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983年《人民日报1983电子版》国庆版为何是黑白印刷?

趣分享,一定不会让你错过的微信好文精选!
这张照片是《人民日报》于日头版发布,是中共庆祝建国14周年特别版,照片中,刘少奇与毛泽东并列,称呼分别是: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那么,这两个主席有何区别?
这张照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了,当时时任中共宣传部长的,正是刘少奇一派的陆定一,而《人民日报》所发表的图片文章,则必需经由中宣部检查把关,于是,“两个主席”并列出现在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可以想象毛泽东和普通大众看过之后会如何感想,自古以来,“天无二主”的思想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人民日报》此举,打消了毛泽东心中最后一丝犹豫,而刘少奇的命运也在那一刻被注定。
《人民日报》向来是中国政治的风向标。这里列出1949年以来,每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头版的系列照片。细看《人民日报》的国庆头版,可以看出毛泽东在中共党内地位的变化。
1949年建国之日的《人民日报》的头版,有毛泽东与其他七位副主席,朱德(中共)、刘少奇(中共)、宋庆龄(民革)、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高岗(中共)。毛泽东的照片比其他七人略大,但也不太大,只占版面的八分之一左右。此时毛泽东虽说已有党内第一的地位,但权力还要与其他副主席分享。
1950年到1953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刊登毛泽东与孙中山并列的照片。这时中国的政坛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有中国民主同盟等八个民主党派,中共的地位还没有绝对地稳固。
那时中国还处于朝鲜战争之中,中共还在与美国打仗,万一战争失败,美国入侵,中共就会失去江山。所以那时中共还不能得罪其他民主党派,不得不让出一部分权力给他们,这样才能把民主党派团结过来。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而孙中山是其他八个民主党派的精神领袖,所以《人民日报》就把毛泽东与孙中山的照片并列起来,这样就意味和象征着中共与其他八个民主党派,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孙中山的照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政府全体领导人的合影。孙中山照片的消失不是偶然的,此时朝鲜战争已经结束,中共已确立了绝对的领导地位,用不着怕其他民主党派了。因此象征其他民主党派的孙中山照片也就取消了。不过那时中共还是集体领导,并没有特别突出毛泽东个人,只有国家领导人的集体照,没有毛泽东的个人照。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没有毛泽东的照片,也没有任何国家领导人的照片,只有一张“一群小朋友走过天安门广场”的照片,象征祖国的未来。1955年《人民日报》国庆头版,是《人民日报》历史上政治味道最淡薄的一个版面。
就在《人民日报》出现历史上政治味道最淡薄的版面之后的第二年,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提出反对个人崇拜,党章中取消毛泽东思想。所以1955年的《人民日报》国庆头版,已经提前反映出第二年中国政治的走向。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虽然有毛泽东与印尼总统苏哈托在一起的照片,但大字主标题却没有出现毛泽东,而是在下面的小字副标题才出现毛泽东的字样。这则新闻的大字主标题是“首都数十万人夹道欢迎苏加诺总统”,小字副标题是“毛泽东主席到机场欢迎印度尼西亚贵宾”。
另外头版上还刊登了苏加诺总统的讲话,却没有毛泽东的讲话。可见1956年的《人民日报》国庆头版,完全把毛泽东作为配角处理,这也反映出这一年中共“八大”提出反对个人崇拜,取消毛泽东思想的时代背景。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新闻是“周总理招待五十多国外宾”,并配有一个较大的照片。在较次要的地方,才有一则有关毛泽东的新闻“毛主席接见保苏两国代表团”,并配一个较小的照片。
1957年《人民日报》国庆头版上,报道周恩来新闻的版面,比报道毛泽东新闻的版面高;报道周恩来新闻的字体,比报道毛泽东新闻的字体大;报道周恩来新闻的照片,比报道毛泽东新闻的照片大,这是周恩来唯一一次在《人民日报》国庆版上的位置,高过毛泽东的位置。这也反映出当时周恩来地位的上升,以及周恩来趁着这股潮流挑战毛泽东,敢于发起针对毛泽东的“反冒进”的时代背景。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新闻是“毛主席巡视大江南北”,并配有一个较大的照片,次条新闻是“周总理举行国庆招待会”,并配有一个较小的照片。与1957年相比,1958年报道周恩来新闻的版面,比报道毛泽东新闻的版面低;报道周恩来新闻的字体,与报道毛泽东新闻的字体一样大;报道周恩来新闻的照片,比报道毛泽东新闻的照片小。这次毛泽东全面压倒了周恩来,反映出周恩来的“反冒进”的失势,以及周恩来地位的下降,毛泽东地位的上升。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刊登了毛泽东和刘少奇标准像,两人的照片并列,大小也一样,这是刘少奇的照片1949年以后第一次上《人民日报》国庆头版,也是刘少奇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头版的位置超过周恩来,这反映出刘少奇的新势力正式登上舞台。表明两个主席的体制的形成(按毛泽东主席的话说就是分了一线二线,按湖南人民的说法就是要建设好两个主席的家乡)。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同样刊登了毛泽东和刘少奇标准像,头条新闻则是《周恩来总理举行盛大国庆招待会》,这显示出中共党内“三巨头”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的政治地位。
之后的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和1965年,《人民日报》国庆头版的式样都一样,都是毛泽东和刘少奇标准像,头条新闻是《周恩来总理举行盛大国庆招待会》。只是1964年是国庆15周年,毛泽东亲自举行国庆招待会,所以版面稍有例外。这也反映出这些年中,党内“三巨头”的势力相对稳定。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整个头版被毛泽东一个人的巨幅照片所占领,下面只有一行小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周年!”。这年毛泽东的照片还例外地穿上了军装,这一方面显示毛泽东的“革命战斗精神”,另一方面也显示毛泽东的军队领导人地位,显示毛泽东有军队的保驾护航。这些都显示出,这一年毛泽东占据了绝对优势,刘少奇的势力被消灭,周恩来的势力大后退。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同样整个头版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巨幅军装照片,但下面的说明文除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周年!”,又多出一行“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这是“毛主席万岁”的字样,第一次登上《人民日报》国庆版,象征着毛泽东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和个人崇拜抬头。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同样整个头版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巨幅照片,但不同的是,毛泽东不穿军装了,改成中山装,这说明毛泽东此时想给文革降温了,脱掉军装就是表现这个信息。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同样整个头版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巨幅中山装照片,但不同的是,以前的说明文“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万岁!”,变成“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比以前多出一个“万岁!”,这显示毛泽东的地位到达了最高点。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又出现一次巨变,不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巨幅照片,变成了毛泽东与林彪两个人的合影,并且说明文少了一个“万岁”,变成“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万岁!”,这显示出林彪地位的急剧上升,而毛泽东的地位有所下降。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没有毛泽东的照片,这反映出不久前的9月13日,林彪突然“叛逃”,让《人民日报》也一时间不知所措。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再次出现毛泽东的单独照片,但照片的大小比1966年到1969年的照片小了许多,而且说明文也变了,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不仅“万万岁!”没有了,而且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放在“毛主席万岁”之前,显示出毛泽东的地位大大下降。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与1972年的国庆头版一样,都是毛泽东的单独照片,和说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这显示毛泽东地位与前一年一样。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与1973年国庆头版一样,都是毛泽东的单独照片,但说明文有了巨大变化,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而“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的字样,居然消失了。这是“毛主席万岁”在1967年首次登上《人民日报》国庆版后的第一次消失,这显示出毛泽东地位的进一步下降。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与1974年国庆头版一样,是毛泽东的单独照片,但说明文又有了变化,变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6周年!沿着毛泽东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这说明毛泽东的地位有所提升,这是因为此时周恩来已经病重,不久于人世了。虽说毛泽东的地位有所回升,但仍然没有出现“毛主席万岁”的字样,说明毛泽东的地位回升是有限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1966年到1974年的《人民日报》国庆版上,除了毛泽东之外,没有出现过其他任何中央领导人的名字,而1975年的《人民日报》国庆头版,打破了这个惯例,重新出现其他领导人的名字,头条新闻是“邓小平副总理主持以周恩来总理名义举行的盛大招待会”,这显示出邓小平的地位已经抬头了。
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仍是毛泽东的单独照片,因为毛泽东已经去世,所以说明文为“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日,毛泽东的照片与华国锋的照片并排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国庆头版,这是毛泽东的照片最后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头版,标志着毛泽东时代正式落下帷幕。
题外话。1978年以后的《人民日报》国庆版,再没有突出个人的照片。但不管怎么说,国庆头版上总有领导人的照片出现,或者关于领导人活动的报道。而时隔57年后的日的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再次出现1955年《人民日报》国庆头版的情况。
2012年《人民日报》国庆头版,出现没有任何国家领导人的照片,甚至没有关于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只有一张“各民族人民在天安门广场”的照片,象征祖国的民族团结。2012年《人民日报》国庆版,是1955年以来,《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二张政治味最淡薄的一个版面。这仅仅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意味着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谢谢支持!今天你out了吗?趣分享,一定不会让你错过的微信好文精选!
请记住本站域名 (百度搜索“趣分享”即可)
转载请注明: |
1.2.3.4.5.
月度热门文章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1949年以来历年国庆节《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我的图书馆
1949年以来历年国庆节《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911.88 KB, 下载次数: 5)
(763.24 KB, 下载次数: 1)
(400.18 KB, 下载次数: 1)
(469.94 KB, 下载次数: 1)
(976.72 KB, 下载次数: 1)
(729.64 KB, 下载次数: 2)
(678.07 KB, 下载次数: 2)
(710.11 KB, 下载次数: 2)
(774.92 KB, 下载次数: 3)
(833.87 KB, 下载次数: 2)
(726.24 KB, 下载次数: 3)
(758.02 KB, 下载次数: 2)
馆藏&6379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人民日报》两次周年国庆报道中新闻图片的运用--传媒--人民网
《人民日报》两次周年国庆报道中新闻图片的运用
仇务川&尚德龙
&&&&来源:&&&&&&&&&&
  摘要:新闻图片已成为《人民日报》五十周年和六十周年国庆日报道的重头戏;新闻图片更加追求大尺寸、注重构图上的虚实结合;周年国庆报道中,新闻图片以群体人物为主,但人物的身份已经下移至普通人,也注重中近景镜头的运用。《人民日报》周年国庆报道中新闻图片的运用特点是报刊自90年代进入“读图时代”&的有力诠释。  关键词:周年国庆报道&新闻图片&读图时代&《人民日报》  周年国庆报道作为重大节庆报道,历来是报纸等大众传媒关注的重大焦点新闻之一,相关文献也较多,不乏对新闻图片的研究。如南京大学新闻系98级研究生曾总结了1999年五十年周年国庆报道,认为新闻图片已成为国庆报道的主力[1];蔡雯等人对5家主流报纸从1979年~2001年国庆报道内容分析发现:图片在国庆报道中位居第二,尤其是1999年大庆时,3家报纸的图片总量已接近稿件总量的40%,图片从1990年开始,迅猛增加[2];孙炊1999年大庆报道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3]。这表明,新闻图片从九十年代开始,即成为国庆报道尤其是周年国庆报道普遍运用的报道方式之一。这一趋势的变化显然与肇始于1990年代的读图时代有关。1999年是“读图时代”提出和开始的标志年,相应地,从2001年开始,“读图时代”已成为现代办报的理念之一[4]。缘此,我们选取第一党报《人民日报》五十周年和六十周年国庆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探讨在“读图时代”的大背景下,第一党报两次周年国庆报道中新闻图片的运用呈现怎样的特点与趋势。  一&、内容分析编码及其说明  1.报道类型:分为文字报道、图文报道、图片新闻;  2.图片数量:统计以上三种报道类型中新闻图片的数量;  3.图片颜色:黑白、彩色;  4.图片尺寸:按占整个版面的比例,分1/3;1/4;1/6;1/8;  5.图片类型:人物、景物;  6.人物类别:群体、个体;  7.人物身份:干部、群众;  8.景别:特写、近景、中景、全景。  由于《人民日报》国庆报道时间较长,10月1日前的报纸,虽然有国庆报道,但较为分散,而10月3日,基本没有国庆报道,按报纸出版周期,国庆报道大多集中在10月2日,而10月1日~2日的报纸均在正常的版面基础上另辟专版,1999年增加了副刊;2009年增加了特刊。因此,本研究为便于两次周年国庆报道的比较,选取每年的10月1日~2日两天的常态版面;对于非常态版的内容,在文章中也有提及,但不作为分析的主要内容。&
(责任编辑:赵光霞)
[&留言&0&条&&&&]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署名 &&&&&&&&&&&&&&&&&&&&&&
||?|?|?|?|?|?|?||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人民日报》国庆头版的中国
我的图书馆
,《人民日报》国庆头版的中国
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1965年1966年1967年1968年1969年1970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4年1975年1976年1977年1978年1979年1978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发现了么,近三年左上角都是一样的。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日报电子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