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linux reader使用方法怎么用2个不同的方法给一个文件夹备份并移除原来的呀

当前位置: >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小编
浏览:809次
  文件被误删或丢失怎么办?相信很多用户第一反应就是看看回收站是否还有储存未被清空的文件,如果回收站的文件等数据被清空又该如何还原呢?现在网上有很多的文件恢复的软件或其他方法来恢复,其实在Linux系统中在删除某些文件数据时并没有立即消失,只是被隐藏一段时间,我们是可以通过相关命令的恢复Linux系统已删除的文件,下面来看看详细操作教程。
  这里将解释它是如何工作的。在一个文件系统中,有一个叫做 文件分配表 的东西,这个表跟踪文件在存储单元(如硬盘, MicroSD 卡,闪存驱动器等等)中的位置。当一个文件被删除,文件系统将会在文件分配表中执行以下两个任务之一:这个文件在文件分配表上的条目被标记为 &自由空间& 或删除文件分配表里这个文件的条目,且将相应的空间被标记为自由空间 。现在,如果有一个新的文件需要被放置在一个存储单元上,操作系统将会把这个文件放置到标记为空位的地方。在新文件被写入到这个空位后,被删除的文件就彻底消失了。当需要恢复一个已经删除的文件时,用户绝对不能再对任何文件进行操作,因为假如该文件对应的&空位&被占用,这个文件就永远也不能恢复了。
  恢复软件是如何工作的?
  大多数的文件系统(在删除文件时)只是标记空间为空白。在这些文件系统下,恢复软件查看文件分配表这个文件,然后复制被删除的文件到另外的存储单元中。假如该文件被复制到其它需要恢复的被删除的存储单元中,那么用户将有可能会失去那个所需的删除文件。
  文件系统很少会擦除文件分配表中的条目。假如文件系统真的这样做了, 这便是恢复软件在恢复文件了。恢复软件在存储单元中扫描文件头,所有文件都拥有一个特殊的编码字符串,它们位于文件的最前面,也被叫做 魔法数字。例如,一个编译的 JAVA 类文件的魔法数字在十六进制中是&CAFEBABE&。所以,假如要恢复该类型的文件,恢复软件会查找 &CAFEBABE& 然后复制文件到另一个存储单元。一些恢复软件可以查找某种特殊的文件类型。若用户想恢复一个 PDF 文件,则恢复软件将会查找十六进制的魔法数字 &&,这恰恰是 ASCII 编码中的 &%PDF&。恢复软件将会查找所有的魔法数字,然后用户可以选择恢复哪个已删除的文件。
  假如一个文件的部分被覆写了,则整个文件就会被损坏。通常这个文件可以被恢复,但是其中的内容可能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例如,恢复一个已损坏的 JPEG 文件将会是无意义的,因为图片查看器不能从这个损坏的文件产生一幅图片。因此,即使用户拥有了这个文件,该文件也将毫无用处。
  设备的位置:
  在我们继续之前,下面的一些信息将会对指引恢复软件找到正确的存储单元起到一定的帮助。所有的设备均挂载在 /dev/ 目录下。操作系统赋予每个设备的名称(并不是管理员给予每个分区或设备的名称)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律。
  第一个 SATA 硬盘的第二个分区的名称将会是 sda2。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暗示了存储类型,在这里指的是 SATA,但字母 &s& 也可能指的是 SCSI、 FireWire(火线端口)或 USB。第二个字母 &d& 指的是 disk(硬盘)。第三个字母指的是设备序数,即字母 &a& 指的是第一个 SATA 而 &b& 指的是第二个。最后的数字代表分区。没有分区数字的设备名代表该设置的所有分区。对于上面的例子,对应的名称为 sda 。作为命名的第一个字母还可能是 &h& ,这对应 PATA 硬盘(IDE)。
  以下为命名规律的一些例子。假如一个用户有一个 SATA 硬盘(sda),这个设备有 4 个分区- sda1、 sda2、 sda3 和 sda4 。该用户删除了第三个分区,但直到格式化第四个分区之前,第四个分区名 sda4 都将保留不变。然后该用户插入了一个带有一个分区 - 即sdb1- 的 usb 存储卡(sdb),又增加了一个带有一个分区 -hda1- 的 IDE 硬盘 ,接着该用户又增加了一个 SCSI 硬盘 - sdc1 。接着用户移除了 USB 存储卡(sdb)。现在,SCSI 硬盘的名称仍然为 sdc,但如果这个 SCSI 被移除接着再被插入,则它的名称将变为 sdb。虽然还有其他的存储设备存在, 那个 IDE 硬盘的名称仍会有一个 &a&, 因为它是第一个 IDE 硬盘,IDE 设备的命名与 SCSI、 SATA、 FireWire 和 USB 设备要分开计数。
  使用 TestDisk 进行恢复:
  每个恢复软件有其不同的功能,特征及支持的不同文件系统。下面是一些关于 使用 TestDisk 在各种文件系统中恢复文件的指南。
  FAT16、 FAT32、 exFAT (FAT64)、 NTFS 以及 ext2/3/4:
  TestDisk 是一个运行在 Linux、 *BSD、 SunOS、 Mac OS X、 DOS 和 Windows 等操作系统下的开源的自由软件。 TestDisk 可以从下面的链接中找到 :http://www.cgsecurity.org/wiki/TestDisk。TestDisk 也可以通过键入 sudo apt-get install testdisk 来安装。TestDisk 有着许多的功能,但这篇文章将只关注恢复文件这个功能。
  使用 root 权限从终端中打开 TestDisk 可以通过键入 sudo testdisk 命令。
  现在, TestDisk 命令行应用将会被执行。终端的显示将会改变。TestDisk 询问用户它是否可以保留日志,这完全由用户决定。假如一个用户正从系统存储中恢复文件,则不必保留日志。可选择的选项有&生成&、 &追加& 和 &无日志&。假如用户想保留日志,则日志将会保留在该用户的主目录。
  在接着的屏幕中,存储设备以 /dev/*的方式被罗列出来。对于我的系统,系统的存储单元为 /dev/sda,这意味着我的存储单元为 一个 SATA硬盘(sd)且它是第一个硬盘(a)。每个存储单元的容量以 Gigabyte(千兆字节)为单位显示的。使用上下键来选择一个存储设备然后点击进入。
  下一屏显示出一个列有分区表(也叫做分区映射表)的清单。正如文件有文件配置表,分区有着分区表。分区是存储设备上的分段。例如在几乎所有的 Linux 系统中,至少存在两种分区类型 - EXT3/4 和 Swap 。每一个分区表将会在下面被简要地描述。TestDisk 并不支持所有类型的分区表,所以这并不是完整的列表。
  Intel - 这类分区表在 Windows 系统和许多的 Linux 系统中非常普遍,它也常常称作 MBR 分区表。
  EFI GPT - 这种类型的分区表通常用在 Linux 系统中。对于 Linux 系统,这种分区表是最为推荐的, 因为逻辑分区或扩展分区的概念并不适用于 GPT (GUID Partition Table) 分区表。 这意味着,如果每个分区中有一个 Linux 系统,一个 Linux 用户可以从多种类型的 Linux 系统中进行多重启动。当然使用 GPT 分区表还有其他的优势,但那些已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
  Humax - Humax 分区映射表适用于韩国公司 Humax 生产的设备。
  Mac - Apple 分区映射表 (APM) 适用于 Apple 的设备。
  None - 某些设备并没有分区表。例如,许多 Subor 游戏控制台不使用分区映射表。如果一个用户试图以其它分区表类型从这类设备中恢复文件,用户就会困扰 TestDisk 为何找卟到任何的文件系统或者文件。
  Sun - Sun 分区表适用于 Sun 系统。
  Xbox -Xbox 适用于使用 Xbox 分区映射表的存储设备。
  假如用户选择了 &Xbox& ,尽管他的系统使用了 GPT 分区表, 那么 TestDisk 将不能找到任何分区或文件系统。假如 TestDisk 按照用户的选择执行,则它可能猜测错误。(下面的图片显示的是当分区表类型错误时的输出)
  当用户为他们的设备选择了正确的选项,则在下一屏中,选择 &高级& 选项。
  现在,用户将看到一个列有用户存储设备中所有的文件系统或分区的列表。假如用户选择了错误的分区映射表,则在这一步中用户就将会知道他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假如没有错误,通过移动文字光标来高亮选择含有被删除文件的分区。使用 左右键来高亮位于终端底部的 &列表&。接着,按下回车确认。
  新的一屏便会呈现出列有文件和目录的列表。那些白色的文件名就是未被删除的文件,而红色的文件名是那些已被删除的文件。最右边的一列是文件的名称,从右到左方向的接着一列是文件的创建日期,再往左的一列是文件的大小(以 byte/ 比特为单位),最左边带有&-&,&d& ,&r&, &w& 和&x&的一列则代表的是文件的权限情况。&d& 表示该文件为一个目录,其他的权限术语与本文关系不大。在列表的最顶端以&.&代表的一项表示当前目录,第二行以&..&代表的一项表示当前目录的上级目录,所以用户可以通过选择目录所在行到达该目录。
  举个例子,我想进入&Xaiml_Dataset& 目录,该目录基本上由被删除的文件组成。通过按键盘上的 &c&键,我将恢复文件 &computers.xaiml&,接着我被询问选择一个目标目录,当然,我应该放置该文件到另一个分区中。现在,当我在我的家目录时,按下了&c&键。(选择目标目录时)哪个目录被高亮并没有什么影响,当前目录就是目标目录,在屏幕的上方,将会显示&复制完成&的消息。在我的家目录中便会有一个名为&Xaiml_Dataset&的目录,里面里有一个 Xaiml 文件。 假如我在更多的已删除文件上按&c& 键,则这些文件将会被放置到新的文件夹中而无需再向我询问目标目录。
  当这些步骤完成后,重复按&q&键直到看到正常的终端模样。目录&Xaiml_Dataset& 只能被 root 用户访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 root 权限改变该目录及其子目录的权限。做完这些后,文件便被恢复了且用户可以访问它们。
  特别的 ReiserFS:
  为了从 ReiserFS 文件系统中恢复一个文件,首先需将分区中的所有文件做一个备份。因为如果发生某些错误, 这个方法可能会引起文件丢失。接着执行下面的命令,其中 DEVICE指的是那些以 sda2 形式命名的设备。一些文件将被放入 lost+found 目录而其他则会保存到原先被删除的位置。
  reiserfsck --rebuild-tree --scan-whole-partition /dev/DEVICE
  恢复被某个程序打开的删除文件:
  假设用户意外地删除了一个文件,且该文件被某个程序打开。虽然在硬盘中该文件被删除了,但这个程序正使用着位于 RAM 中的该文件的副本。幸好,我们有两种简单的解决方法来恢复该文件。
  假如这个软件有保存功能,如文本编辑器,则用户可以重新保存该文件,这样,文本编辑器可以将该文件写入硬盘中。
  假设在音乐播放器中有一个 MP3 文件,而该音乐播放器并不能保存该 MP3 文件,则这种情形下需要比先前花更多的时间来恢复文件。不幸的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保证在所有的系统和应用中有效。首先,键入下面的命令。
  lsof -c smplayer | grep mp3
  上面的命令会列出所有由 smplayer 使用的文件,这个列表由 grep 命令通过管道搜索 mp3 。命令的输入类似于下面:
  smplayer 10037 collier mp3 169r 8,1 4294 /usr/bin/smplayer
  现在,键入下面的命令来直接从 RAM(在 Linux 系统中,/proc/映射到 RAM)中恢复文件,并复制该文件到选定的文件夹中。其中 cp 指的是复制命令,输出中的数字 10037 来自于进程数,输出中的数字 169 指的是文件描述符,&~/Music/&为目标目录,最后的 &music.mp3& 为用户想恢复的文件的名称。
  cp /proc/10037/fd/169 ~/Music/music.mp3
  真正的删除:
  为确保一个文件不能被恢复,可以使用一个命令来 &擦除& 硬盘。擦除硬盘实际上是向硬盘中写入无意义的数据。例如,许多擦除程序向硬盘中写入零,随机字母或随机数据。不会有空间被占用或丢失,擦除程序只是对空位进行重写覆盖。假如存储单元被文件占满而没有空余空间,则所有先前被删除的文件将会消失而不能恢复。
  擦除硬盘的目的是确保隐私数据不被他人看见。举个例子,一个公司可能预订了一些新的电脑,总经理决定将旧的电脑卖掉,然而,新的电脑拥有者可能会看到公司的一些机密或诸如信用卡号码,地址等顾客信息。幸好,公司的电脑技术人员可以在卖掉这些旧电脑之前,擦除这些硬盘。
  为了安装擦除程序 secure-delete,键入 sudo apt-get install secure-delete,这个命令将会安装一个包含 4 个程序的程序集,用以确保被删除的文件不能被恢复。
  srm - 永久删除一个文件。使用方法: srm -f ./secret_file.txt
  sfill - 擦除空白空间。使用方法: sfill -f /mount/point/of/partition
  sswap - 擦除 swap 空间。使用方法: sswap -f /dev/SWAP_DEVICE
  假如电脑实际去清除那些删除的文件,那么就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去执行删除任务。将某些空间标记为空位是快速且容易的,但使得文件永远消失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例如,擦除一个存储单元,可能需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根据磁盘容量大小)。总之,现在的系统工作的就挺好,因为即便用户清空了垃圾箱,他们仍然有另一次机会来改变他们当初的想法(或错误)。
  360文件恢复:
  教程的已删除Linux文件恢复方法是比较繁琐的,但是恢复已删除文件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当然你也可以使用恢复软件来找回被删除的文件,希望教程的恢复技巧对大家恢复文件有所帮助。
&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的文章及教程都是本站小编精心制作,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劳动最光荣,请尊重!
热门系统下载
深度技术 Ghost Win7 SP1 X64 激活旗舰版 V位)
豆豆系统 Ghost Win8.1 X64 纯净专业版 V位)
电脑公司 Ghost Win7 Sp1(64位)自动激活旗舰版 V2015.1
系统安装教程
u盘安装win7旗舰版系统 图文教程
世界上最简单系统安装方法(适合XP升级win7系统)
硬盘一键安装win7系统图解教程(小白也学得会)
xp win7 win8 win8.1 win10 系统重装方法大全
最简单Ghost Win8/win8.1系统一键硬盘安装图文教程
系统故障技巧
WIN7激活软件Chew-WGA0.9完美激活(适用任何机型)
小马OEM8激活工具(一键免费永久激活windows和Office) v 绿色版
系统美化资源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Linux系统下常用的数据备份方法有哪些
  作为新一代网络,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专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服务器数据进行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本文将介绍在Linux系统下一些常用的数据备份方法。
  1、本机上数据的手工备份
  Linux系统上配有功能强大的tar命令,可以灵活地备份数据。tar最初是为了制作磁带备份而设计的把文件和目录备份到磁带中,然后从磁带中提取或恢复文件。当然,现在我们可以使用tar来备份数据到任何上。tar非常易于使用稳定可靠,而且在任何 Linux系统上都有这个命令。因此是最经常使用的备份工具。
  (1)使用tar命令备份数据的格式如下:
  $ tar cvf backup.tar /home/html
  上述命令是将/home/html 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打包成tar文件backup.tar.
  cvf是tar的命令参数。
  c代表创建一个档案文件,
  v代表显示每个备份的文件名字,
  f表示tar创建的档案文件名是后面的backup.tar,
  /home/html 代表tar要备份的文件或和目录名。
  (2)使用tar命令恢复数据的格式如下:
  $ tar xvf backup.tar
  上述命令将备份文件backup.tar恢复到当前目录下。
  通常情况下,tar对文件进行备份的时候并不对文件进行压缩,因此备份文件的尺寸非常大。使用如下的命令,将使tar在备份结束以后,自动使用gzip命令对备份文件进行压缩,得到一个相应的gz文件。
  $ tar zcvf backup.tar.gz /home/html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压缩文件backup.tar.gz.
  backup.tar.gz是压缩的备份文件。
  2、本机数据的自动备份
  使用上述命令,我们可以手工备份数据,但是每天定时做这些操作可能比较繁琐。当然,Linux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进行。这就是cron.
  cron是一个后台进程,一旦启动,将根据自己的配置文件定时地执行任务。我们可以编写一个shell脚本文件来进行文件备份,然后让cron定时地启动这个脚本文件来对数据进行备份。
  例如,我们每天备份/home/html目录下的所有的文件到/home/admin/backup/backup_xxxx目录下,xxxx代表备份的日期。这个工作,可以编写一个如下的shell脚本backup.sh来进行:
  #!/bin/sh
  cd /home/admin/backup
  year=`date +%Y`
  month=`date +%m`
  day=`date +%d`
  now=$year-$month-$day
  mkdir backup_$now
  tar zcvf backup_$now/backup.tar.gz /home/html
  这个脚本在备份数据的时候,自动读取系统日期,然后以系统当前的日期建立一个新的目录,将备份的数据打包压缩放在这个目录中。我们可以在系统中通过执行:$sh backup.sh ,完成备份工作。如果键入:$chmod +x backup.sh ,可以将backup.sh设置为可运行。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通过键入$./backup.sh来运行备份脚本文件了。一般情况下,我们希望在系统负载不是最大的时候来进行数据备份。通常,我们可以选择每天的凌晨3:00来进行数据备份(这段时间,你的服务器访问的人数应该最少吧?)。把一切工作交给 cron吧。 cron启动以后,它检查/var/spool/cron/目录中的配置文件来找到所要执行的任务和执行任务的时间,依据这些设定在规定的时间执行规定的任务。
  这个任务配置文件可以由crontab -e 命令来编辑。
  其格式为每行代表一个任务和规定的执行时间。
  每行由6个域组成:
  分钟小时每月的天月星期命令
  上述6个域之间用空格或Tab分开,其中:
  分钟:分钟域,值的范围是0到59
  小时:小时域,值的范围是0到23
  每月的天:日期,值的范围是1到31
  月份:月份,值的范围是1到12
  星期:星期,值的范围是0到6,星期日值为0 命令。
  所要运行的命令特别的,如果一个域是‘*’,表明命令可以在该域所有可能的取值范围内执行。如果一个域是由连字符隔开的两个数字,表明命令可以在两个数字之间的范围内执行(包括起止两个数字本身)。如果一个域是由逗号隔开的一系列值组成的,表明命令可以在这些值组成的范围内执行。现在,我们编写一个文件,用以在每天的凌晨3:00启动备份shell程序。
  键入:crontab -e 命令,
  然后输入: 0 3 * * * backup.sh 输入完成后,存盘退出。
  键入crontab -l 来检查刚才的输入是否正确。好了,这样只要不关机,每天凌晨3:00cron都会自动启动backup.sh脚本来对数据进行备份的。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FMS的备份方法
  一、备份数据说明:
  Foxmail Server系统的数据分为以下几种:
  据:存在于系统相应目录中。这是比较重要的数据,主要是存放所有用户的邮件内容,邮件信息,邮箱信息,过滤器信息。
  目录结构为:[邮件数据存放根目录]/[服务]/[用户帐号第一个字母小写]/[用户帐号]/[邮箱结构].例如,在默认安装的情况下一个在 bodachina.com域中的admin用户他的邮箱目录为:/home/webmail/bodachina.com/a/admin用户信息数据:存在于中。存放的是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
  用户地址本数据:存在与OPENLDAP中。主要是用来存放用户的地址本信息。在默认安装的情况下,数据存放在/usr/local/var /openldap-ldbm日志文件:包括邮件服务器日志文件,日志文件等,存在于各个服务器相关目录中。在默认安装的情况下,WEB服务器的日志文件会存放在/usr/local/resin/邮件服务器的日志文件回存放在/var/log/qmail的目录中。
  临时数据:存放在系统临时目录中,通常是/tmp/webuser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的临时数据。
  二、数据备份方法说明
  数据备份分为以下步骤:
  建立备份数据存放目录、日志存放目录。用户可以把备份数据存放在/home/foxmail/对邮件数据进行打包。根据不同的系统安装情况,邮件数据目录可能不同。默认情况下,邮件数据目录被定在/home/webmail/下。具体情况请查阅系统安装手册。打包命令:
  cd /home/
  tar vcvf maildata.tar.gz webmail mv maildata.tar.gz /home/foxmail/backup/xxx_maildata.tar.gz其中xxx是一个事件注释。
  对用户信息从数据库中倒出,备份。具体命令是:mysqldump Cu[数据库用户名] Cp[数据库密码] [数据库名] & userdata.sql
  默认情况下,系统安装的数据库用户名,密码和数据库名都是:qmail
  导出后,请把userdata.sql移动到备份数据存放目录中。具体命令:
  cd /home/foxmail/backup
  mysqldump Cuqmail Cpqmail qmail &xxx_userdata.sql
  或者直接把数据库目录打包备份,在数据库存放数据的目录下可以看到一个名叫qmail的数据库,用户可以用上面的打包方式对qmail数据库进行数据备份。
  对地址本数据进行备份。对OPENLDAP的数据目录进行打包。默认情况下是 /usr/local/var/目录,具体命令:tar zcvf addrdata.tar.gz [LDAP数据目录名],并把数据包移动到备份数据存放目录下,方法与上面类似。或者用户可以使用OPENLDAP的命令进行备份:ldapsearch Cb ‘o=FOXMAIL’ objectclass=* -x CH ldap://192.168.1.227:1212 &ldapdata.ldif如果用户地址本数据太多能会出现搜索上限问题,可以修改OPENLDAP的配置文件来解决这个问题。修改方法是:在/usr/local/etc/openldap/slapd.conf文件中插入:
  sizelimit 50000
  对日志文件进行备份。通常是备份邮件服务器日志和WEB服务器日志。默认情况下,邮件服务器日志目录为/var/log/qmail/,而WEB服务器日志存放于/usr/local/resin/log/目录下。请把相关文件打包,移动到日志存放目录中。
  对临时数据进行删除。在系统运行了一段时间后,系统数据目录中,会积累了一定容量的临时数据。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空余系统空间,请把临时数据删除。具体方法是:把FoxmailServer停掉,命令FoxmailS把临时目录中的所有目录删除(默认在/tmp/webuser/下),进入/tmp/webuser/,把这个目录中的所有目录和文件,一并删除。
  三、用cron对FMS进行数据备份
  1、增加cron纪录:
  crontabCe
  增加纪录行:0 3 * * * /home/foxmail/bin/backup.sh
  2、创建脚本:/home/foxmail/bin/backup.sh
  #!/bin/sh
  year=`date +%Y`
  month=`date +%m`
  day=`date +%d`
  now=$year-$month-$day
  mkdir /home/foxmail/backup/$now
  cd /home/mysql/data/
  tar zcvf /home/foxmail/backup/$now/mysql_qmail.tar.gz qmail
  cd /usr/local/var/
  tar zcvf /home/foxmail/backup/$now/openldap-ldbm.tar.gz openldap-ldbm
  tar zcvf /home/foxmail/backup/$now/openldap-slurp.tar.gz openldap-slurp
  cd /home/
  tar zcvf /home/foxmail/backup/$now/webmail.tar.gz webmail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就可以在每天三时对系统数据做一个备份,不过在大用户量的情况下,就不必对webmail做每天的备份,因为这样很快就会占满所有硬盘空间。可以backup.sh中把相应的行注释掉。
  数据备份方法说明:
  当系统出现灾难性故障,可以通过恢复备份数据来恢复系统,步骤如下:
  把邮件数据备份包maildata.tar恢复到系统的邮件数据存放目录中;把用户信息备份文件userdata.sql恢复到数据库中,具体方法是:用数据库帐号进入数据库(默认为qmail);通过命令show tables获取所有表信息;通过命令drop table [表名],把所有表删除;退出数据库;通过命令mysql Cu[用户名] Cp[用户密码] [数据库名] & userdata.sql,重新把备份数据导入数据库。
  把地址本备份信息覆盖原来的数据文件,默认情况是/usr/local/var下的openldap的相关文件。
  实际备份脚本backup.sh:
  #!/bin/sh
  year=`date +%y`
  month=`da
  te +%m`
  day=`date +%d`
  now=$year-$month-$day
  exp tbpf/tbpf@ora9i file=/home2/tbpf_backup/TbpfDB$now.dmp owner=tbpf
  cd /home2/tbpf_backup/
  tar zcvf /home2/tbpf_backup/tbpf_backup_tar/TbpfDB$now.tar.gz TbpfDB$now.dmp
  rm -rf TbpfDB$now.dmp
  te +%m`
  day=`date +%d`
  now=$year-$month-$day
  exp tbpf/tbpf@ora9i file=/home2/tbpf_backup/TbpfDB$now.dmp owner=tbpf
  cd /home2/tbpf_backup/
  tar zcvf /home2/tbpf_backup/tbpf_backup_tar/TbpfDB$now.tar.gz TbpfDB$now.dmp
  rm -rf TbpfDB$now.dmp
[ 责任编辑:之极 ]
去年,手机江湖里的竞争格局还是…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inux yum使用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