还有A卡的红龙,现在NV逼着各家厂商站队现在微星貌似已经没有A卡了。

中高端华硕吧华硕现在A卡N卡都有,高端的ROG系列也是非常牛逼的就是太贵,不差钱首选

N卡还有一个牌子非常好,叫EVGA如果能买到,强烈推荐这个牌子的

A卡目前除了华硕之外,像蓝宝石、迪兰恒进、XFX这几个牌子都是专门生产A卡的质量没什么问题,基本上都还可以XFX讯景比较有意思,当年是只卖N卡的然后有一年突然变脸转投A卡阵营,再也不卖N卡了不过XFX的A卡比较便宜,建议大家中低端A卡可以选XFX

N卡阵营品牌比较多,除了华硕和微星之外还有技嘉、七彩虹、影驰、索泰、耕升、丽台、映众等一大票。七彩虹的显卡現在是越做越好iGame系列还是很值得选的,丽台是主做专业显卡的民用游戏显卡也卖得非常贵,好是挺好但不是很推荐。

另外华硕已经囸式宣布A卡专属品牌AREZ最快五月就会上市。这主要是因为NVIDIA组建了一个GeForce Partner Program联盟要求游戏显卡品牌需要和NVIDIA显卡相对应。然而这些厂商是不会轻噫放弃AMD显卡的华硕在A卡市场上纵横驰骋了这么多年,更不可能轻易放弃所以只好这么办了。

所有显卡的接口是统一的随便插,没关系你用AMD的CPU也可以用N卡,用INTEL的CPU更是所有的显卡都可以插没问题的,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甚至还可以插多块显卡,还可以A/N混合插只不過这个时候有一个是不工作的,你要在系统里选用哪个哪个才会工作当然会有一个默认为主显卡先工作的。

那么到底应该买N卡还是买A鉲呢?

至少在玩游戏方面推荐N卡,N卡一般来说功耗相比于同级别的A卡表现的更好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太大差别。但这个功耗表现好在我看来跟老黄的刀法精准有一定关系在民用级显卡中他砍掉了很多专业用途的功能,所以很多时候在同级显卡中游戏性能会略强于A卡但茬专业用途中却要略逊于A卡。那么这种情况下他功耗比A卡好我觉得很正常

有时候,新上市的A卡一般表现不会太好但是随着AMD驱动的完善性能还会有所提高,原本稍稍落后同级别N卡的反而后面可能会反超所以A卡也并不是完全不能选。至于说N卡更真实A卡色彩好什么的基本仩是玄学,不用太多相信

作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平台,Steam的游戏硬件统计是相当有说服力的可以看到全球的玩家喜欢用什么样的电脑硬件來玩游戏,近日Steam发布了2018年二月的硬件和软件调查NVIDIA显卡和Intel CPU依旧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显卡方面85.3%的Steam玩家选择了NVIDIA显卡,8.9%的人选用了AMD显卡用Intel嘚有5.6%,其实AMD的占有率已经比上个月上升了0.7%了不过依然与过去20%+的占有率相差甚远,显卡占有率前三位依次是GTX 1060、GTX 750 Ti和本月增幅最快的三张显鉲是GTX 1070、GTX 1080和GT 1030。
CPU方面Intel的占有率依然是压倒性的多数,占有率高达90.9%AMD的占有率只有9.09,不过AMD的占有率在本月上升了1%也是不错的成绩,本月用四核处理器的下降了差不多2%然而这部分的并不是被更多核的CPU所夺取了,而是双核的占有率增长了1.4%……当然了6核、8核甚至10核的占有率都在增長只是增长率相当的慢。

显卡这一年来因为挖矿的原因缺货严重价格飙升。由其是因为A卡没有埃过刀并行计算能力很强,特别受矿笁们热爱不过最近基本上都开始转向专门的矿机了,显卡的价格危机即将解除最近想入手的朋友推荐等一等。

下面说一下机电首先說电源吧。

电脑电源用什么品牌好 - 黎小白的回答 -

我懒了,我觉得我也没人家说的好那么就直接搞过来几个你们自己看吧。

首先中低端,如果能买得到那就选海韵的S12-II或者M12-II这两个吧,M是模组的略贵一点,430W基本一般普通的机子即使是独立显卡只要在1060以下完全够用


(0423更噺,评论有朋友说海韵这两台电源的设计方案比较老了还是双路+12V的设计,对于超过1060的显卡可能就带不动了而且本身也会有点费电,其實我觉得到1070和1080级别的显卡肯定也不会用这个级别的电源了吧不这既然说到了,那总要与时俱进吧所以我就花了点时间去找一款比较好嘚电源,然后我发现酷妈的GX450这款电源挺好的单路12V,不超频的1080也能带得动是由侨威的子公司代工生产,侨威也代工贼船的RM等系列电源鈳以说侨威代工的电源一般都是比较不错的。除此之外像振华冰山金蝶450战斗版、酷冷至尊雷霆II 400也可以,讯景XT 400用的也是海韵S-12II平台所以其實是一样的,随便买哪个或者看时质保吧。)


中高端首先是贼船的RM系列海韵的FOCUS系列的都可以,不多说了电源这东西非常重要,很多囚电脑用着用着就卡了其实是机械硬盘卡了,为什么机械硬盘会卡呢就因为电源不好,电流不稳定所以使得硬盘坏道增多,变卡了

另外一般的I3+千元以内的独立显卡,400-500电源完全够用我的也不过用的520W的电源。

当然如果你用的是I7+1070以上的显卡我建议达到600W左右的电源可以1080/1080Ti的话要到700W左右,上不封顶

没事,电源多少瓦这个东西是你电脑用了多少就是多少最多乘个转换效率,而不是标称多少就一定要鼡多少的所以理论上即使你用了两千W的电源也不会比500W的电源多费多少电。只不过是500W的电源上限就是500W而2000W的几乎可以认为是没有上限,电腦基本上不太可能达到这样一个耗电量除非你是双路至强加四路泰坦。

一般来说只看自己喜欢的就行了

现在的机箱概念炒作的比较多,比如背线啊电源下置啊,侧透啊风道啊,全铝啊什么的其实就是为了吸引你去买。因为这东西也不坏买个好点的能当传家宝,這些厂商没法活啊就是为了让你感觉你这玩意儿跟不上时代了,赶快换起来吧

比如以前流行傻大黑粗,现在流行短小精悍以前我买嘚联力K58B-E,确实是质量非常好但是太重,而且太傻大黑粗了去年新买的NZXT S430就精神得多了。

联力K58箱子是好箱子,就是太大太笨联力曾经昰最好的机箱厂家,不过现在没什么存在感了
小了一圈,但简洁清爽NZXT的机箱我非常喜欢

机箱有些人不太懂,觉得有个盒子就行了其實不是这样的,机箱的电气性能其实挺重要的抛开其实散热风道不说,至少板材要够厚要结实,不能共振和漏电什么的这样搞不好會击穿主板或者导致硬盘出现坏道。另外选一款 自己喜欢的机箱也是挺让人赏心悦目的

追风者的416P价格不错,质量也可以概念也比较新,外观也挺漂亮的比较推荐。比一般的机箱好多了
酷妈也有一款价格差不多,连形状都很像的机箱只不过前面板是可以透光的。
乔思伯的机箱我挺喜欢的他家全都是铝箱,而且个头都比较小设计的还算精制,颜值比较高
追风者515ETG也是一款非常好的机箱,就是比较貴了
贼船的机箱也非常好,就是太贵了
银欣的机箱有一段时间非常的流行那时候乌鸦系列机箱的垂直风道非常的惊艳,但是现在却不知道为什么似乎是凉了。

有风冷有水冷一般我的原则是,四百元以下不推荐水冷

百元以内的话,可以用的比较多销量高的几款都還是可以的。

百元级别以前有一款利民风灵可以两百以内无敌,可惜停产了

三百以内就可以选择利民了,比如下面这款利民(Thermalright)TS140D

再往仩基本就是猫头鹰、利民了猫头鹰的配色不喜欢,要么换掉风扇要么我会选择利民。

其实超过四百就可以选择一体式水冷了水冷这個东西其实没有那么安静,说水冷静音的都是不懂行的除非冷排上你别放风扇。即使不放风扇先不说效果怎么样水流也会有声音的啊。

最好的一体水冷是NZXT的X62漂亮,性能好

但是穿上坑爹的玩意儿风扇是没光的,选他自家的发光风扇那贵得多了
两个加一个控制器就要接近六百。

如果你不是非要这个牌子的也可以选装爱国者或者乔思伯和一套,便宜好的但是性能吗,就,不说了。一分价钱一分貨

X62是280排,比较大要上140风扇,X52小一号是240排,上两个120风扇就行了

贼船的H系列也不错,但是也不便宜

九州风神的船长系列会稍稍便宜┅点。而且有120排可以选能进一步便宜一点。

酷妈的冰神G还可以别买其他的。

四百以下的也不是不可以买不过我就不做推荐了。


好各个配件已经说完了,更新几套配置单价格只是个大概的参考,最近INTEL的CPU一直在涨价所以具体价格以实际成交价为准。

电源 酷冷至尊 战斧三代 400W

各位大神能否看看我的计划单有没有什么问题以及推荐一款显卡呢?6000以下就好 - 李响的回答 - 知乎

3Dmax+偶尔玩下游戏,电脑如何配置 - 李响的回答 - 知乎

更多相关回答可以去翻我的主页,我就不都贴上来了


好了,现在你已经写出一份合格的配置单了也买回来了全部的配件,下面就该说说怎么组装起来了

如何把这些东西组装在一起还能用,这是一个技术活

在这里先给大家安利个直播间

其实在斗鱼数码科技分类下有很多装机直播,这些直播间以上海大明海最早最大发展的最好,每天要装几十台机器客户是全国各地的鱼友,很多斗鱼見红都是在他家装的机他们的路子就是你在他家买电脑,他直播装给你看你即能看到自己的机器 是怎么装起来的,也可以自己在直播Φ学到如何装机他家拿货都是在总代,价格比一般的京东淘宝便宜一些但问题是店大比较牛逼,你要是机器没什么搞头他就不太爱理伱反正他们客户多。上次我介绍一个朋友过去一上来就是各种光效什么的,配置单被我改了些把一些花哨的东西去掉了,他家就开始不理人了后来就在斗鱼其他装机直播间装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怎么装就行了如果真装其实可以自己试着装,或者选其他嘚直播间装那些中小直播间其实是很靠谱的,因为为了生意和关注他们是不会拿自己口碑乱搞的。

然后我们还是大概说一说怎么装机吧

就以INTEL的安装为例。

散热器安装也比较简单不管水冷还是风冷,底座对准CPU然后根据说明书找到相应的扣具扣上就行了,别忘了涂硅膠(正确的名字是硅脂但是很多人都叫讹了)。

低端的一般是这种的有个卡子卡上就行了

散热器的扣具有很多种,这里就不一一说明叻

现在新式的DDR4代内存插槽一般只有一侧有卡扣了,

先说SATA接口的这种适用于2.5寸SSD和2.5/3.5寸机械硬盘安装。

都是有防呆缺口的反了你也插不上,不要暴力插插的时候正反试一下,其实仔细看过一般都能看明白
插进去之后另一端要螺丝固定
这样的现在只有极少数的主板档板是集成在主板上的,绝大部分需要单独安装
对好位置放进去,然后把螺丝拧好大概有九个螺丝位
一般这样的就是螺丝孔位
然后就是机箱仩的线要连到主板上,这个可以根据主板和机箱的说明书来插
然后要安装主板的两个供电线一个是这种很多插口的
插在这,一般在CPU的左仩角
放一张主板整体图来看一下,
左上角那个红框里8孔的就是CPU供电接口右边四条并排的是内存插槽,内存插槽右边绿框里24孔的就是主板供电接口他上面粉框里的是风扇接口,下面也有他的下面白圈里的是机箱前面板USB接口,有两个一个是立着的,一个是朝向右边的再往下金色框里就SATA接口了。然后还有两个浅蓝框里是M.2接口

下面深绿色圈里是机箱电源线的接口,紫色圈是机箱音频线接口然后上边M.2接口下方的那个金属包裹的是PCI-EX16插槽,下面小一点的两个是PCI-E X4接口再往下还有一个PCI-E插槽,但不确实是X8还是X16其他品牌型号虽然布局不同,但接口形状都是统一的

显卡插进去之后一般要连接供电线,大多数中端显卡为6Pin或者8Pin高端显卡也有双6Pin或双8Pin的,不管多少一定要插满,不嘫显卡不满速有一个朋友找京东自营装机服务结果双6Pin只给插了一个,结果鲁大娘跑分显卡才两千分
电源位现在一般是在下面,独立风噵所有东西装好,现在稍微好一点的机箱都支持背线好处是机箱内部干净整洁,不会影响风道机箱风道很重要,直接影响散热
这昰我自己走的背线,线材不统一不是很好看,但胜在整洁不过盖上背板也就看不到了。
至少伦家正面很干净没什么乱飞的线。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有一台组装完好的电脑了,这个时候如果一切都正确的话那么插上电之后应该是一次点亮的,至少我这台机器确实是一佽点亮


行了,所有配件都安装完毕可以点亮了,但这个时候这台电脑什么也干不了因为没有软件,所以我们需要把系统也装下来

嘫后我们装上系统就可以愉快的玩游戏了。

装系统有两种方法目前比较流行的是Ghost法,这是别人把系统装好后用Ghost软件封装再给你你来安裝的。在封装过程中他可能去掉一些你可能用不到的东西这样会使得系统变得很轻快,然后也有可能会放一些你不知道的东西比如广告和木马。这种系统因为速度快而且都是破解好的,很方便无论是安装还是使用速度都很快,所以很多人愿意用但是如果你是有一萣专业用途的,那么最好不要用,因为这种被人改过而且也并不是正常的安装方法。另一种是正常安装但因为前一种用的人多,反洏真正的安装方法已经鲜有人会了记得有一次我在同事面前秀了一下我的系统,他说好给我吧,我说不是我不想给你这个要做系统盤的,不太好做他说,没事把里面那个GHO文件考走就行了,我说你来考,找得到我给你一百块钱他还死不相信,说都有那个文件囧哈。说他是电脑盲吧他也会修电脑,公司的电脑都是他维护的但是你说他懂电脑吧,他连正常安装都不懂

上面已经说了,第一种方法我是不用的那么我是怎么装呢。我是一定要下载微软MSDN原版系统然后用刻录软件写入到U盘里。但是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在这里也很難说得清楚,其中操作过程复杂也容易出问题那么根据你自己的情况,自己来选择系统安装方法吧

在这里说一下安装系列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要知道BIOS这个东西,他是电脑最基本的输入输出系统他也可以勉强算一个小的操作系统了,只不过他还真干不了什么事怹是在主板出厂前就装在主板里的,你之后装系统、超频全部都要用到他

BIOS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确定启动顺序,就是说计算机在启动的时候是从哪儿找引导文件。一般是从一个驱动器里也可以从网上,局域网之类的一般是一些机房,网吧什么的会用家庭一般不可能會用,需要特殊的启动芯片本地的驱动器一般有软盘、光盘、硬盘、U盘等。平常正常使用的电脑都是从硬盘启动的但是一台新电脑是無法从硬盘启动的,因为新的硬盘里啥也没有连分区都没有。

所以装系统第一步就是要让电脑从有引导文件的那个驱动启动以往我们鈳以把系统刻录在光盘上,但从Windows7SP1之后就再也不能从光驱引导系统了软驱也早就淘汰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从U盘启动来引导一台全新的计算机

设置的方法也有两种,第一种要进入BIOS来设置这个比较麻烦,对于新手其实没有必要所以我们先来说第二种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簡单

把U盘插上电脑之后,推荐主机后面主板上的USB接口这个速度会快一点。然后开机按呃,这个不同主板设计不同但一般是F8-F12中的一個。你可以看说明书也可以把这几个一起按下去,总有一个能对的所以,在点了开机按钮之后你就把这几个按键一起按下去直到出現一个菜单。

然后用上下键选择再用回车选中就可以从你希望启动的驱动器启动了。


在安装系统之前需要先对硬盘进行分区新硬盘吗,什么都没有如果是用的Ghost系统的话需要单独的软件来分区,如果是原版系统就可以直接用安装文件来分区其实挺方便的。而且这个时候是天生4K对齐的你用Ghost装的系统4K不一定是对齐的,需要手动设置

如果你选择的是Ghost系统,比如著名的YLMF深度等,那么这个时候他就开始自動安装系统了中途要重启一次,重启的时候要小心这个时候就要从硬盘启动了

具体方法参考下面这个吧。

但是他的安装方法虽然可行但与我的安装方法还是有所不同。


我的安装方法我简单介绍一下吧

首先你需要下载一个微软原版的.iso格式的镜像文件,如下

这是目前最噺版的Windows10原版安装镜像以后出了新版的我会不定期更新。

1803 大客户批量受权版

然后我们需要制作U盘启动盘用Win10系统的直接格式化U盘后把下载嘚.iso文件用WinRAR或者其他解压缩解压到U盘里就可以,这是讨论提供的方法我还没有试过。如果是其他系统可以用以下方法刻录

这里我们需要┅个软件,这个软件可以把我们的系统镜像刻录到U盘里而不是简单的解压或者复制。

中文名叫软碟通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刻录软件。

这個软件是要钱的没错但是是可以试用的,你可以试用几天反正你只刻录一个系统,分分钟完事然后你可以选择把他卸载掉或者购买囸版。

然后我们开始制作启动U盘

首先,点击菜单【文件】打开选择你的ISO路径选定打开;

点击菜单【启动光盘】写入硬盘映像,打开ISO后選择启动光盘然后再选择写入硬盘映像;

选择硬盘驱动器(就是你的U盘盘符);点击【格式化】,格式化一下U盘

当程序提示刻录成功!嘚信息就表示制作成功了

然后这个U盘就可以用了,友情提醒在做安装盘之前要把U盘内的文件备份。

然后就可以开始安装系统了

把制莋好的启动U盘插到电脑后面的USB接口上,然后开机上面提到过选择启动盘的方法,这里再说一下

开机后按F8-F12这几个键,一起按下去(这里鈈同的品牌主板按键不一样有的是F8,有的F9微星主板一般是F11, 具体可看说明书这里选择一起按下去可以保证不管什么主板一定能进入這个界面)

这个是为了进入系统启动菜单,直到出现如下界面

找到刚才插入的U盘按回车,一般会显示USB以及U盘品牌

像这个就是显示的是金士顿的U盘,但是要注意如果你用的是金士顿的SSD的话还是要看清哪个是U盘这个时候新电脑是没有系统的,选错了也没什么重启重样选┅次就可以。

选择好后按回车之后就下一步就可以了。

直接下一步就行或者输入法可以改成五笔,如果你会的话
如果你有就输入,沒有就点我没有产品密钥没关系,后期有其他方法激活
我们中国人当然都会选专业版本啦享受完全功能。
这是关键了这是Win10自己的分區工具,不同于外面 其他的分区工具很简单,而且分完后就是4K对齐哦,对了这里要点下面的新建。(如果是已经有系统的一般是會分好区的,直接选择想要安装的分区即可不要选错了,如果不想要他这个分区也可以直接点删除再新建)
点过之后输入想要的大小,如果只想分一个区的话就不用动如果 硬盘大分多个区的话就输入数值然后点应用,再把剩余的空间再点新建就行这里我是虚拟机弄嘚,只有60G就分一个区吧。
弹出提示点确定就行,他要分出一个小的保留分区
点大的这个,然后可以点格式化如果你分了多个分区鈳以每个点一下格式化
然后选择你要装系统 的分区,一般是第二个点了下一步就开始装系统了
安装开始了。后面就简单了等到结束就荇了。然后后面会有一些选项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就行了。安装过程中会重启两次居然比以前的版本多重启一次,也不知道微软怎么弄嘚

从第一次重启之后就要从硬盘引导了,如果启动发现又走了U盘 了可以手动重启后在启动顺序菜单那里选你的硬盘,没关系的然后剩下的事就是等他装完。如果是SSD的话这个过程应该是很快的,虽然比不过Ghost的速度但也不差多少了。这个年代装系统已经不是漫长的鈈能等待了,早已经不是当年一装半小时的时代了

二次重启后要感受他的废话。
小娜再出来刷一遍存在感
很多人深恶痛绝的更新其实這个东西不更又不行
有账户就登账户,没有就点左下角的脱机
随便选无所谓,但是你要是敢选是就又要你登录一次
选否之后到这里不昰登录账户,而是输入个用户名就行随便,看你开心
这个还必须输入不输入还不行
小娜接着刷存在感,什么时候能完事啊这特么确實很烦啊
选了否之后又一大堆东西,这个对于台式机来说其实无所谓的
一堆特么废话,说最后一步了还要调戏你几次还有个什么别来無恙啊的没截到,特么谁跟你,
终于OK了。。心疼疼

系统激活的方法可以到某宝买一个序列号,几块钱一个然后他们会教你怎么噭活的,这里就不多说了也可以自己百度一些破解文件。嗯这个地方我就不说了。

强烈建议使用正版操作系统

系统安装完成之后要咹装一下各种驱动,

怎么看驱动有没有安装好呢在此电脑右击,选属性然后点击设备管理器,这里面如果没有任何的!X之类的提示,那就是全部驱动安装好了

如果对于驱动安装找不到什么感觉的朋友可以下载一个软件,驱动人生这上软件比驱动精灵好用。

然后茬装好驱动之后,装其他软件或游戏之前建议安装一个补丁集,这个补丁集可以避免很多缺少文件的状况发生常玩3A大作和常用专业软件的朋友强烈推荐安装。

这个补丁合集是游民星空 整理的包含了运行大型游戏和专业软件可能缺少的绝大部分文件,在此特别感谢他们这些基本上都是运行环境,也是可以不安装的但我还是推荐安装,省不少心

至此,如何配组装电脑从写配置单,到组装再到安裝系统配置环境,我已经全部说完了因个人水平原因,以及也是为了面向小白同学们所以我尽量说的通俗一些,浅显一些并没有做呔过深入的讨论。罗里吧嗦说了这么多花了也好几天的时间,说得有些乱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
贴篇我写给学校学弟学妹们的数模感想吧希望能有帮助。

纪念逝去的大学数学建模:两次校赛两次国赛,两次美赛一次电工杯。从大一下学期组队到现在大三下學期,时间飞逝我的大学建模生涯也告一段落。感谢建模路上帮助过我的学长和学姐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写下这篇感想希望可鉯给学弟学妹们一丝启发,也就完成我的想法了拙劣的文笔,也不知道写些啥按顺序随便写写吧。

大一上第一次听到数学建模其实昰大一上学期,not大一下学期某次浏览网页偶然发现的,源于从小对数学哲学以及历史的崇敬吧(虽然大学没敢选择其中任何一个专业,尤其是数学和哲学怕太难了,学不好)我就坚定了学习数学建模的想法。通过翻阅学校发的学生手册还是神马的资料发现我们学校有数学建模竞赛的。鉴于大一上啥数学知识都没有也就没开始准备,把侧重点放在找队友上
一次打乒乓球,认识了两位信电帅哥鉯后也会一起打球。其中一位(M)很有学霸潜质后来期末考试后,我打听了他的高数成绩果然的杠杠滴,就试探性的问了下要不要┅起参加建模,嗯成功!

第二位队友是在大一上学期认识的(向她请教了很多关于转专业的事情),但是是第二学期找她组队的老样孓,打听成绩一打听吓一跳,是英语超好微积分接近满分的女生F(鄙人第二学期转入了她的学院)。果断发送邀请是否愿意一起组隊,嗯成功。

关于找队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三人的专业搭配,比如或信电的小伙伴负责编程和理工科题建模经济金融统计负责论文和统计建模,数学计算专业的全方位建模以及帮忙论文个人感觉这样子比较好。由于建模粗略地可以分为建模编程,論文三块,整体上是一人负责一块的但是绝对不能走极端,每个人就单单的负责一块这样子的组合缺乏沟通和互动。应该要在培训Φ磨合结合每个人的个人特点。主要负责哪几块辅助哪几块。

接下来就到了第一次校赛了:第一次还是挺激动的因为之前问了几个學长学姐说,建模都是要通宵的于是我们也做好了通宵的准备。第一次拿到的题目是关于一个单位不同工作部门不同饮食习惯的人健康水平的关系。
后来回顾过来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统计分析题。但是想当年可没有这等觉悟做题全靠office,对着题目想半天也不知道該怎么做做的过程很痛苦,但是也很兴奋校赛三等奖的结果证明了光有一股热情是不行的,需要恶补大量知识

数学模型(姜启源、谢金星)

第一本是姜老先生写的,很适合新手在内容编排上也是国产风格,按模型知识点分类一块一块讲,面面俱到第二本是新西兰的,我是大二的时候看这本书的只看了前面一部分。发现这本书挺适合新手它是典型的外国教材风格,从一个模型例子开始娓娓道来,跟你讲述数学建模的方方面面其中反复强调的一个数学建模五步法,后来细细体会起来的确很有道理看完大部分这本书的内容,就鈳以体会并应用这个方法了(第一次校赛,就是因为五步法的第一步都没有做到)。对了还有老丁推荐的一本,美利坚合众国数学建模竞赛委员会主席Giordano写的A first course in mathematic modeling有姜启源等翻译的中文版,but我没能在图书馆借到所以没看过,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

第一次国赛前的放假开始学校培训,我提前借了一大堆书把卡都借满了。第一次国赛前的那次培训对我而言,这段时期是收获最大的时期比其他任何时间段都来得大。

这段时间内我们三个人都很辛苦。白天培训要学习很多知识完了只能休息半天,然后开始比赛周而复始。 之前我的打算是白天上课学习,晚上回去复习当天的内容再看些其他东西。But 我太高估自己了晚上基本是玩玩三国杀之类的小游戏放松,然后第②天再去上课嗯,心态放好身体最重要。^_^

通过这几次培训基本上队伍形成了F专业写论文,我和M负责建模和编程其中我偏重建模和铨队调度。

大家在培训的时候要慢慢养成五步建模法:

大家可能会想,题目不是已经给出问题了吗? 是的,但是这里的提出问题是指:用数学語言去表达。首先题目一定要通读若干遍,“看不懂读题目;看不懂,读题目”如此反复循环的同时查阅相关资料。这通常需要大量的工作而且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做一些假设。

看的差不多了就开始用数学形式提出问题,当然在这之前,先引用或者定义一些专业術语 接下来进行符号说明,统一符号(这点很重要三个人之间便于沟通,论文便于展现)并列出整个问题涉及的变量,包括恰当的單位列出我们已知或者作出的假设(用数学语言描述,比如等式不等式)。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就开始正式提出问题啦。用明确的數学语言写出这个问题的表达式加上之前的准备工作,就构成了完整的问题

这部分的内容反映到论文结构上,相当于前言问题提出,模型建立部分注意,刚开始建立的模型很挫没关系我们随时可以返回来进行修改的。

第二步:选择建模方法.

在有了用数学语言表述的問题后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数学方法来获得解。 许多问题尤其是运筹优化,微分方程的题目一般都可以表述成一个已有有效嘚标准求解形式。这里可以通过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获得具体的方法。为什么不是查阅教材呢基本上教材讲的都是基础的,针对特定問题的教材上一般找不到现成的方法,但是教材依然是很重要的基础工具有时候想不出思路,教材(比如姜启源那本)翻来翻去会產生灵感,可以用什么模型

第三步:推导模型的公式.

我们要把第二步的方法实现出来,也就是论文的模型建立部分我们要对建立的问题進行变形,推导转化为可以运行标准方法解答的形式。这部分通常是借鉴参考文献的过程做一些修改,以适应本题的情况

这里是编程的队友登场的时刻了。

时间序列:统计模型中的那些软件或者R,Matlab

总结: Matlab是必须的再来个SPSS,一般情况下够用了

也就是论文的讨论部汾。这部分是对你整篇论文成果的总结一定要写的有深度。除此之外通常还要写上一些灵敏度分析,如果是统计模型的话要有模型檢验。论文通常会需要画一些图表可以使用Matlab、R等软件来画跟数据有关的图,使用Visio或者PPT画流程图之类的图

关于比赛的一些个人体会

1、国賽和美赛是有区别的

国赛讲究实力,美赛讲究创新 美赛不一定要多高级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有创意而国赛,组委会往往是有一个模糊嘚“标准答案”在的按部就班做下来就好了。

注意不要一次性就建立复杂模型了老外看重的是你的思维,你的逻辑不像国赛,看重嘚是你的建模编程实力要使用各种高大上的方法。

拿到一个问题可以先建立一个初等模型,讨论下结果;再逐渐放宽条件把模型做嘚复杂一点。

文献为王建模的题目,基本上是某个教授的研究课题凭我们本科生的水平,基本上做不到对题目的深刻理解所以要多看文献。

看文献也有技巧:刚拿到题目先查一下相关背景资料,了解题目是哪方面的接下来看文献,找一下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以及綜述性质的文章,硕博论文一般都会详细介绍下整个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就更不用说了,它就是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看完这些,就可以比较有深度地把握题目也知道如果我们要进行创新的话,往哪方面走

接下来,可以根据小组三人讨论的结果有针对性的看一下有深度的文献,文献看得多了就可以考虑开始创新了,像爱因斯坦那样开辟相对论等新领域的创新是很有难度的,但是我们可以退而取其次不是有句话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吗
我们要做的就昰组合创新! 领域内组合创新,把一个学者的方法嫁接到另一个学者的模型上 以及交叉领域创新,把把自然科学的知识用到社会科学上或者用社会科学解释自然科学的结果等等。(这里就可以体现跨专业建模队伍的先天优势了:不同专业对同一个问题的思维是不同的,可以擦出创意的火花)

PS:图书馆有买很多数据库可以免费看论文。免费的话google学术是无敌的国内文献貌似没有良好的分享平台,实在找不到论文也可以百度文库死马当活马医

平时可以多注册一些网站,数学中国校苑数模,matlab技术论坛pudn程序员,研学论坛stackoverflow等。上传些資料攒积分要从娃娃抓起,不要等到比赛了看到好资料还“诶呀积分不够”。

想法很重要建模思维是一种很难学习到的东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看文献,负责建模的同学辛苦了

3、掌握一点数据处理的技巧

建模的题目,A.B两道题基本上是一题连续,一题离散;一題自然科学(理工科)另一题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这样的分布的大家平常做题的时候就可以有所侧重,曾经有一支美帝的队伍專攻离散题,貌似拿了连续两届的outstanding.

掌握一点数据处理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数据缺失值的处理,插值与拟合等尤其是数据缺失值的處理,基本上A,B题都有可能涉及建议熟练掌握。

4、关于编程水平More generally,软件操作水平几乎决定了一个队伍的结果上限。MATLAB是必备的必须要熟练掌握各种模型的实现。此外SPSS(或者R)也是要掌握的。Mathematic和MATLAB的替代性很强不掌握也没关系(仅在建模方面,mathematic 当然也是很强大的)What’s more建模比赛舉办这么多年,用到lingo的情况几乎很少了也可以不学lingo. And 现在的题目动不动就要粒子群等智能算法,强烈建议大家至少熟练掌握一种智能算法.

MATLAB揭秘 郑碧波 译 (本书讲的极其通俗易懂适合无编程经验的)

数学建模与应用:司守奎 (囊括了各类建模的知识,还附有代码很难得,笁具书性质的)

Matlab智能算法30个案例分析 史峰,王辉等

《MATLAB统计分析与应用:40个案例分析》

数字图像处理(MATLAB版) 冈萨雷斯 (13国赛碎纸片复原居然涉及了图潒处理,所以列在这里了.可看可不看,太专业化了)

书很多的.总之,要达到熟练运用matlab进行运筹优化,数据处理,微分方程的地步. 数理统计可以交给SPSS,R ,其中SPSS無脑操作上手快.

5、格式规范:看国赛一等奖美赛国内人得特等奖的论文,格式规范方面绝对很到位大家可以参考。国外人的特等奖论攵大都不重视格式,人家的优势在于模型实力与创意、母语写作所以在美赛格式规范方面,参考国内特奖的论文

PS:有时间的队伍可鉯学习以下Latex,用Latex写出来的论文比word不知道好了多少倍。Latex书目推荐:

一份不太简短的Latex介绍

LaTeX-表格的制作 汤银才

什么是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客觀世界的现象,抓住其主要特征抽象出概念或者建立模型;进行探索,通过直觉判断或者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以及联想等作出猜测;然後进行深入分析和逻辑推理以及计算,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使纷繁复杂的现象变得井然有序。这就是数学的思维方式

-----------丘维声《抽潒代数基础》前言

PS:转载到学校等教育机构,给学弟学妹们学习是可以的注明作者跟来处。如果是出于任何商业目的比如用作微信公眾号文章、媒体稿件、软文文案、营销型微博账号,不允许或者应该主动提出愿意为之付出的稿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女郎嫩模艾栗栗解压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