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确认下2款全想解码器怎么样哪个是真正的DSD硬解

查看: 32901|回复: 171
关于DSD,关于ZX2,給大家一个相对明晰的解释
本帖最后由 errol 于
10:20 编辑
先上来源帖:
把涉及DSD PCM关系的部分弄出来,大概是这样的:
”现在市场大部分解码芯片都是多比特DELTA SIGMA 多比特解码输出,所以要么把原来的DSD信号以64倍于44.1 (TI,AKM等)转换,或者ESS的8bit DSD-Wide (也叫窄PCM)转换,最终目的都是得到2.8M的数据流输入到现成的多比特DELTA SIGMA解调器,获得最终模拟信号。
芯片厂家出于成本原因,不会再额外去加个1比特DSD专用的解调器的。估计只有SONY的一些高端SACD播放器和EMM LAB, Playback DESIGN才会这么做。文中也提到,其实很多SACD DSD录音都是从高比特PCM转过来的,由于1bit DSD难以进行后期处理,例如加入EQ均衡,等等。。“
这个讨论最先在PCHIFI站看到,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了资料。(当然也参考了数码多部分关于原生DSD回放设备的资料,数码多黑不黑,但起码人家在技术理论和逻辑上可以指责的地方不多 )
也就是說“要支持原生DSD解码,DAC芯片就必须有跳过 Σ Delta Sigma 这部分的处理机制,ESS9018是经过Σ Delta Sigma转PCM,不是原生DSD”。
但ES9018在 这种附加支持DSD的DA芯片里对DSD的回放算是做的出类拔萃的了。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虽然偶的台式解碼一体机虽然也是DSD硬解(DA芯片是CS4398),但回放DSD的效果,却不如D100时听的那么惊艳——一方面确实是非同一个芯片解碼的原因(D100双DA芯片),另一方面也确实有因为只是兼容支持而非原生——今天市面上多数主流“兼容支持DSD”DA芯片都是如此。
但是,请参考隔壁此帖108樓分析:
“因为集成的数字滤波器首先是IIR去加重,然后是FIR插值,然后是采样,最后是DS调制器
如果用DSP呢?就可以采用类似Poly、Sinc等更为复杂,但需要计算量更大,最终效果更好的数字滤波器
因为你懂得,早期的DF1704比PCM1704卖的还要贵,数字滤波这玩意儿几乎就是整个解码器的灵魂。
复杂的数字滤波器目的是为了更为精致的插值、采样、过滤。
高档的数字滤波器用DSP的精密的插值和混合滤波技术的确可以做出来逼近DSD效果的。
(顺便,其实市面上很多假DSD就是用DSP做出来的)
用D100听到DSD明显比PCM好,也正是因为DSD是绕过了芯片内部的数字滤波器,
但最终依然会被转化为PCM播放(参考AK4480 Datasheet)
ES9018也不是原生DSD、WM8741也不是DSD
DSD的文件大概就相当于数字滤波器运算后的数据,只不过真正的DSD是录制的真实数据,代替掉了DSP计算出来的假数据”
大概有点晕,就看结论把,也就是說这一句很关键——“高档的数字滤波器用DSP的精密的插值和混合滤波技术的确可以做出来逼近DSD效果”
那么这話可以佐证ZX2上面的DSD专用数字滤波器是有意义的!!是可以逼近真正的DSD回放效果,并不一定回放效果比DA芯片的硬件級软解DSD TO PCM(也有說不是传统PCM数据流的)差!
那么时至今日~~~DSD的原生播放情况到底如何?目前DSD输出的方法除了USB (DOP/NATIVE)和 IS2(PS3上开始的原生输出方式),不存在其他方式【某些超规格的DSD OVER PCM例外(其实也就是USB传输之外,像同轴S/P DIF这样的模式,但必须接收端和输入端都支持这种模式),但也是极少数】
到了这里,偶也终于可以替自己的台式系统对DSD支持的不完善松口气了,DSD原生播放的条件苛刻不说,音源还在“开始普及“的兆头的今天,偶们也不必要急着拥抱DSD”时代“。
结语:一个播放器的好坏,并不是看一项功能的有无就可以盖棺定论的。更何况是一个尚在完善发展中的新音源方案,可以期待也不用被眼花缭乱的噱头搞晕了头——作为DSD标准定制者的SONY不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此深谙DSD/SACD的厂商,更不会为噱头牺牲机器的真实实力。
这里修正下,DSD1XXX系的工作模式也有疑点,修正原文。
”目前所有的多Bit DAC 都不是原生DSD DA转换,所谓的DSD DAC都是 dsd interface, 内部转换都是先做 SRC ,再转的。
曾经我们在对A100 PRO的规划时,就希望有一个原生的DSD DA,之前定的是ES9018,但后来发现,ES9018也只是个 DSD interface,内部还是 SRC 再DA,说白了就是套了个DSD皮的PCM DA。
为何现在的DAC 不能做原生的 DSD DA呢,因为 DSD DA过程与 多比特的 DA过程明显的不相同,DSD 直接DA过程带外噪声极高,这也是像ES9018 有着强大DSP 数字滤波处理能力的 DA也放弃了原生的 DSD过程。“
~~~另SACD机的情况也查阅了下,,,基本音频部分也是主流DA芯片解决。。。。。当然还有些专业級芯片,但也沒看到一个所谓的原生方案(当然这部分对SACD播放结构了解不明,有待进一步学习)。nion:0021:【SACD数据转换成音频格式就是2.8MHZ DSD,但能解DSD和播SACD还是有区别)
最终关于DSD原生硬解(直解)的目前(日)结论——没有现成DA芯片解决方案,真是无”芯“可解的样子。。。。。nion:0015:
还是靠耳朵收货
写完这个,也算彻底终结自己对于台式DSD播放解决方案的执念了(我的数字界面也不支持DSD,目前支持的也就是IS2接口的一些DDC,但主流解碼沒这接口啊。。。。囧。。。。。)
另现在也有一些台式解碼开始玩起DSD PCM双DA芯片解决方案了~~这或许是未来的终极解决方案也说不定~~毕竟PCM素质上主流的DA芯片那是半点都不含糊的~~~
顺帶一句,PCM1795的PHA2,天龙的DA10,都听过,确实比ES系的素质要差些(dsd回放)
本帖最后由 errol 于
23:13 编辑
还是靠耳朵收货
是的~~所以不需要纠结DSD软硬解了~~ZX2已经对DSD回放进行硬件級的优化了~~未必差。。。DSD原生回放条件真心太苛刻~~~也怪不得SACD这么多年了還沒普及。。。。。。
那索尼的UDA-1呢&&看它德州仪器的芯片貌似不如PHA3的ES芯片
那索尼的UDA-1呢&&看它德州仪器的芯片貌似不如PHA3的ES芯片
芯片素质可能有差距,但最后的声音风格怎样的,看接什么耳房,毕竟DA芯片虽然起很大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但解析素质上的差距是肯定有的~~
再多說解释清楚一句,LZ并非說主流DAC芯片是DSD TO PCM ,而是DSD非原生解碼成模拟信号,在转换时经历了中间过程,实际意义上就是硬件意义上的”软解“,但素质比一般的软解DSD(比如电脑)要素质高很多~~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研究
zx1和2是软解dsd,有调味
pha-2和3是高级软解dsd,有调味?
micro idsd和nano idsd是硬解dsd,原味
那么,偶是不是该找技术支持问问h酱是肿么解滴捏?
zx1和2是软解dsd,有调味
pha-2和3是高级软解dsd,有调味?
嘛可以问问,另MICRO IDSD那个我修正了~~~先撤回前文~~nion:0015:~~~原生DSD硬解真的好难。。现在我正在找SACD机的东西来看。。。
好文。楼主在大家坛被禁言了?嘛大家坛我潜水7年都不怎么敢发言……
zx1和2是软解dsd,有调味
pha-2和3是高级软解dsd,有调味?
总之看到后面~~汗了~~原来真正的DSD直解(原生硬解),是没有现成DA芯片解决方案的。。。。。nion:0004:哪天SONY黑科技要拿出来了~~那就是真正的NB黑科技~~
好文。楼主在大家坛被禁言了?嘛大家坛我潜水7年都不怎么敢发言……
沒,就在上面看东西,沒怎么活动。。实在是下限言论太多。。懒得去了,偶尔去搬搜一些东西~~~
大法的文案还是挺严谨的,关于ZX2希望前面这条还成立。
这么说这次虽然不是硬解dsd,但是音质基本接近DSD硬解。。那改天是试试对比了。。
参考手机4K硬解或摄像 有的CPU不支持 但通过第三方软件的复杂编程可以做到 但也跟CPU强弱最终出现的效果好坏有关 新的CPU支持了 可以直接调用CPU播放4K DSD一样同理 不支持的芯片同样经过复杂的编程 可以模拟输出 但是芯片不同 出的结果也不一样 想要更好效果 要不上支持硬解的芯片 要不上辅助芯片 就跟汽车涡轮增压一样?要不换牛逼引擎要不涡轮增压?而ZX2就是涡轮增压?
硬解的确很诱人 不过实在没有 听感好也成啊 长对耳朵的目的就是说明听感的重要性
总之看到后面~~汗了~~原来真正的DSD直解(原生硬解),是没有现成DA芯片解决方案的。。。。。nion:0 ...
好吧,那h酱那边还问不问捏?其实刚才稍微构思了一下,发现根本就不会问啊,有木有…
倒是找到了这么一篇文章,结论说是“纠结音质滴人,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音乐文件格式上,而应该多注意模拟滴部分”?
嗯,看滴一头雾水nion:0002:
参考手机4K硬解或摄像 有的CPU不支持 但通过第三方软件的复杂编程可以做到 但也跟CPU强弱最终出现的效果好 ...
可以这么說~~但目前来看~~SACD机的原理情况還不清楚的情况下,默认大多数DA芯片对于DSD都是经过中间过程的~~~ZX2也是如此,只是一般DAC是单片搞定~~但ZX2的涡轮增压牛叉——因为引擎弱。。。
还是申明——DSD原生硬解(直解)目前在USB DAC层面上還不存在。。。。。
客观 包容 敏锐 专业
iMP3.net 随身数码影音
推广合作:139
莫凡配件:135
All Rights Reserved.解码器(DAC)寻觅记 篇二:精致器物——支持24bit/384kHz DSD DXD的Matrix new mini-i pro 音频解码器&耳机放大器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解码器(DAC)寻觅记 篇二:精致器物——支持24bit/384kHz DSD DXD的Matrix new mini-i pro 音频解码器&耳机放大器
费了半天劲处理掉那个并不适合我那声擎A5+箱子的后,又开始了新的解码器寻zhe觅teng之旅。&SACD给我的寻觅之旅花了个圈圈,即必须得支持DSD(direct stream digital audio data formats)硬解,最好还能支持DXD硬解,最好还是原生解码。读了一些网帖,说很多解码器并不支持dsd原生1bit DSD解码,比如传说中的,。不过,这些复杂的东西,能给最后的音质带来多大影响,大概不是咱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只是希望能够硬解dsd。而咱的箱子顶多也就算是个高档多媒体音箱而已,那些个啥啥原生不原生解码给音质带来的差异,大概不是我这个箱子能够分辨的出的。关于解码器中DAC芯片的地位作用,很多网友都认为:好的解码器,关键在于电路设计、调音和芯片组合,芯片是一个指标上的概念,代表了有好声的可能性大一点,但是关键还要看设计厂商的研发实力。有网友这么总结,个人觉得比较到位:优秀的芯片+优秀的设计=高素质好听器材(真正的好器材);优秀的芯片+差的设计=高素质不好听器材(失败的器材);差的芯片+优秀的设计=低素质好听器材(靠味道忽悠人的器材);差的芯片+差的设计=无人要的垃圾器材。当然,另一方面,也有人说:一般是使用什么样的dac,声音有80%已经由你使用的这颗dac加上前面的数字滤波器决定了。也就是说解码器的音色音质特性,DAC芯片在其中具有重大影响。当然,电源、电路设计及周边也不可忽视。能不能硬解dsd,解码芯片大概是关键。我就是执着于硬解dsd,至于为何要硬解的,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感觉硬解dsd好。至于硬解dsd好,还是软解dsd好,欢迎各位专家前来拍砖。我的笔记本直推箱子的话,使用Foobar2000的ASIO和SACD插件可以实现对SACD的播放,大概是把DSD转换为PCM来播放。由于我笔记本集成声卡(瑞昱ALC269)的局限,PCM采样率只能支持到176.4kHz,实际播放也是表现出明显能力不足,设置如下图:至于为何偏要支持dsd解码,因为,我有些执着于DSD编码的SACD。个人看来,就听感而言,SACD比普通CD音源声音更加纯净,细节更加丰富,声音质感更加好。这是我对比过蔡大妈的《民歌·蔡琴》SACD版和普通CD版之后的感受。SACD相对于普通CD音源而言,信息量和丰富程度更高,音质应该是更接近于母带级的CD。这里再把SACD和DSD的相关资料链接提供一下:考虑到咱箱子的档次,我不可能选择价位太高的解码器;加上我始终在纠结于dsd的支持,选择范围其实很小了。找了一圈,3000元软妹币以下,我能找到的支持dsd解码的解码器(带解码器的耳放),除了上次外,大概就下面几种吧:IFI MICRO IDSD&&,这款解码器是我上次的“大哥”,同样采用的是IDSD1793解码芯片,不过貌似一下子用了两颗,是我见过的对DSD和DXD支持最全面的原生解码。乐之邦最新推出的MD12,&&这款解码器使用了CS4398解码芯片,也是支持DSD解码的,但不支持DXD解码。此时cs4398芯片本身就是支持dsd解码的。SONY的最新耳放PHA-2,PHA-2在色魔张大妈这里有。&&sony的PHA-2采用的是BB家(现已被TI德州仪器收购)解码芯片,该芯片貌似也支持DSD解码。详见》及其跟帖回复。当然,还有很多山寨DIY的国产解码器也支持DSD解码,比如:丁丁调音ES9018高配版解码器。&&最后,就是今天的主角:Matrix new mini-i pro。&&在上述几种之中,我这次选择了Matrix new mini-i pro,之所以选择它,直接原因就是它的外观和做工。图片上它给我的感觉就是外观精致而且做工扎实精细。并且它采用的是XMOS+ES9016的架构,可回放1Bit/2.8224MHz(DSD64)或5.6448MHz(DSD128)采样率的DSD数字信号和24Bit/352.8kHz的DXD数字信号,并最高支持24Bit/384kHz采样率的PCM信号,支持ASIO接口。虽然不是采用的ES9018,但在这个价位很难找到比它更好的选择了。而且配置了电源EMI滤波器、环形变压器、多级滤波独立稳压电源、高精度低温飘电阻和音频专用电容,我就不必再在电源上额外花费了。但是在买之前,我还是很有顾虑的,这种顾虑大概源自于它国产的身份以及可查到的冷门的销量(网上可查到是仅京东第三方和淘宝上有几家在销售,可查到的国内全网销售数量不过数十台,这其中还包括它的普通版Matrix mini-i),还有极少的评测及网友讨论。查了一下它的厂家Matrix Audio习惯称作“西安杨菁”的,貌似也是从仿制国外解码器起步的,以前做的DAC7评价似乎还不错。但是,我对其还是有着“山寨工厂”的担忧。但是,网上唯一一篇相对完整的评测文——,对其是赞誉有加,尤其称赞其设计及做工。Matrix Audio国内四个经销商之一的杭州绘声数字音频支持论坛坛友试用试听,加之这个价位上支持DSD和DXD硬解的解码器着实不多。于是,忍不住下单了,价格嘛!卖家给的是坛友的优惠价。很快顺丰大叔送到家。包裹的严严实实。包装盒设计简洁。&包装盒侧边标明产品型号及SN码。&以及公司名称、地址以及网址。现在叫“西安矩阵……”,为何又叫“西安杨菁”呢?打开。上覆一层缓冲棉。&继续。标配内容很简单。解码器本体、USB数据线(B口)、电源线以及保修卡和随机光盘。厂家已经省去了纸质说明书,光盘里有说明书及驱动。当然,我的这个打开时,实际是这样的。里面有卖家赠送的一条亚马逊贝斯的USB线及6.35mm转3.5mm耳机转接头。标配的全部内容。&卖家送的USB线及6.35转3.5转接头。&解码器正面。取出解码器时,它沉甸甸的重量让我感觉有些意外。拿到手上,感觉很结实紧凑,让你感觉它很可靠。整体做工绝对精致,远远超越了我对国货的习惯认识。这让我一下子想到了SONY的产品设计及做工,Matrix在这方面绝不输于SONY。&正面面板示意。Matrix new mini-i pro的外壳采用的是铝合金外壳,拿到手上可以感觉它外壳的厚实。顶部一次成型压印了“MATRIX”的公司名称,做工规整,显得非常大气。&左侧边有电压选择开关,开关两个档位分别为115V和230V。前者对应输入电压是AC100V-120V,50/60Hz;后者对应输入电压是AC220V-240V,50/60Hz。后面。各种接口,被分成三个小分区。后面板对应的介绍。Matrix new mini-i pro接口相当齐全。接口细节。&遥控器。遥控器是全金属的外壳。咱是第一使用全金属的遥控器,拿到手上金属按键会发出脆脆的金属碰撞声。从遥控器这么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厂家在产品上是费了些心思的。遥控器我没拍好,上个卖家拍的图。&&&&&底部。&整个外壳是整体一次压铸成型的,没有接缝。&整体一次成型的外壳、金属遥控器,从这些细节是可以看出Matrix Audio在产品制作工艺上是非常讲究的。这让我想到了罗胖子的“工匠情怀”(他不知水深水浅整出的“锤子手机”另当别论)。我们这个国家本就不是一个只会制造山寨品、廉价低质产品的国度。尽管,从古到今,我们的工匠从来没有得到过应有的尊重。但当你走到博物馆时,你看到那些古代工匠制作的玉器、青铜器、瓷器等等器物,你就会发现我们是一个有着雕琢传统的国度。那些古代器物之精美是会让你惊叹的,而且这些器物都是当时人们日常使用的。山寨本就不是我们的传统。好了!不再抒发情怀!&继续。标配的USB线,采用的是双磁环的。电源插头足够厚实。好了!接好接线。初开机状态。根据卖家的指导,到这个下载了最新的固件并刷机。&&&先试音普通无损音源。用蔡琴的《民歌·蔡琴》试音。Matrix new mini-i pro的OLED显示器,非常清晰。有些小失望。播放普通CD抓轨的无损,与笔记本板载声卡直推相比,那种变化并不能让我眼前一亮,远不是那种想象中的一耳朵的提升。当然,安安静静地听的时候,还是能够分辨出两者的区别的。用解码器,声音更加干净,细节也丰富一些,声音的质感更加好。其实声擎A5+用笔记本直推时,人声表现就已经非常好了。用解码器,对于人声,相对于直推,那种提升真的是很有限。如果用交响乐试音的话,那么区别要相对明显一点点,解码器高解析、高密度,强弱信号对比度等等的优势是能够得到体现的。但是,这种提升幅度,让我觉得这3000块花的肉疼。说一下风格吧,这款解码器与IFI NANO IDSD完全是不同,它是相当直白,当属三频均衡的,没有nano idsd强烈的中频突出的调音取向,能很好的将这个箱子的特点充分表现。对于普通CD音源的提升,我隐隐约约产生这种想法:这个解码器对于我的音箱是不是有点过于奢侈了!?&&这种想法的出现,让我有点不那么淡定了!!&同样是在卖家的指导下,复习了一遍foobar2000的dsd播放设置。其实,在使用IFI NANO IDSD时,我已经会设置了。不过,Matrix new mini-i pro的设置,与IDSD略有不同。主要区别如下图所示:&Matrix new mini-i pro只支持Dop模式,并不支持AISO Native。这个同样让我有点小小失望。至于Dop模式,这篇文章给予较详细的说明()。特地电邮咨询了厂家,厂家回复给予证实。其实,Dop和native在实际播放时,那种区别大概是可以忽略不计。设置完毕。播放那张《天下第一鼓》SACD-ISO文件。这个角度再看一下,那清晰的OLED显示。DSD64的,码率:DSD2.8M从《鼓诗》的第一声鼓声响起时,我就被震撼了。给人感觉就是:他们就是在一个很安静的环境里,在你面前给你表演,而他们的表演是相当精湛的。绵密的鼓声、通透,时不时鼓槌撞击声、清脆。这种声音是我以前没有听过的,干净清澈、极富质感、张力十足。对于播放SACD,相对于笔记本直推,那使用Matrix new mini-i pro所带来的感受,那完全是一耳朵的提升。笔记本直推播放SACD时,明显感觉底气不足,完全不能充分把SACD格式音源的优势表达出来。而Matrix new mini-i pro使用,让SACD的优势尽情表现,也让我的声擎A5+的能量充分释放。这让我本觉得肉疼的心,得到了舒缓。接着有对比了普通CD抓轨和SACD-ISO格式的《民歌·蔡琴》,感觉SACD比普通CD音源声音更加纯净,细节更加丰富,声音质感更加好。当然,SACD与普通CD相比,用我声擎A5+表现时,实际差距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只有当安安静静地仔细听时,会感觉到这之间的差异。当然,播放SACD时ASIO驱动模式为PCM时,你设置还可以设置码率为352.8kHz,我的笔记本直推时最高只能设置到176.4kHz。Matrix new mini-i pro到家时,正好赶上我申请到的众测产品国产天天动听T1E耳机到家。这个解码器成了我评测的一个重要利器。&&其实,这款解码器耳放方面的硬件配置并不比SONY的PHA-2差到哪里去。使用的是LME49720运放以及TPA6120耳放,其耳放是与SONY的PHA-2一样的。有使用者评价其耳放并不亚于同价位的耳放的。由于我没有好耳机,单纯就T1E而言,它推T1E绰绰有余。另外,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就普通CD音源而言,笔记本直推耳机和解码器推耳机之间差异,是比笔记本直推箱子和解码器推箱子之间的差异要大的。这款解码器,最大的优点就是SACD的表现,让我有了前所未有的听音感受;最大的缺点,就是,相对于我2099优惠价购入的声擎A5+,它近3000块的价格让我深深地感到肉疼!!但是,它的操作的简捷、性能稳定性,做工的精致又让人爱不释手。它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可供把玩的精致器物。这里不由说一下它的操作,就是前面板上的一个钮,通过旋、按可实现多种设置功能,而且非常简单易用。旋钮调节的那种阻尼感也是非常细致匀称的。相对于SONY的PHA-2,它的价格绝对值,无论是做工、实际表现完全不输于PHA-2,而功能上更加强大,接口更加丰富,且有独立的电源处理模块。只是,对于我而言,这3000块,实在让我肉疼!我不要要那么多接口,我不需要耳放!我只需要有USB输入和RCA输出,支持DSD、DXD以及PCM解码就行,最好还能支持DTS、AC3、DTS-HD MA、Dolby TrueHD等等解码。让我听音乐,看电影两不误就行。会不会有这样的解码出现?!&&其他角度的展示。外壳测温。在室温25℃的环境下,使用该解码器外壳温度会升到40℃(我的万用表有偏低3℃的误差),摸上去和我音箱散热片温度差不多。&&&最后同样附上Matrix new mini-i pro的说明书的部分内容,供需要的人参考。&当然,如果你需要说明书全文,也可以。&&&附录:一些常见的解码(DAC,数模转换器)芯片的厂家及芯片。再次说明的是:对于解码器而言,芯片是一个指标上的概念,代表了有好声的可能性大一点,但并不意味着全部。好的解码器,还在于电路设计和调音等设计生产厂商的综合实力等等。此部分,仅供有需要的人阅读,且资料均搜罗于网上,如有错误请批评指出。Burr Brown,也就是常说的BB公司,现在已经被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简称:TI)所收购。BB公司曾经推出的和一度被称为顶级DAC芯片,PCM1704也是相当经典的芯片。IFI MICRO IDSD使用的是其推出的一款支持DSD和DXD的解码芯片;ESS Technology,依雅时公司,创建于1984年。是美国一家由华人创立并控股的公司。其是目前最为流行的高档解码芯片之一,内置8DAC,在双声道模式下,可使用4DAC的并联输出模式。ES9016是该公司推出的一款低价版本芯片,同样内置8DAC芯片的,与ES9018不同大概在于封装的不同和指标的高低问题。Cirrus Logic,又称为Crystal,即常说的水晶公司,1984 年创立于美国硅谷。常见的即是该公司当前主打产品,而cs43122堪称该公司的一代经典。cs4398带DSD支持的120dB、24bit、192kHz立体声D/A转换器。CS4398具有专用直接数字流(DSD)处理器,可接收采样频率在32kHz至200kHz之间的PCM数据(脉冲编码调制)和DSD音频数据。韩国神砖即采用了双cs4398解码芯片方案。AKM,旭化成株式会社,1983年,Asahi Chemical Industry Co和 Asahi&&Inc.在日本共同组建Asahi Kasei Microsystems, Inc.,简称为AKM公司。其芯片和为不少中低端解码器所使用。比如,即采用了AK4396芯片,国产采用AK4399芯片。ADI,(Analog Devices, Inc 简称ADI)。中国注册公司名字为“亚德诺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美国公司。也是目前常用的DAC芯片,Matrix new mini-i就使用的双AD1955架构。,做好了难度比较大。Wolfson,欧胜微电子是一家位于英国爱丁堡的半导体芯片公司。其被应用于sony的PHA-1以及上,为广大音频爱好者所熟知。是,据说具有的特性。另外,飞利浦(Philips)的TDA1541(16bit)和三洋(SANYO)的LC7881(16bit)和LC78820(18bit)也是曾一度流行的DAC芯片,但在24bit和32bit大行其道的今天,这些早期芯片已经成为明日黄花。DAC的指标很多,这里简单介绍几个:①分辨率:是指DAC能分辨的最小输出模拟增量,取决于输人数字量的二进制位数。分辨率通常用数字量的位数表示,一般为8位、12位、16位等。一个n位的DAC所能分辨的最小电压增量定义为满量程值的2-n倍。例如,满量程为10V的8位DAC芯片的分辨率为10V×2-8=39mV。一个同样量程的16位DAC的分辨率高达lOV×2-16=153μV.②转换精度:转换精度和分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转换精度是指满量程时DAC的实际模拟输出值和理论值的接近程度。对T型电阻网络的DAC,其转换精度和参考电压Uref 、电阻值和电子开关的误差有关。例如,满量程时理论输出值为10V,实际输出值为9,99~10.DIV,其转换精度为±10mV。通常DAC的转换精度为分辨率之半,即为LSB/2。LSB是分辨率,是指最低一位数字量变化引起幅度的变化量。③偏移量误差:是指输入数字量为零时,输出模拟量对零的偏移值。这种误差通常可以通过DAC的外接Uref 和电位计权加以调整。④线性度:是指DAC的实际转换特性曲线和理想直线之问的最大偏差。通常,线性度不应超过±1/2 LSB。⑤输入编码形式:是指DAC输人数字量的编码形式,如二进制码、BCD码等。⑥输出电压:是指DAC的输出电压信号。不同型号的DAC,输出电压相差很大,对于电压输出型,一般为5~10V,也有高压输出型的,为24~30V。对于电流输出型的DAC,输出电流一般为20mA左右,高者有的达到3A。⑦转换时间:是指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输出的模拟信号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几十纳秒至几毫秒。除上述指标外,供电电源、工作温度、温度灵敏度等指标也是DAC的技术指标,关于DAC的资料很多,请再参考其他书目。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27)
赞11评论17
猫王·RADIOOO POP波普/FOUNDRY铸造+猫KEY套装
Sennheiser森海塞尔 无线系列 MOMENTUM In-Ear蓝牙入耳式耳机
QQ阅读电子书 CR316
ORICO奥睿科 2567W3移动魔盘 旗舰版
善领 十寸超大屏4G数字后视镜
Salomon 萨洛蒙 登山徒步鞋
施耐德电气 遨游 全球通用旅行转换器
krups 全自动多功能破壁料理机
三星 风冷变频多门冰箱 510L
松下 无线手持吸尘器
EraClean 加一层 空调静电滤网
赞81评论133
赞55评论100
赞29评论46
赞1466评论646
赞510评论902
赞546评论1015
赞563评论524
赞462评论41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想解码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