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高盛集团投行,JP Morgan 等投行比起来,Morgan Stanley 有什么特别的

本科女从摩根士丹利实习到转正的辛酸历程超详细回顾
我的图书馆
本科女从摩根士丹利实习到转正的辛酸历程超详细回顾
1年前,在美国交流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了投行到底是做什么的;10个月前,开始懵懵懂懂地申请投行的暑期实习;9个月前,收了一堆拒信后等来了两家投行IBD的面试邀请——高盛和Morgan Stanley;8个月前,拿到Morgan Stanley HK IBD的暑期实习;3个月前,飞往香港开始10周的魔鬼实习;2天前,在MorganStanley的return rate低至30%的前提下、作为唯一的大陆本科生拿到了return offer,明年大四毕业后直接进入Morgan Stanley HKIBD工作。10个月前的今天,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够在本科毕业后就进入全球最顶尖投行的投行部门,从此浸淫于资本市场;这过去的10个月,如梦如幻,让我从一个对投行的理解停留在《墨迹》的愣头青变成了大摩的投行妹;这过去的10个月,在众多学姐、学长和知心好友的指点与鼓励下,我迅速成长、成熟,向自己的梦想一步步靠近。当同龄人还在奋斗的时候,我已可以暂时停歇疲劳的双脚,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沿途风景,与君共勉。若有不准确和可改进之处,请君不吝赐教。文章目录:1. 内功篇2. 实习申请篇3. 面试篇4. 实习篇回复关键词“12”获取内功篇和实习申请篇面试篇面试准备Technical Questions投行的technical questions主要有3类:金融问题、会计问题、经济问题。对于前两类问题,可以参考一个网站:这个网站超级无敌好,里面有所有投行面试可能问到的问题以及解答,我在面试中被问到的问题无一例外地可在这个网站找到。除了这个网站,还可以参考Vault Guide,但是Vault Guide介绍的信息有点过时了,所以应以那个网站的信息为首要资源,以Vault Guide为补充资源。【注】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自己一定要对上述两个资源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真正地理解知识点、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面试官会层层推进地深入考察一个知识点,如果没有真正理解的话是招架不住的)。第一次面投行(高盛)时我自己整理了10多页的“葵花宝典”,帮助自己理解每一个知识点。接下来逐一介绍三类面试问题:1金融问题最常见的问题有以下3类[1] Valuation:三种主要估值方法以及估值结果比较 DCF(Discounted Cash Flow):这是每一个面投行的人都会被问到无数次的知识点。我面投行的时候还没有学过Corporate Finance这门课,所以对公司估值完全没有概念,只得自学成才。 -必须熟记DCF估值的五个步骤(Assumptions,FCF, Discount Rate, Terminal Value, NPV) - 理解每一个步骤的内涵:例如FCF (Free Cash Flow)与Cash Flow有什么区别?通常作为Discount Rate的WACC是levered还是unlevered?要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因为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会如剥洋葱一般地层层深入,直达问题本质。 - DCF有许多假设,所以用这种估值方法获得的估值结果最最variable[2] Enterprise Value VS Equity Value[3] CAPM2会计问题主要是三张财报之间的勾稽关系 最常见问题:如果depreciation少计$10,三张财报如何变动? 具体做法可在ibankingfaq上找到,大致的思路是:Start with Income Statement, which ends with Net Income. Move on toCash Flow Statement, the first line of which is Net Income, and ends withchange in Cash. Move on to Balance Sheet, the first line of which is Cash, andRetained Earnings is linked with Net Income. 这种思路最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三张财报之间的勾稽关系。【注】这个问题看似直白,但却可以考察两方面的实力:1)会计知识,2)逻辑分析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是投行面试最常见的问题,可许多人却就是栽在这个问题上。3经济问题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有时也会问一些微观经济学的问题。这类问题多为开放式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考察的是平时的积累,无法一蹴而就。常见的问题有:人民币升值10%会如何影响宏观经济?你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有什么看法?最近你有关注什么经济问题?Behavioral Questions投行的Behavioral Questions主要有三类:个人能力是否适合做投行,是否真的想做投行(motivation),是否适合某个投行个人能力是否适合做投行:投行所看重的skill set与其他行业略有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品质:attention to details, quick learning ability, analytical skills,multi-tasking ability, communication skills. 所以在回答第一类behavioralquestion时要注意往这五大品质上面靠。是否真的想做投行(motivation):很多人号称非投行不做,可却说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这肯定是要被枪毙的。切记,motivation不是仅仅说“我想做投行”,而是在话语间是否体现出对投行的真正热爱。例如:你是否知道过去1年里有哪些主要的IPO和并购交易?LeagueTable上的投行排名如何?一个都不愿意了解投行这个行业的人,又怎能说热爱投行?【注】最近很多童鞋问我想做投行的理由,很简单,只有三条:1)It satisfies my appetite for impact.因为本科一毕业就能够参与WSJ front page的deal,并且finding myself sitting with people like CFO of a Fortune 500company.2)投行压缩了整个人的职业发展旅程,强迫一个人在短时间学会大量的东西、挖掘最深层次的潜力,无论是将投行作为跳板还是长期做i-banker都会从中获益匪浅。3)投行的薪酬水平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具体数字不便言明,但可以透露的是目前网络上盛传的年薪30W仅是first year analyst薪酬的零头(就bulge bracket banks而言)。了解你所要面的投行:culture, precedent transactions等等,虽说面试的目的之一是了解你面试的公司,但是如果你对这个公司一点都不了解的话面试官就会质疑你的motivation。各家投行的culture大相径庭,比较aggressive的投行有Morgan Stanely和DB,而比较moderate的投行有JPMorgan和Merrill Lynch。Others1. 自我介绍: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介绍自己最主要的能力、突出自己的核心价值,目的是让面试官眼前一亮、记住你的特色。2. 问面试官的问题:可以准备一些universal questions,例如:个人经历,为什么喜欢投行,现在在做什么deal等等实战【沉着冷静】面试面的好的前提是做好了充分准备,如果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那在实战中最关键的是展现自己的自信和实力。有些难题是stress test,看重的是你如何应对而非答案本身。我在Morgan Stanley暑期实习的终面时,一个VP让我在30s内回答一个脑筋急转弯,当我fail to give the answer时,他毫不客气地说:“You can move on to the next room. I’m done with your interview.”说这句话时,跟这位VP的30min面试时间只过去了5min,而这位VP直接下结论说Sabrina is not smart enough forMorgan Stanley and he has no interest in spending more time on me.&当时我都快哭出来了,毕竟面投行的经验严重不足(当时只是我第二次参加投行面试),但是我忍住了泪水,故作轻松地对那个邪恶的VP说:“Since you have no questions for me, canI ask you some questions?”我心中想的是,一定要多争取一些面试时间,让这位VP能够多了解我一些,不要直接在review上写“该童鞋笨的连脑筋急转弯都答不出”?于是乎,我问了这个VP一些问题,他也还算绅士地一一作答。当时钟显示过去了15分钟时,这位VP总算把我赶去了下一个房间?我从来没有碰到过这么极端的情况,当时以为自己肯定拿不到Morgan Stanley的offer了,结果第二天一个MD就打电话给了我offer,并且特地肯定了我的从容应对,说那个VP对好几个人做了同样的事情,可只有我一个人没有被打倒、沉着冷静地通过了那个stress test。【Technical Questions: 切忌不懂装懂】对于technical questions,面试前要做充分准备,但面试时万一碰到不知道的问题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与已经学过的东西相比,投行更看重的是你是否有潜力学新的东西。所以,在面试碰到不懂的问题,要说三句话:1)这个问题我没有研究过;2)但是根据我所学的知识,我认为?;3)请问我的思路正确吗?请指点。上述三句话中第二句话最重要,这体现了你快速思考新事物的能力。【逻辑,逻辑,逻辑!】回答问题时(无论是technical questions还是behavioral questions)一定要条理清晰、富有逻辑,投行的面试风格是找高层来面我们这些小屁孩,这些高层们可没有时间听你的长篇大论。回答问题尽量用三段式(第一,第二,第三)【牢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面试准备时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面试时说任何话都要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靠,不断加强面试官对自己的印象、让面试官记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介绍自己的实习经历时,每说一件事要加上一句话、说这件事反映了自己什么什么的能力;介绍自己参与某某活动时,要强调自己担任了怎样的职位,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体现了怎样的价值,反映了怎样的能力。【面试结束时ask for name card】面试结束时一定要记得问面试官要名片,因为名片上有email地址。面试之后要发thank you letter,目的是加强面试官对自己的印象。【面得开心不等于面得好,面得不开心不等于拿不到offer】我只面过两家投行的暑期实习——高盛和Morgan Stanley。高盛的面试官们都非常平易近人,很少刁难人,导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面得很好,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offer;而Morgan Stanley的风格比较aggressive,不仅highly technical而且喜欢刁难人,前文中提到的那个stress test让我以为自己肯定挂了,在进行完2个小时的3轮终面之后蹲在北京的金融大街上哭了很久?可是却拿到了offer。所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试的时候全力以赴,面试完了也要坦然面对结果。实习篇外资投行IBD的实习通常为10周,第1周为training,后9周为正式实习(每周工作100——120小时)。10周的实习强度非常大,平均每人要同时handle 3个以上的project,无论对体力还是脑力都是极大的挑战。10周结束之后,公司会发return offer,邀请部分实习生在毕业之后加入公司。各家投行的return rate各不相同,return rate较高的投行主要有Merrill Lynch和JP Morgan,而Morgan Stanley的return rate最低,为30%——40%左右。所以在选择投行实习的时候,如果有多家offer的情况之下,return rate将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家投行会交换简历,所以在实习的时候会收到invitation forinter-bank event,我称之为“挖墙脚活动”。这些event最重要的目的是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对方投行会在10周的实习结束前邀请你面试,而面试结果的宣布时间与return offer的宣布时间相近。我在香港实习时被邀请参加了JP Morgan的面试,但是由于现在拿了Morgan Stanley的offer所以拒了JP Morgan。投行这个圈子非常小,一旦你拿到了某个投行的暑期实习、就进入了这个圈子,留在这个圈子做全职的概率将高达99%,虽然留在自己实习的公司工作的概率取决于各家投行的return rate.【Work Hard】能够拿到投行暑期实习的人,个个都是绝顶聪明的主儿,这个时候除了比智力、还要比谁更能吃苦。Hard-working是个人motivation和好学精神的体现,我在Morgan Stanley实习的时候,每天最起码工作到凌晨3、4点钟,并且若是有空闲的时候就会主动去问staffer要活儿做,让自己时刻都处于高度忙碌的状态,最多的时候同时handle 6个project(包括2个live deal)。因为对于一个刚进入投行界的菜鸟,I have a verysteep learning curve and the more I do the more I learn.注意,being proactive doesn’t meanover-loading yourself. 千万不要盲目问staffer要活儿、搞得自己无法负荷,因为与“量”相比,“质”更重要,追求“量”的前提是不牺牲“质”。当我发现自己由于handle太多的project而导致错误率开始上升的时候,我果断推掉了一些活儿,以保证自己做事情的质量。【Learn Fast】这是投行最看重的品质之一,因为投行是一个极端fast-paced的行业,你的老板们可没有时间等你慢慢地做事情。我由于学习新事物一直非常快,所以很占优势,可以比别人省下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学习更多的事情。【Try to think in your supervisor’s shoes】举例说明:投行里面最底层的是analyst,高一级的是associate。Analyst需要与大量的数字打交道,例如从公司年报中摘取各类数据等放入PPT中,而associate的职责就是要确保这些数字的正确性、是否与数据源相同,他们的做法通常是重新来一遍你查找数据的过程。如果你设身处地的为你的supervisor着想,你就会想要节约他们的时间、让他们查数字的过程变得简单容易。我的做法是每每在年报里找到一个数字,就把这一页年报打印出来,用荧光笔标注出那个数字,最后把所有的页装订在一起、连同自己的work一同交给associate,这样他只需要翻一遍打印件就可以查数字了,大大节约了他的时间。我的这一做法让我的众多supervisors们赞赏不已,因为这说明我真的有think in theirshoes。【Keep in touch with your supervisors】与supervisors的沟通非常重要,时不时的一封email能够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自己本身hard-working是一件事,你的supervisors们是否知道你hard-working则是另一件事。换言之,切忌闷头苦干,要经常与你的supervisors们交流,让他们看到你的勤奋和上进。并且,由于人的本性,情感因素与理智因素同等重要,如果你一直与supervisors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们在final review中就会力挺你,而不是另一个同样hard-working、却从不与supervisors交流的愣头青。【Go to sleep whenever you can】投行每周100——120小时的工作时间、基本没有周末,的确是非人的生活方式。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每当你有机会休息和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去休息和睡觉,千万不要浪费了这难得的空闲时光。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让你的supervisor知道你去睡觉了,不然他们会因为找不到你做事情而大发雷霆。我的做法是,如果某一天晚上我的确是把手头的工作都做完了,就会发email给supervisor,问isthere anything else I can help with?(注意措辞,千万别傻乎乎地写can Igo to sleep?)如果supervisor允许你回家睡觉了那你千万别犹豫,趁他又想到新的事情前赶快溜回家,好好地睡上一觉。后记我是一个特别幸运的女生,作为一个本科生拿到了Morgan Stanley HKIBD的暑期实习、并在return rate低至30%的情况下顺利获得了return offer。我的投行路非常顺利,但在这风光背后是许多学姐学长和好友们的支持与鼓励,是你们帮助我从一个对投行一知半解的傻女生变为一个可以在顶级投行面试中侃侃而谈的本科生,是你们鼓励我在10周的暑期实习中坚持信念、熬过无数个不眠之夜、追逐自己的梦想。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徐楚!不做第二个曾子墨,要做第一个徐楚——你们一直鼓励我的话语,我铭记在心。一颗感恩的心,胜于一切。P.S1)这篇文章只针对投行的IBD,请不要泛泛而批。2)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帮助想进投行做IBD的学弟学妹们少走一点弯路,句句发自肺腑。IBD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也不是人人都想做的,但是对于那些真正想做IBD的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梦想。所以,请不要攻击一个人的梦想,也不要无端鄙视那些勤勉上进之人。不喜者请绕路,谢谢。3)我一路走到现在是得益于无数人的帮助和鼓励,真的非常感激。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梦想成真^_本文作者徐楚,转载自人大经济学论坛,由金融求职整理发布【免责申明】金融求职为大众精选并传播有价值的文章,在知道原作的情况下一定注明来源;若尽力核查后未发现原出处或非原创作品,均表明“图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行为,请直接联系求职菌。回复关键词“12”获取内功篇和实习申请篇▼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哦
馆藏&28044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为什么美国的无名小公司会比中国高盛的实习更有价值?投行宝典顶级投行Goldman Sachs,JP Morgan,Morgan Stanley,Barclays等等1.顶级投行面经2.最全行研报告3.顶级投行面试真题4.投行不得不读的十本书5.最全resume模板6.cover letter 模板部分截图如下????咨询宝典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Bain、BCG、PwC、Roland Berger等1.顶级咨询公司面经2.顶级商学院Casebook大全3.顶级咨询公司报告4.精华版Case in point5.咨询大师Victor干货邮件集锦6.麦肯锡王牌必读书籍部分截图如下????
5共6页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四大、投行和 PE 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石投金融
下载客户端
三步轻松贷款,贷款利率低
四大、投行和 PE 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现在在重庆一家普通一本高校读审计专业,现在大一,学校水平整体不是很好,但是会计在重庆还是很有名气的。我的性格比较偏保守,不是很激进的男生,但是我对投资理财方面也很感兴趣。不知道能不能进入四大,投行工作。
匿名用户 |
浏览次数:1464
常见类似问题
回答共有20条
挖个坑。 正好最近跳槽,思考了下职业生涯发展,就把分析过程发在这里。 这些分析多是针对投行、基金的行业特点及楼主自身情况,未必适合每个人,但思路和框架可以借鉴性参考。 【个人概况】 楼主男,投行承做工作一年半,三板业务居多,做过七八个项目。 … 显示全部 挖个坑。正好最近跳槽,思考了下职业生涯发展,就把分析过程发在这里。这些分析多是针对投行、基金的行业特点及楼主自身情况,未必适合每个人,但思路和框架可以借鉴性参考。【个人概况】楼主男,投行承做工作一年半,三板业务居多,做过七八个项目。 【总体思考】一、总体方向一般从投行承做(乘做是做材料,承揽是拉项目)跳槽,会选以下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上市公司董秘,每天坐班、朝九晚五,属于养老型。 第二个方向是投行,和原来干一样的活,属于保守型; 第三个方向是买方,常见跳槽路径,属于激进型; 二、董秘篇咱们先看上市公司董秘,因为它最容易被排除,所以放在第一位。 一来它不是金融圈的, 楼主刚毕业就坚定了要走金融的道路,理由不高尚:它的投入产出比较高。 兴趣可以不功利,工作不能,给老板做了很大贡献,就希望多拿点零花钱,不然直接去做慈善就好了。 二来它每天坐班, 此处特别说明下,因为投行多是跟着项目的,人、注意力、时间都是, 只要你把项目做完了,其他时间都可以自己安排, 健健身、看看电影、与好友聚会、来几盘游戏,任君选择, 大家习以为常的坐班,对投行人来说反而不太适应。 三来楼主的资历不足, 董秘是法定高管,以小鲜肉之身周旋于四五十岁的老狐狸之间... 肥皂掉地上了怎么办? 那就剩两个方向了, 继续留投行,或者去买方, 要么多拿点零花钱,去一般的平台,要么去大平台搬砖,把想象空间留给未来。 三、买方篇这里的买方主要指基金、资管,多数情况下不包含信托和创投(因为它们有自己的行业特殊性)。 由于基金、资管、信托、创投属于出钱的大金主,所以一般统称买方。 投行去买方一般是去做投资经理,去看哪些项目值得投资。 买方要看项目,就要做调查研究,也叫尽职调查, 而投行为了配合监管层对于上市、挂牌公司的层层监管要求,也会做一个非常详细的尽职调查, 为便于理解,这里大致介绍一下投行的尽职调查, 它占据了楼主80%的工作内容,也是投行人员的基本功。 为了判断这个公司能不能上市,监管层会列出一系列法律规章, 然后投行人一条条地对过去, 股份有限公司,打勾,按净资产成比例折股,打勾,成立满两年,打勾, 主营业务不能是卖军火倒文物等违法犯罪公司,嗯,咱们是卖烤地瓜的,不在这里边,打勾, 有没员工持股,有的话要穿透,来,律师核查一下,穿透完了,嗯,打勾, 实际控制人不存在资金占用,来,会计师再对一下台账、凭证、明细表,做个测试,存在100万的借款?那赶紧还了啊,嗯,还了,打勾。 等勾完,用专业术语把他们写出来,排个队,监管层再问一些问题,就可以等着上市了。 为甚么投行做这个很容易进买方? 因为相对于买方来说,投行的尽职调查要求十分详尽,全方位覆盖了买方的范围。 比如对实际控制人,要求签署十来份承诺和声明,保证不搞同业竞争(上市公司主营卖烤地瓜,实际控制人又开了一家也卖烤地瓜的公司)、不做占用公司资产(从烤地瓜公司拿钱)、不做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实际控制人叔叔把地瓜原材料1毛一个卖给烤地瓜公司); 对董事、监事和高管,要求去派出所开无犯罪记录,承诺遵守公司章程+《公司法》+《证券法》+《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条例》等相关规定、不能在两个公司(即便不是地瓜公司)同时担任高管等等要求;企业如果对供应商(只向一家地瓜公司买地瓜)和主要客户(把所有地瓜卖给一个人)过度依赖,近两年营业收入没有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地瓜监管管理局发布统计报告,烤地瓜公司最近两年营收1万,想上市的公司营收才7千),还要求投行人员和公司一起证明烤地瓜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还能继续卖下去)。 等等等等... 如果楼主去买家做投资经理,只需拿出投行30%的尽调的详细程度,就可以轻松写出一份投资建议报告书。 这里边有所不一样的是,投资侧重于对行业和商业逻辑的深度理解,也就是价值投资的思维。 但现在去买方,有点为时过早, 一来楼主主要学习法律和金融,财务偏弱,在投行也主要做法律和行业, 而专业的投资人,前期主要看人,后期主要看财务。 二来现在的市场行情并不利于投资,钱多项目少, 好项目不愁资金方,为什么要让你投呢? 一般的项目,你甘心投吗? 既然结论是暂时还不能去, 那为啥还花大量的篇幅来思考和分析这个方向? 因为楼主最终的目标是做一个专业的个人投资者,到买方去是必经的一条路,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四、投行篇这里的投行是广义的投行,既包括股权方向,也包括债权方向。 一般来说,继续留投行,如果还做同一个方向,再做两三年有做团队长的希望了, 因为投行最难的是进入这个体系,进来后,时常感受和领悟体系庞大且经常更新的资本市场法规和财务知识, 加上繁琐、细致的尽职调查底稿、说明书的撰写、立项、质控、内核、报材料、答反馈的流程, 浸淫一两年成为熟手之后,新手想在一年之内赶上你,几乎不可能, 这个时候,即便混也能在这个行业待下去; 如果再有点野心,三四年就可以做团队长了。 投行承做赚的钱既累又不稳定,新三板和再融资周期短,材料少,相对还好些,ipo材料多要求高,又完全是看天吃饭, 而且做材料模版居多,又是围绕着监管层开展业务,并不能真正培养价值投资的能力, 最优秀那批人会另寻出路,退出这个行业,而老出差的工作方式,又会撵走一批人, 要在剩下的人当中脱颖而出,其难度相对于当初与几十个名校毕业生竞争投行岗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进入投行要拼的主要是学历(名牌大学+研究生)、证书(司考or注会),以及面试的眼缘(颜值高不高), 而当团队长,拼的则是承揽项目的能力(让王思聪把投资的公司交给你来辅导上市)、管理能力(找到热爱加班、无私奉献、踏实干活、不求回报的实诚人,并时不时给三瓜两枣加以管理)和对项目的基本判断能力(能不能通过监管层的法眼), 这里边的核心,在于承揽项目的能力,也就是跟王思聪搞好关系的能力。 承揽人即便不做领导,把项目给其他人做,也能分到肉吃, 而挑灯夜战默默加班的承做人,如果不是团队长,做得再好也只能喝口汤。 嗯,谁让跟王思聪关系好的人那么少,喜欢默默加班的人又那么多, 你的收入取决于你的可替代性。 【具体分析——投行篇】具体到投行的时候,即使只是前台,你也会发现分成股权和债权两个大方向, 而每个大方向下边,又会有几个小方向,每个大方向和小方向都会有一些它自身的特点。 所以总体思路是一方面,具体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其实很多情况下,真正能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是具体分析。 因为涉及到比较多的行业特点的分析,专业性比较强, 这篇主要写给非专业人士看的,所以就只写简要过程和大致结论。 (一)股权方向 1、跨境并购 2、财务顾问——并购重组 3、融资保代——再融资 4、ipo 5、新三板 上述分类是按照自身的倾向排下来的顺序, 跨境并购也是财务顾问——并购重组中的一类,因为楼主觉得是最佳选择,所以单独列出来。 跨境并购不仅符合金融发展的趋势,从业者也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且工作的同时也是在加深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故列入最佳选择。 股权方向的优劣势如下: 优势: (1)最熟悉,与原工作延续性较强; (2)1-4属于投行业务的升级,5属于换个地方做老业务,保底性质; 劣势: (1)没有保代和cpa竞争力稍欠,且dirty work较多、身体累; (2)出差多,考保代和cpa时间不稳定。 (二)债权方向 1、固定收益业务 2、资产证券化 3、融资租赁 债权方向,尤其是固定收益业务,是在2015年修改《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之后, 允许非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之后,才进入的一个牛市, 但是以现在的经济下行趋势,15、16年发行的债券,在17、18年会开始出现大量违约, 最近的国海证券事件算是个开端,以后的纠纷会越来越多,信用风险在不断加大。 因此在大的发展趋势方面,债权方向不是最佳选择。优势: (1)打通股债,成为多面手,对长远发展很有帮助; (2)在风险保守情况下,亏也不会亏太多。 劣势: (1)对财务要求高,以现在的财务水平还不够; (2)承揽和承销回报比承做的多,但都对资源的要求比较高。 【具体分析——买方篇】留坑待填
回答于日 00:00
我大学也是审计专业,但不知道你具体什么情况,所以没啥建议, 废话一句。 除了自身能力,家庭背景自身因素以外,学历(证书)和实习这两样或许也能给你带来一些机遇吧。 显示全部 我大学也是审计专业,但不知道你具体什么情况,所以没啥建议,废话一句。除了自身能力,家庭背景自身因素以外,学历(证书)和实习这两样或许也能给你带来一些机遇吧。
回答于日 00:00
因为不知道你具体什么情况,做为一位同样学审计的学长,可能建议不是那么多,除了自身能力,家庭背景以外,学历和实习这两样或许也能给你带来一些机遇吧。 显示全部 因为不知道你具体什么情况,做为一位同样学审计的学长,可能建议不是那么多,除了自身能力,家庭背景以外,学历和实习这两样或许也能给你带来一些机遇吧。
回答于日 00:00
先给你一个最容易进“投行”学校Top25 根据大摩M&A,Trading,Risk等工作offer情况 同大多数投行一样,Morgan Stanley的选人原则也是百里挑一,实习生录取率甚至都低至2%。和高盛以及JP Morgan一样,Morgan Stanley也是从不掩饰自己对藤校学霸们的特殊好感… 显示全部 先给你一个最容易进“投行”学校Top25根据大摩M&A,Trading,Risk等工作offer情况同大多数投行一样,Morgan Stanley的选人原则也是百里挑一,实习生录取率甚至都低至2%。和高盛以及JP Morgan一样,Morgan Stanley也是从不掩饰自己对藤校学霸们的特殊好感。事实上,Morgan Stanley的“名校控”情结相较于它的竞争对手们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高盛还把很多机会留给一些亚洲高校的学生,JP Morgan也把两所伦敦院校排在自己top10 target school之列时,Morgan Stanley还是专一地爱着藤校。 来自eFinancialCareers的数据显示,根据目前数据库里31000个Morgan Stanley雇员的背景来看,非target school的学生想要进入这所顶尖投行确实非常困难。 在这份全球性排名的榜单上,哥伦比亚大学、伦敦政经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位列前三。而Top 15中,仅有三所非美国的大学:伦敦政经学院、香港大学以及印度理工学院。 在美国,这个趋势体现得更加明显:仅有伦敦政经学院打破了美国院校的垄断,跻身Morgan Stanley(美国部)雇员毕业院校Top 25。 在欧洲,榜单前三还是被英国传统名校伦敦政经、伦敦大学学院以及帝国理工学院占据。 在亚洲,香港大学仍然稳居第一。 综合来看,最容易拿到大摩M&A方向工作的学校有: 最受大摩trading方向青睐的学校是: 有志于去大摩做Risk,先来看看你的学校在不在排行榜上吧: 想拿到大摩IB Operation的Offer,这些学校毕业的你可能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重点是 学校是上榜了,你就一定能被大公司看中嘛? 图样图森破啦
求职大表姐
回答于日 00:00
职业生涯始于四大之一的PWC,在PWC工作了三年,跳槽中拿到上市券商投行总部offer,也去帮忙了一周,最终选择去了VC,我VC的同事之前就干了5年PE,所以就个人经历来说,应该是能够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我就以我自身为例讲讲拿到这些offer时的背景好了。 ~~… 显示全部 职业生涯始于四大之一的PWC,在PWC工作了三年,跳槽中拿到上市券商投行总部offer,也去帮忙了一周,最终选择去了VC,我VC的同事之前就干了5年PE,所以就个人经历来说,应该是能够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我就以我自身为例讲讲拿到这些offer时的背景好了。~~~~~~~~~~~~~~~~~~~~~~~~~~~~~~~~~~~四大篇~~~~~~~~~~~~~~~~~~~~~~~~~~~~~~~~~~~~~四大篇:2010年本科毕业,当时就投了2家PWC和DTT,都进了终面,PWC拿到offer,DTT没有当时手上的筹码:1.学历:本科上外英语系,绩点不错,算是前10%,2.实习经历:两份银行实习经历: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及某银行国际结算部(对进四大应该帮助不大,当时我记得PWC manager面的时候问我实习经历都是银行,为什么不去银行来着。。)求职过程:首先通过简历筛选(这意味着你必须是目标学校学生,绩点最好别低于3.0).笔试(PWC是一般的笔试,DTT是性格测试),一般笔试准备下就能过(比如在应届生论坛上的求职大礼包有习题可以练练),性格测试的淘汰机制我不清楚。。。。性格测试不过的话感觉有些悲剧。。。。。 AC面(PWC的AC面包括群面和manager面,DTT的AC面就是群面),我群面的策略都是采取当time controller的角色:即主动申请控制大家讨论案例的进程,适时总结,这种策略一般比较有效。 最后是Par面(完全看缘分,气场合不合) DTT终面的时候是个阴雨天,Par一开始就问我哪里人,然后记了下,用全中文和我面,问我什么专业的,我说英语系的,她又记了下,问我CPA要考几年,我说考CPA用五年吧。。。她惊讶了下(当时自己想低调点。。。),于是就悲剧了。。。PWC终面的时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PAR是在美国读了MBA的在美国呆了蛮长时间的中国人,英文面试,当时问我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选四大,一些简历中内容的常规问题以及英语系的一些出路的问题,当时详谈甚欢,聊完她送我出去,正好是感恩节,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我和她说Happy Thanksgiving! 当时就觉得十拿九稳了,回去后写了封感谢信,第二天就拿到offer letter了:)总结下:进四大的话,学校要是目标学校,绩点不要太差,笔试好好准备,面试要融入讨论,不要不说话,给人不合群或太强势的感觉,然后终面就看缘分了~~~~~~~~~~~~~~~~~~~~~~~~~~~~~~~~~~~~投行篇~~~~~~~~~~~~~~~~~~~~~~~~~~~~~~~~~~~~~投行篇:2013年从PWC辞职,去香港中文大学读了以课程严酷著称的Chak领衔的全明星MSF地狱课程~那可算是我学生生涯中最刻苦的一段日子,本科数学基础薄弱的我要同时面对各种恐怖数学的摧残,那段日子还要继续考CPA和CFA,基本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图书馆看书,晚上沿海边跑个步,偶尔打个羽毛球,睡觉~2014年6月回国时我是CFA一级通过(二级好像我拿到offer时还没出成绩),CPA四门通过(上一年非常悲惨的审计59),金融硕士学历,四大三年工作经验,进了东方资产的投行部门从事房地产投融资工作,但当时我面试的时候就告诉老板我想做VC~且房地产投融资也不是传统投行业务,我就不重点写了。2015年下半年我觉得我还是想做VC,如果一时不能进就去做股权业务的卖方。所以开始投一些VC及券商投行部~很幸运很快就拿到了某上市券商投行总部的offer:当时手上的筹码:1.学历:本科上外英语系,硕士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硕士,成绩都算10%2.工作经历:三年四大审计经验,一年房地产投融资经验,几个地产项目的主导案例 3.证书:CFA,CPA专业阶段(当时CPA综合阶段还没出成绩,但自己考好就感觉十拿九稳了)求职过程:先投简历,很快就有面试消息 面试:人力资源总监和投行部老大直接面,问为什么想做投行之类的一些常规问题,相谈甚欢,加微信换名片~出来就感觉十拿九稳了第二天人力资源总监就打电话:通知录取了,讨论些薪酬问题~总结下:社招进投行的话,一般来说四大+cpa,不一定要全考出来,硬件条件就满足了,面试前做些功课,一般都没问题。 如果校招进投行,以我研究生同学的例子,一般来说硕士学历成绩好,有投行实习经历,机会比较大~~~~~~~~~~~~~~~~~~~~~~~~~~~~~~~~~~~VC篇~~~~~~~~~~~~~~~~~~~~~~~~~~~~~~~~~~~~~VC篇:拿到投行offer后机缘巧合看到南外学长在校友群里发布的招聘贴,就加了微信聊了下,约着去拜访下,当时手上的筹码是:1.学历:本科上外英语系,硕士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硕士,成绩都算10%2.工作经历:三年四大审计经验,一年房地产投融资经验,几个地产项目的主导案例 3.证书:CFA,CPA专业阶段(当时CPA综合阶段还没出成绩,但自己考好就感觉十拿九稳了),2015年12月的时候CPA综合出成绩正式CPA,CFA双证在手求职过程:先是去和学长交流了下:了解了下基金的情况,说了些自己的工作经历,学长的意思与其你曲线到投行再到VC,PE,如果合伙人那没问题,不如直接过来,于是后面就约了合伙人面试合伙人面试:交流了下自己之前的经历,询问了下基金的情况和合伙人之前的背景,合伙人问了几个具体投资领域如何看待分析的问题,聊得挺投缘没几天就收到offer了,商讨了下薪酬福利,人事那儿走了个流程,约定入职时间于是就开始了VC之路:)前面也说了VC,PE一般不招应届生,而且实习生的留用机会也比四大,投行要小,这主要是因为其盈利模式及工作性质所决定的~VC的盈利模式是2%管理费+20%的项目退出回报超额收益,以我们基金为例,3亿人民币规模,2%管理费一年也才600万,而我们的薪酬都不低,平时各类其他开始如差旅费交通费都要花钱,所以决定了基金只能是小团队模式~工作性质的话我直接贴一下我这一年来总结的VC工作对人的能力要求来说明我的观点从事风投行业对性格是否有相应的要求呢?风投从业者的性格一般都是怎样的? - 褚自航的回答 - 知乎VC的工作内容:募,投,管,退~~~~~~~~~~~~~~~~~~~~~~~~~~~~募~~~~~~~~~~~~~~~~~~~~~~~~~~~~~~~~~~~~~~募:即基金的募集,这是基金成立的基础,一般是合伙人的工作,向金融机构及富有个人(如企业家)募集募集所需的能力:优秀的过往投资记录(明星项目),与各机构广泛良好的人脉网络,目前的项目储备(所以为什么这一般是合伙人的活)~~~~~~~~~~~~~~~~~~~~~~~~~~~~投~~~~~~~~~~~~~~~~~~~~~~~~~~~~~~~~~~~~~~投:即对于项目的投资,这也是VC一线人员最核心的能力,又可以拆解为三部分:找的到,看的懂,投的进找的到:即找到创业者及创业项目的能力,这要求一线VC人员具有广泛的行业,人脉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你所关注的行业上下游资源(比如你所关注领域中知名企业核心人员,高管的动向,没事多跑跑行业会议,多认识多接触,多交朋友)FA的渠道资源(各家FA小伙伴关系都处处好)各家投资机构的熟人(大家来互相推推项目,合投跟投一起玩)媒体(媒体的朋友消息来源广)熟人(你的校友,前同事,熟人圈,特别是对投天使来说,很多机构投天使项目非熟人不投)看得懂:即能够判断出团队及项目的好坏,对于风险和收益作出判断这点是内功:主要靠平时的行业研究,经验的积累,与行业内人士的交流要求的能力:行业分析,公司分析能力,优秀的逻辑思维,广泛的人脉投的进:即面对优秀项目时,能够以合适的价格及条款投进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谈判这要求一线人员有优秀的谈判能力(比如说介绍各种除了钱之外能带来的东西,如资源注入,增值服务,协同效应哈),真诚的为人生处世能力(有时候感性也会占很重要的部分,有不少案例投资人靠着非常诚恳的态度投进了热门项目)~~~~~~~~~~~~~~~~~~~~~~~~~~~~管~~~~~~~~~~~~~~~~~~~~~~~~~~~~~~~~~~~~~~管:即投后的管理,投后管理对于VC从业人员来说也是一件很费时的事(大多数VC并没有专门的投后team),特别是对于早期项目占股10%以上的投资人来说,被投企业对你的需要度更高为被投项目介绍各类资源(人才,流量,营销等等)为被投企业的发展重点问题出谋划策(是否要变方向,融资节奏,是否要并购某只团队,高管调整等等),一般是给出建议,帮忙为主,毕竟创业者是主导这要求一线人员具有广泛的人脉,对行业发展的判断力,及企业治理的一些知识~~~~~~~~~~~~~~~~~~~~~~~~~~~~退~~~~~~~~~~~~~~~~~~~~~~~~~~~~~~~~~~~~~~退:即项目的退出,主要是决定何时退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退出何时退:是否在某一轮估值已经较高时退出部分股权?还是陪公司直到上市再退?退出方式:企业发展不太好,现在有被并购机会,是否要实施领售条款?现在A股市场好,是否要拆VIE回A股上市?这要求VC从业者具有对资本市场,行业,公司发展的判断力。总结下来:这是个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行业~不仅你要善于与各类人打交道,且还要养成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习惯,能够有独有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思路(这行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你必须拥有强大的自驱力去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寻找潜在的独角兽。所以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应届生来讲,VC,PE的整体要求过高了些,最好是在其他行业培养了基本功再进这个行业会比较好,这也是为什么基本上正规VC,PE的从业者里很少有应届生的原因~到现在也在VC之路走了一年多了,也投了几个项目,希望这些项目早日长成苍天大树:)欢迎大家多多交流,大家要咨询问题养成顺手点赞,关注的良好习惯哈,否则我没有足够动力回答问题的哈:)新开了专栏,欢迎大家关注:/chuzihang
回答于日 00:00
职业生涯始于四大之一的PWC,在PWC工作了三年,跳槽中拿到上市券商投行总部offer,也去帮忙了一周,最终选择去了VC,我VC的同事之前就干了5年PE,所以就个人经历来说,应该是能够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我就以我自身为例讲讲拿到这些offer时的背景好了。 ~~… 显示全部 职业生涯始于四大之一的PWC,在PWC工作了三年,跳槽中拿到上市券商投行总部offer,也去帮忙了一周,最终选择去了VC,我VC的同事之前就干了5年PE,所以就个人经历来说,应该是能够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我就以我自身为例讲讲拿到这些offer时的背景好了。~~~~~~~~~~~~~~~~~~~~~~~~~~~~~~~~~~~四大篇~~~~~~~~~~~~~~~~~~~~~~~~~~~~~~~~~~~~~四大篇:2010年本科毕业,当时就投了2家PWC和DTT,都进了终面,PWC拿到offer,DTT没有当时手上的筹码:1.学历:本科上外英语系,绩点不错,算是前10%,2.实习经历:两份银行实习经历: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及某银行国际结算部(对进四大应该帮助不大,当时我记得PWC manager面的时候问我实习经历都是银行,为什么不去银行来着。。)求职过程:首先通过简历筛选(这意味着你必须是目标学校学生,绩点最好别低于3.0).笔试(PWC是一般的笔试,DTT是性格测试),一般笔试准备下就能过(比如在应届生论坛上的求职大礼包有习题可以练练),性格测试的淘汰机制我不清楚。。。。性格测试不过的话感觉有些悲剧。。。。。 AC面(PWC的AC面包括群面和manager面,DTT的AC面就是群面),我群面的策略都是采取当time controller的角色:即主动申请控制大家讨论案例的进程,适时总结,这种策略一般比较有效。 最后是Par面(完全看缘分,气场合不合) DTT终面的时候是个阴雨天,Par一开始就问我哪里人,然后记了下,用全中文和我面,问我什么专业的,我说英语系的,她又记了下,问我CPA要考几年,我说考CPA用五年吧。。。她惊讶了下(当时自己想低调点。。。),于是就悲剧了。。。PWC终面的时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PAR是在美国读了MBA的在美国呆了蛮长时间的中国人,英文面试,当时问我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选四大,一些简历中内容的常规问题以及英语系的一些出路的问题,当时详谈甚欢,聊完她送我出去,正好是感恩节,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我和她说Happy Thanksgiving! 当时就觉得十拿九稳了,回去后写了封感谢信,第二天就拿到offer letter了:)总结下:进四大的话,学校要是目标学校,绩点不要太差,笔试好好准备,面试要融入讨论,不要不说话,给人不合群或太强势的感觉,然后终面就看缘分了~~~~~~~~~~~~~~~~~~~~~~~~~~~~~~~~~~~~投行篇~~~~~~~~~~~~~~~~~~~~~~~~~~~~~~~~~~~~~投行篇:2013年从PWC辞职,去香港中文大学读了以课程严酷著称的Chak领衔的全明星MSF地狱课程~那可算是我学生生涯中最刻苦的一段日子,本科数学基础薄弱的我要同时面对各种恐怖数学的摧残,那段日子还要继续考CPA和CFA,基本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图书馆看书,晚上沿海边跑个步,偶尔打个羽毛球,睡觉~2014年6月回国时我是CFA一级通过(二级好像我拿到offer时还没出成绩),CPA四门通过(上一年非常悲惨的审计59),金融硕士学历,四大三年工作经验,进了东方资产的投行部门从事房地产投融资工作,但当时我面试的时候就告诉老板我想做VC~且房地产投融资也不是传统投行业务,我就不重点写了。2015年下半年我觉得我还是想做VC,如果一时不能进就去做股权业务的卖方。所以开始投一些VC及券商投行部~很幸运很快就拿到了某上市券商投行总部的offer:当时手上的筹码:1.学历:本科上外英语系,硕士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硕士,成绩都算10%2.工作经历:三年四大审计经验,一年房地产投融资经验,几个地产项目的主导案例 3.证书:CFA,CPA专业阶段(当时CPA综合阶段还没出成绩,但自己考好就感觉十拿九稳了)求职过程:先投简历,很快就有面试消息 面试:人力资源总监和投行部老大直接面,问为什么想做投行之类的一些常规问题,相谈甚欢,加微信换名片~出来就感觉十拿九稳了第二天人力资源总监就打电话:通知录取了,讨论些薪酬问题~总结下:社招进投行的话,一般来说四大+cpa,不一定要全考出来,硬件条件就满足了,面试前做些功课,一般都没问题。 如果校招进投行,以我研究生同学的例子,一般来说硕士学历成绩好,有投行实习经历,机会比较大~~~~~~~~~~~~~~~~~~~~~~~~~~~~~~~~~~~VC篇~~~~~~~~~~~~~~~~~~~~~~~~~~~~~~~~~~~~~VC篇:拿到投行offer后机缘巧合看到南外学长在校友群里发布的招聘贴,就加了微信聊了下,约着去拜访下,当时手上的筹码是:1.学历:本科上外英语系,硕士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硕士,成绩都算10%2.工作经历:三年四大审计经验,一年房地产投融资经验,几个地产项目的主导案例 3.证书:CFA,CPA专业阶段(当时CPA综合阶段还没出成绩,但自己考好就感觉十拿九稳了),2015年12月的时候CPA综合出成绩正式CPA,CFA双证在手求职过程:先是去和学长交流了下:了解了下基金的情况,说了些自己的工作经历,学长的意思与其你曲线到投行再到VC,PE,如果合伙人那没问题,不如直接过来,于是后面就约了合伙人面试合伙人面试:交流了下自己之前的经历,询问了下基金的情况和合伙人之前的背景,合伙人问了几个具体投资领域如何看待分析的问题,聊得挺投缘没几天就收到offer了,商讨了下薪酬福利,人事那儿走了个流程,约定入职时间于是就开始了VC之路:)前面也说了VC,PE一般不招应届生,而且实习生的留用机会也比四大,投行要小,这主要是因为其盈利模式及工作性质所决定的~VC的盈利模式是2%管理费+20%的项目退出回报超额收益,以我们基金为例,3亿人民币规模,2%管理费一年也才600万,而我们的薪酬都不低,平时各类其他开始如差旅费交通费都要花钱,所以决定了基金只能是小团队模式~工作性质的话我直接贴一下我这一年来总结的VC工作对人的能力要求来说明我的观点从事风投行业对性格是否有相应的要求呢?风投从业者的性格一般都是怎样的? - 褚自航的回答 - 知乎VC的工作内容:募,投,管,退~~~~~~~~~~~~~~~~~~~~~~~~~~~~募~~~~~~~~~~~~~~~~~~~~~~~~~~~~~~~~~~~~~~募:即基金的募集,这是基金成立的基础,一般是合伙人的工作,向金融机构及富有个人(如企业家)募集募集所需的能力:优秀的过往投资记录(明星项目),与各机构广泛良好的人脉网络,目前的项目储备(所以为什么这一般是合伙人的活)~~~~~~~~~~~~~~~~~~~~~~~~~~~~投~~~~~~~~~~~~~~~~~~~~~~~~~~~~~~~~~~~~~~投:即对于项目的投资,这也是VC一线人员最核心的能力,又可以拆解为三部分:找的到,看的懂,投的进找的到:即找到创业者及创业项目的能力,这要求一线VC人员具有广泛的行业,人脉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你所关注的行业上下游资源(比如你所关注领域中知名企业核心人员,高管的动向,没事多跑跑行业会议,多认识多接触,多交朋友)FA的渠道资源(各家FA小伙伴关系都处处好)各家投资机构的熟人(大家来互相推推项目,合投跟投一起玩)媒体(媒体的朋友消息来源广)熟人(你的校友,前同事,熟人圈,特别是对投天使来说,很多机构投天使项目非熟人不投)看得懂:即能够判断出团队及项目的好坏,对于风险和收益作出判断这点是内功:主要靠平时的行业研究,经验的积累,与行业内人士的交流要求的能力:行业分析,公司分析能力,优秀的逻辑思维,广泛的人脉投的进:即面对优秀项目时,能够以合适的价格及条款投进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谈判这要求一线人员有优秀的谈判能力(比如说介绍各种除了钱之外能带来的东西,如资源注入,增值服务,协同效应哈),真诚的为人生处世能力(有时候感性也会占很重要的部分,有不少案例投资人靠着非常诚恳的态度投进了热门项目)~~~~~~~~~~~~~~~~~~~~~~~~~~~~管~~~~~~~~~~~~~~~~~~~~~~~~~~~~~~~~~~~~~~管:即投后的管理,投后管理对于VC从业人员来说也是一件很费时的事(大多数VC并没有专门的投后team),特别是对于早期项目占股10%以上的投资人来说,被投企业对你的需要度更高为被投项目介绍各类资源(人才,流量,营销等等)为被投企业的发展重点问题出谋划策(是否要变方向,融资节奏,是否要并购某只团队,高管调整等等),一般是给出建议,帮忙为主,毕竟创业者是主导这要求一线人员具有广泛的人脉,对行业发展的判断力,及企业治理的一些知识~~~~~~~~~~~~~~~~~~~~~~~~~~~~退~~~~~~~~~~~~~~~~~~~~~~~~~~~~~~~~~~~~~~退:即项目的退出,主要是决定何时退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退出何时退:是否在某一轮估值已经较高时退出部分股权?还是陪公司直到上市再退?退出方式:企业发展不太好,现在有被并购机会,是否要实施领售条款?现在A股市场好,是否要拆VIE回A股上市?这要求VC从业者具有对资本市场,行业,公司发展的判断力。总结下来:这是个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行业~不仅你要善于与各类人打交道,且还要养成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习惯,能够有独有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思路(这行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你必须拥有强大的自驱力去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寻找潜在的独角兽。所以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应届生来讲,VC,PE的整体要求过高了些,最好是在其他行业培养了基本功再进这个行业会比较好,这也是为什么基本上正规VC,PE的从业者里很少有应届生的原因~到现在也在VC之路走了一年多了,也投了几个项目,希望这些项目早日长成苍天大树:)欢迎大家多多交流,大家要咨询问题养成顺手点赞,关注的良好习惯哈,否则我没有足够动力回答问题的哈:)
回答于日 00:00
四大转投行,再从投行出来的现身说法,在四大干了四年,从senior位置跳了出来。 入行预警,四大,投行,都累,投行更胜,因为投行的工作量比四大还大,经常加班,满世界到处飞。当初和女朋友出去玩,一天要跑网吧三次收发邮件,去参加前四大同事的婚礼,婚… 显示全部 四大转投行,再从投行出来的现身说法,在四大干了四年,从senior位置跳了出来。入行预警,四大,投行,都累,投行更胜,因为投行的工作量比四大还大,经常加班,满世界到处飞。当初和女朋友出去玩,一天要跑网吧三次收发邮件,去参加前四大同事的婚礼,婚礼还没结束就得往办公室跑。首先说说关于四大的特点篇(13年的数据):普华永道:“四大”之首,全球500强中有32%是其客户,而内地在H股上市的企业中有40%都信赖PWC为其审计。毕 马威:在中国唯一有资格与PWC抗衡的公司,在金融业上优势明显,相对比较本土化,有很多localmanager,且是四大中最多金的一个。德 勤:全球百强中30%是其客户,在发展日本客户方面有优势,但相对而在华规模较小、每年招聘人数远少于其他几家。安 永:在中国的业务逊于其他几家,本地化步伐较慢,以香港经理居多。2016年度吐槽,普华永乱,土勤,半价安,毕马六。部门篇:普华永道:审计、SPA、税务、Advisory、其他后台支持部门毕 马威:审计、税务、财务顾问部、其他后台支持部门德 勤:审计、ERS、税务、CorporateFinance、DC、其他后台支持部门安 永:审计、TSRS、税务、MAS(财务咨询)、其他后台支持部门审计为核心业务,可接触税收筹划等高端业务。其次是税务与财务咨询,相对轻松,出差加班较少。财务咨询主要从事企业重组以及并购中的财务尽职调查等业务,一般需要三年工作经验方可进入。现在来谈谈四大需要什么样的人才1.GPA高,自然是成绩好。2.英语能力好,最低要求过6级。3.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好有相关行业的实习经历,主要指会计师事务所和公司财务部。,有四大实习经验更佳。4.CPA,大加分项,虽然公司前两年没硬性要求,但两年内考不下来CPA,基本上被clear了。-------------------------------------11月4日补充修改----------------------------------关于CPA,我需要补充一点,不打算追求高薪,只要你脸皮厚,不考CPA一样可以妥妥地活下去,但是不考CPA意味着你的上升渠道被你主动关闭了,四大第三年升senior要求2-3门,第六年升m要求通过,我前面说的被clear的意思是被delay,没脸再待下去,自己就走了。-----------------------------------------------------------------------------------------------------性格方面,四大喜欢严谨、仔细、喜欢研究制度、对数字敏感、能吃苦耐劳、有一定沟通能力关于我为何跳出四大,具体原因你可以看我这个回答哪些原因让人离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 Jamacy 的回答接下来谈谈投行。特点篇:其实也没啥特点,哈哈哈,Investment Bank,投资银行,国内的普遍称为券商。大号的华尔街投行有个俗称叫做Bulge Bracket,包括大摩,高盛,摩根大通,美银美林,德意志银行,瑞银,瑞信,花旗投行部,Barclays等等,小号的投行们统称叫做Boutique。部门篇: 主要列举投行的部门和入职要求 1.经纪业务部:扎实的经济金融专业知识,提前考取证券从业资格,同时有必要掌握技术分析。 非一流大学研究生毕业,但有志于进入资本市场的同学,可以考虑营业部的职位,相对来说成功率会高很多,而且通过在营业部的锻炼,也能逐步升职到分公司、经纪业务总部或总部其他部门。最重要的是,营业部是一线战场,可积累活生生的投资经验,学到很多资本市场的技能。 2.投资银行部:折是许多同学都想进的部门,尽早进行会计、财务、法律基础的积累,提前考取证券从业资格,可在校考取CPA、律师等资格。 对于家里人脉广泛、有丰富社会资源的,能够有助于接触到比较多的项目机会,也非常有利于在投行部门的职业发展。但经常出差加班,属于飞行客。 3.证券投资部:经济、金融、金融工程专业较为对口,提前考取证券从业资格,通过CFA一级或二级会比较有帮助。 招聘需求一般只招聘助理研究员,通常一个人要看很多行业,工作压力比较大,需要的沉淀时间也比较长。通过逐步学习投资逻辑和分析方法,后续表现好的可以上升到投资经理等。是对投资敏感性较好的人才较好的选择。 4.资产管理部:经济、金融、、财务、金融工程专业都对口,提前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较早准备CFA考试并至少通过CFA一级会比较有帮助。 资管业务未来将大发展,尤其是未来券商会大量设立公募基金公司,人才需求是多元的,可以积极关注。 5.融资融券部:积累扎实的经济金融专业知识,提前考取证券从业资格,同时有必要熟悉资本市场和投资行为。 由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而且没有特别的专业要求,是应届生较好的选择。 6.固定收益部:有比较好的金融学基础,对债券的理解深刻,提前考取证券从业资格,在校期间考过CFA二级最好,或自学固定收益相关专业课程。 该部门未来市场成长空间较大,销售、交易、发行、撮合、研究等岗位形成多元化的人才需求,且其人才需求量较大,可根据自身特色和兴趣选择岗位。 7.直接投资部:熟悉财务报表,在校可积累会计、财务等金融知识,提前考取证券从业资格,在校期间可考CFA。 做直投最好要有一定的行业经验和社会阅历,不容易被忽悠,应届毕业生的话需要尽快累积经验和能力,胆大心细,适合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的同学。 8.资本市场部:有比较好的金融经济基础,较好的交际能力,提前考取证券从业资格。 资本市场部要负责沟通投行、研究员、上市公司、证监会和投资者,因此要比较好的沟通技巧和关系处理能力,适合有耐心、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同学。 9.销售交易部:有一定的金融经济基础,很好的交际能力,提前考取证券从业资格。 销售交易部要负责为机构客户提供股票、债券的研究咨询和代理服务,因此要很强的沟通技巧和关系处理能力,有文艺特长,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同学。 10.场外市场部:最好有会计、法律、金融、经济等基础积累,同时细致耐心,具有较强执行力和沟通能力,提前考取证券从业资格。 场外市场的工作要求熟悉新三板及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规则;协助完成财务、法律、行业等尽职调查工作;协助新三板挂牌材料的制作及报送工作,对于项目跟踪岗位则适合能承受高压、长期出差的同学。 11.研究所:研究所是投资银行发挥定价作用的核心部门,要求相关行业专业知识积累,具备一定的金融、财务和会计基础,有CFA、CPA的资格或者通过CFA二级、CPA两门以上都会更好。 擅长写作,不害怕写报告,具有钻研精神,有会计和经济学的基础,善于表达和与人沟通。一般而言行业研究员比较合适的教育背景是专业化的本科经济或金融的研究生背景,这样从事某个行业研究会有一定基础,之前的同学老师等也是以后的资源。当然金融经济专业的学生也自有用武之地,例如宏观策略金融房地产等。 12.风控部:有金融学的基础,对风险管理有系统的学习和认识。最好能在校期间考个FRM。 该岗位适合性格比较沉着冷静的人,由于需要评估风险,要求做事比较细心缜密。 此部分来源于网络,复制黏贴也是要体力的,容我喘口气。 OK,现在说说投行人需要必备什么素质 投资银行的一些工作要求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高度自律,很强的数学功底,强大的人际交流与领导才能,出色的学习能力与逻辑思考,良好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知识,充沛的创造激情与工作能力,饱满的成功信念和致胜勇气,备全局意识与实干精神。 最重要的,能吃苦!!!不怕加班!!!。 关于PE,其实我是不了解的,所以就不在这误导人了,不过可以给你推荐一篇专栏。四大、投行、咨询、私募,从职业现状到发展前景全方面对比 - 关咲的文章 - 知乎专栏
回答于日 00:00
先说四大 一本学校 扎实的会计类基础知识 能够用来沟通的英语水平 一些面试笔记的技巧 差不多够进四大了 这几年四大蛮尴尬的 水平太高的看不上四大 水平次点的四大看不上 总之现在的四大已经不如当年那么风骚了 再说券商 本科学历不行 基本现在稍大点的券商… 显示全部 先说四大 一本学校 扎实的会计类基础知识 能够用来沟通的英语水平 一些面试笔记的技巧 差不多够进四大了 这几年四大蛮尴尬的 水平太高的看不上四大 水平次点的四大看不上 总之现在的四大已经不如当年那么风骚了再说券商 本科学历不行 基本现在稍大点的券商都要研究生起 尤其是投行部 貌似大家都喜欢四大干几年再去投行 PE之类的 题主除非条件好 否则直接进券商尤其投行部还是蛮难的 高盛 大摩 瑞银之类的想想就行了。。。最后PE 不了解就不胡吹了了 但PE肯定不比券商简单
回答于日 00:00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通常简称“四大”,指的是著名的四个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WC)、德勤(Deloitte)、毕马威(KPMG)、安永(EY) 。在业内,四大以高强度工作和高薪著名,每到毕业求职季,都有很多同学想了解四大相关信息,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储备一些四大申… 显示全部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通常简称“四大”,指的是著名的四个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WC)、德勤(Deloitte)、毕马威(KPMG)、安永(EY) 。在业内,四大以高强度工作和高薪著名,每到毕业求职季,都有很多同学想了解四大相关信息,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储备一些四大申请的必备知识。 1. “四大” 初印象 PWC : “四大”之首,全球500强中有32%是其客户,而内地在H股上市的企业中有40%都信赖 PWC为其审计。 KPMG: "四大"中规模能与PWC抗衡的公司,在金融业上优势明显,相对比较本土化,有很多local manager,且是四大中最多金的一个。 Deloitte :全球百强中30%是其客户,在发展日本客户方面有优势,在consulting 和 advisory 方面最为出众。 EY:相对其他几家规模较小。据2015年统计显示,安永的高层女性员工比例为四大之首(31%) 2. "四大“ 提供中国学生的机会 对于立志想进入“四大”工作的同学,你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找工作不是学业完成了,临毕业才想起来做的事。它是一个有计划,分步实现的目标。我们从 “四大”为大学生们提供的各种机会中就可以看出这个道理。 N.O: *second year student forScotland or any four year course **also apply to those will be studying for your masters immediately after thefinal year of your undergraduate degree ***graduate job/ scheme 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有assurance, tax and pension, audit, consulting, risk advisory 等等,具体领域的职位说明和要求,以官网信息为准。 上文提到了中国留学生找工作是一个贯穿大学的任务,很多像“四大”这样的跨国公司,通常都是提前一年开始接受来年9月份的graduate scheme 岗位申请,和大学入学申请道理类似。所以,一定提醒大家,如果有想法在海外就业,就一定要“早准备,早准备,早准备” (说三遍,因为很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四大”具体的申请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3. 申请“四大”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专门背景到底重不重要 与其它行业要求“专业对口”的招聘条件相比,“四大”会计事务所,对应聘者的专业、应聘者的高校一般都没有明确的限制,接受any degree的申请人。审计和税务虽然是专业课程,但一般有良好能力和素质的毕业生,通过培训也会很容易上手。在普华永道,有近90%的岗位是不看应届毕业生专业的,仅有个别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要求相关专业,比如,精算师要求精算、数学、统计或财务偏向保险方面的专业。不可否认,金融、会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会有相当的优势。虽然 “四大” 对于申请者的专业背景不做要求,但是对于所学专业的成绩,也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要求,具体要求下文会详细说明。 (2)“四大”的 HR 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首先,说说“硬件”要求。第一,学习成绩要好,比如“四大”中的PWC和KPMG对于申请者的minimumacademic requirement是 2:1(均分80以上)Deloitte的学术要求是“any degree from a 2:2(均分75以上) to a first class honours(均分85以上)第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般体现在申请人的 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 上,譬如参加过学生会、学生社团或者一些大型活动。最好有相关行业的实习经历,主要指会计师事务所和公司财务部的internship experience 。“四大”每年都有实习生计划 (上面提到的summerintern programme),很多参加过公司summer intern 的学员都在来年申请 graduate scheme时体现出了很大的优势。不过对于非会计类同学, 可以考虑去一些内资事务所或者公司财务部实习一下,为面试积累资本的同时,也让自己深入了解是否适合做审计这个行业。 接着,我们来说说“软件” (soft skills)的要求。总体来说,“四大”喜欢的是具备“财务性格”的学生,严谨、仔细、喜欢研究制度、对数字敏感、能吃苦耐劳、有一定沟通能力(经常跟客户打交道)。具体说来:EY 希望员工正直、有礼貌、热情、“敢于带头”,并且是优秀的团队合作者。PWC 希望员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业务能力、全球敏锐度、领导能力和技术能力。Deloitte 则会根据其“共同价值”列表来选拔人才。四大” 不喜欢的性格,譬如粗心大意、眼高手低、急躁冒进、不讲礼貌等等。HR对申请者soft skills 中的性格和能力考察比重很大,比如:网申中的psychometrictest ,面试中的competency questions 以及最后 assessment centre中的情景考核等等。 所以,相比较申请者的专业背景,软实力(soft skill )其实是申请“四大”更关键的因素。 (3) 申请流程 a. 网申 通过“四大”官网申请,一般要填写4份表格左右, 主要是一些个人信息的填写和若干个open questions,考察学生的求职动机(motivation)以及基本英语写作能力。如果在open questions的回答中逻辑换乱,各种语言语法错误,那么请自动忽略下文全部内容,因为你已经被淘汰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所以凡事都要准备,准备,再准备。将open questions 的所有类型练熟练了再去申请,才有会希望脱颖而出。在网申的过程中,各个公司还会根据职位的情况,要求申请者完成 numeracy( 数学)或者 logical reasoning (逻辑能力)的online test. 如果这两部分都通过了,那么网申就算成功了。这时候,对方会回复一封确认函,确认是否进行面试和面试日期。 b. 面试 “四大”的面试通常分为两个部分:电话面试和一对一的面试。电话面试主要是对申请人motivation 和一些基本能力的考察,比如:communicationskills,relevant experience,telephonemanners etc,同时也考察你的思维连贯性、语言表达力等等。考察的重点是求职者对其申请的工作是否有兴趣与潜力。电面通过之后,就会有和业务部门的 manager或者是 partner的一对一面试,主要是从整体上考察应聘者的素质、能力和价值观。请大家注意,动机,自身能力,沟通和团队合作,都是“四大”择才的统一标准。 c. Assessment Centre (AC) 如果你的网申和面试都通过了,那么恭喜你,你就有资格进入“四大”申请的最后一步,也是中国学生最弱的一关—— assessment centre 综合考测中心,也叫做小组面试。 这个传说中的难路虎,究竟为什么难呢?原因还是申请者中信息上的缺失和准备不充分造成的。AC 的参与人数通常为6-12人左右,都是真正的过五关闯六将后留下的申请佼佼者。对于他们的的考察,常见的形式有 in-house case study, groupdiscussion, In-tray exercise 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面试者会被分为几个小组,互相交流介绍或讨论“案例”。这一部分通常包括阅读材料,讨论问题和解释问题。最后可以几个人各自分工全部上场,每人回答问题的一个部分,或者从小组中指派一到两名作为代表上场解释问题。小组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应聘者的个性、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在团队中的个人能力发挥,包括沟通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逻辑分析和商业敏感度等,积极发言争取成为Team leader或Controller的学生更容易得到认可。AC的考核通常持续一整天, 面试官常由senior HR, manger 和 partner 组成,他们也将根据AC的表现作出最终的录取决定. 4. “四大”的机会和机遇 “四大”除了众人皆知的高薪和高福利外,最吸引应届毕业生的应该是他们提供的training和 career development 。对于刚入职“四大”的新人,他们通常会接受6-8周的系统培训,内容涉及公司文化的培训、专业培训、专题培训、技能培训。对于非相关专业学生,会安排会计专业知识培训。结束入职培训后的新人,除了正常工作外,还要花大量时间接受on-job-training(实地培训) 。正常情况下,公司会协助新员工报名参加相关行业所需要的qualification的考试,比如 CPA, ACA , CFA , etc,并在正式考试前,提供一些模拟考试题并提供6-8周的带薪开始假。 在“四大”发展的毕业生,他们的职业发展轨迹总体相差不大,新人花三年左右可以从审计员晋升为高级审计员,再过两三年进入管理层。不出意外的情况下,维持一年一小升,三年一大升的速率直到经理级别前,几乎是零风险的。基本在3年后,高压下该流动的人走了,而留下的人就成为中层人才。举个在Deloitte做 tax 相关工作的毕业生,他的升迁模式是:Tax associate→Taxconsultant→Senior consultant→Tax manager→Senior tax manager→Tax parnter→Taxmanaging partner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四大”求职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其他具体的求职细节,比如cv 和 cover letter 的写法,以及面试中注意的问题,面试答题技巧等,我会在后续文章内和大家再做详细解说。如果有同学对于英国求职方面有问题和困惑的,非常欢迎加我个人微信一起讨论咨询。(Wechat: hzc_01)
回答于日 00:00
建议还是好好努力一把,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office技能,尤其是Excel的技能,从简单到你以为自己可以搞定的数据录入,数值和文本,到表格的设置,数据有效性,函数,一直到图表,数据透视表,柱形图,等等,你做得出好的数据报表,不用为此烦恼,那才是四… 显示全部 建议还是好好努力一把,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office技能,尤其是Excel的技能,从简单到你以为自己可以搞定的数据录入,数值和文本,到表格的设置,数据有效性,函数,一直到图表,数据透视表,柱形图,等等,你做得出好的数据报表,不用为此烦恼,那才是四大想要的人才。建议从这两方面去入手,同时也要好好去努力,四大里人才济济,你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句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尤其是Excel 可不是计算机二级那样的水平哦!这是我亲眼看过四大的招聘要求,里面印象很深的一句。同时,建议也看看ACCA,如果你是ACCA学员,也那是对你有帮助的,提升你的专业能力,为你加分哦!顺便提一句,连会计事务所的人都是把办公软件视为一个准入的门槛,这个门槛要求不低的。至于投行,那真的是要有深厚的背景,专业知识,办公软件技能高手,完备的素养,加上你能上火山下大海的身体,这点真不是夸张。所以,题主还是先把该学的知识都学好,该拿的证书都搞定,课外多去锻炼身体,最好是练习铁人三项,攀岩,把office学好了,最好考个认证,注重实操性的。这真的是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Ella enchanted
回答于日 00:00
我以前在投行实习的时候,因当时有一些关于ABS的问题不明白,请教了公司内专门负责ABS业务的一个年轻专家,但他没有过多的教我这些知识点,而是教我一些方法。这个事情对我印象很深,后来越发的觉得掌握一种方法比单纯掌握一个知识点重要得多。 大家在求职… 显示全部 我以前在投行实习的时候,因当时有一些关于ABS的问题不明白,请教了公司内专门负责ABS业务的一个年轻专家,但他没有过多的教我这些知识点,而是教我一些方法。这个事情对我印象很深,后来越发的觉得掌握一种方法比单纯掌握一个知识点重要得多。大家在求职四大时,基本上仅能选择一个部门。选择哪些部门呢,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部门呢,找到了之后要如何进入呢?我希望也介绍一些方法,及自己的例子。我建议一心想进四大的同学,可以做以下这些工作。◆ 首先多看一些四大的文章,争取做到对四大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如果能够去实习最好,不能去实习也还有机会,不至于长吁短叹。对四大及其所处行业有比较深的认识,好处有很多方面,比如你会了解你在四大将学到什么东西,你未来二次就业的时候能去到哪些公司,你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这样你才知道如果你进了四大,你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再比如在Par面的时候,合伙人会了解到你对四大还是很了解的,你说你很想进公司,这就变得很有说服力,试想一个对公司毫不了解的人说想进公司,谁会相信呢。至于看哪些关于四大的文章,我自己都是在网上直接百度一些文章的,其实还是出于求知欲的,你们问问自己,自己有没有主动搜索过关于四大的文章?另外“计兮”上也有很多关于四大的文章,还可以上“雁渡寒潭”论坛上去看第一手、最真实、最新鲜的关于四大的一切信息,哈哈,不过可能会造成心理打击哟!在这一步,出了要做到对四大及其所处行业有几本的了解,最好还是要去了解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以及不同部门希望要哪些素质的人工作比较踏实、对数字敏感,喜欢数字的人;那么咨询可能就喜欢要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极强的人,因为相比审计咨询这边对沟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再比如ERS可能会对IT背景的同学有所偏好,因为他们很多工作是跟IT系统有关的。诸如此类的东西,都是要自己去了解的,才有更大的把握去赢得offer。◆ 然后去问自己,自己将来想干什么,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结合自己在第(1)步中对四大及拟申请职位的了解,就会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个职位了。说的比较啰嗦,其实一句话就是,去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未来想要的,再去比对自己要投递的公司合适不合适自己,就大致可以做出判断了。其实很多人会说我自己没想这么多,现在找工作这么难,不适合我我也要海投啊。其实这话没错,只不过我这里教的是找到一个适合你的好工作的办法,如果某个工作不适合你,即使你进了四大,未必会工作的开心。我自己当时是这样的,我了解到经过审计工作的锻炼,财务功底会很深厚,同时目前中国的投行所做的业务非常倚重于财务功底,这样的话将来就有机会进入到投行,并且没有其他任何工作可以像四大一样让你会具备如此深厚的财务功底。所以我当时很坚定的选审计作为职业起点,是想打好财务基础,为将来做准备,当然,这只是进不去投行的曲线救国的办法了,参考很多前辈的例子,曲线救国真的未必比一路顺丰的人发展的差。又扯远了……同时自己还比较闷,干活也还算卖力气,还算是比较适合审计的。双手一拍,就这么决定了。决定进某家公司,就要去寻找进入的方法。◆ 基于前面两步的思考,你应该已经了解四大都是干什么的,自己的性格什么样,自己想干什么,自己适合不适合四大,这些大方向的东西确定了之后,就是去实践。实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争取去四大实习,如果进不去四大实习,在国内所实习的经历四大也是认可的,只要是相关实习经历即可。经过实习的好处是接触真实的工作场景,增加自己对四大的了解,去检验四大的生活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以后还有机会多躲开。第二个方面是去提升自己。由于你已经了解了四大希望要什么样的人,所以你可以去做一些事情提升自己,比如你要去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刻意去训练组织能力。也可以选择去考几门CICPA,加强下自己英语的听说水平,这些都是四大看重的。因为你已经了解了四大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的人,你也知道自己欠缺哪些素质,所以这里要做的就是去补缺,去寻找提升自己的方法。------------------------------------------------------------当然,题主是大一学生,我可以给你一些四大、投行面试的技巧,或许有帮助 四大校园招聘大致分为这几个环节:网申- 笔试- 经理面试(M面)- 合伙人面试(Par面)。 1. 网申:就是填一堆需要填的东西,直接填就好了。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开放性问题,要回答的比较积极,最好能通过举例说明你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而这些优秀品质又恰是四大所需要的。其实四大会对网申设置评分机制的,比如你来自他们的目标院校,那么你“学校”这一项的分数就会比较高,你曾在四大实习过,那么你“实习”这一项的分数也会比较高。 2. 笔试:四大的笔试一般考察文字逻辑题,图形逻辑题,数字计算题。 毕马威的笔试是要去现场参加的,会发纸质版的试题册和试卷。毕马威的笔试只有文字逻辑题和数字计算题。文字逻辑题是英文的,给你一段小文章,下面4个题,让你选这一题的描述是否正确,对的选T,错的选F,根据文章无法推断出来的选N。数字计算题是中文的,给你一个商业图表,有可能是柱状图,有可能是饼图,或是单纯的表格,然后每个图下面4个题,去做计算题,8选一。时间很紧张,平均每道题有45秒的作答时间。他们并不要求你都做完,他们会同时考察完成率和正确率,一味地蒙是不可取的。我觉得他们主要是考察你在压力下的表现,一般正确率和完成率都大于60%就可以了吧。 其余3家的笔试题就比较相似了。都是采取在线测试形式,全部题目都是中文。主要包括文字逻辑题,数字计算题,图形逻辑题。前两种题型和毕马威的差不多一样,图形逻辑题就是根据给出的几个图形,去推断图形的变化规矩,从备案答案中选择出符合这一规律的图形。 其实四大的笔试都仅考察基本的素质,逻辑推理能力,数字计算能力,图形识别能力等,不会考察专业知识。 四大的笔试题虽然可能会每年都更新,但其实题型变化不大,几年前的笔试题依然具有参考性。我当时的做法是上应届生论坛四大的版块里,下载了一些经典的笔试,去做,做了很多遍,而且在笔试的那两天,一些早早笔试完的同学会在论坛里发一些关于这次考试的“最新鲜的信息”,我还看到过偷偷把考试现场原题拍出来的。所以笔试这一块,就是去下载笔试题,去训练就好了。我当时下载了大约4-5套比较经典的题目,不看答案做了几遍,后来去参加笔试时,有一部分题依然是原题(尽管我下载的经典笔试题不知道是几年前了),其他的题的解题方法也与下载的笔试题思路相当。训练训练再训练,就会增加你通过笔试的几率。 3. M面和Par面:每一家M面的流程和内容可能各不相同,但无非都是做案例分析、案例结论的展示、聊天这三部分。Par面则是纯聊天。 案例分析:先说我自己准备案例分析所做的工作。我自己因为对做案例分析并没有什么天赋,所以我自己私下找了一些案例来看,来培养感觉,主要参考了vault guide系列和自己网上下的一些美国商学院的案例分析,其实那些案例都是针对咨询公司面试的,和四大的面试还不太一样,主要看的目的就是参考他们的分析思路、所使用的模型以及锻炼英文阅读。在面试真正做案例分析的时候,其实HR们也未必要求你得出多么高大上多么准确的结论,只要你大的思路正确,找出几个基本的论点去支持你的结论,分析过程合理清晰基本就没有太大问题,本来给的时间就短,估计经理们也没有期待能够得到什么吊炸天的结果。
回答于日 00:00
一、关于会计师事务所,面试的标准其实还是一样,学历和证书。万年不变的敲门砖。这点因为我不是HR,我只是审计。所以不能给出很多意见。我想说说实务中哪些技能或者做事方式会比较被同行和同事欣赏: 1、执行力,对于一个工作强度很大而且项目周期(一般上… 显示全部 一、关于会计师事务所,面试的标准其实还是一样,学历和证书。万年不变的敲门砖。这点因为我不是HR,我只是审计。所以不能给出很多意见。我想说说实务中哪些技能或者做事方式会比较被同行和同事欣赏:1、执行力,对于一个工作强度很大而且项目周期(一般上市公司年审或者重组审计都是两个月以上的,包括内控和财报)较长的工作来说,这需要你有很强的执行力,审计特别是后期会有许多很杂很麻烦的事情要处理,例如回复技术部的批注或者证监会问题(清Q),例如期后事项的调查和整理,甚至是底稿的归档。这些繁琐又无法形成系统性的事情需要你有想到就做的觉悟。2、excel的处理能力,审计太需要excel了,你有较高的excel处理数字的能力,别说是同事了,就算是领导也一定对你青睐有加的,还是那句话,因为时间紧,所以在较快的时间内处理完较复杂的数据真的太重要了。3、沟通能力,这个能力在入行的初始是不会很需要的,但是越到后面特别是到了项目负责人的时候,这个能力的重要性就会立马开始凸显。审计特别是四大或者别的内资大所,他们的目标客户也相对都是体量较大的公司。这类公司的财务、法务、内审、董秘办等等往往都自视甚高。(不过发现一般财务总监总是比出纳好打交道,小鬼难缠吧)。所以合适的沟通和在关键时刻如何坚持你的原则又不能被客户所厌烦真的是一个很难平衡的东西。我不能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因为这个是跟个人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的。我只能说,不卑不亢,微笑着把狠话说出来吧。二、关于PE,由于目前已经跳槽去了一家股权投资公司,所以虽然有些感悟,但是不会像事务所那么多。同样说说工作中个人觉得需要掌握的技巧,和事务所差不多的就不再叙述了。1、获得信息的能力,一般投资公司不会要求你面面俱到,一般都会有几个较为集中的投资领域。所以,你必须要尽快的了解公司投资的领域最近发生的大事和以往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行业惯例等等。这需要你养成每天从各个渠道包括正规的行业网站以及公众号这些传播小道消息等各种途径来获取消息,特别是不要小看小道消息,因为往往很多很好的投资理念和机会就可以从这里得到启发。2、谈判技巧,这里说的谈判技巧和上面的沟通能力不一样,事务所往往是单方面的沟通,属于像客户表达要求的单方面沟通。而谈判更多的是你来我往的拉锯战。这就更注重对于说话技巧以及对方心理的揣摩了。这点的话我的建议是尽量多跟投资总监出去参与实际的谈判,看看他们在跟企业谈股权、估值等核心问题的时候是怎么做的。3、拓展人脉,写到这里,我又要感叹一下这个钱多项目少的时代啊。以前一直听说某某大牛在创业初期拿着很好的项目谈了N个投资人都是谁都不鸟他的感悟。我想说现在时代真的变了,投资和被投资双方的关系也同时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所以想要在投资这个领域混下去,现在就开始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吧。这种双赢的事情其实不用我多时候你也应该可以领悟吧。啊啊啊,目前就想到这么多,而且机场的网络我真的不想吐槽了,等有了别的想法再来更新吧。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最后说一句,其实无论事务所也好投资公司也好,并不像别人觉得的那么高大上,相反这些工作比别的工作对从业者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激烈的竞争。所以好好加油吧,大一的孩子啊,我只想说年轻真好啊~~!!加油吧~~!!!!
回答于日 00:00
说起来,我有一个朋友,三个工作都做过,据他所说: 四大篇 进入:相对于投行与PE,四大的门槛比较低,2010年进4大北京某所,同一批的清北学生凤毛麟角,人大、外经贸与首经贸的人居多。总体来说年份越往前,学历越漂亮。基本上英语ok,人没啥毛病,学历ok… 显示全部 说起来,我有一个朋友,三个工作都做过,据他所说:四大篇进入:相对于投行与PE,四大的门槛比较低,2010年进4大北京某所,同一批的清北学生凤毛麟角,人大、外经贸与首经贸的人居多。总体来说年份越往前,学历越漂亮。基本上英语ok,人没啥毛病,学历ok(首经贸bottomline,不排除异常值),就可以进去了。工作:混的好的都是学历不是最好的,工作努力的人,因为学历好的人野心大,一直想着往外跳,拦都拦不住啊。工作努力是必须的,脑子要好,脾气可以不好,CPA一定要有,对上司要恭敬,对下属可以随便折磨,因为下属并不能成为你升职加薪的障碍。工作强度的话反正忙季非常忙,每天其实可以睡六七个小时,但是双休日也经常在OT,这就比较傻逼。投行篇进入:投行也分三六九等,这个差异比四大之间的差距要大很多,这里只谈本土最好的几家投行。2013年进入某国内本土顶级投行(CITICS、HUATAI、CICC中间的一个),由于是社招所以只说2013年招聘来的新员工。标配是清北人本+海外名校硕士,海外名校的概念也就美国那么十来所,英国那么三所这样,高配的话就是老子是市委常委,省委,部委等。屌丝配置就是我这种绿林豪杰草莽英雄,社招过来的主要用来干活。工作:工作强度说实话没有四大忙季那么大,本人在IBD做并购,看看混得好的人多半是带着很强社会关系的人,要么是天赋异禀,要么是做了好些年苦心social出来的,没事得跟着银行的大哥们,企业的大哥们唱歌吃饭等。PE篇进入:PE也分三六九等,这个差异比投行之间的差距要大很多,这里只谈本土最好的几家PE。2015年进入某国内顶级PE,校招比较少,有个姑娘是中大+LSE的,虽然看起来一般,但是比较好用,而且之前进来实习过,不知道是不是关系户。社招的话基本上是别的PE,行业巨头,好投行,好律所,四大跳过来的。经验之谈是差PE跳好PE并没有好投行跳好PE容易。工作:工作强度说实话没有投行那么大,但是单兵素质极高,天赋也很重要,需要对一个行业有很深的了解,有必要的时候要把好的说成差的,差的说成好的,且必须理直气壮,振振有词。题主本人的话,去四大吧,或者西南有没有什么小点的券商。。。别的也没什么戏
回答于日 00:00
谢邀。 直接回答问题:四大、投行、PE什么样的人才都可能需要。这几个行业是需要大量的与企业打交道的,不仅需要财务人才,也需要有一部分懂得业务的人才(比如汽车、电子、互联网、金融、制造等等),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行业和企业。 个人就业咨询可付费。 显示全部 谢邀。直接回答问题:四大、投行、PE什么样的人才都可能需要。这几个行业是需要大量的与企业打交道的,不仅需要财务人才,也需要有一部分懂得业务的人才(比如汽车、电子、互联网、金融、制造等等),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行业和企业。个人就业咨询可付费。
回答于日 00:00
外资投行我不太了解 内资投行:985硕、三大考(保代、注会、司法)之一,可以进校招了。社招的话还要加上2、3年的会所、律所相关工作经验(ipo、并购、再融资),同时三大考尽可能多的拿下(一个起步,两个保险,三个overqualified),基本就能进了 显示全部 外资投行我不太了解内资投行:985硕、三大考(保代、注会、司法)之一,可以进校招了。社招的话还要加上2、3年的会所、律所相关工作经验(ipo、并购、再融资),同时三大考尽可能多的拿下(一个起步,两个保险,三个overqualified),基本就能进了
回答于日 00:00
这篇先说四大和投行(内资)吧,用我一个哥们的经历现身说法。 答主: 昨天晚上18点20,我点开他头像发微信:最迟今晚十二点交稿。 对面是一个痛哭流涕的表情:刚出差回来,机场呢还。 我义正言辞的一秒给答复:不能爽约公众号粉丝。 他:…… 22点他发来一条… 显示全部 这篇先说四大和投行(内资)吧,用我一个哥们的经历现身说法。答主:昨天晚上18点20,我点开他头像发微信:最迟今晚十二点交稿。对面是一个痛哭流涕的表情:刚出差回来,机场呢还。我义正言辞的一秒给答复:不能爽约公众号粉丝。他:……22点他发来一条:我干脆从机场直接回公司倒腾完了,多少年没写字了。今天中午12点他又发来一条:你不是让我大周五的十二点交稿吗?!你昨晚改了吗?!你发了吗?!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盛投行发展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