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载人美国航天发射场场是哪一个发射地

我国的载人飞船是从什么地方发射中心发射的_百度知道
我国的载人飞船是从什么地方发射中心发射的
我国的载人飞船是从什么地方发射中心发射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唯一的载人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简称(JSLC),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国载人航天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载人航天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发现中国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
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是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的收官之战。
2010年9月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研制建设工作,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以空间实验室为起步和衔接,按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实施。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两个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60吨级的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中国载人航天航天工程
日,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工程已完成了第一步任务和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的七次飞行任务,正在集中力量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为实施第三步战略任务做准备。
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目标包括:全面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和服务技术;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开展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空间科学应用;为开展载人登月等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等。
中国载人航天研究历史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的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扩展到,更广泛和深入地认识地球及其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认知整个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从事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开发太空及其丰富的资源。由载人实施,载人航天系统由载人航天器、运载器、和回设施、等组成,有时还包括其它地面保障系统,如和设施。
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和三类。载人按乘员多少,又可分为单人式飞船和多人式飞船。按运行范围,可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又是一种重复使用的运载器。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 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日,中国在成功发射了无人飞船。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无人飞船。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无人飞船。
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飞船在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日,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于12日0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也是第一次将我国
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顺利升空。 27日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日05时58分,主要任务是与天宫一号对接。升空后2天,”与9月29日发射的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美后第3个自主掌握次自动交会对接的国家,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了自动空。
日,我国第四艘载人飞船于18点37分24秒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顺利升空,航天员景海鹏第二次参加飞行任务;刘洋成为中国首位参加载人航天飞行的女航天员。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
日,我国第五艘载人飞船于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 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和女航天员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飞船升空后再和天宫一号对接,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在轨飞行15天,其中12天与天宫一号组成组合体在太空中飞行,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将对后续的即第二代空间实验室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我国第六艘载人飞船,航天员、,航天员景海鹏第三次参加飞行任务。神舟十一号进行宇航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驻留时间将首次长达30天。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成功打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舱门,两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景海鹏成为第一个进入天宫二号的航天员。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中国载人航天综述
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今日将发射升空。据了解,“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后,中国还将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交会对接,从而建立中国第一个自己的空间站。
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一号
实现天地往返重大突破
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鲜为人知的是,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作为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二号
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日19时22分,中国第二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至此,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控和回收,中国航天测控人员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
“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其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三号
载人航天安全性提高
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飞船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与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相比,“神舟三号”飞船的发射,在运载火箭、飞船和发射测控系统上,采用了许多新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四号
突破中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中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
“神舟四号”飞船是在“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三号”飞行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完善研制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神舟四号”飞船是第四艘无人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飞行中,飞船相继完成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五号
中国首位航天员进太空
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六号
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任务
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飞船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七号
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
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顺利升空。
“神舟七号”飞船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神舟七号”飞船候补梯队航天员分别为陈全(指令长)、费俊龙、聂海胜。主要任务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7日,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
将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随着“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中国将依次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对外宣布,2011年下半年将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中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
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神舟号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颐黎透露,,并有很重大的改进,但尚未对外公布。
按照工程交会对接阶段的任务规划,“神舟九号”是否载人,”后对任务全面评估才能决定。“神舟十号”计划是载人飞行。另据透露,“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的对接中,有望出现女宇航员的身影。两名中国女航天员已经在进行相关训练。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九号
神舟九号飞船于日18时37分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托举神九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九,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这是长征火箭的第165次发射,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十号
北京时间日17时38分许,中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号飞船出征太空。
与以往神舟飞船相比,神舟十号是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了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活动。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十一号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
飞行乘组由两名男性航天员和组成,景海鹏担任。神舟十一号飞船由总研制,飞船入轨后经过2天独立飞行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 。
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类社会的现有模式,“Made In Space”的字样将充满整个市场的各个角落。中国要想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开发太空资源的基础——载人航天技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引用日期]
.腾讯新闻[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当前位置: >
原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总设计师--徐克俊
15:20:41
&&&&&&&&华夏经纬网
原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总设计师--徐克俊 &&& 徐克俊,1943年出生,湖北武昌人,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运载火箭、卫星、导弹的测试发射工作,曾参加我国洲际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和导弹的发射,参与组织指挥我国洲际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导弹的研制、定型飞行和“神舟”号飞船发射等国家级试验100余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获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原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总设计师。  记者:参加航天工作这么多年,您还记得解决的问题大约有多少?  徐:大的问题可能有几十个吧,小的问题很多,数不清了,总有数百个吧!  记者:其实航天没有小问题。  徐:说句实在话,航天领域当中,只要是问题,就不是小问题,哪怕是非技术性的非常简单、非常低级问题,如果你没发现,没解决,就会捅出大篓子。  记者:现在搞载人航天,要求比以前更高、更严。  徐:是的。载人航天比起其他型号试验任务要严格得多,一般的卫星工程都不能和它相比。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承担载人航天的发射任务,对我们也是一个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记者:载人航天发射场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七大系统之一,1992年刚刚启动论证的时候,您在干什么?  徐:当时我担任试验技术部副总工程师的职位。北京组织载人飞船的立项论证,我们发射中心派出了一个小组参加,我是其中成员之一。  记者:你们当时都参加哪些论证?  徐:我们主要参发射场组。因为发射场就定在我们这里建,要我们拿出发射场的建设方案。  记者:当时定发射场的时候,为什么选在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徐: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863计划”的概念性论证中提出搞载人飞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选点了。候选点共四个:酒泉、西昌、苛岚(山西)、海南,到底定在哪里作为载人航天发射场,几家都在争。这中间牵扯到很多因素,一方面这项工程当时还没有公开,要利于保密;另一方面,发射场的选定还牵扯到着陆场、火箭残骸落区、逃逸救生落区等各方面的选择。发射场尽量要开阔,周围居民要少,落区也要选人烟稀少、地域开阔、平坦的地区。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最符合条件的,基本算是确定了。所以后来发射场论证的时候,只有苛岚来了一个人参加发射场的方案论证,其余两个地方都没有来。  记者:你们当时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是不是感到很意外?  徐:当时就这几个发射场的实力来看,我们还是很有一定把握的。确定在这里建,我们当然很高兴。那时发射中心主任是李元正,他当时提出说,我们一定拿出一个国际先进的航天发射场论证方案,争取主动。一直以来,我们多段运载火箭的测试发射都是在水平状态下,一截一截地测、一截一截地装、一截一截地配。技术区准备完了,转到发射区,还要重新总装、测试,重复工作多,耗费时间长,非常麻烦。我们那时候想,能不能在技术区就把火箭吊装起竖、对接组装,测试完了也不用拆,就是发射状态。然后就是怎么把飞船和火箭垂直整体转运到发射区。  记者:当时垂直整体转运的不多。  徐:不多,但是已经有了。那时还没有“三垂”这个概念,只是简单有这么个想法。另外还有一个想法是搞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技术。这在当时也比较难,因为那时电脑、光纤都很少用。以前我们的地下控制室离发射工位只有几百米远,很危险。如果能在一两公里外远距离控制,就安全得多,这在外国早就有了。  记者:我们所说的“三垂”的概念是针对哪三个方面说的?  徐:是指产品的技术准备,包括总装、测试、转运都是在垂直状态下完成的,即垂直总装、垂直测试、整体垂直转运这三个方面,这在我国没有先例,以前我们都是水平状态下操作的,最后到发射区才开始起竖。  记者:当时国际上有没有这种模式?  徐:有,但不这么叫,开始我们也没有接触到这些资料,可以说我们的这些想法和他们不谋而合。后来我们去北京参加论证的时候,才看到外国的这些资料。俄罗斯是“水平整体模式”,就是水平状态下进行总装、测试,然后水平整体起竖;美国还有一个是“固定模式”,建了一个很复杂的活动勤务塔,火箭一进场就开始起竖,固定在发射架上。等测试完后,直接加注发射,不存在转运和重复测试的问题。但这种方法有两点不好,一个是火箭飞船占用发射平台时间太长,发射频率不高。再一个是安全性差,一旦火箭在发射台爆炸,损失将非常惨重,整个发射场、地面设备全毁了,很难恢复。所以他们这个发射场建成后用得也不多,基本就废弃了。当然,美国后来发射阿波罗飞船时又建了最早具有“三垂”特征的39A发射场;日本只是火箭垂直准备,卫星则单独转运,到发射区再进行组装,叫“日本模式”;法国阿里安发射场叫“垂直准备模式”,即垂直组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转运,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垂”,建设时间大致和我们相当。所以我们当时提出的“三垂”模式,确实代表了一种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很先进的。  记者:你们当时提出这种大胆的构想,是不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徐:是的,发射场的论证是阻力最大的一个。当时我代表论证组汇报,我们的论证方案总体组通过了,但评审组不签字。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模式是一种重大的创新,在发射试验技术上将实现重大的跨越式发展,难度大。  记者:这种模式设计难度和经费较多主要表现在哪几个突出的方面?  徐:主要是“三垂”模式和远距离控制发射。飞船、火箭、逃逸塔,还有发射车,加起来近70米,要实现垂直总装、垂直测试,首先要求建设大的垂直测试厂房,还有厂房大门怎么设计?六、七十米高的东西要能出来,还要兼顾密封性。另外考虑到将来多发任务同时发射的可能,需要多个总装测试工位和转轨装置。还有一个是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实际上是远距离控制搞自动化。那时电脑、光缆用的不是很多,都很昂贵,要搞就得下很大的决心。  记者:当时争论最大的是什么?  徐:争论最大的是垂直整体转运,用什么车。美国的转运使用履带车,能够360度转弯,对路面要求低,公路路面可以起伏。履带车自重2700吨,驮运能力5000吨,他们把整个地面设备全部放在车里,带着电源和电缆摆杆,技术区测试完后随火箭一起转运到发射区,这样就不用再重新连接、重新测试,很方便。这种车发射时要求减震非常好才行。这么庞大的转运车,设计复杂、规模大、投资高、技术难,我国当时的技术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记者:如果要设计建造这么一辆车,大约需要多少资金?  徐:美国的大型履带车造价两亿多美元,相当于16亿多人民币。  记者:我们现在的转运车呢?  徐:现在的转运车750吨,从设计、建造,全部下来大约两千多万元人民币。  记者:当时还有其他的方案论证吗?  徐:有。当时设计单位提出还使用水平分段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从我们以前的做法沿袭过来的,造价低,技术设计上相对成熟,也简单些。但这种方式重复工作量很大,技术上没有大的进步,对载人航天这样的大型发射试验也不适合。有人说用俄罗斯水平整体转运方式也行,但人家的惯性控制用的是捷联装置,我们现在使用的控制装置不能放倒,否则减震装置受不了。如果要水平转运,控制还得单独卸下来转运,到发射区再组装。否则就得花大力气解决,给火箭带来了许多技术和测试上的不便。  记者:但是后来我们的发射场还是采用了“三垂”模式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经费是怎样降下来的?  徐:其实大家对我们提出的发射场建设模式在技术上是很赞同的,只是在经费上有些担心。所以我们想,搞我们中国特色的先进发射场,把经费降下来,同样可以实现“三垂”。第一个先从总装测试工位入手,就是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解决垂直总装和垂直测试问题。美国阿波罗发射场有四个测试工位,我们用不着那么多,有两个就够了。另外根据我们戈壁滩的地质气象情况,垂直厂房不用搞钢结构,钢筋水泥就可以满足我们的设计要求,而且防风沙能力更强。第二个是垂直整体转运,怎么解决转运车,这是最关键的。一开始我们想吊着走,这样对转运车和路面的要求都低一些,但是这样可能对船、箭受力带来麻烦。美国他们用履带车,减震好,对路面要求低。履带车无非就是平稳,消除路面状况带来的震动,我们可以用铁轨,这样路面可以做得很平,对转运车的要求也降低了。第三个问题是前置设备。履带车载重量大,美国人把前置设备全部放在车上,带到发射区。我们的转运车放不下,怎么办?后来考虑搞两套前置设备,一套放在技术区,另一套放在发射区地下室。这样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发射区地面设备的可靠性怎么验证?技术区都做过了,发射区的地面设备还没用过。这个问题好解决,我们在发射区增加一次总检查测试就可以了。这样一来,转运车不带设备,不搞悬挂,不搞减震装置,电车驱动,就可以做得很简单,把设计难度、设计经费全降下来了,形成现在这种模式。  记者:我们花了比较少的钱,同样建成了世界先进的航天发射场。  徐:是的。当时领导决心也很大,他们都去国外考察过了,听了我们的方案之后,十分赞同。他们当时说先暂定,然后再进一步做工作。这个决策很关键,等于发射场方案有眉目了。  记者:这是什么时候?  徐:这已经是1993年了。后来为了落实这个方案,我们又派人去日本考察。日本的发射塔建得非常精致,非常漂亮,全部自动化,但他们当时没有实现完整的“三垂”。  记者:要实现“三垂”的确很难。  徐:对。那时候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因为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其他六大系统都有一致的同意方案,发射场还有意见分歧。后来我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主要讨论了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航天发射能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航天发射场。这篇文章后来被钱学森看到了,对这个问题也很重视,还写信给当时的科工委机关负责人,这对发射场的建设方案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后来国外考察的同志们回来后,也建议搞最先进的,最后决定搞“三垂”。  记者:很不容易。  徐:这么大的工程,技术突破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困难,要创新一门技术,冲破传统的观念就更困难。首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技术上能够实现,经济上又能够保证,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到。  记者:大家都知道,“豆腐渣”工程在20世纪90年代时有报道。您作为发射场总设计师,又是质量控制组组长,当时是怎么抓这项工程的建设质量的?  徐:载人航天发射场这项工程是我们发射中心的支柱,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种标志。这项工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航天的形象。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一套质量监督体系,首先从原材料、设备货源抓起,一次承建,中间不能有二手承包,保证把钱都花到工程上,确保工程质量。  记者:这中间有没有出过质量问题?  徐:也有。那是1997年,加注系统安装调试的时候,发现加注管路的一个阀门密封性不好,举一反三,发现这批阀门都存在工艺生产质量问题。这是直接影响加注安全的大事,阀门一旦泄漏,轻则影响发射进程,重则起火爆炸,甚至引发箭毁人亡的重大事故,所以我们当时就果断决定,全部拆下来返修、更换。加注管路阀门500多个,在后续四次无人飞船发射过程中,火箭加注一滴不漏,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中最高的水平。  记者:我们现在这个发射场在国际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徐:我们这个航天发射场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亚洲也是第一。不光是建筑方面,我们的自动化程度也很高,“点火”都是自动程序,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指挥控制间的一个计算机主机系统可以同时指挥2-3套前端设备,完成对火箭相关系统的测试、发射准备,并最终控制发射。目前,国外的大型航天发射场都采用这种模式,这也是我们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征。  记者:目前我们这个载人航天发射场能不能适应将来的空间站发射?  徐:将来要发射8-10吨的空间实验室,目前的发射场都能够承受。现在的各项科技发展都非常快,航天当然也不例外,未来要发展更大的航天器、运载器发射,可能需要扩建或者重新建设更大规模的发射场。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新浪
【】【&】【
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一代航天发射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