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斯pp 跑高速脚软超竞的冷启动效果怎么样?

…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页&&1&&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楼&&
回复:34 &查看:10767 &
老司机请进 朋友说壳牌灰壳超凡喜力=鹏斯白金=壳牌方程式?
老司机请进 朋友说壳牌灰壳超凡喜力=鹏斯白金=壳牌方程式?
朋友说这三款是一样的,没必要花大价钱买灰壳超凡喜力?
[ 本帖最后由 xuser 于
21:44 编辑 ]
[每日热点]:
4934 爱卡币
来自: 海外|大洋洲
不一样 不解释
[每日热点]:
本人认为壳牌超凡喜力灰壳=鹏斯超铂金,高级于壳牌方程式
[每日热点]:
1656 爱卡币
来自: 上海市|上海市
只知道壳牌方程式是最差的全合成,通用4S原厂全合成就是这货。
至于PP和灰喜力是否一样,还要专家解释。
现在新出的天价金装灰喜力貌似和pup是一个级别的东西。
[每日热点]:
406 爱卡币
来自: 海外|北美
Give you wings!
[每日热点]:
12591 爱卡币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方程式这个翻译比较坑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每日热点]:
xuser5492933
鹏斯pp应该对应灰壳SN
[每日热点]:
315 爱卡币
来自: 广东省|惠州市
我也想知道,全合成三种,两种低里程的,一种高里程的。低里程的黑白,不知道什么区别。去官网查了,黑的相对好点。不知道是不是跟黑,金嘉类似
[每日热点]:
3535 爱卡币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我的看法,方程式最垃,灰壳和PUP同级别,但基础油不同。硬要分高级低级,PUP大于灰壳。
[每日热点]:
我的看法,方程式最垃,灰壳和PUP同级别,但基础油不同。硬要分高级低级,PUP大于灰壳。 老司机好
[每日热点]:
回复成功,收到1个大米!工作人员会尽快审核,请耐心等待。
1…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_down').value)页楼【【毛虫讲坛】第四期:说说机油上的那些事!!】福克斯论坛论坛
我的图书馆
【【毛虫讲坛】第四期:说说机油上的那些事!!】福克斯论坛论坛
写这篇讲坛之时,其实毛虫挺纠结的,纠结之因就源于这篇讲坛的份量,以及由机油这个话题引出的各种深度解析和宽泛的概念。我相信,对于自己的爱车,大家都希望保养好它,让它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因此对于保养的重要耗材——机油的选择,我坚信十个懂车的玩家至少能拿出八种不同的见解!即使同一款车型,针对驾驶习惯不同的车主和不同的工况路况环境下,对于机油的选择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指导思想和结论。因此这篇讲坛,毛虫会以新福克斯作为主要的要探讨对象,并适当延伸外延进行讲解。这样做的目的旨在抛砖引玉,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到讨论中,将你们对机油的见解以及对不同品牌、型号机油的使用感受呈现给大家,更为众多迷茫、受4S店“坑害”、“蛊惑”、“忽悠”的车主做好科普,提供一些不一样的保养思路,为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对象与对比信息。根据福克斯的车主手册说明,我们需要使用经过Ford认证的WSS-M2C929-A规范、并且粘稠度指标为5W-30的机油。我们有必要详细地讲解一下机油的重要指标——粘稠度。先说说这个AW-P或者BW-M是什么意思。W在这里指Winter这个单词,其前面的数字代表机油的最低适应温度,而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在理想工作温度(100℃)时的粘稠度区间。下表就是W前的数值对应的最低适应温度,低于这个温度后,机油将趋向凝固,适用性趋近于0。0W&&&&&&-35℃5W&&&&&&-30℃10W&&&&-25℃15W&&&&-20℃20W&&&&-15℃30W&&&&&&30℃40W&&&&&&40℃50W&&&&&&50℃以福克斯使用的5W-30机油为例,其最低适应温度为-30℃,低于这个温度机油就不能适应了,而理想工况温度(100℃)下的粘稠度系数为10~12左右。现在,让我们忘了油瓶上这些参数指标,详细地看看发动机实际的工作状况。发动机的设计者通常设计他们的发动机在水温和油温大约100℃、机油粘稠度在11左右的条件下达到最佳工况工作,这里的“11”特指机油此温度下的粘度系数。而最理想的状况就是无论什么温度下,机油的粘稠度系数永远保持11,这样发动机任何时候都能以最佳的润滑工况工作了。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任何温度下的纯10或者纯11粘度系数的机油是不存在或者是无法稳定存在的。机油厂商只能在其中加入各种添加剂,来实现理想工况下(100℃时)机油在最合适的粘稠度系数工作。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在低于理想工况温度时,机油粘稠度会提升。机油加热后粘稠度会下降,就是所谓的变稀,许多车主认为变稀的机油对引擎来说是一个麻烦,因为它会“达不到”或者“减弱”机油对机器润滑的要求,其实这是杞人忧天了。因为发动机的设计者和机油的生产者,就是要让机油在这个温度(100℃)时,以这样的粘稠度进行运行。我不厌其烦地说明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冷启动。据外媒数据,90%的发动机磨损发生在汽车冷启动的瞬间。如果要让发动机的寿命更长,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减少发动机在冷启动中的磨损。我再次重申,由于机油中各种添加剂的存在和受限于技术、成本、配方、基础油等等因素,任何温度下恒定粘稠度的机油是不存在的。机油在不同的温度下,其粘稠度也不同。换句话说,随着温度的下降,机油会逐步变得粘稠,进而降低其润滑效果,当温度下降程度超过临界点温度时,机油将失去润滑作用。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是达到临界点的机油才会为使得发动机产生磨损而不能使用,在远高于这个温度的时候,由于机油状态的恶化,发动机的异常磨损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汽车在冷启动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为机油处于环境温度状态,这个时候的机油是过稠的,是达不到理想状态润滑的,更多的机器磨损就发生在冷车启动的时候。以此思想为前提,我们就知道爱车适合什么样的机油。总的来说,就是如果我们以市内用车为主、不会长期以4000转以上的发动机转速运行的车辆,我们选择的机油就应该以整车厂商和4S店官方指定使用的机油为基础,找到在保证设计温度粘稠度系数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常温粘稠度系数更低的机油!这就是我这篇讲坛真正的目的。话题回到我们的福克斯车型上,通过包装的外形对比与各种信息渠道的了解,我们很容易地知道,福克斯使用的长安福特原厂润滑油就是由美孚生产并由国内灌装的半合成机油。同时4S店在保养的时候,所使用的全合成润滑油就是美孚1号的5W-30全合成机油,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银美孚5W-30机油。这里扯一个题外话,既然提到了美孚1号,我们就不能不提一个在国内鼎鼎大名的美孚1号系列机油产品——黄瓶装美孚0W-40润滑油,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金美孚!——那是如此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为什么是“国内鼎鼎大名”,这还要从美孚品牌的原产国说起。在为自己爱车查找适合的机油时,我进入了美孚的美国官网,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没有国内这款“金装”美孚的产品!继续在产品库中搜寻,我发现0W-40的美孚1号与5W-30的美孚1号机油,同属于一个产品阵列,而且均采用银壳包装。为了验证我的判断,我找到了国内金装美孚1号的相关参数资料与美网的资料,通过对比,我发现两者的相关参数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所谓的金美孚0W-40,在美孚本来的产品序列中,与银瓶装的美孚1号5W-30同属于一个档次的产品,美孚将他们都定义为Superior档次的产品,两种标号的机油根本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更不存在民间坊传的“更高品质”、“顶级型号”等等概念。要说唯一不同的,也仅仅是标号不同而已,体现在机油上就是常温适应性和各温度下粘稠度的不同而已!与此同时,在美孚的产品序列天梯图中,我也找到了美孚定义为Ultimate档次的产品:美孚EP,这个我在后面的文字中会着重讲到。客观地说,我和所有被忽悠的车主一样:震惊之余……想骂人——骂谁你管不着!(笑)言归正传,既然4S店在保养的时候使用的全合成机油就是美孚1号5W-30,那么我们就以它的相关参数为基础,从源头上来寻找适合我们的机油,而本文的整个数据采样内容,我都会以美孚原产国官网数据库的基础信息为标准进行说明。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晕了?别晕!简单地说,我们的指导思想就是:以4S店用的美孚全合成机油为基础,以美孚的系列产品为主要考虑对象,找到档次更高、设计温度粘稠度(100℃)基本差异不大、而常温粘稠度(40℃)更低的机油。我们通过美孚相关的数据库,很容易地查到美孚1号5W-30的相关参数(如上图)。我们也注意到这款机油通过了Ford的WSS-M2C929-A规范认证,这就为我们寻找更好、更合适的机油打下了基础。从资料中我们抽取美孚1号5W-30机油的几个重要指标,首先它通过了Ford的WSS-M2C929-A规范认证,其次它的100℃粘稠度为11,这个是我们发动机在设计温度下的机油粘稠度系数;前面我们说道,30粘度指标的机油设计温度粘稠度系数一般都在这个区间;最后它的40℃粘稠度系数是61.7,这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常温粘度系数”,也就是说发动机在启动之后到热车之前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机油成分差异很小的情况下,这个数值越低车子进入“状态”的时间就越短,机器冷启动的磨损程度就越低。根据这三个重要的指标,再加上长安福特原厂机油和美孚机油产品那“暧昧”的关系,现在我们就在美孚的产品线里边找适合我们的机油。再次记住,我们的原则是:在设计温度粘稠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寻找常温粘稠度尽可能低的高品质全合成机油。这里,我要介绍到的是美孚官网的Right&oil&for&my&car系统。将你的车型、年份、行驶里程(英里)、一般环境温度等信息录入系统,系统就会给出你相关的机油型号建议。我们注意到美孚将推荐的机油分为了Ultimate、Superior和Premium三个档次。每一个档次是对应相应的机油产品线系列,在这里我们注意到,Superior档次建议的是Mobil&1系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孚1号系列(国内销售的金美孚0W-40机油同样属于这个档次的产品!再次鄙视一下!),非常有趣的是,美孚官网建议的机油粘稠度,低于我们车主手册上的建议型号,这个非常耐人寻味,看来我们有必要在合适的时候研究一下它,非常“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一篇美国Oil&University(机油大学)对机油粘稠度使用习惯的原版PDF文档及翻译稿,这个我会在后面的相关文献资料里贴出来,欢迎大家讨论。至于现在,我们不管它。既然要找最好的,我们就奔着Ultimate档次的去,在这里,我们找到了Mobil&1&Extended&Perfo.rmance系列机油,也就是圈内俗称的美孚EP或者水美EP机油。按照车主手册上定义的机油粘稠度等级和Ultimate的所属档次,我们最终选择了美孚EP&5W-30级别的机油。这款机油通过了Ford的WSS-M2C929-A认证,也就是说在新福克斯上使用是没问题的。它的设计温度(100℃)粘稠度系数是10.6,非常接近银美孚5W-30的11粘度系数值,常温(40℃)粘稠度系数为59.8,相较于银美孚的61.7粘度系数更低,也就是说在美孚的产品线里,这款机油对于发动机的常温/低温启动保护性更好,启动后进入状态的时间更快!欧耶,它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在设计温度粘稠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寻找常温粘稠度优于银美孚5W-30的全合成机油产品。不仅如此,通过相关资料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到,美孚EP属于全合成配方(Fully&Synthetic&fo.rmulation)的SN级长效型机油,在美孚的产品线里是最高档次的乘用车用油,其Calcium(钙)和TBN(碱)的化合物含量非常高,在各种数据的对比中,美孚EP&5W-30机油中这两种成份的含量几乎达到了同为美孚产品线的美孚ESP&5W-30机油的两倍!!而钙化合物的主要作用除了抗磨以外更多地是担任清洁分散的角色,它与TBN碱化合物一起,使机油呈碱性,用以中和汽油燃烧之后溶于缸壁油膜里的酸性硫成分,而酸性成分恰好是对金属腐蚀进而加剧发动机磨损的重要“罪犯”——这完全符合美孚EP的长效定位。要知道,美孚EP包装的显著位置就写有“15000&Miles&of&Guaranteed&Protection”的字样!15000英里,换算之后就是24000多公里,其长效及自洁能力由此可见一斑。使用这款机油和对应的长效机油滤芯,即使以国内最糟糕的路况与汽车使用情况,也完全可以做到10000公里保养一次。根据美孚官网的建议,与美孚EP机油搭配的是由美孚公司生产的同样名为美孚EP的长效机油滤芯,福克斯对应的型号是M1-102。非常遗憾的是这个机油滤芯在国内的知名度非常低,各大电商平台上均没有销售,毛虫只在亚马逊海外网站上找到有售,每个大约9.74~9.90美元左右,除了通过海淘与海外购等等平台,国内的大多数车主与这款机油格无缘。大家还不知道,其实各大机油制造商除了生产机油外还制造适用于自己产品的机油滤芯吧——国内的信息渠道太闭塞了,各种可供选择的产品也太少了!OK,回到我们机油的话题上,进行到这里,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能够完全替代原厂地沟油、同时比4S店保养所使用的银美孚5W-30全合成机油更高档次的全合成机油——美孚EP&5W-30全合成机油!(鼓掌!庆贺!)机油型号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购买的难易程度与价格。通过对各个电商平台的比较与本地货源渠道的了解,某宝上是最多的,价格普遍在50~70元/桶左右(1QT/946ml),但某宝的货源无法保证,尤其在异地购买的情况下,更加让人不放心。而亚马逊中国【自营】的售价平均在88元/桶左右,这个售价如果算上在4S店保养的工时费等等,比完全使用4S店的5W-30银美孚机油的综合成本略低,在本地货源完全无法解决的情况下,算一个不错的替代方案。而其余的电商平台基本都高于这个价格,或者就是非电商平台自营产品。货源品质和相对优惠的价格都无法得到保证,品质与成本等问题都无法做到兼顾。在这里,毛虫建议各位车友在本地寻找合适的、值得信任的货源。以毛虫这里为例,我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找到的货源,售价就是65元/瓶,保证品质,如果货有问题,我去掀翻他的店!介绍的朋友也跑不掉!性价比非常不错!毛虫要说的是:在本地寻找一个有保证的机油货源,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车友去下功夫的事情!刚刚我们提到了作为对比的美孚ESP机油,那么我就再多嘴两句,许多4S店在给客户的新福克斯保养的时候使用美孚ESP机油,从我个人的观点我比较反对在新福克斯上使用美孚ESP机油。首先,这款机油并没有通过Ford的WSS-M2C929-A认证;其次,它并非一款长效型的机油,有车友反应美孚ESP在使用了7000km之后开始出现性能衰减,而它的配方中针对长效使用的相关成分也不如美孚EP;最后,毛虫认为这款机油的常温粘度系数偏高,它甚至高于通常4S店使用的银美孚5W-30全合成机油,这与我们找寻适用机油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且不少车主也向毛虫反应使用ESP之后“车子进入状态的时间更慢”、“油耗有所增加”,因此毛虫果断舍弃了它。而关于美孚ESP和美孚EP更多的配方对比,我在后面的楼层还有详述,这里就不多说了。再次恭喜我们找到了一款优于原厂“地沟油”及4S店所用的银美孚全合成机油的产品——美孚EP!说完了美孚就不能不提到适合新福克斯的另外一个品牌:Pennzoil(鹏斯)!Pennzoil是美国最大的机油品牌及相关产品制造商之一,目前隶属于壳牌集团。非常精妙的是鹏斯是唯一一个敢在其官网的宣传广告中宣称其机油的自洁能力超过美孚1号的机油品牌,而毛虫推荐的就是鹏斯PUP(Pennzoil&Ultra&Platinum)系列中的5W-30全合成机油。PUP是鹏斯目前机油产品线里的最高档次的全合成机油,国内对这款机油知道的人非常少,但在美国的知名度却非常高。鹏斯机油以优秀的自洁能力和对于发动机声音的优秀控制著称,据使用过PUP&5W-30全合成机油的福克斯车主普遍反映,使用PUP后,发动机声音明显下降,怠速时发动机声音很低,3000转以上较使用其他品牌同样粘度系数机油的发动机声音更低沉,驾驶感也非常到位。通过相关数据我们看到,PUP&5W-30机油同样通过了Ford的WSS-M2C929-A认证,福克斯使用没有任何问题。而其常温粘稠度更低的特性,相对于原厂油或者矿物油,能够带来更好的启动保护。PUP的5W-30机油也属于长效型的全合成机油,搭配使用长效型机油滤芯,同样可以做到10000公里进行一次更换保养。综合各种数据及车友的使用报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款相当优秀的机油产品,其主打的静音和自洁特性,不光可以带来优秀的驾乘体验,在懂车的人群中也是非常“讨国人喜欢”的。许多使用过这款机油产品的福克斯车主,也向我证实了这个情况,在有保障的货源渠道前提下,毛虫更偏向于向各位福克斯车主推荐PUP&5W-30机油。而且,由于这款机油的知名度并不高,涉及到造假成本及利润空间的原因,这款机油的假货几乎没有!让人比较郁闷的是,这款机油在国内的知名度太低,除淘宝外,各大国内的电商平台完全没有销售,货源上基本无法保证。毛虫甚至咨询了自己的关系圈子,发现也没有一个商家在经营这款机油——因为本地基本没人购买和使用这款机油。最终,毛虫只造亚马逊美国的官网上找到有这款机油销售。根据亚马逊美国官网的价格信息显示,这款机油套装每箱6瓶,每瓶容量1夸脱,合946ml,每箱售价51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53元左右/瓶。如果货源保证,即使算上相关的税收及运输费用,到国内的使用成本也比4S店的全合成机油动则100元以上/桶的价格更能够让人接受。目前,毛虫也在寻找相关的货源渠道,相信过不了多久,毛虫及身边的车友就能够用上它了!(笑)让人感到欣慰的是,随着国内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电商平台市场的拓展,国内的将逐步扩大以人民币结算并直邮的跨国电商平台的经营业务,也许到时我们就能够直接在亚马逊美国的电商平台上购买到自己中意的汽车相关产品并直邮到我们手中。同时还有一个利好消息就是,随着国内反垄断范围的扩大与深入,已经有部分4S店允许车主自带相关材料进行车辆的保养。以毛虫这里为例,在进行保养预约的时候声明自带材料,同时在结算的时候增加25元“工时费”,4S店就会在CAF的DMS系统中登载“正常保养”的内容,整车及相关零配件就不会“脱保”。综合计算下来,车辆的使用环境得以更优越,而相关费用也有所下降。时间匆匆过去快两个月,经过毛虫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一个比较可靠的渠道购买到PUP&5W-30机油。本月初,毛虫购买了5瓶PUP&5W-30机油进行30000km保养,替换掉原厂的SM级5W-30半合成机油。为了能够完整地体验到高级全合成机油与原厂半合成机油的差别,我在保养之前加入了一瓶力魔的发动机内部清洁剂,并按照说明书要求怠速运转了10分钟以上,务求将原机油的残留降到最低,之后更换了曼.牌W712/73的机油格和四瓶半PUP&5W-30机油!更换机油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发动机声音变弱了,这完全符合PUP对发动机声音控制非常到位的特点。目前更换新机油已经行驶了800km左右,除了怠速及行驶时发动机声音变小意外,加速时的发动机声音也变得更加低沉,同时感觉车辆更加顺滑了,带档滑行时的感受也更好,感觉滑行距离有略微增长,同时带档滑行的0油耗或者极低油耗更加明显,在1400转~2000转之间带档滑行,即可实现断油,而且发动机的制动作用感觉有所下降,使用感受非常好!原厂半合成更换高级全合成机油,感觉是比较明显的!!但不同品牌的全合成机油之间切换,感觉不会非常明显。根据车友使用的实际使用体验,结合各大品牌的特点,毛虫建议如下:对于静音体验有要求的,可以考虑PUP系列的机油~嘉实多品牌的机油,综合性能比较平均,可以作为性能型的机油考虑~长效型的机油,则可以考虑美孚EP,这是美孚系列里定义为Ultimate级别的长效型机油!希望毛虫的这篇讲坛,对各位选择机油有帮助,也希望大家把自己的体验回复到毛虫的讲坛里,毛虫会集中整理,发在前边几楼的汇总里!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查看: 回复:51
拒绝忽悠 本田车系日常保养与维护之实战攻略
您好,精华帖至少要有15张图片,文字不少200个字!并且是原创内容,布局合理。
楼主 电梯直达 楼
前些时间受高贵野人的启发,觉得应该总结一份关于本田车系养护的“九阴真经”以备车友们的不时之需。自飞度国产以来,受我影响选择了飞度的好友可不少。在前几年换车的时候,我自己也毫不犹豫的选了2代GE飞度。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朋友因为质量问题进过4S店找晦气,凭借的就是本田无比可靠的品质。只要正确地保养,它会任劳任怨的陪你走无数里程,不会发半点脾气。一、机油篇一辆车的保养,最在乎的就是机油,机滤,空滤,这三个消耗品质量的好坏与否,直接决定汽车的使用寿命;作为日系车典型代表的本田,对用机油使用其实毫不挑剔,没有德系车那样严苛的规格参数要求(粘度通常要40,高温抗剪切值“HTHS”&3.5以上,还要严格按照车厂复杂的润滑油认证体系502~503~504~505~~~~).基本上矿物半合成全合成随你爱用什么用什么;所以合适的机油很多,因为本田的发动机结构很精密,活塞环和缸壁间隙很小,而且活塞裙大多有镀钼的降低摩擦系数设计,引擎运行温度也不像欧系车那么高,机油(HTHS高温抗剪切值)达到2.6以上即可,粘度稍低的0W20甚至更低的0W7.5机油(日本本土已普遍使用)完全适用。(现在广本4s的原厂红罐低粘超能机油就是嘉实多代工的半合成),可以说得益于自身的高精度设计,本田对机油的高温粘度和高温抗剪切保护要求没有德系那么高,反而对于机油清洁性的要求很高,本田发动机的精密设计对高温沉积物和活塞环沉积物控制有较高的要求,应该尽可能选择对高温沉积物控制较为出色的油品,在认证方面,除了满足美国石油协会的API&-SN级别以外,还有本田自己的HTO-06认证(本田自家的涡轮认证,自吸车型可以忽略这个认证)这两个认证都很符合本田引擎的工作特性。低粘度,高流动性,对油泥和活塞沉积物控制很好,同时对高温沉积物控制的标准也很高。最后还有一个现在直喷车型比较要注意的指数,就是诺亚克挥发值(noackvolatility),这个指数在旧标准的润滑油里不太着重,但随着直喷时代的到来,这个数值做得越小,就意味着进气道和节气门的积碳可以控制得越理想,本田要求使用SN级数或以上的润滑油,诺亚克挥发值不能高于14%(部分油品可以做到6%)目的就是要尽可能的控制进汽道积碳的形成,如果在外面保养的地球梦车主,99.9%的修理厂(包括4S)都不会注意这个,甚至把一些SJ级这些老旧标准的润滑油推荐给车主~~~这样下来,不用多久,怠速抖,熄火就离你不远了。一般车友认为,从本田引擎的结构特性可以下结论,本田不太适合长里程换油所以合适粘度和等级的机油,全合成油1万以内,矿物油5-6千以内比较合适。(其实本人不太苟同这个结论,下面我慢慢道来)接下来谈谈适合本田车用润滑油的一些指标,先简单说一下机油的基础油,1类,2类,3类基础油就是我们常见的矿物油,比如黄壳,3+类在美国被认定为全合成油,但欧洲日本并不认可3类是全合成,只被看作为“合成油”。比如灰壳,美版嘉实多EDGE。鹏斯白金PP。(美版鹏斯PP0W20)4类既是聚a-烯烃——PAO,具有低温流动性好,高温油膜强韧的特点,最知名的代表美孚一号系列就是以PAO基础油著称的全合成机油。美孚AFE(节油型)本田丰田车系专用。美孚EP长效系列。5类是酯类POE,酯类是极性很强的全合成机油,很多赛道油都是酯类产品,比如MOUTL,红线等品牌,具备对金属表面有天然的附着能力!但高质量的3+类合成油并不比4类PAO的产品差,尤其像壳牌,鹏斯PP&PU(可以理解为美版高端壳牌),都使用高科技的3类加氢基础油工艺、GTL天然气液化合成工艺,生产出的3+类XHVI基础油无论是粘度指数和挥发率都达到甚至超过4类PAO的水平;包括现在SN版的银美孚,也是使用以3类为主的3+4+5类的基础油。应该说日系美系使用3+类是目前的一种趋势。就我现在的GE1.3是L13A系列发动机,感觉强调低粘度高流动性的美孚AFE&和EP&0W20与5W20最出色,AFE省油效果明显,百公里综合油耗轻松5.4(但起步和低转速段真心有点吵),EP的长效性能出众,降噪效果也改善不少,另外一个在美国非常畅销的品种,鹏斯白金PP&其中的0w20,清洁效果出众,而且同为低粘度特性,但静音效果吓人的好,全个转速段都比美孚安静得多,油门响应也灵敏,缺点是经济性不及美孚AFE和EP,每百公里的油耗会多那么0.4升左右。不过耳根清净了,这个也值得。如果追求较长的换油周期就果断美孚EP,EP是以4类PAO为主的高级全合成,美孚的官方建议换油周期是15000英里,也就是24000公里!配合长效机油滤清器,可以为经常需要穿州过省的车主节省不少保养的费用和时间。还有一些朋友盲目去追求像金美孚0w40,嘉实多公鸡0w40这一类的高级全合成,它们的确是更高级的机油,但只要看看它们的认证就知道了,它们是给诸如德系这些欧洲车设计的,从粘度、高温抗剪切值、认证的角度都不适合日系车,长期使用只会加大发动机负荷,油耗增加,提前把发动机的间隙撑大,人家开60万公里丁点事没有,你20万不到就开始烧机油了。确实没耐性在外面折腾,就回4S用他们的红桶或者绿桶机油。效果一不算出众,但绝对错不了。至于换油周期这个大家关心的敏感问题。首先,上面的“结论”提到过,本田发动机由于自身的设计不太适合过长的换油里程,一般车主按本田说明书规定5000公里换油,那是针对本田4s的矿物油,如果使用4类5类的全合成,可以15000以上换油~~~~~表面结论只能讲明这个说法部分正确,4类5类的全合成的寿命的确是可以达到15000以上的,但不少车友对比了一下本田和大众的原厂机滤又会发现,大众的机滤体积比本田大了将近一倍,觉得这本身就意味着大众发动机就是为15000以上的换油里程设计的,而本田从飞度到奥德赛CRV的机滤都是一样大小的,换油里程都不能超过1万公里,否则机滤就会因为容污量达到极限而首先因失去过滤而扛不住(正常使用的发动机那来这么多污迹),再加上本田发动机设计精密,配合间隙很小,对沉积物比较敏感,不是欧系发动机的高容污极限设计思路,更不能采用欧系那样超长换油周期。因此,用成本较高,换油周期长的4、5类全合成机油有点不值得啊!。但事实上在很多发达国家,本田的所有车型,保养周期都在10000KM以上,说笑的讲句,按上面的结论和一般人的观点推测~发达国家的本田应该比国内的精度还要高,保养周期应该更短才对啊?再举个例子,邻家的丰田,11代的卡罗拉国产上市后,就把1年1万公里的超长保养周期和超低使用成本作为卖点之一来宣传了,而售后的机油和周边的用品都没有变化~还是10代卡罗拉那一套!那该不该听4S的5000KM回去做一次保养呢?开日系车的朋友们自己思考吧?怕4S找麻烦,说你1万公里才回来保养一次,当你放弃保修权?直接打厂家的400投诉,根本没这个屁事!基础油之外,还有就是关于机油添加剂的配方,机油的添加剂简单说来由抗磨剂、抗氧化剂、清洁分散剂等成分组成,不同品牌的机油在添加剂的特点上各有千秋,格外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TBN(总碱值)数值,因为总碱值决定了机油抗氧化、抗酸性的能力,中国的燃油硫份很高,路况堵塞很严重,大量的怠速空转会使一部分高硫的汽油通过蒸发和燃烧沉积物以酸性物质的形式经碳罐和曲轴箱通风进入机油,加上机油中的ZDDP抗磨剂也是酸性的硫化物,这些酸性的副产品都需要以钙盐为基础的清洁分散剂和足够的总碱值来进行中和,否则机油就会提前氧化变质,所以一般来说,越是长效的机油TBN总碱值的含量越高,而综合我国目前的燃油和路况,机油的总碱值不能低于8,好在这个数值目前主流品牌的合成机油像美孚(欧版ESP系列除外)、壳牌、嘉实多基本都能做到,而一些长效型机油的TBN数值很多都在10-12左右。再来说说本田推荐的机油粘度问题;北美和日本的本田推荐5w20或0w20,澳洲和欧洲本田则推荐5w30,中国本田以前推荐5w30、5w40,现在又推荐新车可用0w20,这让朋友们在自己选择机油的粘度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实际上,本田在不同地区推荐的机油粘度是根据各地消费者不同的固有认知差异决定的,比如在北美,美国的政策法令非常看重汽车的节能环保,联邦政府设有一个CAFE节能标准协会,对汽车制造商的节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不能达到节能要求的制造商会有惩罚性措施,因此5w20、0w20的机油非常受车厂和消费者认可,粘度低的机油节约燃油,散热性能好,而且低温流动性好,比粘度高的机油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耗时更短,更适合城市驾驶。但是在欧洲就是另一回事,先不说欧洲的路况,就说欧洲车型发动机的设计都是高温引擎,需要机油具有更高的粘度和HTHS高温抗剪切值,30、40的机油在欧洲才是主流,所以20粘度的机油在欧洲是非主流的异类,本田也不愿当这个“先锋”将20机油作为推荐,免得开罪一些本地同行大哥。至于中国,在各种标准上都是倾向欧洲的使用习惯,机油也不例外,国内的汽车市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德国合资车型统治,人们的用油概念也潜移默化的被德系车洗脑,认为粘度越高越好。也因这个思维定势,市面上大部分行货机油都是以欧规车的标准为主流,像市场销量最大的黄、蓝、灰壳,磁护,极护,金美孚都是40粘度为主的。再看看日系其他几个在国内的合资品牌,下到铃木奥拓,上到皇冠,陆地巡洋舰。使用手册全部推崇使用0W20粘度润滑油,4S也有提供。日系其他几个厂家的发动机制作工艺也大致是这个精度水平。可国人老是不那么接受。在中国推荐20粘度的机油,肯定也是个漫长的公关过程,既然大环境是这样,本田也懒得花大力气去推广低粘度机油的好处了,免得吃力不讨好。反正我(本田)的车适应性强,机油这个就算乱用,长期也不会出事,管上帝们爱用什么用什么。至于到后期烧机油,都是10万公里甚至更靠后的事了,那时候也早过保修期了,没人怪厂家了。到目前为止,行货市场也很难见到0W20机油的现货,嘉实多和摩特有0W20的行货产品供应,但价格高得吓人,还必须要订货。现在本田4s店开始使用0w20的机油至少说明在引擎规格上,国产本田与北美的本田并无差异。综上所述,最放心的机油选择:就是美版的美孚、鹏斯、康菲;日本原装的新日石,出光兴产,等等。关键是因为他们的产品具有完善的认证;配方专为日系车特性研发,用起来加倍的顺畅与放心。但如果朋友们不想去折腾这么多复杂的机油知识和繁多的进口机油品牌特性,只是想好好保养你的HONDA让她在服务你的周期内健健康康,那就老老实实回4S用红桶或者绿桶机油。记住,是红桶和绿桶,蓝桶和金桶都不是最佳的选择。二、&机滤空滤篇一个高质量的机滤其实比机油更关键,总看到一些朋友说怎么像美孚EP,嘉实多EDGE这样的长效油2-3000公里就衰减了,是不是买到假油了?其实很多都是用了不合格或假冒的机滤,滤纸材料差很快堵塞,旁通阀就会被机油压力顶开。(本田原装机油滤芯里的旁通阀)(旁通阀压力正常,未被顶开的状态)失去了机滤对杂质颗粒的过滤作用,这样什么高级机油都回天乏术了,或者有些质量较差的机滤旁通阀压力设定不达标,旁通阀也会轻易被正常的机油压力顶开而失去过滤。(旁通阀被顶开的状态)所以提醒各位一定要选择大品牌的正品机滤,没有选择经验就用4S的原厂机滤也是稳妥的选择,尽量别用路边店的机滤,也不要轻易相信小修理厂的所谓原厂机滤,大部分都是高仿货,质量非常差。本田原厂的机滤,以前是飞得滤机代工,出品在非4S的渠道外根本找不到!现在本田售后机滤的供应商变成了马勒。其实只要是大品牌的正品,像MANN、FRAM、&电装、WIX这些不管国产进口质量都是有保障的,一般不会发生5000KM以内滤纸堵塞、旁通阀开启失去过滤保护这样的事故,只不过进口的机滤细节和用料会更好一些,过滤精度和长效性都会更有保障而已。和假冒、高仿的机滤有质的区别。判断一个机滤的好坏主要看以下几点:第一是滤纸,过滤精度要达标,滤纸面积和折数要充足保证容污面积,经过纤维化定型处理,有一定硬度保证在机油压力下不变形。二是看旁通阀,压力设定要符合原厂机油压力设定,旁通阀压力设定太低,旁通阀会被的机油的压力顶开而失去过滤。压力设定太高也在滤纸堵塞的情况下旁通阀会无法及时打开,引起引擎断油干磨。第三是要看机滤的滤网和基座,一定要是金属的,最好是不锈钢的.本田原厂配套的马勒机滤,上下底板是硬卡纸的,(有点偷工减料的味道)不过就算这样,这个看上去有点偷工减料的机滤在使用了10000公里之后也没有丝毫堵塞或者变形的迹象,估计再用10000公里也问题不大。本田的品控还是可以放心的。一般高端的长效机油滤清器,上下底板都用不锈钢制作,能够在机油压力下固定和保护滤纸不变形。最后一个判断的标准是止回阀,优质硅胶材质制成的止会阀,比一般的橡胶止回阀更耐腐蚀,耐高温。这个是本田原厂机滤内部的橙色硅胶止回阀,已经使用了10000公里,依旧柔软如新。有效防止机油回流。符合上述条件,质量口碑较好的本田机滤有:曼牌的国产W610/3,而德国产的W610/6是硅胶止回阀,质量做工也更胜一筹,曼牌的滤纸质量好过滤精度高,不锈钢材质的滤网和基座,整体做工用料最扎实。WIX的5是美国生产的,滤纸经过“玻璃纤维化”处理过滤精度都很出色。当然不能忽略日本电装的DL-T0103,用在本田所有车种上都是无比的合拍,而索菲玛、豹王等厂商生产的本田机滤虽然都是合格的,但没有太多出色之处,比早期飞得滤机生产的本田原厂机滤明显差一个档次。很多人对机滤的重要性不屑一顾,觉得只要是个机滤用1万公里就没问题,更拿出租车举例子,说你看出租车用最便宜的甚至是山寨机滤,跑1万多公里都没问题,而没有想过出租车一个月就要换一次机油,即使失去过滤几千公里,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把油换掉,而且出租车大部分时间处于热车状态,有助于保持发动机内的杂质沉积物悬浮在机油中不容易沉积。而私家车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才换一次机油,机滤一旦失去过滤,沉积物不但会大大加剧机件的磨损,而且机油中的杂质和燃烧副产品会日积月累在发动机里形成顽固的油泥和结胶,以至于不进行拆洗很难清除。一个优质的机滤即使配合4s最便宜的矿物油使用,也会出色的完成过滤工作,保持你的发动机内部光洁如新,而一个劣质的机滤所就算搭配高级全合成机油,也可能因失去过滤给你的发动机带来伤害,因此以一个合格的机滤要比好机油还要重要。关于空滤,请千万不要忽视空滤的作用,一个好的空滤会最大程度减少灰尘进入发动机,这些灰尘在引擎的高温环境下会变成晶体状的硅颗粒,研磨作用非常强,如果这些硅晶体颗粒超标,可想而知你的发动机在经历什么磨难。但空滤又必须保证足够的进气效率,否则就会油耗升高,动力减弱。而本田使用的空滤,众所周知的质量一流(也是飞得滤机代工),对比其他副厂产品明显油耗最低,油门响应最快。但有些地方的4S哄抬得价格很离谱,简单换个空滤还收工时费。4s外面卖的更是几乎清一色的仿制冒牌货。本田车主们能够选择的空滤品牌并不多,好的就更少,霍尼韦尔的FRAM空滤是一个,霍尼韦尔作为老牌的空滤生产商,它的空滤质量的确是一流的,尽管价格也不便宜,但品质丝毫不输原厂。还有曼牌,使用效果也跟原厂一样的好,不过也比原厂贵。对比其他品牌的空滤,如马勒、索菲玛、豹王(这个是我用过最不满意的,装上之后油耗立马飙升10%)等,的空滤滤芯材质明显更好。边框的尺寸和原厂空滤口更贴合,边框橡胶弹性也更好,能确保密封性。滤芯较原厂厚实但折数更少,是为了保障同等的进气效率。至于空滤的更换周期,北方高尘空气质量差的地区,1万公里一换,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有爱车的朋友喜欢2-3000一换,殊不知空滤初始的灰尘过滤效率是比较低的(为灰尘的累积预留余地),几千公里后随着灰尘在滤芯上的积累过滤效率才变的更高,换的过早反而影响对灰尘的过滤效率。南方空气质量好的地区2万换较合适。中间可以将空滤取出清理一下,注意不要用压缩气枪吹,空滤滤芯是纸质的,经不起压缩气枪的强气流,吹漏了装回去就悲剧了。取出用手轻轻拍打几下绒面装回去就好了。用高质量的空滤配合合理的更换周期,其差别会在你的HONDA经过10万公里里程后体现出来,很多使用劣质空滤或不及时更换空滤的本田发动机,会在这个里程数前后出现活塞环磨损、烧机油的状况,空滤的错误选择使用是一个重要成因。三、&ATF(自动变速箱油)与防冻液篇说完了保养最重要的机油,机滤,空滤后,再来看看本田自动变速箱保养和自动变速箱油ATF的选择,本田ATF的选择要比机油选择性少得多,也严格一些。首先,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会推出独立的ATF标准,不同厂商的ATF标准会根据自己变速箱的特点使用不同的FM摩擦改进剂配方。本田也有自己的ATF标准,就是ATF-Z1。最新标准已经升级为DW-1,Z1本身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自动变速箱油标准,这跟本田的AT变速箱结构不是一般AT的行星齿轮组(辛普森式行星齿轮组Planetary&Transmission),而是和手动变速箱相似的结构,以平衡轴的形式,每个档位齿轮之间设置多片离合器控制换挡有关。这种结构的AT变速箱效率高,响应速度快,但缺点是平顺性不及行星齿轮组的传统AT变速箱好,雅阁一向都比凯美瑞省油,但凯美瑞又一向都比雅阁舒适,这个变速箱上的结构差异是很大的一个原因。也因为本田这个独特的自动变速箱结构,使他在自动变速箱油的摩擦改进剂配方上,用于抗极压的EP添加剂,硫775&PPM,锌368&PPM,含量非常高,这就是一般的兼容品牌ATF很难兼容Z1和DW1标准的原因:摩擦改进剂配方相差太大或EP添加剂含量不够高;这几项指标造成除了本田Z1外,很少有ATF需要添加如此高含量的摩擦改进剂和EP添加剂。如果你仔细看你的本田说明书,你会在自动变速箱油的部分发现,本田建议“在需要补充变速箱油而无法购买到Z1的情况下,可以临时使用通用汽车公司GM的DEXRON&III标准的变速箱油,但长期使用有可能出现换挡故障,所以应该尽快去本田4s换回Z1或者DW1。”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品牌的兼容ATF出售,常见的有美孚、壳牌、嘉实多、它们在参数数据上兼容很多厂商的ATF,比如福特、通用、丰田、宝马等等,很多也都标明兼容本田Z1标准,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引发本田变速箱的故障。所以如果没心思去折腾安索的全合成ATF和胜牌MAXLIFE&ATF这两种贵价产品的话,就老实用回本田原厂的Z1或者DW1标准ATF。(CVT变速箱是另一个用油标准)现在号称ATF专家的福斯4400系列的ATF也标称可以兼容Z1标准,不过还没实际试用过,还不敢下定论。最后再谈谈本田的防冻液,这是一个我非常推荐使用本田原厂的保养品,原因很简单:长效——10年20万公里,几乎是终身免维护。而且事实的确如此,在不少维修厂,经常能见到一些10多年几十万公里的进口本田,从未更换过防冻液,维修工测了防冻液的冰点,依然合格。有这样优质的原厂防冻液,缺了只要随时添加就可以了。不要随意更换防冻液品牌或混加防冻液,不是危言耸听,但后果真的有可能很严重,本田的防冻液是磷酸型的,绝对不能加硅酸型或有机酸的防冻液,否则都有可能腐蚀气缸盖垫,一些比较流行的所谓“万用长效型防冻液”也不要使用,比如霍尼韦尔的DEXCOOL系列(GM通用系标准)防冻液,这种属于有机酸型OTA防冻液,已经被证实会腐蚀非GM通用系的气缸盖垫,造成防冻液泄漏,原因在于这种OAT有机酸产品含有2EHA(丙烯酸异辛酯),2EHA早已在美国市场上被证实会腐蚀很多车型的冷却水箱橡胶密封塞和气缸盖垫,导致冷却液进入曲轴箱,引起过大量消费投诉。最后还讲讲本田的发动机在10万公里后容易烧机油的问题:十几万缺机油的问题的确存在,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两&个:第一就是之前说过的本田对活塞环沉积物控制的问题,两桶油的汽油本身就差,含硫量又高,燃烧副产品较多,燃烧室活塞环干净不了,再加上使用机油的品质参差不齐,对引擎内油泥和活塞环沉积物的控制也不一定合格,这就是我强调本田用机油不需要多么高级,但粘度一定要按照原厂推崇的低粘度,高流动性,高温沉积物控制能力才会有保障。就现时国内的用车环境,尽量不要挑战太长的换油周期(15000以内)。可以的话在每次保养前在汽油里加一瓶TCP,尽量清洗一些燃烧室活塞附近的积碳,这缸加了TCP的汽油用完了就立即去保养。市场上的各种汽油添加剂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但雪佛龙TCP是被证实比较安全有效的一种PEA(聚醚胺)添加剂,PEA聚醚胺被证实是唯一对燃烧室和气门室都有效,并在清洁的同时自身不留任何残余物的添加剂(中石化的海龙宝的有效成分也是PEA但含量其实很少),TCP在美国是通用、宝马、奔驰等官方指定的燃油添加剂,本田在90年代也曾指定TCP用来清洁燃油系统,而且北美的雪佛龙加油站的汽油中就含有少量的TCP有效成分帮助保持油路清洁。烧机油的第二个原因,有些缺机油的问题是气门室油封橡胶老化所致,只能更换。所以平时也要注意对气门室油封的保护,4类的PAO对油封的橡胶是有收缩作用的,而5类的POE酯类则&对其有膨胀的保护作用,所以不要一味追求四类全合成的机油,偶尔用用酯类或者3类机油都有助于膨胀保护橡胶质地的气门室油封。末了,还讲一个与你爱车息息相关的小细节。就是和4S沟通的技巧~~~~别跟4S的关系搞得太僵。有些人喜欢在4S里摆架子装2B~我在4S混的时候就亲身接待过一个开着凌志LS跟着妻子来保养那辆买菜车,一开口就冷冷地问,保养要钱吗?我当时就朦了!给他解释吧~~~还没两句那人就叫上妻子掉头跑了!什么人啊?后来那人还来了两次,最后也是跑了。难道你家的自行车可以去雷克萨斯4S店免费保养不成?还有一些自以为很有研究的人,车出了丁点小问题,还没检查就在前台装B,(记得那人当时说的问题是车每次开完,刹车碟都是热的!刹完车刹车碟那有不热的???)甚至进了车间还不停的指手画脚搞得师傅都无法专心给他修车~~~~~这些通常都是以后和4S发生矛盾的伏笔。其实你买车的4S售后质量行不行,首保之后第一次保养就可以看得出来,觉得他们的服务不靠谱,果断第二家(你方圆100公里只有一间4S就没撤了)我这边有3家,竞争够激烈的!别跟他们为了嘴皮上的事抬杠,对你和你的车都捞不到什么好处。真要出问题了,上网做足功课,再不行打电话到厂家400问个明白。在4S里清清楚楚的把你的问题陈述出来,4S最喜欢你这类专业客户,虽然不能在你身上赚很多钱,但也不会给自己的店添乱。新车保修期内,我还是建议大家回4S保养的,别跟我说4S单纯保养一次150块的工时费贵!人家可是3个技师给你搞一辆车,每次都按流程从头到尾检查个遍,连备胎砸了钉也能给你检查出来!这对整天奔波在路上几个月不检查一次车的车主非常重要!完了还送你洗车~~~~~!没错,路边维修店是便宜,30块给你搞掂了,但那不少是给你换了机油和机滤就叫你走了,有帮你检查其他东西吗?4S的油不好,还贵,心平气和的跟他谈,自带机油和消耗品如何操作(这个最好在购车时就事先协商好)现在多数4S也允许的。老是去到4S就苦大深仇的样子,算计着人家赚你多少钱,对自己身体也不好啊。认真理解4S的售后政策和各项收费,知道那些该在4S做,那些该自己做,你的养车成本才可以时刻掌握在自己手中。
推荐专题:
申请精华帖
您的申请已经提交,请耐心等待审核
1、审核通常是1-3个工作日
2、审核结果我们会通过系统消息给您答复
申请精华帖
您已经超过申请限制,不可再申请
您的申请连续三次被驳回,已经无法再申请精华帖,谢谢你对我们的支持!如有疑问,可以
申请精华帖
您有发现精华的慧眼,赞一个!
1、我们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申请精华帖
此贴已经申请精华中,谢谢您的支持!
1、我们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申请精华帖
您好,该帖子经过审核后,发现内容不符合精华要求,无法申请成为精华,谢谢你的支持!
申请精华帖
抱歉,帖子还没达到精华标准
精华帖至少要有15张图片,文字不少于200个字!您的帖子未达到要求,不能申请精华。
支持,帮顶,
申精,上首页,
知识贴。顶一个。
学习中。请教一下楼主,我的车是二飞1.5MT,高速居多,一直5000公里左右在4S换黄桶机油,需要换成更高一级的机油吗?
&发表于&12:12&学习中。请教一下楼主,我的车是二飞1.5MT,高速居多,一直5000公里左右在4S换黄桶机油,需要换成更高一级的机油吗?
黄桶是最一般的矿物油,粘度也不适合飞度用,最好换回绿桶,机油的级数还不是关键,关键是粘度要用对。可以的话试试鹏斯或者康菲的0W20机油,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好详细,看了一边,收藏下来慢慢消化。好资料
咨询一下楼主'我的车是三飞'我要是用原厂机滤空滤加美孚一号5W30&一万公里换一次可以吗?
国行的美孚1号都是欧洲标准,不太适合飞度长期使用,当然20万公里之前不会有什么问题的,1万一换也可以。不过还是建议用回0W20或者5W20的美版或者日版机油。
我是本田CRV&&现在跑了8万公里了,5万以前是&5000一换&5万到8万&&&不等,想起&了在换,大概咨询下&换什么机油合适想换好点的
好文,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飞度更多相关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鹏斯润滑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