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古代典籍中教育最早出现在哪部典籍的“信”有哪些含义

迦尸国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迦尸国”为梵文Kā?ī的音译,英文Kashi,该国因盛产名为“迦尸”的竹子而得名。该国名又作“婆罗痆斯国”(梵文Vārānasī),是将都城名作为国名称谓。佛教典籍中又作:伽尸国、伽翅国、迦夷国、迦赦国、伽奢国等。意译为光有体国、芦苇国等。迦尸国是古代印度的十六大国之一。在公元前六世纪之前,印度半岛北部和中部的上,小国聚落林立,当时有十六个初具规模的国家,统称“”,其中包括:恒河北岸的、迦尸国、末罗国、跋祗国等,南岸的摩揭陀国、鸯伽国等。迦尸国北部与毗邻,南部与摩揭陀国隔恒河而望。传说在佛陀时代之前,迦叶佛之世时,为汲毗王(梵Kiri)所治。到了佛陀时代,在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胜军王)即位之前,迦尸国已经被憍萨罗国所吞并,之后又随并入摩揭陀国,但该国的名称一直流传到玄奘西行(公元7世纪)之时。《大唐西域记》卷七这样记述该国:“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临殑伽河,长十八九里,广五六里。闾阎栉比,居人殷盛,家积巨万,宝盈奇货。人性温恭,俗重强学。多信外道,少敬佛法,气序和,谷稼盛,果木扶疏,茂草靃靡。伽蓝三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百余所,外道万余人,并多宗事大自在天,或断发,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
迦尸国基本信息
“迦尸国”
为梵文Kā?ī的音译,英文Kashi,该国因盛产名为“迦尸”
的竹子而得名。该国名又作“婆罗痆斯国”(梵文Vārānasī),是将都城名作为国名称谓。佛教典籍中又作:伽尸国、伽翅国、迦夷国、迦赦国、伽奢国等。意译为光有体国、芦苇国等。
迦尸国是古代印度的十六大国之一。在公元前六世纪之前,印度半岛北部和中部的上,小国聚落林立,当时有十六个初具规模的国家,统称“”,其中包括:恒河北岸的、迦尸国、末罗国、跋祗国等,南岸的摩揭陀国、鸯伽国等。迦尸国北部与毗邻,南部与摩揭陀国隔恒河而望。传说在佛陀时代之前,迦叶佛之世时,为汲毗王(梵Kiri)所治。到了佛陀时代,在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胜军王)即位之前,迦尸国已经被憍萨罗国所吞并,之后又随并入摩揭陀国,但该国的名称一直流传到玄奘西行(公元7世纪)之时。《大唐西域记》卷七这样记述该国:“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临殑伽河,长十八九里,广五六里。闾阎栉比,居人殷盛,家积巨万,宝盈奇货。人性温恭,俗重强学。多信外道,少敬佛法,气序和,谷稼盛,果木扶疏,茂草靃靡。伽蓝三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百余所,外道万余人,并多宗事大自在天,或断发,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
迦尸国都城为“婆罗痆斯”城,是梵文???????(拉丁文转音: Varanāsī)的音译,汉译又写作“波罗捺”等,根据印地语发音Baranāsī,又译作“”城等,现今位于印度国北方邦(Varanasi)市,地处恒河岸边(地理坐标:东经82.96度;北纬25.28度),该城在时代即已有人居住,是世界上少有的从史前延续至今的城市。该城因其城北有Vārān河流经,城南有Asī河流经,合此二河名称而得城名。在佛陀时代,婆罗痆斯城是印度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交通发达,南通摩揭陀国王舍城,北通憍萨罗国舍卫城,因此成为婆罗门教(即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的重要圣地。佛祖释迦牟尼于公元前499年,在此城附近的初转法轮化度五比丘。
右图为迦尸国都城今貌
鹿野苑(英文:Sarnath),按其所指意思,有不同称谓,指鹿王时,读音为Sārnāth(:????????,sara?ga-nāthá),指鹿园时,写作??????,其拉丁文转音为M?gá-dāva(转音:Miga-dāya),汉语又称为施鹿林、仙人鹿园等,现今位于市北10公里(地名:Sarnath,地理坐标:东经83.0117度,北纬25.2252度)。根据法显在《佛国记》的记述,佛祖的前世迦叶佛(辟支佛)居住于此并有野鹿经常出没,故而得名“鹿野苑”。佛祖在此初转法轮后,园中兴建有“鹿野精舍”,其在阿育王时期(距今两千余年)已负盛名,阿育王在门口所立的四面狮头(现印度国徽)石柱至今巍然耸立,与佛祖诞生地、悟道地、圆寂地并称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此园还有佛祖给其转世弥勒佛的授记处——达麦塔(Dhāmekh stūpa),现存遗迹为印度笈多王朝(公元四-五世纪)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法显、玄奘等均曾到此拜谒。现今在鹿野苑附近,建有博物馆,以及佛教的泰国寺、日本寺、中华佛寺等。
右图为鹿野精舍和达麦塔(Dhāmekh stūpa)遗迹
迦尸国该国原文
婆罗痆斯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西临殑伽河。长十八九里。广五六里。闾阎栉比居人。家积巨万室盈奇货。人性俗重强学。多信外道少敬佛法。气序和谷稼盛。果木扶疏茂草。伽蓝三十余所。三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百余所。外道万余人。并多宗事大自在天。或断发。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
大城中二十所。层台祠宇雕石文木。茂林相荫清流交带。石天像量减百尺。威严肃然懔懔如在。
大城东北婆罗河西有。之所建也。高百余尺前建。碧鲜若镜光润凝流。其中常现如来影像。
婆罗河东北行十余里至鹿野伽蓝。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一千五百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大垣中有精舍。高二百余尺。上以黄金隐起作庵没罗果。石为基阶砖作层龛。翕匝四周节级百数。皆有隐起黄金佛像。精舍之中有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法轮势。
精舍西南有石窣堵波。建也。基虽倾陷尚余百尺。前建。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润鉴照映彻。祈请影见众像。善恶之相时有见者。是如来成正觉已初转法轮处也。其侧不远。是阿若憍陈如等。见舍苦行。遂不侍卫。来至于此。而自习定。其傍。是五百独觉同入涅盘处又三。过去三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
三佛经行侧有。是梅呾丽耶(唐言慈即姓也。旧曰弥勒讹略也)受成佛记处。昔者如来在王舍城鹫峰山告诸。当来之世。此赡部洲土地平正。人寿八万岁。有子者。身真金色光明。当舍家成正觉。广为众生。其济度者皆我遗法植福众生也。其于深敬一心。在家出家持戒犯戒。皆蒙化导证果解脱。之中。度我遗法之徒。然后乃化同缘善友。是时慈氏闻佛此说。从坐起白佛言。愿我作彼世尊。如来告曰。如汝所言当证此果。如上所说皆汝教化之仪也。
慈氏受记西有。是释迦菩萨受记之处。中人寿二万岁。迦叶波佛出现于世。转妙法轮。开化含识。授护明记曰。是于当来世众生寿命百岁之时。当得成佛号。
释迦受记南不远。有过去四佛经行遗迹。长五十余步。高可七尺。以青石积成上。作如来经行之像。像形杰异威严肃然肉髻之上特出须发。无隐神鉴有征。于其垣内。圣迹寔多。诸精舍数百余所。略举二三难用详述。
伽蓝垣西有一。周二百余步。如来尝中。次西大池。周一百八十步。如来尝中涤器。次北有池。周百五十步。如来尝中浣衣。凡此三池并有龙止。其水既深其味又甘。澄净皎洁常无增减。有人慢心濯此池者。金毘罗兽多为之害。若深恭敬汲用无惧。浣衣池侧大方石上有如来袈裟之迹。其文明彻焕如。诸净信者每来供养。外道凶人轻蹈此石。池中龙王便兴风雨。
池侧不远有。是如来修行时为六牙象王。猎人利其牙也。诈服袈裟弯弧伺捕。象王为敬袈裟。遂捩牙而授焉。
捩牙侧不远有窣堵波。是如来修菩萨行时。愍世无礼示为鸟身。与彼猕猴白象于此相问。谁先见是尼拘律树。各言事迹。遂编长幼。化渐远近。人知上下。
道俗归依。其侧不远大林中有。是如来昔与提婆达多俱为鹿王断事之处。昔于此处大林之中有两群鹿。各五百余。时此国王畋游原泽。菩萨鹿王前请王曰。大王校猎中原纵燎飞矢。凡我徒属命尽兹晨。不日腐臭无所充膳。愿欲次差日输一鹿。王有之膳。我延旦夕之命。其言回驾而返两群之鹿更次输命。提婆群中有怀孕鹿。次当就死。白其王曰。身虽应死子未次也。鹿王怒曰。谁不宝命。雌鹿叹曰。吾王不仁死无日矣。乃告急鹿王。鹿王曰。悲哉慈母之心。恩及未形之子。吾今代汝。遂至王门。道路之人传声唱曰。彼大鹿王今来入邑。都人士庶莫不驰观。王之闻也以为不诚。门者白王王乃信然。曰鹿王何遽来耶。鹿曰。有雌鹿当死。胎子未产。心不能忍。敢以身代。王闻叹曰。我人身鹿也。尔鹿身人也。于是悉放诸鹿不复输命。即以其林为诸鹿薮。因而谓之施鹿林焉。之号自此而兴。
伽蓝西南二三里有高三百余尺。基趾广峙莹饰奇珍。上无层龛便置覆钵。虽建表柱而无。其侧有小。是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弃制迎佛处也。初萨婆曷刺他悉陀(唐言。旧曰讹略也)太子逾城之后。栖山隐谷忘身殉法。乃命家族三人舅氏二人曰。我子舍家修学。孤泽独处林薮。故命随知所止。内则叔父伯舅。外则既君且臣。凡厥动静宜知进止。五人衔命相望营卫。凡即勤求欲期出离。每相谓曰。夫修道者。苦证耶。乐证耶。二人曰。安乐为道。三人曰。勤苦为道。二三交争未有以明。于是太子思惟至理。为伏。节麻米以支身。彼二人者见而言曰。太子所行非真实法。夫道也者乐以证之。今乃勤苦非吾徒也。舍而远遁思惟。太子未证菩提。欲验苦行非真。受而证果。斯三人者闻而叹曰。功垂成矣。今其退矣。一日捐功。于是相从求访二人既相见已匡坐高论。更相议曰。昔见太子。出就荒谷。去珍服披鹿皮。精勤励志贞节苦心。求深。期无上果。今乃受牧女败道亏志。吾知之矣也。彼二人曰。君何见之晚欤。此猖蹶人耳。夫处乎深宫安乎尊胜。不能静志远迹山林。弃转轮。为鄙贱人行。何可念哉言增耳。浴尼连河。坐菩提树成等正觉。号天人师寂然。惟察应度曰。彼郁头蓝子者。证非想定堪受。空中诸天。寻声报曰郁头蓝子命终已来经今七日。如来叹惜如何不遇。垂闻妙法遽从变化。重更观察营求世界。有阿蓝迦蓝得无所有处定可授至理诸天又曰。终已五日。如来再叹。愍其。又更谛观谁应受教。唯施鹿林中有五人者可先诱导。如来尔时起菩提树趣园。威仪寂静神光晃曜。毫含玉彩身真金色。安详前进。导彼五人。斯五人遥见如来。互相谓曰。彼来者。是岁月圣果不证。心期已寻吾徒。宜各默然勿起迎礼。如来渐近威神。五人忘制拜迎问讯。侍从如仪。如来渐诱示之妙理。两安居毕方获。
施鹿林东行二三里至。傍有涸池。周八十余步。一名救命。又谓烈士闻诸先志曰。数百年前一。于此池侧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能使瓦砾为宝人畜易形。但未能驭风云陪仙驾。阅图考古更求仙术。其方曰夫神仙者长生之术也。将欲求学先定其志筑建坛场周一丈余。命一烈士信勇昭著。执立坛隅。屏息绝言自昏达旦。求仙者中坛而坐手按口诵神咒。登仙。所执铦刀变为宝剑。凌虚履空王诸仙侣。执剑指麾所欲皆从。无衰无老不病不死。是人既得仙访烈士。营求未谐心愿。后于城中遇见一人。悲号逐路。睹其相。心甚。即而慰问何至怨伤。曰我以佣力自济。其主见知特深信用。期满五岁当酬重赏。于是忍勤苦忘艰辛。五年将周一旦违失。既蒙笞辱又无所得。以此为心悲悼谁恤。命与同游来至。以术力故化具肴馔。已而令入池浴服以新衣。又以五百金钱遗之曰。尽当来求幸无外也。自时厥后数加重赂。潜行阴德感激其心。烈士屡求效命以报知己。隐士曰。我求烈士。弥历岁时。幸而会遇。奇貌应图非有他故愿。一夕不声耳。烈士曰。死尚不辞。岂徒屏息。于是设坛场受仙法。依方行事坐持日曛曛。暮之后各司其务。诵神咒烈士按铦刀。殆将晓矣忽发声叫。是时空中火下烟焰云蒸。疾引此人入池避难。已而问曰。诫子无声何以惊叫。烈士曰。受命后至夜分。惛然苦梦变异更起。见昔事主躬来慰谢。感荷厚恩忍不报语。彼人震怒遂见杀害。受顾尸叹惜。犹愿历世不言以报厚德。遂见托生南印度大家。乃至受胎出胎。备经苦厄。荷恩荷德。尝不出声。洎乎受业冠婚丧亲生子。每念前恩忍而不语。咸见怪异。年过六十有五。我妻谓曰。汝可言矣。若不语者当杀汝子。我时惟念已隔生世自顾衰老。唯此稚子。因止其妻令无杀害。遂发此声耳。隐士曰。我之过也。此魔娆耳。烈士感恩。悲事不成愤恚而死。免火灾难。故曰救命感恩而死。又谓烈士池。
烈士池西有三兽窣堵波。是如来修行时烧身之处。劫初时于此林野兔猿异类相悦。时天帝释欲验修行者。降灵应化为一老夫。谓三兽曰。二三子善安隐乎。无惊惧耶。曰涉丰草游茂林。异类同欢既安且乐。老夫曰。闻二三子情厚意密。忘其故此远寻。今正饥乏何以馈食。曰幸少留此我躬驰访。于是同心虚己营求。狐沿水滨衔一鲜鲤。猿于采异华果。俱来至止同进老夫。唯免空还左右。老夫谓曰。以吾观之未和。猿狐同志各能役心。唯兔空返独无相馈。以此言之诚可知也。兔闻讥议谓狐猿曰。多聚樵苏方有所作。狐猿竞驰衔草。曳木。既已蕴崇猛焰将炽。兔曰。仁者。卑劣所求难遂。敢以充此一餮。辞毕入火寻即致死。是时老夫复帝释身。除烬收骸伤叹良久。谓狐猿曰。。吾感其心不泯其迹。寄之月轮传乎后世。故彼咸言。月中之兔自斯而有。后人于此建。从此顺殑伽河流。东行三百余里至战主国(中印度境)。
迦尸国八种粥
佛在迦尸国竹园中。与诸比丘一处安居。尔时诸作种种。
持诣竹园。以施佛僧。故有八种之名。(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者。清净自居也。)一酥粥者。谓以牛马等酥和于。煮为粥也。二油粥油粥者。谓以荏酥麻等油和于。煮为粥也。三胡麻粥者。谓取胡麻子和于。煮为粥为也。四乳粥者。谓以牛马等乳和于。煮为粥也。五小豆粥者。谓以绿豆赤喜等和于。煮为粥也。六摩沙豆粥摩沙豆。疑即大豆也。盖梵语摩诃。华言大。今云摩沙者。乃梵音远近不同也。谓以此豆和于。煮为粥也。七麻子粥者。谓以黄麻子和于米粟。煮为粥也。八薄粥薄粥者。或用米或用粟。煮为稀粥也。
迦尸国印度教圣城
,又称为迦尸,意思是“”,所谓光明,指的是这里聚集着无数的宗教导师,教导修行的。在印度人眼里,这座古城拥有三重圣性——、湿婆和修行智慧的光明。她因死亡而享有盛名,在这里,死亡的意义,就是解脱。人们来到这里,不是求生,而是求死。是一个中世纪城市,名叫瓦那纳西,而在1957年以前,则叫。
相传为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于6000年前所建,因为印度在某种意义上,是个只有神话传说而没有历史记载的国家,所以贝拿勒斯就被印度人视为中国人的“”般的,并引以为自豪的历史圣城。
印度教徒人生有四大乐趣:住、结交圣人、饮、敬湿婆神。四大乐事有三件都在瓦那纳西能实现,所以虔诚的印度教徒,认为人的一生至少要到一次。假如有生之年不能到达,那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死也要死在。在这里,人们对待死亡,是一派从容,没有悲人的怯恸。
瓦那纳西人
这座奇幻的城市犹如印度人心灵的,渴切地希望能死于这座中,并在之河边火化,搭上解脱的升天马车,直接奔向极乐天堂。除了对死者的救赎,恒河还能净化生者的灵魂。人们认为只要一滴恒河水,就能洗净人性中最深重的,使人的灵魂洁净如新。
在二千五百年前,同样是,这里是悟道后第一个到的地方,所以在这个城市的城北,有一处清静地——。
在,除了能短暂的享受绿荫清凉之外,在这里也最能看到东亚的地方,因为来这里参观的多是、的游人,此外还有很多云游到这里的。即便是在这里摆地摊的小贩,一听说是中国人,也滔滔不绝。这是又一迷人之处,在同一个城市下,能孕育着两种伟大的,且能双行并驾,各显彰华。
.详细.[引用日期]
.资料.[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本月排行TOP10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有虞”的追溯与演绎——“活”了哪些古化石
“有虞”的追溯与演绎——“活”了哪些古化石 “洪洞县‘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活动’是上古五千多年前的活化石。”这一说法早已为不少人们所传诵.那么,它“活”些什么古化石呢?一
话说“有虞氏”上古“有虞氏”在今洪洞县一带,是个新理念。对每一个新理念,都需要耐心地解释。古人多将尧与舜联为一起。《孟子》一书中有“尧舜之性”、“尧舜之知”、“尧舜之泽”和“尧舜之仁”等辞句,尤其是“尧舜之道”,不完全统计有五处之多。《论语》里也多把尧与舜并论。当代学者郑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民先生,于十多年前就指出:“尧舜之邦是当年万邦之中的重要之邦”,“是当时最强大的邦国。”“尧舜之邦”在何处?洪洞县东北隅的霍太山老爷顶上,原初矗立一通古碑,被人击破后,残存的一节镶嵌在今微波站的台阶间,其上就有“尧舜之邦”四字。当年这一带民众多以“尧舜之邦”傲称自己的家乡。古今中外单独而立的政权为“国”,由多个“国”联为一体者方能名为“邦”;当年的苏联、南斯拉夫等都是“邦”,如今的俄罗斯仍称“联邦”;“邦”内各加盟国之间政治地位平等。所谓“尧舜之邦”者,就是“陶唐”和“有虞”两国的联合体,统一于新的名称以面世。典籍多以“帝舜有虞氏,名重华,姓姚”来介绍虞舜其人。在古代,姓者女所生也,是由同一位老祖母衍生而来血统性质的概念,其具有条线性的特点;而氏则是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里的人们,不一定属于同一个血统,他们以某种特性或物象为统一的象征,带有块片性的色彩。典籍里的有熊、有娀、有扈、有易、有苗、有穷等名词里,“有”是语气词;熊、苗、扈、易等为实质性的名词,代表着某个氏族群体。“有虞氏”就是以“虞”为其内涵与图腾的氏族、方国或部落群体名号,存在于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上古时代。二
“虞”风浓郁的群体文字学告诉我们,该“虞”字以“虍”为部首,是以虎为象征的所有猛兽的象形;“口”表示某个氏族、方国或部落等群体的象形;“矢”是一个歪偏着头元,肩扛着猎获物者的表义。该字整体为形声兼表义型,代表从事狩猎猛兽的猎手及其群体。原中国古神话学会主席袁珂先生指出,所谓“虞”者,本非地名,而是勇敢的狩猎者及其集团,由于该集团的搬迁发展才留迹有一些名“虞”或“有虞”的地名。他特别指出:《易·屯·六三》“即鹿无虞、唯入于林中”九字,就说明他们平时多猎取鹿类动物,食其肉而衣其皮;“无虞”二字中的“虞”字,就是他们的代称。清代学者惠士奇先生介绍“五虞”时写道:“一鼓走疑,二备从事,三佐军举旗,四采虞人谋,五后动捻之”,将虞猎的程序作以详尽地描述。虞氏族诞生于上古仰韶文化时期。“舜”是英俊、矫健而秀丽美男子的荣称,“虞”的这种内涵,体现在虞舜此人身上:1、他是有虞氏族的成员;2、他是一位俊美的优秀猎手;3、他曾经是山泽鸟兽的管理者;4、他是有虞氏的英明领袖。正由于此,典籍里多将帝舜与“有虞氏”二者,互通互代。“虞”氏群体,是猎虎精神浓郁的人们,凡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有条件被该群体所接纳。虎气是他们共有的本色。三
“虎”气十足之地“虎”气也被称作虎文化。虎文化是洪洞县里历史悠久的第一大特色。西距洪洞县城不足三十里的刘家垣镇东义村,地处半山区;村东南外方不远处有一“野野沟”,沟的南垅底腰部曾出土过大量鹿骨化石,如若再刨挖,肯定还会出土更多。这是上古时期有虞氏族于此地生活过的实物证据。 虎峪村在县西南方向的万安镇历山一带,本世纪初专家们考查时,曾出土过残存的鹿骨质针;说明这一带有过鹿群存在,也是有虞氏生活实践过之地。刘家垣镇西南山区以“虎”命名的“虎峪村”,分析当年猛虎群聚,为有虞氏英雄们的用武之地。在刘家垣镇管内一些村庄的古地名如“三虎梁”、“虎林山”等者,至今还有不少如旧。这一带也是当年有虞氏的集中活跃区。 “虞”字还有“义虎”的含义。赵城,洪洞县的第一大镇。当年该镇东门外有一“义虎祠”,清初学者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里,有一篇为《赵城虎》的文章,川剧曾以《一只鞋》为名演绎过此节故事。《赵城虎》是宣扬洪洞人性格的寓言故事,其中的那位老妪,传说就是今赵城镇南街村高氏家族的祖上前辈。那座宅院至今仍名为“老虎院”,基本上仍原体原貌。洪洞县民众对“义虎精神”印象深刻 ,人们起名为虎子,大虎、元虎、二虎、三虎、金虎、玉虎、全虎、兰虎、龙虎、伯虎、小虎、天虎、狗虎、百虎、虎娥、虎珍、虎英、虎香、虎女等者甚多,几乎每个村里都有好几位,历史上长期的有“虎气十足之地”的赞语。该县民众向来以团结、勇敢、彪悍、善战、矫健而称著于周边各地,为人所敬佩。此乃有虞精神、义虎精神和猎虎精神的延续与发扬。已有五千多年的雄厚功底。四
瓦棺的说明上古时期各个氏族,几乎都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帝王世纪·集校》云:“舜崩于鸣条,年百岁。殡以瓦棺,葬苍梧九疑之阳。”《礼记·檀弓上》亦云:“有虞氏瓦棺”,还说:“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由此看来,以瓦棺而殡葬,是当年有虞氏族的一大特殊习俗 ;哪里能出土瓦棺者,哪里才有可能是曾经的有虞氏之地。瓦棺就是烧制而成的陶棺,这类文物,截止目前,考古出土者甚少。据洪洞县刘家垣镇《东义村志·第六章·陶器》介绍,西义村的张三元先生,于2001年春期动土劳动中,挖出一座古墓,出土一副陶棺,五个陶罐,均为红色。经专家鉴定为西汉时期制作。距今两千多年。该陶棺前设双开门,房檐式样的棺顶上沿有雕饰,下有花式底座;高70厘米,宽50厘米,重60公斤;品样完好,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样在全国范围内都相当稀缺之物,而于此地能够整套的出土者,必然会有其独特存在的理由为其前提条件。它说明:1、这一带的古人们,历史上以悠久的瓦棺殡葬,为其固有习俗;2、这一带古来陶业兴隆,手艺上乘;3、这里的瓦棺设计考究,工艺精美,制作具有专业性、传统性;4、这类陶棺以前可能已有过出土,只不过由于历史条件所限,而末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后还会可能再有所出土;5、张三元先生能够在发现之后精心保护和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是关爱有虞文化的突出表现和自觉行为。该瓦棺及其附属品的完好出土,其本身就是一份无字的说明书,它告诉社会和广大民众说,洪洞县一带,曾经就是上古有虞氏国土的中心区域。五
专家们的证言 石锤因为“有虞氏”是虞舜的又一个代称,故帝舜一生的足迹身影,与“有虞氏”的地理位置之间,二者存在有连带关系;因此,欲知“有虞氏”的所在处,必先追寻帝舜的主要生活经历。典籍中所载,舜在被帝尧结识之前的多个从事行当里,以在一处名为“历山”的地方“农耕”者最为称著,就是说,那座被舜所耕作过的古历山周围者,必 当是“有虞氏”的国土所在之地的核心之域。 但是,当初舜耕历山的时候,并非以牛为其犁的牵引动力,更不是驾驶着拖拉机。郭沫若先生指出,商代似乎始有牛耕作的迹象,但难以肯定。范文澜先生则明文写道:历史上,中国自春秋时期始,才有可能萌生牛耕之事,但极少使用。直到西汉时期,“赵过改善田法,创制耦耕,推广牛耕;法用二牛挽二犁,二人各扶一犁,一人牵引二牛;共二牛三人。”就是说,截至尧舜时代三千多年以后的汉代,那牛耕之法依然如此的繁冗、笨重、劳累而低效;以往社会上流传的舜驾二牛耕于历山之说,虽然听起来十分有趣,但与历史事实相悖。而某些地方以石质的山沟当作舜昔年耕凿而成的犁沟向人们介绍,更属荒诞而可笑。旧时的马骀等著名画师画舜驾大象耕于历山者,也只是一种设想而已。须知,当耕具只能是石、木、骨、竹、陶等为质的情况下,有虞氏的国度里,只能是以手抓工具的劈砍来耕松土壤,驾牛拉犁翻地者,当视为不可能。唯物史观还告诉我们,在当年的尧舜时代里,由于生产工具的局限,那些被人耕作的土地者,必须限制于略微干燥而松软的土质才有其可能;因此,目前全国范围内虽有二十多个标榜他们那里是帝舜当年所耕作过的历山之处者,但由于那些地方当年的雨量过多,土质也过于坚硬,而被权威学者们所否定或质疑;至于某个山地的那条石头长沟,更纯属借景推原的伎俩,连他们自己也不敢信以为真的。洪洞县万安镇域内的“历山”者,其条件如何呢?原山西师大地理系教授马志正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员李健民先生,于2008年率领有关人员,先后进驻该历山一带实地考察,随后撰文指出:1、有虞氏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龙山文化晚期,是以木、石为工具的时代,耕作的土地当以软松质者为宜。依《尚书·禹贡》、《史记·五帝本纪》和《管子·地质篇》等典籍所载,当年的九洲域内,唯以今山西省为主体的冀洲者,最适合这种时代框架局限下的农耕。2、当年冀洲中心区的临汾盆地,年雨量为42.3毫米,蒸发量毫米,植物生长期间降雨量占84.5%;无霜期较长,土质干燥,呈疏软状态。其昔时农耕条件优越于今山西全省各地,也优越于当时的全国各地。3、洪洞县内的历山一带背风向阳,地势高亢,依山傍水,土壤颗粒性强,极宜于龙山文化时期木、石工具从事的农耕。4、当地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刀、石斧、石锤、石凿等从事农耕的石器,是尧舜时期先民们耕作用过的遗物,是当年的耕具。5、这一带出土了密集的白灰皮居住面窑洞式房址多处,部分的还存在有打破关系、第二次加工利用过的痕迹;在约两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暴露出梯田断面文化层堆积厚达1.7米,是典型的陶寺类型文化的遗存。对此处的这座“历山”为当年虞舜所从事耕作过的历山者,李健民先生给予了充分地肯定;马志正教授并为之作结论说:“舜曾寓居洪洞历山,当无疑。”这也在说明,这一带本就属于“有虞氏”的区域之地,真正的舜耕的历山之地。因此也是有虞氏遗风的丰硕之地;在这一带滋生出纪念尧、舜及其二妃“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活动的习俗,也是历史的必然。六
由唐都到妫汭洪洞县的“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的走亲活动是怎么回事?它起源于何时、何地与何由?这就需要从当初陶唐和有虞两大氏族的合二而一如何形成,其过程是什么而谈起。由于是直接地联合,其首要的条件是它们二者必须是在地理位置上紧挨着。在这一前提条件的规定下,就为锁定“有虞”地位,带来另一条极为方便的条件,就是说,如果陶唐国的位置能够被确定的话,实际也为确定有虞氏的法定合理位置,间接地开了方便之门;这也同时在说明,对那些本身与陶唐国距离极远的自称为“有虞氏”原初之地者,断不可轻信。日,《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和《临汾日报》等三级权威媒体同日发表文章,宣布了关于“尧都”的最新消息;其中《临汾日报》登载的赵玉峰先生的撰文:《专家关于尧都之共识,尧的都城在陶寺》。这就把古陶唐氏部落的政治中心之地,牢牢地锁定在今临汾市的襄汾县境内。与此同时,也是对我们把有虞氏的所在地就是与之很近的今洪洞县域内的考证,间接地给予了认可。当初两国相联合的进程,史籍里本存有甚明确地记载。《尚书·尧典》载,执政七十年之久的帝尧,以年事已高为由,在其都城官邸,向“内阁”臣下们提出释任的愿望,希望推举接班人选;臣下们推荐说:“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这段文字,把帝尧在其唐都、即今襄汾县陶寺,与臣下们协商研究,由四岳推荐了不在其国土以内,而在“下”的虞舜;当帝尧认可以后,又决定以自己的两个女儿与虞舜联姻为纽带的商议过程,业已写清。这在当代人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而在五千多年以前,却是正常而高雅之举,显示出昔时仍有强烈的母系氏族特点的社会实际;特别是在婚姻方面以妇女为主导的特点,完好地再现于今人面前,从而使当代人大吃一惊,难以理解。接着又写道:尧“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舜。帝曰:‘钦哉’。”这一小段,又把帝尧先将女儿们安置在一处名叫“妫汭”的区域内,而后才将虞舜从另外一个地方娶过来与其二女于此成婚的过程,也交待得清楚;这更使当代人越发的头晕目眩,结舌称奇。这种婚姻模式,如今在南美洲、非洲等地仍存在;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兄弟民族中,依旧流行。从这部分文章里,人们可以体会到:“妫汭”与尧都襄汾县陶寺相距也并不太近或过远;同时,也把当时的虞舜并不在该“妫汭”区的情况,跃然于纸上。“妫汭”的位置经考证,当是今洪洞县万安镇万安村西北郊,距唐尧之都大约数十里。这一部分文句,写了两大氏族联盟的第一步、第二步和第四步;其中还有第三步“帝尧历山访贤”以结识虞舜。其事固然末写明,而考之却的确存在。七
历山访贤实际事帝尧二女的名讳,《尚书》和《史记》里均无揭示;最早出现于汉初淮南王刘向主编的《列女传·有虞二妃》:“有虞二妃,帝尧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即是。其实,在“厘降二女于妫汭”和将二女“嫔于虞舜”二事之间,实际生活里还存在另一段历史轶事,史籍采用了省略潜存的艺术手法,这就是在唐、虞二国联体大业中的关键一环的唐尧走上历山,结识正在耕作的虞舜。前文已经写明:1、历史上确有舜耕于洪洞县万安镇历山的事实存在;2、对此节轶事的某此情节,以往的某些介绍加入有附会的成份,而略有失真之处。但是,《孟子·告子下》有“舜发于畎亩之中,付说举于版筑之间”的记载;《孟子·万章下》还有关于尧“养舜于畎亩之中,而后加上位”的介绍。所有这些,都会使人联想到尧“历山访贤”的壮举;而且一些古画里也多有关于这节事的艺术再现。可见这节趣闻佳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自然的。“唐尧访贤上历山,虞舜妫汭结良缘”的风流喜事,是整个故事的高潮。籍载,虞舜被请走下历山、在妫汭区域接受帝尧安排的考验与锻炼;三年后,帝尧认为条件成熟,正式实施了中华史里最著名的禅让仪式。《尚书·舜典》就此写道:“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年,汝陟帝位’”,又说:“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这里写了陶唐与有虞结盟联并的第五步,尧舜禅让圆满成功,“尧舜之邦”、扩大了的“虞代中国”,宣告诞生。所谓禅让,就是在不同氏族或国家之间关于领导权的交替。就陶寺文化遗址出土的八座王级大墓一事,专家评论说,它们是八代不同辈份顺序陶唐领袖之墓;但他们中前后二人之间,都不是父子血缘关系,而是该氏族内部男性军事统帅的辈份排列,由于没有跨越该氏族本土范围,故虽非血统父子,也不能以禅让论。而尧与舜之间的传与承,既非同一血缘,又打破了原氏族界限,是两大不同群体之间的政权交接,所以也是一种突破传统的改革开放之举,并非易事,阻力肯定会很多,但终于取得成功,其历史意义和政治影响,非比一般,在全世界也很珍贵。这一伟大的历史过程,可以用五个具有代表象征意义的地址名称作表述:唐都襄汾县陶寺——有虞洪洞县妫汭区——有虞洪洞县历山——有虞洪洞县妫汭区——霍太山老爷顶颛顼文祖之庙。这一伟大的历史性的结盟,恰是中华民族形成并强盛的起始点。八
突出母系长期延续于今洪洞县“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活动,正是昔年有虞氏民众对这节历史往事的追念。“三月三”的起始点,是该县甘亭镇羊獬村的“尧庙”。该庙大门顶端的横额为“唐尧故园”。“园”即家乡之义;“故园”就是原曾的家乡处。毛泽东主席“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的诗句,言明今湖南省湘潭县是他本人的家乡。在当今洪洞县广大人民的心目中,此“唐尧故园”即帝尧的私宅或行宫,尧晚年谢政后就移居于此;洪洞人民认为,这里也是“有虞氏”所辖区域,当初起名为“唐尧故园”而不是“唐尧故都”者,是很有分寸的,应唐尧“家居”并非官邸而称之。这种认知与信史相符合。洪洞人民历来以每年阴历四月二十八日为帝尧寿诞之日,多年来于该天在“唐尧故园”处隆重集会行祝寿祭祀。日,星期一,即阴历四月二十八,由多级权威机构联合,在今尧都区新建成的“尧宫”,举办了首届祭尧祝寿旅游节庆典;从而可知,洪洞人民多年以来坚持的这项追念活动,已被各级有关领导单位所承认与校仿;洪洞县羊獬村“唐尧故园”与此遥相呼应,其历史地位地位和文化意义,更加科学与巩固。该“园”布局特殊。由大门向前为一自南向北的宽道,其腰部东墙适当处,有一向西开设的另一座大门,门首横额“圣德门”三个大字。由此进入园区。园内由北而南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尧王寝宫”、“尧王大殿”、“献殿”、园场、戏台;园场的正西侧为“圣德门”,与正东侧的“姑姑庙”正面相望,这与万安村“娘娘庙”主殿门外“德配重华”的大横匾,如出一辙。“姑姑庙”侧有一“子孙娘娘殿”;“尧王寝宫”东侧有一小殿,供奉着帝尧的第三个女儿及其二位侍女。这是原初的设施,以后还有增续。这些殿堂里的神灵,母性占居主导地位,再现了尧舜时代仍有许多母系氏族社会的特色背景。特征突出,中华一绝,是洪洞大地文化底蕴的展示。已故的历史学家剪伯赞先生,于日撰写的《论中国的母系氏族社会》里写道: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不是单纯的氏族变种,而是上古氏族组织发展中的两个互相续继的阶段,在最初的农业中,“也规制着母系氏族的发生”。说明农耕初期的虞舜阶段,仍会残留母系氏族制度与习俗的自然性和可靠性。剪先生还指出,并不是尧子丹朱和舜子商均们都因为不肖才不以帝统传承,“而是尧、舜的儿子们,依母系氏族社会的婚姻体制,必须出嫁于他族。”他又说,帝舜幼年时期从其母亲握登而姓姚,三十岁后嫁给了娥皇、女英,故其后人又有为姓“妫”者。他还引《潜夫论》所记载指出:帝舜的后人里,胡、陈、袁、咸、尚、庆、夏、宗、来等十二氏者,“皆为妫姓也”,就是说帝舜血缘子孙们依旧随同母系为姓的。可见当年母系氏族社会习俗的一斑。由此还可以联想到,典籍里帝尧将其“九子”,也随二女一同派往“妫汭”,对虞舜实施“以观其外”者,实际上是将“九子”嫁到有虞氏族内又一种书面文字的表达。昔时的婚姻、家庭中以女子为中心,相当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指出的第五类与第六类婚姻模式的过渡阶段,虞舜当年应邀从历山上走下来,赴往妫汭区跟帝尧二女成婚,符合当年社会习俗的礼仪。如果是相反者,反倒是违背常识的行为,社会不能允许。是舜下妫汭嫁于二女,而不是二女上山嫁给虞舜。突出母系,是当年有虞氏的社会实际,也是当今洪洞县“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活动的第一特色。这种特色的存在和延续,正好是历史悠久的解说辞,也是中华一绝。九
哪些化石变活了?常听人说,洪洞县“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活动,是上古五千多年前的历史活化石。此话言之有理。就总体宏观而言,它们是早已于社会现实生活中消失而成为历史、有虞氏时代部分情景的演绎。是原初有虞地理位置的活化石。1、五千多年前的中华大地上,包括有虞、陶唐二氏在内,仍盛行许多母系氏族社会的习俗。请看洪洞“三月三”迎亲活动起点羊獬村“尧庙”内部设施的格局,再看自始至终的游神情节,再看万安村“娘娘庙”主殿内外的布局。所有这些,有哪一点不是以母系为主的呢?它是上古五千多年前有虞氏族社会大体民情的活化石。2、上古时代中华大地万国林立,情景如何?请看“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活动所演绎的结盟者。陶唐国的中心在今襄汾县境内,而有虞国的中心在今洪洞县境内,两大方国如此接近,体现了当年多国丛存的旧貌。是上古五千多年以前万国共存的典型活化石。3、帝尧先将其二女“厘降于妫汭”,再亲赴历山访贤而满意,复将姚重华本人从历山上接下来跟二女完婚。它们是上古五千多年以前,有虞、陶唐婚嫁习俗的活化石。4、认真负责地结识良友佳偶以至移交领导权;以个人行为做外壳,而以行施大公无私的联盟为内核,是上古五千多年以前陶唐、有虞之间政权禅让的活化石。5、以联姻为纽带,以方国间的政治联盟为目的,从而使国土扩大,国力强盛,人民安康。它是上古五千多年以前尧舜所倡导的联合、团结、壮大,从而形成中华大一统的活化石。6、帝尧时期的神话传说性质尚较浓厚,其夫人是位鹿仙女,他们的婚姻故事里有不少神龙鬼怪成分;虞舜与其二妃的联姻,自始至终全系人事交往。“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活动,是“虞代”由神话传说时代,转入信史文明时代演化的活化石。7、“三月三”源自于中国传统的上巳寒食节。古时中国妇女,多于此日妆扮整齐而悠闲。历代文人多对此有所描绘。宋代的仲殊先生在《诉衷情·寒食》中写道:“涌金门外小瀛洲,寒食更风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晴日暖,淡烟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把昔时这一并未冠名的“中国妇女节”,介绍详尽。这个“妇女节”曾在中国广为盛行千百年,如今多被遗忘。唯洪洞县民众以“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为形式,使这块化石仍旺盛地活着。8、综合而言,它是上古五千多年以前,在虞舜姚重华的英明领导下,中华大地由分散而步入聚合、形成原初中华民族的雏型,诞生原初“中华”的活化石。上下五十年。以当代的人与物,再现五千多年以前情与事,把死化石,点活了。十
历史新的纪元“有虞氏”时代,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时代。“三月三”的走亲活动,演绎的就是“尧天舜日”的形成、“虞代”新的开端。成语“尧天舜日”也称作“尧天舜年”。典籍里虽然多将尧舜相题并论,但论说虞舜的内容,还是要比唐尧者更多些。《尚书》论述帝尧者仅《尧典》一篇,且文字不长。而专门论说虞舜者有长篇幅的《舜典》;此外,还有涉及有关帝舜内容者有《大禹谟》、《皋陶谟》、《益稷》和《禹贡》等,内容丰富得多。由中华书局于1987年12月第10次出版的《史记·五帝本纪》里,从14页至23页计9页,是有关帝尧的内容,从240页至259页计19页,则是介绍虞舜的内容。不完全统计,《四书》里对尧与舜同时并论者约17处,单独论说帝尧者有3处,而单独赞评虞舜者,就有27处之多。由袁珂先生编注,于1979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古神话选释》里,专门介绍帝尧的有两节,计3页;其第三节实际内容是间接地赞美虞舜,计3页。而专门介绍虞舜者计六节,共20页;再加上述“尧”的第三节的3页,计23页,是介绍唐尧的八倍。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帝舜在中华古代史里的印象,要比唐尧更为强烈。李学勤先生将唐与虞归并为统一的“虞”代,寓意深刻。这一代人伟大的历史功绩,很显著的是:1、“中国”这个概念,始则仅限于陶唐国都襄汾县陶寺及其周边,由于尧舜联姻的成功,遂扩大到今临汾市全境,顾炎武先生曾经指出即“晋绛吉隰”之间。以此为基点,发展到虞舜当政的后期,进而延伸成为南抚交趾、北发,北抵山戎、发、息慎;东起长、鸟夷,西至戎、折枝、渠廋、氐、羌,基本上相当于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版图,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2、籍载,虞舜从受禅称天子之日起:(1)拜禹为司空、弃为后稷、契为司徒、皋陶为大理、垂为工师、伯益为虞、伯夷为秩序、夔为典乐、龙为纳言;设置了九大中央部寺级职能权力机构,选任了“部长”。(2)划分了十二个州为第二级行政区域与管理机构,任命了各州的“行政长官”。(3)隆重启用了“尧未能用”的“八恺”为八方后土,“八元”为“布五教”的人师,以加强社会治安和教育事业。(4)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赋税制度,组建了军队,以武力加财力巩固政权。(5)对浑沌、穷奇等不起好作用豪族势力,实施强行搬迁;对不听从中央统一布署、给事业造成巨大损失的伯鲧,处以殛刑,显示出国家政治就是暴力的文明本色。所有这些措施,使上古中华史结束了部邦社会,开创了国家政治社会的新纪元。3、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农业立国的新纪元。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原始农业的发生,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在帝舜之前的中国史里,曾有伏羲役牛、炎帝牛耕的传说,几乎都落套于抽象,实际上难有此种可能。而虞舜耕于历山之事者,史籍记载甚多。在中国,真正的农业生产当从“虞代”开始,以后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虞舜耕作历山已为共识;万安村旁的妫汭区足有万亩良田,那里的地垅断面处残存的上古遗存甚多,田建文先生曾率领考古队来此附近挖掘,证明是陶寺类型文物。这里也是原始农业的发祥地之一。4、开创了由母权制社会向父权制社会进化的新纪元。随着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虞代”开始,男士在生产劳动中的主导作用也在逐渐加强,其社会作用和在家庭婚姻中的地位也渐次升高。从虞舜当政之后,文籍里子女随从其父的记载明显增多,《山海经》等书介绍:“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而生夏禹;《淮南子》也介绍了“石破北方而启生”,禹子启生而从父并不知其母;古本《竹书纪年》也记载了禹传位其子启的往事。所有这些,都是社会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要进程。5、开辟了贯通九州的水陆交通网,为促进交流、巩固统一而长治久安,开启了新纪元。据《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所载,当年在虞舜的统一领导下,大禹直接以司空的身份,指挥全国各族治水大军,凿通江、河、淮、济“四渎”为纲的流水渠道,联通了它们各自周围的其它小水流,形成了以虞舜都城为中心的水陆运输交通网络,从而使华夏九州第一次呈现为大一统的大好局势。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新起点,而这些新起点里,显示了帝舜本人领导有方、安排合理、用人得当、进退有致的智慧与气魄。这一切都始自于当年的那场结盟、联姻与禅让。十一
民心自有丰碑矗因果关系是中外哲学中的一大原理。帝舜的这些成就,在中华民族史里留有深刻地印象,特别在他的故国“有虞氏”域内,反应极为强烈,长期以来洪洞县里盛行的“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仪式,就是这种盛情的再现。“三月三”接姑姑活动,是当年有虞氏民众借用了“寒食节”的机缘开始,而后习以为俗的。汉初淮南王刘向在其主编的《别录·寒食蹋蹴》里就特别指出,寒食节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之死毫无干系。远古时代中原地区民众钻木取火,由于一年中四季气候有别,昔时的燧木每年需经四度更替而产生四次断火;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先生在《日知录·寒食禁火》中指出,古时的燧木为春榆夏枣,秋柞冬槐。届时各家提前准备好三至七天的饭菜,以备断火期间食用。断火时所食者皆现成的冷品,故一年间有四次寒食期。后来不再钻木取火了,遂改四寒食期为春期的一寒食节,以示纪念。此节也被称作“上巳节”,原初各地日期并不统一,至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时才下令统一为阴历的三月初三日,故长期以来的“三月三”节为全国各地共渡。届时,由于家家都备有现成的食物,妇女们不必忙碌于厨事而身有闲遐,多借此良机共赴其娘家探亲叙旧;后来民间又以“三月三”为王母祝寿之期,故届时各家搬请姑娘们归宁;妇女们也多盛妆艳饰,成群结队回她们各自的娘家。唐代大诗人杜甫先生的《丽人行》,起首就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之句,把当年三月初三日长安城里妇女们回娘家的盛况写活了。辛亥革命成功后的1930年,当时的国民党南京政府曾下文重申,每年阴历三月初三日为上巳寒食之节,我在童年曾有亲身经历。洪洞县羊獬、历山、万安之间的接姑姑活动,是当年全国最为精彩、隆重而典型者。尧得舜如虎添翼,舜遇尧似龙归海。洪洞县万安镇西的历山,就是他们二人最初结识的纪念地,虞舜当政后,为纪念这一神圣的会见,就在那里建造了一些纪念物,以示怀念。洪洞县“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活动,就是这种纪念的产物。它始自于五千多年以前虞舜当政之初。昔时每当“寒食节”将临之际,帝尧总要从释任以后所悠然居之的“故园”处,或亲自带人前往,或派人前往他“厘降”二女的妫汭区域,将女儿们接来“故园”“团聚”。其大致过程是:三月初一日,接亲的队伍先上历山,实施对他与虞舜二人初会的深情纪念,并与该地民众接触了解情况。次日,沿着当年他迎接虞舜下山成亲的故途,由历山下来奔向妫汭区;在这里,双方的亲戚们畅叙雅怀,留宿两宵。于三月初四日从妫汭区接了女儿们一同回“故园”处。为纪念这一节过程,如今历山和万安村的二妃殿侧,均建有一略小于主殿的屋宇,供奉着前来接女儿、平民便装的唐尧夫妇及其侍从,表示他们曾经于此住宿过。据传说,这种格局是依古复旧而来;当初先人们的考虑是多么周严。这个羊獬——历山——妫汭——羊獬的走向与驻宿,前后实践了二十八年之久,直至帝尧驾崩。阴历四月二十八日,唐尧生辰。届时,历山和妫汭两个区域的民众,前往为之祝寿。这个活动,除了不少民众和帝舜夫妇三人参与外,依照《尚书》和《史记》所载,还应该有唐尧的“九男”也一同从妫汭区前往羊獬村的“故园”才是。这个活动与“三月三”一样,也经历了前后二十八年之久,也由于唐尧的仙逝而终止。如今洪洞县所实施的“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活动,是在唐尧夫妇和虞舜夫妇都辞世以后,为怀念“尧天舜日”的美好岁月,不忘那段联姻联盟的佳话往事,人们模拟了这两节事的大体过程予以的演绎。这个由羊獬而历山而万安的线路图,象征着当初唐尧厘降二女于妫汭、唐尧历山去访贤、翁婿一同由历山赴妫汭完婚和禅让的大致过程,是当地民众自觉的追念和祭祀。因为是追忆与模拟,在某些细节处难免有所出入;但基本精神和情节都是健康向上、温文典雅、雄壮豪迈、真切感人,展现了当年有虞精神与虎风气度。是洪洞县当地有虞文化的奇葩。奉献赢得后人颂,民心自有丰碑矗。十二
让它光芒四射吧尧舜文化是洪洞县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再现历史真人实事,就是要把这种文化放置于符合古代实际的环境里去,用昔时的习俗来演绎当年的过程概况,而不能以当代人的理解、习俗等套合。我们所以每年都要举办“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的走亲活动,首先是由于这些活动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而且是历史上发生于洪洞县境内的真人真事,而这些真人真事还是确实值得纪念的真人真事;为了能够逼真,前辈们经过认真研究,才选用了如今仍在追踪的这几个过程路线,寓存有伟大而深刻的教育意义,绝非某些个人偶尔的一时随心所欲或由饥饿而致的权宜之举。近年来一些有志于继承前代人遗志的志士们,曾以各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或名称,或结伴或单独,重新走红军长征的路,八路军、新四军、决死队、东北抗日联军、游击队等的故路。所有这些活动,“走路”是形式,继承遗志,吸取营养,激励自我,发扬精神,从而更加奋发图强,才是真正的用意和目的。这些活动的性质,是洪洞县民众“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活动的延续与扩大,如出一辙,是一回事。洪洞县民众的这种追念活动的行程,已经走了几千年;今后还要走下去,而且要走得更自觉、更有意义,越走越宽越有古意,内容就越丰富多彩;越寓有原初古风,就越富有新时代精神。尧、舜及其二妃,属于全洪洞县人民,也属于全临汾市、全山西省和全国各族人民。由于他们的后裔目前已经遍及于世界各地,故也当属于五洲四海才是。所以不能长久的将“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的走亲文化局限于传说、民俗、巫事等等狭隘的小圈子以内,更不能把它的影响仅限于一个县的范围而已。要以对祖国历史文化认真负责的精神,对祖先和后人都尽心尽力的精神;要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时代精神等作思想武装,把数千年以来洪洞县、临汾市内特有的有虞文化,向全国播送,向全世界释放;要以具有洪洞特色的虞舜文化为动力,不断地挖掘开拓出更多古色古香的泥土文化。从而让全中国各族同胞,全世界各国人民,真正认识到历史上的“有虞氏”,真正认识历史上的虞舜、娥皇、女英所代表的“虞代”和虞文化;重新认识尧舜之德、尧舜之邦,重新认识洪洞、万安、羊獬、妫汭和历山。从而使这项纪念活动造福于新时代,造福于全国、全人类。让它光芒四射吧。十三
“没有”之中为最“有”原初的“虞”、“有虞”,是氏族名称,他们在今临汾市洪洞县境内。其它各处的“虞”或“有虞”之地者,是该氏族后裔发展扩散而有的纪念处。洪洞县“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活动,是五千多年前“有虞氏”历史文化的直线传承与活化石。缺者为贵。试问:在当今全国各地汉民族居住区,有哪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活动,能够比洪洞县的“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活动者,更贴近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历史实际吗?没有。在世界各国的古代史里,有哪两个氏族之间关于领导权的交接,会比在洪洞县“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活动所体现的唐、虞之间禅让者,能够更文雅、更稳妥、更高尚、更巩固、更具有传奇色彩而成为万古佳话吗?没有。古今中外,有哪里的走亲活动,能够比洪洞县的“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者,表现的范围更广、时日更长、情谊更贴切、影响更加深刻的吗?没有。目前全国各地民俗庆典活动里,有哪里还会比洪洞县“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活动中,能够虎气十足、彪悍雄壮、威风八面、更贴切于“有虞氏”的古风古貌者吗?也没有。寓“没有”中为“最有”,缺者为贵。十四
活化石就是“地位”《李学勤说先秦》一书,我拜读了三遍,惠益匪浅。先生在书中曾多次提出“给有虞氏一个地位”的愿望,并指出老一代的学者杨向奎先生和当代北京大学的吴荣曾先生等人,都有此意。就此,十多年来,日思夜梦,常铭于怀。(1)有虞氏的历史地理位置,原初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一带;(2)其政治贡献即本文第十部分所述的五大历史新纪元。这些都是新的理念。每个有关古代历史新理念的问世,一时总难被人们接受,其原因是被沧桑岁月历史的长河所湮没而成为无人所晓知的古化石了。但洪洞县先民们传承下来“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走亲的习俗,潜伏下明确的行程线路和驻足点,从而使我们能够履今而温古,沿着今人的足迹,回味着往昔故程雅事,让这块早已被人们忘却了的死化石,注入新的生命而重新活跃起来,古风古情古态古貌,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以致振奋与激励。这一新的理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步理解与接受。由于学识浅薄,难免失误,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字体: 】【】【】【】
下一篇:没有了!
没有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