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从山坡顶端由静止沿山坡静止匀速直线运动下滑,直到山脚下。前一半时

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小明去爬山,在山脚看山顶角度为30°,小明在坡比为5:12的山坡上走1300米,此时小明看山顶的角度为60°,求山高(&&)A.% I3 ?( X6 ]/ g: g B.0 e/ Q5 a# U1 [* d# _' O. b C.7 a/ f" j4 S5 j( I) U' H: D D.0 ]( D! ?: i. H* ]4 ?& D7 S
解析试题分析:如答图,∵BE:AE=5:12,∴可设BE=5k,AE=12k,∵AB=1300米,∴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E2+BE2=AB2,即,解得k=100.∴AE=1200米,BE=500米.设EC=x米,∵∠DBF=60°,∴DF=x米.又∵∠DAC=30°,∴AC=CD.∴1200+x=(500+x),解得x=600﹣250.∴DF=x=600﹣750.∴CD=DF+CF=600﹣250(米).∴山高CD为(600﹣250)米.故选B.考点:1.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和坡度坡角问题);2.勾股定理;3.锐角三角函数定义;4.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5.待定系数法的应用.2012高考复习题集锦之二---运动学(附答案) 2-共享资料网
2012高考复习题集锦之二---运动学(附答案) 2
一 :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不略不 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路程与位移的根本区别在于( D ) 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路程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D、路程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3.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 v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 段位移上以 v2=60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 v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 时间以 v2=60km/h 的速度运动, 则甲、 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 A、v 甲=v 乙 C、v 甲&v 乙 B、v 甲&v 乙 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无法确定 C )4.关于物体的下列运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C ) A、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 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 D、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 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 v 增加到 2v 时的位移为 s,则当速度由 3v 增加到 4v 时,它的位移是( B ) A、5 s 2B、7 s 3C、3sD、4s7.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的汽车以 80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 56m 的距离内被 刹住,以 48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 24m 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 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和刹车加速度都相同, 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C ) A、0.5s C、1.5s B、0.7s D、2.0s8.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 2―5―2 所示, ( C ) 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丙 乙 图 2―5―2丁A、其中的丙图是 实验现象,丁图是经 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 结论 B、其中的丁图是 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9.长为 5m 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 5m, 若这个隧道长也为 5m, 让这根杆自由落体, 它通过隧道的时间 t 为( B) A、 3 s B、( 3 -1)s D、( 2 -1)s2C、( 3 +1)s10.物体从高出地面 1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且 g 取 10m/s ,如果将 100m 分成 5 段,第一种分法是经过每段的时间相同,第二段距离为 h;第二种分法是每段的距离 相同,经过第二段时间为 t,则 h 和 t 的值应是( C ) A、h=4m,t=2s B、h=4m,t=0.41s C、h=12m,t=0.83sD、h=20m,t=2s11. 如右图所示,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块,其中,物块 A 连接 一个轻弹簧并处于静止状态,物块 B 以初速度 v0 向着物块 A 运动,当物块 B 与物块 A 上的 弹簧发生相互作用时,两物块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物块 B 和物 块 A 的 v―t 图像,则两物块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正确的 v―t 图像是( D )B v0 Av v0(A)v v0(B)v v0(C)v v0(D)Ot OtOt Ot12、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A、物体因为圆周运动才受到向心力 B、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C、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某一种力或某一 种力的分力 D、向心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可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13、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为 V0,若前车(a)突然以恒 定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b)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 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 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 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 B ) S B、2S C、3S D、4S 14.在同一平台上的 O 点抛出的 3 个物体,作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 3 个物体作平抛 运动的初速度 VA 、 VB 、 VC 的关系和 3 个物体平抛运动的时间 t A 、 t B 、 t C 的关系分别是 ( C ) A、 VA > VB > VC , t A > t B > t C B、 VA = VB = VC , t A = t B = t C C、 VA < VB < VC , t A > t B > t C D、 VA > VB > VC , t A < t B < t C315.一质点沿直线 ox 做加速运动,它离开 O 点的距离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为 x=5+2t ,其中x 的单位是 m,t 的单位是 s,它的速度 v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是 v=6t2。设该质点在 t=0 到 t=2s 间 的 平 均 速 度 为 v1 , t=2s 到 t=3s 间 的 平 均 速 度 为 v2 , 则 :( D ) B.v1=8m/s ,v2=13m/s A.v1=12m/s ,v2=39m/s C.v1=12m/s ,v2=19.5m/sD.v1=8m/s ,v2 =38m/s16.如右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 A 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 轻质接触式开关 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 B 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 H 做同样的 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 A、B 两球总是同时落地。关于该实验有以下四种说法:①水平 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②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 线运动③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④竖直方向的分运 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则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A 球在离开轨道后正 确的是: ( B ) A.只有① B.只有③ C.只有①③ D.只有②④ 17.一个物体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如果撤去其中一个力 F1,而其余力保 持不变,关于该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A、可能沿着 F1 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可能沿着 F1 的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18.一架飞机在高空中由西向东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飞行, 飞机每隔相同时间空投一个物体, 共连续空投了 6 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下图是从地面某时刻观察到的 6 个空投物体的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 A ) )东 (A) (B)东 (C)东 (D )东19.有一则“守株待兔”的古代寓言,设兔子的头部受到大小等于自身重量的打击力时,即 可致死,假设兔子与树桩作用时间大约为 0.2 秒,则若要被撞死,兔子奔跑的速度至少为: ( C ) A.1m/s B.1.5m/s C.2m/s D.3m/s 20.“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人在 诗中描述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诗人是以船为参考系描述自己和云是运动的 B、诗人是以云为参考系描述自己和水是运动的 C、诗人是以岸边的静物为参考系描述自己和云是运动的 D、诗人是以水为参考系描述自己和云是运动的 21..马拉着车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加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B、只有匀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和车向后拉马的力大小才相等 C、无论加速或匀速前进,马向前拉车和车向后拉马的力都是大小相等的 D、是匀速前进或是加速前进,取决于马拉车和车拉马这一对力 22 .如图所示是“魔盆”旋转较快时的情景.甲、乙、丙 三位同学看了图后发生了争论,甲说: “图画错了,做圆 周运动的物体受到向心力的作用,人应该向中心靠拢”. 乙说; “图画得对,因为旋转的魔盆给人向外的推力,所 以人向盆的边缘靠拢”.丙说: “图画得对,当盆对人的静 摩擦力不足以提供人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 人会远离圆心” .其中观点正确的同学是 ( C )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乙和丙 23.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 .测得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被受测者抓 住时,下落的距离为 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 t,则( D ) A、t∝h B、t∝1 h1C、t∝h2D、t∝ h 225.如图所示,某同学让带有水的伞绕伞柄旋转,可以看到伞面上 的水滴沿伞边水平飞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水滴飞出后在空中的 动是( B ) A、匀速直线运动 B、平抛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圆周运动 26.甲、乙两质点由同地出发同向运动,最终到达同一目的地,其 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D ) ..运位A、两质点虽不同时出发,但同时到达目的地 B、乙因为平均速度大,所以它能与甲同时到达 C、两质点在到达目的地前曾两度相遇 D、在 t=t0 时刻,两质点相距最远,且乙在前 27.下列关于抛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在地球表面同一点做不同类型抛体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不同的 B、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是恒定不变的 C、做抛体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是不断变化的 D、任何形式的抛体运动都是匀变速运动 28.以下能表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D )29.如图所示是一物体以恒定速度 v0 水平抛出后(此时 t=0),t 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 方向夹角 θ 的正切值 tanθ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象(空气阻力不计),其中正确的是( B)30.机械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都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时针、分针、秒针的周期相同 B、分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 12 倍 C、秒针的角速度是分针的 12 倍 D、如果分针的长度是时针的 1.5 倍,则分针端点的线速度是时针端点线速度的 1.5 倍 31.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半径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 B、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 C、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D、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33. A、B、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 A 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B 点的速度为 v,到 C 点的速度为 2v,则 AB 与 BC 两段距离的大小之比是( B ) A、1∶4 B、1∶3 C、1∶2 D、1∶1 34.关于质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质量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做质点 B、体积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做质点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 D、研究火车过桥所用的时间时,火车可以看做质点 3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 B、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 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也为零 D、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必定越来越大 36.四个同学分别画出四个质点的位移一时间图象或速度一时问图象, 如图所示.不管四个质 点如何运动,但可以肯定已画错 的是( D ) ..A、甲图象 B、乙图象 C、丙图象 D、丁图象 37.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标志.速度变化越快,表明它的加速性能越好.如 图所示为甲、乙、丙三辆汽车加速过程的速度一时问图象,根据 图象可以判定( D ) A、甲车的加速性能最好 B、乙比丙的加速性能好 C、丙比乙的加速性能好 D、乙、丙两车的加速性能相同 38.一个物体以初速度 v0 水平抛出, 经 ts 后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恰为 v0, 则 t 等于 ( A A.)v0 gB、2v0 gC、v0 2gD、2v0 g在39.如图所示,一圆盘可绕圆心 O 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匀速转动, 圆盘上放置一木块,木块随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B ) A、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反 B、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 C、术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同 D、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背离圆心 40.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不同 B、以相同速度从不同高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 C、平抛初速度越大的物体,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与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和抛出时的高度有关4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v2(v1≠v2), 则此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B ) A、可能等于 v1 B、不可能等于 v2 C、可能等于 2v1 D、可能大于 2v2 42.如图所示,有质量不等的 A、B 两个小球,mA>mB,A 球以速度 vA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 同时 B 球以水平速度 vB 沿竖直平面内的1 光滑圆弧轨道(轨道最低点的切线是水平的)运动, 4然后离开轨道而抛出.已知 vA=vB,不计空气阻力,A 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hA,B 球能上升 的最大高度是 hB,则( C )A、hA>hB B、hA<hB C、hA=hB D、无法比较 hA 与 hB 的大小 45.一只猴子静止在竖直悬挂于天花板的细棒上,现使悬挂细棒的绳子断开,猴子和细棒一 起竖直下落.两位观察者甲和乙分别描述细棒和猴子的运动,甲说细棒是静止的,乙说猴子 是向下运动的,甲、乙两人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C ) A、地球、地球 B、地球、猴子 C、猴子、地球 D、地球、细棒 47.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问图象,那么 该质点在从 t=0 开始的 3s 内通过的路程是( B ) A、0.5m B、1m C、2m D、3m 48.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平抛运动属于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曲线运动 C、平抛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D、平抛物体经过某点时的加速度方向,应该沿该点轨迹的切线方向 49.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由 a 向 b 运动,当物体运动到 P 点时,其速度方向和所受的合外 力方向表示正确的图象是( D )51.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匀速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 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D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52.一物体沿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位移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B、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越大,速度越大 C、速度是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的比值 D、速度大小等于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的比值 53.如图所示为 A, B 两质点在一直线上运动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 A、 B 的运动情况是( A ) A.t1 到 t2 时间内 A 的位移比 B 的大 B、开始时 A 在 B 的前面 C、A 在 t1 后改为匀速运动,t2 时 B 追上 A D、t2 时,A 与 B 速度相等,A 在 B 的前面 54,物体在平抛运动的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下列物理 量中相等的是( B ) A、位移 B、加速度 C、平均速度 D、动能的增量 56.如图,线段 OA=2AB,A、B 两球质量相等,当它们绕 O 点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时, 两线段拉力 之 比 TBA∶TOB 为( A ) A、2∶3 B、3∶2 C、5∶3 D、2∶1 57.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研究物体运动时的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根据研究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参考系可以选择地面;也可以选择某个运动的物体 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于物体运动的描述,速度可能不同, 但轨迹一定相同 D、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于物体运动的描述,速度可能不同, 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59.下列关于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说法,错误 的是( C ) .. A、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B、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某一种力或某一 种力的分力 C、向心加速度描述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D、向心加速度描述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60.“客运效率”是交通运输中反映交通工具某项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每消耗单位 路程 .一人骑电动自行 消耗能量 车,消耗 1MJ 的能量可以行驶 30km;一辆载有 4 人的普通轿车,消耗 320MJ 的能量可以行 驶 100km.则电动车与这辆轿车的客运效率之比为( C ) A、6∶1 B、12∶5 C、24∶1 D、48∶7 61.物体从某一高处平抛,初速度为 v0,落地速度为 v,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在空中的飞 行时间为( A )能量所对应的载客数和运送路程的乘积,即 客运效率=人数? A、2 v 2 ? v0gB、v 2 ?v 2 0 gC、v ? v0 gD、v-v0 g62.如图所示,A、B 两物体相距 s=7m,物体 A 在水平拉 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 vA=4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 动.而物体 B 此时的速度为 vB=10m/s,由于摩擦力的作用 2 做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a=2m/s .那么,物体 A 追 上物体 B 所用的时间为( B ) A、7s B、8s C、9s D、10s 6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质点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加速度一定时刻改变 D、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其加速度一定时刻改变 65.跳伞运动员以 5m/s 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 在离地面高度 h=10m 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 则 跳伞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跳伞员的运动速度不变, g= 2 10m/s ) ( C ) A、2s B、 2 s C、1s D、( 2- 2 )s66.甲、乙、丙三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先后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同一个路标. 从通过此路标开始,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先匀加速后匀减速的运动,丙做先匀减速后匀 加速的运动,它们到达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关于它们在两个路标之间所用时间的长 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甲用的时间最短 B、乙用的时间最短 C、丙用的时间最短 D、它们用的时间相同 2 67.将“超级市场”中运送货物所用的平板车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配送员用 4.0?10 N 的水 2 平力推动一箱 1.0?10 kg 的货物时, 该货物刚好能在乎板车上开始滑动.若配送员推动平板 车由静止开始加速前进, 要使此箱货物不从车上滑落, 配送员推车时车的加速度的取值可以 为( A ) 2 2 2 2 A、3.2m/s B、5.5m/s C、6.0m/s D、6.5m/s 68.如图所示,竖直圆筒内壁光滑、半径为 R,上部侧面 A 处开有小口, 在小口 A 的正下方 h 处亦开有与 A 大小相同的小口 B、 小球从小口 A 沿切线方向水平射人筒内,使小球紧贴筒内壁运动,要使小球从 B 口处 飞出,小球进入 A 口的最小速率 v0 为( B ) A、 ?Rg 2hB、 ?R2g h C、 ?R2h gD、 2?Rg h70.物体做平抛运动时, 描述物体的动量变化△P(选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 是下图中的( B )71.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 记录了传递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 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 B 能接收到 发光元件 A 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 A 发出的光时, 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 信号与时间的关系, 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 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 0.1m,则下述说法正 确的是( BD )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 0.1m/s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 0.2m/s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 3600 个工件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 7200 个工件 72.完全相同的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齐头并进,当它们从车上轻推下 质量相同的物体后,甲车保持原来的牵引力继续前进,乙车保持原来的功率继续前进,一段 时间后,则( A )A、甲车超前,乙车落后 B、乙车超前,甲车落后 C、它们仍齐头并进 D、甲车先超过乙车,后落后乙车 73.如图所示,某一小球以 v0=10m/s 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 A、B 两点,在 A 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45°,在 B 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6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取 10m/s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C A、小球经过 A、B 两点间的时间 t=( 3 -1)s B、小球经过 A、B 两点间的时间 t= 3 s C、A、B 两点间的高度差 h=10m D、A、B 两点间的高度差 h=15m2) 74.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时钟,甲放在地面上,乙、丙分别放在两架航天飞机上,航 天飞机沿同一方向高速飞离地球,但是乙所在的飞机比丙所在的飞机飞得快.则乙所在飞机 上的观察者认为:( BD ) A、走得最快的钟是甲 B、走得最快的钟是乙 C、走得最快的钟是丙 D、走得最慢的钟是甲 75.如下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的木块受到两个水平力 F1 与 F2 的作用后静止不动.现保持 F1 不变,使 F2 逐渐减小到零,再逐渐恢复到原来大小.在这个过程中,下图中能正确描述木 块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 B )vF1 F2vas甲oAt oBt oC B vtoD 北t76.一列以速度 v 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 桌面,桌面上的 A 处有一小球.若车厢内的旅 客突然发现(俯视图)小球沿如图所示的虚线 A 点运动到 B 点, 则由此可以判断列车的运行情 况是( B ) :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A77. 如 图 所 示 , A 、 B 两 球 从 右 端 同 一 高 度 处 同 时 释 放 后 , 不 计 摩 擦 , 你 认 为 ---------------------------------------------------------------------( A.沿平直轨道上 A 球先到达另一端 B、沿凹槽轨道上 B 球先到达另一端 C、A、B 两球同时到达另一端 D、无法判断 B A B )78.如图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放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使两碗口处于同 一水平面.现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小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由静 止释放,当两球分别通过碗的最低点时:( BC ) 两小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两小球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两小球对碗底的压力大小相等 两小球对碗底的压力大小不相等 79.如图,竖直环 A 半径为 r,固定在木板 B 上,木板 B 放在水平地面上,B 的 左右两侧各有一档板固定在地上,B 不能左右运动,在环的最低点静放有一小 球 C, A、B、C 的质量均为 m.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 I,小球会在环 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球能通过环的最高点,且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 起,瞬时冲量必须满足( BD ) A、最小值 m 4gr C、最大值 m 6gr B、最小值 m 5gr D、最大值 m 7 grACB80、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 v1 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右 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物体以恒定的速率 v2 沿直线向左滑上传送带后,经过 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上,这时速率为 v2',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B ) A、若 v1&v2,则 v2'=v1 B、若 v1&v2,则 v2'=v2 C、不管 v2 多大,总有 v2'=v2 D、只有 v1=v2 时,才有 v2'=v1 81.在质量为 M 的电动机飞轮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 m 的重物,重物到轴的距离为 R,如图 所示, 为了使电动机不从地面上跳起, 电动机飞轮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不能超过 ( A. B )M ?m ?g mRB.M ?m ?g mRMg mR)C.M ?m ?g mRD.8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a,物体通过 A 点的速度为 vA,经过时间 t 到达 B 点, 速度为 vB,再经过时间 t 到达 C 点,速度为 vC,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D ①vB=v A ? vC 2②vB=AB ? BC 2tAB ③a= BC ? ④a= 2 tvC ? v A 2t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3.质点 A 从某一高度开始自由下落的同时, 由地面竖直上抛质量相等的质点 B(不计空气阻 力).两质点在空中相遇时速率相等,假设 A、B 互不影响,继续各自的运动,对两物体的运 动情况有以下判断( C )①相遇前 A、B 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1:3②两物体落地速度相等 ③两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相等④落地前任意时刻两物体的机械能都相等 选出对两物体运动情况判断完全正确的选项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D )84.关于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加速度不改变 B、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不改变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改变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85.河流不同位置水流速度不一定相同,若河水流速 Vs 随离一侧河岸距离变化的关系如图 1(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Vc 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1(乙)所示,则( AD )A、船的最短渡河时间为 100s B、船的最大行驶速度为 5m/s C、渡河的时间最短时,船在水中沿直线斜向下游运动 D、渡河的时间最短时,船头始终垂直与河岸 86.如图所示,长为 L 的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 m 的小球,另一端有固定转轴 O,现使小球在 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P 为圆周的最高点,若小球通过圆周轨道最低点时的 速度大小为9 忽略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C gL , 2B、小球到达 P 点时的速度大于 gL)A、小球不能到达 P 点C、小球能到达 P 点,且在 P 点受到轻杆向上的弹力 点,且在 P 点受到轻杆向下的弹力D、小球能到达 P87.汽车以恒定功率 P、初速度 v0 冲上倾角一定的斜坡,设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则汽车上 坡过程中的 v-t 图像不可能的是(A v v ) v vO AtO BtO CtO Dt88、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递 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 . 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 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 B 能接收到 发光元件 A 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 A 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 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 为 0.1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 0.1m/s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 0.2m/s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 3600 个工件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 7200 个工件 89.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说法正确的是(ACD) A. 整个过程中,CD 段和 DE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 整个过程中,BC 段的加速度最大 C. 整个过程中,D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 BC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 34m 90.麦收时,常要用拖拉机拉着一个圆柱形的石滚子在场院里压麦秸。如果石滚子在拖拉机 的牵引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其中的虚线表示它的运动轨迹。那么关于石滚子经 过某点 P 时受到拖拉机对它的牵引力 F 的方向,下图中几种情况中可能正确的是 (C)91. 在同一点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 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A、 vB、 vC 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 运动的时间 tA、tB、tC 的关系分别是(C) A.vA&vB&vC tA&tB&tC B.vA=vB=vC tA=tB=tC C.vA&vB,&vC tA&tB&tC D.vA&vB&vC tA&tB&tCOA BC92.观察图一中烟囱冒出的烟和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93.如图所示,ad、bd、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粗糙程度 相同的细杆,a、b、c、d 位于同一圆周上,a 为圆周 的最高点,d 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 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 a、b、c 处释放(初速为 0), 用 t1、 、t2、t3 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 d 所用的时间,则(D)a b c A、t1=、t2、=t3 C、t3&t1、&t2、B、t1、&、t2、&t3 D、t1、&t2、&t394.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 v1 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右端 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物体以恒定的速率 v2 沿直线向左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 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上,这时速率为 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若 v1&v2,则 v2'=v2 B、若 v1&v2,则 v2'=v2 C、不管 v2 多大,总有 v2'=v2 D、只有 v1=v2 时,才有 v2'=v2 95.如图所示,在斜面上 O 点先后以υ 0 和 2υ 0 的速度水平抛出 A、B 两小球,则从抛出至 第一次着地,两小球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不可能 为(D) ... A、1:2 B、1:3 C、1:4 D、1:5 96.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假定车轮立即停止转动,则此汽车将向前匀减速 滑行,直到停止运动.同一汽车刹车时的速度不同,滑行的距离也不同.下列图象中能够大致 反映出同一汽车在同一路面上紧急刹车时, 刹车时的速度 v 与汽车滑行距离 x 关系的是 (C)O97.以 35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CD A、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 0 B、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 0 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61.25m 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 3.5s 9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加速度为零的质点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加速度不为零之前,速度不断增大 C、某质点加速度方向向东,且做直线运动,则该质点一定向东做加速直线运动 D、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不一定变化 99.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如图所示,取 g=10m/s2,则小球 ABC A、下落的最大速度为 5m/s B、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 3m/s C、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0.45m D、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1.25m 100.质量为 60kg 的体操运动员,做“单臂大回环” ,用一 只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此 过程中,运动员到在最低点时手臂受的拉力至少约为 (忽略空气阻力,g=10m/s2)C A、600N B、2400N C、3000N D、3600N101.在地面附近某一高度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抛出后,以下说法正确 6.质量为 60kg 的是 BD 的体操运动 A、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B、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员,做“单臂 C、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大回环” ,用一 10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 若规定向北为正方向, 由图可知 只手抓住 A、3s 末物体回到 t=0 时的位置 B 单杠,伸展身 B、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一直向北 体,以单杠为 C、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一直向南 轴做圆周运动. D、前 3s 与后 3s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此 过程中, 运动员到在最 低点时手臂受 的拉力至少约 为 (忽略空气 阻 力 , 10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水平力 F1 和 F2 的作用,在第 1s 2 g=10m/s )C 内保持静止状态, 若两个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 600N B、2400N 是B C、3000N A、在第 2s 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恒定,速度均匀增大 D、3600N B、在第 5s 内物体做匀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均匀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C、在第 2s 内物体做匀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均匀减小,速度均匀减小 D、在第 6s 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104. 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沿相同方向运动 . 某时刻汽车在 前,自行车在后,两者相距 7m,汽车正在做匀减速运动,此时的速度为 10m/s,加速度大 小为 2m/s2;自行车以 4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则自行车追上汽车所用的时间为 C A、6s B、7s C、8s D、9sF/N F1 0 F2 1 2 3 4 5 6 t/s 105.如图,质量为 4kg 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1kg 的物块放在木板上,它们之间 有摩擦, 木板足够长, 两者都以 4m/s 的初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 当木板的速度为向右 2.5m/s 时,物块做 A A.加速运动 C、匀速运动 B、减速运动 D、静止不动106.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推力 F 作用下开始运动,推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 图所示,关于物体在 0―t1 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描述是 B A、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 C、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增大107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 物体 A、B,m1>m2,A、B 间水平连接着一轻质弹簧秤. 若用大小为水平力向右拉 B,稳定后 B 的加速度大小为 a1,弹簧秤示数为 F1;如果改用大小为 F 的水平力向左拉 A,稳定后 A 的加速度大小 为 a2,弹簧秤示数为 F2.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A A、 a1 ? a2 , F1 ? F2 C、 a1 ? a2 , F1 ? F2 B、 a1 ? a2 , F1 ? F2 D、 a1 ? a2 , F1 ? F2108.一列车队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 N 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直线行驶, 各车均由静止出 发先做加速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 v 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 N 辆车都 匀速行驶时彼此距离均为 s,则各辆车依次出发的时间间隔为(不计汽车的大小)D A、2v aB、v 2aC、s 2vD、s v109.无极变速是在变速范围内任意连续地变换速度,性能优于传统的档位变速器,很多种高 档汽车都应用了无级变速.如图所示是截锥式无级变速模式型示意图,两个锥轮之间有一个 滚轮,主动轮、滚轮、从动轮之间靠着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当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 的滚轮从左向右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滚动从右向左移动时,从动轮转速增加.当滚轮 位于主动轮直径 D1、从动轮直径 D2 的位置时,主动轮转速 n1、从动轮转速 n2 的关系是 B A.n1 D1 ? n2 D 2 n2 D1 ? n1 D 2B、n2 D12 C、 ? n1 D 2 2D、n2 ? n1D1 D2110.如图所示是四个描述物体运动情况的运动图象,分别表示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其中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BD111.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 AD A、一定不等于零 B、一定不变 C、一定改变 D、可能不变 112.台球沿桌面以速度 v0 与球桌边框成?角撞击框上的 O 点,反弹后速度为 v1,方向与球桌 边框夹角仍为?,如图所示,若 v1<v0,OB 垂直桌边,则桌 为(A) A、OA 方向, C、OC 方向, B、OB 方向, D、OD 方向.v1 D C B A v0边给球的作用力方向可能O??113.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飞机 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 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 B、在直升飞机 A 和伤员 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 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 之间的距离以 J=H-t2(式中 H 为直升飞机 A 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BCD) 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 B、悬索是竖直的 C、从地面看,伤员做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从地面看,伤员做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 114.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蹦床项目的比赛即取得第三名的优异 成绩.假设表演时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运动,通过传感器将弹簧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 时间的变化规律在计算机上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当地重力加速度算取 10m/s2,依 据 图像给出的信息可知,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和离开弹簧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B)A、250kg1.6m C、250kg4.8mB、50kg3.2m D、50kg5m115.甲、乙、丙三小球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 甲、乙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条水平线 上,水平面上的 P 点在丙的正下方,在同一时刻甲、 乙、丙开始运动,甲以水平速度 v0 平抛,乙以水 平速度 v0 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做自由落 体运动.则(AB) A、若甲、乙、丙三球同进相遇,则一定发生在 P 点 B、若甲、丙二球在空中相遇,此时乙球一定在 P 点 C、若只有甲、乙二球在水平面上相遇,此时丙球还未着地 D、无论初速度 v0 大小如何,甲、乙、丙三球一定会同时在 P 点相遇 116.河水的流速随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 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BD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 60s 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 5m/s 117.如图所示,做平抛运动实验,小球从从斜槽东侧 O 水平飞出,观察到小球经过 A 点, 则 当经过 cb 线时,小球经过的位置在(C ) 2 , 4 , 6 118.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 r1 、 r2 、 A.c 点 B.c、d 两点之间 C.d、e 两点之间 D.f 点r3 .若甲轮的角速度为 ?1 ,则丙轮的角速度为 AA、r1?1 r3B、r3?1 r1C、r3?1 r2D、r1?1 r2119.小河宽为 d,河水中各点水的流速大小与各点到较近的河岸 边的距离成正比, v水 = kx, k ? 4v0 / d , x 是各点到近岸的距离,小船船头垂直河岸渡河,小 船划行速度为 v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小船渡河的轨迹为曲线 B、小船到达离河岸 d/2 处,船渡河的速度为 2v0 C、小船渡河的轨迹为直线 D、小船到达离河岸 3d/4 处,船渡河的速度为 2v0 120.在高为 h 的平台上,以速度 v0 水平抛出一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则石子从抛出到落地经 过的时间 B、 A、只与 v0 有关,v0 越大,时间越长 B、只与 h 有关,h 越大,时间越长 C、与 v0、h 都有关 D、与 v0、h 都无关 121.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但随着车辆的增多, 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加.重视交通安全 问题,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全与家庭幸福.为了安全,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 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 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 (称为制动距离).右表给出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 速 (km/h) 45 75 90 105 21 度 思 考 距 离(m) 9 15 Y 75 制动距离 (m) 14 38 Z 73 96 停 车 距 离(m) 23 X某同学分析这些数据,算出了表格中未给出的数据 X、Y 和 Z,该同学计算正确的是 A、X=53,Y=21,Z=46 B、X=50,Y=21,Z=52 C、X=53,Y=18,Z=55D、X=50,Y=21,Z=46121.C 解析: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一定的,而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在做匀速运动,因此,思 考距离和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应该成正比,则 Y=18;制动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但加速度 是相同的,再由 2as ? v 可求出 Z=55;由表中的信息知,停车距离等于思考距离和制动距2离之和,则 X=53.122、如图所示,小朋友在玩一种运动中投掷的游戏,目的是在运动中将手中的球投进离地 面高 3m 的吊环, 他在车上和车一起以 2m/s 的速度向吊环运动, 小朋友抛球时手离地面 1.2m 当他在离吊环的水平距离为 2m 时将球相对于自己竖直上抛,球刚好进入吊环,他将球竖直 向上抛出的速度是(g 取 10m/s2)A、1.8m/sB、3.2m/sC、6.8m/sD、3.6m/s122.C 解析:小球的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题中球恰好进 入吊环,说明竖直上抛分运动恰好到达最高点.则有运动时为 t ?S水 v水? 1s ,由上升的高度h ? v竖 t ?1 2 gt 得, v竖 ? 6.8m / s ,选 C 选项. 2123.如图 2-2 所示,一条小船位于 200m 宽的河正中 A 点处,从这里向下游 100 3m 处 有一危险区,当时水流速度为 4m/s,为了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 静水中的速度至少是 C图 2-2 A、4 3 m/s 3B、8 3 m/s 3C、2m/sD、4m/s124.从离地面高度为 h、与墙壁相距 s 处,对墙水平抛出一弹性小球,小球与墙壁发生碰撞 后,其水平速率不变,当它落到地面时,落地点与墙的距离为 2s,则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 时间 t,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 v 的大小分别为 A、t=,v=B、t=,v=C、t=,v=D、t= 答案:A,v=125.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 ?t 时间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将球抛 出(小球在手中停留时间不计) ,总共有 5 个球.如将球的运动看做是竖直上抛运动,不计 空气阻力,每个球的最大高度都是 5m,那么(g 取 10 m/ s2)( ) A. ?t = 0. 2 s B. ?t =0. 3 s C. ?t =0. 4 s D. ?t =0. 5 s 答案:C 126.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 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 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10m/s2) (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 5 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 3 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 0. 45 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 1. 25 m 答案:ABC 127.水平面上两物体 A、B 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现物体 A 以 v1 的速度向右 匀速运动,当绳被拉成与水平面夹角分别是 ? 、 ? 时(如图所示) , 物体 B 的运动速度 v B 为(绳始终有拉力) ( ) A. v1 sin ? / sin ? C. v1 sin ? / cos? B. v1 cos? / sin ? D. v1 cos? / cos?答案:D 128.水平传送带的工作长度为 L=20 m,以 v=2 m/s 的速度匀速传动,已知某物体与传 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1,该物体从轻轻放在传送带的一端直到到达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 是(g=10 m/s2) ( ) A. 2s 答案:D 129.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 v1 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 B. 10 s C. 10 s D.11 s 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物体以速率 v2 沿直线向左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 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上,这时速率为 v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v1 & v2 ,则 v 2 = v1 B.若 v1 & v2 ,则 v 2 = v2 C.不管 v2 多大,总有 v 2 = v2 D.只有 v1 = v2 时,才有 v 2 = v1 答案:AB 130.一小钢球从水泥地面上方自由下落、经过时间 t0 又弹回到原来的位置.则整个过程 中小球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用图中哪一个图象来表示(不计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 ( )?????答案:D 131.一列以速度 v 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 A 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 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则由此可以判断列车 的运行情况是( ) A.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答案:B 132.半径为 R 的圆桶固定在小车上,有一光滑小球静止在圆桶最低点,如图所示.小 车以速度 v 向右做匀速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小球在 圆桶中上升的高度可能为( ) A.等于v2 2g v2 2gB.大于v2 2gC.小于D.等于 2R答案:ACD 133.质点 A、B 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 在运动过程中,质点 A 比质点 B 运动的快 B 当 t=t1 时刻,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 当 t=t1 时刻,两质点的速度相同O t1 t( ABs (m))A B D 质点 A 的加速度大于质点 B 的加速度 134.如图所示,大轮的半径是 2r,小轮的半径是 r,P 点在大轮边缘上,Q 点在小轮边缘 上,R 点到 O1 的距离是 r,在皮带传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 P 点与 R 点的角速度相等,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等 B P 点的半径比 R 点的半径大,所以 P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 C P 点与 Q 点的线速度相等,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等 D Q 点与 R 点的半径相等,所以向心加速度也相等R O1 ω O2)PQ2 135.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 g 值, , 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 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 ,它是将测 g 归于测 4 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 , 6 手段测时间,能将 g 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 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 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 的 P 点,小球离 开 P 点至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 T1,测得 T1、T2 和 H,可求得 g 等于 A、 A28H T ? T122 2B、4H T ? T122 2C、8H?T2 ? T1 ?2D、H 4 ?T2 ? T1 ?136、一个物体只受一个恒力的作用时,其可能的运动状态是 (AC) A、匀减速直线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 C、匀变速曲线运动 D、简谐运动 137.小球从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 象如图,已知 g=10m/s2,由图可知 B A、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10m/s2 B、小球初始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 1m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0.75m D、小球在弹起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10m/s2 138.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 间隔为 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 1 次、第 2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2m; 在第 3 次、第 4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8m,由此可求得(ABC) A、第 1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从第 2 次闪光到第 3 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1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C、物体的位置变化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的位置变化越快,速度一定越大 140.一辆汽车在恒定的功率牵引下,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出发,经 4min 的时间行驶 1.8km, 则在 4min 末汽车的速度(BD) A、等于 7.5m/s B、大于 7.5m/s C、等于 15m/s D、15m/s 141.一辆汽车在恒定的功率牵引下,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出发,经 4min 的时间行驶 1.8km, 则在 4min 末汽车的速度(BD) A、 等于 7.5m/s B、 A、斜面倾角越小,上升的高度越大? 升的高度越大 C、物体质量越小,上升的高度越大? 升的高度越大 143.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 a、b、c、d 到达最高点 e,已知 ab=bd=6m, bc=1m,小球从 a 到 c 和从 c 到 d 所用的时间都是 2s.设小球经 b、c 时的速度分别为 υb、 υc, 则(ABD) A、υb= 10m/s C、de=5m B、υc=3m/s? D、从 d 到 e 所用时间为 4s? D、物体质量越大,上 B、斜面倾角越大,上 B、 大于 7.5m/s C、 等于 15m/s0D、 15m/s 沿斜面向上142.物体从粗糙斜面的底端,以平行于斜面的初速度 υ144.质量不计的轻质弹性杆 P 插在桌面上,杆端套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沿水平方向做半 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 ? ,如图所示,则杆的上端受到的作用R力大小为2C、A、 m? R B、 m 2 g 2 ? m 2? 4 R 2 C、m 2 g 2 ? m 2? 4 R 2PD、不能确定145.一人看到闪电 12.3s 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 330m/s~340m/s,光速为 3? 108m/s,于是他用 12.3 除以 3 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 4.1km.根据你所学的 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B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考间的距离 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即使声速增大 2 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146、质量为 m 的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运动中所受阻力恒定.当汽车的加速度为 a、 速度为 v 时,发动机的功率是 P1:则当功率是 P2 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率为 C A、P2 v P1B、P1 v P2C、P2 v P 1 ? m avD、P 1v P2 ? m av147.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40m/s 的速度行驶,现在要到达前方某地时的速度也为 40m/s ,有三种行进方式: a 一直匀速直线运动; b 先减速再加速; c 先加速再减速,则 ( C ) A.a 种方式先到达 B.b 种方式先到达 C.c 种方式先到达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48.对于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B ... A 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常数 B 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最初的那个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差的两倍 C 该物体运动过程中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速度改变量均相等 D 该物体运动过程中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大小之比一定是奇数 149.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 隔为 1 秒.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 1 次、第 2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2 米; 在第 3 次、第 4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8 米,由此不可能 求得 D ... A 第 1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 从第 2 次闪光到第 3 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 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150.对平抛运动的物体,若 g 已知,再给出下列哪组条件,可确定其初速度大小 CD A、水平位移 B、下落高度 C、落地时速度大小和方向 D、落地时位移大小和方向 151.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 A 点以速度 v 平抛一小球,经 t1 时 v 间落到斜面上 B 点处,若在 A 点将此小球以速度 0.5v 水平 抛 A 出,经 t2 落到斜面上的 C 点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B ? C? A、t1:t2=4:1 B、AB:AC=4:1?C、AB:AC=2:1D、t1:t2= 2 :1 ?B???是152.在地面上观察下列物体的运动,其中物体做曲线运动的 BD A、向东运动的质点受到一个向西的力的作用 B、正在竖直上升的气球突然遭遇一阵北风 C、河水匀速流动,正在河里匀速驶向对岸的汽艇 D、在以速度 v 行驶的列车上,以相对列车的速度 v 水平向前抛出的一个小球153.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v――t 图象如图所示,在 3s 末两质点在途 v/m/s 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D: 乙 4 A、甲在乙之前 2m B、乙在甲之前 2m 2 甲 C、乙在甲之前 4m D、甲在乙之前 4m 0 1 2 3 t/s154.从 2007 年 4 月 18 日起,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时速将达到 200 公里以 上,其中京哈、京沪、京广、胶济等提速干线部分区段可达时速 250 公里.火车转弯可以看 成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火车速度提高会使外轨受损.为解决火车高速转弯时不使外轨受损这 一难题,你认为以下措施可行的是(BD) A、减小内外轨的高度差 B、增加内外轨的高度差 C、减小弯道半径 D、增大弯道半径 155.某同学身高 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 1.8m 高度的横 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10m/s2)??????(B) A、2m/s B、4m/s C、6m/s D、8m/s 156.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 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D) A、垒球落地时瞬间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 B、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157.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 2m/s2,它意味着(B) 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两倍 B、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 2m/s C、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 2m/s D、物体任一秒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 2m/s 158.(3 分)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 状态,在这种环境中 E 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于是某同学在这种环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 O 为光滑的小孔)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给待测物 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航天器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 (1)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 (2)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3)待测质量的表达式为 m=. 159.(1)物体与接触面间几乎没有压力,摩擦力几乎为零(1 分) (2)弹簧秤示数 F、圆周运动的半径 R、圆周运动的周期 T(1 分); (3)FT2/4π R(1 分) 160.a,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 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a、b 加速时,物体 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 b 的加速度 B、20 秒时,a、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 秒时,物体 a 在物体 b 的前方 D、40 秒时,a、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 200m 161.一个光滑的水平轨道,AB 与一光滑的圆形轨道 BCD 连接,其中圆轨道在竖直平面内 D 为最高点,B 为最低点,半径为 R,一质量为 m 的 小球以初速度 v0 沿 AB 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A) A、m 越大,v0 值越大 B、R 越大,v0 值越大 C、v0 值与 m、R 无关 D、m 与 R 同时增大,有可能使 v0 不变 162.如图所示,是用以说明向心力和质量、半径之间关系的仪器,球 P 和 q 可以在光滑杆上 无摩擦地滑动,两球之间用一条轻绳连接, m p ? 2mq , 当整个装置以 ? 匀速旋转时,两球离转轴的距离保持不 变,则此时(A) A、两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B、P 球受到的向心力大于 q 球受到的向心力 C、rp 一定不等于 rq/2 D、当 ? 增大时,P 球将向外运动 163.以速度 v0 水平抛出一小球, 如果从抛出到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 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C) 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B、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2 v0 C、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2v0 / g D、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164.小河宽为 d,河水中各点水流速大小与各点到到较近河岸边的距离成正比, v 水=kx, k=4v0/d,x 是各点到近岸的距离,小船船头垂直河岸渡河,小船划水速度为 v0,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AD) A、小船渡河的轨迹为曲线 B、小船到达离河岸 d/2 处,船渡河的速度为 10v0 C、小船渡河时的轨迹为直线 D、小船到达离河岸 3d/4 处,船的渡河河速度为 2v0 165.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物体 A 以初速度 V1 从斜面顶 端水平抛出,物体 B 在斜面上距顶端 L=15m 处同时以速度 V2 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经历 时间 t 物体 A 和物体 B 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中满足条件的是 ( sin 37? ? 0.6, cos37? ? 0.8, g ? 10m / s 2 )(C) A、 V1 ? 16m / s,V2 ? 15m / s, t ? 3s B、 V1 ? 16m / s,V2 ? 16m / s, t ? 2s C、 V1 ? 20m / s,V2 ? 20m / s, t ? 3s D、 v1 ? 20m / s, v2 ? 16m / s, t ? 2s 166.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 若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值,则要算出该垒球的初速度(D) A、只需测出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 B、只需测出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 C、只需测出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和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D、只需测出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和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 167.从 2007 年 4 月 18 日起,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时速将达到 200 公里以 上,其中京哈、京沪、京广、胶济等提速干线部分区段可达时速 250 公里,我们从成都到重 庆乘列车就可以体验时速 200 公里的追风感觉.火车转弯可以看成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火车 速度提高会使外轨受损.为解决火车高速转弯时不使外轨受损这一难题,你认为以下措施可 行的是(BD) A、减小内外轨的高度差 C、减小弯道半径 B、增加内外轨的高度差D、增大弯道半径168、2001 年 11 月 28 日,在纽约举行的世界杯游泳比赛中,我国女蛙王罗雪娟在 50 m 蛙 泳比赛中,以 30 秒 68 获得金牌,高科技记录仪测得她冲刺终点的速度为 4.0m/s,则她在 50 m 的运动中平均速度约为(A) A. 1.63 m/s B. 2.0 m/s C. 0.4m/s D.1.70 m/s 169.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若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D、物体的速率不变,则其所受合力必为零 170.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 9 个位置的图片,观察 图片,能比较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的是( D )17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的速度增加,则加速度一定增加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则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时,可以速度改变而加速度不变 D、物体运动时,可以加速度改变而速度不变 173.对平抛运动的物体,若 g 已知,再给出下列哪组条件,可以确定其初速度大小( BD ) A、只知道水平位移 B、落地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c.只知道下落高度 D、落地时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174.柯受良驾驶汽车飞越黄河,汽车从最高点开始到着地为止这一过程的运动可以看作平抛 运动.记者从侧面用照相机通过多次曝光,拍摄到汽车在经过最高点以后的三幅运动照片如 图所示,相邻两次曝光时间间隔相等,均为 Δt,已知汽车的长度为 l,则( AB D ) A.从左边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的水平 分速度的大小 B、 从左边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曾经到 达的最大高度 C、 从中间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的水平 分速度的大小和汽车曾经到达的最大高度 D、从右边一幅照片可推算出汽车的水平分速度的大小 175.一物体沿直线依次通过 A、B、C 三点,在 AB 段以加速度 a1 做匀加速运动,在 BC第 9 题图段以加速度 a2 做匀加速运动.已知 AB=BC,且物体在 B 点速度 v B ? A、a1&a2 B、a1=a2 C、a1&a2 D、不能确定 )vA ? vC ,则( C ) 2176、关于两个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CDA、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与一个不在同一直线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一定是一个类似 于抛物线运动 D、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177、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 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这些条件是( C 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率必须较大 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率不能太大 178、如图,枪管 AB 对准小球 C、 A、B、C 在同一水平面上, )枪管和小球距地面的高度为 45m,已知 BC=100m,当子 弹射出枪口时,C 球自由下落.若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u0=50m/s,子弹恰能好在 C 下落 20m 时击中 C,现其他条 件不变,只改变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u0,则(取 g=10m/s2) ( A、u0=60m/s 时,子弹能击中小球 C、u0=30m/s 时,子弹能击中小球 球 179.如图给出 A、B 两个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由图可知( CD ) AB )B、u0=40m/s 时,子弹能击中小球 D、以上的三个 u0 值,子弹可能都不能击中小 A.t1 时刻 A、B 两个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t1 时刻 A、B 两个质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t2 时刻质点 A 的速度大于 B 的速度,二者方向相同 D.t2 时刻质点 A 的加速度小于 B 的加速度,二者方向相反 180.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B.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总在同一直线上,则该物体可能做曲线运动 C.有些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可能不变 ( C )181.如图所示,A、B 分别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已知小球通过 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 A ? 2 5m / s(取 5 ? 2.24) 则该小球通过最高点 B 的速度值不可能是( D ) A.4 m/s C.2 m/s B. 5m / s D.1.8 m/s182.如图所示,绝缘细线拴住一带负电的小球,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的 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正确的说法是( CD )A、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 a 时,线的张力一定最小 B、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 b 时,小球的速度一定最大 C、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 b 时,小球的速度可能最小 D、小球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1832、 人自然步行时的跨步频率与手臂自然摆动的步频一致 (人手臂自然摆动的频率与臂长 的关系,类似于单摆固有频率与摆长的关系,人手臂长与身高成正比) ,且人的步幅与身高 成正比,由此估测人的步行速度 v 与身高 L 的关系为( C ) A、v ? L2B、v ? LC、v ?LD、v ?1 L184.对一质量恒定的物体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 A、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量保持不变,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在任何相等时间内,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相同(不为零),则物体一定做匀变速 直线运动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D、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185.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空气对雨滴的阻力随雨滴的速度增大而增大, 下列图象中可能反映雨滴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A )第 6 题图186.如果在斜面上的某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当抛出初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时,小球到达斜面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分别为θ 1、θ 2,不计 空气阻力,则( C ) v A、若 v1&v2,则θ 1&θ 2 B、若 v1&v2,则θ 1&θ 2 C、无论 v1、v2 大小如何,总有θ 1=θ 2 α D、θ 1、θ 2 的大小关系和斜面的倾角有关 187.以初速 v0 水平抛出一个物体,抛出后 t 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是( D A、 v 0 2 ? g 2 t 2 B、v0t C、v0t+ )1 2 gt D、 (v0 t ) 2 ? ( 1 gt 2 ) 2 2 2 188.一枚火箭由地面向上发射,其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D )A、火箭一直向上作加速运动 B、t1 时刻火箭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t2 时刻火箭上升的高度达到最大 D、t3 时刻火箭上升的高度达到最大 189.如图所示,长为 2L 的轻杆,两端各固定一小球,A 球质量为 m1,B 球质量为 m2.过杆的 中点 O 有一水平光滑固定轴, 杆可绕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当转动到竖直位置且 A 球在上端、 B 球在下端时杆的角速度为ω ,此时杆对转轴的作用力为零,则 A、B 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D ) A、1;1 B、(Lω 2+2g):(Lω 2-2g) C、(Lω 2-g):(Lω 2+g) D、(Lω 2+g):(Lω 2-g) B AO 190.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第 1 个 2s、 第 2 个 2s 和第 5s 内三段位移比为( C ) A、2∶6∶5 B、2∶8∶7 C、4∶12∶9 D、2∶2∶1 191.如图所示,已知单摆的摆球从偏离竖直方向 60?角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摆,到 60? 达最低点时摆球对摆绳的拉力大小为 4N; 那么当摆球从摆线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 开始下摆,到达最低点时摆球对摆绳拉力大小应为( B ) A、4N B、6N C、8N D、16N 192.一辆小车沿水平面始终保持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车顶, 下端系一个小 球 M,稳定时,细线的位置如图所示,当时在小车地板上,小球正下方的点 是 P 点.某时刻细线突然断裂,小球落到小车的地板上(该过程小车的运动方 M 向未变,小球没有跟左右两壁相碰,不计空气阻力).设小球落到小车地板上 P 的点是 Q 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无论小车向左运动还是向右运动,Q 点都一定在 P 点的左侧 B、无论小车向左运动还是向右运动,Q 点都一定在 P 点的右侧 C、若小车向左运动则 Q 点一定在 P 点的左侧,若小车向右运动则 Q 点一定在 P 点的 右侧 D、若小车向左运动则 Q 点一定在 P 点的右侧,若小车向右运动则 Q 点一定在 P 点的 左侧 193.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 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 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吊起,A、B之间的 距离以 d ? H ? 2t2(SI)(SI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 BC ) 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 194. 用长度为 L 的铁丝绕成一个高度为 H 的等螺距螺旋线圈, 将它竖直地固定于水平桌面. 穿 在铁丝上的一珠子可沿此螺旋线圈无摩擦地下滑. 这个小珠子从螺旋线圈最高点无初速 滑到桌面经历的时间为( D ) A.2H gL 2 gHB.L 2 gHC.D.L2 gH195.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A轮带动B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B轮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C轮带动D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D 轮带动 C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196.甲球从某一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2s 后乙球也从同一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甲球相对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乙两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B.甲、乙两球相对静止 D.甲、乙两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197.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 若规定向北为正方向, 由图可知 ( B) A、3s 末物体回到 t=0 时的位置 B、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一直向北 C、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一直向南 D、前 3s 与后 3s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198.在地面附近某一高度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抛出后,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BD ) A、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B、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D、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199.如图所示, 实线是运动物体的实际轨迹, 虚线为物体可能的轨迹.当物体运动到 b 点时突 然受力情况发生了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物体沿圆弧 ab 运动时所受的力可能是恒力,若至 b 点突然 撤去力,则沿 bd 方向运动 B、物体沿圆弧 ab 运动时所受的力一定是恒力,若至 b 点突然 撤去力,则沿 bc 运动 C、物体沿圆弧 ab 运动时所受的力一定是变力,若至 b 点力突 然变为等值反向,则沿 be 运动 D、物体沿圆弧 ab 运动时所受的力一定是变力,若至 b 点力突 然减小,则沿 bc 运动 200.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 走中 9 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的 速度-时间图象的是(D)v0ebdacv0vvttt0t0ABCD202.如图 1-6 所示,具有圆锥形状的回转器(陀螺)绕它的轴在光滑的桌面上以角速 度 ω 快速旋转,同时以速度 v 向左运动,若回转器的轴一直保持竖直,为使回 转器从桌子的边缘滑出时不会与桌子边缘发生碰撞,速度 v 至少应等于(设回转 器 的 高 为 H , 底 面 半 径 为 R , 不 计 空 气 对 回 转 器 的 作 用 ) ( D ) A.ωRR C. H 2gB.ωHR D. 2H g203.在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赛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常常在弯道上冲出跑道,则以 下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运动员未能及时转动方向盘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 B、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没有及时加速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 C、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没有及时减速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 D、由公式 Fm ? m? 2 r 可知,弯道半径越大,越容易冲出跑道 204.如图 3 所示,半径为 R 的大圆盘以角速度ω 绕过 O 点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旋转,有人 站在盘边 P 点面对 O 随盘转动,他想用枪击中在盘中心的目标 O,若子弹的速度为 v,则在 他看来(C) A、枪应瞄准 O 射击 B、枪应向 PO 的右方偏过θ 角射击, cos ? ??Rv ?R C、枪应向 PO 的左方偏过θ 角射击, tg? ? v ?R D、枪应向 PO 的左方偏过θ 角射击, sin ? ? v图32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也不变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大小可能不变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 2066、如图所示为一种“滚轮――平盘无极变速器”的示意图,它由固定于主动轴上的平盘 和可随从动轴移动的圆柱形滚组成,由于摩擦的作用,当平盘转动时,滚轮就会跟随转动. 如果认为滚轮不会打滑,那么主动轴转速 n1,从动轴转速 n2、滚轮 半径 r 以及滚轮中心距离主动轴线的距离 x 之间的关系是(A)x r x2 C、 n 2 ? n1 2 rA、 n 2 ? n1B、 n 2 ? n1r x从动轴D、 n2 ? n1x r主动轴207.右图为表演杂技“飞车走壁”的示意图.演员骑摩托车在一个圆桶 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进行表演的运动轨迹.不考虑车轮受到的侧向摩擦,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在 a 轨道上运动时角速度较大 B、在 a 轨道上运动时线速度较大 a bx形结构的内壁上飞驰, 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 a、 b 两个虚线圆表示同一位演员骑同一辆摩托, C、在 a 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较大 D、在 a 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和运动员所受的向心力较大 208.在交通事故中,测定碰撞瞬间汽车的速度,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 汽车驾驶员》杂志曾给出一个计算碰撞瞬间车辆速度的公式: V ?4.9 ??L h1 ? h2,式中△L 是被水平抛出的散落在事故现场路面上的两物体沿公路方向上的水平距离,h1、h2 分 别是散落物在车上时候的离地高度,如下图所示.只要用米尺测量出事故现场的△L、h1、h2 三个量,根据上述公式就能够计算出碰撞瞬间车辆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g 取 9.8m/s2,则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BD) A、A、B 落地时间相同 B、A、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无关 C、A、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D、A、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乘积等于△L209.如图所示,A、B 两点在同一竖直面内,A 点比 BA△LB点高 h,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s.现在从 A、B 两点同时相向抛出两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 v0 A 则(C) B v0 A、若只调整 h,两球根本不可能在空中相遇 B、若只调整 s,两球有可能在空中相遇 C、若只调整 h,两球有可能在空中相遇 D、若只调整两球抛出的速度大小,两球有可能在空中相遇 210.某一时刻 a、b 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经过某一点,并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 知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AC) A、a、b 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a、b 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a、b 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D、a、b 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211.甲、乙、丙三个小球(均视为质点)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甲、乙在同一条竖 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与乙在同一水平面上的 P 点在丙的正下方,在同一时 刻甲、乙、丙开始运动,甲以水平速度 v0 向右平抛,乙以水平速度 v0 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 直线运动,丙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AB) A.若甲、乙、丙三球同时相遇,则一定会发生在 P 点 甲 丙 B、若甲、丙两球在空中相遇,此时乙球一定在 P 点 v0 C、若只有甲、乙两球在水平面上相遇,此时丙球还 未着地落到 P 点 v0 P 乙 D、无论初速度 v0 大小如何,甲、乙、丙三球一定会同 时在 P 点相遇 212.对质点运动的描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C、某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此时刻质点的速度一定为零 D、某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此时刻质点的速度不一定为零 213.甲物体重力是乙物体重力的5倍, 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 乙从2H高处同时开始自由下落(不 计空气阻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B)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它们的速度相等 C、各自下落离地面1m时,它们的速度相等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214.汽车以 2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5m/s2, 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 s=37.5m 所需的时间为(A) A、3s B、4s C、5s D、6s 21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球 A 和球 B,A、B 之间以及 B 球与固 定 点 O 之间分别用两段轻绳相连, 以相同的角速度绕 着 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 OB=2AB,则绳 OB 与绳 BA 的张力之比为(C) A、2:1 B、3:2 C、5:3 D、5:2 216.在高处以初速 v0 水平抛出一石子,当它的速度由水 平方向变化到与水平方向成 θ 角的过 程中,石子的水平位移的大小是(C)OB Av0 2 sin ? A. gv0 2 cos? B、 gv0 2 tan? C、 gv0 2 cot? D、 gv(m/s) 40 a b10 0 20 40 60 t(s)217.a、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a、b 加速时,物体 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 b 的加速度 B、20s 时,a、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s 时,物体 a 在物体 b 的前方 D、40s 时,a、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 200m 218.火车在平直轨道上以平均速度 v 从 A 地到达 B 地,历时 t,现火车以速度 v/由 A 匀速出 发, 中途刹车停止后又立即起动; 加速到 v/再匀速到达 B, 刹车和加速过程均为匀变速运动, 刹车和加速的时间共为 t/,若火车仍要用同样时间到达 B 地,速度 v/大小为(C) A、?vt t ?t/?B、?vt t ?t/?C、?2vt 2t ? t /?D、?2vt 2t ? t /?219.在交通事故中,测定碰撞瞬间汽车的速度,对于事故责任的认 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汽车驾驶员》杂志曾给出一个计算碰撞瞬 △L A B 间车辆速度的公式:V= 4.9? ,式中△L是被水平抛出的 h1- h2 第8题 散落在事故现场路面上的两物体沿公路方向上的水平距离,h1、h2 分别是散落物在车上时候的离地高度 .只要用米尺测量出事故现场 的△L、h1、h2三个量,根据上述公式就能够计算出碰撞瞬间车辆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g 取9.8m/s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D) A、A、B 落地时间相同 B、A、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无关 C、A、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D、A、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乘积等于△L 220.如图所示, 以 9.8m/s 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 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 =30° 的斜面上,则物体飞行的时间正确的是(A) A、 3B、3 23 3C、 D、1221.如图 4 所示,轻杆长 L,其一端有一小球,另一端有光滑的固定轴 O,现使球和杆一起 绕 O 轴在竖直面内转动,不计空气阻力,用 V 和 F 表示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和杆对球的 作用力,则(ABC) A、如果 V ? B、如果 V ? C、如果 V ?gL 时,杆对小球作用力为零 gL 时,杆对小球有拉力 gL 时,杆对小球有推力D、无论速度多大,杆对小球都有拉力 222.有关运动的合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两个不在一直线上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D、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4.历史上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运动” 。现称“另类 匀变速直线运动” ,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定义为 A=vt ? v 0 vt-v0s,其中 v0 和 vt 分 s 别表示某段位移 s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 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a= A.若 A 不变,则 a 也不变 B.若 A>0 且保持不变,则 a 逐渐变大 C.若 A>0 且保持不变,则 a 逐渐变小 D.若 A 不变,则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t ? v0 。 (BD) tv0 ? vt 2223.如图所示,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 A 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 璃管水平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 B )A.直线 P B.曲线 Q C.曲线 R D.无法确定 224. 假设汽车紧急刹车制动后所受阻力的大小与汽车所受重力的大小差不多,当汽车以 20m/s 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制动.它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约为(B) A、40m B、20m C、10m D、5m 225.飞机以 150m/s 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某时刻让 A 球落下,相隔 1s 又让 B 球落下,不计 空气阻力,在以后的运动中,关于 A 球与 B 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D) A、A 球在 B 球的前下方 B、A 球在 B 球的后下方 C、A 球在 B 球的正下方,两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D、A 球在 B 球的正下方,两球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226.如右图所示, 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 相切于 M 点, 与竖直墙相切于 A 点,竖直墙上另一点 B 与 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 600,C 是圆环轨 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b 两球分别由 A、B 两点从静止开始沿 B 光滑倾斜直轨道分别 AM、BM 运动到 M 点;c 球由 C 点自由下落到 M C 点;则(C) A A.a 球最先到达 M 点 B.b 球最先到达 M 点 M C.c 球最先到达 M 点 D.b 球和 c 球都可能最先到达 M 点 227.如图所示, 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 该展品放在较暗处, 展品上端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盏射灯的照 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 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现象, 水滴似乎不再下落, 而是像固定在图中 A、 B、C、 D 四个位置不动 . 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 (g=10m/s2) (CD) A、用普通灯泡接在直流电源上即可 B、用普通灯泡接在任意交流电源上即可 C、间歇发光,闪光间隔时间为 0.1s D、间歇发光,闪光间隔时间为 0.2s 228.一质点在 xoy 平面内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BC) A、若质点在 x 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在 y 方向上先作加速运动后作减速运动 B、若质点在 x 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在 y 方向上先作减速运动后作加速运动 C、若质点在 y 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在 x 方向上先作加速运动 后作减速运动 D、若质点在 y 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在 x 方向上先作减速运动 后作加速运动229.甲、乙两物体相距 100 米,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请你判断哪 种情况甲可以追上乙: (BCD) A、甲的初速度为 20m/s,加速度为 1m/s2,乙的初速度为 10m/s,加速度为 2m/s2 B、甲的初速度为 10m/s,加速度为 2m/s2,乙的初速度为 30m/s,加速度为 1m/s2 C、甲的初速度为 30m/s,加速度为 1m/s2,乙的初速度为 10m/s,加速度为 2m/s2 D、甲的初速度为 10m/s,加速度为 2m/s2,乙的初速度为 20m/s,加速度为 1m/s2 230、 (10 分)某些城市交通部门规定汽车在市区某些街道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 vm.一辆汽 车在该水平路段紧急刹车时车轮抱死, 沿直线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交警测得车轮在地面上 滑行的轨迹长 Sm,又从手册中查出该车车轮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有关数据在下面表 中.请你判断这辆汽车是否违反规定超速行驶. vm(km/h) 30 231.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以下关于 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D) Sm(m) 10?0.72g(m/s2) 10?v 可知,加速度应该是由速度的变化来决定的 ?t ?v B、由 a ? 可知,速度的变化快慢应该是由加速度来决定的 ?t C、由 F ? ma 可知,力是由加速度来决定的A、由 a ? D、由 a ?F 可知,加速度是由力来决定的 m232、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始终为 5m/s,当在流速为 3m/s 的河中航行时,河岸上 的能测量到小船实际航速的大小可能是 A、1m/s B、3m/s C、8m/s D、10m/s 233.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 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 位置的是 (C) 234、在某地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两物体下落的 (B) A、加速度相同,落到地面所用时间不同 B、加速度相同,落到地面所用时间相同 C、加速度不同,落到地面所用时间相同 D、加速度不同,落到地面所用时间不同 235、用 t、v、s 分别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速度、位移,以下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的是(AD) s v s 答案 t t t t vOAOBOCOD236、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如果保持轨道半径不变,当角速度增大为原来的 2 倍时,向 心加速度大小将为原来的(D) A、1 2B、1 4C 、2 倍D、4 倍237.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ACD A、整个过程中,CD 段和 DE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整个过程中,BC 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个过程中,D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BC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 34m238.如图所示,斜面上 a、b、c、d 四个点,ab=bc=cd,从 a 点正上方的 O 点以速度 v 水平 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 b 点.若小球从 O 点以速度 2v 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它 将落在斜面上的(A) A、b 与 c 之间某一点 B、c 点 C、c 与 d 之间某一点 D、d 点 239.如图所示为一种“滚轮――平盘无极变速器”的示意图,它由固定 于 主动轴上的平盘和可随从动轴移动的圆柱形滚轮组成.由于摩擦的作用, 当平盘转动时,滚轮就会跟随转动.如果认为滚轮不会打滑,那么主动 轴转速 n1、从动轴转速 n2、滚轮半径 r 以及滚轮中心距离主动轴轴线的 距离 x 之间的关系是(A) x A、n2=n1 r r B、n2=n1 x x2 C、n2=n1 2 r D、n2=n1 x r滚轮240.如图所示,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较暗处,展品上端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 的水龙头,在一盏射灯的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 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 在图中 A、B、C、D 四个位置不动.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 = 10m/s2) (CD) A.用普通灯泡接在直流电源上即可 B.用普通灯泡接在任意交流电源上即可 C.间歇发光,闪光间隔时间为 0.1s D.间歇发光,闪光间隔时间为 0.2s 241.在一次探究实验中,一只被压缩的弹簧沿一粗糙的水平面将一个小球弹出,弹簧压缩 的距离 D、小球滚动的距离 s 和小球运动过程中经历的时间 t 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归纳出小球滚动的距离 s 跟弹簧压缩的距离 D 以及小球滚动的时 间 t 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BD) D/cm t/s s/cm A.s=k1D 0.50 0.25 5.0 B.s=k1D21.00 0.50 202.00 1.00 80 C.s=k2t4.00 2.00 320 D.s=k2t2??242.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 9 个位置的图片,观察 图片,能比较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的是 C 二 :填空题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 是 50Hz 时,它每隔_____时间打一个点.(共 6 分) 1,交流 0.02s2、下图是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的一条纸带,每相邻两个点 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 50 赫兹的电源上.求出:(1)B 点的瞬时速度.(2)该物体的加速度.(共 6 分) 2,0.375m/s 2.5m/s3. (9 分)(1)有一位学生用游标尺上标有 20 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 结果如图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 L=______cm.(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钢 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钢球滚过桌边后便做平抛运动.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放置一块 水平木板,木板由支架固定成水平,木板所在高度可通过竖直标尺读出,木板可以上下自由 调节.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该同学在完成装置安装后进行了如下步骤的实验: A、实验前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并在线上标出 a、b、c 三点,且 ab=bc,如图.量出 ab 长度 L=20.00cm. B、让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 a 点, 记下此时木板与桌面的高度差 h1=h. C、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 b 点, 记下此时木板与桌面的高度差 h2=h+10.00(cm). D、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 c 点, 记下此时木板与桌面的高度差 h3=h+30.00(cm).a b cO钢球则该同学由上述测量结果即可粗测出钢球的平抛初速度大小 vo=m/s, 钢球击中 b 点时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 vby=m/s. 已知钢球的重力加速度为 g=10m/s ,(空气阻力不计). 3、 (9 分)(1)2.025cm(3 分) (2)2.0(3 分)1.5(3 分) 4. 如图所示,是上海锦江乐园中的“摩天轮” ,它高 108m,直径为 98m, 每次可乘坐 378 人,每转一圈 25min.摩天轮转动时,某一轿厢内坐有一 位游客,则该游客随轮一起匀速转动的周期为___________s,向心加速度 大小为____________m/s . 4 .?10-4 2 25..如图所示,长为 R 的轻绳,上端固定在 O 点,下端连一小球.小 球接近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现给小球一沿水平方向的初速度 v0= 8Rg ,小球开始做圆周运动,则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若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绳突然断开,小球水平抛出,落地 点与 O 点的水平距离 s=________. 5.、2 Rg ,4R v0O R s6.、(10 分)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 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器材: A、精确的秒表一只; C、弹簧秤一个; B、已知质量为 m 的物体一个;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滑雪运动员由静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