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只有多黏多粘菌素b,替加环素,氟喹诺酮类,d/l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75mg/15mg/kg.d po分2-4次+头孢曲松2g iv q12h;多器官受累时加用阿米卡星6mg/kg q12h iv治疗3-6w后,改为口服药物 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阿米卡星的基础上加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500mg iv q6h;或米诺环素200-600mg/d或氨苄西林4-6g/d 血行播散性脓肿 包括脑、肾、胸壁/胸膜、肝等器官 星形诺卡菌可选米诺环素,巴西诺卡菌可选氨苄西林 免疫正常者疗程3个朤以上免疫抑制者两种药物联用,疗程1年 衣氏放线菌Actinomyces israelii 氨苄西林2g iv q8h 疗程4-6w;或青霉素G 1000万-2000万U/d ivq6h, 疗程4-6w;随后青霉素V钾2-4g/kg.d po,疗程3-6w 多西环素、头孢曲松、克林霉素、红霉素 放线菌病 病原体

}

J.注意特殊病原菌感染 结核 真菌 3. 原蟲 4. 蠕虫 病例 8 病例 9 K. 关注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1、毒性反应 2、变态反应 3、二重感染 毒性反应 1.消化系统:最常见 2.皮肤软组织: 3.肾 氨基糖苷类多粘、两性霉素B、万古、 青霉素、一代头孢等。 4.肝 INH, 利福平, 红霉素脂化物, 四环素, 氯霉素,两性B,磺胺,β-内酰胺类及咪唑类等 5.血液系统 氯霉素、β-内酰胺类、四环素、 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万古、多粘、 利福平、灰黄霉素等可抑造血功能。 6.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青霉素G、氨基糖苷類、多粘类B、 ★耳毒性: 氨基糖苷类、多粘、万古视神经炎: 长期口服 氯霉素,乙胺丁醇、INH、 链霉素可引起球后视神经过敏炎 ★神经肌肉阻滞: 氨基糖苷类腹腔留置或大剂量静推。 ★周围神经炎: 氨基糖苷、INH、呋喃类、乙胺丁醇 ★ 精神症状: 氯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两性霉素B 变态反应 青霉素类、链霉素: 过敏性休克 氨苄西林 : 药疹 FQNS: 药疹 利福平: 药疹 二重感染 金葡菌、G-菌→ 肺炎、败血症: 各类真菌 →口炎、肠炎、败血症 艰难梭菌 →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肠炎 除(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外,其他抗菌药物均可能引起伪膜性肠炎 艰难梭菌 ※ 人和动物的肠道正常寄生菌 ※肠道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D族链球菌、 真菌等 对艰难梭军有拮抗作用 ※产毒株致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erous enteritis) A毒素:肠毒素,使肠壁出血坏死液体积蓄; B毒素:细胞毒素,直接损伤肠壁细胞 PME ※还可引起肾盂肾炎、脑膜炎、腹腔感染、阴道感染、 菌血症和气性坏疽等 假膜性肠炎(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 耐药: 氨苄西林、头孢多粘菌素b、林可霉素 氯洁霉素、红霉素、四环素 ※ 敏感: 去甲万古霉素 0.1 qid 口服 5-10d 或万古霉素 0.125 qid 口服 5-10d 或甲硝唑 口服 5-10d ★特殊年龄要求 1月新生儿禁用呋喃妥因 3岁以下小儿不用奥硝唑 12岁以下患者禁用替硝唑 妊娠期及6岁以下儿童不用氨基糖苷类 妊娠期及7岁以下儿童不用四环素 婴幼儿及新生儿忌用氯霉素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骨骼未完全 發育的小儿忌用氟喹诺酮类 救命需用知情同意 !!! L.加强综合治疗措施 积极引流 营养支持 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加强基础疾病的处理 维持身体内微苼态平衡 共性中有个性! 小 结 1.了解指导原则,查阅专业书籍 2. 抗感染效果: 免疫力 + 抗菌药 3. 抗菌治疗: 经验治疗+目标治疗 4.熟悉抗菌药物:安全性、有效性 5.重视临床微生物检测的作用 6. 综合治疗极其重要 * * 稳可信不同于其它抗生素它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其抑制作用在粘肽侧链形成的第二步使细 菌不能生长繁殖,对繁殖期细菌具有快速杀菌作用 2.损伤细菌细胞膜,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壞其屏障作用。 3.阻碍细菌RNA的合成影响遗传信息的复制。 稳可信独特的杀菌作用机制使MRSA/MRSE对其没有耐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粘菌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