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因素会引起磁差的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习题库_《航海学》电子教案_doc_大学课件预览_高等教育资讯网
《航海学》电子教案:习题库
分类: 格式: 日期:日
航 海 学 习 题 集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这本《航海学习题集》是面向航海类船舶驾驶专业学员,配合郭禹教授主编的高等学校统编教材《航海学》特别编写的。其目的是给学员选择恰当的课后习题,同时,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举一反三,融汇贯通。
习题集按教材章节顺序编写,基本上涉及到了主要知识点。考虑近年来港监考试和学生结业考试题型的特点,适当地增加了选择题的份量,包括思考题、问答题、计算题和选择题多种题型。
本习题集由毕修颖主编,并编写了第四篇和附篇内容;第一篇和第二篇内容由赵庆涛编写;第三篇、第五篇和第六篇内容由邢向辉编写;最后由毕修颖统稿。
本习题集由王凤武副教授主审。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航海教研室丁勇副教授、刘德新副教授和张吉平副教授的大力帮助,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紧张加上编者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不可避免,希望广大读者和同行予以批评和指正。
坐标、方向和距离……………………………………………………………………...(1)
海图……………………………………………………………………
…………….(6)
航迹推算与路标定位
航迹推算…………………………………………………………………...…………(10)
位置线和船位理论……………………………………………….…….….…………(16)
路标定位………………………………………………………………...……………(17)
电子航海…………………………………………………………………………………….….(23)
概论……………………………………………………………..………… …………(26)
天球坐标系…………………………………………………………..…… …………(27)
天体视运动……………………………………………………………….. …………(30)
时间与天体位置………………………………………………………………..…….(33)
求天体真高度…………………………………………………….……… ………….(36)
天文船位线…………………………………………………………….… ………….(38)
观测天体定位…………………………………………………………… .………….(41)
天文船位误差……………………………………………………………….………..(45)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47)
潮汐与潮流…………………………………………………………………… .…
(49)
航标与《航标表》…………………………………………………………
…(53)
航海图书资料…………………………………………………………………. … ….(54)
海图与航海图书资料的改正与管理…………………………………………. … ….(56)
航线与航行方法
大洋航行与最佳航线………………………………………………………….…..…(57)
沿岸航行……………………………………………………………… ……………..(59)
狭水道及运河航行…………………………………………………… ……………..(60)
特殊条件下的航行…………………………………………………… ……………..(61)
第五章
航行计划和航海日志………………………………………………… ………..……(62)
球面三角形与船位误差理论基础
球面三角………………………………………………………………..………… …(63)
内插法……………………………………………………………………..……… …(65)
误差基础知识………………………………………………………………..…… …(66)
等精度观测平差………………………………………………………………..…
视距表………………………………………………………………………… …. .….(69)
附表2
××轮标准罗经自差表……………………………………………………… … …...(70)
附表3
计程仪里程改正表……………………………………………………………… ……(71)
附表4
纬度渐长率表…………………………………………………………………… ……(75)
附表5
流压表………………………………………………………………………..… ……..(77)
附表6
纬差与东西距表………………………………………………………………..… …..(78)
附表7
经差东西距换算表……………………………………………………………….……(79)
附表8
无线电自差表……………………………………………………………………….…(81)
附表9
吴淞潮汐表………………………………………………………………………….…(82)
附表10
差比数和潮信表……………………………………………………………………...(83)
附表11
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值………………………………………………..……………….(83)
附表12
Plymouth Tide Table…………………………………………………… .……………(83)
附表13
Standard Port Tide Table………………………………………………… ...…………(83)
附表14
Time & Height Differences……………………………………………… …..……….(84)
附表15
Seasonal Changes in Mean Level………………………………………… ….………(84)
附表16
Time & Height Differences………………………………………………… ……..…(84)
附表17
Seasonal Changes in Mean Level…………………………………………… ……….(84)
附图1
Tidal Prediction Form…………………………………………………….…… ………(85)
附图2
For Finding the Height of the Tide at Times Between High and Low Water…… …….(86)
附图3
Mean Spring and Neap Curves…………………………………
第一章 坐标、方向和距离
一、问答题
1.绘图说明表示地面一点位置的地理坐标。
2.建立大地坐标系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3.什么是大地水准面?试绘图表示局部区域的地球自然表面、大地水准面以及地球椭圆体表面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地面上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5.试述磁差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发生改变的因素。
6.对于航行船舶,驾驶员从何处可查得航行海区的磁差资料?
7.什么是磁罗经自差?试述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发生改变的因素。
8.航海上常用的测定罗经差的方法有哪些?
9.试述海里的定义,一海里的长度随着什么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我国规定一海里的长度是多少?
10.我国灯标射程是如何定义的?海图上标注的灯标射程是如何确定的?
11.英版资料上灯标射程是如何定义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12.如何判断我国灯标灯光是否有初显(隐)?如何求其初显(隐)距离?
13.试述良好的船速校验线应具备哪些条件?
14.试述在船速校验线上根据推进器转速来测定船速和计程仪改正率时,如何消除水流对测定的影响?
15.航行船舶利用“主机转速与船速对照表”求得的船速,为什么只能作为参考?
二、计算题
1.经差和纬差的计算
1)已知起航点((1,(1)和到达点((2,(2),求纬差D(和经差D(的数值及符号。
(1) (1=31(14.'7N (1=121(28.'9 E
(2) (1=54(37.'6S (1=174(06.'1W
(2=01(17.'2N (2=103(51.'3 E
(2=14(13.'2S (2=007(41.'6W
(3) (1=02(20.'0S (1=175(20.'5W
(4) (1=65(08.'5N (1=160(53.'5 E
(2=03(50.'5N (2=160(52.'3 E
(2=44(48.'1S (2=175(20.'5W
2)已知起航点((1,(1)和纬差D(、经差D(,求到达点((2,(2)。
(1) (1=43(37.'9N
(1=082(04.'5W
(2) (1=30(43.'7S
(1=177(50.'2 E
D(=05(18.'0N
D(=120(00.'W
D(=05(07.'0S
D(=004(05.'0E
(3) (1=25(08.'2N
(1=089(32.'8 E
(4) (1=02(07.'8S
(1=089(32.'8 E
D(=29(09.'9S
D(=030(25.'0 E
D(=11(04.'3N
D(=004(00.'9W
2.能见度距离的计算
1)已知眼高(e)或物标高度(H),求测者能见地平距离(De)或物标能见地平距离(Dh)。
(1) e=9.2米
(2) e=15.5米
(3) H=145米
(4) H=258米
2)已知眼高(e)和物标高度(H),求物标地理能见距离(Do)。
老铁山H=465米
成山角灯塔 H=60米
3)下列灯标灯光是否存在初显或初隐?若存在,其初显或初隐距离是多少n mile?
(1)e=12米
花鸟山灯塔H=85米
射程24 n mile
(2)e=10米
朝连岛灯塔H=80米
射程15 n mile
(3)e=12米
园岛灯塔H=66米
射程21.5 n mile
(4)e=9米
海猫子头灯塔H=75米
射程25 n mile
3.方向划分和航向、方位及舷角的换算
1)圆周法、半圆周法及罗经点法之间的换算
(1)将下列半圆周法换算成圆周法
①45(NW
④ 120(NE
(2)将下列罗经点法换算成圆周法
①NE
⑩NW/W
2)已知真航向(TC)、舷角(Q)或真方位(TB),求真方位或舷角,并画草图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TC=295(
(2)TC=145(
Q左=125(
(3)TC=167(
(4)TC=267(
TB=175(
(5)TC=159(
TB=240(
4.已知真航向(TC),求物标正横时的真方位(TB()。
1)TC=002(
右舷物标
3)TC=283(
右舷物标
5.罗经差的计算
1)从海图上查得下列各磁差资料,求2000年度的磁差(Var)。
(1)磁差偏西4(25((1983)
年差约+1.(5
(2)磁差偏东3(45((1985)
年差约+0.(3
(3)磁差偏西6(32((1990)
年差约(1.(6
(4)磁差偏东0(06((1995)
年差约(2.(4
(5)1(58(W(1996)
(6)2(36(E(1992)
(7)Var 0(10(W (1980) decreasing about 3( annually
(8)Var 2(15(W (1988) increasing about 2.(5 annually
2)已知磁差Var,罗航向(CC)及自差表(附表2),求罗经差((C)。
(1)Var=2.(8W
(2)Var=2.(7W
CC=260(
(3)Var=6.(4E
(4)Var=3.(2E
CC=220(
6.向位换算(“自差表”见附表2)
1)磁罗经的向位换算
(1)已知TC和Var,求CC
①TC=052(
Var=3.(1W
③TC=002(
Var=5.(5W
(2)已知CC或CB,以及Var和Dev,求TC或TB,并画草图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CC=304(
Dev=1.(9E
②CC=006(
Dev=3.(0W
③CB=215(
Dev=2.(0E
④CB=185(
Dev=2.(2E
2)陀螺罗经的向位换算
(1)已知TC=185(
(2)已知GB=157(
求TB
(3)已知GB=239(
(4)已知TC=169(
求GC
(5)已知GC=002(
(6)已知GC=359(
求TC
3)某轮日0800时CC=182(,磁差为0(30'W(1990),年差约为(3(,陀罗航向GC=183(,(G((2(,求磁罗经自差(Dev)。
4)已知GC=002(,(G=1(E,CC=358(,Var(2(W,求磁罗经自差(Dev)。
5)填空
TC
CC
Var
Dev
(C
GC
(G

215(

3(W

1(W

1(E


315(
+2(
(1(

317(


245(
241(
+2(


244(


326(

(2(
(1(


0(

7.航程和计程仪改正率的计算
1)求船速(VL)或计程仪改正率((L)
(1)已知SL=14.'9,L1=2.'4,L2=16.'9,求(L。
(2)已知SL=64.'0,L1=35.'9,L2=104.'0,求(L。
(3)在无风流的条件下测定(L,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而计程仪的读数差为2.(2,求(L。
(4)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往返三次测(L,计程仪读数差分别为2.(2、1.(8和2.(3,求计程仪的改正率(L。
(5)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往返三次测定船速,三次航行时间分别为9m24s、10m31s和9m40s,求船速VL。
(6)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往返三次测定船速,三次航行时间分别为6m02s、5m20s和6m08s,求船速VL。
2)已知计程仪改正率((L)、计程仪读数L1和L2,求计程仪航程(SL)。
(1) (L((5%
L1=24.'0
L2=91.'4
(2) (L=+5%
L1=18.'5
L2=380.'7
3)求计程仪读数L2
(1)已知(L((1%,SL=153.'2,L1=9.'2,求L2。
(2)已知(L=+6%,SL=144.'4,L1=56.'9,求L2。
(3)某轮船速为15 kn,顶流航行1h,流速为2 kn,逆风使船速减小1 kn,起始计程仪读数为45.'0,(L((5%,求1h后相对计程仪的读数为多少?
(4)某轮船速为13 kn,顺流航行1h,流速为2 kn,顺风使船速增加1 kn,起始计程仪读数为20.'0,(L=+2%,求1h后相对计程仪的读数为多少?
(5)某轮船速为12 kn,顺流航行1h,流速为2 kn,顺风使船速增加2 kn,起始计程仪读数为25.'0,(L=+2%,求1h后绝对计程仪的读数为多少?
三、选择题
1.为了研究航海问题的方便,通常把地球看成:
A.地球圆球体是第一近似体
B.大地球体
C.地球椭圆体是第一近似体
D.不规则椭圆体
2.表示地球椭圆的参数有: a(长半轴)、b(短半轴)、c(扁率)、e(偏心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
D.
3.地理坐标的基准线是:
A.赤道
B.起始子午线
C.测者子午线
D.赤道与格林子午线
4.地理纬度是:
A.某地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B.某地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C.地球椭圆子午线上某地和地心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D.某地椭圆子午线上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5.地理经度是格林子午线到某地子午线之间的:
A.间距
B.赤道短弧
C.赤道长度
D.某地纬圈短弧
6.某船沿极圈航行(66 (33( N),用计程仪记录航程( (L=0),无航程误差,则实际船位比推算船位:
A.超前
C.两者一致
D.有时超前,有时落后
7.某轮眼高9米,中版海图上某灯塔的标注为闪6秒36米16海里, 则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A. 17.2 n mile
B. 18.7 n mile
C. 16 n mile
D. 20 n mile
8.英版海图上某灯塔射程30 n mile,灯高100 m,眼高16 m,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A. 30 n mile
B.29 n mile
C.25.5 n mile
D.33.5 n mile
9.测者位于地球南极,其真北方向是;
A.无真北方向
B.任意方向
D.向下
10.磁差的变化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地区有关,但与时间无关
B.与地区、航向有关
C.与地区、时间有关
D.与纬度、船磁有关
11.磁罗经自差主要随
的改变而变化:
A.地区
D.方位
12.从《磁罗经自差表》中查取自差时,以什么为引数:
A.磁航向
D.罗航向
13.在大洋海图上,磁差资料给出在:
A.向位圈(即罗经花)上
B.海图标题栏内
C.等磁差曲线上
D. B+C
14.船舶在航行中,经常要比对磁罗经航向与陀罗航向,其主要目的是:
A.求罗经差
B.求自差
C.及时发现罗经工作的不正常
D.为了记航海日志
15.陀罗差随下列哪个因素而变化:
A.航向
D.航速和纬度
16.当船舶改向时,发生变化的项目有:
A.磁差、自差、物标的磁方位
B.物标的舷角、罗经差、真方位
C.罗方位、物标的舷角、真航向
D.磁航向、磁方位、磁差
17.磁罗经自差等于:
A.GC+(G(CC+Var
B.GC(Var+CC((G
C.GC(CC+(G(Var
D.CC(GC+Var((G
18.真航向是:
A.船舶航行的方向
B.船首尾线的方向
C.船首向
D.船舶航行时真北至船首向的夹角
19.舷角是:
A.船首向至方位线的夹角
B.物标的方向
C.真航向减去真方位
D.船舶在海上看物标的方位
20.计程仪改正率ΔL为“+”时,说明:
A.计程仪多计了航程
B.计程仪少计了航程
C.计程仪航速快了
D.AB都不对
一、问答题
1.试述航用海图在航海上的应用。
2.什么是局部比例尺和基准比例尺?海图上标明1:750 000(30()的含义是什么?
3.在航行中为什么要选用大比例尺海图?
4.什么是海图的极限精度?
5.试述恒向线的定义及其性质。
6.航用海图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7.墨卡托海图有哪些特点?
8.试述简易墨卡托海图图网的绘制原理。
9.试述大圆海图的特点。
10.海图采用哪几种投影方法?各有何用途?
11.在航海实践中,什么情况下应进行海图坐标系转换?
12.海图上的图边资料有哪些?
13.请解释英版海图图式“PA”、“PD”、“ED”、“SD”、“Rep”的含义。
14.试说明灯高、比高、干出高度、桥梁净空高度、山高以及水深等的起算面。
15.试述海图上底质的注记顺序。
16.试说明海图上各种礁石的含义。
17.水上航标怎样进行识别?
18.灯标的基本灯质有哪几种?
19.海图按用途可分为哪几大类?各有何用途?
20.航用海图按其比例尺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用途?
21.判断海图资料的可信赖程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22.如何根据海图上测深的情况来判断海图资料的可信赖程度?
23.如何根据海图上地貌和物标的情况来判断海图资料的可信赖程度?
24.使用海图应注意哪些事宜?
25.试述电子海图的主要优点。
二、作图题
1.绘制正规墨卡托海图图网
1)以图上经度1(等于3厘米的比例尺,绘制从060(E至064(E,26(S至30(S区域的墨卡托图网,图网的间隔为1(。
2)以图上经度1(等于3厘米的比例尺,绘制从058(W至062(W,30(N至34(N区域的墨卡托图网,图网的间隔为1(。
3)以图上经度1(等于3厘米的比例尺,绘制从120(E至124(E,28(N至32(N区域的墨卡托图网,图网的间隔为1(。
4)以图上经度1(等于3厘米的比例尺,绘制从112(W至116(W,24(S至28(S区域的墨卡托图网,图网的间隔为1(。
2.绘制简易墨卡托海图图网。
1)以图上经度1(等于3厘米的比例尺,绘制从003(E至006(E,55(N至58(N区域的简易墨卡托图网,图网的间隔为1(。
2)以图上经度1(等于3厘米的比例尺,绘制从145(W至148(W,45(S至48(S区域的简易墨卡托图网,图网的间隔为1(。
三、计算题
1.某张墨卡托海图的比例尺为1:100 000(30(N),若在海图上60(N处有一岛A,它的东西宽度与30(N处的B岛宽度相同,都为2 cm,求地面上A岛与B岛的实际宽度各约为多少?
2.在60(N处和赤道上各有一东西宽为2海里的小岛,试问在同一张海图上60(N处的小岛与赤道上的小岛的东西宽度比是多少?
3.某张简易墨卡托海图的基准纬度为30(N,比例尺为1:250 000,求该图上经度为1(的长度为多少毫米?
4.某张简易墨卡托海图的基准纬度为60(N,比例尺为1:100 000,求该图上1赤道里的长度为多少毫米?
四、选择题
1.一张墨卡托海图的基准纬度:
A.取决于该图的平均纬度
B.取决于该图的最低纬度
C.取决于该图的最高纬度
D.可能不在该图上
2.纬度渐长率是指在墨卡托海图上:
A.由赤道到某纬线的距离
B.由赤道到某纬线的距离与1海里的比值
C.由赤道到某纬线的距离与1赤道里的比值
D.纬线间的经线长度与1赤道里的比值
3.纬度渐长率差是指在墨卡托海图上:
A.纬线间的经线长度与1海里的比值
B.由赤道到两纬线的距离之差
C.纬线间的经线长度与1赤道里的比值
D.由赤道到两纬线的距离之差与1海里的比值
4.同一张墨卡托海图上的局部比例尺是:
A.在海图上某点各个方向的局部比例尺都不相同
B.在同一纬线上各点的局部比例尺不相等
C.在同一经线上各点的局部比例尺相等
D.在不同纬线上的局部比例尺不相等
5.某张墨卡托海图的基准比例尺c=1:75 000,基准纬度为30(,若该图20(N纬线上的局部比例尺为C1,60(N纬线上的局部比例尺为C2,则:
A. C1=C2=C
B. C1&C&C2
C. C1&C&C2
D. C=(C1+C2)
6.我国沿海海图的深度基准面是采用:
A.黄海平均海面
B.天文最低潮面
C.理论最低潮面
D.平均大潮低潮面
7.中版海图图式表示:
A.沉船上水深大于或等于20m
B.沉船上水深小于或等于20m
C.沉船上水深大于或等于18m
D.沉船上水深小于或等于18m
8.英版海图图式表示:
A.沉船上水深大于28m
B.沉船上水深小于28m
C.沉船上水深大于20m
D.沉船上水深小于20m
9.若干张墨卡托海图可以拼接的条件是:
A.各张海图的局部比例尺相同
B.各张海图的经线局部比例尺相同
C.各张海图的纬线局部比例尺相同
D.各张海图的基准比例尺相同
10.海图上水面部分空白处,表示该处:
A.不存在航海危险,没有必要测深
B.存在航海危险
C.水深足够,无需标出
D.没有详细测量过,应视为不可靠航区
11.
钢管(3.5)表示:
A.钢管的水深为3.5m
B.钢管的高程为3.5m
C.钢管高出海底3.5m
D.钢管干出高度为3.5m
12.英版海图上某灯标标注为F&Fl表示:
A.单个灯标具有合成灯质“定闪光”
B.同一位置上两个分开的灯标,灯质分为定光与闪光
C.单个灯标在一个周期内先定光后闪光
D.单个灯标在一段时间内显示定光,另一段时间内显示闪光
13.一定时间内亮二次,亮比暗短,颜色不同,其灯质是:
A.互光
B.互联闪光
D.互联明暗光
14. AlRW5S表示在5秒钟内:
A.互闪红白光
B.红白光交替发光,长明不灭
C.互联闪红白光
D.红光弧闪红光,白光弧闪白光
15.甚快(VQ)是指:
A.每分钟闪光50 ~ 60次
B.每分钟闪光100 ~ 120次
C.每分钟闪光120 ~ 160次
D.每分钟闪光160次以上
航迹推算与陆标定位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航迹推算?它在航海上有什么作用?
2.何谓风压差?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3.简述船舶制作风压差表的方法。
4.何谓风流压差?它的正负值如何确定?测定风流压差有哪些方法?
5.画图说明单物标三方位求航迹向的方法。
6. 航迹计算有哪些误差?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7.在各种航行条件下,推算船位均方误差圆的半径各约为多少?
8.什么是概率航迹区?它有什么作用?应在什么情况下绘画以及如何绘画?
9.试述航迹计算的应用时机和基本公式。
10.试述多航向航迹计算法的计算步骤。
二、海图作业基本训练
1.量出下列物标的地理坐标(经度、纬度)
1)Sushan Dao灯桩
2)Moye Dao灯塔
3)Zhui Shan(270)
4)Cha Shan(538)
5)Duogu Shan(394)
6)Qianli Yan灯桩
2.根据下列给出的地理坐标,找出物标的名称
1)(=37(23.'4N
2)(=37(09.'3N
(=122(42.'0E
(=122(34.'0E
3)(=37(05.'5N
4)(=36(53.'0N
(=122(25.'9E
(=122(23.'5E
5)(=37(24.'0N
6)(=36(52.'1N
(=122(38.'7E
(=122(13.'4E
3.量出下列坐标点到物标的真方位和距离
1)从(=37(23.'5N
(=122(51.'7E
到CHENGSHAN JIAO灯塔;
2)从(=37(12.'3N
(=122(46.'3E
到Lao Shan;
3)从(=36(38.'5N
(=122(10.'8E
到Sushan Dao苏山岛灯桩;
4)从(=36(45.'0N
(=122(15.'4E
到Cha Shan;
5)从(=36(53.'0N
(=122(23.'5E
到Moye Dao灯塔;
4.从定点根据真航向画出航向线,并在其上截取航程,求出船位的经、纬度。
1)在Moye Dao灯塔的正东,距离12 n mile处,画真航向TC=180(,航程S=10n mile。
2)从(=36(43.(8N
(=122(45.(9E处,画TC=200(,S=14.(9。
3)从(=36(30.(0N
(=122(30.(0E处,画TC=280(,S=24.(5。
4)从Sushan Dao灯桩的正南5(处, 画TC=055(,S=14.(5。
5)从(=36(45.(0N
(=122(30.(0E处,画TC=120(,S=16.(0。
三、航迹绘算
1.无风流情况下的绘算
1)2000年×月×日,某轮驾驶台眼高e=8米,计程仪航速VL=12.5 kn,(L=+4%,罗经自差表见“附表2”
1600
L1=46((0, (0(36(26((8N,(0(121(30((0E,驶CC(078(;
1800
L2=70((0;
2000
L3=94((0;
Moye
Dao灯塔正横时改驶CA=040(。
求:(1)的积算船位((DR,(DR);
(2)Sushan Dao灯桩方位正北的时间及计程仪读数;
(3)Moye Dao灯塔的初显时间;
(4)Moye Dao灯塔正横改向的时间及计程仪读数。
2.有风无流情况下的绘算
1)2000年×月×日,某轮驾驶台眼高e=10米,(L(+4%,罗经自差表见“附表2”,航区内刮SE风
1000
L1=15.'0,(0(36(30.'0N,(0(121(42.'5E,驶CA(240(,风力6级,(取4(;
1100
L2=27.(0,改驶CA=230(,风力增强至7级,(取5(;
2100
L3=39.(0,续航,风力不变。
求:(1)的推算船位((EP,(EP);
(2)初见Qianli Yan灯桩的时间及计程仪读数;
(3)Qianli Yan灯桩的正横时间。
3.有流无风情况下的绘算
1)2000年×月×日,某轮驾驶台眼高e=8米,(L=+5%,罗经自差表见“附表2”
0800
L1=100.'0,(0(36(30.'0N,(0=122(17.'0E,驶CA=256(,流向正南,流速Vc=2.0 kn;
1000
L2=120.(0,流向SE,Vc=1.5
1200
L3=140.(0,续航,取消流压差;
求:(1)的推算船位((EP,(EP);
(2)0800 ~ 1000 ~ 1200各段的罗航向(CC)、流压差(()和推算航速(VG);
(3) Qianli Yan灯桩的正横方位和时间。
2)2000年×月×日,某轮驾驶台眼高e=9米,(L((7%,陀罗差(G=+1(
1600
L1=50.'0,(0=36(15.'0N,(0=122(30.'0E,驶陀罗航向GC=019(,流向正西,流速Vc=1.0 kn;
1800
L2=78.(0,改驶CA=020(,流向300(,流速Vc=1.5 kn。此时,陀螺罗经故障,改用磁罗经指航;
L3=106.(0,续航。
求:(1)1600 ~ 1800的推算航迹向(CG();
(2)1600 ~ 1800 ~ 2000各段的流压差(()和推算航速(VG)
(3)的推算船位((EP,(EP);
(4)Moye Dao灯塔的初显距离、时间和真方位;
(5)1800应驶的罗航向(CC)。
3)某轮航速VL=13 kn,真航向TC=015(,航区内受流速为1 kn的西流影响,求推算航迹向(CG()和推算航速(VG)。
4)某轮航速12 kn,海区内有流,流向为075(,流速为3 kn,求采用什么真航向TC才能使船舶保持在计划航向CA150(上?实际航速是多少?
4.有风流情况下的绘算。
1) 2000年×月×日,某轮驾驶台眼高e=10米,(L=+5%,陀螺罗经差ΔG((1(
0400
L1=15.'0,测得Sushan Dao灯桩CB=286(,距离D=5.'0,驶CA=245(,航区内有NW流,流速VC=1.5
L2=35.'0,流向、流速不变,刮W风5级,(取2(;
0800
L3=54.'0,风流不变,续航;
0830
测得Qianli Yan灯桩GB=206(;
0845
又测得Qianli Yan灯桩GB=184(;
0900
L4=63.'6,测得Qianli Yan灯桩GB=150(,续航。
求:(1)、0900的推算船位((EP,(EP);
(2)0400 ~ 0600的流压差(()、0600 ~ 0800的风流压差(();
(3)实测航迹向(CG()和实测风流压差(();
(4)以实测风流压差修正航向,0900应驶的GC;
2)2000年×月×日,某轮驾驶台眼高e=9米,(L=+7%,陀螺罗经差(G((1(
2100
L1=29.'0,(0=36(30.'0N,λ0=122(47.'0E,驶CA=000(,航区内有NW流,流速VC=2.0 kn;
2200
L2=43.'0,改驶CA=010(,水流流向不变,流速Vc=1.5 kn,NE风增强,(取1(;2300
L3=57.'0,水流要素不变,NE风增强至7级,(取2(;
2310
测Haimaozi Tou灯塔GB=302(;
2325
测Haimaozi Tou海猫子头灯塔GB=279(;
2340
L4=65.'6,测Haimaozi Tou灯塔GB=253(,以实测风流压差修正航向,续航,计划航向不变。
求:(1)、2340的推算船位((EP,(EP);
(2)2100 ~ 2200的流压差(()、2200 ~ 2300的风流压差(();
(3)实测航迹向(CG()和实测风流压差(();
(4)2340应驶的GC;
(5)Moye Dao灯塔的初显时间。
3)某轮以真航向TC=290(航行,为测定风流压差用雷达对某物标进行如下观测:
TB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D
5.(8
5.(7
5.(6
5.(4
5.(2
5.(4
5.(6
5.(8

求风流压差和航迹向?
4)某轮计划航向090(,VL=15 kn,航行海区磁差为9.(5E,自差为2(W,北风6级,(取4(,北流3 kn,求预配风流压差后应驶的罗航向为多少度?
5)某轮TC=085(,VL=10 kn,测得某物标的最小距离方位= 000(,若海区内有风流,且已知流向为145(,流速为2 kn,试求风压差为多少?
四、航迹计算
1.某轮从10(30.'0N、115(30.'0E航行到20(30.'0、130(30.'0E,求应驶的恒向线航向和航程。
2.某轮0800船位(1=30(20.'0N,(1=122(30.(0E,驶真航向200(,船速15 kn,求1200的推算船位((2,(2)。
3.某轮0800船位(1=40(28.'0S,(1=122(10.(0E,真航向为270(,船速15 kn,航行海区有北流2 kn的影响,求正午推算船位的经、纬度((2,(2)。
4.某轮测得某灯塔方位TB=340(,距离为20 n mile(灯塔位置为(=30(30.(0S,(=030(30.(0W),定位后拟驶往(=15(00.(0S,((015(00.(0W处,试用计算法求驶往到达点的航向和航程。
5.A轮位于( =28(40.(0N,( =20(00.(0W处,而B轮位于( =39(24.(0N,( =20(00.(0W处,A轮在1200以12 kn速度向东航行,而B轮在同一天1800也向东航行,求B轮应以何船速航行才能使两轮在第二天1800到达同一经线上。
6.A轮位于(=20(30.(0N,(=122(30.(0E处,B轮位于(=20(30.(0N,(=132(42.(0E处,A轮在0800时以12 kn向北航行,B轮在同天1400时也向北航行,试求B轮应以何船速航行才能在次日1800时与A轮到达同一纬线上,此时两轮相距多少n mile。
7.A轮位于(=50(00.(0S,(=130(00.(0W处,B轮位于(=50(00.(0S,(=150(00.(0W处,若两轮同时以15 kn的船速向正南航行,试求十天后两轮相距多少n mile?
8.某轮船速18 kn,无风流情况下,0100测得某灯塔方位正南,40分钟后该灯塔正横,0200又测得该灯塔方位正东,求该轮的TC及该灯塔的正横距离。
9.某轮10月1日中午船位为(=05(21.(0N,(=007(08.(0E,船速为18 kn,向14(58.(0S,004(45.(0W的目的地航行,求该轮通过赤道的时间及该时船位的经度。
10.某轮计程仪航速为10 kn,真航向058(,0800灯塔L初显方位TB=020(,距离为18(,0942灯塔L正横,航行海区有正南流影响,试用计算法求灯塔的正横距离和流速的大小。
五、选择题
1.航迹推算一般应在____立即开始
A.船舶驶离码头后
B.从锚地起锚航行时
C.在驶离港口定速航行时
D.驶出引航水域定速并测得船位后
2.航迹推算在____情况下可以暂时中止
A.航经危险物附近
B.航经狭水道或渔区
C.遭遇大风浪
D.航经雾区
3.从已知船位,根据计程仪航程在计划航线上截取的船位称为:
A.积算船位
B.推算船位
C.估算船位
D.参考船位
4.当风压差小于10(~15(时,风压差与航速VL:
A.成正比
C.平方成正比
D.平方成反比
5.在海图上,若往复流箭矢上只标注一个数字,则该数字表示:
A.小潮最大流速
B.大潮最大流速
C.大潮最小流速
D.平均最大流速
6.半日潮港,涨潮流箭矢上标注2 kn,则该处的平均最大流速约为:
A.3/4 kn
7.在回转流图中,矢端有数字 “0”的箭矢表示:
A.主港高潮时的潮流
B.主港低潮时的潮流
C.主港转流流速为0
D.当地转流流速为0
8.利用单物标三方位求风流压差γ时:
A.即使物标的位置不知道也能求γ
B.必须知道物标的位置才能求γ
C.物标位置的准确度,直接影响γ的准确度
D.B和C都要考虑
9.航向正东,受南风南流影响,则风压差α,流压差β为:
A.( &0,( &0
B.(&0,(&0
C.(&0,(&0
D.(&0, (&0
10.某轮真航向275(,用雷达测得右舷物标的最小距离时的罗方位006(,罗经差1(E,则风流合压差为:
A. +2(
D. (1(
11.利用单物标三方位求风流合压差时,通过作图求得的直线是:
A.航向线
B.航迹线
C.计划航迹线平行线
D.航迹线的平行线
12.风流合压差γ的符号,当:
A.左舷受风,右舷受流时为正
B.左舷受流,右舷受风时为正
C.按风压差与流压差的代数和决定
D.右舷受风受流时为正
13.在有风流情况下,已知计划航向进行航迹推算时,应:
A.先预配风压差
B.先预配流压差
C.同时预配风流合压差
D.不一定
14.在有风流情况下进行航迹推算时,相对计程仪航程应在_____上截取。
A.真航向线
B.风中航迹线
C.流中航迹线
D.风流中航迹线
15.某轮在有流无风的水域航行,流向东南,如图2-1-1所示,灯塔正横时相对计程仪航程为:
A. FA
D. FD
16.某轮在有流无风的水域航行,流向西南,如图2-1-2所示,灯塔L最近时的相对计程仪航程为:
A. FA
D. FD
图2-1-1
图2-1-2
17.某轮由A点20(S、100(E出发,分别按航向正北、正东、正南和正西各航行600 n mile后,将到达A点的:
A.同一位置
D.南面或北面
18.甲乙两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甲船在赤道,乙船在60(S,若两船同时以15kn航速向西航行600(后,则两船的经差为:
A.0(
19.航行中预配风流压差应该:
A.由连续定位确定
B.由值班驾驶员按情况决定
C.根据航海图书资料确定
D.由船长决定或按船长指示选用
20.东西距是:
A.等纬圈上东西方向的距离
B.恒向线航程的东西分量
C.航程中向东向西部分
D.经差在东西方向的距离
21.中分纬度是:
A.平均纬度
B.东西距与经差的比值
C.起航点与到达点子午线之间等纬圈等于东西距的纬度
D.起航点与到达点纬度的平均值
位置线和船位理论
一、问答题
1.什么叫位置线?它有何特性?
2.航海上广泛使用哪几种位置线?
3.何谓位置线梯度?试述方位、距离、方位差及距离差位置线梯度的大小和方向。
4.在航海实践中,如何判断位置线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5.什么是船位均方误差四边形?真实船位在其内的概率为多少?
6.什么是船位均方误差椭圆?真实船位在其内的概率为多少?
7.什么是船位均方误差圆?真实船位在其内的概率为多少?
8.在判断观测船位的精度时,试比较均方误差椭圆、均方误差圆和均方误差四边形的利弊?
二、选择题
1.在相同观测值误差影响下,若位置线梯度愈大,则位置线误差:
A.愈大
B.愈小
C.根据误差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D.根据位置线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2.两条相互垂直的位置线的均方误差都等于1海里,则船位在以观测船位为圆心,以1.4海里为半径的圆内的概率为:
A.39.4%
D.63.2~68.3%
3.两条相互垂直的位置线的均方误差都等于1海里,则船位在以观测船位为圆心,以1海里为半径的圆内的概率为:
A.39.4%
D.63.2~68.3%
4.某轮通过某水道时,发现左岸仅有两个方位夹角较小的物标,该轮不采用两标方位定位而采用两标距离定位,这是因为:
A.测距离比方位快
B.船位均方误差椭圆的短轴分布在水道轴线的垂直方向上
C.船位均方误差椭圆的长轴分布在水道轴线的垂直方向上
D.两船位线夹角较小,均方误差圆也较小
5.在概率一定的情况下,船位误差椭圆的面积越________,船位精度越______。
A.大;高
D.以上均错
6.航海工作中观测时的随机误差:
A.是可以避免的
B.是可以消除的
C.观测者可预先测知
D.观测者不能消除它,但可采取措施了解它的影响
7.在等精度的条件下,过船位误差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所作的三条反中线的交点是处理了______的观测船位。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D.凑整误差
第三章
一、问答题
1.试述在沿岸航行时,辨认和识别陆标的方法。
2.试述在白天和夜间利用两方位定位时,如何能提高观测船位的精度?
3.在航海实践中,为什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三方位定位而不采用两方位定位?
4.试述提高三方位定位精度的方法。
5.在三方位定位中,若出现的较小的船位误差三角形是由于随机误差造成的,试绘图说明求取最概率船位的方法。
6.在三方位定位中,可采用哪几种方法处理较大的船位系统误差三角形?
7.在三方位定位中,如果发现船位误差三角形是由于罗经差不准确造成的,试绘图说明利用改变罗经差法求观测船位和罗经差的方法。
8.什么是船位差?当出现船位差时,应如何处理?
9.利用六分仪观测物标的垂直角求距离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0.试述距离定位时,如何提高观测船位的精度?
11.在单标方位移线定位时,由于没有考虑水流的影响,试分析由此而产生的移线船位误差有多大?移线船位误差最大值和最小值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最大和最小的船位误差各为多少?
12.在利用两方位移线定位时,若存在航向误差,试推导出船位误差的计算公式,并作图标明其误差界限。
13.在单物标方位移线定位时,若两次观测的真方位分别为TB1和TB2,推算航程为S,计划航迹向为CA,若转移位置线中只存在推算航程均方误差,试求移线船位的均方误差。
14.简述航海上常用的特殊方位移线定位方法。
15.方位移线定位的精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移线定位的精度?
16.试述单一位置线在航海上的应用。
二、海图作业
1.两方位定位
1)2000年×月×日,某轮驾驶台眼高e(12米,(L(((,罗经自差表见“附表2”
0800
L1=15.(0,(0=36(30.(0N,(0=122(19.(2E,驶CC=078(,航区内有流,流向109(,流速VC=2.0
0900
L2=27.(0,测得Heng Shan(373(CB=336(,Hui Dao CB=033(,定位后改驶CA=081(,改由陀螺罗经指航,(G((1(,水流要素不变,SE风增强到6级,(取2(;
1000
L3=39.(0,测得Hui Dao
GB=295(,Duogu Shan(394)GB=338(,定位后改驶CA=090(,取消水流影响,风的影响不变,续航;
求:(1) 的推算船位((EP,(EP);
(2) 的观测船位((0,(0)及船位差((P);
(3)Sushan Dao灯桩的正横时间;
2)2000年×月×日,某轮驾驶台眼高e=11米,(L=0%,(G((1(。
1800
L1=00.(0,船位在Moye Dao灯塔正东方向5.(0处,驶CA=220(,航区内有S流,流速VC=2.0 kn;
1900
L2=10.(0,测得Moye Dao灯塔GB=012(,Cha Shan(538)GB=305(,定位后改驶从Sushan Dao灯桩的正南、距离4(处通过,水流不变;
1930
L3=15.(0,测得Tubu Shan(410)GB=006(,Sushan Dao灯桩GB=293(,水流不变,续航;
求:(1)的观测船位((0,(0);
(2)的推算船位((EP,(EP)及船位差((P);
(3)1900后的CA;
(4) Sushan Dao灯桩的正横时间。
2.三方位定位
1)2000年×月×日,某轮驾驶台眼高e=9米,(L=+7%,(G((1(。
0800
L1=110.(0,测得CHENGSHAN JIAO灯塔GB=281(,Laoyan Fen(552( GB=250(,定位后改驶CA=180(,当时航区内有流,流向67(.5,流速VC=3.0 kn;
0830
L2=117.(0,测得Laoyan Fen (552(GB=273(,CHENGSHAN JIAO灯塔GB=332(,Ma Shan(144)GB=292(;
0900
L3=124.(0,测得Laoyan Fen (552(GB=294(,Haimaozi Tou灯塔GB=280(,CHENGSHAN JIAO灯塔GB=344(,定位后改驶CA=195(,流向SE,流速
VC=1.5kn,偏东风4级,(取2(;
1000
L4=138.(0,测得Lao Shan(166)GB=316(,Moye Dao灯塔GB=285(,Cha Shan(538)GB=271(,续航;
求:(1)、的观测船位((0,(0);
(2)的推算船位((EP,(EP)及船位差((P);
(3)0800 ~ 0900的实测航迹向及实测流压差。
2)2000年×月×日,某轮驾驶台眼高e=10米,(L=0%,(G=+1°。
1200
L1=100.(0,船位在Qianli Yan灯桩的正北方向13.'8处,驶CA=077°;
L2=114.(0,测得Heng Shan(373)GB=317(,Gulong Zui角GB=352.(5,Duogu Shan(394)GB=006(;
L3=128.(0,测得Gulong Zui角GB=292(,Duogu Shan(394)GB=323(,Lizi Dao(北峰)GB=015(,定位后改驶CA=082(,用实测风流压差修正航向。
求:(1)的观测船位((0,(0);
(2)的推算船位((EP,(EP)及船位差((P);
(3)1200 ( 1400的实测航迹向及实测流压差。
(4)1400后的陀罗航向GC应是多少度?
3.移线定位
1)2000年×月×日,某轮驾驶台眼高e=12米,(L((4%,罗经自差表见“附表2”
1000
L1=40.'0,( =36(15.(0N、( =121(00.(0E,驶CC=064(;
1100
L2=52.(5,测得Qianli Yan灯桩CB=127(,航区内有E流,流速VC=2.0 kn;
1200
L3=64.(5,测得Qianli Yan灯桩CB=198(,定位后改驶CA=070(,取消流压差,续航;
求:(1)的推算船位((EP,(EP);
(2)1200的移线船位。
2)2000年×月×日,某轮驾驶台眼高e=9米,(L=+4%,(G((1°。
1400
L1=157.'0,测得Sushan Dao灯桩GB=253(,Moye Dao灯塔GB=338(。定位后驶CA=235(,受风流影响,流向300(,流速VC=1.5 kn,南风5级,(取2(;
1600
L2=183.'0,测得Sushan Dao灯桩GB=040(,Duogu Shan(394(GB=320(,定位后改驶GC=251(,风力减弱,不计(,根据资料可不考虑流的影响;
测得Qianli Yan灯桩GB=223°
1900
L3=223.'4,又测得Qianli Yan灯桩GB=153(,定位后续航;
求:(1)1400的观测船位((0,(0);
(2)1600的观测船位((0,(0)及推算船位((EP,(EP);
(3)1600后实测航迹向及实测流压差;
(4)1900的移线船位;
(5)1900船位偏离航线如系水流造成,则实测流向和流速为多少?
4.综合作业
1)某轮陀罗航向GC=300(,陀罗差(G((2(,计程仪航速VL=12 kn,在较强的海流航行
0130
测得灯塔A的GB=320(,距离30 n mile;
0230
又测得灯塔A的GB=344(,距离18 n mile,
0300
拟改向改速航行,并计划在0500距灯塔A右正横6 n mile处通过。
求:(1)该海区的流向和流速;
(2)如果水流仍像0130 ~ 0230时一样,则0300后的真航向和计程仪航速应该是多少?
(3)距灯塔A的最近距离。
(海图比例尺:图上长度1 cm=3 n mile)
2)某轮测得灯塔A的TB=060(,距离D=20 n mile,海区内有S流3 kn,欲1小时后从灯塔A左正横10 n mile处通过。求应驶的真航向、航速、航迹向和流压差(各为多少?(海图比例尺:图上长度0.5 cm=1 n mile)。
3)某轮陀罗航向GC=059(,陀罗差(G=+1(,计程仪航速VL=20 kn,计程仪改正率(L=+7%,航区内有S流2 kn,西风5级,(取3(,测者眼高e=9 m
2000
L=146.(4,测得A灯塔(Oc10s49m19M(初显GB=089(;
2100
L=165.(1,又测得A灯塔GB=163(,距离D=8.(2,定位后驶向A灯塔正东8.(0处,风流情况同前。
求:(1)2100船位差;
(2)2100应驶的真航向TC,到达该处的时间和预计到达时的计程仪读数
(海图比例尺:图上长度0.5 cm=1 n mile)
4)某轮罗航向CC=212(,(C=3(W,(L((5%,测者眼高e=9 m
1900
L=98.'0,测得灯塔A (灯高25m(的初显罗方位CB=238(;
1940
L=108.'0,又测得灯塔A罗方位CB=267(;
2012
L=116.'0,再测得灯塔A罗方位CB=302(。
求:(1)正横灯塔A的时间和距离。
(2)如果不计风的影响,求的平均流向和流速。
(海图比例尺:图上长度0.5 cm=1 n mile)。
5)某轮陀罗航向GC=181(,陀罗差(G=1(E,计程仪航速VL=14 kn,
1100
用雷达测得灯塔A舷角085(,距离15.'0,
1130
又测得灯塔A陀罗方位GB=269(;
1200
再测得灯塔A陀罗方位GB=304(。
求:(1)1200移线船位(在灯塔A的什么方向和距离上);
(2)1100 ~ 1200平均流向、流速(风不计)和流压差;
(3)正横灯塔A时的方位和距离。
(海图比例尺:图上长度0.5cm=1n mile)。
6)某轮1600时L=100.'0,船位(=32(00.'0N、(=120(30.'0E,驶GC=064(,(G=(2(,VL=24 kn,计程仪改正率ΔL=+5%,NE风6级,(取3(,东流3 kn,天气晴朗,眼高e=16 m,1800 L=145.'7,在陀罗方位GB=037(方向上刚好发现灯塔M(32(42.'0N
121(54.'0E
Fl(2(5s110m 27M (的灯光位于水天线。
求:(1)1800船位及船位差;
(2)到达离灯塔M最近处的时间和距离;
(3)灯塔M正横时的真方位和计程仪读数。
(海图比例尺:图上长度0.5cm=1n mile)。
7)某轮航速 VL=12 kn,陀罗航向GC=272(,陀罗差(G=2(W,
1130
测得灯塔M(38(10.'0N,138(20.'0E(的陀罗方位GB=232(;
1200
又测得灯塔M的陀罗方位GB=182(。海区内有流,流向为250(,流速为3 kn。
求:(1)航迹向、实际航速。
(2)1200的移线船位。
(海图比例尺:图上长度0.5cm=1 n mile)。
三、选择题
1.在下列陆标可供定位时,应最优先选择的是:
A.孤立的小岛
B.比较显着的山峰
C.灯塔
D.形状特殊的海角
2.两陆标方位定位时,应先测方位变化慢的物标,后测方位变化快的物标,它是建立在:
A.为了提高定位精度
B.定位时间是以第一次观测时刻为准
C.与观测方位时刻无关
D.定位时间是以第二次观测时刻为准
3.三方位定位时,位置线交角最佳值为:
A.30°
B.60°
C.90°
D.120°
4.在两方位定位中,若其它条件都一样,则位置线交角为30(的船位系统误差是交角为90(的船位系统误差的:
A.2倍
D.大小相同
5.航行中两方位定位时,从船位均方误差公式中知道:
A.位置线交角愈大愈好
B.船离物标距离愈近愈好
C.先测船首尾方向物标
D.B,C都对
6.在三方位定位中,船位误差三角形主要是由罗经差的误差引起的,消除了该误差后的观测船位位于误差三角形的:
A.内心
D.A、B、C都不对
7.利用三物标方位定位时,三条方位线相交于一点,说明:
A.交点是实际船位
B.观测中已不存在任何系统误差
C.三条方位线仅存在很小的随机误差
D.交点是最或是船位,但船位线中可能存在各种误差
8.在三标方位定位时,若船位误差三角形主要由罗经差中误差引起,则实际船位应在图2-3-1中的:
A.a区
D.d区
图2-3-1
图2-3-2
9.用两距离定位时,为提高距离定位的精度,应使位置线交角(接近90(,实际工作中判断(角的大小是用(如图2-3-2):
A.∠1
D.∠1+∠3
10.某船(L((6%,0800
L=100',TC=352(,测得某灯塔真方位014((5,0830
L=108.'0,再测得该灯塔TB=037(,风流很小,忽略不计,则该灯塔正横距离等于:
A.8.'5
B.5.'3
C.7.'5
D.6.'0
11.某船船速16.5节,在0253时,观测A灯塔真方位254(,0315时船速减到10节,0339时正横A灯塔,其真方位为299(,则其正横距离为(不计风流影响):
A.7.7海里
B.10.1海里
C.11.2海里
D.12.6海里
12.移线定位时,推算航程应在:
A.推算航线上截取
B.在经过流压差修正后的航迹线上截取
C.真航向线上截取
D.在经过风流压差修正后的航迹线上截取
13.特殊方位移线定位属于:
A.方位定位
B.距离定位
C.方位距离定位
D.A,B都对
14.四点方位法适合于:
A.有风流,物标距船较近的情况下
B.无风流,物标距船较近的情况下
C.有风流,物标距船较远的情况下
D.无风流,物标距船较远的情况下
15.“倍角法”和“四点方位法”是用来:
A.测定船位误差
B.船舶避险
C.求实际航迹向
D.测定船位
16.某轮TC=356(,1005测得某灯塔TB=22.'5,无风流影响,若采用特殊方位移线定位,欲使灯塔正横距离等于两次观测之间的航程,则第二方位应为:
A.086(
D.056(
17.有准确船位后,再用单物标移线定位,可求得受风流影响后的观测船位和平均风流压差值,这是根据_________原理:
A.连续定位求航迹向
B.特殊定位求航迹向
C.单物标三方位求航迹向
D.尾迹流法
18.单一船位线与推算航迹线的交点是
A.观测船位
B.推算船位
C.最概率船位
D.以上三者都不是
19.单一观测船位线与推算航迹线接近正交,一般能判断:
A.推算船位偏离航线的多少
B.推算航程的误差
C.推算船位的误差
D.观测船位的误差
1.什么是无线电自差?测定无线电自差应注意什么?
2.无线电测向位置线在船测岸和岸测船时有什么不同?
3.什么是大圆改正量?其符号如何确定?
4.试述无线电测向定位的步骤。
5.无线电测向定位的精度与什么有关?
6.罗兰C的主p副台信号是如何区分的?
7.罗兰C测时差时,为什么选择脉冲包络的30μs处作为跟踪点?
8.罗兰C系统为什么采用相位编码和相关接收技术?
9.罗兰C系统是如何解决时差双曲线的双值性问题的?
10.罗兰C定位精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11.台卡系统是如何解决其多值性问题的?
12.什么是台卡位置线的巷和区?
13.台卡定位精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14.试述m序列的特征。
15.GPS定位精度取决于什么?伪距测量包括哪些误差?
16.什么是GDOP?还有哪些精度系数?它们与GDOP之间的关系?
17.什么是drms?它与用户等效测距标准差的关系?
18.什么是SA政策?使用什么技术来提高实施SA政策下GPS定位精度?
19.试述DGPS的定位原理。相对于GPS,它消除了哪些误差?
1.某轮推算船位58(30(N,122(E,真航向TC = 090(,测无线电信标(58(30(N,120(50(E)
的无线电舷角,求大圆改正量。
2.某轮以GC = 030(,VL = 18kn航行,ΔG = +1(,1200推算船位37(28(N,144(30(E,测得遇难船舶(38(16(N,141(35(E)的求救信号的无线电舷角读数Qrr = 240(,无线电自差见附表8,航区内无风流影响,为直驶向遇难船救助,应驶GC为多少度?
3.某轮以GC = 200(,VL = 15kn航行,ΔG = +1(,1000推算船位33(30(N,135(20(E,测得某无线电信标(35(30(N,132(50(E)的无线电舷角读数Qrr为103(,无线电自差见附表8,求无线电信标的恒向线方位RLB。
4.某台卡链主台发射频率为85KHz, 试求该台卡链紫副台的发射频率。
5.已知用户等效测距标准差为7.8m, HDOP = 1.6, PDOP = 2.8, VDOP =2.0, 求水平位置标准差?
1.无线电自差随____改变而变化?
B.指向标的舷角
C.航行海区
D.指向标的方位
2.航行船舶测定较远的无线电信标的方位所得到的位置线,在墨卡托海图上是:
A.一条直线
B.一条凸向近地极的曲线
C.一条凸向赤道的曲线
D.一条圆锥曲线
3.大圆改正量在墨卡托海图上是:
A.两点间大圆弧与恒向线的夹角
B.两点间大圆方位与恒向线方位之差
C.两点间的无线电真方位与恒向线方位之差
D.B和C都对
4.某轮测一较远的无线电信标(30(S,120(W)的无线电真方位270(,则观测船位的纬度:
A.等于30(S
B.大于30(S
C.小于30(S
D.BpC都有可能
5.若测得无线电信标方位为000(, 则大圆改正量为:
D.ApB都可能
6.罗兰C的编码延时为了解决:
A.位置线的双值性
B.识别台链中的各个副台
D.ApB都不对
7.西北太平洋罗兰C台链8930, 表示该台链的:
A.脉冲重复周期为8930μs
B.脉冲组重复周期为8930μs
C.脉冲重复周期为89300μs
D.脉冲组重复周期为89300μs
??????8.罗兰C台链的识别是根据:
????A.载波频率
B.脉冲重复频率
????C.脉冲组重复频率
D.载波频率和脉冲重复频率
9.利用罗兰C台组进行定位时, 其相等的时差误差在基线上引起的位置线误差____, 而在基线延伸线附近引起的位置线误差____。
A.最小,最小
B.最小,最大
C.最大,最小
D.最大,最大
10.台卡系统的可靠工作距离为:
11.台卡链的基准频率为f, 则主p红p绿p紫各台的发射频率分别为:
A.5fp6fp8fp9f
B.6fp5fp8fp9f
C.5fp8fp9fp6f
D.6fp8fp9fp5f
12.台卡系统中区别台链中各个台的信号是采用:
A.时间分割制
B.频率分割制
C.相位分割制
D.脉冲组的个数
13.台卡接收机巷识别数字显示读数为46.8, 这是哪个台对的巷识别?
14.GPS的空间部分有____颗工作卫星分布在____个轨道面上。
15.GPS的星座设置保证了在全球任意位置的永恒在任何时候至少能同时观测到仰角大于____的____颗卫星。
16.一个5级线形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的m序列的长度为:
17.GPS系统采用的坐标系是____坐标系。
18.GNSS系统是____和____组合使用建立的。
A.GPS, GLONASS
B.GPS, NASS
C.GPS, RBN
D.GLONASS, NASS
一.内容摘要
1.天文航海的优点
使用的设备是六分仪,简单可靠;
不发射任何电波,隐蔽性好;
观测目标是天体,不受任何他人控制;
是大洋航行中全球导航系统。
2.主要内容
观测天体的高度求船位;
观测天体的方位求罗经差。
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其中,航用行星包括: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共4颗;航用恒星共有159颗,最常用的零等星和一等星仅二十几颗。
4.天文航海表册
(1)《航海天文历》,英版为《The Nautical Almanac》
给出了天体的视位置、天体高度的改正量、北极星真高度求纬度的修正量和北极星的方位,也给出了晨光昏影日月出没时间、太阳月亮春分点上中天时间、时差和月相等资料。
(2)《天体高度方位表》英版为《Sight Reduction Tables》
求天体的计算高度和计算方位,也可以用普通的三角函数计算器取代该表册。
(3)《太阳方位表》英版为《Davis’s Tables》和《Buredwood’s Tables》
求太阳的计算方位,是观测太阳方位求罗经差的专用表册。
5.天文航海仪器
(1)天文钟
求测天世界时。
(2)六分仪
观测天体的高度。
二.问答题
1.叙述天文航海的优缺点。
2.天文航海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天文定位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天球坐标系
一.内容摘要
1.天球上的点、线、圈
(1)与仰极有关的圈
天赤道、天体时圈和赤纬圈。
(2)与天顶点有关的圈
测者真地平圈、垂直圈(也叫天体方位圈)和高度圈。
(3)与天体有关的圈
等高度圈:以天体为中心,天体到天顶点的大圆弧距为球面半径,在天球上作的小圆。等高度圈上任一点到该天体的大圆弧距都相等。
掌握了上面这7个基本圈后,就很容易理解和记忆天球上的其它圈。如测者午圈、测者子圈、格林午圈、格林子圈、春分点时圈等是天体时圈的特例;卯圈、酉圈、北垂直圈、南垂直圈等是天体垂直圈的特例。
2.坐标变换
LHA = GHA + λC
(λC为测者经度,东经取“+”, 西经取“-”)
GHA = GHAΥ + SHA
天体半圆周方位A与圆周方位TB的换算可通过下面图2-1完成:
天体半圆周方位与圆周方位的换算
例如,测者纬度φC = 31°22′.0S,天体B半圆周方位A = 25°SW,则圆周方位TB = 180°+ A = 205°;测者纬度φC = 30°20′.0N,天体B的半圆周方位A = 155°NW,则圆周方位TB = 360°- A = 205°。
3.解天文三角形


4.天球作图
二.思考题
1.为什么建立了第一赤道坐标系后还需要建立第二赤道坐标系?
2.建立赤道坐标系和地平坐标系的目的各是什么?
3.已知推算船位φC=40°S,λC=40°30′.0W,天体的格林时角GHA=180°30′.0,赤纬Dec=50°S,画出测者卯酉圈平面天球图。
4.已知推算船位φC=40°N,λC=124°30′.0E,天体的赤纬Dec=0°,高度h=0°,画图说明天体的地方时角和方位角各是多少?
三.问答题
1.什么叫天球?如何把天体投影在天球上?
2.天球上的四个方位基点是如何确定的?
3.天体的方位是如何度量的?
4.说明高度平行圈和等高度圈的各有什么特点。
5.赤道坐标系和地平坐标系的关系是什么?
6.在赤道坐标系和地平坐标系中,哪些坐标不受地球自传的影响?
7.天体的地理位置是如何确定的?
8.天文三角形是由哪三个圈构成的?其六要素是什么?
9.解算天文三角形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0.天体位置角X=0°时,天体的高度和方位分别等于多少?
四.计算题
1.已知推算船位为φC =31°22′.0N,λC =120°30′.0E,太阳的格林时角GHA=300°20′.0,求太阳的地方时角?
2.已知推算船位为φC =11°22′.0N,λC =120°30′.0W,太阳的格林时角GHA=90°10′.0,求太阳的地方时角?
3.已知某时刻φC1 =21°42′.0N,λC1 =120°30′.0W处太阳的地方时角为LHA1=90°10′.0,求φC2 =31°24′.0S,λC2 =110°20′.0E处太阳的地方时角LHA2=?
4.把下列天体的地方时角换算成半圆周地方时角。
(1)35°,
(2)315°,
(3)95°,
(4)280°。
5.已知测者的位置φC =11°21′.0N,λC =124°30′.0W,某恒星的共轭赤经SHA=278°28′.9,赤纬Dec=28°36′.0N,春分点地方时角LHAΥ=21°42′.0,求恒星的地理位置。
6.已知测者的位置φC =31°21′.0N,λC =123°30′.0E,太阳的格林时角GHA=168°28′.0,春分点的地方时角LHAΥ=21°42′.0,求太阳的共轭赤经。
7.已知推算船位为φC =40°S,λC =120°30′.0W,把下列天体的圆周方位换算成半圆周方位。
(1)35°,
(2)315°,
(3)95°,
(4)280°。
8.把下列天体的半圆周方位换算成圆周方位。
(1)35°NW, (2)15°SE, (3)95°SW, (4)80°NE。
9.已知φC =35°N,λC =120°30′.0E,天体的格林时角GHA=300°30′.0,赤纬Dec=15°N,该天体过测者午圈时的高度和方位以及仰极的高度和方位分别是多少?
10.已知推算船位φC=35°N,λC=120°30′.0E,天体的格林时角GHA=300°30′.0,赤纬Dec=20°N,分别画测者子午面天球图、赤道面天球图和测者真地平面天球图,标出天文三角形六要素。
11.已知推算船位φC=35°N,λC=120°30′.0E,天体的格林时角GHA=300°30′.0,赤纬Dec=20°N,分别求出该天体的计算高度和计算方位。
12.已知推算船位φC=40°S,λC=120°30′.0W,天体的格林时角GHA=180°30′.0,赤纬Dec=50°S,分别画测者子午面天球图、赤道面天球图和测者真地平面天球图,标出天文三角形六要素。
13.已知推算船位φC=40°S,λC=120°30′.0W,天体的格林时角GHA=180°30′.0,赤纬Dec=50°S,求出该天体的计算高度和计算方位。
五.选择题
1.下列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可供航行定位的是________ 。
2.赤纬圈是指通过天体且平行于________的小圆。
测者子午圈 C
测者真地平
3.天球上,________与真地平圈相交的两点为E、W点。
测者子午圈
格林子午圈 C
4.当测者移动时,________不随测者移动。
测者子午圈
天体垂直圈 C
高度平行圈 D
周日平行圈
5.过仰极、天体和俯极的半个大圆叫________ 。
天体垂直圈 C
天体高度圈 D
天体赤纬圈
6.________不受地球自传的影响?
天体的半圆周地方时角
天体的圆周方位
天体的真高度
天体的赤经和共轭赤经
7.仰极的高度等于________ 。
天体的高度
天体的赤纬 C
测者的纬度 D
8.两个天体在同一个时圈上,其坐标值相同的是________ 。
9.天体的地方时角LHA=0°,这时天体时圈与________ 重合。
10.天球上过天体且平行于真地平圈的小圆叫________ 。
周日平行圈
天体视运动
一.内容摘要
1.天体周日视运动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
1.2现象
出没
Dec & 90°- φC ,有出没;
Dec & 90°- φC 且同名,永不降没;
Dec & 90°- φC 且异名,永不升出。
上中天
LHA = 0°;
H = 90°-OφC- DecO,Dec与纬度同名取“+”,异名取“-”;
A = 0°或180°。
地平以上经过的象限和久暂时间
表3-1
北纬测者所见天体在上天半球运行经过的象限和久暂时间

赤纬与纬度同名

Dec&φC

Dec&90°-φC
NE
N
T上&T下



Dec&90°-φC
NE
NW




Dec=φC

Dec&90°-φC
NE
N
N
NW




Dec&90°-φC
NE
NW




Dec&φC

Dec&90°-φC
NE
SW




Dec&90°-φC
NE
NW


Dec=0
φC≠0°,90°
E
W
T上=T下

赤纬与纬度异名
Dec&90°-φC
SE
SW
T上&T下


Dec&90°-φC
天体永不升出



对于南纬测者,把经过象限中的S和N互换即可。
1.3坐标变化
Dec,基本不变;
LHA,每小时变化15°,每分钟变化15′;
h,
AC,
2.太阳周年视运动
二.思考题
1.天体在上天半球过东西圈,一定有出没现象吗?
2.过东西圈且有出没的天体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太阳赤经和赤纬的日变量都不是相同的?何处最大,何处最小?
4.画图说明位于东大距的金星日出前可见还是日没后可见?为什么?
5.画图说明阴历初七、八这天,月亮周日视运动和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关系。
三.问答题
1.什么叫极昼和极夜?产生极昼和极夜的纬度限制是多少?
2.画图说明对于某一纬度的测者太阳出没方位变化的原因。
3.晚上同一时间观测星空,为什么一年四季都不一样?
4.何时白昼可以观测到金星?
5.如何确定两分点和两至点?其共轭赤经和赤纬都是多少?
6.黄道坐标系是如何建立的?
四.计算题
1.画图分析说明某位置(φC=40°S,λC=120°30′.0W)处天体周日视运动出现下列现象应满足的条件:
永不降没;
永不升出;
有出没;
上天半球过东西圈;
地平以上的时间长于地平以下的时间;
地平以下的时间长于地平以上的时间;
地平以上经过两个象限;
地平以上经过四个象限。
2.画图分析比较大连(φC=40°N)和榆林(φC=18°N)夏至时日照时间的长短。并求这天太阳上中天的高度和方位。
3.已知某天体的赤纬Dec=12°N,上中天的高度h=70°,那么,测者的纬度是多少?
五.选择题
1.太阳周日视运动的方向是________ 。
2.太阳的真出没是指________ 。
太阳中心通过测者真地平
太阳中心通过水天线时
太阳上边缘与水天线相切
太阳下边缘与水天线相切时
3.两个天体在上天半球同时下中天时,它们的_______相同。
赤经和方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天体过东西圈必有距角
天体过东西圈必无距角
天体有距角必过东西圈
天体有距角不一定过东西圈
5.当天体的赤纬大于测者的纬度并且与纬度同名时,该天体方位变化最慢处位于________ 。
过东西圈时 D
6.太阳周年视运动中,赤经为270°在黄道上的一点为________ 。
7.金星位于东大距时,_________。
日出前在东天半球可见
日出前在西天半球可见
日没前在东天半球可见
日没前在西天半球可见
8.已知推算船位φC=10°S,λC=120°30′.0W,阴历初七、八,太阳上中天时,月亮_________。
在东天半球可见
在西天半球可见
下中天不可见
9.北半球春季整夜都能看见的星座是________ 。
10.在北半球整夜都能看见以“猎户座--------御夫座--------大犬座--------船底座” 为中心的星空发生在________ 。
11.太阳视出的时刻比真出________,太阳真没的时刻比视没________ 。
12.上弦月前后,月亮大约________上中天 。
13.日,推算船位φC=10°S,λC=120°W,太阳真出的方位为_________。
14.日,推算船位φC=10°N,λC=123°E,太阳真没的方位为_________。
15.日,推算船位φC=10°S,λC=90°W,太阳在地平以上运行的时间_________地平以下运行的时间。
16.在上天半球过东西圈的天体,其赤纬________ 。
大于测者的纬度且同名
小于测者的纬度且同名
大于测者的纬度且异名
小于测者的纬度且异名
17.星空一年四季有规律地交替变化是由于________ 引起的。
天体周日视运动
天体自身的运动
太阳赤经周期性变化
太阳赤纬周期性变化
时间与天体位置
一.内容摘要
1.世界时系统
如表4-1所示,格林恒星时是地方恒星时的特例,世界时、区时、标准时是地方平时的特例,夏令时和船时可以看作是标准时的特例。
表4-1
定义时间的要素
时间
要素
地球上的参考圈(起算点)
天球上的参考点

1,地方恒星时
测者午圈
春分点


格林恒星时
格林午圈
春分点

2,视时(LAT)
测者子圈
视太阳

3,平时(LMT)
测者子圈
平太阳


世界时(GMT)
格林子圈
平太阳


区时(ZT)
时区中线的子圈
平太阳


标准时
国家规定某经线的子圈
平太阳


夏令时
标准时在夏季提前1小时或半小时


船时(SMT)
船上一段时间内统一使用的时间


2.时间换算
一个恒星日 = 天球旋转360°经历的时间间隔
一个平太阳日 = 天球旋转360°59′.14经历的时间间隔
ET = LATCLMT
LMT2 = LMT1 + T(Dλ)
(其中,Dλ = λ2-λ1,T(Dλ)表示Dλ代表的时间,东经度差为“+”,西经度差为“-”)
GMT = ZT + ZD
1)钟差和日差
CE = GMTCCT,
日差 =(CE2CCE1)/天数
2)求测天世界时
GMT′= SMT + ZD,
GMT = CT′+ WT + CE
4.求天体视位置
二.思考题
1.一个平太阳日长还是一个视太阳日长?为什么?
2.一个平太阳日中,春分点时角约变化多少度?
3.一个平太阳日与一个恒星日的关系是什么?说明恒星出没时间的变化规律。
4.如何理解时间的东大西小的性质?
5.用时差曲线说明每年大约什么时候太阳的时角超差最小?
6.为什么视太阳日不能作为时间计量的单位?
7.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不宜使用恒星时?一个恒星日和一个视太阳日的关系是什么?
8.《航海天文历》中为什么不象太阳和行星那样直接给出恒星的格林时角和赤纬?
三.问答题
1.平时12点,太阳是否上中天?分几种情况说明。
2.什么叫协调世界时?它与世界时的关系是什么?
3.时差为何有正负之分?如何根据时差确定视太阳和平太阳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4.什么叫区时和世界时?两者关系的表达式是什么?
5.区时和地方平时的关系是什么?
6.船舶向东航行,经过时区边界线如何拨钟?经过日界线如何调整日期?
7.什么叫赤纬差数?太阳赤纬差数的最大值发生在哪天?
8.什么叫时角超差?英版《航海天文历》中,太阳的时角超差为什么没有列出?
9.天文钟指示的是什么时间?如何确定世界时的日期和上下午?
10.分别说明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和冬至日的恒星日大约在当天的什么时间开始?
四.计算题
1.把时间换算成角度,把角度换算成时间。
① 22h30m27s,
② 122°30′.7,
③ 76°25′.0,
④ 323°00′.5,
⑤ 7h03m00s,
⑥ 13m24s。
2.日,λ=122°30′.7E的地方平时LMT=12h05m20s,求世界时GMT=?区时ZT=?
3.日,世界时GMT=03h45m31s,λ=122°30′.7E的地方平时LMT=求世界时GMT=?区时ZT=?
4.求下列各经度所在时区的区号ZD。
① 22°30′.0E,
② 122°30′.7E,
③ 76°25′.0W,
④ 123°00′.5W,
⑤ 162°20′.0E,
⑥ 12°10′.5W。
5.日,北京λ1=116°28′.0E的地方平时LMT1=10h30m,求该时日本东京λ2=139°32′.5E和美国华盛顿λ3=77°31′.0W的地方平时LMT=?区时ZT=?
6.日,区时ZT=2327,推算船位φC=21°40′.0N,λC =179°45′.0W,船舶向西航行1小时后位于φC=21°40′.0N,λC =179°55′.0E,求此时的地方平时LMT=?区时ZT=?
7.日,区时ZT=0610,推算船位φC=21°40′.0N,λC =122°45′.0E,时差ET=-5m,求世界时GMT=?地方平时LMT=?视时LAT=?
8.日,区时ZT=0804,推算船位φC=31°20′.0N,λC =121°30′.0E,时差ET=-4m,求世界时GMT=?地方平时LMT=?视时LAT=?并用赤道面天球图表示。
9.日,世界时GMT=04h00m00s,推算船位φC=21°30′.0N,λC =122°45′.0E,时差ET=-4m,求地方平时LMT=?视时LAT=?太阳的地方时角LHA=?
10.日,时差ET=-7m,求太阳上中天时的恒星时LST=?视时LAT=?地方平时LMA=?
11.一年约等于多少个恒星日?
12.已知某恒星在某地上中天的北京时间22h00m00s,问该恒星次日在同一地点再次上中天的北京时间是多少?
13.已知测者的经度λC =35°00′.0E,太阳上中天时太阳的赤经RA=70°30′.0,求格林恒星时?
五.选择题
1.视太阳日长短不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均匀
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均匀
2.恒星日与太阳日长短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均匀
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均匀
3.船舶向西航行进入相邻的时区,船钟应________ 。
拨快20分钟
拨慢20分钟
4.产生时差的原因是________ 。
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不均匀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引起太阳赤经变化不均
5.同一瞬间,两地的地方恒星时之差为________ 。
两地经度差
时区中线经度差
6.相邻两天太阳上中天的地方平时之差最约为________ 。
7.6月22日,对于30°N的测者来说,太阳的中天高度和方位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
23°27′,180°
23°27′,0°
83°27′,180°
83°27′,0°
8. 6月21日,区时ZT=0350,推算船位φC=5°02′.6N,λC=68°20′.0W,世界时为________。
9.春分点地方时角为本120,某地经度为75E,该地的地方恒星时为________。
10.天文钟应根据________ 的时间信号对时。
协调世界时UTC
11.我国某远洋船舶位于西8区,为使国内本公司在4月30日ZT=1600(-8)收到卫通电话,应在船时________ 拨电话。
求天体真高度
一.内容摘要
1.航海六分仪
(1)测角原理
h = 2β-2α = 2(β-α) = 2w
(2)检验与校正
缩小指标差
2.求天体真高度
二.思考题
1.国产六分仪能否读到0′.1?如何读?
2.如何利用“过顶观测”的方法通过观测天体高度求眼高差?
3.已知测者的眼高e=9米,眼高的误差为0.5米,利用眼高差公式求眼高差的误差。
三.问答题
1.航海六分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如何检查和校正六分仪的垂直差和边差?
3.什么叫六分仪的指标差?测定六分仪指标差的方法都有哪几种?如何进行?
4.画图说明六分仪的测角原理。
5.影响天体观测高度的因素是什么?
6.中版《航海天文历附表》太阳高度总改正包括哪几项?是那些因素的函数?
7.中版《航海天文历附表》与英版《航海天文历》在天体高度改正方面有何不同?
8.怎样正确使用六分仪才能测的天体的高度?
9.金星和火星的高度总改正包括哪几项?
10.为什么要选择高度大于15°的天体定位?
11.什么叫六分仪的器差?其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12.视差是如何产生的?视差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3.什么叫天体的视高度(Apparent Altitude)?如何根据视高度求太阳和星体高度的总改正量?
四.计算题
1.日,观测太阳下边缘六分仪高度hS=35°31′.2,指标差和器差i+s=+1′.5,测者眼高e=21.0米,求太阳的真高度。
2.日,观测太阳上边缘六分仪高度hS=45°51′.2,指标差和器差i+s=-1′.5,测者眼高e=16.0米,求太阳的真高度。
3.日,观测木星的六分仪高度hS=38°30′.2,指标差和器差i+s=+1′.2,测者眼高e=18.0米,求木星的真高度。
4.日,观测金星的六分仪高度hS=42°13′.0,指标差和器差i+s=+1′.5,测者眼高e=18.6米,求金星的真高度。
5.日,观测恒星五车二(Capella)的六分仪高度hS=34°40′.2,指标差和器差i+s=-1′.0,测者眼高e=15.4米,求Capella的真高度。
6.日,利用太阳测指标差,上切读数m1=-34′.0,下切读数m2=+34′.4,太阳的视半径为15′.8,求六分仪的指标差,并衡量观测结果的质量。
7.日,利用水天线测指标差,当真实水天线与反射影像在一条直线上时,六分仪读数位m=-1′.2,求六分仪的指标差。
五.选择题
1.校正六分仪镜片的顺序是________ 。
先动镜后定镜
先定镜后动镜
同时校正动镜和定镜
无先后顺序
2.半径差是天体的中心方向与天体的________方向在测者处所张开的角度。
3.天体高度改正量中,与天体高度和观测日期有关的改正量是________ 。
4.在天体高度改正中,需进行半径差改正的天体为________ 。
太阳和月亮
5.在所有需要校正的观测天体高度的改正量中,恒为负值的是________ 。
6.缩小六分仪指标差时,调整________后面________架体的校正螺丝 。
天文船位线
一.内容摘要
1.高度差法求一条船位线的程序:
1) 确定作图点
一般选用推算船位(φC ,λC);也可以用选择船位(φa ,λa)。
2) 求天体的视位置(LHA,Dec)
求近似测天世界时GMT′,求测天世界时GMT;
查《航海天文历》求天体的格林时角和赤纬(GHA,Dec);
求天体的地方时角并把它转化成半圆周地方时角LHA。
3) 求天体的计算高度hC和计算方位AC


4) 求天体的真高度ht 
5) 求高度差
6) 画船位线
2.观测太阳上中天高度求纬度
φ = Dec + z
同名相加,异名相减,符号与大者相同。
3.观测北极星高度求纬度
φ = ht + Ⅰ + Ⅱ + Ⅲ
(中版《航海天文历》)
φ = ht + a1 + a2 + a3 - 1°
(英版《航海天文历》)
二.思考题
1.船舶有南北方向速度分量时,画图说明为什么太阳的最大高度不是中天高度?
2.如何确定发生最大高度的时刻是在中天前还是在中天后?
3.为什么可以用格林经线处太阳上中天的地方平时代替任意经线处太阳上中天的地方平时?
4.预求太阳中天区时需要知道太阳上中天时测者的经度,而推算测者的经度又依赖太阳中天区时,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5.为什么可以利用观测北极星的高度求测者的纬度?
三.问答题
1.高度差法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高度差法的有限任意性?
2.试叙述在白纸上画天文船位线的方法?
3.如何求太阳上中天的区时?
4.北极星的真高度经过哪几项改正后得测者的纬度?它们分别是哪些因素的函数?
5.观测北极星高度求纬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6.说明与航向垂直或平行的单一船位线的作用。
四.计算题
1.日,船时SMT=1020,推算船位φC=35°05′.0N,λC=122°40′.0E,观测太阳下边缘六分仪高度hS=48°29′.4,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02h21m50s,秒表读数WT=43 s,已知钟差CE=-43 s,指标差和器差i+s=+1′.0,测者眼高e=10.4米,求1020太阳船位线。
2.日,船时SMT=1020,推算船位φC=31°12′.5S,λC=35°45′.2W,观测太阳下边缘六分仪高度hS=36°03′.5,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00h21m50s,秒表读数WT=43 s,钟差CE=-32 s,指标差和器差i+s=1′.5,测者眼高e=16.0米,求1020太阳船位线。
3.日,船时SMT=0520,推算船位φC=35°02′.6N,λC=134°45′.0E,观测金星六分仪高度hS=42°13′.0,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08h41m15s,秒表读数WT=56 s,钟差CE=+12 s,指标差和器差i+s=+1′.5,测者眼高e=18.6米,求0520金星船位线。
4.日,船时SMT=1900,推算船位φC=32°25′.0N,λC=122°35′.0E,观测木星(Jupiter)六分仪高度hS=28°45′.8,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11h01m45s,秒表读数WT=24s,已知钟差CE=-1m20 s,指标差和器差i+s=-1′.2,测者眼高e=15.0米,求1900木星船位线。
5.日,船时SMT=1730,推算船位φC=34°59′.0N,λC=123°30′.0E,观测恒星五车二(Capella)的六分仪高度hS=34°40′.2,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09h29m15s,秒表读数WT=43 s,已知钟差CE=+53 s,指标差和器差i+s=-1′.0,测者眼高e=15.4米,求1730恒星(Capella)船位线。
6.日,船时SMT=0500,推算船位φC=32°15′.0N,λC=124°15′.0E,观测天狼星(Sirius)的六分仪高度hS=32°40′.5,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09h06m05s ,秒表读数WT=25 s,已知钟差CE=-1m20 s,指标差和器差i+s=-1′.2,测者眼高e=15.0米,求0500恒星船位线。
7.日,船时SMT=1030,推算船位φC=31°40′.0N,λC=130°12′.0E,计划航向CA=225°,航速V=10节,预求太阳上中天区时。中天时观测太阳下边缘六分仪高度hS=48°10′.2,已知指标差和器差i+s=-1′.0,测者眼高e=15.4米,求太阳上中天时测者的纬度。
8.日,船时SMT=1845,推算船位φC=34°30′.0N,λC=90°12′.0E,观测北极星六分仪高度hS=34°59′.2,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00h46m22s,秒表读数WT=45 s,钟差CE=-23 s,指标差和器差i+s=+1′.2,测者眼高e=18.0米,求1845北极星船位线。
9.日,船时SMT=1821,推算船位φC=34°25′.0N,λC=90°12′.0E,观测北极星六分仪高度hS=34°59′.0,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00h22m22s,秒表读数WT=45 s,钟差CE=-23 s,指标差和器差i+s=-1′.2,测者眼高e=16.0米,求1821北极星船位线。
10.日,船时SMT=0520,推算船位φC=31°53′.5N,λC=123°12′.5E,观测北极星(Polaris)六分仪高度hS=31°31′.2,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09h21m46s ,秒表读数WT=35 s,已知钟差CE=-43 s,指标差和器差i+s=+1′.0,测者眼高e=12.6米,求0520北极星船位线。
五.选择题
1.利用高度差法求天文船位线时,应避免观测高度大于70°的天体,原因是________ 。
光线折射不正常
视差影响太大
修正眼高差不准确
高度差法原理的误差较大
2.利用高度差法画天文船位线时,如果作图点位于天文船位圆外,则高度差Dh________ 。
3.北极星上中天时其高度________ ,从中________一个改正量才得测者的纬度。
4.天文船位圆的半径是________ 。
天体的真高度 B
天体的极距 C
天体的真顶距 D
5.观测某一天体的高度后,采用不同的作图点求船位线,其中不变的因素是________ 。
6.天文船位圆的圆心是________ 。
天体的地理位置
天体的真顶距
7.日,船时SMT=1200,推算船位φC =31°53′.5N,λC =123°12′.5E,航向CA=002°,航速V=15Knts,太阳最大高度发生在________。
8.观测北极星高度求纬度的方法适用于________己于人海区。
北纬30°~70°
南纬15°~60°
北纬15°~60°
南纬30°~70°
9. 观测北极星高度求得的纬度实质上是________ 。
北极星船位圆上的一小段圆弧。
北极星船位圆与推算经度交点的切线。
北极星船位圆与推算经度交点的纬度。
用高度差法求得的恒星船位线。
10.在计算船位线过程中,求近似世界时的目的是________ 。
确定测天世界时的上下午
确定测天世界时的日期
用它作引数查《航海天文历》
观测天体定位
一.内容摘要
1.移线定位
白昼观测太阳移线定位,兼顾两条船位线的交角和转移船位线的移线误差,一般选择太阳方位角的变化30°~50°以上,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1h ~2h。选择观测太阳的高度30°~70°。
2.“同时”观测定位
观测太阳特大高度定位
白昼“同时”观测太阳和金星定位
晨昏测星定位
修正异顶差公式:
△hi = △si cos(Ai - CA)
△si = (T - Ti)V
式中,Ai和Ti分别是第i个天体的计算方位和观测世界时,CA和V分别是计划航向和船速,T是某一基准时刻(三星定位一般选择第二个观测时刻)。
二.思考题
1.移线定位时,如果船位线和航向线不相交或交角很小怎么办?
2.如何确定白昼测金星定位的时机?
3.春分点附近的星座在什么日期整夜都能看见?
4.从日没到日出整夜能见几个季节的星空?
5.画图说明随着测者纬度的升高,晨光昏影的时间间隔如何变化?
三.问答题
1.为提高测星定位的精度,有哪些选星要求?
2.如何使用索星卡定星空?
3.如何在星图底板上标出航用行星?
4.如何求太阳视出没区时和晨光昏影区时?
5.使用“异顶差”公式的条件是什么?
四.计算题
1.日,航向CA=002°,航速V=10Knts,船时SMT=1020,推算船位φC=35°05′.0N,λC=122°42′.0E,观测太阳下边缘六分仪高度hS=48°27′.6,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02h21m50s,秒表读数WT=45 s,已知钟差CE=-42 s,指标差和器差i+s=+1′.2,测者眼高e=10.4米,求1020太阳船位线。
预求太阳中天区时。中天时观测太阳下边缘六分仪高度hS=54°49′.9,求中天船位。
2.日,船时SMT=1020,推算船位φC=35°02′.0N,λC=122°45′.0E,观测太阳下边缘六分仪高度hS=41°48′.2,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02h21m48s,秒表读数WT=53 s,已知航向CA=330°,航速V=12Knts,钟差CE=-34 s,指标差和器差i+s=+1′.0,测者眼高e=12.4米,求1020太阳船位线。
预求太阳中天区时。太阳中天时观测太阳下边缘六分仪高度hS=44°05′.0,求中天船位。
船舶继续航行,船时SMT=1320,推算船位φC=35°33′.0N,λC=122°23′.0E,观测太阳下边缘六分仪高度hS=38°07′.5,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05h21m50s,秒表读数WT=45 s,求1320移线船位。
3.日,航向CA=180°,航速V=12Knts,船时SMT=1200,推算船位φC=35°20′.0N,λC=122°25′.0E,观测太阳和金星:
金星(Venus)
CT′=04h01m42s
hs=44°28′.5
太阳(Sun)
CT′=04h02m53s
hS=68°25′.0
已知钟差CE=-40 s,指标差和器差i+s=+1′.0,测者眼高e=13.0米,求1200观测船位。
4.日,航向CA=030°,航速V=15Knts,船时SMT=1200,推算船位φC=1°03′.0N,λC=91°01′.0E,向南观测三次太阳特大高度:
CT′=04h00m42s
hS=88°50′.2
CT′=04h03m45s
hS=89°10′.4
CT′=04h06m41s
hS=88°52′.1
已知钟差CE=+30 s,指标差和器差i+s=-1′.0,测者眼高e=13.6米,求观测船位。
5.日,航向CA=150°,航速V=15Knts,船时SMT=1200,推算船位φC=0°50′.0N,λC=99°54′.0E,观测三次太阳特大高度:
CT′=04h00m52s
hS=88°50′.5
CT′=04h03m40s
hS=89°10′.3
CT′=04h06m31s
hS=88°52′.4
已知钟差CE=+31 s,指标差和器差i+s=-1′.0,测者眼高e=13.5米,求观测船位。
6.日,船时SMT=1800,推算船位φC=35°01′.0N,λC=123°42′.0E,航向CA=002°,航速V=15Knts,求民用昏影终区时。
7.日,船时SMT=1900,推算船位φC=34°15′.0N,λC=123°45′.0E,航向CA=002°,航速V=15Knts,观测三星:
角宿一(Spica)
CT′=11h01m18s
hs=24°29′.6
河鼓二(Altair)
CT′=11h02m38s
hs=41°29′.0
北极星(Polaris)
CT′=11h03m58s
hs=33°46′.6
已知钟差CE=-10 s,指标差和器差i+s=+1′.0,测者眼高e=16.4米,求1900观测船位。
8.日,船时SMT=1800,推算船位φC=32°22′.0N,λC=122°30′.0E,航向CA=030°,航速V=12Knts,在星图底板上标出可供定位的行星的位置。
9.日,船时SMT=1900,推算船位φC=32°25′.0N,λC=122°35′.0E,航向CA=030°,航速V=12Knts,观测三星:
星(Jupiter)
CT′=11h01m45s
hs=28°45′.8
角宿一(Spica)
CT′=11h02m52s
hs=26°11′.7
北极星(Polaris)
CT′=11h04m05s
hs=32°05′.4
已知钟差CE=-1m20 s,指标差和器差i+s=-1′.2,测者眼高e=15.0米,求1900观测船位。
10.日,船时SMT=0500,推算船位φC=32°15′.0N,λC=124°15′.0E,航向CA=001°,航速V=12Knts,用-6°高度线法选出可观测的星组。
11.日,船时SMT=0500,推算船位φC=32°15′.0N,λC=124°15′.0E,航向CA=001°,航速V=12Knts,预求民用晨光始区时。船时SMT=0505时,观测三星:
天狼星(Sirius)
CT′=09h06m05s
hs=32°40′.5
枢(Dubhe)
CT′=09h07m04s
hs=57°11′.4
娄宿三(Hamal)
CT′=09h08m05s
hs=55°14′.9
已知钟差CE=-1m20 s,指标差和器差i+s=-1′.2,测者眼高e=15.0米,求0505观测船位。
12.日,船时SMT=0500,推算船位φC=31°50′.0N,λC=123°15′.0E,航向CA=330°,航速V=12Knts,预求民用晨光始区时。船时SMT=0520,推算船位φC=31°53′.5N,λC=123°12′.5E,观测两颗恒星:
北极星(Polaris)
CT′=09h21m46s
hs=31°31′.1
角(Arcturus)
CT′=09h22m53s
hs=41°18′.1
已知钟差CE=-43 s,指标差和器差i+s=+1′.0,测者眼高e=12.4米,求0520观测船位。
13.日,船时SMT=0500,推算船位φC=31°50′.0N,λC=90°15′.0W,航向CA=330°,航速V=15Knts,预求民用晨光始区时。船时SMT=0540,推算船位φC=31°58′.5N,λC=90°21′.W,观测三颗恒星:
(Polaris) CT′=11h40m54s
hs=32°18′.0
CT′=11h41m58s
hs=38°01′.9
轩辕十四(Regulus) CT′=11h43m05s
hs=50°14′.8
已知钟差CE=-4 s,指标差和器差i+s=+1′.0,测者眼高e=15.4米,求0540观测船位。
14.日,船时SMT=0500,推算船位φC =34°12′.0N,λC =122°37′.0E,航向CA=002°,航速V=10Knts,预求民用晨光始区时。船时SMT=0520,推算船位φC =34°15′.0N,λC=122°37′.0E,观测三星:
北极星(Polaris)
CT′=09h21m48s
hs=33°52′.0
河鼓二(Altair)
CT′=09h22m47s
hs=48°35′.8
天津四(Deneb)
CT′=09h23m50s
hs=52°03′.9
已知钟差CE=-43 s,指标差和器差i+s=+1′.0,测者眼高e=10.4米,求0520观测船位。
船时SMT=1020,推算船位φC=35°05′.0N,λC =122°40′.0E,观测太阳下边缘六分仪高度hS=48°29′.4,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02h21m50s,秒表读数WT=43 s,求1020太阳船位线。
预求太阳上中天区时。太阳中天时观测太阳下边缘六分仪高度hS=54°48′.8,求中天船位。并推算船时1200的中午船位。
船舶继续航行,船时SMT=1300,推算船位φC=35°31′.5N,λC=122°41′.0E,改驶航向CA=060°,船时SMT=1420,推算船位φC=35°38′.0N,λC=122°55′.0E,观测太阳下边缘六分仪高度hS=41°01′.5,按停秒表的天文钟时间CT′=06h21m50s,秒表读数WT=33 s,求1420移线船位。
预求民用昏影终区时。船时SMT=1820,推算船位φC=35°58′.0N,λC=123°38′.0E,观测三星:
轩辕十四 (Regulus)
CT′=10h21m43s
hs=36°05′.2
毕宿五(Aldebaran) CT′=10h22m54s
hs=57°29′.6
北极星(Polaris)
CT′=10h24m05s
hs=36°27′.3
求1820观测船位。
五.选择题
1.中天前后,太阳的高度越_________赤纬越 ________ ,方位变化越快。
2.晨光时先测________的星体,昏影时先测________的星体。
东天、西天
东天、东天 C
西天、东天
西天、西天
3.观测太阳特大高度求船位的条件是: 中午前后,太阳高度________88°,顶距________2°。
大于、大于
大于、小于 C
小于、小于 D
小于、大于
4.白昼观测太阳移线定位要求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________ 。
5.利用索星卡定星空的方法包括:-6°高度线法、春分点地方时角法和________ 。
地方平时法
地方视时法 C
-12°高度线法
6.观测太阳特大高度求船位的方法实质上是________ 。
高度差法的特例。
观测太阳中天高度求纬度的方法。
在海图上直接画船位圆的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