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模拟预计矿井涌水量观测方法是动态补给量吗

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李平;郭会荣;吴孔军;靳孟贵;李学问;
王河煤矿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及预测  矿井涌、突水一直都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倍受重视的问题.涌水量预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矿山设计部门能否准确设计井下排水方案、制定合理的防治水措施.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主要有类比外推法、解析法、数值法、水均衡法、随机模拟法等.其中,数值法能考虑较多的影响因素,解决较复杂的问题,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倍受国内外学者的青睐(武强等,1992;Bochenskaet al.,2000;Rapantovaet al.,2007).在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中,关键问题是如何合理概化矿区开采条件下的水文地质模型,使之能真实反映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1)边界条件概化.由于工作程度和评价需要,计算区往往只涉及较小范围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对边界条件的处理往往成为数值法解决预报问题的主要障碍.薛禹群等(1996)提出了预报过程中边界移动问题的处理方法.崔光中和朱远峰(1985)认为计算区边界应与岩溶水系统的自然边界一致.有学者通过建立区域模型和局部模型的方法解决边界概化问题(Leakeet al.,1998),即建立大尺度的区域模型,为小尺度的局部模型提供边界条件.该方法克服了上述方法(本文共计6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16.00元/期全年定价:6.40元/期 共76.80元
      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价格:¥42.50 &&
1565人阅读
2171人阅读
1698人阅读
第1章 综述
1.加强煤矿水害防治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论述了陕西省煤矿水害基本情况,回顾了我国及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提出了加强煤矿水文地质基础工作,编制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建立煤矿水文地质数据库,开展煤矿水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开展突水预测预报和采前探放水工作的几点意见。&&&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高新民
2.陕西省煤炭开发中矿井防治水及水资源保护技术
王苏健;陈通
陕西省作为我国煤炭产业战略西移的重点,其水文地质问题复杂多变,存在一系列科研生产难题。在分析国内矿井防治水形势的基础上,通过陕西省三大煤田长期矿井防治水及水资源保护的工程实践,提出了顶板、底板、井筒水害防治关键技术及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在陕西省各大矿区成功应...&&&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王苏健;陈通
3.陕西省煤矿水害类型,区域分布及典型水害分析
陕西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主要水害类型是顶板含水层突水、底板承压含水层突水、采空区积水或烧变岩地下水突水4种基本类型。陕北侏罗纪煤田各矿区以顶板第四系萨拉乌苏组、烧变岩(沟谷沿岸)地下水突水为主,伴随有溃沙灾害发生,是保水采煤的保护对象。黄陇侏罗纪煤田各矿区以顶板砂岩含水层...&&&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范立民
4.煤矿防治水技术新进展及对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思考
靳德武;姬亚东
采空区水、陷落柱水及顶板砂岩水是近年来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和涌(突)水灾害的3种主要水害类型。从采空区水探查技术、顶板水害预测评价及水害监测预警技术、矿井水害治理技术、侏罗纪煤田保水开采关键技术及煤矿防治水技术体系基本框架等5个方面对与3种主要水害类型相关的煤矿防治水技术新进...&&&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靳德武;姬亚东
第2章 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1.冯家塔煤矿水文地质条件与矿井水害预测
侯恩科;冯洁
在分析总结冯家塔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充水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经验公式计算了2~11号煤层的垮落带、导水裂隙带(简称&两带&)高度及11号煤层底板突水系数,对矿井突水危险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煤层冒裂带在井田东部及较大沟谷部位多与地表水及风化裂隙带水沟通,各煤层所沟通的范围由2号煤层至1...&&&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侯恩科;冯洁
2.陕北浅埋煤层采空区储水条件及水文过程
李涛;王苏健
陕北浅埋煤层采空区赋存着大量水资源,既是防治的对象,也是开发的潜力。因此,以神南矿区为例,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结合探查成果分析了采空区储水条件,将其分为4种类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空区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分区,建立了采空区储水时序模型。结果表明:采空区储水的利用有利于矿区水系统正均...&&&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李涛;王苏健
3.浅埋煤层开采矿井充水因素及防治水措施
贺卫中;陈实
通过对塔然高勒煤矿首采区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查明了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明确了威胁煤矿开采的主要水害因素,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计算,确定了矿井未来防治水工作的重点,制定了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贺卫中;陈实
4.杨伙盘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井下排水技术
杨伙盘煤矿开采延安组2~(-2)号、3~(-1)号煤层,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是烧变岩地下水、黄土裂隙潜水和地表水,矿井防治水工作一是做好防水煤柱留设,二是做好探水工作,三是做好排水设施,选择合适排水能力的设备,保障矿井水的及时疏排。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杨伙盘煤矿的排水工作扎实、有效。&&&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白如鸿
5.柠条塔煤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徐建民;蒋泽泉
详细叙述了神南矿区柠条塔井田(南翼)煤层埋藏特征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认为该井田考考乌素沟以南区域,2~(-2)号煤层埋藏浅,开采将导致萨拉乌苏组地下水渗漏和地下水位下降,促进沙漠化加剧。因此,将首采区调整到考考乌素沟以北区域或采取截流保水措施,不仅保护了南区生态环境,还保证了考...&&&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徐建民;蒋泽泉
6.论渭北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的北部边界问题
本文利用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蒲白矿区中深部煤炭资源勘查资料,分析研究了奥陶系岩溶裂隙水的水文地质特征,总结了其赋存特征、富集规律,探讨了杜康沟逆断层的导水性,对煤矿防治水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赵广利
7.宜南韩北井田深埋奥灰岩顶部相对隔水性研究
孙芳强;邓广弘
通过对宜南韩北井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岩石矿物成分、孔隙及渗透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钻探岩心特征及地球物理测井成果分析,论证了深埋奥灰岩顶部的相对隔水性。结果表明,可以将奥陶系顶部相对隔水层作为煤层底板隔水层的一部分进行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孙芳强;邓广弘
8.薛庙滩煤矿含水层特征及矿井充水因素
王世坤;贺卫中
薛庙滩煤矿为榆神矿区新建的一处大型矿井,矿区主要含水层是萨拉乌苏组,厚度为21.95~51.40 m,富水性强。其次是侏罗系碎屑岩类风化裂隙含水层,富水性相对较好。3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是延安组第四段底部砂岩,富水性弱,对煤矿生产建设不会构成危害。在局部的沟谷地段,煤层上覆基岩厚度较薄,地...&&&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王世坤;贺卫中
9.神东矿区浅埋煤层矿井突水因素分析
论述了石圪台煤矿22302工作面涌水特点,认为矿井涌水量主要与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厚度、煤层上覆基岩厚度、煤层采高等因素有关,提出了对垮落带进行注浆加固、减少矿井水产生量和保持生态水位稳定的新认识。&&&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崔邦军
10.复杂地质条件对安全生产的制约及对策
王社荣;张智敏
由于矿区受复杂地质条件和治理灾害技术方案、手段与机械设备的限制,在治灾能力与采掘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的发展阶段,即便全面进行技能改造,其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仍然历经着艰难和曲折的道路。本文从地质开采技术条件入手,分析影响矿区安全与生产发展的地质因素,提出地质项目探查与优化设计管理...&&&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王社荣;张智敏
11.韩城矿区含(隔)水层特征
高雪;高伯贤
通过对韩城矿区煤层开采的含(隔)水层划分,总结了水文地质特征。认为岩溶水在空间上受地质构造控制,在构造裂隙网络及断裂影响下,奥灰岩体的含水空间上下沟通,形成一个在空间上含水不均匀,但又互相连通的统一的承压含水岩体,对于标高低于360~380 m的煤层开采构成潜在的威胁。&&&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高雪;高伯贤
12.多孔抽水试验在彬长矿区洛河组地层中的应用
利用彬长矿区施工的3个井筒检查孔,进行了3次降深多孔稳定流抽水试验,降深分别为18.02 m、12.06 m和6.00 m,计算得出洛河组含水层渗透系数为0.126~0.134 m/d,影响半径为352.8~465.04 m。预测主、副、风井井筒涌水量约200 m~3/h,与邻近矿井实际井筒涌水量接近。认识到彬长矿区的洛河组抽水试...&&&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刘柏根
第3章 顶板水害及控制技术
1.采动条件下黏土隔水层的渗透性变化
蒋泽泉;王建文
陕北浅埋煤层开采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水采煤成为陕北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煤炭资源科学开采的关键。以神南矿区为例,研究了黄土、红土隔水层的隔水性及采煤对其隔水性的影响,神南矿区砂土基型煤层的保水开采的关键隔水层为上覆黏土层,室内外试验均显示,黏土层失稳后流量猛增形成裂隙流...&&&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蒋泽泉;王建文
2.宁东煤炭基地首采煤层顶板涌(突)水危险性分区预测
侯恩科;冯洁
在分析宁东煤炭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认为石炭二叠纪煤矿区和侏罗纪煤矿区首采煤层顶板富水性相对较强的主要含水层分别为新生界含水层和侏罗系中统直罗组下段砂岩含水层。对比分析&两带&(垮落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经验公式及现有3个工作面的实测数据,研究确定了&两带&高度的预计方法。...&&&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侯恩科;冯洁
3.枣泉煤矿烧变岩水防治技术研究
为了准确掌握火烧区边界,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防治水工作,避免水害事故的发生。针对火烧区进行了电法勘探,施工了地面钻孔以及井下钻孔,准确圈定出火烧区的边界范围以及确定了烧变岩的水文地质参数;通过在工作面与火烧区之间留设防隔水煤柱和进行井下疏水降压两种措施,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结...&&&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赵宝峰
4.曹家滩井田水文地质特征与保水采煤分析
苗霖田;吕婷婷
曹家滩井田内对地表生态有重要意义的萨拉乌苏组广泛发育,为区内主要含水层,下伏大部发育离石组黄土和保德组黏土隔水层,且厚度较大;2~(-2)号煤层全区可采,属于巨厚煤层,煤厚变化小,通过对2~(-2)号煤层开采的预计最大裂隙带发育高度和上覆基岩厚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裂隙带不会穿透上覆基岩而...&&&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苗霖田;吕婷婷
5.顶板砂岩水害形成机理、防治措施及效果
为了保障受煤层顶板砂岩水威胁的矿井安全生产,对煤层顶板砂岩水害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煤层顶板砂岩水害防治的有效措施为工作面回采前预疏放,研究了顶板砂岩水疏放钻孔各项参数的确定方法,利用顶板水疏放钻孔残余水量和疏放水总量观测值,结合工作面涌水量静储量和动态补给量预...&&&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赵宝峰
6.彬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防治水方法
彬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开采受水害威胁较大,防治水任务艰巨、繁重,结合该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对该矿区多年来在矿井防治水方面所做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以后整改办法进行初步剖析。&&&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梁俊峰
7.彬长矿区小庄煤矿防治水技术探讨
窦桂东;肖飞
通过对小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富水性强的白垩系巨厚含水层是矿井涌水量多少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着重对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本区部分块段存在洛河组砂砾岩含水层水体涌入的危险,提出了对首采面地下水变化规律加强观测,研究覆岩破坏规律,总结适合本矿区开采...&&&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窦桂东;肖飞
8.工作面预注浆在治理砂砾岩涌水中的应用
文家坡矿井筒具有深度大、断面积大、水文条件复杂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回风井基岩段洛河组砂砾含水层特性的分析,运用工作面预注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井筒涌水、淋水问题,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质量。&&&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崔文龙
9.复杂条件下立井井筒综合防治水技术
论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井筒基岩段施工面临的涌水治理问题,通过采取加快钻注速度和提高堵水效果等措施,有效地缩短了注浆时间,提高了注浆堵水效果。井筒壁后注浆施工中,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注浆顺序和注浆方式,使堵水效果显著提高,既加固了围岩,保证了井壁质量,又大大改善了矿井二期工程作业环境...&&&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樊志刚
10.冻结法凿井解冻水害治理技术研究
许永刚;付田田
针对立井冻结法掘进时冻结孔环状空间所带来的水害隐患及现有灾害防治技术的不足,首次提出了通过在有利地层施工环形措施巷,并结合插管引流注浆,在原冻结管位置形成一个环状混凝土隔水体,截断冻结孔环状垂向导水通道,以根治井筒水害的施工方法。本文以胡家河井筒施工为例,详细介绍冻结法凿井解...&&&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许永刚;付田田
11.射孔注浆技术在立井冻结解冻后水害治理中的应用
付田田;武光辉
采用全深冻结凿井法施工,冻结期结束后,贯穿井筒的冻结孔与冻结管之间都可能形成水力联系导水通道,将立井从地面到井底所有的含水层连成一体,形成井筒水害威胁。本文以孟村矿井为例,通过对井筒穿过复杂水文地层条件的分析,我们提出基岩射孔注浆技术,并从人工强制解冻、供液管的清理、已突水冻...&&&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付田田;武光辉
12.大佛寺煤矿41103工作面防治水技术
胡明利;张进军
通过对大佛寺煤矿41103工作面的涌水水源、通道及涌水过程分析,总结出该工作面涌水机理为典型离层水涌水特征,并相应设计了探放水钻孔,超前探放,保证该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为具有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的工作面开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胡明利;张进军
13.特厚煤层综放条件下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
朱晓君;张进军
以大佛寺煤矿为试验矿井,通过钻孔漏失量观测、钻孔窥视、水位长观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4工作面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进行探查研究,获取覆岩破坏高度发育规律。研究成果为指导彬长矿区今后矿井顶板水害防治提供了关键依据。&&&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朱晓君;张进军
14.陕北小煤矿开采对含水层的破坏分析
陕北张家峁井田内曾经有30个小煤矿,通过对井田内泉点的调查,与以往资料进行分析对比,说明了小煤矿采矿对地下水的影响,对今后应如何加强对煤矿开采的管理有一定的意义。&&&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张大民
15.冯家塔矿井顶板裂隙水防治技术研究
李智飞;陈铜宪
关于二叠系中统上石盒子组和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水对矿井生产的影响及治理方案应用。&&&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李智飞;陈铜宪
16.凉水井煤矿综采工作面过沟防治水方案
矿井地表存在一常年性河流——响水河,该河在地表横穿5个工作面,给矿井煤炭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易形成溃沙事故。为避免带来的安全隐患,从井上和井下采取了42108工作面过沟防治水工程的措施,分别实施了井下探放水工程以及地表防治水工程,有效地避免了矿井水害隐患。&&&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王磊;马丽
17.东坡煤矿充水因素及防治水措施
郭全营;李珺
论述了东坡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对主要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矿井防治水的主要措施。&&&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郭全营;李珺
18.柠条塔煤矿南翼S1210工作面涌水分析
在分析柠条塔煤矿南翼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S1210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查、局部特殊地段帷幕注浆封堵结果,认为S1210工作面涌水含水层主要为直罗组风化基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指出涌水水源的探查是治理涌水事故的关键,并阐述水源探查方法。&&&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冯洁;陈通
19.黄陵一号煤矿防治水技术研究
黄美涛;王小平
通过对黄陵一号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几次较大的突水事件,总结了本矿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并对今后的防治水工作提出建议,为以后的防治水工作提供参考。&&&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黄美涛;王小平
20.黄陵二号煤矿井下突水事故分析
黄陵二号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受水害威胁程度较低,但在矿区范围内存在大量油气井以及勘探钻孔,可能导通上部含水层,造成井下突水事故。本文通过对&6·3&四盘区瓦斯泵站突水事故以及&10·6&201辅运巷突水事故进行分析,找出突水来源及导水通道,为后期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参考。&&&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张朋
21.煤层开采顶板离层水害治理研究
陈北平;田树伟
通过对焦坪矿区玉华煤矿顶板离层突水机理的研究,在井下1418工作面钻探确定离层水发育位置,并对离层水进行疏放,达到治理顶板离层水的目的,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陈北平;田树伟
22.掘进巷道超前探放水工程技术探讨
张晓峰;贺华
掘进巷道超前探放水工作,必须遵循&先探后掘、长短结合&的原则,扇形布置钻孔,避免并消除采空区水对掘进工作面开采的威胁。&&&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张晓峰;贺华
23.基于灰色理论的西北浅埋型矿井涌水量预测
与传统的涌水量预测建模方法相比,灰色理论模型具有所需样本量少、无需知道样本的分布规律、运算量小且运算时间短以及预测精度高等优点。本文在分析西北侏罗纪煤田某浅埋型矿井涌水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理论建立矿井涌水量预测的GM(1,1)模型,并将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王皓
24.神府矿区烧变岩水害分析与控制技术
白如鸿;蒋泽泉
对杨伙盘煤矿3~(-1)号煤层突水进行了分析,采取了先排后堵,在疏水管道上安装阀门,使火烧区积水变成可控水源,为缺水矿井提供了新的取水途径,变害为宝。&&&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白如鸿;蒋泽泉
25.象山矿井南采区防治水技术研究
王社荣;郑国亮
针对南采区3号煤层开采以来顶板砂岩水,严重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这个瓶颈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实践与研究工作。首先是对南采区综采面水文特征和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评价,提出了治理水害的总体思路与方案,其次是根据生产接续情况,分区域、分阶段、按步骤进行了具体实施,并作了统计、分析和较为深...&&&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王社荣;郑国亮
26.烧变岩强富水区水害防治技术
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是神府矿区骨干矿井之一,年生产原煤超过1000万t,井田烧变岩地下水资源丰富,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我们采用钻孔泄水方法成功地完成了矿井的水害防治问题,并向矿区提供了数量可观的水资源,是矿井水排供结合利用的成功典范。&&&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贺卫中
第4章 底板岩溶水水害及控制技术
1.一次突水成功治理案例
齐蓬勃;周辉
董家河煤矿二采区集中运输巷掘进过程中因断裂构造出现突水,为了使掘进能够正常进行,矿井分四步成功地将动态无控制底板突水转换成静态可控流水,最终治理到不影响正常生产为止。&&&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齐蓬勃;周辉
2.矿井注浆系统的优化设计及注浆工艺
华照来;吴新选
根据王村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5号煤层在深部开采受底板承压水威胁逐渐加大。本文从地面注浆系统的设计优化以及注浆方法和工艺方面作了简要介绍。&&&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华照来;吴新选
3.王村煤矿承压水体上巷道底鼓治理技术
王威钦;沈会初
王村煤矿是陕煤化集团澄合煤业公司的下属煤矿。开采到深部的&三下&采区,回采工作面巷道在掘进后回采过程中,由于受相邻采空区影响和支护设计存在的缺陷,巷道两帮变形严重,底鼓变形量大,在服务期限内需要经过多次翻修,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及生产接续。而且受承压水威胁,底鼓破坏有可能成...&&&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王威钦;沈会初
4.断层对底板突水因素的影响
王小军;司俊鸿
针对目前煤矿开采深度逐渐增加底板突水日益严重的现象,总结概述了断层对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水源、水压、隔水层、地质构造、采掘活动的影响作用,阐述有断层存在时底板突水通道的形成原因;指出在采掘活动中断层与底板的突水因素是相互作用的,断层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因素增加突水的可能性,在研...&&&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王小军;司俊鸿
5.钻遇承压含水层的技术措施
总结了近几年钻探施工中遇到承压水层的应对措施和处置方案,介绍了几种不同情况下的施工工艺方法,重点论述了水泥浆液封堵承压水层的机理和实际施工效果。&&&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王玉森
6.底板突水矿井立井堵水案例
齐蓬勃;周辉
某煤矿在掘进混合立井罐窝至煤层底板下12.5 m时出现突水,使掘进工作不能正常进行,采用改造底板及特殊工艺,分步成功地将动态底板突水转换成静态可控流水,治理后不再影响正常生产。&&&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齐蓬勃;周辉
7.盘龙矿井突水危险性分析及防治水思路
高雪;高伯贤
通过对盘龙矿井突水的危险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治矿井水思路。&&&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高雪;高伯贤
8.兴隆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带压开采分析
通过对兴隆煤矿补勘资料及以往水文资料的分析研究,结合韩城矿区的水文资料,采用突水系数法对3、5、11号煤层的带压开采安全性进行研究,3号煤层带压区突水系数介于0.011~0.026 MPa/m之间;5号煤层带压区突水系数介于0.019~0.029 MPa/m之间;11号煤层带压区突水系数介于0.033~0.042 MPa/m之间...&&&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张卫萍
9.渭北岩溶水特征与安全采煤分区
陕西渭北煤田煤炭资源非常丰富,随着煤炭资源开发速度的加快,各矿区逐步向深部开拓。与煤炭资源开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煤田下伏的灰岩岩溶水,它具有水量大、区域水动力场稳定的特点,且对煤田东部地区的开采影响较大。&&&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傅宏科
10.水质分析在煤矿突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王村煤矿斜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上覆含水层层位较多,多煤层联合开采,受水害威胁较大,出水点出水时涌水水源难以判断。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快速准确地确定采掘活动中的涌水水源,准确制定防治方案,对矿井出水点出水进行水质分析,与各含水层标准水样进行对比,为防治水工作奠定安全基础。&&&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李小雪
第5章 矿井水害探查技术
1.电法勘探在大佛寺煤矿防治水工作中的应用
朱晓军;周培良
通过对大佛寺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进行划分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方案,采用电法勘探技术准确探测回采工作面顶板含水情况,确立掘进回采期间的防治水方案以指导生产。&&&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朱晓军;周培良
2.D、~(18)O、T在矿井水文地质探查中的应用及前景
同位素分析技术的用途比较广泛,文中针对目前我国煤矿水害防治以及探查的实际情况,通过典型事例论述了~2H、~(18)O和~3H在矿井突水水源的判别(混合水比例的确定)、含水层径流区域(通道)分析、含水层间相互水力联系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认为同位素分析技术仍然是目...&&&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刘峰
3.承压开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查技术
王社荣;卫兆祥
针对底板承压水开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规定,按照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分别进行了物探坑透、音频电穿透、地质钻探、放水试验、注浆加固等,对其煤层底板含水层进行了探查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含导水构造进行注浆加固与验证,基本明晰开采充水因素,评价了工作面实施带压开采地质条件,为安全开采提供了...&&&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王社荣;卫兆祥
4.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小煤窑采空区探查中的应用
由于周边小煤窑的无序开采导致地下采空区的分布杂乱无章,在大型煤矿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地质资料,严重威胁着大型矿井的安全生产。本文以桑树坪煤矿为例,依据小煤窑采空区的地震波场响应特征,分析采空区在地震时间剖面和属性切片上的识别标志,圈定了小煤窑采空区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利用三...&&&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卫兆祥
5.澄合矿区岩溶水水文地质条件探查研究
论述了澄合矿区峰峰组二段富水性、岩溶水的补径排、富水性分区及断层导(阻)水性,与近20年的矿区大量补充探查试验、开采实践、突涌水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澄合矿区岩溶水文地质探查成果符合实际,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为澄合矿区底板岩溶水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高颖;李涛
6.东坡煤矿南翼采空区探查技术
雷益龙;刘新利
通过对南翼采区物探和钻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划出了老窑采空区及积水范围,可作为采区设计和安全生产的地质依据&&&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雷益龙;刘新利
7.桑树坪煤矿淹井事故井下突水点及过水通道的探查
桑树坪煤矿因周边小窑——禹昌矿突水造成斜井淹井后,突水点及过水通道的查找就成为矿井救灾的首要任务,但由于小窑资料缺乏、巷道关系复杂,于是决定采取井下、地面电法勘探结合打钻验证的方法进行小窑突水点及过水通道的探查,探查结果直接关系本次救灾封堵工程的成功及桑树坪煤矿的第二次生命...&&&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薛国标
8.示踪试验技术在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探查中的应用
示踪试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文地质试验手段,可用于地下水运动规律的研究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本文以邱集煤矿地下水示踪试验为例,从示踪剂的选取、投放剂量的确定、投放及接收点的选择、检测方式的论述以及示踪试验结果解释等方面阐述了示踪试验技术在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探查中的应用。试...&&&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柴蕊
9.浅埋煤层顶板富水区的直流电法探测技术
侯彦威;高波
直流电法是以岩、矿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探测场的参数变化获得电性局部差异,从而认识被测目标体的一种勘探手段。阐述了直流电法探测浅埋煤层顶板富水区的工作原理、方法及其关键性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探测浅埋煤层顶板富水区具有较好效果,且具有成本低、效...&&&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侯彦威;高波
10.高密度电法在浅埋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勘探中的应用
马炳镇;张振勇
浅埋深煤层的煤层附近含水层的富水性受地层浅部松散层的影响较为严重,这就使得对松散层的厚度进行勘探要求较高。高密度电法现在已是发展得较为成熟的一种勘探技术手段,通过数据反演计算及结合测区钻孔资料数据,能够很好地解释松散厚度的分布情况,且对浅埋深煤层顶底板附近的富水性有较好的推...&&&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马炳镇;张振勇
11.矿井瞬变电磁法在超前探测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和用于巷道超前探测的施工方法,通过模拟实验和应用实例表明异常体在多个探测方向均有反映。异常响应范围远大于实际分布范围,异常响应最强的探测方向为异常中心所在位置。矿井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快速、高效、方便的探测方法,可以很好地满足矿井巷道超前预...&&&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张振勇
12.综合电法探测华北某矿积水采空区效果
瞬变电磁法以其简便、快捷,对地下低阻体反应敏感等优点,在寻找地下水、查明积水采空区、探测岩溶发育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中间梯度法工作简便、高效,擅长于追索陡立高阻脉状体,其对地下异常体平面定位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以此两种方法在华北某矿积水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为例,说明其良好的...&&&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梁爽
13.煤矿水文物探中地面瞬变电磁数据的三维可视化
针对煤矿水文物探中规则测网获得的地面瞬变电磁三维数据体,通过研究Matlab语言中有关三维显示的命令,提出并实现&立体图&、&切片图&和&等值面图&3种综合性可视化方式,开发出相应软件,通过实例展示了其丰富、实用的显示功能。&&&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王鹏
14.瞬变电磁法在积水采空区探测中的研究和应用
覃庆炎;王信文
采空区突水突发性强,冲击力大,往往造成瞬间淹井和惨重的人员伤亡,严重影响到煤矿的工作面布置和生产安全。论文从TEM2.5D正演的角度出发,研究积水采空区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分析认为TEM对低阻采空区反应明显,且积水采空区埋藏越浅,效果越明显,但存在&延时&效应;TEM对高阻采空区反映不明显。生...&&&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覃庆炎;王信文
15.瞬变电磁法在煤矿深部构造含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矿井突水灾害是煤矿开采中特大事故类型之一,而瞬变电磁法对地下水勘查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本文结合勘探实例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区勘探中有关野外施工技术方法技术及资料处理解释方面在深部含水构造探测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在深部含水构造探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高波
第6章 采空区水水害及控制技术
1.黄陵一号煤矿水害分析
本文按照水害隐患威胁程度和矿井防治水工作评价标准,对一号煤矿水害隐患威胁程度进行了论述,确定一号煤矿水害威胁程度为严重级别,为防治水工作提出了建议。&&&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于银科
2.综合探测技术在黄陵一号采空区积水治理中的应用
介绍了黄陵一号煤矿采用地面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和井下超前直流电法物探,井下进行超前探放水验证综合探测技术,解决了四号风井处采空区资料不明的情况下保证掘进安全的技术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黄维明
3.煤层顶板水与采空区水综合探放技术及应用
介绍了王村煤矿斜井在面临顶板水、上覆采空区积水等多种水害威胁的情况下,利用物探、煤层底板等高线和主要含水层位底板等高线双层位资料控制设计顶板钻探的综合技术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项成果对水文地质条件类似井田防治水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赵斌
4.桑树坪煤矿突水通道的快速封堵施工
日,桑树坪煤矿周边小窑——禹昌矿发生突水,进而淹没桑矿斜井,之后在专家技术组的指导下,进行了一次成功地隐蔽大断面过水通道封堵工程施工,施工采取骨料灌注封堵、注浆加固封堵,通过对11号煤层顶底板、奥灰界面、奥灰上部峰峰二段的注浆加固和裂隙封堵,成功地完成了本次封堵工程的...&&&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薛国标
5.煤矿积水采空区探测与积水量监测系统的思考
分析了我国煤矿(积水)采空区分布的地域特点及其危害性,从煤矿生产危险源管理的角度简述了采空区积水的管控现状,论述了积水采空区探测的复杂性特点,对比分析了积水采空区的探查手段的特点,提出了建立采空区积水实时监测系统的设想,对煤矿采空区的突水预报和探放治理是一种新的思路。&&&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高致宏
第7章 地质环境及矿井水利用技术
1.加强地质环境监测
促进地质环境保护——陕西省地质环境...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内容主要有285个地下水监测点,西安地裂缝短水准监测剖面8条(标桩点61个)、水准对点17组(标桩点34个)和1座地裂缝三维活动仪器自动监测站,秦巴山区山阳中学滑坡等专业监测点4处,镇安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示范区建设等,完成了以县(区)为单元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建设了全省地...&&&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范立民
2.东坡矿采空区地裂缝发育规律及治理方法
郭全营;姜进楼
论述了东坡煤矿采空区地裂缝发育规律及特征,提出了治理方法。&&&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郭全营;姜进楼
3.黄陵二号煤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防治
本文分别阐述了黄陵二号煤矿矿井地质环境、区域稳定性、地质灾害环境条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和建议。为高效有序地做好二号煤矿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矿井的稳定,促进二号煤矿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李西民
4.矿井污水采空区过滤技术及利用
杨高远;王新堂
分析了下石节煤矿矿井充水水源和利用废弃采空区进行矿井污水过滤技术,通过实践证实对矿井污水经采空区过滤后,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的效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认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杨高远;王新堂
5.矿井水文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与应用
吴新选;丁天瑞
结合王村煤矿矿井水文多参数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经验,对此系统在需求分析设计阶段与实际应用情况中的一些问题做了简单介绍,提出了煤矿井下水文监测系统的建设思路、实现方法及对水害事故的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的应用效果。&&&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吴新选;丁天瑞
6.铜川矿区矿井防治水存在问题及对策
简单介绍了铜川矿业公司两矿区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了防治水工作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对近年来出现的部分水害事故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防治水改进对策。&&&
来源:《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
2013年第期
作者:陈北平
价格:¥42.50
请输入您的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将由主编筛选后显示,对所有人可见。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
名称: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价格:¥42.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矿井涌水量观测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