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服务企业与服务青年深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深圳商报广州1月27日电】(特派记者 王海荣)27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绝对的热点,在当天发言的11位省政协委员中,有4位委员的发言主题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关,话题上榜率达到36%。
省政协委员张志兵在代表民盟广东省委员会发言时建议,要尽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协同发展机制。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的“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是独一无二的特点,也是其协同发展所面临的最大现实困难。他呼吁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合作经验和做法,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对话机制,扩大公众参与,设立发展基金,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共赢发展,打造成世界一流湾区。
“全球已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数据作为区域发展和竞争的关键要素和先行资本,正在重塑国际竞争格局,粤港澳大湾区要依托人力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数据流量大的条件,打造全球大数据硅谷。”省政协委员胡献在代表民进广东省委员会发言时,建议要打造全域合一的“数字政府”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共建提供支撑,同时要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推进大数据产业的连锁裂变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大数据基础设施,打造数据资源处理、应用的全球枢纽。
两位来自港澳地区的委员也将关注的目光锁定粤港澳大湾区。
来自香港的省政协委员吴杰庄表示,近年来随着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发展不断提速,青年交流日趋密切。吴杰庄建议,可以通过增进粤港澳三地青年的交流,强化港澳优秀人才在粤工作生活保障,实施专项扶持吸引港澳青年来粤创新创业,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服务基地,升级“青年同心圆”服务平台,完善粤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等举措,进一步增强港澳青年对内地的了解,加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共同生活家园。
来自澳门的省政协委员杨道匡指出,粤港澳三方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合作机制,要推动大湾区建设,就必须形成三方的合作联动,同时需要一套日常化的联合行动机制,全程负责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项目的推进,在更紧密基础上推进深化合作。同时要创新多元合作模式,在构建经济、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的基础上,推进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素质的协同提升。他还指出,要在粤港澳之间的口岸设置、验放通关和管理上做出创新,提高货物通关和人员出入境验放的效率。
这股“粤港澳大湾区”的热风还席卷到了之后进行的大会即席发言环节,多位委员成功“抢麦”后的发言也围绕大湾区展开。第一位抢到麦的省政协委员张广军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排除体制、政策和管理“三大障碍”,畅通引资、人才和资本进出“三大通道”,并打造全球创新高地,“一带一路”开放高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高地等“三大高地”。促进青年创业 服务青年成长-中青在线
06版:共青团与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专题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 往期回顾 &&
促进青年创业 服务青年成长
——2016年“共青团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发言摘录
中国青年报
&&&&2016年共青团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会场。
&&&&马瑞强
&&&&朱良玉
&&&&孙&&维
&&&&刘文新
&&&&杨娟娟
&&&&汪宏坤
&&&&倪邦文
&&&&郭&&为
&&&&严望佳
&&&&曾&&鈁
&&&&郑家建
&&&&陈小川
&&&&编者按
&&&&2月25日,团中央在京举行2016年“共青团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座谈会,邀请12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促进青年创业”进行交流。座谈交流中,与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交流,从强化创业辅导、扩大创业融资、完善创业服务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有的提出,要建立科学的项目选择机制、持续的资金供给机制、灵活的辅导培训机制、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系统的创业动员机制;有的提出,要关注中西部农村地区青年创业,把促进创业与扶贫脱贫有机结合起来;有的提出,要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引导创业青年更好地规划创业发展路径。大家一致表示,将充分利用此次“面对面”交流成果,把形成的共识带到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为促进青年创业、服务青年成长发出集中呼吁、营造良好氛围。本报特编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言摘要及部分创业青年代表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全国人大代表发言
&&&&马瑞强代表
&&&&中小城市的创业资源和创业环境相较大城市而言要差一些。创业园区建成后配套服务还相对薄弱,青年创业的融资渠道和资源也要差一些。青年创业板提供了孵化培育、规范辅导、登记托管、挂牌展示、投融资对接等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是非常好的模式。应加大对青创板等一些股权交易平台的建设,破解青年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建议能够设立一些地方性的青年创业引导基金,多方面去募集资金,为创业青年融资提供支持和服务。
&&&&朱良玉代表
&&&&青年创业政策的覆盖面有限,过于偏重在校与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社会青年不易享受到优惠政策;过于偏重创业园区、孵化器等各类创业平台中的创业企业,对于平台外的创业企业政策覆盖不足。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还较低,创业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实践式教育。促进青年创业,一方面要在覆盖面上下功夫,要让更多的青年接受到适当的创业教育与培训,要建立覆盖城乡的青年创业综合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在精准度上下功夫,要针对青年创业最关注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出台一些政策措施。
&&&&孙维代表
&&&&当前大学生创业与科技创新、科技转化的结合度不高,应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培训力度,促进大学生创业与科技创新的有效结合。建议在高校开展专门课程,配备专业师资力量,使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成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发挥共青团、青联、青科协、青年企业家协会作用,团结凝聚一批科技工作者、优秀企业家,走进创客空间、孵化器,面对面为创业青年进行辅导,讲授创业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困难;在创业培训中多发挥新媒体、互联网的作用,可以采取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模式,惠及更多的青年创业者。&
&&&&刘文新代表
&&&&青年创业者要有“创业精神”,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学会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转化困难。创业教育在培养创业能力和技能的同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要培养“创业精神”。青年创业者要有“工匠精神”,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要抱着用一生去做好一件事的心态去创业,做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做一个坚持到底的人、做一个坚持挖井的人。青年创业者还要有“创新精神”。要想创业成功就要在本领域里做到最好,做到最精,实现理念、产品、服务各方面达到极致,才能实现成功,实现企业二次跨越。鼓励帮助大学生和各界青年创业的同时,要在全社会形成允许失败的良好氛围,尊重失败的企业家,尊重失败的创业者,要让人人感到创业光荣,失败也有机会重新站起来。
&&&&杨娟娟代表
&&&&应进一步加大农村青年创业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按照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政策宣传,主动送政策上门,把国家和地方好的创业政策精准传达到每名农村创业青年。二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创业,创业者首先要在实践中摸索,积累经验,在充分领悟、消化、沉淀之后再开始创业,这样才会更加得心应手。三是建议相关部门多为农村创业青年搭建平台,有效整合资源,让有共同抱负、共同理想、共同观念的创业青年相互学习、借鉴,收获到“抱团取暖”的红利。此外,建议相关部门将支持青年创业与开展精准扶贫结合起来。&
&&&&汪宏坤代表
&&&&跟过去相比,现在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了。过去创业需要的是闯劲和智慧,现在的创业者除了闯劲、智慧,还更强调知识和科技。有一个好的点子,有一个实用的发明,创业更有机会获得成功。建议对“双创”社区的发展予以更大的支持,定期对“双创”社区进行评估、考核,评选出好的创业社区模式并进行推广。要进一步扶持和推出青年创业典型,让他们去带动和引领更多年轻人投身创业。同时,要以平常心去对待创业的成功与失败。
&&&&全国政协委员发言倪邦文委员
&&&&青年创业对推动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针对青年创业中存在的融资难、创业服务不够精准、创业扶持政策碎片化、青年经验技能不足等问题,建议制定青年创业促进条例、青年科技创业者劳动保护条例等法规,对政策支持、创业服务、创业融资、创业教育与培训等进行规定,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建议政府设立青年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采取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各方资金来支持青年创业;因地制宜地建立青年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把各种政策、优势资源整合在一起,为创业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强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教育,在高校加强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建设,在城乡和基层为创业青年开展诊断式、跟踪式的培训服务。
&&&&郭为委员
&&&&促进青年创业,一方面要考虑如何让更广大的青年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要有重点地做一些针对性的帮助和扶持。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平台,以短平快的特色教育为主,组织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青年专家,为创业青年提供短期的、案例式的、互动式的创业培训和辅导。青年创业更要体现创新性,要有创意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也应该注重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希望通过创业来推动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要透过现象去探究青年创业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提高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且在实践中对政策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整。
&&&&严望佳委员
&&&&青年创业政策还比较分散化、碎片化,没有形成有效闭环的政策扶持链;间接融资渠道和直接融资渠道还不畅通,难以满足青年创业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的协作配合,应该调动更多的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开展创业服务,发挥团组织广泛联系青年的优势,部分转移创业服务的职能。应积极探索适合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改革模式,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在实践当中着力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法律制度是青年创业环境的一部分,应该积极推动青年创业立法,使青年创业得到更多的法律保障。
&&&&曾钫委员
&&&&促进青年创业应当与扶贫工作很好地结合。支持贫困地区青年创业可以有效地带动当地脱贫致富,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有很好的政治意义和现实的经济利益。贫困地区的大学生若有回乡创业的愿望,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专项的、免费的创业培训。现在有很多专业化的公司做类似的工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提供这种培训服务。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创业成功的人士去做创业辅导,帮忙他们谋思路、找信息、选项目,对于盲目创业、创业项目缺乏合理性和可行性的给予指导,避免创业失败。在政策和投入上,可以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青年创业、青年返乡创业给予一定的倾斜。
&&&&郑家建委员
&&&&应在全社会特别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开设专门课程,配备专业师资,既培训方法技能、辅导政策知识,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要注重大学生创业课程开发设置的差别化,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创业教材和课程上不能同质化;要防止大学生创业辅导中心、创客空间的封闭化,要将创业空间和文化创意园、产业园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创业青年间的交流联系,相互启发,共同提高;鼓励创业的个性化发展,避免大学生创业目标雷同,高校要在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帮助,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陈小川委员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要结合精准扶贫、农村青年的脱贫致富,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为他们创业提供帮助、给予扶持。当前还应当增强大学生创业培训的实效性,请有丰富创业实践的企业家、创业成功者为大学生授课,同时增强教育培训的互动性,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将实用的创业方法传授给大学生。此外,创业教育的重点不单是传授方法技能、辅导政策知识等,还应该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国研中心产业部部长赵昌文: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
  【核心看点】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发展亟须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提升中国制造业的质量、水平和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发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联动作用,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促进作用,处理好政府职责与产业特征相匹配、公共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补充等问题。
  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孕育与影响
  对“十三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新动向的分析,首先需要对新一轮产业革命进行清晰的判断。当前,人们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认识和描述还处于探索阶段。有观点认为,新一轮产业革命是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还有观点认为,新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是大规模制造的终结,个性化制造的兴起。我们认为,其中有三个概念需要重点关注,即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一般认为,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而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准备和先导,技术革命是产业革命的直接诱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并将带动整个产业形态、制造模式和组织方式等的深刻变革。
  新一轮产业革命有着“一主多翼”的特点。所谓“一主”,是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广泛深度应用。所谓“多翼”,是指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融合交叉及应用。“一主多翼”的产业革命带来了包括生产方式、分工方式、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对能源领域、材料领域和生物科技领域的渗透。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如何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下促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对其他产业渗透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稳步爬升的扩展期,信息网络技术深度应用模式逐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正在向实质生产高峰期过渡,信息网络技术将广泛深度地渗透到实体经济中。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会形成新的产业模式,例如,智能制造、智能交通和物联网等。
  “十二五”时期,我国在多个领域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源技术领域,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等进入规模应用阶段,电动汽车等已经开始突破市场化初期瓶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材料技术领域,在开发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生物技术领域,在基因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技术和快速测量技术等基础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在生物育种、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领域不断得到应用。“十三五”时期,如何继续延续新兴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是我国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以制造业为中心构建产业新体系
  “十三五”时期,实体经济部门特别是制造业部门需探索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更好发展的同时提升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浪潮中,如何抓住机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质量、水平和竞争力,是中国制造业亟待突破的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产业新体系”的任务。而构建“产业新体系”需以制造业为中心建立关联网络,辐射其他产业。
  “十三五”时期,制造业发展将面临趋势性和转折性变化,要求中国制造业必须实现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增强对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需求链的整合能力。
  其一,发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联动作用。通过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技术发展方向,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部门的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国大量的制造业部门是传统工业部门,设备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的空间很大,这也是制造业部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新技术变革引领下的产业革命并不意味着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完全分离与排斥,在传统产业领域中孕育着巨大的新兴产业机会。构建“产业新体系”更需要关注解决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因而尤其需要发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联动作用。目前,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国制造业缺乏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基础能力,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二是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存在“制度空洞”;三是中国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在不断削弱的同时,新的竞争优势还没有确立。所以,发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联动作用,有利于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运用和渗透,帮助传统产业突破技术瓶颈,在充分利用我国大市场优势的条件下,最终培育出能够适应全球竞争环境的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
  其二,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已经成为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为提高制造业部门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需要将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延伸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创新联动,可以更好地优化制造业生产过程,改善制造业的商业模式,降低制造业的成本水平。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都是要解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问题。我国经济转型的根本不单单是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关键是要把制造业从价值链的中低端提升到中高端,因为只有制造业实现了中高端的发展,服务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最终经济转型才可能成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包括德国“工业4.0”在内的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可能会对整个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带来新变化。我国在关注制造业尖端技术领域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制造业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领域。需要把国际上好的理念、经验和我国制造业的实践结合起来,使制造业部门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生态。
  其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制造业部门生产要素的战略性转换,提升无形资产等在制造业投资中的比重,发挥品牌效应,构建制造业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十二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现出良好的态势,产生了不少未来可能形成“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从技术看,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和环节实现了重大突破。根据相关报告,移动技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高达365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中国移动技术国内生产总值目前位居全球第二,到2020年占GDP的比重有望达到4.8%。此外,液晶面板实现了关键技术的整体突破,初步缓解了一些行业“缺芯少屏”的发展瓶颈;超材料、抗体药物、基因测序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大数据等领域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已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当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如仍然采用传统的招商引资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各地方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明显,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更好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产业政策的方向
  “十三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要适应全球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方向,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瓶颈的突破,实现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移,实现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全球产业竞争压力与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将会倒逼产业结构的深度变革与深刻调整,构建新的产业体系是必然选择。为此,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具体讲,“十三五”时期的产业政策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第一,政府职责与产业特征相匹配。新一轮产业革命催生了很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对于不同的产业而言,虽然政府的职责同样是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但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上的作用应有所不同。传统产业是基于以往的比较优势发展而来,在新时期这种比较优势会逐渐衰减,政府的主要任务应是不断改造提升这种优势,不是直接介入传统产业的具体经营过程,而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培育新优势、新动力。而对新兴产业,由于新兴产业自我成长能力薄弱,政府前期的适度扶持有利于其发育成长,如可以通过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加强金融财税支持,激发市场需求,降低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性风险。当然,也应严格界定扶持的范围和条件,防止过多过宽,防止政策叠加,不能大包大揽。
  第二,公共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产业政策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制度安排在产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要充分体现公共政策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整体上已经进入到后期阶段,产业发展中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越来越强,提升全球竞争力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战略目标,产业政策应主动适应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换的要求,应转向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竞争政策,以智慧、绿色、包容式发展的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补充。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是产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宏观政策手段。一方面,要不断创新财政的支持方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银行体系的改革,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此外,还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资本市场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联度,增强资本市场对新兴产业的可及性。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责任编辑:hn_新闻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如何促进“校研企”深度融合?万钢提出三步工作如何促进“校研企”深度融合?万钢提出三步工作中国青年网百家号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0日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于10日上午10时45分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万钢、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科技产业杂志记者:尊敬的万钢部长,产学研合作是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的协同,要集众智汇众力,要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请问万钢部长,对于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深度融合,科技部有什么促进措施?谢谢。万钢:过去我们讲叫紧密结合,现在要讲的是深度融合,它说明了我们高校、研究院所在紧密结合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需要进一步的向融合发展的角度进展。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下面要做几步工作。第一,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聚焦重大的战略领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引领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导向,聚焦产业上下游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能力,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办法来加大中小企业协同的方式,这就是我们新建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比如说在高铁方面、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信息网络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部署。这种新的更好的模式旨在于我们未来要向产业引领方向发展的时候,要更多的把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技术和产品。第二,加强技术转移的体系。我们看到成果转化当中还有一些不顺的地方,科技人员、教授研究出来的成果并不知道跨行,而现在跨界应用已经成为我们新时代一种特征,它需要一些专业化的人员来做这方面的中介。成果转化它牵扯到知识产权的评估,牵扯到市场价值的评价,它有一个技术交易市场,这个市场的服务也要更加的完美,同时我们的高校科研机构还要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结构。第三,继续建设好专业化众创空间。刚才已经介绍过发挥大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专业领域的优势,有资源优势,也有市场优势,来带动青年人的创新创业。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还要建设创新战略联盟,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一些重点领域,来引导和培育联盟的发展壮大,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的共享,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是一个大课题,它需要我们去研究很多方面,也希望我们在座的记者朋友们提出宝贵的建议,用你们的笔反映事实、反映现实的困难,提出建议和方案。谢谢。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中国青年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青年温度、青网态度、青春靓度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庄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庄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各地在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前,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找准着力点,在理念、载体、市场和体制机制四方面着手,全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着力推动理念融合,夯实深度融合的思想基础   理念引领行为,认识推动实践。从目前全国范围来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滞后认识和观念偏差,根源在于没有跳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本位和思维。推动两个产业深度融合,必须要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形成适应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理念。   一是进一步强化融合即是发展的理念。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目前,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优越,现实基础雄厚,机遇千载难逢。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两个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通过对文化资源、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融入到旅游产品和服务当中,让游客在不断体验、感受和认知不同文化的过程中传播文化,有利于推动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交流和价值的实现,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实现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必然选择,只有将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实现景点外观和文化内涵的统一,才能使旅游产业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实践证明,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国内外许多文化旅游业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   二是进一步树立互促共赢理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两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门类,两者的内涵外延、功能作用具有明显差异,但同时又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是为人们提供精神消费服务的,两者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提升旅游内涵,旅游实现文化价值。旅游是文化消费的重要形式、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可以在融合发展中达到互促共赢,产生叠加放大效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应是一个以文化带旅游、以旅游促文化的过程,是一个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过程,是一个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互惠共赢的过程。所以,在推动两者融合发展过程中,不能只强调或偏重文化内容向旅游产业的植入,也不能单方面强调旅游产业向文化产业的空间拓展。树立互促共赢的理念,有助于两大产业的决策者和从业者以更加开放和积极的心态,主动自觉地推动两个产业的深度融合,而不必担心一个产业被另一个产业取代或吞并。   三是进一步强化一体化发展理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推动两个产业长期持久的融合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强化一体化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产业基础资源、生产要素、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效融合,实现理念、载体、市场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体化发展理念一方面要求立足当下,增强紧迫感,争取融合发展取得现实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要求立足长远,持之以恒地推动融合发展,使两者不断地在发展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强化一体化发展理念,要求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感,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文化旅游相融合,既要将文化内涵贯彻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诠释旅游,使旅游更具有吸引力;又要将旅游产业作为挖掘文化、优化文化、丰富文化和保护文化的重要途径,以旅游独特的宣传方式,更好地传播特色文化,借助旅游市场提升文化软实力。   着力推动载体融合,抓好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   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只有在技术、产品、活动、演艺等各方面加大融合工作力度,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加大技术融合力度。伴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技术手段正越来越深度地改变着社会产业形态,为推进产业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广泛应用,正在强力推动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跨越。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推动增强舞台艺术表现力的声光电综合集成应用技术、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在旅游产业领域的集成应用,继续加强文化主题公园关键技术及装备等文化旅游领域的自主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发,让技术手段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良好介质,将文化资源打造成为满足游客体验化、多元化需求的品牌产品,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业的现代化程度。要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建设,突出“智慧旅游”主题,强化“智慧体验、智慧营销、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理念,加快催生一批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和智慧旅游产品。   二是加大产品融合力度。通过将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进行创新组合,催生新的文化旅游业态,是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要搞好特色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要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制作符合地方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纪念品,挖掘旅游品牌的形象价值,拓展旅游品牌的产业链条。要做好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市场推广,通过举办文化旅游纪念品博览会、创意设计大赛等,不断提高本地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研发能力和知名度。要坚持高标准、高品位设计,注重提高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吸引力、生命力和震撼力。要积极鼓励有创新特色的文化旅游纪念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加强对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旅游纪念品品牌。要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和线路。在开发设计旅游景点景区过程中,既要突出旅游特点,又要彰显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元素,增强文化底蕴,渲染人文色彩,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类别,精心设计独具文化魅力的地域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旅客驻足停留,促使旅游行为由观光型向体验型、度假型转化,带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加大活动融合力度。通过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打造文化和旅游系列活动品牌,能有效提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积极参与全国性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充分利用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契机,努力推动本地的文化旅游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要注重立足本地文化优势、突出本地文化特色,紧紧围绕当地的重点文化产业门类,打造动漫游戏博览会、电影节、音乐节、图书博览会等主题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更多更好地聚拢人气,提升文化旅游活动的品牌影响力。   着力推动市场融合,提高深度融合的质量效益   要充分发挥市场对于文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和对于旅游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通过推动两大产业的品牌融合、营销融合和消费融合,进一步拓展两个产业融合市场空间,提高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加大品牌融合力度。品牌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名片,代表着两者的市场竞争力。要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品牌,特别是要强力推动这些品牌在两个产业间的相互转化、融合发展。要把文化产业的品牌由可说的内容,变成可看、可体验、可消费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坚持以独具魅力的文化内容装点景区景点,增强地域特色文化对游客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激发其参与和消费的热情,满足其鉴赏和审美的需求,使文化品牌转化为旅游产业的亮点和名片。同时,要充分利用旅游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消费拉动作用,将更多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润物无声地融入到旅游品牌当中,使地域文化品牌和文化形象传播更远,助推当地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要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建设规划。坚持统筹谋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逐步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体系。   二是加大营销融合力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着各自的营销方式、渠道和手段,成为各自产业链条不可或缺的一环。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必须在营销融合上下功夫,努力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向外界宣传和展示绚丽多彩的文化与旅游产品。创新营销理念和手段,开展整体营销。打破地区、部门、企业界限,推进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实现文化与旅游产品的统一、捆绑营销。要走出去促销,组织企业赴国外主要客源地,举办文化、旅游展示会等促销活动,拓展境外市场。同时还要请进来合作。   三是加大消费融合力度。增加消费总量,提高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消费融合,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要培育消费热点。通过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的融合,积极改善文化旅游消费条件,推出更多个性化、特色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欲望,不断满足多层次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要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提高导游的文化素质,加强对导游的文化教育,使其了解掌握旅游景点、景物及各种社会现象的文化内涵,努力将提升文化内涵、体现人文关怀贯彻到旅游的全过程。同时,把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提高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用文明引导行业风尚,树立文化与旅游产业新形象。要不断创新消费形式,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大力拓展文化旅游业发展空间。   着力推动体制机制融合,健全深度融合的保障措施   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特别是在推进深度融合时期,更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发展理念、改进管理方式,着力推进体制机制的统筹协调和合作互补,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撑。   一是加强对深度融合的组织领导。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责任分工,形成上下联动、统筹发展的工作格局,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快建立健全宣传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协作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建立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文化旅游融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并重点在行业发展规划衔接、扶持政策制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宣传推介等方面加强统筹,实现无缝对接、协调同步。要定期通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最新动态,加强各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紧密合作,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发展格局。   二是制定推动深度融合的中长期规划。要坚持高标准规划,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推动探索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途径,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和特色旅游的丰富内涵,注重整合和优化文化旅游资源,正确处理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关系,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一流文化旅游景区为载体,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以骨干文化旅游企业为支撑,切实做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文章。   三是建立推动深度融合的人才支撑。要积极探索建立功能齐全、主体多元的人才培养体制,切实加强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实用型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民间艺人的挖掘和培养。要加大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引进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文化创意人才和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允许有特殊才能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参与收益分配,进一步激发文化旅游从业者的创造力和活力,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庄 严)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频道精选|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民深度融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