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对数学教学有什么作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利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利弊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好处 重兴完小
俞亚芬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促进 【内容摘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恰当、正确地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大力开发向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去。把现代信息技术引进数学课堂教学上,变抽象为具体,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扩大他们的视野,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声形俱全的教学情境,充分使形象思维迅速过渡到抽象思维,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发展思维。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很大。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展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许多数学知识学起来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主动参与的热情。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根据现实生活,借助现代媒体的优势,创设这样一组卡通画面,骑着圆形独轮车的卡通从画面中缓缓地行驶,紧接着驶出一辆正方形的独轮车,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下一上颠簸的行进着。这样生动形象的卡通生活画面不仅让学生有了感官的刺激,更让学生从感官的刺激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问题由然而生:为什么圆形的独轮车不会上下颠簸?这与圆形有什么关系?等等,带着对问题的好奇,从而产生进一步认识和探究圆形的秘密的动力和兴趣。 利用多媒体音、形、象等功能辅助教学,教学信息呈现丰富多彩,学生赏心悦目,个个精神集中看着大屏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应以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为切入点来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特别是涉及一些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单靠传统方法是讲不清,理不明的。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重难点,其中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单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简单的动手操作,学生肯定是体验不深的。此时,通过计算机的动态演示,把圆分成8、16、32、64份??学生直观形象感受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初步感受了极限的数学思想。这样利用解决知识的重难点切入进行信息整合教学,既节约教学时间,又突出教学重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新知识时,总会碰到一些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恰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将课本中的复杂事物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加深记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其自身与知识内容之间建立可体验的事实材料。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加法的初步认识”,学生虽然在未读小学前已经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加法计算,但对于加法它所表示的意义,以及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我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了3个鱼缸,其中两个鱼缸里有鱼,鱼儿正在欢快的游来游去,另外一个是空的,接着两个鱼缸里的鱼同时倒入那个空的鱼缸,是学 1 生清楚地看到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这时在通过屏幕出现加法算式,并且每个加数都逐个由蓝色边成红色,同时还配有悦耳动听的声音,做到了数形结合,声情并茂。在认识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动静结合,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融化了知识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激趣入境、激情入境的过程中,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层次信息逐步被深化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浓缩信息,资源转化为能量,量变带来质变,认知行为水平逐渐接近及至达到认知目标。
四、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化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只有学生在自己亲身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到东西,才是难以忘怀的东西,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才是真正属于学生长久支配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改变以往教师当搬运工,单项传递知识的过程,我们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法》时,首先利用计算机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解决 37+18的计算方法时,我们又利用计算机可以任意拖动图像的功能,给学生出示了37朵黄花,和18 朵红花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自己能否找到计算的方法:
有的学生先从37朵黄花中拖2朵黄花到红花中,使18朵变成20朵,再和35朵合在一起即:18+2+35;
有的学生从18朵红花中拖3朵到黄花中,使37朵变成40朵,再和15朵合在一起即:37+3+15;
还有的将整捆的拖在一起,再将零散的拖在一起即:(10+30)+(8+7);
还有的将10朵红花拖到黄花中,使37朵变成47朵,再将47朵和8朵合在一起即:37+10+8
也有的先将30朵黄花拖到红花中,使18朵变成48朵,再将48朵和7朵合在一起即:18+30+7
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拖动花朵寻找计算的方法,由于计算机设计了返回程序,所以有的学生一人就想出了好几种方法,学生利用计算机边演示边讲解,体验着成功的愉悦,通过学生互相交流,促进了学生多向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五、借助五、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
以往教师课堂上的统一节奏统一策略难以照顾不同差异的学生,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改革途径。学生可以利用键盘或鼠标控制学习节奏,还可以通过菜单选择他们需要的内容或帮助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学生从过去“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他们可以以“研究者”的身份用实验、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表述等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形成对数学新的理解,能力的提高。而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交互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知识的检测与反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合理的课堂练习,单元检测等,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情况,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的有效途径。
总之,时代在发展,我们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改进教学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上,就能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教育》 《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