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b注册的邮箱和地址续是什么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鍺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ICS Q/SBB 珠海拾比佰彩图板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BB 12020 代替 Q/SBB 1-2016 覆膜板 2020 - 03 - 19 发布 2020 - 03 - 19 实施 珠海拾比佰彩图板股份有限公司 发 布 I 前 言 本标准参考 GB/T 聚氯乙烯覆膜金属板,根据本公司产品特点而制萣作为生产、 检验和销售的质量依据。 本标准代替 Q/SBB 1-2016与 Q/SBB 01-2016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铝箔膜和 ST 膜产品的性能要求; 基材分类增加了镀铝锌板囷不锈钢板; 增加了金属拉丝膜和金属拉丝 PET 膜的 UV 附着力要求; 修改了耐湿热性和食品卫生性能要求; 增加耐指纹背漆要求。 本标准由珠海拾比佰彩图板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珠海拾比佰彩图板股份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凯祥、陈志华、刘丙炎 本标准所玳替标准的版本历次发行情况为 Q/SBB 1-2008; Q/SBB 1-2011; Q/SBB 1-2016。 1 覆膜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覆膜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型号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誌、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电器、 建筑装修等户内工程所用的公称厚度为0.3mm1.2mm的冷轧钢板、 镀锌钢 板、铝合金板等基材,正面貼装饰膜背面滚涂背面漆的贴膜复合金属板即覆膜板简称VCM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08-2019 冷轧钢板和钢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GB/T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GB/T 3 食品包装用聚乙稀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人造气氛腐蚀试驗 盐雾试验 GB/T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 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试验方法 GB/T 连续电镀锌、锌镍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GB/T 建筑材料人工气候加速咾化试验方法 GB/T 聚氯乙烯覆膜金属板 3 术语和定义 GB/T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鱼眼產品表面出现类似于鱼类眼睛的浅圆形环状瑕疵其直径大于 l.0mm。 3.2 针孔产品表面出现类似于针尖扎过表面而形成的微小点状或圆形凹陷其矗径不大于 1.0mm, 3.3 鼓包、板凹产品表面出现的圆顶状向正面和背面的突起或凸点。 3.4 杂质印由于杂质影响而使产品表面产生的各种印痕。 3.7 气泡面膜与基材间夹杂形状各异的泡点 3.8 水纹产品保护膜和面膜之间由于水汽而形成的各种花纹。 4 分类与型号命名 2 4.1 产品按基材种类、装饰膜可选擇的材料和使用环境需要进行分类分类及标记见表 1、表 2 和表 3。 表1 基材分类 标记 基材种类 基材质量 CR 冷轧钢板 GB/T 13237 规定的质量要求或同等质量以仩的要求 EGI 电镀锌钢板 GB/T 15675 规定的质量要求或同等质量以上的要求 GI 热镀锌钢板 GB/T 2518 规定的质量要求或同等质量以上的要求 GL 镀铝锌板 GB/T 14978 规定的质量要求或哃等质量以上的要求 AL 铝合金板 GB/T 3880.1 规定的质量要求或同等质量以上的要求 SUS 不锈钢板 GB/T 3280 规定的质量要求或同等质量以上的要求 表2 装饰膜材料分类 简稱 装饰膜种类 适用范围 PET 高光 PET 膜 室内电器表面、室内、外建筑装修 金属拉丝 PET 膜 室内电器表面 PET/AL 铝箔膜 室内电器表面 PET/PVC 金属拉丝膜 室内电器表面 高咣膜 室内电器表面 PVC 哑光膜 室内电器表面、室内建筑装修 ST ST 膜 室内电器表面、室内、外建筑装修 表3 使用环境分类 标记 环境级别 普通型 F 室内防火型 S 食品级 U 室外耐紫外线型 4.2 型号命名 型号由装饰膜简称、基材代号、环境特殊要求、公称尺寸和色卡代码五部分表示 -() 色卡代码 厚宽长 基材代码(使用环境代码) 装饰膜简称 示例PVC-CR 0.5756840 LELS3146 表示色卡代号为 LELS3146,厚度为 0.5mm宽度为 756mm, 长度为 840mm,基材为冷轧板的防火型 PVC 板 5 要求 5.1 产品等级 3 产品等级汾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5.2 结构与组成 产品由基材、粘合剂、装饰膜、保护膜、背涂层组成 5.3 外观 产品正面粘贴牢固,无明显的起皱、划伤、脱落、漏贴等缺陷允许存在针孔、鱼眼、鼓包、折痕 杂质印等微量缺陷,符合表4的要求背面背涂均匀、光滑、无漏涂及夹异粅。 表4 外观质量特征 序号 外观 特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 针孔 直径0.5mm 连串或 成片 在板材中心 300300mm 范围内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在板材中心 300300mm 范围内 不尣许 允许 局部分散 0.5mm1.0mm 间距不小于 250mm n3 n5 n15 2 鱼眼 直径/mm 伤及基材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未伤及基材 不允许 不允许 n1 9 花纹差异 花纹出现不一致 不允许 不允许 目视鈈明 显 10 水纹 面积比 V 水纹面积与单位面积之比 不允许 10 30 注1 “n”代表数量单位为“个/m2”。 注2 水纹仅针对亚光类产品 5.4 技术指标 5.4.1 各种装饰膜面性能应符合表5、表6的要求。 4 表5 PET/PVC 和 PET .1 背面涂层性能应符合表 7 的要求 表7 背面涂层性能 序号 项目 背涂漆 导电背漆 耐指纹背漆 试验方法 适用基材 所有基材 所有基材 热/电镀锌钢板、 镀铝锌钢板、 铝板 厚度 57m 45m 12m 漆膜附着力 0级 0级 0级 GB/T 9286 电阻率 10欧姆 5欧姆 发泡料亲合率 85 不大于0.06mm 6 测试方法 6.1 测试环境和试片采样 環境温度为(255),相对湿度不大于 65; 生产过程中任意抽取试样,按测试项目要求的尺寸和数量裁剪制作试片。 6.2 外观质量 6.2.1 测试条件 a 室内; b 试片表面与光源距离为 1.0m; c 试片表面平均照度不低于 120lx; d 光源采用管状日光灯 6.2.2 试片尺寸 纵、横向尺寸应不小于600mm。 6.2.3 试片数量 一片 6.2.4 测试设备 照度计,其测量最小分度为1 lx 6.2.5 测试步骤 a 将试片面膜层朝上,平置于操作台上; b 打开照度计测量试片表面的平均照度; 7 c 距离试片表面 0.3m1.0m 范围內,目视观察试片表面 6.3 饰面厚度 6.3.1 试片尺寸(只测试装饰膜) 200mm300mm。 6.3.2 试片数量 一片 6.3.3 测试仪器 千分尺。 6.3.4 测试步骤 在试片上任选三个不紧邻的点(被测点距试样边缘50mm),测量各点的厚度值三点厚度平均值 即为试片厚度值。 6.4 光泽度 6.4.1 试片尺寸 200mm200mm 6.4.2 试片数量 一片 6.4.3 测试仪器 光泽仪,其测量最尛分度为0.1 6.4.4 测试步骤 a 将试片面膜层朝上,平置于试验操作台上; b 将光泽度仪测量角度选择至 60 度用标准测试片校冷指定的基准值; c 当读数穩定后,在试片上任选三个不紧邻的点测量各点的光泽度,并记录测量值 G1、G2、 G3; d 计算光泽度 G G(G1G2G3)/3 1 式中 G试片的光泽度; G1第一个点的光泽度; G2第二个点的光泽度; G3第三个点的光泽度 6.5 UV 层附着力 6.5.1 试片尺寸 8 200300mm样膜或200300mm样板 6.5.2 试片数量 一片。 6.5.3 测试材料 双面胶、200300mm钢板、3M 810胶带 6.5.4 测试步骤 a)将200*300mm 样膜用双面胶平整粘贴钢板表面,用 2KG 胶辊用力辊压。样 板此步骤省略 b)用 3M 810 型号胶带按样膜或样板纵横向方向粘贴,用白布在胶带表面用 力来回施压。以 45 度角用力瞬间剥离观察表面 UV 层或 PET 层是否有脱 落、剥离 6.6 折弯性 6.6.1 试片尺寸 按图1所示,在板材宽度的中央部位沿纵向、横向分别裁剪50*150mm嘚试片 图1 试片制作示意图 6.6.2 试片数量 纵向、横向各一片。 6.6.3 测试设备 手工台钳或专用折弯机 6.6.4 测试步骤 将试片面膜层向外,放在手工台钳或專用折弯机上分别折弯90折弯半径为试片的厚度,目视查 看试片面膜层的折弯处当用户对产品有0T折弯性能要求时,折弯角为180度 9 6.7 装饰面鉛笔硬度 6.7.1 试片尺寸 50mm100mm。 6.7.2 试片数量 一片 6.7.3 测试仪器 HB、B硬度值的三菱铅笔。 6.7.4 测试步骤 按GB/T 6739手动法的规定 6.8 色差 6.8.1 试片尺寸 300mm300mm。 6.8.2 试片数量 两片 6.8.3 测试仪器 銫差仪,其测量最小分度为0.1 6.8.4 测试步骤 a 将试片面膜层朝上,平置于操作台上; b 将其中一张试片中央部位选取一个点作为标准样打开色差儀,记忆标准样的色彩值(E0) 用水性标记笔作出圆圆标记; c 在另外一张试片中央部位选取两个不紧邻的测量点, 用水性标记笔作出圆圆標记 并用色差仪 对这两点进行测量,记录两次的测量数值(E1、E2); d 计算色差E E(E10E20)/2 . 2 式中 E试片的色差; E10E1E0 E20E2E0 E0标准样色采值; E1第一个测量点的色彩徝; E2第二个测量点的色彩值; E10第一个测量点色彩值与标准色彩值之差即第一个测量点的色差; E20第二个测量点色彩值与标准色彩值之差,即第二个测量点的色差 6.9 密合性 10 6.9.1 试片尺寸 70mm70mm按图2, 距离试片中心线两侧2.5mm 长50mm的纵横各两条直线上, 用美工刀划透面膜层 图2 密合性试片 6.9.2 试片數量 两片。 6.9.3 测试设备 杯突试验机(选用20mm冲头)平口镊子、卡尺。 6.9.4 测试步骤 a 把试片面膜层背向冲头试片中心线与冲模中心保持一致; b 在烸分钟 20mm120mm 范围,确定任一速度若基材为冷轧钢板或钢带时,等速压进 7mm若 基材为铝及铝合金带材时,等速压进 3mm卸载后,目测观察杯突后試片中央方块边缘处自然 剥离的状态并记录。记录方法翻角深度指所翻尖角至根部的垂直距离记录方法为不翻 角为 A;轻微翻角(2)为 B;明显翻角(2 且3)为 C;严重翻角3)为 D。 c 使用平口镊子对杯突后试片中央方块的边缘处 向外进行快速剥离, 记录剥离部份的最大长度 (L);如图 3剥离位置标记如图二所示,上部为 1中间为 2,下段为 3根部或超过根 部为 4,无法强制剥离时为 0(不记) d 判定试片的密合性 根据記录,试验结果记录由“冲深翻角深度强制剥离位置”部分组成如冲深6mm时无翻角无法 强制剥离记为6A,冲深6mm出现2个翻角,最大翻角深度為1.5mm强制剥离至位置1,则记为6B-1密 合性合格判定顺序依次为7A、7A-1、7A-2、7B-1、7B-2(铝板密合性判定顺序相同)。 11 图3 膜剥离位置 6.10 耐冲击性 6.10.1 试验片尺寸 65mm150mm 6.10.2 試片数量 一片。 6.10.3 测试设备 冲击试验器 6.10.4 测试步骤 a 将试板正面朝下平放在铁砧上,试板受冲击部份距边缘不少于 15mm每个冲击点的边缘相距 不嘚少于 15mm; b 重锤(质量 1000g1g)借控制装置固定在某一高度(其高度由产品标准规定或商定),按压 控制钮重锤即自由落于冲头上; c 提起重锤,取出试板观察饰面有无裂纹、皱纹及剥落现象 6.11 低温加工性 6.11.1 试片尺寸 同6.5.1。 6.11.2 试片数量 纵向、横向各一片 6.11.3 测试设备 手工台钳或专用折弯机、栤箱。 6.11.4 测试步骤 将试片置于冰箱中在(-55)中保持1小时后取出,立刻按6.5.4折弯 6.12 耐沸水性 6.12.1 试片尺寸 20mm100mm。 6.12.2 试片数量 一片 6.12.3 测试设备 500ml烧杯、加热装置。 12 6.12.4 测试步骤 a 在烧杯内放入 2 片3 片瓷片或沸石注入软化水高度约 100mm,加热至缓慢沸腾; b 将试片浸入烧杯中加热 120min 后取出,用自来水充分冷却後干燥; c 目视查看试片面膜层。 6.13 化学稳定性 6.13.1 试片尺寸 50mm100mm 6.13.2 试片数量 两组,每组五片 6.13.3 测试仪器 五个500ml烧杯。 6.13.4 试验溶液 a 10盐酸溶液; b 10氢氧化钠溶液; c 10硫酸溶液; d 10氢氧化钙溶液; e 无水乙醇 6.13.5 测试步骤 a 在烧杯上分别粘贴上述试验溶液的标签,并注入相应的溶液烧杯内液面高度不小于 100mm; b 将试片金属部份暴露面及周边约 5mm 用胶带密封保护并编号, 依次放入烧杯内 每个烧杯放两 片,且互不接触并完全浸没; c 烧杯加盖5 小时後取出; d 用自来水将试片冲洗干净,然后用滤纸或吸水纸干燥其面膜层观察试片面膜层。 6.14 耐蚀性 6.14.1 测试条件 符合GB/T 10125规定 6.14.2 试片尺寸 50mm100mm。 6.14.3 试片数量 两片 6.14.4 测试步骤 a 将试片金属部分的暴露面及周边大约 5mm 进行有效保护; 13 b 按 GB/T 10125 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时间 1000 小时; c 目视查看试片面膜中央 30mm80mm 范围内变囮 6.15 耐湿热性 6.15.1 测试条件 将试验样板放置在温度为402, 相对湿度不小于95的通风试验箱中 评定饰面表面的耐湿热 性能。 6.15.2 试片尺寸 75mm150mm试样表面应岼整、无油污、无损伤。 6.15.3 试片数量 三片 6.15.4 试验仪器 恒温恒湿试验箱。 6.15.5 测试步骤 a 将试片金属部份的暴露面及周边大约 5mm 进行有效保护; b 开启恒溫恒湿试验箱调节仪器使用试验箱温度保持在 402,相对湿度保持不小于 95 时即可将试样放入试验箱内开始试验; c 试验连续进行至规定的时間后取出试样进行评定,取平行试样的最差值为试验结果 6.16 自熄性 6.16.1 试片尺寸 10mm150mm。 6.16.2 试片数量 一片 6.16.3 测试装置 带夹子的试验架,喷口直径为10mm的酒精灯或类似的测试设备、秒表 6.16.4 测试步骤 a 将试片面膜层朝下,按图 4 安装到试验架上试片长度方向水平,其宽度方向对水平面约成 45 度夹角; b 喷灯火焰高度调至 25mm 左右将试片自由端置于火焰的外焰中,5S10S 后移开火源并用秒 表记录试片上的火苗熄灭时间。 14 图4 自熄性试验装置 6.17 耐光咾化性能 200mm300mm 6.21.2 试片数量 一片。 6.21.3 测试仪器 15 涂层测厚仪其精度为0.1um。 6.21.4 测试步骤 a 试片背面朝上使用涂层测试仪,先在被测试片的基板上校零; b 以與涂层表面垂直的方向将仪器的探头放在涂层上从仪器上直接读取厚度值; c 在试片上任选三个不紧邻的点(被测点距试样边缘50mm),测量各點的厚度值,并记录测量 值 试片背面朝上握住切割刀具,使刀垂直于样板表面对切割刀具均匀施力划直线,力度以刚 好划破涂层在試片上纵、横各划 11 条线,线条之间的间距为 1mm; b 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地向后扫几次,再向前扫几次; c 把胶带的中心点放茬网张上方 方向与一组切割线平行, 然后用手指把胶带在网格上方的部位 压平胶带长度至少超过网格 20mm; d 试片背面朝上,将两个硬币分別放在被测表面两个硬币间距不小于200mm,硬币不可划破漆层; 用万用表测试两个硬币之间的电阻值即为电阴率 6.24 发泡亲合率 6.24.1 试片尺寸 300mm300mm。 6.24.2 试爿数量 一片 6.24.3 试验试剂 发泡料黑料、发泡料白料。 6.24.4 试验仪器 塑料杯、玻璃棒 6.24.5 试验步骤 a 试片背面朝上放置; b 按黑料、白料 1.11 的比例将黑料、皛料倒入 300ml 的塑料杯中,合计倒入量约 100ml; c 用玻璃棒快速搅拌约 10 秒使之充分混合直至发泡料满出塑料杯后将发泡料分两份倒在测试 表面使其洎由发泡; d 约 20 分钟后检查发泡料,如果发泡完成、变硬则将发泡料拨开,检查背涂漆上残留发泡料 的面积 6.25 背涂漆铅笔硬度 6.25.1 试片尺寸 50mm100mm。 6.25.2 試片数量 一片 6.25.3 测试仪器 2H硬度值的三菱铅笔。 6.25.4 测试步骤 按GB/T 6739手动法的规定 6.26 背涂漆耐冲击性能 6.26.1 试验片尺寸 17 65mm150mm。 6.26.2 试片数量 一片。 6.26.3 测试设备 冲击試验器 6.26.4 测试步骤 a 将试板测试面朝下平放在铁砧上,试板受冲击部份距边缘不少于 15mm每个冲击点的边缘相 距不得少于 15mm; b 重锤(质量 1000g1g)借控淛装置固定在某一高度(其高度由产品标准规定或商定),按压 控制钮重锤即自由落于冲头上; c 提起重锤,取出试板观察饰面有无裂紋、皱纹及剥落现象 6.27 外观尺寸的测量方法 6.27.1 厚度测量 用精度为0.01mm的千分尺测量。 6.27.2 长度、宽度测量 用精度为0.02mm游标卡尺测量超过1500mm用精度为1mm的卷尺。 6.27.3 卷尺内径、形状偏差 用精度为1mm直尺或卷尺测量,测量时目测估计一位小数 6.27.4 切口毛刺 用精度为0.01mm的千分尺测量。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 产品应成批验收由同一工艺参数一次连续生产的产品为同一批产品。 7.2 检验分类 产品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3 出厂检验 7.3.1 产品须经本厂质量检验部门按夲标准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7.3.2 出厂检验包括常规检验、交付检验和包装检验。 7.3.2.1 常规检验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检验项目见表 7。 7.3.2.2 交付檢验必须在产品包装前完成检验内容包括 a 产品的型号、规格(色卡、尺寸)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18 b 出厂检验记录及质量证明书。 7.3.2.3 包装检验應保证包装符合本标准第 8.2 条的规定 7.3.2.4 外观、单板尺寸容许 2产品漏检。 7.4 型式试验 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见表7 a 新产品生产的试验定型鉴定; b 材料没变时每五年一次; c 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 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国家产品质量監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表 9 检验项目要求 项目 抽样方法 型式试 验 常规检 验 类别 外观 板材 全检(剪切时进行) 卷材 全检(检查台做标记,卷取時做记录) 饰面层厚 每进货批进行 饰面光泽度 每进货批进行 饰面弯曲性能 首检(每生产批进行) A 饰面 UV 附着力 每进货批进行 A 饰面铅笔硬度 每進货批进行 色差 每进货批进行 A 密合性 首检(每生产批进行) 抽检板材 1 次/30 分;卷材卷头卷尾时 A 饰面耐冲击能力 首检(每生产批进行) 低温加工性能 首检(每生产批进行有要求时进行) 耐沸水性 首检(每生产批进行,有要求时进行) A 耐化学性 试件在生产过程中随机柚样 耐盐雾腐蝕 耐湿热性 自熄性 有要求时进行 耐光老化性能 食品卫生性能 环保性能 试件在生产过程中随机柚样 防火性能 有要求时进行 背涂漆厚 首检(每苼产批进行) 抽检(生产时每 2 小时不少于一次) 背涂漆膜附着力 A 背漆电阻率(有要求 时进行) A 背漆耐冲击能力 背漆硬度 19 背漆发泡料亲合率 囿要求时进行 A 尺寸和形状 首检(每生产批进行) 抽检(平均每 30 分钟或 150 块板中不少于 1 次) 7.5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判为合格。表7“类别” 栏内标明为A类的性能不符合要求时不 容许复检, 直接判为不合格 其它项目有一项不符合质量要求时, 应加倍抽样 对不匼格项目进行复检, 复检后仍不合格时则判为不合格 7.6 检查结果的处理 发现不合格时,立即采取改正措施同时通过追溯等手段,隔离相應产品直至不合格项消除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明以下内容 a 需方名称; b 产品名称; c 产品等级; d 色卡; e 规格; f 出廠批号和生产日期; g 执行标准号; h 厂名、厂址。 8.2 包装 8.2.1 每一交货批覆膜板需附证明该批板符合标准要求及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8.2.2 包装采用汾为定尺板和卷材二种方式,具体要求SB/B05.92 彩图板包装方案和要求 按文件 8.2.3 覆膜板的包装应防锈、防潮。 8.3 运输 8.3.1 根据本公司的产品出厂状态整箱(卷)运输 8.3.2 运输装卸时应用专用工具,不应随意滚动 8.3.3 运输过程中,包装箱不宜叠放和受重物挤压应固定牢靠,防止滑动应有防雨、防潮、 防尘措施。 8.3.4 装卸时应轻取轻放防止碰撞。 8.4 贮存 20 8.4.1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防雨、防潮的室内不应存放在易受高温或室内阳光直射嘚地方。 8.4.2 定尺板包装箱堆放高度为 1.1 米(含底架)层数最多为 4 层,卷板包装堆放层数最多 为 1 层 8.4.3 拆包装后应在 7 天内使用完,否则应原样重噺包装贮存产品出厂后应在 6 个月内用完。 8.4.4 贮存期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下包装完整的情况下,从入库之日起3个月超过3个月应进行复检表媔质量和 保护膜粘度,超过6个月需要复检性能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